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谓文化》有感(精选12篇)
读《何谓文化》有感 篇1
读《何谓文化》有感
原创: 王梦也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余秋雨
敬读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深感中华文化之浩瀚,其对中华文化特性的归纳阐释,精炼、透彻、很有见地,值得深思。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将中国文化特性总结为“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并在书中自信的写到,“三个”道“,社会模式、人格模式、行为模式齐全,而且组合严整,构成了一种大文化的”三足鼎立“。这尊文化之鼎,既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别人如果不承认,那是他们自己没有见识。有些人,直到今天还经常拿着西方近代建立的一些社会观念贬斥中国和中国人。”
当今的西方国家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组成了“西式文化主义”,这种“文化主义”和几世纪前所提出的“种族主义”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工业革命后,为了配合资本主义扩张和对其他种族的奴役,资本阶级资助了大量的科学家,为“种族主义”理论提供大量的、莫须有的“科学依据”来证明白种人要优于其他所有民族,这个定论持续并影响了几个世纪,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战争和屠杀堪称是人类史上的悲剧。而现代科学事实证明伴随种族主义而产生的各项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如今,他们又想用“伪文化优势”取代“伪基因优势”,推崇自己的文化,将自己的价值观推广成“普世价值”,将资本主义看做是人类发展的终点,批判一切非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体系。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迅速发展、赢得世界瞩目同时,西方国家却在不断质疑我们的价值体系,西方的一些学者还在不断的攻击中国和中国人了。
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中庸》中的经典语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的把世界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我们不极端,不偏执、具有中和特性文化传统更有益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不会走西奥多·罗斯福在19世纪初,派出白色舰队打着“友好航行”的幌子,向全球示威的老路。中国的和平思想源于几千年以来仁爱文化,众多文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其中《利玛窦说》最为著名,主要依靠农耕生活的中国人对征服其他国家并不感兴趣,在鼎盛时期依然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连近在咫尺的日本都没有被吞并,便是最好的例子。
中华文化完整的传承了五千余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过的文明,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为中国现代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而基于这种源远文化和价值体系而形成的社会制度也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充满活力,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的。中国在面临人口基数庞大,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条件稳步上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然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种种事实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然是条康庄大道,必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自信。现在中国已经让世界看到并肯定了我们的经济成就,也要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了解我们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不止有经济方面的共赢,也应有智慧的共享,文化的共鸣。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间普及爱和善良,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要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全面、大气、博爱、值得学习的中国。
读《何谓文化》有感 篇2
一、道士塔
这是一个关于敦煌石窟的罪人———道士王圆箓的故事。
把所有的罪责全部归咎于他, 终究不是那么心安理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在晚清黑暗的统治下, 政府没有能力保存敦煌石窟里那些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主管官吏所关心的, 只不过是不菲的运费, 或者是取出几件, 在官场上礼尚往来。即使运抵京城, 也在运送的途中或被随意地捆扎糟践, 或被沿途的官员们伸进去的手抢得七零八落。至于看管洞窟的王道士, 更不要指望他懂得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桶石灰, 一只草刷, 在他“认真”地粉刷后, 唐代的笑容, 宋代的衣冠, 都成了一片“亮堂”的惨白。在惨白的洞窟中, 中座的塑雕显得过分惹眼, 于是几锤下去, “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 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被王道士堆塑起来的天师和灵官, 像顽童堆的雪人, 总算有个鼻子和手脚, 总算也能稳稳坐住。幸亏王道士在计算了石灰的价钱后“达观”地停了手, 否则敦煌的石窟, 不知又要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
然而愚昧的事情不止于此。几块银元, 一点随身的商品, 几乎等价于“两枚针换一只鸡, 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的交易便让外国的探险家们轻松地从王道士手里换走了一车又一车的经卷和雕塑。预先想好的说辞和攻伐都成了多余, 只要说自己是来中国取经的“洋唐僧”, 王道士便会爽快地开门, 恭敬虔诚的中国农民还频频点头、深深鞠躬, 尊称着“司大人讳代诺”、“贝大人讳希和”, 送出一程又一程。在世界的东方,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我们忍不住想与余秋雨先生一起抗争, 最终却也不免随他一起大哭一场。
不知先生在大哭一场的时候, 是否可曾想起过“穷途之哭”的阮籍。诚然, 我们曾因为那半个世纪的耻辱而积贫积弱, 但如今, 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黑暗的时代, 我们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化, 我们已经看到了愿意挺身而出的知识分子, 我们更可以用实力证明, 我们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可以达到世界最高的学术水平!
然而历史的车轮毕竟不会回转。决胜负于城下又如何?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又如何?沙漠里的车队早已远逝, 在一句“我好恨”的呐喊后, 满腔沸腾的热血终究还是化作了老泪纵横。
念及此, 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油然而生。作者的豪迈纵然于文字间力透纸背, 对时空的悲怆和兴衰的悯然感却也随之渗透出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总是有种意味隽永的魅力。几处对比的运用, 于无声处, 却能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欧洲探险家们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之时, 中国官员的客厅里, 也正茶香缕缕;在瑰丽壮美的敦煌石窟群中, 那几个被王道士粉刷过的洞窟里, 惨白的墙壁和惨白的怪像显得格外刺目。尤其在行文之末, 作者以这样一句看似平静的话语结束了全文———“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 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 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曾经的屈辱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已经被深埋在了塔下, 然而那些看不见的屈辱, 却要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奋斗来弥补。且不论那些走过圆寂塔前的专家们是否曾在心中向王道士大声宣告过一代耻辱的终结, 但大音希声, 从他们走过的脚步中, 我们分明听到了, 那种坚定的力量响起在心里的声音。
二、白发苏州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面对沧桑了两千五百年的苏州, 不知王蒙先生在抒发感慨的同时, 心中涌动着的是怎样的情怀。是的, 苏州已经太老, 老得一提起他的名字, 便使人联想起斜倚日暮, 静看云卷云舒;老得一说起他的年龄, 便足以让那些庆祝二百周年纪念的后生们瞠目结舌。
入夜, 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 回到家里, 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 古城门藤葛垂垂, 虎丘塔隐入夜空。
苏州在清理河道, 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而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 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或许观看电视的人们, 心里羡慕着这些国家高度的现代化;但我宁愿相信, 苏州这座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却愿意守护这一方宁静与恬淡, 沉淀下浮躁了千百年的喧嚣。
余秋雨先生在阐述苏州“金陵王气”的缺失时说道:“这里没有森然殿阙, 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 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 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 这里的桃花太艳, 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 这里的女人太俏, 这里的茶馆太多, 这里的书肆太密, 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 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 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沙哑的喉音。”
我一直将这段文字奉为描写苏州自然以及人文风貌的圭臬, 也着实佩服先生的生花妙笔和洞若观火的观察力。但与先生相比, 我却宁愿将苏州这些独一无二的特点看作它最为珍贵的长处。虽然从未到过苏州, 但脑海中总有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 权当作是我心目中的人间天堂;甚至生怕有朝一日真的“眼见为实”, 便会停下苏州在我心中趋于完美的脚步。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檀木的香气随着缕缕的茶香共同袅袅, 斜倚的茶客品一缕齿间荡漾的芬芳, 顿时便有了与夕阳晚照同样醺然的醉意;身着掐牙窄裉旗袍的弹唱女子想必是有着古典精致的面庞, 吴歌吴语的珠圆玉润赋予弹词历久弥新的魅力;撑着油纸伞, 独自彳亍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纵然逢不见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 但两侧高高的墙檐下, 雨珠在墙角笑出的水花, 也必是结着丁香一般的芬芳;更不消说那斜风细雨中的蓑衣、金色河塘畔的垂柳, 使人一想起苏州, 心头便涌起微醺的感觉。真的, 你轻轻地念着这两个字———苏州, 从圆起的唇间飘出的, 也是融融的暖意。
若只用一个字来形容苏州, 我想那应该是“柔”:柔和的斜风细雨, 柔情的江南女子, 柔美的诗词华赋。提起苏州, 总会有才子佳人的传说在人们心中潜滋暗长, 苏州的柔情便在那些青砖石道上悄悄地蔓延了两千五百年。不知是否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汇聚而开苏州一代婉约之风的滥觞, 抑或是由于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汊和水网将全部的柔情与沉静注进了这吴侬软语之乡?古老的苏州不语, 只注视着眼前迎来送往的游客, 带着沧桑了千年的微笑。
然而, 柔弱并不是苏州的代名词, 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的义举, 苏州全城百姓的抗争, 使整整一部中国史都对苏州人另眼相看。时人盛赞五位普通苏州百姓的义举:“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苏州百姓的抗争精神令世人惊叹, 无怪乎张浦发出“凡四方之士,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的感慨, 死生之大, 亦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但苏州不事张扬, 不慕煊赫。“正当朝野上下齐向京城欢呼谢恩的时候, 苏州人只把五位抗争时被杀的普通市民, 立了墓碑, 葬在虎丘山脚下, 让他们安享山色和夕阳。”山峦依旧, 流水依旧, 唯有“夜深还过女墙”的淮水东边月, 见证着苏州千年的参差与坎坷。
……
我突然有点害怕, 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 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 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 我会既高兴又不无遗憾。
我于是也随着先生迷惘且怅然。坚守着魏晋风骨抑或是老庄之道的苏州, 面对着崭新的浪潮, 是否还能安居于世界的一隅?老冉冉其将至兮, 苏州的古朴是否还能经得起新时代的胎动?但古风余韵已被狭窄成一个江南、一个苏州, 我固然有心一袭青衫布褂而隐居于此, 却终将流于虚妄的结局。余秋雨先生曾警觉而自诘, 何以二十来岁便产生如此暮气的归隐之想?我如今站在先生的回望之处, 却宁愿步先生的后尘, 只为那些曾经“鸡犬之声相闻”的田园与村落, 只为那些已经远去的羽扇纶巾、指点山河, 只为那些醇酒般的茶香、那些吴侬软语的浅斟低唱……
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 在苏州苍苍的白发里, 我们是否还忍见那些旧貌中隐约的“新颜”?
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3
——读《文化苦旅》有感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不曾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余秋雨先生所写的《文化苦旅》后,我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
本书名为“苦旅”,但实为享受,是知识的积累。畅游在各地的文化之中,饱览各地风景,实在是精神上的享受。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上海人》中,上海人近乎吝啬的精明;《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却带着一种农民式的憨厚的王圆篆道士的行为——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微薄可怜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典籍;《夜航船》中无知,却又横冲直撞,行使着“权力”的“小将”,他们是文化大革命中一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曾有人这样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废墟》一文了。“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这个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告诫我……这个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建筑,由往年的辉煌,到如今的黯然,然而终究免不过变成废墟;社会也是这样,一座建筑倒了,另一个新的建筑就会建起来取而代之。再美丽的人生,终于会成为废墟的。
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4
读《道士塔》,我感叹于王道士的愚蠢与古代文化的脆弱,国力的衰弱造成了历史的流失。敦煌的壁画、文物都是毁一件少一件,可偏偏这些文物、这些历史,却在国人的愚昧中湮灭、流失。我的心中也同先生一般发出了悲鸣。
阅《风雨天一阁》,我感受着古代中国藏书,也就是保存文化的不易,多少藏书家、藏书阁都湮灭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惟独天一阁屹立不倒,独自支撑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也只有范钦和他的子孙,能一代代地守着这个天一阁,守着这个中国文化的最后一丝传承。
览《信客》,我感慨于信客的漂泊人生,两代信客年复一年地穿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联系起城市与乡村的交流。老信客是不幸的,但他依然放不下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为自己,也为乡村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接班人。新信客也如他的前任一般终年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退休后也一心为乡亲服务,代写信、当老师、作校长,终赢得身后无数赞誉,不愧为一个“信”客。
看《上海人》,我感觉上海人的特别与悲哀。先生无疑是了解上海人的,长居上海的他见惯了上海人的种种行为,于是便有了他对上海人的深入且独特的看法。先生对上海人的悲剧人格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既表扬了上海人的聪明,也批评了上海人的一些不良心态,但更多的还是同情,同情上海人的悲剧人格。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意义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悠长的中华文明好似广袤无边的沙漠,历代文人在上面或深或浅地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无数的人先后走过,脚印叠着脚印。有的脚印已淹没于历史的风沙之中,有的还深深地扎在那儿,这是人们留下的生命的足迹。这些美丽的脚印!
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5
心灵之旅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被封面上那一望无际的沙漠所吸引,漫漫黄沙,沉静而疏远,夕阳的余辉在这里投下一片阴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车道轮碾过的痕迹,或许,就是在这里,开始的“文化苦旅”。
曾想将自己定位为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因为,是它们,在这里,被一次次温柔地揭开神秘的面纱。只有它们,是这本书的主角,这样才符合主办方的要求。但,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归于平静,一盏孤灯、一杯浓茶,再一次体味文人的魅力,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目中的乡,我似乎身不由己,加入了旅行的行列。因此,今天,站在这里,我并不是名家笔下的主人公,我只是个配角,我是那只轻轻揭开神秘面纱的手,是那个孤独的旅者。余先生是个导游,不,是导游的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
因为不再雇得到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因为无法穿越那种似现代而又非现代、由松散懈怠连接成的层峦叠嶂,余先生选择了自己的游历方式,而我有幸,选择随他一路讲去,行行止止。
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的金光照耀下,领略那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的、空灵而又膨胀的、神秘而又安详的石窟。侧耳听山前那一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沙漠之月特别清冷,这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冲着王维的那首《**曲》,我们去寻阳关。在那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因为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仿佛看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听到湖**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还有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的军旗。随着一阵又一阵的烟尘,都飘散远去。那里的胡笳和羌笛,音色和自然混合。但后来都成了士兵们心头的哀音,于是阳关受不住叹息的吹拂--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
沿着沙路,我们遇见了老尼孤守的陋屋。那里同她一起,听够了一整夜的风沙呼啸。翌日,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我们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望望粲然的沙壁。这里有鸣沙山,有月牙泉,还有沙源隐泉边那静静的文化守候。
后来,我们去了柳祠,行于排排固执肃立的石碑间,听余先生叹: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而在白莲洞中,我们想起了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上海青年艺术家的《山祭》、《魔方》,想起张晓风的《武陵人》,以及那句“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们思索的权利”。
走出白莲洞,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长长的隧洞,其间奔逐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而这个古老的民族,不止有长城,还有**。
你知道,这时的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些山水--自然、人文;你知道,我已经为自己来自这伟大的民族而自豪。
“可怜”的白帝城是多么的劳累,清晨刚送走了李白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我却愿意是白帝城,因为有三峡的奇诡,能听见神女静静地梦语、殷殷的期盼。
还有范仲淹的洞庭,慧远、陆静修们的**……
第二天,梦醒,台灯下的白纸上,红色的水笔分明地写着:我要去旅行,沿着余先生的足迹。
正像余先生所言,自己所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人留下较深印迹的地方,因为我们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没到一个地方,我们总会无端的感动、无端地喟叹,愿意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们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们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雨声。
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的西南边陲,将祖国的山水以文化的名义走遍,着迷于莫高窟的色彩、线条,感慨于无法用文字解读只能用意会的西子带来的飘渺意境。
所有这些,来自一个人的文字,如果愿意,还有我们每个人深深的脑海——
盖上书,发现文化苦旅不苦,只是我们真的该携了文化去苦旅--别让她太寂寞,去云深不知处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斯人已去的黄鹤楼,一一揭去他们的神秘面纱。
历史面前,我们只是配角,若不深思,不徜巡,待有一天,在那属于我们的历史画卷中,后来的人们将寻不着我们这代人的身影。
读《何谓文化》有感 篇6
布克哈特以事实论述而非使用大量模式化规范概念描述历史的风格, 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原貌[3]。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正是因为他那流光溢彩、准确生动的语言才使我们抹去由信仰、宗教、民族蒙蔽的尘埃, 清澈愉悦地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时代特征中个人的精神面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就是我读《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最强烈的感受:蘸着灵魂书写的语言艺术魅力。
翻开书的目录, 我们会惊讶布克哈特对于整个文艺复兴史的划分与传统意义上史论题材的概括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单是从章节来看:‘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 ‘个人的发展’, ‘古典文化的复兴’, ‘世界的发现和个人的发现’, ‘社交和节日庆典’, ‘道德和宗教’种种不同于那些熟知的唐宋元明清或是中世纪近代当代的断定, 对于初次尝试史学的人来说, 未免顿觉范围庞大、千头万绪。但与此同时, 一种由不可归类并对号入座引发的新奇感挑拨着读者去探求未知。
与以往史家不同的是, 布克哈特秉承了某种古典的笔法:正如普鲁塔克善于描述伟大人物的细节, 他则描述那个时代的细节——建筑、仪式、饰物、修辞、巫术, 还有人的健康和梦境。一些原来在默默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角色也被布克哈特以审视眼光挑剔出来。如演滑稽戏的丑角和庸俗的帮闲——“只要想起有那么多失望的猎区官职者、没有希望的竞争者和妒忌受宠者的敌人, 以及聚集在那里的游闲放荡的教士们时, 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罗马变成了既是富有哲学意味的讽刺的故乡, 又是野蛮的嘲笑的策源地”——从布克哈特这些耐人寻味的句子, 我们看到的是阿于奉承的风气弥漫, 听到的是每个人对每件事肆意的诬蔑。
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中[4], 布克哈特用了寥寥数字就概括出薄伽丘在后者《爱弥多》里的一个形象:“一个白面、金发、碧眼的女人和一个皮肤、头发、眼睛都带着浅黑色的女人, 很象一百年以后一个画家所描绘的那样。”注意阅读布克哈特的文字时, 我们不能不惊讶于他抓住事物美感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很象一个一百年以后一个画家所描绘的那样, 这是多么带有诗意的描述啊!用布克哈特自己的话说“这种对于具有特征的东西的迅速的领悟是发现和表现美丽事物的一个基本条件”[5]。正是通过这样细细勾勒出每一个典型的个人, 才展示出这时期的意大利整体社会的精神面貌。
计量史学不能发掘深层次的历史精神领域, 而诗性的语言模式更能清晰的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内涵。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一章节看到意大利“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 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 其所以如此的一般理由是, 这个民族受想象力支配较任何其他民族为多”[6]的经典概括。或者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中——“15 世纪的意大利, 在费拉拉避开西班牙人的劫难的犹太人和摩尔人现在又被迫在胸前佩戴黄色的‘O’字”——这样拗口的句子。然而在熟稔以后, 会发现这是需要多大的语言敏感才能在数十字之间将一个种族的辛酸荣辱生活的颠沛表达出来。
正如布洛赫提请我们注意不要从学问中将这种诗意的部分抽取掉那样, 那种认为历史因为对感性具有如此强烈的魅力而不能满足我们的知性的想法——是极其愚蠢的。而我们庆幸的是这样诗性的语言在书中比比皆是:第三篇、第四章中是这样说十四世纪的人文主义——“他们是一群最复杂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今天具有这样一幅面貌, 明天又换了另外一幅面貌;但他们清楚地感到, 他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因素, 这也是为他们的时代所完全承认的”。我们也会为他关于民族的思考而感动:“关于世界上各民族如何对待人生的最高目的、上帝、美德以及永生不朽的问题, 人们可以研究到某种程度, 但决不能对它们作绝对的严密和准确的比较。要指出在不同的民族中间的许多对比和细微的差别或许是可能的, 但要想对它们做一个整体的比较而定出孰优孰劣, 我们人类还没有这种洞察力。关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道德心和罪恶的最后真实情况永远是一个秘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法庭, 它的声音就是我们的道德心”。这样精悍而具有诗意的感慨。
一般来说, 史学家面临着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宣称所记录使历史真实, 能为生活经验所证明, 是客观性的体验;另一方面他又需借助叙述技巧与语言符号来表现历史真实, 行成一定的文本以供读者阅读。由于语言具有不透明性和叙述内含虚构与想象成分, 从而存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张力关系。以往描绘人物见长的史学家, 往往突出人物而忽略时代, 而品位时代见长的史家, 又不免在历史的波涛中将人物掩埋。但是, 我们庆幸的是布克哈特成功平衡这两方面。他的成功之处在于, 他的笔下有绘声绘色的“整个时代”;也有“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 而且在这个关键的时代和人物背后, 我们能看到欧洲文明的精神脉络。
“天才是不能复制, 但大师可以培养”。这句貌似轻狂的话语, 其实却是我看本书的最大收获。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到模仿语言再到最终形成个人风格。我认为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如同生命的周期一样, 我们要从跌跌撞撞到完全能够自己独立的驰骋, 这是一个潜伏能量积攒知识的时期。但是, 也正是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才能体会到最为专业研究应该具有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刷出版社1979
[2][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7
王圆,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农民,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无数珍奇异宝因此流失海外。
当时是20世纪初,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新世纪的突破。为了寻找灵感,他们中有人已将目光投到瑰美神秘、源远流长的东方艺术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们是多么宏伟的杰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里转悠,觉得里面的壁画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层。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么也没有了。洞里一片净白。古代工匠们无数的心血,就这样永远被彻底掩盖。他还觉得中座的塑雕过分惹眼,就去借了几个铁锤,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成了泥巴。他雇了泥匠,塑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菩萨。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疯了!那么精美绝伦的壁画,他却刷上了厚厚一层白色石灰;那么令人叹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无情地砸烂。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来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这儿的,这儿是我的,我觉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当然要在洞窟里摆天师菩萨,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积沙时,墙壁裂开了一条缝。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他不会知道,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都是古代中国人民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他们最深的文化积淀,最宝贵的心血结晶。
他捡了几个经卷带给县长看,顺便说了这事。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犹豫了。只有王道士随手取出来的一点,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我又为中国官僚的表现感到吃惊、失望与悲哀。王道士虽愚昧无知,但他毕竟是个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让我们无从怪罪。但官僚们都是读过书的啊!都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啊!怎么会不认识那些珍贵的文物?他们都是明事理的啊!怎么会为了运费而任那些无价之宝荒芜?中国是穷,但看看那些官员家中,有几个不是锦衣玉食、奴婢成群?有几个没有万贯家财、奇珍异宝?这笔钱,绝不是筹不出来,而是他们一点也不想去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下定决心,好好地将这笔无价的国家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呢?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赶来。王道士从他们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1910月,俄国人博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头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7月,法国人伯希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费尽无数心血、耗尽无数精力才留下的这些瑰宝,就这样远“销”海外。也许王道士是很开心的吧,无意中找到的“破烂”,却让我得了这么多银子!
我无言。这几句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勋爵的诗句应该可以描写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是铁板着脸,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他们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泄。但是,让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要做的,是不让悲惨的历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它们都深深地烙着中华民族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
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8
如今,千年韶华渐渐没落,尊华与屈辱一并雪藏,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将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一一展现:
不必说水气淋漓的都江堰,清荣竣茂的三峡;也不必说园圃葱翠的青云谱,藤葛垂垂的白发苏州;单是那流光溢色,神秘安祥的大漠戈壁,便让人发出无限喟叹。
“他回头看一眼睛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衰败,深邃的苍凉的文明,步履艰难。文明的衰落注定了国家的没落,国家的兴亡自然决定了文明的发展。也是,当年的.清王朝,连皇家园林也守不住,又岂能留住那千里之外的莫高窟?其实,相比于圆明园,莫高窟也算是幸运的,起码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物留存于世间,而不是灰飞烟灭。其实,这样的事实终究是不会存在太久,或被他国夺走,或被本国破坏,总之,留不住。
因此,阿房宫烧了,圆明园毁了,岳阳楼不断重修……比之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这些兴盛于一时的纯粹的遗迹,从古至今,代代瞻仰。中国则不同,中国的遗迹都有属于本国的历史沧桑感,中国的存在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太多的遗迹根本保留不住。就像被列为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只能引人遐想。因此,凡在至今仍存有的历史遗迹,总有生生不息的独特秉赋,都江堰如此,长城如此,莫高窟,也是如此。
“虽山深而无法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法柒米之匮”,这便是天柱山,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天柱山曾是多少文化终老之计的山水,深深的感和归宿感,引得文人前仆后继,但是它的主旋律注定是苍凉荒芜的战歌,兵荒马乱,一次次血与火的洗涤,天柱山,已不堪重负,说白了,还是战争,还是乱世,使文化一再没落。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这是对江南的乡愁。”一提到江南,就会想到小桥流水,拂堤杨柳,江南雨如梦,春草如洗,眺望青山,似乎望穿前世轮回。江南的和风细雨,雨雾缭绕孕育出多少才子佳人,无论是文人,还是商人,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几年前,我去了周庄和乌镇。古建筑保存还算不错,屋舍一间挨着一间,倚河建成,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尤其到了夜晚,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当真是如临仙境。
也不知是因为沈万三,还是因为中国近年强调经济,周庄和乌镇美是美,可我总觉得商业气息太浓,家家在门口摆上了铺子,我一路走,一路买,眼花缭乱。说白了,就是缺了点文化气息。曾经的江南,是文人墨客的聚居地,留下多少墨宝足迹,而如今,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他们去了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江南小镇因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了商业性与时代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却也少了书斋,少了能延续江南文化,超越时空的艺术灵魂。
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战争与乱世,所以,和平与发展才成为了世界当今的两大主题,中国才会维和,中国的人民、古城、文化承受不了再次的灾难性的战争;文化衰落的背后,是历史的遗留,所以,当年才会兴起新文化运动,解放被儒家束缚的思想;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迅速发展,迫使人民加快自己的步伐,躁动了心灵,忽视了文化……最终,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但是,中国千年沉淀下的文明连续性,百年传承儒家思想的统一性,不曾遭受灾难性的破坏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不曾逝去,我坚信,未来,也必定再次辉煌!
读企业文化手册有感 篇9
读企业文化手册有感 非常幸运,分发到我手上的这本企业文化手册恰恰有些朱总的赠言和签名,赠言为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而,这本企业文化手册对于来说,除了是我了解公司、适应环境和融入集体的一扇们外,还将时刻提醒我与同事相处,要像对待家人般友爱和恭敬。这刚好暗合了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联通·家。是啊,只有互爱互敬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可言,企业文化才有深入每一个员工之心以及不断发展的环境,企业文化也才有助力企业文化发展的可能。完整看了企业文化手册后,我对朱总的赠言有了更深的感触。这本企业文化手册主体主要包括沃之历程、沃之文化、沃之目标、沃之成长、沃之守则五部分。读手册的过程,让我对公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产生了不少感想,其中对沃之历程和沃之文化感触最为深刻。
从沃之历程,我了解到公司的历史,了解公司一路走来走来,与移动和电信竞争,在夹缝生长并壮大,实属不易。我们今年来到联通,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不曾体会过联通2009年前的艰辛。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好日子是前辈们奋斗而来,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创佳绩。
沃之文化,以卓越、创新、人本为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企业文化的充分认识。在我看来,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卓越的人才,创新的思维和能让员工忘我投入的前提要素——人本。在我看来,公司的卓越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公司人本意识贯彻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员工对公司的人本满意程度,无疑也将反作用于公司的卓越和创新程度。微软和谷歌的强大,就是很好的例子。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公司的不断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构建和发展企业文化,必须抓好企业的发展。在工作中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岗位上以最大程度推动公司的发展,双管齐下,让企业文化拥有肥沃的土壤,或是员工对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举。
读《中国文化导读》有感 篇10
现在,不少人一谈中国文化就讲儒释道,而讲儒释道又基本上只讲修身修养,这给人一个错误文化认知,好像中国文化是内向的,甚至哲学大师冯友兰都讲中国传统哲学是内向的,追求内心的.和平与幸福。这就是过多关注儒释道,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原生文化的架构造成的错误认知。
诸子文化是中国原生文化的经典体现,显然诸子文化包括了天道、修身、礼乐、法制、纵横、阴阳、兵学、医道、名辩、科技、百工,是内修道德、外治家国、参赞天地完整的合外内之道。其中有代表性的三家道儒墨,都是天道文化贯通到术用器用的,只是道儒两家天道论述更精深有体系,墨家在天道上论述薄弱一些,而儒家又有丰富的礼乐、历史、九数、百工内容,内圣外王体现更有代表性,墨家则在科技、名辩上更有特色,如此道儒墨三家完整体现了内圣外王,法、纵横、兵者只是具体的专科,外王的具体体现领域。所以,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应该是道儒墨三家。三家文化内圣如根,外王如枝叶花果。所以,在汉代完整体现于帝国,实现了帝国对东方的文明秩序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实现。
佛教传入在内修方面增加了内容。而道教也发展了两千年,儒家则在唐末宋明展开了理学、心学的深入探究和修身实践,于是,这个时代体现出儒释道三家的争鸣,比之一神教的独霸,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与活跃竞放。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没有破坏中国文化的内圣外王一体性。宋明时代的代表性文化是新儒家,新儒家在宋明时代除理学、心学进一步开掘了内圣,更在制度、科技、兵学、工商业等方面发展了外王。所以,除了理学、心学,中国人还要注意宋代经世之学和事功之学,注意鹅湖之会理学与事功的争论。宋代《大学衍义》重在内圣,明代《大学·义补》则重在补治平外王,开明代实学之风,所以,明朝中后期研究制度研究科技形成热潮,有很多科技成果,如本草纲目、算法统宗、乐律全书、农政全书、广志绎、徐霞客游记、闽中海错疏、勾股义、测量异同、新制诸器图说、神器谱、外科正宗、瘟疫论、物理小识、天工开物、农说、种树书、针灸大成、东西洋考……而明朝实学中有两派曰明体适用、王霸并行,新儒家的实学实际上在文化逻辑上主动复兴了包括墨家的诸子之学,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一贯内圣外王性格。
宋、明时代文化、科技在元明时代传播西方,引动西方近代发展,才有西方科学主义发展与回传。
读《文化苦旅》有感:行者无疆 篇11
——读《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韦蔚晴
(鳌江四中 九年1班)
路,就是书。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山河为砚。去做一个行者,一个旅途上的行者,历史轨迹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还愁无处可达吗?
——题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一时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心中的愿望。而我此时,在读了《文化苦旅》之后,真想冲出家门,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去寻一寻那沉甸甸的历史,即便再“苦”,也义无反顾。而现在的我做不到,只能无尽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壮丽的驯顺”;想象拦下车队时血色的残阳,诉尽历史的凄凉;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隐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领悟;想象凌厉荒原,王维温厚倾诉友人的阳关古址;想象荒无人烟的喀什雪峰之上的人烟;想象“废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伟业……我的灵魂在冲撞,在突破,终于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这扇门,它更加激动,攻势愈发猛烈,想要带上我的身体,撞破路的桎梏,不顾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门终于被撞开,我的灵魂还在不顾一切地痴痴冲撞,突的没了阻拦,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冲了出去,仿佛一道看不见的光,它得偿所愿,终于在那些地方好一番游览,好一番惊叹,却惊奇地发现,我的身体还在门边遥遥张望,而我的灵魂只是与秋雨先生一番共视罢了。我这才顿悟,行者无疆,即便只是灵魂。
那个黄昏,无尽的冗长,那抹晚霞,无尽的凄艳,“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样的伤痛,以至于血染天边,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触目惊心。
那个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对着如血的晚霞,伸出双臂拦下了他们的车队,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是那样的无奈。他苦苦辩论,终于,斯坦因在他的说服下留下了车队,那一行人离去了,却一次次的回头,终于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后面,其实他们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难处,我不知道那是否带着一种嘲笑的怜悯,我只知道这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批象征民族自信的经文,注定要历经一场千年后的劫难,它的发现就是一个悲剧。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脚步”延伸回溯,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后的人们永远无缘目睹的场景,玄奘运回经文的途中,部分经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抢救补抄,终于有了这个藏经洞的一切,然而,却在千年后被一个愚蠢无知的守护者和两个连哄带骗的小偷把这批文物统统拔离了原生的土地,构成一场掠夺。可怜秋雨先生,就连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拦下了偷运经文的车队,处处混战的中国也没有一座城、一个人能够保留他们,只剩下了觊觎和亵渎。最后,换来的,只有沙漠里的痛哭,仿佛受伤的狼最后的挣扎、哀鸣,他在哭诉什么?是这个民族的伤痛吗?
我好像在这里初尝了“苦”,历史明晃晃摊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当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却一语道破了这些行窃者的秘密。全书像这样对历史遗留下的深深伤痛而发出的愤懑并不仅仅只这一处。我细细思量,是啊,中国是一片多么辽阔的土地,它的历史又是多么厚重,这里的苦,岂是轻易便能尝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难放下的笔,脚下永未停息的路,和从未有遗忘的历史遗留,发出了最犀利的泣诉,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但凡是他认定的历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骂的结果,他写到王圆箓,写到斯因坦,写到蒋孝琬,它是在一点一点撕破他们千奇百怪却始终带着罪恶的嘴脸,甚至不着痕迹的表达了对蒋孝琬所做之事的厌恶,又进而提升到对他本人的不屑;他写到乌台诗案,更是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爱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伙告状的人是多么的好笑善妒。
当然,并不仅仅只有历史的沉痛是苦涩的,那些丰功伟绩,那些美丽的文化背后也有着隐隐的苦涩。多少人的放弃与执着才成就马克·波罗眼中杭州称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么悲哀煎熬的岁月里熬尽了希望,苦苦做工,终于发现了历史遗迹却因时日无多而无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笔触写到这些伟大的人们,好像替他们抒发了胸中苦闷,这苦闷是我们对于他们的苦而形成的悲伤,其实他们一直豁达开朗,心甘情愿,就像白居易、苏东坡,他们甚至放弃诗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钱镠放弃了政治上的建树,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没有明日的光芒,此时能找到遗迹并写在笔记里留给后世,便已知足。这便使我们更加感怀。
豁达背后的苦,“苦”得如泣如诉。
秋雨先生在这场近乎宏伟的旅途中找到了历史与文化的苦涩,那是作为一个行者的价值实现,秋雨先生脚下的路,心中的路,都汇聚成眼前的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还是不明白这苦的。
想要明白历史与文化种种的苦,似乎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来一场这样宏伟的文化苦旅,深切体会;一条,让心灵在文字中顿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没有慨叹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过旅途,而无病呻吟的慨叹是滥竽充数的天马行空。是他,给予我们灵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脚步,穿行于大江南北,穿行于历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无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土地的无疆,更是时空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是多么的豪迈与奔放,是最遥远、最广袤的无疆。“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带给你无疆的未来。
土地的无疆让我们领略时空的更迭变换;时空的无疆带给我们独立的思想;而思想的无疆让我们忘却了他们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人们,与我们毫无关联,功臣也罢,罪人也罢。当我们有幸能够得见那些历史的遗迹一眼,就好像来到了他们身边。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总有一个,要去体悟行者无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时正被年龄禁锢,没有办法来一场需要无限学识和勇气的文化苦旅,那么,你便放空自己,在局促的房间也好,辽阔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开《文化苦旅》,你便成为了行者,能够领悟无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国教授的影响,便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走出书斋,踏上了旅途,开始了文化苦旅。最开始的黑白照片里的秋雨先生,发丝微乱,眼神中是沉重的向往、思索与追寻。我在他的眼里找到了一枚厚重的灵魂。
行者拥有无疆的灵魂。
行者无疆。
读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有感 篇12
《文化苦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在文中,他详细地描述了他行走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的所见所感。我喜欢旅游,更加喜欢那种流连于名胜古迹中的亲切感。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像余秋雨那样,感受到了祖国曾经的嘶吼,无奈和淡淡的忧愁。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莫属那篇《道士塔》。那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那个仿若普通却害惨了我泱泱大国瑰宝的早晨,那些个漠不关心自扫门前雪的官员,那些个居心叵测的欧洲人。。
我学习过的历史事实中,向来都只有外国列强的豪取抢夺,通过《道士塔》,我才知道当时的落后成都远非我能想象,不论是对文物的保护态度,还是对狡猾的列强们的防范之心。
在王道士的眼中洞内重重叠叠堆满了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经卷和文书大概只是可有可无的破纸卷轴吧,雕版印刷品和拓本什么的,更是一文不值的破烂吧。王道士在刷墙的时候,有没有停下来想过,那些雕像是不是有价值?他做的,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历史没有假设,王道士最终还是把墙全部糊上,门锁上,钥匙别在腰间,晃晃荡荡,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被人用一点点微小的利益骗去了宝物而不自知,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话说回来,如果把丢失国宝的责任全部压在某个小小的人物,确实有失公正。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所有的国人都在麻木着,都在为了自保而奔波着,没有人,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到那些居心叵测的假装虔诚的外来客们。
宝物流失的事实,是人的过失,更是那个时代的不可避免的悲剧。中华崛起的如今,历史必将不再重演!
余秋雨写《道士塔》的初衷,就是要提醒国人提高警惕吧,不再那么XX【自己想个形容词吧。】,勿忘国耻。
【读《何谓文化》有感】推荐阅读:
《何谓文化》读后感05-16
何谓班级文化怎样营造10-16
何谓“副班主任”06-12
何谓人生作文800字11-28
有空何谓间作文650字05-22
何谓数控加工中心刀具管理07-07
何谓“平等”,何以“自由”——关于平等与自由的随想09-23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读后感09-28
何谓网站运营 个人浅谈对网站运营的认识09-06
读《容城三贤文化》有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