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习作问卷调查

2024-05-24

三年级习作问卷调查(共11篇)

三年级习作问卷调查 篇1

《哈!这就是我》(怎么写好自己)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就是自己了吧!这不,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要求就是写一写自己,展示出真实的自己。

好像已经看到某个小调皮在挠头了,呵呵。

“写自己还不容易吗?”

“可我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呀!”

好吧,我们就来谈谈,该怎样写自己吧!

可以写:你的样子

如果这篇文章写给素未谋面的朋友,那么,先写写自己的样子,会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当然了,即使是熟悉的人读到,也很想看看你在自己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哦!

对着镜子,最好是全身镜,好好观察,你会最先注意到自己的哪个部位?是脸蛋圆圆的,眼睛小小的,还是个子高高的,肚子鼓鼓的……哈哈,每个小朋友都长得不一样,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那么你就抓住最有特色的那一部分,写下来吧。

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塑造不一样的形象,在描写的时候,形容词一定要丰富一些,还可以用上比喻句哦。

有个小朋友写道:“我的小脸蛋圆鼓鼓的,捏起来软软的.。眼睛不大,笑起来眯成一条缝,像个小月牙。配上一个西瓜太郎的齐刘海,又可爱又充满喜感。我的个子很高,常常站在队伍的后面。身上也是胖乎乎的。我最爱穿一件黑色的皮外套,显得很酷,虽然有时候会露出我圆圆的小肚子。”

读到这儿,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呼之欲出。按照从五官到身材的顺序,作者抓住了胖胖的、高高的特点,细致描写了脸蛋、眼睛、发型、衣着的不同之处,给人以具体又生动的印象。

可以写:你的性格

文章开头,丫丫老师说了,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是自己。可是,要想真正了解自己,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问过很多孩子,觉得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有一小部分孩子,对于性格还不是特别清楚,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所以,介绍自己,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

《辞典》里这样解释性格,它主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最能表现个别差异。性格就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对别人的评价:你怎么是这样的人。

有些小朋友活泼开朗,什么活动都积极参加,从不怯场;有的小朋友安静内向,不爱说话,很怕别人注意到自己。有的小朋友做事马马虎虎,非常粗心,为这没少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有的小朋友做事一丝不苟,为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有点小朋友勤奋懂事,在家常常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活;有的呢,就很懒惰,连穿衣服、洗澡这样的小事,还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忙。有的小朋友大大咧咧,宽容随和,和伙伴相处十分友善;有的小朋友呢,则很容易和同伴发生争吵,因为他们比较争强好胜……

你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它表现在你的言行举止和一贯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上面画了横线的词语,都是表现性格的词哦,你受到启发了吗?那么,请你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自己属于什么性格的人?然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写完后,读给你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看看和他们眼里的你是不是吻合哦。

还可以写:你的爱好、优缺点

当然,你还可以写一写你的爱好、优缺点,这些也能把不一样的你给展现出来。

写爱好,可以写自己最喜欢做什么,做这件事时的心情,还可以写自己在兴趣爱好方面取得的小小成绩。

写自己的优缺点(其实也是性格的一部分),就比写性格要简单些,因为突出的优点和缺点常常被大家评价嘛,所以归纳起来也容易一些。我记得去年嘎嘎写这篇文章,他分析自己的优点是很善良,在学校经常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路上看见乞讨的老人,他会主动地放下零花钱;回家,看到妈妈很辛苦,就给妈妈端茶倒水,还常常讲笑话逗妈妈开心。他说自己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爱哭鼻子。害怕了,会哭鼻子;受伤了生病了,会哭鼻子;没考好,会哭鼻子;受委屈了,也会哭……嘎嘎对自己的认识挺清楚的,举出的事例也挺有说服力的。所以,也请你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具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

最后,老师想提醒你的是,写自己贵在真实,写出真实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不直面真实的自己,又怎么能够让别人更加了解你,又怎么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呢!

三年级习作问卷调查 篇2

一、激趣, 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先导。学生的习作动机是利用大脑平时的生活信息积贮, 在兴奋状态下完成的。所以, 教师要用新的信息元素去激发学生头脑中贮存的信息, 唤起学生习作的灵感和兴趣, 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一天, 一个男生给我讲了他夜里做的一个梦, 说他骑着一匹大白马在田野里跑呀跑呀, 来到了一片山林里, 山林里有一所小庙, 他正准备下马进庙休息, 忽然从庙后窜出一只带花纹的大老虎, 他一惊从马背上掉下来……醒了, 发现自己还睡在床上……出于一种职业习惯, 我对他说:“你做的这个梦非常有意思, 能用笔记下来给我看看吗?”学生欣然同意了。十几分钟后, 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写的梦, 虽然不如他讲得那么精彩, 但语句通顺, 意思明确, 文笔流畅, 不会写的字词还标注了拼音。事后, 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讲梦,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话可说;写梦,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东西可写。如果发动全班学生都来讲自己做过的梦, 写自己做过的梦, 让学生感觉到讲梦、写梦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乐趣, 这不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吗?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 容易接受这种训练, 时间久了, 练笔的效果必然会提高。于是, 我把教材中安排的习作题先放一放, 在最初的作文指导课上, 发动学生讲梦、写梦。学生们讲述梦境时争先恐后, 积极投入, 尽管梦境支离破碎, 听的同学还是有滋有味。课后批改学生的作文发现:大多数“梦文”语言通顺流畅, 故事性很强, 内容栩栩如生, 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还给“梦文”加上了有趣的小标题。此后, 我在习作的教学中,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寓言或童话故事讲给他们听, 留给他们思维的空间, 激发学生编织创新的“梦”。如:一只狮子很喜欢鸡, 要建一个鸡场, 伙伴们推荐狐狸当建筑师。不久, 鸡舍建成了。可是, 鸡却一天天在减少。狮子查不出原因, 就向黑猫警长报案, 黑猫警长是怎样破案的呢?请大家续写故事。学生们兴趣很浓, 设想了许多破案经过, 习作时意在笔先, 滔滔不绝, 习作的难度明显降低,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搀扶, 让学生知道怎么写

在学生初步认知习作, 掌握简单的习作知识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习作的要求, 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命题作文。题目开口要小,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写时不感到太难, 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1. 拟写习作提纲, 通过调查完成习作。

如命题《我的家》, 习作提纲: (1) 住址、人口、工作、收入 (即经济情况) 。 (2) 生活情况。过去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现在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 (调查前, 对学生略加解释, 并提出调查的要求。习作指导课上, 选择基础好、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汇报调查情况,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之处, 全班学生共同修改。)

2. 指导学生观察, 选择习作素材。

要求学生尽量参加课外活动, 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如, 散步、翻杠、拍球、跳绳、“猜拳” (石头、剪刀、布) 、“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活动。习作前,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这些活动, 让学生说出观察的活动过程, 然后拟订习作题目, 随后再动笔习作。如习作《下课后》、《一堂体育课》、《捉小鸡》、《丢手帕》、《比赛》等都反映出学生课外活动的真实情景。这样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选材能力, 又避免了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

3. 搜集习作材料, 培养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注意捕捉、积累写作的素材。如, 星期日早晨, 让学生跟随家长上街买菜, 回来以后把买的菜分成三类:一类是荤菜, 一类是素菜, 一类是调味品。待学生写好后, 再提出新的要求:如味精是什么颜色, 酱油和醋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冬瓜是什么样的, 炒熟了的虾颜色有什么变化等等。让学生积累了这些素材, 以后写《买菜》、《炒菜》之类的习作就可以做到“有米下锅”了。

三、模仿, 让学生有所创新

学生的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 对于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来说, 范文引导更为重要。但是, 模仿不应是范文的临摹与翻版, 而是要求学生有所变通, 有所创造, 让学生在仿中创新。纵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 为了配合阅读课文,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 每次习作都提供了范文, 有的还提供了多篇范文。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范文, 研究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方法;接着让学生同中求异, 确定自己习作的思路及方法来拟写习作提纲;最后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 运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习作。例如: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范文《鲸的名片》、《海龟的名片》,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作者薛爱华是从哪几个方面设计名片的呢?通过讨论, 学生很快明白要抓住动物的名称、外观形状、个性特点等来设计名片。由于学生所选择动物的形状、个性、生活情况各异, 学生设计的名片也各不相同, 精彩纷呈。

三年级习作教学谈 篇3

一、半命题习作或命题习作

看图习作提供了现成的写作材料,学生无需像命题作文那样独立取材,这便于集中精力学习观察的方法和表达的技巧。观察习作相当于美术教学中的“素描”,旨在练就学生观察局部事物的基础能力。三年级把这两种习作方式与创作型较强的命题习作交叉安排,有助于实现由“述”到“作”的过渡。为了给命题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前两种习作方式的训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能提供观察的敏锐性和条理性。看图作文,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要求状物的图画和实物,要教会学生运用比较观察法,从比较、鉴别中抓住事物的特点。

2.观察与思考(包括联想、想象)组合。要告诉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对画面或失误本身的观察,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充分发展思维。

二、由写好一段到写好一篇

段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部件,是篇的雏形。学生起始作文,要从练习写好一段话入手,把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写清楚,写具体。具备了写好一段的本领,写好几段就不难了。能够写好几段话,懂得围绕一个意思,在添头加尾,连缀成篇也就不难了。由段到篇的训练,可采取如下步骤。

1.从自然段到结构段。自然段是句的扩大。一段话的句与句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先总后分,先总、继分、再总;有因果式,承接式,并列式,诸多关系;有的体现时间顺序,有的体现方位顺序等等。

2.从片段到综合。写文章,其形式是一段话,其内容是事物的局部。要完整地写好事件和人物,先要练就观察、描写事物局部的基础能力。片段训练的方式有:写中心段,开头段,结尾段、外貌段、对话段、心理段、动作段、描景段、状物段等。在进行篇的训练时,宜辅之以片段训练引路。

三、由口述到笔述

先说后写,以语带文,以口头语言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这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体现过渡性质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个“过渡”中,要把握如下两点。

1.把“看”“想”“说”“写”四个环节串联起来。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有些人很注意自己写得好,对于怎样写这个问题很重视,可是对于怎样说这个问题很不重视。这是本末倒置,这样学习写作是很难学好的。有些人重视写,也重视说,就是不重视想,说话或者写作的时候,不耐烦好好地想一想,常常脑子里还模模糊糊的就说出来、写出来了。这样,说的话写的文章也一定模模糊糊,不准确,不鲜明,这样学习写作也是不容易学得好的。”

2.丰富学生的书面词汇。学生口述作文,应努力缩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距离,求得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一致。为此,要引导学生经常朗读和背诵课文中形象的语句和有关的段落,吸收书面语言的词汇和句式。

四、由模仿到创造

作文的模仿有自己的特点,仿写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坚持读写结合。一是先内容,后形式。学生写一篇课文(无论讲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先要理解它的内容,而后再研究它的表达形式。写一篇作文,也要先在内容上下功夫,再从自己的写作内容出发,考虑怎样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

2.抓准“模仿点”。三年级作文训练,有五项基本要求:一要训练观察力,二要写得具体,三要有个次序,四要重点突出,五要抓住特点。这五项基本要求,就是习作例文的主要“模仿点”。每次习作,重点模仿一个方面,经过多次反复,学生就会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写法。具体到一篇例文,还可以捕捉到一些小的“模仿点”。

五、语言的积累和资料的积累

讲解遣词造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文本中积累语言,在网络上积累一些有关资料……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例文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及如何联句成段、联段成篇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例文遣词造句的方法,并注意积词蓄句,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总之,要教好学生习作,除了让学生做好五个过渡,还要让学生多联系、多观察、多收集一些资料,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多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习作指导 篇4

《语文课程标准》对3—6年级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是从“习作”的角度提出的,“习作”既有别于低年级的“写话”,也有别于“作文”。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在写作时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相信三年级的老师都有同感。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打不开思路,没的写;二是说得好却写不出来;三是有的写却无从下笔。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写作的激情,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

一、拓展思路

以单元主题为圆心,以学生的感知为半径,画出的圆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不限字数,不限文体。实在有困难,日记、周记也是“习作”。思路打开了,学生才能有的写,愿意写,这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当然,学生要做选择,根据自己的情况,至少写一篇或一段,也可多写,上不封顶。

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两个题目选作。A.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提示:早晨-中午-傍晚)。B.写一写生活中哪些颜色有特殊的作用?我是这样指导的:提示学生“颜色”的题材很多,例如:仿照课文《爱什么颜色》再写一节;仿照《金色的草地》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从“畅所欲言”第一个话题中引一件事物,介绍它,或者写自己与它有关的事;写自己对白色的联想。此外还可以写:读了《颜色变的戏法》后自己是怎么做实验的;用自己的话描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景色;我和某种颜色„„这些都是很好的题材,让学生尽可能拓开思路,选择自己有所“感”的话题写,不要求每个学生写所有的题目,但鼓励多写多练。学生写了三个题材,一是仿写课文。比如“我喜爱粉红的颜色,因为春天的桃花是粉红的,我的裙子是粉红的,连我的房间、我的梦也是粉红的。”虽然不成熟,但是反映了孩子的心声。二是有的学生写院中的牵牛花,而且观察很仔细,写出了牵牛花一天的变化。还有的同学写喜爱白色,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写白色,什么粉笔、白云、羊群„„甚至还有丑恶的白色污染、白眼„„。

二、我手写我口

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基本上能做到说什么,写什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就着力培养学生由说过渡到写。因为由说到写涉及构思、写字、选词、造句、安排条理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必须降低难度,帮助学生迈开第一步。开始时,不宜设置很多障碍,比如要求没有空格(即不会写的字),不写错别字,不出病句,先想好条理,等等。应该先把说的写下来,哪怕由老师、同学、家长记录学生说的话,或者干脆录音,把录音用文字写出来。有了书面的东西,就迈开了第一步,然后再读一读,查一查,互相看一看,问一问,把文字梳理梳理。坚持做下去,必能达到“说什么写什么”“我手写我口”的目的。因此,我特别重视“畅所欲言”的交流,并把交流与“笔下生花”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习作题目是《听声音编故事》,书上提供两幅图。空白图让学生想还有什么声音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是分两部分来指导的,首先放了一些声音的录音,如:动物叫、火车鸣笛、汽车紧急刹车、洗碗、炒菜„„让学生在声音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口头说。第二步我领着学生编故事。第一幅图是青蛙在唱歌,我起第一句,“在一个池塘边,住着青蛙一家。”“有一只青蛙,嗓门特别大。”“一只小青蛙,很想像爸爸一样会唱歌。”„„然后请学生往下接,如果讲不下去了,其他同学再接着讲。这样做过一次以后,分小组编故事,每组编一个,汇报,再自己编,写下来。要特别重视说完以后的写,不管说得怎么样,先写下来,读读,再修改通顺。

三、练习落笔

落笔即开头。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的吐白很重要,“写的时候,先想想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它告诉了我们如何落笔。本单元习作的话题,基本上记人写事。如果不会开头,让同学之间先议一议,那件事“是怎样发生的”,立刻把说的话写下来。有了开头,往下写就容易了。第四单元习作时三位小朋友的吐白更是引起了我的重视。第一个小朋友说:“看看课文是怎么开头的”。提示我们要从阅读中学习写法。我举了两篇课文做例子,一篇是记叙文《日月潭的传说》,另一篇是《五彩池》。然后让学生看书讨论,我们尽量少讲,不必讲解和整理有多少种开头的方法,往往讲得越多,越是束缚学生的思路。第二个小朋友说“我模仿《葡萄沟》的开头写。”提示我们要大胆地运用从课文中学过的东西。一开始学生模仿得很笨拙,但这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我们在评价时要以表扬为主,不要埋怨学生为什么没有模仿好。例如班里有个学生这样模仿:“鞍山有个地方叫岫岩,那里盛产玉石。有老玉、河磨玉、岫玉、甲翠,其中最好的是河磨玉”。第三个小朋友的话更是让大家增强了自信心,他说“我觉得怎么开头都可以”。提示了我们写无定法,要摆脱各种束缚,大胆地写。具体到这次习作(根据你搜集、采访的资料),先要交流采访的情况,把要说的写下来。我们把重点放在开头上,有个开头就好,能模仿课文更好,如果加上自己创造,就更要表扬。

总之,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允许学生存在写得不具体,内容不集中,表达顺序不清楚,语句有毛病等问题,鼓励学生写后自己读,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由于二、三年级之间的习作要求跨度较大,随着年级的增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见到作文就有头痛现象发生,习作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三年级学生对习作有一种生疏感和恐惧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一、习作教学定位不准,要求过高。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学生初始习作按成人作品的格式来要求,当成“佳作”,内容要“新、奇、巧”,结构要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成篇习作的要求脱离儿童的思维发展和年龄特征。然而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则往往显得幼稚、浅显、简略,不那么符合标准和要求。学生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习作“高不可攀”的畏惧感,渐渐失去了对习作的兴趣。

二、习作教学缺乏指导,放任自流。

有些教师曲解新课标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理念,怕讲得太多会束缚学生思维,就要求三年级学生完全独立地去写,对于习作究竟该怎样写法,连最起码的讲解也没有,有的对学生只提出一些要求,但教师的指导十分笼统。例如:“你们去观察一下大自然,写一写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一想如何把自己的话说清楚”,“你们动手做一做,如何把做的过程写出来”等等。至于如何观察自然,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较具体,这些都不加指导。有的教师让学生回家自己找内容写,甚至让家长帮忙代写,更有甚者让学生抄课外读物中的“优秀习作”。

以上的种种放任自流,不可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只会教学生说假话、套话、空话。

三、习作训练形式单一,缺乏创意。

有的教师在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只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范文,要么照抄范文词句,要么根据教师现成拟好的提纲,“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段模式,只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学生也不知从何处下笔,这样写出的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违背了儿童“我口说我心,我手写

我口”的童真童趣。有的教师过分注重记叙文训练,轻视或放弃“放胆文”、“观察文”、“童体文”训练,这样不足以反映或表达他们生动活泼的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感受,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不能吐露真情实感,缺乏儿童应有的情趣和创见,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

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怎样解决上述几个主要问题呢?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要求写句子,进入三年级写成篇习作,二、三年级之间的习作要求跨度较大,学生通过努力很难达到,一些学生会放弃努力,对习作产生恐惧心理。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调动学生习作兴趣,我经常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我会用轻松的口吻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多有意思,把写话再多写几句,就叫习作啦”“把你经常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是一篇习作”通过老师这样的暗示,学生觉得学的轻松,乐于接受。

每次写作文后,学生拿到自己习作本,他最关心的不是老师给他修改了什么,最关心的是打了几颗星,画了哪些精彩的句段。因此,我批改学生习作中精彩句段都画上波浪线,大加赞赏,给予高分,在课堂上请他们大声朗读自己的精彩句段,评选为“优秀小作家”这样放大学生的优点,学生就越喜欢写习作了。

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要写什么,学生肯定不太乐意去写。如果换一个方式,效果可能不太一样。三年级上期第一单元的习作是:颜色。怎样让学生喜欢写,写得有情趣,我买来了五颜六色的彩虹糖,通过猜谜,观察,品尝,想象等多种手法运用,学生习作兴趣大增,而且内容丰富多彩。

2、注重培养学生连贯的说话能力。

平时上课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模仿说、对比说。我们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课外延伸性的口语训练,这些练习我从不放手不管,我都把它们一一放在课堂上用三五分钟来搞一次口头作文比赛。如学习了《翠鸟》之后,我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生们当场说出如小猫、小狗、兔子等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不仅说出了动物的外形特征,也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原因,每位同学说的话就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课后我让他们把他们所说的用笔写下来,效果很好。

在学习了《葡萄沟》一课中,有一句话:“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我让学生说一个比喻句,有的学生说:“夏天来了,银杏树慢慢地打开了一把把小扇子,为我们遮挡灿烂的阳光。”让学生亦记亦说,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

3、指导积累好词、佳句、好语段。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采蜜集”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好语段。我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在写作文时鼓励学生运用。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另外,我还开展班级作文比赛,学生个个欣喜若狂,今天你的作文贴在了墙报上,明天我的文章也能争取见报,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积极写作兴趣。

三年级上册习作八 篇5

自由作文

主持人: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李 萍

主持词:

亲爱的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本次习作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也可以写自己的快乐或烦恼……总之,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动笔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写的时候,要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写完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另外,老师建议你可以把这个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建一个“习作成长档案袋”.

◇学生习作

快乐生活滑起来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2班 沈骏诚

爸爸妈妈带我去内蒙古坝上草原游玩,我们乘着霸气十足的越野车,在宽阔的草原上,在金色的沙地里,刺激地玩大穿越,哪里好玩,我们的车队就停在哪儿看风景、玩游戏。

这不,今天我们的越野车在一座山坡下停了下来,这座山上全是我们小孩子喜欢的沙子,不过今天我们可不是来这里玩沙,而是滑沙。是像滑雪一样拿着滑雪杖,穿着滑雪板,慢慢地往下滑吗?那你就错了!

只见导游哥哥分给我们小孩子每人一个塑料做的滑沙板,一声令下,让我们一个个地从山脚下往上爬,爬山可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可兴奋了。可今天在沙子山上爬,跟平时的山大不一样,脚一踩就陷下去,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把脚从沙坑里拖出来,我们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来到山顶,往下看的时候,好高哦,下面的爸爸妈妈看上去跟我们一样大了。

只见一个个小朋友乘在滑沙船里飞速地往下冲,我激动得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了,叔叔让我两只手紧紧抓住滑板的两边,腿缩着放在船上,叔叔轻轻一推,我的小船就像箭一般往下俯冲,我有点紧张,害怕船翻了会怎么办,正想着的时候,小船已经安全“着陆”,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太刺激了!

就这样,我们这些小孩子爬上、冲下,玩得不亦乐乎,滑沙让我们体验了快乐,小朋友们有机会也要去尝试一下哦!

【点 评】快乐生活滑起来,好动感的题目!滑什么?滑雪?不是,是滑沙!很独特的选材!小作者重点写了“爬沙山”和“滑沙”的独特体验。动词运用贴切,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真切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假日生活带给孩子们的`全新体验。

(指导老师:周明红)

观海宁潮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4班 徐天晨

农历八月份是海宁一年一度的观潮期,尤其以八月十八的潮水为最大。国庆长假,我们也准备去体验一下海宁潮的壮观。

早上,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风把我们的伞吹得东倒西歪。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海宁大缺口镇,这里由于前来观潮的人太多,好多道路都已经封道了,我们的车子只能远远地停在停车场,步行到江边的海塘上,可想而知海宁潮的名气是多么大啊!听大人说,今天的风很大,潮水一定也会很大,多么期待啊!

我们在大缺口农庄吃过简单的午餐后,结伴来到江边,长长的护江堤坝宛如一条长龙卧在江边,把我们与江水隔开几十米远。此时江边堤坝上早已经挤满了人群,人们都在等待着潮水的到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突然人群中传出了一声:“来了。”我心里在想什么来了?没等我回过神来,爸爸妈妈也都在说:“来了来了。”噢,原来是潮水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潮水在哪呢?我怎么一点也看不见呢?真是急死我了!急得我直跺脚,小嘴巴都撅起来了,双手叉着腰,心里也有一些不服气。妈妈让我向最远处望,在江水与天空连接的地方,终于我看到了一条长长的白色的浪。渐渐地,白色的浪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粗了,可以听见滚滚的潮水声了。终于潮水像万马奔腾似的向我们扑来,哇!真是太雄伟太壮观了。传说是仙人喝酒时不甚失手将杯中的琼浆倒了出来,所以潮水浊浪滔天,波涛滚滚。一波接一波的潮水向我们涌来,它淹没了石头,拍打着堤坝,岸上的人们都发出赞叹声!

海宁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点 评】天下海宁潮,举世闻名。小作者通过描写看潮人之多,潮来前焦急等待的心情,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读者也仿佛亲眼目睹了八月十八的海宁潮。值得肯定的是小作者能注意细节描写,例如通过“跺”、“撅”、“叉”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自己等潮时的焦急心情。通过写潮水的声音、形状、传说等展现了海宁潮的壮观。

(指导老师:李 萍)

冬眠的蜗牛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3班 王奕博

我家有一个“蜗牛房”,里面住着蜗牛兄弟。它们整天背着一个海螺似的“小别墅”.你可别以为它们看不见,它们的眼睛长在触角上,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马上躲进“小别墅”里不出来。蜗牛也有嘴巴,看上去像一个“小老头”一样没牙齿,可实际上它们有二万六千多颗牙齿呢。它的身体软软的,“腹足”上有粘乎乎的体液,能避免腹足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黏液的湿滑性有助于蜗牛爬行。

一天放学回家,我像往常一样给它们喂菜叶,却发现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倒挂金钩在“屋顶”.我定睛一看,呼――,原来是蜗牛啊!可它们为什么倒挂着躲在各自的“小别墅”里?我轻轻地拍打着“蜗牛房”,心想:蜗牛,蜗牛,快来出来吃东西呀。可是蜗牛纹丝不动。我有点着急了,重重地拍打了一下,倒挂着的蜗牛兄弟掉了下来,它们的“小别墅”门口还蒙着一层薄薄的亮晶晶的体液。妈妈走过来看见了,推测说:“蜗牛不会是死了吧?”真的吗?我有点不太相信。于是,第二天我问了科学朱老师,朱老师说:“蜗牛是冷血动物,现在天气冷了,它们是冬眠了。”

看来这个冬天它们都不会出来了。蜗牛兄弟,明年春天,咱们再见。

【点 评】小作者独具慧眼,抓住了蜗牛最大的特点,坚硬的外硬,软软的身体进行描写。新鲜的比喻,也让蜗牛的形象变得妙趣横生。小作者热爱生活,观察细致,敏锐地关注到了蜗牛纹丝不动的现象,细细写来,具体生动,吸引了每一位读者。

(指导老师:陈月红)

躲猫猫的秋姑娘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4班 程奕钦

夏天慢慢地过去了,秋姑娘也悄悄地走近了,她似乎和孩子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秋姑娘调皮地躲进了草丛里,小草慢慢地变成了枯黄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条金灿灿的地毯,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尽情地翻滚着,享受着秋日的阳光。

秋姑娘偷偷地躲到了树林里,树林里的树叶立刻变得五彩缤纷。金黄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的梧桐叶像一只只蝴蝶随着秋风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在地上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美丽的秋装。

秋姑娘又开心地跑进了田野里,绿油油的稻子一下子就成熟了,远远望去像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海,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舞动。我轻轻托起稻穗放在手心里,沉甸甸的稻谷里我闻到了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秋姑娘又匆匆地钻进了果园里,果子听到了秋姑娘的呼唤,拼命地成长着。一个个大苹果露出了红红的笑脸;黄澄澄的梨子压弯了树枝;桔黄色的桔子躲在碧绿的枝叶下向人们招展着她的美丽……

秋姑娘真厉害啊!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像魔术师一样,把他们变得生机勃勃,让他们更有秋天的味道!

【点 评】躲猫猫的秋姑娘,一听这题目我们就被吸引了。小作者是多么富有想象力,把秋天当做一个调皮的姑娘,她躲进草丛,草丛变黄了,躲进树林,树叶变得五彩缤纷,躲进田野,稻子一片金黄……读着这样的优美的文字,我们仿佛又置身于多彩的秋季。

三年级习作批改评语 篇6

2. 字迹也要端正,这和第一条一样是基础……

3. 学会简单的修辞,会描写景色什么的……

4.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5. 开头简明扼要

6.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7. 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8. 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9. 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10. 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11.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12. 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13. 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14.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三年级习作问卷调查 篇7

一、解读单元教材,定位习作目标

纵观人教版三年级各单元的编排,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单元系统。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单元习作,习作主题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编者充分考虑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很巧妙地将习作重点贯穿于单元系统中。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读写结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内容都与“课余生活”有关。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孩子七彩的童年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我确定了本单元习作的整体目标为: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有趣的课余生活,表达出愉快的心情与感受,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二、多向提供支援,积累习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无法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习作也就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支援,帮助他们积累习作素材。

1. 写日记。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可以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日记不像习作课上的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它容易触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是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契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不时地布置学生写日记,如心情日记,希望孩子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还会让他们写写课堂日记,用课堂上所学的关键词来写一写,这样既梳理了课堂收获,又给他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2. 观察身边景物。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观察作文。于是我提前两周布置了观察绿黄豆发芽的作业。到了习作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的豆子发芽了吗?”有几个兴奋地喊道:“发芽了!发芽了!”可一部分孩子一脸苦恼,追问原因发现这些孩子的豆子没有发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慌,我事先找了豆芽发芽过程的图片,图片非常清晰。于是我让那些孩子先观察图片,然后进行习作指导,最后才让他们去写。事实证明,没有亲手做过实验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写。于是我马上改变策略,当天中午我就把那些不会写的孩子组织起来去观察。当时秋意正浓,我们校园里的银杏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让他们看一看银杏的样子,摸一摸树干,想一想树叶飘落的样子,还可以捡一片落叶来观察一下。看着他们细心地观察,激烈地讨论,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收获。这些孩子的第二次习作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吗!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习作的素材,所以要想学生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积淀习作素材。后来的几次习作,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因地制宜地选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3. 提供影像资料。

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师还可以提供恰当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去“九九回归林”,可是要他们写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了。于是我特意去了一次“九九回归林”,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把美景拍下来,用这些照片制作成PPT并在照片旁边给出地点和一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素材。

三、巧用“小练笔”,分解习作难度

教过三年级的老师应该都能发现三年级的课堂作业本中“小练笔”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我们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有计划地分散落实一些三年级学生习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每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如句式练习、语段训练、篇章结构模仿等为支撑点,让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使单元的习作目标分解到了每次阅读教学的练笔中,习作教学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

1. 仿写———抓典型。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筛选并符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都是名篇,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特色的片段,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些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从学到用”、“从仿到创”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难度。

2. 续写———找拓展。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篇8

一、通过日常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作文这个“陌生”的“客人”产生好感与兴趣,才能把他们自己心中“最好”的东西拿来“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从此,他们才会变成“无话不谈”的良朋挚友。这样也能够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写作、害怕写作与写作时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特别对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兴趣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小心呵护。

1.“说”身边熟悉的事情,是学生“会”写的前提。“会写”是建立在“会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学生连口头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如何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习作?为此,要在学生“写”之前对他们做专门的“说”的训练,只有学生说得“滔滔不绝”,在写的时候才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而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就成了他们“想说”和“会说”的前提。例如: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不仅可以让他们津津乐道,更培养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他们“会”写的前提。

2.“写”身边熟悉的素材,是学生“乐”写的关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身边各种各样的带有插图的儿童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此入手,让他们随意地写这些故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完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相互评价。当然,老师更要给他们创建展示“习作”的平台,如“把我的习作读出来”活动。再进一步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习作举办班级作文展览。另外,利用学生每天必看的“动画片”,在看完后要求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从而培养他们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是作文生动的重点。“观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手段,也是想象作文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文不仅仅有简单的枝干,还有鲜嫩的绿叶。例如:在指导《我的老师》这一习作的时候,在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老师的外貌形象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平时面部表情或衣着的变化来想象老师的心理活动。

还应该注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教学中我们只是要培养他们简单地“察”和简单地“想”的意识,并在习作中能够初步体现出来就行了,而不应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察”后的“想”这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思想的渗透,而不必在观察细节后精确地阐述。

二、通过课文教学促进习作练笔

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名家的名篇,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典范之作。例如《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西湖》《拉萨的天空》《小露珠》等等,这些纪实、想象与优美的课文是初学作文者的“范文”。所以,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依托课本当中这些典型的“范文”,让他们在学习这些“范文”的同时去熟读、去精选、去感受、去模仿。

1.仿写课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小学的作文教学除了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还要从“范文”中“仿”出写作的形式、结构与基本技巧,课本中优秀的“范文”,就是学生仿写的最佳素材。例如:教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学生仿写的“让我们荡起秋千”“让我们踏上火车”……在写出学生自己心里话的基础上,更是有了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韵味”。

2.续写课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好多在最后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完《哪吒闹海》一文后,老师说:“东海龙王父子被制服了,但是几十年后龙王的孙子——这个“官三代”又开始欺压当地的渔民了,哪吒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这时的学生都觉得有很多话要写,课文中经典的词句与精彩的打斗场面都会出现在他们续写的“文章”中,而学生平时在其他动画片当中看到的或由此想到的种种“精彩镜头”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文章增添更多鲜活的画面。

3.改写课文。改写课文就是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在改写课文过程中,通过学生简单的“剧本创作”,培养了学生处理文字与写作的能力。如苏教版第五册的《小露珠》《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童话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作了改写,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排练的剧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是一种全新的练笔与写作的模式。

4.写读书笔记。课文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课本中的课文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对这些课文教学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情感教育,而交流学习心得或写读后感都是一种不错的形式。例如:读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诸多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在“读后的写”中得到新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通过批改点评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不叫“作文”,因为学生们写得缺乏逻辑,语病也很多。所以老师在批改与点评时不能把这些“刚刚发芽的种子一棒子打死”。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我认为对于刚学写作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作文的批改与点评首先应该去寻找并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与鼓励,其次才是适当地修改习作中的语病和错字等,让学生对作文充满自信。

(司利亚,沭阳县广州路实验小学,223600)

三年级习作问卷调查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真实自然地表现“真我”。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尝试与人合作,共享习作的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①阅读范文时,要能够概括地说出那个同学是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哪些内容的自我介绍。

②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真实,有条理地作介绍。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自身特点,准确而真实地表现“真我”。

指导过程:

一、 猜一猜

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2、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壮,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知道他又是谁? (猪八戒 )

提示:人物特点要选独特来写。

人人都有的可以不写。

二、面对自我“看一看”

观察“镜子中的我”。现在,我们拿出小镜子,抓住特点,“自卖自夸”,欣赏欣赏镜子里的.自己吧,小声描述一下自己的外貌。(提出要求:看看你们的脸、头发、眉、眼睛、鼻、耳朵、嘴、牙齿分别是怎样的?)

出示“好词平台”,供学生选用。

看一看老师的“外貌描写词语小宝典”,它重点向你们介绍了描写五官时会用到的词语。请你们小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用的(略)

3、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跟同桌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

三、学习例文“读一读”

1、有一个叫杜月斐的小朋友,写了篇作文,题目叫《这就是我》。请看例文,读一读,想一想杜月斐小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学生读例文)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1)读了例文,你知道杜月斐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了吗?她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

(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要注意些什么?

3、板书归纳本次习作要点:

⑴首先介绍自己外貌: 年龄、身材、长相、声音等。

⑵要抓住特点: 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⑶要有一定的顺序。

四、 口头作文“说一说”

1、知道怎么写了,我们试试口头介绍一下自己吧。

出示说话要求:

(1)介绍自己的年龄、身材、长相、性格、和兴趣爱好等。

(2)注意说出自己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3)介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醒、补充。

3、小组推荐说得较好的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互相评议,共同提高。

五、独立起草“写一写”

1、学生独立仿写,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三年级下册《习作5》教案 篇10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选择和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教学重点:

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的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练习。

教学难点:

明白如何筛选材料。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用具:

小黑板、有关端午节的材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作

(1)小朋友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丰富朴实的真挚情感。

(1)产生学习的兴趣

(2)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呀?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板书:名称、来历、内容、特色)

(3)小朋友,这里是胡瑞芝同学找来的 端午节的资料,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了解了解资料上所介绍的内容,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请把你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多读几遍,想想有没有补充。

(4)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八张卡片,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可以参照这个板书。

(5)小朋友,有一位外国友人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感兴趣,不知道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很骄傲地把端午节介绍给他呢?

(6)写——说说端午节:请小朋友把刚才介绍给外国朋友的话写下来,留给更多的外国朋友看,好吗?

(2)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介绍自己的节日以及相关内容,把自己所了解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听。

(3)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学生汇报排好的资料,指名读读

(5)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再指名说

(6)学生写草稿

(二)修改誊写

(1)自主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语句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2)相互修改

①交流习作,师生评议:挑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习作各一篇。

②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③评价习作:学生自评,师生评价,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3)誊写作文

学生读文章修改作文。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朗读文章;学生朗读习作,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说一说修改意见;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利用书信引领三年级学生课外习作 篇11

一、激发师生写信的欲望,师生共读一本书

小学生普遍对习作充满畏惧感。如何克服这一障碍,我首先提出和学生一起读一本书。开学初,我们共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了解了小男孩鲍雷伊的习作成长经历。我带领大家读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学生们发现鲍雷伊的变化真大啊!接着我又带领大家读读鲍雷伊的署名,学生发现鲍雷伊的署名有时是开心的鲍雷伊,有时是难过的鲍雷伊,有时是着急的鲍雷伊,有时是乐观的鲍雷伊,觉得非常有意思……书读完后,我提议大家也来学学鲍雷伊,写一本书,书名可以叫《亲爱的飞华小姐》。学生表现出了异常兴奋的情绪。

二、提供学生写信的活水,家长推波我助澜

从开始写信到现在,我已经写了二十封信了。这些书信的主要作用是引领。引领什么?写的内容很要紧。我觉得生活中不乏写作素材,可是学生捕捉不到,于是我着重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上学期我主要借鉴了课文的单元习作内容,作为课堂练笔的延伸,如让大家在课堂内进行对话练习的片段仿写,到课外回信内容为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这个梯度还是比较有效的。也有跟生活内容有关的,比如中秋节、国庆节,就请学生选择最有意义的、最想告诉我的事情来写;也有跟学校的活动相关的,比如我校每学年都会组织一次儿童文学创作系列活动,其中三、四年级是绘本创作比赛,我又结合童话单元作文,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进行童话创作;还有自己想到的一些活动,比如持续观察绿豆发芽、写连续观察日记、给家人洗一次脚、自己学做一件家务事,写写这些事的经过和体会;观察家乡的桥和建筑;和家人共读一本书《中国神话故事》;向我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应该说,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乐于去做、容易去写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将刚刚实践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容易把握当时的体会。再加上有父母的指导以及书信的仿写,学生的习作素材多了,畏难情绪就少了。

三、引领学生写作的方法,提供范文促提高

写信还需着重解决一个怎么引领的问题。我除了提供习作素材之外,还提供了一些范文。这些范文有的来自于我自己的下水文,有的来自于同班孩子的优秀习作,有的来自于同年段孩子的习作。目的只有一个,接近孩子的写作水平。渐渐地,学生的表达欲望强烈起来了,仿写能力也强了许多。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向学生推荐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学—用”“仿—创”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习作难度。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我让学生模仿这个片段来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小动物,学生稍微思考后就发言了:“一身白白软软的毛,一对又尖又长的耳朵,加上短短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一身硬硬的厚壳,四只小小的脚,加上短短的尾巴,凑成了慢吞吞的乌龟。”

我认为作文主要来自于观察和想象,所以在信中,经常会提示这两者的重要性,并对能独辟蹊径进行创作的孩子给予表扬。在观察绿豆发芽的实验后,许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强了许多,有学生觉得只要善于观察和想象,写作其实并不难。

四、保持学生写作的热情,及时反馈增自信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的热情,及时反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除了在信中进行集中点评,还给特别认真、进步大的孩子给予“A”的鼓励,每星期五会朗读优秀的文章,为得A的学生颁发笑脸奖,并将文章在班级网上发表,让家长和同学一起为这些文章作点评,让学生因老师、家长、同学的评价而信心满满。请看我班一学生写的文章。

亲爱的飞华小姐:

近期,我学会了游泳和自行车。

我先说游泳吧!我参加了由六个人组成的游泳学习团,没想到,其他人中耳炎的中耳炎,重感冒的重感冒,偷懒的偷懒,全部“临阵脱逃”,只有我最后学会了游泳。

还有自行车呢!上个星期,我还在骑有护轮的自行车。要知道,大家都已经在骑威名远扬的“猎豹车”了,而我骑的还是臭名昭著的“蜗牛车”,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有“必杀技”:蜗牛脱壳。

首先,把一直放在婆婆家的自行车拿回城里练习,这是练习的最佳时段,因为他们作业超多,暂时没时间练习。

然后,等我全副武装后以最大时速和马力“秒杀”他们!

有一次,我骑得飞快,好像比以前更轻松,手扶着龙头格外平稳。我对妈妈说:“我觉得自己好轻松!”妈妈说:“因为我没有扶着,减少了重量,所以你会更加轻松!”“什么??”我一紧张,就向花坛撞上去!

我想,经过刻苦练习应该比他们更厉害了吧!

可笑的石力尹 敬上

九月十五日

在文章的后面,出现了这样的话语:

“飞华小姐留言:你很用心地参加了课外活动,骑自行车发生的故事很生动啊!”

“傅予涵妈妈鼓励:读着你的每一篇文章,真让我惊叹!惊叹你的用词,惊叹你的想象。我们家小傅要好好向你学习学习了!”

正是在这样积极的鼓励下,学生们的写作情绪变得高昂,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是活灵活现了。

五、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被动回信变主动

本学期开始,我在范文的选择上变得更加谨慎。我想,一是要提高孩子的欣赏水平,二是要在量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升。每星期围绕一个词去寻找习作素材。新学期的第一篇习作我结合单元内容,提出了“寻找‘迷人的家乡美景”的写作主题。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范文让学生对习作变得不再害怕,思维敏捷,出笔很快,内容丰富,但范文有时也会阻碍一些学生的思维。因此有时我将此形式改成让学生先给我写信,我再回信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路。虽然每周一次的回信会牵扯教师很多的改作精力,花费的时间也较多,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技能的形成就必须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规律。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我利用书信引领学生课外习作的过程,就是想让学生能真正热爱作文和创造作文。热爱生活,从发现开始,从感受开始,从写作开始。

上一篇:9月10号教师节祝福语短句20下一篇:关于结对帮扶落实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