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4-05-30

加油站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加油站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中国石化加油站便利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 要:文章在总结我国加油站便利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对中国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

关键词:加油站;便利店;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石化拥有中国最大的加油站网络,它们遍布于中国境内(含香港)的城区、干道、高速公路、农村、水上等,业务涉及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便利店等,可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农业、私人车辆提供油品供应和非油品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服务,特别是在抗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奥运保供、抗旱保供中,中国石化加油站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3.05万座。2013年非油品营业收入达1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中石化以易捷便利店为核心,常态促销与主题营销相结合,增强“易捷”吸引力,全年进店率达4.1%,增长1.9个百分点。但是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在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我国加油站便利店发展的现状

中石油加油站从2002年就开始了探索开展便利店业务。2007年,中石油旗下已有2 940座加油站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了便利店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6.55亿元,其中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有7家单位。仅黑龙江一地的加油站,中石油的便利店总数达723座,其中6座百万元便利店;2007年其便利店小商品销售总额完成全年计划的l79%。

从2001~2006年短短5年间,中油BP便利店收入增长13倍,2006年中油BP便利店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5亿元,毛利润达到1.56亿元。中油BP便利店的成功,给国内成品油零售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2008年,中国石化便利店营业额突破l0亿元,开设“易捷”便利店5 000多家,引进开发麦当劳、霍尼韦尔、SK等国际品牌快餐、汽车服务项目30多个。

2009年,中石化便利店业务销售收入实现30亿元,共有“易捷”便利店1.2万家。

此外,开展通信、互联网、彩票销售、空车配货和农资产品销售等非油品业务的加油站眼下非常稀少。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中国石化加油站便利店的规模不大,营业额和利润水平较低,经营管理不规范,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2.1 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使得便利店连锁化不强

在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经营策略和要求下,由加油站自己去塑造便利店质量和服务的品牌,这是难以做到的,而这将影响便利店的拓展。虽然中国石化推出了“易捷”便利店品牌,但目前还停留在只对部分便利店标牌LOGO的统一,对商品的采购不够集中,商品的配送及销售管理不统一,现代信息技术还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店面风格设计及商品摆放不规范,员工服务标准不规范,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对消费者需求和体验的研究还是空白,商业意识不足。这些因素使其品牌的内涵并未真正体现出来,品牌形象无法形成影响力。

2.2 缺乏统一的集中采购导致商品价格偏高

中国石化便利店商品的采购分为三个层次:油品销售分公司、省销售公司及单店各自控制了一部分商品的采购。由于采购的分散性,使商品采购量及采购品种无法实现集中,无法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降低采购成本,造成同类商品的价格高于超市及连锁便利店的商品价格,给消费者形成加油站便利店商品价格较贵的印象,影响了销售收入的提高。

2.3 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致使运营成本较高

首先,商品种类多,加油站点多面广,配送效果不尽人意。由于便利店地域分布不一,配送方式也存在差异,有供应商直接配送,也有公司自己配送。不同的供应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小供应商配送效果均不能达到公司需求,而以目前销量水平所选择的大多是小供应商,物流配送标准不高,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

其次,配送频率过高,运作难度大,增加了配送成本。加油站便利店商品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造成各分店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过高、时间要求相对比较紧。另外,各加油站有限的仓储空间也决定了配送频率。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直接导致物流成本高。

2.4 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导致服务标准不高

一是加油站便利店属于有店铺零售业态,店内风格、商品价格、种类、摆放、营销策略及服务标准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参差不齐。

二是加油站便利店的定位不明确。没有按照城市居民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偏远地区等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别定位,所有的便利店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没有根据目标客户进行市场细分。

2.5 缺乏商业运营模式并且经营管理不到位

为降低人工成本,加油站的人员安排非常紧凑,部分加油站经理认为加油站业务繁重,不可能专门抽调员工去经营便利店。在专门开设便利店、修理厂的加油站中,便利店业务往往由当班员工兼做,然而,一人兼两职,可能造成两面工作都做不好,甚至出差错。

2.6 缺乏专职的销售人员,而且店面空间较小

现在加油站用人紧张,在一座月销量l 000吨的加油站,每班一般只有3~4人,在正常情况下,员工没有明显的休息间隔,即使不加油时,员工也要站在天棚下迎候车辆的到来,客观上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便利店的经营和管理。再则,非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占地面积较小,营业用房并不宽裕。所以,设置便利店受到人手、空间或场地等条件的限制。

2.7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员工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加油站开展便利店业务,上级主管部门不下达盈利指标,平时不作检查和考核。在人手紧、空间小和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便利店业务就被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以至有些加油站经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不愿意从事便利店业务的态度,尽管大多数被访问的加油站经理认为有必要做好便利店业务,但经营业绩不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中国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发展的几点对策

3.1 加强对部分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加油站便利店在思想上的认识

虽然目前加油站便利店业务发展处于起步时期,但部分管理人员对便利店业务发展的潜力及其对主营油品业务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多地注重油品业务的发展,轻视便利店业务的发展。在机构设置、品牌推广、资金投入、战略规划、人员配置等方面重视不够,导致了便利店业务发展缓慢。

3.2 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以推动中国石化加油站便利店的发展

目前,中国石化各省销售公司及各加油站都存在油品销售与便利店销售在业务、机构、人员等方面混合管理的问题。如果说油品销售属于垄断商品的话,其销售难度及市场竞争力相对于完全市场化的便利店销售要容易得多,便利店销售面临着国际国内著名零售商业、连锁超市及众多的街边小店的竞争。加油站便利店业务如果不能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规范运营和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将会无立足之地。

3.3 大量引进专业商业人才以保障便利店业务的规范发展

(1)对店长以上的管理人员用市场化的机制引进一批,在现有基础上培养一批。加油站便利店是创造利润的中心,各级管理人员的配置至关重要,必须懂得商业运作规则,懂经营、会管理。配送中心、集采中心要按照岗位的专业要求配置懂得现代物流管理及商品采购经验的人员。

(2)加强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尽快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开展工作。特别是便利店的服务人员,要按照零售商业的服务标准和品牌要求进行严格培训,规范上岗。

3.4 创新发展方式以打造有店铺和无店铺相结合的经营新模式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设立网站和全国统一的预定电话,实现顾客网上订货,由预定中心指挥全国的配送中心及单店,实行就近免费送货上门;并对所购商品实现在异地便利店的无条件退换货管理,方便消费者。这种把有店铺购物和无店铺网上购物通过预定中心的技术支持,实现两种不同经营业态的有机结合,将会为加油站便利店的经营开创出具有广阔前景的发展新模式。

3.5 考虑便利店商品选择的特色差异以满足目标消费者

应当有明确的定位,突出自己的经营特色。明确自己是便利店,不是小卖店,更不是小超市,是为个人服务,满足个人无计划的即时性消费,需要贩卖具有便利店特色的商品,突出便利店的“必需品、急需品、即食品”的优势和特点。

3.6 完善便利店的增值服务体系以突出“便利”特色

便利店的核心就在于增值服务上与其他业态不同,这也恰恰是其他业态难以比拟的,因此便利店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步增加和完善增值服务体系。对那些收益低的服务项目不应该轻易放弃,因为这些项目不仅能给便利店带来服务收益,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关联效应,并能够带动油品和店面的其他商品销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3.7 建立高效的信息及物流配送系统以降低企业成本

它有利于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物流效率,提高各环节价值链的协调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也是便利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8 根据不同区位来设立便利店以科学经营定位

(1)在大中城市的城区,应采取加油站——小型便利店的模式。目标顾客是出租车司机和收入较高的年轻人,商品种类和价格应接近于便民的小型超市。

(2)在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旁,应采取加油站——大型服务设施的模式。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位置,目标顾客主要着眼于司机、过路乘客,设置便利店、洗车、快餐等设施,价格定位中低价,服务方式快捷方便。

(3)在农村网点,主要采取加油站——农资商店模式。结合当地农村市场特点,便利店商品可多选择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商品为主,并适当经营一些当地销售量较大的日用品,为当地农民和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与服务。

加油站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2

一、加油站实物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实物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资产配臵和布局不合理, 购臵资产不讲求效率, 缺乏共同配臵、调剂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资产浪费,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不重视实物资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实物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一直存在, 一是认为实物资产作为一件实实在在的物品,只要不占为私有就行,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实物资产“重采购、软管理”的局面,导致实物资产管理权责不分,产权不明。 二是认为此项工作是财务管理部门和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事情,对实物资产的核算、使用、保管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交接不办手续,有的增加不入账,有的处臵不销账,有的变动不调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心中无数,家底不清;三是在人员工作岗位变动时对原来使用的实物资产不移交, 不办理相关手续, 久而久之,设备物品没法查找,造成了实物资产的流失。 四是实物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也就得不到重视。 认为实物资产有管理就行,简单登记,应付检查,弄那么麻烦干什么,从思想上不认同。

(二)管理互相脱节

在加油站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 负有资产管理职责的部门有办公室、财务部门、后勤部门、资产部门、基层机构等多个职能主体,存在多头分管,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这种多头管理的结果是代表负责全系统实物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缺位, 不能对各部门的实物资产管理实行有效控制、协调。 实物资产管理容易沦入分散购买、分散管理、 分散使用,管资金、管资产、管使用、管维护等相互脱节,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要求, 实物资产生命周期内的不同环节的信息掌握在不同职能部门手中,缺乏统一归口管理,使得设备管理不同阶段的数据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传递、共享,甚至存在部分环节设备信息丢失的情况,加大了后一个环节设备管理的难度。

(三)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体制

尚未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实物资产管理体系, 缺乏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许多加油站目前还未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实物资产管理体系,有些虽有制度却流于形式,有些制度针对性差,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使用。 有些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实物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没有明确规定实物资产的增加、处臵、变动和清理由谁提出、谁审批、谁采购、谁领用等问题,管理程序混乱,家底不清、责任不明;二是未建立奖惩机制,对实物资产因管理过错责任出现的责任事故, 没有一个制度来进行有效的责任追究。 三是实物资产处臵随意性大, 未形成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实物资产管理责任尚未落实到位,未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四)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

实物资产管理目前还依靠传统的实物资产管理方式, 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信息采集机制,信息可共享程度低,利用效率不高。 加油站内各职能主体对实物资产管理信息自行建立,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信息传输机制,信息无法共享,无法对应,使用效率不高。 上级管理当局在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无法直接参与实物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只能依赖于临时清查和下级管理当局汇报材料, 不能准确了解实物资产各个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不能针对性的提出有关实物资产管理的有效方案。

二、加油站的实物资产控制———批准控制

批准控制具有预防作用,是一种事前控制,是指按照既定程序,核准加油站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正确,以决策是否让该项经济业务得以进行,可在事发之前控制将一切不合法的经济业务。

加油站一般批准方式给加油站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授权正常的经济业务,由他们在授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制度和经营策略、计划、预算等标准,行使批准权。 这样做,既能保证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加油站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财务的收支批准, 一般加油站提出计划申请,报由财会部门审核后上报上级领导。 多数经济业务需经多次的相互联系的批准才能完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两次甚至两次以上。 后一次批准既是进一步监督和控制前一次批准的经济业务, 同时也是对前一次批准的认可。 批准控制的功能的强化,一般在于每次负责批准的人或部门相互独立。

三、加油站的实物资产控制———会计控制

(一)确保收入完整

要确保加油站经济业务的收入完整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求所有的经营者必须签订包括标明收入实现方式和额度在内的非主营业务经营合同; 二是是财务人员每月根据非主营业务收入的核准制度实地核准非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三在收取非主营业务收入时,要求加油站必须出具收据或者发票。

(二)防止应收账款形成

要防范加油站应收账款的形成,应收账款一般由大单客户造成,由于大量应收账款会形成债务负担,容易造成加油站资金周转不灵,因此需要对商品销售进行全过程控制。 为大单客户在加油站建立信用等级, 要事先和月底结账的单位用户签订付款协议,同时为了确保货款收回, 最好选择信用良好的老客户进行交易。 财务部门每月要结合商品盘点对加油站的多项内容进行稽核检查,包括客户油卡、发票、商品台账、销售报表以及机器起止数等,采取事中控制,严格把控实物资产。

(三)商品流通费控制

通过与加油站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编制加油站费用预算, 明确责任并纳入指标考核体系。 同时还要制定开支限额标准,需经过审批手续才能支付限额以上的费用。 财务部门还应按月度预算核对每月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四)建立严密的原始凭证制度

主要有三项措施建立严密的原始凭证制度: 一是规范传递程序和凭证格式。 加油站必须照规定填制或取得每一笔经济业务凭证,并按程序传递。 在制作、传递凭证过程中,一旦某项经济业务出现问题,就会及时被发现并问责。 二是为了方便日后的查证,预先依次编号所有原始凭证。 三是无论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对所有原始凭证,必须经过认真审核,在入账之前确保每项经济业务入账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四、加油站的实物资产控制———实物控制

(一)限制接近

实物接近要严格限制在经批准的人员范围内, 是减少实物被盗或毁损机会、保护实物实体、划分责任的重要措施。 合理确定允许接近的人员,根据各种实物资产管理特点和性质,限制接近的遵守情况,同时做好检查监督。

(二)实物保护

实物保护是指为为确保实物的完整性,避免实物损伤、盗窃或者遭到其他意外损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例如如要两人以上随同非银行上门收款的加油站现金存入银行。

(三)实物清查

根据各个加油站自身情况,每天清点低值易耗品等实物资产,早晚两次以上操录发油机以及测量油罐的起止读数并做好记录。 为了确保账实相符,财务人员实行加油站之间交叉盘存制度,每月与业务部门一道对加油站进行盘点,必要时还要清查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

五、结束语

对加油站来说,实物资产管理是加油站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油站经营管理的基础,是竞争能力和效益的生命线。 良好的实物资产管理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加油站的运行成本。 在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根据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实物资产进行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加油站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摘要:实物资产是加油站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实物资产的管理存在部分不足和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现行的实物资产管理已经很难适应加油站发展的各方面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分析加油站实物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从批准控制、会计控制以及实物控制三个方面,加强对加油站的实物资产控制。

关键词:加油站,实物资产,控制管理,问题分析,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珊.浅析如何规范加油站实物资产的管理[J].经济论坛.2004

[2]成秉权.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加油站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防雷 安全问题 对策 加油站

中图分类号:TM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97-0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美国国家雷电安全研究所Kuthil于1998年9月在国际雷电防护会议上指出,美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50亿~60亿美元。在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估计为3000~4000人,财产损失估计在50亿~100亿元左右。1989年8月12日上午,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致27人伤,14人失踪,9辆消防车、1辆消防指挥车、3辆吉普车和面包车被烧毁。牺牲19位烈士。加油站属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工作更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对部队加油站防雷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宣传了防雷新观念,促进部队防雷安全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1 部队加油站的突出特点

部队加油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周边复杂。由于部分加油站未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建设在山、岭之上、半山腰间,或者靠近河流、面积较大水域,或者地下含有大量金属矿藏等,大大提高雷电侵袭的概率;(2)防护困难。加油站建筑往往都不具备符合标准要求的防雷设施(包括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地网等等)。且不便于多级防雷方案实施;(3)供配电源。采用380V明线接入或由10kV电力线架空接入,部分地埋引入建筑物的。有些根本没有地埋措施,非常易受感应雷电电磁脉冲侵害;(4)信息系统。引入的ISDN等通信线路通常也未安装专用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做雷电防护措施。因此,首先是必须做好直击雷防护;同时须采取预防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及日常静电防护。

2 部队加油站防雷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安全问题

(1)防雷意识有待加强。在部队加油站防雷安全检查检测中,防雷意识不强,日常雷电防护常识缺乏,对雷电安全隐患重视不够。

(2)加油站已有防雷装置未进行全面定期检查检测,雷电安全缺乏专管员,防雷隐患整改达标率低。

(3)站内建筑物、构筑物、加油机、油罐、卸油孔、呼吸阀等缺乏防直击雷安全评估,计算机信息系统等防雷措施不达标。值班员防护用具不全甚至没有配备。

(4)加油站周围的高大树木、金属构筑物等位于非安全范围内,可能发生枝条、线路褡裢现象。

(5)站内铸铁围栏、栏杆、不锈钢扶手、金属门窗护栏、自动伸缩门、金属报刊亭、不锈钢告示牌等设施无等电位连接。

2.2 解决加油站防雷安全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2.2.1 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防雷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措施不当极易造成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一是防雷工作由季节防护改为全年防护,需要广大官兵提高转变认识。二是防雷等电位连接比重视电阻值重要。三是熟识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等级,认真掌握和熟练运用当地气象部门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播发的雷电预报和雷电预警信息,提高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

2.2.2 加油站防雷工作需分两方面进行

(1)一些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应按要求进行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跟踪监理、检测和竣工验收。确保将防雷装置安装施工与建筑物工程施工“四同时”,即“同设计、同施工、同监理、同验收”。避免重复施工、整改而造成浪费。

(2)已投入使用加油站的建筑物、供配电系统、计算机房及附属设施等防雷安全应通过防雷隐患排查整改,逐步达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2.3 做好年度防雷装置定期检查检测

根据《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的精神,加油站每年必须定期进行2次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检测。

2.2.4 安全距离

对加油站周圍距离过近的高大树木、金属构筑物等易造成褡裢雷击灾害。必须确保高大树木、金属构筑物等距离房屋、油罐、加油机、供配电线路、信号线路等大于3m的安全范围之外。调查证明,地电位反击也是容易导致加油站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

2.2.5 等电位、防静电

站内铸铁围栏、栏杆、不锈钢扶手、金属门窗护栏、自动伸缩门、金属报刊亭、不锈钢告示牌等设施应统一进行等电位连接。夏季雷电来临,造成各个孤立金属构件之间形成较大的电位差,对靠近的人员可能造成旁络闪击、跨步电压等灾害而损害生命。另外,油槽车卸油输油会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须用防静电接地装置,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还需要穿着防静电服装、鞋帽及手套等。

3 通过案例创新防雷培训方式

对于雷电灾害,人们普遍认为是小概率事件,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多起雷电灾害成证明:缺乏对雷电知识的科学认知,存在侥幸大意心理是主要原因。加强进行防雷科普培训,提高雷电防护基本常识,积极科学预防才能取得显著效益。

4 完善雷电安全档案、建立雷电灾害应急、救援机制

为了防止和减少雷电灾害,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做好岗位全员防雷安全培训及防雷应急避险操作演练。完善操作程序及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加油站雷电安全档案管理,熟悉救援机制,强化官兵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和素质,防患于未然。

防雷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服务部队安全建设和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内容题要:在全社会实现消防安全保证,既取决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取决于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加强,更取决于社会公众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消防安全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并接受消防科学知识,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真正参加到消防事业中去,才能使消防工作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消防宣传,社会消防意识,存在问题,着手点

正文:

消防宣传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影响群众消防意识形态的媒介,以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掌握各类消防常识和树立消防部队形象为目的的社会行为。近年来,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围绕防火灭火中心,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消防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保卫当地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给消防宣传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近几年来的统计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正逐年上升,每年的火灾直接损失达几十个亿,而其中70%的火灾是由人们违章用火用电、违反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所致。因此现在消防工作正面临繁重的任务和从未有过的机遇,如何适应这繁重的任务和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笔者认为,当前消防部队除应扎扎实实地做好防火、灭火、战训、部队管理工作外,进行消防宣传同样重要。只有加大宣

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才能有的从根本上减少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可是,这样的消防宣传工作又如何开展呢?新时期的消防宣传工作不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或形式上局部的、暂时的调整,而应在整体上全方位地进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改变以往同质单一的、传统的、封闭半封闭式的消防宣传,向异质多样的、现代开放式的宣传立体形式转化,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深入、系统长期的宣传效果。总体上讲,加大消防宣传力度的立体形式主要包括:传播领域的多样立体式宣传、大社会集团式宣传、提高消防人员素质式宣传,这就要求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必须不断地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使之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消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宣传缺乏经常性、持续性、连贯性。消防宣传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结合平时工作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常抓不懈。而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往往热衷于搞突击、抓阶段。运用的宣传手法都是集中一段时间搞一些大型的宣传活动,抓学习宣传贯彻;比如在 “119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月”中有较为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但时间一过就有所停滞,未坚持持久性、深入性、全面性,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因此,消防宣传的持久性、深入性、全方位性得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二)消防宣传缺少开拓性和创造性。消防宣传的触角仍较狭窄,宣传内容上不善于抓住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脉搏,宣传形式上还有些单调化、形式化、表面化。停留在搞现场咨询、拉几条横幅、标语,印发一些宣传资料等,缺少新鲜的、富有趣味、易于为群众接受的新形式、新花样。宣传效果上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社会反响,消防宣传的社会教育功能也

几类人员组成的消防志愿者,为游客讲解景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消防安全常识。通过这一系列消防宣传的措施和手段即可给广大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提高景区消防安全基数的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二是强化消防志愿者、义务消队充当主力军。各景区幅员辽阔,仅靠消防部队开展消防宣传显然力不从心。为此可建立由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组成的消防志愿者队伍,设立专门消防宣传点,向游客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发放消防安全宣传资料,让群众了解了基本的防火知识、扑救火灾、逃生自救等简易方法。

(二)打造消防文化内涵式宣传。消防文化是消防宣传教育与文化事业有机结合的结合点,是消防安全理念、消防知识技能和消防守法行为真正融入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统领社会消防工作的风向标。它不单纯表现为消防警营内部的自娱自乐,更多地表现为消防部门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由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承担消防知识普及任务,将之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成为公众文化需求的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各级消防部门就要充分挖掘特色消防文化,推出全新的消防宣传载体,使消防文化理念深入不同年龄层次、教育程度、民族习惯、地域特点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从而深化消防宣传内涵,确保消防宣传的持久升温,进一步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部队形象。各地可以通过聘请消防形象大使、制作消防卡通形象、消防知识扑克、消防书签、消防知识明信片、消防知识邮票等,赠送各级领导,并向市民发放等方式扩大消防宣传影响面。

(三)构建消防宣传工作新格局,增强消防宣传推进消防事业发展的综合力。《消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

联系,充分发挥消防工作的优势,借助于社会力量,联手开展以消防为主题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要发挥联合、配合、互相借力的优势,上下结合,同行联合或与相近和相关行业的组合。如与教育、文化等部门联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或参加由社科联组织的各项活动等。通过各方联手策划,广泛开展社会性宣传,以达到宣传消防的目的。特别是要开辟与新闻媒介联系的渠道,通过开展消防知识竞赛、新闻图片、照片陈列等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激发他们的消防意识,从而借助他们的力量,使消防宣传取得较大的社会效果。四是消防宣传要注重实效、讲究方法。消防宣传必须拓展工作思路,力求“新、准、深、异、快”。“求新”就是要求消防宣传手段、内容、形式等不断出新,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如举行消防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大赛、组织优秀事迹巡回报告团等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求准”就是要结合各个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消防工作的实际,找准消防宣传的最佳切入点。“求深”就是要在当前的消防宣传中,必须突出抓好消防法制建设,以提高全社会依法治火的意识,推动依法治火的进程。“求异”就是消防宣传要力求突破,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求快”就是要以最快捷的速度将公众关心的有关消防工作的热点信息及时传播出去。

(四)消防宣传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目前,各级特别是基层宣传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推进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需要一支过硬的宣传队伍,因此,这就要求选拔一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高、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配齐配强器材设备等;以提高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开展系统性、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培训,以提高宣传人员的整体水平和业务素质。

病案复印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5

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完善,病案资料具有法律效力。病案资料又是每个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隐私权是建立医患互相信任的关键。病案已逐步成为处理医疗纠纷、评定伤残、保险赔偿等的依据。

近年来病案复印人数不断增加,产生的矛盾随之增多,因此,确保病案资料真实、完整和准确性,提高病案质量,做好病案的保密与隐私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基础。

1、资料与方法

方法:收集至在本院病案室对外复印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病案资料对外复印人次不断增加。20复印人次与20对比增加了12.10%,见表1。说明患者自我保健、保护意识增强和对医疗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反映了全民参保意识强,这得益于医疗体制改革制度的不断健全,使病者再就诊时有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结果,从而不再重复检查。减轻看病难、看病贵,减轻人民经济负担,让群众受益。

从表2资料分析,年复印类型中用于医疗报销、家庭档案、计生部门、出国证明等分别增加18.92%、6.96%、17.77%。有个别患者质疑医疗技术质量而提交司法机关要求复印病案的。

复印病案最主要原因是用于医疗报销,其次是为复诊、转诊、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小孩入户等,复印内容以检查报告为多其次是出院小结、住院病历、手术记录等等。

2.1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病历复印管理规定》、要求患者或相关单位按相关规定程序提交身份证或有关文件,并按规定复印客观内容。但有些患者不清楚相关流程,未能及时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或相关法定证明材料。在未能满足患者需求时负面情绪就会引起医患纠纷。

2.2患者入院时由于未能清晰填写基本信息:(包括病人姓名、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地址)。填写不正确出现同音不同字、同名不同姓、同姓不同名等,或未如实填报自己真实性名取用隐瞒或虚报,地址与医保地址不同等,造成调阅病案资料信息内容与本人身份证明信息不一致,基本信息与实际不符,导致复印困难,病人又闹矛盾。

2.3患者不了解相关科室职能,申请程序不清楚,造成患者往返次数增多,出现抱怨,又对医院不满。

2.4按规定,病历复印不包括病案主观内容,而患者认为在病案中所有信息资料皆可以复印和查阅,导致患者不理解,质疑医疗过程中有误诊在治疗过程中耽误了治疗。有的为再次就诊或转诊时有详细资料。在未能满足患者要求情况下,认为医院有意隐瞒病情存在失误进而产生一些过激行为。

2.5出院时多数患者不能同时复印病案把资料一起带走,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完成所有资料整理。有的未按时上交,个别病案不在病案室,有的借出之后未能及时归还,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不满。

2.6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案资料时,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个别患者拒交复印费,认为在医院已缴交了相应医疗费用,,医院应无条件提拱复印相关资料。对医院不理解,产生矛盾。

3、管理与对策

3.1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病历书写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措词清晰严谨,各项内容要齐全,入院记录及时书写,病情记录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分析判断、处理措施及时并履行告知义务和解答患者疑问。

在保护医护工作者的同时要满足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做好各种知情同意书让患者清晰了解并双方签名,各种记录、检查报告单要完整填写,粘贴正确,姓名、年龄、地址要核对无误。

3.2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制定病案质量评价标准,目前医患矛盾的升温,医疗纠纷不断,每一个医护工作者都有被投诉的风险,因此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和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下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病案书写质量。

建议每月定期不定期抽查相关科室病案、检查病案书写质量,对书写质量好的`给予表扬,质量差的作批评并指出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3.3健全入、出院病人登记制度。患者在办理入院时要填写一份入院登记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地址、身份证号、新生儿科加脚印和父(母)指纹。减少信息不完整、不清晰避免医患纠纷。

患者在出院时附加一张温馨提示内容单张,告知患者如需复印病案资料时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明到相关部门申请复印。对于要更改姓名的患者要求补充相关证明文件并附于病案资料中。

3.4病案复印制度公开上墙。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1)明确病历复印申请人或者机构的种类。(2)明确病历复印必须出具的证明文件或法律手续。(3)明确患者复印的范围。(4)制定病案复印流程图,减少医患矛盾。

总的来说,把好医疗质量关,提高病案管理制度,发挥病案的积极作用,树立医院形象,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把医患纠纷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余永明,等.中国病案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吴晋科.医务公文写作与全科病例管理实用全书[M].银声音像出版社,.

[3]何秋苑.从病案信息对外利用谈医疗纠纷的防范[J].中国病案,,8(6).

[4]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S].广东省卫生厅,.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一、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

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时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2014 年1 月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

2014 年开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甘肃省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从而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2014 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0 万人。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中国道路。坚持扶贫到村入户,积极创新扶贫机制,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贫困人口仍然占到很大一个比例,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扶贫方式粗放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方怎么扶也扶不起来,甚至越扶越穷。

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总书记的嘱托,强调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指明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方向——精准扶贫。

二、目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扶贫工作很难做到“精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扶贫对象界定模糊,扶贫对象常由干部“毛估估”,扶贫资金轻洒“杨柳水”,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二)舍不得脱“贫困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金。

(三)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群众观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四)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三、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精准扶贫要制定好发展规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村而言,不仅需要村民们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抓生产、出效益,还需要有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布局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计划,帮助当地村干部理清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帮困难群众选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针对各贫困村的不同情况,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在政策、产业、技术、信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地帮困扶贫。

(二)精准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

明确工作对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扶贫工作也是如此。首先就要自上而下从“贫困区域—贫困村—贫困户”逐步细化扶贫对象,划分层次、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做好“极贫户”的扶贫工作,并建立贫困对象档案管理制度,为后续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精准扶贫要规范扶贫资金。

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充分惠及扶贫对象,防范扶贫资金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出现。提高扶贫资金的精准度,让扶贫资金直接与扶贫对象发生作用,避免扶贫资金在层级分割的行政部门不断下移过程中被挪用,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

(四)精准扶贫要创新扶贫方式。

原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输血不造血”的单一扶贫方式,导致贫苦地区的群众“等”、“靠”思想严重,返贫现象频发。因此,必须创新扶贫方式:

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扶贫机制,成立帮扶对子,由定点挂钩单位主抓帮扶村的扶贫工作,真正“扑下身子”走进农户家中,像习总书记一样真正了解贫困户的真实生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对帮扶村进行“造血扶贫”,同时完善扶贫开发的问责机制,贫困县的考核机制将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加大挪用扶贫资金等行为的成本。另一方面,改变扶贫资金投放形式,将之前“直接投放”扶贫资金转变为致富奖励、银行贷款贴息或是生产保险金等多种形式,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完善小额贷款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五)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

加油站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7

一、油库固定消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设计达不到规范要求

近些年来, 加油站油库安全问题在社会各层面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人们希望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措施的功能更加完善, 操作更加人性化, 这就对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考察发现, 许多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的设计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 关键技术参数不合理, 没有达到消防要求。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对现行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的技术参数进行复核后发现, 尚有许多加油站油库存在着消防水池深度不够、泡沫罐体积低于最低容量标准的现象。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冷却水和泡沫供给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冷却水供给压强过低、泡沫供给强度设计太过随意等现象。 (2) 消防工艺设计不合理。根据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和国家规范的规定, 加油站油库消防设施消防泵房力必须要设置备用的消除冷却水泵以及泡沫混合夜泵, 另外消防泵必须要配备备用的动力源。

2. 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一些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的设计没有问题, 但是在施工阶段产生了许多问题, 无法按照设计标准完成施工任务, 导致油库灭火系统的质量无法保证。其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在冷却水出口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安装清理装备, 泡沫发生器的管道没有引到油库之外等。另外, 在加油站油库的管道安装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水位安装位置不正确的问题。还有的人将泡沫液的出口设置得太高, 导致在真正使用的时候容器内的沉淀物无法顺畅流出。

3. 对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缺乏管理意识

现实生活中, 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对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的管理意识普遍普遍薄弱, 管理欲望不强, 管理效率低下, 使得消防设备的完好率偏低, 许多设备在安装好之后就无人问津, 对于设备的老化和破损无人过问, 到了真正派上用场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探究工作人员对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管理的现状, 发现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 对设备的维护不够全面。一些工作人员对消防设施的维修工作不够用心, 在日程的巡视和养护过程中没有照顾到视野的死角, 致使泡沫产生器产生堵塞, 泡沫比例混合器生锈等现象。 (2) 没有定期的维修检查。为了保证消防设施的性能, 能够充分发挥消防功能, 需要对加油站油库消防设施实行定期的巡视和检修。如果油库消防设施出现问题而不及时检修, 会导致整个消防系统的灭火性能下降, 使用寿命降低。

二、油库固定消防设施的改进措施

1. 保证油库固定消防设施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师在对加油站油库消防设施进行设计前, 首先要对实际情形进行调查, 参照既有的信息对设计图进行合理的规划, 充分照顾到施工的现场情况, 然后才能进行设计工作。在做设计时, 要保证设计图主要技术参数的正确, 同时保证设计标准不低于规范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泡沫液的选择。高倍数泡沫液分为3%和6%两种型号, 推荐采用3%型。当采用的是新鲜泡沫发泡时, 可根据水源选择淡水型或者海水型高倍数泡沫液;当利用火场中的热烟气发泡时, 需要采用耐烟型高倍数泡沫液。 (2) 水源的水质。水温对泡沫液的发泡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要求给水水温应当维持在5摄氏度与38摄氏度之间。 (3) 系统的管路系统。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兆帕, 泡沫液、水和泡沫混合液等在主管道内的流速应低于5m/s, 在支管道内的流速应低于10m/s。管材的选择上, 系统的固定干式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 支管网应采用不锈钢耐腐材料。所有管网应经过水力计算。 (4) 泵的型号需经过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的计算。消防水泵和泡沫液泵均应配齐备用泵, 泡沫液泵还应采用耐腐泵及附件。

2. 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要求验收人员严把工程质量关, 依据验收工作的标准程序严格执行, 做到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坚决不验收。对于在验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应当勒令施工方及时返工, 对验收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做出整改, 同时将验收内容及时上报, 不瞒报, 不漏报。施工单位经过整改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3. 强化人们的消防意识

强化人们的消防意识, 需要加强消防技能的培训。加油站油库的泡沫灭火系统对于加油站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到加油站油库消防工作的全局。为了加油站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建立起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消防队伍迫在眉睫。因此, 加强对加油站工作人员的消防技能培训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加油站油库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定期举行消防演练的方式锻炼工作人们的消防能力。

强化人们的消防意识, 还需要建设完善消防安全组织。将检查油库固定消防设施出现的问题当做消防安全组织的头等大事来抓, 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完善规章制度和消防条例

现有的加油站油库管理和消防制度还存在这一些遗漏和缺憾, 完善加油站油库的管理制度需要找出这些不足, 针对具体问题及时作出修改补充。实施管理责任制度, 在油库消防应急预案和消防职责中确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责任人, 消防设备上需要标明负责人的姓名信息和维护检修的具体时间。同时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 把消防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个人身上,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从而对自己的具体工作认真负责。另外, 还要建立健全加油站固定消防设施的保养维护制度, 推行定期检修, 每隔两到三年对油库泡沫灭火系统实施一次喷泡实验, 以期将可能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5. 将消防措施条例落到实处

仅仅依靠完善的制度体系还是不够的, 只有加强执行的力度, 把条例上规定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才能排除隐患, 保障加油站油库的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 加油站油库固定消防设施对于加油站的安全工作有着核心意义。由于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以及消防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的加油站油库泡沫灭火系统在管理和应用中还有着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消防观念, 做好泡沫灭火系统的维护工作, 将消防安全条例落到实处, 为加油站的油库安全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光辉.大型油罐火灾爆炸危害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19-22.

中国家族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8

家族企业家最普遍的一个特征就是:微观精明,宏观糊涂。对三步之内的事情可谓是算计到了毫厘不差的程度,而对于十步之外的大局问题则缺乏把握,甚至根本不去探究。实际上,我国家族企业家大部分都信奉“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的哲学思想,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还停留在“边干边学”的旧式思维中,没有真正的战略思维。请问,家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存在哪些误区,如何才能塑造正确的战略观?

我曾经总结过家族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五个失误:第一、根本不要战略管理,在为数不少的家族企业老板的头脑中,赚钱就是战略目标;

第二、见树不见森林,由于家族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多是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杀出来的,常常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第三、将战术运用当战略管理,家族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解决商业问题时,以个案分析起来,采取的手段总是十分聪明,如增设一个部门,出台一项制度,新开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一项新业务,关掉一个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急管理,错把战术当战略,经常在一次次喝彩声中使企业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

第四、或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不能很好地平衡“远虑近忧”,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驾驭全局,不仅驾驭企业现实,而且驾驭企业未来,战略管理的观点要求家族企业不能好高骛远,在收入支撑不足时盲目大举扩张;也要求家族企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谋划长远。但不幸的是,这种极具指导意义的观点在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市场,更不用说实践。

第五、机会导向严重,导致多元化经营上出现重大失误,一般家族企业走上多元化道路的规律大体上都是这样:由于本行业的利润正在逐渐减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老板有一天突然看到某一新兴行业出现突发性繁荣,于是“坐不住”了,就把公司有限的资源投向那个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行业,而由于资源他投,对公司原有行业的支持力度急剧下降,公司老行业逐渐出现萎缩。而进入新行业之后,由于市场不稳,对行业状况不熟,公司未有明显的优势,拼搏一阵之后又发现并没有多大收获。

实践中,家族企业的战略失误还不止上述表现。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本在于大多数家族企业没有树立一套非常明确的经营理念。只有自身的经营理念明确了,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战略观。只有保持原则的一致性,才不会迷失方向。

家族企业在初创阶段只是努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生意有所起色,而经营理念也正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渐确定下来的。对家族企业来说,惟一不可变更的东西是它的基本经营思想。经营理念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为何聚集起来建立和运营这样一个家族企业?我们的家族企业存在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管理方针是什么等。经营理念对指导家族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明确的经营理念,才能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和行为准则,并付诸行动。家族企业也才有长远的生命力。

企业文化的误区及构建切入点

企业文化的形成对实施公司的战略规划、发展壮大员工队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知,这对企业的持续生存提出了挑战。请问中国的家族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应该以何为切入点来塑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体系?

有关企业文化的著名国际案例是美国王安公司的兴衰史。1984年该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3亿美元,雇有2.48万名员工,可谓实力雄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王安本人对家族外的美国高层主管不放心,也不信任。因此,当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便把公司的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本应继承权力的美国经理却遭到了冷落,结果导致了许多有才华的经理人在关键时候离职而去,使公司业绩一败涂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概括来讲,中国家族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上主要存在四种误区:

第一、企业中根本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明确表述,也无所谓什么企业文化。企业从上到下不关心这个话题,从根本上否定企业文化的作用,乃至于否定企业文化的存在;

第二、企业文化是做给外人看的,企业文化是宣传手段,是面子工夫,是时髦,是时尚,企业有很多口号、宣传片和宣传册,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游玩活动。宣传的内容、喊出去的口号与企业的战略决策根本不相关;

第三、企业文化是“说说”听的,主要是“忆苦思甜”的。企业文化往往只注重口头教育,不能通过工作流程规定和制度奖惩引导体现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第四、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在员工手册上,在宣传材料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落实,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

企业增值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组织内部共同协作的能力,而这种协作能力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的。在一家企业内部,徜若没有相互信任,缺乏共享的价值观念、专业知识以及共事合作准则,那么,其员工之间就无法彼此信任,企业的社会资本难以形成,经营效率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增强。不同企业,企业文化的根基与导向是不同的,但是对于家族企业而言,我认为,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突出家庭亲合力的特色。家族企业是家庭关系与企业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具有的独特企业文化传统,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突出家庭的亲合力特色,要以家族成员之间信任度高、目标容易统一、经营中“道德风险”行为概率小的特点,来培育企业精神、共同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其次,构建平等、和谐的人文氛围。家族企业的一个特点是,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在文化和情感上相对封闭和带有心理优越感的“家人”圈子,偏听偏信,任人唯亲。这会严重打击非家族企业成员,扭曲和扰乱企业正常的管理机制。良性的企业文化要尽力消除企业内部存在的这种固有的不平等现象,做到对内以全体员工为本,对外以顾客、用户为本,而不是只考虑家族成员。要在企业中提倡平等、公平、公正意识,教育和管理好所有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真诚沟通,同甘共苦,和谐共处。使员工才会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自觉地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与长远目标,发自内心地去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及时吸纳新的理念。家族企业成功之后容易滋生事业和文化上的自满心理,不自觉地排斥新文化、新观点、新理念的进入,这势必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家族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进行管理创新的同时,把现代优秀企业文化融

入家族企业的规章、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等方面,培养新型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塑造职工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才制约的瓶颈与突破

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创立之初,家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但到了企业的成长期,人才就显得紧缺了。人才引进难、流动难已成为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大瓶颈问题。众多优秀人才对家族企业望而却步,即使用高薪可以招来一些人才,但由于缺乏信任感,使其大量流失。家族企业该如何构建自身的人才规划以应对人才瓶颈?

大部分的家族企业在用人上没有长远计划,企业人才匮乏,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当家族成员的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的时候,企业就需要从社会引进优秀的人才来弥补家族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因此,家族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家族企业走出“人才陷阱”不可能有一种全能的方法,我认为,有几个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

首先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有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前者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后者表明其重要程度。当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最深层的因素,家族企业的“人才陷阱”,根源就在于价值观的冲突。家族企业应当以此为目标,把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作为走出“人才陷阱”的制胜战略。

引进现代激励机制和方案。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积累了许多激励企业员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家族企业走出“人才陷阱”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这些经验主要是: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股票期权制度。该制度就是公司给予其特殊员工在—定的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制度对企业的特殊员工具有两方面的激励作用:第一,报酬激励。在股票期权制度下,如果公司经营得好,公司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特殊员工就可以通过行使股票期权制度所赋予的权利而获得可观的收益。第二,所有权激励。特殊员工一旦购买了公司的股票,他们就成了公司的所有者,取得了与普通股东相同的地位。作为所有者,他们当然也希望公司能实现更多的利润及资产增值。这样,股票期权制度就把特殊员工行为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家族企业没有实行规范的股份制,但是借鉴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机制,给予各种人才以远期收益的权利,还是有助于留住人才的。当然,也要注意防止这一制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终身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近几年来,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这两种激励机制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甚至日本一些企业也开始改革这两种制度。但应看到,这两种激励机制虽有论资排辈压制人才之劣,却也有激励员工稳定人才之优。我国家族企业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将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岗位年薪制、远期收益权等配合使用。

老板人格魅力的自我提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具有人格魅力的老板对员工,尤其是对各类人才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是不言自明的。家族企业要走出“人才陷阱”,最终还在于老板自己。其他措施都涉及老板与人才的协调,只有人格魅力,非老板本人不能提升。家族企业的老板们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需要进行全面的自我修炼:关心祖国命运,具有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了解市场及产业发展大势;朴素的感情与现代领导艺术相结合,等等。总之,家族企业要走出“人才陷阱”,老板不仅应成为精明能干的领导,而且应成为各类人才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不仅自己事业有成,而且使每—个人才、每一个员工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接班人的两难选择

当前,许多中国家族企业正在或即将进入传承期,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继任者是关系企业永续生存与经营的关键问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考察世界各国家族企业的成功经验,继任者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以供国内企业借鉴:子承父业、职业经理人继承,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子承父业这种路径选择对于家族企业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对于家族企业的继任者来说,首先面临的是信任问题。在家族观念强烈的中国,家族企业文化决定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感要强于对外部人员的信任感。其次,也是由于国内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信用制度的局限所至。由于国内职业经理人市场尚不完善和成熟,缺少职业经理人的市场组织体系和道德约束体系,即使个别职业经理人做出丧失信用的事情,也照样能够混迹于职业经理人队伍中,这就直接影响了职业经理人的形象和可信任度。第三,一些经理人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家族主义取向,即把做经理人看成是为他人做企业,即使给予很高的收入补偿,也大都认为不是为自己或为家族做事。在严酷的现实下,家族企业所有者很少让职业经理人来担任企业的关键职位。

目前,一些家族企业开始尝试选择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的继任者,其主要考虑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目前,中国家族企业在治理结构与管理上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家长决策制,一旦出现决策失误,整个家族将面临完全垮掉的风险。二是任人唯亲,不利于引进家族外的优秀人才,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三是封闭式产权制度,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融资比较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进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来克服家族企业的种种弊端。其次,家族内缺少可以胜任的继任者,子女未必都适合经营企业,而且多个子女经常为争夺接班人位置而产生争执,从而导致企业分崩离析。面临企业经营者的继任问题时,相当比例的家族企业内没有可以胜任的继任者。针对这种情况,理性的企业家应当选择职业经理人。虽然这种委托代理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集体叛变”等道德风险,但是克服这种风险的过程,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家族企业的生命延续

在我国迅速崛起的民营经济中,有90%以上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这些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本土民营企业,很多已经进入了上下两代接班的交替期,对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竞争环境还相对不成熟的本土企业来说,如何选择接班人、如何进行权力交接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麦肯锡一项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还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继续生存。

接班人问题往往直接关系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的生命延续。我并认为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是更好的选择,职业经理人接班后导致企业失败的案例并不比家族成员接班的少。我认为,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还是家族成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关键在于现任的领导者持什么样的传承理念,创办人的动机和价值观事实上决定了问题的答案。

如果现任领导者将企业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当然要把企业的控股权和直接控制权交给家族成员,单单是持有这样的理念,接班后,企业失败的几率当然也大,接班人的人品、能力、兴趣都会为企业的失败埋下败因;如果现任领导者的出发点是让企业的生命延续下去,而不是企业的控制权,将企业传承给家族成员或职业经理人就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这时接班人的“人品与胜任力”成为选择接班人的基本原则,以能力与人品作为评判原则,传承的成功概率自然要大一些,当然,在同等条件下,家族成员是优先选择的对象。

上一篇: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总结下一篇:个人简历的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