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2024-10-11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精选8篇)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篇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形态的转变,企业的目标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单纯的从“经济人”的视角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此次毒疫苗事件的爆发震惊全国,这其中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并驾齐驱,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彼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效益

一、案例背景介绍

随着现代我国社会经济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数十年来我国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其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从来都未消停过,各行各业问题层出不穷。全国震惊的今年3月份爆发的“毒疫苗”事件。据相关方面的报道:自2011年以来庞某非法购进国家规定的二类疫苗,并将未经严格冷藏存储的疫苗通过非法的销售渠道销往全国18个省市,由此从中获取暴利。涉案人员为了经济利益而销售毒疫苗,此举完全将群众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此次的毒疫苗事件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次事件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经相关调查人员发现沃森生物公司控股子公司涉嫌其中。沃森生物也意识到了这一危机,该公司害怕此次事件对公司股价造成不利影响随即将股票停牌。沃森生物公司因此次毒疫苗事件在相关的经济效益方面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这概念源于西方国家,oliver sheldon曾提出企业应当将自身的利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后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逐渐传入中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越来越重要,已经影响到其经济效益;比如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已把劳动者相关的权利纳入了法律的范畴,企业必须遵守。近年来,社会责任已不再只是学术研究和探讨的范畴,而成为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一项重要实践。许多国际组织制定了有关社会责任的标准、准则或指南,还有些国际组织组建了有关社会责任的认证制度,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社会责任实践。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联合国的“全球契约”等是最具影响力的社会责任指南文件。企业已不再是最初传统的“经济人”角色,只专注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仅从经济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同时还应当关注其在法律、伦理道德、社会方面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企业逐渐从单一“经济人”角色逐步演变为具有“社会人”与“经济人”特点的角色。

1.社会责任四阶段模型

该模型分四个阶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在第一阶段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此时在相关的法律条件下其所关心的只有股东的利益。在第二阶段,管理者开始重视对员工的责任,保障员工的权利,改善其工作的环境。在第三阶段,管理者重视企业上下链的关系,即供应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在充分维护好供应商和消费者关系的情况下,更能维护股东的权利。第四阶段,上升到社会这一整体的高度来,而不再是局限于企业自身,包括公共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

2.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

该模型将社会责任分为4个层次:首先是经济责任,即企业提供产品,获得盈利,追求利润最大化,保障股东的利益;其次是法律责任,意思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保障股东的权益;再次是伦理道德责任,即符合道德,抑恶扬善;最后,企业要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慈善、医疗、教育等方面做出社会贡献。当然在这一模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从金字塔的底部到顶部的过程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逐渐减少的,所占的比例也是逐步缩小的。

三、沃森生物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华森生物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人用疫苗产品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所属的行业为医药类的行业,事关普通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应该不以盈利性为主要目的,该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法律、社会伦理道德、社会公益慈善这三方面。

1.法律责任

所谓的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在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下进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追求利润,是社会责任中的一部分。

虽然此次的毒疫苗事件爆发不是发生在沃森生物公司本部,但由于其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所以沃森公司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连带责任。据相关机关报道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虚构疫苗销售渠道,可能是相关疫苗非法购入的构成渠道之一。由于疫苗作为医用药物的特殊性其保质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且相关的冷冻链储存成本高,相关的销售代理机构将从生产商手中取得疫苗,或为了增加企业利润亦或是为了降低公司的损失,而将二类疫苗通过非法途径出售给疫苗贩子,而不通过国家所规定的法定渠道销售。并且出售给疫苗贩子的疫苗在保管的途中并未带到规定的冷藏保管,再将其销售出去这也严重影响并威胁到了广大群众的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很可能违反了国家相应的法律,虽然沃森生物一味的否认母公司并未涉嫌其中,但其子公司这样的商业行为已经说明了沃森生物公司并未履行法律的社会责任。

2.伦理道德责任

沃森生物公司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此次的毒疫苗事件,这不仅严重影响并威胁到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些二类疫苗中,虽然有些疫苗是未经过低温保存失效影响不大,但如果像类似狂犬病这类的疫苗,当事人受伤时如没有及时接种那会对其健康造成严重的隐患,严重时甚至危及人的性命。而且对于那些抵抗力薄弱的来说这些毒疫苗对他们而言不是良药而是毒药,尤其是对那些小婴儿、小孩子来说接种这些失效的疫苗后果可想而知。这不仅仅是社会舆论的问题,事关自己身边至亲之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仍谁都无法冷静。从这一层面来说沃森生物公司并未履该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伦理道德责任。

3.慈善责任

沃森生物公司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此次的毒疫苗事件,没有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引起了社会的舆论和公众压力,国家相关的部门也正在彻查此案件,作为医疗行业是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的,但该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这是也医药行业的企业愿景相违背的,并且涉嫌参与此次毒疫苗事件对公众、国家、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沃森生物公司没有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社会公益、慈善方面的责任。

四、沃森生物公司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目前,沃森生物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涉嫌参与病毒疫苗事件的传播,其公司的股票已于2016年3月22日公布停牌,公司的股价必定会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而下降,这是无可厚非的。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股价的下跌就是公众不看好该公司的发展,而不愿选择购买或是持有该公司的股票。而且在我国这一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着其运行规律的特殊性,国家政策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而沃森生物作为医疗这一领域不仅违背了其最初成立的愿景,对人民、国家、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将会是对它的严峻考验。至于沃森生物会不会如三鹿奶粉事件一样最后导致三鹿企业的坍塌这就不得而知现在。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且彼此呈正相关。即使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很快给该企业带来经济的流入,或是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效益的产生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最后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点是肯定的,就如现在国内的海尔集团,它已成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内,除了本身产品具有竞争力、企业的规划发展等因素外,也是它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由此而打造了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反的如果企业不重视其社会责任由此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却非常快且明显的,就如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它使该企业在骤然之间坍塌。所以各个企业都该承担好自身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篇2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 明确了今后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 诚实守信, 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承担社会责任。”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属于公司制企业, 必然要遵守公司法, 从而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出版企业既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至今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人们的思考, 为转制后的出版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讲主要是经济利益, 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利润。这一点在学界及实务界基本上有共同的认识, 本文对此不作赘述。但对于社会效益, 人们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对社会效益的解释是:“各种经济活动及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等在社会上产生的非经济性效果和利益”。按此解释, 效益分两种, 一种是经济效益, 一种是社会效益, 两者是相对的。本文认为这一概念的表述是比较科学的。我们以此为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

经济效益虽然和社会效益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但两者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有些情况下, 企业追求社会效益, 会减少经济效益, 但很多情况下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汶川地震中, 王老吉捐款1亿元, 因而成为很多网友心目中的偶像。借助汶川大地震, 王老吉在产品上市的推广上做足了功夫。“怕上火、喝王老吉”一时间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广告词。王老吉因此不但赢得了品牌推广, 还赢得了2008年营利120亿元, 比2007年超营30亿元;另一方面, 企业只有在获得经济利益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很难想象, 一个连年亏损, 发不出工资, 自身难保的单位怎么会去创造社会效益。当然, 不乏有些盈利较好的企业为富不仁, 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完全不顾社会效益的创造, 但这样的企业不会有大的作为, 不会成为百年企业。因此,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不是对立的, 两者虽然在有些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当从长远来看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

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1、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英国学者奥利弗·谢尔顿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 (CSR) 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与其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类人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道德因素。自此之后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深入, 其中以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代表, 也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他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一个组织里的相关利益者是可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实现影响的群体或个人”。该理论认为,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投资人、职工、上下游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和政府等。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不同形式的投资或承担不同的风险。企业不应仅仅追求维护投资人的经济利益, 对职工、社会、政府等的利益也要维护, 此即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虽然饱受争议, 但他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 适用于世界各地, 任何行业, 不同规模的公司, 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国际标准。这一标准虽然没有体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但他的理论基础正是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因此,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对投资人、职工、上下游供应商、消费者、社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做应负的责任。这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属于广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更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 所以现在通常人们提及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 即企业对投资人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本文遵循现在人们的常用提法, 所讨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狭义上的社会责任。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出版企业既要履行社会责任, 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那么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就是维护了职工、消费者的利益, 也就是承担起了对社会和政府所应负的责任, 最终会产生社会效益。如果一个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 就一定不会产生社会效益。如果企业了创造社会效益, 那就意味着企业履行了对职工、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如果企业没有创造社会效益, 那他一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因此, 可以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就会产生社会效益,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要履行社会责任。结合前述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在短期内可能会减少经济效益, 但从长期来看,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出版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其实就是作为出版企业首先要履行社会责任, 产出社会效益, 同时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那么, 对于出版企业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三、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后, 其生产的文化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用于交换的商品, 但文化产品又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 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 其品质与经济效益之间并不完全具备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 文化产品越好, 群众就越欢迎, 经济效益就越好, 社会效益也就越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大众商品。但有些水平高雅、格调上乘、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作品, 社会效益很高, 但由于其观众和读者并不多, 其经济效益显然很低, 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高雅作品。有些作品思想性差, 审美价值低, 其社会效益很不好, 反而有害, 但经济效益却很好, 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粗俗作品。

出版企业有别于单纯的物质生产企业, 是精神传播与物质生产的统一, 其产品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 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精神产品, 由此其承担的社会责任除了一般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之外, 还需承担一定的特殊责任。对于一般企业应承担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益捐赠等社会责任, 人们的研究 (相关文献) 较多, 本文不作探讨。出版单位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承担着政治导向责任、文化建设责任以及社会伦理建设责任。其生产的产品首先要担当起精神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创造社会效益。

首先, 出版企业不能“一切向钱看”, 为了获得经济效益, 出版低级庸俗、内容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这是出版企业不能碰的红线, 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前提。

其次, 在转企改制的今天, 出版企业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也可以毫不避讳, 毕竟在当今权威部门组织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经济指标占所有评选指标的50%以上。出版企业应在把握社会主旋律的基础上, 积极研究市场, 把握群众消费心理, 多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好产品, 即人们常说的畅销书、常销书,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 出版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住机遇, 勇于创新盈利模式, 开展多元化经营,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 出版企业要始终不忘承担政治导向, 弘扬主旋律, 挖掘祖国优秀文化, 传承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责任。出版企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高扬主旋律, 做好主题出版;出版企业要坚持深入挖掘祖国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担负起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文化使命。出版企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传播先进知识, 引导社会伦理, 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头兵。然而, 出版企业在承担这些社会责任的时候, 常常因为销量小而经济效益不好。但作为企业, 又必须考虑经济利益, 此时就会遇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 国家设立了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内的多项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多项出版工程。国家为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出版企业对于社会效益好, 而经济效益差的出版产品, 要积极申报申请资金支持, 补偿出版成本。出版企业既履行了社会责任, 又不损失经济利益, 但却创造了社会效益, 提高了社会知名度, 培育了企业良好的形象, 增强了消费者的认可度, 从而带动企业出版产品销售量的增加, 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何乐而不为呢?可见, 出版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 也就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摘要: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企业, 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三者关系进行论述, 并提出出版企业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指导思路, 最终得出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也就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论。

关键词:出版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张雨晗.试论出版企业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J].中国出版, 2011.8上.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经济效益

一、引言

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企业在此期间迅速的发展起来,但组织形式的发展并未带来企业社会责任观的产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和社会都开始逐步关注社会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从利益至上到关注环境,再到社会责任运动,也是经历了好几十年。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而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尽管西方和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依旧轰动大众,矛头直指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什么是社会责任,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是相悖的吗?本文通过已曝光的非法疫苗事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服务型企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相关理论介绍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一个组织会受到法律和经济义务的制约来完成一些事情,除此之外愿意去做的并有益于社会的意向,这才能称之为社会责任。这种定义赞同一家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并且关注股东利益,但也同时向企业提出“要做正确的事情来让社会变得更好并且不做坏事来使社会避免变得更糟”的道德要求。1991年卡罗尔将这种社会责任划分为四个方面,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及慈善责任。

(二)经济效益的内涵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研究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判断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是否有价值。在研究企业经济效益时我们还要特别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关契约的集合体,企业利益相关者应包括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社会公众、政府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对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即社会责任。因此,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是有关联的。

三、疫苗事件相关情况介绍

在研究了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的相关理论后,我们要对相关事件进行一个初步了解,才有助于之后具体分析。

山东疫苗案件是指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过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其中实杰公司在列,而沃森生物持有该公司85%的股份,是其2013年以来收购的四家生物制品流通渠道公司之一。因子公司涉嫌虚构疫苗销售渠道卷入“山东疫苗”事件的企业发布停牌公告称,现正在积极配合调查。

三、社会责任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疫苗事件的发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企业社会责任何在?企业的这种行为是否有对公众、环境以及更广阔的社会负责任。而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的相关行为是否对其经济效益有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社会责任缺失导致短期效益上升

大量研究曾发现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一种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很难得出一个一般化的结论,因为这将受到外部以及企业内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存在一些反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包括他们认为违背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其观点是只有当企业追求其经济利益时,才是在承担社会责任。减少因承担社会责任而相应支付的成本,在营业收入一定甚至增长的情况下,必能导致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上升。

实杰公司主要营业范围是流通销售疫苗,其顺利通过了新版GSP认证,并且在这几年的经营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并成为母公司的重要经济支柱。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实杰公司给母公司带来了正向的经济效益,在其经营收入一定或是增长的情况下,减少因承担社会责任而需付出的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其如今却被爆出了有對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社会责任的缺失会给企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的上升。

(二)社会责任丧失导致长期发展终结

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提高形象,而品牌和形象是企业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的经济和道德建设越来越成熟,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是会为自身发展带来更优异的经济效益的。从长期利润来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往往获得更具有保障的长期利润;从股东利益来看,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而社会责任丧失的企业最终会导致其长期发展的终结。

以本文的案例为例,从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悉,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撤销山东实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证书)。除此之外,其被撤销GSP证书期间,将不能继续从事药品经营活动。这样的惩罚力度再次证明,社会责任的丧失是会导致企业长期发展的终结,尽管这样的影响是否会直接击倒其以后的再次发展,但在其发展历史上却实实在在的画上了不光彩的一笔。想要再次获得社会公众、监管部门、顾客等的信任,将要花费更大的成本。

四、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要想企业做到既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努力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的监管和鼓励政策,企业自身的重视以及社会责任教育,社会的共同监督。

(一)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制度

在现有的企业财务报告中,四表一注也只能局限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未能及时有效的体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去关注其他利益者。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应该包括披露企业在慈善、资源保护、产品质量和安全、员工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情况。为了使社会责任报告能具体有效的落实,企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社会责任部门,专门从事相关事项的前期计划、中期控制以及事后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制度的引入不仅能将企业履行责任的情况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输信息,还能利用该报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相关关系。如,收集数据分析企业在哪个方面的责任履行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而付出的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在哪个比例范围内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度的评价机制

上述提到的引入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建议更多的是企业本身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企业自身的道德觉悟以及自我规范的建议。而部分企业是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因此我们要从企业外部来建立评价机制,由外到内的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解读 篇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它在本质上是经济法责任,而不是商事法责任。这一问题在当下有着极大的紧迫性。并且这应当属于多部门、多学科都会遇到、都要讨论的问题。经济法研究对这一前沿课题给予高度的关注、作出积极的回应,也可说是经济法学界的一种社会责任吧。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缘起

社会责任是指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这个词亦可作广义、狭义理解。但不论怎样解释,社会责任总是与社会利益直接相联系的。因此,社会责任也就是社会义务,或称社会契约义务。

企业以社会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20世纪初,当资本主义世界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之后,企业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起来。为缓解社会冲突,矫正“社会失灵”,于是敏感的学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和理论。比如,1924年,英国学者谢尔顿在《经营者的社会责任》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要求公司“面向公共服务”。随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引起了积极的关注和响应。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起,从欧美发达国家发端,随着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人权运动和公共治理模式的推行,大大促进了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法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政治民主程度的逐步提高,整个社会正在日益走向和谐。WWw.11665.cOM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以及过去积存下来的一系列矛盾,现今社会也产生了一些不协调、不稳定的情况。会就业困难;经济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农民工受歧视;改制、破产和征地、拆迁等方论文联盟面的群体事件;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对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方学者曾指出,经济法“发展了公共利益这个核心的概念”。企业本身的义务是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同时也就是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提供服务。企业为实现资本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运用各种手段,其中也包括可能实施具有负外部性的某些行为,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超标准排污,等等。这些负外部性的行为,如果没有受到国家(政府)、其他市场主体及社会各界的制约,则将会使有关社会利益受到损害,这就造成社会失灵。因此,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更加契合和突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质:一方面,保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权;另一方面,平衡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发挥企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功能,并解决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某些“社会失灵”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这样,经济法就能通过以公法因素为主导、公私法因素相结合的路径,协调国家(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更有力地发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谋求社会实质公平的重要作用。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质增添了新的证明,为经济法的权利义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经济法的实际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解读

从经济法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法定义务,或称法定责任。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关于消费者权益的规定;《物价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中关于公平交易、公平竞争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生态安全的规定,等等。此即国家法即硬法意义的社会责任。

第二,次法定义务,或称次法定责任。如《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等。此即国家法之外、具有规范性和执行力的另一类社会规则――软法意义上的社会责任。

第三,道德义务,或称道德责任。如扶贫开发、捐款救灾、慈善救济,等等。此即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以上所说,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自愿性的,归根到底,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对社会履行义务。公民本指个人,借用公民这一词来用,企业就是社会公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质上就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履行必需的相应的义务。

四、结语

企业经济责任担保书2 篇5

担保人: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被担保人: 身份证号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一、担保人 愿意为 作经济担保。

二、被担保人在xxx公司出资参与施工

工程期间,若出现违法、违纪、贪污、盗窃、挪用公款或欠债不还,违反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原因,而 发生法律诉讼等行为给xxx公司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被担保人无能力偿还 或恶意拖欠的部分由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具体按我国担保法有关规 定承担责任)并负责偿还,担保人类推为第一偿还人。

三、担保人概况:

1、企业名称:

2、法定代表人:

3、企业地址:

4、联系电话:

四、企业担保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

2、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在国家有关商业银行或其他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开立银行存款

账户。

4、具有符合法定要求的注册资金和必需的经营资金。

5、合法经营,资信程度良好,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良好。

五、担保人声明:担保人提供的资料均真实有效,如果担保人提供的资料有虚假情况,担保人愿承担由此发生的所有法律责任。

六、担保人如因故退保或其他原因丧失担保资格时,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xxx公司,并取得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意后,由被担保人另寻找新的担保人并办妥相关新的担保手续,退还原担保书后方可解除担保责任。

担保人(企业法人)签章: 年 月 日

被担保人签章(指模): 年 月 日

见证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

1、企业担保人应出具营业执照、法人证明、企业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正本原件与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一套,与原件核对无误后该复印件留存备案。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篇6

几年来,我国塑料托盘生产厂家管理中引进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大多需要运用数学模型和进行大量定量计算,单靠手工操作很难实现和推广。塑料托盘生产厂家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改变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计算机应用必然对管理业务本身提出改进以致变革要求,把管理人员从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创造性劳动。例如确定目标管理,提出数学模型,分析信息,进行非程序性决策,使塑料托盘生产厂家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和高水平的管理。加强计算机应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商业、物资、外经外贸和工业的许多大中型企业在管理上已广泛地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工作,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多敬企业还处于起步或零散的单项应用阶段,大部分中小型塑料托盘生产厂家尤其是管理水平低、效益差的企业并没有应用这一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上台阶,现在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缀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首先,各衄领导要亲自抓企业经营管理应用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是领导重视,没有领导亲自关心、支持和参与是难以搞好的。国外要求塑料托盘生产厂家企业开展计算机应用必须贯彻所谓。第一把手原则,其道理即在于此。

企业的主要领导如何抓好计算机应用工作呢?笔者认为要掌握计算机开发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于塑料托盘生产厂家管理是一个新领域,涉及到许多新的科学,作为企业的领导人要避免认识上的盲目性,对这项工作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应当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则,特别注意掌握计算机应用对人和现行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求改善系统运行环境。塑料托盘生产厂家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知道抓什么、怎么抓。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篇7

关键词:委托代理理论,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中心

一、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委托代理理论中, 委托代理关系被视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 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雇佣另一个或一些人 (代理人) 为他们进行某些活动, 并赋予一定的决策权。由于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契约不能十分完备, 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风险。

现实生活中, 委托代理关系大量地体现为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日益复杂, 以及企业投资人数不断增多, 企业投资者不便、也不可能直接经营管理企业, 只能通过授权职业经理人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企业投资人作为企业所有者拥有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职业经理人受所有者委托进行经营管理, 作为代理人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 拥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并受企业所有者的监督。从委托代理理论看来, 当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力和责任被进一步授权到各内部组织单元后, 企业管理当局与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与内部组织单元之间, 企业管理当局是委托人, 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是代理人。

当委托人委托他人来处理某项事务比自己亲自处理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同时代理人也能从接受委托中获得比从事其他活动更多的报酬时, 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 以获得“分工效果”和“规模经济”的效益。但是, 委托代理关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是以代理人全心全意地为委托人服务为前提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这一前提很难被满足, 主要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双方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代理人掌握很多详细的、委托人不知悉的信息, 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 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决策并不被委托人发现, 于是出现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代理问题, 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签订合约时就必须规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业绩考核和分配机制, 激励代理人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使委托人的利益也得到最大化, 即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的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ality) 。

在企业内部, 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而且这种个人利益往往与企业整体利益是不一致的。为了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就必须设计一套激励机制, 将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的个人利益与内部组织单元的业绩相联系;同时, 还必须设计一套审计评价机制, 对各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 促使企业内部组织单元负责人勤勉敬业, 以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责任中心划分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征, 与外部审计相比, 内部审计具有服务的内向性、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审查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审计实施的及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各组织单元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促使其合规合法;另一方面要对内部各组织单元负责人进行审计评价, 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业务的不断增多、流程分工越来越细, 企业 (集团) 内部不同的子公司与分公司、不同所属部门的性质及作用各不相同, 企业 (集团)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对象特点的准确把握越来越困难, 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 (集团) 内部不同子公司、分公司、所属部门在不区分其业务特点的情况下采用大致相同的财务指标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结果常常留于表面, 无法深入体现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企业 (集团) 的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流程分工越细, 这种弊端表现的就越明显。

企业 (集团) 内部责任中心是指在企业中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责任中心将企业经营主体按其性质分割成拥有独自产品或市场的经济责任单位, 然后将经营管理责任授权给这些单位, 将他们置于市场 (或模拟市场) 竞争环境之下, 透过客观性的评价, 实施必要的业绩衡量与奖惩, 以达成企业设定的目标经营成果的一种管理制度。按照责权利关系及责任对象的特点, 企业 (集团) 一般将内部组织单元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投资中心三大类型。

如果能够在不改变内部审计独立地位的基础上, 在对企业 (集团) 内部组织单元绩效进行审计评价时按责任中心进行, 根据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的特点设定适合的审计评价指标, 既可以调动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促使改善经营管理, 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优势的目的, 又可以明晰审计的方向, 简化审计的工作, 减少审计资源的浪费, 使企业 (集团) 内部审计工作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清晰严谨、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基于责任中心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为了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 有必要将整个企业逐级划分为许多个责任领域, 即责任中心。划分责任中心并不是以成本、利润或投资发生额大小为依据, 而是以发生与否和是否能分清责任为依据。凡是管理上可以分开, 责任可以辨认, 绩效可以单独考核的单位, 都可以划分为责任中心, 大到子公司、分公司、地区工厂或事业部, 小到车间班组或一个机组。

对各责任中心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指标应当是多元的, 既有财务性指标, 也有非财务指标。财务性指标主要是以相关财务报告为基础, 用于对过去会计年度责任中心的财务绩效进行审计评价, 这类指标的共性是面向过去 (滞后性指标) ;而非财务性指标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需要, 面向未来 (当前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所选用的指标, 它涉及当今企业所必须考虑的产品 (服务) 质量、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等重要领域。

(一) 成本中心审计评价指标

所谓成本中心, 是指只发生成本费用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范围最广, 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 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 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

对成本中心的审计评价核心是责任成本。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该成本中心所辖范围的可控成本之和。可控成本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 成本中心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将要发生的成本; (2) 成本中心能够对将要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 (3) 责任中心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成本加以调节和控制。凡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成本通常称为可控成本, 就应当作为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

成本中心包括技术性成本中心和酌量性成本中心。技术性成本是指发生的数额通过技术分析可以相对可靠地估算出来的成本, 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技术性成本在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可以通过弹性预算予以控制。酌量性成本是指成本费用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数额多少由管理人员的决策所决定, 主要包括各种管理费用和某些间接成本项目, 如研究开发费用、广告宣传费用、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成本在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可以通过预算总额的审批予以控制。

在对责任中心及其负责人进行审计评价时, 一般方法是将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 确定成本差异的性质, 并对差异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分析, 从而明确责任、决定奖惩。审计评价的结果用成本差异报告的形式表示。根据可控成本原则, 成本差异报告中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成本中心的主要财务考核指标包括成本变动额和成本变动率两项指标, 即:

(1) 成本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

(2) 成本变动率=成本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100%

成本中心往往没有收入, 一般也不直接与客户发生联系, 只对其发生的可控成本负责, 因此反映产品质量、生产及时性、生产设备利用程度和生产设备磨损情况等内部过程方面的非财务指标也是评价其绩效的重要方面。

(二) 利润中心审计评价指标

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 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利润中心的成本和收入都必须是可控的。一般来说, 企业内部责任中心都有自己的可控成本, 所以成为利润中心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可控收入。对外销售产品而取得实际收入, 可以计算真正实现的利润, 这类责任中心称为自然利润中心;按照内部结算价格将完工产品提供给企业内部的其他单位而取得内部销售收入, 可以计算内部利润, 这类利润中心称作人为利润中心。

对利润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审计评价的核心指标是可控利润, 也称责任利润。如果利润中心获得的利润中有该利润中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则必须进行调整。将利润中心的实际责任利润与责任利润预算进行比较, 可以反映出利润中心责任利润预算完成的情况;将完成情况与对利润中心的奖惩结合起来, 可以进一步调动利润中心增加利润的积极性。

计算利润中心的财务评价指标, 分两种情况:

(1) 当利润中心不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时, 其考核指标是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可控成本总额 (或变动成本总额)

(2) 当利润中心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 并采取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 其考核指标包括: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三) 投资中心审计评价指标

投资中心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 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 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 如总公司下属的独立核算的子公司等。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 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 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除利润指标外, 投资中心重点评价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 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指标。

投资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净资产×100%或:

投资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此指标的优点是, 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 具有横向可比性, 且有利于调整资产的存量, 优化资源配置, 还可以正确引导投资中心的经营管理行为, 使其行为长期化;缺点是不便于不同规模投资中心的比较。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此指标的优点在于可以体现投入产出关系, 避免了本位主义, 且可以保持各投资中心获利目标与公司总的获利目标达成一致;缺点是无法揭示投资中心的实际经营能力, 会导致投资中心的近期目标与整个企业的长远目标相背离, 而且不便于投资项目建成后与原定目标的比较, 使投资利润率并不能全部由投资中心所控制。

此外, 对投资中心绩效进行审计评价也需考虑非财务指标, 包括: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非财务指标是投资中心发展与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昌秀:“企业内部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 (1) ;

[2].陆庆平, 刘志辉:“企业内部绩效评价控制系统的建立研究”[J].《会计研究》, 2003 (12) ;

[3].王茜, 刘长印:《关于企业责任中心绩效评估的探讨》[J].北京.审计文摘, 2004 (04) ;

[4].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5].吴欢:“经济效益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2008 (08) ;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经济责任制考核 绩效考核 人性假设 合理整合 创新实践

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竞争加剧了企业兴亡代谢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企业内部管理的不断创新。就企业内部考核制度而言,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向企业内部绩效考核转化。许多企业通过推进绩效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增加了新的收益,也大大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体现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也有许多企业推行绩效考核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企业管理走下坡路。

究其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改革开放使人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诸如襟怀坦白、公正不阿、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此类思想观念淡化。另一方面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得不到加强,使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员工信仰和志向不统一。滋生了一些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自私自利、阿谀奉承的思想意识。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下,推行企业绩效考核,其结果只能是“负给力”。二是:传统的管理观念影响。计划经济几十年的经济责任制,推动着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企业干部员工思想上责、权、利相结合、经济与责任挂钩、以数据说话、体现多劳多得的经济责任考核制度已经根深蒂固。传统的管理思想意识影响了人们对绩效考核制度理解和接受。认为绩效考核相对缺乏实际指标,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推行绩效考核是多此一举、适得其反。三是:企业在用人上任人唯亲,考核绩效没有真正作为员工调岗、薪酬待遇、奖金分配的依据,最终导致企业内部组织考核失败。

绩效考核与经济责任制考核都是企业内部不可缺的管理制度,目的都可以对企业干部、员工工作质量、绩效进行客观实际的作出组织评价,为组织内部人事任用、薪酬调整、奖金分配提供客观事实依据,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与经济责任制考核不同的是,绩效考核更系统宏观,更注重以人为本。经济责任制则重指标实现结果,相对绩效考核重控制轻管理。

笔者认为企业推行内部考核解决上述存在问题,首先必须建立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群众基础,建立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考核结果才能作为组织内部人事任用、薪酬调整、奖金分配的客观事实依据,才能真正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干部员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有效推行内部考核的灵魂。

其次,企业考核制度要依据制度本身不同的管理指导思想,结合客观存在的企业内部不同群体来落实考核,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考核制度的效能。绩效考核管理指导思想是美国管理学思想家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提出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中的“人性善” —Y理论。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他们不厌恶工作,激励在需求的每一个层次上都能起到作用。绩效考核在形式上按照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次来划分,围绕企业总体目标分解每层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和目标。在一定的阶段对其各层的绩效通过统一的方法进行自评、互评、上下测评来评定组织内部某人和部门的绩效。关注的是组织指标和个人的绩效、努力程度和工作态度,顾客满意度、协作、服务、创新等指标(软指标较多)。特点是系统性、主观性、可变性较强,侧重工作过程的考察。企业干部、管理群体往往个人需求和愿景实现程度相比一线员工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普遍比一线员工强,属“人性善”群体。根据他们人性趋向、工作性质以及指标体系分析,采用绩效考核从制度本身指导思想上和考核形式上更切合。

经济责任制考核指导思想则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提出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中的“人性恶” —Y理论:认为人本性懒惰,厌恶工作,激励最有效的只能是在人的经济需求和安全上起作用。经济责任制考核是围绕企业总体目标,按照各部门在完成总体目标过程中的职能采用“包、保、核”的方式,确定其部门的工作、质量、技术指标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在一定阶段对照指标进行考核。指标关注的是个人和组织的产量、质量、消耗、销量等经济技术指标(硬指标较多)。特点是专业性、客观性、指标性较强,侧重工作结果考核。一线员工往往认为自己在企业需求和愿景难以实现,相对消极被动,属“人性恶”群体。他们的工作性质是执行既定的工艺生产过程,控制实现核定成本、质量、产量等指标,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根据一线员工人性趋向、工作性质以及指标体系分析,采用经济责任制考核从制度本身指导思想上和考核形式上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再次,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对干部管理群体实施绩效考核,做一线员工履行考核的榜样。一方面要使干部管理群体首先转变传统的观念理解接受绩效考核的优势和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让干部管理群体掌握绩效考核这系统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认识自己职责任务以及与目标的绩效关系。对生产部门、一线员工实施经济责任制考核,要加强沟通、反馈意识,加强过程控制方面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不同考核制度的优势和相对不足,明确互补途径。使全体干部员工逐步转变传统观念。

做好两种制度的合理整合。企业任何一项创新,都需要适度考虑平衡。特别是管理制度的创新,关系到企业每个干部员工以及企业利益,干部员工是制度落实的主体。不但要求人的主观上要有统一的认识,在制度形式上也要切实可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历经几十年有它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绝不能彻底毁灭,更需要的是在逐步继承的去建立一项新的制度实现转变。绩效考核制度根植于传统的经济责制度,相比经济责任制更宏观系统,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发展,在组织目标完成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职业规划,更好的解决多元目标问题,使员工、团队和企业目标一致,落实得好是员工和企业“双赢”的强效制度。

按照不同的职能群体分别落实绩效考核与经济责任制考核实现合理整合,在职能科室要做好岗位优化工作。对职能科室要建立岗位述职机制,企业内部各个职能科室通过岗位述职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目标任务,解决因人设岗、人浮于事现象,明晰岗位职责、任务目标,做到逐级分解建立层级明确的绩效责任和考核关系。

丰富绩效指标,特别需要加强绩效考核硬性指标的制订,结合分解工作目标统计历史数据测算平均先进指标。诸如完成工作及时性、服务到位性、工作完成率、工作无效率等都可以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用数据来衡量。绩效考核在指标制订上要借鉴经济责任制形式,尽量采取量化指标,尽可能通过指标反应优、良、中、差,有利于克服主观因素影响绩效考核结果。对经济责任制考核要加强指标偏差原因分析、过程控制、措施方法沟通等指导管理性工作,借鉴绩效考核中的反馈、公布、沟通方式加强精神激励。对经济责任制考核而言,要加强服务,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避免员工逆反心理,与员工建立共同目标责任体系,逐步使经济责任制考核从重结果转化到重过程控制方面来。通过绩效考核完善指标,经济责任制考核加强指标偏差原因分析反馈、过程控制、措施方法沟通及加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来实现两种考核制度的优势互补。

综合上述企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使考核建立公正、奉公、求实的群众基础上,取得广大干部员工的支持和信任。并通过企业内部客观存在的不同的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指导思想的绩效考核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度,更有利于两种考核制度的有机结合。使广大干部员工在两种不同制度的对比实践中转变观念,同时实现绩效考核与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度优势互补。使企业内部考核实现不断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的循环,从而不断完善。真正使内部考核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作者邱志兵.国有企业中的绩效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研究.山东.经济生活文摘.2012(8)

[2]作者邓振伟.浅谈绩效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的统一.《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13期

[3]作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企业的人性面》.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上一篇:叶片上的照片的小学作文下一篇:6年级自我介绍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