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该怎么教

2024-06-22

略读课文该怎么教(精选3篇)

略读课文该怎么教 篇1

“老师,毛泽东主席出现在开国大典的观礼台上时,30万群众真的会那样激动不已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啊?”这是教学《开国大典》时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惑,是因为课文所表现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信这不是个案。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大多以人文主题来编排的特点,致使许多课文人文内容十分突出、强势,如《一面五星红旗》《开国大典》《尊严》《自然之道》《钓鱼的启示》《地震中的父与子》《爱迪生救妈妈》等,或歌颂伟大人格、革命情谊、爱国情怀,或讲述道德伦理、规则意识、人性救赎,不一而足。此类强烈的意识形态、明显的思想倾向,因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背景和接受水平,只能靠教师的“说教”和“灌输”,硬生生地给故事或人物贴上口号化、概念化的标签,这成了学生难以承受之“重”。另一方面,人文的过于强大,蕴含其间的语言知识自然处于相对隐秘、模糊的状态,形成“意”盛“文”衰的呈现形态,使得不少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知不觉地被人文内容所遮蔽,将精力和时间用于人文思想的挖掘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隐藏于文章思想背后的语言存在,造成一上此类课文就主题先行、人文为先,置语言学习于不顾,得“意”忘“言”,从而陷入了“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的泥潭。

在语文教材尚未改变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扬其长避其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文“例子”的价值与作用,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智慧。既然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既然在情感、主旨、思想的“例”上事倍功半,不如另辟蹊径,在其他方面的“例”上寻找出路。我们认为,最可靠的选择恐怕是确定此类文章的选文功能,并以其功能的发挥方式为导向,透过文本的人文主旨,慧眼发现和挖掘隐藏其间的语文元素和训练因子,让这一类人文气息浓郁的课文也能上出真正的“语文味”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

有的用作汲取语文知识的管道。知识是能力的根基和支撑,必要的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不可缺的物质基础。语文知识越丰富、越深广,语文能力的大厦就越稳固、越雄伟。思想性强的文章,其实也内存着不少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尊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在直接表现那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一定要先干活后吃饭的言行的同时,还以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行为衬托年轻人的品质。这种侧面烘托的写法是常见的、基本的写作知识,适合四年级的孩子学习。考虑到它只是个“副线”,其内容毕竟不是课文的主体,故而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思考获取知识。教学分两步走:第一步,梳理杰克逊大叔的态度变化。让学生带着“一个会努力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样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对待这位年轻人的呢?”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相关内容,用词语完成填写练习: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态度变化是:同情→()→()。学生汇报时,先说用了哪些词语概括,再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概括,以训练学生提取信息、阅读概括的能力。第二步,讨论交流:本文的主人公是那个年轻人,为什么又要写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态度变化呢?这样,学生不难体会到描写杰克逊大叔与表现年轻人品质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表面上是写杰克逊大叔,其实还是为了突出年轻人的品质,从而初步感受到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有的用作习得阅读策略的平台。会不会读书,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良好的阅读能力哪里来?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课堂的训练。课文不同,阅读策略的指向也不一样。有的课可练如何读题预测。《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题本身就藏着许多写作的秘密:这篇课文应用由“钓鱼”和“启示”两个部分构成“;钓鱼”是事件,“启示”是道理,这应该是篇借事喻理的文章;“钓鱼”是“启示”的基础“,启示”是“钓鱼”的升华;“钓鱼”写得详尽,“启示”简要点题。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读题目,推测课文内容、结构、写法、文体特征等,然后再读全文加以印证,看看哪些猜对了,哪些是出乎自己的意料的,以锻炼学生阅读推测能力。有的可练如何捕捉关键信息。《开国大典》(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篇幅长,内容多,教学时抓住课题中“典”,区别“大典”与“庆典”“典礼”的不同,再联系“开国”,体会这里的“典”是隆重、盛大之义,可见开国大典一定规格高、规模大。再以“快速浏览课文,哪些内容写出了开国大典的规格高、规模大?”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补充,从参加人数多、贵宾身份高、仪式非常讲究、举办地点特殊等多方面找到依据,把这些内容连起来一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捕捉信息、概括文意的阅读能力得到训练。有的课可练如何聚焦文眼读书。如《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壮”便是文眼,顺着“壮”字,就能如以开山破竹之势、囊中探物之易,感受到五壮士的“壮心”“壮行”“壮语”“壮举”,提升阅读速度与效率。

有的用作提升读写能力的支架。“读是销铜,写是得器;读要建模,写要识模;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深刻又形象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从课文中获得有益的写作营养,并创设情境尝试运用。比如《开国大典》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时盛大、隆重的典礼场面,点面结合的场景描写构成了本文最大的文本秘妙。教学时,以“哪个场面最吸引你的眼球,最打动你的心?”为思考路向,学生一下子就能把目光聚焦到“阅兵式”这部分内容上,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阅兵式的场面宏大、声势浩大、气势壮观、气氛热烈,体会到了人们的自豪、喜悦和激动之情。在此基础上播放录像,形象再现当时的阅兵式场景,深化内容理解,强化情感体验。为什么阅读这些文字就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呢?学生继续品读、琢磨,发现了写作上的秘密:一是既写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飞机的队列,群众的反应,又写了毛主席;二是描写战士队列、战车队形、飞机阵形,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表达;三是不管整体还是个人都要抓住事物的行为特征、外形神情、言行举止等,如“齐步前进”“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等,表现了人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兴奋激动的内心情感,烘托了隆重、热烈、壮观的活动场面和特定氛围。在读到“群众游行”这部分中“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些语句时,学生又有了新的收获:原来还可以加上环境描写以渲染气氛,丰富了场景描写的心理图式。在学生了解了点面描写的基本写法的基础上,教师播放或展示学校运动会、升旗仪式、班级“六一”游园活动等录像或图片,让学生学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活动或生活场景,以练促内化,以写促提高。

有的用作训练语言表达的脚本。与其他课文一样,思想性强的文章也不乏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用好这些语言元素,不仅能强化人文性文本的语言价值,也有利于学生立足语言更深刻地体验思想感情,受到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爱迪生救妈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写妈妈的病情严重的句子是:“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写大家着急的句子是:“大家急得团团转。”这两句话句式相仿,结构相似,可作为句型训练的范式。教学时,先分解再组合,设计两次句式模仿练习。教“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一句,让学生明白“直打滚”的意思,懂得这是从动作上写出了妈妈的肚子“疼”;再展开想象,想想妈妈肚子疼时还可能会怎么做,用“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说话。学习“大家急得团团转”一句,指名做“团团转”的动作,理解“团团转”说明“急”,再用“大家急得”的句式说说大家着急时还会有哪些表现。接着出示“大家急得团团转”和“妈妈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引导比较这两句话,发现其写法上的同与异,再完成练习:“1.今天考试得了100分 ,我乐得。”“2. 弟弟的表现太坏了,妈妈气得。”“3. , 得。”这样,从以课文人物、事件为主的句式仿说到以课外的生活现象的句式仿说,从教师帮扶的句式仿说到学生自由的句式仿说,既体现出训练的层次性、开放性,又有益于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训练,使这一语言表达现象纳入自身的言语系统之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有的用作语文实践活动的素材。除了像上述那样利用文本潜在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生长点,也可以直接指向于文本内容、文章情感等因素,并以其为素材,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课文当成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材料库”。比如《金色的鱼钩》(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发生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距离实在太远了,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与其费心费力难见其效,不如开发成多个语文实践活动:一是“看谁摘得准”。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觉得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要求从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写出摘抄的理由。二是“看谁讲得好”。以“你如何评价文中的人和事”为题,展开辩论,评出“小小辩论家”。三是“看谁搜得多”。课前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主题搜集相关的故事、回忆录、诗歌、图片等,展示交流时说清自己为什么要收集它,再选取典型材料制作成手抄报或黑板报。四是“看谁读得佳”。教师提供一篇表现学生熟悉的当代的英雄故事,与课文做对比性阅读,辨析两个人物在行为表现、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异同。五是“看谁写得妙”。学生先通读课文,再围绕“你喜欢读这一篇课文吗?为什么?”为话题,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的做法,当然不是臆想,更不是胡来,而是有着充分的理据。

首先,叶老先生早就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经典论断。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说它“可以作‘随笔’的例,可以作‘抒情’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比较对照起来,还可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这篇文章”,以此说明“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例子”说的核心无非就是“把课文内容当作什么用”的问题,决定着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教学一篇课文,是以字法、词法、句法为“例”,还是以章法、文章读法和作法为“例”,或者是进行伦理教育、爱国教育,抑或是渗透爱的熏陶、情的感染,可“例”的东西实在很多,教师可选择的余地自然也大,因此,对那些远离学生生活、思想性强的课文,不必抱怨兴叹、怨天尤人,更无须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此路不通,另寻他路便是。只要所选的教学核心价值点符合学段目标、适合生本学情、切合文本特征,就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展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其次,王荣生教授的选文类型观点值得借鉴。王教授经过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把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并对每类选文的功能作出了较为明确而详尽的界定。比如“例文”,具有“足以突出和例证所‘例’的读或写知识。选文上既可是完篇,也可以是片断”的特点,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从众多选文中提炼出概括性知识,是学习其关于文章和文章读写的知识的凭借”,使用时,“不用整篇的‘文’,而是取其读写知识或技能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让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读写知识”。再如“用件”,“只关心选文‘说了什么’,对‘怎么说’,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即说得对不对,说不说得通”是其特点,目的“不是去‘学’文,而是‘用’从文中所学的东西,去触发、从事一些与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教学时,“注意所学知识的拓展,通过多样的活动设计,进行相应或相关的听说读写训练和学习”。由于教材中思想性强的课文大多不是世界和民族文化、文学优秀的经典作品,难以胜任“定篇”的使命,却隐含着或“例文”或“样本”或“用件”的特质,将作为“例文”“样本”和“用件”之用,既有必要,也颇可行。上述的五种做法就证明了这一点。

面对浅易的课文,教师该怎么教 篇2

课文第四自然段“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大家会怎么教?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一自然段的教学设计,多数教学设计是教师从“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入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几个方面说了说。

对于这一自然段,如果教师不教,学生也肯定能读懂。那么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教师教什么呢?教师要教给学生意识不到的东西,要教学生领会不到的东西,要教学生自己阅读时容易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一自然段哪些东西学生会意识不到、领会不到、容易忽略呢?我们教师得好好去读读这一自然段,细细地钻研钻研教材,分析分析学情。

这一自然段为表现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1)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音乐。(2)公园里举行露天音乐会。(3)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4)集会、庆典、政府举行会议时奏古典音乐。细细研究这四个方面,我觉得作者不是随意安排的,它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在里面。第一方面,我们在公园或小区漫步时也能随时听到音乐,这与维也纳比起来,不算稀奇。第二方面,据我了解,城市的公共场合是很少甚至从来不举行露天音乐会的,而维也纳就有。第三方面,我们所接触的学生中,有哪个家庭会举办家庭演奏会?维也纳的家庭娱乐方式很高雅。第四方面,严肃的政府会议上却播放古典音乐,而我们国家严肃的会议上是播放国歌。

联系生活实践和生活体验来想,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里面?而这种关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一定能体会到。那么,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去点拨引导了。教学时,我把这四方面的内容打乱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排列句子顺序,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列,在交流中学习文本层层递进的表达方式。

再细细读这一自然段,“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这句话中“甚至”一词表达了作者“出乎意料、赞叹、钦佩”等思想感情,教师不点拨,学生是体会不到的。

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经历一种由懵懂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过程。教师在研读文本时由于自身的修养,会得到很多收获,会逐渐使自己变成一片大海,我们要不要把大海里的水都舀给学生呢?不,我们只要舀取适合学生接受的那一瓢就够了。

最近,听课总有一种感觉,大多数教师都在教内容,有些课可以称做是课文内容的复制与粘贴。有些课文内容不用教,学生一个人是能看懂的。而教师还在视学生的学情为零起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大做文章,一个接一个关于内容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问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学到的真正的东西又有多少呢!语文教学不需要“十万个为什么”。课文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但不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否则,这样的课上得太肤浅,没有语文味。

略读课文该怎么教 篇3

一、略教内容, 简约而过

王老师教学《与象共舞》一文, 教学内容简约, 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的教学简略而过: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习重点语段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人与大象的亲密无间之后, 王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四个自然段的:

师:孩子们, 当你们明白了“与象共舞”的另一层含义后 (和谐相处) , 再看看第一到第四自然段, 你就会豁然开朗。比如第一自然段, 写在泰国看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实际上写的是人与大象——

生: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师:好的。再看第二自然段, 写象是泰国的国宝, 实际上写的是人与大象——

生:亲密的感情。

师:对, 亲密的感情, 和谐相处。再看第三自然段, 写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那分明是在告诉我们, 人和象——

生:非常友好。

师:第四自然段, 写的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给人做按摩, 实际上也写出了人和象之间——

生: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咱们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字都在写——

生 (齐答) :与象共舞。

这四个自然段的教学, 王老师没有花多少时间, 也没有做多少指导, 只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感悟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进一步让学生领悟到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都与文题《与象共舞》有联系, 它们共同构成人们能“与象共舞”的原因, 而不是像学生在入课时所质疑的这四个自然段好像跟课文题目没有关系。这四段内容是略教而不是不教, 王老师在简约之中, 用尽量少的教学时间, 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每个自然段与文题的关系上, 从而训练了学生构段的能力。

二、重点内容, 精耕细作

1. 词语教学, 逐层推进。

一般地说, 在略读课教学中, 词语几乎都是由学生自主学习的。王老师教学本课, 却在入课之后便围绕“熟视无睹”一词展开教学, 进行“立体”训练, 逐层推进。先是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王老师的教法与众不同, 他不是简单地问学生“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 而是用拆解词语的方法, 让学生说哪两个字意思相近, 哪两个词意思相反, 在此基础上, 再整体让学生领会“熟视无睹”的意思;接着积累含“睹”字的成语 (学生交流预习时收集到的成语) ;之后,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学生读这四个成语, 并记住它们;最后是在语境中选择运用成语。

(1) 在泰国, 大象对人群已经__________, 所以, 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弛下来。

(2) 在泰国, 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__________。

(3) 在泰国, 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 这是观众__________的事儿, 你不必惊奇, 更不必尴尬。

(4) 在泰国, 你__________象群和人群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 你陶醉其中, 难以忘怀。

学习词语、掌握词语的最高层次是在表达中活用词语。王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满足学生积累了词语, 而是在此基础上, 把运用词语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个选词填空练习的设计, 既是在语境中训练学生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也是通过这四句话来展示课堂教学, 为学生研究该文的表达形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可以说, 这个环节的教学, 大大超出略读教学的范畴, 但王老师不拘于形式, 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课上得有层次, 有深度, 实在是不简单。

2. 语段教学, 慢嚼细品。

在语段处理上, 王老师略去其他段落的教学, 只在直接体现课题的第五自然段“和大象一起跳舞”上细细品味, 做到简约但不简单。王老师是怎样“不简单”地教学的呢?

第一步:朗读思考。 (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 真正写到跟大象一块跳舞的只有第五自然段。来,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段, 一边读一边琢磨, 作者的哪些描写特别让你难以忘怀, 可以动笔画一画。)

第二步:交流体会, 朗读句子。在这个环节里, 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大象的“憨厚”和“笨重不笨”的感觉, 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第三步:品味大象跳舞的动作。课文描述了大象在跳舞过程中四个方面的动作:摇头晃脑, 踮脚抬腿, 颤动身子, 挥舞鼻子。王老师在教学中, 通过师生对话, 让学生找出这四个词, 并感受大象跳舞时的灵巧。

第四步:感悟语言的节奏。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最出采的。先是比较句子, 屏幕展示“舞蹈的大象, 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 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 踮脚抬腿, 颤动身子, 挥舞鼻子”, 把这句话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 让学生读一读, 用心嚼一嚼, 看看什么变了。在学生发现表达的不同之后, 紧接着围绕“节奏”一词, 在谈话中, 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长、短、缓、急。最后, 引导学生再次比较、朗读, 看看哪句话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了跟音乐是一样的节奏。

第五步:赏析“拥”字, 体会人与大象的和谐相处。王老师紧扣“拥”字教学, 一是让学生领会“拥”在文本中的意思, 即人们争先恐后潮水般地涌向场地。二是体验人们拥向场地与象共舞的情景。王老师时不时地问:跟大象一起跳舞, 你就不怕被大象撞了?你就不怕大象把你给踩了?你就不怕大象用鼻子把你卷起来之后再把你摔个四脚朝天?用这三个设问, 引导学生想象体验。三是在“拥”当中感受到大象对人的那一份感情, 那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并且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3. 课题拓展, 训练能力。

《与象共舞》这个文题蕴含深意, 那就是人与大象之间和谐相处, 亲密无间。这个题目是本课可教的一个“文本秘妙”, 即语言训练点。文题本身富有诗意, 在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大放异彩。

教学时, 在学生理解“与象共舞”的深层意思后, 让学生领会“与伊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形式, 主要不再是一起跳舞, 而是和某某的关系密切、友好。在此基础上, 以“与伊共舞”这种形式,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用一字入题、二字入题、三字入题方式替换文题。如“与蝶共舞”、“与风筝共舞”、“与世界杯共舞”等。在学生说出“与某某共舞”之后, 再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这样讲, 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命题能力。《与象共舞》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 但抓住这个文题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命题水平。王老师不失时机, 将其当作教学点, 花大力气加以训练。看来, 不管是精读课文, 还是略读课文, 不能死板教学, 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 灵活施教。

上一篇:未来规划下一篇:ERP模拟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