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作文

2024-08-19

怎么教作文(共9篇)

怎么教作文 篇1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之我见

中垛小学 王燕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王燕燕,是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毕业于临汾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招聘特岗教师时,光荣地走向工作岗位,我感到无比激动。能从事平凡朴实的教育工作,我认为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因此,自己从事工作以来,我处处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努力探讨教研教改的新思路。特别是联校领导推荐我参加山西省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对我们特岗教师的培养和关怀。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收获很大。今天借此机会,与各位领导、各位名师、各位老师共同交流。谈谈我的点滴体会,我要交流的题目是《小学作文应该怎么教》。一共包括六个方面:

一、什么叫作文?

二、小学语文要做的四件事。

三、语文的三学科。

四、读书的三要素。

五、怎样写好作文?

六、什么样的小学作文叫好作文?

一、什么叫作文?

作文简单地说就是写文章,其中学作文就是学做人。

二、小学语文要做的四件事:

(一)培养兴趣,正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课堂上提倡小组学习,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与热 情。

我在教学中,第一次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与学习,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只是呆呆地看着对方,不知道如何讨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采取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进行学习,长时间的培养,小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生会了解更多的知识。2.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

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教学的效率才能明显的提高。

(我们去太原学习的带队老师是教研室葛主任老师,在和葛老师闲聊时,无意间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他告诉我可以在班级中选出“朗读小老师”“写作小老师”“写字小老师”,然后可以给家长发贺卡,上面写着“某某某家长,恭喜您,您的孩子被评为中垛小学三年级写作小老师。”最后签上自己的姓名。或者,哪个学生最近的表现进步了,也可以给家长发贺卡。学习回来之后,通过选拔在我们班选出了每位小老师,效果非常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个项能力。)

(二)教给知识。

1.我们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与技巧。2.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比如小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尊老爱幼,爱护小同学„..(三)养成习惯

当然,习惯包括学生说话,写日记、写字等等。在实际教学中,1.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说完整的话,尤其是低年级学生;2.养成学生正确写字姿势,在学习的时候,清华附小的副校长窦桂梅老师在做报告时,用多媒体出示,每节课在学生动笔之前,都会说“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说完之后,学生才会动笔,所以,我们要处处养成孩子的习惯。

(四)提高素养。

文品即人品

三、语文三学科:、语文包括阅读、作文、写字三学科。其中,阅读是基础,作文是表达,写字是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过程。想要写好作文首先要上好阅读课。

1.阅读是作文的父亲。

在我刚接上三年级的时候,压力特别大,因为大部分同学不会写起步作文,包括写日记,而且提起写作文就能看到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这时引起了我的深思:农村孩子的作文将如何引导?于是,通过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交流,在校领导的知道下,让我颇有感悟。此后,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我都会把有关写作方面的内容穿插到其中,比如,在上《玩出了名堂》这课时,首先抓住关键词“玩”,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喜欢玩什么?在进一步了解文中列文虎克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然而玩出了什么名堂? 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样,当学生提笔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如何人下手写文章。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两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阅读,首先让孩子学会读书,小孩读书就象说话。

如果把一个孩子放在房间里读书,如果你在门外听到的是读书声,那就错了;如果你听到的是他好象在和谁说话,那就对了。

四、读书的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

所谓“正确”就是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句子。

所谓“流利”就是在正确的基础上,速度接近于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所谓“有感情”就是读的生动感人,要读出重音,遵守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要有适当的速度与节奏。

(在贾志敏老师分析三篇微型小说时,每一篇小说都让学生做到读书的三要素)

五、怎样写好作文:多读、多写

叶圣陶先生教子作文的启示:1.每天读书;2.每天晚饭后,随便写东西;3.黄昏后,读习作。孩子在读文章时,叶老只说“听得懂”或“听不懂”,当叶老说“听不懂”时,孩子就会自己去改文章,直 到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听懂了”孩子才会继续往下读。

贾志敏老师听完叶至善先生话后,有两个启发:

(一)作文首先要文通、句通

记得去年,我刚开始布置让学生写日记,有的学生会毫不犹豫的翻开作文书,有的同学就写两句话“今天是星期六,放假作有日决,有1—6数学题。”其实该同学想说的是“放假作业有数学口诀”结果出现了错别字,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楚。然后我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时,问他的作业是什么,这时他还是一头雾水,我接着问“你是怎么完成的作业?”让他给我简述过程,当他重新写这篇日记的时候,他不仅篇幅长了,而且句顺。

(二)学写作文必须大量阅读,读书是基础,是积累,是吸收,学写作文必须每天坚持写一点。去年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并提前加以辅导,比如:学生写《打雪仗》,我就会领着学生到操场上真正的打一场雪仗,然后让他们把过程写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每天小练笔,现在我们学生写作文,特别的轻松。比如,我们上星期学习了《争吵》,当学生看到课题时,就脱口而出“谁与谁争吵”“他们争吵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争吵的过程是什么?”“他们争吵的结果怎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自己要求以“争吵”为话题,写一篇小文章,而且写完之后,他们会互相修改、互相学习。文章写好之后,要多读,多思,多改。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却是修改出来的。

六、小学的两个阶段:课内训练和课外作文

“课外生活作文”则让学生去写“放胆文”,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因为没有了束缚,学生的写作热情可能被激发,学生在毫无束缚的状态下写出的作文,可能是他真实感情流露,真实生活的感受。举例:《看爸爸刮胡子》 《天上也有一座动物园》

《调皮鬼》 中垛小学 三年级

调皮鬼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人:她长着一对弯弯的眉毛,眉毛下面有一双眼睛,那两颗水灵灵的葡萄就是我的眼睛,一个高耸的鼻子下面又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她还有一双耳朵,她的耳朵特别大,简直就是两把“大蒲扇。”不过,和她那一张“如花似玉”的脸极不协调。她非常调皮,因此而得到“调皮鬼”这个美名。说了半天,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告诉你们吧,那个人就是我,不信的话,你瞧!

有一次,我跟爸爸去舅舅家玩,看见舅舅在呼呼大睡,一个坏主意又从我的心中诞生了,我决定要给舅舅“整整容”。于是,我连哄带骗的把爸爸骗了出去。准备开工了,我拿来画笔,先给舅舅带上一副眼镜,然后又给舅舅抹上“胭脂”等等。我刚出了一口气,舅舅忽然翻了个身,嘴里咿咿呀呀地不知哼着什么,毕竟是做贼心虚嘛!我连忙躲了起来,忽然,舅舅又打起呼噜来。我心想:舅舅,你可把我害惨了。

吃午饭了,舅舅还没发觉我给他画的妆,他还是向往常一样,坐到餐桌旁吃饭,爸爸看见了,笑的把吃进去的东西都吐了出来。舅舅 看见爸爸的德行,也笑了起来。看见舅舅这副模样,我们笑得更欢了。

怎么样,小朋友们,我是不是很调皮呢?那么,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

总之,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发现生活,“生活”与“作文”好比“鱼”与“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没有了水,鱼儿就不能存活,但“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有鱼”,因此,我认为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决不是作文。所以在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说真话,诉真情。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怎么教作文 篇2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然而, 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等问题屡见不鲜。小学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是困扰一线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虽然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 层出不穷, 但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这里, 我尝试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变革的回顾与反思, 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历程的回顾

根据我国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脉络, 可将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1958年) ;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1976年) ;恢复发展阶段 (1976年—2000年) ;新课程改革阶段 (2000年至今) 。

(一) 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因此迫切需要编写一部新教材供全国使用。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努力下, 新的教材把修订的《国语》改为《语文》, 从此,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起来了。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更是教学思想的改变, 就像当时主持教材编审工作的叶圣陶所说的“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2]。小学作文也随着教材名称的变革走上了正轨。

(二) 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1976年)

1956年的教学大纲实施没多久, “左”的思潮便席卷而来, 将教育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片面强调政治,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这股极“左”的思潮也冲击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来, 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找靶子、抓典型, 积极地与社会上的批“毒草”运动相配合。从此, 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过分片面强调政治性、思想性, 致使中小学的作文质量严重下降[3]。

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左”的思想逐步被认识、被改正, 教育战线也开始纠正“乱、糟、偏”。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 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大纲对小学作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说明了其重要性:“作文是用词, 造句, 篇章结构的综合训练。学生语文学得怎样, 可以用作文作为衡量的尺度。因此作文教学十分重要。”大纲还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 即“作文要从写话入手, 要注意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教学生听普通话, 说普通话”。

但是, 好景不长, 1966年到1976年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整个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浩劫中, 教育也不例外。刚刚端正方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又被这场风暴卷到了政治化的道路上,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小学作文教学也未能幸免, 学生作文水平极低。

(三) 恢复发展阶段 (1976年—2000年)

粉碎“四人帮”之后, 我国进行了拨乱反正。教育部于1978年颁布了新的大纲。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社会的一切迅速发生变革, 在语文教学方面, 人们也在试图寻找写作教学可直接依傍的程序或可操作的步骤。因此, 随着强调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理念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序列完整、便于教师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例如,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的“作文分步训练”序列;杭州大学朱作仁、李卫民的“小学作文程序训练”实验;山东烟台李昌斌等等人的“小学作文四步训练”实验;上海吴立岗、贾志敏的“作文素描训练”;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等等。这些改革对快速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人们还不断吸收外国 (尤其是苏联) 的写作教学思想, 并借助心理学和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 不断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使得写作教学朝着科学性和有效性前进。

(四) 新课程改革阶段 (2000年至今)

20世纪末,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文主义关注取代了工具理性主义思维, 写作教学也开始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再一次促使人们反思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改革之路。2001年, 教育部编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对小学作文进行了重新定位, 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并且, 制定了小学三个学段的分目标。这一新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 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倾向, 较为全面地规范了小学的写作教学。

三、反思我国小学作文该怎么教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 对于小学作文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历来的语文教学普遍重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认为, 小学作文教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三件事情, 把这三件事情做好, 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愁提不上去。第一件事, 让学生“想写东西”, 也就是让学生产生想写作文的愿望, 激发学生去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第二件事,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掘作文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毋庸置疑, 写作的素材总是来源于生活。所以, 教师首先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善于思考身边事情的习惯, 这两者相结合, 学生的作文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第三件事, 让学生“能写出东西来”, 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当拥有了质料和形式, 再加上一个想建高楼大厦的欲望, 何愁高楼大厦不能耸立云霄呢?

四、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经历一路坎坷, 走到今天, 实属不易。几十年来, 其兴盛过, 也衰败过, 但仍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复活。我想, 这与其本身的独特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作文的好坏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 更关键的意义在于, 它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无可替代的影响。而小学是打好作文基础的关键阶段, 所以, 小学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但是, 回顾和反思不是目的, 目的是要能从中汲取有益于今天作文教学的经验。当然, 过去的很多经验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 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再次加工和创造, 形成符合我们需求的、能为我们创造价值的东西。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 小学作文教学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回顾过去,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走过了一段艰难漫长的变革历程, 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自建国以来的变革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以期引起学者和教师们的反思, 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变革历程,回顾,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册) [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38.

小学作文怎么教 篇3

作文要不要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到北京参加一个会,正好碰到叶圣陶先生的大公子叶至善,我就向他请教:“您小的时候您父亲怎麼教你作文?”他用浓重的苏州话说:“不教的。”我感到疑惑:叶圣陶先生是个作家,是个小学教员,是个编辑,是个儿童工作者,怎麼可能不教自己的孩子作文呢?他见我疑惑,说:“贾老师,你是教小学语文的。我的父亲这样做,到底算教还是不教?”原来他小的时候,父亲从来没有叫他们写什麼作文,不写什麼作文。只是让他们做两件事:第一件,他书柜里的书,要一本一本地读,读什麼书,随便;第二件,每天要写一点,写什麼,随便。写好以后,叶圣陶先生也不批不改,就是吃了晚饭乘凉的时候叫三个小孩一个一个地把自己写的读给他听。他也不说写得好不好,他只说两个:懂了和不懂。不懂怎麼办?去改。改了以后再读给他听,直到他懂了。叶至善说:“我就是在父亲的懂与不懂中学会作文的。”

叶圣陶先生教孩子作文给我们这样三点启示:第一,一定要阅读,大量地阅读。现在我们的小孩读书太少,老师要指导他们,引导他们去读书。现在的电视、电脑非常发达,我们要跟它们争一席之地,让学生在书本里面寻找快乐。第二,每天要写。写多写少不要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第三,多改。写了一定要读,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家长听,读给同伴听。

叶圣陶教孩子总是个案,我们不能照搬,我们没有叶圣陶先生那种修养、学识,懂了、不懂、错在哪里,他明白的,我们可能做不到,那麼我们怎麼办呢?我是这麼做的:由扶到放,由简单到复杂。

第一步,抄写。抄一个句子,或抄一段话,要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句读分明。

第二步,听写。老师读一句,学生听一句,然后写一句。听写什麼?学生写的句子也可以。如果听写能力强,可以读得快一点,可以听写一段话。

第三步,视写。就是给学生一篇短文,一百来个字,学生看5分钟,然后把它写下来。写了以后读,读了以后誊,誊了以后老师改,改了以后再评价。

第四步,改写、续写、仿写、扩写。今天这堂课就是扩写。我给38个字,学生把它扩写成500个字。学生最感困难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没东西写,一个是有了东西不会写。现在我给他们东西,教他们写,慢慢地,他们会写了,能写长了。今天这堂课我遗憾的是用了45分钟的时间,过了5分钟,但我也很满意,因为后来学生的题目拟得实在好。每个同学都说知道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三个同学写得很成功,其中有一个同学,平时写得并不好,而今天写得很好。

后面接着的就是让他们自由创作,自由写,喜欢写什麼就写什麼。老师出的题目不要窄,要宽。“我真高兴”“谁哭了”“某某表扬谁”,这些题目让他们自己写。学生自由写,越写越高兴。写了以后收起来,把好的文章告诉大家,大家向他学习。

我念三篇一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第一篇是《看爸爸刮胡子》。一共三句话。第一句:“爸爸脸上,长了密密麻麻的胡子。”第二句:“每天早上他都要对着镜子刮胡子。”第三句:“每当他刮胡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师教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小孩子的作文,小孩子的作文就是四个特点: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情感、儿童的视角。

第二篇是《妈妈嫁给老外就好了》:“舅妈生了个孩子,一天晚上妈妈带着我去探望舅妈。路上我问妈妈:‘舅舅是北京人,舅妈是云南人,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会说什麼话呀?’妈妈用手戳着我的脑门笑着说:‘傻孩子,当然既会说北京话,又会说云南话了。’我咕哝了一声:‘妈妈当初嫁给老外就好了。’妈妈扑哧笑了一声说:‘傻孩子,为什麼这麼说?’我说:‘那我就不用学外语了。’”你看多有趣的作文。

第三篇,《天上也有一个动物园》:“星期天爸爸带着我到动物园去玩儿。我们玩累了便躺在大草坪上看天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真好看。云密集以后,一会儿像一只狮子,一会儿像一头牛,一会儿像一头骆驼,真好看。啊,地上有个动物园,天上也有个动物园。”多麼好的作文啊!

像这样好的学生作文越来越多了。我感到教作文最能体现当老师的乐趣,看了一篇篇充满儿童情趣的作文,就好像在跟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对话,在读他们的生活,在读他们的心灵。

最后要说的,是作文的批改。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老师心态浮躁。我检查老师批改的作文本,发现基本分四步:第一步打个勾;第二步写个“阅”;第三写几个评语,字迹潦草,内容空洞,缺乏描写:最后写个日期。学生看了怎麼会高兴呢?我小的时候是不喜欢语文的,什麼让我喜欢语文?就是看到老师的作文批改。我记得我的老师姓欧阳,一个老太太。她给我们的作文批得很仔细,用红的毛笔写的。她的红字比我们的黑字写得多。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老师批改的作文,更喜欢老师读我的作文,读了两次,把我的精神读出来,于是就喜欢了。

老师批改作文分批和改两个方面。批分总批和眉批。字啊,词啊,标点啊,一两个字说—下,用眉批。总批要至少写五六十个字,但是老师现在就是五六个字。改,要改四个地方:错的要改,多的要删,少的要补,颠倒的要换。

下面这句话是我以前的学生写的:“北寺塔有九层多高,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真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看起来蛮好,词汇也丰富,但实际上错误很多。

北寺塔是在苏州。“北寺塔有九层多高”,什麼叫“九层多高”?九层就是九层,十层就是十层。这个“多”是多余的。“高”也是多余应该删掉的。第一句改后是“北寺塔有九层”。

上面讲北寺塔,下面讲“我”,所以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句号。“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不是‘上’,而是“边”,“站在栏杆边、栏杆旁”。什麼叫“俯视下方”?从高处往下看。俯视下方,一般的感觉是“唉呀,这麼高,胆战心惊啊”,而不大可能是“胸襟开阔,心旷神怡”。那麼这里错了:他不是俯视,而是看远,不是“俯视下方”,而是“眺望远方”。“胸襟开阔”“心旷神怡”,两个词一样的意思,重复了,可以把“胸襟开阔”拿掉。

这里面有一个“真令人”,使句子不通。什麼“真令人”啊?“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不是的。这个“真令人”要拿掉。这样,这段话就成了“北寺塔有九层,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眺望远方。心旷神怡”。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句子是通了,但语气不顺。怎麼办?加一个字——“啊”:“北寺塔有九层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眺望远方。啊,心旷神怡。”这样,学生读了你的修改以后,他学会很多东西。

怎么教作文 篇4

王发科

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转折点,由一、二年级的词句段的过渡到段篇,涉及到写片断作文,作文教学成了有个较为棘手的问题,面对学生的不知所措,老师们几乎把所有的招数都用上场,有的老师在明确作文要求后,使用范文,希望学生能从模仿中找到规律;有的老师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有了真实的体会之后,再指导学生怎样把情景和感受写下来;还有的老师多带学生做一些有趣的事,然后再写等等。其实作文教学除了老师们的这些努力外,我个人的方法是范文中分析技巧,教学中渗透技巧。尤其指导好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大家都知道开好头后面的内容相对就容易多了。例如:范文中分析技巧。学生作文

我的妈妈

妈妈三十多岁了,个子不高,性格十分急躁,做事情风风火火。(开头方法叫“开门见山”,做到统观全文,简明扼要。全文围绕“急”写)

每天六点半妈妈准时起床为我做早餐,闹钟一叫,就听到妈妈起床的声响,然后是洗漱的声响。早餐做好就催我起床,我有赖床的习惯,一般一次叫我起不来,第二次妈妈就急匆匆的的跑来掀开我的被子,有时候会拍我两巴掌。(起床及时做早餐催我起床。急,分述妈妈做事情风风火火)

七点半我们准时出门,妈妈上班,我上学,每天她都把我送到校门口,然后才去上班,在上学的路上,她走得很急,我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因为她们八点要签到,不快点不行。妈妈上班从不迟到,每个月都拿到满勤奖。(上学路上走得快。急,分述妈妈做事情风风火火)

下午放学我回到家,我写一会作业,妈妈回来了,她只说一句:“认真点做。”放下包,钻进厨房开始忙活,只听到一阵锅碗瓢盆的声音,七点我家准能开晚饭。(晚饭做的快。急,分述妈妈做事情风风火火)

妈妈像不知道疲倦的机器,整天转个不停。我喜欢她这种做事情匆忙中有条理的性格。(结尾呼应前文,做到前后照应,结尾简洁不啰嗦。)

说明:整篇作文运用总分总的写法,三年级学生乃至小学阶段如果能运用好总分总的写法,作文是能做到有条理的。

课文教学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总分总的写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等。平时在课文教学中的作文技巧渗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巩固技巧和方法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历史小论文怎么教怎么写? 篇5

1、拟定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标题要准确、简洁又富文采,不妨拟几个标题,反复推敲,择优选用。

2、组织资料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应当慎重:

①要围绕主题选材。

②材料要真实准确。

③精心选择富有创意的材料。一份新颖材料,能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④材料不是越多越好。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给出的资料,对材料也要进行整理、辨析,分析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组织起来,才能写出文章。

3、正文写作

历史论文的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小标题;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历史事实或作者自己的立论

来说明论点;论证是用理论来阐述论题,可以引经据典或自我阐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一篇好论文,必须做到:

①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

②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

③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

④结论正确。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⑤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简洁、准确,使人读之心中波澜起伏。

⑥正文写作前应拟写提纲,搞好谋篇布局。以材料为基础、观点为轴心,科学地安排文章的层次和布局,内容详尽、构思严密。

4、修改与润饰

怎么教宝宝认字? 篇6

“望子成龙”、“赢在起跑线上”,这些话几乎成了所有中国父母们的共同期盼,于是许多父母都在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筹划着如何教宝宝识字了,然而,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你要能够让宝宝轻轻松松地识字,否则教宝宝识字就得不偿失了。

步骤和方法

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去学习汉字。

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做‘木’,你会写‘木’字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教完“木”字的写法后,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啊?”“他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然后把整个“休”字写出来。

这样,宝宝就能够牢牢地把这个字记住了,甚至还能当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利用广告和商品包装识字

带宝宝出门,见到广告就给她读;买任何东西也先让她自己看包装上的字,买回来后便把包装上有字的部分剪下来,作为孩子认字和了解各种事物的素材。

广告、包装标志都设计巧妙且色彩鲜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何况还有许多奇妙的想像和独到的审美在其中呢。

教汉字要有趣味性

世界上只有汉语和其他很少几种象形文字能促进右脑发展。

所以,教宝宝识字不光可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对于他们大脑总能力和效率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宝宝识字,如果不注意宝宝的年龄特征,会挫伤宝宝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带来许多后遗症,使宝宝不再愿意学习了。如果我们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宝宝识字的兴趣,就能够使他们很快学会许多汉字。

“找朋友”,教识字

“找朋友”是个利用已经认识的字来认识新字的办法,适合于已经认识一些汉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认识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许就能很容易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父母接着让他理解“清”是什么意思,是用在哪里的等等,就比较容易了。

识字不能离开阅读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马上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有关儿童的书籍,宝宝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就会促进宝宝识字的兴趣。

爸妈们常常苦恼于教给宝宝生字,没多久就被宝宝遗忘了。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这个道理。当一个孤立的汉字不和其他汉字相联系时,很容易就被遗忘掉。因此,让宝宝尽可能地阅读各种适宜于他们读的书籍十分重要,这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汉字。

要“趁机而教”

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见了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需要认识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时,他心情舒畅,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识字的时机,“趁机而教”。

模拟声音来认字

我们让孩子模仿风的声音(呜——)、下雨的声音(哗——)、打雷的声音(轰隆——)。

父母做示范,让孩子来模仿,在模仿的时候反复强调是什么在响。然后您拿出三张图片,写上相关汉字,教孩子认识“风”、“雨”、“雷”这三个字,并考查孩子是否记住了它们的声音。也可以由您发出声音,让宝宝把相应的汉字找出来。模仿发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音模仿能力,更容易记住相关的汉字。

增强理解力的游戏识字

利用宝宝早已熟悉的识图卡(卡片上半部分是图片,下半部分是文字),先教孩子认识3—5张,然后把字卡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剪开,让宝宝把图片贴在相应的文字下面。

边玩边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宝宝,例如:父母拿着“西瓜”字卡部分,宝宝面前有西瓜、香蕉、橘子三张图片,您可以这样引导:“你知道我是谁吗?我长得圆圆的,外面的衣服是绿色的,里面的肚子是红色的,吃起来可甜了,是宝宝最爱吃的,

资料

”在给孩子这些暗示的时候,提示速度要慢一些,直到宝宝把西瓜的图片找出来贴在文字下面。然后再强调“西瓜”两个字。在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孩子可能会比较喜欢的识字游戏。同时通过描述性语言的引导方式,促进了孩子的推理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教孩子认字

我没有特意教宝宝识字,是幼儿园在教。不过我平时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就认识了好多字。最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1、利用教孩子背诵诗歌的机会,教孩子用诵读的方式进行认字。您教宝宝朗诵诗歌的时候,放慢语速,用手顺序指着诗句上的文字。

2、增强孩子对符号的兴趣,宝宝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您可以在自己看报、读杂志的过程中,指着大标题文字让宝宝认识。2岁的孩子可能认识许多字,但识字并不能代替婴幼儿对实际生活的感知。即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运动感知学习仍然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对付贪玩的孩子

我要看孩子喜欢不喜欢写字,如果他喜欢的话,我一教他就想学。我的孩子属于那种贪玩的,其实贪玩的孩子也是能教的。比如他刚刚只认识头两行字,后面的才懒得学呢,我也不急着逼他,等他愿意静下来的时候再教也不迟。还有,孩子识字了,就不容易糊弄了呢。

自编自演唱儿歌

我家宝宝正好1岁半了,认识东、南、西、北,还有金、木、水、火、土、鞋、宝、妈、天、牛、奶……差不多二十多个字吧;还会自己从1数到30,看到街上的门牌号和电话号码就要念,还会唱两支简单的歌:“鞋儿破,帽儿破”、“小燕子”……我发现教他认字的时候就特别安静,拿本书给他讲故事或者唱儿歌,能一个小时不挪窝。除此以外的其他时候,这是不可想象的,去了超市他看到认识的字就要大声念出来,老是惹得周围的人惊奇,还老被别人考,以试验他是不是真的认识。其实也没有特意教他什么,只是从宝宝半岁开始,我就买布书给他念,而且念的时候也让他看,念到什么字就用手点中哪个字,布书上没有儿歌的,我就自己编,像什么“小蜜蜂,嗡嗡嗡,采花蜜,真用功;小蜻蜓,尾巴长,吃蚊子,来帮忙;花蝴蝶,真美丽,飞呀飞,去哪里”,还有“星星星星闭上眼睛,月亮月亮不要吵闹,小宝宝要睡觉,闭上眼睛睡着了”,现在他基本上都能自己念出来了,当然口齿还不太清,也只有我才能听懂他的意思。

3~6岁,识字兴趣最浓

婴幼儿完全有能力识字。对于婴幼儿来说,识字是最容易的,然后是听人说话、学人说话,学习写字是最困难的。婴幼儿在识字的过程中,是将字形、字音同实物直接联系起来记忆的,比成人通过逻辑记忆要容易。尽管这种整体识别模式和自然记忆能力所需的时间可能会较长,但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看来也并不困难。3—6岁的幼儿正是一群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小家伙,而阅读正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幼儿在阅读中识字是事半功倍的,因为它不会像单独学生字那样使幼儿感觉到枯燥和困难,反而能使其充满兴趣和信心。

父母当老师

我孩子现在4岁,只认得100多个字,不是强迫他学的,也是玩中学习,因为我要上班,他要上幼儿园,所以教他识字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饭后,识的字多了,还能与他一起做游戏,比如看谁读得快,那么字卡就归谁。我觉得如果父母有时间的话,当当老师教宝宝认字也未尝不可,但一定不能强迫。

关于识汉字增智商的资料

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若不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00;若5岁开始学习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10;4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0;3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5—130。

看来幼儿学习汉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资料中还说,这是因为汉字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脑部组织进行识记:人们使用的文字通常可以分为拼音文字和图形文字。拼音文字传导的是发音信息,主要刺激大脑左半球,称为“单脑文字”;而作为图形文字代表的汉字,同时传导音、形、意三类信息,同时刺激大脑左右两半球,称为“全脑文字”。

怎么教“通假字” 篇7

一、认识通假字的作用

所谓通假字就是古人在写文章, 用到某个字或词时, 舍弃本字或词不用, 却选择一个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词来代替本字、词的现象。本来要用的字我们称之为本字, 临时用到的字我们称之为通假字。虽然本字和通假字在读音上相同, 有些在字形上也非常相似, 但是在意义上是丝毫不相干的。像实词、虚词一样, 通假字也是需要中学生切实掌握的重点。文言词通假是比较复杂的现象, 不是任意词都可以通假, 只有人们长期使用, 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其实, 简单地讲, 通假字也就是古文中的别字, 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 约定俗成一些字可以被另一些字替代, 才形成了我国文言文中所特有的通假字现象。例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始一反焉”等中的“惠”、“亡”、“反”分别通“慧”、“无”、“返”, 这里的“慧”、“无”、“返”就是本字, 也就是作者本该运用的字, 但作者却在写作时用了“惠”、“亡”、“反”来代替, 这些就叫做通假字。这三对字在字音上相同或相近, 以此来通假, 也就约定俗成, 代代相传下来了。至于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作者写文章时, 一时忘记了本字, 而暂时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代替 (亦或是笔误造成) , 有的是在写作或者传抄的过程中, 为了图省事, 用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字。例如, 《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扳”通“攀”, 大概就是以简代繁的结果。认识通假字, 熟悉古音通假现象对于阅读古文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授文言文时, 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白通假字的本字和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二、熟悉规律, 掌握通假字

通假字现象虽然比较复杂, 通假字数量也比较多, 不易掌握, 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存在的。通假字基本上都是同音代替, 即有些是用相同或者相近的字, 有些是用形声字的相同声旁的字代替本字的。在通假字教学时, 教师要向同学们讲解清楚这些规律, 方便同学们掌握通假字。

1. 读音相同或相近的通假字

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通假字在所有通假字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也是最能体现通假字本身特点的一部分。这部分通假字有的读音完全相同。例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的“惠”通“慧”, 《鱼我所欲也》中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得”通“德”等。当然也有些读音相近的字词, 如《狼》中“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 《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 这些属于声母相同而读音相近的情况;也有一些韵母相同读音相近的字词, 比如《望岳》中“荡胸生曾云”中“曾”通“曾”, 《出师表》中“是以先帝简拔之”中的“简”通“拣”, “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的“信”通“伸”。这些字词因为在读音上的相同或者相近很容易被作者拿来作为通假字使用, 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仔细的辨别和阅读。

2. 相同声旁的通假字

通假字和形声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有些字词就是根据各个字声旁相同而通假使用的, 比如《<论语>十则》中的“不知为不知”中的“知”通“智”, 《伤仲永》中的“贤于材人远矣”中的“材”通“才”, 《木兰诗》中的“火伴皆惊忙”中的“火”通“伙”,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四支僵劲不能动”中的“支”通“肢”等都是利用形声字的声旁与某个字的读音相近通假的情况。当然我们所说的“同音相代”是从古音来讲的, 随着语言的演变, 有些通假字的读音在现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我们亦然把它们作为通假字。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通“披”, 《孟子二章》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中的“拂”通“弼”等字在古音中都是相近的,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要尤其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让同学们多读多练。

三、学好通假字, 应注意的事项

通假字简单讲就是同音相代的别字, 这里的“同音”是从古音来讲的, 在现代汉语中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通假字和平时所讲的假借字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虽然都是同音相代, 但是假借字是本来没有这个字, 借用其它的字来代替, 比如文言文常用语气词“耳”, 本来是没有这个语气词的, 只好用“耳朵”之“耳”来代替, 这就是假借字。另外通假字还要和古今字相区别, 古今字是因为时间的前后而产生, 与通假字的情况不同, 这些情况在文言文教学时都要向同学们讲解清楚。

总之,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通假字作为通读课文, 理解作者文意的必备知识是不容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通假字的产生和作用, 分析通假字的运用规律, 做好课堂总结和相关练习, 辨别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区别及联系, 更好的掌握通假字。

摘要:通假字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分析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掌握其规律, 学好通假字, 有利于同学们阅读文言文, 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词:文言文,通假字,同音相代

参考文献

[1]郑剑平.中学文言文通假字与古今字分析[J].西昌师专学报, 1998 (2)

怎么读就怎么教 篇8

目前语文教学界流行“本色教学”,这是对前一个时期,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出现的音像资料泛滥而导致语言教学被挤占现象的一种反思,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语文教学对传统的回归。本色教学强调诵读,突出语言的品味和积累,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是,诵读积累就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吗?我以为,本色语文教学应该是怎么读就怎么教,实现读和教的结合与统一。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差,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读和教的脱离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的方法不是学生读的方法,教的思路不是学生读的思路,导致上不上语文课一个样、教了以后还是不会读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后果。有些老师抱着教参、教学设计一类的教辅书,很少考虑自己的读和学生的读,这样的教学就像葫芦掉进水,看起来是下去了,其实还是浮在水面上。

当今教坛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很多非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成了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成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例如钱梦龙老师,初中毕业即走上讲台,“对语文教学自然一窍不通”,“为了指导学生学课文,我备课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而是自己怎样‘读’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有时候也讲一点自己读文章的“诀窍”,自己爱朗读,“就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声情之美丽”。无独有偶,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高中毕业后做了高复班语文代课教师,自己怎么读语文的就怎么教,教学效果之好出乎人们的意料。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色教学。

那么,一般人是怎么读书的?读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大凡稍有读书经验的都知道,读书的基本环节无非是诠释、想象(联想)、概括(提炼)、整合、鉴赏。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解疑释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训练学生概括(提炼)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强化学生鉴赏的快乐体验。下面就各环节分别作简要论述。

1、诠释

教学中的诠释包括解释词句的字面信息和隐含信息,以及作者这样写(内容和写法)的意义、作用。在诠释过程中,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化和随意性。虽然有人提倡创造性阅读,但是在中学阶段,我认为还是应该强调“还原性阅读”,即努力探究作者的本意。例如小说《药》第三部分写茶客谈药时,不时地写到小栓的咳嗽,这有什么用意?茶客都没有姓名,这怎么回事?第四部分为什么把坟场写得那么肃杀凄凉?诠释总是从感受、体验和疑问开始。

2、想象(联想)

语言,不管是科学语言还是文学语言,都有模糊性,文学语言模糊性更大。文学家常有意借助语言模糊的特点,传达言外之意,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张力。这就需要读者借助想象(联想)把作者没有写出的意思补出来。例如教学《守财奴》“诱骗继承权”这部分,文本只有人物的语言,而很少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再现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类似剧本的舞台说明,下列各句括号内部分为想象填补内容):

(1)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他说话吞吞吐吐,小眼睛闪烁不定)

(2)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他做出一副仿佛空气蒸发、瞬间缺氧的痛苦状)

(3)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一副声色俱厉的样子)

(4)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他双手抱在胸前,不无得意地说)

3、概括与整合

受篇幅限制,这里只简要谈整合。整合是深入研究文本必需的环节,大致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将同一文本内涉及同一问题的材料整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这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意义最为显著,如鲁迅的《药》中多次出现“生命”这个词,可以把几处文字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二是将不同文本涉及共同话题的材料整合起来研究,如鲁迅的好多小说都写到“看客”,可作整合研究:三是把各评论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整合到一起,互相比较。以上情况往往互相交融。笔者认为,整合型探究性学习应该成为语文学科探究性学习的常式。

4、鉴赏

鉴赏是阅读过程中高层次、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对文本的鉴赏是多层次的,不过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把玩语言是根本点,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下面是俄国作家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里的一个语段:

行走在朝霞绚烂、凉风习习的原野上,是何等的心旷神怡啊!地势平坦,远方的景物尽收眼底。天空轻盈,寥廓,深邃。朝阳从一旁照来,使得在雨后被大车辗得瓷瓷实实的道路好似浇了一层油,亮晶晶的,就跟钢轨一样。四周是一望无垠的大片大片倾斜的冬麦圈。冬麦的禾苗,娇嫩、茁壮,青翠欲滴。不知打哪儿飞来一只鹞雏,在透明澄碧的空中盘旋,随后又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只是轻轻地拍着尖尖的双翼。一根根轮廓分明的电线杆朝阳光灿灿的远方奔去,而横在电线杆之间的电报线,则像是银光闪闪的琴弦,正在沿着晴朗的、斜悬的天空滑动,电报线上停着好些青鹰,——活像乐谱上黑色的音符,像极了。

这个语段非常精彩,要引导学生细细把玩。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轻盈寥远的天空、太阳下闪亮的道路、一望无垠的麦田、自由盘旋的鸟儿……一切都让人迷醉。语段的行文思路也很明晰,作者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有条不紊地安排内容。这里有全景式的描写,突出田野的辽阔;也有细腻的特写镜头,表现鸟儿的自由与安详。最精彩的是灵动的比喻和善于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把电报线想成琴弦,把停在电线上的青鹰比为乐谱上的音符;一根根电线杆向远方“奔”去,这一“奔”字耐人寻味,把原本静止的电线杆写活了,让人不由得想起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赴”字……

最后简单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既然怎么读就怎么教,那么,还要不要教学设计,要不要教学法的研究?回答是肯定的。笔者要强调的是,教学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读,教学法的研究要多研究读法。还是以《守财奴》的教学为例,对葛朗台的分析,方法是多样的,我设计了一张病历卡,让学生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加以推测,并从当代人的角度对葛朗台进行创造性的读解。病历卡是这样的:

幼儿中班数学怎么教 篇9

从教学观念入手,正视幼儿教育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国家对新一代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幼儿园中大班的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应受到幼儿教师应有的重视。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健康的长大就行,对于幼儿教学,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都是抱着一个请人带孩子的态度,幼儿教师也都是以帮人带好孩子为目的,不在乎孩子能力有多强。对于数学的学习,教师都以传授孩子知识为中心,不注重其能力的培养,这种与世界发展脱节的教学观念,严重的制约着幼儿的有效发展。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推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幼儿教育《纲要》的出台,我们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有了新的看法,幼儿阶段的教育越显重要。幼儿中大班的数学教学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科目,对幼儿的各方面有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不断的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地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以带孩子为目的,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树立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重视幼儿中大班数学教学,不断引导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促使幼儿有效的发展。

运用游戏,引导孩子在玩中学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游戏不受外部的强制和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显著特点。幼儿的游戏中主要包括观察、现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成份,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构成了发展儿童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思维也能得到充分拓展。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玩”依然是生活、学习中的主要内容,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和悟性都会很高。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是幼儿所能接受的、最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幼儿中大班数学教学内容,积极地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设置游戏,引导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在组织幼儿进行“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读数字5”的教学活动时,我以“水果联欢会”引出课题,通过让幼儿目测不同排列的水果,提高他们按群计数的能力。游戏中的水果都是他们熟悉并喜爱的苹果、西瓜、香蕉、桃子、草莓,这些水果生动有趣,符合中大班孩子年龄特点,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有效的实现了玩中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2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游戏增强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注视、观察、摆弄、发现、探索、并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而游戏恰恰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的环境,让它去实现他的好奇心。例如:幼儿在学习加减法玩开火车数游戏时,他们会被游戏所吸引,同时会对老师或者同伴手中的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会迫切的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正是在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下,引发了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同时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正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幼儿数学的学习不止是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他还包括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而这些恰好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游戏不仅使幼儿在活动的探索中学到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内心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等。

游戏可以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一方面,游戏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等。好奇心又为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果幼儿没有对于这门学科的强烈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好奇心,那么数学学习将是一项艰苦而缓慢的工作。许多数学家开始对某一问题作研究时,总带着与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样的兴致,先是带有好奇的惊讶,在神秘被揭开后又有发现的喜悦。

另一方面,游戏还可以培养培养幼儿养成乐意吸取不同的思路、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许多研咳嗽倍嘉蜗泛筒煌悸分涞墓叵抵芮刑峁┝舜罅康氖吕@纾⒆釉谕婊臼保赡芑岢⑹宰庞貌煌淖楹戏椒ɡ垂鄄彀岩豢榛痉旁诹硪豢樯厦媸保诙嗌倏榭梢圆坏较吕础K咄姹叨宰约旱纳柘虢信卸希浞址⒒恿怂闹鞫院痛丛煨浴2⑶遥箍梢杂么佑蜗分兴竦玫乃悸泛头椒ㄈソ饩鏊奈侍狻T谟蜗肥彼玫牟煌悸肪褪窃谖持秩挝窕蛭侍庋罢医饩龇桨福虼耍梢运涤蜗肥茄芯康淖罡咝问健

3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利用游戏营造良好数学环境

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维意愿,能在游戏中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无论成功和失败,都能获得思维的锻炼。

例如在教学数学中图形的排列规律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发给每个幼儿一些彩色的珠子,然后说“小朋友,妈妈每天工作,多辛苦啊,我们为妈妈串一串手链,送给妈妈作为礼物,好不好?”幼儿会觉得把自己亲手做的手链送给妈妈是一件特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就会专注于串手链的活动中,在活动初期,教师不要急着订正幼儿对于手链中珠子色彩的随意性选择,让幼儿充分经历串联的过程,通过幼儿之间对各自的手链对比,这些幼儿会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把不同颜色的珠子进行串编,这条手链看起来会更漂亮,也从而理解排列规律的实质,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对幼儿进行了情感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数学思维的开发。

利用游戏激起幼儿求知欲望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置身于有趣和好奇的游戏情境中,才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使他们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如在小班分类活动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过年时喜欢新年礼物的特点,设计了“新年礼物”的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日用品的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各种日用品的不同特征及用途。

幼儿非常积极地投入了分类活动,他们将薯片、饼干、果冻等归成一类(吃的),将小汽车、积木、布娃娃归成一类(玩的),把衣服、裤子、手套、袜子归在一起(穿的),并分别给这三类物品贴上标记,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再如教师创设的“开商店”游戏,幼儿要将物品按种类等进行分类,确定它们的价格,售出时要数一数物品和收回“钱”的数量,甚至收钱和找钱时还需进行加减运算等。在这个数学活动中融入了生活情趣,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既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又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4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融合生活情境,感受数学生命活力

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例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利用游戏开发幼儿数学思维

思维游戏对于培养和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作用更大,指向性更强,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为幼儿今后的数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运用,能够给幼儿创造更加自由的空间,使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幼儿性格的多动和活泼特点,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能领会数学逻辑关系的本质。

上一篇:探讨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下一篇:部队个人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