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解文书

2024-09-17

行政调解文书(精选8篇)

行政调解文书 篇1

行政调解案件受理通知书 ×受字〔2011〕第×号

你(单位)对 案件提出的行政调解申请,已于 年 月 日收悉。

经审查,并经征求对方当事人同意,本调解机构认为:你提出的行政调解申请符合行政调解受理条件。根据《徐州市铜山区行政调解工作流程》的相关规定,本局决定予以受理。

徐州市铜山区住建局

年 月 日

启动行政调解通知书 ×调启字〔2011〕第×号

我局根据 案件情况,经征求各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符合行政调解启动条件。根据《徐州市铜山区行政调解工作流程》的相关规定,本局决定启动行政调解程序。

徐州市铜山区住建局

年 月 日

行政调解事项告知书 ×告字〔2011〕第×号

我局经征求各方当事人意见后,已于 年 月 日开始对 案件进行行政调解。根据《徐州市铜山区行政调解工作流程》的有关规定,现将相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行政调解的时限自受理之日起,一般不超过20个工作日;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经调解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延长10个工作日。

二、行政调解程序分为启动、调查、实施调解、调解终结、履行、回访、结案归档七个环节。

三、在行政调解活动中,你享有以下权利:

1、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

2、申请有关行政调解人员回避;

3、表达真实意愿;

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四、在行政调解活动中,请你注意以下事项:

1、不得故意激化矛盾,造成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

2、争议涉及第三人的,应当通知第三人参加行政调解。结果涉及到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征得第三人同意,第三人不同意的,将终止行政调解。

3、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自觉履行。

4、一方当事人为促成达成调解协议而在调解过程中或调解协议中作出的不利于本方的陈述,不能作为通过其他形式处理该纠纷的事实依据。

特此告知

徐州市铜山区住建局

年 月 日

行政调解案件调查笔录 徐州市铜山区住建局行政调解案件

调 查 笔 录

时间: 地点: 被调查人: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住址 工作单位 职务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人告知事项:现就 一事,向你了解情况,请如实回答。

答:

问:

答: 问: 答:

被调查人(签名):

(说明:

①本文书供调查人在调查行政调解案件的有关事实情况时使用,即可用于询问当事人,也可用于询问证人;

②被调查人签名处可加盖右手大拇指印。笔录字迹如有涂改,须请被调查人在涂改处盖手印。笔录如有两页以上可另行加页,须请被调查人盖骑缝手印)

行政调解笔录

徐州市铜山区住建局行政调解案件 调 解 笔 录

调解时间: 调解地点: 调解主持人:

案 由: 申请调解人:1.2.被申请调解人(行政执法部门办案人员): 记录人:

申请调解人1陈述、申辩:

申请调解人2陈述、申辩: 被申请调解人陈述、申辩(行政执法部门办案人员陈述案件事实): 调解主持人总结争议焦点:

申请调解人1质证:

申请调解人2质证:

被申请调解人质证(行政执法部门办案人员示证): 调解主持人总结(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以引导双方达成和解): 申请调解人1是否同意调解及具体调解方案:

申请调解人2是否同意调解及具体调解方案:

被申请调解人是否同意调解及具体调解方案:

第三人是否同意具体调解方案: 申请调解人(双方签字): 被申请调解人(签字盖章): 第三人(签字): 调解主持人(签字):

年 月 日

行政调解协议书 ×调协字〔2011〕第×号

申 请 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民族,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民族,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委托代理人:姓名,工作单位或与申请人的关系,代理权限。被申请人:单位全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代理权限。

申请事项:

1、。

2、。

3、。申请人×××、×××于×年×月×日就其申请事项向我局(办)提出调解申请。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参加了调解。我局(办)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经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

申请人×××述称:(各方申请人分别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被申请人×××述称:(被申请人××单位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我局(办)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经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如下:

一、。

二、。

三、。第三人×××对本协议书的内容无异议。

本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各方当事人应当认真履行。本调解书一式×份,各方当事人和本局各持一份。

申请人:(各方签字)

被申请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三人(签字):

行政调解机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行政调解终止通知书 ×调终字〔2011〕第×号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 案件的行政调解申请,本局已于 年 月 日予以受理。通过调查、调解,未能达成行政调解协议。

根据《徐州市铜山区行政调解工作流程》的相关规定,本局决定终止行政调解。你(单位)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向有权机关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或者仲裁。特此通知。

年 月 日(单位公章)

抄送:(被申请人、第三人)

行政调解文书 篇2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基础及其设立的必要性、现实可行性

(一) 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基础

1、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和实际是行政诉讼调解的社会学基础。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 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和为贵”是诉讼调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存续的法文化基础, “无讼”思想、贱讼心理导致传统诉讼法律文化对调解制度的偏好。中国传统诉讼法文化中的调解机制极为发达, 这种息讼调解的解决途径既切合传统中国的实际, 也易于为中国人的心里所接受, 因为“这些非法律化的社会手段在维持社会价值以消弥冲突的同时, 就为乡村社区提供了符合这种价值的行为准则”。行政诉讼调解是中国法文化传统在诉讼上的自然体现。

2、社会成本理论是行政诉讼调解的经济学基础。从经济学角度讲, 法院诉讼活动, 包括行政诉讼是有成本的, 法院和当事人在诉讼中都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正因为此, 诉讼制度的设计就应当使成本最小化。一旦进入诉讼程序, 对当事人来讲, 往往是一种讼累, 疲于应付, 可能出现诉讼零收益或负收益;对法院来讲, 旷日持久, 当事人的诉讼拖累, 会造成法院各种资源的无端耗费, 严重影响司法的效率。如果通过调解, 充分利用因调解而节省的资源, 配置到急需司法资源的部门中去, 就会实现配置效率。人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 也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交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 如果能达成对双方都有益的交易, 那么双方当事人就应当进行交易。行政诉讼适用调解, 符合了诉讼经济这一原则。

3、平衡论是行政诉讼调解的行政法学基础。根据平衡论的观点, 行政权与公民权结成相互依存、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无意义地孤立存在, 双方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这也是宪法、法律所明示的一项重要原则。主体在法律地位的平等, 为行政诉讼上的调解提供了一个博弈的平台, 使得双方意思得到充分的表达, 各自的证据和理由得到有效的展示, 可以为法院的裁判提供客观的基础,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平等诉讼的目的, 发挥了行政诉讼的功能。现代行政法理念下, 政府与公民不再主要以针锋相对的矛盾对立面的姿态出现, 行政法更愿意寻求一种强调合作和协商精神的良性互动关系, 追求一种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新型模式。这种新型关系和模式需要双方权利 (力) 结构的总体动态平衡, 而这种平衡状态的实现正是主要靠公民这一方的积极参与。行政诉讼调解正是对这种平衡状态的回应。

(二) 行政诉讼调解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1、诉讼是处理特定社会纠纷的一种机制, 其目的是由法院作为中立的裁判者进行裁判, 定纷止争。行政诉讼法作为一种制度, 其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为实现主体之间的公正提供法律依据, 在行政诉讼中排斥调解制度会影响到司法的效率, 而在行政诉讼中接受调解制度也并不必然导致司法的不公正。在“公正与效率”司法理念的背景下, 有条件的接受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是必要的。

2、虽然现行《行政诉讼法》明文禁止行政诉讼中进行调解, 但实际上案件通过协调方式解决的现象屡见不鲜。《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率, 一直居高不下。高撤诉率从侧面反映了行政诉讼中大量以调解结案的客观现实。

3、许多国家的行政诉讼领域都允许一定程度的调解。如法国行政法明文规定, 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调解;德国行政法院法第87条规定:“审判长或其指定之法官, 为使争诉尽可能一次言词辩论终结, 于言词辩论前有权为必要之命令。其有权试行参与人为争讼之善意解决之和解”。根据美国《司法》杂志的统计, 联邦法院归档的诉讼中有90%的案件并没有通过审判, 而是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获得解决。日本、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律虽然未明确规定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进行调解, 但从有关法律条文中仍可以推知, 允许法官为一定程度的调解, 日本行政诉讼司法实务上承认当事人间的和解制度。

二、行政诉讼调解制约因素分析

(一) 行政诉讼调解的特殊性

“民事诉讼法是诉讼法中的诉讼法, 只要不损害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质, 就应当予以适用。”虽然行政诉讼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相关规定, 作为调解也有基本的共同之处, 但行政诉讼调解有其特殊性, 决定了行政诉讼调解不能照搬民事诉讼调解模式。行政诉讼调解的特殊性是其自身的制约因素。具体而言, 行政诉讼调解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告可用来处分或放弃的只能是诉讼权利, 通过放弃诉讼权利, 实现保护实体权利的目的。行政诉讼中原告在诉讼中与被告地位平等, 但在实体行政法律关系中, 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如果让原告放弃实体权利, 那么与行政诉讼法的宗旨, 即保护公民、爱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完全背道而驰, 也有违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原则的初衷。所以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只能是原告通过放弃诉讼权利, 来实现保护实体权利的目的。

2、被告处分或放弃的权力限定在法定权限范围内, 通过变更、撤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达到依法行政的目的。“无授权则无行政”, 被告处分或放弃的权利限定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调解范围只能局限于被告的法定职权范围之内, 严格禁止超越被告法定职权的调解。原告通过调解能得到实际利益, 被告在法定权限范围内, 变更、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仍然符合依法行政要求。

3、如果被诉的具体行为完全合理合法, 原则上没有调解的余地。行政诉讼是一种“矫正诉讼”, 即对违法行为予以矫正。调解是建立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或者在瑕疵上有变更、撤销可能的前提下。对于被诉行为适用法律正确, 径行作出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二) 行政诉讼调解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

1、观念制约。理论上, 认为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核心观点是公权不可处分, 即认为行政权属国家公权, 具体行政行为如何作出, 法律、法规都已预先设定, 行政机关或是被授权的组织不能自由处分。同时, 在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作怪下, 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自视甚高。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 自然产生心理抵触。

2、制度制约。我国司法独立性不强, 是在普遍意义上对行政诉讼调解的制度制约因素。除此之外, 一些具体的制度也对行政诉讼调解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包括行政首长不出庭、不应诉和一些地方制定的行政机关政绩考核以及法院内部的差、错案考核制度。在行政首长负责制下, 行政首长不出庭、不应诉, 对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 缺乏对任职机关行为合法与否的直观把握, 而所委托的代理人, 一般无权决定是否进行调解, 使得法院调解成为费时费力的工作, 调解的诉讼经济价值无法体现。行政机关政绩考核和法院内部差、错案考核, 对行政机关和行政审判机构产生外在压力, 迫于这种压力, 所进行的调解也极容易走样变形, 失去调解的本义。因此,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建立, 不能忽视其他配套制度的确立及其合理化, 其他制度对行政调解的制约应当纳入行政诉讼调解的视阈范围。

三、行政诉讼调解的具体运用

行政诉讼调解的特殊性以及在实践中受到的观念和制度的制约, 决定了行政诉讼调解在诉讼运用上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所确立的原则、适用的范围、裁决的形式等几个方面。

(一) 行政诉讼调解运用的原则

1、合法原则, 即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共利益、不侵害他人利益。

行政诉讼调解是促使原告与被告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作出让步, 但是并非一遇到行政诉讼就套用调解, 法院不能强使行政主体超越或放弃法定职权而与原告进行调解, 这样会损害国家权威, 而应该在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通过调解达到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2、自愿原则。

自愿是任何调解的核心, 由于行政诉讼中原被告双方所享有的权力 (利) 不对等, 因此行政诉讼调解尤其应该确保这一原则的贯彻。自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法官不得“以压促调”, 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见, 只有在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 才能进行调解;二是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自己的强势地位, 以强权为后盾或者威胁, 使双方的合意成为一种强制自愿。

3、有限原则。

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的范围应当是有限的。从行政机关权力的特有属性来看, 行政诉讼中并非任何争议的行政行为都可以适用调解, 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处分行政权能, 不同的行政行为和不同类型的行政案件使行政诉讼的调解受到限制, 另外, 如果不对行政诉讼调解的范围作出限制, 可能会导致调解权的滥用, 这样很容易损害到国家和集体利益。

(二) 行政诉讼调解适用的范围

行政诉讼调解适用的范围问题, 就是对何种类型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进行调解的问题。

按照行政行为是否有自由度, 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如果调解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成立, 则首先存在于行政机关拥有裁量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中, 这一点几无争议。羁束行政行为一般不具有可调和性,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 羁束行政行为不适用调解。

按照行政行为违法的程度, 行政行为可分为无效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可撤销的行为主要是指违法程度不大或是稍有瑕疵的行为。例如, 某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仅违反法定程序的, 由于对公共利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双方当事人愿意在法院的调解下解决纠纷, 法院可以对其进行调解。对于重大违法的无效行政行为, 由于其自始不生效力, 即使当事人双方出于自愿, 人民法院也不能对其进行调解, 否则将纵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降低行政及司法机关的威信。

从行政管理角度对行政行为的分类来看, 适用调解的案件主要包括: (1) 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裁决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包括不服基层人民政府作出的民间纠纷处理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权属争议归属确认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侵权或损害赔偿所作裁决不服行政机关对某种民事行为责任效力的认定等案件。不服行政裁决诉讼案件存在三方关系人, 即原民事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和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 (2) 对因行政合同引起争议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合同虽然与民事合同不同, 但作为“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合意”, 适用调解是顺理成章。 (3) 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指导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指导即行政主体在其职权管辖范围之内, 对于特定的人, 运用非强制性手段, 获得相对人的的同意或协助, 指导行政相对人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其非强制性、建议性的特点, 使得调解适用成为可能。

赔偿案件适用调解, 因《行政诉讼法》已作出明确规定, 本文不再赘述。

行政诉讼调解的范围十分广泛, 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情形。但从中可以归纳出行政诉讼适用范围基本局限在行政主体具有一定处分权的事项上。尤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类型的案件不断出现, 在法律尚未规定, 以政策调整为主的领域, 适用调解不啻为解决纠纷的较好途径。

3、行政诉讼调解的裁决形式。

目前一般主张, 行政诉讼调解应当制作调解笔录, 可参照民事调解的做法, 当事人就诉讼事项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协议, 法院在确认调解协议内容的基础上应当制作调解书, 内容包括:诉讼当事人、案件性质、审判组织形式、诉辩请求理由、案件事实、调解概括经过、协议内容、诉讼费用负担、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日期、签章;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是, 正是由于行政诉讼调解的制约因素, 尤其是行政诉讼调解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行政执法的观念这种软环境的约束, 采用制作调解书的裁决形式, 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以原告申请撤诉, 法院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依然是一种契合现实的做法。当然, 当事人的达成的调解内容, 在法院的卷宗中应当有所反映, 并在立法上付与一定的效力。

四、结论

“法律是法官在证明其判决正当性时所运用的判例、规则、原则和政策的集合, 实际上就是法官在判决制作过程中所考虑的各种实践性资料”。行政诉讼调解是法的实践性的反映。实践的内容包罗万象, 极其丰富。因而, 对行政诉讼调解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在制度上的设计, 都有捉襟见肘之感, 无法全部囊括其中细节。这种现象不仅对行政诉讼调解来说存在, 对民事诉讼调解、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和其他各种调解都存在。《民事诉讼法》有关调解的规定仅7个条文, 而对具体如何调解可以说是语焉不详。将来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估计也不会规定得很详细。但是, 行政诉讼调解要求尽可能厘清其中问题, 否则产生不良结果, 对本来就根基不实的行政诉讼带来负面冲击。因此, 理论上的探讨还有待继续深化, 实践中的经验还有待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6页。

[2]、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27页。

[3]、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第4页。

[4]、缪文升:《现代性视角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哲学思考》, 载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5]、[美]J.弗尔博格、李志:《美国ADR及其对中国调解制度的启示》, 载于《山东法学》, 1994年第4期。

[6]、[日]南博方:《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法理》, 杨建顺译, 《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

[7]、陈桃生:《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考量》, 载《兰州学刊》, 2006年第5期。

[8]、王刚、罗静:《关于建构我国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理论探讨》, 载于《学术沙龙》, 2005年第7期。

[9]、莫于川:《公民合法权益保护优先是行政诉讼立法的重要原则》, 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10]、余凌云:《行政契约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27页。

[11]、胡建淼《行政法学》,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第412页。

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探析 篇3

关键词:行政主体;行政调解;调解程序

一、行政调解的内涵及其应然价值

1.行政调解的内涵

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是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常见形式。长期以来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对行政调解的概念进行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调解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法律、政策为准则,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双方平等协商、相互了解,达成协议,从而解除民事纠纷的调解活动。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调解是指双方按照自愿的原则,由国家行政组织主持,遵循国家法律,通过说服教育,最终纠纷双方互相理解,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活动。然而,随着当代行政的发展,公共权力已经走向了公共服务,随着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活动的范围不断增大,这使得过去的单一化国家行政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行政主体越来越多元化成为了必然趋势。在中国,被法律与法规授权后,新兴的社会组织渐渐趋向行政主体,这些社会组织利用这种授权去调解各种行政主体。因此,行政调解主体已经扩展到行政主体,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

行政调解依据的国家法律、政策是侵入到人的意志的逻辑系统。但是,国家的法律、政策不可能包含所有纷繁复杂的社会纠纷,不能够涵盖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公序良俗在生活中调整着法律所不能触及到的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除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之外,行政调解还应依据公序良俗。

综合分析多方面所述,笔者认为:行政调解是指以自愿为原则,由行政主体出面主持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公序良俗,把民事争议列为对象,通过教育说服等方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斡旋、调停,使双方当事人互相协商、达成协议,最终消除纠纷的一种调节制度。

2.行政调解的应然价值

(1)秩序价值。秩序作为法律所追求的最基本价值,它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利益的纷争是由人对利益的追求所导致的,而这种纷争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需要制定各种制度对人无限制的欲望进行规制,对各种纷争进行调整。虽然目前來看只有诉讼能够最终解决争议,但是很多纠纷并不是通过诉讼所能够解决的。调解是除诉讼之外能够便捷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式。与诉讼相比,调解解决纠纷,气氛相对缓和,并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争议双方更便于协商。同时,相比较于诉讼,调解的程序性较弱,也比较灵活,以解决纠纷为目的,调解可以防止矛盾扩大化,一旦调解不成,当事人还可以选择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纠纷。

2.公正价值。作为法的基本价值,公正不仅设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行政调解制度的核心价值。行政调解的主体在进行调解之前首先要对纠纷的事实进行了解,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确认双方利益出现的不平衡,提出公正的利益补偿方案,从而恢复双方的公正关系。行政调解对公正价值的维护主要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首先,作为行政调解的主体必须要保持中立,行政主体不能同时是裁决者和纠纷者,面对当事人时不能区别对待。其次,行政调解的程序必须公开、公正,竭尽全力在程序上符合纠纷双方的利益需求。

二、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1.行政调解缺乏规范性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40部法律、60部行政法规约大量一般规范性文件涉及行政调解。人们很难系统全面地掌握布局分散的行政调解规定。同时,这些不同的规定之间由于内部的不协调,形成统一的行政调解体系变不可能。因此,行政调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的调解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实际纠纷调解过程中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行政调解体系。

2.行政调解缺乏基本程序保障

关于行政调解的程序,我国现有的法律文件中均没有涉及,而只设立了行政调解,行政调解的随意性较大,调解的主体可以依靠各部门自行创立的调解程序或依照其他的行政程序来进行调解。这样,行政调解的公正性、合理性就很难保证,当事人也很有可能因为调解程序的不公正而对调解的结果不满意,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变更加困难。这些程序性的缺陷,使得当事人不再相信行政主体,行政调解的功能便难以真正发挥。

三、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

1.统一行政调解规范

正如前面所说,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因而需要进行归纳与整理。根据不同的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制定《行政调解法》。二是中央制定行政法规,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政法规实施细则。三是中央协调地方各部门有关的行政调解规范,通过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制定出普遍适用的调解程序、原则以及职权要求等,运用指导性的方法整合分散的规范。总的来看,前者模式值得商榷,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种模式可能会集中各个地方的不同实践经验,经过讨论与反思后,第二种模式更加完善,更具有普片适用性。最后一种模式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对调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应对,更具有便捷性和实效性。实质上综合来看就是:一是界定行政调解的范围,划分行政调解的职权;二是约束行政调解协议对行政主体的行为。统一起来这两点,二、三种模式变可以共同进行,互相弥补。

2.完善行政调解程序

第一,要对行政调解的启动方式进行确认。对行政主体的调解权利进行明确规定,树立不得拒绝调解的原则,使行政调解的申请启动渠道畅通。第二,要完善行政调解回避机制。考虑到调解工作的特殊需要,与行政调解的事项有利益关系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回避原则,相对人也可以自行申请其回避。第三,要对调解不同阶段的期限进行限制。尤其是对行政主体受理调解申请的期限进行规定,同时对做出调解决定的期限进行限制。第四,要规定行政调解过程中的保密事项。应详细规定保密事项,防止机密性的材料在调解过程中暴露,保护当事人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四、结语

行政调解文书 篇4

使用说明

一、调解卷宗

“调解卷宗”是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所涉所有文书立卷归档的总称。作为卷宗的封面。其中“卷名”栏目填写纠纷当事人姓名+纠纷类型,如“ΧΧ与ΧΧ之间经济补偿纠纷”。“卷号”按济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统一编号填写。保管期限分为短期、长期和永久三种,短期卷保管期限为5年,长期卷保管期限为10年。根据纠纷类型、协议内容和当事人实际情况等综合确定卷宗保管期限。

各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制作调解卷宗,一案一卷。对于纠纷调解过程简单或者达成口头调解协议的,也可多案一卷,定期集中组卷归档。

二、卷内目录

卷内目录是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一起纠纷立卷归档时卷内所涉及全部材料的目录,供查阅卷宗时使用。

三、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申请书

“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申请书”是当事人向调解委员会提交的要求调解其纠纷的书面申请。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填写当事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联系方式等;被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社会组织的,应当填写单位或组织全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联系方式,“单位或住址”栏填写单位或社会组织的地址。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社会组织,被申请人为自然人的,表格可自行调换。调解申

请书应载明当事人申请事项。调解申请书既可以由申请人本人填写,也可由他人代写,由申请人签名后提交本调解委员会,也可直接到市调解委员会(地址:人才大厦7楼)。

四、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调查记录

“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调查记录”是调解委员会向有关人员访问了解纠纷情况时所做的文字记录。“参加人”栏系指调查时在场的其他人员,不包括调查人、被调查人和记录人。“被调查人”栏应填写被调查人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或住址。调查记录经被调查人校阅或向被调查人宣读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和记录人签名。

五、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记录

“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记录”是调解委员会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疏导规劝,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过程的文字记录。其中“当事人”栏应列明到场的全部当事人。“参加人”栏为调解委员会邀请参与调解的人员。开展调解前调解委员会应当履行相关告知义务。调解记录应客观、真实、整洁、简练。“调解结果”栏可直接选择对应项打(√)。记录经当事人校阅或向当事人宣读后,由当事人、调解员、记录人签名。每次调解都要有记录。

六、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协议书

“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协议书”是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的书面协议。其中“编号”栏按照市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统一编号填写。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填写当事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联系方式等;被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

社会组织的,应当填写单位或组织全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联系方式,“单位或住址”栏填写单位或社会组织的地址。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社会组织,被申请人为自然人的,表格可自行调换。如果纠纷涉及三方以上当事人,另加附页载明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主要事实、争议事项”栏应载明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各方请求,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协议”栏应载明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履行协议方式、时限”栏根据具体情况填写。“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协议书”必须由纠纷各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员签名。需加盖市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的,经该委员会审查后加盖。需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确认的,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后,予以确认的,可置换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调解书。

七、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口头协议登记表

“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口头协议登记表”是纠纷当事人达成口头协议后,调解委员会对口头协议主要内容的记录。其中“编号”栏按照所在的调解委员会统一编号填写。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填写当事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联系方式等;被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社会组织的,应当填写单位或组织全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联系方式,“单位或住址”栏填写单位或社会组织的地址。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社会组织,被申请人为自然人的,表格可自行调换。如果纠纷涉及三方以上当事人,另加附页载明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主要事实、争议事项”栏应载明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各方请求,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协议”栏应载明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履行协议方式、时限”栏根据具体情况填写。口头协议登记表由所在的调解委员会填写。

八、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回访记录

“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回访记录”是调解委员会对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其他有关情况的记录。其中“当事人”栏填写被访问当事人的简要情况。“调解协议编号”栏填写回访所涉纠纷调解协议书编号。“回访事由”栏填写纠纷名称。“回访情况”栏可包括当事人对调解工作的意见、要求,协议的履行情况,以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仲裁结果或向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的执行情况等。“回访人”是指开展回访工作的调解员。

九、卷宗情况说明

对案件卷宗制作情况进行的必要说明。

十、封底

封底是卷宗的末页。封底由立卷人、审核人共同签名。

行政调解文书 篇5

一、突出重点,平安创建促和谐

1.是以和谐平安宣传为动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首先,认真开展了综治宣传月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制定了《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政法综治工作会议,表彰了2018年全镇综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其次,积极制作各种宣传标语。在本镇政府大门口制作了一块大型约2㎡的宣传标语牌,书写了10多条永久宣传标语和两条长横幅宣传标语。制作了6期《政法园地》宣传专栏,散发了各类综治、法律、科普等宣传单2000多份。此外,还把和谐平安村、平安家庭、和谐平安单位创建标准张贴到各村、组、单位。

2.是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筑就治安人防网络。近年来,该镇就如何发挥人防网络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尝试,加强了各级治安防范力量。全镇现有治安巡防队员8名,治安信息员29名,综治特派员3名,以退休干部、党员、教师、为主的治安志愿者20名,以村营长为主的一批村级信息联络员6名,以中心治安户、民间纠纷调解员为重要力量的信息人员80名。以上组织的建立使全镇在人防方面形成了一种全天候的三级防范网络。

3.是以电子监控为关键,筑就治安技防网络。近年来,镇政府不断加大技防投入,花钱买平安。今年上半年,该镇又在xx停车处、镇政府大门口等处增加和维修7个电子监控探头,探头全部联网到综治维稳中心的监控室。监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及时发现和打击治安违法和刑事犯罪行为。为保证电子监控探头的实际效果,在探头附近安装了街道路灯56盏,方便值班人员夜晚进行实时监控。按照县综治办提出的“一万人以下5个,一万人以上三万以下6个,三万人以上8个”的安装标准”,镇政府决定在明年再增加2个探头,分别安装在政府大院和xx农贸市场,这些新安装的探头将与派出所进行联网。

二、抓住基本,排查矛盾除隐患

一是建立“三心合一”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以乡镇综治维稳中心为依托,将群众诉求表达中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纳入其中,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机制,统一调度”,落实好“六个有”,即有领导、有专人、有制度、有职责、有牌子、有经费,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中心集中人力物力的优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二是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对本镇内的突出的矛盾纠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坚持做到一周一排查,一月一大查,做到排查矛盾与排查治安隐患相结合,与调处相结合,与打击相结合。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排查,坚持排查不留死角,调处不留隐患。各级调处组织定期将辖区纠纷的种类、特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以及涉及到稳定工作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到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指挥中心。各级调处组织都按户建立矛盾纠纷档案,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详细记入档案。

三是认真开展专项排查行动。自省市县布署“双排查”活动以来,镇综治委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综治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每月召开一次“双排查”工作形势分析会,听取各单位负责人和综治维稳信息联络员的工作汇报。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集中加以调处。

三、探索新路,“三调联动”化纠纷

xx镇积极探索推行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三调联动”工作新机制。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完善组织网络。今年8月,成立了“三调联动”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纪检书记担任副组长,派出所所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各村调解委员会等21人组成。司法所所长为镇矛盾纠纷调解中的首席调解员,聘请2到3名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为义务调解员。在全镇各村建立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挑选文化程度高、具有法律知识的村干部担任人民调解员,聘请了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三老”人员担任村、组义务调解员。

行政调解工作意见 篇6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发挥行政调解促和谐、保稳定的积极作用,现就2013年全市行政调解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从源头上减少争议纠纷发生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争议纠纷发生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XX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川府发〔2013〕14号)的要求。一是要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使行政权力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整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享受法律保护。二是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保证行政决策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决策过错问责机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听取群众意见,凡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三是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规范、公正、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通过改进执法方式,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杜绝执法不当导致新的纠纷。四是要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知情权,减少因政府信息不畅造成的行政争议发生。政府信息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全面公开社保、医保、低保、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农补贴以及其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五是要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要实现信息化,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职责权限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并及时更新。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时,将行政调解列为重要培训内容。

二、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营造法治环境,把握好行政调解的范围和基础

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市、区市县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科学界定本部门行政调解范围,依法明确应当调解、可以调解和禁止调解的行政争议纠纷的具体范围并予以公开。对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调解事项,要严格依法调解。对于行政不合理案件,行政不作为案件,行政行为存在瑕疵的案件,法律、法规不完善或相互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案件,历史遗留导致证据无法查明的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或影响重大的案件,可以探索纳入行政调解范围。对于因抽象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因行政许可、征收、确认或禁止性、标准性规定而产生的行政争议,因生效文书引起的行政争议,有关机关正在处理的行政争议等,可以暂不纳入行政调解范围。对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调解的民事纠纷,要积极主动调解;对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但政策允许调解的与行政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民事纠纷,要结合有关法治原则,大胆探索调解的具体范围,把握不准的,要及时组织研究。行政调解要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不能突破法律底线,要处理好合法与合理、国家与个人、经济发展与依法行政之间的关系。

三、进一步推进行政调解规范化建设

(一)切实加强行政调解组织体系规范化建设。市、区市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市、区市县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健全完善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作为行政调解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层行政调解机构建设,加强人员配备,做到“有人办事、有机构办事、有条件办事”。抓好市、县、乡三级直接面向群众的一线调解窗口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争议纠纷的化解处理。

(二)切实加强行政调解制度规范化建设。各行政执法部门尤其是行政调解任务重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纠纷层级管理、矛盾全程防控、行政调解与其他调解对接、责任追究、信息案例报送、统计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度;完善行政调解工作规则;规范行政调解申请、受理、调查、听证、调解实施、达成协议、协议履行回访和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争议纠纷善后处理等各环节行为;明确时限要求;规范行政调解文书,确保行政调解行为规范化。

(三)切实加强行政调解队伍规范化建设。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配备2名以上行政调解员,着力培育行业首席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市、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要完善行政调解员信息库,加大调解人员培训力度,切实开展评选行政调解专家、行政调解能手、星级调解员、类型化纠纷首席调解员活动。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使行政调解员达到“四懂”(懂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调解技巧)、“四会”(会预防、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文书),切实提高调解水平和技能。

(四)切实加强行政调解室规范化建设。行政调解任务重的行政执法部门,按要求设立行政调解室,悬挂行政调解标志,上墙公示行政调解范围、原则和当事人权利义务、调解员职责和纪律,以及体现和谐、和解、和气理念的温馨用语等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一)完善争议纠纷处理衔接联动机制。市、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要求,切实规范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的对接以及检调对接机制,重点是规范运行程序和操作办法,实现有效、无缝对接,形成调解处理争议纠纷的合力。

(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每季度要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社会敏感期、特殊时期要开展专项排查。要采取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等方式。对排查出来的争议、纠纷,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按照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化解的难易程度、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认真制定方案,及时进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对具有普遍性的争议、纠纷,有针对性地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和执法工作方式,有效预防和减少争议、纠纷发生。对社会影响较大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重大复杂的争议、纠纷,及时按程序报告。

(三)完善矛盾纠纷层级管理机制。根据争议、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难易程度、区域人数、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参照《XX市社会矛盾化解层级管理办法》,将争议、纠纷确定为三个风险等级,Ⅲ级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行政执法部门组织调解,Ⅱ级由区市县政府或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组织调解,Ⅰ级由市政府行政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

(四)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市政府把行政调解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工作纳入区市县政府和市级部门绩效考核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考核。各区市县政府要把行政调解工作纳入县级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绩效考核内容。市级部门要把行政调解纳入内设机构、下级行政执法部门绩效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确保行政调解工作落实到位。对因不履行行政调解工作职责、不作为或暴力执法等引起群体性事件、重大网络舆情事件、重大集访信访案件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市、区县市要把行政调解工作经费、调解员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开展行政调解工作所需要的场所、设施设备,确保行政调解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各部门要切实保障行政调解工作经费,保证调解员个人补贴落实到位。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行政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政诉讼调解若干热点问题探讨 篇7

随着时间的发展, 行政法律制度在不断地完善, 行政法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 一些明显带有公益诉讼性质的典型行政案件在时间中不断地发生。我国行政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行政公益诉讼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对于行政诉讼制度的时间一直从未间断, 但是任然没有建立完善的行政诉讼制度。因为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规范化探讨。检察机关何以发挥其行政公益诉讼的功能、检察机关何以发挥其行政公益诉讼的功能、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事项、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有哪些、如何对待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防止因行政公益诉讼而产生滥诉、如何界定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等各个问题都是当今最为紧迫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是否具有行政公益诉讼的机制

行政公益诉讼的机制是否存在于我国的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呐?有很多的学者认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只要充分挖掘现有法律条文的内涵, 调整行政诉讼实践的思路, 调整行政诉讼实践的思路, 就可以扩充到受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我国现在的法律规定之中, 法院对于社会组织以及公民提出的诉讼完全可以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的司法中曾经作了明确的解释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放弃了对具体行政行为内涵进行界定的做法, 为行政诉讼实践创造了条件, 保证了受案范围的开放性。

二、检察机关何以发挥其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功能

《行政诉讼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对有为法律规定的裁定和判决的案件可以按照法律程序提起上诉。如果社会组织和公民没有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公益诉讼, 那么这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则没有办法通过司法程序得到进一步的修改。学术界现在对于检查机关的权利的赋予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例如, 现在有的学者认为, 在提起行政诉讼这一问题上检查机关比法院、政府以及人民代表大会更加具有一定的优势。当今世界普遍的做法就是由检查机关提起诉讼, 对此我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规定。公平正义的公益诉讼的价值是由检查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提起的。也有很多的学者认为行政行为侵害或将会侵害公共利益时, 必须要由公民或者是社会组织先向检察机关举报, 检察机关只能是被动地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三、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

侵犯公共利益的主要行为主要有哪些呢?在一般意义上讲这个问题一般涉及到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对于侵害了公共利益的所有行为, 我们都可以对其进行诉讼, 但是行政诉讼案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所以他的范围也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就目前的案例来讲, 主要就是:危害自然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的案件、危害市场经济秩序案件、违反城市规划法的案件国有资产流失案件、行政性垄断案件、破坏文物案件、公害案件、重大项目的资金使用和公共工程的发包案件、违法发放抚恤金案件以及其他福利案件等, 这些案件都属于公益性的案件。

四、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有哪些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认为原告只能是在影响了自己的利益下才能够对其提起诉讼。我们不能够仅仅是依靠对受益者直接利益关系我做判定, 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 往往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利益, 在某种意义上, 原告的资格是由正当权利所要求的对各种利益考虑的程序权利的享有者, 这种原告的受益权是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当这种权益受到侵害时, 公民有权利对其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并没有确定无疑的权力, 只是享有一种利益的期待。

五、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是如何分配行政诉讼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就是说被告方必须要对被诉斥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原告方之是对一些事项提供一些辅助性的责任证明。在总体上看来, 行政诉讼中的行政私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被告方也负有很重要的举证责任。

六、如何防止因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而产生滥诉

在中国行政诉讼的案件中门庭若市的现象是很少出现的, 因为诉讼是需要成本的。我国法制水平相对于很多的发达国家还是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对于一般的公民提起诉讼所需要的成本还是属于比较高的, 所以人们不会轻易的提起诉讼。那就更不用说公益诉讼了。所以我们应该我该对其配备相应的设施。对滥用情况的出现加以防治。在防止这些情况出现时我们应该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案件审理阶段原告的自由处分将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其次对行政公益诉讼设置必要的前置程序。最后在受案范围上, 只适用于确实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的诉讼, 也即只限于公共利益受到或者即将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 且没有特定受害人而引起的行政争议。

参考文献

[1]王兰刚, 李平时, 孙志浩.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行政诉讼协调机制研究——从实证角度谈制度构建》.行政诉讼协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 0.52-54.

[2]路平, 刘并存, 卢清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行政诉讼协调理论与实务若干问题探究》.行政诉讼协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1-1.

[3]孙国杰, 石志阳.《行政诉讼以撤诉方式结案为什么高居不下?——对365件撤诉行政案件的调查分析》.行政法学研究, 1996.

[4]林平之, 卢治平, 孙国庆.《关于对行政诉讼协调理论与实务存在问题的探讨》.行政诉讼协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11-11.

行政调解研究——以交通纠纷为例 篇8

【关键词】行政调解;效益价值;协调机制

行政调解区别于其他调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必须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没有相关机关作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组织则不构成行政调解。如在交通纠纷中,如果仅是双方当事人自主协商赔偿,不报警,不用警方作为第三方参与纠纷的处理,那么就不属于行政调解解决相关纠纷的范畴,反之如果在双方自愿前提下,警方作为第三方勘验现场,划分责任,参与事件的解决则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

一、交通纠纷行政调解的规范分析

对处理交通事故而言,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主要的法律依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11年版的,该法自2003年颁布以来,2007年做出第一次修改,2011年是第二次修改。两处修改是与社会现实紧密切合的,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与空白性的特点,它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形都列举完善,只能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来逐步调整,使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增加做某些违法行为的成本便可以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足够注意就可以减少相关社会利益的损害。

关于在什么前提下可以进行调解以及国家对调解制度使用的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法律条文来解析:1、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发布《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该法已经被废止)第一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第八十九条;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9年)第十七条规定;4、《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第七十四条

从以上四个法律条文的对比可以发现,在第一个法律条文中适用的是调解先行的策略,想要提起诉讼需要提交相关调解资料,没有调解的记录不可以提起诉讼;在第二个和第三个法律条文中都有“共同”二字,要求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共同请求调解,该方式才可以被使用;从第四个法律条文来看,对相关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自主选择处理方式,是调解还是诉讼,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法律条文的变化是国家对相关处理方式的倾向性调控。先调解再进行诉讼,这样可以缓解诉讼的压力。要求必须是双方共同请求才可以进行调解也是过于苛刻,试想在纠纷发生时,由于人的私欲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达成一致的调解意向很困难,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调解的适用空间,把更多的纠纷解决推向了法院,这样既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尽快恢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与前两种情况相比,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显得更人性化,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完全自愿,彰显了一种民主气息。字面理解的确是民主的体现,但该条文修改的初衷更多的是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来审视现状,公安机关从事故发生到事故处理终结都介入,权力范围过宽,此条文的修改目的是缩减权力范围,但在这种情形下,公安机关有了更多推脱的空间。

二、交通纠纷行政调解的实证分析

从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1月到10月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起,造成87218人死亡、39175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0.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39097起,下降24.6%。宜昌市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007事故发生量为6258起,行政调解结案6085起,诉讼结案173起;2008年事故发生量为7331起,比2007年增长17.2%,行政调解结案7094起,诉讼结案237起;2009年事故发生量为8531起,比2008年增长16.4%,行政调解结案8193起,诉讼结案338起;2010年1到7月之间事故发生量为5811起,比2008年相关月份增长约17%,行政调解结案5497起,诉讼结案314起。川南某市公安局交警一大队2003年10月21日到11月20一个月的数据统计,该月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236起,当场调解93起,简易程序处理97起。湖南省某市某交警队,据相关人士两个月所作统计,该交警队处理的交通事故纠纷中,通过调解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纠纷占64.58%,其中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案件81起,该交警队按照普通程序调解成功的案件67起,调解成功率为82.72%。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行政调解在处理纠纷时被频繁使用,对解决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缓解了诉讼压力。试想如果这些事故都借助法院来处理,那么首先会给法院的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再者也会对当事人的社会生活带来不便。立案难是公认的,但我们也可以看见改革的步伐,从今年5月1日起立案将实行立案登记制度,该制度的执行对立案难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也期待这一问题的解决。其实立案只是开始,有限的司法资源仍不能满足当下庞大的交通纠纷形势,而且也会带来执行方面的问题,无论选择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矛盾,能拿得到手中的现实利益才是最真实的,只有一份有利益记载的判决书是不能彻底化解纠纷的。相应的,如果用行政调解来处理这些纠纷,可以彻底解决纠纷且便于履行,节约司法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发生事故是每个人意料之外的事情,但出现纠纷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结果也是众望所归,这样也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轨道。

三、交通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由于行政调解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双方达成合意,既节约了当事人的物质成本,又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成本,是符合利益主体需求的。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损害赔偿金额是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人强制责任险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再由当事人自己承担,而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是由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所以保险公司一般是不与认可的,没有参与纠纷解决,没有行使辩论的权利,也就当然不会轻易做出赔偿。保险公司不赔偿,问题就会有回归到原点,又需要重新选择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有责一方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来解决,而需要被赔偿的一方又想得到最大限度的赔偿金,利益针锋相对,都不愿做出让步。交警在调解过程中一般都不会把双方的利益放在同一个层面,有责一方的利益时常被忽略;利用调解方式顺利解决纠纷的前提是各方竭诚合作,而现实是各方主体工作模式、利益层次、解决方法“各有特色”,协调合作的程度也只能是有限度的。

解决对策。增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建设多方联调体系;从立法方面来讲,国家应不断完善有关调解制度的规定,完善对调解主体的追责制度,建构权力与责任相对应的框架体系;公安部门依法对执行调解的具体追责方式做出规定,并进行有效监督;加强对交警协调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养。尽量站在中间立场上做出分析评价,不做利益倒向,避免同情心泛滥;建立诉讼和调解相对接的运行机制,做好公安机关和法院之间工作的衔接,用统一的法律思想做出指导,协调运用行政调解与其他解决方式,共同发挥作用。行政调解有优越性,但并不表示一切纠纷都可以用该方式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汤怡.“大调解”背景下公安行政调解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高文玉.法制视野下的行政调解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陈永革,肖伟.行政调解:内涵界定、法理基础和应然价值[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

[4]左卫民,马静华.交通事故纠纷解决的行政机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朱文飞.交通事故纠纷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4.

上一篇:从规范书写到书写规范下一篇:《游子吟》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