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济纠纷

2024-09-16

跨国经济纠纷(精选8篇)

跨国经济纠纷 篇1

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摘要:结合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以及“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向,对经济安全的定义做了一定的总结归纳.并分析了外资在华的并购情况,尤其是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已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潜在威胁。针对上述情况,指出要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外资,必须构筑经济安全防御体系,而这可以通过出台《反垄断法》及建立审查跨国并购的机构等方式提高政府制度供给能力、改变以GDP及外资并购为指标的地方政绩考核模式、加强自主创新以争夺国际技术话语权等方式实现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济安全

背景:

20O6年3月,两会”期间,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他认为外国企业不受约束地并购中国企业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李德水对外资并购提出如此强烈的意见,立即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紧接着全国工商联也在 两会”期间提交一份提案,指出“对待外资并购要有底线”。而温家宝总理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国家对银行业的绝对控股地位。这些都使得外资并购问题成为新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对中国的外资并购的反思.一. 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

跨国并购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其特征主要是通过外商注入资金,获得被并购企业资产的部分和全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理论上说,作为全球跨国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都是出

于其全球性竞争战略的需要,基础在于其技术、产品、管理、品牌等所有权优势,这也就决定了其对投资的控制要求,并且越是所有权优势明显,其控制经营的趋向也越明显。近年跨国投资的发展状况,已验证了这一理论,即跨国收购、兼并成为国际投资的主导形式。跨国并购的外资进入后对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产业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键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化、影响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二. 外资在华并购现状

从1979年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在利用外资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并受1995年以来国际新一轮跨国并购浪潮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企业并购重组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战略性转变。

2O世纪8O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 90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实现一体化经营,而进入21世纪后的并购重组则主要是以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并购。这种并购突出以市场为导向 以高新技术为重点 以增强竞争能力为目标 以强势企业联合为特征,加剧了资源向优势企业的集中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也改变了国际投资方式。一些跨国公司认为 现在是收购中国企业的最好时机.收购价格比欧美低得太多;还可以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销售网络原材料和能源供给渠道以及品牌,再加上外商的资本和技术,就可以逐步实现垄断中国市场的目标。而且,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时提出: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随着一系列并购法

规的陆续出台,外资开始在中国市场展开全面收购。其在华并购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外商独资全面超过中外合资合作。比如,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我国大型超市的80% 以上已被跨国公司纳入囊中 ;其二,近年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其三,众多的投资基金而非产业资本纷纷涌入,乐凯胶卷、南孚电池、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大连电机厂等等国内品牌企业都被外资“收编”,而不少投资基金获利退出后便把控股公司倒手他人,其间不乏转卖给原公司的外国竞争对手的现象。如南孚电池被摩根控股后便被卖给了其竞争对手吉列公司,后者生产金霸王电池。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米其林以及旗下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处于主导地

位,富士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此外,在手机、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我国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已占据我国1/3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 跨国并购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安全隐患

跨国并购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它可能带来产业结构扭曲、民族工业遭损、国有资产流失、资本大量外流和宏观调控乏力等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

1.跨国公司谋求行业控制。不仅导致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也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危及我民族工业跨国公司并购企业时,总是力求绝对控股,取得对合营企业的支配权,以便实施其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并购的首选目标是我国有发展前景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便迅速抢占市场和制高点。他们凭借技术、资金、规模等优势,利用我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排挤我产业内现有企业,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与之抗衡倒闭或者陷入困境。国内手机市场洋品牌一统天下,胶片市场上柯达、富士两巨头的低价倾销,以及饮料市场上两家“可乐”的称霸,无一不体现了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压制与排斥,结果造成我国相应领域经济长期发展动力不昆跨国公司还以其技术、规模、资金等优势高筑进入壁垒,阻止我潜在进入者,以达到霸占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目前跨国公司已掌握了我国某些行业的经济支配权,形成对这些行业的垄断。如我国轻工、机电、化工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被其控制的局面,尤其是电子产业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对跨国并购不加以控制,让跨国公司控股的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就可能挤垮我国一大批民族工业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害;跨国公司对我国重点行业企业尤其是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主导产品的企业进行并购,使国家对产业和市场的调控受到影响和牵制,也使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增加。

2.跨国公司谋求技术控制。窒息了我国企

业的技术进步

首先,跨国公司虽然具有先进的技术,但是,产品生命周期表明,跨国公司只有在产品的成熟阶段才有动机把生产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而此时的技术已不是最先进的。所以我国引进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有时甚至是已淘汰的技术,对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跨国公司总是严加封锁的其次,跨国公司不可能通过提高中方的自主技术能力来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大多以给我提供技术为由,取消我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使我方处于技术依赖状态。

3.跨国并购中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干扰和破坏了我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

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产权交易立法及监管尚不完善,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引资心切等因素,并购中经常出现资产评估不严格和股权转让价格偏低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共谋、商业贿赂、欺诈舞弊、非法融资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达到并购目的。如跨国公司利用其设在全球的生产销售网络,采用“高价进低价出”等手段,从事转移利润、逃避纳税、抽逃资金、逃避我金融管制等活动,干扰和破坏了我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

4.跨国并购中的结构失衡,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跨国并购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外资大都集中于加工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资金回收周期短、见效快,能够保证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但是从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看,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即加工工业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结构性供给过剩,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发生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其本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5.跨国公司在我国获得的巨额利润,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利润每年有1000多亿人民币,其中只有l0%左右兑换成外汇汇出,其余都留在我国内再投资。数年之后,其利润总

额将积累到2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00多亿美元,等于我国外汇储备。如果在突发事件下跨国公司集中要求兑换,就可能出现外汇危机,并进一步诱发金融危机。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仍应预作绸缪。

四. 降低隐患的措施

第一、构建国家产业安全体系。这个体系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国经济实力从弱小变为强大,重要的是长期发展的保障 具体说,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对本国战略性幼稚产业给予保护,防止中国的支柱产业被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对跨国公司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制定防范跨国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价格转移行为的措施,保证产业利益的不流失或少流失。

第二、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市场经济自身能够提供反映经济不安全隐患的预警信号,而国家安全预警体系就是一个完善地收集和分析这些预警信号、及时反馈到经济决策中心的机制。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有助于政府及时掌握国家经济安全的态势,避免经济决策的失误,减少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失。

第三、对我国引资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调整外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法利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国内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企业拍卖市场如何对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适度开放的问题、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问题,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问题。

第四、对国有资产的兼并重组应给予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平等的待遇,鼓励其积极参与。第五,尽快制定外商来华并购企业的法律法规,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旨在规范外资来华并购行为的法律或条例,特别对以垄断我国市场为目标的恶意并购行为,要有严厉的制裁手段。

第六,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政策。过去我们实行对外资优惠的政策是必要的,但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一视同仁地给予国内外企业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的环境比“超

国民待遇”更能吸引跨国公司。

跨国经济纠纷 篇2

一、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结果, 1981年—2000年, 在我国GDP平均9.7%的增长速度中, 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这足以说明外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具有规模大、起点高、投资总额高的特点, 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 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此外, 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力度加强, 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1.2 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是获取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目前, 全世界大约有80%的技术转让都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既缺乏资金, 没有能力自行组织研究开发高新技术, 只有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促使中国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直接或间接受益。跨国公司R&D机构的进入, 可以通过外商与我国研究机构的合作、技术转让等, 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带动了我国的研发力量的发展壮大。

1.3 优化我国经济制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 一国通过制度变迁会促进经济增长, 从而产生制度绩效。在与跨国公司的博弈过程中, 中国政府在吸引、规范、引导外资投向方面的经验、做法日臻完善, 相应的财政、税收、金融管理体制、外贸体制、价格管理体制也日益健全。外资流入本身也带来了先进管理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通过扩散效应, 促进了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效应

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其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

2.1 对我国产业的压制

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固然对促进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跨国公司也凭着其强大的“垄断优势”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抑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跨国公司正是凭着其超越国内企业的独特优势, 有效地挤占市场, 把部分困难重重的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者挤出市场,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 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把我国部分企业及原有市场一起并入, 其结果是可能形成了跨国公司在某一个行业的垄断局面, 不利于技术进步, 阻碍公平竞争, 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2.2 我国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随着我国的企业和市场渐渐进入跨国公司所编织的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之中, 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加深, 国内经济将不同程度地随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波动, 这对于我国政府如何运用财政、货币、产业等经济政策进行有效地宏观调控形成了挑战。此外, 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其完全是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的, 与我国行业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很可能不完全一致, 这样便使我国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调控力度下降。

2.3 品牌冲击

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市场, 跨国公司还使用品牌侵略手段。据统计, 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 90%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 国外品牌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有率超过90%, 在化妆品市场占75%, 在食品、医药行业占30%~40%。另外, 年产超过500万吨的啤酒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很多外资并购案中, 跨国企业在实现第一目的后即开始对本土品牌实施打压弱化甚至束之高阁。跨国公司就是这样通过控制品牌达到操控中国市场的目的。

三、政策建议

3.1 加强对外商并购过程本身的监管

跨国公司兼并收购, 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业务, 为此, 需尽快引进和培养监管人才, 制定反垄断法和防止不正当交易法, 对重要战略性领域中的跨国公司并购行为要有严格的审查规定和控制能力。

3.2 完善法律法规

在法律制度环境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尽管我国已制订、公布了不少鼓励外商投资的法规、文件, 但基本上还没有针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特点而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因此应该尽快研究制订吸收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 或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按照法律规则指导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规范和约束跨国公司的行为。

3.3 发展民族经济, 保护民族品牌

在产业政策上, 应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从长远来看, 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强调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 不能被跨国公司吞并。在市场政策上, 国家应注意保护民族品牌。一方面要着力培养中国企业家的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和信心, 实现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于民族品牌的保护。国家要成立专门的促进民族品牌国际化的机构, 负责收集更新的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就国外的法律情况组织培训, 交流先进的品牌国际化经验等, 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家保护好民族品牌服务。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然后针对对我国经济的威胁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经济,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苏旭霞.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外资政策[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2]、彭有轩.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3]、林季红.跨国公司战略联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跨国婚姻可以预测全球经济走势 篇3

日本人和德国人一样严谨,因此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统计”恐怕是世界各国中做得最细致的。查阅日本跨国婚姻的数字,虽然枯燥,但也能发现许多有意思的趋势。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跨国婚姻比例一直在1%以下。1980年突破1%,1987年达2%,仅两年后的1989年就突破3%。但在1990年突破3.6%之后,因离婚率的迅速增加开始徘徊。到1995年,跨国婚姻终于又止跌回升,再度掀起高潮。在世纪之交稍有滑落后,2003年再度上涨,2006年突破6%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长期滑坡。

从数量上看,1990年跨国婚姻约为2.5万对,2006年约为4.5万件。

仔细观察这组数字,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那就是日本的跨国结婚势头总是先于经济形势两年左右变动。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前两年,跨国结婚比率已经先行下落;在亚洲金融危机袭来的前2年,跨国结婚比率开始迅速增加;又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2年,跨国婚姻比率已先行坠落。真应了那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超越国境的爱情结晶,竟似隐藏着经济走势未卜先知的魔手!

再看国际离婚占离婚总件数的比例,1992年才开始统计公布。当年约占4.3%,此后一度低回至4%左右,1997年再度上升,年年刷新,2005年突破6%。此后,由于日本人离婚基数的缩小,相比之下国际离婚所占比率如脱缰野马般跃升,与国际结婚件数的减少呈现出一种巨大剪刀的形状。

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似乎也同样隐含着某种神秘的规律,1992年开始统计公布本身就非同寻常,那是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崩溃之年,也是跨国离婚高发开始引人注目之年。同样,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跨国婚姻的主力军是东南亚、韩国等地的女性,这种联姻是逃出危机地区的手段之一。而且,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伴随着一段跨国婚姻破裂的高发期,这意味着危机造成的家道变迁、财产纠葛是主因之一。

跨国婚姻预言了经济危机

如果要研究日本的跨国婚姻数据,首先要是“谁娶谁”,其次是“对象来自何方”。日本的跨国婚姻主要是日本男性与外国女性结婚。有一个统计数据叫做“外国妻子与外国丈夫之比”,1990年达3.5以上,这意味着7成以上的跨国婚姻是日本男性娶了外国女性。

此后,数据长期下滑,1999年再度上升,2000年超过4,这意味着上述比例达到8成。此后再经过较短期低回,2006年再破4,此后便一路滑落,2010年跌至约2.3。这幅图景看起来也与经济发展和各国实力对比暗合。在发展阶段,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跨国婚姻是摆脱目前不利地位、提前进入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随着亚洲各国经济成果的显现,发达国家一边倒的结婚模式也在变化。

再看“对象来自何方”.目前,日本男性所娶的外国女性中,按国籍人数排依次是中国、菲律宾、韩国和朝鲜,泰国尾随其后。

中国女子嫁到日本的人数,1983年达2000人后,一直到1987年基本持平。1988年以后再度劲升,1997年达近7000人,一跃而居各国之首。世纪之交是中国女性外嫁日本的高峰,其后几经波折,到2009年,数量开始呈现决定性的下滑,回到1万人左右水平。

这组曲线看起来很像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人口流动的再现。当国门打开、流动限制放宽时,出现人口流动高潮。之后,主要流动限制由行政限制让位给经济条件、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等其他要素。

再将中国与位居第二三位的朝韩和菲律宾相比较。韩国和朝鲜新娘的数量也是从1987年开始急速上升,到泡沫经济破灭开始下滑。在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至2006年日本经济高扬时期,又出现两个小高潮,但无不以高潮过后的离婚率暴增为代价。

菲律宾的数据更有意思。其人数统计出现于1992年,但已近6000人。就是说,当日本人开始注目时,菲律宾新娘早已是庞大军团。同样,其人数从2006年后陡然下滑。一向被视为顺从老实的菲律宾女性,看来其慧剑之锋利决不亚于韩朝女性。

离婚后,外国女性成为日本经济的骨干力量

若将跨国婚姻比例视为成果、将离婚比例看作代价,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那就是国际婚姻首先与国家开放程度相关,其次与经济形势好坏相关。因其与政治、经济因素关联太紧密,跨国婚姻高潮过后的成本也是高昂的。

不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婚姻要素除情之外,永远无法抛离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婚姻可以改变当事人及其所属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居民同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婚姻,当不乏绝世爱情,但普遍观之,多数家庭的组织往往含有太多的其他考量。

数据显示,日本国际结婚大幅度增加始于1987年。此时,日本泡沫经济已经发生,日本政府政策开始向福利国家转变,日本人开始有了富裕的感觉。此后,日本政府为解决日本人婚育问题,为跨国婚姻大开绿灯;国际婚姻介绍业成为流行行业,办理国际婚姻所需手续也成为“司法书士”的赚钱业务;加上日本“残留孤儿”归国人数增加、中日间的经济合作增加等等,促成了日本“跨国婚姻”高潮的到来。

但是,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前两年,日本的国际结婚就开始出现大退潮。如菲律宾和韩朝数据所示,近半数以上跨国婚姻家庭破裂,中国女性的离婚率也高达近3成,如此高昂的代价,不能不令人考虑其原因。

首先,日本的跨国婚姻大多数是经国际婚介所介绍的。因为是营利行为,一般是以成果论费用。其费用不仅包括介绍、会面、还包括婚礼、结婚手续、办理新娘签证指导等,每个Case都价格不菲。因国际旅行费用高昂,多数在一两次见面后就进入谈婚论嫁的程序。

其次,多数日本新郎和外国新娘的条件并不对等。日本新郎多在日本社会评价层面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常见的Case是:家居农村、结婚对手无处可寻;离婚或老鳏夫;寡母相守、无人愿嫁;自小骄纵或放任,沟通不易;就职企业或职业难得女性欢心;其貌不扬、性格内向;为收取报酬而假结婚。而外国新娘也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普遍情况是无法通过留学或投资的方式达到出国的目的。

nlc202309031127

由于语言限制和日本出入境管理制度,外国新娘从开始交往阶段就在语言和保护自身权益方面处于弱者的地位。

商业运作和初期的弱势,已经蕴含着日后变故的重大原因。当外国新娘在语言、自我认知和签证问题上的弱势地位一旦改变,情况就大为不同。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社会几多动荡,解雇、中小企业破产、家族商业没落等造成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都构成婚姻破裂的原因。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适应而掌握了生存诀窍的外国女性,远比日本丈夫们更能适应日本的社会生活,甚至更拥有创业精神,走出家门也成为她们伸张权利的选择。而面对丈夫及其家族的不公正待遇,觉醒的女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求法律的保护。打官司要花钱,法律咨询却可以免费获得,除个别特例之外,在跨国离婚导致的财产纠纷中,最大受益者实际上是外国女性。

当她们一旦脱离了婚姻的羁绊,往往成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一面养育着孩子,一面为日本经济作着贡献,甚至成为日本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活力。

如果要研究日本的跨国婚姻数据,首先要是“谁娶谁”,其次是“对象来自何方”。日本的跨国婚姻主要是日本男性与外国女性结婚。有一个统计数据叫做“外国妻子与外国丈夫之比”,1990年达3.5以上,这意味着7成以上的跨国婚姻是日本男性娶了外国女性。

此后,数据长期下滑,1999年再度上升,2000年超过4,这意味着上述比例达到8成。此后再经过较短期低回,2006年再破4,此后便一路滑落,2010年跌至约2.3。这幅图景看起来也与经济发展和各国实力对比暗合。在发展阶段,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跨国婚姻是摆脱目前不利地位、提前进入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随着亚洲各国经济成果的显现,发达国家一边倒的结婚模式也在变化。

再看“对象来自何方”.目前,日本男性所娶的外国女性中,按国籍人数排依次是中国、菲律宾、韩国和朝鲜,泰国尾随其后。

中国女子嫁到日本的人数,1983年达2000人后,一直到1987年基本持平。1988年以后再度劲升,1997年达近7000人,一跃而居各国之首。世纪之交是中国女性外嫁日本的高峰,其后几经波折,到2009年,数量开始呈现决定性的下滑,回到1万人左右水平。

这组曲线看起来很像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人口流动的再现。当国门打开、流动限制放宽时,出现人口流动高潮。之后,主要流动限制由行政限制让位给经济条件、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等其他要素。

再将中国与位居第二三位的朝韩和菲律宾相比较。韩国和朝鲜新娘的数量也是从1987年开始急速上升,到泡沫经济破灭开始下滑。在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至2006年日本经济高扬时期,又出现两个小高潮,但无不以高潮过后的离婚率暴增为代价。

菲律宾的数据更有意思。其人数统计出现于1992年,但已近6000人。就是说,当日本人开始注目时,菲律宾新娘早已是庞大军团。同样,其人数从2006年后陡然下滑。一向被视为顺从老实的菲律宾女性,看来其慧剑之锋利决不亚于韩朝女性。

跨国经济纠纷 篇4

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经过20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吸引6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年进出口贸易额已达15000亿美元,中国经济已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并互为依存.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外资跨国并购的特点,探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利用外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 者:吴启金 郎英 作者单位:吴启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

郎英(中国机械工业成套工程总公司)

跨国经济纠纷 篇5

一、跨文化管理的内涵所谓跨文化管理,就是要求跨国公司的经理们摒弃单一文化管理模式;把管理的重心放在对企业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环境的把握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克服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实现不同文化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多具有的潜能和优势;建立新型企业文化,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1]

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管理特点比较

(一)中国的“仁义”“中庸”文化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也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比如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也即“无为而无不为”。中国的企业文化往往更加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个人的成就由企业和国家共同分享。这便是中国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崇尚“中庸之道”。

(二)德国的专家文化 在德国文化中工作关系表现为严格仔细的指导,工作人员接受严格专业培训,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等级职务。在这样的专家环境中工作人员与技术权威高度一致,行动听指挥,严格的技术培训与专业化。

(三)日本的“团队”精神及精益生产文化

日本企业典型的文化特征是发扬团队精神,精益生产,高效率。日本企业文化讲究“和”,其内涵是指爱人、仁慈、和谐、互助、合作,还有就是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贯穿日本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

(四)美国的个人价值及合同至上文化

美国文化可以描述为直率、清晰而不拘礼节;尊重个人权利,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强调为成功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努力。在雇员与企业的关系上,企业

注重法律、注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合同或企业规则以及既定的工作计划程序和规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跨国公司在进行文化管理时,必须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更加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同时只有处理好企业本土文化与东道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和利用文化差异,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并不取决于文化差异的大与小,而是取决于双方沟通、理解、信任及相互尊重的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是以本国文化为中心。人们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参照物来认识和评价其他文化。肯德基早在1973年就进军香港,1973年6月,第一家在美孚新屯开业,其他分店很快就开业,到1974年,数目已达到ll家,进军香港没多久很多家都停业,直到1975年所有进入香港的肯德基餐厅全部关门停业。[3]肯德基首次进入香港市场失败的原因是:他仅仅考虑到本土文化.在香港运用与美国相同的运营方法。并没有没有认识到香港地处亚洲。消费者的文化、口味等都与美国不同.与此同时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肯德基提供的产品不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品牌宣传也不符合当地的文化风俗。肯德基正因为没有深刻认识香港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才会导致进军香港的失败。从肯德基进军香港失败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正确地认识东道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性。[2]

(二)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尊重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也只有这样尊重才有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信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沟通不是单一的,而是双方意愿达成的共识,最终达到双赢。1992年4月,欧洲迪斯在巴黎市郊马恩河谷镇开放。第一年的经营就亏了9亿美元,被迫关门,尼东迪斯尼欧洲乐园以失败告终。[4]迪斯尼主题公园进军欧洲失败的原因:迪斯尼没有深刻

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差异,不尊重东道国文化。他们认为欧洲人不吃早餐而压缩了餐厅面积,在只有350个座位的餐厅里招待2500个人吃早餐。并且迪斯尼公司的政策是在乐园内不提供酒精饮料,但法国人的习惯是中餐要喝一杯酒,这件事引起法国人的恼怒。

从迪斯尼主题公园在欧洲失败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并尊重东道国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正因为迪斯尼没有尊重欧洲人的风俗习惯,最

终导致亏损无法继续营业。

(三)协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经营时至少要协同三种文化:本土文化、东道国文化、企业文化。执行这项任务的企业的国际经理人必须没有偏见,不歧视任何一种文化,具有包容心。广州标志成立于1958年,总投资额8.5亿法郎,注册资本3.25亿法郎。截止到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计亏损人民币l0.5亿元,实际年生产量最高是为2.1万辆。1997年10月,法方宣告撤资,广州标致解体。广州标致解体的原因是:法方管理人员不能够很好处理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我为主。盲目使用“自我参照原则”,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崇尚个人发展。[5]没有在适当的时机协调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广州标志的解体。从广州标致解体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正确的比较和学习中法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企业解体的关键.所以合理的协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重点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最合理地配置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西方国家十分重视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并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拿大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提出跨文化管理的三个战略:(1)凌驾。组织内的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而成为统治文化,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当一种文化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时可以采用这种战略,其优势是可以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文化并纳入正常的经营和管理轨道。(2)折中。即不同的文化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文化的直接冲突。(3)融合。即不同文化在承认、重视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补充、协调,从而形成一种合二为一,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的跨文化优势。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通过融合的方法吸收异质文化中的精华,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是适应跨文化,降低

文化障碍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跨国公司可根据本公司目前所处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的差异程度以及企业综合实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战略。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战略,都必须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有以下几方面:

(一)识别文化差异

只有先正确识别各种文化差异,才能从中寻求共同发展的共同点。一位跨国

公司的美国经理说得直截了当:“你不得不把自己的文化弃之一边,时刻准备接受你将面对的另一种观念。”这就是不同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比如,美国公司重视“法”,中国是以“人情”为特质管理哲理。文化差异可以分为三种:基本价值观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技术知识差异。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难改变;生活习惯和风俗不同造成的差异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要较长的时间;由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可以通过相互传授和学习来克服,较容易改变。因此,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二)强化跨文化理解 理解是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前提条件。跨文化理解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要理解他文化,首先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包括优缺点的演变的理解,能够促使文化关联态度的形成,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管理者在跨文化交往中能够识别自己和有关他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类同和差异的参照系。二是善于文化移情,理解他文化。文化移情要求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自身的本土文化,克服心理投射的认知类同,摆脱原来自身的文化约束,从另一个参照系反观原来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对他文化采取一种较为超然的立场,而不是盲目的落到另一种文化俗套中。(三)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企业经营的经验证明,一个跨国公司的成功取决于该公司的“集体技能”,即公司基于跨文化理解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条件下产生的“核心技能”,而跨文化沟通正使促成此核心技能的中介。跨文化沟通能力,简单地讲,就是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跨国公司必须又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着力培养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早在1975年就在美国檀香山设立培训中心,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培养国际人才。(四)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与冲突的处理能力培训;地区环境模拟等。一项对跨文化培训的全面调查显示,培训促进了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提高,改进了管理人员与当地员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明显降低了与外国合作伙伴、客户和竞争对手进行谈判时失败的比率,使管理者更快地适应新文化新环境。

许多公司将经理人派到海外工作或学习,.使其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或者让他留在国内,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宝沽,英特尔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都份份建立了跨文化培训机构,将不同企业文化背景

跨国经营管理 篇6

总括:

古巴共和国,首都哈瓦那,人口1124.1161万。大多数是白人,其余为黑人、混血人等。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古巴面积为110860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140公里,北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217公里。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东部、中部是山地,西部多丘陵。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仅西南部沿岸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最高峰图尔基诺峰,最长河流考托河。

政治环境

古巴是实行共和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现行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古巴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古巴是在拉美建立的第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何塞·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并列作为指导思想。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行使立法权的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部长会议是国家政权的最高权力执行机构,也是政府的象征,各省市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权的地方机构,国务委员会是执行机构,国务委员会是国家之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

古巴共产党是古巴唯一的合法政党,1961年由“七·二六运动”、“人民社会党”和“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三个组织合并为古巴革命统一组织,1962年改名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1965年改名为古巴共产党。自革命胜利以来,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共产党对外坚决反对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和霸权主义,对内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并努力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多年来,古巴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虽然清贫,但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近几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古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对国有企业的改造,授予更多的企业外贸经营权,鼓励外国企业来古投资等,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提高,贸易和投资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

中国与古巴于1960年9月28日建交。建交后,双边全面友好合作关系迅速发展。60年代中直到80年代初是冷战时期,两国交往不多。从1983年起,两国在各领域的交往陆续恢复,双边关系重新全面恢复和发展。进入90年代后,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各个领域的平等互利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中国高度评价古巴革命并给予极大的同情和支持,古巴也重视并采取主动措施,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法律环境

1995年9月5日,古巴颁布了《外国投资法》,放宽了外国投资条件。该法律不仅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司法保障,也有利于加强古巴同外国企业界、金融界的联系。投资法对外国投资的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规定和说明。

文化环境

1)文化教育 古巴政府注重发展教育,目前,古巴是拉美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平均每千人有11.5名教师,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拥有教师最多的国家;就业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占14%,中高级学历占70.8%;适龄儿童入学率近100%,近85%的高中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或专科学校,成人识字率96.9%。

2)语言

西班牙为官方语言,商务活动中可用英语。有一部分人讲法语、意大利语和俄语。

3)宗教

古巴最普遍的宗教是天主教,其中包括一种非洲部落的信仰和天主教混合的分支。但是在卡斯特罗之下的古巴,官方长期宣布古巴遵守无神论。1962年卡斯特罗政府曾经强力关闭400多所天主教学校,声称这些学校散布威胁安全的信仰。1991年,古巴共产党撤除宗教禁令。次年,宪法更改,宣布政府为非宗教性机关,但是不再反对宗教信仰。

虽然古巴不再禁止宗教,而且天主教发展为古巴最大的私人团体,宗教自由并不完全。教堂不准自行出版书本,不准开学校,也没有不受限制的与媒体联络。

1996年11月,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邀请教皇访问古巴。

85%信奉天主教,亦有少许信奉新教,耶和华见证人,犹太教。

4)人口

古巴最早是印第安原著居民,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大量进口非洲黑奴从事劳役,进行女里买卖,使得古巴成为整个美洲的黑奴集散地,黑人因此占据古巴总人口一半,其他大多为西班牙人后裔。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2%以上。

2011年,古巴年末人口为11247925人,较上年增加6754人。其中:男性5615010人,增加2845人,女性5632915人,增加3919人,男女性别比为99.68(女性=100)。

经济环境

1)宏观经济

古巴是农业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合农林牧业发展,主要出产甘蔗、烟草、热带水果;镍矿丰富;长期以来维持以甘蔗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60年代国有化以来,古巴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是由国家垄断经营,国内市场基本也是垄断性和封闭式的流通市场,零售市场不对外开放,也不允许外资进入商业搞合资、合作或开设专卖商店,由国家控制和管理整个国民经济。由于美国的长期封锁和国内经济政策的失误,古巴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不断下降,从1959年居拉美第3位降至目前的第15位。

90年代初开始,非国有经济所有制的比例逐步扩大,农村将大部分国营农场改组为类似我国联产承包性质的生产基层单位(UBPC),中央各部门都成立了扩大自主权的企业集团,还重点扶植一批公司制的综合性大集团,甚至有些以外 国公司面目出现。同时,有135个行业允许个体经营,现有个体户80万户。烟草、咖啡和可可允许农业种植加工,国营企业、个体户可按规定参与自由市场(古巴称:农贸市场、工业品市场、手工业品市场)经营。

古巴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农业(甘蔗、烟草)、制造业、矿业。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出口糖、雪茄烟和龙虾。

近几年,古工业部门中炼钢、电力、石油、水泥等行业获得一定的发展,增长速度也较快。但目前,古大部分日用品、机械设备、家电和原材料仍依靠进口。2000年古国内生产总值165.5亿美元,人均收入为1,478美元,比上年增长5.6%。据初步统计,2001年在遭受米切尔飓风袭击经济损失达18亿美元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仍增长3%,达272.74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425.75美元,实属不易。古巴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本币比索在国内市场购买力基本保持稳定,比索与美元的官方汇率多年保持1:1,但根据非官方汇率计算,2001年比索贬值15.38%。迄今为止,古巴外债为110亿美元,失业率为4.5%。

2002年,古巴政府将继续实行已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努力吸收外资,对内努力发展生产,预计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低幅的增长,人民生活将继续得到改善。

2)GDP 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古巴经济继续低速增长,实际GDP较上年仅增长2.7%。

2011年,按当前价格计算,古巴名义GDP为682.339亿古巴比索,较上年的643.282亿古巴比索增长6.1%;按1997年可比价格计算,实际GDP为487.453亿古巴比索,较上年的474.590亿古巴比索增长2.7%;GDP平减指数为139.98(1997=100),同比变化3.3% 2011年,古巴年均常住人口为11244543人,比上年增加2649人,以此测算,全年古巴人均名义GDP为6068古巴比索,同比名义增长6.0%,人均实际GDP为4335古巴比索,同比实际增长2.7%。古巴央行规定,1美元固定兑换1古巴比索,因此,2011年古巴名义GDP折合682.339亿美元,人均约为6068美元。

2011年,古巴发电量为177.541亿千瓦时,较上年的173.395亿千瓦时增长2.1%。其中:火电111.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

3)工资水平

08年8月,古巴实施了“按劳分配”式的新工资制度,打破过去“大锅饭”式的平均工资制,以鼓励劳动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新的工资制度包含多种工资体系。按件分配、直接按指标分配、按具体的产量和服务分配以及按效率分配。

目前普通古巴人的月收入约为20美元,清洁工和脑科医生的月收入只有几美元之差,但古巴民众能享受免费的住房、教育、医疗以及粮食补贴。

普遍的低收入影响了劳动积极性,干好干坏都一样,这等于鼓励懒惰。徐世澄举例说:很多古巴人在海外都有亲戚,如果一个工人每月都能收到美国亲戚寄来的100美元,就等于5个月的工资总和,同时还享受免费医疗等福利,这意味着他基本不用上班。

实施新工资制度,成为打破平均主义的开端,工业和农业领域的生产力有望得到提高。

4)古巴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近年来,中国和古巴的双边贸易良好发展。目前,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古巴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十大贸易伙伴。据我国海关统计,2010年双边贸易额为18.3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10.7亿美元,进口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5%,9.8%和33.1%。我国主要出口电冰箱、客车、内燃机车、皮卡、发动机等机电产品,主要进口镍、食糖、农副产品、原油、废金属等。两国部长级经贸混委会定期举行。

新华网曾报道,中古两国建交47年来,双边贸易交流及合作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成为古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篇7

跨国公司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是指在多个国家或地区有业务, 通常规模很大的公司。这些公司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设有办事处、工厂或分公司, 通常还有一个总部用来协调全球的管理工作。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提出的定义是:“多国公司就是在它们的基地所在的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这种企业并不总是合股的或私人的公司, 它们也可能是合作社或国有的经济实体。”

跨国公司绝大部分是由一国企业所建立, 极少数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的企业联合建立。跨国公司一般都由母公司 (亦称总公司) 和分布在各国的一定数量的子公司组成。跨国公司的来源国称母国, 子公司所在国一般称为东道国。母公司是在本国政府登记的法律团体, 子公司是在东道国政府法律下登记的法人团体。子公司受母公司领导,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非常广泛, 涉及许多经济领域, 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不仅对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对整个世界经济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现象和重要特征。在国际范围内, 其他任何经济力量都无法与它相比。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让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

具体到个体的国家, 由于国情不同, 在跨国公司发展中所处地位不同, 不同国家所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世界主要的大型跨国公司多数母国是发达国家,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国外投资,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跨国公司到底对于世界经济存在怎样的影响、应该怎样评价跨国公司历来很受关注。

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一)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母国的影响

1、促进了母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可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使传统产业在国内市场顺利退出, 转而将释放出的生产要素用于支持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同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在技术溢出效应下, 可以使得母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能更直接、快捷地与发达国家进行交融、沟通和相互反馈, 极大地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在这样的条件下, 母国产业结构必然会向更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

2、直接投资绕过了贸易壁垒, 给母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就是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建立众多的生产和销售分支机构, 这使得产品可以直接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 从而绕过了贸易壁垒, 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 为母国带来了巨大贸易利益。

3、跨国公司海外生产会导致母国“产业空心化”

跨国公司的垂直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母国产业高度化的同时, 不断把国内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至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子公司, 使母国有形资本不断外移, 国内产业实体基本空壳化, 也可能造成“产业空洞化”, 国内投资的减少使得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性产业部分的比重远远超过物质生产部分的比重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造成供给力与需求力的不平衡, 进而表现为国内需求日益依赖国外进口和贸易逆差加剧, 从而损害母国利益。

(二)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东道国的影响

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都设立了跨国公司的子公司,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东道国与母国之间既有利益相同的一面, 又有利益冲突的一面。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促进了发达国家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扩大了进出口贸易。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争夺市场、资源、人才时, 也损害了东道国企业的利益, 这加剧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又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

例如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 给西欧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 对于西欧的工业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当西欧国家的经济力量增强后, 也开始联合起来与美国竞争, 抵制美国的控制。

(三)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影响

对于跨国公司发展的评价, 最受关注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就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影响。

1、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 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发展中东道国往往经济落后, 缺乏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 但同时也具有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 这成了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之一。跨国公司的投资为东道国带来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 促进了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2、为东道国培养了人才, 带来先进经验, 促进东道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跨国公司为追逐最大利润, 谋求其经营活动在东道国的长期稳定发展, 往往采取本土化的战略, 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跨国公司将生产、销售甚至是研发部门都搬到东道国, 本土化过程中的“溢出效应”给东道国带来先进的经验、培养了人才。同时, 跨国公司在本地雇用大批中下层乃至上层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为他们提供培训, 使得这些人有机会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 熟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 人员本土化对当地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3、跨国公司增强了东道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跨国企业的进入, 使得东道国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 东道国企业不得不降低生产成本, 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客观上迫使它们努力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使得东道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以提高。

4、跨国公司的扩张危害了东道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相对于东道国幼稚的民族企业而言, 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产品价格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种种现象表明跨国公司为抢占市场, 往往凭借它的强大实力吞并、挤压甚至是消灭民族企业, 这对于东道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

5、跨国公司的行业垄断对东道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跨国公司凭借其在技术、价格等方面的优势打压、排挤东道国的民族企业, 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行业甚至是支柱产业被其垄断控制, 造成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 这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安全威胁很大。

6、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

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的发展, 大规模地将资源密集型、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中, 如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机械制造等, 给东道国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 带来大量的工业废料和垃圾,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 掠夺性的资源开发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存在人才上的竞争, 由于跨国公司对人才的高薪聘用, 大量具有专业水平的劳动者和科研人才都流向了外资和合资企业, 加重了东道国的人才短缺。

二、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 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这些在发展中国家成长起来的公司正在不断地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迅速崛起, 不仅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利于本国在经济上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 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和先进的技术, 促进本国的外贸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 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更能适应第三世界东道国的实际情况, “溢出效应”也更大, 更加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面对面地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 打破了几十年来发达国家把持国际市场的局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但同时,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也存在交流合作, 也会产生互补互助的效应。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现代跨国公司已成为现代国际投资、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 它的触角已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和各个领域,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与跨国公司产生联系, 从世界整体来看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于全球生产力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许多积极作用。但就个体的国家而言, 跨国公司的发展在给各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和它们产生利益冲突, 各国一方面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确保自己最大程度地从跨国公司的发展中获益的同时也要尽量将损害降到最小,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国内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 向海外投资以建立跨国企业。

三、跨国公司发展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

(一) 跨国公司深化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它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 发展和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 (R&D) 方面的协作关系。跨国公司凭借其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选择的区位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将生产、分配、消费、金融、保险等有机结合起来, 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二) 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科学技术的特点是不断创新。跨国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扩大销售份额, 就必须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现代先进技术绝大部分为大型跨国公司所掌握。据统计: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技术的90%, 跨国公司在自己研发和应用新技术的同时, 也会有层次地转让、出卖技术。跨国公司是世界科学技术最大的拥有者和传播者, 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科学技术进步, 从而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三) 跨国公司拓展了国际贸易领域,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传统的公司间分工相当大的部分转化为公司内部分工, 在公司的内部分工中, 传统的水平分工也逐步让位于垂直分工, 这使得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内部贸易日益增长, 目前世界贸易总量的近80%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再加上跨国公司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和转移, 这就更扩大了国际贸易的流量和各种技术以及商品贸易的新领域。

(四) 跨国公司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跨国公司拥有完备的全球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 具有内部化优势, 这使得商品、劳务、资本、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成果能流畅地流动和合理地配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 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起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的触角已遍及世界经济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 每个国家甚至我们个人的生活都不可避免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跨国公司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不仅对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对整个世界经济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跨国公司,世界经济,东道国,母国

参考文献

[1]陈建南.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 1999, (02) .

[2]张永清.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影响[J].经济师, 2001, (10) .

[3]邵望予.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商务研究, 1986, (05) .

跨国经济纠纷 篇8

[关键词]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中国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生产经营全球化的载体和国际技术转移的主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重要渠道的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其经营策略和具体运作方式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跨国公司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附属公司几乎覆盖了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和对外直接投资的9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逐步推行全球扩张政策,从而使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整体趋势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征。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美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9家、日本最大工业公司中的19家、德国最大10家工业公司中的9家均已在华投资。另据最近权威部门的统计,2002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了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即首次超过长期占居首位的美国。毫无疑问,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首先,它带来了雄厚的资金。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已成为我国资本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它把世界上的一些高科技产品、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技术带入了我国,从而推动了我国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增强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第四,增加就业人口。目前,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已达2000万之多,如果把间接扩大就业因素考虑进去的话,可以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五,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来扩大出口。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它们利用自己遍布世界的销售网络把中国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的种类和总值都得到迅速提高。外商投资企业不仅扩大了产品出口数量,而且对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档次,改善出口结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见,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环境日益改善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跨国公司的属性就是追求高额利润和对市场的垄断地位,所以在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和利润动机的驱使下,跨国公司的大举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人才资源国内流失的被动局面。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技术与管理的竞争,而最终决定竞争胜负的因素就在于企业拥有人才的量和质。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之所以能“转战”世界各地,就是凭借大量优秀人才为其开发技术、开发产品、进行高效管理。它们所采取的本地化策略避免了国际间人才流动的繁杂手续,绕开了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约束,比较容易获得优秀实用人才。目前,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工资收入、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等方面比国内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者和归国留学人员,而且从国内企业也挖走了相当数量的优秀人才,造成了大批精英人才和企业经营骨干在国内流失,为他人服务的被动局面,这对经济比较落后、人才相对紧缺的边远地区更是带来巨大损失和潜在危机。

第二,带来就业安置新矛盾,负面影响日趋明显。从表面上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使东道国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间接地创造了失业。因为不少跨国公司在通过购并国内企业或以合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时,往往选择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留下的则是经营困难的企业;或只与企业中的精华部分搞合资,而把企业原有的债务、离退休人员、富余人员的安置等包袱甩给原企业,使得原企业更难生存下去,必然导致下岗工人数的增加。难怪有人形象地说“新合资企业成立之时,就是原国有企业垮台之日。”这不是没有根据的。随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逐年增加,下岗职工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当然不能全部归结到跨国公司的进入,但是外商直接投资间接导致下岗职工人数的增加或者说加快了职工下岗的步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第三,通过市场挤出效应对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冲击。跨国公司往往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渗透能力,而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基础薄弱,管理落后,尤其是一些正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很难抵御跨国公司的强力渗透和巨大冲击。其结果市场逐渐被占领,经营权被控制或垄断,导致国有企业和著名商标面临生存危机,甚至被挤出市场的可能,对此我们不能不警惕和反思。没有自己的标志性产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很难站稳脚跟,这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和国际地位的有效提升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也有人大声疾呼要保护国内民族产业,限制外资企业的大举进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有效引导。我们既不能关门杜绝,也不能任其摆布,在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的同时尽力避免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有效融入到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中,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与我国的产业分布和地区投资导向相背离。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巨人,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长远的经济利益和高额的利润追求以及最大可能地占有庞大的中国市场。从目前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仍占7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和食品、饮料业以及国内市场容量大的电子通讯设备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这虽然有助于我国增加就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工业化水平,但是我国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分布上以中西部为主。所以,跨国公司投资决策和我国政府的投资导向之间的这种矛盾和背离现象,一方面使我国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其高成本、低技术、少利润的生产制造业的载体,进一步拉大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对我国政府致力于改善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努力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这说明我们在应对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方面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第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实际效果与我国政府招商引资的真正目的明显偏离。我国政府欢迎和鼓励跨國公司直接投资,其真正目的是希望通过引进资金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考虑到跨国公司以获取最大利润和占领东道国市场为目的的现实,我国甚至不惜代价地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应当承认,这的确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问题和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了。实践证明,市场和技术是不能等量的两个概念,技术转移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它无法与市场份额作当量换算。面对难以量化的外来技术,当我们还无法对其产生的效果做出评价时,国内大片市场已被占领,再加上我们自身的一些原因,我们所得到的实际效果与付出的代价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思考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我们在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逐年增加的现实,认真探索应对策略,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变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为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勇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在跨国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带动下,实现国民经济有效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高,才能迎来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金润圭等著:全球战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陈漓高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汉林著:强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莹陈国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3月号

[5]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1998.Newyork:Unitednations

[6]宝胜: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的策略性技术联盟[J].科研管理,2002年第5期

上一篇:每日早安奋斗语录下一篇:体育专业英文求职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