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教育比较(共3篇)
跨国教育比较 篇1
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在确定为什么(Why)要开展跨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之后,就需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向哪个市场(Where) FDI以及如何(How)开展FDI,其中如何开展FDI又包括选择什么样(What)的产业以及采用哪种(Which)方式。由此可见,FDI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分析FDI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FDI方式选择的研究维度
FDI方式的选择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决策,理论界的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Barkema&Vermeulen, 1998):一是跨国公司选择何种途径建立海外子公司,即采用跨国收购(Acquisition)的方式还是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的方式(Herrmann&Data, 2006);二是在海外子公司中选择何种股权比例,即采用全资还是合资的方式(Anderson&Gatignon, 1986)ㄢ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将以上两个维度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即使有学者将跨国收购、绿地投资以及合资方式选择作为一个议题(Woodcock et al, 1994;Anand&Kogut, 1997),也是基本上将收购、绿地投资视为全资方式。这种研究现状一方面引起了理论视角的混淆,另一方面也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因为企业在国外开展跨国收购或者绿地投资时,很多公司只是收购目标企业部分股权或者同本土企业合作共同出资新建企业。实际上这两个维度是统一决策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程序上存在递进关系:先决定采用何种途径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再选择在子公司的股权。各阶段FDI方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FDI方式的内涵
FDI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Entry Model),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国际化进入方式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Root在研究出口、技术转让、FDI三种国际化进入方式选择时,正式提出了国际化进入方式的概念,认为进入方式是指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的制度安排(Root, 1984)。在该研究中,以在国外建立企业制度为目的的FDI方式只是作为国际化进入方式中的一种,后来的研究者对FDI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Anderson从海外子公司股权选择的角度出发,认为FDI方式是一种便于企业控制海外企业经营的治理模式(Anderson&Gatignon, 1986),依据对海外子公司控制程度的大小,跨国公司可以选择全资、合资以及契约方式开展跨国经营。而Hill基于海外子公司建立途径选择的视角,认为FDI方式是跨国公司在国外组织企业经营的形式(Hill et al, 1990),跨国公司可以采用收购本土企业的方式组织经营,也可以在东道国新建企业开拓市场。
无论是海外子公司的建立途径选择,还是股权比例选择,研究的对象都属于FDI方式的选择,但以上各方的定义均难以包容其他人的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FDI方式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本以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的一种投资安排。通过该定义,第一,排除了产成品出口的方式,因为跨国移动的生产要素仅限于跨国公司的人力、技术、管理、资本以及其他资源。第二,研究对象针对的是投资行为,不包括跨国特可经营、技术转让等契约方式。第三,FDI方式是一种投资安排,这种投资安排包括选择收购还是绿地投资的方式建立海外子公司,以及选择采用合资还是全资的方式开展经营。
三、FDI方式的比较
现实生活中,跨国公司有的通过收购东道国企业的方式建立子公司,有的则选择在东道国新建。同样,在海外子公司经营控制方面,有的是跨国公司和本土合作伙伴共同经营,而有的则由跨国公司独家经营。这种战略选择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各FDI方式既有自己的优势,又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1、海外子公司建立途径分析
(1)跨国收购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跨国收购方式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是可以增强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很多公司可能拥有核心竞争力,但却由于规模不够而限制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充分利用。为了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和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产品和服务,跨国公司通过收购竞争对手、供应商或者与该产业高度相关的业务,可以进一步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强的市场控制能力。如2008年10月卡夫就通过收购达能的饼干业务,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全球饼干市场的霸主地位。二是可以降低新产品研发的成本和风险。企业通过自身的力量在内部开发新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往往消耗大量的公司资源和时间成本,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则可以直接获得目标企业的相关技术和生产设备,而且在投资之前就能对新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另外,收购其他企业已经成型的产品,还可以避免研发投入失败的风险。三是可以降低产业多元化壁垒。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往往需要向新的产业领域扩张,而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开发其不熟悉的新产品相对比较困难。但通过收购目标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可以获得企业发展所积累的技术、市场知识以及生产管理知识等,突破目标产业的进入壁垒。四是可以重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范围。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依赖某个市场,那么一旦该市场的竞争加剧,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而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实现区位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降低企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五是可以加快在东道国市场布局。对于制造业来说,收购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可以省掉建立新厂的时间,迅速在东道国形成生产、销售的能力,满足东道国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如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后来者联合利华通过收购中国的传统品牌上海白猫,利用白猫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市场份额很快接近先进入中国的竞争对手宝洁。
但收购的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内部难以整合。在收购目标企业之后,跨国公司需要解决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不同财务控制系统的连接以及被收购公司原有管理人员的处理等问题,整合难度可能是决定收购行为能否创造股东价值的唯一重要因素。二是依附资产的处置增加了收购的成本。在目标企业中,投资者的目标资产往往同不想要的资产(Unwanted-assets)混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会增加收购的成本,而且如果东道国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不完善,跨国公司还可能被迫卷入未经规划的产业。三是难以准确评估目标资产的真实价值。很多行业的收购失败案例往往来源于收购之前价值评估不充分,要么高估了目标资产的真实价值,要么低估了企业未来潜在经营风险。一项完整的跨国收购需要评估的方面涉及上千条内容,包括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问题、税收问题以及员工队伍的重新整合问题等。如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之前没有充分评估在欧盟裁员的成本,结果为处理冗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绿地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海外绿地投资方式来说,优点与缺点同样也是兼具。其优点,一是投资者自己选择工厂的地点和规模。绿地投资的方式可以让投资者在东道国经过周密的考察,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生产地点及生产规模,掌控子公司的初始资本投入以及后续资本投入。二是投资者自己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生产设备。能够开展FDI的企业,一般离不开其内部生产能力的支持,所以在海外新建工厂时,投资者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生产工序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生产设备,降低设备调试运转的成本。国内的家电巨头(如康佳、海信)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FDI时,大多采用绿地投资的方式,其原因就是为了在国外复制低成本生产能力的优势,更好地为企业全球化战略服务。三是避免不必要的多元化。海外子公司的产能往往是跨国公司国内生产能力的延伸,可以确保不会卷入自己不打算开展的业务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但是绿地投资的方式存在建立时间较长的缺点,因为新建企业除了组织必要的资源外,还要选择工厂地址、建厂房、安装生产设备,并安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招募生产线工人以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要消耗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新建一个资本密集型工厂可能需要二三年的时间,这样一旦国际市场变化较快,就可能出现新厂建成后,市场行情与建厂前的预期相差甚远的状况,致使企业的投资目标落空。同时,绿地投资的方式需要向海外配置更多的资源,加大了企业资产风险暴露的程度。另外,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东道国政府法令的干扰。例如,在美国设立工厂要经过EPA(有关工厂污染的问题)和OSHA(有关企业生产安全的问题)的严格检查才能取得营业许可,而收购现存的企业则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2、海外子公司股权控制方式分析
(1)合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合资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获得本土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合作伙伴的资本投入,还可能涉及技术、人才、市场知识甚至营销网络等难以从外部市场直接获得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二是降低在东道国的资产暴露风险。跨国公司通过采用和东道国伙伴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出让海外子公司的部分控制权,可以减少向海外配置资产的规模,从而降低资产在海外市场的暴露风险。三是完善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支持与服务体系。比如,同东道国合作伙伴合资之后,不仅可以利用合作者的采购渠道为跨国公司的其他子公司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要素,还可以利用其营销渠道销售产品以及收集关于新技术和顾客偏好等方面的信息,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创造条件。四是改善投资主体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公共关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国外投资者进入特定的产业。通过与本土企业合资,则可以规避政府的这些歧视性待遇。
国际合资方式的不足之处,一是难以避免合作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合资企业毕竟是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企业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各自的战略需要或者解决一些暂时的困难。因此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各自资源条件的改变,不同的投资主体之间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陷入权力控制之争,从而影响国际合资企业的存续期限。二是企业内部难以协调。因为合资企业由多个投资主体共享产权,并进行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各方的投资动机、经营经验以及对企业未来的预期存在差异,导致在合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难以协调统一,影响企业经营的效率。三是国家文化背景差异阻碍合资企业内部融合。对于国际合资企业而言,投资者具有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可能进一步增加合资各方相互融合的难度。
(2)全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对全资企业而言,跨国公司作为唯一的出资人,独立承担海外经营的风险和获取收益,因此海外子公司的经营协调相对简单,产权也比较稳定。另外,跨国公司通过全面控制海外子公司,可以更好地维护垄断技术、经营诀窍、商标信誉等无形资产,降低机会主义成本。最后,全资企业的设立过程比较简便。只要外部环境基本相同或相似,跨国公司就可以通过复制第一家成功企业的方式在东道国市场持续扩张。这样可以节约大量市场调研、企业规划、厂房设计、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成本,而不必同合作者进行烦琐的谈判。如麦当劳、肯德基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通过全资的方式实现对海外子公司完全控制的同时,跨国公司必须向海外配置数量更多的资源,资产的质量也要求更高,相应地增加了企业暴露的风险。另外,全资的方式很容易让子公司成为母公司的附庸,导致子公司丧失独立性,经营机制陷入僵化,当东道国市场经营环境变化时,海外子公司难以作出快速的反应。最后,全资的方式容易受到东道国政府的限制,资源性产业的跨国投资尤其如此。
四、小结
综上所述,FDI方式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本以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的一种投资安排,其战略选择过程一般是先确定以何种方式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再选择海外子公司的股权比例。但无论是跨国收购与绿地投资之间的选择,还是合资与全资之间的选择,都面临扬长避短的取舍。这样就要求决策者以企业的整体战略为指导,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及东道国的宏观经营环境,选择适当的战略决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Anderson, E.and Gatignon, .H.Model of foreign entry: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6 (17) .
[2]Anand, J.and Kogut, B.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countries, firm rivalr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 (28) .
[3]Barkema, H.G.and Vermeulen, F.International expansion through start-up or acquisition:a learning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1) .
[5]Herrmann, P.and Data, D.K.Ceo experiences:effects on the choice of FDI entry mod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43) .
[6]Hill, Peter, W.L.and Kim, W.C.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 .
[7]Root, Franklin R.Some trends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4 (15) .
[8]Woodcock, C.P., Beamish, P.W.and Makino, S.Ownership-based entry mode strateg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4 (25) .
跨国并购管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 跨国公司为了推行全球经营战略, 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 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然而, 这种方式在为跨国公司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对东道国政府的监管提出了挑战, 并进而形成了跨国并购投资与东道国政府监管的一种互动博弈。本文主要介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政府管制的经验做法, 通过比较主要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管制的异同, 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 旨在促使中国政府寻求一种既能保护正常的跨国并购, 以维护市场竞争的活力, 又能有效阻止形成市场垄断的管制体系, 在利用外资的同时, 确保经济乃至国家安全。
二、跨国并购政府管制的理论分析
管制一词源自于英文的regulation, 泛指管制、监管和规制。跨国并购政府管制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和监督行为。对跨国并购的管制源于并购潜在的反竞争效果, 即可能导致垄断, 垄断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及随之产生的社会福利的损失。近几十年来, 反垄断控制的理论主要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而产生的。自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理论以来, 产业组织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其发展历程来看, 主要分为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
跨国并购属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具体形式。这种投资活动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作出的积极贡献是多方面的, 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同时, 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也给东道国的市场竞争、消费者福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东道国政府有必要对这种投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来说, 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进行管制, 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防止竞争低效率的出现。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 跨国并购往往会引起东道国市场中企业份额的变化, 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格局, 对市场竞争结构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横向并购中, 如果跨国公司为了控制东道国市场, 而并购潜在的或有实力的竞争者, 并购的结果是使并购后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份额显著增加, 取得在东道国相关行业中的支配地位。并且鉴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利用增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联系, 为保证取得长期垄断高额利润, 并购成功以后跨国公司往往会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构筑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 排斥竞争者, 甚至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国内同类企业, 使东道国企业破产倒闭或陷入困境, 市场竞争也将会变得无效率, 这显然有悖东道国引资的初衷。
2、减少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根据威廉姆斯模型可以知道, 不论并购前是否存在市场势力, 如果并购后并购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 并购都会导致消费者福利的减少, 减少的损失会转化为并购企业的经济利润。具体到跨国并购来说, 并购发生后将会导致东道国消费者福利受损。假设垄断者是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 则厂商代表行业, 在图1中可以比较垄断价格下的总剩余和边际成本价格下的总剩余, 总剩余等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总剩余分别为垄断价格下的区域DEFA和边际成本定价下的区域DGA。垄断条件下的净消费者剩余是PDE的面积, 垄断利润等于全部收入PQ减去APEF的面积。因此, 净福利损失为EGF的面积。可见, 垄断减少了社会总剩余,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3、保证国家安全防卫需要。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军事安全。每个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安全保障, 而一些企业则承担着国防所需要的国内生产及相关高新技术的开发, 它们是这个国家安全保障的物质和技术后盾, 如果跨国公司对国内这些产业进行了控制, 显然会影响到东道国保障国家安全所需的力量和能力。另一方面是经济安全。每个东道国都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 如果这些产业被跨国公司所控制, 政府就会丧失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以及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督的能力, 这对于东道国政府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三、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的管制的比较
由于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各国政府对跨国并购都有相应的政策和有关规定, 基于跨国并购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具体方式, 因此各国对外国投资者的立法及相应的政策也适用于跨国并购者。同时, 由于跨国并购是以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的, 所以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而必须受制于东道国有关并购的政策法规的约束。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管制实际运作看, 各国并购管制制度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管制跨国并购行为的基本目标相同。
从各国对跨国并购的现行政策法规看, 都是着眼于通过管制跨国并购行为防止和减少垄断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以保护自由、平等、公平和公正的有效竞争机制, 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本国企业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统计数据表明, 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型跨国并购案多达数千起, 而被东道国政府完全否决或禁止进行的并购交易不到0.5%。通过具体的、灵活的、可操作的方法来保证并购的结果不会降低有效竞争, 同时也尽可能避免给被并购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提高并购效率。当政府审查部门发现并购交易案件有可能降低有效竞争、导致垄断时, 往往通过与并购当事者协商的方式对部门资产进行剥离, 以使跨国并购交易顺利过关, 并且保证被剥离的资产能在市场上成为有效的竞争者。
2、管制跨国并购行为的立法体系相同。
各国都通过《反垄断法》、《公司法》、《证券法》和《外资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政府管制体系, 以达到禁止垄断和形成有效竞争的目的。即通过立法确立并购审查的宗旨、原则、执法程序, 使政府对跨国并购的干预和审查合法化和透明化。美国管制并购行为的主要立法由两部分组成:国会管制并购的反垄断立法和政府管制并购的行为准则。在国会管制并购的反垄断立法中, 最主要的是《联邦反垄断法》, 是由一系列的不同法案所组成。自1968年以来, 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四部并购准则。在德国, 没有像美国反垄断法那样的系统立法对企业并购进行管制, 但在《公司法》、《反对限制竞争法》以及证券交易的有关法规中对跨国并购的规则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日本政府管制并购行为的主要依据是《禁止垄断法》。此外, 日本颁布《商法》和《外资法》对公司并购包括跨国并购进行管制。
3、管制跨国并购行为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
管制跨国并购行为中包括关于外资进入行业都存在着限制的规定;对外资股权比例进行限制;对跨国并购的行为进行审查以及政府管制跨国并购行为的机构等方面的内容大致相同。
在美国, 爱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规定:外国公司欲并购的美国公司如果涉及到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产业, 该项并购将受到特殊的审查, 执行审查任务的机构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根据美国交通部的规定, 外国公司在美国航空公司的收购不得超过25%的股份, 航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美籍的董事比例不得低于2/3, 外国公司对美国航空公司的收购由交通部审批。外国个人、公司或政府在其所在的美国船舶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25%, 否则就取消沿海、内河航运权。《联邦通讯法》禁止为外国人所有或控制的公司取得经营通讯事业的一切设备的特许权。对外国公民在电视企业的合营公司或卫星通讯公司中所占股权超过20%者, 不予批准。《原子能法》规定, 禁止对外国人或为外国人所有或控制的公司发给从事原子能利用设施或生产设施等活动的许可证。
在日本, 政府不仅明确禁止外资进入日本的盐业和烟草业, 在空运、海运许多部门也有“国家安全”方面的限制, 对于采矿业、农业、林业、石油和天然气等产业, 外资进入也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日本《外资法》中将日本的产业大体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自由化产业是指在各方面综合竞争力方面与外国企业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的产业, 在这类产业中, 外国投资可占50%;第二类自由化产业是指在各方面综合竞争力方面与外国企业相当的产业, 外国投资可占100%。根据日本综合组织《资本移动自由化法典》的规定, 对于农业、林业、渔业、石油提炼以及皮革等行业仍然需要经过个别审批, 才能进行包括并购在内的投资。
在德国, 完全由国家垄断的部门有广播电视系统、电讯业和铁路系统。一般的限制部门的范围比美国要广, 德国对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及投资金额均无具体的限制性规定。德国对于非欧盟国家的投资者普遍存在着“歧视性”问题。
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 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管制又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美国是世界上并购活动最为活跃的国家, 美国历史上曾出现五次并购浪潮, 每次并购浪潮之后美国政府都会采取新的管制行为, 美国对跨国并购管制的主要特点是外松内紧、表松里紧。在宽松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下, 跨国并购具体实施下来远比想象的复杂, 特别是并购管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德国对外资持欢迎态度, 尤其是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 因此, 德国政府在管制跨国并购行为时基本上实行与国内并购行为相同的规则。日本是在美国的占领下实行经济民主政策, 日本政府对外资实行的是先紧后松的政策, 制定的结构体系内容上与美国相似, 形式上与德国相似。由此可见, 美国政府管制跨国并购的机制形成最早, 其内容比较完善和成熟。
四、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管制体系的启示和建议
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已成为FDI的重要趋势, 它犹如一柄双刃剑, 给我国经济带来正负两面的影响。从其负面上看, 跨国公司对我国某些行业已经或正在形成垄断,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 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占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美国柯达占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 法国米其林占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此外, 在手机、电脑服务器等行业, 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外国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我国民族工业的独立性, 甚至直接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有鉴于此,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 完善我国的跨国并购管制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管制措施, 就成了当务之急。
通过比较主要发达国家跨国并购行为的异同,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 在确立我国跨国并购管制体系时应遵循国际社会的一般规范, 如对政府管制体系的设计、管制目标的确立、管制主要内容的确定等可以参照各国的经验。其次, 在政府管制跨国并购行为的具体内容上, 应根据我国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 界定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 对重要行业的跨国并购实行政府管制, 对大公司的跨国并购加以限制等。最后, 有步骤地开放国内的资本市场、企业并购市场等, 分阶段地扩大外国投资的领域, 从而防止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外资所控制。
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并购管制的经验, 要完善我国的跨国并购管制体系,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紧制定以《反垄断法》为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
并购与垄断是一对孪生兄弟, 《反垄断法》被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宪法”, 我国可以在《反垄断法》里规定对外资并购的控制制度, 以克服跨国并购的负面影响。通过《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公司的活动, 既能做到遵守WTO规则, 又能维护国家利益;既能充分吸引外资, 又能控制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这是当前条件下我国的理性选择。
2、设立跨国并购审批机构。
完善的中国并购审查法律体系有助于克服跨国并购可能带来的遏制民族工业、垄断国内市场等负面效应。中国应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 制定一定的制度, 对认定跨国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 应设立专门的国家并购审批机构进行审查, 该执行特殊审查任务的机构可由多个部委共同组成, 直接归国务院管理。应建立国家经济安全咨询委员会, 允许民间行业协会参加, 充分吸收市场经验。
3、通过立法确立外资并购待遇标准。
我国赋予外资国民待遇的同时, 也有必要出台以下限制: (1) 行业限制。国民经济要害部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国防、新闻等部门, 必须严格限制或禁止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 (2) 目标企业限制。在行业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 或者涉及国家机密和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技术的企业, 应当严格限制外资兼并收购, 或者规定较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标准。 (3) 并购规模的限制。对于交易金额达到相当规模的外资并购项目, 应当予以限制。 (4) 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的限制。外资并购一般应由作为并购方的外国投资者以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支付, 而且应当在并购生效时即支付全部价款。 (5) 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限制。企业并购中的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不适用于外资并购。
4、立法规范外资并购审批制度。
由于跨国公司并购是新生事物, 我国还未建立一套专门的跨国并购审批制度。仅有的规定也太过原则, 可操作性差, 而且存在审批权限过于下放、审批权行使混乱以及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效率低等弊端。在外资并购的审批范围上, 除了对“购买”股权或资产的外资并购方式进行审批外, 也应将非按现有持股比例的股份认购、股份消除、认购配股及转配股等致使外商取得企业一定控制权的行业的外资并购纳入审批范围。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 还应当报中国证监会审批, 并应遵守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外资并购项目在立项时就应先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 并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文件予以确认。
5、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1) 确定一个负责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该部门职能主要有:监测、预测并报告国家经济安全形势;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定期提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报告》;从国家安全角度提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策略;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适时提出我国防范和应对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措施。 (2) 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联席会议制度。该联席会议应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主持, 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商务部、安全部、国防部等国务院主要部门参与。 (3) 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功能在于及时反映国家经济的异常征兆, 适时采取措施, 将显性或隐性的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 建立必要的储备和保障体系。目的在于将国家安全遭到损害时的经济损失减至最小, 防患于未然。
6、强化产业政策立法对外资进入行业和领域的管理。
运用产业政策对跨国并购进行引导是各国政策的通行做法。从长远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我国对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也将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调整, 将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和先导产业控制, 在基础产业领域广泛吸收各种非国有经济资本 (包括外资) , 以加快基础产业部门的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基础, 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
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进行管制、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规范显然有助于减少并购行为给东道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从而使跨国并购投资更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也是现实中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行为管制的原因所在。从各国对跨国并购管制的经验来看, 管制的出发点是维护公平竞争, 保护东道国消费者的利益及反垄断。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 采取的措施也相应有所不同, 因此, 我国政府在完善跨国并购管制体系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不能全盘照抄发达国家经验。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发达国家管制跨国并购行为在目标、内容、立法体系等方面基本相同。借鉴其经验, 我们可以从加强立法、设立机构、确立标准、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 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管制体系。
关键词:跨国并购,管制,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丹尼尔·F·史普博著, 余晖等译: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
[2]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娅、陈伟:跨国并购管制与国家经济安全:西方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 .
中国和欧美企业跨国并购比较研究 篇3
比较研究方法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在早期主要是古典进化论学者的研究方法之一。他们利用这一方法在不同的区域印证了文化的进程及结构、并且复原了原始社会的文化面貌。比较研究最初运用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雅典政制》。在20世纪的60年代发展到成熟阶段, 主要是运用在社会科学。它一般分三个步骤:首先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其次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最后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该方法有助于对各种类型文化异同的认识, 有助于对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其主要缺点在于把文化要素和整个文化隔裂开来, 并有一点勉强, 把一些表面相象、但发生背景截然不同的文化要素放在一起。
2. 中国和欧美企业跨国并购经济环境比较
2.1 劳动力成本的比较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雄厚, 带来了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首届青年华商峰会上的发言可知, 美国每小时工资约16美元, 在墨西哥约4美元, 而我国约0.50美元, 由此可以计算, 我国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不足美国每小时劳动力成本的4%, 同时,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在其他国家之上。可见, 我国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这依然是吸引国外投资者在我国实现并购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
2.2 资本市场的比较
欧美发达国家有着成熟的资本市场, 包括完善的市场组织、健全的市场体系和规范的市场机制。在发达国家, 股市总市值比例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达80%以上, 这些和他们成熟的资本市场是密不可分的。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使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迅速进行, 这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尽管比较迅速, 但是起步晚, 只有20多年的时间, 资本市场没有欧美等发达国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现状是交易工具不发达、品种单一、结构残缺, 这些造成我国股市市值占国内市场总值比例不到25%, 而且还有大部分是不流通的市值。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 给企业并购带来很多弊端。我国企业最初跨国并购由于市场不成熟、经验不足, 现金交易占很大比例, 换股交易很难进行。现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企业跨国并购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逐渐增多。另一方面, 我国投资公司和中介公司也比较落后, 不能提供有效的并购交易平台。虽然最近几年国内投资公司和中介公司不断发展, 一些世界超级投资咨询公司和中介公司纷纷进驻国内, 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投资咨询公司和中介公司还有很大的距离。
3. 欧美企业跨国并购目标企业的现状
企业跨国并购动机确定以后, 紧接着就需要选择目标企业, 目标企业的选择决定着并购后续环节的实施是否顺利, 是否可以取得最终成功。
通过对欧美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 发现欧美企业跨国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跨国并购的目标企业20世纪90年代选择发达国家, 21世纪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最开始目标企业所在的东道国选择在发达国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尤其是亚洲市场, 在亚洲市场中,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 外国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窥探转变为跃跃欲试。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 未来5年外国企业在我国的并购案将急速增加 (金融界) 。同时, 国内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与经济学人智库联合发布指出 (我国会计师网) , 由于预期我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未来5年内发生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将更加活跃。
2) 跨国并购的目标企业在国内拥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并购的目标企业在国内拥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迅速展开销售。发达国家在我国的跨国并购更能彰显这一特点。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我国市场, 并购我国一些知名品牌。而我国不少知名品牌在外资的并购中不断受损, 如活力28、熊猫 (洗衣粉) 、扬子 (冰箱) 、孔雀 (电视机) 和香雪海 (冰箱) 等中方品牌不仅没有在外资并购中壮大自己, 反而被封存起来, 有些国内企业不得不花费极高的代价从外方品牌回购使用权。美加净的回购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参考文献
[1]刘雯, 曾成桦.跨国并购一中外企业大不同[J].当代经理人, 2007, (10) .
[2]王钦.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动因、效应与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马金城.中外企业并购特点的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