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共14篇)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1
学习新课标感悟
我们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在和大家的研讨的过程中,跟其他老师学到很多,同时体会到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理论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灵活应用。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关注每一位学生,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获得成就感。《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注重创设情景,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
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建议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交际能力。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2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引导者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 大多数教师为了完成相应的指标往往是只注重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或者聪明的学生进行教育, 在知识的讲授和习题的设置上往往注重这些群体, 忽视了对于成绩处于中、下等学生的培养, 这种情况既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又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 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 将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自身的职责和任务, 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具体到数学这门课程来说,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 其知识是对人类和大自然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 其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发展。数学教学的开展要结合这一特点, 将数学知识的应用放在首位, 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应用的乐趣,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知识的应用变得更加地重要, 学到的知识如果不能够应用到现实中, 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就失去了知识应有的价值, 学习也就失去了根基。在数学课堂上, 可以先讲授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 然后相应地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的例子,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室对于教学能力的掌握, 促进双方的进步, 丰富教育活动的内涵。为了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思考, 然后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开展计划,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 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 使学生亲近数学, 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数学课程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
作为数学课程的教授者, 我们要想方设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调动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各种教学实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鼓励创新;同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 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视频等课程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 生动、丰富的课堂对其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因此, 我们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总结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例如, 通过开展小组互动讨论的形式, 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丰富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验性的课程, 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比如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注重实效。”这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结语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3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 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学习品质的意义
新课标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重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由于化学课程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实验课堂,在实验中探究性实验又居多。学生能否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探究能力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些品质将会伴随学生一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受益。教学过程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际能力及品质的培养,"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对于各类知识点及教学难题展开独立的分析,才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找到最终答案,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
二、 学生难以展开自主的化学学习的原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学生进行探索性试验的能力。尤其是化学课程中有很多实验过程,很多知识及原理都是有赖于实验来验证说明的,还有很多知识是在探究性实验中被发现的。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能主动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性实验对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经常能看到学生探究性的精神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思辨能力及探究能力,对于很多问题及现象不愿意多思考,这是直接导致学生难以展开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做验证氯气的漂白作用的实验时,实验过程中我想让学生通过一组实验的对比,能够探究性的找出氯气具有漂白性的真正机理,于是,我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实验一、氯气通入石蕊试液中-实验现象:先变红后褪色。实验二、干燥的氯气中放入干燥的含石蕊的纸片-实验现象:不褪色。实验三、干燥的氯气通过用水润湿的含石蕊的红色纸片-实验现象:先变红后褪色。实验四、在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实验五、在盐酸中加入石蕊试液-实验现象:变红。经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及产生的现象,我让学生充分进行对照,探究性的找出相应结论。学生的反应远没有我期待的热烈,很多学生的想法仍然停留在是氯气能够漂白石蕊,对于漂白过程中的深层次机理缺乏认识。
三、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措施
1. 让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与日常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联系有关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讲乙酸乙酯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做鱼时加点醋和酒我们可以闻到一股香味呢?可以让学生回家尝试一下。讲铝热反应时可以和学生讨论,铁轨在野外出现损坏时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是怎么焊接的呢?讲乙烯用途时可以举生活中实存的例子,刚买的香蕉皮是绿色的比较生,我们可以把香蕉和熟苹果密封在一个塑料袋中,几天香蕉就熟了,这是为什么呢。类似的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教学中可以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维与探讨,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阅读、分析教材内容并展开讨论,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很好的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注重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带领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究、寻找真理。不仅如此,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具備是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品质的重要契机。
比如一次实验课,我要学生用希夫试剂、银氨溶液等试剂鉴别乙醇,乙醚两种无色溶液。按常规就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入希夫试剂后溶液变红的为乙醛,另一种是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有沉淀生成的是乙醛。但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又出现了两种方法:一个很喜欢物理的同学提出了第三种方法,就是用手握住试管,能沸腾的就是乙醚;一个平时对酒有所了解的学生提出了第四种方法,就是闻气味,因为乙醇有酒的香味。显然前三种方法着重运用了视觉空间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而第四种着重运用了自然观察智能;四种不同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你很难说这几种智能孰优孰劣。想要让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与提升,这需要教师不能用单一的观点去确定教学目标,必须使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从而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结语: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各种能力及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具备仔细的观察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及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能力,学生只有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才能够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展开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只有这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永平;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的新视野[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01期
[2]李彩珍;黄永江;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微探[J];考试周刊;2008年04期
感悟小学美术新课标 篇4
“儿童”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生命阶段”,它曾赋予我们许多的幢景和梦想,带给我们几多快乐和天真。“想画画”这是每个儿童阶段的人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经。因而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在结合多年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小学新课改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只有尊重和了解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行为特点,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一、尊重、了解学生自身心理、生理发展
学龄初期的孩子刚刚从略图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尚显幼稚,往往以个性形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表现在作品上则带有概括性,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视觉的感受。比如学龄前儿童画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嘴,在圆形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三年级以后,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加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经常由于想的多,为制作不出来而苦恼。他们开始注意画面的空间感和教师讲授的透视知识,开始注重物体的结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拿自己的作业和成年人的作品比,产生畏难情绪。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所以他们的表现欲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客体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不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应做好这一阶段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尊重、了解学生美术作品的发展特征
1、儿童美术作品的多样性
美术作品并非是照相机似的再现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对象,倾注个人的认识,情感于作品中。一些具像表现的作品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表现性的作品显得夸张、抽象,相对来说,二者各有千秋。从绘画心理看,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可分为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二者并无优劣之分,不应扬此抑彼。儿童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画的本身,而是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往往带有强烈的表现性,在欣赏和评价中应特别注意。要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的附加的注释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作品,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例如一张一年级小朋友《闪光的烟花》一课的作业,他觉得作业单靠画面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在画面中加上了一小段拼音文字,这样就能更直观地来表达自己创作时的心境。
2、儿童作品美感价值的独特性 儿童的观察、思维、手眼协调等能力均处于稚嫩的阶段,也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眼光”,这早已经引起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有专家认为,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对儿童画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之一,他们把儿童画与成人画比较,认为不够规范;误区之二,将儿童画与现实形象比较,认为不够真实;误区之三,将儿童画与常规知识比较,认为太离奇。人们把技法、美术常识、生活真实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忽略了儿童本身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因素和创作个性。而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的独特“眼光”的形成,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画稚嫩、夸张、奔放、个性化等独特美感的形成。俗不知,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大画家致力于儿童画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营养.在充分尊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前提下了解儿童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的同时,结合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上,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励成功,激发兴趣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美术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撕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习产生美术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必须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在美术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很有效果。所谓分层,即利用学生的不同素质,客观地分成多个层次组,它是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二)满足需要,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美术。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对提高美术兴趣有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加以诱导。在美术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方式常常换新,使每节课有新东西、新收获、新活动。美术教师应在贯彻大纲内容的前提下,尽量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如:一段幽默有趣的录象,一段优美的音乐,一副熟悉的作品等,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美术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三)课内外结合,激发兴趣
虽然美术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由于美术课有其特殊的一面,有许多知识需要延续到课外来提高。如:课外写生、举办画展、美术知识讲座等。如果在教学中只注意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作用,那么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同时阻碍美术的自学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在课外美术活动中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把美术课中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增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各自爱好,组织各种兴趣训练组,提高专项成绩,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独创性。通过课内外的结合,开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艺术修养,使学生更加喜欢美术,从而提高审美素质。
学习英语新课标体会 篇5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们认识到现代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乐意地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自然会自主地去学习。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图片、投影、动画、游戏、竞赛、歌唱、表演等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善用表扬鼓励
人都需要有成就感,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喜欢受表扬。因此,只要是经过了努力,即使只有点滴成绩,也要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要教他们学会合作学习,这样成绩一定会更好。学生受到适当的表扬会使他们学习更自觉、更主动,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正面表扬能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但表扬的宗旨不单是要对个人起作用,还要能对周围的人起作用。通过表扬,起促进作用,起鼓励作用,起激励作用。表扬一个人,带动一班人,才能真正体现表扬的功效。
3、巧用学习策略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指预习、复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作业、自我反馈与查漏补缺等。学习策略则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才能保证自主学习的进行。
教学中我对学生采用“分类法”,根据个体差异指导他们运用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学生中有学习风格不同的,有思维方式不同的,有用功程度不同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善于调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我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和示范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效果明显。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6
兴庆区第二十三小 张琨
这些天通过对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了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也更加明晰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方向。通过学习,看到了新课改的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后,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深深的思考。新课标要求我们跳出传统英语学习的旧框框,接受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要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首先,新课标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在以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忽视了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强调量化和书面测试,忽视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忽略了语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习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我们的英语教学,多鼓励学生开口,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活到老,学到老,放下架子,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变“不适应”为
“适应”。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7
一、改变单向教师传授,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阶段的教学, 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的年龄偏小, 知识、经验的储备不足, 学生的学习尚不能完全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所以接受式学习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我们要努力让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创意, 能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让他们乐于接受。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注重让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用多变的方式给学生以新鲜感, 使学生在被动接受中依然能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首先,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多媒体课件以其音画并举、声形并茂的方式, 可将许多难于理解的抽象问题具体化, 或是通过给学生展示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使学生于具体情境中去学习抽象的数学道理。如:在学习“秒”这一抽象概念时,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奥运开幕式场景中倒计时的画面;然后再展示新闻联播前读秒的镜头, 让学生于生活中的熟悉的画面中去理解和认识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其次, 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活动、猜谜、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在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讲一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找水, 八戒找了一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师傅口渴了, 分西瓜的二分之一给师傅。”八戒总想多吃点, 大喊:“西瓜是我找到的, 俺老猪得多吃, 我要吃八分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此去探讨一下, 到底谁吃得多。学生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学习, 更容易进入到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探究中。
二、改变单向被动接受, 倡导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家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 他提出了“做中学, 学中做”,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动手实践法学习数学。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有效的操作中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们在操作中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喜欢动手操作, 在动手操作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动手操作中能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在动手操作中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胡萝卜和一把水果刀, 通过动手操作切萝卜, 让学生们先在头上竖切一刀, 得到长方体的一个面, 再横切一刀, 得到一个相邻的面;然后给两个面相交的边起个名字, 叫作棱;再切第三刀, 得到三个相邻的面, 这时出现了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生给这个点起个名字叫作顶点……就这样, 让学生在切胡萝卜的操作过程中亲身经历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 在游戏般的操作过程中, 学生们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三、改变单向教师讲解, 倡导师生合作探索
新课程理念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这就需要师生合作去共同探索。教师要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者的双重身份去从事教学。如在学习“毫米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先引导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 并估一估大约的数字, 把结果填入表中以备对比之用;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当测量中出现不足一厘米的现象时如何解决问题, 这样自然地引出对毫米的认识;然后结合刻度尺去感受毫米的具体长度及与厘米的关系;最后在测量与计算中学会运用毫米这一数学概念。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教学既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也体现出教师的科学引导, 由此可见, 师生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改变单向个体独立, 倡导学生合作交流
子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独立思考是不够的,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并结合座位就近原则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以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相互启迪和共同探讨。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把自己的见解告诉给大家, 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且让能者为师, 弱者为生, 生生互助, 共同进步, 这正是素质教育中的每个人都得以提高的具体体现。
总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 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 新教材仅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 因此, 还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发现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 挖掘课程资源, 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日渐完善, 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 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 改变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只要我们勇于实践, 不断探究, 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数学教学中适宜采用的四种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即教师生动传授、学生动手实践、师生合作探索、学生合作交流。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学习方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贾秀霞.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J].学苑教育, 2009, (9) .
[2]顾汝佐.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J].四川教育, 2007, (7) .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8
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为学生发展这一目标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我们高中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这本教材的过程中,也不断调整学习策略。
一、学生自主学习面临问题
新教材每单元围绕一个“topic”设计了多个环节:“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以“warming-up”为例,其中问题看似简单、亲切,但学生仅能浅显地略谈一二,所用词汇、句型过于简单、单调,很难激活和topic有关的更多词汇、短语,即使教师使尽启发之能事,学生依然词不达意,刚开始便仓皇煞尾。几堂课下来,学生倍感力不从心,而老师也筋疲力尽,问题的症结很快体现出来。问题一:教师单枪匹马奔走于资料室和网络之间,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只等学生招架不住时,淋漓尽致地显摆其“渊博”。其结果是老师疲于奔命,学生无动于衷。问题二:学生词汇基础薄弱,未预先思考和准备自己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结果仓促开头,仓皇收尾,学生积极性大受其挫。这两大问题若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将日益失去对新教材的兴趣,英语的学习将成为痛苦的负担。
二、交换师生角色,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求知,自主行动能力问题出现后,教师顿悟不能越俎代庖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所以,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他们的主体作用,已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亮点。
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其在学习任务的压力下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就如同风向标,负有带动教学开展的责任。在这种意识驱动下,学生会认真预习学习内容,努力探索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
我们从任务型教学模式入手,为完成课堂上的多个任务,在任务开展之前便改变以教师备课为主的做法,尝试让学生成为备课主体。要求学生准备为完成课堂几个任务所需要的语言输入,以保证学生在课堂进行语言输出时达到应有水平。我们的任务一经分配,学生首先有了自主意识,而后便开始了自主行动。但自主行动成效如何,还需要探索一些方法、技巧。
三、关注学生自主行动,提供有效建议和指导
教师让学生作为备课主体并不意味着能坐享其成。教师依然是备课的必然参与者,除此,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行动过程。充当组织者、指导者、监督员和评估员的角色。
我们建议学生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收集、吸收适当信息;第二步,对信息加以整理和选择;第三步,将信息及自己的理解发现恰当表达出来。
我们鼓励学生群体合作,高中学生应当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学会按照工作项目(the project)的要求合作完成特定的语言沟通任务,学会配合,学会呼应,学会以团队精神完成特定任务。我们也鼓励学生独立创新,高中学生应当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他们应当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生活,看学习,看未来,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工作项目,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具有创新精神的结论。
四、学生接收科学多元的评价,体验成就带来的快乐
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加深和自主行动的实施,他们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的。他们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评价,在群体合作中,他们希望得到合作伙伴的评价。此外,他们在自主行动的过程中,也会潜意识反思自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所有这些评价都将为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为学习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科学的评价也将让学生们体验到他们行动成就带来的快乐,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要做到科学地多元地评价学生,教师首先要多渠道收集、分析学生资料,多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一次回答问题、一次小测验、一次演讲、一首英文歌、一个英文短剧、一份自编的英文报……也可以是一句简单的 “Great” “Well-done” “It doesnt matter” “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这会使学生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总之,教师要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场合地及时肯定学生,让他们早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9
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王红
新学期开学我认真的研读了《小学标准》,让我受益匪浅。下就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我明白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对将来的科学研究学习将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做到三维目标。以前我只是吧注意力放在科学概念上,现在我认识到过程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注意探究式的教学:
科学的教学不单单只是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或者说是科学上的相关科学知识,这样的话这就不是科学课,科学概念、知识的掌握要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而的来的,而实验过程最主要的就是探究,在做实验前一切都只是个人的猜想,猜测,是没有事实来支持的,只有在完成实验以后才等得到结论,而实验的过程中如何操作,如何处理得出结果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为了验证结论而去实验,而是为了研究去实验,原先的假设或许是错的。但是我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个结论而去实验,对于数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加以分析,甚至,当这个实验叫复杂,很难准备时就干脆取消这个实验改为我现场做或者干脆不做,而是我口述的形式向学生表达结果以及知识点,现在想想这个的做法很不好,这不是一个科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这违背了科学的主旨——探究,没有探究就不能称之为科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注意这点。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三、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但是我必须承认不同的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以及自生的主管能动性,他们的成绩必然存在一些差距,在面对这些差距时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合理的分组,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小组活动实验的效率,同时对于小组成员的分工也能预先制定好,大大提高效率。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组成一定的结对同学,带动后进生学习。让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科学的乐趣,而不是负担。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10
在本学期中,我系统的学习了小学美术新课标。小学美术新课标中很多新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下面我谈谈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把握课程性质,做好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这些都明确的表述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也更突出了学科的特点。
二、把握课程基本理念
美术新课程提出以下几种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文化与生活
(4)、注重创新精神
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新课程理念给我们美术教师指出了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指导学生、培育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
生的整体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方面均衡发展,为祖国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全新、适应新时代潮流的有用人才。
三、把握学习领域,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课标中美术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我们教师要在美术课堂中,以四种学习领域为框架,向45分钟要效益。整体提升,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方式,那么,美术老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新的课程改革活动中,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健全的人格,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11
一、初中课外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1.课外英语学习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渗透、漫长细致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了说明,其中还特别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著名教授、外语教学法博士Ken Beatty也向中小学生建议,要适应“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关键一点是要增加课外阅读,因为这能帮助自己汲取知识、夯实语言功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英语课外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单靠每周5~6课时的课堂教学,很难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而且,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的语言知识,如果在课外没有合适的机会加以演练,那么掌握的语言是机械呆板的,只能停留在课本上。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就会变成机械的记忆,学习兴趣自然衰退。因此,课外英语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值得我们老师花时间、花精力去加以探索。
2.课外英语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的提出,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角色,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学习有时间、空间、形式上三大优势。它不占用课堂时间,随处可开展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无拘无束的、可自由安排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里,无论是对英语感兴趣、学有余力的优等生,还是不能及时消化课堂知识的后进生,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工具,完成老师下达的各项任务,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均能得到发展,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也能得以提升。另外,新《标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也提出了要求。就目前而言,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源、教学辅助材料十分有限,陈旧、单一的教学课件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如何依托学生资源,搜集、整理出一套为广大初中生接受、认可并喜爱的教学资源或校本课程,可以说,课外英语学习为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尝试途径。
3.课外英语学习能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良性发展。
随着电脑网络和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学生通过课堂、教师和书本获取知识的传统模式被渐渐打破。网络正以其信息的广博、使用的便捷吸引着无数中学生的眼球,逐渐成为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起搜集、处理和加工语言信息的能力,知识储量、知识结构也会得到巩固和发展。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式多样的媒体手段为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决定了开展课外英语学习势在必行。
初中生经过六年小学教育的熏陶,已逐步培养起一套观察、审视周围事物、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现在的小学中,基本上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生活中的英语环境也是广泛普及的,使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虽然还不是很强,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个性上追求自由张扬,行为上勇于、乐于表现自我,因此单纯的课堂英语教学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能力欠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或照顾不及。而课外英语学习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分层任务布置,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真正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
二、开展初中课外英语学习的实践。
在我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之后,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英语活动。
1.安排任务型的活动
新《标准》中大力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和组织他们的积极参与。在近几年来,我利用早读时间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尝试了以下两种个人任务型活动:
1)“每日一曲”。学生按学号从网上下载一首英语歌曲,并附上留有10~15个空格的歌词。每天利用早读时间,视歌曲难易程度,播放数遍后,同学们尝试填词任务。经负责同学核对答案后,再欣赏一遍歌曲。老师在一旁仅对部分生词进行解释和补充。
2)“动词填空大搜罗”。学生课后每人找出5句颇有难度的动词填空,在早自习时拿出来考问全班同学。待答案揭晓后,由负责同学率领全班朗读句子,训练语音、巩固语言点。必要时,老师作一些语言点的补充和梳理。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我明显感受到学生参与课外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虽然对早自习没有强加要求,但学生的参与率几乎为100%,且活动中很少有人做其他事,不再是没睡醒似的懒洋洋的了。听歌曲时,台下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完成填空任务时没有紧张、压抑的心理压力,他们会跃跃欲试,随口报出答案。这与平日上课老师提问时,学生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经过几轮的训练,他们吸取了各种经验教训,将活动安排得更趋合理,实施起来十分紧凑、高效。他们会早早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歌曲,去除自己认为适合本班同学听力水平的单词,调试好文字投影的大小。每当铃声响起,马上站到讲台前,用英语主动招呼班中同学集中注意力,然后从容不迫地开始授课,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最有趣的是他们还会模仿老师的语调,对本班同学的回答做出赞赏或鼓励:如“Very,very Good!”“You really don’t know?”“Try again!”这些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往往引来台下学生的欢声笑语。有些语言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还会时不时地用英语去解释一些生词;喜欢表现的学生也会插上几幅自己喜爱的歌星照片。总之,一位学生宁可忽略第二天的词组默写也要精心准备自己的“个人展示”,这一事例足以说明课外英语学习的魅力大大超过了课堂教学。
2.合作分享型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会从中受益的;这方面,小组学习程序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和提高。受他启发,我在班上开展了不少课外小组活动。如:
1)“Great Team”。首先是由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小团队,六个人为一组,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给自己的团队拟定一个主题,并且根据主题为自己团队命名。当然,这一切都是以英语为主的。用英语给自己的小队命名。比如有的学生以篮球为主题,那么他们的成员就用NBA的球星作为自己各自的英文名,并且选在一个球队作为自己团队的名字。有的学生以自然界为主题,将自己团员命名为山水江河大树花草之类的。组好队之后,经自我介绍,每个团队挑选一名队长,由队长来提出本队“Slogan”。
2)“大片串串烧”。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外语电影,我们因此就决定做一个“大片串串烧”,每组同学选定一部英语名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拍摄缘由、演员构成、导演和剧本原作者、故事情节等,最终选派代表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给众人,让大家既有兴趣地了解一些经典名片,也能从中了解很多的英语知识。
上述的两个小组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组建了“Great Team”,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热情,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语音、口才好的被选拔为队长、而那些创造、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则忙着给自己的小队起名,而词汇扎实的同学又成了临时的“翻译家”,将大家的创意通过自己的知识或工具书翻译成英文。充分地体现了团队精神,而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赶紧奋起直追,于是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名字诞生了:“New Orleans Hornets”、“Dreamer”、“Earth Savers”……“大片串串烧”则是大大利用了网络资源和媒体技术。同学们纷纷课后上网找图片、查资料,下载影像文件,忙得不亦乐乎。据说班中有位男生做PPT竟然做到凌晨时分,不免有些“痴迷”。通过团队内部的交流,三四天内,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从视觉和听觉多个角度领略了各种英语经典名片的风采,也领略了其中蕴含的内涵,增进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单说那几百多张色彩艳丽的电影海报图片也足以让人大开眼界。甚至有个学生为了逼真感,还自己亲自用水彩作了一幅大大的电影海报。可以说,这两个课外活动的实效是一篇课文、一位老师、一周教学远远所不能达到的。
3.趣味游戏类活动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教师在把游戏纳入到课外英语学习的同时,也把学生做游戏的兴趣引导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推动力。游戏中,学生会保持高涨的情绪,对有兴趣的事物积极地探究,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因而,我常常采用一些小游戏,让同学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如:
1)在七年级下册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这一单元中,我设计了“我爱记单词”这种游戏来帮助学生记牢八种动物名词。首先,让每个团队推选出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这些同学边站到教室前面来。我说:“我是主持人,欢迎参加我们这次的‘我爱记单词’活动,这是一次残酷的淘汰赛,不能接上的,那就淘汰出局,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我先说出口号:Let’s clap, let’s read。我念出一个元音字母读音,排头第一个学生要立刻说出对应的单词来。如:我说/ai/,第一位学生马上说tiger, 我说/e/, 第二位学生马上说elephant,念完一轮后,然后随机变换,并且节奏由慢到快。在节奏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因反应慢而对不上或说错的同学就要“淘汰出局”,再由后面处于“候补席位”补上,最后淘汰出局只剩下最后一个,这就是获胜者,这个同学就能领到我精心制作的精美小礼品。
2)“颠倒是非”。老师以较快的语速陈述一些事实,学生听完句子后,迅速做出判断,如果符合客观实际,用“No”回答;反之,用“Yes”回答。游戏开始时,所有学生起立,一旦答错一题,便淘汰坐下。站到最后的同学自然为赢家。
3)“猜单词”。每个团队经过选拔,挑选两名选手参加。面对面站着,一个同学看到大屏幕里的单词,用英语向对面同学描述这个单词,但是不能直接讲出这个单词的意思。这个活动既考查同学们的英语表达水平,又考验两位同学的生活经验与联想能力,更考二人之间的配合默契与否。活动过程充满了欢笑与掌声,同学们在锻炼英语口语的同时,也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 篇12
1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要想真正获得知识, 学习者不是通过老师传授, 而是要利用学习资源, 并在他人的帮助下, 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从中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 知识不能简单传授而应由学生依据自身需要与特点, 将新知识融合到原有知识体系中。教师是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1.2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学者认为, 学习是提高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必须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际关系能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 它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和条件。人本主义强调要“以人为本”, 要尊重并挖掘人的潜力, 它提倡平等并包容错误, 是一种关注情感, 符合人性和学习规律的理论。因此, 激励学生You can do it!--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在教学中要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1.3 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为了顺应时代, 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内在潜力,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有全面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四个基本特征。自主学习正是全面落实了素质教育。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 学会合作学习和生活。
2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常规英语课堂教学来看, 在成绩评定、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 很多由学校和教师决定, 形成了从课本到作业, 从作业到试卷的教育倾向, 学生很少有自主权, 积极性下降, 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同时, 仅靠课堂教学不足以掌握一门外语, 学生必须学会课后接受更多信息。在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主学习时间可支配方面, 我对所教高一十班 (文科) 与十四班 (理科) 做了调查。结果如表1。
此表表明后两项人数比例为46.97%和58.57%, 即一半左右的学生不适应教学节奏, 缺少自主学习时间。原因一是采用外研版教材后, 模块容量大, 为了保证进度, 课堂上学生活动少。二是由于学科交互性加强, 一些教师补充更多内容, 增加了容量;因此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还有待增加。
3 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自主学习广义上是指学习者自觉、主动的学习。狭义上是指一种以激发思维、调动兴趣为目的, 科学安排学习进程的课堂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征:首先, 它是学习者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它要求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有顽强的毅力和自信心。其次, 它是学习行为的外在体现。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要给与机会让他们展示、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参与、支配教学活动安排的权利。
4 自主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4.1 教师要转变角色
夏纪梅教授说过:“语言教学的关键不在教而在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把代替学生做的事交还给学生去做, 给他们用语言做事的机会。”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 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提高教学能力与素质, 不断更新知识, 与时俱进来适应社会和教学的需要。教师应注意:4备--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要考虑学生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创设语境教学;抓重难点减轻学生负担, 帮助他们掌握规律与方法。
4.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知识获取的参与者。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 鼓励学生多问。要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2)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阅读。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 不要40分钟满堂灌。培养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3) 鼓励学生多说。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交流能力。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4) 鼓励学生勤练习。培养勤动手、动脑的习惯。
4.3 精心设计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用心构思、设计教学活动。应因材施教, 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各抒己见, 教师则点拨与指导。教材从Introduction到Cultrual Corner都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只要教师认真思考、深层挖掘,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选修7第一模块《Basketball》的教学中, 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导入新课过程中, 我请五位学生到前面, 用body language、spoken English展示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技能, 学生动作自然、到位、娴熟。博得了台下热烈掌声。通过活动, 学生们提高了自信与兴趣。
4.4 充分利用互联网, 搜索与学科相关的信息。
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普及, 正在为许多学校所利用。在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 利用计算机技术带给我们的有利条件, 自主设计教学活动, 如在学习高二Module2《News media》, 可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由学生以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资料, 并在Speaking in groups这个环节中交流信息, 教师则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学生自己获取信息, 成为学习的主人。
5 结束语
总之, 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学生参与度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应创设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充分挖掘潜能, 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需要, 更是未来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塑造主体人格, 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 1999, 9 (1) .
[2]韩立敏.论自主的学习者[J].开放教育研究, 2001 (6) .
[3]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4]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 2001 (12) .
[5]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13
参加国培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培训,深感获益匪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体会:
一、新课标增加了词汇量,生词特别多。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但压力终归是压力,英语还是必须要学好的:中考需要它,未来的交际与发展也需要它。这就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要分散、要重复,经过多次、重复性地学习,可适当地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而且还可以强化学习的效果。
二、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具体的现状和情况,进行合理的、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标的精神。
三、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课程的教授,在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不落俗套,不封建保守。同时要相时而动,以动制变,以动为活,以活变通,以通变达,最终完成英语课程的教与学,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要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所有的一切,都应当以清醒和善思的头脑为前提。
四、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要精通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硬碰硬,才能胜任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更能领悟新课标的精髓之所在。从而更愿意从事新课改的工作。初中英语教师,务必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时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学生,进而时刻引导学生不断求知、求新,不断进步,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各种能量,成为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人才。
当然,新课标的内涵和外延远非以上所能言尽,有更多的精神和要求等待进一步的学习与领悟,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不断的努力、大胆实践和尝试,将新课标精神落实好。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14
经过这次培训,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也是收获颇丰,曹老师提到了教师应该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现在的教学对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对教材要解读到位,通过前测、课前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要有很好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记得刚入职时,学校都会给每一位新老师安排一位师傅,我的师傅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定多看教材多看教师参考用书,当时的我还不理解师傅什么意思,直到后来的教学中学生出现各种花式错误,我才明白原来是我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节奏,偏离了教学的主方向。
培训中曹老师提到的一个误区令我印象最深刻:抛开教材,另搞新意。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见到这样的场景,往往置数学书本上的例题不顾,自己单独创编一道或者几道题目作为整节课的例题进行讲解,殊不知这样的操作反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误导,我们的编创未必有教材编写意图深,我们的理解也未必有编写者到位。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可以借助手中的教参和教材,用活课中的例题,给例题进行延伸和拓展,让课本中的例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感悟】推荐阅读:
学习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07-30
暑期新课标培训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8-23
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体会08-30
小学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200字09-14
李宗华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06-01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与感悟06-26
新课标学习反思10-25
新课标的学习心得07-02
学习新课标尝试新教法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