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2024-11-06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通用7篇)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篇1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全镇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建设工作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委员会关于在全镇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全镇教育实际,积极开展以“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以下简称“三树”)、服务“三区”建设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我镇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我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我镇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一、健全组织,精心部署

为了通过“三树”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实干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双沟发展,一切为了造福双沟人民”的工作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我们每年成立了以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由中心学校总支委员及各支部书记为组员的“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在全镇中小学迅速掀起开展学习讨论的高潮。同时将“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从而确保师德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各校也相应地成立了学校的领导小组和制定了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方案。各校全体教职工与校长签订了《教师师德建设承诺书》,教师郑重承诺,并决心为树立教育的新形象和师德的新风貌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各校还评出学校的师德标兵,把评选的师德标兵的事迹和简历在橱窗里进行展示,向全社会宣传我镇的优秀教师,不仅为所有教师起到了表率的作用,还形成很好的社会效应。

二、形式多样,过程落实

我们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重点做到“十对照十查看”,即对照党性原则,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对照科学发展,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严重的问题;对照思想状况,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精神萎靡不振的问题;对照依法行政,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随心所欲、有章不循,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对照岗位职责,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知识贫乏、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不履职、不尽责的问题;对照工作纪律,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庸懒涣散的问题;对照技能建设,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抓落实不力、执行力不强、工作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对照创先争优,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创先意识不强、争优主动性不够、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对照廉政准则,查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吃拿卡要、律己不严,清廉意识淡薄的问题:对照发展要求,查看本单位在发展理念、思想观念上有无与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地方,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专题讲座;组织一次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讲演;召开一次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家长会;每人撰写一篇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心得体会;出一期树形象,树正气,树新风建设专刊;并组织了“三爱”、“五心”活动。“三爱”--“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五心”--忠心献给事业、爱心献给学生、诚心献给他人、放心献给家长、专心留给自己。在教师中提倡三种精神。即: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强化形象,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进取精神,切实解决了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先意识不强的问题,努力克服不学习、不思考、不克难、不碰硬和不争先的不良作风,真正提升精神境界,在岗一天就要将所承担的工作做得更精彩。

在每年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做到“三有”“四结合”,“三有”即:每月有学习内容、两月有心得交流、季度有总结评比。“四结合”即:学习与讨论结合、学习与自查结合、学习与自纠结合、学习与考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典型引路,全员参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除了在教师中开展向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学校外,为了推动以 “三树”、“三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全镇教师中开展十大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教师身边的典型,并把师德标兵的事迹材料汇编成册,供全镇教师学习。先后涌现出在班级个别差生的转化中不怕吃苦、麻烦、循循善诱的区级师德标兵老师;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责任培育学生的区级师德标兵老师;早上班、晚下班,起早贫黑,忘我工作的老师。还有,爱生如子,为学生洗衣服、钉纽扣,有病买药的韩太虎老师;舍小家为大爱,有病不请假,坚持出满勤的母金荣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每天早来晚走,以校为家,工作成绩突出的校长。通过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使先进人物贴近、感染、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各校组织教师虚心学习师德标兵的事迹材料,要求每位教师对照师德标兵的事迹找差距,撰写自评材料等。每位教师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并进行了评比,使教师明白了自己和优秀的差距,让提高师德修养已逐步化为每一位教职员工自觉的行动。

四、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完善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年这些年来,我校据新时期特点结合上级规定和学校的实际充实完善了许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如《班主任工作量化细则》《教师聘任制方案》、《年度考核条例》、《教师轮岗方案》等。

其中特别规定违反师德将一票否则,不能评先、评优、评职称。从根本上规范教师言行。还建立了师德建设机制。⑴四位测评制。也就是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和行政评。⑵预警机制。组织教师自我对照、相互排查,凡是存在的问题都要及时纠正,对个别存在倾向性问题严重的教师要由校级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有些苗头性问题要予以及时制止和纠正。将诫勉谈话作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常规性措施予以重视。⑶帮扶机制。形式有党员干部帮扶、行政帮扶、优秀教师帮扶等。⑷自鉴机制。我们的做法是期初鉴、期中省、期终结。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个别教师治学不严谨,心态浮躁;教学不认真,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只讲权利,不尽责任;只讲待遇,不讲奉献,一律按照中心学校规章制度予以处理,决不姑息。先后处理考试徇私舞弊、向学生推销资料等教师8人。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活动在我校广泛深入的开展,如春风细雨,沁人心脾。通过学习、感染、对照、反省,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自律意识更强了,工作劲头更足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师德氛围已经形成。以前,在我镇教师中,程度不同地还存在着轻视德育、缺乏事业心和进取心、师德意识浅薄、对学生耐心不足、爱心不够等现象。但通过“三树”活动,全镇以敬业奉献为灵魂,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积极投身学校的各项工作,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下午课外活动主动留下来和学生谈心、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的老师越来越多,坐班提前到、下班晚点走、值日大扫除和学生一块干的老师越来越多。以前对学生简单粗暴、变相体罚等现象绝迹了,代之而起的是一身正气,一片爱心,一股热情,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通、能挑重担、勇于进取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篇2

一、高校后勤服务单位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必要性

1、是适应高校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1999年,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 高校后勤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体制机制陈旧、队伍老化、创新氛围缺乏和改革的迫切性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全国高校后勤单位也出现了多种模式来探索和尝试适应自身的发展之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正满足了社会化改革中创新的需要。

2、是满足现代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998年9月15日, 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所高校合并为现在的浙江大学, 从那时起浙江大学提出了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流的高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后勤作保障,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始终坚持把创建一流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而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和特殊使命的驱动下, 更需要一种载体来实现, 选择了“青年文明号”。

3、是高校后勤服务单位自身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 后勤集团积极探索各种人事管理机制, 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近年来后勤集团有意识的招聘团员青年充实到后勤服务队伍当中, 建立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员工队伍与服务对象相匹配, 因此需要一个载体来凝聚青年力量, 为他们打造施展才能、发挥特长的舞台。

二、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 加强组织, 完善制度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后勤集团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青年文明号”实施方案》、《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青年文明号”考核细则》, 对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考核。各青年文明号集体组织召开动员会、创办青年文明号学习园地、青年文明号工作专栏、青年文明号专刊等, 通过这些载体广泛宣传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知识竞赛、参观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加强广大团员青年对活动的理解, 增强他们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使各青年文明号集体加强交流, 后勤集团还经常组织各青年文明号集体负责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活动。

2、人性管理, 搭建平台, 促进学习

在创建过程中后勤集团积极引导各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员工培养工作, 把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阶段考核紧密结合。有些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以“发现苗子、培养人才、打造精英”为口号的三级培训体系;有些集体成立“员工之家”, 为员工购买书籍、电视、报刊等;有些集体组织团员青年成立读书爱好者小组、雕刻兴趣小组、英语学习小组等, 满足团员青年的学习欲望;有些集体开展岗位大练兵和岗位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人性化管理手段, 为青年员工搭建各种学习交流平台, 促进团员青年不断学习和提高。

3、创新载体, 提升水平, 优质服务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最终是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的, 作为学校后勤系统的一份子, 把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和“三服务两育人”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尽心尽力让师生满意”的宗旨, 提出“接受—满意—感动”的服务三部曲。在创建过程中, 各青年文明号集体不断创新工作载体, 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主题月、针对特殊人群推出个性服务、“青年文明使者”评比、“两个质量评比”、关爱空巢老教师活动、与敬老院结对、与师生组织共建等形式, 来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 满足广大师生更好的要求。

三、创建“青年文明号”几个注意事项

1、“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要和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其实质是为促进各个单位的中心工作。而在多年的创建过程中, 我们有因为形式主义过重而导致创建失败的案例, 也有过因为与中心工作紧扣而成功的例子, 从中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 只有把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和本单位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

2、要把“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作为单位常规工作来抓

青年文明号作为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程, 开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 它有一个创建和重新争创的过程, 它不是项一劳永逸的荣誉, 而是一个需要创建单位不断为之奋斗而努力的方向, 要在创建过程不断总结和完善, 以此来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在十年的创建过程中, 我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只有把这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他才能真正的促动中心工作的不断发展。

3、要给团员青年展示才能和健康成长的舞台

青年文明号是基于团员青年的一项活动, 也是培养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 在创建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这个为立足点。只有团员青年在这个舞台上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 他们才能为青年文明号注入动力和内涵, 只有团员青年在创建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 青年文明号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中心工作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责任编辑:何中军)

摘要:高校后勤服务单位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组成部分, 起着服务育人的作用。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纵深发展, 高校后勤服务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高校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压力, 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单位对自身的服务质量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 浙大后勤通过“青年文明号”这一载体有效的促进了各服务单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的提升。本文结合浙大后勤多年来“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 阐述“青年文明号”对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意义。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篇3

为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认真解决机关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在我局开展“三强三树”主题活动,全面提高机关印象,提升服务能力。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围绕“强党性树正气,强能力树佳绩,强作风树形象”主题,积极开展“三强三树”活动,促进机关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

二、主要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重点治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畏惧困难,回避矛盾等不作为问题;

二是办事拖拉,程序繁杂,互相推诿等慢作为问题; 三是架子大、口气大,态度生硬,“衙门”作风问题; 四是目无组织领导,执行党组决定、落实领导指示找理由、打折扣、讲价钱,甚至软抗硬顶拒不执行的问题。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局长XX同志任组长,XXX同志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主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作为本科室主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机关全体人员尤其是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于治理不力、问题较多的科室,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和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使群众和基层从主题活动中得到实惠,使主题活动从人民群众的支持中获得动力,确保活动的深入开展,取得实际效果。3.搞好结合,形成合力。各科室要切实搞好工作与作风建设相结合,形成机关建设的合力。要把主题活动与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紧密结合,巩固整改成果;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机关效能;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增进机关和谐。

大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研究 篇4

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动力, 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政府的倡导、社区志愿组织的推动、政策法规的规范与促进、社区全体公民的参与、社会工作的引领。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 用心灵和行动传递关爱,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倡导团结友爱、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净化了社会风气。通过参加“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支教扫盲、抢险救灾”等公益活动, 让困难群众减少忧虑;通过帮助孤寡老幼、残疾人、军烈属、五保户等需要帮助的人, 让孤寡老人身边有儿女, 军烈属身边有亲人, 伤残者身边有兄弟姐妹, 特困户得到关怀和照顾, 让祖国大家庭更加富有凝聚力, 促进了社会保障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 满足心理需求。

大学生是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 总体素质较高, 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并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 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 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

(三) 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自身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在帮助他人中得到锻炼, 从他人的微笑中得到满足, 人生的价值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渐渐地喜欢上帮助他人, 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习惯, 提高了自身素质, 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 对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 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 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 取长补短, 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四) 充实业余生活, 丰富人生阅历。

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 通过参与公益劳动、美化环境、抢险救灾、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 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 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 也接触到很多陌生的东西,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这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其最早的志愿者就产生于社区服务领域。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我国社区政策不断演进, 社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逐步丰富、发展。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大学生一直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11月底, 已有2, 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多, 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 大学生志愿活动项目在不断地拓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项目的其中一项。

(二)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氛围不浓, 参与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成立之初, 报名参加的人数比较多, 队员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队员的积极性逐渐消退。许多队员由于种种原因主动退出团队, 或虽未退出团队但已经不再参与各种活动。到大二、大三时, 除留下为数极少的骨干成员外, 几乎所有的社员均需从大学一年级新同学中补充与吸收, 这一情况在高校较为普遍。且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频率较低,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不清楚学校有哪些具体的部门与社团组织为社区志愿服务开展活动, 更不用说知道哪些具体的活动类型了。可见, 在大学校园中,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 没有形成深厚的氛围。

(三) 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单一, 节假日参与活动居多。

当代大学生参加到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中, 主要以探访老年人、关怀残障人士和关爱儿童成长为主, 在志愿时间的选择上,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如雷锋节、植树节、劳动节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或者周末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中。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较窄, 内容多集中在针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服务, 对于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等领域较少涉及。时间安排方面往往会导致社区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无法形成一种常态化, 这种偶然为之的志愿服务活动许多时候是出于老师或者组织号召的临时性参与, 志愿服务的无持续性无法激起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

(四)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志愿服务基本上都是属于自愿而无物质回报的。在调查中, 当被调查者被问到“何种激励方式最能让志愿者满意”时,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得到相关证书, 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给予一定的公开表扬, 相当部分调查者表示什么都不需要。在物质补贴上, 过半数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 比如车费与餐费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以助人为己任, 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并不看重物质奖励。尽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 但激励机制作为对志愿者的褒奖, 体现了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一定程度的奖励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志愿者的热情, 并且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五)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机较成熟, “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互结合。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 精神得到了满足, 自身价值得到了提升, 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也是“乐己”。被调查者中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都表示,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体现个人价值和体会到助人的快乐是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后最大的感受。因此,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已经成熟, “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结合。

三、促进大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对策建议

(一) 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倡导,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 和其他社会资源进行立体宣传, 在全社会倡导志愿精神, 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要把大学生志愿活动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 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 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二) 创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机制, 拓展社区志愿服务领域。

目前,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由青年志愿者中心组织开展活动, 由于受到物力、财力及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 所组织的活动形式、内容比较单一, 因此, 高校共青团组织一方面应加强与所在市、区级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联系, 起到促进大学生和志愿者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 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民间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应着重思考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如何更好地立足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比如开创具有互联网金融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内容。

(三) 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整合力量。

其一,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注意加强横向联系, 结合专业, 互相补充, 走专业化、专门化道路;其二, 加强与社区志愿者的联系, 及时了解社会所需、居民所急, 充分利用高校人才、技术优势,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 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技能培训。

第一, 各高校团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团, 确定不同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每个志愿者组织掌握一至两门专业服务, 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第二, 开展相应的培训。首先是基础性的培训, 是志愿者懂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其次是专业性的培训。一些大型活动, 不进行培训, 志愿者不能有效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另外,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应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定期开设讲座, 开展服务, 不同社团间可以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 交流工作经验。

(五)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章程, 完善志愿服务表彰制度。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主体。

1、加强正面引导, 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我们要加强正面宣传, 通过表彰大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同时,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正确的行为导向, 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意识, 使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得到有机的统一。

2、加强规范管理, 落实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实施条例。

在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管理中, 各高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和意见。在制定时应将大学生志愿者的进入条件、服务项目、基地设立、经费落实和管理、奖惩条例、评价机制等作详尽的规定。在执行实施意见或条例时要做到公开、公正, 统一标准, 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3、加强实践研究,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力平台。要加强跟踪调查, 深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 采集第一手资料, 总结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同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出切实长效的激励机制, 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是志愿者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内化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从而激发起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资金会, 保障活动资金支持。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 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和活动的开展。因此,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十分必要。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的来源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等多种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海军, 倪赤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动机分析[J].理论界 (双月刊) , 2003.6.

[2]常春梅.从青年发展看青年志愿者行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2.

[3]颜吾佴, 赵岚.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02.9.

[4]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40.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篇5

1 措施

1.1 改变服务观念,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全科医护人员组织学习了关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 制定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强化了把基础护理做扎实的重要性。使每名护理人员都明确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是自己的职责, 正确理解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的项目, 规范了护理技术,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简化了护理文书的书写形式。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 护理活动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

1.2 加强基础护理,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对于儿科护士来讲, 落实基础护理内涵, 必须提供个体化服务。儿科患者大多年龄小, 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差, 各个年龄分期的预防保健、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都有所不同, 护患沟通基本是与家属进行沟通。所以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 主要是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 经常向家长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儿童预防保健、家庭卫生保健等知识, 了解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征求其意见和建议。对年龄较大的患者介绍饮食要求、用药指导等知识时, 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 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要把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紧密结合起来, 展现儿科护理特色。责任护士实行层级全责护理[1], 构建责任组长 (由主管护师担任) —责任护士 (由护理师担任) —辅助护士 (由护士担任) 模式[2]。组长负责全面把关, 督促检查各级患者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与改进。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实施病情的观察、全面了解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对患者的生活给予细致照顾, 认真做好康复和入院出院指导等。通过细化基础护理操作流程, 克服了基础护理不到位的缺陷, 使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基础护理得到了各班护士的高度重视, 同时通过与患者及家长的广泛接触,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全面提升。

1.3 加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教育,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的品质, 因此护理人员除应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要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习, 学习护士礼仪规范, 学习医务人员语言行为规范, 学习护理服务流程等。温馨的礼仪, 悦耳的问候, 亲切和蔼的表情, 温柔的话语都会消除患者及家长的恐惧心理, 同时也拉近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距离, 为良好的护患沟通奠定了基础。“一针见血”的穿刺技术对儿科护士来说是取得患者及家长信任的必要条件, 因此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苦练基本功非常重要的。对护理人员每月进行1次理论和技术考试, 一定要保证业务技术过关, 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为患者单独进行各种操作, 工作之余加强训练, 直到合格为止。通过强化“三基”训练提高了护理人员各种操作技术水平, 把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点, 也得到了患者及家长的表扬和信赖。

1.4 加强监督管理, 保障措施到位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石, 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 因此加强监督管理, 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长不定期进行管理培训和外出观摩学习, 在工作中对护士给予人性化关怀, 了解护士的感受, 对护士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3];为护士营造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 培养慎密、热情、精细、顽强、幽默的工作团队。使每一位护士都保持身心健康, 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保证每项护理措施都能服务到位;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 最终达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反映良好的目标。

2 体会

以“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 对护理人员的激励很大, 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护士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增强了对护理工作特殊性的认识, 极大调动了全体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通过与患者及家长的密切接触, 全面掌握了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为临床治疗与抢救提供了依据, 通过细化基础护理操作流程, 克服了基础护理不到位的缺陷, 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 使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一张张感谢信、表扬信都流露出患者及家属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感动, 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护患和谐画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与实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 床位使用率不断提高, 医院、科室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也加强了护理工作的社会支持, 护理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 使护理人员增加了自身职业的荣誉感, 打破了重医轻护的传统局面, 真正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1) :25-26.

[2]冯蓉.国家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湖南省肿瘤医院在行动[J].当代护士:综合版 (上旬刊) , 2010, 6 (6) :6.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篇6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全省工商系统开展了“三深入两服务”促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三深入两服务”即“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村屯, 服务政府发展重点、服务百姓关注热点”。同时实施商标战略、转企升级、兴企解难、就业帮扶、消费维权五大工程。近日, 省委书记王珉作出重要批示:全省工商系统在振兴东北的工作中顾全大局, 积极进行服务型工商等四大体系建设, 以人为本, 为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 实实在在地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富民问题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的一年希望再接再厉, 以“三深入两服务”为主线, 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为振兴辽宁再立新功。省长陈政高也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工商系统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新的一年, 更加努力, 再立新功!这既是对工商工作的充分肯定, 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工商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拓宽服务领域

从2003年全省工商系统开展“执法服务环境年”活动以来, 工商部门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不断调整工作思路, 形成了服务发展的新格局。立足工商职能, 开展窗口服务、职能服务、延伸服务, 实现递进式服务;推动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 实现区域化服务;围绕扩增量、调结构、拉内需, 实现全方位服务。工商部门提出服务的基本要求是“融入”, 就是切实将思想和整个工作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机融合。立足职能, 准确把握工商工作与辽宁振兴发展的结合点,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一是全面推进政策服务。不断完善工商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 针对“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新需求, 深入调查研究, 提升政策创新能力, 破解难点、瓶颈。去年,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适时出台《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突破阜新”战略的工作意见》, 这些政策的出台,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沈阳经济区工商一体化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沈阳、抚顺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搭建两地企业合资合作平台成效明显。二是坚持抓好“窗口”服务。建立规范、有序、文明的良好软环境。加强“文明窗口”规范化建设, 规范服务流程, 推行程序化、标准化服务, 完善政务公开, 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全力深化职能服务。围绕新兴产业、县域经济、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扶持就业等重点领域, 注重发挥登记、商标、广告、合同、维权等整体职能优势,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四是积极拓展数据信息服务。充分挖掘信息资源, 强化基础信息查询功能, 为企业投资、经营决策、百姓消费提供信息服务。去年, 全系统形成数据分析专报138期, 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赵国红副省长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专报上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 省工商系统广大职工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开拓创新, 为我省创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外部环境而再创新佳绩。”

二、立足工商职能, 实施五大工程

扩增量、调结构、拉内需, 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经济发展目标, 核心是增加经济总量。要实现发展目标, 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掀起全民创业的新高潮。工商部门开展“三深入两服务”促振兴活动, 实施商标战略、转企升级、兴企解难、帮扶就业、消费维权五大工程, 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目标, 立足工商职能, 培育市场主体, 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一、实施“商标战略”工程。积极培育商标梯队, 去年新增驰名商标15件, 沈阳、大连两市成绩突出, 本溪、朝阳、阜新三市实现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省已有驰名商标63件, 跃居全国第9位。按照市、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逐级培育, 发挥商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 推动产品升级, 提高市场占有率, 不断提升辽宁经济大省所应有的地位。以现代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加快推进品牌培育工作。充分挖掘、整理国有企业的商标资源, 加大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获利能力的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商标培育力度。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 关键在于质量, 加快形成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驰名商标。力争到2012年新创驰名商标37个, 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00个;省著名商标发展到2000件;地理标志达到22件。

二、实施“转企升级”工程。促进更多的个体工商户升级为私营企业, 是增加辽宁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去年全省在新发展私营企业4.5万户、个体工商户31.8万户、外资企业1929户的基础上, 扶持了1.02万户个体户转型登记为企业。工商系统实行上下联动、逐级承包、宣传引导、全程帮办, 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对申请转为私营企业的个体户, 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内实现个体户转企升级3万户。鼓励民间投资, 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 凡允许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入的投资领域一律对个体私营企业开放。年内要新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6万户。

三、实施“兴企解难”工程。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下,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工商部门责无旁贷。去年工商部门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登记439户担保公司, 办理股权质押登记469件;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直接帮助融资15亿元。下一步通过“三深入两服务”促振兴活动, 进一步完善企业联系制度, 了解企业经营中的困难, 走进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服务领域重点企业改制重组, 积极参与文化、农村邮政物流、化肥流通、保安服务、医药卫生等体制改革, 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 提高规模效益;支持经营困难的企业调整经营方向;支持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积极开展股权出资登记, 加强股权出资登记管理, 认真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工作, 切实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股权出资登记, 缓解企业出资压力。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支持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开展经营服务, 积极引导农民产业化经营。探索农村经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 提高经纪能力, 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年内要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户。

四、实施“就业帮扶”工程。

解决下岗就业问题是一项民生工程。去年工商部门以创业带动就业, 新增企业吸纳35.9万人就业。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通过组织洽谈会、建立安置基地等措施, 安置就业再就业10.2万人。工商部门实施“就业帮扶”工程, 围绕创业带动就业, 认真贯彻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下岗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全省用工信息共享机制, 举办跨地市用工洽谈会, 广泛开展用工技能培训, 完善项目对接服务, 提高就业能力。年内的目标是完成10万人实名就业。

五是实施“消费维权”工程。围绕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 以维护百姓权益, 促进消费, 拉动内需为目的, 加快“辽宁消费维权网”建设。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 理清热点难点问题, 逐一研究解决;强化消费教育和指导, 引导行业自律, 努力形成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以食品安全为重点, 着力解决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重点突出食品、家电、成品油、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的质量监管, 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使重点商品质量明显提升。着力解决重点行业的服务质量问题, 以电信服务业、汽车销售和维修行业为重点, 着力解决服务中存在的强制消费、发布虚假信息、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等违法问题。切实关注农民利益, 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和涉农合同欺诈行为, 认真查处借“家电下乡”、“汽摩下乡”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以社会反映强烈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违法广告为重点, 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 主要媒体广告违法率明显降低。在维权工作中坚持“双维”原则, 既要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也要维护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开展“三树”活动、服务“三区”工作总结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开放床位257张, 现有护理单元14个, 共有护士203人, 其中副主任护师5人, 主管护师38人, 护师68人, 护士55人, 助理护士37人;学历:本科3人, 大专107人, 中专93人。示范病区的床护比不低于1∶0.4。

1.2 方法

1.2.1 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

1.2.1.1 制定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

①护士长:合理配置护士人力。②责任组长:指导、负责危重、复杂病人的护理。③责任护士:责任制管床, 提供整体护理服务。④助理护士:提供非侵入性的基础护理服务。⑤护士长或责任组长:带领各层次护士每天早晨一起评估生活不能自理和部分能自理的病人, 并根据病情安排人员进行基础护理。⑥责任护士固定使用各自的多功能治疗护理车, 车跟人走, 及时补充车内用物, 加强巡视, 减少无效护理时数。

1.2.1.2 落实床边护理包干制

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 调整护士排班模式。将病人按靠近及病情轻重为原则分组, 每组护士按职称、年资、能力搭配, 每小组由责任护士包管5名~8名病人, 每名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全包干, 配备多功能治疗护理车, 护士站前移, 实行护士在病房或病人身边工作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继续实行APN连续性排班, 每一班次高、中、低年资护士搭配, 并设带班组长。

1.2.2 简化护理文书

取消了健康教育单、翻身卡、吸氧卡、巡视卡等不必要的护理文书, 根据科室实际, 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 简化了护理文书, 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 min。护理文书采取实时记录, 书写地址转移到病区, 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病人和直接护理病人。

1.2.3 落实基础护理

制定基础护理服务流程及评分标准, 对护士进行强化培训, 使之明确临床一线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 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履行基础护理职责。特别是以往经常由陪护人员代劳的一些基础护理, 如床上洗头、床上擦浴、协助大小便、早晨护理、晚间护理等。同时, 在病房公示基础护理项目, 接受同行、病人、社会三方监督。

1.2.4 丰富和创新护理服务

围绕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开展“温馨护理创新服务”活动, 培育护理人员优质服务理念, 倡导护理工作以人性化护理为起点, 以安全护理为主题, 以感动、创新服务为目标。着眼细微之处, 提供人性化服务。如心脑血管内科开展微笑活动, 为入院病人递上一杯水活动, 张贴温馨的安全提示;骨科定做了侧边开缝打结的裤子, 方便骨折病人穿着, 并在病人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妇产科爱婴区以粉红色为基调, 床上用品改为粉红色花点布, 墙上粘贴活泼可爱的娃娃图片, 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 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

1.2.5 制定护士绩效考核及奖金分配方案

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夜班次数、班次工作强度以及住院病人满意度等进行护士绩效考核, 按绩效分值发放奖金, 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晋级、评优相结合, 调动护士积极性。

1.2.6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考评及改进机制

护理部制定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由客服中心每天到示范病区收集病人及家属意见, 对每个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护理部每周到示范病区进行护理行政查房, 指导示范病区正确实施优质护理, 纠正偏差, 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 示范病区根据病人意见及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时进行整改, 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1.2.7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示范病区,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红灯明显减少, 陪护率降低, 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示范病区的护士工作主动性及责任感增强, 护理质量提高,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实行床边护理包干制, 使护士有“我的病人我负责”的观念, 责任感增强, 实行床边工作, 病人经常见到护士, 需求及时得到解决, 增加病人的安全感;简化护理文书,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病人和直接护理病人;护士做基础护理可以增加护患沟通, 改善护患关系, 同时节省病人家属陪护、自雇护工的费用, 解除病人家属后顾之忧, 减轻经济负担, 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看得见的实惠;开展“温馨护理创新服务”活动, 于细微之处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 病人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从而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

实行床边护理包干制, 使护士责任感增强, 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增强, 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随着基础护理的落实和巡视时间的增加, 病人与护士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多, 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专业知识得到充分发挥和认同, 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促使护士不断学习, 护理知识不断丰富;层级管理, 责任到位, 方便管理与监控, 使护理质量得到保证[2];护士绩效与工作质量挂钩, 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 它的实施顺应社会的发展, 符合病人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加速和疾病谱的改变,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惠及广大病人及其家属的重大举措, 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与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3]。

摘要:[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 探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妇产科、心脑血管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 落实基础护理, 创新护理服务, 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定期检查。[结果]示范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 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

[2]黄惠根, 黄红友, 贺冬梅, 等.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11) :28-29.

上一篇:公寓管理工作年终总结下一篇:高中班主任期中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