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共5篇)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篇1
2.1.公文的现行效用
2.2.公文的历史效用
2.3.正式通用公文
2.4.内部通用公文
2.5.专用公文
2.6.纸质文书
2.7.感光介质文件
2.8.规范类文书
2.9.领导指导类文书
2.10.报请类文书
2.11.知照类文书
2.12.契约类文书
2.13.会议文书
2.14.秘密级文件
2.15.特急件
2.16.定稿
2.17.正本
2.18.试行本
2.19.暂行本
2.20.修订本
2.21.副本
2.22.行政规范性文件(狭义)
3.1.行文规则
3.2.文书工作标准化
3.3.文书工作现代化
3.4.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
4.1.说明
4.2.发文字号
4.3.签发人
4.4.公文生效标识
4.5.主题词
4.6.特殊情况说明
5.1.公文的主旨
5.2.消极修辞
5.3.积极修辞
5.4.经办用语
6.1.章程
6.2.规则
6.3.办法
6.4.会议记录
7.1.公文处理程序
7.2.公文处理制度
8.1.签收
8.2.收文办理
8.3.会商
8.4.用印与签署
8.5.流程重组
9.1.平时归卷
9.2.年终调整
9.3.归档
9.4.文件分类表
9.5.归档文件整理的组织形式
10.1.案卷
10.2.件
10.3.件号
10.4.室编件号
名词解释题答案
2.1.公文的现行效用:又称现实执行效用或
时效,是指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直接发挥实际效用。
具体来说,是指公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机构和人员范围内,对机构或个人行文产
生的约束力、强制执行力和其他强制性影
响。
2.2.公文的历史效用:是指其对印证历史事
实、反映历史发展过程所产生的权威性影
响,是其转化为档案的内在依据。
2.3.正式通用公文:根据有关规定在各类社
会组织共同使用的正式公文,具有法定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特点。
2.4.内部通用公文:简称内部文书,即在社
会组织内部通用的公文,具有复杂性、内
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5.专用公文:亦称专门文书,是某一业务
系统、某一行业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
而使用的,具有该业务系统或该行业特定
内容和体式的公务文书,使用范围具有极
强的专门性和限制性。
2.6.纸质文书:以纸张为物质载体的文件。
纸质文书是目前公文处理工作中使用最为
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
2.7.感光介质文件:以感光胶片、相纸等感
光材料为物质载体的文件。
2.8.规范类文书:由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
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
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9.领导指导类文书:由各级领导、指导机
关及其领导人制发的用于颁布政令、部署
工作、批复事项的文件。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
2.10.报请类文书:由被领导、指导机关向
有关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
询问、提出建议、清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等。
2.11.知照类文书:面向社会或特定范围(各
类社会组织之间或在其内部范围内)为公
布、通知有关事项、通报情况、联系工作、告、公告、通知、通报、公函等。2.12.契约类文书:由双方或数方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而签订的作为工作依据或法律凭证的文件。如合同、协议书等。2.13.会议文书:是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2.14.秘密级文件:又称秘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件,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2.15.特急件:内容至关重要且特别紧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2.16.定稿:又称原稿、底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缮印正本的依据。2.17.正本:根据定稿缮印的、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2.18。试行本:指发文机关认为规范类文书的内容尚不成熟,日后需根据实践的检验情况予以修订时,先行发布的试行文本,在试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2.19.暂行本:指发文机关未及制定供长期执行的内容完善的规范类文书时,暂且制发的文本,在暂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2.20.修订本:指对已发布生效的规范类文书,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改补充后再行发布的文本。2.21.副本: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复份或复制本,代替正本和定稿供制作、抄送、传阅、参考和存档之用。2.22.行政规范性文件(狭义):是指除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外,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公开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反复适用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文件。3.1.行文规则:为确保公文运行的畅通无阻,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旨在控制行文方向、行文方式和行文数量,提高行文效率与效果的有关规定,即各社会组织之间文件往来运行所必须遵循的统一规则。3.2.文书工作标准化:是指对文书工作中反复使用的概念、循环往复的处理程序及其他规律性的管理活动,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以获得文书工作的最佳效能的活动过程。3.3.文书工作现代化:是指将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于文书工作,使文书工作不断达到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3.4.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又称全程管理模式,更加强调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统筹兼顾,协同管理,以期发挥各自及总体的最大效能。4.1.说明:是指对人物、事项或客观事物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是公文中基本的表达方式,常用于解释政策规定,说明知照事项,介绍有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等。4.2.发文字号:又称发文编号,指发文机关对其所制发的公文依次编排的顺序代码。4.3.签发人:指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向外发出的领导人姓名。4.4.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两种形式。4.5.主题词:主题词是揭示公文内容并经规范化处理的词与词组。4.6.特殊情况说明:是对印章与正文不能同处一面时不得采取“此页无正文”的标注方式的特别说明。5.1.公文的主旨:是指公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它贯穿于文件的全部内容,集中地表现了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5.2.消极修辞:是指以说明事物而使人理解为目的的修辞,它是概念的、抽象的、理性的表达方式,以内容上的明确、通顺,形式上的平匀、稳密为标准。5.3.积极修辞:是以表达人们的生活体验、感情而令人感受为目的的修辞;它是形象的、具体的、感性的表达方式。5.4.经办用语:说明工作处理过程的已然时态,表明处理时间及经过情况的用语。6.1.章程:是政党、团体、企业等社会组织对于本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机构、组织成员、活动规则,或对于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经济性质、业务范围和规模、活动制度以及就某项业务所制定的规范类文书。6.2.规则:用于规定一定范围内某项工作、活动中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6.3.办法:是领导机关或职能部门在办事标准、方法、步骤和措施方面制定的规范化式的具体规定。6.4.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过程和内容的原始记载,是撰写会议纪要及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依据7.1.公文处理程序:即按照公文制发、办理和管理的规律,对其一系列操作环节、工作步骤的有序组合和合理安排。该程序体现了公文运转的全过程,通常分为收文处理、发文处理和办毕公文的处置等具体程序。7.2.公文处理制度:是指在公文撰制、传递、处理和管理活动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工作规范。8.1.签收:即各类机构公文处理工作机构内的专(兼)职文书人员或指定的专门人员在履行规定手续后,通过专门渠道收取外单位发来公文的环节。8.2.收文办理:即对收文进行阅处、分析研究、从中获取信息、了解有关情况或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8.3.会商:撰拟公文过程中,主办部门对涉及其他机构(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需要征得其同意和配合时进行协商活动的环节。8.4.用印与签署:用印即在公文落款处加盖发文机构印章证实其法定效力的环节。签署即由领导人在公文正本落款处签署其职务、姓名以证实其法定效力的环节。8.5.流程重组:是指以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理念为先导,打破文件工作、档案工作互相分家的局面,对原有的文件管理流程和档案管理流程进行统筹规划,重新设置合理的工作流程,旨在简化重复环节、提高效率、满足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需求。9.1.平时归卷:指机关文书工作人员在立卷计划的指导下,将处理完毕的文件随时或定期收集集中,初步分类,放入相关卷盒、卷夹等装具进行妥善保管的活动。9.2.年终调整:即文书处理部门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下,对已收集归卷的文件,于本年年底或次年年初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与加工,最后确定归档整理成果的工作活动。9.3.归档:是指各类社会组织将其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处理完毕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由文书处理部门或承办部门按照整理(立卷)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有序化整理,定期向机关档案室移交,并由档案室进行集中统一保管的活动。9.4.文件分类表:是揭示文件内容的一组规范的词或词组,它是通过概念之间的从属、并列等关系构成的一个概念系统。文件分类表的结构一般由类目体系、类号、注释组成。9.5.归档文件整理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单位的文书部门选择何种方式组织文书立卷工作。包括集中整理形式、分散整理形式、复合整理形式。10.1.案卷:是一组有密切联系的文件组合体,一向被视为保管文件的基本单位。10.2.件:是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10.3.件号:即文件的排列顺序号,它是反映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固定归档文件的排列先后顺序的重要标识。件号分为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两种。10.4.室编件号:即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篇2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不属于司法文书制作主体的有 A、法院 B、当事人 C、诉讼代理人 D、行政机关
2、起诉状属于
A、表格类文书 B、叙议类文书 C、填空类文书 D、笔录类文书
3、按法律文书制作的难易程度,可以将法律文书分为 A、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 B、表格类、填空类和叙议类文书
C、侦查类、起诉类、报告类、裁判类、执行类、通知类、笔录类、书状类等文书 D、公安机关文书、检察文书、法院裁判文书、监狱执法文书、律师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等
4、法律文书的性质是
A、具有法律精神和写作理念双重属性 B、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C、反映法律活动的过程 D、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
5、格式统一反映了法律文书的 性质 A、法律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写作理念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司法文书的法律依据有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2、属于法律文书的有 A、判决书 B、逮捕证 C、支付令 D、结婚证
3、法律文书包括 A、裁判文书 B、公证文书 C、仲裁文书 D、司法解释
4、法律文书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是 A、法律精神决定写作理念 B、写作理念反过来影响法律精神 C、法律精神是法律文书的实质和灵魂 D、写作理念是体现法律精神的形式和方法
5、属于叙议类文书的有 A、起诉书
B、批准逮捕决定书 C、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D、民事判决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司法文书就是法律文书。正确 错误
2、仲裁文书也属于法律文书。正确 错误
3、当事人制作的法律文书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正确 错误
4、法律文书的制作不仅要符合程序法,也要符合实体法。正确 错误
5、刑事判决书属于诉讼文书。正确 错误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法律文书学》第01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 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不属于司法文书制作主体的有 D 1.2 [单选] [对] 起诉状属于 B
1.3 [单选] [对] 按法律文书制作的难易程度,可以将法律文书分为 B 1.4 [单选] [对] 法律文书的性质是 C
1.5 [单选] [对] 格式统一反映了法律文书的 性质 D 2.1 [多选] [对] 司法文书的法律依据有 ABCD 2.2 [多选] [对] 属于法律文书的有 ABC 2.3 [多选] [对] 法律文书包括 ABC
2.4 [多选] [对] 法律文书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是 ABCD 2.5 [多选] [对] 属于叙议类文书的有 AD
3.1 [判断] [对] 司法文书就是法律文书。错误 3.2 [判断] [对] 仲裁文书也属于法律文书。正确
3.3 [判断] [对] 当事人制作的法律文书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错误 3.4 [判断] [对] 法律文书的制作不仅要符合程序法,也要符合实体法。正确
3.5 [判断] [对] 刑事判决书属于诉讼文书。正确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篇3
一、中考题例
()1.Nobody thought it easy to finish so much work in _______.A.two days’ time
B.two-days time
C.two day’s time
D.two days time
()2.–Are there any _______ on the farm?
–Yes, there are some.A.horse
B.duck
C.chicken
D.sheep()3.This is _______ bedroom.The twin sisters like it very much.A.Anne and Jane
B.Anne’s and Jane’s C.Anne’s and Jane
D.Anne and Jane’s
()4.When we see dark _______ in the sky, we know that rain may come soon.A.stars
B.planes
C.clouds
D.things()5.–What can I do for you, sir?
–I’d like two _______.A.bottle of orange juice
B.bottle of oranges juice C.bottles of orange juice
D.bottles of oranges juice()6.Today is September 10th.It is _______ Day.A.Teachers
B.Teachers’
C.the Teachers’
D.Teacher’s
()7.–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_______ or coffee?
–Coffee, please.A.fruit
B.tea
C.meat
D.bread()8.–Would you like _______ ?
–Thank you.I’m not thirsty.A.some bread
B.some juice
C.any bread
D.any juice()9.On _______ Day the boys and girls had a good time.A.Children
B.Children’s
C.Childrenes
D.Childrens()10.There are three _______ in my family.A.people
B.person
C.peoples
D.child()11.I have two _______ in my pencil box.A.knife
B.knifes
C.knives
D.a knife()12.–What can we call her?
–Her full name is Lucy Marion King, we can call her _______.A.Miss Lucy
B.Miss King
C.Miss Marion
D.Miss Lucy Marion()13.–Is it an animal? –Right, it’s a _______ of the cat family.A.kind
B.number
C.member
D.piece()14.Jack is now in _______.A.the three grade
B.Grade Third
C.Grade Three()15.It’s _______ ride from my home to the factory.A.two hours and half’s
B.two and half hours’ C.two and a half hours’
D.two hour and a half’s
()16.Most students can go to college for further _______ in our city.A.education
B.information
C.technology
D.science()17.The TV _______ on Channel Five are about sports
A.experiences
B.performances
C.programs
D.problems()18.Yang Liwei, the first spaceman in China, is the _______ of Chinese people.A.proud
B.prides
C.proudest
D.pride()19.What’s wrong with my son’s _______ ? He can’t see things clearly.A.eyes
B.ears
C.mouth
D.nose()20.There are few _____ in the fridge.Let’s go and buy some peas, carrots and cabbage.A.vegetables
B.fruit
C.meat
D.eggs
二、单项选择
()1.How wonderful!The _______ is made of _______.A.house, glass
B.house, glasses
C.houses, glass
D.houses, glasses()2.–Which of the following animals lives only in China?
–The _______.A.monkey
B.elephant
C.panda
D.cat()3.There are twelve _______ in a year.A.month
B.monthes
C.months
D.the month()4.How many _______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A.people
B.a people
C.the people
D.the peoples()5.Several ___ are chatting under the trees.But their___ are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A.women, children
B.women , childs C.woman, children
D.woman, childs
()6.There are some _______ and _______ in these _______.A.tomatos, potatos, photos
B.tomatoes, potatoes, photoes C.tomatoes, potatoes, photos
D.tomatos, potatoes, photoes()7.There are twenty _______ in our school.Some of them are _______.A.woman teachers, Germans
B.women teachers, Germans C.women teachers, Germen
D.woman teachers, Germen()8.Give me three _______ , please.A.glass of milk B.glass of milks C.glasses of milk D.glasses of milks()9.I want to make _______ with you.A.a friend
B.friend
C.the friend
D.friends()10.Miss Green is a friend of _______.A.Mary’s mother’s B.Mary’s mother C.Mother’s of Mary D.Mary mother’s
参考答案(名词)中考题例
1—5.A D D C C
单项选择
1—5.A C C A A
6—10.B B B B A
6—10.C B C D A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篇4
①跟许多著名美食一样,火锅起源于民间。在经过多年的演变之后,今天的火锅算是走入了大雅之堂,甚至可以代表成都、重庆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简单偷懒的烹饪方式,火锅为什么会有那么大魅力呢?
②让我们用分子美食学的方式,从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和变化原理来探讨一下。
③火锅首先需要用高温的油来炒制底料。调料中有不同的香味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溶于油。经过高温炒制,那些只能溶于油中的也就能被萃取出来。再加水煮,水溶性的也被溶解到到汤里了。人体感知的香味是各种不同香味物质所形成的特定组合,就像不同的乐器合奏出的交响乐一样。不同的底料组合、不同的炒制细节,会得到不同的香味物质组成,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风味。
④多油是火锅的特色,也是它被营养学家们所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油对火锅实在太重要了。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只溶于油中,只有油附着在菜上,香味物质才能与人体的香味感知系统亲密接触。另一方面,在水烧开之前,油的存在隔绝了空气,减少了水的蒸发,也就使得汤开得更快。而快速加热恰恰是火锅的优势之一。
⑤提到火锅的油,就不能不说到老油火锅。客人吃完火锅之后,锅中还有大量的油,这些油通过澄清、过滤、熬制,会回收再用。虽然不是源于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但在食品安全极为敏感的.今天,这样的老油也难免被归入广义的地沟油范围。它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是另一个问题,光是心理上的不适就让许多人难以接受,甚至有媒体以“含其他客人的口水”来形容老油火锅。在媒体曝光和网民的口诛笔伐之下,许多火锅店甚至火锅协会也纷纷表态停用老油。
⑥不过老油火锅可以算是重庆火锅的特色与传统。这不仅仅是减少用油、节约成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味道有关。许多“地道火锅”的爱好者,就认为老油火锅的味道更好。这并非完全是心理作用——在涮的过程中,火锅底料中的香味物质会留下一些在油中,食材中也有一些香味物质进入油中,因而老油与新油相比,也就会有更丰富的味道。
⑦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说,经过传统流程规范回收的老油不同于地沟油,未必有多大问题。但是,老油毕竟是别人吃剩下的回收产物,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在传统的“经典美味”与“食品安全”或者“心理感受”之间,不同层级的吃货们或许会有不同的抉择。
⑧火锅这种形式很容易形成热烈的用餐氛围,对于家庭或者朋友聚会相当适宜。食物本身而言,它也有别具一格的吸引力。首先,火锅底料的风味很丰富,食材通常又都切得很薄,这使得它们能够快速熟透,避免了长时间加热破坏食材本身的风味。同时,表面积大又便于吸收汤中的调料,从而更加入味。其次,食材除了吸附走香味物质,自身也会有一些香味物质溶出到汤中。不同食材溶出的香味物质不尽相同,又可能使得火锅汤中的风味更加丰富。最后,食物的风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嗅觉感知到的香气。产生香气的分子是挥发性的,烹饪结束之后,那些挥发性的分子就不断散失。火锅边烫边吃,就可以在食材的香气散失之前把它吃掉。
⑨有些人喜欢一次下多种食材,花花绿绿的很养眼,不过就类似于煲汤——固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火锅的优势,也就难以发挥了。所以,涮火锅的时候还是应该“每次少下,烫熟即吃”。
⑩不同食材下锅的先后,对于火锅的体验也不无影响。像蘑菇、鱼肉之类的食材,烫熟过程中溶出的主要是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增香的成分。而蔬菜中溶出的草酸、丹宁、维生素、多酚化合物等等,往往都不是美好的味道。从健康的角度,营养学家们推荐先吃蔬菜等健康食材,以便于控制肉的食用量。不过,这样的顺序,会使得蔬菜萃取到汤中的那些成分多少破坏了汤的醇正,再来涮肉,味道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选自《MSN健康专刊》4月18日刊)
18.根据选文内容解释“火锅的分子美食学”这一概念。(4分)
19.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阐明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
人体感知的香味是各种不同香味物质所形成的特定组合,就像不同的乐器合奏出交响乐一样。
20.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说,经过传统流程规范回收的老油不同于地沟油,未必有多大问题。
21.结合选文第⑧段的内容分析火锅要“每次少下,烫熟即吃”的原因。(4分)
22.选文从食品安全和营养的角度指出了火锅存在的哪些问题?当美食与健康发生矛盾时,你怎样处理这个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8.从火锅所运用的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原理的角度,分析火锅美味的原因的理论。
19.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人体感知的香味”比作“不同的乐器合奏出的交响乐”,生动形象地说明“人体感知的香味是各种不同香味物质所形成的特定组合”,“不同的底料组合、不同的炒制细节,会得到不同的香味物质组成,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风味”的现象。
20.“规范”起限制作用,说明作者认为按照传统澄清、过滤、熬制的标准流程回收的老油才不同于地沟油。“未必”是不确定的意思,这里指作者虽然不能确定但认为这样的老油可能并不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每次少下,烫熟即食”避免了长时间加热破坏食材本身的风味。产生香气的分子是挥发性的,烹饪结束之后,那些挥发性的分子就不断散失,“每次少下,烫熟即食”就可以在食材的香气散失之前把它吃掉。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篇5
1.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2.概述德育的任务。
3.简述班主任的主要任务。4.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5.试析班级授课制。6.简析“受教育均等”。
7.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十条)8.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9.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其教育作用。
10.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1.美育的功能?
12.试述“教育先行”的理论依据。13.论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14.简述美育和德育的关系。15.智育与德育的关系。16.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17.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18.教师劳动的特点。
19.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途径有哪些?
20.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2.以共产党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具体任务如下:(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和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徳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4.(1)高尚的师德:①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②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③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2)现代人的素质(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5.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优点是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缺点是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授课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如下:(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的传授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
6.“受教育均等”是教育民主化要求的一个具体口号。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构的均等。由仅仅强调受教育向强调积极参与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一个表现。7.(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义日益广大;(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7)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8)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9)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
8.学生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另一个是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二者有必然的联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9.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它有如下一些特点:(1)灵活性(2)开放性(3)综合性(4)兴趣性(5)自主性。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10.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11.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12.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即变成了先行者。《学会生存》这个报告说:“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学会关心》这个报告也说:“过去,全世界的教育制度总是成为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不是这些趋势的创造者。现在,教育应当领先于变革,而不只是对变革的反映。”可见,今天,不能担当先行者而继续扮演追随者角色的教育,不能认为是现代教育。13.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个人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另一种是从社会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由于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的,同时由于教育本身又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功能,所以教育目的取向不同就必然的。但是,二者共同弊病是它们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因此二者都是不科学的。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只有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等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有可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 14.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育利用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资产阶级没落、颓废的思想情调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15.德育与智育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问题。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1,6.教育与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17.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1)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18.(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19.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学校应充分利用对社会各种团体所提供的条件,如少年宫、博物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等,丰富和补充学校教育,使学生在这些场所学习
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阔眼界。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近年来,教育的社区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社区教育委员会是以学校为中心,由一所学校与所在社区的部分邻近工厂企业,事业机关和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互相沟通、理解和支持,及时反馈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信息,共同做好教育工作。该组织还可以互通有无,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筹集教育资金,宣传教育,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社区教育委员会沟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协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实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一体化,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社区对教育需求和教育服务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改变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逐步实现学校为振兴社区经济服务的目标。
20.学校咨询与辅导要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班级中开展课程方式的心理健康辅导;为其他教师以及家长担任顾问或提供间接咨询;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心理测评工作;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的有关资源共同参与咨询辅导工作等。
中学教育学专项习题及答案(论述题)
1.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谈谈你的体会。2.论述“经济发展,教育要先行。” 3.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试述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者应采取的相应策略。5.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6.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7.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8.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9.请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现今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10.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1.论述学生的知、情、意、性诸因素统一发展的德育规律。1.(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收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2.(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了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广泛渗透了科技的成分,具备现代科技素养是时代对人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使得现代科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教育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的科技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中叶以来,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教学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使整个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变。
3.原因在于:(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使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即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具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学校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的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向发展。(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于人发展的因素。
综合上述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4.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教育要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深入认识这些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制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要“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消极的迁就学生的现有的发展水平。(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混为一谈。同时,还要看到各年龄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认为地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存在关键期,为了有效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存在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
5.(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 A.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B.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C.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A.注意人才以下的这样几个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B.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6.(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7.(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8.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
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一研讨法
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
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
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
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9.(1)现存问题: A.重知识轻能力; B.片面追求分数; 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D.制约教学改革。(2)发展和教学策略:
A.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B.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C.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10.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
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拨、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
(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重视人生观教育。
11.(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学生的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知,即道德知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使人们通过理智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和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使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推荐阅读:
文书学重点复习06-29
法律文书学09-12
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及答案08-13
会计基础学名词解释07-21
生物信息学名词解释08-10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07-04
《保险法》名词解释题09-05
法律文书写作辅题及答案08-29
现代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10-13
1月自学考试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参考答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