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2024-06-29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共11篇)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1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30:2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全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我办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通过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对我区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办根据区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利用波分复用技术,采取租用新联通(原网通)裸光纤方式,统一构建起覆盖全区党政群机关,集数据、语音、视频等多业务综合传输网络体系。以区政务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为基础,以全面深化、拓展应用为核心,逐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目前内外政务网已覆盖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和副处级企事业共123个单位,以及主要道路(卡)口、重点部位(村街)共86个点位。

(一)统一构建“武清信息网”网络平台

1、“武清信息网”是区政府门户网站,是我区政府信息发布的总平台,是对外宣传武清、展示武清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沟通桥梁。目前网站已联接81个区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网站包括走进武清、武清动态、政务公报、热点问题、政民互动、网上办事、城市建设、政府采购、服务指南等十几个栏目。

2、依托“武清信息网”网络平台,我们先后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农村管理信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动力资源管理、邮件和短信六个应用系统。

(1)武清行政许可服务网。为了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我办特别在武清信息网上建立行政许可服务二级站点。企业和群众通过互联网访问武清许可服务中心服务网站,即可实现网上申报、网上下载表格、网上查询结果和网上行政投诉等业务。

(2)农村管理信息系统。为了促进农村管理现代化,推动农村管理信息化,我办于2005年8月建立了“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对农业发展、乡镇经济、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并录入,方便领导和群众了解农村的各方面情况。

(3)武清劳动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借助市农委在全市进行“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机遇,我们根据区劳动局的实际业务工作需求,本着综合利用和整合资源的原则,开发了武清劳动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此来实现对全区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该系统收录了具有武清区常住户口的劳动力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享受低保、技术专长和等级、就失业情况等相关信息,基本形成了武清辖区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区三级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框架,为下一步构建人口领域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4)武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新农合网络采取vpn设备接入方式,已连接家医院和40个结报处及45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537个单位,该系统具有网络化监督管理、网上结算、即结即报和实时数据交换等功能。市领导对武清新农合网络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参合农民也感觉到了网络方便、快捷。现在无论是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还是区级领导,随时可以在网上监测各乡镇参合农民的就医动态信息。

(5)短信系统。为配合oa系统及时有效传递信息,我办专门建立了短信系统。实现会议通知、公文下发等方面的手机短信同步提醒,目前已累计发送短信4万余条。比如每年夏天用电高峰

期,供电公司通过短信系统向重点企业及时发布电力预警信息,区团委利用短信系统为团员青年就业提供信息帮助。

(6)电子邮件系统。我办为全区党政各部门均开通了电子邮箱,用户达到1000多个。通过电子邮件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即发即收,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二)统一构建“武清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

1、“武清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是武清党政群机关(含区人大、区政协)及其各部门和副处级企事业共116个单位的网络办公窗口。目前开设了领导讲话、工作动态、通知通告、近日要闻、工作研究等9个栏目。

2、依托“武清党政办公网”网络平台,先后建立了办公自动化(oa)、社会应急指挥、行政审批三个应用系统。

(1)办公自动化(oa)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文件收发和一般性材料网上传送

等功能。目前,区五大机关及党政各部门的文件全部实现了网上接收与发送,41个党政部门的98个工作流程实现了网上办理。

(2)社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应急信息受理、预案指挥、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建立起统一的应急处置平台,以实现应急联动各个部门的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也便于实施统一的指挥调度。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该系统既支持处理一般事件又能及时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指挥中心统一接警后,按部门职责通知处警。

一期建立六个应急分中心:水务局、人防办、地震办、民政局、卫生局、消防中队。各应急分中心分别放置一台处警终端计算机。应急管理中心通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2

一、科学发展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指针

1.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意味着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 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 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尽管三者之间有极大的关联, 却是三种不同的发展观。而把这三种发展观统一起来, 才是科学发展观。

2.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科学就是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是辅导员在开展具体事务工作工程中, 对工作理念的升华、工作目标的明确以及工作方法的总结, 使工作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从而达到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因此, 我们需要从辅导员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方法等几个方面去分析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的内涵。

3. 科学发展观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指针。

辅导员工作把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利益和需求出发, 这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念。辅导员工作的全面性, 使得“统筹兼顾”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 辅导员需要做到统筹课内外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网络来共同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要求辅导员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学生的发展要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出发, 既能立足当前, 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又能着眼长远, 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二、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

1. 以人为本是辅导员科学化工作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 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 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长期以来, 由于民办高校环境的特殊性, 很难实现国家要求200∶1的辅导员配备要求, 辅导员长期处于事务性工作的旋涡中, 在实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存在“灌输式”偏多而“引导式”、“激发式”相对较少, 将学校要求的直接变成教育内容强加给学生, 在处理事务时, 存在考虑以“事”为中心的因素偏多而考虑以“人”的因素偏少。并且由于教育的滞后性, 很多工作不能及时体现教育的效果, 个别辅导员在工作的工程中追求教育的时效性和成绩显现, 偏离教育的初衷, 而不能真正地从学生出发, 考虑学生的利益。因此, 在辅导员工作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 在工作中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并结合时代特点, 开展阶段性思想教育活动。其次, 关注重点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对于班级中家庭贫困的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等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 关心大学生的冷暖和疾苦, 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再次, 在教导学生换位思考的同时, 辅导员在工作时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在组织活动、解决学生问题等方面, 都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 使活动真正深入人心, 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

2. 可持续发展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程, 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要体现时代精神、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 辅导员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 必须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在引导学生组织、班集体和学生个人的发展时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辅导员在辅导班集体或者学生个体时, 先要设定一个相对长远的规划期限, 一般以大学的年限为一个期限, 高职高专院校一般为3年。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同时, 辅导员需要根据班集体或者学生的发展进度适时地调整整体计划, 细化目标, 逐层推进。每个阶段的期限可设定为一个学期, 每个阶段的目标不宜太高, 但要确保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 即“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目标”。各个阶段的目标之间存在递进关系, 是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3. 统筹兼顾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即协调好事物各方面的关系, 使之达到“和谐”状态。辅导员工作是纷繁复杂的, 从新生入学报到到离校毕业, 从学生每天起床到晚上熄灯, 从学期开始到学期末, 每一天、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工作, 但辅导员其自身的时间、精力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要解决辅导员个体能力的有限与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 有效的办法就是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统筹兼顾”利用各种资源, 抓住主要矛盾,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第一, 总览全局, 统筹规划。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问题的疏导、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就业指导。这些工作涵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 这些繁杂的工作使得很多辅导员常常是一天24小时连轴转,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局面, 总览全局, 统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要有全面的把握, 把工作分门别类, 事务性的工作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 锻炼学生的能力;思想教育和引导的工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把育人工作融合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第二, 抓主要矛盾, 找准突破。在复杂的事务中, 利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只有抓主要矛盾, 才能找准突破, 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中把握方向。如, 每个年级学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就不尽相同。大一重点关注适应性问题, 大二重点关注干部、党员培养和发展问题, 大三重点关注就业问题, 这些都是辅导员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解决好这些问题, 辅导员工作就能有所突破。第三, 兼顾各方, 综合平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 既善于解决学生中的主要问题, 如学风管理、思想教育、心理问题等问题, 又关注平时可能忽视的问题, 如学生的家庭变故、感情问题、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问题等, 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状态, 因此, 辅导员的工作要注重协调性和稳定性。在实际的工作中,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强求所有问题一律解决, 分析相同问题背后的不同原因, 不搞一刀切, 防止顾此失彼。善于把握各方问题的结合点, 使各个方面的问题得到兼顾和平衡。

践行科学发展观 办人民满意教育 篇3

综观我们马泉寺小学多年以来的实际,虽说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素质教育长期以来不断地坚持开展,但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真正实现我校由“维持型”向“发展型”的转变,达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马泉寺小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内强素质,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即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资源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公平。其中,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又包括办学条件的均衡、教师资源的均衡和生源的均衡等三个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学生享受公正、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均衡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多年来,为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尽余力,近几年,我们区及教育局为我们学校的硬件建设、环境建设投入不少,使我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马泉寺小学是一所较偏僻的农村小学,硬件差、生源少、师资配备不合理,严重超编,在短时间内要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那是不现实的,办学条件的均衡和生源的均衡我们无能为力,但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还是有文章可做的。2004年之前,我校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强的,2004年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后,个人素质、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相继离开,而进来的老师则是被大学校分流下来的,导致了我校教师资源的下滑。但从近几年区组织的调研测试的结果来看,我校的成绩在逐年进步,素质教育的成果也非常喜人。所以,既然已经存在教师资源不均衡的事实,我们就要正确地去面对,去不断地努力,通过加强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逐步缩小已经存在的差距。我认为:一是要加强管理,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工作热情高涨了,工作就好做了。特别是现在的绩效工资来了,如何合理分配绩效工资,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是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二是要切实做好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培训除了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培训内容外,校本培训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首先校长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能走过场。而要认真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学校语、数、外等学科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要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过程、有总结、有效果,逐年提高。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远程教育是一项优质的资源,它不仅能服务教学,而且能服务教师自身,有利于教师的自身进步。它不仅能让农村的孩子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能帮助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能真正用心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我们学校的两位英语教师是由原來的语文和数学教师转行,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但她们所带的英语在区组织的多次调研测试中均名列前茅,主要是她们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利用空中英语课堂这一优质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创新方法,努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至少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健康的身体、求知欲、自主性、自尊和自信、人际交往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我国这句古话蕴涵了朴素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一是要为学生铺就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心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战略工程,是民心工程。我们学校要求各班学生干部一律要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制定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设立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值日班长”“学生会值日”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和谐发展。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结合实际,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我校虽说只有一百多学生,教师专业水平也不够高,但我们始终坚持利用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奥数、作文、英语、书法、美术、体育、象棋”七个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并做到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地点、计划、总结七落实。学校力争逐步将“中国象棋”课打造成学校特色课程,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我们将“中国象棋”纳入一至六年级的课表,每周一节,专职教师任教,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使学生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得到了发展。上半年,学校的象棋队参加黄石市八运会的棋类比赛,获中年级组团体第三名、高年级组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2008年:吴萌同学在首届湖北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湖北省三等奖,吴小萌、吴敏两位同学在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2009年:在第七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我校四年级学生明灿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在第二届三峡杯作文大赛中,我校三年级吴澜同学获得湖北省一等奖、五年级吴蝶、江娟、六年级陈慧英、四年级吴磊、三年级余康同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三等奖。

总之,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为办学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我校由“维持型”向“发展型”的转变,办人民满意教育。

政府采购办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篇4

根据《××县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县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安排》的要求,20*年12月上旬至2009年1月上旬,采购办继续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活动,在工作中,准确把握这一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围绕中心,认真策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结学习成果,深化学习、深入调研,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广大干部党员继续深入学习、深入讨论,进一步研读两个读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新视野、新作风、新措施”为载体,以“四四排查法”为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更广泛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高潮。为了进一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找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在第一阶段调研的基础上,谢世成主任亲自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剖析了政府采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实际困难,寻找政府采购业务发展的政策瓶颈和解决对策。同时全体采购办工作人员加强交流,进行思想解放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问题,为找准制约政府采购工作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对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政府采购工作发展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采购办按照“四对照、四查找”的要求,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态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等方面通过召开会议进一步征求意见。通过征求意见,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为下一步剖析问题、查找差距、明确目标、制定措施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性材料。

三、精心组织会议,深入开展批评,互相帮助提高。

为了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会议效率,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认真撰写了《政府采购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报告中包含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四个部分。下发到各科室,广泛征求全体工作人员的意见,并对各科室所提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和梳理,提交民主生活会时使用。12月下旬,采购办多次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总结了20*政府采购工作开展和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的情况,深入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相互批评和自我批评。与会人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真正达到了敢说真话、直言不讳的效果。会议根据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力度、关心了解职工疾苦、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等下一步整改措施。达到增进团结、相互交流、沟通思想、解决问题、理请思路的目的。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5

根据《中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办实际,制定“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根据县委实施意见的要求,成立史志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长:吕宗业 副组长:王

尊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体,史志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开放活县、产业立县、文化兴县”战略和建设“实力宁洱、活力宁洱、魅力宁洱、和谐宁洱”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促进史志工作多 出成果,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县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经验教训和依据,充分发挥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三、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的原则,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坚持,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坚决改正;坚持实事求是、正面引导的原则,做到有什么问题就查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原则,开门搞讨论,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注重实效,促进发展的原则。

四、方法步骤

按照县委的安排布署,史志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从4月份开始至8月底结束,用5个月的时间,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阶段(4月25日——6月25日)

1、组织单位职工动员大会,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4月28日——5月8日)。

2、组织一次大讨论活动的专题学习(5月8日—— 11日)。

3、组织一场大讨论座谈会,邀请离退休老同志参加(5月12日——16日)。

4、开展一系列学习讨论活动(5月17日——6月15日)。

学习内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二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市二届五次全委会以及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县十五届一次人代会精神;先进发达地区通过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等。

学习以自学为主,单位适当集中学习为辅。第二阶段:查摆问题阶段(6月16日——7月31日)

组织单位职工召开讨论会议,摆问题、找原因,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触及问题、触及思想,认真查摆本单位在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大力倡导争先意识、敬业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开放意识,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和落后的思想观念。

约3至5个友邻单位召开一次交流总结会,互通有 无、共同进步。对查摆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加快整改的力度,促进史志工作的发展。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8月1日——31日)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提出整改时限。

整改要与史志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两不误”。重点解决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能解决的尽量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作出合理解释。

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使史志办职工素质得到加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更有活力和凝聚力。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6

----临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助推薄皮核桃产业发展

临城县地处太行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丘陵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5%,土地贫瘠,产出率低,农民收入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近年来,临城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农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丰富的丘陵山场资源优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全县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规模达到9.48万亩,新发展薄皮核桃6.34万亩,在此典型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发展薄皮核桃积极性十分高涨,全县薄皮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11.25万余亩。生态治理项目区是千年荒岗变成了绿洲,多年的荒草地变成了核桃园,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临城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先进县(红旗县)”。

一、临城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现状

临城县自1999年引种薄皮核桃,2000年由绿岭公司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香玲”、“丰辉”两个优良品种进行规模发展。十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基于薄皮核桃适宜种植、收益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决定在全县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临城县的农业综合开发结合县情,紧跟步伐,自2004年以来,改变了发展模式,由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转而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发展,并且项目和资金规模逐年提高,生态综合治理规模已达到9.48万亩,新发展薄皮核桃6.34万亩,在此支持与带动下,广大农民群众发展薄皮核桃积极性高涨,全县发展薄皮核桃面积已达到10万余亩,并且涌现出:绿岭、绿蕾、新惠通等种植股份制企业37家,种植500亩以上的村或大户有30个,涉及20个村1989户的联户种植,成立了绿康、老龙头等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36家,从事薄皮核桃生产的人员达10000余人,薄皮核桃产业已成为临城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支柱和特色产业,已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到2010年底,有经济产量的3.5万亩,年产66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同时,随着2007产业化经营项目-绿岭公司年产100万吨核桃油深加工项目的建成投产,该县核桃的深加工拉开了序幕,绿岭公司投资2.4亿元的综合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可年加工核桃原果5000吨。绿蕾核桃深加工项目也正在建设。临城县的薄皮核桃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

在临城县薄皮核桃产业不断壮大的影响下,从2010年起,邢台市政府决定投资财政资金1亿元,重点在邢沙临内四个山区县实施市优质核桃种植项目,参照农业综合开发的模式,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实现太行山百里核桃产业带的目标。

二、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经过农业开发立项建设,使项目区的农业 2 生产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种植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从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转变到以林果业、果粮间作上来,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如丰盈村全村2000人,种植薄皮核桃2000亩,人均1亩。进入盛果期后亩产150公斤,按平均售价3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4500元,扣除亩成本1000元,每亩纯收益3500元。仅此一项,为该村群众增收700万元。同时,从事绿岭、新惠通等公司果树管理,人均打工收入可达5000多元,该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二)社会效益。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使土地治理项目区改变了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大量综合配套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薄皮核桃的广泛栽植,促进了农业观光旅游的蓬勃兴起,绿岭公司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闫家庄、南沟被评为省级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加工业、运输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再加上基地生产用工,共解决了1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稳定和谐。同时,通过农业开发项目建设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生态效益。项目区经过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仅2004年至今,就发展优质薄皮核桃6.34万亩,栽植农田防护林网13.11万株,使项目区9.48万亩土地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程度得到 明显控制,土壤肥力显著提高,森林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以上,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使千年荒岗披上了绿装,多年的荒草地变成了高效的核桃园,山岗上建了蓄水池,安上了滴灌,空气湿润了,山岗变绿了,大地变美了,果林里鸟语花香,硕果累累,农业开发项目区已成为人们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领导,确保农业开发项目的高标准。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进行,该县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统一指挥协调全县的农业开发工作,定期召开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同时,在每个项目建设初期都由农开办牵头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成员由农开办有关人员、项目涉及乡镇的乡镇长和主管副职、项目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等人员组成。指挥部设在项目区内工程建设第一线,在项目建设期间指挥部成员必须全部深入项目一线,统一指挥协调各辖区内的项目工程建设,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高标准。

(二)全面发动,真正形成大干农业开发的氛围。随着该县近几年农业开发项目规模的不断增加,项目效益日渐明显,农业开发工作在临城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占到了显要位臵,该县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项目区视察指导工作,几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国家及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项目区进行视察指导,对临城县的农业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该县还通过举办农业开发电视专题栏目以及悬挂横幅、粉刷标语 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开发的惠农政策和显著效益,使临城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投劳搞农业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全民齐动员,全力搞开发的喜人局面。

(三)创新管理机制,争创全国一流项目。一是实行竞争机制,严把立项关。在每年的下半年,县政府召开各乡镇长参加的专门会议,安排下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要求由各乡镇按照农业开发政策推荐自己的项目,进行申报,再由农开办组织人员进行实地勘察,从土壤、气候、水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潜力以及乡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群众筹资投劳能力、村两委班子的组织能力等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对申请立项的区域进行综合考评,形成考察报告,报县政府审批。二是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县政府根据全县农业发展思路和农业开发整体规划,初步确定申报规模2倍的拟立项区域,农开办组织技术人员会同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拟立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要求乡村按规划先打好机耕路框架,解决好工程建设占地等问题,并做出书面承诺,再由县农业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技术人员和项目申报乡镇负责人、群众代表一起进行综合验收评比,量化打分,评出名次,最后上报县政府常务会研究确定。三是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组织水利、农业、林业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在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根据项目批复计划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项目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项工程一张图纸,项目建设严格按设计施工。四是创新办法,加强后期管护。在全力抓好新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还认真抓好老项目区的管理及管护工作,建立健全了物资台帐,进一步完善了项目管护和交接机制,及时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成一个、巩固一个、见效一个。

(四)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农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在资金管理使用上,制定了《临城县农业开发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临城县的农业开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一是不断完善工程和物资招投标制度。从2006的项目开始,该县就根据省市要求,将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工程和物资全部纳入政府采购管理,每个的项目计划下达后,组织农开办、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一起研究制定招投标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建设所需工程和物资的不同性质,对上级部门确定的部分物资按有关规定执行;对投资额相对较大、技术性要求较高且都是财政投资的项目工程,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进行招投标;对其它小型水利工程、需要量大和专营的物资,则采取公开招标、议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该县的农开项目和物资全部纳入了招投标,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二是严把资金拨付关。项目工程竣工并经联合验收后方可到财政局报帐,并且每一笔报帐资金的拨付,除按照省市要求在发票后附齐所有手续资料外,还必须经项目工程和资金的主管领导签字认可。同时,农开办、财政局经常深入到项目区调查了解农业开发资金兑现情况,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专款专用,使每一分钱 都真正花到农业开发工程建设上,充分发挥了农业开发资金的支农作用。

(五)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建设农业开发精品工程。一是分片包干责任制。由农开办主任包项目,副职包区域,一般干部包村包工程,将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使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担责任,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定期调度制。对项目建设按照倒计时管理的办法,实行一天一碰头,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即项目建设指挥部成员每天下班前都在指挥部碰头,对当天工程建设情况和第二天工程安排情况进行汇报;每周一上午对项目组全体人员进行一次调度,大家对各自所分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相互讲评;每个月底召开一次由项目所在乡镇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管副职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各部门以及各乡镇村之间因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三是质量一票否决制。在认真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的同时,还组织技术人员经常在项目区进行检查督促,严格对照扩初设计要求,切实做好施工记录,严格工程用料标准和操作规程,防止偷工减料,确保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7

10月27日, 山东省散办召开了“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党支部书记于东威同志传达了中央、省委的有关文件, 作了思想动员。成立了以于东威同志任组长、刘爱华、吴德玉同志为成员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活动的组织协调, 并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对各阶段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和部署。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使全省推广散装水泥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全面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这次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通过学习实现:在发展思路上要有新突破;在创新工作理念上要有新突破;在思维方式上要有新突破;在技术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节能减排上要有新突破;在提高散装水泥职工队伍素质上要有新突破。

在学习阶段, 采取集体传达文件和研讨交流、个人自学通读原文和收看录像讲座等形式, 迅速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先后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收看了“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理论和现实问题解读”和腾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回顾”等录像。全体党员干部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党支部坚持边学习, 边整改, 确保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如:根据本省散装水泥系统反映比较集中的“散装水泥立法政策滞后问题”, 党支部一班人认真进行了专题研究, 并召开了市、县 (区) 散办主任座谈会和老干部座谈会, 明确了将散装水泥立法工作作为今年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 加大工作力度, 集中精力, 采取重点突破, 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 大家认识到, 科学发展观,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没有观念的更新, 便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 便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 便不会有发展的率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时代潮流, 才能形成新思路, 拿出新办法, 解决新问题, 创出新业绩。

党支部一班人根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要求, 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研究分析, 找出了问题和不足, 明确了今后前进的方向。2007年, 虽然全省共完成散装水泥8235万吨, 列全国第一位, 但散装率仅50.64%, 列全国第六位。比上海市低44个百分点, 比浙江省低17个百分点, 比江苏省低15个百分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散装率更低。因此, 我们决不能有“小富即满”的思想, 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8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奔小康的新理念。它“与时俱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究竟怎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开放教育的电大应该怎样定位,路子应该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在三年多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是这样理解和这样做的:

在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探索及实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龙岗电大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与“以人为本”互为目的,相互促进。离开了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基于这种理解,三年来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坚持原则,体现公平公正。主要表现在:教职工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招聘教师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深受群众好评。

关心教师,体现人文精神。无论是教工还是家属生病住院,学校均组织前往看望和慰问。保安员桂敏根身患尿毒症,学校组织教工献爱心捐款20000多元,人均近400元。

关注聘用教师,体现一视同行。电大是一所特殊的成人高校,代课教师无疑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所以我们一直高度关注新聘用教师问题:一是在方法和策略上重视他们。为使代课教师安心工作、解除他们焦虑的心情,我们将《劳动合同》改以往的一年一签为两年一签。二是注重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及时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三是在福利待遇方面,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在编教师的距离。

当前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

思想、观念和环节

科学发展观的瓶颈,就目前的实践情况看,已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问题、更不是工作程序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思想问题、机制问题和制度问题。就我校而言,当前制约发展的瓶颈,有内外两个方面:

从外部因素看:一是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给电大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我国教育结构调整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中,电大受到了“自学考试、高校成人教育、高校网络教育”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大每前进一步,面对的挑战都是激烈的,困难是重重的。二是目前相对不足的办学条件(场地、校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大的持续发展。三是在人们的认识观念上,对电大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等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

从内部因素看:一是教师队伍存在“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认为龙岗分校的招生规模已位列全市各分校之首,没有再进一步拓展的必要。二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还不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要求。三是“以人为本”的机制和制度保障,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创新。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查找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和观念,找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力争使学校工作在现有基础上更加体现人文精神,达到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和谐”就是要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从教育发展目标看,就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坚持高校办学的八字方针。在三年的实践中,为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秉承“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电大教育与龙岗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尽量适应龙岗实际,为龙岗的经济建设服务。

坚持电大办学模式。电大办学模式、办学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入学方面,不限年龄、户籍、身份、职业,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就可报读电大相关专业,特别适合那些既不想或不能丢下工作、又能园大学梦的在职人员和那些想通过学历提高、提升自己、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社会青年。所以我们要架好“平民进步的阶梯”,当好“教育公平的砝码”,做好“人生补给站”的工作。

坚持依法治校、制度创新、注重人文精神。为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我们在坚持依法办学的同时,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废除了一些不合时宜时势的规章制度的个别条款;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职责权益写进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校科学健康地发展。通过制度来促进创新。把学校利益、教工和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协调发展:扩大开放和保证质量的关系。坚持开放教育、质量是关键。質量是电大的生命线和社会效益,我们必须切实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抓好质量保证的五大要素——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系统运作。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关键。严格的学习过程控制是重点。良好、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是核心。

开放教育与其他形式办学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开放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适应社会需要,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大与当地有关部门、企业合作开展岗位培训,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体现电大的办学特色。

办学与服务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库,为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课程平台。办学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服务是办学功能的拓展,两者相互促进。

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也就是“后发优势”的问题,目前,我校的招生规模已位于全市6所分校的前列,但不能有丝毫“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要挖掘内涵,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持续发展提供硬件支持。改善和提升教育教学设备,使学校的办学资源能够适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现有办学场地和改善已有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力争上级的支持,争取另辟校舍,独立办学,解决“一园两校”的问题,为学校拓展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要加强队伍建设,为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一是着眼于教学和培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引进和调整优化相结合,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同时调整不合格教师,这几年我们面向全区公开招聘优秀教师14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11名(含2名留学硕士)。优化了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科学管理、突出内涵、提升教学质量,为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电大的学历属国民教育系列,国家承认学历。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几年在抓招生的同时,一方面狠抓教学管理,成立督学组,加强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监控,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我们狠抓考风考纪,维护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提高电大学历的含金量,让电大的学历取信于民。

[1]张耀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开放教育教学改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2]王 倩,王书领.教学改革课题组新环境下电大开放教育长远发展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民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9

网免费公文网

“>民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32:0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民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民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近年来,民航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民航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实际,解放思想,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强化企业安全服务,优化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全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发展营造了优质、高效、便捷、有序的安全生产服务环境,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动了和谐民航的建设。民航生产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平稳态势,2008年全行业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安全

事故,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次率为,同比下降3%。截至08年底,航空运输连续飞行达1375万小时,保持了持续安全。持续安全的理念和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

今年1月初,一年一度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航局党组确立了2009年民航工作的首要任务,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实行民航平稳较快发展。会上,持续安全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巩固,并将贯穿于民航工作的各个方面。这是民航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民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保障。

科学发展观与民航持续安全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实现,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安全这个重要前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世界充满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着的两个对立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中相对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从宏观社会发展上来说,安全是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安全的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发展的本质上看,科学发展观与民

航持续安全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航安全和发展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民航事业的发展受到安全的影响和制约,民航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出现一些不安全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民航事业发展安全。另一方面,又是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民航事业才能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反之,民航事业发展了、壮大了,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就有条件、有能力在诸如基础设施、技术手段、人才引进、人员培训、激励机制等事关安全的硬、软件方面加大投入,从而使得安全更有保障,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

从内涵上看,民航持续安全的发展的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内涵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和辩证统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方法论。

“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科学发展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安全生产是民航事业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国务院、民航局及其他安全主管部门一再强调,民航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发展中的民航的做大做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生命安全的保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最大的爱心、责任心,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实行人本管理促发展的先进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而要抓好安全工作,靠的是人们扎扎实实的工作和人们在发

展过程中不断的安全追求。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重视做好人的工作,在提高人的安全文化、技术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狠下功夫。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民航安全生产工作追求的目标。

烟草部门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10

“>烟草部门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41:4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烟草部门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烟草部门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基础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烟草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我局(公司)党委工作分工和《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本人于4月1日至9日,深入到**、**、**、**等县市局(分公司)和**公司就“如何围绕‘稳四争三’目标,完善机制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平稳发展”的调研课题,开展实地调研,着力解决企业“发展思路清不清,发展信心足不足,发展方式对不对,发

展基础牢不牢,发展质量高不高”等问题。

调研组一行共走访了**县局(分公司)昌平镇卷烟客户服务部、铁厂乡烟叶站;**县局(分公司)岗度乡烟叶站,**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县局(分公司)广顺镇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等基层站点,实地察看农村客户服务大厅、烟草农业示范点基础建设情况,走访基层站点负责人、卷烟客户经理、烤烟技术辅导员、烟叶专业育苗户、烟叶生产合作社社员,通过开座谈会、交流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查找本单位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基础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一、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局(公司)科学发展难题分析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局(公司)党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烟草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压力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并广

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认为当前我局(公司)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干部员工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如何深入开展;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如何有效推进;烟叶生产面临“稳”和“控”压力如何协调;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如何推动等问题。同时,财务管理、督察考评、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面临着新问题和新要求,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二、调研重点和调研情况

本人领衔的调研课题,主要是针对如何加强改进和提升企业管理,围绕“稳四争三”目标,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在调研中,我们侧重于企业的基础管理和体制机制方面的调研。主要围绕:

1、撤销县级公司法人资格,明确地市公司经营主体地位后体制机制上存在问题分析。

2、如何围绕“稳四增三”目标提升竟争力分析。

3、如何抓好基础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科学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采取实地考察、走访零

售户和烟农、与基层员工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解。从调研中了解到,除了“两烟”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外,目前广大员工普遍关注的是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绩效考评等涉及员工利益的基础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去解决,而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持续的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同时,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企业的基础就不能牢固,企业发展就不可能持续平稳,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基础管理,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要从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入手,重点解决人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把解决人基础性管理问题作为解决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

在“两烟”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烤烟生产要解决好“稳”和“控” 压力,落实好保稳定的问题;卷烟销售要加强服务,提

高销量,落实好保增长的问题。

一是要把加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作为解决烤烟生产“稳”和“控”的抓手,既要处理好示范点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又要协调好重点投入与稳步实施的关系;既做到科学合理,又避免大包大揽或重复建设的问题。示范基地要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基地化生产要围绕“专业化队伍怎么组建?合作化模式如何推广?生产组成形式如何完善?”等问题超前思考,统筹兼顾。

二是要把加大农村客户服务大厅建设力度作为卷烟销售增长点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挖掘农村市场,加强服务工作措施,提高市场服务和覆盖功能,寻找新的销量增长点。

三、下一步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思考

按照省局“打牢四个基础,构建四个体系,实现四个一流目标”的要求,我局(公司)提出了围绕“突出一个主题,实现两

大转变,完善三项机制,抓好四项改革,写好五篇文章,培养六种能力”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两烟”生产经营规模稳定在全省第四,综合考核实力力争全省第三的“稳四争三”目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要围绕既定目标,加强基础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保持企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把握好四个问题。

信息化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11

一、全市林业概况分析

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坏境、净化空气等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市不合理的森林采伐利用,天然林面积剧减,严重地影响了生物物种资源,危及生态平衡。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据当地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将祁连山森林资源作为河西人民懒以生存的条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自然条件.全市川区已形成农田林网.加之近几年来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封山,封沙育林,基本形成农田林网系统., 过去从我上学时就听到看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几十年来所造的林只造不管,成活率,保存率并不多.这就引起了国家和林业人的反思.当然我们西北的自然条件恶劣,气厚干旱,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所造的林保存下来,面积可能有现有林地面积的几倍,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这引起了政府和林业人的思考.1976年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国家各方面政策出台,地方政府同时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条条框框,造林逐步才重视起来,政策规定,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才调动起林农的积极.至2002年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相应的成立了地方职能部门张掖的林业开始有了历史性的大变化.1998年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改制定了《 森林法》,该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成立了全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业务部门技术人员,从2002年5月至2003年2月,完成了全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开展重点公益林认定核查和重点公益林管护核查,并对认定核查的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

近年来,我市为了争取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各县(区)财政、林业部门不懈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5年4月经甘肃市林业厅核查组核查后认定张掖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外.重点公

益林面积287.55万亩,其中:按生态区位划分江河两岸3.25万亩,占重点公益林面积的1.13%;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284.30万亩,占重点公益林面积的98.87%;按地类划分有林地23.10万亩,疏林地1.51万亩,灌木林地262.94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8.03%,0.53%和91.44%;按林种划分水源涵养林0.47万亩,防风固沙林283.82万亩,护岸林3.26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0.16%,98.7%和1.13%;按县区划分山丹县60.50万亩,民乐县35.34万亩,甘州区73.53万亩,临泽县48.86万亩,高台县51.21万亩,肃南县18.11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21.04%,12.29%和25.57% 16.99%,17.81%和6.30%。2005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我市天保区外的重点公益林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范围。2008年经过市林业厅核查后又将肃南县30万亩天保区外的重点公益林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范围,至此,我市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的天保区外的重点公益林面积达313.55万亩,中央历年投入的补偿资金达4700万元。

二、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解是: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所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这是我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以及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维护全球的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党、全社会提出了以下本质要求:一是要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良好;二是要在全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三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并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森林和湿地是陆地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

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发挥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所以说,森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重视林业发展,重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就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为生态文明建设尽力,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我市地处西北内陆干早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上游地段,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而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同时,我市又是经济欠发达市区,投入不足是严重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国家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我国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良好开端,是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效益而建立的,通过国家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这就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助,不仅是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对森林生态价值的重新认识,是从根本上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是林业经营思想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工作和加强对公益林的经营管护,在实践中人民群众认同了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及广大干部群众转变了以往经营森林的观念,增强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了共识,为生态公益林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这一举措,森林单位面积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解决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治沙造林、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沙生灌

木林管护经费的不足,减轻了国营林场的经济压力,改善了森林质量,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如何加强重点公益林的管护工作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提高人们对中央实施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政策法规,科学合理的管理、使用好补偿基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重点公益林的管护。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重视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

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利用当地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上下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宣传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的高潮。加大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宣传力度,增强全市人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自觉性要调动各方面的宣传力量,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天保区外公益林建设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建设。

2.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

要理顺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经营主体。针对张掖市林权分散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形式。对集中连片的有林地,可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将产权逐步明晰到个人。对零星分散的有林地,可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合理作价后,转让给个人经营。对宜林荒山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山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也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当然,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依照村民委员会自治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经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决策,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享有优先经营权,对于部分生态区位特别重要的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可以通过国家赎买的方式将林权收归国有,以保障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经营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天保区外

重点公益林对于整个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

3.要提高补偿标准,调动公益林经营主体积极性

目前商品林蓬勃发展,商品林的投资回报远远大于天保区外公益林。虽然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在逐步地提高,但与专家测算的每公顷效益补偿金为375元以上的标准相差甚远。实际上,现行的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也远远低于林地的正常出租价300元/公顷·年至450元/公顷·年,因此难以提高林农积极性。所以,要提高公益林经营主体积极性,使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得到落实,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大幅度提高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

4.要以财政补偿为主,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国家理应加大对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以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体系。但考虑目前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单由国家财政统筹解决难以全面落实。就张掖市而言,虽然市财政给予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一定的效益补偿,但大部分的市、县财政难以落实配套补偿资金。所以,应建立以国家和地方财政统筹为主,部门、单位和社会补偿结合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5.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

在理顺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以提高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功能等级为标准,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管理机构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林农和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变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各经营管理主体“要我管”为“我要管”。另外,大力提高工程造林质量,提高建设的标准。严格按照《张掖市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技术规定》的标准按质按量检查验收所造林分。加快推广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资质准入制度,贯彻落实《张掖市造林管理办法》和《张掖市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认定办法》。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多营造混交林,做好林分的改造,提高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功能等级。

6.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进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改革

国际上许多国家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推向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方式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国家或公司,以资金形式,向本国或外国森林拥有者、经营者支付森林生态效益生产成本,协助他们造林,并可将其造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作为其排放减量成果;森林拥有者、经营者利用其他国家或公司的资金援助进行造林,同时将所吸收的碳汇或抵减量卖给提供资金的国家或公司。

目前国外已有25个国家对生态效益补偿引入市场机制,美国、巴西、哥斯达黎加是3个成功地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国家,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产权明晰条件下,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可以在市场上实现,政府并不是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来源的唯一渠道。推进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效益补偿市场化改革,把我国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提供的补偿资金远大于政府提供的补偿资金。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使分布在江河上游:工业不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吸收江河下游发达地区的资金来发展林业,以解决生态效益补偿不足的问题。

四、建立考核制度确保公益林管护到位并制定办法

为促进张掖市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工作的有效落实,制订和建立该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实行市、县(区)、乡(镇、林场)三级考核就显得尤为迫切,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效落实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管护责任。各县(区)根据具体情况划定综合管护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加强生态公益林区的防火、防病虫害工作。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区内伐木、放牧、狩猎、打树枝、铲草等,严禁在公益林内开矿、开垦、采石、挖土、筑坟和建墓地。

(2)落实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补植补造和更新改造,提高生态功能等级。重点抓好23.10万亩有林地(包括黑河两岸的3.26万亩护岸林,19.37万亩的防风固沙林,0.47万亩的水源涵养林),1.51万亩疏林地(防风固沙林)这些对张掖这片绿洲的生态景观生态有重大影响的乔木林地的补植补造和更新改造,同时抓好262.94万亩对抑制风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

作用的灌木林地的抚育和管护。

(3)保证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和补偿资金落实到位。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管护核查办法(试行)》、《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按每亩每年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分别收取0.15、0.2元的管理费用,县级以下林地、林权所有者每亩每年按4.0元的标准对张掖市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实行补偿,2004~2008年中央财政共核拨补偿资金4700.8万元,各级部门要确保重点公益林建设和补偿资金落实到位。

2、建立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的依据(1)制定《张掖市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办法应对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效益补偿资金的筹集与分配进行明确规定。

(2)制定《张掖市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应对生态公益林面积的区划界定、建设的标准、效益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监督管理进行规定。

(3)签订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目标责任制。主管林业的副市长与县(区)主管林业的副县(区)长签订责任书,县(区)级主管林业的副县(区)长与各乡(镇、林场)主管林业的副乡(镇、林场)长签订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包括落实机构人员、建设管护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面积、生态功能等级的提高指标、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的更新改造等。

(4)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以2008年底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面积313.55万亩核定面积为考核依据。

(5)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保存面积、生态功能等级和采伐迹地以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监测审核确认的当年森林资源档案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迹地更新面积以市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3.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1)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考核指标体系:

①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管护。设置机构、人员、管护责任书签订率、管护面积落实率、管护人员落实率、面积保存率6个指标进行考核。

②迹地更新。设置迹地更新率1个指标进行考核。

③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管理。设置建立与更新数据库、建立地理信息系统2个指标进行考核。

④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资金使用。设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兑现情况,补偿资金到位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兑现情况6个指标进行考核。

(2)有关考核指标计算办法

各项考核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管护责任书签订率=(已签订管护责任书面积/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100%

管护面积落实率=(核实管护面积/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100% 管护人员落实率=(已落实管护人员数量/应落实管护人员数量)×100%

=(已落实管护人员数量/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200×100%

(注:应落实管护人员数量为按规定每3000亩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面积落实管护员1人以上,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以公顷为单位,管护人员落实率大于100%的按100%计算)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面积保存率=(本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保存面积/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100%

(注: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核定面积以2006年底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面积287.64万亩为考核依据。)迹地更新率=[本实际完成迹地造林面积(不含补植套种)]/ 本前积存的迹地迹地面积×100%(3)考核检查办法:

第一,年终由各县(区)组织有关单位对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

自查,并将情况上报各县(区)人民政府,由各县(区)组织进行审核和自评,填报各项考评表(见附表),编写本各县(区)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报告,于每年1月底前专题上报市人民政府,并抄送市林业局审查核实。

第二,每年12月底至1月初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区)进行检查考核。

第三,市人民政府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4)奖惩办法

考核结果由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成绩突出的给子表扬奖励。总分不足70分或发现违规使用天保区外重点公益林资金行为的由市政府向有关县(区)政府提出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被黄牌警告的,有关县(区)政府要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并提出整改方案,经整改仍不能达标的,追究有关县(区)政府主管责任人行政责任。

上一篇:社区正风肃纪实施方案下一篇:消逝的年味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