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可行性报告

2024-10-23

专利的可行性报告(精选7篇)

专利的可行性报告 篇1

生产专利产品节能灯座的可行性报告

成都电子高级工程师:郑国全

一、什么是可控节能灯座?

已经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可控节能灯座,能够安装使用节能灯、LED灯光源、它可以用声光技术、无线电微波技术、门磁技术、激光红外光技术来进行控制灯座供电电源的通断。白天用光敏器件来封锁灯座的供电通路使任何控制无效,夜晚人们上下楼道时可开启灯座的供电通路提供照明。比起市面出售的传统声光控开关,它的节能效果更明显、使用更方便、性能更可靠、安装更简单、外形更美观。

技术咨询:QQ:893454012

二、可控节能灯座的技术先进性:

1、首创可在声光控开关上使用节能灯、LED灯:目前我国楼道灯照明普遍使用的是白炽灯配用声光控开关或是按键开关。这种开关杜绝了长明灯,是节能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有几个缺陷一直没法克服:①、白炽灯是效率极低的光源,寿命短,发热严重,正面临淘汰,但是却因为声光控开关板的缘故不能用节能光源来替换它。②、声光控开关在夜间极易受到外界声响的干扰误开灯,而且它本身又必须接收声响才能开启供电电源,工作条件互为矛盾。③、在夜间安静的情况下为了启动楼道灯,人们进楼道就必须跺脚或者拍掌,这些噪音惊扰住户的休息,非常令人讨厌。④、按键不卫生,容易传播病菌。由于可控节能灯座的研制成功,生活中就可以彻底抛弃白炽灯。

2、首创新型的控制方式:除了采用声光控技术,首创采用无线电微波遥控技术和门控技术来控制楼道节能光源的通断,也就克服了声光控开关和按键开关的缺陷。还首创采用激光红外光控制技术。使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可以随心所欲的指挥灯。这些技术都已经完全成熟,是多年成果的结晶,在实际使用中经过了考验,有样品可以测试。

3、首创对楼道灯外观的全新造型:一直以来,楼道灯的灯座都是一个呆板的圆形面孔,很多高档小区还要在灯上面再加一个灯罩使它显得好看些,但这样增加成本,也降低了灯的光效。现在新型灯座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用带有流线型的椭圆外形或是其他异形来设计灯座,让它的外观具有金属质感,在增加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使其更具观赏性、艺术性。让灯座既适合安装在各种档次社区的楼道上,也可以安装在家庭、宾馆、办公区等场合。同时在接线端子上下功夫,使其具有最高等级的安全防护特性。灯座的外观造型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受到法律保护。

三、市场前景:

1、市场供需分析:白炽灯被禁止生产禁止销售,所有的楼道灯和它配套的控制开关板都需要升级换代。楼道灯不管是选用节能灯还是LED灯,都必须要灯座和控制板。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楼梯楼道的照明灯至少是1.5亿个以上。现在节能的意识已经是深入人心,随着电费价格的不断调高,大家是真心迫切的希望使用节能光源。现在LED照明灯的成本还太高,技术指标还需要完善。但是节能灯已经非常成熟了,紧凑型节能灯的外形很漂亮,价格也很便宜。现在解决了能够使用节能灯的难题,需求就会像井喷一样显现。多种控制方式可供用户选择,给市场提供的同样也有开关板式的,它可以直接代换原来已经安装的开关板。这种新型的可控灯座对所有的光源都适合安装使用,不用担心这种可控灯座以后被淘汰的问题。

2、应用领域分析:可以在室内、办公区、宾馆使用。在家庭照明之中,节能仍然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向住户提供节能、使用方便又安全的照明产品,是肯定受欢迎的。目前很多人在家里还在使用耗能的白炽灯确实很愚蠢。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以及高档场所的特殊人士,使用遥控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在室内的任何地方开关室内任意的某一盏灯,不接触高电压保证绝对安全。

四、成本分析

1、声光控:市面目前出售的白炽灯配套的声光控开关,正规厂家生产的约:15元/支。我们若以该价格作为可控灯座的出厂价,根据估算:材料成本约:6.8元/支,加工调试费约:1.4元/支,其它税收包装费用约:0.6元/支,共计:8.8元/支,净利润:6.4元/支,占41%,是比较高的。如果采用流水线作业,一个工人一天可以产出120支(包括所有工序),利润较为可观。

2、①、41%。

②、3、手持发射器:材料成本约:5元/支,加工调试费约:1.2元/支,税收包装费用约:门磁控制:每一个门上要安装一套门磁和一个灯座,材料成本约:7.8元/支,加上加0.6元/支,按现在市场售价16元/支,净利润9.2元/支,占57%。工调试费约:1.5元/支,其它税收包装费用约:0.7元/支,共计约:10元/支。出厂价以17元/支计算,净利润约:7元/支,占41%。

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几种控制方式的灯座和配套器件的利润都是在6.4元~7元之间,占售出单价的41%以上,由于这是新产品,价格没有对比的参照物,售价暂不会降低,初始应该还会可能走高。

4、元器件供应: 本产品的所有应用的元器件,都是市场上能够大量购买到的,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专门组织,不需要专门生产。

五、生产组织:1、2、3、4、5、6、需要标准厂房500平米以上,半自动生产流水线二条,浸焊机二台。三用表10支,自要准备制作塑料外壳的模具,找专业厂家合作。要有一定的流动资金,初期不宜低于20万。销售网络只能逐步建立,开始在网上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最后是在全国建立直销点。建议在成都市和绵阳市的报纸上做些宣传和介绍,因为是节能产品,应该受到支持。必须要搞授权销售和授权生产,因为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不可能独呑。制检测台8台。依据日产量决定装配工人的数量,不过不能少于50人。无线电遥控: 灯座接收端:材料成本约:7.8元/支,加上加工调试费约:1.5元/支,其它税收包装费用约:0.7元/支,共计约:10元/支。出厂价以17元/支计算,净利润约:7元/支,占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对住户,使用上更加方便、舒适,观感上更加美观高档;

对物管,节约能源节省电费,维修量也大幅减少;

对生产厂家,一般照明电器的利润率都是在10%以内,这个产品的利润率能够达到40%以上。由于科技含量高,成本低,技术成熟,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专利法的保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将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白炽灯不但耗电,外观又丑陋难看,灯座外形更是多年不变,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相适应。现在用节能光源淘汰了白炽灯,更是在灯座的外观造型上掀起变革的浪潮,希望不断推陈出新,让照明灯更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七、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大量推广使用节能光源本身就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本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过程中,不使用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没有任何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大型机械,不产生任何电磁或者化学辐射。

专利的可行性报告 篇2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和个人”。而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强制许可实施过程中有既定利益的个人或团体。对于由消费者团体或者市民团体提出专利强制许可申请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其自身与被申请强制许可的专利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即这些团体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利益相关者。

笔者认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专利权人(包括药品生产企业或个人、药品流通企业)、与药品专利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个人、药品消费者或患者。

专利权人投入高额的成本用于研发、生产新型药品,并希望以高定价来获取回报和利润,我国的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是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之一,但是由于药品的消费者是广大患者,过高的行业利润率无疑会造成患者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药行业作为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行业,除了包含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所有内容,还应承担对社会大众生命安全、健康的特殊责任,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会损害药品专利权人的利益,因此,药品专利权人是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专利权人以外的企业,特别是与专利权人相竞争的企业,在爆发公共健康危机时,无法生产、销售预防或治疗相关疾病的药品,这使得专利权人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药品也维持在高昂的价格水平,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就无市场可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是最有可能申请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主体。

患者以自身健康和经济利益为目标,是医疗服务的需求者、消费者、评价者,所以应该是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最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面对致命疾病的威胁,药品专利形成的药价奇高,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使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廉价的治疗药品,阻碍药品的可及性。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能降低药价, 能最直接的使药品消费者受益。患者是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最终受益人,因此患者会是该制度实施意愿最强的一个群体。

专利强制实施许可是平衡药品专利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各利益相关者与强制许可的实施紧密相关,但在我国目前专利行政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利益相关者向行政机关申请强制许可需经过烦琐复杂的程序,而且我国对专利强制许可申请主体规定了种种限制,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策执行能力最低的患者,可能因为不符合“具备实施条件”的主体资格而被驳回强制许可的请求。而在许多国家专利司法强制许可的体制下,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团体或者市民团体有资格作为原告,直接进行司法诉讼,申请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在公共健康危机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也可借鉴外国的实践经验,探索专利司法强制许可的实施。

二、利益相关者申请专利强制许可的司法可行性

我国专利法第48条对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人做出的规定是“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这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强制许可申请人的要求相比,要求过于严格,许多国家立法并没有对申请强制许可主体的资格做任何要求,如英国、印度、菲律宾的专利法均规定,强制许可申请人可以是任何人。并且这会在一定程度限制强制许可的发生,混淆强制许可的申请条件与颁发条件。同时,我国专利法规定在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主体又规定仅限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这更加大了药品强制许可启动的难度。

因此,对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诉讼,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放开对专利强制许可申请主体的限制,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不应该在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人前加上“具备实施条件”的限制,而涉及公共健康问题就更不能仅限国务院主管部门。因为药品的强制许可不同于普通的行政许可,它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健康,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一旦药品强制许可做出,将会使很多人受益。因此,在一国面临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时,在一国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利益相关者,作为药品强制许可的潜在受益人,都可以作为申请人。

当前我国的情况是由行政机关负责受理专利强制许可, 从我国目前专利行政强制许可制度“零实施”的实践来看,以行政模式进行专利强制许可也有弊端,这也为司法模式的专利强制许可提供了可能。正如有些国家的实践一样,对于药品消费者或患者来说,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向法院提出专利强制许可诉讼。公众的诉权受法律保护,其与法院之间没有障碍,专利强制许可的司法化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每一项制度的实施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如果适当推行专利司法强制许可,可以弥补现行行政强制许可的不足,那么专利司法强制许可就值得考虑。只要在合法的范围内,在严格规范其适用条件的前提下,灵活有效地运用强制许可机制,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广大患者减轻负担,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摘要:近年来,许多国家引入第三方如消费者团体,通过司法诉讼申请专利强制许可,引起我国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反思。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实行利益相关者申请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司法可行性。

专利的可行性报告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装置;专利

一、总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速公路联网后网络的扩大,部分车主利用我们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想方设法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大多省份高速公路都实行了联网收费,这就促使单次逃费金额越来越大,车辆单次逃费金额可高达上千元。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偷逃通行费的行为也是越演越烈。经分析,偷逃通行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利用IC卡逃费,2、通过分离车头、车厢逃费,3、改变行驶路线逃费,4、利用假证、假牌逃费。其中第3、4类逃费方法相对容易控制些,只需加强相关的管理即可。第1、2类则非常难于控制,主要是因为偷逃费用者可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轻重车辆互换IC卡、统一车辆倒卡、换卡、换牌、与入口收费员串通多领卡、车头车厢分离二次领卡等等,可谓是防不胜防。究其原因,问题与矛盾都集中在一张通行卡上,也就是说我们现行的IC卡收费方法存在许多难于弥补的漏洞,以致让偷逃费用者有机可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发卡且又能达到现行发卡收费的高速公路收费装置及方法,让通行费偷逃者无机可乘。

二、专利项目简介

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止偷逃通行费的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专利号:ZL201320853039.9),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且已进入实审阶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偷逃通行费的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以下简称: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包括:收费站入口喷码装置、收费站出口读码装置,用于替换现行收费过程中发放、回收通行卡的收费装置,可有效防止利用通行卡偷逃通行费的行为发生,同时大幅降低收费成本,与现行收费管理系统容易对接,便于安装,成本低廉。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收费工作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三、技术可行性

“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包括收费站入口喷码装置、收费站出口读码装置。

所述收费站入口喷码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

包括信息码生成装置、收费站入口定位装置、自动机械手臂、自动喷码及数码扫描读取一体装置;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与现有收费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将收费管理系统采集的需要录入现行使用的通行卡的数据信息转变生产条形码、二维码等信息码;所述收费站入口定位装置安装在自动机械手臂上,与收费管理系统连接,通过获取进入收费站入口的车辆信息,扫描定位车辆位置,然后在车辆车身上选择并定位需要喷涂信息码的位置;所述自动机械手臂安装在滑轨上,与收费站入口定位装置、自动喷码及数码扫描读取一体装置和收费管理系统连接,通过获取定位装置的定位信息,将连接在自动机械手臂上的自动喷码及数码扫描读取一体装置输送到需要喷涂信息码的位置;所述自动喷码及数码扫描读取一体装置安装在自动机械手臂上,与信息码生成裝置连接和收费管理系统,用于将信息码喷涂在通过收费站入口定位装置定位好的车身上,同时读取验证信息码喷涂是否成功。

所述收费站出口读码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包括收费站出口定位装置、自动机械手臂、自动读码及洗码一体装置;所述收费站出口定位装置,安装在自动机机械手臂上,与收费管理系统连接,通过获取进入收费站出口的车辆信息,大致定位车辆位置,然后扫描车身上的信息码,精确定位信息码所在位置;所述自动机械手臂,安装在滑轨上,与收费站出口定位装置连接、自动读码及洗码一体装置和收费管理系统连接,通过获取定位装置的定位信息,将连接在自动机械手臂上的自动读码及洗码一体装置输送到信息码所在位置;所述自动读码及洗码一体装置,安装在自动机械手臂上,与收费管理系统连接,读取车身上的信息码信息后,将车辆信息发送至收费管理系统中,为收费提供依据,当收费确认成功后,自动读码及洗码一体装置自动启动洗码程序,对车身上的信息码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次启动读码程序,验证信息码是否清洗干净,确认后,发送信息至收费管理系统,触发电子栏杆升降程序,自动抬杠放行车辆。

上述装置,涉及自动定位、智能机械手臂、喷绘、信息码生成及扫描等技术的运用,都是成熟技术。“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就是对这些高新技术的整合应用,不存在技术问题。其中难点在于所生成的信息码须具有防伪功能,以避免信息码被复制到其它车辆上,从而达到换卡、到卡的目的。信息码的一大特性就是可以任意复制,针对此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也做过很多研究,目前较为成熟的是研究方向一是将信息码制作成隐形的,只有再特殊光照下,如红外激光照射下才能显现,以此有效防止信息码被复制;二是模拟昆虫身上炫目光彩的蝴蝶翼印刷技术。荧光染料的独特之处是如果在某物质里掺入了该种染料,物质的PH值、粘度等属性将改变染料现形所需波长,造假者必须将物质造得一模一样才能通过防伪。

上述防伪技术是较为高端的,目标应该是应用在货币、票据和名贵烟酒等被假李逵横行霸道的领域内,使用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分析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环境,在以上技术不能平民化之前,通过采用以下方法也是基本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了。第一步,生产的信息码应该是加密的,就如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火车票上的二维码,虽然可见,可扫描,但普通设备扫描出来的只是一串数字。这就避免了通过扫描喷涂在车辆上的信息码获取信息后生成同样的信息码;第二步,使用的涂料应是特殊的,隐形油墨目前在国内市场已经应用很普遍,可以借鉴。使用隐形油墨不仅可以避免简单的拍照复制信息码,同时可以防止当信息码喷涂在车辆前挡风玻璃时(分析本实用新型,挡风玻璃是最为理想的喷涂位置),信息码影响行车视线,一举两得;第三步,使用的油墨应有独特的配方,且对配方数据加以保密。本发明最后一步装置是对喷涂的信息码进行清洗,有了独特的配方,才便于配置独特的清洗液,也才可以快速的清洗信息码。这也为信息码的防伪增加了一层保护,因为不是专用的油墨喷涂的信息码,使用专门的清洗液是清洗不掉的。这些要求,一般的油墨生产商都是容易满足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如投入运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存在技术问题。

四、市场分析

全国公路收费站,据不完全统计有8万多个,平均每个收费按三条收费通道计算,共有24万个收费通道,每个通道投入以10万元计,全国共有240亿元的市场空间。最为重要的是,投入使用本专利产品后,每年的设备维护,易损设备更换(如打印、清洗等设备)及耗材(如油墨、清洗液等)都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場前景。

五、社会效益分析

实施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因为不再使用通行卡,通行费偷逃者不再可能利用通行卡技术管理漏洞偷逃通行费;

2、在货车车头车身都进行喷码,可有效防止通行费偷逃者采用分离车头、车身的方法偷逃通行费;

3、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操作失误;

4、可减除收费站入口车道当值工作人员,每车道可减少4名工作人员,大幅降低收费成本;

5、可减少收费站入口车道部分设施,如收费岗亭、工作台椅、空调等,节省运营费用;

6、减除通行卡制作成本;

7、减除通行卡清点交接工作、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效率;

8、与现行收费管理系统对接容易,改造更新难度不大,成本低廉。

六、项目的风险及投资分析

(一)风险分析

除天灾人祸外,可以说还没有发现有什么风险。

1、因为市场没有这种产品而且又急需这种产品,所以它不愁销路;

2、因为是专利项目,它受专利的保护,并且没有与其相匹敌的同类产品,所以它不存在竞争、降价等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定位、智能机械手臂、喷绘、信息码生成及扫描等技术的运用,都是成熟技术。“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就是对这些高新技术的整合应用,不存在技术问题。

4、原材料容易购买;

5、用电量不是太大,能源的问题容易解决;

6、原材料不是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系数大;

7、无污染,不存在环保问题。

(二)投资分析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定位、智能机械手臂、喷绘、信息码生成及扫描等技术的运用,都是成熟技术,“高速公路无卡收费装置”就是对这些高新技术的整合应用。这也就说明,真正需要将本项目投入生产应用时,以上设备都可以通过与相关厂商协商定制即可,而作为项目实施者,需要的仅仅是组织人员开发编制一套配套的应用程序将上述装置与现有的收费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所需的投入多则100万,少则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简介

专利的可行性报告 篇4

基于以上因素,集团制定了满足目前应用需求和未来扩展要求的项目建设目标:

1、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实现对各业务板块整个业务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者的信息化和系统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内部专利数据库,实现按专业和部门分类;

2、建立提案评价系统,制定集团统一、规范的知识产权业务管理和审批流程,实现申请、审批、维持的在线操作;

3、建立信息发布系统,搭建统一集中、系统科学的集团知识产权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公司广大员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了解和关注。

4、根据集团经营战略、研发战略发展规划,确定集团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

5、建立专利专题数据库,可按产品、关键技术、主要竞争对手等分类导航,搜集中外专利,面向全集团各分子公司(事业部)提供方便的专利检索、分析环境。

6、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自定义产品、技术等分类,按我所需、自主建库,以实现长期不断累积,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系统高度整合各国专利文献资源,如专利文摘、说明书、法律状态、同族专利等信息,统一格式,成为整个九牧集团全球专利信息利用的资源中心。

7、系统具有专利的自定义技术分类、自定义标引项目、自定义专利分析模板、添加评论等功能,实现组织内外智慧不断积累共享,成为整个九牧集团技术发展的创意中心。

8、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充分考虑各分子公司、技术领域等分类,保密优先,共享适度。

9、系统具有强大的检索、分类、分析功能,挖掘专利数据中潜在的信息,形成情报和知识,辅助企业重大战略决策。

通过以上目标,我司联系了本行业做的比较先进的一些软件公

司,对我司的建设平台采用B/S和“WinForm客户端+WebService(C/S架构)”的整体体系结构:

1)针对访问用户量较大的信息发布系统、提案评价系统、专利下载分析系统采用B/S架构,使我司通过浏览器很

方便访问;

2)对信息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采用

WinForm客户端+WebService(C/S架构),客户端必须安

装注册,保证固定的机器运行客户端程序;客户端可以

是局域网内的用户,也可以是异地用户,通过VPN、互

联网实现异地数据访问;

3)用户操作界面象普通的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界面友

好,操作快捷方便;

4)本平台采用的开发语言为C#,开发工具为VS2008,后台

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

5)依据系统总体技术构架策略,采用基于dotnet、面向服

务的多层构架.本项目的上线运行,将形成九牧集团及时、准确、全面、长期利用专利信息的机制,最终成为具有集团特色、符合集团实际需求的专利数据库和软件平台。为九牧集团研发创新、专利评价、专利资产运营、创新成果保护、专利侵权预警、专利诉讼、企业合作并购等重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但通过咨询厂商报价前期为55万:

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前期费用:30万(软件费用25万,数据维护费用:5万)

后续升级费用为8000/年,维护费用:1.5万/月,3万/半年

IPMS知识产权管理系统(BS版)前期费用:25万(软件费用25万,数据维护费用:5万)

后续升级费用3万/年

专利许可企业调查报告 篇5

调查本着随机抽样调查与有目标调查相结合的原则,或者说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而进行。有的省市调查对象以有关省市销售额前200名或者前300名企业为基础作为随机调查的样本。有的省市调查选择重点地区,同时结合随机调查。有的省市直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因而更能反映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全貌。

调查发现,我国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资规模普遍较低。,回答调查的1035家企业共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109.494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研发经费为1058万元。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较低,算术平均比例为4.67%,低于国家规定和国际惯例5%的最低水平。企业总计技术人员61.2484万人,每家企业拥有技术人员的算术平均数为523人。企业规模较小,研发投资偏低,限制了企业使用技术人员的数量,也制约了知识产权工作。

专利申请结构不尽合理

1.获奖成果多,发表论文多,申请专利少

“九五”期间,1245家企业共获科技成果奖2384万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达5564项,占23%;发表论文33787万篇,平均每项成果发表论文1.4篇。然而,“九五”期间1245家企业总共申请专利9638件,平均每家企业申请专利7.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52件,占15%;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697件,占49%;外观设计专利申请3482件,占36%。

以上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我国企业平均每2.5项获奖科技成果才申请1件专利;平均发表3.5篇论文才申请1件专利。可见,我国企业获得科技成果奖多,发表论文多,但申请专利却较少。这种“两多一少”的结构,反映了我国企业依然重视科技成果评奖和发表论文,而忽视专利申请。也说明了企业依靠专利参与市场竞争的观念仍比较淡薄。

2.专利申请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发明的比例较低

在1245家企业中,共有751家企业申请过专利,占60%。这751家企业累计申请中国专利16090件,平均每家21.4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2931件,占专利申请量的80%,现在保持有效专利9378件,占授权专利的72.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只有2546件,仅占16%;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018件,占5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492件,占34%。

由此可看出,我国企业申请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主,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较低。我国企业目前普遍规模较小,投资研发能力有限,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结果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发明专利申请更少。这种专利申请的结构,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企业研发能力较弱、研发水平偏低和专利意识不强的基本国情。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管理体制依然在发挥作用,知识产权体制没有真正确立;第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研究开发和申请专利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效率;第三,企业领导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劳动或资源密集,对专利技术密集的依赖不大。

3.国际专利申请严重滞后

在1245家被调查企业中,累计申请国外专利352件,获得授权201件,占国外专利申请的57%。被调查企业申请国际专利件数占国内专利申请的数量不足2.2%。调查显示:在申请国外专利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这与国有企业资金和科技优势有密切关系,民营以及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也逐步开始申请国外专利。

目前我国国际专利申请严重滞后,在今后若干年内,国际专利申请落后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产生的严重制约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长期持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势头的大事,政府决不可等闲视之,需要研究对申请国际专利企业的补贴与激励办法。

4.注册国外商标和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较弱

1245家企业累计注册商标12927件,平均每家企业注册商标超过10件。其中,国内商标10074件,占78%;国外商标2812件,占22%。被调查企业累计注册登记计算机软件共946件。大中型企业不但注册商标数量多,而且获得驰名和著名商标的数量也比较多。规模越大的企业,越重视注册商标。但企业注册国外商标比重还不够高,自主开发计算机软件能力较弱。

知识产权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1.三成企业未设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在1245家被调查企业中,设有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有152家,占有效样本的13%;设有兼职机构的企业676家,占57%;专、兼职机构都没有的企业350家,占30%。配备知识产权工作专职人员的企业只有157家,占13%;配备兼职人员的企业766家,占65%;专兼职工作人员都没有的企业262家,占22%。可见,大多数企业设置兼职机构和配备兼职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设置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没有任何设置的企业仍占不低的比重。

这项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平均知识产权数量较少,涉及知识产权管理的事务不多,因而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的需要;第二,表明很大一部分企业对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重视不够,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

2.1/3的企业未建知识产权管理内部规章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制订了知识产权内部规章的企业有425家,占有效样本的36%,正在制订规章的企业有365家,占31%;没有制定规章的企业395家,占33%。近2/3的企业正在建立或者根本没有建立知识产权内部规章,说明我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非常不健全,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把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

3.1/3的企业未兑现职务发明奖酬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1042家企业此项调查回答有效。对职务发明人兑现了奖酬的企业有411家,占40%;部分兑现了奖酬的企业有305家,占29%;未设奖酬的企业有326家,占31%。

可见,有近六成企业没有全部兑现和没有兑现奖酬政策。这表明,我国《专利法》中制订的奖酬政策只在一部分企业得到落实,对于大部分企业这项政策“名存实亡”,没有发挥激励创新的效果。企业这种奖酬激励机制严重缺位的状况,已经严重地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2/3的企业未曾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企业与职工之间签订保护知识产权协议的有401家,占34%;正在制订保护协议的有314家,占27%;没有签订保护协议的有459家,占39%。因此,目前2/3以上的企业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尚未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议。

这说明,只有1/3的企业认识到保密、竞业禁止、奖励、技术参股及其分红和产权归属等等涉及职工与企业知识产权关系的问题需要通过协议来加以约束,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业务发展的利害关系。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与职工签订保护知识产权协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七成企业未将专利工作纳入考核指标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339家企业将专利工作纳入了企业考核指标中,占有效样本的30%;有780家企业没有将专利工作纳入企业考核指标,占70%。说明约七成的企业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6.1/4的企业研发前未进行专利查新

在1245家企业中,建立专利文献库的企业有191家,占有效样本的17%;迄今没有建立专利文献库的企业有963家,占83%。在1140家有效回答文献检索调查的企业中,选择在技术开发前检索过专利文献的有851家,占75%;有289家企业表示在技术开发前没有检索专利文献,占25%。

众所周知,专利文献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库,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和“查新”,是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提高研发起点和进行原创性创新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超过八成的企业没有建立起专利文献库,超过1/4的企业在技术开发立项和研发过程中,不能自觉地运用专利文献,导致技术开发起点低、耗时长、费用高、效率低。这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性限制因素。因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公共专利信息检索数据库,提供网上检索查询服务。

企业的专利意识和自主开发能力正逐步提高

1.三成企业能利用专利保护发明创造

在1245家企业中,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后选择申请专利手段保护的有696家,占30%;选择作为技术秘密的有560家,占24%;选择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的有668家,占29%;选择发表论文的有291家,占13%;选择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86家,占4%。

这里,企业选择科技成果鉴定与选择发表论文两项所占的比重达42%,说明了我国企业存在着重视科技成果评奖和论文发表,而轻视专利申请的问题。然而企业也应认识到,科技成果鉴定和发表论文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利益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近五成企业为赢得市场而申请专利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关于申请专利动机调查的五个选项共做出1780项选择。选择申请专利为了独占市场的有829项,占47%;选择申请专利作为荣誉的有350项,占20%;选择许可转让动机的有399项,占22%;选择休眠专利的有15项,占1%;选择其它的有187项,占10%。

可喜的是,近一半企业把申请专利并付诸实施,作为占领市场、实现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说明我国企业逐步提高了对专利在商业竞争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3.三成企业因不懂或不重视专利而放弃申请

关于没有申请专利原因的调查共有5个选项,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做出选择的总权数为1061家。选择不懂专利的企业有120家,占全部选项权重的12%;选择失去新颖性的企业264家,占25%;选择缺乏经费的企业246家,占23%;认为不重视申请专利的企业有206家,占19%;认为专利保护不力的企业有225家,占21%。

调查显示,企业不懂专利和不重视申请专利的主观因素占较大比重,表明我国在知识产权宣传与教育方面的落后,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国专利保护不力,导致企业不去申请专利所占比重较高。使企业失去了申请专利进行保护的信心,也降低了他们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切知识产权工作的核心和目标,如果我国不能够在短期内改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效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性,那么,将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力。

4.专利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导致近三成企业授权后又放弃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回答专利授权后是否放弃过专利权问题的企业有855家。其中,回答放弃过专利权的企业有251家,占29%;没有放弃过专利权的企业有604家,占71%。在放弃专利权原因的调查中,选择缴不起专利年费的企业有58家,占12%;认为专利产品市场前景不好的企业有188家,占40%;回答忘缴专利年费的企业有45家,占9%;选择其它原因的企业有184家,占39%。

我国每年申请和授权了大量专利,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近三成的企业中途放弃专利权。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申请专利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授权的专利技术含量也不高,往往容易被模仿和替代,结果造成专利产品市场前景不好而放弃专利权。

5.遭遇侵权后半数企业以司法途径保护知识产权

当知识产权被侵权后,在被调查企业中,选择行政途径解决纠纷的有336家,占所有选择权数的18%;采取司法途径解决的有937家,占50%;选择协商解决的有564家,占30%;不采取措施的只有48家,占2%。

50%的被调查企业采取司法途径解决侵权纠纷,这表明了企业捍卫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但是,如果双方能够协商解决纠纷,那么,这种解决方式就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最优方式。调查表明,三成侵权纠纷通过双方协商这种最优方式解决。政府应鼓励企业首先协商解决纠纷,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高成本。

6.半数企业主要技术来源于自主开发

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对技术来源所作的选择中,选择自主开发的企业683家,占全部选择权数的53%;选择合作开发技术的364家,占29%;以引进渠道获得技术来源的211家,占17%;除此之外,以其它方式获得技术的企业17家,占1%。

这项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企业自主研究开发技术的比重较高,而合作开发和引进外来技术这两种来源分别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开发难度的加大,技术开发经费的投资规模要求越来越大,由于单个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有限,技术开发投资风险增大,因而,企业之间结成联盟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此外,从比较优势、经济节约和跨越式发展战略方面来看,引进技术也是当今企业获得技术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家对引进技术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但是,企业也必须培养对引进技术的再开发能力,不能对引进技术形成“药物依赖”。

7.自主开发专利实施率高,但市场份额较低

在专利实施调查中,企业自主开发专利实施的比例占到77%;许可专利实施的比例只有30%。显然,企业自主开发的专利实施比例较高,而通过专利技术许可贸易获得技术来实施的企业还不多,许可实施的比例还很低。可以说,我国专利流通的市场渠道非常不畅,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非职务专利,因找不到实施企业,不能够形成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这种浪费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在1245家企业中,有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的企业706家。以专利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计算,在10%以下的企业有350家,占50%;在10%以上的企业有30家,占4%;20%左右的企业有143家,占20%;40%以上的企业有183家,占26%。可见,近一半的企业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一成,大多数企业的专利产品还不是独占市场的主导产品。

专利管理的出路与建议

(一)企业专利工作实施建议

为了健全企业的专利制度,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2.制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内部规章制度,规范企业与发明人、设计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知识产权要素参与分配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尤其要完善奖酬制度,提高奖励力度和兑现率,把知识产权的质和量作为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及工资的指标。

3.尽快建立专管或兼管知识产权的机构,主要领导分管知识产权工作,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加强专利申请、维护和保护工作,研究、规划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产业化实施和转让许可贸易工作。

4.企业应积极申请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商业秘密的保护,将专利保护与保密结合起来,防范仿冒和侵权行为。

5.建设与本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相关的专利信息库,建立专利信息查询系统,并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共专利文献数据库,做好专利检索服务,把专利信息运用落实到企业项目投资论证、研究开发过程、专利申请决策和专利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

6.增加研究开发投资和知识产权管理经费投入,设立专项专利、商标经费,用于缴纳申请和应付诉讼等经费开支。

(二)企业对专利管理部门的期望

此次调查,也集中地反映了广大企业对政府提高专利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强烈呼声。

1.希望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在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普及的基础上,希望政府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交流工作,特别是要增强企业领导的专利意识。政府要从宣传、教育和培训入手,指导、帮助和支持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水平,交流和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2.努力扭转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现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性较差,专利侵权诉讼时间过长,已经严重损害了企业申请专利的信心。一部分企业已经不敢申报专利,而采用技术秘密方式加以封锁保护。企业迫切要求简化案件审判程序,缩短审判周期,严厉打击侵权、仿冒、盗用专利行为,把处罚从单一经济惩罚扩大到经济与刑事惩罚并重,解决取证难、判决难、索赔难等问题,切实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

3.专利审查部门应加快审查速度,缩短审查时间,提高审查质量。目前专利审批周期过长。有时专利从申请受理到授权发证所需时间长达3-4年,甚至更长。然而,专利审批周期拉长大大降低了申请专利的经济价值,也降低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4.建议简化申请手续,减少不必要的填表内容。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审查不够严谨,授权偏松偏易,时有重复、类似或相近技术被授予专利的情况发生,也存在不符合专利法的授权专利出现,这些问题往往容易造成企业之间发生纠纷,造成侵权认定困难和查处困难。

5.建议国家深化改革现行的科技成果申报、鉴定和奖励制度。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成果、轻专利的问题已经制约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竞争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的科技管理模式仍然在沿用,阻碍着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发展。

6.大力培育和发展专利市场。为了解决企业专利流通困难,专利技术开发与实施的资金短缺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应积极促成风险融资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所的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经贸委需要协调培育专利转让的流通组织,为供求双方牵线搭桥,解决企业专利“卖难买难”的问题;同时在资金和税收上制定促进专利技术引进、开发和实施的优惠政策,刺激我国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引进和实施的投资力度。

调研组成员:邓军王迎新韩秀成夏先良周民薛丹执笔:夏先良韩秀成

c税收专利促进与保护报告 篇6

情况的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人大常委会检查〈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方案》要求,现将我局落实税收优惠,支持专利促进与保护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利促进与保护有关税收政策落实的情况

2007年《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以来,我局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工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全面地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2013年,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税前加计扣除2.79亿元;对企业技术转让、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5500万元。具体措施:

(一)明晰税收优惠政策。为支持技术创新,国家出台一系列税收政策。针对专利保护与促进的情况,我局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分类梳理:一是专利开发阶段。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百分之五十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1 —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摊销。企业为专利开发购进的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可按规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在重庆注册的企业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供的应税服务免征营业税(现改为增值税)。二是专利使用阶段。使用专利的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使用专利的企业,符合西部大开发政策条件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专利转让阶段。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营业税(现改为增值税)。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在代理业务中代收代缴的各类国家规费以及国际专利规费,在计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时依法予以扣除。政策分类明确,为我市企业享受专利相关税收优惠提供了指引,方面企业对号申请政策。

(二)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我局紧扣“税收·发展·民生”的税法宣传主题,把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漫画税法》、《动漫短片—〈皮皮外传〉》、送政策进园区及院校等系列税法宣传活动,对涉及专利的税收政策进行宣传。通过编印《地方各税宣传资料》、《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开设12366税收热线,利用电视、报纸、期刊、广播等媒体,对专利相关政策进行辅导,让广大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能够多渠 — 2 — 道、多层次了解、掌握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仅享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的税收政策的企业就达100余户。

(三)优化纳税服务。各级地税机关充分认识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专利促进与保护的重大意义,将是否依法减免税作为依法治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通过开展培训,使广大税务干部了解专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用好用足。举办纳税人网络学校培训班,深入工业企业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政策执行力。此外,还专门对高新技术企业开辟“减免税审批工作绿色通道”,专人负责,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审批,及时办结各项税收减免事宜。xx交通科研设计院是我市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效发明专利6项,在该院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南岸区地税局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主动上门辅导的方式为其办理了760万元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营业税减免。该单位利用减免的税金投入到新的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了菜园坝长江大桥、朝天门大桥、忠垫路等工程的相关技术服务,实现了道路新材料、桥梁缆索防腐技术的成果转化,为重庆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四)简化办税流程。我局制定了《税务管理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修改了《减免税管理办法》,对与专利实施相关的营业税、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审批权限进行了下放,将企业所得税法中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由审核确认改为备案制,并要求各级地税机关将本机关依法办理减免税的申请条件、需要提交的资料、办理

— 3 — 程序、时限等内容进行公告,进一步简化和规范了减免税程序,让税收优惠政策的申报、审批、落实更快捷、更便利。仅2013年,我局就对103户企业近3个亿的技术研究开发进行了加计扣除。

(五)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依法减免税就是征收过头税。近年,我局每年组织税收执法检查,对各项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并重点了督察了高新技术税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还通过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将贯彻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纳入税收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对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责任过错追究,从根本上保证了政策执行不走样、不打折扣。2013年仅对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就减免企业所得税3700万元。

二、进一步完善专利促进与保护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条例》实施五年来,通过各部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专利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但从税收方面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条例》规定的政策未得到很好落实。条例第十四条关于企业在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新产品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有些政策内容显得陈旧,有些政策内容发生了变化,政策针对性显得不强;另一方面,政策因缺乏实施细则,纳税人申报繁琐,操作性也不强。二是享受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户数偏少。从在地税系统2013年税收统计看,只有155户企业享受了 — 4 — 相关税收政策,仅占所得税汇算纳税人的0.5%,说明我市技术型企业偏少,企业主动投入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户积极性不高,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开发费用归集核算不规范。为切实提高专利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稳定性和执行力,促进我市专利工作发展,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用足用活现行政策。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国家对涉及专利的部分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如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营业税的政策改为免征增值税;在xx注册的企业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供的应税服务免征营业税现改为免征增值税。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调整后的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了解税收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用足用活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二)提高政策针对性,方便企业享受政策。现有涉及专利的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了专利开发、专利使用、专利转让等环节,但实施效果不明显,部分原因是各项政策的备案确认需发改委、科技部门事先对是否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对“技术转让”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判断,对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进行调研,统筹发改委、科技、财政、税务、统计等主要相关部门制定我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和技术转让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操作细则,简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程序,制定关于新产品税收

— 5 — 优惠政策专项规定,对享受优惠的内容,享受优惠的程序进行细化明确,方便企业享受政策。

(三)切实加大投入,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建议xx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建立全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市财政每年可将高新技术企业所缴税收地方留成的一部分用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专利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

专利的可行性报告 篇7

1.1 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积累最为雄厚, 各产业专利申请状况与产业发展对发明创造的依存度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密切相关

从表1关于各产业专利申请状况的统计来看, 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积累最为雄厚, 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11.8万件, 其次是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产业。不同产业的专利积累状况差异明显, 表明不同产业的发展对于发明创造的依存度有较大差异, 同时也反映了各不同产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不同。

1.2 国内在各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均超过国外, 但国内各产业的专利申请技术含量与国外在华申请有较大差距

图1和图2分别是2005~2009年工业各行业国内外的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对比情况, 国内在工业各行业的专利申请量均超过国外, 数量优势明显;从各行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 国内在汽车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少于国外, 在除汽车外的其他领域,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都多于国外, 但优势没有专利申请总量明显。

2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体发展态势

2.1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呈现持续积累态势, 专利申请量进一步增加

截至2010年6月30日,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11.8万件, 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76.6万件,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接近35.2万件, 比截至去年9月30日统计的专利申请总量增加近13.3万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增加8.7万件,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长4.6万件, 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加量超过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增加量4.1万件, 见图3, 这表明,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积累得到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领域继续重视并不断加强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申请。

2.2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仍超过国内4.8万件, 这一差距在逐年缩小

图4是我国申请人和国外申请人在我国专利局所申请的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总量、发明专利申请的对比情况, 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超过国外近30万件, 但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仍超过国内, 不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与国外的这一差距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正在逐步缩小, 图5关于2007~2010年国外超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变化情况显示, 从2007年的相差11.6万件, 到今年已经缩小到了相差4.8万件。

3 内地各省市专利申请态势

各省市专利申请量都有较大的增长, 专利申请总量增长超过20%的省市达到8个, 超过1万件的省市比去年增加2个。

从信息技术专利申请在内地各省市的分布情况来看 (见表2) , 排名前14位的省市, 专利申请总量均超过1万件, 比去年多出两个省市。广东省以14.1万件的专利申请量位列内地各省市专利申请量首位, 具有绝对优势。

内地各省市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各有不同, 增长最快的是四川省, 与上届态势会统计数据相比增长了2 7.4%, 此外, 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重庆增长速度也较快, 分别为26.9%、26.3%、25.4%、24.5%、23.9%、23.2%, 申请量基数最大的广东省增长速度也达到了20.8%。

4 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态势

4.1 除中兴、华为外, 我国内地主要公司与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表3是信息技术领域内地专利申请总量前十位企业与在华申请专利的跨国企业的专利分布对比状况,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 我国申请量最多的华为、中兴两家公司, 申请总量分别为2.7万件和1.9万件;排名第三的比亚迪公司虽然近两年来申请量有了很大增长, 但申请量只有4 7 0 0余件;前十位跨国公司申请总量都超过一万件, 而前十位内地公司只有华为、中兴超过1万件, 其余企业的申请量都少于5 000件。表明我国内地企业除个别公司外, 多数与跨国公司还有较大的差距。

4.2 内地排名靠前企业以通信、家电行业为主, 该行业企业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快于其他行业企业

内地企业的专利申请表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 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有四家以通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四家以家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从事通信、家电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意识更强, 创新速度更快, 相比2 0 0 9年态势会的统计数据, 美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31.0%, 大唐电信、海信、中兴等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增长都在27.0%以上。表明这些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更为激烈, 因而这些领域的专利积累也明显强于其他行业。

5 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态势

5.1 各跨国公司专利申请增长速度有较大差异, 富士通增长最快, 达到56.9%, 增长最少的NEC公司只有0.7%

在信息技术领域来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20家跨国公司中, 有11家跨国公司的在华专利申请量与2009年态势会统计数据相比, 增长了5%以上, 其中, 富士通公司专利申请量增长了56.9%, 高通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9.12%, 微软公司增长了12.4%, 此外, 索尼、爱立信、诺基亚、日立的增长速度也较快, 增长量也都超过了7.5%;与去年态势会统计数据相比增长速度较慢的是N E C、摩托罗拉, 只增长了不到1%, 见表4。

5.2 韩日企业继续领跑, 并不断巩固和加强在华专利布局

韩国的三星以30 936件的专利申请总量继续保持跨国企业在华专利申请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LG自2009年申请量超越松下之后, 今年以28 965件的专利申请总量继续保持了专利申请总量第二的位次。总体来看, 日本和韩国企业在华专利申请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信息技术领域在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外国公司中, 日本企业10家, 韩国企业两家, 日韩企业均排在申请榜的前列, 而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去年位列1 6的富士通, 今年排名13, 比2009年提前三位, 专利申请量比去年态势会统计数据增加3 200余件。

6 各大类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

6.1 国内在电子信息产业九个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正逐年提高, 国内申请人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图6关于国内九大类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变化趋势的状况显示国内在电子信息产业九个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正逐年提高, 自2007年起的最近四届信息技术领域态势发布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该比例在2 0 0 7年、2008年、2009年分别为43.49%、48.19%、50.61%, 而在今年达到了52.96%, 这一对比显示, 国内在电子信息产业九大类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逐年提高, 国内与国外发明比例差距逐年缩小, 表明国内在九大类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6.2 国外在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广播与电视、电子器件三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总量超过国内

上一篇:大学健身体育课心得下一篇: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