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法律依据

2024-09-18

经济纠纷法律依据(共8篇)

经济纠纷法律依据 篇1

法律依据

一、法律规定

1、《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执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执行

2、《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2002年1月1日执行

二、相关解释:

1、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2、工作年限合并: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条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3、2008年以前的经济补偿金计算依据:

《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其本人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的工资总额;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照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提出并经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2008年之后的经济补偿金计算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经济纠纷法律依据 篇2

1 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存在问题分析

1.1 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中医药知识是我国传统知识、传统医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 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要素, 这种技术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是稀缺资源。那么, 理论上认为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应该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那么原因何在?也就是说, 要使得这一技术要素发挥其应有贡献, 我们应该看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其一, 我国的中医药行业技术相对落后于外国大企业;其二, 我国的中医药企业相互间相似、类同生产太多, 产品质量普遍不高、且价格低廉, 似乎是我国的中医药企业不太重视技术保护。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医药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制度缺失的问题。

1.2 分析问题

我国的中医药企业现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迹当中, 我国的中医药企业间技术盗版严重, 创新企业的新技术得不到充分保护, 重复生产严重, 大家都在寻找短期效益, 没有人花时间、金钱去进行新技术的研发, 因而陷入了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一经济增长问题显然应该用制度创新论代替技术创新论, 安排合理的制度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2 中医药专有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的论证

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解决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二是解决技术创新的有效保护问题。

2.1 技术创新的最大刺激来源于研发企业对新技术的垄断, 使得技术创新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更多的利润。

第一, 技术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分析。

假设:

1) p (y) 技术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2) C (y) 表示成本函数

3) r (y) 表示技术垄断企业的收益函数

4) max r (y) -C (y) 表示技术垄断企业的的利润最大化

那么技术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在最优选择的产量水平上, 边际收益一定等于边际成本。

假设技术垄断企业所面临一条线性需求曲线:p (y) =a-

那么收益函数为:r (y) =p (y) y=ay-by2 (3)

微分后得出:MR (y) =a-2by (4)

在自由竞争市场中, 企业的最大利润为:MR=MC=p (5)

技术垄断企业的利润表示为:

当技术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MR=MC

又由于:r (y) =p (y) y

那么dr=pdy+ydp (7)

公式 (7) 表明, 如果技术垄断企业决定增加产量dy, 那么就会对利润产生两种影响, 方法一, 他出售更多的产品获得平pdy的收益;方法二, 使得价格下跌dp, 所有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以上两者之和就是对收益的影响。所以, 边际收益为

令ε (y) =p/yr′ (y) , 即弹性系数。

所以, 公式 (1) 可以写成:MR=r′ (y) MC (y) =p (1+1/ε (y) ) 由于弹性系数为负值, 故, MC (y) =p (y) (1-1/ε (y) ) (8)

公式 (8) 是一个通用公式, 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 企业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 即ε=∞。这时MC=p。而技术垄断企业由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额外增加了技术创新成本Ca, 他不会在需求曲线无弹性的地方经营。原因在于, 如果ε<1, 那么边际收益就是负值, 因此, 它就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如果ε>1, 则减产就可以增加收益, 而减产一定减少总成本, 利润必定会增加。因而得出当ε≥1时才会产生最大利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 它一定会选择在时进行生产, 即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地方经营, 那么这时市场中的表现就是产品价格高而产量低。看图1.1即可知道, 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境遇会变差, 可是企业的境遇会变得好一些。

第二, 垄断的优势评价

图1.1中由曲线MC和直线AD及直线TS所围成的面积就是经济学家们至今也没有统一意见的垄断净损失, 通常这作为自由经济支持者批判垄断的有力武器。但是, 将研究条件放宽至现实中, 情况会怎么样呢?我们试分析一下这个面积到底被什么消耗了。

其一, 垄断所产生的高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损失只是表现在价格方面, 而消费者因技术革新而获得的高质量产品不在考虑之中。

其二, 保护新技术的法律建设等方面的消耗。

其三, 企业寻求政府保护过程的消耗。

这些是社会必然消耗, 因此垄断仍在诸多的批评中, 不断的发展完善。另外, 垄断的优势还在于, 垄断企业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 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 通过组合经济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自由竞争市场交换更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 而这种有效的组织结构内部又会进一步催化新技术的产生, 因而在现实中垄断企业总是技术资源的主要创新者。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 要想使得企业有技术创新的动力, 就必须对企业新技术予以垄断性的保护, 这样反过来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2.2 技术创新企业的新技术保护问题。

第一, 技术创新企业的新技术需要保护。

假设:

1) 市场上有两家企业:A、B

2) 两家企业在没有新技术之前的生产成本都是C

3) 用于改进生产的新技术创新成本为Cn

4) 没有新技术时, 两家企业的销售价格为P0,

当企业A进行了生产技术的创新后, 其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 产品价格从P0上涨为P1, 且, P1>P0。那么在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Q时, A企业的利润是大于B企业的。这时, B企业复制了A企业的新技术, 由于没有技术的保护, 复制成本很低, 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B企业就能为了占领市场而降价销售, 使得P1>P2>P0, P2为B企业复制技术后的产品价格。显然可以看出当A企业以销售时, 其创新成本是无法收回的, 那么对于A企业来说, 进行技术创新显然是不经济的。因而当A企业预见到这种情况时, 它就不会进行技术创新, 那么整个市场还是在原来的技术水平上生产, 那对于消费者和厂商来说都是不好的情况。因而, 要对技术创新进行合理的保护。

第二, 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为专有法律制度的保护。

我国目前的保护体系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药新品保护为代表的行政保护;另一类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代表的法律保护。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习惯于寻求行政保护, 首先, 这其中含有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产权法律保护实施的比较晚, 当然还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行政保护收费低于产权的法律保护其次, 在我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角色问题, 在我国现实的例子就存在当一个企业只有行政保护而没有法律保护时, 另外企业申请了法律保护, 政府的裁决却是默认两家都可生产 (实例见于陕西省步长制药集团与香菊制药企业) 。那么相比之下哪种保护更为有效呢?结果不言而喻的。当企业寻求政府保护的时候, 是假设政府是公正无私的, 没有任何个人愿望或是偏好的, 但是现实情况却告诉我们实施并非如此, 同样, 理论证明也是相同的结果。 (仅说明国内企业的这两种选择, 对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保护和中国企业在国外的保护都不存在保护方式的选择问题, 也无需证明)

第一,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 企业类似于步长与香菊的这种关系对于政府来说让两方都进行生产是最有利的。原因在于, 步长和香菊都是纳税人, 且都是统一税率下的企业。

第二, 当某家政府企业和民营企业相遇时, 那么政府就不再是一个“温和的家长”了, 他就会成为一个经济人, 那么行政保护和法律保护的作用就会相当的明显了。在这种时刻, 政府企业就是政府的代表, 那么政府的行为就自然而然的倾向于保护自己的企业, 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在这种利益面前政府就不可能袖手旁观了。

第三, 当以法律手段来进行保护时, 就可以将政府也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方之一, 当由立法机关来建立市场游戏规则时, 政府也必将遵守;如若政府即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同时有参与游戏的话那对于别的参与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3 政策建议及结论

3.1 政策建议

在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下, 最好是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使之适合中医药企业的应用;同时, 对于行政保护要进一步淡化直至最后全部取消, 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步。我国已是WTO成员国之一, 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处在一个不断扩大加深的过程中, 为了适应地球村的生存, 我们也必须有所改变。

3.2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对于我国中医药知识的保护现状来说, 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是最有效的, 同时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虽然说, 以经济学方法原理来论证对中医药进行法律保护的依据, 这是一个必然的且必须进行的结果。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要想完全实现还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的司法、立法制度是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了, 可是我们的司法、立法执行力比起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这些问题, 希望我们所有关心中医药知识保护的有识之士能继续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轩.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之制度创新——从断裂的贵州黔东南传统医药产业链谈IP制度创新[M].中国制度经济学学会, 2006:682~683.

[2]高山行.专利权的经济学分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3]H.范里安 (美国)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第4版, 商务印书馆, 2000.

[4]Douglass C.North.The New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ird WorldDevelopment[M].Edited by John Harriss, Janet Hunter and Colin M.Lewis, by Routledge.First published 1995, reprinted 1998, 2000.

工会经费审计的法律依据 篇3

一、工会经费审计的法律依据

1.审计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它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对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组织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地方总工会作为与地方政府财政有预算拨款关系的社会团体应当接受审计机关代表国家进行审计监督。另外,工会经费审查委会属于工会组织的内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工会经费审查委会的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

因此,从审计机关的职责来看,工会经费应纳入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

2.工会法律规定。《工會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国家的监督就包括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同时,《工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包括五个方面:(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2)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3)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4)人民政府的补助;(5)其它收入。财政部门每年拨给工会组织的疗休养事业补助、离退休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补助都属于财政性资金。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工会会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支付,或在税前列支,这些也属于财政性资金。从工会经费来源来看,工会经费应纳入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

二、工会经费审计的必要性

虽然根据《工会法》,各级工会建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对工会经费的资金安全和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经费审计委员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工会组织的内审机构。

审计机关的审计是依照《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财政经济监督权力,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国家强制力。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是工会内部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的机构,向同级工会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工会委员会负责,不能替代国家审计机关对工会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审计与工会经费审委员会审计有着本质不同。

笔者认为实施监督要想真正有效,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监督者必须独立于被监督者,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任何形式和程度的依附,都会使监督遭到削弱甚至名存实亡,因此工会的经费审查委员会并不能替代外部审计,脱离国家审计监督。只有通过外部审计监督才能有利于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是外部审计监督更有利于工会组织自身的建设。如果我们工会的各项管理特别是经费管理是依法办事的,是合乎有关政策规定的,那就不但不会拒绝,而且应该欢迎外部审计机构对工会经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因为外部审计可以跳出工会组织的局限,从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完善管理,查找工会组织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工会组织自身的建设。

二是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的执行力。通过外部审计监督,可以有利于工会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划拨和收缴任务,保证工会经费依法依规拨缴管理使用,从而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的执行力。

三是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工会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外部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工会经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工会组织提高经费和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困难职工帮扶资金、送温暖资金、劳模“三金”等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做到合法、合规、合理,保障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效益和保值增值,从而提高工会经费管理水平。

四是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工会组织的廉政建设。如何把有限的工会经费真正做到“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为工会事业的发展服务,这对于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都是一个考验。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诱惑,少数工会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出现了个人或集体贪污、挪用工会经费的现象。引入外部审计有利于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防止工会经费被挤占、挪用、截留和损失浪费,充分发挥工会经费的使用效能。

只有将工会组织自身的经费审查委员会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工会经费审计工作上新台阶,才能有效保障工会经费依法收缴、管理、使用,工会经费只有依法接受国家监督,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会经费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九江县审计局)

变更主体法律依据 篇4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法[2005]62号

第三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处置已经涉及诉讼、执行或者破产等程序的不良债权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债权转让协议和转让人或者受让人的申请,裁定变更诉讼或者执行主体。”

二、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法发[2009] 19号)

第十条:关于诉讼或执行主体的变更

土地用途变更的法律依据 篇5

一、涉及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7、《土地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9、《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10、《广州市土地管理规定》

11、《关于变更土地登记的若干规定》

二、具体的法律条文

1、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四十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二条 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第二款 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十条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

第二十六条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权限内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五十六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3、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修正)》

第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4、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

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

5、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三条

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五条

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

(三)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

依照前款规定转让、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的,已经取得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可以同时转让,同时转让双方都必须遵守本法关于森林、林木采伐和更新造林的规定。

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三条

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第二十八条

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封山育林。

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应当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本章的有关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

第二十七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后,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

7、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变更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人发生改变,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

第三十九条 依法以出让、国有土地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土地权利发生转移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四十条 因依法买卖、交换、赠与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及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当事人还应当提供有批准权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

第四十一条 因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分立、兼并、破产等原因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持相关协议及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原土地权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四十二条 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在抵押财产处分后,持相关证明文件,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四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间,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让的,当事人应当持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书面证明、转让合同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已经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当事人应当持土地权利证书和他项权利证明书,办理土地抵押权变更登记。

第四十四条 经依法登记的土地抵押权因主债权被转让而转让的,主债权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可以持原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转让协议、已经通知债务人的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抵押权变更登记。

第四十五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因继承、受遗赠取得土地使用权,当事人申请登记的,应当持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死亡证明、遗嘱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权利人在办理登记之前先行转让该土地使用权或者设定土地抵押权的,应当依照本办法先将土地权利申请登记到其名下后,再申请办理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第四十六条 已经设定地役权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后,当事人申请登记的,供役地权利人和需役地权利人应当持变更后的地役权合同及土地权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地役权变更登记。

第四十七条 土地权利人姓名或名称、地址发生变化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变更登记。

第四十八条 土地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和原土地权利证书,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土地用途变更依法需要补交土地出让价款的,当事人还应当提交已补交土地出让价款的缴纳凭证。

8、最高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受让方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出让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

9、国土资源部:《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第十六条 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需要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改变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途的,应当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变更后的土地用途,以变更时的土地市场价格补交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10、广东人大:《广州市土地管理规定》

第二十七条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标准,由市、代管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出让金标准,应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用地供求关系,适时进行调整,定期公布。出让和转让的国有土地及其附着物价格,应由代管市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土地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三十一条 依法申请行政划拨土地的,应按《广东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规定办理。使用行政划拨土地的单位,应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改变用地权属、界址、面积的,应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改变土地用途的,还应报城市规划部门批准。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侵占或擅自改变依法划定的各类保护区土地用途的,责令退还土地,恢复土地原状,收缴非法所得,并按违法改变用途的土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15元的罚款。在该地块被侵占或擅自改变用途后新建有建筑物、其他设施的,由代管市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没收或责令限期拆除。其中,在农田基本保护区搞非农业建设的,依《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处理。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改变土地用途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的,收回土地使用权。

11、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变更土地登记的若干规定》(全文)

关于变更土地登记的若干规定

为加强土地资源和地产市场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土地登记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变更土地登记作如下规定:

一、变更土地登记的范围和分类

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利发生转移、分割、合并、终止,登记的土地用途发生变更,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或地址的,除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外,应及时办理变更土地登记。

变更土地登记分为:

1.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2.他项权利变更登记

3.更名登记

4.更址登记

5.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6.注销登记

二、变更土地登记程序

变更土地登记的程序分为:

1.变更土地登记申请

2.变更地籍调查

3.审核

4.注册登记

5.换发或者更改土地证书,核发他项权利证明书

三、变更土地登记申请

1.因土地征用、划拨引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在土地征用、划拨批准后30日内,持土地征用、划拨批准文件共同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新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征用、划拨批准后先办理预登记手续,待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30日内再正式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2.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在缴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10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金缴付凭证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土地登记。

3. 因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因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所有权转让引起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人和受让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签订后15日内,持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共同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4.因单位合并、分立、企业兼并等原因引起宗地合并或者分割的,有关各方在主管部门批准后30日内,持批准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共同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土地登记。

5.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的,继承人在合法继承权确定后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6. 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人、抵押权人和新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在土地权利变更之日起15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抵押合同、处分抵押财产的证明资料共同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抵押注销登记和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7.交换、调整土地的,交换、调整土地的双方在交换、调整协议批准后30日内,持协议和批准文件共同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8.出租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在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签订后15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共同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他项权利登记。

9.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在抵押合同签订后15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共同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他项权利登记。

一宗地多次抵押的,处分抵押财产时的偿还顺序以申请他项权利登记的时间顺序为序。

10. 因土地权属变更引起他项权利转移的,由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同他项权利者,在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的同时申请他项权利登记。

11.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或通讯地址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者在变更发生后30日内,持有关证明资料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更名或更址登记。

12.登记的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在变更批准后30日内,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13.有下列情况之一,致使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或者他项权利终止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或他项权利者在土地权利终止后15日内,持合同或者有关证明资料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注销登记;

(1)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2)土地使用权出让期届满;

(3)因自然灾害造成土地灭失;

(4)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终止;

(5)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终止。

逾期不申请注销登记的,土地管理部门依法直接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将注销登记结果通知当事人及有关部门。

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人在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申请时,除以上规定提交的资料外,还须提交下列资料:

1.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

2.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人的法人和法人代表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

3.土地证书或者他项权利证明书。

4.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权属证明。

5.土地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四、变更地籍调查

变更地籍调查分权属调查和地籍勘丈。各类变更土地登记均须进行权属调查。因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分割、合并引起界址点、界址线变更或者国有土地使用权部分出租、抵押的,须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地籍勘丈。

变更地籍调查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和[1992]国土[籍]字第4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变更土地登记审核

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和变更地籍调查结果对申请人资格、变更内容、变更依据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由审核人员在变更土地登记审批表内填写准予变更土地登记的依据、结果和审核人员姓名,并加盖审核人员印章和土地管理部门公章。

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申请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报人民政府批准后进行注册登记。

其他类型的变更土地登记申请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直接进行注册登记。

六、注册登记

(一)土地权属变更的注册登记。

土地权属变更的注册登记须更换土地登记卡,其注册登记按下列程序进行:

1.注销宗地原土地登记卡。

在宗地原土地登记卡上进行注销登记。除严格按规定填写有关栏目外,还应加盖“注销”印章。并在“备注”栏说明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去向,土地权属变更涉及宗地分割的,注明分割后各宗地的宗地号。

2.建立宗地新土地登记卡。

在新土地登记卡上按初始土地登记的要求填写各栏目。在“备注”栏注明原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土地权属变更涉及宗地分割的,注明原宗地号。将原土地登记卡附在新土地登记卡后面。宗地分割的,将宗地分割前原土地登记卡附在宗地分割后宗地号最小的宗地土地登记卡后。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注册登记,除按上述规定登记的内容外,还应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其他内容、变更事项及依据”栏登记以下内容:

(1)宗地标定价;

(2)出让或转让金额;

(3)出让或转让期限及起止日期;

(4)转让宗地土地增值费缴付情况:

(5)其他约定条件。

(二)其他类型变更的注册登记。

土地权属变更以外的其他类型变更的注册登记按《土地登记规则》规定的要求在宗地原土地登记卡上进行。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抵押的注册登记,除按上述规定登记的内容外,还应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其他内容、变更事项及依据”栏登记以下内容:

(1)承租人或抵押权人名称、地址;

(2)出租或抵押面积;

(3)出租用途、期限及起止日期;

(4)租金及交纳方式或抵押贷款金额及偿还日期;

(5)宗地标定价;

(6)其他约定条件。

(三)其它

根据土地登记卡更改土地归户册的相应内容。

七、换发或更改土地证书、核发他项权利证明书

(一)换发土地证书。

土地权属变更的,按下列程序更换土地证书:

1.注销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土地证书;

2.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新取得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土地证书。土地证书按栏目规定的内容填写,国有土地使用证在“备注”栏注明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3.将土地证书发给土地所有者、使用者。

(二)更改土地证书。

土地权属变更以外的其他类型变更的,按以下程序更改土地证书:

1.在发生变更栏目内加盖“变更”印章;

2.在“变更记事”栏注明变更的内容及日期,并由经办人签名盖章同时加盖土地管理部门公章。

3.将更改的土地证书发给土地所有者、使用者。

(三)核发他项权利证明书。

他项权利登记只核发《土地使用权承租证明书》和《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其他类型的他项权利只办理登记手续不发给他项权利证明书。《土地使用权承租证明书》发给土地使用权承租人,《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发给土地使用权抵押权人。他项权利证明书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证明书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部门自行设计。

《土地使用权承租证明书》须载明下列内容:

L承租人名称、地址;

2.出租人名称、地址;

3.承租宗地的坐落、地号、图号;

4.承租宗地的面积、用途;

5.租赁期限及起止日期;

6.租金;

7.宗地标定价;

8.其他约定条件;

9.承租宗地的宗地图。宗地部分出租的,应在宗地图上标出出租部分的界线;

10.填发机关及发证日期。

《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须载明下列内容:

1.抵押权人名称、地址;

2.抵押人名称、地址;

3.抵押宗地的坐落、地号、图号;

4.抵押面积;

5.抵押金额、期限;

6.宗地标定价;

7.其他约定条件;

8.抵押宗地的宗地图。宗地部分抵押的,应在宗地图上标出抵押部分的界线;

9.填发机关及发证日期。

八、变更土地登记费

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人按规定交纳变更土地登记费。在国家未作新规定之前,变更土地登记的收费办法比照[1990]国土[籍]字第9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变更土地登记表格

关于三无船舶处理的法律依据 篇6

1、违法的法律法规:

第六条 船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航行:

(一)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

(二)经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船舶登记证书;

(三)配备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船员;

(四)配备必要的航行资料。

第九条 船员经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培训,其中客船和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船员还应当经相应的特殊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方可担任船员职务。严禁未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船员上岗。

第二十一条 从事货物或者旅客运输的船舶,必须符合船舶强度、稳性、吃水、消防和救生等安全技术要求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载货或者载客条件。

2、处罚依据:

第二十三条 违反《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二)项、第七条第(二)项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未持有合格的登记证书,擅自航行或者作业的,依照《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航行或者作业;拒不停止的,暂扣船舶、浮动设施;情节严重的,予以没收。前款所称未持有合格的登记证书,包括下列情形:

(一)未持有登记证书;

(二)登记证书过期失效;

(三)登记证书损毁、遗失但不按规定补办。

第二十七条 违反《船舶登记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船舶登记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可以视情节给予警告、根据船舶吨位对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经营人处以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罚款数额50%的罚款直至没收船舶登记证书:

(一)在办理登记手续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弄虚作假;

(二)隐瞒登记事实,造成重复登记;

(三)伪造、涂改船舶登记证书。

第三十条 违反《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未经考试合格并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人员擅自从事船舶航行的,依照《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责令其立即离岗,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对聘用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本条前款所称未经考试合格并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包括下列情形:

(一)未经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合格证明;

(二)未持有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

(三)持有的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与其服务的船舶种类、航区、等级、职务不相符;

(四)持有的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失效;

(五)在客船(客货船、客渡船、客滚船、高速客船)和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等特殊种类船舶上任职,未经相应的特殊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六)未按照规定持有船员服务簿;

(七)以考试舞弊、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

第三十七条 违反《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船舶不具备安全技术条件从事货物、旅客运输,或者超载运输货物、超定额运输旅客,依照《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并对超载运输的船舶强制卸载,因卸载而发生的卸货费、存货费、旅客安置费和船舶监管费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本条前款所称船舶不具备安全技术条件从事货物、旅客运输,包括以下情形:

(一)不遵守船舶、设施的配载和系固安全技术规范;

(二)遇有不符合安全开航条件的情况而冒险开航;

(三)超过核定航区航行;

(四)未按照规定拖带或者非拖船从事拖带作业;

(五)未经核准从事大型设施或者移动式平台的水上拖带;

(六)未持有《乘客定额证书》;

(七)未按照规定保障人员上、下船舶、设施安全;

(八)未按照《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或者《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处理意见纠正缺陷;

(九)船舶不具备安全技术条件从事货物、旅客运输的其他情形。

本条第一款所称超载运输货物、超定额运输旅客,包括以下情形:

(一)超核定载重线载运货物;

(二)集装箱船装载超过核定箱数;

(三)滚装船装载超出检验证书核定的车辆数量;

(四)未经核准乘客定额载客航行;

(五)超乘客定额载运旅客。

3、行政强制的法律依据

第五条 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海事行政强制措施包括:

(一)责令立即离岗;

(二)责令临时停航、驶向指定地点;

(三)责令停止作业;

(四)责令停航;

(五)责令改航;

(六)责令离港;

(七)责令申请重新检验;

(八)禁止进港、离港;

(九)强制卸载;

(十)拆除动力装置;

(十一)暂扣船舶或者设施;

(十二)强制拆(清)除;

(十三)强制拖离(航);

(十四)强制打捞;

(十五)强制设置标志;(十六)抽样取证;

(十七)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十八)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交通部规定的其他强制措施。海事管理机构在实施上述行政强制措施时,可以依法作出一种或者几种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执行:

(一)当事人未按规定履行《海事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载明的海事行政强制决定的;

(二)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海事行政处罚决定的,需依法强制执行的;

机动车限行的法律依据探析 篇7

尽管行政权对物权的限制会损害物权的完整性, 但对物权进行行政限制又为各国政府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采用。与公益理论相衔接, 物权也不是不受限制的权利, 尽管我们不能期盼物权人能够自觉地按照有益于共同体需要的方式行使权利, 然而出于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行政机关对物权行使的干预是必须的。只不过这种干预必须有限度, 否则物权将名存实亡。至此我们滑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如不对小汽车的使用施加行政限制, 交通将会拥堵到任何拥有小汽车的人都无法上路行驶的地步;如若这种行政限制又可不受约束, 则以小汽车为标的的物权将形同鸡肋。所以在这个自由与限制的平衡中, 我们应当将重心放在对行政限制的控制上, 来实现行政权与物权之间关系的融合。

一、法律保留原则

行政限制虽为公益而生, 但必须在法律之下进行, 这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就行政限制而言, 依法行政的重点在于是否实现法律保留, 即实现行政限制的合法性依据必须能够上溯至法律, 以实现立法权对行政限制的有效控制。

法律保留原则缘起是为了确立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优越性, 是将对设定基本权利和自由限制的权力保留给立法机关, 且立法机关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方可设定对于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就行政权限制公民的自由与财产领域, 法律保留原则逐渐松动, 即“固然要求保留范围内的事务应以法律定之, 但也不禁止立法者在不违反授权明确性要求的前提下, 立法授权行政机关以命令方式规定”。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 原因有二:第一, 现代社会政府管制活动任务增加, 几乎所有的政府管制活动均涉及对人民自由与财产的限制, 如果事事须立法直接规定, 立法机关定不堪重负, 行政机关的管制活动也无法高效进行;其二, 在现代社会, 德国、日本等君主立宪制国家纷纷实现民主化, 行政首脑也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故行政机关也逐渐与立法机关一样实现民主化, 对行政机关活动的控制已经从严格法律保留转向对行政正当程序的关注。

小汽车尾号限行是否适用法律保留?小汽车尾号限行属于常态行政限制, 从根本上改变了小汽车所有权的使用权内容。在小汽车尾号限行的地区, 物权已经不意味着权利人全天候对物的使用, 而是被限定在部分时段对物的使用, 而这种权利内容的改变是常态化的, 属于对物权严重干涉。如果是临时限行或者交通管制措施, 则不属于此类。此外, 小汽车尾号限行措施并非出于小汽车使用的现实危害 (比如高尾气排放汽车限行) 或者现实危险 (比如重载货车限行) , 而是基于追求更高层次的交通通畅。在这个过程中, 行政限制并非制止损害、防范风险, 而是力图在公民之间分配实现交通通畅的社会成本, 这种行政限制极易引起社会争论, 极易沦为对物权的侵犯, 故属于危险干涉。所以, 小汽车尾号限行措施必须以法律直接规定为依据。在实践中, 北京和杭州均宣称其小汽车尾号限行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而纵观《道路交通安全法》, 该法全文并不存在直接规定小汽车尾号限行的法律条款。实际上, 针对小汽车尾号限行的行政行为, 其所适用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杭州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行政规定, 而不是直接适用法律规范。

当然, 各地小汽车尾号限行应属地方事务, 按照法律保留原则的本意, 应当由地方立法机关通过地方立法直接规定, 而无需上升到中央法律直接规定的层面。但我国现行法律保留制度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体系, 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地方职权划分。小汽车尾号限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面临权力来源合法性危机, 从根本上讲是我国法律保留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必须严格划分中央事务和地方事务, 在《立法法》中明确规定中央专属立法权的范围, 并规定凡不属于中央专属立法权的事项均属于地方立法权范畴。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法律保留体系, 按照中央立法事务和地方立法事务双线标准建立法律保留体系。对于法律保留原则而言, 属于中央立法事务的行政限制保留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属于地方立法事务的行政限制保留给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那么诸如小汽车尾号限行这种地方事务, 就可以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予以规定, 以缓解其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危机, 同时维护法律保留制度的尊严。

二、大气污染治理下的机动车限行

2013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其中第九条措施明确指出, 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正在制定中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其征求意见稿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或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 划定限制机动车行驶的区域和时段。经国务院批准, 城市人民政府也可以实施限制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方案。河北省政府2013年3月印发《河北省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办法 (暂行) 》 (以下简称《办法》) , 要求省、设区市、县 (市、区) 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联动, 共同做好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 对机动车实施区域限行或尾号限行成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河北保定即在2013年11月15日开始在二环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雾霾天气由多种因素叠加产生, 汽车尾气是祸源之一, 对汽车采取一定的限行手段, 有合理正当性。政府作出一项影响范围如此大的行政决策, 须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支撑。就当前而言, 有必要在法治的大背景下对机动车限行的相关问题作出梳理, 并对立法进行完善, 最大程度求得限制私权与维护公益之间的平衡。

明确界定机动车限行措施的法律属性, 谨慎把握, 有节而为。应当认识到, 虽然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和主要因素, 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 重点要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下功夫。而限制机动车行驶, 显然只是一项临时性、短暂性的应急措施, 是为了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对公民私有财产———机动车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政强制行为。而为了防止公权力对私有权利的侵害, 应当将限行这种应急强制措施予以严格限制:须以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故作为前提, 须作为防治大气污染的最后手段出现, 须仅作为临时性、短暂性的应急措施, 而不能随意、频繁使用。

三、机动车限行法律依据的完善

应尽快完善机动车限行的法律依据, 做到限行有据。《行政强制法》第3条第2款规定,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务院则明确指出, 要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根据污染等级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 算是将由雾霾带来的严重污染天气作为自然灾害纳入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制范围 (该法第49条规定,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 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 为限制机动车运行找到了一定的法律支撑, 但是与其他突发性、紧迫性十分明显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暴雨、泥石流等相比, 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害的范畴似乎有点牵强, 是否会在现实工作中被滥用, 成为有车一族的忧虑。而查阅《大气污染防治法》、《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及《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规定, 均未将雾霾污染天气作为自然灾害明确列出, 由此机动车限行措施可能会面临法律依据模糊、不足的质疑。

经济纠纷法律依据 篇8

近年来,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在全国许多地方蓬勃兴起,特别是已经开征了价格调节基金的地方,如广东、江苏等地,利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平价商店建设,效果日益显著,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和推介。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湖北省拉开了平价商店建设的序幕。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平价商店563家,受到市民的真诚欢迎。

但平价商店的建设也伴随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平价商店通过政府补贴搞降价销售,对其他市场主体来说是不公平竞争;政府强行规定平价商品的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是对市场价格的扭曲;政府通过平价商店,达不到平抑市场价格的目的等。少数地方的平价商店建设因此处于犹豫观望状态。

如何认识平价商店建设的积极意义,正确判断平价商店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下面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平价商店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行政法则

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自由竞争。平价商店的设立正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湖北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平价商店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定了平价商店的基本条件,并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平价商店准入和退出机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自由申报,由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其条件进行审核评估,并最终确定是否入选平价商店。同时,价格主管部门要对平价商店的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对违反价格政策,不履行协议的经营者,取消其平价商店资格。因此平价商店资格的取得和丧失是市场主体自由竞争的结果。

平价商店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平价商店没有取得“优势地位”。按《通知》规定,价格主管部门与平价商店经营者要签订行政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价商店享有的权利,主要是获得政府的开办补贴、租金补贴、贷款贴息、差价补贴等。其主要义务是:确保目录品种销售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5%以上,其他品种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5%以上,并保证质量和供应。在市场价格显著上涨或出现剧烈波动时,执行政府价格调控政策,平抑市场物价等。另外,平价商店在选址上,还要服从价格主管部门的安排,包括在交通闭塞、市民购物不便的地方布点。可见,平价商店并无“特权”可言。如果说平价商店有什么优势地位,那就是由于政府部门的授牌,使得顾客基于对政府部门的信赖,而对该商店产生信任心理,相信其不会采用短斤少两、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损害顾客利益,从而选择光顾平价商店。但这些信赖资源的取得也是基于其自身实际所具备的诚信。

价格主管部门对平价商店的扶持,是一种行政合同行为,符合现代行政法规则。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与行政相对方经协商一致,就有关权利义务的确立、变更或消灭缔结的契约。政府在执行经济计划时,避免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而是和企业签订合同,向后者提供一定的援助,由后者承担计划中的某些任务。这种合同方式在西方国家行政法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成为执行公务的一种常用手段。价格主管部门与经营者签订平价商店建设合同,其行政目的是将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通过平价商店低价销售农副产品,间接补贴给中低收入者,减少其生活支出。这种合同是直接执行公务的合同,签订合同的行为就是执行公务的行为,符合公共利益,当然也没有侵害到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

二、平价商店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群众需求

国务院在《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中明确: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5号)中再次强调:利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成本。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价格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2]644号)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以政府引导为先、企业运作为主,援企惠民为重。并要求各地征集的价格调节基金,原则上用于扶持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资金规模不低于基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直接用于支持平价商店建设的资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基金总额的15%。

平价商店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惠民宗旨。平价商店建设重在满足中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是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改进收入二次分配结构的尝试。配合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对中低收入者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是国家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的一项重要举措。

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进行适当补贴,与国家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的支持政策一脉相承。为支持农业发展,国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包括建设蔬菜基地、退耕还林补贴、农机购买补贴、“绿色通道”、税收减免以及用水用电低价政策等。对平价商店的支持体现在农产品零售环节,与国家其他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相配套。平价商店因此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平价商店的建设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尤其是减少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同时也可有效地控制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未来在以“万人一店”为目标、打造“15分钟平价圈”的同时,平价商店将成为拥有品牌效应的放心店、便利店。

三、平价商店建设在国外有成功先例

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新加坡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平价超市。新加坡政府对平价合作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优先批给合作社开店的理想地段,提供租金和税收优惠等。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多渠道组织货源、连锁经营、经营自有品牌、建立生产基地等,降低商品的价格。目前平价超市占据了新加坡50%的市场份额,因而它的价格水平可以限制其他零售商提价,成为政府稳定物价的利器。平价超市的定价一般比其他超市低10%—15%,尤其是政府规定的100多种生活必需品,其价格永远是全国最低的。每当物价上涨时,平价商店就肩负起稳定物价的社会责任。如2007年新加坡经济大滑坡,全国66家平价合作社连锁超市从当年8月份起将200多种日常消费品降价20%,让利2130万新元,帮助低收入者和生活困难者渡过了难关。endprint

平价商店的出现,也使日本流通领域的秩序大为改观。其薄利多销,经营灵活,以无可匹敌的价格竞争力,打破了日本过去全国统一售价的局面。日本平价商店的“鼻祖”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以独立店铺形式经营的百元店。百元店就是所有商品单价都统一为100日元(约合人民币7元)的商品店。现代日本的平价商店以罗杰斯商店、连锁药店等为代表。罗杰斯商店商品售价,总是比通常价格低20%,或是相当于超级市场类型的商店大减价期间的价格,因而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连锁药店经销的商品不只局限于医药用品,还包括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政府对平价商店在信用担保、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新加坡、日本的事例说明:建立平价商店以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这种政府行为与市场原则并不冲突。平价商店作为对抗通胀、保障民生的一种手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更需要政府的参与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四、平价商店建设不会导致价格扭曲,对价格的平抑作用是可控的

平价商品销售的目录内农副产品,其价格要低于市场价15%以上,这会不会导致价格扭曲呢?答案是否定的。以蔬菜价格为例。蔬菜价格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菜农生产的蔬菜由于收购价太低烂在地头;另一方面,面对菜店高昂的菜价,市民议论颇多。导致这一怪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蔬菜流通中间环节过多,二是销售毛利过大。据湖北省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提供的抽样调查数据,蔬菜零售价与收购价的价差比为449%,与批发价的价差比为269%,零售店获取的毛利率为186%。平价商店在此基础上降低价格15%,仍然具有158%的毛利率。这说明,市场上蔬菜销售存在价格虚高的成分,通过平价商店的低价引导,市场平均价格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而平价商店自身在让利于民的同时,通过产销直达,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可见,平价商店的销售价格,并不是被人为扭曲的价格,而是有较大获利空间、能被市场商家接受的价格。

那么,平价商店对市场菜价的平抑作用到底有多大呢?参照广东、江苏等地的经验,湖北省襄阳市物价局进行过测算:当平价商店销售的蔬菜数量达到市场总供应量的20%时,平抑价格的作用会比较明显。照此推算,襄阳市拟在2015年将平价商店规模发展并控制在350家。这样,平价商店既可起到有效平抑价格的作用,又不至于对市场传统经营模式形成冲击。当然,在发生自然灾害或人为炒作,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或异常波动时期,平价商店必须发挥价格主导作用,按照政府指定的价格敞开销售,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习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建设平价商店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坚决摒弃犹豫观望的态度,大胆创新,敢于担当,建设一批高质量平价商店,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群众。

上一篇:曾经错过的时光下一篇:石材幕墙分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