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与法律责任

2024-08-02

经济纠纷与法律责任(共8篇)

经济纠纷与法律责任 篇1

2005年经济与民商法律知识考试试卷民商与经济法律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承担民事责任。A.企业所有的财产

B.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 C.出资人的财产 D.独立经费

2.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A.委托保管B.捐赠财产 c.订立章程D.免除债务

3.以下民事法律行为中,不适用代理的是()。A.演出行为B.民事诉讼 C.申请专利D.商标注册

4.以下各组物权中,均属于用益物权的是()。A.抵押权、地役权、质权 B.地上权、留置权、典权 C.所有权、采矿权、质权 D.地上权、地役权、典权

5.两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加害人应当承担()。A.按份责任B.连带责任 c.无过错责任D.严格责任

6.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但要经()作出决议。A.股东会(股东大会)B.董事会 C.监事会

D.职工代表大会

7.下列各项中,有权提议召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临时会议的是()。A.1/5以上的董事

B.代表1/5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C.1/4以上的董事

D.代表l/4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8.某公司董事会作出一项违反公司章程的决议,致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经查明,该公司董事会共有5名成员。在董事会作出决议时,张某、王某、李某三位董事表示赞成,赵某、陈某二位董事表示反对,意见均记载于会议记录。()必须对公司负赔偿责任。A.董事会

B.赵某、陈某两位董事

C.张某、王某、李某三位董事 D.全体董事

9.某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法定程序设立,根据法律规定,该公司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日期应为()。

A.公司成立公告发布之日 B.公司创立大会召开之日 C.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 D.公司批准文件下达之日 10.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通知其他合伙人。A.7日B.10日

C.30日D.60日11.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约定利润分配比例为4:3:2:1。现甲、乙已退伙。两人退伙后,丙、丁未就现有合伙企业的利润约定新的分配比例。依照法律规定,该合伙企业的利润在丙、丁之间的分配方式是()。A.利润的30%按2:1的比例分配,其余部分平均分配 B.按2:l的比例分配 C.平均分配

D.按丙、丁的实际出资比例分配

12.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该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所负债务的,对尚未清偿的债务,()。A.不再清偿

B.以投资人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c.以投资人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以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则不再清偿

D.以投资人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以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5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则不再清偿

13.中国某企业与新加坡某公司拟在中同组建一家巾外合资经营企业,双方草签了 合同。合同约定的下列事项中,符合我同法律规定的是()。A.合营企业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其中外方占22%,中方占’78%

B.外方出资中包括一套价值10万美元的设备,外方不转移对该设备的所有权 c.合营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D.合营企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均南外方担任 14.下列合同中,必定属于有偿合同的是()。A.借款合同B.保管合同 C.买卖合同D.委托合同 15.要约在()生效。A.发出时

B.到达受要约人时

c.受要约人做出有效承诺时

D.受要约人的承诺到达要约人时

16.张某是甲公司的业务员,长期负责与乙公司的业务往来,持有已经加盖了甲公

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后张某被甲公司辞退,但甲公司未及时收回张某所持的空白合同书。张某用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公司签订合同,该合同属于()。A.有效合同B.无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D.效力待定合同 17.甲公司为了阻止乙公司向其竞争对手丙公司出售机器设备,伪称有意购买乙公司的机器设备,并与乙公司进行谈判数月,在丙公司放弃购买后,甲公司也宣布无意购买乙公司的设备。乙公司可以请求甲公司承担()。A.违约责任B.侵权责任

C.缔约过失责任D.一般保证责任

18.甲乙签订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乙所负债务。若丙履行债务不符合合同的约 定,()应当向甲承担违约责任。A.乙B.丙 C.乙和丙D.乙或丙

19.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100万元,后甲公司分立为丙、丁、戊三个公司,且丙、丁、戊三个公司约定南丙公司承担原甲公司 欠乙公司的债务。对于原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0万元货款,乙公司()。

A.只能要求丙公司单独承担责任

B.应当要求丙、丁、戊三个公司分别按照从原甲公司承继的资产比例承担责任 c.可以要求丙、丁、戊三个公司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D.只能要求丙公司承担该笔债务,但是丁公司、戊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

20.甲从北京订购电脑一批。当该批电脑尚在铁路运输途中时,甲与乙签订协议,甲将该批电脑售给乙。协议生效后,因火车倾覆,该批电脑损坏。该笔损失应由()。A.甲承担 B.乙承担

C.甲乙共同承担,甲承担大部分损失

D.甲乙各承担一半21.甲承揽定作一批货物,将其中一些辅助工作交由乙来完成,同时将该情形通知了定作人丙。后由于乙的辅助部件质量不过关,造成定作的该批货物不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该案中,应当向丙承担违约责任的是()。A.甲B.乙

C.甲和乙D.甲或乙

22.租赁合同中,租赁期限超过()年的,超过部分无效。A.10B.20 C.5D.15 23.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A.事先通知保证人 B.事后通知保证人 C.取得保证人口头同意 D.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

24.抵押设定后、抵押权实现之前,抵押物的()。A.自然孳息归抵押人,法定孳息归抵押权人 B.自然孳息归抵押权人,法定孳息归抵押人 c.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均归抵押人

D.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均追加为抵押财产

25.根据担保法规定,以专利权设定质押的,质押合同自()之日起生效。A.专利权证书交付 B.质押合同订立 C.专利局备案

D.专利局办理出质登记

26.转让注册商标,受让人自()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A.与转让人签订转让协议

B.与转让人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C.商标局予以公告

D.商标局核准转让注册商标申请

27.下列各项中,可以申请专利的是()。A.一项重要的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建议 B.一种独创、先进、实用的产品制造方法 C.一种证明某一定理的新方法

D.一份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客户名单

28.下歹0各项中,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计算机软件B.产品设计图 C.建筑作品D.时事新闻

29.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法定职责的是()。A.发行金融债券 B.买卖政府债券 c.办理国内外结算 D.经营国家外汇储备

3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是()。A.商业银行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

B.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应当与借款方订立书面合同 c.商业银行对关系人不能发放贷款

D.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应当遵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31.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内不得转让。A.1个月B.3个月 C.6个月D.2个月

32.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后,保险人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是()。A.合同成立的时间 B.合同生效的时间

c.投保人交付保险费的时间

D.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约定的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

33.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其行为()。

A.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依照该法处罚 B.违反产品质量法,依照该法处罚

c.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产品质量法.依照产品质量法处罚 D.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照该法处罚

34.依照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A.1年 B.2年 C.10年

D.10年,但尚未超过产品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35.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

A.应向违法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 B.应向营业执照持有人要求赔偿损失

C.可以向违法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营业执照持有人要求赔偿损失

D.应先向违法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该经营者无力承担责任的,南营业执照持有人承担责任 36.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A.10B.15 C.20D.30 37.某服装厂2004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是()。A.3.3万元 C.2.4万元 B.2.7万元 D.1.8万元

38.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业务中,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是()。A.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 B.缝纫业务 c.融资租赁业务 D.贵金属期货业务

39.苏某(系中国公民)出租自有房屋供他人经商,2000年的年租金收入为100万元。根据我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苏某应纳房产税的税额是()。A.1.2万元B.5万元 C.12万元D.20万元

40.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下列关于税收保全条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

B.税务机关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应纳税收入的迹象的

c.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

D.经地市级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的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4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A.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c.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D.采取书面形式

42.以代理权产生依据为标准,代理行为的种类有()。A.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B.法定代理 D.表见代理

43.以下各项中,属于所有权原始取得方式的有()。A.受赠 B.继承 C.添附 D.先占

44.下列各项中,企业法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有()。A.名誉权 B.名称权 C.经营权 D.荣誉权

45.下列各项中,构成侵权民事责任抗辩事南的有()。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 C.不可抗力D.双方过错

46.下列有关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不得转让 B.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公司不得购回本公司的股票

C.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 D.股份转让需经2/3以上股东同意

47.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表述,正确的有()。A.经理是公司的法定代理人 B.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C.经公司董事会决定,经理可由董事会成员兼任 D.经理可以成为公司监事会成员

48.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发起人应当在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30日内主持召开创立大会

B.发起人应当在创立大会召开15日前将会议日期通知各认股人或予以公告 c.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数1/2以上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D.创立大会行使职权作出决议时,须经认股人半数以上通过 49.下列关于公司清算的说法,正确的有()。

A.清算组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或有关主管机关确认 B.为了更好地偿还债务,公司可以在清算期间开展新的经营活动

c.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通知债权人,由其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D.公司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的,应当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交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50.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 意。

A.合伙人之间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B.改变合伙企业名称 c.转让合伙企业的商标 D.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51.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个人独资企业依法具有法人资格

B.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c.个人独资企业南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

D.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5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一方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必须()。A.经合营他方同意 B.经登记主管机关批准 c.经董事会会议通过 D.经审批机构批准

53.委托技术开发合同中,对于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没有约定的,()。A.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委托人 B.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受托人 c.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享有 D.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项发明创造

54.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负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的,可以中止履行。

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B.法定代表人变更 C.转移财产,抽逃资金 D.丧失商业信誉

55.下列有关承诺生效的说法,正确的有()。A.承诺做出时生效

B.承诺需要通知的,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C.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承诺人根据要约的要求做出承诺行为时生效 D.超过承诺期限所为的承诺一般仍然发生承诺的效力 56.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包括()。

A.融资租赁合同属于转移财产使用权的合同 B.一般由出租人对租赁物的瑕疵负担保责任 C.融资租赁合同的租赁物必须是不易消耗物 D.租赁物的维修义务由出租人承担

57.下列各项中,属于约定担保的有()。A.抵押B.质押 C.留置D.定金

58.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可以设定最高额抵押的合同主要有()。A.加工承揽合同 B.借款合同

C.特定商品长期供应合同 D.运输合同

59.根据我同商标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商标构成要素的有()。A.颜色组合B.三维标志 c.声音D.数字

60.下列四种作品中,属于演绎作品的有()。A.复制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B.改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c.翻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D.注释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61.下列关于信托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信托行为 B.受托人为受益人的利益对信托财产权进行处分 c.受托人为特定目的对信托财产权进行管理

D.信托关系的成立要以有效转移信托财产为要件

62.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暂停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情形包括()。A.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B.公司债券所募集资金不按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使用

c.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遭受超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损失 D.未按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履行义务 63.我国证券法确定了上市公司重大事件的临时报告和公告制度。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包 括()。

A.公司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B.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c.持有公司3%股份的股东持有股份情况发生变化 D.法院依法撤销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

64.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可以用于()。A.银行存款 B.买卖政府债券 c.买卖金融债券

D.设立证券经营机构

65.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B.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c.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D.限制参加展销会摊位的数量

66.承担产品合同责任的形式有()。A.修理、更换、退换 B.停止侵害 C.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67.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可以参加建设工程的投标。A.法人 B.其他组织 C.个人

D.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68.按照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款执行顺序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税收优先于无财产担保的债权

B.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之后的,税收仍然应当先于抵押权执行

C.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质押之后的,税收仍然应当先于质权执行 D.税收优先于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的罚款

69.我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9个税目,其中包括()。A.金融保险业B_邮电通信业 C.委托加工业D.销售不动产

70.根据我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税目中,属于消费税征收的项目包括()。A.化妆品 C.黄酒 B.柴油

D.家用电器

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一)2003年10月,扬子药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子公司)与其他5家国内企业共同筹建鼎立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立公司),资本总额确定为1 200万元,6家发起企业认购其中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在发起过程中.由于扬子公司作为出资的厂房 8 需要装修,发起人共同协商成立鼎立公司筹建处,并以筹建处的名义向中源装潢公司购买一批装饰材料,货款总价79万元。买卖双方约定,鼎立公司一经成立即向中源装潢公司付清全部货款。一周后,中源装潢公司按约将货物运至筹建处指定的仓库。后经证监会批准,扬子公司等6家发起企业发布招股说明书进行公开募股,但募股期届满未募集到足够资金,公司无法成立。

请综合分析、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

71.6家发起企业可以用()作为目己对鼎立公司的出资。A.不动产 B.工业产权 C.土地使用权D.劳务

72.6家发起企业认购鼎立公司的股份总额至少要达到()。A.240万元B.300万元 C.360万元D.420万元

73.中源装潢公司的装饰材料货款应()。A.由扬子公司承担

B.由6家发起企业按认购股份额承担 C.由6家发起企业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D.先由扬子公司承担,不足部分再由其他5家发起企业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74.由于鼎立公司无法成立,6家发起企业对于已经向公众募集的股份,应当()。A.返还全部所募集的股款

B.返还所募集股款的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C.承担连带责任 D.承担按份责任(二)甲百货公司(以下简称甲)与乙皮货厂(以下简称乙)于2004年3月5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如果8月10日之前甲完成商场装修,甲即向乙订购貂皮大衣1 000件;貂皮大衣须于2004年11月1日前交货,以备甲冬季销售之用;违约支付总货款5%的违约金。甲7月10日完成商场装修,并于当日电话通知了乙。由于乙的原料供应商丙未能如期向乙提供制作貂皮大衣所需原料,导致乙直至2005年3月才将合同约定的1 000件貂皮大衣准备好。请综合分析、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 75.该买卖合同为()。A.附条件的合同 B.附期限的合同 C.效力待定的合同 D.可撤销的合同

76.该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是(). A.2004年3月5日 B.2004年7月10日 C.2004年8月10日 D.2004年11月1日

77.下列关于向甲承担违约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当由乙承担 B.应当由丙承担

C.乙、丙承担连带责任 D.乙、丙各承担50% 78•对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甲可以采取的救济手段包括()。A.解除合同 B.请求赔偿损失 c.撤销合同

D.加倍收取违约金三)2003年6月1日,三友公司与某商业银行当地支行(以下简称商业支行)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三友公司取得借款30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用于公司业务所需的资金周转。当日,三友公司的控股股东巨龙公司与商业支行订立合同,双方约定,巨龙公司作为三友公司的保证人,为其偿还全部贷款无保留地提供担保。6月10日,应三友公司的要求,丰润公司与商业支行订立书面《抵押合同》,合同约定:丰润公司以其位于市中心的办公楼为抵押物为三友公司提供担保。由于丰润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一直未办理抵押物登记。7月1日,巨龙公司以其持有的三友公司股份50万股作为反担保,并办理了股权出质登记。后三友公司因经营亏损,无法偿还贷款,商业支行进行追偿。请综合分析、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问题: 79.本案所涉及的担保类型有()。A.保证B.抵押 C.质押D.留置

80.下列关于巨龙公司为三友公司提供担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巨龙公司是三友公司的控股股东,保证合同无效 B.巨龙公司虽是三友公司的控股股东,但保证合同有效 c.该保证是连带责任保证 D.该保证是一般保证

81.下列关于丰润公司与商业支行的抵押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抵押合同未成立

B.抵押合同成立但未生效 c.抵押合同生效 D.抵押合同无效

82.下列关于巨龙公司为丰润公司提供的质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担保只能由债务人担当,质押无效 B.股权出质登记完成,质押合同成立 c.本担保(抵押)生效,质押合同生效

D.本担保(抵押)未生效,质押合同亦不生效(四)民工甲将自己的一块树根交给根雕艺术家乙雕刻,但未约定雕刻的内容和权利归属。乙经反复思考和精雕细刻,创作完成一件精美的根雕艺术品。乙遂以高价将该根雕卖给收藏家丙。丙未经任何人同意,将该根雕送美术馆丁展览。请综合分析、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 问题:

83.该根雕艺术品的著作权应当依法归()。A.民工甲享有

B.根雕艺术家乙享有 C.收藏家丙享有

D.民工甲与根雕艺术家乙共有

84.关于根雕艺术家乙将该根雕艺术品卖给收藏家丙的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转让行为无效,因为根雕艺术家乙对该根雕艺术品没有所有权 B.转让行为有效,因为根雕艺术家乙对该根雕艺术品享有所有权 c.转让价款应当全部归根雕艺术家乙所有

D.转让价款应当归乙所有,但根雕艺术家乙应当向民工甲支付部分价款 85.该根雕艺术品卖给收藏家丙后,该根雕艺术品展览权应当由()。A.根雕艺术家乙享有 B.收藏家丙享有

C.根雕艺术家乙和收藏家丙共同享有 D.展览馆丁享有

86.对有关当事人行为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民工甲向雕刻艺术家乙提供树根,不能视为共同创作行为 B.雕刻艺术家乙转让其根雕,不能视为放弃著作权的行为

C.收藏家丙未经雕刻艺术家乙同意将该根雕送出展览,属于违法行为 D.美术馆丁未经雕刻艺术家乙同意展出该根雕,属于违法行为(五)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10万元的空调并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乙公司收到该汇票后,将该汇票作为向个体户丙购买电脑的预付款先行支付。丙收到该张汇票后,将其赠予丁。丁于2003年5月1日持票向银行请求付款,该银行拒绝付款。丁考虑到乙公司效益较好,遂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

请综合分析、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问题: 87.丁的付款请求权得不到实现,()。

A.可以不按照某银行、丙、乙公司和甲公司的先后顺序行使追索权 B.必须按照某银行、丙、乙公司和甲公司的先后顺序行使追索权

c.在对乙公司进行追索的同时,对丙、某银行和甲公司仍然可以行使追索权 D.在对乙公司进行追索后,对丙、某银行和甲公司就不能行使追索权 88.下列关于丁的票据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丁无偿取得票据,不享受背书转让权

B.丁因赠与而继受取票据权利,其享有的票据权利与前手相同 c.丁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D.丁所享有的票据权利可以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89.丁行使追索权时,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的法定金额和费用包括()。A.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B.汇票到期日起至清偿日止汇票金额的利息 c.取得有关拒绝证明的费用 D.因行使追索权产生的误工费

90.丁对前手的追索权应当在()前行使。A.2003年8月1日 B.2003年11月1日 C.2004年6月1日

D.2005年5月1日2005年度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民商与经济法律知识试卷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中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B

2、D

3、A

4、D

5、B

6、A

7、D

8、C

9、C

10、C

11、C

12、D

13、C

14、C

15、B

16、A

17、C

18、A

19、C

20、B

21、A

22、B

23、D

24、C

25、D

26、C

27、B

28、D

29、D 30、C

31、C

32、D

33、A、34、B

35、C36、B37、B38、C39、C 40、D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项,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41.ABC 42.ABC 43.CD 44.ABD

45.ABC

46.BC

47.BC

48.ABC

49.AD 50.BCD

51.BCD

52.AD

53.BD

54.ACD

55.BC 56.AC

57.ABD

58.BC

59.ABD

60.BCD

61.BCD 62.ABD

63.ABD

64.ABC

65.ABC

66.AD

67.ABD 68.AD

69.ABD

70.ABC

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ABC

72.D

73.C 74.ABC

75.A

76.B 77.A

78.AB

79.ABC 80.BC

81.B

82.BD

83.B

84.BD

85.B 86.AB

87.AC

88.BC 89.ABC

90.B

经济纠纷与法律责任 篇2

关键词:委托代理理论,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中心

一、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委托代理理论中, 委托代理关系被视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 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雇佣另一个或一些人 (代理人) 为他们进行某些活动, 并赋予一定的决策权。由于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契约不能十分完备, 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风险。

现实生活中, 委托代理关系大量地体现为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日益复杂, 以及企业投资人数不断增多, 企业投资者不便、也不可能直接经营管理企业, 只能通过授权职业经理人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企业投资人作为企业所有者拥有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职业经理人受所有者委托进行经营管理, 作为代理人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 拥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并受企业所有者的监督。从委托代理理论看来, 当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力和责任被进一步授权到各内部组织单元后, 企业管理当局与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与内部组织单元之间, 企业管理当局是委托人, 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是代理人。

当委托人委托他人来处理某项事务比自己亲自处理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同时代理人也能从接受委托中获得比从事其他活动更多的报酬时, 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 以获得“分工效果”和“规模经济”的效益。但是, 委托代理关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是以代理人全心全意地为委托人服务为前提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这一前提很难被满足, 主要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双方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代理人掌握很多详细的、委托人不知悉的信息, 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 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决策并不被委托人发现, 于是出现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代理问题, 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签订合约时就必须规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业绩考核和分配机制, 激励代理人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使委托人的利益也得到最大化, 即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的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ality) 。

在企业内部, 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而且这种个人利益往往与企业整体利益是不一致的。为了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就必须设计一套激励机制, 将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的个人利益与内部组织单元的业绩相联系;同时, 还必须设计一套审计评价机制, 对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 促使企业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勤勉敬业, 以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责任中心划分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征, 与外部审计相比, 内部审计具有服务的内向性、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审查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审计实施的及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各组织单元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促使其合规合法;另一方面要对内部各组织单元负责人进行审计评价, 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业务的不断增多、流程分工越来越细, 企业 (集团) 内部不同的子公司与分公司、不同所属部门的性质及作用各不相同, 企业 (集团)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对象特点的准确把握越来越困难, 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 (集团) 内部不同子公司、分公司、所属部门在不区分其业务特点的情况下采用大致相同的财务指标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结果常常留于表面, 无法深入体现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企业 (集团) 的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流程分工越细, 这种弊端表现的就越明显。

企业 (集团) 内部责任中心是指在企业中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责任中心将企业经营主体按其性质分割成拥有独自产品或市场的经济责任单位, 然后将经营管理责任授权给这些单位, 将他们置于市场 (或模拟市场) 竞争环境之下, 透过客观性的评价, 实施必要的业绩衡量与奖惩, 以达成企业设定的目标经营成果的一种管理制度。按照责权利关系及责任对象的特点, 企业 (集团) 一般将内部组织单元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投资中心三大类型。

如果能够在不改变内部审计独立地位的基础上, 在对企业 (集团) 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进行审计评价时按责任中心进行, 根据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的特点设定适合的审计评价指标, 既可以调动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促使改善经营管理, 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优势的目的, 又可以明晰审计的方向, 简化审计的工作, 减少审计资源的浪费, 使企业 (集团) 内部审计工作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清晰严谨、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基于责任中心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为了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 有必要将整个企业逐级划分为许多个责任领域, 即责任中心。划分责任中心并不是以成本、利润或投资发生额大小为依据, 而是以发生与否和是否能分清责任为依据。凡是管理上可以分开, 责任可以辨认, 绩效可以单独考核的单位, 都可以划分为责任中心, 大到子公司、分公司、地区工厂或事业部, 小到车间班组或一个机组。

对各责任中心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指标应当是多元的, 既有财务性指标, 也有非财务指标。财务性指标主要是以相关财务报告为基础, 用于对过去会计年度责任中心的财务绩效进行审计评价, 这类指标的共性是面向过去 (滞后性指标) ;而非财务性指标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需要, 面向未来 (当前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所选用的指标, 它涉及当今企业所必须考虑的产品 (服务) 质量、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等重要领域。

(一) 成本中心审计评价指标

所谓成本中心, 是指只发生成本费用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范围最广, 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 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 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

对成本中心的审计评价核心是责任成本。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该成本中心所辖范围的可控成本之和。可控成本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 成本中心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将要发生的成本; (2) 成本中心能够对将要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 (3) 责任中心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成本加以调节和控制。凡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成本通常称为可控成本, 就应当作为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

成本中心包括技术性成本中心和酌量性成本中心。技术性成本是指发生的数额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相对可靠地估算出来的成本, 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技术性成本在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可以通过弹性预算予以控制。酌量性成本是指成本费用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数额多少由管理人员的决策所决定, 主要包括各种管理费用和某些间接成本项目, 如研究开发费用、广告宣传费用、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成本在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可以通过预算总额的审批予以控制。

在对责任中心及其负责人进行审计评价时, 一般方法是将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 确定成本差异的性质, 并对差异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分析, 从而明确责任、决定奖惩。审计评价的结果用成本差异报告的形式表示。根据可控成本原则, 成本差异报告中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成本中心的主要财务考核指标包括成本变动额和成本变动率两项指标, 即:

(1) 成本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

(2) 成本变动率=成本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100%

成本中心往往没有收入, 一般也不直接与客户发生联系, 只对其发生的可控成本负责, 因此反映产品质量、生产及时性、生产设备利用程度和生产设备磨损情况等内部过程方面的非财务指标也是评价其绩效的重要方面。

(二) 利润中心审计评价指标

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 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利润中心的成本和收入都必须是可控的。一般来说, 企业内部责任中心都有自己的可控成本, 所以成为利润中心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可控收入。对外销售产品而取得实际收入, 可以计算真正实现的利润, 这类责任中心称为自然利润中心;按照内部结算价格将完工产品提供给企业内部的其他单位而取得内部销售收入, 可以计算内部利润, 这类利润中心称作人为利润中心。

对利润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审计评价的核心指标是可控利润, 也称责任利润。如果利润中心获得的利润中有该利润中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则必须进行调整。将利润中心的实际责任利润与责任利润预算进行比较, 可以反映出利润中心责任利润预算完成的情况;将完成情况与对利润中心的奖惩结合起来, 可以进一步调动利润中心增加利润的积极性。

计算利润中心的财务评价指标, 分两种情况:

(1) 当利润中心不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时, 其考核指标是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可控成本总额 (或变动成本总额)

(2) 当利润中心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 并采取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 其考核指标包括: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三) 投资中心审计评价指标

投资中心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 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 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 如总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的子公司等。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 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 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除利润指标外, 投资中心重点评价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 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指标。

投资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净资产×100%或:

投资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此指标的优点是, 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 具有横向可比性, 且有利于调整资产的存量, 优化资源配置, 还可以正确引导投资中心的经营管理行为, 使其行为长期化;缺点是不便于不同规模投资中心的比较。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此指标的优点在于可以体现投入产出关系, 避免了本位主义, 且可以保持各投资中心获利目标与公司总的获利目标达成一致;缺点是无法揭示投资中心的实际经营能力, 会导致投资中心的近期目标与整个企业的长远目标相背离, 而且不便于投资项目建成后与原定目标的比较, 使投资利润率并不能全部由投资中心所控制。

此外, 对投资中心绩效进行审计评价也需考虑非财务指标, 包括: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非财务指标是投资中心发展与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昌秀:“企业内部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 (1) ;

[2].陆庆平, 刘志辉:“企业内部绩效评价控制系统的建立研究”[J].《会计研究》, 2003 (12) ;

[3].王茜, 刘长印:《关于企业责任中心绩效评估的探讨》[J].北京.审计文摘, 2004 (04) ;

[4].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5].吴欢:“经济效益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2008 (08) ;

学校法律纠纷:现状归因与对策* 篇3

学校法律纠纷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从类型上看,学校法律纠纷包括学生的权利被侵犯造成法律纠纷、教师的权利被侵害造成法律纠纷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问题造成的法律纠纷等方面。究其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找到症结。一是办学理念的落后及传统思想下的领导治校;二是市场经济下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三是教育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不明确并缺乏问责机制;四是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各地规定的差异。为此,必须明确教育活动中不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关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水平,加强对学校行政权力的监督,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促进教育法制建设现代化。

法律纠纷依法办学法律关系学校法律纠纷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其他主体等行为主体由于违反教育法律规范而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相对人认为其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学校办学在此主要指学校内部办学,即学校内部的管理或运转。在现代中国,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法律的完善,民众对依靠法律来解决纠纷也越来越认同,学校的法律纠纷呈现一种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种将学校诉诸法院的案例已经越来越普遍。学校自古以来就是被认为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但是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多的法律纠纷,如何来看待这些纠纷背后的教育中各个主体的法律关系,怎样防止以后类似的纠纷,努力营造学校优秀的教学环境,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近年来我国学校法律纠纷的现状

近年来学校的各种法律纠纷,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涉及的法律也十分繁杂。根据学校法律纠纷的权利主体,可以将学校的法律纠纷划分成以下三种。

一是学生的权利被侵犯造成法律纠纷。在教育中,作为主体的数量众多的学生是权利被侵犯的主要对象,这种类型的法律纠纷在总的学校法律纠纷中占有相当大的一个比重。二是教师的权利被侵害造成法律纠纷。学校运行中,教师常常也作为弱势的一方,其权利也是经常被侵犯。三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问题造成的法律纠纷。学校作为一个社会单位与相关的单位发生的法律纠纷,办学自主权问题就是与上级分管部门或者地方政府部门发生的纠纷等。

二、学校法律纠纷的原因探讨

1.办学理念的落后以及传统思想下的领导治校

在现代社会,随着法制理念的普及,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权力和义务的时代,人们开始重视和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又被制定成法律予以保护。随着社会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进一步重视,法律开始全面介入教育领域,而人民的受教育权也急需要法律的保护。近年来我国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都是为了规范教育中的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现代社会中,没有哪个领域可以离开法律。现在我国的办学思维模式还是一种管理学层面的或者是一种按照教育政策来办学的理念,与现代的依法治校理念还有一定差距,正是这种治校理念问题为如今的学校法律纠纷埋下了隐患。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系统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和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应用。当我们没有依法治校的理念时,学校领导很容易按照个人喜好来制定许多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缺乏法律依据,甚至有些学校的规章制度直接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例如,随意地开除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规定取得学位必须要过英语四级,考试作弊就取消学位授予等。教育部多次重申不得将学位与四六级挂钩,但是很多高校打着办学自主权的旗号,公然无视教育部的规定,如此种种,都是因为缺乏办学治校的法律理念。所以,这种行为就更容易造成法律纠纷。

2.市场经济下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教育从最早的私人办学到近代的国家承担起教育的义务,直至在如今市场经济下办学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更多的私立学校出现,使得教育中的法律纠纷愈发多见和复杂。由于私立学校的法律地位和公办学校不同,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关于私立学校的招生、培养和收费等,都会引发争议。如几年前各种高考复习班,号称可以保证孩子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甚至可以签合约保证,当家长交了高昂的费用之后,学生并没有考上大学,但事后学校直接关门,造成家长们维权无门。如此种种,可以说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显然使得法律调节学校法律纠纷更加棘手,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多元化的办学,更不能一刀切,因为未来社会发展,教育肯定是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办学。这就更需要国家制定更加详细和有针对性的法律,对于这些处在特殊地位的学校进行法律的规范。

3.教育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不明确以及缺乏问责机制

我国的学校管理方式经常是很多部门对学校运行都有管理的权利,但当学校出了事情却又找不出一个能负责的部门。这种只规定权利,却无视对各个主体义务的规定也是亟待改进的。在教育学生中,政府、学校及家长三者对学生负有怎样不同的法律责任?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伤害,经常由于三者界定不清,互相推诿,使得保护学生往往成为纸上谈兵。国家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条例,但是很多纠纷却找不到负责任的一方。教育涉及的主体比较多,教育中的许多问题正是因为对这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划分得不够明确,使得在学生出了问题之后,找不到该被问责的人员。国家要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可是学校却有劝退学生的惩罚权利,还有近来有些家长希望能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父母的家庭教育是否可以当做九年义务教育,也是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这样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实施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否则很容易三方都没有尽到义务,从而使得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护。

4.教育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与各地规定的差异

虽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法律的修改与完善,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来规范教育中的关系。但是依然缺乏对教育更加细致有效的法律,这点特别是到了市场经济下的教育中,体现更加明显。缺乏与现行法律相配套的下位法律,比如说《学位授予法》、《学校筹备资金法》,比如说各个学校收取择校费、如何收取、收取多少这种情况是完全没有法律规定的。所以制定相应的学校办学法律来调整和规范教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教育因为涉及到不同的地方因素,难以统一管理。近代以来,将教育权逐渐下放到地方,也加大了教育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的难度。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各地的经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直接反映到教育上,就是各地教育政策有很大差别。再加上经济发展的东西部巨大差距,如此一来,也很难从国家层面制定法律来保障和规范各地的教育。就是制定了统一的教育法律,在各地实施中也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困难。

三、学校法律纠纷解决的对策及途径

1.明确教育活动中不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关系

在我国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地位有很大的争议,学校能否成为一个法人,学校如何履行自己的法人地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教育上又该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作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主体,又该怎样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等。这样权利和义务都要在法律上有一个明确的表述,这样才能减少以后的教育法律纠纷。教育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教育关系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凡是纳入了法律调整的教育关系都是教育法律关系。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关系都有法律调整,只有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的教育关系,国家才制定相应的法律来进行规范,以确保各方主体权利义务的实现,维持教育秩序的稳定,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2.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水平和加强对学校行政权力的监督

虽然学校纠纷问题主要是法律问题,但是法律与道德联系密切,许多法律规范来源于道德规范,道德“底线”要求常常会转化为法律规范来加强其对人们行为调节的强制力。紧紧依靠法律不能完全调节学校内部的关系,更多地是要唤醒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良知,让他们用高尚的道德做出表率,来感染学生,进而在校园内部建成一个人人讲道德、有追求的和谐的求知氛围。关于教师的管理和规范,关于如何保护学生,如何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更加严格的挑选和审查,十分有必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的法律模式。当前各学校必须重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各地区选拔聘任教师时,首先对其道德予以考察,如有不适合作为教师的,一定要谨慎聘任。入职以后,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树立全校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要与时俱进,在教育工作者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应该尊师重教,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性制度、政策性制度,完善师德建设的五大机制,即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淘汰机制、评价机制、运行机制。

3.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促进教育法制建设现代化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定更加细致和科学的教育法律,比如说像学校处罚学生的法律、学位授予法律,甚至可以制定招生的法律、学费收缴法律等。当前学校里面很多法律纠纷就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进行校园运行的规定,如当前很多农村开始撤并中小学,这种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这些都是需要法律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定,而且要有相应的监督处罚机制,切不可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二是修改违反上位法的一些地方上的法律条例。很多地方上的法律条例公然侵犯了宪法规定的人们具有的权利,如受教育权、教育选择权等。很多地方法律的错误和狭隘也需要我们纠正和整理规范。做到下位法不违反上位法,上位法不违反宪法。一定要将学校里面的所有违反法律的规章制度予以废除,还有很多法律和规章制度没有涉及到的一些法律纠纷,一定要以保护弱者的视角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正义。只有将法律自身的问题解决了,法律才可以更好地调整学校的法律关系,也只有法律合法,人们才会更加认同和遵守法律,才会更容易地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校。

三是要提高法律的权威性、效果性。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将法律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也让所有的受害一方相信法律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依靠法律来伸张正义。总之,找出教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构建出能够规范办学行为、保障教育发展的可依、可信、可行的、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1] 谭细龙.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6辑),2008.

[2] 李晓燕,陈蔚.学校办学法律纠纷现状、成因与对策探讨.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6辑),2008.

[3] 周光礼.大众化条件下政府与大学关系的重构.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6辑),2008.

[4]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回归教育的公共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 龙宗智.依法治校与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完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 篇4

(一)二者产生的动因相同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是审计产生的动因。因为无论是古代王室审计、官厅审计,还是现代国家审计;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无论是政府内部审计,还是企业内部审计,其建立都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要对所委托的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受托人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受托责任关系双方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审计人为了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受托人履行合同责任的情况,就产生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二)审计的主体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虽然设立了专职的审计机构,但是,在日常审计中其审计的主体仍然是审计体系中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更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见,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的主体都是相同的。

(三)审计程序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程序是一致的。二者都需要经过审计计划或委托、审计准备、审计实施、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六个阶段。只有实施这样的审计程序,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

(四)审计范围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行为。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国有经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实施监督的行为。

从二者的审计定义可以看出,二者的审计范围是相同的。它包括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

(一)审计目标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责任者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加强对责任者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责任者的经济责任,促进责任者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其重点是对责任者经济责任的评价。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1.存在或发生。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3.权利和义务。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时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权力,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计量与计算。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是否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5.揭示和披露。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加以分类、说明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财务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其重点是检查。

(二)审计对象(审计客体)不同 依据《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市(县)辖区直属的党政机关正职领导干部,以及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的负职),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正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金融 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责任人,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

(三)审计的内容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重大决策的合规性和科学性;个人是否有违反廉政勤政规定的行为;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1.资产审计。是对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2.负债审计。是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审计。是对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基金、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4.损益审计。是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

(四)审计的目的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在查明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从而达到确定其经济责任,评价其工作业绩的目的,为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提供使用、管理和评价干部的参考。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审计,揭露其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目的的区别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而财务收支的目的是纠偏和服务。

(五)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评价、内控制度评价、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等。经济指标评价又包括收入任务完成率、资产增值、保值率(目标完成情况指标),财政收入真实率(真实性指标),共商税收成本率(效益性指标)。内控制度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主要评价个人是否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引导被审单位的经营行为,帮助被审单位寻找差距及产生的原因,促进被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主要包括:1.反映单位效益状况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反映单位营运状况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3.反映单位偿债能力状况的资产负债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三、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联系

经济纠纷与法律责任 篇5

一、熟悉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了解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个人合伙;

四、掌握法人的有关内容,包括:法人的概念、要件、分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合并与分立和法定代表人、法人的终止与清算;

五、熟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关内容,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要件、

分类、形式和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以及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六、掌握代理的有关内容,包括:代理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种类,

代理权的行使,复代理,代理关系的终止以及代理关系中的民事责任;

七、熟悉物权的基本内容,包括:物权的概念和分类,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内容,财产所有权的取得、转移及消灭,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财产所有权的类型,与财产所有权的有关财产权,财产共有,相邻关系;

八、掌握债权的概念和特征,债的分类,债的履行和债的消灭;

九、熟悉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人身权的类型及人身权的法律保护;

十、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类型,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十一、熟悉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十二、了解期间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企业法

一、公司法

㈠掌握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㈡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组织结构和国有独资公司;

㈢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组织机构、股份的发行与转让和上市公司;

㈣熟悉公司债券和公司的财务会计;

㈤掌握公司的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和清算;

㈥了解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法律地位及机构的撤销和清算;

㈦熟悉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二、合伙企业法

㈠了解合伙企业的概念、特征、合伙企业的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

㈡熟悉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与退伙。

三、个人独资企业法

㈠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特征;

㈡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四、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㈠了解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㈡了解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设立,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㈢了解厂长,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企业的变更和终止。

五、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法

㈠了解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㈡了解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㈢了解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内部领导体制。

六、外商投资企业法

㈠熟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设立、资本、组织形式与机构,中外合资企业争议的解决;

㈡了解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设立、资本、组织形式与机构及其经营管理;

㈢了解外资企业的概念、设立、资本、组织形式与机构及其经营管理。

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㈠掌握《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适用范围;

㈡熟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有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章合同法

一、熟悉合同的概念、分类;

二、掌握合同的订立;

三、掌握合同的效力;

四、掌握合同的履行;

五、掌握合同的变更、转让与解除;

六、掌握合同的终止;

七、掌握违约责任;

八、掌握买卖合同;

九、熟悉;承揽合同;

十、熟悉租赁合同;

十一、熟悉运输合同;

十二、熟悉技术合同;

十三、熟悉委托合同;

十四、了解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第四章担保法

一、熟悉担保的概念和特征;

二、掌握保证的概念和分类,保证人的条件保证的设立和保证的方式,保证的效力,保证责任;

三、掌握抵押和抵押物,抵押的设立和抵押物的登记,抵押的效力,抵押权的实现和最高额抵押;

四、掌握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五、熟悉留置的概念,留置的适用范围,留置成立的条件,留置权的实现;

六、掌握定金的概念,定金的设立与定金合同效力。

第五章知识产权法

一、商标法

㈠了解商标与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㈡熟悉申请商标注册的条件与程序;

㈢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转让和使用许可;

㈣了解注册商标争议的处理与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二、专利法

㈠了解专利的特点与种类;

㈡掌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篇6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效益

一、案例背景介绍

随着现代我国社会经济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数十年来我国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其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从来都未消停过,各行各业问题层出不穷。全国震惊的今年3月份爆发的“毒疫苗”事件。据相关方面的报道:自2011年以来庞某非法购进国家规定的二类疫苗,并将未经严格冷藏存储的疫苗通过非法的销售渠道销往全国18个省市,由此从中获取暴利。涉案人员为了经济利益而销售毒疫苗,此举完全将群众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此次的毒疫苗事件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次事件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经相关调查人员发现沃森生物公司控股子公司涉嫌其中。沃森生物也意识到了这一危机,该公司害怕此次事件对公司股价造成不利影响随即将股票停牌。沃森生物公司因此次毒疫苗事件在相关的经济效益方面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这概念源于西方国家,oliver sheldon曾提出企业应当将自身的利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后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逐渐传入中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越来越重要,已经影响到其经济效益;比如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已把劳动者相关的权利纳入了法律的范畴,企业必须遵守。近年来,社会责任已不再只是学术研究和探讨的范畴,而成为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一项重要实践。许多国际组织制定了有关社会责任的标准、准则或指南,还有些国际组织组建了有关社会责任的认证制度,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社会责任实践。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联合国的“全球契约”等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会责任指南文件。企业已不再是最初传统的“经济人”角色,只专注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仅从经济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同时还应当关注其在法律、伦理道德、社会方面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企业逐渐从单一“经济人”角色逐步演变为具有“社会人”与“经济人”特点的角色。

1.社会责任四阶段模型

该模型分四个阶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在第一阶段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此时在相关的法律条件下其所关心的只有股东的利益。在第二阶段,管理者开始重视对员工的责任,保障员工的权利,改善其工作的环境。在第三阶段,管理者重视企业上下链的关系,即供应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在充分维护好供应商和消费者关系的情况下,更能维护股东的权利。第四阶段,上升到社会这一整体的高度来,而不再是局限于企业自身,包括公共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

2.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

该模型将社会责任分为4个层次:首先是经济责任,即企业提供产品,获得盈利,追求利润最大化,保障股东的利益;其次是法律责任,意思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保障股东的权益;再次是伦理道德责任,即符合道德,抑恶扬善;最后,企业要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慈善、医疗、教育等方面做出社会贡献。当然在这一模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从金字塔的底部到顶部的过程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逐渐减少的,所占的比例也是逐步缩小的。

三、沃森生物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华森生物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人用疫苗产品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所属的行业为医药类的行业,事关普通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应该不以盈利性为主要目的,该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法律、社会伦理道德、社会公益慈善这三方面。

1.法律责任

所谓的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在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下进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追求利润,是社会责任中的一部分。

虽然此次的毒疫苗事件爆发不是发生在沃森生物公司本部,但由于其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所以沃森公司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连带责任。据相关机关报道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虚构疫苗销售渠道,可能是相关疫苗非法购入的构成渠道之一。由于疫苗作为医用药物的特殊性其保质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且相关的冷冻链储存成本高,相关的销售代理机构将从生产商手中取得疫苗,或为了增加企业利润亦或是为了降低公司的损失,而将二类疫苗通过非法途径出售给疫苗贩子,而不通过国家所规定的法定渠道销售。并且出售给疫苗贩子的疫苗在保管的途中并未带到规定的冷藏保管,再将其销售出去这也严重影响并威胁到了广大群众的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很可能违反了国家相应的法律,虽然沃森生物一味的否认母公司并未涉嫌其中,但其子公司这样的商业行为已经说明了沃森生物公司并未履行法律的社会责任。

2.伦理道德责任

沃森生物公司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此次的毒疫苗事件,这不仅严重影响并威胁到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些二类疫苗中,虽然有些疫苗是未经过低温保存失效影响不大,但如果像类似狂犬病这类的疫苗,当事人受伤时如没有及时接种那会对其健康造成严重的隐患,严重时甚至危及人的性命。而且对于那些抵抗力薄弱的来说这些毒疫苗对他们而言不是良药而是毒药,尤其是对那些小婴儿、小孩子来说接种这些失效的疫苗后果可想而知。这不仅仅是社会舆论的问题,事关自己身边至亲之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仍谁都无法冷静。从这一层面来说沃森生物公司并未履该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伦理道德责任。

3.慈善责任

沃森生物公司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此次的毒疫苗事件,没有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引起了社会的舆论和公众压力,国家相关的部门也正在彻查此案件,作为医疗行业是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的,但该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这是也医药行业的企业愿景相违背的,并且涉嫌参与此次毒疫苗事件对公众、国家、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沃森生物公司没有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社会公益、慈善方面的责任。

四、沃森生物公司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目前,沃森生物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病毒疫苗事件的传播,其公司的股票已于2016年3月22日公布停牌,公司的股价必定会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而下降,这是无可厚非的。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股价的下跌就是公众不看好该公司的发展,而不愿选择购买或是持有该公司的股票。而且在我国这一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着其运行规律的特殊性,国家政策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而沃森生物作为医疗这一领域不仅违背了其最初成立的愿景,对人民、国家、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将会是对它的严峻考验。至于沃森生物会不会如三鹿奶粉事件一样最后导致三鹿企业的坍塌这就不得而知现在。

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 篇7

一、地电集团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一) 地电集团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审计范围的特殊性。地电集团各基层县级供电分公司负责管理供电单元主业、农村低压电网维护费、多经企业三个板块的业务内容。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会计主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按照“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原则, 随电价收取的专项用于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的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农村电能损耗、电工合理报酬和农网运行费用三部分支出项目。在地电集团的发展过程中, 各基层县级供电分公司纷纷成立了三产公司, 承接供电单元主业的相关电力建设、材料供应等业务。这些公司多数属于供电单元主业与职工共同出资成立, 但由供电单元主业进行统一管理。在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供电单元主业、维管费、多经企业均包括在审计范围之内, 对客观评价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和难度。

审计关注重点的特殊性。根据地电集团的经营特点, 审计重点也有所不同。除正常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以外, 关注企业领导人任期内的组织机构 (变电站、供电所) 变动情况、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企业领导人配车、家属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二) 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

经济责任审计相对滞后, 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有关精神, 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应具备经济监督、经济认证和经济责任评价功能, 而地电集团审计工作目前多为事后审计, 即企业领导干部离任后才实施审计, 开展企业负责人任期期中审计较少, 更多的发挥了事后监督、评价作用, 而经济管理作用因审计活动相对滞后, 管理职能发挥有限。

审计人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管理建议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审计人员对审计监督在经营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 从审计成果看, 管理建议多是基于查错纠弊的角度, 为促进企业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发挥保障、服务作用较弱, 提供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还较少,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和全局意识以及对经营管理的理解、认识需进一步提高。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情况

(一) 从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向以管理审计为主

最初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集中在财务事项与财务成果的验证上, 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的转变和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发展到为确保“经营管理”责任的有效履行服务。企业领导人的任期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企业领导人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往往较之某个阶段的财务业绩, 对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更重大, 意义更重要。经济责任审计已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财务审计上, 而是在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目前地电集团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领导人在战略规划制定、内部控制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审计要求, 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领导人的任期责任, 扩展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

(二) 从以离任审计为主转向任期审计为主

最初的经济责任审计多为离任审计, 即在企业领导人离任后才实施审计, 对其任职期间发生的错弊行为发现不及时, 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减少损失, 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安全完整方面, 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同时离任审计是在人事部门尚未全面了解企业领导人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依据不充分, 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如果在离任审计时发现重大问题, 再改变决定, 将会导致各方面工作较为被动。自2010年以来, 为了避免以上弊端带来的不利影响, 地电集团逐步提高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 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力度。通过注重全过程动态情况及过程控制有效性审计, 增强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责任感和搞好经营管理的自觉性、能动性, 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 为干部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从而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增值。

(三) 由常用审计方法转向账目审计、访谈问卷等多种方式并重

在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更多的是采用常规的账目审计方法, 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分析性程序等。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活动的程序、效果、成因和责任等作出全面剖析的需求, 地电集团经济责任审计方式除了采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外, 拓展了账目审计与账外调查、高层访谈与员工问卷调查、财务审计与经济分析等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 切实保障客观地评价经营绩效、公正地认定经济责任、圆满地实现审计目标。

三、经济责任审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审计内容的局限性

经济责任审计既应包括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 还应注重企业效益的促进, 然而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主要局限于审查领导人员执行集团公司相关制度规定情况, 审查财务收支情况, 审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 审查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功能, 而忽视了效益促进功能。针对这种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财务指标评价为主转向财务指标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并重评价。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 财务责任逐步发展到经济责任以及社会责任, 原有的单一财务指标体系逐步发展为与经济指标评价体系, 以及社会指标体系并重的评价指标。在地电集团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过程中, 应当逐步增加从增值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营运、发展能力等角度设置的经济指标评价体系, 以及从企业及企业经营者应该遵守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其他责任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开拓能力等) 等方面设置的社会指标体系。

(二) 审计评价欠缺

在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过程中, 审计人员遵守了谨慎性、客观性的原则, 大多采用写实的方法, 即以量化的方法, 客观描述的方法写实评价。在定性和定量的问题上, 很多审计人员更倾向于定量, 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等同于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评价, 堆积出大量数据, 对单位的各项财政财务指标都进行了详细的反映, 对于评价则泛泛而论, 只谈事实, 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点, 即经济责任的归属采用回避的态度, 违背了审计评价的重要性原则。针对以上问题, 应当加强培养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做到对企业领导人的审计评价不能主观片面, 更不能带有偏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把握重点, 对重要的经济事项进行评价;以审计事实为依据, 审计评价不能超出经济责任的范围;围绕被审计人任期内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责任, 多方位、多角度地去看问题, 就企业内、外部因素及各种复杂的主客观条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实事求是的、全方位的分析,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审计评价。

(三) 审计结果运用不足

目前,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只在被审计领导人员本人和单位个别部门及管理人员之间公示, 没有在单位和部门公示。因此, 审计结果不见阳光的现状使广大职工群众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效产生怀疑, 使审计结果的运用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 应当进一步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正确运用审计结果, 激励业绩突出者, 触动业绩平庸者, 揭露缺乏廉政意识者, 把审计结果与经常性的干部考评、考核和使用结合起来, 使之真正成为干部使用、监督、奖惩的一个重要依据。审计成果运用也需要各有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相互支持配合。通过多方联动、密切协作、有效管理, 将审计成果真正有效地运用到干部考核、监督、教育、调整、评议等多个领域, 努力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

四、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发展趋势

(一) 建立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目前地电集团对各基层单位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 从实务操作层面而言, 尚处在制度导向型内部审计逐步向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迈进的过程中。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实务, 基本都是处在事后审计阶段, 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不仅限于事后监督, 更多的是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更多地参与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 及时关注未来的风险, 建议企业领导人员调整经营战略, 适应环境的变化, 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实务由事后的评价转向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 将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实务的发展方向。

(二) 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再造与重构

目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三段式”审计程序为基础的稳定审计模式。这种审计程序面对纷繁复杂、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审计对象显得十分僵化, 缺乏实用性。重新塑造审计程序, 可以进一步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的要求。审计基本程序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业务的管理程序。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程序, 应由计划、准备、实施、报告、终结五个阶段构成。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程序是审计小组组织项目审计的业务程序, 也是审计小组进行取证的现场工作程序。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程序包括编制经济责任审计方案、测试内部控制系统、测试查证审计对象、分析、汇总、整理审计证据、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编制审计报告书等几个阶段。

(三)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合团队

在确定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之后, 由审计、纪检、监察、人事、财务等部门的主要业务人员共同组成联合团队, 就审计对象的确定、审计任务的实施、审计报告审查、审计结果落实、审计问题的处罚等问题进行定期的交流和研究, 解决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联合团队的组建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更具针对性, 能够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开展审计, 提高内部审计服务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加强了审计交流, 通过各相关部门共同为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群策群力, 共同探讨, 促进审计与其他部门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方便了重大复杂审计事项的移交, 对于超越审计处理权限的重大复杂问题, 可移交纪监等部门;促进审计意见的落实, 经过多个重要部门的认可及共同监督下的审计意见, 有利于采取措施落实。

(四) 规范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对企业领导人员经济业绩高低优劣进行评价或判断的依据和参照系, 所以, 制定一套体现绩效审计理念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既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 也是深化和拓宽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保证。以集团公司为例, 按照业务的同质性制定各专业业务板块的统一评价指标和标准,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某一基层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的纵向绩效情况的比较, 同时可以对同一业务板块的不同基层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的横向比较。统一评价指标和标准的设置需要根据业务板块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经营规模等情况综合考虑, 应做到科学合理, 从而实现对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和绩效水平进行公允、全面的评价。随着地电集团的不断壮大与发展, 公司化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 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能显得愈来愈重要。地电集团审计部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摸索出一条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审计之路, 充分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强化管理和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增强企业竞争力, 促进地电集团经济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审计署.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原文与释义)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分析与思考 篇8

关键词:医疗纠纷;举证责任;过错;限额赔偿

目前,我国医患问题不断升级,时有暴力冲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安全,也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在法律上解决医疗纠纷已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具体案例中发现的法律问题

1.医疗事故鉴定方式

目前,医疗纠纷鉴定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种是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由司法鉴定机构组织的司法鉴定。两种鉴定并存、交错,造成司法实践中技术鉴定程序上的矛盾,究竟运用何种鉴定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增加了法官的自由裁量,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影响司法公正。

2.医疗事故民事赔偿的举证责任制度

举证责任分配具有“双重性”,同样的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纠纷,构成医疗纠纷事故的被视为特殊侵权,责任倒置;医疗事故以外的侵权被视为一般侵权,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同样的侵权行为却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造成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的混乱。

3.对于医疗人身伤亡事故中“限额经济赔偿”与足额经济赔偿的取舍

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一方面由于患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需要给予一定保护,另一方面,巨额的赔偿款势必会阻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当前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们不能由医疗机构来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如何分担责任,综合全面考虑,做到合理合法,实现利益均衡,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4.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一部法律来调整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目前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与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然而,这两个法律依据却在医疗纠纷的处理标准上有所不同,造成司法实践的失范。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如果鉴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如果鉴定为非医疗事故的,即使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也可不承担赔偿责任。这加大了患者就医的风险,为医疗机构逃脱责任提供了依据。然而,《民法通则》规定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医方存在过错,即使是非医疗事故,医方就需要赔偿。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比《民法通则》来说,不仅赔偿的标准相对较低,而且未规定死亡赔偿金。并且,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官的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

5.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不同

当前,我国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协商解决,行政调解与民事诉讼。但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采用协商和调解,当事人易在事后反悔,不履行协议,最终还要诉诸法律。民事诉讼的方式又过于程序化,使得当事人不趋向于诉讼,而通过与医方争论,甚至引发暴力冲突,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

二、改善医患关系具体措施

1.医疗鉴定服务标准化

面对当前鉴定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确保鉴定的公平公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应该赋予鉴定组织中立的鉴定地位。现行制度下的鉴定组织隶属于卫生行政机构,而卫生行政机关是作为纠纷当事一方的医疗单位的主管部门,就使得鉴定单位失去中立地位。其次,鉴定组织应该由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共同组成。

2.規范医疗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医疗侵权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法庭对举证责任倒置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绝对化,否则会产生极端的效果,同样有可能造成不公正的结果。这要求法官根据案件具体的情形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解决纠纷和化解矛盾,综合考虑案件的公平公正。“如果在具体的案件中,过失和因果关系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那就适用经验法则,亦即由法官根据一般人的社会经验,直接作出认定,不仅不能采用举证责任倒置,也不应要求当事人举证。”

3.实行限额赔偿制度

我国的医疗纠纷实行以全面赔偿为主,限额赔偿为辅的制度。但是现行的制度未考虑到医疗纠纷中医方责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大,虽保护了患者,但势必损害医方,增加医方的责任,这又会导致医方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趋利避害。因此建立限额赔偿制度,按责任的大小,将责任分别分配给医方和患方,通过分配风险负担,分配责任的制度,使得医方和患方都能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通过限额,达到限责,和谐医患关系,简化诉讼程序,减少医疗纠纷。

4.不同的医疗纠纷区分适用不同的法律

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时,可根据不同的案件,具体选择适用不同的法律,即将《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统一协调适用。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何种案件该适用何种程序和法律。当然,国家也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来处理医疗纠纷,将医疗纠纷规范化,制度化,缓解医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5.注重民事调解,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

医疗纠纷究其根本来说应该属于民事纠纷,医生和患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以自愿为基础,是一种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因此建立一种调解制度,有利于更加及时高效解决纠纷,减少上诉,再审,申诉,减少诉讼纠纷,节约诉讼成本,方便当事人。如建立诸如医疗调解委员会这样的第三方调解机构。

如何才能够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达到医生和患者所追求的最大利益,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谐医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至关重要。患者对健康利益的追求,医疗界对医疗技术进步的追求,在这两点上,二者的有共同的利益,在这个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上,如何从法律上更好的保障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玉龙.“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的法律完善问题研究”.《医学论文》,2008年第4期.

上一篇:石油工程生产实习报告下一篇: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