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性企业组织结构(共8篇)
知识性企业组织结构 篇1
【论文关键词】明基集团 知识转化 个体知识 组织知识
【论文摘 要】本文以明基(BenQ)集团在为例,分析了该集团如何通过知识的相互转移实现了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永不间断的累积,以此探讨知识管理对该集团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一、案例企业背景介绍
明基BenQ于在台湾创办,以“享受快乐科技”(Bring Enjoyment and Quality to Life,简称BenQ)为特有的品牌理念,致力于“运用不断创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来打造更自由、更富生产力、更简单易用,也更充满乐趣的使用体验,以帮助人们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与生活品位”。短短十年间,明基集团已在国际享有盛名,不仅是历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500强企业,更是全球前三大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制造商。它的经营范围广阔,横跨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科技领域,其中IT行业是其涉足最早最深的行业。但IT行业人员流动速度快,企业栽培多年的人才难以一辈子留为己有;而且该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高,因而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
二、案例企业的知识转化过程分析
(1)在职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对于在职员工而言,明基的知识管理系统如同企业内部的学习交流平台。企业员工只要通过明基的内部局域网即可登陆该系统,可以与其他部门职员在线交流。比如,一个初来乍到的员工就可以在该系统内找到明基的《入门指南》,这份资料能让新员工迅速了解企业的业务、人事、销售等运作状况,在最短的时间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胜任所在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分享前辈留下来的经验。如果员工不是本地人,他还可以在系统里找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甚至可以了解到马路对面的某家饭馆的鱼香肉丝饭不好吃。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知识管理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明基的员工的工作汇报都是以电子版本先上传至系统中的公司资料库,然后再经过系统转发给主管、经理。此时的知识管理系统犹如“中转站”,所有“路过”的资料都会作为企业无形资源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明基的管理者十分鼓励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他们不但会对主动上传资料的员工进行表扬,还会对提供重要信息资源的员工给予实际的奖励。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内个体知识的相互分享、相互学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实现企业内个体知识在经过创造、存取、整合、传播、利用等一系列显化管理,不断回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内,成为组织知识的一部分。
(2)离职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虽不同却又相互依赖。对企业而言,特别是技术创新型企业,人才是根本。企业可以通过雇佣的方式获得个体知识,却难以对其长期占用。首先是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管理。在明基眼中,专业人才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大脑,而集团每个部门在知识管理系统里都设有所属的子系统,凡在部门任职过的员工,他们工作期间的各种资料都会被存档,包括代码编程、实验报告、技术检测报告、产品参数、技术运用等。待新员工入职后,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对保存资料的学习快速接手工作。其次是加强研究合作,实现对新知识的获取。在项目攻关上,明基会安排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普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通过一段时间的零距离合作学习,前者掌握的核心技术会被其他员工习得以实现技术的分享。期间明基还会创造多种交流机会,如讨论会、项目定期展示、项目分期报告等。
三、案例企业实践的总结与启示
明基集团通过知识的相互转移成功实现了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永不间断的累积。总的来说,从明基集团知识管理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塑造竞赛中学习的企业文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如果无法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那么建设企业内部追求知识的氛围也就无从说起。这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专业的氛围一旦形成,可以为企业后面的计划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其次,要让知识管理成为习惯。知识管理的理念渗透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员工熟悉、习惯知识管理模式。尽管在管理员工时,企业都希望尽量的留住员工,但是事实上人员流动总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企业要对于员工可以采取人和脑袋分开管理,即员工每创造一个价值,都要求他把知识分享出来,等于把他的脑袋留住,然后再鼓励他创造更多的价值,鼓励他继续学习。
参 考 文 献
[1]顾基发,张玲玲.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张欣.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3):121~126
知识性企业组织结构 篇2
1 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知识管理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正在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
在国外, 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管理方面, 已经从基于数据的集成、基于过程的集成, 发展到基于协同的集成和基于知识的集成。国外先进制造业企业走过了从孤立的CAX技术的应用到全面采用数字化的三维设计、虚拟装配、并行工程等技术, 并开始全面实施设计制造的协同工作,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行业内的资源和设计制造能力, 而实现这种协同设计制造的基础保障就是底层的基于知识的协同管理平台。
与国外相比, 国内在知识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还处在分散的、孤岛式的应用, 基于信息技术的设计制造技术体系还没有形成, 特别是在与管理信息集成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显得十分落后。国内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方面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企业运用了一部分辅助工程设计、辅助制造等软件, 如CAD、CAM、CAP等, 该类企业应该占制造业企业的绝大多数;另一个层面是在企业内部运用了部分信息管理系统, 如OA、PDM、CRM、ERP等。该类企业所占比例较小, 且大部分企业的实际实施效果不是很好。
国内学者多结合国内制造企业的信息系统, 以及借鉴国外研究从理论上尝试研究知识管理实施策略、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平台等方面, 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研究, 实际企业中的运用情况也鲜有介绍。
2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及功能缺陷
在传统经济中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分权结构、矩阵结构六种。这些组织结构模式大致形成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时代, 其中以直线制组织结构模式最为典型, 其影响也最为广泛, 但它并不适合运用在大型组织的管理结构设计, 而且对组织的发展带来明显的阻碍性影响, 其他组织结构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直线制组织结构理论的不足, 以及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 建立与完善适应于大型与特大型组织管理结构构建需要的组织结构理论。这些组织结构理论的功能缺陷是:
2.1 不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严格的层级性和职能化将导致管理障碍和职能障碍, 这种障碍严重制约着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更加明显。
2.2 不利于员工创造性的发挥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上层管理者, 员工个人工作的独立性不高。工作中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而是形成了“有问题找上级”的习惯性思维定式, 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 这种组织结构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通过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和职能化部门割裂员工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学习, 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的企业文化, 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
2.3 不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强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整个组织结构系统非常机械甚至僵化, 企业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太慢。同时, 各职能部门由于过于细化和明确的分工, 都强调本部门的利益而忽视企业组织整体利益, 往往各自为政, 无人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负责,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
2.4 不利于项目小组知识的积累
项目小组是在传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针对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业务流程而组建的跨职能工作小组。项目小组尽管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小组内成员有权参与决策和管理, 有利于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快企业组织知识的创新等优点。但项目小组具有临时性, 小组所创造的新知识多数存放在个人或小组成员的头脑中, 很少能够存放在企业组织当中。因此, 项目小组不适宜在整个企业中连续、广泛的利用和传递知识, 不利于企业知识的积累。
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思路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 现行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已不能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相适应, 因此, 如何创新组织结构, 构建有利于企业实施物流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将成为许多管理学者及大量管理实践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彼得·F.德鲁克认为, 现代经营理论应该建立在“组织环境—特殊使命—核心能力”这一连串的假设上,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 核心能力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基础, 从而组织的设计就应该以组织的核心能力为中心。也就是说, 组织的结构要有利于核心能力的获取与保持, 要有利于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发挥其作用。
3.1 减少企业管理层次以提高企业组织效能
减少管理层次使组织结构尽可能扁平化, 不仅能够解决信息流动不畅、决策速度缓慢等问题, 而且可以给知识员工以较多的现场处置权, 缩短上下级之间的距离。这样, 一方面增强了组织的灵活度, 另一方面更能激励员工, 发挥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3.2 扩大员工工作适应范围以增强员工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
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 允许他们做完整的工作, 让他们加入到需要相互交换工作技能的群体中, 并参与决策和工作绩效的评估, 因为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 在获得广泛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 人们的创新灵感更容易产生。
3.3 构建多功能、跨等级的项目结构和团队, 提高企业组织的灵活性
知识管理中的工作小组、知识团队要随着企业项目的出现而形成, 而且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以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优势, 高效高质地完成组织目标。具有不同专长的人才可以突破统一控制的职能部门和等级制度, 被高效地配置在一起, 通过知识的碰撞和观念的杂交, 创造性地解决各类复杂问题。当项目完成时, 小组可自动解散, 为完成下一个项目再次自由组合, 这样有助于扩大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4 打破组织边界, 增强企业有效吸纳运用内部和外部最新知识成果的能力
知识的创造与共享不仅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参与的活动, 而且是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有序竞争互利合作的过程, 企业的内部不同成员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随时进行组合, 并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知识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 从而在组织内外形成一种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的格局。
3.5 设计智慧型学习组织,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同时也能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在学习型组织中, 企业的共同愿望会改变成员与组织的关系。共同愿望让员工有一种本位感:这是我们的公司, 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交流各自所拥有的知识, 使外界的最新知识能够迅速传入企业, 并使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相同知识结构和不同知识结构之间进行交流和深化, 使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 员工的知识和素质也相应地不断发展, 而员工的知识和素质的不断发展又为企业新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体系
知识和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成败的核心要素,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知识经济下新型管理模式, 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体系来配合其实施。企业组织架构决定企业知识流的运行方式, 良好的组织设计会使组织获取、整理、传输知识更有效率, 企业应及时进行组织体系变革, 充分利用行政式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和团队小组的灵活性, 取长补短, 相互综合, 以增强组织获取、积累、分享和创造知识的战略能力, 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强大的结构支持。
知识管理不同于对传统生产要素的管理, 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应既具有统一、协调的战略, 又具有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 能够不断地获取、积累、分享和创造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 一般大型企业将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分为知识主管、知识经理、知识工程师、知识员工。
知识主管CKO也称知识总监、首席知识官, 是一种新型的高级管理职务, 其职责是管理组织的智力资产——知识资本。CKO是独立的高级经理人, 属于高级核心管理团队, 其核心职能是根据企业的战略部署推进知识文化与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实施。
知识经理又称知识项目经理、知识提倡者等, 其主要任务是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资本。其重点关注战术问题, 关心项目目标的进展、知识团队的招募和协调以及日常项目管理。
知识工程师, 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汇集、过滤、整理、分类储存、定时定向发布和发送, 组织相关人员对知识库结构和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管理和维护知识管理平台, 提供知识信息咨询和导航服务, 分析企业知识交流需求等。
知识员工, 是知识基础的来源, 每日不仅要完成日常工作, 还要提供每日工作的结果作为潜在的知识内容。员工需要学会熟练应用支持业务的全新技术手段。具有知识的员工对知识型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知识管理主体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5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传统的组织结构逐渐不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 在制造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知识是现代化竞争中至关重要的武器, 充分开发企业的知识潜能, 有效的将企业各种知识组织起来, 对于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尤其重要, 然而知识管理是个很大的框架, 企业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知识管理, 需要由小到大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天奇, 陈禹六.大型复杂产品研制与生产的动态联盟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0, 5 (5) :23-26.
[2]潘星, 王君, 刘鲁.制造企业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J].科研管理, 2007, 28 (2) :159-165.
[3]窦孟忠, 方四平.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4, 1 (2) .
[4]罗敏.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J].重庆社会科学, 2007 (7) :27-29.
知识经济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篇3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组织结构 变革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以革命的方式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 现代社会革命正在大范围和大幅度地改变人类已经习惯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模式, 并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业组织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提出全新的要求,使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面临着挑战和创新。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1.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OECD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按照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飞跃界定了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我国学者吴季松教授指出,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而言之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智力经济”的概念,以促进世界高技术产品化的发展。其他形式的定义方式很多,但总体上而言,知识经济或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或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容纳新技术革命中一切科学知识和新技术等经济增长因素并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的一种经济。对于企业而言,知识上升为企业的战略性生产要素的地位得到普遍认可。充分利用知识资源从而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2.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知识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2)人力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显现。(3)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对于知识经济有重要影响。(4)生产方式由集中化、大型化转变为分散化和类型化。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组织架构的影响和冲击
知识经济已经取代工业经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与传统工业社会相比,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必将对传统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体制、营销方式等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企业组织架构也将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工业社会中,企业组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层级结构的不断规范化和深化,企业试图通过层级结构来规范作为单个成员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和行为,使得组织均具科层共性:专业化分工、命令和指挥的统一、高度集权化,但环境因素选择组织特性,使其与环境能最佳匹配。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内外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给传统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1)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组织主要通过众多的中层经理向高层传递信息,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是迅速变化的环境,信息的层层传递会使企业不能迅速作出决断而坐失良机,同时,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科研机构,甚至竞争对手的联系空前紧密,从而要求个人(组织) 通过网络穿过组织边界,成为社会经济网络的结点。(2)传统层级组织或多或少地带有集权主义倾向,组织的分权程度较低,这种模式在工业经济时代自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适合于层级管理的简单重复性工作急剧减少,知识的高度共享性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性要求企业根据用户需求以项目为基础建立具有高度动态性、创造性和可重构性的组织架构。(3)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来看,由于传统层级组织中高层管理者与一线工作人员之间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层层转移是需要成本的,随着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会带来组织代理成本的大幅增加。(4)从交易费用角度来看,管理者总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外环境的复杂化,管理者理性的有限性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由上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体现为三个新的特征:第一有助于企业捕捉市场机会, 降低交易成本;第二有助于企业的信息交流, 实现知识的创新与深化;第三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合作精神。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结构变革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企业不断试验新的思想,如团队化、BPR、学习型组织等,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迅速普及,管理自动化、沟通便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都推动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变革。大体而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符合以下发展趋势:
1.组织结构的边界由封闭状态变为半渗透边界。传统组织结构是封闭的,管理的范围主要限定在企业边界之内。而随着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巨变,大规模组织的局限性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种集中力量、共担风险、迅速决策的柔性模式。出现了企业联盟、虚拟性企业、转包等复杂性组织形式。这种半渗透边界结构模式是对传统的供应方——顾客关系的拓展,传统意义上公司与外部利害者之间的屏障正被拆除,许多公司允许其伙伴进入自己内部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传递成本。组织边界弹性增加,边界变模糊,企业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发现和填补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空白地带”,而非争夺现有市场上的份额,因而,必须将顾客、合作伙伴等传统意义上的外部关系纳入本组织结构范围之内。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知识经济时代其变革方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缩小规模、减少层次、实现扁平化。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 一方面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企业内部信息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大部分将被计算机所取代, 原来需要多层中间管理者完成的工作现在完全可以由电脑完成。另一方面, 随着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 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 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效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第三, 由于企业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 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使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可以更快、更好地沟通, 使得管理者管理幅度加宽。这些主要因素使原来层级制结构形式无法适应形势需要, 结果必然导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3.组织结构团队化。小组,群体已经成为新形式下组织构建的中心环节,每个单位或每个人都是一个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保持信息沟通的节点,沟通的横向性增加,对于外部环境的主动性增加,团队成员根据顾客需要、价值增值的需要出发,及时做出反应。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完成多种工作,因而使工作丰富化,扩大化,实现一人多能,有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通过团队的建设,可以促进知识的转移、共享,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工作团队能吸纳内外不同背景、不同技能的优秀专家,共同完成特殊而复杂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团队可解散,因此,能增强组织的灵活性。顾客导向的跨职能的团队能够进行最有效的双向沟通,成员具有平等感、参与感和责任感,能焕发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4.组织结构网络化。网络型组织是一个由若干独立的、彼此有一定纵横联系的创新经营单位组成的网络组织, 其核心原则是网络成员之间在相对松散前提下的高度自主化。其特点是整个组织呈现“企业联邦”状态, 组织的责任、权力和决策在整个网络结构内分享, 基层权力和责任大大加强。在实际应用中, 企业常常将团队和网络这两种思想结合起来, 即将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经营单位, 每个经营单位又是由若干个团队组织的企业结构。
团队网络结构打破了传统组织界限, 在适应知识经济的特点上具有传统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
首先, 在网络结构中, 创新是由下而上的自发过程, 创新由过去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推动转变为众多基层人员的重要职责, 创新活动遍及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其次, 网络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基层组织可以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 对市场具体情况自主地组织生产经营。第三, 网络结构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网络组织在保持一定独立性和相互竞争性的基础上成员间相互平等, 从而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努力促成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并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发展趋势, 不同的组织形式各有其特点,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功能特征、人员素质、工艺特点和经营理念进行合理再造, 把运转高效灵便、利于目标实现作为组织变革的根本准则。
参考文献:
[1]艾联芳:企业信息化与组织结构变革[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2]金立真:企业组织的演化及其管理变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S1)
[3]王爱林: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变革[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0,(01)
[4]于鹏:浅析企业组织的演变[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5)
论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 篇4
现代教育的观点认为: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应当成为科研型或专家型教师。对专家和新手的对照研究表明:专家的职业知识结构与新手的职业知识结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不同。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对加速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的价值。
一、教师的知识及其结构
教师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知识,有各种不同的概念界定。依据《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中关于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可以通过书籍和其他人造物独立于个体之外。„„按照来源划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前者从人类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后者通过书本学习或其他途径获得”。而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另外,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前者大多属于教师的间接知识,而后者属于教师的直接知识。对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或研究方式,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从其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3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3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本体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来探讨是关于教师知识最早的研究。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基础成为研究的重点。一种人们普遍熟知的教师知识就是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又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有效传授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不能否认,在一定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正所谓:学高人之师。这也使一些研究者产生了一个课题: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教学有效性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恒定的正相关?对此问题的回答影响教师培养的目标方向。由Dunkin&Biddle(1974)所进行的研究,旨在找出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教师评估的平均得分、教课的门数和教师标准化测验成绩来代表教师的学科知识,将其与所教学生的成绩进行对照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成绩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当然这个研究也存在一些定义和测量方面的问题,但随后进行的绝大多数研究都不能支持“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即教师知道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我国的研究者林崇德等在其研究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性了。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2.教师条件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教学过程是教师将其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对学科知识的重组和表征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基本要求。林崇德在其“学习与发展”理论中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它包括3个主要方面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我们进一步以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和是否有教学经验等分别为自变量(因素),考察了这些因素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条件性知识掌握与性别、所教科目、所教年级、地区、是否进修过等因素无关,这些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职前职后差异性比较显著。这个结果至少在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培训前后没有差异,反映出培训对教师条件性知识的获得没有显著作用。其次,没有教学经验的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馈乏,这反映了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水平要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达到在职教师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目
前的师资培训方式有待改进。
3.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研究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自己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包括,对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和对课堂知识结构的研究。
关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注重教师对工作实际情景的个人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实践观点与学科领域知识、学术概念等技术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Schon,1983)。技术观点的研究是概括了事物的性质,并由实践者运用这种客观的科学知识来解决预先确定的问题。但教学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不能始料的,这要求专家在内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作出复杂的解释和决策,进一步采取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教师在无数这样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经验。实践性知识是这些经验的整合。它受到个人经历影响,带有各人经历的积累效应,许多方面最具个人特征。因此研究者们十分注重教师用于了解课堂特定事件的想象、比喻和内隐理论。他们用访谈法和经验记录,进而了解一个教师关于教学的总体观点、个人经历和职业的经验。这种研究着重分析的是教师的知识特征而不是知识的表达,从而增加对教师知识编码的理解。一些研究者明确提出:对教师知识应采取教学经验的理解,反对一般概念的理解。其依据是:不应当把知识与知识的主体分开。
课堂知识的研究是要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知识在一般意义上系统化。该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生态学观点和图式理论。生态学观点注重环境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图式理论则是通过知识组织和理解过程将知识与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体的知识结构与所在情境中的情境结构在功能上协调一致。课堂知识将不再是从外部课程或从研究中推断的命题知识,而是一个“情境化知识”,是基于课堂事件的一般经验知识。Duyle(1983)指出,课堂知识研究的中心结构是“任务”。任务是个体与环境形成联系的中介,个体通过完成任务来同化、顺应自己的认知图式。任务的特征包括:要实现的目标、一系列情境或给定的条件,以及能够用于实现目标的材料。教师在课堂中建立和维持秩序以及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运用其知识解释任务和事件,并把这些理解与教学任务的不同结果联系起来成为处理不同课堂事件的决策依据。
在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方面,申继亮和鲁志鲲对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在“结构不良问题”处理方式方面进行研究(1993)。该项研究的对象是职前教师(师范生)和职后教师(专职教师)。年龄跨度从19岁到55岁,教龄在0到10几年。变量分组为:按教龄分为3组(0年、10年以内和10年以上),每组平均受教育的水平控制在13年到14年,每组至少30人。实验材料是关于人际冲突情境问题的调查问卷。涉及到师生间、教师间和教师与家长间的冲突情境。按照被试处理问题方式分为:冲突反应、抑制反应、移情和自主4种水平。实验结果表明:3个教龄组之间得分的总体平均水平差异显著(F5.460,P<0.01=。另按性别分组,则差异不显著(F0.009,P>0.05)。教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为:对教师处理好教育教学问题,尤其是各种冲突(如课堂冲突、教学冲突、人际关系冲突等)影响显著的因素是教龄。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处理问题、组织好教学肯定是有利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出的观点: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认清当前的情境,引发过去的经验,并产生符合这种情境的行为。该实验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即:同一组内的得分也有不小的差异。即参加工作时间短、教龄低的被试也存在处理方式比较好的情况。这表明我们的另一个观点:对专家型教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性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是可以为新手习得的。
上述3个方面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功能关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理论性支撑作用。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实践性指导作用。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不能仅仅具备本体性知识,因为他面临的是教学这样一个交互过程。条件性知识可以解决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的原则,而实践性知识则可以解决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探索加速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的途径
鉴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当放在突出的位置。探索一条加速教师知识结构完善的途径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综合一些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的意见,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1.师范院校要加强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教学。
在我国,师范教育仍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师范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知识结构的最初建构。从研究中我们看到: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不足,当前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这就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认为,师范教育不仅要注重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加强条件性知识的传授。首先,应增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课程的比重,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课程内容应能够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应当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上的刻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另外,师范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强研究,编写和选用出理论体系新、操作性强的教材。教材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以外,还应反映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即溶入他们的实践性知识。最后一点,应经常采用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条件使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获得第一手资料。
2.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在岗指导及考核评估。
由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主管领导参与的青年教师培养小组,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起到经常性的指导作用。为使指导得以落实和掌握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应经常进行考核评估。评估应注意全面性,对评估结果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和采取补偿措施。要经常组织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对青年教师传授实践性知识,请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讲授条件性知识。
3.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变为科研课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要放手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使其在科研活动中提高理论水平,并使理论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就提出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应当对教师特定领域知识的本质和组织以及知识的获得过程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该理论将用于追踪和指导新手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尽管专家型教师许多方面的知识是内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只能以时间为代价从经验中获得。虽然知识的获得需要重复,但对专家型教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结构化、系统性总结,并将该理论传授给新手,这对加速新手的转化无疑能够起到加速作用。
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
摘 要:教师的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代写,教师合理、优化的 能力结构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志。运用法尤其是问卷调查法,探讨教师能力素 质的有机构成,对建构教师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和创造能力理应成为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体系既完整统一,又相对独立并交相 辉映。
关键词: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师素质探讨的不断深入,教师能力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教师 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理想的教师能力结构是怎样的,始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 题。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和创造能力[1],并且,各能力之间相互交叉、相互照应,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 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
一、建构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论依据
1.要适应和社会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所决定,并为一 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的。就当前世界范围内激烈的经济竞争来看,实际反映 出的是各国间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便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众所周知,科技和未来社 会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应具有“较强 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2]。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教育 要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提高人才的应变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要培养人 才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及跨国工作的能力。与此相适应,对承担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 师来说,其能力要求也应是多方面、高规格的,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改变传统教育 中只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单一的思维模式。
2.素质教育理论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开发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3]。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 素质为宗旨,以全体学生所有方面的发展为目的,它“不仅发展人的知识、文化、身体,而 且能发展人的智力、能力,能发展人的人格,使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智能发展、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4]。素质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以教师良好的素质为基本保证。由 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方位、立体式和开放性的,因此,对教师的能力而言,其要求也应是 多维度、多层次和综合性的。
3.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理论
心认为,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5]。由此可见,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与人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成为完成 各种活动任务的心理可能性或必要条件。如果对能力与活动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 发现,一方面,一种能力并非只对一种活动起作用,而是常常对多种活动都能发挥作用;另 一方面,任何一种活动,又都要求有多种能力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 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作用,决定了教师的教书 育人活动是一种艰巨、复杂、体现出鲜明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工作绝不像工人那样,在固定的生产流水线上,依照标准化的程序操作即可进行。教师的工作是难以用标准化来度 量的。因此,根据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理论,教师能力应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呈现出一 种多元化、综合化的构成方式。
二、教师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
1.教学能力
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 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 动。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 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 应组织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 兴趣,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要真正做好这些,教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 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6]。教师缺少了这种职业素质,则 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正如马卡连柯所说: “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 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 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 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 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7]因而,教学能力应成为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 是最重要的能力。
本文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划分为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选择运用教学书的能力、设 计教案的能力、讲授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检查教学效果的能力及开展第 二课堂活动的能力等八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八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83%以 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讲授能力(96.52%),其次是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94.35 %)。
2.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师以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探索教育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一个研究者,因为“教师是课堂的 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对偏爱 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有效的实践观察者。不管从任何角度理解教育研究,都必须承认教师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8]。不仅如此,教师置 身于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改革着的社会中,就更需要以研究的眼光和研究的观点,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以及与教育工作有关的一切。正如阿罗诺维茨(Aronowitz,S .)和吉洛克斯(Giroux,H.)在《被围攻的教育》一书中所建议的那样,教师们必须变成比 现在更加独特的“知识分子”。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应该成为贬义上的“迂夫子”或“老学究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与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关的理论。“教 师与学生一样,不应该沦为纯粹的‘存储’教育的对象。教师必须成为这种意义上的知识分 子,即在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不懈的合作性探究,在这种探究中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和 思想为主要投入。只有以这种方式教师们才能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产生 广泛的教育影响”[9]。
但长时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没有取得它应有的位置。教师的教育科 研意识比较淡薄,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总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研 究人员的事,自己不必去研究,也没有能力去研究。殊不知,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研究,大多 属于理论性的或
基础性的,并不一定都切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再者,单凭专业人员的研究,也难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当前,“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10]。“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也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在诸多新的教育问题面前,完全靠传统、靠经验、靠拼时间和体力已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教 师理应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教育科学的高度,认真加以研究,不断探求解决 问题的新路子、新方法。所以,结合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的 重要途径,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教师应从一切凭经验办事的 老路上走出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教育问题。因此,教育科研能力应成为中小学 教师必备的和着力加强的能力。
本文把教师的科研能力划分为选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教改 实验能力以及撰写报告和的能力等五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五种能力的同意 列项率均在83%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为教改实验能力(91.74%)。
3.管理能力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管理在人们工 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的对象是正处 在发展变化之中、具有较强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工作带有较多的管理成分。美国《 威斯康辛州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具有管理课堂的能力,理解个人和群 体动机及行为,以便创造一个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主动参与学习与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 [11]240。苏格兰则将“组织班级和课堂,确保所有学生在个人、小组或班级学习时安全和有效地学习”,“使用适当的奖励、惩罚等手段,公正地、慎重地和体谅地管 生的行为,并知道何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建议”等班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作为教师重要的 专业技能列入《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标准》[11]300-301。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也 无不十分重视教师管理能力的培养。
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管理却持有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管理只是领导的事,教书才是自 己的事。实际上,教书也需要管理,教师的各项工作均需通过良好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不 仅班主任工作、年级组工作、教研组工作及第二课堂活动等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管理,就是科任教师的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周密计划与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 是教师精心设计、果断决策、严密组织、适时调控、及时矫正、不断实现教学目标的管 理过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还要努力做好校内外各种协调工作,充分 发挥各种教育力量在教育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占有各种教育信息,合理 运用时间,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注意搞好自我管理。由此可见,教师的各项工作均需教师 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教师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一个缺乏管理能力的 教师,不仅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学校领导者,而且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科 任教师。
本文把教师的管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评价能力、信息管 理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参与学校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八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 师对这八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76%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认知能力和指导评价能力(均为?90.43%)。
4.创造能力
教师的创造能力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新 颖的教学、教育设计、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12]。国内外不少教育专家曾一 再倡导教师要具有创造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师的成功就在于能创造 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比做创造未来的雕塑家,是不同于 他人的特殊的雕塑家,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创造真正的人。在当代日本,尤其重视教师的创 造能力,许多教育家都把开拓创新能力视为教师能力素质的“核心”。再就现代社会人才观 念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因为“没有创造性,就谈不上人才。无论是专业技术人 才,还是普通劳动者人才,都必须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从而取得突出的成绩,创造是人 才之本”[13]。而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就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创造能力。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富有成效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而不能“倾向于按照学校教科 书和学科教学法书已规定好的路子来进行工作”[14],从而成为机械传递知识 的简单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创造能力没 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或完全凭借他人的经验去做事。这不仅造就不 出在教学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在工作上充满灵感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而且也难以培 养出适应21世纪要求的创造型人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忽 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整个教育界也在教育思想、教育内 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教师理应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勇于 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本文把教师的创造能力划分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法变式能力、创 设
最佳教学情境的能力、探索思想教育新形式的能力等五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 五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86%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能力(91.7 4%)。
三、教师能力结构的内在联系
在教师的能力素质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之间,既具有相对 的独立性,又互相交叉,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性。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但教师的教 学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密 切相关。一个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的教师,很难说会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 教师良好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则会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科研能力体现出一种较高的创造性要求,是教师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教师 的教学与管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催化和深加工,它不断使教师的教书育人活动形 成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良性循环。管理能力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外在表现,又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教师的科 研活动,均离不开教师一定的科学管理活动。因而,教师的管理能力也就成为教师有效 地实施教学与科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创造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最高体现,是教师能力素 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理应包含鲜明的创造成分。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 篇5
第一章力
第二章直线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机械能
第八章动量
第九章机械振动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十三章电场
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第十五章磁场
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九章光的传播
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
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
组织廉政知识测试简报 篇6
开展廉政知识测试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廉政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扎实推进公司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市惩防办)要求,公司党委于8月11日组织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开展了廉政知识测试活动。
此次知识测试由公司党委统一出题,从市惩防办发布的《反腐倡廉建设日常测试题库(500题)》中抽取产生,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副职以上共40名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了测试。
为了组织好此次测试活动,公司党委进行了周密安排。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廉政知识测试的通知》,就测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出测试要求;及时在OA办公系统上发布《反腐倡廉建设日常测试题库》,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提供了参考。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测试活动,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得互相抄袭。因工作原因未能参加此次测试的人员,公司党委特于9月组织了补考,提高了测试活动的覆盖范围,实现了廉洁自律的整体性。
据统计,此次测试活动领导干部参试优秀率(80分以上)达92.5%。通过参加廉政知识测试,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
知识组织在企业中的应用 篇7
一、知识组织概述
1. 知识组织的最新研究
知识组织是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学者王兰成等认为目前国内对知识组织技术的研究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在图书情报学界, 大量的论文局限于对知识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反复的讨论和研究, 却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虽然也引进了如Ontology、概念图等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 但是大多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 还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
知识组织的新技术主要有本体论 (Ontology) 、主题地图 (Topic Maps) 、知识发现、知识仓库、专家系统。本体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表示知识间关系的一套规范, Ontology以特定领域的知识资源作为背景, 通过Ontology的表示将相应领域的知识很好地组织起来, 形成体系。主题地图由主题和主题间的关系组成, 主要以某一主题来组织知识, 并定义主题间的关系, 是知识组织的重要方法。刘忠宝、尤忠彬在《数据挖掘在信用卡客户营销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出知识发现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 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知识仓库起初来源于数据仓库但不同于数据仓库, 它以元数据为基础, 不仅存储知识条目, 还存储与之相关的信息, 如使用记录、来源、语境等, 使用户能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相比只是改变知识存在形式的知识组织方法, 专家系统是对知识的更高层次的处理, 它用一定的知识和推理进程去解释通常需要人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2. 知识组织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知识组织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929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分类法专家布利斯的著作《知识组织和科学系统》、《图书馆的知识组织》中。因此, 知识组织的研究有很大一方面是着眼于图书馆的。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时代, 企业越来越重视到知识组织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要实现信息化, 提升自身竞争力, 必须结合信息科技的发展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 而知识组织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存在于人头脑里的隐性知识是企业的财富, 知识能够给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怎样组织并利用好这些知识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关键。
二、知识组织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 企业知识组织方式
在企业中的知识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式。建立知识单元是所有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步骤。知识单元是经专家精心评价、删选、提取和测试后的“浓缩”的知识。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式直接提供知识单元或者对其进行形式上的组织。这种方式只涉及到对知识的应用, 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另一种是以专家智能系统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学习、联想和推理对知识和信息进行重构, 产生新的知识。
2. 企业知识组织技术及特点
(1) 企业知识组织应用的技术
目前企业中知识组织应用的技术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建立企业知识库
企业知识库将企业中有价值的知识集合起来, 按照一定的知识组织方法存储到数据库。让企业内的每个人、每个部门的有用知识都纳入其中, 同时也都能从中找到需要的知识, 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知识库的构建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交流、互动、增值、利用和保存, 使企业决策部门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 避免了针对同一知识的重复工作。知识库的建立分为知识收集和知识组织两部分。企业知识库的管理要用到一般数据库管理的所有方法, 不同的是知识库的管理更需要注重内容的不断更新, 加强知识集成和新知识的创造,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
(2) 构建知识地图
在建立起知识库的基础上, 企业需要构建知识地图, 让每个员工能及时快速地在知识库里找到所需要的知识。这样就有效的节省了信息交流的时间, 加快了企业的整体反应速度。因为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有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知识地图实现的方法。例如朝乐门在《咨询公司知识地图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和.NET技术设计开发知识地图系统, 通过"专家能力矩阵"和"专家兴趣矩阵"来计算"知识地图矩阵", 并结合"能力/兴趣知识地图绘制算法"实现针对每项咨询项目的不同需要, 动态生成个性化知识地图的功能, 使得知识地图真正得以很好的实现利用。
⑵企业知识组织应用的特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利用知识组织进行企业管理, 企业多建立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 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 配专门的知识经理,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企业知识组织的重视度不段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学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巨大力量以及知识组织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 现在不仅仅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应用知识组织, 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利用知识组织的技术进行企业管理, 例如广西柳州G集团就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知识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提出“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的目标, 利用知识组织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信息交流不畅、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2) 企业知识组织多限于知识的一级应用。
一级应用即知识简单组织后的直接利用, 这些知识组织方面的应用主要作用在减少信息传递时间, 使知识能被所有员工利用, 实现了知识的共享, 即还只是将知识收集起来, 让员工能查询利用, “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的建立主要实现了这个目标。但是并没有从原始知识经过技术处理产生新的有用的知识, 也缺少知识信息整合的应用, 企业知识组织应用还不能很好地将历史数据和知识集成起来, 从中发掘和发现新的知识。
(3) 以专家智能系统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式应用较少。
现在尚很少有企业运用专家系统解决企业问题。作为智能信息系统, 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密切结合, 目前针对专家系统的研究有很多, 但是着眼于知识组织方面的具体专家系统实现的还很少, 使得其在企业中应用的实现存在一定难度。
三、知识组织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
要使知识组织更好地应用到企业,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组织技术的研究使其知识组织易于实现。另一方面, 企业要建立起有利于知识组织的企业文化, 使知识组织在企业得以顺利发挥作用。
未来知识组织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1. 注重对知识的挖掘。
企业知识组织将不仅局限对知识的组织, 而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挖掘, 例如实现在对用户利用专家知识库检索基础上, 发现用户知识的检索特征与规律, 并提出了知识推送的机制, 从而实现用户的个性化检索, 为企业创造新价值。
2. 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组织。
人工智能是目前计算机科学的前沿问题, 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组织必然会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 专家系统将在企业知识组织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
3. 综合应用知识组织方式。
单一的知识组织方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对已有的各种知识组织方式进行有效地整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知识组织在企业中应用的相关知识。前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认为“一个组织机构获取知识以及将知识快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是其最终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组织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组织在企业中的应用必然更加广泛、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周宁:信息组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兰成敖毅曾琼:国外知识组织技术研究的现状实践与热点.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 (3)
[3]卢文辉:国内知识组织研究进展.情报探索.2009 (3)
体会知识结构 把握知识要点 篇8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是学好平面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怎样才能掌握这一章节,我建议同学们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 体会知识结构
二、 明确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探究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探索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应用.难点则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条件和结论易混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过程中应用的化归思想需深入领会.
三、 理解知识要点
1.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 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边,在被截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向,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如图2中的∠1和∠2分别在直线c的同一边,并且都在直线a、b的上方.同位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在判别“同位角”时,注意位置上的两个“同”: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边,在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向.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2) 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如图2中的∠2和∠7分别在直线a、b之间,并且在直线c的两旁.内错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内错角的特征:在被截两直线之间,在截线的两旁.内错角不一定相等.
(3) 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如图2中的∠2和∠5分别在直线a、b之间,并且在直线c的同旁.同旁内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同旁内角的特征:在被截两直线之间,在截线的同旁.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
(4)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都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将其分别从图中分解出来,得出其基本图形可分别形象地记为“F” 形、“Z”形、“C” 形.当图形较为复杂时,一定要观察清楚同位角(或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的.另外这三种角讲的只是位置关系,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2. 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①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利用角的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具体做法:要判断两条直线平行,首先需要两个角,并且这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其次是要具备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在两者都具备的前提下,两条被截的直线互相平行.
3.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①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不要误认为凡同位角、内错角都相等,凡同旁内角都互补.
4. 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1) 平行线的性质和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前提和结论恰好相反,运用时关键是弄清楚它们各自的前提和结论.
(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由角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推得直线的位置关系,而平行线的性质则是由直线的位置关系推得角的数量关系.
5. 图形的平移
(1) 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运动时,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图形的平移由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决定.平移的距离是指对应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2) 图形平移的性质:①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即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平移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②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③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3)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 画平移图形:画平移后的新图形,要首先确定平移方向和距离,再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位置,最后按原有的方式依次连接,就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作图的依据是平移的性质.
(5) 图形平移的应用:利用平移的性质可以巧算某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还可以设计美丽的图案.
6. 认识三角形
(1) 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是由3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内角和3个顶点.
(2) 三角形分类:① 按边分类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② 按角分类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要判断所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可以用两条较小的线段长之和与最大线段长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4) 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①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垂直于三角形的一边,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并且3条高相交于一点.②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分三角形一角所成的两个角相等, 一个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并且3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③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分三角形一边为相等的两条线段, 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线,并且3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7. 三角形的内角和
(1)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个结论揭示了3个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2)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3) 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①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就是三角形某个内角的邻补角.②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