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知识结构

2024-05-28

创新知识结构(精选12篇)

创新知识结构 篇1

1 引言

企业创新网络是创新主体为适应创新的复杂性而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自组织网络。网络包括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五方面主体,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区域市场、地域资源、地域文化等环境因素。各主体间知识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基础条件, 且网络中知识扩散因其多主体参与性, 开放性, 流动性也可视为一个系统。企业能否在知识扩散系统中吸收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商业活动中形成经济利益, 从而将知识社会化和经济化, 是网络中知识扩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企业创新网络中, 高校、科研院所是知识的生产者, 企业是知识的应用者, 政府和金融机构, 中介机构等为知识创新提供信息、资金和人力资源等。创新网络中知识的扩散使企业获取和积累知识, 也使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它机构实现其知识价值。关于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已经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定义, 特点, 形成因素, 结构等进行研究[1,2,3,4,5]。对了企业创新网络来说, 知识扩散是使企业的知识运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识创造成为良性循环的关键, 因此, 知识扩散就成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关键问题。关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 有一些学者进行过一些探讨, 他们从各自的角度研究了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陆园园 (2007)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讨企业创新网络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提出创新网络刺激-反应模型[6]。Cowan 和Jonard (1999) 利用网络模型模拟了知识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过程, 发现在小世界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效率最高[7]。胡峰和张黎 (2006) 运用网络模型模拟了知识在社会网络中的扩散过程, 提出了知识扩散网络模型, 并研究发现知识扩散中存在“小世界”现象[8]。陈飞翔等人 (2005) 提出了知识扩散场的概念, 并建立知识扩散场模型, 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R&D投入和对外开放度是影响跨国公司知识扩散的重要因素[9]]。这些研究为分析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准备了理论基础。本文探讨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 从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形成、维持和进化三个维度研究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过程, 使企业能更清楚地了解知识扩散, 在知识扩散过程中抓住主要环节, 高效吸收知识。

2 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

2.1 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创新网络是由多场域的多主体构成, 这些主体贯穿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各行为主体与创新系统如图1所示) 。创新网络中的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政府, 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五大类, 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

企业创新网络的要素是指与企业以网络化合作联结的组织和机构, 是构成企业创新网络的结点, 主要包括: (1)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 作为创新的直接需求者, 是创新投入, 创新活动和创新收益的主体, 对整个企业创新网络起着支配作用。 (2) 高校及科研机构。以技术和管理为主要提供对象, 往往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主要提供者, 是创新的重要源头。 (3) 政府。以提供资金、人才和政策为己任, 更多地以调控的方式进入创新网络, 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推动者。 (4) 金融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对企业融资提供帮助, 对创新活动的推动很大。 (5) 中介机构。包括投资银行, 服务中心, 咨询公司, 行业协会等各种服务性机构, 在创新网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企业创新网络由三种场域构成。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科研场域三种场域内的机构以各自的职能为企业创新网络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 从而形成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市场创新。其中科研场域主要形成技术创新以及一些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这是企业创新网络的主要内容。政治场域内的政府为核心企业提供资金, 人员以及政策扶持等, 形成制度创新。经济场域内的企业内部, 以及企业与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等形成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由此, 一个开放的, 动态的, 多方交互的企业创新网络形成, 各主体在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使其在动态的、不确定的、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2 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内涵及其耗散结论特征

耗散结构论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 (I. Prigogine) 教授于1969年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 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要依靠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 因此称为耗散结构[10]。这一理论指出, 一个开放系统在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 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闭值, 通过涨落, 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 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 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 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耗散结构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 即讨论系统实现自组织过程的一般的、基本的原理。

企业创新网络中, 各主体因其知识的差异性导致其进行知识扩散。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是指网络中知识在各主体间有目的和无目的的流动过程, 它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溢出等方面。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是一个动态的稳定有序结构。通过创新网络内部各机构之间, 以及各机构与外界间进行知识扩散交换物质和能量, 形成创新网络知识扩散耗散结构, 这种结构是非平衡过程中的一种定态。而且, 知识扩散耗散结构可以从一种耗散结构向另一种新的耗散结构跃迁。它符合耗散理论的几个基本原理。

(1) 多层次性。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由于其中的知识扩散主体、扩散活动和扩散效果等差异导致系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 形成一个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空间网络体系。

(2) 开放性。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网络通路, 企业通过创新网络获取创新要素, 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3) 非线性。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由多个扩散主体组成, 各主体间并不是完全产生简单的因果关系或线性的依赖关系, 而是一种复杂的网络关系, 是系统产生复杂性的主要根源。

(4) 非平衡性。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各主体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均匀和多样性的特点, 其资源分布、知识水平、在创新活动中的职能等方面都不平衡, 扩散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知识传播的侧重点、内容等方面都不平衡, 且各组成部分都与外界有密切的联系并随时间动态变化。

(5) 涨落作用。

涨落触发创新网络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形成。知识扩散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各子系统的人才、技术、知识、资金等要素的数量与质量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各种资源、要素之间产生新的组合, 以及扩散主体与环境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 存在着多种“涨落”。

3 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

3.1 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流

某一知识拥有者 (自然人或机构) 在某一种知识类型上拥有的知识含量为该拥有者在该类型上的知识势, 知识从知识势高的知识拥有者 (知识源) 向知识势低的知识拥有者 (知识接受方) 流动, 形成知识流[11]。在企业创新网络中, 由于各机构的职能和创新的知识的类型不一样, 所拥有的知识总量和内容差异很大, 知识分布呈现明显非对称, 各机构在各自擅长的知识类型上都有较高的知识势, 从而形成知识流。知识流提升了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势, 知识源自身在进行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升华, 形成更高的知识势, 这样在知识扩散过程中双方的知识势都提高了, 创新就在多次知识流的过程中产生了。在企业创新网络中, 每个机构都能独立地输入知识和输出知识, 并能对知识进行加工、储存、并创造, 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网络中各机构通过知识流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复杂的耗散系统。

3.2 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形成

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 在外部能量持续注入下, 由于系统内部正反馈机制及非线性的互相作用, 使系统远离平衡, 其变化超过阀值后, 从而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即耗散结构[10]。在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系统中, 由于扩散系统的开放性, 使得核心企业不断获取外部知识, 即获得了外部能量的持续注入 (如图2所示) 。这样, 在外部能量的持续注入下, 由于创新网络扩散系统内部的正反馈及非线性因素, 使创新网络扩散系统中的知识远离平衡态, 即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系统保持相当长时间以后形成的一种静止状态, 其变化越过阀值, 形成新的稳定的序, 即形成了耗散结构。

企业原有的知识体系与市场发展所需的知识体系是企业知识系统创新的动力, 即构成了企业知识体系创新势能[12]。通常情况下, 一个开放的、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创新网络知识系统在近平衡线性区时,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系统创新势能低于阀值, 知识扩散系统处于稳态, 知识流动缓慢。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如市场需求变化, 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重要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等, 知识扩散系统创新势能迅速增加并越过阀值, 创新知识节点增多, 知识创新通过知识流被组织起来形成一致方向, 使原本十分微弱的创新场产生了方向一致、强度很大的创新场, 形成了新的有序态, 即创新网络知识扩散耗散结构形成。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形成是由于新知识的持续注入, 而新知识的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知识获取和知识创造。

知识获取主要有信息扫描, 市场学习, 购买技术或专利、联合研发等方式。信息扫描是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获得外部信息的活动[13]。扩散主体通过扫描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有: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利用出版物、利用网络或公共机构获取信息或从竞争者处学习。市场学习是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获取创新知识, 其中并购是企业获取知识或进行技术跨越的一种方式, 用这种方面可以较快的获取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 能迅速拥有并购公司已建立的技术联系网络。购买技术许可是企业从科研机构或高校处购买技术许可, 这样可以较快的利用新技术将开发新产品, 是将技术商业化的一种较好的途径。此外, 知识扩散系统中企业能从政府部门、国内公共机构、国际机构等一些组织的交涉中获取知识或受益。在所有知识获取的模式中, 联合研发是最最常用也是效果最佳的一种方式, 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以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 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利益分配规则, 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通过这些模式双方都在合作中获取知识, 促进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形成。

知识创造主要是由扩散系统中的核心成员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来完成, 包括研发, 组织内部学习等模式。在各种知识创造方式中, 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是一个关键因素。企业的研发有助于公司及时了解其它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吸收出现在市场上的新知识, 而且有助于公司创造新知识并使之转变为新的产品或过程并吸收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研发缩小了外部获取知识的不适应性以及大量的知识溢出等弊病, 但应注意到企业内部研发造成少数关键技术人员拥有大量的隐性知识, 而如果这些人可能的流失对公司的损失很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则以其创新职能和对知识的专有性拥有高效的知识创新能力。另外, 企业内部的组织学习使企业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 通过个人学习、职能部门内学习, 跨职能部门学习以及多层次学习多方位吸收各种新知识, 加强企业内部知识流通, 这种方式对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维持

创新网络扩散系统如果缺乏必要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流, 将降低知识创新的效率, 不能形成很好的知识流动循环和互动发展, 耗散结构难以维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 它需要新知识融入以企业为核心的知识体系, 整合新知识, 并将知识应用到商业活动中, 同时吸收市场上的反馈信息, 这样通过增强企业与其它机构的知识流通, 加强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知识转移, 利用优惠政策加强知识创新, 降低知识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效率, 提高知识系统的知识势, 从而引进负熵来抵消内部熵增趋势。同时, 增强知识体系内部的知识流动, 企业内部则通过组织学习提高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程度, 维持或提高企业知识体系知识创新效率, 有效维持和提高企业知识创新效率, 有效维持创新网络知识扩散体系的耗散结构, 如图3。

在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维持中, 知识扩散主体所进行的主要的活动是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创新网络中知识整合的对象分散在企业内部, 以及从扩散系统中其他主体处吸收引用的知识资源。企业只有将各种知识资源融入到企业创新过程中并将其商业化, 实现其知识价值, 才能引进负熵, 维持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

创新网络扩散系统中的知识整合绝不是将从系统各主体处吸收引进的知识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知识创新过程, 是一个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 实施再建构, 使单一、零散的新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通常, 知识整合包括知识鉴别、知识评价等几项内容。知识鉴别是指扩散主体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来源、内容和结构上的鉴别。对所获取的知识, 扩散主体要在内容和结构上给予区分使它们都能到最需要它们的组织中去做到"知尽其责", 使知识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知识评价是对经鉴别以后的知识进行验证, 评价其对扩散主体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在评价过程中要大胆摒弃对扩散主体战略无用的知识, 集中力量管理核心知识。通过知识的鉴别和评价后, 将无用的知识摒弃, 吸收有用的知识, 从而引用负熵, 抵消扩散系统内部引用的熵增, 维持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 知识整合是知识扩散耗散结构得以维持的关键。

此外, 知识传递是企业把经过整合以后的创新知识传递给个人和部门, 以达到知识共享, 它是知识整合的后续过程, 也是使知识得以商业化和社会化, 并发挥作用的过程。知识的有效分享, 能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可以提高企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 增强协作能力, 并使成员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共同拥有知识。

知识应用是企业将整合后的有益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将其商业化和市场化。创新知识能否实现其社会和商业价值就体现在知识应用的环节。只有当创新知识可以全面地在组织中流通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将其商业化后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承认, 产生经济效益, 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的耗散系统才能得以维持及进化。

在知识扩散耗散系统的维持过程中产生各种知识流动, 知识溢出是知识流动过程中的显著特点。知识溢出是指知识不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传播, 也就是一些组织可以免费获取其它组织创造的知识。在企业创新网络的知识扩散过程中, 最典型的知识溢出是上下游企业在与企业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通过无意的学习过程共享信息并且不断更新信息。同时, 上下游企业也会与企业进行交流反馈, 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创新网络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维持。另外, 知识溢出不仅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 而且发生在不同组织的个人之间, 有助于隐性知识的外化, 引起负熵增加。

3.4 知识扩散耗散结构的进化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形成后, 如果扩散系统外部经济或政治等环境巨变 (金融危机, 科技革命等) 或内部巨变 (重要政策更新, 企业并购或改革等) , 将打破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系统的原有有序状态, 同时, 知识扩散系统的创新势能增加。使知识扩散系统再度形成新的创新场, 即形成新的有序态,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系统的耗散结构得到进化。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系统的耗散结构进化不是按单一轨线进行。而是按突变分叉、多束轨线、不可逆方式进行。在创新网络中扩散主体的长期发展过程中, 不断的耗散选择构成了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系统的进化路径, 如图4所示。图中企业的整体知识势代表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系统的耗散结构状态。

在时刻T1 之前为耗散结构A1。在时刻T1, 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知识扩散系统中创新势能达到阀值, 知识扩散系统形成新的耗能结构, 以概率P1形成新的较高序的耗散结构分支B1, 以概率P2较低状态的耗散结构分支B2。在时刻T2时, 在知识扩散系统维持原耗散结构B1的情况下, 以概率P3吸收新知识进行创新, 使知识扩散系统形成新的耗散结构C1-1, 而以概率P4 形成新耗散结构C1-2。在知识扩散系统维持原耗散结构B2的情况下, 在时刻T4又发生分叉, 以概率P5 形成耗散结构分支C2-1, 以概率P6 形成新的耗散结构C2-2, 如此下去,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不断进化。

在创新网络知识扩散耗散结构演化路径中, 现实耗散结构分支选择既依赖随机涨落, 也依赖于控制参数的改变方式。通过改变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来控制知识扩散创新势能, 是创新网络知识扩散体系朝预期目标进化的有效方法, 而市场需求也是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进化的方向。

4 结论

企业创新网络中多个主体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创新网络的进化。开放的, 动态的, 多方交互的创新网络的演化是创新网络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中通过组织学习实现, 各主体在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使其在动态的、不确定的、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企业创新网络中因为有知识势而形成了知识流。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是一个耗散结构。由于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的开放性, 使得知识扩散系统不断获取外部知识, 获得了外部能量的持续注入, 由于知识扩散系统内部的正反馈及非线性因素, 使知识扩散系统中的知识远离平衡态, 形成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形成后, 知识扩散主体将吸收到的新知识融入原扩散系统知识体系, 整合新知识, 并将知识应用到商业活动中, 同时吸收市场上的反馈信息, 这样通过增强扩散系统主体间知识流通, 加强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知识转移, 从而引进负熵来抵消内部熵增趋势, 维持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当外部经济或政治等环境巨变或扩散系统内部巨变, 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原有有序状态将被打破, 同时, 知识扩散系统知识体系创新势能增加。使知识扩散系统再度形成新的创新场, 即形成新的有序态, 创新网络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得到进化。本文以耗散结构的形成、维持和进化的主线研究了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耗散结构, 对加深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主体对知识扩散过程, 使扩散主体了解的基础上更清楚自己在扩散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针对地对其在知识扩散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改进有一定作用, 但对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创新知识结构 篇2

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水螅、海蜇、珊瑚。水螅的消化方式有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消化方式。其神经系统由神经网构成,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三、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猪肉绦虫、血吸虫、涡虫。“米猪肉”即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猪肉绦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

四、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代表动物:蛔虫、钩虫、蛲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有感染性的虫卵被人吞吃后会在人的小肠内发育成成虫。

五、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体腔。代表动物:蚯蚓、水蛭、沙蚕。蚯蚓的整个身体好像是由内外两条管子套在一起似的,外面的管子是体壁,里面的管子是消化管。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空腔是体腔。蚯蚓通过体表进行呼吸。其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由咽上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围咽神经和腹神经索组成的。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六、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的表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代表动物:河蚌、蜗牛和乌贼。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呼吸器官是鳃。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七、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和多足纲)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都有外骨胳;足和触角分节。代表动物:蝗虫、沼虾、蜘蛛、蜈蚣。昆虫纲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蝗虫身体的外骨胳有防止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的作用。有蜕皮现象。蝗虫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蝗虫的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单眼仅有感光作用。蝗虫的听觉器官在腹部。气管是其呼吸器官,气门是气体出入其身体的门户。蝗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

八、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九、鲫鱼身体侧线是感觉器官,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的游泳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鲫鱼是杂食性鱼,靠咽部的咽喉齿压碎食物。其血液循环是单循环。鳔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下,使鱼能够在不同的水层停留。其生殖方式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鲫鱼身体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是一种保护色;身体呈梭形;体表有粘液,这些特点都与其生活相适应。

鱼纲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十、青蛙有眼睑,并且只能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鼓膜能传导声波,产生听觉。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冬眠期间全用皮肤呼吸。青蛙有两心房一心室。青蛙小脑不发达。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蝌蚪用外鳃呼吸,发育后,外鳃消失,长出内鳃,心脏只有一心房一心室,一条循环路线。发育成幼蛙后,长出四肢,尾和内鳃消失,形成肺,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两条循环路线,变态发育。

十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够分泌粘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

十二、晰蜴皮肤表面角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在陆上生活。昆虫的外骨胳也有此功能。

晰蜴的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晰蜴的心脏是二心房一心室,但其心室中有一个不完全的隔膜,使动脉血与静脉血基本分开,不过其仍是变温动物。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代表动物:晰蜴、龟、扬子鳄、蛇。

十三、鸟纲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

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的交换效率。P73页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家鸽心脏比较图。

最原始的鸟类是始祖鸟。始祖鸟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十四、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由于它有节奏地前后运动,使得胸腔的容积时大时小,从而迫使肺扩大或缩小,而完成呼吸作用。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胚胎在母体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哺乳纲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隔;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十五、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最原始、低等的种类,是因为它不是胎生,是卵生,体温不恒定。

十六、袋鼠没有胎盘。

十七、蝙蝠不是鸟,它是胎生,哺乳,体表有毛,因此是哺乳动物。鲸是最大的动物,它用肺呼吸;心脏分四腔;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因此鲸是哺乳动物。

十八、动物的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尺蠖的拟态、乌鸦的聚众鸣叫)、贮食行为(蚂蚁运粮)、繁殖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 育。)、社群行为、节律行为(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生物钟)。

十九、凡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作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都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

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创新知识结构 篇3

社会通讯的畅通以及节奏的加快,是导致知识社会到来的原因。以前的社会也有知识创新,但是消化知识的能力远没有今天这么快,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没有今天这么畅通,所以以前的整个社会形态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相对缓慢的形态。实物生产正是在这种比较缓慢的社会中获得快速发展的,这种实物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流通,对于新知识的消化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加强,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很快就会在全球获得应用。

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人们如果想促进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新知识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知识必须是以前没有过的,重复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理解下,我们来探讨—下实物经济与知识经济之间的差异。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知识经济是从实物经济演化而来的,实物经济中必然含有一些知识经济的特征,但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不明显,不占据主要地位,而知识经济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实物经济而存在,只是知识经济相对于实物经济而言,显出其独有的一些特点。

我们将从知识产品的类别、知识生产的设备、知识生产的原料、知识生产的规模以及知识生产的主体五个方面来探讨知识社会的特征。

1、知识产品的类别

知识生产与实物生产有很大的差异,知识类型的产品应该分为三种,第一种融入了很多知识,但产品还有一个物质的外壳,如各种精密仪器;第二种,很多知识产品就是最终的消费品,如各种游戏软件。第三种知识是观念知识与管理知识,虽然这种知识也可以用各种载体进行记载与传播,但是这种知识关注的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用一个饭店作为例子,这种类型的知识不是关于盘子的,也不仅仅是关于人的,而是如何协调人与盘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协调盘子与碗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小看这种知识,这种知识实际上操控着整个过程的运作。化腐朽为神奇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手段的更新。

2、知识生产的设备

第一种知识产品与传统的实物产品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第二、第三种知识产品与实物产品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了,无论传统实物生产的投资,还是知识产品生产的投资,都要花很多的资金放在设备上。但是设备所承载的价值是不同的,以前设备的价值更多地体现的是设备本身的材料价值,无论什么厂家生产同样的产品,都要耗费同样的材料与能源;而进行知识生产的设备也很贵,但是这些设备更多地体现的是知识的价值,其材料本身可能价值并不高,但是如果没有关于这些设备的知识储备,则不可能生产出同等功能、质量的设备。一旦这种知识泄露出去,很多厂商就可以以很廉价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

3、知识生产的原料

实物产品生产每一件东西都要消耗同样多的物质和能源,而知识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这些物质与能源的使用效益,这种知识产品的生产对资源保护是十分有利的。在同等资源的情况下,采用新的知识产品可以造出更高效益的产品。知识产品在开发成功前,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开发成功之后,其复制生产的成本几乎为零。

4、知识生产的规模

进行实物生产的都是操作工人,只要增加工人数量、投入新的设备、增加劳动时间就可以无限制的生产实物产品。进行知识生产的都是知识阶层,一件知识产品的生产,不是投入更多的人、更多的设备就能完成的,而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投入过多的人力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知识产品的生产。

对于生产实物的设备可以进行破坏性地使用,但是对人来讲,不可能对人脑进行破坏性使用,人脑在过度的压力下往往不能有效产出。脑力劳动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确定一件知识产品什么时候能完成,知识产品的投资是一件风险很大的投资。

5、知识生产的主体

在实物生产时代,资金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投入了资金,就可以扩大生产,就可以占领市场,就可获得利润。在知识社会则不同,最重要的是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是知识生产的主体和关键要素。一般而言,这些人应该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能力,有适合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够相互协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实物经济时代,生产的主体是机器设备,工人仅仅是操作者,产品的生产需要机器设备的大规模协同工作,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是刚性,一旦协调好就很少出什么问题。但是,在知识生产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替代了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动的关系,所以如何协调好知识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实物生产需要机器、设备、生产人员在时间、空间上的一致,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而知识生产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开始阶段的研发,知识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件消耗很低的工作。由于知识生产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所有的知识生产者并不一定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工作,所以很多从事知识生产的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知识生产者自由上下班,只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目标。

二、传统人才与新人才的比较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人才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张屹教授在2001年第11期《全球教育展望》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一文中对传统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对于其图表中的一些内容,有一些是赞同的,有一些是不赞同的。根据这张图表,我们对于传统人才与新人才进行了以下的对比,其中有一些是直接引用了上面的图表,有一些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加以补充:

知识型、技巧型的人才是适合于工业社会的大机械工业生产的,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枚螺丝钉。社会要求这枚螺丝钉在为它设定的范围内工作。如果,这枚螺丝钉不能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正常工作或在自己的工位范围之外也工作,将会给整个社会大机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当时的工业社会是在牛顿的静态力学体系下建构的,把这些不老实的螺丝钉看成是负面因素,是要清除的。基于此,整个社会就要求培养知识型、技巧性的人才,要求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在工业时代,知识过时的速度远没有今天这么快,学校传授的知识都是以前经验的总结。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尽可能好地学会这些知识,而不用思考这些知识是怎样来的。因为学习是获得已有知识最有效率的方式,远比自己摸索获得节省成本。所以学校传授的是经典的、长久的知识,只重视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不大重视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既然学校教授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当然可以采用工业化的手段生产人才,而灌输就成为十分高效的手段,可以面对大量的人群进行一次性教育。

nlc202309032219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技术的累积性发展,造成了今天的社会,知识获得渠道十分畅通,实物生产的主导地位让位于知识生产。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就使得一些问题超出了传统的学科范围,仅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可能单独完成问题的解决。这种情况下,知识的获得再也不是把这种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使之能够完成工业化的生产,而是要应用以前已有的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上。但是,传统的知识教育不可能对于新问题做出回答。于是,创造出新的知识以解决问题就成为了必需要做的事情。这种新的知识在形态上与传统的知识形态不一样。这种新的知识形态不是从外部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机械地添加”,结果产生“一个笨拙不堪、负重前行的知识怪物”,而是对于知识形态进行“内部的重新构建”,使之适应新的条件。针对这种新的社会条件,大规模灌输的方式显然就不合适了,必须是根据对问题的判断,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组成一个团队。老师并不能给出问题的答案,因为老师也不可能知道答案。老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启发与诱导这些学生产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只是有相对合理的。

毋庸置疑,知识结构创新将在知识的学习、应用与创新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讨论—下知识结构创新的含义。

三、知识结构创新的含义

知识创新主要包括知识系统中知识要素和知识结构的创新。知识要素是指分别针对解决特定问题所需的陈述性(如概念、定义、原理等)知识与程序性(如操作过程等)知识。“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构成状况,其中包括各种知识间的相互比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功能。由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的不同,人们形成的知识结构总是形态各异的。”

人类社会的知识存量越来越大,现代社会不可能出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人们又必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于社会是变动不拘的,那么人们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处于—种静态的平衡、静态的稳定性,而必须是动态的平衡、动态的稳定,是一种不断地打破、重建的过程,那么必须调整知识结构。因为一个人所有知识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在其中,孤立、破碎的知识单元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单元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意义,知识单元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形成了知识结构,而特定的知识结构能够实现特定的知识功能,解决特定的问题,从而具有现实意义。知识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等都是通过知识结构体现出来的,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某种知识单一地起作用。

知识结构决定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一定的知识结构所能容纳的知识存量是有限的,所具备的潜在功能也是有限的,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就需要重组知识单元,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具有解决问题的功能。结构的创新是一种方向性的创新,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没有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要素也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

以专业为例,对于专业结构的了解也是专业知识的一部分,知识结构与知识单元在任何一个层次都是水乳交融的,不存在没有结构的知识。今天之所以再次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是因为以前社会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进一步造成的知识的细化,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的发展了,需要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目前的知识结构。没有昨天的社会分工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发展,但是如果还要使用以前的社会分工,则不会有未来的社会发展。社会的结构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结构性的变化可能带来全行业的萧条,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失业。一个人在这种被淘汰的行业中,知识再丰富,水平再高,也不可能避免失业,因为社会不需要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人们必须经常地了解社会的发展,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四、系统论指导下的知识结构创新

知识结构的变化不是一种盲目的行为,而是要有的放矢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这个“的”是很难确定的。系统论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思路与方法。系统论是以综合的整体的思维方法作为其特征。

系统一词,人们使用了很长时间。但是只有在工业和信息社会,人们才开始觉察到它具有新的不可忽视的意义和特性。系统论中有几个核心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在这其中,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素通过形成结构达成一定的系统功能,正是依托这种结构的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也正是这些要素组成了一定的结构,实现了一定的功能,才可能与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区别,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性,此系统才有可能有与其他系统相组合形成新的系统。中国的系统论学者把很多新的理论(如突变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分形论等等)统合在系统论中。我们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下如何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以达到知识创新。

1、整体优化

关于系统的整体优化,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一个是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功能的表现,也是系统的立身之本;另一个是系统优化,系统优化则是系统更好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

a、目的性:

“目的系统则是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为系统的复杂的反馈机制的建立,结果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环境向系统进行不同的输入时,系统能够通过自己的反馈调节机制去应付不同的环境影响,表现出自主性、自稳定、自协调,从而产生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输出,使系统仍然保持不变的发展方向性。”

这种系统的目的性告诉我们,一个特定的知识系统是指向一个大致的方向的,那么一个人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充分考虑到自己成才方向和事业目标要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紧密相连。虽然说完全认识自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但是还要有一定的认识。因为一旦对自己定位之后,自己的知识系统就有呈现出一定目的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知识系统所进行的构建与吸纳的知识要素都会围绕着目标进行。由于人的时间、精力的有限性,目标具有过滤器的作用,与目标不一致的就会被忽略,而与目标相一致的,就会被重视。

nlc202309032219

另外,一个人的观念对于知识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有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转化为—种目标,这样就会长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与要求,就可以长期的保持知识结构的更新

与活力。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大系统的基本思想是综合和整体优化,而不仅仅是部分最优,强调从整体观察部分,而且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的总和,而是有机组合体,使得系统总体的能力大于各部分之和。“优化是系统演化的进步方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

一个人的各种知识也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也有一个结

构,如今的社会不是看你在某—方面又多么高深的学问,而是看一 个人具体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那么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实现的功

能也是这样。著名的短板理论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同样的,一个

人如果在知识系统上,有一个方面有很大的缺失,使得其他方面的

知识难以得到发挥,这样会导致知识系统的失灵。那么如果有某一

个知识的子系统很突出,是不是一件好事呢?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这个^为了保持这种优势

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这在无形中就挤占了其它的知

识子系统的更新,也将会对整个知识结构没有好的影响,进而影响

了整个知识系统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是

学机械的,但是英语成绩很优秀,这个人为了使得这种语言优势长 期保持下去,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荒废了专业,这就是一个知 识发展畸形的例子。

随着人的成长,社会的变化,必然有一些知识要被淘汰,而有 一些新知识进入到新的知识结构中来,新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容 纳新知识的能力。要调整知识结构,注意各个知识子系统之间的

比例、重要性,使得各种知识子系统能够进退有度、相互作用、彼 此协调,从而发挥出整体的优势,而不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差距而 望洋兴叹。

2、混沌的边缘:注意学科交叉

“混沌的边缘,是一个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无真正静止在某一个状态中,但也没有动荡至解体的那个地方。混沌的边缘就是生命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支撑自己的存在,又有足够的创造性是自己名副其实为生命的那个地方。……这便是复杂系统能够自发地调整和存活的地带。”

在经典力学中,机械决定论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因一果,各个学科之间壁垒森严。而系统的复杂性告诉我们,正是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系统的自组织性,才为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学科间的交叉,学科间的边缘地带将是创新的重要领域,学科间进行划分,是为了人们认识的方便,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真正的事物是复杂地存在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做研究,进行创新,不应该过于重视学科间的界限,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更多的应该具有大学科的观念,敢于进行跨学科研究,敢于进行学科交叉。学科的名称仅仅是—种名相。有句话说:玫瑰不因为它叫玫瑰而香,也不因为它不叫玫瑰而不香。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对于原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原有学科的活力。

3、协同学:注意与别人合作

如果把哈肯在协同学中讲到的序参量借用到知识生产中,知识生产中的“序参量”就是指生产者在一起工作时所产生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各个生产者,但是一旦形成后,有支配着每个知识生产者。这就要求知识生产者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这不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这是关系到整个团队,整个组织的生产能力、效率与质量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所以,在知识生产者的知识结构中这方面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仅仅不是没用的,而是对整个团队很有影响的。如果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将会极大地限制知识生产者的能力发挥,进而还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能力。

在知识生产的团队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一个组织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个体间的差异构成了相互竞争的基础,而共存于一个系统内则为竞争提供了条件,同时竞争也是保持系统活力的重要原因。合作则是系统的基本要求,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则整个系统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更遑论综合作用。所以一个系统内不可能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也不可能只有合作没有竞争。所以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拥有与人共事的知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尤其现在的知识生产远非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

4、超循环:老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发展,进入自我循环,自我更新

超循环是指包含有催化反应的循环,即在整个循环中,有产物对整个循环起催化作用。人们的知识也是一样,不能安于把各种知识按照已有的结构进行组合,其实很多新知识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自我更新、自我循环的作用。比如一个人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比较好,专业知识也比较扎实,而且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那么在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超循环,专业知识比较扎实,而且又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必然会参考大量外文文献,以吸取先进的学术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大量的外文文献的阅读,进一步提高了外文水平。由于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学习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如此一来就进入了下一个循环。

所以,在整个知识结构的调整中,要有意识地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超循环的形成,这样可以很快地提高效率,同时对于已有的知识也能更加合理地应用,这种超循环结构极大程度上继承和吸收了已有的知识,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知识结构,可以使得以前投入的精力、时间、金钱在新的知识结构中继续起作用,达到一种累加投资的结果。

5、突变论:抓取关键点

托姆的突变论认为,“原因连续的作用有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这种理论在方法论上对我们的启示是,知识结构的相对稳定发展也有可能导致十分杰出的贡献。想获得十分突出的成果不一定就得尽快地、大量地引进新的知识,而对于原有知识结构的发展,也有可能导致全新的知识结构,导致突破性的进展。这在科学史上也不乏其例,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就是其中之一,弗莱明长期从事实验,并不一定引进了当时十分先进的科学观念,十分先进的实验手段,而只是在长期的探索中,偶然间发现青霉素,而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调整之后方可以支持其获得巨大的成功。类似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这种思想对我们还有另外的一种提示,就是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意对于知识结构中演化出的新知识、新动向保持敏锐感,能够对于新知识抓住不放,以此为切入点,从而获得突破性进展。

6、外部与内部(开放性):密切注意社会发展趋势,注意了解

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

系统的存在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没有环境的存在,系统不可能与其它的系统相互作用,从而丧失自己的功能,导致没有存在的价值而不存在。系统的开放性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个人的知识结构需要相应内部的变化,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必须与环境有物质、能源、信息的交流,才能保证自己不进入一种死寂状态。系统的开放不仅仅指对系统的开放,同时也指对内部的开放。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是如此,个人知识结构的演化必定具有时代性,任何人都不可能超出时代的限制进行思考。如果落后于时代,会被时代淘汰掉,如果想超越时代进行思考,那就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作为社会整个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必须融入其中,方能生存、方能发展。这种融入的过程,就要求这个人的知识结构对内也是开放的,不是被动地以过时的知识结构去勉强地适应外部的变化,而是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去适应外部变化。如果要主动适应外部的变化,就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一个显性的存在,对于趋势的把握要从社会出现的若干现象上去把握,所以一个人要有相对宽泛的知识范围,能够敏锐地从看似不相关的信息中捕捉到趋势,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六、小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系统的平衡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知识结构也是一样,只有让知识结构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中,才能保证具有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以变应变,以变生变,变才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超以象外,得其国中。

创新知识结构 篇4

关键词:集群企业,网络结构,知识分布,创新

产业集群是比科层机构灵活、比市场稳定的特色经济组织形式。由于集群邻近性、网络效应、嵌入性、外部性等产业组织特性的作用, 集群企业在创新方面相对于集群外的单个企业有着天生的不对称优势, 如知识外溢、集体学习、技术扩散等利好。随着要素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以及要素分配、扩散速度的加快, 这种不对称优势正在不断地被侵蚀, 同一产业不同地区的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势差并没有因要素扩散速率的提高而消除, 相反,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产业集群因为创新能力弱而一直被锁定在价值链、知识链的低端环节。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是主要的生产要素, 创新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知识活动的有效性将深刻影响着组织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1]。如何获取并有效利用知识, 通过创新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从而获取更多的价值分配是集群整体和集群企业个体持续成长的关键。因此, 探究集群内整体的知识状态、集群企业个体的创新行为及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集群整体的产业素质, 提高集群企业个体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产业集群视为具有异质知识资源的企业及企业间知识互动形成的知识系统, 以该系统的网络结构为切入点, 分析其对集群内的知识分布和集群企业创新的影响, 为提升集群企业创新能力, 完善集群整体创新功能和制定集群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1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分类

1.1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

产业集群被广泛地视为由企业、辅助机构、政府和大学等行为主体,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活动构成网络组织。根据具体研究的需要, 学者们依据主体、资源和活动等构成要素的差异, 通常将产业集群视为分工协作网络、模块化生产网络、创新网络、技术网络、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等网络组织。尽管集群网络分类比较多, 但是其形成通常具有共同的过程与特征。

当集群企业从碎片式经营转变到高度关联的专业分工体系后, 产业相关知识高度分化并离散性地分散于各个行为主体之间, 每个行为主体掌握的知识、技能都是价值链、知识链上的片段。为实现生产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彼此之间需要协作才能完成整个价值创造活动。在分工协作中, 集群企业间形成了基于“产品—技术”的技术关联、基于“供给—需求”的经济关联, 同时产生了基于互惠、互信的社会网络, 即“技术—经济—社会”耦合的集群网络。基于主体间各种经济、非经济联系的互动形成了特定的网络结构, 这种关系的结构性安排具有自我增强功能, 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得以存续、强化, 并形成动态演变的拓扑结构, 是集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知识等创新要素流动的主要渠道。

1.2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分类

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是集群网络组织中作为结点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其状态影响着集群整体的运作效率[2]。相当长的逻辑时间内, 集群网络主体间的关系具有持续性, 集群整体网络结构相对稳定有序, 可用特定的拓扑结构来刻画产业集群整体的网络形态和与之匹配的知识分布, 相近的结构具有类似的活动规律和个体行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有着迥然不同的组织化程度和网络结构, 异质的网络结构影响着集群内知识配置方式、分布状态和企业创新行为。

集群内众多网络中最基本、直观的网络是产业层面的分工协作网络, 根据分工的程度、核心企业的有无、企业间关联的结构性特征可将产业集群分为市场型产业集群和中卫型产业集群。市场型集群是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 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集中度低, 集群内同质化竞争激烈, 网络关系松散, 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联结, 企业间关系多基于市场交易而形成[3], “低小散弱”的特征非常明显。我国大多数集群都是此类市场型集群,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靠低成本、低技术、规模优势获取生产环节的低价值量。中卫型集群是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企业间关系, 主要是在产业链上分工协作, 依次组成多层次的外包和再外包网络, 网络结构稳定有序;网络中存在核心企业, 上下游企业凝聚在一起, 基于市场交易的社会连接使网络关系更加紧密[3]。

2 网络结构影响集群内的知识分布

网络关系是知识在不同行为主体之流动、传播的路径, 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在集群中的占有及分布情况[4]。关系以及关系分布的差异性使得市场型集群和中卫型集群有着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 其内部的知识分布、知识活动规律和创新行为也各异。

2.1 市场型集群内的知识分布

市场型集群的产业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 集群企业间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纽带建立起的水平关联, 其网络关系松散、无核心且依赖性弱, 所以企业间关系不稳定、行为复杂[5];群内企业间分工协作不充分, 追求“小而全”、“大而全”, 独自完成生产所需要的大部分工序, 一体化程度较高, 企业间分工协作较少, 呈各自为阵的状态。该状态下, 虽然各企业知识需求相似, 但知识背景、知识水平各不相同, 而且多以地方性、个体层面经验性的隐性知识为主, 群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自身静态的知识存量以及知识的广度、深度, 这两者分别决定着企业的业务边界和核心经营活动。知识活动的分散、无序使得积累的知识仅停留在个体层面, 没有核心企业的治理与协调, 难以通过积累、协同等过程实现知识归纳, 从而凝聚成产业整体知识[4]。

产业分工不充分导致每个企业独自占据价值链的环节较多, 企业间存在高度的知识重叠, 产业链上出现众多知识冗余。较多的知识重叠导致企业间知识同质化增强, 其结果必定是企业间出现过渡竞争, 模仿盛行、创新行为减少, 产品趋于雷同, 从整体角度看, 在集群内有效知识减少的情况下如不引进负熵获取外部异质知识, 集群将处于低水平无序状态, 不仅难以实现集群创新的协同、互补优势, 还会面临技术锁定等风险。

2.2 中卫型集群内的知识分布

中卫型集群内的知识分布有其特殊性。知识的相似性和互补性是企业之间结网的前提和基础[6], 中卫型集群网络内的知识分布既有横向竞争的相似性, 又有纵向合作的互补性。发展比较成熟、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中卫型集群内知识分布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收敛性, 总体上呈单核心或多核心的“中间—边缘”式网络形态。

同样是横向竞争的知识主体和分工网络, 中卫型集群分工相对明确, 群内非核心企业之间多专注于价值链和产品链的某一具体环节, 所拥有的知识趋向模块化、专业化。模块化使得处于价值链条同一环节、非核心企业间的知识高度相似, 相似即产生竞争, 竞争会使企业增强创新意愿, 其反作用是导致每个集群企业个体可用于创新的资源减少, 从而导致创新的潜力下降, 进而导致集群内部竞争对集群企业的创新产生倒U型的影响[7]。另外, 知识模块化促成了流水线操作, 若集群产业知识高度模块化, 则集群企业专注于各自的知识模块与业务范围, 上下游之间可能缺乏充分地沟通;若模块化程度低, 创新则需要企业间的密切合作, 高度整合各企业的互补性知识[8]。

知识分布非均衡特征在中卫型集群纵向分工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通常核心企业占据着价值链高端环节, 能够对整个链条进行创新资源配置。核心企业通过多层次外包网络实现部分职能的虚拟化, 共同的产业认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参与到核心企业的外包网络中, 形成“中心-外围”式产业关联网络。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之间的知识存在互补性, 但决定性的差别在于知识的层次之分:部件知识与架构知识。与产业某一具体领域技术、工艺、产品相关的部件知识通常分布于非核心企业之中, 主要表现为开发新产品时的观念、技能、技术、knowhow及方法等知识, 比如产品概念、设计原理、产品技术、制造技术、产品开发流程及产品管理知识等[9]。而作为一个系统及协调部件知识与利用程式的架构知识是组织整个系统或协调整合部件知识进行生产性运用的知识, 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内隐性, 通常由价值链治理者所控制, 高度集中于少数核心企业, 这些核心企业是中卫型集群资源控制中枢, 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

3 两类集群中的知识分布对创新的影响

创新是通过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然而价值链可分性导致的分工协作和知识分割使得每个企业掌握的都是专业化的知识片段, 碎片化的知识分布使得单个企业很难拥有创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因此, 企业必须扩大组织边界, 搜索有效知识源并建立互动关系以弥补知识缺口, 建立知识联盟, 实现知识共享才能完成整个创新过程。集群中的知识分布于某一具体的载体中、或存在于成员企业间结构性的网络互动中, 其创新行为与绩效必然受到集群网络结构和知识分布的双重影响。

集群企业水平方向上的分工提供了多样性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优势, 而垂直方向上的分工带来了专业化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优势, 随着衍生、分裂和新成员的加入, 集群企业的知识优势将得到持续增强[10]。同时, 借助地理邻近、关系邻近、网络效应和共同的社会情境, 集群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成本较小、速度较快, 产业知识在各类网络渠道中得到广泛且均匀地传播与扩散, 即网络关系为各成员企业提供了机会均等的知识获取机会。但是, 每个企业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是异质的, 其吸收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对外部知识的感知、创新机会的识别与敏感性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又逆向影响企业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创新行为。

3.1 市场型集群中的知识分布对创新的影响

市场型集群中的企业间分工不充分, 大多数企业都具有各自的产品知识、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基于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 这些知识能够克服载体粘滞, 通过社会网络、员工流动等方式在集群网络中扩散。集群外部性、邻近性的“地理红利”使得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更容易地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知识;但是, 较弱的组织性使得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活动相对分散、缺乏系统的规划与协同[4]。

随着网络关联的增加、知识流动的加速, “地理红利”逐渐消失且出现负面作用。一方面, 地理邻近和知识流动会缩小企业间的知识势差, 使得企业个体赖以取胜的知识优势成为公开的秘密;另一方面, 创新成果将随着邻近性和知识流动变得清晰、可复制, 竞争对手可通过逆向工程模仿创新者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这种知识揭露的悖论会影响集群企业的创新意愿、动力和创新策略。在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创新者的权利和创新收益得不到保障, 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投入将下降, 相互模仿的结果必然是知识同质化, 外现于产品和工艺的趋同, 随后出现价格战、营销战、“柠檬市场”等恶性竞争, 更具破坏性的是集群整体有效知识增量在减少, 同类型知识分布较广且密度过大, 集群整体将丧失创新功能。如果不引进外部异质知识资源, 知识缺口增大, 集群将锁定在低级无序状态, 有效的知识活动及创新行为降少, 集群将走向衰弱。

集群的发展是动态演化的过程, 其知识分布随企业成长、主体间知识不断地转移而发生变化。一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随着集群的升级得以快速成长, 成为集群内的龙头企业, 并通过分工协作将生产经营活动的部分过程外部化或社会化, 逐渐形成分工网络与知识模块。分工后的专业化能够实现规模经济, 提升各模块的效率与创新能力, 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的创新功能, 当分工协作不断深入, 集群的组织性、结构性也在增强, 集群内的创新行为与绩效也将随之动态变化。

3.2 中卫型集群中的知识分布对创新的影响

网络之于集群企业创新, 在于其网络结构影响着集群内创新资源传播和共享的广度、速度及有效程度。集群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的企业将获得对创新资源流动的分配优势, 影响着集群网络内创新资源的配置[11]。

中卫型集群是一个具有不对称关系、非随机的等级网络, 集群成员必须运用协作或互补关系获取各自所需的资源[12]。因分工需要, 中卫型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分割、重组相对合理, 集群内的知识呈等级分布状, 核心企业通常拥有较充足的知识资源、完善的知识结构, 具备创新的资源优势, 能获得较高的创新规模经济收益[13]。正因为有核心主体的存在, 所以中卫型集群内协同创新效应比较明显, 知识分布及创新相对有序:拥有宏观架构知识的核心企业通常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拥有产业部件知识的非核心企业的创新通常表现为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主目的的工艺、技术和流程方面的创新。同时, 合理的知识分布也提升了各个企业创新的成功率、精准性和针对性, 使得创新更具适用性。在保证自身垄断地位的同时, 核心企业沿产业链对非核心企业进行知识转移, 提升其所在链条和价值网络的创新能力与产业素质。

核心企业的创新优势还得益于网络拓扑结构的位置优势, 通常核心企业占据集群网络中较多且重要的“结构洞”位置, 具有很强的网络中介作用, 拥有对集群内部创新资源流动的配置优势;同时, 核心企业承担着集群整体的“知识守门人”角色, 吸收集群外部的知识, 是集群内外知识扩散与创新互动的桥梁。与市场型集群企业类似, 中卫型集群中的非核心企业因专业化享受效率倍增、规模经济等利好, 获取知识分工所形成的递增报酬。横向知识分工使得这些非核心企业能够专注于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 (通常以加工、生产制造方面为主) , 相似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使得企业间知识交流的效度较高, 能够提高模块化的部件知识创新绩效。

分工的明确、较强的合作关系, 使得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间的依赖性太强, 核心企业的领导风格将影响其它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与创新愿景[14]。知识交换通常只限于两者之间, 如果核心企业不扩大知识搜索边界, 及时吸引异质知识, 整个分工网络内将存在创新锁定风险。

4 结束语

市场型集群中的网络联结具有随机性, 知识传播具有无向性、分布相对离散, 所以集群应该增强组织性, 让知识更有效地分配, 使得知识的供给与需求能够相互匹配, 此时中介组织、政府、高校机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中卫型集群中, 核心企业应该提升对集群外部知识资源的获取、吸收能力, 并通过其网络位置优势有效地控制知识流向与分布, 提升集群整体的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

对于集群整体而言, 两类集群都应增加整体网络的贯通性, 信息、知识等创新资源传播的速度、质量将有效提升, 传播的半径也将增大, 知识分布会更加均匀, 企业间知识势差会缩小, 更多的企业会享受到网络传导机制、知识外部性的利好。对于集群企业个体而言, 应该增加与上下游企业、竞争企业间的网络关联, 增强自身网络内信息的可达性, 从而更容易接收外界的知识扩散、获取创新资源的机会。市场型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中卫型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应充分发挥结构位置优势, 完善群内的分工协作网络, 促进群内知识的合理分布, 在提升个体创新能力的同时营造良好的集群网络式创新氛围。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 篇5

第一章力

第二章直线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机械能

第八章动量

第九章机械振动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十三章电场

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第十五章磁场

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九章光的传播

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

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

编辑知识结构刍议 篇6

[关键词]编辑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0)06-0031-03

编辑的知识结构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它们通过一般、特殊和个别相通的内在关系结合起来,形成有广度和深度、广博和专深相统一的知识立体结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能够实现与时代性要求相适应的认识任务的功能,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所构成的总体结构,都应建立在时代性知识水平上。为了完成与时代性要求相适应的复杂任务,编辑在知识结构方面,既要具备达到时代水平的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处于时代领先水平的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生长、变化和发展的新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1编辑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

编辑兼具多重身份:既是编者,又是学者;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编辑担任的多重角色要求编辑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1.1较高的政治素养

编辑从事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文化活动,涉及全社会利益,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明确的法制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完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汇聚到大是大非问题上,形成一定的观点和势力,最终关系到社会进步和国家兴衰。书报刊作为传播媒介,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作为编辑人员,要牢牢把握这一基本任务,严格把关,不让错误言论以及容易引起思想混乱和社会不稳定的言论及语句在出版物中出现。

1.2牢固的基础知识

编辑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史、哲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

编辑首先应具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传达思想内容,要想分辨出作者文稿的表达意图,描述得是否准确,编辑要有较深的语言文字功底,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编辑的文学素养中包括古汉语水平,这有助于编辑理解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和组织材料,以明鉴是非,启迪读者。哲学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编辑用哲学思想来处理信息,是帮助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外语和计算机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工具。开放的时代要求编辑有开放的心态,为满足外向型交流和沟通需要,编辑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剪刀加糨糊”的原始操作渐行渐远,快捷的输入方式和排版系统早已深入人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应成为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

1.3丰富的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包罗万象,涉及众多领域。编辑要博览群书,既要了解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军事、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知晓当今自然科学发展现状,做一个知识面广、学识渊博的创新型、复合型编辑。

1.4扎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指出版学、编辑学理论及有关选题策划、组稿、编校加工、排版、封面版式设计制作、印刷、发行等方面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知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编辑学、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原理等。有相关专业理论的支持,可以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和被动。除了出版学科理论,编辑人员还应熟悉出版物的特点与出版规范。这类知识仅仅从书本上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并不断探索。

1.5全面的工作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编辑需要具备七个方面的独特能力。

第一,感知能力。编辑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客观变化的灵敏感受,这就要求编辑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出击,广交朋友,同时,又要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关注社会上、行业内、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灵敏捕捉社会热点、难点、重点,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鉴别能力。编辑既要能准确判断来稿价值,多角度、多方位地鉴定和评价作品,又要能敏感地捕捉市场风向,合理调整出版物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图书。

第三,创新能力。编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研发产品的创意工作,从策划选题、编辑加工,到确定开本、版式、定价等,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一本图书是否受读者欢迎,能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创新能力。

第四,审美能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阅读情趣越来越高,对图书的外观即包装形式越来越苛求。一本封面新颖、版式典雅、色调和谐、开本适宜、字体字号适宜的图书,反映了该书编辑的审美水平。美观大气的包装必然提升图书品质,进而提高市场发行量。

第五,协调能力。编辑是选题的策划者、材料的组织者,通过对作者的约稿来完成稿件的准备工作,然后联系排版部门、美术编辑、设计人员、校对人员等,形成一个合作团队,最后还要与出版科商定纸张规格,与发行科商定宣传推销方案等。因此,编辑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成败。

第六,写作能力。编辑审稿,不是简单地读一遍,改改错别字,而是要进行文字处理。有的稿件必须大段修改,大量增删;有的稿件要配发标题、提炼关键词;有的图书出版后,编辑要撰写书评。如此种种,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

第七,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电脑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的作者来稿大多为电子文档,编辑要能熟练地在网上接收稿件,与作者互通信息,在电脑上直接修改文字、设计版面、选择字体、下载图片。这些相关的编辑技术工作要求编辑具有现代化技术和工具的运用能力。

2编辑知识结构的更新

任何知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在不断地积累、生长、变化和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发展之迅速,特别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社会资讯瞬息万变,直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古人尚有“温故知新”的感叹,新时期的编辑更应“学无止境”。编辑作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来自各个方向的新信息、新知识,当然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能无动于衷,而是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建立一种开放型、复合型、动态型的知识体系。

编辑要多参加学术交流、岗位培训、考察学习等活动,了解业界动态,获取最新的前沿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编辑要增强策划能力,合理调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研发”出深受读者喜爱的、既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其次,编辑应提升社交公关能力,充分挖掘人际关系、人脉资源,解放思想,广开门路,为事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第三,编辑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主动考察市场,了解市场现状,预知产品走势,灵活运用现代编辑手段,确保出版物在竞争中取胜。此外,编辑还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知识和信息的变化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始终掌握主动权。

创新知识结构 篇7

“吸收能力”概念最初由Cohen和Levinthal(1990)提出,指企业辨识、吸收、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1]。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绝对或(基于关系的)相对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转移、学习效果的影响,多以单个企业的技术绩效为目标。国内学者王雎,罗珉(2008)[2]考察了“关系性吸收能力”对合作创新整体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合作双方吸收能力水平相近有利于整体创新水平与关系维持。文章假设企业对不同知识的吸收能力相同,从而未考察企业间吸收能力结构差异的影响。

知识能力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和能力,以及对组织内外知识、资源和能力进行协调、重构并更新的一种学识[3]。考虑到技术联盟、合作创新关系中存在着学习模仿、优势互补以及协同创新等多种知识活动[4,5],使用“知识能力”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描述这一过程中企业吸收引进外部知识与内部整合创新的能力。现有关于知识能力的研究以企业内部为导向,主要关注知识能力的内涵、构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3]。对于知识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外部技术关系的关注较少。

企业间知识能力结构的差异性是影响合作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创新任务的可分解性等环境特征为影响因素,考察了企业知识能力的结构差异对合作创新水平以及合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并为理解集群发展模式、集群升级提供启示。

1 知识能力结构差异

对于知识能力异质性的研究主要涉及核心能力与知识分工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以及企业网络的分析中,往往假定企业同质。与此相反,从资源基础、核心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研究尤其重视企业的异质性,将其视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而造成这种异质性的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6]。

从知识分工与累积角度考察联盟关系,企业通过联盟能够有效实现在知识投资上的专门化与规模化的统一,形成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协同[7]。此外,从知识分工与协调角度研究企业学习创新与相互作用可以为集群发展与升级机理提供微观基础[8]。集群内部企业间非交易的相互依赖是实现知识共享、构成集体知识的基本条件,是集群租金的来源[9]。

假定在企业合作中涉及两种知识(X1,X2)。以(αa,βb)、(αb,βb)分别表示企业a、b对应于(X1,X2)的知识能力。不考虑企业知识能力绝对水平差异,令αj+βj=1(j=a,b),则可以表示企业a、b知识能力的结构差异程度。

2 合作创新模型

借鉴Cowan(2007)[10]的模型,以Xiab(t)=θmax(Xai(t),Xbi(t))+(1-θ)mix(Xai(t),Xbi(t))表示在企业合作对知识的创新。其中:i=1,2;Xai(t)、Xbi(t)分别表示t时刻企业a、b在Xi上的知识水平;参数θ取值在[0,1]区间内,表示创新介于两企业知识水平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环境参数。其取之大小与创新活动的分解程度,创新类型,以及合作动机有关。具体含义如下:

首先,θ取值反映了创新活动的可分解程度[10],不仅受所技术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相关企业分工定位与实力约束。在分解度高的情况下,创新取决于各子任务上优势企业知识水平,θ接近1;创新任务不可分割时,各企业需参与创新全过程,弱势企业将成为创新瓶颈,创新更多取决于企业知识水平的最小值,θ接近于0。

其次,θ取值反映了技术背景中以探索式还是以开发式创新为主。θ接近0表示以开发利用现有知识为主,企业只愿意与在方面不弱于自己的伙伴合作;θ接近于1,合作伙伴在某方面的弱势不会威胁到合作创新水平,反映在对新知识领域进行“探索”的创新环境中,缺乏明晰的技术轨迹,企业愿从彼此的差异中学习。

此外,θ的取值还反映出企业间合作动机。取值接近于1,合作以优势互补为目的,企业使用(access)而非占有(acquisition)对方资源[11];取值接近于0,合作以模仿跟进或者超越为目的,企业以提升弱势知识,将对方技术优势内部化为目的。

以上述两种知识的创新成果作为输入变量,采用简化的生产函数,其中两种知识之间的替代系数γ为常数[10]:

上述合作创新成果直接以知识形式被企业内化,或者实现市场价值后由企业分享收益,应用于各自的创新。两种情况下,企业在不同知识上的创新水平均取决于自身知识能力(αj,βj)。

以表示企业j在t时刻将合作创新成果分别转化为两种知识的水平。则企业在时刻的知识水平为:

以(其中:i=1,2)表示合作企业关于知识的相对知识差距,其取值应当具有下限,低于此下限则知识趋同达到一定水平: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而言,通过合作进行学习的空间较小;对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而言,继续合作威胁到自身在该知识上的优势地位,双方将终止在技术创新上的合作。

3 知识能力结构差异与合作创新

3.1 合作创新水平

考察θ取0、1两种极端情况下,知识能力结构差异对合作创新水平的影响。令γ=0.8,A=0.5;企业a、b的初始知识水平均为(0.7,0.5)以避免初始知识差距对结果的影响;令αa=0.5,αb取值在[0,1]范围内变动,则表示企业a、b的知识能力结构差异程度。任取t=5时刻合作创新水平(5)随αb取值的变动如图:图1表示θ=1时,双方知识能力差异度越大越有利于合作创新;图2表示θ=0时,双方知识能力结构相近合作创新水平较高。

3.2 合作持续时间

随着企业知识水平的累积,双方相对知识差距△(a,b,i)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当知识水平差距低于某一下限时,合作终止。取θ=0.5,γ=0.8,A=0.5;企业a、b的初始知识水平分别取(0.7,0.5),(0.5,0.7),以观察相对知识差距的变动情况;αa=0.5,考察αb取值在[0,0.5]区间内变化对合作双方知识水平差距的影响(不考虑某一知识上弱势企业反超优势企业的情况),可看到:双方知识能力结构较为接近时(αb=0.45),相对知识差距的平均值△(a,b,i)趋于下降,见图3;而在知识能力结构差异较大时(αb=0.1),相对知识差距的平均值趋于上升,最终均趋于稳定,见图4。

3.3 小结:知识能力结构差异与合作创新关系

(1)创新环境与合作动机在模型中以参数θ反映:(1)创新活动分解度高,以探索式创新为主、优势互补为合作目的的环境中,企业与知识能力结构差异较大的伙伴合作创新水平较高;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探索式创新环境下制药公司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广泛存在的市场换技术优势互补的中外合资企业。(2)创新活动难以分解,以开发式创新为主、学习模仿乃至赶超为目的的环境中,企业与知识能力结构相近的伙伴合作创新水平较高;例如相对弱势企业的技术合作项目往往需求企业之间知识结构相近。

(2)知识能力结构差异较小的企业合作,由于知识趋同不易长期维持,通常以项目形式进行技术转移、合作研发,相关企业会注意保护自身核心优势,随项目终结而终止合作。知识能力结构差异较高的企业间合作,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分工合作与优势互补关系。

(3)知识种类由产业技术背景与企业分工水平决定。知识种类越多,为相关企业提供的知识能力结构差异的空间也越大,企业越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实现专业分工;而在知识环境单一情况下,依照现有研究,企业知识能力同质有利于合作创新。

若考虑企业知识能力受知识存量影响,合作创新结果反馈于创新环境与企业知识能力,形成企业知识能力趋同或差异化的自我强化机制,如图5所示。知识能力结构相异的企业通过合作维持差异与专业优势,进一步促进知识能力差异化,提升创新活动分解度;反之,知识能力结构相同的企业之间合作导致知识趋同,进一步加剧彼此相似性与彼此追赶。

4 集群发展模式与升级启示

4.1 台湾新竹:分工协作的学习网络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IC产业以垂直分工的形态、互动的学习网络为特征。厂商专长于整个生产流程的某个阶段,而通过外包分工协作方式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厂商在与供应商、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为了避免在技术上被锁定,园区与美国硅谷之间频繁地进行着人才交流和技术转移。新竹的成功显示了弹性专精和合作学习所产生的优势[12]。良好的分工体系,不同专业功能的企业形成结构相异的知识能力,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合作创新关系。

4.2 美国硅谷:激烈赶超的持续创新

以硅谷半导体产业为例,半导体技术等有较明确的技术轨迹,众所周知的“摩尔定律”描述的就是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化速度。该领域的技术企业不断赶超彼此、创新速度是竞争利器。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相似的知识能力结构有利于迅速捕捉技术前沿。地区附近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作为科研基础,高学历、高水平技术人才不断涌入,区域内独特的合作文化氛围确保了知识和理解迅速扩散。这些无疑保证了企业与技术人员具有结构、水平均相似的知识能力。高度相近的知识能力及迅速的技术学习与赶超使得长期稳定的技术关系不必要,企业、员工之间会有短暂的相互学习沟通:“每天他们互相打电话或一起吃一顿饭,就可以获得许多世界同行最新消息,如新的趋势、好的想法。”[12]得益于敢冒风险、独立创新、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硅谷地区整体不会因技术趋同而陷入停滞。技术企业的独立创新为其提供了不竭的生机。

4.3 集群升级的启示

在分工协作类集群中,以知识能力异质性为主的企业间协作关系可持续性高,有利于企业在各自领域深入和拓展。创新与持续发展的局限主要来自现有技术定位上的深入空间及“非本地发明(NIH)”风险;这在依托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中表现尤为突出,在探索式创新环境下多元知识并存时则相对较弱。应对措施是:适当引导企业向外拓展,一方面将现有协作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利用或复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转移那些深入空间有限、遭遇升级瓶颈的技术环节;同时注意引入新技术,适时调整技术定位以拓展技术空间。

在学习赶超类集群中,企业知识能力结构差异度较低,容易陷入同质化与停滞的陷阱中去。不论是企业自身还是集群整体的进步都难以长期依靠模仿跟进。需要企业内部创新或者外部新技术输入,以维持一定的知识差距与学习模仿的空间。例如我国浙江温州小商品市场,以专业市场为导向而兴起,技术基础薄弱。随着现有市场趋于饱和容易失去了进步的空间。内部创新以及外部新技术的引进可以通过龙头企业或者标杆企业实现;也可以选择引进外资。需要确保所引进的技术对集群内企业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模仿性。

在上述两类集群发展与升级过程中,政府、中介、科研机构等都可以扮演重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源:政府可以建立公共技术、市场信息平台等促进外部新的市场、技术信息的可得性;科研机构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知识成果的转移与企业的合作中去。

创新知识结构 篇8

一、医学编辑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必须具备学科知识。概括来说, 知识结构主要是由不同的知识单元组成的, 不同的知识单元构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根据目前医疗卫生的发展需求, 医学编辑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知识结构, 即关于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医学学科本身的知识、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医学编辑人员需要积累这些方面的知识用来评价医学编辑的整体质量。因为医疗行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而且目前医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所以对于医学编辑来说, 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 还需要优秀的文字组织能力, 能够把枯燥难懂的知识组合成易读易懂的读物期刊, 这是最终需要。

(一) 医学编辑首先得掌握学科内的重点知识

医学在目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学科也很多, 作为互联网时代医学网站和期刊的功臣, 医学编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学健康类网站, 包括各种民营医院, 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和营销类网站。其中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编辑的实战能力可谓要求甚高。医学编辑学作为传统行业, 也是一门热门行业, 只有熟练掌握所在学科的医学知识, 熟悉操作网络编辑的程序, 编辑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所以说医学编辑应该熟练掌握医学专业知识, 才能避免出现错误或者遗漏, 给读者和患者带来误导甚至危险。由此可见, 提高医学编辑的医学知识, 是重点, 也是难点。

(二) 医学编辑要有渊博的文学积累做基础

如果把医学编辑比作盖楼, 那么文字就是砖瓦, 所以文字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所编辑的期刊和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再加上更新换代的步伐快, 读者更容易接受新奇的读物。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期刊编辑, 不仅要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 还要经常读书写作, 更要时刻关注、动态了解医学各专业发展的前沿。如何能够把专业化的医学知识编纂成通俗易懂的读物, 这就要求医学编辑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新颖的文案创造能力。不过目前这方面的编辑人才还需更加努力。

(三) 医学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

如今的世界, 互联网时代, 信息可以共享, 不像以前, 我国的医学编辑很少走出去, 也很少研究国外的期刊。医学编辑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 尤其要精通英语, 钻研国外先进的医学科普, 取长补短, 争取让自己的期刊被一些国际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

(四) 医学编辑要熟练使用计算机, 熟悉互联网

如今的编辑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面完成的, 所以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一名编辑的基本功。熟练操作计算机使得工作能够高效快捷地完成, 而且还可以避免编辑出现错误。医学编辑拥有丰富的互联网知识, 更加亲民化, 更加接地气。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没有互联网知识就无法开展医学编辑工作。所以, 未来的医学编辑不再是死板的编纂文字, 必将是打入网络世界的网络编辑。

(五) 医学编辑不但要学统计学, 还要学习临床医学

医学庞杂, 疾病种类多种多样, 作为医学编辑, 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还是要具备。一般医学编辑加工稿件的步骤我们都熟悉:先是通读整篇文章, 从中了解是不是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存在就应该删除, 重新整理。因为学术性的误差是致命的, 千万不可听之任之。如果说一篇文章只是文字不通或语言表达不准确, 还可以推敲后再去修改, 但如果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错误或统计学处理错误, 这篇文章则应被全部否定。如果编辑不掌握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 就无法把好关, 那么即使编辑好的文章也是不可读的, 甚至是错误的, 后果是很严重的。

二、医学编辑智能结构应该具备的能力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 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读生涩的医学期刊。所以新鲜有趣的医学读物更受欢迎。为满足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读者的要求, 医学编辑应该进行思维结构的调整, 不断更新现有知识结构, 关注医疗行业的前沿动态。

(一) 掌握学术鉴别的能力

学术鉴别对于医学编辑来说尤为重要, 它需要通过不断地考量医学治疗方法、治疗步骤、治疗流程、治疗结果, 如果学术能力不行, 那么就无法鉴别实际医学治疗中的问题。没有好的学术鉴别能力就写不出科学严谨的医疗读物。可见掌握学术鉴别能力是医学编辑首要的能力。

(二) 要有编辑文字的能力

扎实的文字编辑能力是医学编辑的基本素质。如果出现错别字, 还有病句、歧义等情况, 这是不可饶恕的。医学论文是很严谨的。这是写来给患者和读者看的。要提高医学论文的严谨性, 医学编辑就必须咬文嚼字来提高稿件的准确性。当然医学编辑的文字还会涉及很多专业术语, 如“伤寒”“副伤寒”等医学常用术语如果混淆使用不当, 会导致读者误解, 还会让整个论文的质量下降。

(三) 要有社会交往的能力

编辑不要闭门造车, 医学编辑对于医学知识应该活学活用, 要经常和临床医生交流。还有要接触到患者的具体情况, 通过患者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到医院诊所去体验观摩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 要学会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四) 要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医学编辑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从大量的稿件中选取应用价值最高、学术水平最好的文章, 编纂成可读性强的医学期刊。所以医学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医学论文学术价值高, 原创的论文早发布就会产生更好的效益。这就要求医学编辑能够捕捉最新动态, 抓住时下热门来撰写, 提高效益。

三、提高医学编辑综合素质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 医学编辑应具有优秀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提高医学编辑综合素质的过程中, 应注意医学编辑工作的特点, 再结合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 不断学习提高医学编辑素质。笔者认为, 提高医学编辑的综合素质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 在工作中可以进行多岗位的培训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 岗位培训是必须要抓牢的。医学编辑也需要多样化的岗位培训。可以和民营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定期派人去学习观察。如果现场能够跟着医生最好, 还可以随时随地和医生进行交流, 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除此之外, 还要举办一些学术讲座, 邀请一些专家来现场讲解, 可以更好地互动, 如此一来必然会提高整个医学编辑团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 不断自学积累

一般做医学编辑的并非都是医学博士出身, 其专业知识必然有所欠缺。自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可以弥补专业不足带来的缺陷。还有, 医学编辑也应根据自身的需要, 制订完善的自学计划: (1) 首先要确定自学的科目, 有选择地去学习重点知识; (2) 给自己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 规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3) 考核学习成果要在阶段性学习之后, 采用适当的方法考考自己所学; (4) 哪里薄弱就学哪里, 自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强化性。

(三) 优秀的医学编辑要给大家带好头

在一个岗位待久了必然会积累丰富的经验, 医学编辑也是如此。新员工业务不熟悉, 就要求老员工给予一定的帮助, 带着熟悉医学编辑的基本操作程序, 注意培养其职业素质的严谨性。优秀员工更加应该以身作则, 为新员工带好头, 做好他们的榜样和标杆。

(四) 定期组织开展医学编辑讨论会

一个团队有很多人在努力, 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不同的, 所以虽然是相同的单位做同一个职位, 最终成绩却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团队负责者定期展开小组讨论会, 让大家畅所欲言, 总结过去的工作失误, 分享成功经验。医学编辑读物的更多读者是患者朋友, 要尽量站在患者角度去考虑。当然还要关注同行甚至是国外的医疗发展情况。

(五) 人才控制是管理的重点内容

有人跳槽了, 公司要发展了, 都需要招聘新人入职。所以如何保持整个医学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需要管理者用心考虑的。比如在招聘面试上, 不仅要看毕业学校和学科, 还要看好个人素质, 以及对医学编辑这个岗位的看法。通过严格把关, 输入新鲜血液, 有助于医学编辑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不论是读者还是患者, 医学期刊还是健康网站, 对医学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未来的发展中, 医学编辑这个职业将会更加火爆。因为人们生活提高, 对自身健康也更加重视, 从而对医学期刊的关注也就更加强烈。提高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 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是医学编辑人员努力的方向。

摘要:在我国, 医学编辑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其作用不可小觑。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医学科技期刊的专业水准和可读性, 同时也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不过对于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 因而探讨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及智能结构, 对培养专业化医学编辑技能, 全面提高医学编辑专业人才群体的整体素质十分必要。基于此, 阐述提高医学编辑的综合素质的一些措施, 指出一名合格的医学编辑应该是个多面手, 不但要掌握医学知识, 还要活学活用。

关键词:医学编辑,知识结构,智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包靖玲, 李静.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期刊编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1) :167-169.

[2]章燕.医学编辑加强自身修养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报, 2012 (S1) :91-92.

机器学习的知识结构 篇9

关键词:机器学习,样本特征知识,操作性知识,推理性知识

0、前言

机器学习是模拟人类学习活动过程来完成进行学习。在机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表示和应用的很重要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关于知识的研究越来越多。知识表示的方法很多,包括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发,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框架、剧本、过程等表示方法[1,2]。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Neches、Gruber等研究者将计算机科学与哲学联系起来,从中寻找出知识概念的特征:它们都是依据某种类别体系,来表达实体、概念、事件及其属性以及相互的关系。将哲学上的本体概念引入到人工智能中,建立起关于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科学中的本体概念[3,4,5,6]。随着对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的进一步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本体工程的概念。所谓知识本体是指对领域知识的共享概念模型和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那么对于机器学习,机器在模仿人类学习过程中使用到的知识有哪些形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区别,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1、机器学习知识的结构

机器学习是让计算机模拟和实现人类的学习的过程,目的是获取知识。机器学习中的知识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很小的子集,而且与人类知识的表示也区别。无论这种知识是概念、规则、定理等等,要使用在机器学习中必须要求知识的表示能够被机器所接受、应用。

不管人们对知识如何定义,在现在的社会中,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更多的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抽象是一种概念,一种定义(是对具体知识信息的定义)。因此,讨论一种知识首先是接受它的概念。

对于一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反映事物(即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也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以及区别于其他任何事物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唯一的。外延是反映思维对象的范围,也就是指该概念适用的范围。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机器学习中的知识究竟是什么。这可以从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去分析。在图1中的机器学习系统,系统的学习部分从环境中获得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和执行部分反馈回来的信息修改知识库,提高系统执行部分完成任务的效能;执行部分根据知识库完成任务,同时把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习部分。

机器学习系统实际上一个能自动处理数据信息,并能根据数据信息的变化或者对不确定的数据信息自动完善自己的数据信息处理方式。这里面包含两个含义:1、能够处理数据信息。2、能够改变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因此机器学习中的知识和它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分不开。数据来源于环境,而环境中的数据信息很多,如何去识别有用信息需要知识库中的知识。这时的知识是有用数据信息知识,也可以称为样本特征知识,它应该包括有用数据信息的基本特征。这是特征应该是指对数据集中数据分类的那些依据,它也就是经常所说的机器学习中的知识。严格来说,它是知识的内涵。那么这种知识的外延是什么呢,它就是满足这种内涵特征的具体数据信息,也可以称为数据实体。当机器具备了这些知识之后要求它能够处理数据信息。处理数据一种是对数据信息分类,二种是对给出的数据信息做出决策。这是依据数据信息的特征推理出来的,也就是机器学习系统中的执行过程。因此,在机器学习系统中还要一类知识--操作性知识,它的功能是处理数据信息,由一系列推理规则构成。同时当环境变化后,数据信息发生了变化或者数据信息不确定的时候,对人类给定的原来给定的知识去处理这些数据信息可能得到错误的决定。因此要求机器应该具有学习能力,也就是能自我完善知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学习中的知识还需要一种知识--推理性知识,这种知识有两个功能1、获取新的数据信息特征;2、修改并完善操作性知识以及推理性知识自身。对于操作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它们是人类总结出来的定理或定义,然后按照某种具体的数学表示形式提供给机器使用。所以这些知识的内涵并没有包括在机器学习系统中,它只是知识的外延:一系列规则或公式。因此,在机器学习系统中的知识库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

样本特征知识。它可以是专家提供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方式,结合执行结果和从环境采集的数据信息对样本特征进行修改或增加。样本特征的作用是为数据信息操作,比如决策、数据分类,提供一个模本;同时为机器学习提供依据。

操作性知识。它的作用是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规则。

推理性知识。它的作用是利用环境数据,执行结果,样本特征等信息,在推理规则的作用下修改或增加原有知识库里的各种知识。

这三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图2中,知识库里面的知识划分都是围绕学习进行的。在机器学习中,学习是关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好执行结果。这需要改进执行方法。操作性知识是具体的执行方法,因此,机器学习最终是改进操作性知识。推理性知识和有用数据信息知识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它们为机器学习提供所了需要的知识信息。同时根据学习后结果反馈给推理性知识和有用数据信息知识,增加或修改原有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2、下一步工作

机器学习系统中推理性知识是最重要的。一个机器学习系统的好坏判断是看它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保证机器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在现在的机器学习研究中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机器的学习能力。本文对机器学习中使用的知识进行分类,使之能更好的为机器学习提供服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分析机器学习过程对不同知识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的阶段,可不可以对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示方式,以及采用什么样的表示方式能更好的提高机器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自兴, 徐光佑,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 (第二版)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5

[2]、史忠植, 知识发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

[3]、Neches R, Fikes R, Finin T, Gruber T, et al.Enabling Technology for Knowledge Sharing[J].AI Magazine, 1991, 12 (3) :36~56

[4]、Gruber T R.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J].Knowledge Acquisition, 1993, 5:199~220

[5]、Sowa J F.Top-level ontological catego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J], 1995, vol.43 (5-6) :669-685.

创新知识结构 篇1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即兴研究已经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总结。Cunha[1]、黄勇[2]、张小林[3]等学者就组织即兴的内涵、促发条件、影响因素和结果等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对即兴研究涉及的相关领域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如韵江等[4]评价了组织即兴与组织学习、组织记忆、 组织创新和战略变革的关系,曹光明等[5]总结评价了包含爵士乐隐喻、组织学习、团队管理和战略在内的4个组织即兴研究视角。

以上学者对即兴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热点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于理清即兴研究的基本脉络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这些定性研究的结论往往是主观思辨的结果,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对于反映即兴领域的知识构成及各类知识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知识框架的学科知识结构 ( intellectual structure)[6]没有给出清晰的描述,因而难以系统揭示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鉴于此, 本文将在系统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即兴研究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初步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

1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1研究方法与工具

常用的知识结构分析方法是引文分析和共被引分析。引文分析有助于了解引文的主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该领域主要的引文,并利用引文频率的变化情况来推断什么时间该领域发生重大变化[7]; 同被引分析是通过建立同被引矩阵来实现的,通过文献之间同被引关系形成同被引网络,同被引网络内节点之间的远近关系可以反映它们的主题内容及亲疏关系[8]。本研究采用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具体实施时借助瑞典科学家Olle Persson开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软件Bibexcel来构建作者共被引矩阵,在此基础上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以便确定知识基础的构成。在知识结构的可视化方面,有时多维尺度很难在二维空间展示全部知识组织,从而显示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采用寻径网络算法加以改进。寻径网络算法在处理相关系数矩阵时,将文献视为节点,相关系数视为联系的强度,再跟据三角不等式检验从而决定是否保留某个连接,最终获得能够反映最重要关系的精简网络[9]。在具体实施时,本研究采用科学图谱 软件Network workbench Tool 1. 0来进行处理和网络的可视化。

1.2数据收集与分析

笔者分别以improvisation、improvisational、improvising和improvise为主题词,利用美国科学情报所 ( ISI) 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检索, 检索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5日,将研究领域限定在Management、Business和Economics,文献类型限定在Article、Proceedings paper和Review,最终得到1998 - 2014年和即兴有关的文献241篇。据发文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 ( 见图1) 结果表明,即兴研究从1998年开始呈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呈现出3个增长高峰。为了从动态视角分析知识结构的变化,本文在具体分析的时候,根据发表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将其分为两个时间段: 1998 - 2006年和2007 - 2014年。

2研究结果

2.1高被引文献的引用分析

1998 - 2014年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总数为10234篇,其中期刊为6056篇,占引文总数量的59. 18% 。 从总引文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 ( 见图2) 可以看出, 引文从1940年左右开始呈增长趋势 ( 每年大于5篇) ,且大部分集中在1990 - 2005年之间,这也是即兴研究文献呈现快速增长的阶段。

本文通过分析即兴研究引文的被引频次和频率来确定主要文献及其变化情况,表1列出了该领域被引频次大于10的前76种文献及其在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变化情况。本文在计算被引频率的时候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以10000篇为单位进行折算,其最终结果如图3所示。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高被引文献中有20种是图书 ( 用* 表示) ,其余均为期刊论文,因此期刊论文对于即兴研究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被引频次最高的则是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专家Weick于1998年在Organization Science发表的Introductory essay—Improvisation as a mindset for organizational analysis一文, 总计被引 用79次, 随后分别 是Moorman于1998年在Journal of marketing发表的The convergence of planning and execution: improvis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和Miner于2001年在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发表的Organizational improvisation and learning: A field study。同时还可以看出,76篇文献在不同时间段的引用频次有差别,其中有3篇在1998 - 2006年间被引频次为0 ( 用斜体加粗表示) ,说明文献由于发表时间或研究主题的原因,使得其受重视程度不同,这必然对不同时间段的知识结构有所影响。

从图3的文献被引频率变化可以看出,有44篇文献呈反向增长趋势,其中Weick于1979年出版的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ing和1993年在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redesign: Ideas and insight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一书中刊载的Organizational redesign as improvisation一文。其余32篇呈正向增长趋势,其中Baker于2005年在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的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和Vera于2005年在Organization Science的Improvisation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 teams,这些说明了不同文献所代表的即兴研究的某些方面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也进一步影响了知识组织及其内部的关系。

2.2因子分析与知识基础的确定

笔者利用Bibexcel软件以被引频次大于10的前76篇文献建立同被引矩阵,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以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估计因子载荷量,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析结果中,前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 42% ,满足萃取要求,结合具体研究,最终以前6个因子来描述即兴研究的主要知识基础,因子分析的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知识群1的主题是组织、战略和创新,其中组织方面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Weick、Hatch、Barrett、 Zack、Bastien、Mirvis、Lewin和Kamoche从爵士隐喻以及Vera从戏剧隐喻对组织中即兴现象的本质和特征所进行的理论分析,Hutchins和Weick从适应性角度对航船失事和火灾救援中组织即兴过程所进行的案例研究,Moorman和Miner就组织即兴、组织记忆和组织学习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案例研究,Crossan和Ciborra从时间角度对组织即兴过程特点的理论研究,Cunha对组织即兴影响因素及其结果的理论框架研究等。战略方面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Mintzberg对战略规划的研究,Eisenhardt和Brown的边缘竞争战略理论,Orlikowski和Crossan从即兴角度对战略变革和战略规划所作的理论研究等。创新方面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Moorman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即兴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Eisenhardt关于即兴方法加速产品创新流程的案例研究,Brown有关产品开发研究的文献研究以及Burns有关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等。

知识群2的主题是能力,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Eisenhardt、Teece和Zollo等关于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 Barney的能力资源基础观,Nelson的经济变革理论以及Leonard关于核心能力和核心刚性的理论分析等。

知识群3的主题是学习,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March关于组织学习探索和利用两种范式的研究, Levinthal关于组织学习近视思想的研究, Levitt和Huber分别从经验和过程角度对以往组织学习的文献研究,Nonaka的知识创造理论,Cohen的吸收能力以及Cyert的公司行为理论等。

知识群4的主题是惯例,涉及的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Feldman从柔性和变革视角对组织惯例的理论研究,Pentland从结构视角对组织惯例的研究, Weick关于突发事件下惯例失灵时群体行动的研究等。

知识群5的主题是创业,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Levi提出与即兴相关概念— “bricolage” ( 创造性拼凑) 的著作以及将此概念具体应用到企业创业实践的Bake和Garud的系列研究。

知识群6的主题是方法,涉及的主要文献包括Eisenhardt和Yin的案例研究方法以及Miles的质性数据分析方法。

未归到以上6类的两篇文献是March和Thompson的组织行为决策和权变理论的研究。

2.3寻径网络与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分析

为了揭示即兴领域各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利用寻径网络图来表示其知识结构,结果如图4所示。 其中节点表示文献,连线表示文献相关程度,高度相关的节点距离越近,反之越远,同一因子文献用相同颜色表示,文献前的数字表示其所属的因子 ( 未归类文献没有数字) 。

从图4可以看出: 知识群1 ( 组织、战略和创新) 是即兴研究最大和最核心的知识基础,位于结构图的中心位置,和知识群5 ( 创业) 、知识群3 ( 学习) 关系最为密切,表明即兴研究涉及创业和学习的主题主要从组织、战略和创新的研究中发展而来,知识群1和知识群5之间是通过Baker和Miner的研究相关联,知识群1和知识群3之间是通过Moorman、Eisenhardt、Cohen、Moorman的研究相关联。知识群2 ( 能力) 、知识群3 ( 学习) 和知识群4 ( 惯例) 之间关系较为密切,表明这些主题存在相互借鉴现象,其中涉及到的关联性文献是Huber、 Leonard、 Levit、 Levinthal、 Schon、 Argote、 Feldman和Nelson的研究。知识群6 ( 方法) 和知识群5 ( 创业) 关系最为密切,表明即兴研究涉及创业的主题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两个知识群是通过Baker ( 2005) 的研究相关联。

2.4知识结构的演化分析

为了分析即兴研究知识结构的演化,采用卡方检验法,以同被引引文在各知识群的分布情况为检验依据,以前后8年为时间单位,从而判断前后两个阶段的是知识结构是否一样。经过最终显著性检验,得到chi - square = 14. 568,sig. = 0. 012,这也证明了即兴领域前后8年的知识组织在统计上是显著差异的。

为了说明知识结构的演化,分别描述1998 2006以及2007 - 2014两个时间段各个知识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的1998 - 2006的知识结构图表明: 知识群1 ( 组织、战略和创新) 规模最大,位于图的中心位置,其他知识群均和知识群1有联系,这也表明了知识群1的重要地位; 知识群2 ( 能力) 、知识群3 ( 学习) 和知识群4 ( 惯例) 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且均依赖于知识群1的研究; 知识群5 ( 创业) 和知识群6 ( 方法) 还处于发展阶段,规模较小,且两个知识群之间没有较强关联性,其研究还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群1。

图6的2007 - 2014年的知识结构图表明: 知识群1 ( 组织、战略和创新) 依然位于中心位置,知识群2 ( 能力) 、知识群3 ( 学习) 和知识群 ( 4) 也和知识群1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知识群2和知识群3存在较强关联,但知识群4和知识群3之间没有较强的关联性; 知识群5和知识群6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之间不存在较强的关联,知识群6和知识群4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知识群5和知识群1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综上所述,从即兴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围绕着组织、战略和创新的研究始终是主流,而能力、 学习和惯例方面的研究,由于始终是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主流,因此在不同时间段都与即兴研究主流关系密切。此外,由于即兴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此诸多研究都采用定性和案例研究方法,而创业方面的话题则属于近年来即兴研究逐渐成长的新方向。

3结语

理清知识结构 优化历史教学 篇11

活动名称: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

活动内容: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扮演张謇,一名同学扮演节目主持人,围绕下列访谈提纲进行准备并表演。

访谈内容包括:1.您是哪年考取状元的?2.您当年弃官从商的原因是什么?3.您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思想?4.您创办的企业从何时开始走下坡路?5.您认为哪些因素导致大生纱厂的失败?

课上完后,不少观摩老师都说这堂课气氛非常活跃,肯定能得一等奖。笔者非常惊讶大家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一节好课的标准到底该如何确定?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到底依赖于什么?作为价值判断,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从课堂教学的要素考虑,评判一堂好课要有“五性”:科学性(教学目标)、精确性(教学内容)、严谨性(教学环节)、灵活性(教学方法)、高效性(教学结果)。这“五性”虽相辅相成,却也有轻重之分。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精确性是“五性”之核心要素,是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方案设计有效性的本质体现,而教学内容的精确度,依赖于教师对知识内在构成的认识程度。

客观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实践的成果,在进入教育活动之前,是作为“公共知识”存在的。在教育学视野下看知识,知识的内部结构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系统组成。它们不是割裂的、对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符号是意义的基础和表现形式,逻辑形式是符号知识转化为意义的桥梁,而意义是知识的核心。只有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理解教育学视野下知识的丰富特性,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活动方案。

现在再回看前面所介绍的教学案例,其中存在的问题就一览无余:课堂活动方案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符号表征层面,对于逻辑形式、意义系统两个层面基本未涉及。事实上,对于这两个层面问题的探究,将使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断“促进意义的生长”。对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一课,笔者试析一下需要探究的问题。

首先,基于逻辑形式层面的探究,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第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内涵是什么?一是资本来源于国内,不包括洋人买办资本;二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有别于传统的手工作坊;三是有现代工业的雏形,是依托工业机器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各种近代民用企业,也是民族工业的一部分,它们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教化、引领作用,但有时又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种矛盾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民族工业是否等同于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范畴大于民族工业,它不仅包括民族工业,也应涵盖资本主义经济法制建设。

第三,“民族工业的兴起”讲的特征是否只是指这个时期的特征?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经济的瓦解和工业化的起步。这一过程,历经百年尚未完结。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变化,但变化不是全局性的,一直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然很低,我国经济总体上仍然属于农业经济。

其次,基于意义建构层面的解读。例如:如何用正确的历史观认识民族工业在发展中所受的阻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工业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可以借助媒体、以多人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和探究,在此不再赘述。

如何构建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篇12

一注意知识的分门别类、小模块化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 由于受初中观念的影响, 会给学习地理知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时, 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地理知识的态度, 加深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小模块知识。比如在讲“地球运动”时, 就可以以地球运动作为模块。引导学生先认识地球运动的分自转与公转, 然后引出自转与公转的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 进而再引出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分别是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 它们的夹角为黄赤交角。拓展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引起五带范围,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范围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最后又拓展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样就构建了地球运动的小模块化知识, 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了帮助。

二去繁求精

对于高中文科的学生而言, 高考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除了必修和选修而外, 还要求掌握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因此, 面对如此多的知识怎样把繁而多的知识精益求精, 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时, 本课中有许多的文字介绍。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知识线索, 它首先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离法国洛林铁矿区近。紧接着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衰落的原因包括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钢铁过剩, 最后分析了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美化环境。因此,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条线索, 而且德国鲁尔区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案例。在以后的试题中如果遇到分析传统工业 (钢铁工业) 的区位因素、面临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时, 学生可以德国鲁尔区为标准有选择性地解答。这样在繁重的知识学习中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讲解这些知识时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 使教学显得更加直观化。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如关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概念, 在阐述海洋与陆地温度差异形成原因时, 可以先举出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对于海洋与陆地而言, 海洋是液体 (水) , 它的比热容比陆地 (固体) 大。所以海洋具有吸热慢放热也慢,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的特点。因此对于白天而言, 让陆地与海洋同时增温, 将会出现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而夜晚由于陆地放热速度快于海洋, 将会出现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样海洋与陆地之间就会存在一个温度差异, 这就是所谓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教学时引入了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 所以学生在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就更易懂, 而且还加深了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概念的掌握深度。

四用生活实例点缀知识, 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很多人认为课本知识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 其实这个想法很片面。课本知识虽然是静止的, 但它所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多源于生活实践, 是对生活实践的诠释。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时, 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去点缀知识, 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从而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如在讲“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时,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多人还区分不出偏北风和偏南风在气候上有何特点。关于冬、夏季风的特点他们把握不准, 也许课堂上记住了但是一做题目时又容易出错。所以对于偏北风 (东北风、西北风) 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时, 可以引用俗语“北风飘, 冬来到”从而得出吹偏北风时是冬季, 气候是寒冷干燥的。再如必修一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三类岩石的特点, 如果只是单一地用文字和图片去描述它, 学生会很容易遗忘。所以在讲授这一内容时, 可以从自然界中找三块这样的石头, 让学生亲自观察它的质地、气孔多少及其纹理结构, 最后再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三类岩石的特点。这样从生活中选取实例, 就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让学生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上一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下一篇:给水排水专业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