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2024-10-15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共7篇)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篇1

名牌是著名商标、知名产品、知名企业三位一体的有机组合,不仅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准、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的象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加快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近日,我室会同市质监局对全市推进名牌战

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推进名牌战略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坚持政府推动和骨干企业带动,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进计划,积极营造品牌兴市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突出扶优扶强,重点在化工、机械、电子、医药、纺织(丝绸、服装)、轻工、建材等产业及地方特色产品中培育发展名牌产品,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大大提升了黄山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产业规模、素质不断提高,产业品牌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40295户,内资企业4268户,外资企业101户,私营企业3957户。全市拥有各类注册商标800件,其中:农副产品商标200余件(茶叶占119件),旅游服务商标32件(宾旅馆商标17件,旅游景点商标8件,天津方舟集团注册“老街”旅游服务商标7件)。在这些商标中,获市著名商标41件,省著名商标2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零的突破。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已申请注册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祁门红茶证明商标今年有望申报成功。

2005年底,全市共有18家企业的19个产品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徽州区8个、屯溪区4个、黄山区2个、歙县2个、休宁县2个、祁门县1个)。黄山毛峰茶、太平猴魁茶、黄山贡菊花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省12个),全市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33家。2006年9月,我市又有4个产品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名牌产品覆盖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体现了黄山地域特色、经济特色和黄山工业制造水平,对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品牌建设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从2001年开始启动全市“质量兴市”工作,祁门县、黄山区、歙县先后被列为全省“质量兴市”试点区县。通过加强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做好“贯标”、“采标”工作,加快计量检测体系、保证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工作,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体系认证。据统计,全市有100多家企业(大多是工业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黄山风景区等单位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57家企业共15类64种产品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31家食品生产企业133种产品取得qs证书;13家企业18个产品获得“3c”认证证书。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重点骨干企业80%以上采用国际或国内先进标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全市有市级质检机构1家(市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所),省级茶叶质检中心正在筹建。

(三)品牌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不断加强。一是强化了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建设。成立了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名牌战略领导小组,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安徽省质量奖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黄山市实施〈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创建名牌产品工作的实施意见》、《黄山市质量奖管理办法》。二是强化了品牌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制定完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质量责任和质量奖惩机制。建立名牌产品培育库制度,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培育工作。对重质量、创品牌、守信用企业在技改、贴息、税收、信贷、用地、能源等方面重点给予倾斜。市政府建立了质量兴市专项资金和奖惩制度,对获中国名牌产品、安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给予通报表扬,分别奖励10万元和2万元;政府采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名牌产品;名牌产品自动列入各部门打假保优重点范围,享受优先宣传和重点保护,优先安排参加各种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质监、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调动企业创建品牌、发展品牌的积极性。新闻部门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信用意识。

二、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名牌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与兄弟地市和周边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市名牌产品数量少(仅达到全省各地市平均水平),而且在争创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在全省处下

游水平,这与黄山市的知名度很不相符。

一是企业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的意识不强。有些企业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有没有品牌无所谓,缺乏创牌意识;有些企业把品牌仅仅看作是一个产品的外在形象,只注重产品包装和广告推广,而忽视了品牌的内在建设;有些企业虽然能积极创牌,但是往往把名牌称号、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当作荣誉,没有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有些企业生产发展了,品牌做大了,却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商标被人抢注现象严重。全市商标注册总数800件左右,占全省全省商标注册总数3万多件的2%不到,大约平均10户各类企业或50户个体工商户才拥有一件商标。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全省有5件,我市为零。全省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我市为零。全省有安徽省著名商标492件,我市目前仅有25件。另外,外省市用我市著名景点注册各类商标已高达460多件(省内注册60多件,省外注册400多件),黄山本地注册仅30多件。

二是名牌数量少、结构单一,品牌竞争力不高。从横向比较来看,在国内:自2001年开评中国名牌产品以来,全国共评出461家企业生产的501个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底,广东省有中国名牌产品163个,居全国首位;在华东地区,浙江有中国名牌产品140个,山东118个,江苏99个,福建60个,上海48个,江西10个,我省9个(今年内有望达到19个)。目前宣城、池州、安庆、铜陵等周边地市在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方面均实现了突破,而我市空白。在省内:全省共有367家企业、448个产品获得安徽名牌产品。安庆市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安徽名牌产品40个;铜陵市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37个安徽名牌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巢湖市有安徽名牌产品42个;芜湖市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安徽名牌产品24个;池州市有安徽名牌产品15个。如与浙江省相关地市比较,差距则更大。2005年,在浙江省140个中国名牌产品中:绍兴26个、温州25个、宁波33个,台州8个;在355个国家免检产品中:温州82个、绍兴48个,台州31个;在55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绍兴10个、温州9个,台州6个;在1039个浙江名牌产品中:宁波149个、温州127个、绍兴160个,台州96个。

从纵向比较来看,名牌新产品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所占比重低,获安徽名牌产品的企业仅1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10%。从名牌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情况来看,名牌产品结构单一。我市名牌产品主要在机械、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而农业、服务业名牌所占的比重很低。从名牌产品产生的效益看,品牌经济总量不大,名优产品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不高,品牌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例如2005年,铜陵市名牌产品销售总收入176.7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7.6%;利税总额达到14.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0.6%。而我市名牌产品企业工业总产值仅19.44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4.45亿元的26.1%;利税总额2.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6.07亿元的33.1%。

三是品牌综合培育机制不健全。缺乏品牌培育长远发展规划,品牌全面发展目标和具体培育对象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综合性的培育措施,部门间质量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健全,产品标准、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商号保护、检验检测等创建品牌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另外,我市目前尚未建立名牌发展基金,获安徽名牌产品的企业现在只能由同级政府兑现奖励政策,且2万元奖励标准远低于周边城市,且由于各区县财政状况不同,有时还难以兑现。而福建、广东、浙江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普遍在100万元以上,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奖励在10万元以上。我省合肥市、芜湖市对中国名牌的奖励是50万元,宣城市对中国名牌的奖励是20万元,池州市对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或国家出口名牌的奖励是20万元,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奖励是10万元。

三、下一步推进名牌战略工作的目标和对策建议

主要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开展“黄山市级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品牌兴市”,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品牌建设的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我市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使全市质量管理和品牌工作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全省同行质量平均水平,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质量先进水平,在主导产业、支柱行业中创建一批居行业前列、有较强竞争力和生产规模的省级名牌和中国名牌产品。

到2010年,全市50%以上的规模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等质量体系认证,80%以上的工业企业配备必要的计量检测设备,建成1个省级质检中心。80%的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力争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以上,国家免检产品1个以上,省名牌产品30个以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以上,黄山市知名品牌200个。使我市名牌产品的总数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名牌效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工业品牌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0%以上。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壮大企业规模和提升产业素质为根本,不断夯实“品牌兴市”的产业基础。立足黄山的现实基础,不断挖掘我市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块状经济的优势和基础,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和提升制造业品牌。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高端切入、迎接辐射”的原则,大力发展以市新城区为龙头,区县工业园区为支撑的园区工业体系,打造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平台。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独特的资源优势,紧邻长三角的区位条件,围绕旅游商品、山区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壮大新型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提高工业聚集度。培育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光源及电源、旅游商品加工五大成长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辐射扩散效应,加快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0户,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0户,超10亿元企业达到2户。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围绕建设山区生态、高效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茶业、竹木业、蚕桑业、果蔬业、药业和养殖业六大主导产业,打造茶叶、木竹制品、茧丝绸三大行业品牌,建设有机茶、食用菌、茶油、竹笋、山核桃、枇杷等绿色食品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三是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品牌。积极推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引进先进服务业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产品,提高竞争能力。重点在旅游、金融、房地产、餐饮、教育、现代物流、文化娱乐等领域争创服务品牌。四是围绕提升块状经济水平,切实加强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引领块状经济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同协作,以区域整体力量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市场服务商标等,联合注册创建区域性的集体品牌,重点打造若干个国字号基地。五是围绕提高产品档次,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品。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推动企业采取国际先进标准,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体系和行业认证,推进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延伸。六是围绕提高专业市场的层次和品牌效应,努力塑造专业市场品牌。引导专业市场进行服务商标的注册、管理和保护,提高市场的品牌信誉度,实现商品品牌和市场品牌互促共进。

(二)以“质量兴市”工程为抓手,不断夯实“品牌兴市”的工作基础。进一步重视品牌的基础性工作,为成功品牌的创立、成长、成熟、延伸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重视研究与黄山产业密切相关的重要技术标准,推动高新技术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信息标准化、现代物流标准化等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标准化水平。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旅游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争取年底前完成食用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贡菊等具有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特征的农产品的种植、贮运、加工、保鲜工艺标准和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以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社会和谐、国际知名的现代旅游城市为目标,以黄山旅游地方标准的制定为突破口,制定完善旅游、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服务质量地方标准。二是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引导各类企业积极申请国内外各类先进认证,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积极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深入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降废减损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加强计量、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大资金、设备和人才的投入,集中力量办好省级和市级质检中心,加快推进新城区检测中心建设步伐,确保2006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三)以实施名牌战略为途径,不断丰富“品牌兴市”的载体。要以积极组织开展“黄山市级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明确培育目标。建议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创新机制、开放集成,多方联动、协调配合”的思路,科学编制《黄山市实施品牌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分名牌培育发展计划,对全市品牌建设进行科学指导,宏观管理。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分别编制子规划。二是创新方法,不断拓宽品牌培育的路径。一要“做大做强”,对我市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产进行扩张和延伸,促进规模企业早出品牌、多出品牌。二要“外联内合”,一方面,通过贴牌生产等方式,加强同国内、国际一流企业的合作,直接学习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产业优势,鼓励同行业或同产业链企业联合,“抱团”创品牌。三要“整合集聚”,发挥我市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产业园区的整合和提升,促进企业空间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创建区域产业品牌。四要“梯度开发”,使我市的品牌产品形成合理的梯度结构,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三是精心组织开展“黄山市级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基于我市目前经济总量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申报安徽名牌、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受到不少限制,建议把一批骨干企业的特色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类产品纳入“黄山市知名品牌”评价范围,先行打造一批市级知名品牌,进而积极扶持、培育,做大做强,为下一步争取实现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零”的突破打下基础。

(四)以增强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品牌兴市”的实力和活力。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优势是企业强化品牌建设的底气和实力所在。一是激发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黄字〔2006〕26号)和“工业20条”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瞄准国内外先进产品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攻关活动,开发各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层次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努力增强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力,争取在各个优势产业都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二是努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继续抓好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质检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为品牌建设和块状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努力使黄山成为创新的“洼地”,推动“黄山制造”向“黄山创造”跨越。三是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实施。切实完成重点领域技术研究开发和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两方面任务,优先发展21个重点产业、行业的技术和产品,启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车用仪表及电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经济示范和旅游业信息化等5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抓好创新主体推进工程、创新成果推广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4个工程建设,支撑率先崛起。

(五)以加大质量监督和品牌保护为手段,努力营造“品牌兴市”的良好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力度。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商标、专利、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保护,重点打击假冒、侵权知名品牌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重点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继续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活动,加快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信用监督、失信惩戒制度。开展质量守信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质量白皮书定期发布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成立商标、商号保护自律组织,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保护体系。

(六)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品牌兴市”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进品牌兴市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庞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议在全市开展“品牌兴市”活动。一要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黄山市品牌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实施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可同市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品牌建设的规划编制实施、综合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区县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及时制订实施方案。二要加强服务,完善政策。全面总结现有扶持品牌发展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经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深化实施名牌战略的政策意见。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强化自身职能,进一步优化服务,做好品牌的培育、辅导、认定和申报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品牌培育的扶持和奖励政策,建立市、县(区)两级品牌培育专项基金,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三要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职能,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协调沟通,尽心尽职为品牌培育“铺路搭桥”。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品牌兴市”活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品牌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支持和参与“品牌兴市”活动,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社会互动”的品牌建设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经济强市和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实现“三最”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篇2

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战略构想

新时期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需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因素,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的产业体系,使全省经济纳入由主要依靠资源优势转向主要依靠结构优势,由单一支柱产业转向多元支柱产业,由资源效益为主转向结构效益为主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轨道。

总体思路

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接替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一方面,要深化传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和医药产业等的新型化改造,延伸传统产业链条,再造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推进接替产业培育成长,扶持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接替产业规模化,铸就新兴产业后发优势,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发展格局,构筑经济总量翻番和转型、赶超与跨越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结构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形成以洁净能源生产、基础原材料深加工、重型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基地。调整能源原材料行业结构,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及转变,通过等量淘汰和能力置换,推进洁净生产和循环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工度,控制煤焦生产总量,延伸煤焦产业链;提升电力行业技术及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低能耗、轻污染、节水型、大容量的新兴电力;加快发展特色煤化工、新型化工、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冶金产品,重点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兴建全国重要的不锈钢和铝工业基地;全面提升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内联外引,军地结合,资源整合,兴建新型装备工业基地。与此同时,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并促其规模化成长,加大研发创新,大幅度提升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兴建“数字山西”为契机,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创新经营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发展旅游业;以推进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为重点,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由此推动传统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接替产业成长层次和发展规模跨越式前进,进而实现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目标[1]。

战略重点

基础原材料深加工。基础原材料产业作为全省结构调整重点扶持的领域,尤其是不锈钢和铝镁合金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和市场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明显,开始成长为接替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太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不锈钢设计能力300万t。随着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首都钢铁集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的钢材生产配套改造项目的完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渐成气候。其发展重点是:建设不锈钢管材、型材、制品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市场,围绕扩大特殊钢生产规模和完善品种系列,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特殊钢产品。在铝工业方面,由于铝矿储量、氧化铝产量位居国内首位,煤电资源相对富集,具有成本优势,需要提高加工度。其发展方向是:实施煤电铝联产,大力发展铝材后续加工,使铝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镁工业方面,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全国第一,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其发展重点是:高纯度镁合金及镁合金板棒带、镁合金压铸件和镁制品。同时,加快以纳米材料、高岭土和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主的新材料的规模化发展。纳米材料行业,重点放在搞好产品应用,发展橡胶、陶瓷、涂料、高效抗菌等功能、复合材料;高岭土行业,着重发展精制高岭土,加快产品应用由无机向有机方向延伸;钕铁硼材料行业,以提高中档产品一致性、实现高档烧结磁体批量生产、微特电机等下游产品为主攻方向。

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作为全省结构调整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成为接替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装备制造业应立足比较优势,以提高工业装备水平为目标,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手段,以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体产品为重点,开发和生产一批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产品,为其他行业提供更多先进、适用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其发展重点是:整合培育铸件、锻件、汽车零部件、铝镁合金及深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重型机械、铁路机械、基础机械、电子通信五大优势产品,推动取得汽车整车,煤机成套及系列两大突破,加快推进汽车行业战略性重组力度,带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发展;加速提升煤机行业创新及研发能力,依托太重煤机等龙头,集中力量突破0.5 m以下薄煤层采煤机、新型安全生产装备等技术,形成集采煤、掘进、输煤、井下基础配件为一体的煤机设备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企业整体发展,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产业基地,实现由煤炭装备购入省向制造省、输出省的转变。

洁净能源生产。新时期的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传统产业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着力深化以洗选煤、型煤、煤化工、煤层气、电力为主的洁净能源生产。在煤炭洗选上,重点采用干法和节水型洗选技术,实现深度降灰脱硫,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与效益;在型煤产销上,充分利用粉煤、焦粉、煤泥等做原料生产型煤,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攻克技术难关,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在煤化工产业上,重点发展以煤层气、焦炉煤气、劣质煤为基础的节水型煤化工,加快推进潞安集团煤制油、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电力工业上,深化城乡电网建设改造与厂、网分开体制改革,倡导采用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煤气化联合循环等高效、洁净燃烧锅炉,燃烧中煤、煤矸石发电,加快环保节能发电机组项目建设,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增加电能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围绕电源点,延伸煤电铝、电镁、电铁合金等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规模化发展。

现代服务业。适应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化、标准化、国际化趋势,加大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含量和渗透,结合山西特点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先发展吸纳就业强、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大的现代服务行业,以物流、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发展壮大接替产业,并注意不同行业的交叉和融合。在物流业发展上,瞄准建设环渤海、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煤炭优势构建整体物流产业链,整合提高物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配置能力,将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入物流业,推进物流中转无缝链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在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中提升山西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在旅游业发展上,主要致力于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旅游大省的产业转型基础。推进重点景区建设,突出搞好五台山和平遥古城两大旅游区、太原和大同两大旅游中心城市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大同—运城)黄金旅游通道的旅游区(点)建设,使五台山和平遥古城成为山西整体旅游形象的代表和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根据《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在形成强势文化人才、强势人文学科、强势文化活动、强势文化产业、强势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及其产业对全省GDP增长贡献大,文化及其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用大的“五强两大”战略目标,立足山西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推进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为重点,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十二五”时期全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可达4万亿元。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项目,大力发展清洁技术、环保服务、环保装备、环保产品等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顺应静脉产业暨环保、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潮流,按照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探索节能减排的新产业、新工艺、新服务。推进对蓄电池和电子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综合利用,回收城乡生活垃圾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利用垃圾进行绿色发电等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扶持节能环保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加山西在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例[2]。

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政策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制,推进绿色GDP核算,把资源、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规范资源开发、减少资源浪费、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坚持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的生态化目标,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的有机结合。其次,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补偿制度。再次,完善环境保护监督制约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制环境生态破坏行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围绕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为手段,以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培育为切入点,大力提升基础原材料深加工、洁净能源生产、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聚,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高的支柱产业群。同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比较优势,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振“不锈钢(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富士康(太原富士康工业园区)”等各类专业园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动工业优化升级和快速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规模。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力度,尽快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与置换,扫除产业创新的产权禁区。一是以开放式的重组改造思维推进国企改革,鼓励国内外优、强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以国有资本基本退出的理念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改造,彻底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三是加快资不抵债企业的脱困进程,全面盘活国有资产;四是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在产业转型、企业转产、资产重组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是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确保改革的顺利展开,深入推进,取得成效。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让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放宽市场准入,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扶持优势民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树立各行各业各类民营企业先进典型,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激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发展民营经济,让非公有制经济在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发展壮大,迅速成长为接替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的有生力量。

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产业外向度。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就是高起点、深层次、宽领域地融入国际化大环境,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和协作,整合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大开放带动大调整、大合作和大循环,从而破除封闭体制,赢得后发优势,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依托国内外市场,加快产业的渗透扩张和聚集辐射能力。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创优发展环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切实转变职能,优化综合服务,形成有利于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按照“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体系”的要求,加快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在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及时协调解决影响重点产业和重点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优化环境工作做得更具体、更扎实、更有效,创造“支持改革、鼓励干事、保护创业、注重服务”的软环境,使三晋大地成为投资的沃土、创业的热土、发展的厚土。

优先创业就业,强化社会保障。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劳动力平稳转移是转型成败的关键。一方面优先创业就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推进“全民创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财政、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另一方面,强化社会保障,以巩固“两个确保”和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为突破,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力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键在于转换思路[J].求是,2004(1):41-42.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篇3

关键词:公务卡结算制度 改革 思考

公务卡推广工作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推进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2011年12月,财政部决定在中央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支付“三公”经费、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培训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湖北省财政厅、黄石市财政局也相继下文明确了公务卡消费强制目录。

一、黄石市公务卡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黄石市自2008年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以来,工作成绩显著,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市直共有221家预算单位实行了公务卡消费,市本级已办理公务卡9000余张,消费金额达5000万元,减少了预算单位现金支付结算,规范了公务支出行为。

二、推行公务卡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了财政资金管理

公务卡推广使用能实现公务消费实时查询,支付信息电子化,改变了传统公务消费现金借支消费、还款报账等模式, 确保了财政支出公开透明,极大程度上扼制了单位私设“小金库”行为发生。公务卡携带方便,使用便捷,其推广使用由原来的现金支付方式改为刷卡支付,实现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全程监控,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公务支出流程和数据和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增加了财政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收支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从源头上遏制了公款消费腐败的问题,减少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传统的公务消费采用的是报销人垫付现金或借支现金,再开支后报销冲还借支的程序。使用公务卡消费,简化了用卡单位的财务工作流程,减少了现金使用量,到账及时,安全快捷,资金使用还有20-56天的免息期,减轻了用卡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政财务部门还可以有效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提高了用卡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三)促进了银行卡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银联卡成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银行卡产业链初步形成。针对预算单位工作人员公务消费的公务卡的推出使用满足了公务开支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了银行卡持卡人范围,改善了银行卡受理环境,充分调动了特约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了银行卡的品种和功能,有利于发挥信用卡扩大消费信贷、培育信用观念、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作用,拓展了银行卡支付空间,密切了发卡机构与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良性互动关系,为发卡机构提供了更多拓展其他相关金融业务的机会,促进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三、公务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务卡使用范围有待拓展

在公务卡推广过程中,因公务卡使用市场环境不完善,商家趋向于用现金进行结算和 POS机布点密度小等原因制约,特别是公务卡刷卡的POS机安置点密度小,在农村乡镇偏远地区根本未设置刷卡点,严重影响了公务卡推广工作。

(二)公务卡使用率有待扩展

主要是公务卡发行多,使用少的问题。每年地方财政部门将公务卡制度改革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极大地推动了公务卡发行工作。但由于预算单位对公务卡管理改革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公务卡使用积极性不高,公务消费仍用现金结算,阻碍了公务卡推广工作,也带来了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漏洞。

(三)公务卡网络软件有待强化

在公务卡结算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单位公务卡报销凭证时,困未共享银行支付数据网络,无权将消费凭证与银行支付数据进行实时核对,仅依据预算单位提供的消费票据和刷卡凭证审核报销,不能有效扼制预算单位变相消费行为发生,带来资金管理漏洞,阻碍了公务卡推广应用。

四、推进公务卡改革的几点建设

(一)进一步强化公务卡发行和资金结算工作

完善公务卡使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务消费行为,明确公务开支项目,严格实行公务卡结算,努力提高公务卡使用面。各发卡银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代理银行要协助预算单位做好公务卡申办资格的审核、发卡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结算纪律,畅通结算渠道,不得无理拒付或拒收公务卡结算资金,积极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对财政授权支付的开支项目,要在规定的项目范围,以相应的非现金结算方式办理,不得随意支付现金。进一步推进公务卡软件升级,使软件能切实满足预算单位需要。

(二)进一步改善公务卡使用市场环境

促进用卡环境的整体改善,积极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银联和各发卡银行要根据预算单位公务消费的特点,合理投放POS机具,维护交易网络,确保银行卡交易的安全稳定,为公务卡提供一个优良的受理使用环境。受理公务消费报账业务时,要确保公务卡使用人资金及时到账,为公务卡提供一个优良的受理使用环境。要加大公务卡使用宣传力度,切实推动公务卡结算公务消费,为公务卡试点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公务卡使用监管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篇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市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闯出一条加快农业发展的新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为此,我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作了些调研和思考,以供参考。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0家,市级龙头企业61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有8家,预计2008年,2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利税

2.8亿元,同比增长23.2%;直接带动农户12.7万户,同比增长13%;农户增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5%,户均增收1310元;预计我市列入省“双十双百”工程的七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9.5亿元,同比增长29 %;实现利润 13200 万元,同比增长 18 %;上缴税金 5600 万元,同比增长17.2 %;出口创汇 1520 万美元,同比增长14 %;带动10.8 万户农户增收14256 万元,同比增长11 %。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截止到2008年11月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 127 个,辐射带动农户 3.3万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使 1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较紧密的联合体。如2007年江西恩达家纺公司与瑞星苎麻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苎麻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50元/吨,既保证了恩达家纺公司优质苎麻原料的供应,又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种植苎麻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三是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的区域主导产业,新余蜜桔、优质苎麻、优质稻、生猪、蔬菜等产业已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预计到2008年底,全市建立种植基地面积 67.6 万亩,同比增长19 %,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6 %;建立规模养殖基地235 个,基地畜禽养殖量达到420 万头(只),分别增长21 %和28 %,约占全市畜禽养殖总量的49 %。

二、在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产业布局不合理。以粮为主的种植业主导型产业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初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

(二)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目前,我市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年产值超过

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8家,而全省现有超十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多家,超亿元的上百家。

(三)品牌效应不明显。在科技含量、品牌培植、市场意识等方面,我市与周边发达地市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广东、浙江等地区每年都有农业龙头企业获得ISO9000、14000系列标准或HACCP认证,而我市龙头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企业为数不多;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意识不强,产品竞争力弱,全市没有一家海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全市2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只有7家有少量产品出口,2008年出口创汇仅为 0.15 亿美元。

(四)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我市农业企业科研开发投入较少,龙头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为数不多,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基本上是搞“模仿秀”和实行“拿来主义”。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撑,与全国、全省龙头企业整体水平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按照规划抓落实,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我们要按照已经制定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科学地制定发展目标,处理好种、养、加之间的发展关系,使种植业的面积、养殖业的数量与加工业的能力和布局相匹配,达到种养业和加工业的科学衔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使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当前,我们要按照我市农业产业规划,着力实施“3321”工程,搞好100

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抓好3个万头良种猪场和10万亩新余蜜桔、10万亩优质苎麻、10万亩高产油茶三大农业产业化基地,把农户的小规模生产连接为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第二、抓龙头,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首要任务就是狠抓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实行三个转变:一是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采取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使大者更大,强者更强,发挥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作用;二是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注入高新科技,增加投入,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发挥引导作用;三是国内型向国际型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参与国际竞争。要实行三个转变就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吸引“三资”建龙头。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把“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外国资本”吸引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培育一批外向度高的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二是要整合资源壮大运营,整合现有产业,发展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培植更多企业进入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的行列。三是放手发展私营个体龙头企业。要按照“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私营个体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培育壮大百乐大米、恩达夏布、金土地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珊娜果业8万吨果品保鲜生产线和润合公司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建设,力争3-5家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三、抓品牌,力争在实行品牌化经营上有新突破。目前,我市已确立新余蜜桔、高产油茶、恩达夏布、优质稻等多个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必须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在质量上成势。主要是加大四个力度:一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二是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各地也要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重点予以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大品牌延伸力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各地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要注重实行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四是加大品牌开发力度。在品牌开发上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

第四、抓技术,力争在科技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狠抓科技创新升级升档,在竞争上取胜。目前集中抓好“三引”:一是引导智力培训,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实施农民的实用技术教育,造就一大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篇5

——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吴仕华

今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晋城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晋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显著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谋求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实现了由煤炭大市到旅游强市的历史性跨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积极探索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转型发展的路子,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连续两年开展了“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中国古堡旅游节、太行风光旅游节、旅游戏曲文化节、白马禅寺祈福节、历山舜王坪舜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提升晋城旅游的知名度,全力打造“中西部旅游强市”,使晋城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迈进。我市还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实现了由单一煤电行业到多元产业转型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在积极发展煤炭、化工、电力、冶铸等产业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多元产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市的产业格局中,已看不到以往“煤思维”的影子,全市“一煤独大”的格局开始打破,以煤炭、化工、电力、冶炼“四大基地”和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铸、建材、煤层气、高新技术、旅游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区和美国乐百利特科技公司环保节能项目落户晋城,阳城的建瓷工业,高平的雨润新胜肉类、厦普赛尔浓缩果汁、绿洲大麻、佶利尔和红萍服饰等企业,正在特色精品上做文章,初步实现了由单一煤炭产业向多元支柱产业的转变。

实现了由粗放型发展到生态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市坚持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行共兴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创新型、环保型产业,先后关停了245家小煤矿、60多家小化工厂和700多家小冶炼厂,关停了晋城钢铁厂、城区西上庄煤矸石砖厂和抗磨材料厂等市区的污染大户;大力实施生态战略,森林覆盖率达35.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全市煤层气、沼气和秸秆气居民用户达到26.7万户,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52天;环保工作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优秀奖,东南出入口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实现了由偏重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针对以往民生欠账较多的实际,我们牢固

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改善民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观念,以扩大内需确保增长,以确保增长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基础地位更加巩固,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科教兴市成为全社会共识,我市已连续8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的低保水平提高到1145元,居全省第一,城市低保水平提高到2940元,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80%;社会就业不断扩大,城市零就业家庭全部得到就业援助,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实现了由短期性发展到长效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还大胆探索不同功能区资源配置机制、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补偿机制、干部绩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晋城争先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比如,针对发展转型的需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善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机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重新修编确定了“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一批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要镇、历史名镇和园林新镇,为晋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主要做法

晋城市立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在重点领域求突破,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倚重于煤铁资源,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的压力、生态环境的压力、社会就业艰难的压力和过度依赖煤炭、创新和创造劳动力不足的严峻形势,坚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转型。一是围绕转型发展,通过开展三级干部大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唯煤是图、以煤为重”的传统黑色思维,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二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传统思想束缚,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三是围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确立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努力促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四是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破除“重物轻人”思想,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以政策服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在加快经济发展转变中,我市充分利用“政策”和“服务”功能从总体上加强引导。按照全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时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2个政策性文件,特别是工业转型30条意见,为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扶持上,先后开工建设了40多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和7个煤化工工业园区。市财政设立了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科技研发资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切块资金、城镇化发展资金积极财政政策配套资金等。在政策引导的同时,为确保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市还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委常委分别挂帅的各具体工作推进组,涵盖了推进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构建了压力层层传递、职责明确到位、组织保障有力的推进体系和服务网络。

以强化项目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的关键。按照“建设一批、核准一批、激活一批、支持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我市着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全力谋划和落实项目,扩大各领域投资;

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先后有台湾富士康、香港恒基兆业、豪德、国投、华融、鲁能、雨润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晋城,与中海油、中石化、中联等一批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组团参加中博会、煤博会、文博会,累计签约90个项目,拟引资金近170亿元;同时,还积极争取调产项目、资源型城市转型项目、改善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和“两区”开发项目,建立不低于3亿元的各项政策性扶持基金和配套资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这些措施,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了信心。

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在经济发展转变的实践中,我市十分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使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现代制造业不断扩大。二是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投放市场。三是把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多出优质产品、新产品和精密产品,提高晋城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31个,省著名商标73个。据统计,我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连续8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以典型示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先进典型的培树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先进典型的培树,培树先进企业,如: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大胆创新,勇于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兴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潜心研究的“无烟煤大比例配煤炼焦新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彻底改变了“无烟煤不能炼焦”的行业定论,为我市无烟粉煤找到了一条深加工和转化增值的新渠道。培树先进县,如泽州县“四产八业引领、一矿一业带动、全民创业助推、抓大扶优加速、构筑平台保障”的经验,在全市得到了全面推广。培树先进乡镇,如泽州县巴公镇,积极推动传统煤铁重镇向现代化新型城镇转变;高平市马村镇,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沁水县嘉峰镇,积极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大量外来企业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培树先进村,如皇城村、庄头村、大车渠村依靠煤炭资源转型,司徒村以国有大企业产业转型,岳庄村全民创业转型,洞头村依托城市求发展。这些不同类别的转型发展典型,不仅在全市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验启示

晋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成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大转变推动大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晋城的经验表明,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尤其要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同时,还要牢牢扭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两个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

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增长偏快,是造成单位GDP能耗高、环境压力大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市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即4.2:63.3:32.5的特征来看,经济主体是仍然是第二产业,工业的“重型化”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尚不发达,存在“短腿“现象。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精心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功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我市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以煤化工行业为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呈现出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模式,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既节约了资源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有益的探索说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缓和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也必将成为晋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上下联动抓整改,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晋城的实践证明,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民生指数与经济增长挂钩、民生水平与发展同步,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同时,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看到科学发展的成果,得到科学发展的实惠,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体制不顺、机制不灵,经济发展就缺少动力和活力,运行就缺乏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晋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制度创新。晋城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特别是从承接产业转移、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管理考核等方面,着力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成功的做法,为我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晋城未来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 篇6

林区是江河之源、生态之源、水土保持之源。认真研究“林业、林区、林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深入双牌、江华、金洞等林区县(场)的部分乡镇,走访了近百户林农,直接听取了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和林农对加强林区国土资源管理的意见。调查情况表明,林区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耕地保护、移民安置用地、旅游项目开发用地等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林区社会稳定,林农增产增收。因此,加强林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是解决林业、林区、林农“三林”问题的迫切要求和紧迫任务。

一、林区国土资源的基本特征

1、林地集中连片,面积宽广。我市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越城岭,西中都宠岭——阳明山,南部萌诸岭——九嶷山及其余脉山丘地带。越城岭余脉舜皇山、牛头寨山等矗立于我市西北境地,呈陡峭的自然阶梯向东南湘江河谷低降,构筑成我市的北部林区。都宠岭虎居我市西部湘桂边陲,其支脉紫金山、阳明山横贯我市中部,山体蜿蜒达两百多公里,构成我市中部林区。萌诸岭、九嶷山屹立在我市南疆,构成我市南部林区。我市重点林区乡镇68个,占乡镇总数的36.2%,林区总面积达136.4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1.1%,人平土地面积19.49亩,比农区人平土地面积高33.1%。

2、耕地零星分散,质量不高。我市林区耕地大都分布在山间溪流边,也有小部分“挂”在坡度相对较缓的山坡上,成梯形状。耕地零星分散,质量不高。据统计,我市林区土地中,耕地占36.7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32亩。特别是江华、东安、宁远、道县等部分林区人均耕地不足0.2亩。林区的耕地中,坡度大于20度的梯田占林区耕地总面积的71.2%,且大多是望天田、旱地和菜地,平均产量低。山间耕地因日照时间较短,绝大多数只能种一季水稻,能种两季的耕地少。江华县林区10个乡镇,粮食能基本维持自给自足的,仅有3个乡镇,大多数林农靠销售木材换取粮食。

3、矿产资源较丰富,但基础性矿种和富矿少。我市地处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部,境内地层出露较齐全,构造发育良好,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到2004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地119处,矿种57种,矿产潜在价值1318亿元。优势矿产有:锰、稀土、铷、锂、锡、铅、锌、锑、银等,储量均居全省前列。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较偏避的林区。北部以非金属水泥灰岩、煤、锰为特色,主要分布在东安、冷水滩、芝山、祁阳林区;南部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土为特色,主要分布在江华、蓝山、道县、宁远林区。林区矿产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资源构成存在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小矿多,大矿少等问题。目前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矿业企业规模偏小,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矿山所在的林区植被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截止2004年底,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占用土地和破坏土地植被面积近112106亩。其中,林区的林地和草地面积80305亩,占总面积的71.6%,近几年恢复林区植被面积1909亩,土地还绿率仅为8.6%。

二、林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宜林地面积宽广,但难以开发利用的比重大。我市林业用地面积大,宜林地面积达1446万亩,占山地总面积62%。多年来,经封山育林和建设高效林业基地,特别是近几年限额采伐,林业产业化建设不断加快,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但林区难利用土地比重仍然较大。全市林区有紫色土和溶淋石灰性土等“三难地”14.5万公顷;还有草甸土和风口土1.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1%,紫色土土层微薄,岩石浅露,开发利用难度大。由于土地贫瘠和管理粗泛,全市疏林地面积达4.05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11.1%。

2、耕地资源珍贵,但保护的难度大。在林区耕地普遍偏少,特别是水田少,且大多耕地分布零散,山高坡陡,不适于机械作业。林区人平的0.32亩耕地是林农粮食自给的保命田,对于交通运输极不方便的林区来说,这点有限的耕地尤为珍贵。调查表明,大部分林农缺粮6个月左右,人平均购粮200公斤以上。保护林区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林区耕地质量和单产意义重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林区大部分林农外出务工经商,林区有限的耕地仍有抛荒弃耕的现象。同时,部分林农为减少建新房的成本,有的把房屋建在冲口平坦的耕地上,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林区汛期降水集中,山洪和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每年均损毁部分耕地,而林区由于受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制约,开发耕地成本高,难度大,林区耕地保护任重道远。

3、矿产开发利用粗放、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林区受交通、电力等各方面基础条件制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集约化和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对矿业“三废”治理力度不够,土地复垦率、还绿率低,造成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小矿山、个体私营矿山,既无水土保持方案、矿山污染整治计划,又无环保设施,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废渣,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随着采矿权有偿出让的力度加大,对林区采矿区污染治理、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将带来新的挑战。

4、地质灾害频繁,治理难度大。我市山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62%,属全省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2004年,全市发生大小地质灾害835处,因灾死亡3人,伤87人,毁坏农田324亩,房屋218间,公路2280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467万元。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期间。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华、双牌、宁远、道县、蓝山、金洞等林区。双牌县林区的永江乡共有9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至少有45个自然村。去年,该乡的盘家洞村八公里自然村因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损毁耕地157亩,57户林农被迫搬迁至3公里之外安置。由于地质灾害面广、点多、交通不便,治理难度大。目前,我市林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林农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淡薄,大部分林农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多地质灾害预防、识别、避险、救护等有关知识和技能,仅依靠当地乡镇临时紧急通知后,才匆忙撤离和疏散,没有形成群测群防。二是林区地质灾害防治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防治工作十分被动。三是林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仅靠乡镇国土资源所几个国土员很难完成调查、监测、预警以及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估、勘查等工作。四是防治技术力量不足,资金匮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含量高,工程量和资金需求量大。而国家和省里对我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还不够,特别是每年下拨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十分有限。2003年,我市上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12个,需防治资金2500万元,国家和省里仅下拨40万元,2004年下拨42万元,防治经费缺很大。由于目前我市市、县财力都不强,专项用于防治地质灾害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有的县几乎没有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双牌县是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仅近两年灾后移民的搬迁、安置、灾毁治理至少需要2000万元,而国家、省、市仅下拨治理资金249万元,缺口资金1000多万元。

5、非农建设用地增加,用地矛盾加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林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大,非农建设用地逐年增多。前些年,林区除少量农民建房用地外,大的工程用地极少。近几年来,林区非农建设用地猛增,加剧了用地矛盾。一是在林区大力开发水电站,修建水库,林区有限的耕地变成水淹区,林农粮食自给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占用量锐减,人地矛盾更为突出。据统计,1990年林区人平耕地为0.65亩,2000年下降到0.43亩,2005年仅0.32亩。二是占用耕地建住宅的林农越来越多。过去,林农分散在林区山上建房的多,现在在交通较方便的公路沿线两旁建房的多。同时,由于开山凿石平整宅基地的投入较大,一些林农在平坦的耕地上毁田建房。仅2004年,全市林农使用[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耕地建房就达639户,占用耕地143.7亩。三是因地质灾害,林农搬迁安置困难。由于林区长期较闭塞,林农“土生土长”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意异地搬迁移民。特别是因修建水库、水电站等公益性建设需要搬迁的,林农更不愿意移民他乡,他们对拆迁房屋和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意见很难统一,对安置生产、生活用地的数量、质量等顾虑重重。

我市林区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越来越难。旅游用地属经营性用地,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仅要依法征用,而且必须进市场公开招拍挂出让。况且,旅游项目用地面积一般都较大,用地涉及的地类多样,按《土地管理法》和市政府[2003]9号文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较高,报批土地应交纳的税费较多,开发建设成本增加,影响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如,宁远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商开发建设舜帝陵旅游项目,需征地120亩,按《土地管理法》和市政府[2003]9号文件计算,需补偿被征地群众225万元,到省政府报批这些土地需交各种税费150多万元。仅旅游用地这一项开发商就必须承担375万元的开发成本。

三、林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优势

林区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大,人平土地占用面积优势明显。积极挖掘林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优势,对于加快林区致富步伐意义重大。归纳起来,我市林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耕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优势。耕地资源是保障林农粮食自给的基础,对于交通不便的林区来讲粮食自给意义格外重大。林区有广阔的山地,非农建设包括公益事业和林农个人建房应禁止使用耕地,鼓励林农利用山地就近搞非农建设。同时大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在调查中发现,林区自给能力强的乡村,主要开发利用山谷平地和溪流两岸做耕地。1990年,江华、双牌两县以补助的形式发动林农自发开垦耕地每年达1000亩以上。由于当地政府补助资金的有限,有许多可以开发耕地的潜力远远没有挖掘。据初步统计分析,我市林区可开发为耕地的零星小块资源在3万亩以上。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势。我市林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还属初始阶段,已探明的矿种和储量优势比较明显。以江华大竹源铁矿为例,现有资料证实该矿山的铁矿储量达4500万吨左右,开采总价值评估价可达40多亿元。林区的矿产资源,通过利用山区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矿产资源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

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战略思考 篇7

经济学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倡导者索洛通过分析1909—1949年美国经济数据发现, 资本和劳动力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经济产出, 因此发现了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索洛因其贡献获得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在其理论中, 把技术进步看作是一种外生的力量, 这无法解释为什么资本没有出现从富国流向穷国的趋势, 以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不能通过拿来发达国家技术获得进步。到了1980年代, 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经济学家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学者发现, 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 技术创新行为取决于该经济中的规则和制度。罗默进一步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 得出结论认为, 能否提供和使用更多的创新或知识品, 将直接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增长。罗默因其贡献被1997年《时代》周刊评为年度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并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20世纪以来,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各国普遍认同, 但能否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体制却不容易。前苏联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西方国家竞争过程中, 尽管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 其研发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超过4%, 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3%的水平, 但由于没有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 没有建立起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度体系, 因此除了取得人造卫星等少数领域成就外, 经济竞争力没有获得明显改善。

二战以后,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亚洲“四小龙”崛起,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世界银行将其冠以“东亚奇迹”并全面总结经验。但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1994年发表文章《亚洲奇迹的神话》, 认为东亚没有什么奇迹, 他们的快速发展, 所依靠的无非是国内高储蓄所提供的投资加上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所提供的劳动力, 没有依靠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率提高, 所谓的“东亚奇迹”建立在浮沙之上, 迟早破灭。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应验了克鲁格曼的预言。克鲁格曼因其贡献获得2008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东亚经济发展的教训说明, 没有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 没有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制度体系, 不可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 从过去数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中国技术进步缓慢, 症结不在于新技术无法取得, 而在于制度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传统增长模式的退出存在着多重体制性障碍;另一方面, 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新增长模式的采用, 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的支持。

进入21世纪, 在新的发展阶段, 再谈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 我们不仅要将此看做科技界的问题, 也要看做经济界的问题, 不仅要解决“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问题, 也要解决“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问题。事实上, 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 就必须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根本理念。

二、技术创新是经济活动, 要以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获得高附加值为目标

IBM公司在解释什么是技术创新时用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创新=发明+市场价值。换言之, 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研发活动, 而是一个经济活动, 研发只是创新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国际创新理论和经验表明, 研发靠近市场、靠近产业才能获得成功。

笔者曾经调研的我国中小企业板的一家制药企业, 委托专家做研发, 但拿来的成果却是“原料比产品还要贵”的所谓成果。尽管专家发表了学术文章, 但对企业来说, 这种技术创新毫无用处白白浪费资金。事实上, 不能把技术变成钱, 就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

在我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进程中, 急需技术创新支撑。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 也体现在传统产业发展中。

对技术创新来说, 要能够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要的不是选择做电脑产业还是做圆珠笔产业, 而是选择做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环节。做电脑如果只是组装, 依然没有意义;做圆珠笔如果做笔头、墨水, 却是很有价值。明确技术创新的经济属性, 有助于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 关键是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 获得高附加值。

三、以企业为牵头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 避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被结合”

产业共性技术, 出发点和立足点还是产业, 是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在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时, 首要问题是谁来牵头?这需要把产业共性技术做分类:一种是基础性的共性技术, 一种是竞争性的共性技术, 直接和产品挂钩。对于前者, 可以让高校院所牵头, 但对于后者, 必须明确由企业牵头。从实际情况来看, 后者的需求占多数, 也更薄弱些。在中关村调研时, 笔者就听到许多企业家谈到“被结合”的问题, 高校院所牵头, 经费拿大头, 企业实际做项目, 但却拿经费小头, 这应该引起重视。

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组织产学研合作, 不能“拉郎配”, 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这种深层次的紧密契合是合作开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合作过程中, 坚持产学研各主体定位清晰, 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 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

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出资上看, 政府出资可以作为引子, 不应是全部, 也不应是大多数。要鼓励企业资金作为主体进入, 鼓励社会各类资金进入, 采取市场机制来组织。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是决定产学研合作能否顺利有效的重要条件, 高校院所与企业利益分配问题, 参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参与企业和未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都要提前设计好。

四、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体系, 由市场来检验应用导向的研究

科技评价和奖励就是指挥棒, 这个指挥棒直接决定了科技人员的行为取向。从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角度看, 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体系是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的评价, 不能单纯地以论文来衡量。如果教师不以教学为主业, 医生不以看病为主业, 工程师不以开发新产品为主业, 所有科技人员都是去发论文, 无法真正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实践证明, 应用开发类的科研机构转企改制, 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种改革方向应该坚持, 鼓励应用研究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自主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应大幅度减少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 尤其是面向应用研究成果的奖励。现在, 对科技的重视越来越体现在设立各种奖励和资助计划上, 其初衷是为了鼓励科技人才健康成长, 但过犹不及, 结果却是科技人才面对名目繁多的奖励和资助计划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 在评价应用导向的研究中, 专家评奖远没有市场认可有说服力。笔者调研中就发现, 一些优秀的技术开发者因为在市场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对政府奖励很不关心, 倒是一些只能在实验室中出样品、关心评职称的研究人员更在意政府奖励。

五、需求拉动对推动本土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要把市场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战略资源

在2010年10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C919客机获得来自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国内航空公司的100架订单。这是给与本土创新产品的第一动力。试想, 如果不是政府引导下的本土市场支持, 谁会去采购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航空创新产品?

或许新产品会有不完善, 但没有基于市场的反馈, 就没有新产品的持续改进动力。在对待本国创新产品上, 韩国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当现代汽车一问世, 政府开始采购作为公务用车, 当韩文OFFICE系统研发出来后, 政府和学校率先使用。与其说韩国科技界的创新能力强, 不如说韩国本土市场提供的创新动力更强。

对处于追赶进程的发展中大国来说, 我国的创新成果必须找到应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 现阶段其主要应用者不是国外市场, 只能是本国市场。准确地说, 国内市场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的市场资源具有规模性、差异性、增长性的特点, 这为我国的各类型、各层次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动力。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 就必须将市场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到足够高度, 将应用环节视为与研发环节同等重要。

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来看, 政府研发资助只是外部条件, 来自市场的对创新技术和产品的需求, 才能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的、持续的动力。因此, 启动、发挥本国市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牵引作用, 将市场应用作为自主创新实践不可或缺的环节, 对建立科技与经济结合体制至关重要。

六、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生产、应用和投入的主体, 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近些年来, 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央企取得飞速发展。在2011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 中国上榜公司再创新纪录, 其中央企达到38户,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列第5、第6和第7位。如此好的业绩得益于这些公司的努力,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发展, 但要看到, “大而不强”的现象突出, 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 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还有很大差距, 许多产品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 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 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 工业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约有70%属于外源性技术。

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人才队伍, 关键是要建立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制。首要的是应建立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考核政策和中长期激励制度, 加大国有资本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应对国有企业的科研投入和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设置刚性增长数量目标。

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盈利载体, 更担负着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而且可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争取在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取得国际标准制订的话语权。一旦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生产、应用和投入的主体, 我国的科技与经济结合水平将实现大幅度跃升。

七、大力发展创新服务业, 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趋升高、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降低的情况下, 中国的竞争优势逐渐转向低成本研发。与发达国家研发人员情况相比, 中国的研发人员还处于规模大、成本低的状态。中国现在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5000万人,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255万人年, 均居世界首位。

要用好中国的低成本研发力量, 就要以发展创新服务业为抓手,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 充分鼓励年轻人创业创新。

以创新实现创业的年轻人是天然的科技与经济结合者, 也是全社会最具活力的细胞。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可以让700万人口的以色列成为“创业的国度”,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该市场上市企业的总和, 也可以让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充满创新活力的巨人, 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道。

与科技服务业主要关注研发环节不同, 创新服务业关注创新活动全过程, 涵盖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流程、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业务领域, 提供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生产力促进、金融服务、创业孵化、人才猎头、软件及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战略咨询等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发展创新服务业, 可以构建围绕创新链的全面服务支持体系, 推动创新要素全面渗透进经济活动中, 形成科技与经济水乳交融的良好局面。

八、把企业家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人才资源, 发挥企业家在整合创新要素中的主导作用

在技术创新体系中, 企业是主体, 客户是导向, 市场是机制, 品牌是目标, 院校是支撑, 政府是环境。而在整个创新进程中, 企业家是灵魂。纵观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每个企业都有一个灵魂式的企业家带领, 正如柳传志之于联想, 王传福之与比亚迪, 马云之于阿里巴巴。

企业家是创新要素的整合者。他们带领企业在市场上拚搏, 根据市场需求去开拓、研发新技术, 促使企业迅速成长, 走出了企业创新之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造就的企业家, 成为创新中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笔者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调研中, 听到企业家说, 之所以要创新, 就是为了要活下去。

这种创新不是学术导向的, 而是市场导向的, 是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服务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适者生存, 具备创新能力的“适者”生存。

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 我们最稀缺的人才资源不是技术专家, 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保护企业家就是保护创新, 推动企业家成长就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因此, 要把握企业家成长规律, 努力营造有利于其成长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构建以企业家为服务目标的政策体系。

九、建立鼓励创新导向明确的资本市场, 避免急功近利的投资导向

资本市场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至关重要。硅谷的成功不仅仅因为有一流的技术, 更是因为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机制, 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成为激发硅谷创新梦想的最大动力。从中国的现实来看, 尽管开办了创业板, 有了大量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 但真正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短期利益导向严重阻碍了科技与经济结合。

要明确创业板的创新导向。目前在创业板上的许多公司的创新性并不强, 大量创业板募集资金在银行, 长时间没有任何投向。截至2011年6月30日, 创业板开办20个月内, 已挂牌上市236只股票, 居然有118只、恰好50%破发。喧嚣过后, 我们必须反思, 对比发现了苹果、思科等公司的纳斯达克, 我们更应加强创业板的创新引导功能。

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投资市场。中国现在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大多关注短期项目, 希望速战速决, 越来越向创新下游靠, 回避创新的风险性。这使得许多原本很有创新潜力的初创公司, 因为投资者短期利益要求, 也会削弱长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我们的政府资金越来越充裕的条件下, 应该下大力气引导投资市场关注科技与经济结合, 关注创新型企业培育。

十、政府在推动创新发展中要尊重创新规律, 做到科学作为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上, 各级政府高度一致, 用力不少, 投入不少, 现在许多企业都能拿到成百上千万的经费, 但效果却常不尽如人意。有的企业因为拿到政府经费很多, 不再愿意瞄准市场开发;有的企业认为政府要的是“方西瓜”无法完成, 意思是政府提出的创新目标不符合市场实际。究其原因, 创新是有规律的, 政府支持创新要尊重规律, 才能避免无所作为、盲目作为、低效作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在推动创新发展上务必要以创新生态建设为核心目标, 把握“科学作为”的原则。

“培育土壤”比“拔苗助长”更重要。良性的创新活动一定是创新企业群的活动, 而不是少数几个企业的活动。创新企业群在技术上互相支持, 在人才上互相流动, 在精神上互相鼓励。这样的创新企业群中包含的主体数量越多, 越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越可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内生的创新机制。一旦这种创新企业群形成, 一个区域的创新实践就会从自发行为转向自觉行为, 从局部行为转向全局行为。因此, 对政府来说, 要在宏观的“培育土壤”上下功夫, 这比微观的项目支持、关注少数对象更符合创新规律。

“维护场地”比“下场比赛”更重要。在创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 政府要想准确把握创新方向, 变得越来越难。能够及时把握创新动态的, 只有身处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调研中, 许多企业对创新政策环境提出明确希望:不要命令, 支持就行;不要优惠, 公平就行;不要太多, 有用就行。因此, 对政府来说, 要把维护企业竞争的良好场地作为首要任务, 不要去做教练员、运动员。好的竞赛场地应该是基础条件完善、竞赛规则完备的。要让创新者愿意创新, 政府就要鼓励竞争性市场的形成, 就要通过各种法律和经济手段, 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利益。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 实质上是科技界与经济界结合的问题, 是创新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结合的问题。单单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解决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很难, 但不能仅把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难点, 其实这更是一个增长点。解决好了, 科技工作、经济工作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篇:禾木村导游词下一篇:二年级下学期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