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跨国企业

2024-10-10

日本跨国企业(共9篇)

日本跨国企业 篇1

一、引言

在日本大型跨国企业纳税方案中, “雅虎事件”及“IBM事件”的税务诉讼极其引人注目。关于前者是否适用架构重组一般否认规定, 以及后者是否适用集团内部企业法人行为计算否认规定, 一直有争议。最终, “雅虎事件”以国税局的胜诉告终, 而“IBM事件”则是取得纳税人胜诉。

上述课税方案, 是单纯的企业战略还是应被否定的不合理避税行为, 其判断基准仍不明确。下面, 就以日本“IBM事件”为例, 探讨日本避税的否定手法。

二、现状

1.日本“IBM事件”回顾

(1) 美国IBM公司于2002 年设立IBM APH控股公司, 并将所持有的日本IBM股票全部卖给IBM APH控股公司。

(2) 日本IBM公司从2002 年至2005 年, 从IBM APH控股公司3 次以极低的价格购入本公司股票。IBM APH控股公司计提约3995 亿日元的巨额损失。

(3) 从2008 年起, 根据合并纳税制度, 日本IBM公司的盈余收入与IBM APH控股公司的赤字相抵消。

(4) 日本国家税务局认定其为不合理避税行为, 追缴1197 亿日元。

本案在课税处分发生的时点是合法的, 但国税当局认定其为“不正当减少税负”为由, 令其补缴税款。

(5) IBM APH控股公司认为已按照日本税法规定全部纳税, 进行税务诉讼, 要求取消处分。

2.判决

2014 年5 月9 日, 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决宣告IBM APH控股公司没有逃税意图, 同时取消补税处分 (其后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

日本国税局认为, IBM APH控股公司为皮包公司, 股票交易欠缺经济合理性, 巨额损失只是表象, 因此应认定为逃税行为;另一方面, IBM一方认为其做法并无任何法律问题。

最终, 东京地方法院根据以下判决理由宣告巨额损失的发生是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计提, 认为国税局关于其损失只是单纯表象的看法欠缺依据, 不予采纳。

(1) IBM APH为集团内部资金融通, 作为控股公司起到一定的作用, 且很难认定原告设立中间控股公司没有减轻税负的目的;

(2) 关于中间控股公司IBM APH的做法是否应被认定为避税, 法院判断为:关于转让股权所产生的损失及避税意图, 考虑到很难认定其没有经济合理性;且美国IBM公司因转让有价证券产生转让损失, 也很难认定其没有减轻税负的企业战略目的。

关于股票买卖条件, 暂且不论是否合理, 因该手法在当时的法规中尚未明令禁止, 故不能认定日本IBM公司逃税, 只能说是钻了当时法规的空子。

不过, 根据2010 年税制改革, 对于集团内法人之间交易的税务处理进行整改。对于集团内资产的转移所产生的转让收入或转让损失, 受让方应在转卖至集团外部公司的时点计提损益。换言之, 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定, IBM APH如果不是将股权转让至集团外部, 则不可计提转让损失, 也就无法避税。

三、日本相关税务规定及启示

1.一般否认规定

所谓“一般否认规定”, 即GAAR, 是General Anti Avoidance Rule的简称, 指税法中的一般反避税条款, 也就是所谓的兜底条款, 或垃圾筐条款。日本税法规定, 在某种特定交易下, 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合规减少纳税额, 具体包含以下三种情况:

(1) 集团内部公司间行为计算否认 (所得税法第132 条)

(2) 企业法人重组行为计算否认 (所得税法第132条第2点)

(3) 联合企业法人行为计算否认 (所得税法第132条第3点) 。

一般否认规定, 以德国和英国的判例法规引入。英国的一般否认规定的特色即是, 税务机关承担证实责任, 个别案件中实施第三方委员会意见听取制度, 保证判断结果的严谨。但是日本尚没有明确的一般否认规定, 在个别否认规定的集团内部企业法人行为计算否认规定及架构重组一般否认规定领域, 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降低一般否认规定风险的重要方式就是相关责任及法规的明确化。

2.集团内部企业法人行为计算否认规定

集团内部企业法人间, 有可能会发生以减少所得税负为目的的不正当交易。为牵制集团内部企业法人间的这种避税行为, 日本税务机关设定了此否认规定 (所得税法第132 条) 。不过, 根据该否认规定, 法院最终判决, 无法明确认定日本IBM中间控股公司没有正当存在理由及企业战略目的, 而且也难以认定其没有独立的融资交易行为。

3.合并纳税制度

所谓合并纳税制度, 即企业集团以共同经营为目的, 将集团内部所有法人的损益合并后一并纳税。日本在2002 年税制改革中导入该纳税制度。IBM控股公司即是根据该纳税制度, 将日本IBM公司的盈余收入与IBM APH控股公司的赤字相抵消。

4.转让定价动机一一转移利润和避税的界定

从转让定价的角度而言, 转移利润是指跨国企业出于规避税负、套现等不同目的, 利用定价权, 通过设计关联交易, 将本该在公司集团某一成员或某些成员中实现的利润, 人为转移至公司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当以转移利润为目的时, 转让定价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跨国企业的经营决策。例如, 母公司出于对利润的使用和支配, 将利润从集团内各子公司转移出来, 这个过程中或许没有造成税款的节约。以转移利润为目的转让定价方向也可能会受国家行政干预、法律政策的影响。

避税通常是指纳税人利用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 以减少纳税人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避税有很多途径, 未必通过转移利润来实现。如公司集团有项费用支出, 可以在甲国的子公司发生, 也可以在乙国的子公司发生。甲国税法对该项费用税前扣除的规定较为抽象和模糊, 乙国税法明确规定不得税前列支, 公司集团出于降低税负的考虑, 将该项费用安排在甲国的子公司发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避税, 含义会有所不同。对跨国企业而言, 避税是为了降低跨国企业整体的税负, 否则便失去意义。对税务机关而言, 跨国企业利用税法或征管上的漏洞, 造成本国税收损失, 就属于避税行为, 而不在乎该行为是否成功地降低了跨国企业整体税负。

由此可见, 转移利润和避税是两种不同的转让定价动机。在转移利润的过程中, 可能会同时达到避税的效果;而在实现避税的目的的同时, 也可能是通过转移利润来实现的。

四、结论

针对日本IBM事件, 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稽查时认为, 对于希望通过减轻税负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大型跨国企业来说, 很难否认该企业没有避税行为, 如果要达到公平课税, 就需要一般否认规定。因此可以看出, 尽快制定明确的税法规定将使税务机关稽查依据更加透明, 可能会成为税务机关当前重要的工作课题。

另一方面, 纳税人也可以根据事前确认制度 (APA, 即预约定价制度) , 根据转让标的物价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与税务机关事前确认及协商, 排除更正风险等企业经营上的不确定性, 在前期即与税务机关就缴税额达成一致, 从而减少高额的转让定价课税风险。

摘要:转让定价是跨国企业在集团内部实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而它也往往会改变集团内关联企业所在国的税收资源分布情况, 造成东道国或母国应得税收利益的流失。跨国企业利用跨国资产重组实施转让定价, 向各国税务机关的反避税监管提出了巨大挑战。在日本大型跨国企业纳税方案中, “雅虎事件”及“IBM事件”的税务诉讼极其引人注目。关于前者是否适用架构重组总括否认规定, 以及后者是否适用集团内部企业法人行为计算否认规定, 一直有争议。最终, “雅虎事件”以国税局的胜诉告终, 而“IBM事件”则是取得纳税人胜诉。本文以日本“IBM事件”为例, 对关联企业跨国资产重组中的转让定价反避税进行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日本IBM事件,企业重组,转让定价,避税

参考文献

[1]西山由美「.IBM事件」―譲渡損失と連結納税を利用したタックス·スキーム.WLJ判例コラム, 第42号.

[2]杨洪.论日本的转让定价制度.法治与社会, 2007.06.

[3]宁琦, 励贺林.苹果公司避税案例研究和中国应对BEPS的紧迫性分析及策略建议.中国注册会计师税务, 107-113.

[4]杨斌.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效应和政府防避税对策研究.财贸经济, 2003 (7) .

[5]尹晓宇.中日转让定价税收管理制度之比较.涉外税务, 2006.01.

[6]吴晓慧.日本转让定价指南特点及最新变化.涉外税务, 2008.09.

日本跨国企业 篇2

The following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ositive response. “In high school I was involved i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 always tried to improve in each sport I participated in. As a college student, I worked in a clothing store part-time and found that I could sell things easily. The sale was important, but for me, it wa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customer was satisfied. It was not long before customers came back to the store and specifically asked for me to help them. I’m very competitive and it means a lot to me to be the best.”

“关于你自己,你能告诉我些什么?”这一问题并非在请你大谈你的个人历史。雇主是在寻找有关你性格、资历、志向和生活动力的线索。

下面是一个积极正面回答的好例子:“在高中我参加各种竞争性体育活动,并一直努力提高各项运动的成绩。大学期间,我曾在一家服装店打工,我发现我能轻而易举地将东西推销出去。销售固然重要,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确信顾客能够满意。不久便有顾客返回那家服装店点名让我为他们服务。我很有竞争意识,力求完美对我很重要。”

2. “Why do you want to work for us?

”You are a leader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Your company is a Fortune 5O0 company. Your management is very progressive.“

”你为什么想为我们工作?“这是个明确的问题。如果你对该公司做过调查研究,你应该能够给出很好的理由。你要将你的理由编成几句简短的话清楚地表明你的兴趣。

如可答:”你们在电子领域是领头人。你们公司是《财富》杂志评选的500强之一。你们的管理很先进。“

3. ”Why should I hire you?“

Based on the internships that I have participated in and the related part-time experiences I have had, I can do the job.

”为什么我应该聘用你?“同样,你不应长篇大论,而应提供有关你资历的扼要说明。要肯定自己,表明你能胜任此项工作。

如答:”根据我参加过的实习和与此相关的打工经历。我能胜任。“

4.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rogress to date?“

”I think I did well in school. In fact, in a number of courses I received the highest exam scores in the class.“ ”As an intern for the X Company, I received some of the highest evaluations that had been given in years.

“对于你至今所取得的进步你是怎样看的?”绝不要对你以前的所作所为表示内疚。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分析 篇3

一、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演变

所谓“跨国公司战略”(strategy of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TC),是指为调节和适应国际经营环境,跨国公司根据其长远目标而选择的指导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行为的总原则。跨国公司既有自身利益的要求,也有适应当地化的需要,随着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增加,促使跨国公司不断进行战略调整。日本跨国公司的在华战略演变大致可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86年。1984年中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出现了外商直接投資第一次高潮。为了应付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开始谨慎地拉开了以渤海湾为中心的对华投资第一次高潮。由于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被视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因此日本在华仅有少量投资,主要集中在宾馆、办公楼、不动产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非工业生产领域,且大多为中小企业,投资形式以合作企业为主。

第二阶段:1987~1990年。由于日元汇率急剧升值、其他亚洲地区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日本在中国进行小规模的制造业投资,其动机以寻求低廉劳动力、扩大对第三国出,为主。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利用交通便利、政策灵活的优势,直接或通过香港子公司对珠三角地区进行投资,把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部门转移到中国。投资形式仍以合资和合作为主。

第三阶段:1991~1995年。日本掀起了对华投资第二次高潮,呈现大规模、正规化、急剧扩大的趋势。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购买力大大提高,日本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动机从寻求低廉劳动力向寻求低廉劳动力与扩大在华市场销售份额并重转变。日本跨国公司纷纷重新制定或调整对华投资战略,这些战略主要有“以中国作为地区生产分工的协作体系”、“占领中国市场”等。无论数量和质量,该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均有较大增长和飞跃,产业结构也呈现多样化,制造业投资成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主流。投资区域从沿海地区的开发区或市内开始向近郊的县区发展,以此谋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独资企业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阶段:1996~2000年。中国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而同时期日本向外转移的产业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产业对外投资态势,由于欧美各国加大对华投资,迫使日本不得不提高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质量,对汽车、家电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度增加。投资区域也开始向市场广阔、成本低廉的中西部转移,独资形式进一步增多。此阶段日本在华投资占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位次总体上升较快+中国逐渐成为日本的“世界工厂”和“销售市场”。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以来,为攫取更多的海外利益,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了急速增长之势,进入了对华直接投资的第三次高潮。该阶段日本跨国公司已进入了经营全球化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战略布局,中国成为其全球性战略基地之一。投资区域仍以东部沿海为主,但逐渐向人口密集的重庆、西安、兰州等西部城市和资源较为富集的其他区域中心城市转移。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不断增强,且更多的公司由制造环节为主转向制造与研发并重,进行大规模的本地化研发活动。

二、现阶段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外资和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中国本土优秀企业的不断涌现等现实,迫使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进行调整。现阶段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具体表现为:

1追加对制造业的投资,仍把中国作为“加工基地”

近年来,许多日本跨国公司在战略调整中,把着眼点放在核心能力的提高上,而把生产制造等工序外包出去,以提高公司本身的灵活性和市场反映能力,中国是日本制造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如日本东芝公司从2001年4月起就开始在其中国的合资厂——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生产数码彩电和宽屏彩电,并向日本出口。据调查,日本大企业中有一半企业计划在今后3年内将生产线移往海外,其中71%的企业把转移地点选在中国,而且想把中国当作其全球经营的伙伴及根据地。在今后1~2年中,日本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仍将以其具有传统优势的家电、汽车这两大产业及其各自的“支援型产业”为主深入展开,可见日本跨国公司的意图是把中国作为其“加工基地”。

2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推行本土化研究

从1995年开始,为了迅速应对中国市场的需求,降低由于日本本土承担开发研究而造成的高成本,培养中国本地研究开发人才,日本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自己的应用研究型R&D机构。如今几乎所有著名的日本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R&D部门。如2002年初,日本本田公司宣布在上海成立摩托车研究所,进行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并积极把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研发中心。2003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针对218家日本企业为何在华设立R&D机构的问卷调查中发现,77.5%企业回答的是“迅速对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其次依次是“削减成本”、“培育本土人才”、“缩短开发周期”。这说明被调查企业在中国建立R&D机构,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现阶段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应用研究型,开发研究型机构并未大量进入中国,归根到底这是由日本跨国公司把中国定为生产工场的战略所决定的。

3调整投资方式,新设独资企业并积极开展并购

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份,把合资企业变成独资企业,这种趋势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日本投资者认为,为避免与传统文化和商业习惯不同的中国合作伙伴间的摩擦,独资形式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据统计,2001年和2002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项目分别为331个和459个,其中独资企业分别占64%和68%。2002年5月,日本日清食品公司宣布以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为直接投资者,斥资3000万美元在上海独资设立日清食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发挥其在设备、原材料采购、产品开发与销售、企业形象等方面的现有资源,并加速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事业发展,最终成为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头号企业。此外日本跨国公司的

在华战略中,跨国并购(M&A)正在受到重视。近年来一些中日合资企业外商控股明显扩大,主要方式是通过收购、兼并方式直接成立独资公司,松下在华的42家制造企业中,有9家已经实现独资,并且2003年1月1日,松下中国公司已经由原来的合资公司变为独资的投资性公司。众多知名的日本跨国公司先后通过外方增资扩股、收购中方股份、重组合资企业等方式以期实现对华企业的独资和控股。

4全面启动“知识产权战略”,确保高附加值领域的竞争优势

2003年,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由首相小泉亲自挂帅的知识产权部,并在北京成立知识产权调查处。随着中国加入WTO,日本政府和企业进一步以知识产权为武器进行市场竞争。如东芝、日立、三菱等6C联盟成员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达成协议,确定向国内DVD企业收取专利费。至2005年2月国外七大DVD厂商已经从中国外销DVD播放机中收取了30亿元的专利费。日本企业欲对我国数码相机生产企业收取专利费,如同DVD一样,一场知识产权之争将在数码相机领域重演。因此日本启动“知识产权战略”,目的就是确保日本在高附加价值领域,以及在生产制造技术领域中的竞争优势。今后,在对华投资中,全面加强包括生产制造技术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日本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一个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日本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实际上是以东京为主导的中日产业内分工,东京成为研究中心和办公室,而中国作为工厂生产产品,日本跨国公司的战略意图仍是把中国当作其“加工基地”和“销售市场”,这就是所谓的以东京为主导的“产业内分工”体系。

三、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原因分析

1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改变高成本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产业竞争力急剧下降,其症结主要表现在高成本结构上。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产业中间投入内外价格调查>显示,日本企业购入的中间制品和服务价格,约为美国和德国的2倍,为亚洲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2.3~3.6倍,比中国的价格高出5.6倍。原材料平均价格差是1.55倍,一般机械的价格差是2.64倍,运输、通信等服务费用价格差达到4.47倍,国内外学者称日本是“世界第一的高成本结构”。形成日本高成本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高价地皮、高价农业、高价劳动力、高收费的公共设施等。在改变高成本结构方面,日本政府能够直接有所作为的只能是矫正公共设施收费高等问题。因此日本企业需要不断地向低成本结构的国家和地区——中国进行战略转移和调整。

2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加强,迫切要求改史在华战略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钢铁、水泥以及半导体等原材料的进口需求猛增,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在日本的出口增长中,中国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中日双边贸易达到1336亿美元,2004年达到1679亿美元,2005年达1893亿美元,2006年达2073.6亿美元,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中日经贸依存关系日益深化,中国(含香港)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贸易伙伴。2001年到2004年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7.2%,但对华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6%。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真家阳一表示,在亚洲,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取代中国,建立一个更大的生产、销售中心,从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的统计看。日本企业最看重的仍然是中国。显然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促进日本经济增长和拉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因此日本跨国公司必须不断重新审视在中国的战略,确定在中国的投资经营策略。

3立足于全球战略,追求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

自2002年起,日本跨国公司从跨国企业阶段进入了复合的区域性企业阶段,并逐步向全球化企业的阶段过渡,基本上完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战略布局,建立了包括中国地区总部在内的全球若干地区总部,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全球范围内对经营资源及市场作战略性运作。未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日本跨国公司要想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继续走在世界前列,就意味着其对外投资活动将更加着眼于全球化战略并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中国作为日本全球战略重要的一站,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跨国公司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毫无疑问日本将会非常重视在中国的战略调整,力图不断保持其在华独特性、持续性和延伸性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求得自身的长足发展。

4与欧美和中国本土企业相抗衡,提高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來,在华欧美等跨国公司积极调整对华投资战略,在华投资呈持续增长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而中国优秀的本土企业如联想、海尔等辈出,许多在华日本公司引以为豪的制造成本优势已经成被中国企业赶超,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管理的国际化,已可以和日本跨国公司相抗衡,日本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明显下降,给日本跨国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鉴于中国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更好的与欧美等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竞争,日本跨国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华战略,并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国市场,提高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持国际竞争的优势地位。

日本跨国企业 篇4

一、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比较

(一)相似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接近日本1989年的水平。当前,我国企业有强烈的跨国并购意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日同属赶超型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情况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有诸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二者在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都面临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2.二者的对外投资浪潮都在本国货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发生;3.欧美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而本国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4.贸易顺差巨大,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跨国并购;5.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创造了跨国并购机会。

(二)本质区别

当前中国的海外投资热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的海外投资浪潮相比,有着本质区别。首先,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20世纪80年代时日本已是发达国家,并且日本企业从一“出生”就瞄准了海外市场,无论是海外投资经验还是经济实力,日本企业都胜过中国企业,但日本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仍惨淡收场。而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不及当年的日本,产业竞争力也相对落后,许多企业对并购标缺乏明显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甚至许多中国管理者对海外业务的“游戏规则”几乎一无所知。而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相比,拥有海外大规模投资生产经验;其次,虽然二者都面对着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但汇率政策却完全不同。1985年“广场协议”达成后,日元出现大幅度持续升值态势,而当前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是一种渐进、宏观调控的过程,不会出现当年日元急剧升值的现象;第三,中日两国在产业空洞化问题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日本由于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又相对缓慢,没能及时填补传统产业转移所造成的空白,日本国内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影响了日本产业结构的适时更新与顺利升级,使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低迷状态而难以自拔。而当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资源开发型投资占了很大比重,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国内产业存在过剩产能,因此,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基本上不会面临产业空洞化的风险。

二、日本企业跨国并购的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实施跨国并购,日本企业一直在跨国并购的快车道上高速行驶。2011年,日本企业跨国并购额高达73264亿日元,跨国并购件数达474件,并购金额和件数均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2011年日本在全球并购交易榜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9名上升到第3名。纵观日本企业30多年的海外并购史,有很多的经验供我们借鉴。

(一)政府大力扶持

1. 金融支持

从早期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增加出口的“贸易立国”政策,到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和规避贸易摩擦而增加海外投资的“投资立国”政策,再到为了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海外并购专项基金”政策,日本政府在推动和支撑日本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日本政府于2011年8月专门设立了最高额度为1000亿美元的“日元应对紧急基金”,将其以低利息贷给民间企业,来促使日本企业把持有的日元资金转换成外汇,企业可以利用该贷款再加自有资金进行跨国并购。此外,日本政府还要求投资服务机构为企业海外并购寻找对象,帮助解决与并购有关的问题。同时,日本相关部门还建立起“有关海外投资支持体系”,鼓励官民合作的方式对海外企业及资源、能源进行收购。

2. 产业扶持

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日本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为了实现“赶超战略”和弥补市场缺陷,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20世纪60年代,通过制定一些特别适用法,在实行产业合理化、鼓励出口等产业政策时,均以这些特别适用法为基础来推动企业并购。如为了推进航运业的兼并,日本政府就专门制定了关于航运业重组的临时措施法,还有针对承造外国船舶贷款利息的补贴和损失补偿法。20世纪70年代,日本逐渐从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中心的“轻薄短小”型产业结构转变,对外投资的重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进入80年代,特别是日元升值背景下,日本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日本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全面融入国际分工,形成以新型的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信息化、服务化和高技术化的发展模式。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新的产业政策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踊跃对外投资,有计划地将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现国际分工。

3. 支援中小企业“走出去”

日本政府不仅支持大企业海外并购,还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了“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支援大纲”,每年专为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提供25亿日元的资金支持,并要求独立行政法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与中小机构密切合作,制定一套完整的支援体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向国际化转型。不仅如此,为了配合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日本政府还专供5.9亿日元资金以支持中小企业跨国并购。2011年9月日本政府发布《日元升值综合对策》表示,如果日元升值趋势不改,中小企业的海外转移也必将加速。

(二)大型金融机构发挥关键作用

日本多数企业的跨国并购均是在大型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完成的。如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三菱东京、三井住友、瑞穗均成立了海外并购服务营业部,专门为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资金和法律服务。其中武田药品工业收购瑞士制药巨头所需资金约1.1万亿日元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三井住友银行的短期贷款,住友金属等5家日企收购美国铝业巨头ARCO的资金也主要来自三菱东京、瑞穗实业等主要银行的联合融资。

(三)大型商社是强大支撑力量

在对海外资源的收购中,日本多依靠三菱商社、伊藤忠商社、丸红商社、三井物产商社等这些商业色彩浓厚的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组织。这些商社以资本借贷的融资形式与资源国签订长期供应协定,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方面的优先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商社在他国企业多有参股,但是他们一般不参与资源国的资源开发和生产,这样可以在享受资源增长红利的同时避免陷入当地就业和土地纠纷,并且能够尽量回避劳资双方的矛盾。

(四)企业采用参股的方式“走出去”

日本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非常相似,都是为了寻求外部资源,但日本在获得海外能源的方式上却与中国不同,他们很少直接去收购国外的矿产和能源企业,而一般只采用参股的方式,多在他国企业采用低调的多家关联企业分别参股方式介入,而不是高调地由一家企业去控股他国资源类企业,降低了资源国的政治敏感度。日本企业通过资本获得的资源分享权实际上也影响到了他国“走出去”企业的利益。比如,日资可能只占10%的股份,但他们可能拥有超过20%的资源优先购买权,即便他国企业控了股,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利。作为控股方的他国企业要承担所有的经营成本,性价比远不如日本企业。

三、借鉴日本经验推动浙江省民营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跨国并购不只是纯粹的企业行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去研究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并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浙江省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已经涉及到政策性贷款支持、贷款利率优惠、出口信贷支持、政策性投资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但在实施过程中针对跨国并购仍有空白及不完善之处亟待解决。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扩大并购规模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时面临的困难相比国有企业来说更大、问题更多,因此更需要政府支持。针对浙江省的现有政策,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企海外并购管理的法律规范,适时出台如《浙江省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促进办法》,对涉及的审批程序、外汇管制、资金融通、保险、税收政策等有关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加大“走出去”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改革“走出去”人员出入境管理体制;简化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审批环节,增加透明度,加强部门协作来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认知度。

(二)发挥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升级

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机电、仪表、皮革和服装等制造业业领域。在融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只能从制造加工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环节中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而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只把中低端的产品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国外生产,对外投资的产业往往是在本国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而真正高端的制造业却留在国内。日本的海外投资都是建立在自己技术和品牌优势上的,如日本对欧美的汽车制造业投资,既做到了削减成本,又实现了向美国出口的目的。为此,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战略性资产以实现其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积极推进全球产业布局,抓住战略机遇,努力打造出一批世界知名品牌。

(三)完善金融支持制度,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是浙江省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目前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融资渠道较少,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融资都来自国内母公司的支持,而来自国内银行、政府组织提供的资金很少。资金短缺造成民营企业产品开发难、市场开拓能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还不够。因此要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如设立浙江省跨国并购专项投资基金,集聚并统筹浙江省雄厚的民间资金,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同时鼓励国内外金融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设立政府扶植基金、完善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等。

(四)强化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抱团走出去

浙江省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关系到全省经济活力和发展全局,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中,大多是自发、零散的民营企业,很难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甚至出现一些投资失误。这就需要政府提供一个安全广阔的平台,为他们跨国并购提供专门信息服务和支持。如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参与并购,嵌入国际产业链中,将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活动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五)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

政府应指导企业合理避税和给予一定税收优惠。1.政府应当允许企业利用海外已上缴的税金来冲抵国内所得税金额,即通过和其他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避免和消除国际双重征税;2.同一些国家签订的避税合同由于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常常造成分歧,应建立争端解决机制;3.落实税收减免政策。这些税收优惠可以包括进出口税、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六)建立保险机制,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研究 篇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 企业跨国投资应运而生, 其体现了我国初级阶段企业国际化的一些特征。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健全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企业的跨国投资存在体制交替的现象。

(一) 投资规模小, 经营风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07年和2008年达到224.68亿美元和521.50亿美元, 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1.05%和2.81%。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抑或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这种投资规模远远不够。企业跨国投资需要在市场调查和研发产品上投入大量资金, 随着企业产品逐步打入市场, 企业需要更多的营运资金, 一旦资金供应不足, 企业将随时面临破产的威胁。在该阶段, 产品能否试制成功, 能否被潜在的客户接受;如果被接受, 这个市场能否扩大到一定规模, 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立足于该行业等都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因此经营风险极大, 较高的经营风险和资金筹集与投资安排是当前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最主要的财务特性。

(二) 发展速度快, 资金相对紧缺

随着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 跨国企业在市场上开始建立起了产品认知度, 经营风险减小了;另一方面, 在高速成长期, 基于完全合理的利润水平之上的高销售额将产生更充裕的现金流, 但企业必须在总体市场开发和市场占有拓展两个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同时为了与生产活动中不断增长的规模水平相匹配, 也需要大量的投资, 结果经营过程所产生的现金必须重新投入到再生产中去, 导致企业资金依然紧缺, 经营风险虽然降低, 但绝对数值依然较高, 这时的经营风险主要与产品的最大市场份额以及企业持续增长的时间长短有关。

(三) 投资目标以出口创汇和获得资源为主

我国企业从事跨国投资的主要目标有: (1) 扩大海外市场。以前多数企业主要由代理商出口, 随着出口产品量的不断扩大, 海外市场比较稳定, 从而吸引了很多企业不再依托于代理商, 而是在海外建立贸易公司直接进行出口, 来扩大出口市场。 (2) 掌握出口市场信息。通过获取海外市场信息来探寻国际市场的发展机会。小企业一般进行试探性的投资, 而大型的企业集团一般进行目的性的投资,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了解国际市场运作方式以及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 (3) 资源开发。我国资源丰富, 但人均占有量匮乏, 尤其是重要资源, 如森林、石油、钢铁等, 其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资源很难以贸易方式进口, 而且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企业要进一步发展, 可以在国外建立开发资源生产基地。 (4) 参与市场竞争。现阶段企业跨国投资主要以占领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为目标, 虽然跨国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 不会与当地投资者发生冲突, 然而企业是在一个陌生的投资环境中, 风险很大。

二、企业跨国投资风险识别及其定位系统研究

跨国投资风险不仅受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企业内部风险因素如人力资源风险及投融资风险的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跨国投资风险, 必须对各种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及定位研究。

(一) 跨国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识别风险常见的方法是以风险的来源作为风险因素, 跨国投资风险因素主要有外部风险因素和内部风险因素。

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PEST) 包括以下方面:

(1) 政治风险因素 (P) :这里的政治风险因素主要指政策法规风险因素, 是我国政策、法律法规的不稳定和不健全以及不规范执行使跨国投资很难进行以及失败的概率。

(2) 经济风险因素 (E) :主要包括产业风险因素、经济波动风险因素、金融与资本市场风险因素。一是产业风险因素 (E1) 。为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 国家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制定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 从而限制和鼓励产业的发展。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个区域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建设状况。产业的发展程度越高, 建设越好, 就越适应区域的发展, 跨国投资的集聚效应也易形成。产业风险的大小由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区域的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科技水平决定。二是经济波动风险因素 (E2) 。经济波动风险是由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使经济效果朝相反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一个经济前景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并持续增长, 同时投资者能够比较选择并为自身提供有利的投资机会;相反, 如果经济不景气并伴有通货膨胀时, 政府通常采用的货币政策是紧缩银根, 如此导致跨国投资成本高、资金周转速度慢。三是金融与资本市场风险因素 (E3) 。金融与资本风险是指区域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以及规模给跨国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性。吸引资金的主要因素是跨国投资的高收益, 但相伴的高投入和高风险则阻碍跨国投资。

(3) 社会风险因素 (S) :跨国投资社会风险因素指社会政治风险因素, 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政治的变化, 社会和政治深远地影响着经济发展, 所以, 社会风险意识的强弱和政治的稳定性都会影响跨国投资的行为。

(4) 技术风险因素 (T) :技术风险是跨国投资面临的重要风险, 是由技术本身的缺陷、技术缺乏竞争力或者新技术替代了当前技术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技术开发风险、技术竞争风险和技术替代风险。

内部风险因素分析包括以下方面:

(1) 人力资源风险因素 (H) 。跨国投资对知识和技术依赖性不断增大, 同时对人这一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主体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 企业是否可以获得足够人才, 以及是否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直接影响到跨国投资的顺利实施和成败, 其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就是人力资源风险。

(2) 投融资风险因素 (IF) 。企业的跨国投资离不开资金流的筹集与投放, 因此融资和投资是企业的跨国投资能否顺利进展的基础。只有顺利融通资金, 经过决策预测, 找到合理的项目, 并进行跨国投资, 企业才会保持盈利和发展。

上述项目风险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其原因在于他们有类似或相同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跨国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可以对风险进行定位。

(二) 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定位分析

在跨国投资中发生的各种区域风险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多个系统以及各种变异的体系, 在任何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所以, 应时刻关注跨国投资风险的发展状态和感知风险信号, 以判别接受风险的临界点。应用风险等级判断对跨国投资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从而定位关键风险, 是风险系统分析的重点。所谓区域风险等级判断是指凭借每个风险的分量因素, 确定现在风险的特征以及其破坏的可能;还要设立各个风险分量因素细分指标的权重, 运用矩阵模型计算, 确定不同种类风险分量到底处于何种状态, 观察其是处于正常区域、防范区域、警戒区域、危险区域还是特别区域, 从而判断风险的动态。

设风险分量 (P, E, S, T, H, IF) 的状态分别为Aρ (ρ=1, 2, ……, 6) , 其细分指标分别记为向量Xρ= (Xρ1, Xρ2, ……, XρA) t, 设A是X的连续函数, 因此跨国投资风险不同分量的状态可近似地表示为:

式中A= (aij) n×n是二次项系数矩阵, 是对称矩阵, B= (b……bn) 是一次项的系数向量。其中系数矩阵A可通过专家评判法求得, 系数向量B的确定可由层次分析法等求得。然后可以取定一串指标数值:N1πN2πN3πN4πN5πN6, 并设定N1πAρπN2为正常区域, N2πAρπN3为防范区域, N3πAρπN4为警戒区域, N4πAρπN5为危险区域, 而到了N5πAρπN6就是风险破坏造成严重损失的特别处理区域。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 为将面临的各种风险分量因素进行整体评价, 应当利用风险的系统构成, 找出跨国投资中各种风险因素的互动和交织过程, 比较明确地认知整个风险体系。这里采用三维结构分析法, 横坐标为风险可能 (概率很低、概率居中、概率很高) , 纵坐标为风险等级 (正常区域、防范区域、警戒区域、危险区域、特别区域) , 垂直坐标为风险分量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投融资风险) , 绘制跨国投资区域风险的曲线如下, 完成对风险未来趋势的整体分析, 从而对风险进行定位。

三、基于跨国经营的风险控制指数分析

企业跨国经营的显著特点是投资周期长、投资额度大的经营项目, 其财务风险很大。对跨国经营进行风险监控, 首先必须找到可能影响跨国经营成功的风险因素, 研究各种风险因素对跨国经营造成的后果, 该阶段是风险识别, 是进行风险监控的前提和基础。

(一) 跨国经营风险控制指数分类与跨国经营相关的风险控制指数包括外部风险控制指数和内部风险控制指数, 外部风险控制指数包括政策风险控制指数、经济风险控制指数、社会政治风险控制指数和技术风险控制指数, 内部风险控制指数包括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指数和投资融资风险控制指数。如图2所示。

(二) 跨国经营风险控制指数衡量令跨国经营风险控制指数为RCI, 外部风险控制指数为O, 内部风险控制指数为I, 权重为W, 则:

RCI=W1×O+W2×I

其中:O=W11×P+W12×E+W13×S+W14×T

I=W21×H+W22×IF

政治风险控制指数为P、经济风险控制指数E、社会风险控制指数为S、技术风险控制指数为T、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指数为H、投融资风险控制指数为IF。

而:P=W111×P1+W112×P2+W113×P3

E=W121×E1+W122×E2+W123×E3

S=W131×S1+W132×S2

T=W141×T1+W142×T2+W143×T3

H=W211×H1+W212×H2+W213×H3

IF=W221×IF1+W222×IF2

四、基于跨国经营的风险矩阵分析

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控制指数进行分析后, 就要对风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风险矩阵法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 (Electronic Systems Center, ESC) 于1994年提出, 后得到广泛应用。风险矩阵法不直接由专家得出判断矩阵, 而是通过专家的经验, 综合考虑预先划分的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 判断各个风险因素的等级, 然后运用Borda序值法对这些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来排序, 参考此排序结果, 最终对财务风险进行重要性监控。

风险很难定量衡量, 在此衡量风险用风险矩阵的Borda值的倒数, 在风险矩阵中, 某个风险的Borda值指比该风险重要的风险个数。Borda值越小, 该风险越需要监控, Borda值越大, 该风险越不重要。假设风险函数为F, 则:F=1/Borda。Borda值越小, 表明风险函数值越大, 该风险越关键, 就越需要监控。当F=0时, 表明此风险不重要, 可以消失;当F>1时, 表明此风险最关键;风险F一般在 (0, 1) 之间, 因为风险因素的个数总是大于等于1。

(一) 风险影响程度的确定风险影响等级说明如表1所示:

以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P1为例, 由专家评分汇总得到加权平均值为4.4, 处于4~5之间, 此为关键风险, 其他风险以类似方法得出风险影响程度。

(二) 风险概率的确定风险发生概率说明如表2所示:

以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P1为例, 采用专家对风险发生概率打分, 其加权平均值为81%, 处于60%~90%内, 风险比较可能发生。其他风险以类似方法得出风险概率。

(三) 风险等级的确定风险等级对照表如表3所示:

以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P1为例, 风险影响为关键, 风险概率为高, 则得出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其他风险以类似方法得出风险等级。

(四)

Borda序值的确定Borda数可以表示为:。

以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P1为例, 其中, RR111表示比“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风险”风险影响程度高的因素个数, 为0;RR112表示比“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风险”风险发生概率高的因素个数, 为7;计算得“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风险”X11的Borda数为:b11= (19-0) + (19-7) =31。其他风险以类似方法得出Borda序值。通过计算出的Borda数进行风险重要性排序, 得出Borda序值, 得到风险矩阵如表4所示:

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函数图如图3所示:

由风险矩阵及风险函数图可以看出, 投资风险IF1是跨国经营最主要的风险, 企业应当重点防范;政治稳定有序度S1、宏观政策法规调整变化频率P1、区域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H1、产业风险控制指数E1、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程度P2、经济波动风险控制指数E2、高素质专业人才供给H2、文化与社会意识S2、融资风险控制指数IF2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风险, 使风险降到临界点以下;区域人才流动保障体系H3、政策法规执行的规范性P3、金融与资本市场风险控制指数E3属于较低风险, 可以忽略其风险对跨国经营造成的影响;技术风险T是跨国经营的最低风险, 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充满了变数, 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跨国经营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征。针对这些特征, 对企业跨国经营进行风险识别, 定位关键风险因素, 找出风险控制临界点, 建立风险控制指数体系, 最终对其进行矩阵分析, 从而完成财务风险的监控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文治:《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分析》, 《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5期。

[2]贾晓霞、杨乃定:《项目区域风险的系统分析及其预警机制》, 《科研管理》2005年第2期。

[3]常虹、高云莉:《风险矩阵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11期。

[4]许晖、邹慧敏:《基于股权结构的跨国经营中关键识别、测度与治理机制研究》, 《管理学报》2009年第5期。

跨国企业如何建立培训体系 篇6

关键词:跨国企业,建立,培训体系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管理科学迅速发展, 不断创新。其中受到普遍关注、影响最大、最前沿的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目前, 在美国排名前25位企业的80%, 世界排名前100位企业的40%, 如美国杜邦公司、英特尔公司、苹果电脑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壳牌石油公司、GE公司、微软公司和加拿大皇家石油公司等, 正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企业。跨国公司把人才培训列为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 “投资于培训”成为共识。美国的企业每年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达600-650亿美元, 与全国四年制大学的教育经费相差无几。跨国公司把培训作为实现经营目标, 促进能力开发,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

二、跨国公司培训特点

1. 对派往东道国人员的职前培训

在甄送出国人员的时候, 跨国公司就已经考虑了被甄选人员的专业能力、文化素养和性格特征等因素, 所以对他们赴任前的培训更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1) 了解当地社会文化特征, 并加强对这些特征的认识。比如了解当地礼仪和风俗习惯, 熟悉当地语言习惯, 了解当地的社交娱乐方式和宗教信仰。

(2) 了解当地生活状况。比如食品及日常用品的购买, 如何使用房屋的家具和设备, 如何使用当地货币、交通系统、邮电系统, 如何获得医疗及紧急救助等。

(3) 了解当地商业行为及商业习惯。比如商业公函往来特点、商业技巧及习惯、商务法律知识等。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 通常由专设的Project team (特别选拔组) 来从事这项培训工作。有的跨国公司也聘请专门的培训机构来进行。一般性的信息情况, 可以通过阅读资料、讲座和观看录像等方式;较深的观念、文化、宗教习惯的认识, 可以采取讨论、文化模仿或角色模仿、观看录像或实地体验等方式;一些商务经验及技巧, 可以请回国人员讲述遭遇过的问题, 讲述他们成功解决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 避免后来人员再犯同样的错误。

2. 对所聘用的东道国人员的职前培训

所聘用东道国人员绩效的发挥、素质的高低以及协作配合的态度对跨国公司的长久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韩国一家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的考察, 发现韩国公司的员工培训很有特色:

(1) 肯花费用。这家跨国公司对招聘而来的70名员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职前培训。包括聘请讲师、租用教室及设备、聘请培训管理人员、实地考察差旅费、食宿和服装等加在一起, 平均每名员工的培训费用大约有4万人民币。

(2) 计划周密。公司所聘用的Project team为培训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包括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月计划是指每月要达到的目标及完成的任务;周计划包含每周要讲述的课程内容及要完成的任务。日计划是指每日上课或讨论的时数及作息安排。

(3) 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公司将培训人员分成四个小组: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头两周集体授课, 介绍公司的状况, 有关韩国的知识、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跨文化管理、迎接电脑时代、商务礼仪和个人修养、如何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等。然后用六周的时间进行分组授课或讨论。比如行政管理小组重点讲授:人力资源管理, 办公、总办、后勤管理。生产管理小组重点讲授: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支持与设备管理, 采购与储运管理, 产品开发管理等。

(4) 培训方法的独到, 使员工没有到岗便已经参与了管理。这是这家韩资企业最具特色之处。他们让员工用一个月的时间订立本部门的制度, 比如行政管理部门的薪金奖励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员工休假制度、公司提案制度等, 伴随着这些制度的出台, 一方面反映员工的培训水平, 另一方面实际参与管理。跨国公司员工参与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在培训过程中就可略见一斑。

(5) 培育团队精神, 培养企业文化。公司在培训过程中, 统一着装, 背诵公司示训, 进行观点讨论, 交流沟通培训心得体会, 在培训过程中, 也同时完成了企业文化的灌输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3. 对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员工的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包括共同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日本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在职培训可能会给我们很有益的启示:

(1) 让员工自己做出培训内容和计划。公司让员工把自己的工作一件一件地列出, 将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标准知识和技能与现有的工作完成程度相对比, 指出哪些需要在职培训, 哪些需要在外研讨。公司然后与员工个别谈话, 确立员工的业务目标及在职训练计划。

(2) 让业务中坚分子进行演示或指导。公司聘请业务能手对员工进行训练与指导, 然后让员工自己做, 观看结果。在工作过程中的小的错误可以放过, 不再提起, 鼓励相互检查, 完成培训目标。对受训人员在受训期间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主管人员作出结论, 然后根据所签署的资料与员工再次面谈, 其谈话结果将会使主管人员做出员工留在原岗位继续工作还是提升新岗位或调换岗位。

(3) 设法使培训工作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档次。在第一次面谈, 主管人员尽可能发现员工业务专长, 在培训过程中, 使专长得以再发挥;对一些工作老手或后补主管, 除了让他们完成好现有的工作外, 还要研修更高一级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扩大职权范围, 接触更广泛的业务面。

三、跨国企业建立培训体系的方法

跨国公司的人员发展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培训、轮岗、专人指导、以及经理候选人等。其中, 培训是覆盖面最大、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人员发展计划, 其对象涉及公司中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及非管理人员, 而后几种计划一般只针对管理人员或绩效优秀、具有发展潜质的员工。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培训与发展计划, 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步骤:

分析培训与发展需求;

制定培训与发展计划;

实施培训计划;

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性。

前两个步骤是至关重要的。而后两个步骤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前两个步骤的质量和效果。因此, 笔者将着重于前两个步骤进行分析。

1. 分析培训与发展需求

该步骤是决定培训实施成败的关键一步。进行充分的培训需求分析, 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广义上来讲, 培训可以实现人们的三种需求二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和改变行为。所以, 培训与发展计划都是围绕着这三种需求而进行制定的。

分析和确定培训与发展需求的主要方法包括:

管理层根据公司的经营策略确定公司的人员要求, 并由人力资源部分析并确定相应的人员培训与发展需求;

由经理或主管人员根据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评结果来分析和确定部门及个人的培训与发展需求;

由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员工进行培训与发展需求分析;

由员工自己提出培训与发展需求, 并得到部门经理或主管以及人力资源部的认可。

跨国公司往往并非单纯采用以上方法的某一种, 而是综合采用以上的几种方法, 针地不同的人员对象和环境, 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需求分析。

2. 制定培训与发展计划

在充分分析和确定了人员的培训与发展需求之后, 便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计划来满足这些需求。跨国公司的普遍做法是, 针对不同部门及岗位的人员及其能力水准制定不同的方案。常见的培训与发展计划在内容上大致分为四种:

管理能力发展 (如领导能力, 绩效管理, 项目管理等)

专业技能发展 (如销售,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等)

基本技能发展 (如沟通, 团队协作, 解决问题, 演讲等)

基础性培训 (如员工入职培训、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教育)

管理能力发展的主要对象是公司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专业技能发展主要针对的是不同业务和职能部门中人员的专业发票需求;而基本技能发展以及基础性培训的对象可以是公司中的所有人员。

另外, 按照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胜任能力模式的要求, 还可以将培训计划的内容分成三个层面:对公司的全面了解与认识, 所在部门要求的技能和专长, 以及所在岗位要求的业务知识。在制定培训与发展计划时, 还需要考虑到计划实施方面的问题, 如培训课程的来源, 培训师的来源, 以及培训安排及方式的选择。跨国公司的培训课程来源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

公司内部现有的或待开发的课程;

母公司或总公司提供的培训课程;

以及由外部培训机构和咨询公司提供的课程。

每种资源各有其优势和缺陷, 各跨国公司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资源情况, 灵活地使用这几种方式来选择符合其培训计划要求的课程。

良好的计划等于成功实施的一半, 因此跨国公司非常注重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及实施计划, 以便保证培训与发展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 并获得期望的效果。

3. 实施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以及对于培训计划有效性的评估, 将主要取决于前两个步骤的完成质量和效果。实施培训计划的主要步骤包括:挑选培训师, 培训的组织与准备, 以及实施与监控。在培训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组织和准备是成功实施培训计划的另一个有力保障, 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向参加培训的人员充分传达培训的目的和价值, 指导学员在培训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事先让学员代表与培训师本人进行沟通 (若条件不允许的话) , 以及确保适当的培训时间及场所的安排。

在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阶段和步骤进行有效的监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有些培训计划的前期工作做得十分出色, 从确定培训需求、制定方案和实施计划、一直到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 都完成的非常有质量, 但是项目负责人却以为至此培训项目的圆满完成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实施阶段最需要重视的工作包括二在培训开始之际, 在培训师和学员之间提供必要的帮助, 以便使气氛迅速融洽起来;需要密切留意在中间阶段可能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 并进行必要的干预;在培训结束时检查培训前所设定的目标完成情况, 并根据需要要求学员完成对培训项目的评估表。

4. 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性

跨国公司在实施培训计划的过程中以及计划完成之后, 主要是在以下四个层面对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第一层评估:学员对培训计划的反应

这类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学员对培训的看法, 包括培训的内容组织、准备、实施方法和技巧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评估方法, 但同时对改进培训计划而言, 是一种最不具有确定意义的方法, 以及培训师使用的手段和技巧, 而并没有直接关系列培训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第二层评估:学习

进一层评估围绕着的问题是技能和知识是否通过培训而得以有效的传授, 员工参加培训的直接目的便是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该项评估被广泛地用来了解培训计划的效果, 学员提供的反馈信息则可以被直接用于培训计划的改进。

第三层评估:对所学内容的应用

该层评估关心的是学员对所学内容实际应用的情况, 即学员是否能够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第四层评估:经营结果

这一层评估的核心问题是培训是否对公司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是的话, 影响何在?如果没有的话, 计划的缺陷是什么?因为培训计划能否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不仅仅取决于培训计划的本身, 它还与公司的其它人力资源计划有关, 如绩效管理系统、薪酬与福利计划等。因此, 学员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被用来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策略及计划做出改进。

四、结语

在以知识经济和学习社会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 跨国公司要保持在管理人员方面持续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仅仅依靠提供优厚的奖金待遇, 更应该不断地给中高层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培训, 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在企业与管理者之间建立以劳动契约和心灵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才能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林峰:跨国公司高层人员的胜任力评价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 2004, 5:30~31

[2]荆小娟:实现从能力到素质的跨越, 人力资源开发, 2005, 3:21~22

[3]王鲁捷:企业培训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中国培训, 2003, 6:34~35

[4]梁美华:开展与员工职业发展有关的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 2003, 12:23~24

试论中国跨国企业资金管理 篇7

一、中国总部资金管理职责

在大型企业资金管理中, 集中管理即资金集中管理是指跨国企业在运营资金、融资、投资管理上, 采用统一的政策或唯一决策中心原则。集中管理的是头寸、信息、筹划、政策、授权等重大事项及业务;而具体操作落脚于单一法人。单一法人的资金业务, 100%受制于总部的政策和授权。

头寸集中不是指实际的资金一定要归集在同一个物理地点或账户。通常会在中国业务集中点或无金融管制、资本市场发达的区域 (比如香港) 设立一个或多个资金归集中心。

多个归集中心时, 中心间的资金根据汇率、利率及其他金融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整。基于世界各国对贸易资金基本实行自由出入政策, 而对资本或其他项下并非全部放开的现状, 为了便于资金的集中和调度, 在资金平台所在地设立离岸票据中心, 服务于资金的归集与调拨。

母国总部对资金的集中管理, 划分趋势判断、政策制定、操作三个层面进行。

一是国际宏观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判断, 包括中国和东道主国产业形势和资本、金融、外汇及社会法律等等方面的变化;东道主国的情况则通常依托当地使馆、银行及重要媒体, 尤其是当地人员实地考察的反馈获得信息。这一层次属于决策领域, 重点在于趋势判断。

二是跨国公司资金政策制定及内部授权制度, 属于专业领域。参与人员要在既定 (或假定) 的不同经济大环境下, 运用专业知识, 制定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各种政策。包括业务单据安排、资金信息体系、运营资金政策、融资政策和策略、投资评估和决策政策、利率汇率风险政策等。本文后面的运营、融资、投资、外汇风险管理等等, 都是指本阶段的业务。

三是日常资金管理层面——重在落实政策和严格执行企业内控制度。

如果用“大筹划、小规范”的理念来区分, 第二层次属于“筹划”, 第三层次属于“规范”落实。跨国公司总部的资金管理, 重点在第二层次, 该环节承上启下, 对决策层, 提供专业建议;对于操作层面, 提供具体操作指南。当宏观经济形势或公司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新情况出现时, 政策相应需作出调整和补充。

二、运营资金管理

对于跨国企业, 资源分配是运营资金管理的首要部分。“资源分配”解决投哪里、投多少的问题。根据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设置资金分配的优先级;相同优先级下, 根据不同业务所处的不同阶段, 分别采用明星、现金牛、问题产业及瘦狗等标签对业务单元进行标识。明星和瘦狗产业的资金, 调集到问题产业上, 争取问题产业发展为明星。果断清理瘦狗产业, 让明星产业支援其他产业发展。

投多少, 取决于运营资金结构和业务规模。从分布形态看, 该数值=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如没有新的资金来源, 需通过业务提升改善运营资金结构, 以维持结构平衡下的业务扩张。实质上, 就是合理安排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账期以及存货的周转期。

资源分配的手段是预算。用于资源分配的预算周期要顺应产业的发展周期。

三、融资管理

与其讲“融资管理”, 倒不如称其为“融资资产和公司信用管理”。企业千差万别, 而在企业融资的合作方——金融机构的视野中, 企业是被标准化了的指标值。

企业融资, 要有明确的目标, 包括资金的用途、规模、渠道、结构、期限、品种、成本等。融资管理的目的, 就是在企业现行的经营情况下, 在维护本公司信用——即保障金融机构利益的基础上, 在资本或者资金市场对本公司的资产实现短期或长期变现的活动。

企业的融资规模, 取决于融资资金带来的毛利率和融资成本对比。资金产生的毛利率, 要采用增量的概念, 才会比较准确。只有当毛利增量与对应的资金增量的比率大于资金成本的时候, 融资规模扩大才有益于企业, 否则, 企业应该内部挖潜, 减少资金使用。

在长期资本市场上, 可以选择股权融资、长期或中期债券或信用融资等等方式;这部分融资对应于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

在短期资金市场上, 重点考虑的是成本。通常企业在业务在运营过程中实现资产信用增级 (常用的方式有保险、担保、L/C、引入银行信用等) 。信用增级有助于规避信用风险、扩大资金来源或降低融资成本, 进而形成银行的中间业务融资, 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

或者使高息区资金需求享受低息区的利率。短期融资主要解决企业季节性或周期性的资金短缺。

在融资筹划上, 通常跨国公司会通过内部交易或业务安排, 培育出一批明星企业。融资平台与资金归集中心、票据中心重合的情况比较普遍。

四、投资管理

为了分散跨国经营的高风险, 跨国企业通常在国际资本市场及资产市场上依托实体经营做长期投资。比如在新兴市场国家采用直接投资经营战略, 占用土地、房产等资源, 待投资期结束, 兼收土地、房产升值收益。或者当采用国际战略联盟的经营战略时, 分享战略伙伴成长收益。或者在某新领域进行风险投资, 为企业培育下一个盈利点作准备。

资金重点关注无风险投资。在跨国经营中, 各个区域的利率情况、汇率即远期价格不断波动, 逐利的市场创造了众多金融工具及衍生品组成的结构化产品。适用于有贸易背景的跨国企业。比如, 利用即、远期之间, 或者不同市场报价之间的差异, 获得无风险的收益。

五、外汇管理

跨国经营, 外汇管理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外汇风险管理从交易风险、经营风险、折算风险等方面都要加以考虑。

交易风险是从合同确定到货币收支这一时间的风险, 企业对市场汇率是被动的接受方, 因而在合同时间, 通常会设定一个正常的波动幅度, 一旦超越, 由供求双方共担该变化。或者双方约定以交货或者未来某个时期的汇率进行计价, 以规避汇率风险。

经营风险的考虑, 指公司的外币资产或者负债, 因汇率变动而承受的损益的可能性。企业通常也会在购买有本金、无本金或双方结合远期合约, 以锁定风险。

折算风险, 对企业的现金流没有实质影响。是由于子公司账面上的资产负债的价值最终需按期末汇率折算。但在子公司层面, 投资等长期资产按历史汇率计算, 本期盈利按平均汇率折算, 由此导致的差异形成外汇储备。从合并层面看, 各跨国子公司账面的资产负债本位币汇率相对母国货币的币值变动, 形成整个跨国公司的外币折算差额, 该差额均被资本化。跨国企业通常购买一些无本金交割的远期合约进行对冲交易, 人为调节子公司本位币相比较母国合并本位币的变动幅度。从报表上看, 具有反资本化的效果, 会对当期的盈利表现有影响。

这三类风险是从会计的角度按照入账时间不同而分类的。交易风险是从业务开始到进入资产负债表这一段时间的汇率变动;而经营风险是从进入资产负债表到结算完成的汇率变动。这两类风险均是在当年的损益表中体现, 之后进入资产负债表。而折算风险对应的业务均在短期没有现金的收支, 因而, 汇率变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

六、重中之重——精细准确的资金信息体系

资金信息体系依托于企业对业务的计划和掌控情况。业务模式稳定、对未来掌控力度大的企业, 资金信息通常较长;对业务灵活多变的企业, 则很短。

信息周期与业务变动周期同步, 比如, 长期资金计划随公司战略的调整而重新编制;三年资金计划每半年审定一次;年度分月滚动计划根据公司经营计划的更新周期进行更新。资金计划的编制, 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通常在系统出具的报表基础上, 对尚未录入系统的未来业务人工调整。

资金信息, 通常采用业务信息表、资金头寸表、财务报表三类信息配合使用。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周转变化情况表、外部资源变化情况表、投资项目的变化情况表等;资金信息重点在于头寸管理。头寸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用;而业务情况决定了企业的资金结果;财务报表因为具有严格的勾稽关系和接受专业机构的审计, 可用于校验前两类信息的可靠性并查看曾发生了什么及其结果。三者不可偏废。

资金信息的预测, 是跨国公司预算体系中的一个部分, 属于一把手工程。众所周知。预算力求解决公司的发展问题, 而资金在此基础上首要解决的是公司的生存问题。这就是本节标题“重中之重”的原因。

同时, 资金人员对历史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统计, 可以反映出不同业务单元对未来业务的掌控情况, 比如有些业务单元对未来一年业务的掌控能达到准确性90%以上, 而有些业务单元对半年后业务的掌控在50%以下, 该准确度, 是对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数据化的参照。这个数据, 也是资金利用公司内部的预测信息进行业务时的参考数。

七、总结

随着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 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云动荡, 跨国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如何做好跨国企业资金管理, 将会是一个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 篇8

随着中国加入WTO, 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 他们在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汇风险。由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大多为中小企业, 他们的外汇风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这种环境下, 讨论企业特别是外贸型的企业其面临的外汇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 是指在国际经贸活动中, 由于汇率的变化使得某一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外币表示的货币价值上涨或是下降的可能性。广义的外汇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也包括信用风险、会计风险、国家风险等。

(二) 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的来源较多, 作为参与全球化的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更要对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方面面熟练掌握。外汇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的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风险损失最小、管理成本最小。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价值保持原则。企业进行外汇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将成本锁定, 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 而不在于利用风险进行投机活动。不能把企业的理财活动作为获取较大利益的冒险措施;二是成本最低原则。企业采用任何方法规避外汇风险, 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 在多个方案中, 应该选择支付的成本与预期风险损失差额最大的方案, 确保实现风险管理预期目标的前提下, 支出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三是预期止损原则。外汇风险管理必须依靠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 这种预期必然会产生与市场实际情况不吻合的情形, 企业需要从成本控制角度进行止损管理, 及时纠正错误判断, 并将外汇风险控制费用纳入正常的成本支出范畴。

二、外汇风险的识别

(一) 识别的目的

1. 分析风险原因

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动, 其在具体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不但要考虑汇率变动的直接影响, 还应当充分考虑它的间接作用。此外, 还应分析包括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市场规模和竞争压力等因素在内的各种影响。

2. 估计风险后果

对风险后果的估计通常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估计主要是对外汇风险的结果类型进行判断, 是整个风险管理政策的基础。对那些具有“两面性”的风险, 可以采取套期保值的策略;而对那些“单面型”风险, 应采取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进行防范。定量估计主要是采用一些数学模型方法, 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估计、测算。

(二) 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有许多方法, 如分解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以及情景法等。其中分解法是最直观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指按事物自身的规律, 结合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 对经济活动的总体风险进行分解, 这种方法有助于对风险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调查咨询方法。德尔菲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专家预测法。情景分析法是指在风险分析过程中, 用情景描绘能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应用中, 几种方法可以在风险识别中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 视风险识别的目的和所能承受的工作量而定。

三、外汇风险的衡量

在当今外汇风险管理领域, 有很多用于衡量外汇风险的方法, 如回归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净现金流量分析法以及Va R (Valueat Risk) 方法等, 其中以Va R方法最为普遍, 不仅被众多的跨国公司广泛使用, 更是被商业银行所青睐。

(一) Va R (Valueat Risk) 方法

近年来, Va R方法广泛为金融机构和大型的跨国企业所采用。Va R是指在一定的概率水平 (置信度) 下, 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测量的综合性, 可以将不同市场因子、不同市场的风险集成为一个数, 较准确地测量由不同风险来源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较好地适应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全球整合性趋势。

1. 基本模型

根据Jorion (1997) , VAR可定义为:Va R=E (w) -w

式中E (w) 为资产组合的预期值;w为资产组合的期末价值;w*为置信水平下投资组合的最低期末价值。

再设w=w0 (1+R) , 式中W0为持有期初资产组合价值, R是设定持有期内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另有:w*=w0 (1+R*) 式中R*为资产组合在置信水平下的最低收益率。根据数学期望的基本性质, 有:

Var=E[w0 (1+R) ]w0 (1+R*) =w0[E (R) -R*]

上式即为该资产组合的VAR值, 根据上式如果能求出置信水平下的R*, 即可求出该资产组合的VAR值。

2. 计算方法

由前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计算Va R相当于计算E (w) 和w或者E (R) 和R*的数值。目前为止, 计算Va R主要有三种方法: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 其中以蒙特卡罗法最为有效。蒙特卡罗法是基于历史数据和既定分布假定的参数特征, 借助随机产生的方法模拟出大量的资产组合收益的数值, 然后再计算Va R值。这种方法是运用大量的随机数据模拟基础资产变动的可能途径, 每种途径对应衍生产品的一个样本终值, 模拟足够多的路径得出足够多的样本终值, 再计算其平均值从而得到衍生产品的价值。Va R与风险的定义内容相吻合, 可以客观的度量外汇风险, 这也是Va R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之一。蒙特卡罗法作为Va R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量己经不是制约因素。

(二) 净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一般用净现金流量分析方法来计算风险需要两个步骤:首先确定该种外币在某一时点的净头寸, 然后根据对相关汇率的预测来确定该头寸的风险暴露。基本的计算公式为: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该式中现金流入量为正值, 现金流出量为负值。计算结果为正表示现金净流入, 反之为净流出。

得到净现金流量后, 要对汇率进行预测。然后根据这两个条件便可以对企业的外汇风险进行定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外汇风险=净现金流量× (期末汇率–期初汇率) 。上式的计算结果有正有负, 必须分进口与出口两个方面来对结果进行讨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企业外汇风险所涉及的外币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如果存在相关性, 必须将各种货币之间的相关性考虑进去, 结合相关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才能更加准确地对企业的外汇风险进行度量。

(三) 极限测试和情景分析法

极限测试被用来衡量某些市场变量发生一定方向、一定程度的变化对投资组合价值产生的影响程度。其基本程序是: (1) 选定测试的对象和相关的市场变量, 设定测试的幅度和时间段; (2) 如果风险因素是多个市场变量, 需要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做出考察; (3) 计算各个变量在测试幅度内的变化对投资组合的价值影响, 即重新评估资产组合的价值; (4) 根据评估结果, 决定下一步的风险管理计划。

情景分析和极限测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通常可以互相替代。但是在实务中, 两者还是具有重要的区别。情景分析的程序是:首先对未来的市场状况做出一个替代假设, 然后由此推论出这一假设条件下的相关市场变量, 最后将新的市场变量的价值通过模型计算转换成为对现有金融资产组合价值的影响效果。因此, 极限测试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 而情景分析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

在衡量一个或几个关键市场变量的波动产生的风险时, 极限测试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 在某些灾难性的情况发生而需要做出假设和引伸时, 就需要使用情景分析法来估计风险。因此情景分析法常常用于衡量重大的政策变化、罢工、大规模信用危机等事件对特定的金融资产组合可能带来的损失。

(四)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的前提是认为企业的价值一般体现为企业在未来各个时点上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现值的总和, 因此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大小取决于本币现金流量变化与汇率变化的相关程度。公式如下:PCFt=α+βPEt+μt,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回归系数β表示PCFt对PEt的敏感程度, β越大, 企业现金流量变动受汇率变动影响越大。如果评估多种货币, 这些货币在模型中被视作独立变量, 每一种货币的影响将由各自的回归系数来计量。

(五) 敏感分析法

敏感分析法是在汇率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通过预测价格、销售量的变化计算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 汇率变动前后现金流量的本币价值之差就是外汇风险。这一方法较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在缺乏历史数据或历史数据不足时, 根据经验对成本、价格、销售量等变量在汇率改变时的变化进行预测, 从而对现金流及公司价值的变化进行估计, 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成分较重, 准确性较低。

四、风险管理实施

外汇风险管理有许多方法, 这里将其分为两类:内部和外部避险方法。前者包括不要求企业外部参与的所有方法。外部避险方法主要涉及金融合约, 如期货、远期、期权和互换。在选择不同避险方法时, 企业需多方考虑,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一) 内部避险 (自然避险)

1. 利用货币选择、优化货币组合

在交易中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优化货币组合能够使企业和银行在一定范围内规避外汇风险。 (1) 选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即便于外汇资金的调拨和运用, 也有助于转移货币汇率风险。因为作为支付手段, 这些货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和使用, 一旦某种货币出现汇率风险, 就可以立即兑换为其他的货币来转移风险。 (2) 收硬付软。企业在国际贸易中, 出口争取以硬货币 (汇率比较稳定而且有上浮趋势的货币) 报价, 进口争取用软货币报价的避免外汇风险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 要注意:①各种货币之间的软硬是相对的, 并非是一成不变的;②货币的选择并不是由一方的意愿决定的, 而是需要交易双方共同协商决定的;③在国际贸易中, 货币的选择还必须与商品的购销意图和国际市场结合起来。 (3) 争取使用本币计价。对外经济交易中, 以本币计价就不存在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关系, 从而也避免了因兑换汇率发生变动而承担外汇风险的问题。 (4) 采用“一篮子”货币计价结算。即同时利用多种货币保值的方法。旨在由交易双方共担风险、共受损失、共享收益。具体做法是, 先选定若干种货币作为保值货币, 把合同中所规定的支付货币钉住各种保值货币的汇率。

2. 采用调整价格的方法

在国际经贸往来中, 往往是交易的一方承担外汇风险, 而另一方却不承担。调整价格法就是作为一种弥补措施, 通过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调整, 把外汇风险分摊到价格中去, 达到减少外汇风险的目的。调整价格的方法主要有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两种。价格调整并没有消除外汇风险, 只是风险程度相对减轻而已。实际的运用中, 要把握好尺度, 既要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又要能为对方所接受。

3. 提前和滞后支付

企业根据对外汇汇率变动趋势的预测将外币计价结算的日期提前或者推迟, 以避免外汇风险或得到汇价上的好处。如果支付货币预期升值, 则可以加快支付 (提前支付) , 以便在货币升值前完成支付。如果支付货币预期贬值, 企业就将延迟支付 (滞后支付) 。但是, 企业不应只考虑该货币的收益或损失, 还要考虑增加或降低流动性的成本。这种工具因可以同时管理流动性和风险而得到广泛应用于规避交易风险。

4. 利用国际信贷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

企业在中长期国际支付中, 利用适当的国际信贷形式, 一方面获得资金融通, 另一方面转嫁或抵消外汇风险。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方式有: (1) 外币出口信贷。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2) 保理业务。它是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卖商品, 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 卖断给承购应收账款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 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 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3) 付费延业务。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技术设备交易中, 出口商把经过进口商承兑的、期限在半年以上至五六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向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大型金融公司贴现, 以便提前获取资金的一种贸易融资方式。运用该业务, 出口商不仅能够立即获得现金, 有利于出口商的资金融通, 而且可以将其面临的外汇风险转嫁给银行, 使出口商不受汇率变动和债务人情况变化的风险影响。

(二) 外部避险

当内部避险技术不足以应付外汇风险时, 企业可以联系银行或直接到市场上寻求外部避险。与内部避险相比, 外部避险更加复杂和昂贵,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承担得起。但还是有许多企业利用外部避险且效果很好。外部避险工具是一些外汇衍生产品, 如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

1. 货币远期

利用远期和期货的原理是相同的, 建立一个与现货市场头寸相反的头寸。一家出口企业预期收到的外币将贬值, 就可以卖出远期从可能的贬值中获益和补偿因贬值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 一家进口企业担心一项外币债务的货币将升值, 于是买进远期 (或期货) 对冲外汇风险。外汇远期合约通常是在场外市场交易, 企业的交易对手一般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标的资产是货币, 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规定日期按事先确定的汇率买卖一定数量的货币。各种世界主要货币远期汇率一般是已知的, 所以达成远期合约非常方便且无需成本。而且远期合约属衍生产品, 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因此很受欢迎。货币远期适用于规避各种类型的风险。

2. 货币期货

货币期货与货币远期非常相似,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交易所内交易。与远期相比, 期货在流动性、标准化和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但在灵活性方面不如前者。因此, 在规避外汇风险时, 期货的使用频率不如远期高。

3. 货币期权

货币期权是规避外汇风险的另一种选择。期权的种类非常多, 标准期权、平均汇率期权、障碍期权、篮子期权、或有权利金期权等等, 均可以在场外交易。事实上期权还可以在交易所里交易。在前面的例子中, 该出口企业也可以买入美元看跌期权, 获得在三个月后卖出美元的权利而非义务。期权的卖方 (一般为银行) 同意在三个月后按照现在商定的汇率 (执行价格) 买入美元。如果到期美元贬值, 企业行权, 否则, 这个期权将没有价值, 企业的损失也仅限于支付给期权卖方的期权费。如果是进口企业需要在未来支付一笔外币, 则可以买入该外币的看涨期权规避汇率可能上升的风险。另外, 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期权组合规避外汇风险。

4. 互换交易

互换有两种类型: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参与互换的公司直接交换资金。类似于与相同交易对手同时买进和卖出货币。互换的交易成本低, 安排灵活, 而且属于表外工具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因此虽然发展时间不长, 但却是一种备受欢迎且大量使用的避险工具。

五、监督与调整

外汇市场时时风云变化,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 必须制定动态管理方案。企业要持续地对公司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情况和适用性进行监督, 确保及早发现问题, 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适时调整, 及时止损。

六、结论

当前,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频率加快, 国内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凸现。本文所讨论的外汇风险的种类和各种规避工具及使用方法, 对国内企业提高外汇风险防范水平具有指导意义。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具体风险个案, 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和工具, 力图以最小的成本从规避外汇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

摘要: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企业国际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也越来越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风险损失最小、管理成本最小。外汇风险管理是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的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要遵循价值保持原则、成本最低原则、预期止损原则。

关键词:外汇 (foreignexchange) ,外汇风险 (foreignexchangerisk) ,风险管理 (riskmanagement)

参考文献

[1]赵杰.外汇交易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货币市场, 2007, (1) .

[2]余倩, 姚雪丹.企业外汇风险及其识别与计量[J].特区经济, 2005, (4) .

[3]李建华.外汇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经济论坛, 2003, (5) .

文化距离与跨国企业经营风险 篇9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诉求下, 中国外向型经济面临着三重压力:其一, 产能过剩导致的结构调整压力;其二, 资源和环境约束导致的产业再转移压力;其三, 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利润空间收窄导致的“走出去”压力。在此背景下, “走出去”可能是中国企业的较优选择。因为“走出去”不仅可以解决内部结构调整问题, 而且还可以跨越贸易壁垒形成的障碍。可以大胆的推断, 未来十年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跨国经营。目前, 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着这样特点:投资主体是国有企业, 投资领域主要是能源。从长远来看, 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应该是多元化的, 投资的领域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因此, 未来中国中小企业也将会成为“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的领域也将会多元化。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管理将是未来理论研究的重点, 因为在经营范围多元化情况下, “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这就要求政府从宏观层面给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目前要做的理论工作是风险研究和政策储备。

目前学界、业界对中国“走出去”的微辞较多, 2008年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不仅遭到了发达国家的指责, 同样也引起周边国家的不安与恐慌。而从实际结果来看, 中国“走出去”的企业不仅利润水平较低, 且倒闭、亏损企业较多, 因此“走出去”风险较高。然而, 企业“走出去” (对外直接投资) 是中国崛起必须要迈出的步伐, 这不仅表征了中国经济国际化水平, 也是解决中国诸多经济问题的必要措施。政治、文化等非经济因素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风险, 关键问题是这些风险难以用经济方式化解。其中的文化差距对企业“走出去”造成的风险更为复杂和更难以消融。

二、跨国经营风险特征以及风险管理

(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风险比较

1. 发达国家低风险的跨国经营。

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的产品周期理论 (Raymond Vernon, 1966) , 垄断优势理论 (S.H.Hymer, 1976) 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John H.Dunning, 1977、1981) 都是以低风险企业跨国经营作为假定前提。如产品周期理论把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 (最发达国家) 、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过程中, 风险就已经能够规避了。垄断优势理论更是如此,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 是因为跨国公司具有特有的优势, 如专有技术、管理经验、融资渠道和销售能力等, 可以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 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和利润, 导致不完全竞争或寡占局面。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个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 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基本因素 (优势要素) 决定的。

后续研究往往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经典的对外投资理论进一步延伸, 这些理论不过多关注风险的原因是, 在市场不完善条件下, 绝对优势可以确保对外投资企业的利润。这些理论对于当前的大型跨国企业的解释力依然是充分的。然而对于新兴市场国家, 这些理论的解释力明显存在不足。如, 关于企业必须拥有所有权优势就无法解释新兴经济体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论忽视了交易价值的创造和网络模式所提供的发展新优势机会, 这就不能很好解释新兴经济体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重视外部网络合作, 如建立战略联盟等进入模式以及加速国际化的现象。国际生产折衷论没有考虑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三个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

2.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高风险的跨国经营。由于新兴经济

体是全球竞争的后来者, 对外直接投资时, 它们并不具备垄断竞争优势, 因此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有别于发达国家。如, Makino、Lau&Yeh (2002) 认为, 新兴经济体企业除了运用企业特定优势进行投资外, 也在试图寻求母国所缺乏的技术资源和技能。Child&Rodrigues (2005) 等认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行国际化扩张,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技术和品牌等战略资产, 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 并减少在国内遇到的制度和市场方面的制约。Mathews (2006) 基于后来者视角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观出发提出了LLL分析框架, LLL模型认为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通过外部资源联系、杠杆效应和学习的三步走对外投资策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是高风险的跨国经营, 因为跨国企业不具有垄断优势, 只能依托于有利母国投资制度和公司创业中的学习行为。Aggarwal&Agmon (1990) 、Dunning, Hoesel&Narula (1998) 认为政府要给予跨国企业足够的支持;Yeung (1998) 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在国外建立产业园等方式为企业国际化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政府起到创业者的角色。Khanna&Palepu (2006) 认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具有相同制度环境的其他市场, 新兴经济体企业在利用制度空缺方面均存在独特的优势;Cuervo-Cazurra&Genc (2008) 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劣势部分是它们不得不在母国欠发达的制度环境中经营, 但是当它们在更差的制度环境下投资时, 这种劣势反而成为一种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Tsang (2002) 认为中国家族企业通常采用非正式的非结构化的方法跨国经营, 其从海外创业活动中所学习到的战略经验被牢牢控制在家族之内。Lee&Slater (2007) 认为创业导向或资产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反而会优化母国的发展路径。然而, 德勤公司 (2010) 的研究表明, 1998—2008年新兴市场经济体60%的跨境并购并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

(二) 跨国经营的风险管理

Miller (1992) 从经理人员感知的角度将企业国际化的不确定性划分为三大类:一般环境不确定性、行业不确定性和公司不确定性。其研究第一次对公司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类, 并提出一体化框架。Keith D.Brouthers (1995、1996) 从经验的角度对Miller提出的一体化国际风险模型进行了检验。Lance Eliot, Werner, Steve, Brouthers (1996、2002) 认为, 随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程度的不同、目标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稳定性的差异, 企业遇到的风险会有不同, 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大不一样。但不可忽视的是, 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可能面临的风险, 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从而避免遭受损失, 或进一步将风险转化为收益 (Subodh P.Kulkarni 2001) 。

Johanson&Vahlne (1977) 较早地意识到企业跨国经营的一般环境不确定风险主要来自文化和制度差异, 并提出心理距离的概念 (阻碍市场信息流动的因素的总和, 如, 在语言、教育、商业惯例、文化和工业发展上的差异) 。Geert Hofstede (1980) 提出的国家文化模型, 在此模型中他提出了表征国家文化的四个方面, 即权力距离、个人主义、男性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至今仍然在跨文化比较管理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成为众多研究者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Kogut&Singh (1988) 认为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文化距离越大, 企业就越有可能会选择合资或新建投资而不是收购。Barkema、Bell&Pennings (1996) 认为组织学习可以克服文化障碍。塞缪尔·亨廷顿 (1998) 认为文明的差异会导致心理的疏离, 很容易造成不同文明间的误解和不信任。德勤公司 (2010) 研究表明, 有近2/3跨国并购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心理距离”概念的界定过于主观, 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各种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试图将其客观化, 但是没有一种得到普遍的认可。文化距离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国际贸易领域。

(三) 中国有关企业走出去风险管理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与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外向型经济实践相伴随。从时间序列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3年之前的研究内容多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行为和对策、动因和条件等;第二阶段, 2004—2008年主要研究企业如何跨国经营, 如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风险识别和管理机制、文化融合。第三阶段, 2009年后主要是研究逆向技术溢出、品牌战略, 绩效评估等方面。

国内学者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 能够结合中国实践的需要, 不断推动理论的深入, 其中的真知灼见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如何管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 而文化融合长期以来即是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正是因为文化距离的存在, 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一直很高。

三、文化距离可以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

从政府鼓励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贸易的角度出发, 以文化贸易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降低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 从而降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文化贸易可以有效地缩小文化差距, 这种主动文化传播方式能通过缩小文化差距从深层次舒缓企业跨国经营中的风险。传统的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管理更多是从企业角度, 如组织学习或者是采取积极融合的方式, 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跨国经营文化风险中很少沿着母国文化主导战略, 一般是采取适应当地文化或者是文化融合战略。本土化和文化融合战略具有阶段性。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有中国文化崛起, 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也是需要文化崛起。因此, 提高文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文化贸易的结构, 也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将会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也将促进中国文化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周长辉, 张一弛, 俞达.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驱动力与进入模式研究的理论探索:一个整合性框架[J].南大商学评论, 2005, (4) .

[2]许晖, 余娟.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7, (10) .

[3]卢阳春, 吴凡.中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风险及其防控机制[J].社会科学研究, 2009, (6) .

[4]Buckley, P.J.&Mark C.Casson (1998) :Model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 ss S tudies, 29 (1) .

上一篇:利率期限结构下一篇: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