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

2024-08-22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精选5篇)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 篇1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6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多选题

1.当判断是否为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的,需考量的因素有()√

A B C D 被执行人所抚养家属的具体人数

被执行人拥有的住房的实际面积

房屋的地段和价值

被执行房屋的实际居住情况

正确答案: A B C D

2.被执行人的社会生存能力,主要考虑被执行人的()√

A B C D 年龄

职业背景

收入

学历

正确答案: A B C D

3.法院在处理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时,需注意()√

A B C D 该房屋确为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

处分唯一住房前必须穷尽其他执行措施

要做好被执行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保障被执行人在执行后的居住问题

正确答案: A B C D

4.以下哪些房产不易变现()√

A B 市场不活跃

面积大无法分割 C D 价值量过大

有权利瑕疵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5.所有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都是不得抵押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6.借款人的唯一一套住房,都是不可以处置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7.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8.对于无登记机关改革的省份,尽可能要去做双重登记。√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9.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建设工程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而且优先于银行抵押权。×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 篇2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 以及外部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银行声誉、客户和员工的风险。通俗地说, 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诸多风险中的一类, 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并列。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 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 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 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等灾难事件。

二、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改变

(1) 注重事后管理, 轻视事前防范。银行看重的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管理的处罚措施, 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 而对事前的防范措施和事中的监管控制措施关注较少。这种做法给那些心存侥幸、觊觎银行财产的人以可乘之机。 (2) 注重个案查处, 轻视全面分析。商业银行在查办案件或进行业务检查时, 存在对发现的问题就事论事, 只顾解决眼前问题, 而没有将案件分类总结, 导致屡查屡犯时有发生。 (3) 注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 轻视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由于总行管理半径过长以及分行和支行行长权力过大, 缺乏对高管人员掌握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监控办法, 并且银行高管人员掌握着人财物管理大权, 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的情形, 危害性要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另一方面, 部分银行高管人员未能严格履行管理职责, 害怕承担自身应负的岗位责任, 对待风险不是积极想办法化解, 而是一味推诿、躲避, 这在基层机构贷款审批中尤为明显。

2.操作风险管理架构不健全

(1) 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 缺乏专门管理部门。目前, 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 没有一个协调的部门。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的银行, 也都在起始阶段, 组织建设不健全, 未能使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化、专业化。 (2) 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国外银行一般会在基层分支机构设置风险经理职务, 负责总行风险管理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对基层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以及与总行风险管理信息的沟通。而国内操作风险管理基本上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 并且仅在总行设置, 在基层机构没有分支, 致使总行不能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实时监督, 为操作风险的出现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不强。中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与一般部室平行设置, 权威性不强, 对分支机构的稽核监督容易, 对总行层面的稽核监督却难以开展。

3.操作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1) 风险识别手段落后。当前, 国内多数银行机构无法应对高科技犯罪带来的风险, 不少银行机构受技术手段制约沿用手工方式审核、识别印鉴和票据等的真伪。 (2) 过分依靠内审部门的监督作用。中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几乎是依赖内审部门, 而内审部门因权威性、力量不足, 其检查频率和深度往往难以与银行机构的风险程度相适应, 很难发现风险隐患。 (3) 制度建设和执行不力。一方面,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明显不足, 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先开展业务, 后制定规章, 从而引发大量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 对已有制度又执行不力, 部分制度形同虚设, 失去约束力。 (4) 风险管理的电子化程度较低。采用电子手段管理操作风险, 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但是, 中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任务仍十分艰巨。

4.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银行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 每位员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同时, 由于银行委托代理层级较多, 信息严重不对称, 风险管理上存在盲点和盲区, 这样就为一些责任心不强、意志不坚定的员工提供了犯罪空间。同时, 金融的不断创新也使商业银行的业务趋向于复杂化, 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网上银行、综合柜员制等新兴的银行服务方式都对员工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银行仍然是经验型和关系型的员工, 人员的流动性不大, 导致业务人员的匮乏, 增加了操作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5.尚未建立有效的危机快速反应和应对机制。

目前, 我国银行业普遍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尚未建立有效的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外部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防范和管理有很大难度。一旦发生诸如谣言挤兑、雪灾地震、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 如果没有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 将会对银行产生巨大冲击甚至是致命打击。

三、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1.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大量金融案件表明,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评估风险更重要。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自上而下建立、倡导、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高层领导与员工要同时参与, 树立全员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 培育健康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银行高层领导应提高对操作风险的认识, 把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同时, 银行应对各部门、各岗位开展操作风险培训, 提高每一个人的操作风险意识, 将操作风险管理落实在每一个员工的职责、行为中, 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2.建立恰当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目前, 全球范围内管理操作风险主要采取三种方法:总部集中管理类型、总部集中管理与分散化支持类型和稽核部门占据主导作用的类型。选择其中哪一种类型, 主要取决于各自企业文化和高层管理者风险偏好以及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中国商业银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架构时, 应选定一种或多种操作风险衡量的方法并从容易衡量的领域着手。首先建立一套相对简略的、但比较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基本覆盖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缓释、监控、报告等环节, 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整个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 从相对简略的领域出发, 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完善, 扩大其覆盖的操作风险领域。中国商业银行在着手管理操作风险时, 重点要建立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一致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确定不同职位的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在此基础上, 风险管理的高层机构应当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业务部门应当据此采集关于操作风险的各种数据, 建立“风险库”和“风险控制工具库”, 向市场寻求专业的咨询和支持, 逐步建立初步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3.提高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

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中, 内部审计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 应当赋予内部审计系统以极大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使其直接归董事会领导。同时对审计部门建立严格的问责制, 对其不作为和过失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实施检查活动, 建立对疑点和薄弱环节的持续跟踪检查。其次, 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 风险管理部门要从经营环境中提取必要的风险信息, 并及时上交风险报告, 制定相应的控制政策;其他业务部门各司其职,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依照规章制度防范和管理风险。再次, 要注重技术创新, 积极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 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4.以人为本, 强化教育, 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综合素质

人是操作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核心。从目前银行发现的大案要案来看, 基本上都与内部人员有关, 这种来自内部的因素比外部因素更难防范。因此, 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以人为本, 建立一个综合的教育网络, 并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使全体员工熟悉自身岗位工作职责要求, 理解和掌握业务的整体流程和关键风险点, 同时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 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不做损害国家和银行利益的事情。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要根据每位员工的品德和业务能力, 结合不同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 分配适合的岗位;同时, 对重要部门、要害岗位的员工, 要进行严格挑选, 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 防范操作风险。

5.建立应急处置方案, 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围绕经营行为、业务管理、风险防范、资产安全等建立资产质量和资金运用风险评估制度, 健全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和反馈;及时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测;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性事件, 要建立有效的应急和危机处理机制, 制定详尽的处理预案和报告路线, 快速应对外部侵害等紧急事件, 从而把操作风险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 商业银行要在了解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其管理现状的情况下, 认真执行防范操作风险的相应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国商业银行最大可能地规避操作风险, 避免大案要案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承军.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 (7) .

[3]施光中, 王银洋.浅议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 2005 (5) .

[4]吴雄英.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J].福建金融, 2008 (9) .

[5]高婧扬.浅议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新西部, 2008 (14) .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 课后测试 篇3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假按揭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B

C

D 没有特殊原因,滞销楼盘突然热销借款人申请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与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相结合的组合贷款借款人首付款非自己交付或实际没有交付借款人集体中断还款

正确答案: B

2.下列不属于假按揭的危害的是: √

A

B

C

D 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扰乱了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严重损害真正购房人利益,影响社会稳定担保机构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侵害

正确答案: D

3.关于借款人主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未成年人可作为购房人购买房屋,但需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进行代理银行可以办理房屋唯一产权人为未成年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申请在实践中,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均将外籍自然人列为住房贷款对象对于经济适用房等实行定向销售的住房,政府一般对购房人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制正确答案: B

4.关于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下列错误的是: √

A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市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B C

D 住房置业担保机制对促进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住房置业担保机制对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商业银行相比,住房置业担保公司拥有对住房处置、变现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正确答案: A

5.北京市2004年下发的文件规定,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在居住多少年之内不得向市场出售住房: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正确答案: C

6.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过程中,受托银行不应承担的义务是: √

A 履行受托合同约定的义务

B 接受公积金所有人及缴存单位的查询

C 接受有关监督部门的行政监督

D 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承担贷款风险

正确答案: D

7.下列不属于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的独具特点的是: √

A 委托人的特定化

B 贷款用途的特定化

C 借款方式的特定化

D 借款人的特定化

正确答案: C

8.下列不属于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所涉及的三个基本法律文件的是:

A 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代理协议√

B

C

D 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担保合同委托贷款通知单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借款合同

正确答案: B

9.商业银行要对按揭项目进行严格审查,重点审查项目“五证”的真实性,下列不属于“五证”的是: √A

B

C

D 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工程安全许可证

正确答案: D

10.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12月发布的《关于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多少年仍未销售完毕的,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A

B

C

D 1年2年3年4年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11.资本和流动性存在不足的银行往往采取鼓励客户加速还款的营销策略,以期在整体上获得更多收入。√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2.期房抵押期间,购房人向银行抵押的是物权的抵押,同时也是权益的抵押。√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3.对按揭项目,商业银行要重点监测项目建设进度、销售情况及产权办理情况等。√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赚取房屋成交差价。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资产支持证券可通过内部或外部信用增级方式提升信用等级。√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 篇4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关键风险点失控。一是对重要环节和重点人员控制不足, 风险和隐患难以排除, 部门岗位职责定位不清, 会计内控监督乏力。“重经营、轻管理”, 部分单位领导更多注重业务扩张和客户需求, 相对忽视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 一味地为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单纯地追求业务指标, 在效率和内控的选择上普遍存在效率偏好而不是内控优先。案件隐患时刻存在。二是有效对账不足。主要是对账管理不规范。不能科学地建立对账系统, 导致对账工作流于形式。业务操作不规范, 屡查屡犯现象较多。一些会计人员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精通全面业务和熟悉新业务的人少, 责任心不强, 缺乏爱岗敬业意识, 操作行为不规范。轮岗制度尚未有效执行。人员排查力度不够, 形成一定的风险隐患。

2、会计岗位制约执行不到位, 授权管理流于形式。一是会计岗位制约的效力不足, 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 造成一些人员违规、违纪, 甚至贪污挪用银行资金, 给银行带来风险。二是未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责任和授权批准的程序, 使一些会计人员在执行授权制度时, 没有严格按照先审查后授权的要求, 形成违规授权, 使授权管理制度难以取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系统对部分会计业务有效控制不足, 产生系统风险。随着电子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银行的操作平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由于系统的疏漏和技术支持的相对不足, 产生操作风险的危害性加大。

3、员工培训不到位, 柜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一是部分员工长期得不到培训, 加之自学的自觉性不强, 导致业务素质相对偏低, 工作质量不高, 会计人员队伍缺乏足够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 与新的会计管理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对会计职业的责任感不强。部分基层员工反映, 长期缺乏领导关心, 责任多、利益少, 要求多、关心少, 责权利不对等, 对于一线员工不能够做到按劳分配, 工资等待遇分配不公, 导致员工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职业归属感不强, 存在道德风险隐患, 在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时, 案件隐患加大。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一) 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 健全会计内控制度流程

1、正确严格执行制度, 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及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针对会计规章制度多、新制度又不断出台的情况, 为保持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要从管理、监督、操作三个层面, 将柜面业务流程从繁多的制度中提炼出来, 对各项业务环节标明注意事项和进行风险提示。同时, 按内控原则对现有制度进行整合, 在系统整合业务规章的基础上, 优化业务制度的运作方式, 根据业务流程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的制度文件框架, 为实现经营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要对新制度的出台实施动态更新。随着新业务品种不断推出和对现有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有的旧规章制度已不再适应新业务和新规则的要求, 必须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补充、更新、完善。

2、强化会计内控风险点的监控, 提高制度执行的可靠性。一是实现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动态管理机制。首先, 临柜人员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受理审查会计凭证, 做到逐笔把关、逐笔办理、逐笔复核, 严把柜面业务的事前审核关。其次, 强化网点会计主任的事中监督关, 会计主管对当日重要会计业务、关键业务环节进行重点检查, 将临柜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作为检查重点, 实现风险事中监控。再次, 抓实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监管员的再监督关,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辖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检查辅导和非现场监督, 把好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督两个环节。通过实现全程监控, 及时控制前台人员因违章操作带来的风险隐患, 从源头上加强内控、防范风险, 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会计行为。二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通过会计监控系统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 把风险点的控制纳入会计主管和监管员的日常监督中。在全面衡量各环节的风险度的基础上, 对高风险和风险多发的业务、时间、环节、人群予以重点关注,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建设风险隔离墙。三是建立风险测量预警机制, 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以风险管理责任制的实施为重点, 完善会计风险控制流程, 全面落实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会计内控责任书, 明确责任追究链条, 使风险防范责任目标与员工个人利益直接挂钩, 形成各级行一把手负总责。

3、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是针对具体业务制定会计操作流程时, 应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突出风险提示, 列出业务流程环节操作风险点、风险级别、控制目标、控制措施、控制岗位, 便于业务和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各项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和岗位控制职责, 有针对性地对风险进行控制, 形成操作风险损失与流程的映射关系, 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较好的基础。二是优化业务流程时, 明确关键控制环节, 有针对性地加强流程中的控制措施。在流程控制的基础上, 对流程中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进行全面排查, 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和程度进行风险分析与判断, 并制订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三是建立严密完整的会计分级授权体系, 对不同重要程度的业务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通过岗位设置、账务核对、监督检查等手段, 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确保向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充分、准确、及时。 (二) 加强以人员管理为根本, 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1、培育会计内控文化, 切实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要从根本上防范风险, 关键在于在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提高员工的合规操作意识, 形成自觉主动依法经营的普遍氛围, 这是治本之策。银行内部控制要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 强调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会计内部控制成为银行员工自愿的行为, 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地按照规范行事, 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和文化, 共同努力实现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机制、文化、队伍建设, 通过综合治理和长期培育, 使“合规有益、违规有害”成为广大员工共同认可的理念。

2、加大培训教育力度, 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和金融技能的学习。要开展好对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操作规范的培训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的执行力。要搞好阶梯培训工作, 制定一套详细、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 做到早计划、早安排, 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内控风险教育, 采取集中分层次培训和分散培训、边检查、边辅导、按月点评通报、集中整治等方式,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和引导员工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合规教育活动, 加大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力度, 做到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并重, 剖析近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 总结经验教训, 表彰遵纪守法先进典型。

银行押品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课后测试 篇5

一、跟单信用证定义及特点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2007年修订版) 明确:跟单信用证是指一项不可撤销的安排, 无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 该项安排构成开证行对相符交单予以承付的确定承诺。信用证项下开证行承担的是不可撤销的付款责任。

为了保证开证行独立地承担付款责任, 在制度设计时, 信用证处理的对象被设置为单据, 以便与贸易中的货物区分开来, 同时, 还引入了信用证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这种抽象的独立性概念。在这种制度设计下, 信用证的开证行只管单据, 不问货物, 对相符的单据予以承兑或付款, 才能使信用证业务正常运行。

二、出口信用证业务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出口商银行收到进口商银行开来的跟单信用证将按下列流程办理业务。主要包括信用证通知、转让、保兑、遗失补办、审单、寄单索汇、出口收汇、档案管理等, 同时, 还包括出口商银行作为信用证指定银行办理付款、承兑、议付等融资业务。当中涉及的当事人较多, 办理手续繁杂, 业务风险点也较多, 下面我们将按出口信用证的流程依序分析该业务的风险及主要防范措施。

风险点一:虚假信用证, 使受益人及融资银行资金受损;信用证表面真实性瑕疵, 导致后续处理缺乏基础。

信用证是开证行对受益人做出的书面有条件付款承诺, 该书面承诺的真实性对受益人至关重要。如信用证表面真实性有瑕疵甚至虚假, 重则导致受益人和融资银行遭受资金损失, 轻则因后续业务缺乏基础引起信用证当事人各方的结算纠纷。

防范措施:收到信用证及其修改, 严格审核表面真实性。

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出版物 (以下简称“UCP600”) , 通知行负责鉴别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的表面真实性并及时将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通知给受益人。实践中, 会有不法分子利用虚假的信用证来骗取银行及客户的资金, 因此作为通知行收到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 有责任审核其表面真实性, 以避免因受虚假信用证诈骗而给银行及客户造成更大的损失。审核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的表面真实性, 应根据以下不同情况, 审核其印押是否相符:

第一, 来证为SWIFT加押报文形式的, 因SWIFT系统自动核押, 只要信用证表面清晰、无乱码, 即可确认该来证的真实性。

第二, 来证为信函方式的, 应通过签字样本核对信用证的有权签字人签字及其签字权限。如无法准确核对有权签字人签字, 应尽快以电讯方式要求开证行以SWIFT加押报文确认来证的真实性。

第三, 如果印押有待核实, 一般应在印押核实相符后再行通知。若经办行在待核实期间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 应在信用证上注明“副本”和“印押待核, 仅供参考, 出运前请洽我行”等字样。

风险点二:信用证条款中有不能执行或含有影响收汇的软条款, 造成受益人发货交单后收款不着。

在信用证中会涉及关于单据、货物和其他收汇条件的描述, 如果这些描述中有不利于受益人收款的条款, 如开证行付款条件中包含对商品质量检验的标准等, 因出口国和进口国检验标准细微的差异, 就很容易导致开证行的拒付, 使受益人处于货物已发收款不着的被动局面。

防范措施:认真审核各项条款, 对影响收汇的条款向受益人进行明确提示。

按照UCP600的规定, 通知行并无审核信用证条款和内容的义务。但是银行为了维护自身客户的利益, 使信用证可履行, 避免或减少客户不必要的损失, 通知行仍会对信用证的条款和内容进行审核, 并在通知受益人的同时提请受益人注意。审核内容主要如下:

第一, 审核开证行所在国家/地区风险和开证行资信。

如果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 存在外汇管制或者是被制裁国或地区等其他影响正常收汇的国家地区风险时, 通知信用证时应提请受益人注意, 避免因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的外汇管制、贸易管制、被制裁、战争或内乱等原因造成的国家风险。

信用证业务中, 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因此, 开证行的资信如何是受益人能否安全收汇的关键所在。如果开证行资信较差或其所在国家/地区风险较高时, 应提请受益人注意, 建议其洽申请人联系改证, 选择一家资信较好且所在国家/地区风险较低的银行保兑信用证或偿付信用证。

第二, 审核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条款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

通知行应审核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的有效性。如果电讯通知含有“本信用证尚未生效”、“详情后告”或“邮寄确认书才是有效的信用证”等类似声明, 该电讯通知不是有效的信用证, 应以标识未生效的方式通知受益人。待收到开证行后续开来的与该电讯通知不矛盾的有效信用证或证实书后, 再以标识有效的方式通知受益人。

应审核信用证及其修改 (如有) 的适用惯例和类型, 条款是否完整、内容是否清晰, 要求是否合理。信用证如有模糊不清、条款不完整, 内容自相矛盾、甚至错误之处, 应及时电洽开证行证实或修改。如受益人名称或地址有误, 应尽快洽开证行确认或改证。还有一些情形可在通知时提请受益人注意, 建议其洽申请人联系改证。例如, 信用证的币种为非自由兑换货币;信用证的有效交单地是中国以外的其他银行所在地, 通知时应提请受益人注意交单风险, 建议其合理估算邮程提前交单或洽申请人联系改证, 以便单据能在信用证有效期内提交到指定银行或开证行。

信用证中规定有受益人无法控制、不易执行的单据条款或影响正常收汇的条款, 这类条款通常称为“软条款”, 将使申请人掌握主动权, 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而受益人却非常被动, 无法控制其执行情况, 因此应尽量避免这样的条款。

信用证索汇或偿付路线是否迂回, 环节多, 模糊复杂, 或有其他影响及时收汇的条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信用证内容 (如产地、起运港、卸货港) 涉及到被制裁国或地区, 偿付路线应避开制裁国。对于信用证规定由受益人承担的费用, 应提请受益人注意。

如果收到信用证修改, 应审核信用证修改内容, 将原证与改证进行对比, 如果信用证修改内容前后矛盾, 内容模糊或不合理, 应提请受益人注意, 建议其洽申请人联系改证, 或联系开证行澄清。

风险点三:不法分子一证项下多次提交单据, 骗取出口银行融资款项。

在以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的进出口业务中, 银行只对信用证的规定负责, 不受进出口双方买卖合同的约束, 只认单据, 不问货物。银行不负责检验单据与货物是否一致, 以及货物实际的真伪和数量如何。信用证的这种独立抽象性原则和证货分离的特点, 使诈骗成为可能, 给一些不法商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防范措施:银行只能凭正本信用证办理出口信用证单证业务。

为避免出口商持多套单据向多家银行交单以骗取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付款或出口地银行予以融资, 套取银行信用, 或骗取出口退税等欺诈行为, 客户交单时必须要求提交信用证正本及其修改正本 (如有) 。如果受益人持信用证副本交单, 银行应询问具体原因, 如系信用证正本丢失, 应首先取得开证行的授权或者凭受益人担保书办理, 并在《寄单索汇面函》或《寄单面函》上注明信用证正本已丢失, 银行凭信用证副本寄单, 以提请开证行注意。对于凭信用证副本提交的单据, 出口商银行如果是指定银行, 则不办理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承兑或议付, 避免银行资金损失。

风险点四:单据存在不符点, 开证行拒付。

信用证是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的付款承诺, 其性质是银行信用, 只要受益人提交了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 开证行必须对受益人承担付款责任。因此作为受益人的出口商, 一旦选择了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 就应扫清单证上的一切不符点, 保证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 以便安全收汇。如果受益人提交的是有不符点的单据, 则开证行可因此免去其第一性付款责任, 受益人是否能收到款项完全取决于开证申请人是否接受该单据, 此时的银行信用已降为商业信用。而且如果进口商拒绝接受单据, 其后果甚至比一般的托收方式还差。有些客户存在重拿订单、轻单证质量的问题, 以为贸易对手是老客户, 信誉好, 单证不符也照样能收到货款, 而轻视单据的制作。其实, 单证相符则开证行付款, 属银行信用;而单证不符则是依靠进口商付款, 属商业信用。外贸企业的资信好坏只能相对而言, 与政治、经济、市场、商品及经营状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以前或现在没有出问题不等于将来不会出问题。如果货物适销对路, 供不应求, 进口商急于要货时, 单据的不符点再多, 进口商也愿意接受单据付款;但如果市场不景气, 货物滞销, 供大于求, 进口商一旦不想要货, 则会在鸡蛋里挑骨头, 拒绝接受单据, 逃避付款义务。

防范措施:接单审单, 严防单据不符点。

由于出口审单是关系到能否安全收汇的重要环节, 因此银行必须双人严格审核, 保证单据无不符点。

银行审单应严格依据信用证条款、UCP600及其配套的《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 (简称“ISBP”) 等相关国际惯例和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惯例委员会正式意见进行审单。审单的基本原则是“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单内一致”。如审单发现不符点应联系客户尽量改单或向开证行电提不符点, 获取开证行同意后再寄单, 以规避开证行拒付风险。

如果开证行或保兑行以单据不符点拒付, 银行应及时通知受益人。如果拒付的不符点成立, 应请受益人洽开证申请人解决, 并协助受益人解决拒付的后续事宜。如果拒付的不符点不成立, 应向开证行或保兑行据理力争, 同时通知受益人, 请其联系开证申请人敦促付款。

风险点五:受益人银行操作不当, 引起收汇延误、拒付等风险。

信用证参与银行如在操作中出现失误, 容易造成与开证行、偿付行等当事方的结算纠纷, 尤其是当进口商对出口货物质量、价格等不满时, 往往以此为借口拖延付款, 甚至拒付。

防范措施:受益人银行应按信用证要求和国际惯例办理寄单索汇。

为保证安全及时收汇, 银行在寄单时应缮制出口寄单索汇面函或索汇报文。提供与索汇币种相对应的索汇路线, 注明索汇金额。选择索汇路线时, 应根据索汇币种和账户行情况, 尽量拉直汇路, 提高收汇速度, 减少收汇风险。

面函日期应在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及交单期内, 如果晚于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或交单期, 但单据是在有效期和交单期内提交的情况下, 应在面函上注明收单日期, 表明单据在信用证的有效期和交单期内提交受益人银行, 以避免开证行或指定银行凭单据过效期或晚交单为理由提出拒付。

寄单时按照信用证规定的寄单地址及寄单方式寄出, 并留存快递收据备查。

寄单索汇后, 银行应在正本信用证 (如以副本信用证交单, 则在副本信用证) 背面批注如下内容:索汇日期、索汇金额、信用证余额, 并由经办人员签章。如果受益人要求, 可将批注后的正本信用证经受益人签收后退受益人, 但应将批注后的信用证复印留底。以此杜绝不法分子利用正本信用证伪造多套虚假单据再骗取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的资金。

风险点六:开证行无理拖延付款, 造成受益人或出口商融资银行利息损失。

按照UCP600, 开证行或保兑行从收到单据次日起有五个银行工作日用以确定交单是否相符, 并在此期间做出付款、承兑、承诺付款或拒付的行为。但实务中,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经常在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无理拖延付款, 引起结算纠纷, 造成出口方客户和银行的资金或利息损失。

防范措施:寄单后密切关注收汇情况, 及时催收, 必要时采取多种方式洽开证行提示付款。

在寄单索汇后, 银行应按照快件号码及时查询跟踪开证行、保兑行或偿付行签收单据时间, 以此推算收汇时间。

如果即期信用证超过合理收汇时间, 远期信用证超过承兑或承诺付款到期日2天未收汇的, 应致电开证行或保兑行查询, 催促其尽快付款并追索迟付利息。以此来避免开证行或保兑行拖沓迟付, 延误收汇, 也避免开证行或保兑行操作不当, 指示错误造成错汇的风险。

如果开证行或保兑行未在收到单据后5个工作日内拒付, 可以视开证行或保兑行已接受单据并承担承付或议付责任, 并进行催收。

如直接与开证行联系催收无效, 出口商银行还可以采用进口地其他银行提供的催收服务或开证行在出口地分行、代表处等机构向开证行进行多渠道催收, 督促其进快付款, 减少损失。

风险点七:转让信用证业务风险。

信用证转让是指出口商银行作为转让行, 根据可转让信用证受益人 (第一受益人) 的申请, 将可转让信用证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受益人 (第二受益人) 。在贸易中第一受益人多为贸易中间人, 第二受益人为实际供货人。

第一受益人在转让信用证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第二受益人越过第一受益人直接向开证行交单, 甚至直接与进口商合作;第二受益人提交单据存在不符点, 无法更改, 导致开证行拒付。

第二受益人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交单后第一受益人没有及时换单, 按母证单据要求向开证行提示单据或单据存在不符点, 导致第二受益人收款权利受损。

防范措施:办理转让信用证业务, 着重条款审核。

作为转让行, 应注意只有信用证表明“可转让”, 且该行被指定为转让行的才能办理信用证的转让。在可转让信用证项下, 由于受益人是将信用证项下可执行的权利让渡或转让给实际供货商 (即第二受益人) , 由实际供货商装运出口、交单取款。因此在转让信用证中应分清第一受益人和第二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 避免纠纷的产生, 并注意保护第一受益人商业秘密, 在转让证中隐去开证申请人、货物价格等相关信息。

根据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 转让行通常不对第二受益人提示单据支付款项, 而要等到第一受益人换单后向开证行提示单据, 收到其最终付款后才对第二受益人支付款项。

为保护无过错的第二受益人的利益, UCP600规定:若第一受益人换单时提交的发票导致了第二受益人的交单中原本不存在的不符点, 而其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修正, 转让行有权将从第二受益人处收到的单据照交开证行, 并不再对第一受益人承担责任。因此, 作为第二受益人银行, 应重点审核转让证中是否包含如第一受益人不按期更换单据, 转让行应在业务处理时间内将第二受益人单据直接寄开证行索汇的条款。

风险点八:出口信用证指定融资业务风险。

根据UCP600, 信用证已不单是一种结算方式, 也成为了一种融资工具, 具有融资性质, 信用证指定银行可按信用证规定对受益人进行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承兑或议付。融资银行是否获得指定银行身份按开证行授权行事对银行资金安全至关重要, 如有不当, 因融资银行对受益人无追索权, 将造成其资金风险。

防范措施:办理出口信用证指定融资业务, 需获得指定银行地位, 按开证行授权办理融资业务。

如信用证指定某一银行或任何银行办理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或承兑, 该银行则成为信用证指定银行。但该指定银行融资后对受益人一般没有追索权, 风险较高。实务中, 通常建议受益人洽开证申请人联系改证, 将信用证修改为在某一银行议付或任何银行议付。因为作为指定银行办理议付, 在开证行或保兑行破产, 外汇管制、法院止付令、不可抗力等非指定银行原因导致无法收汇时, 对受益人保留追索权。

如同意办理指定融资业务, 银行应在《寄单索汇面函》/《寄单面函》上标识已办理指定融资业务或以加押电文的形式通知开证行或保兑行。这样做可以取得指定融资行的地位, 在今后一旦发生纠纷时, 能以信用证的指定融资行身份出现, 取得有利的权利和地位, 采取有相应的措施。

三、结语

在我国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中, 属于银行信用的信用证方式曾经是被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 在20世纪末, 信用证方式曾经占我国出口结算的80%以上, 我国的大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科书至今仍将信用证方式作为出口结算的首选方式, 理由是信用证方式风险最小, 最安全。但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商业信用日渐发达, 银行清算系统的日益完善使资金通过电汇清算更加迅速便捷且费用较低, 在实际业务中信用证方式的使用已急剧下降, 属于商业信用的电汇方式已成为对外贸易结算的主流方式。在此趋势下进口商选择信用证方式结算的理由除了以往的以银行信用为保障进行结算外, 主要看重的是信用证对进出口双方具备的融资功能。国际结算单证业务的发展变化也给银行业务处理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商业银行已逐渐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单证业务集中处理的模式来对单证业务进行集约化、专业化处理, 以防范操作风险。此外, 各银行更加注重单证业务, 尤其是融资业务方面除国际惯例之外的法律支持, 以避免因各国对国际结算单证业务司法解释不一致导致的风险。

上一篇:感谢同学会的组织者下一篇:新学期党组织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