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2024-10-22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精选12篇)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篇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创新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瞬息万变, 企业要想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根据局势的变化不断转变自己的发展思路, 制定正确有效的发展方法, 主要阐述了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纳入创新思想的必要性, 以及如何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制度的强化和创新。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强化,创新,思考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屹立长存, 就必须不断转变自己的发展思路,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 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创意, 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 在企业的核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对企业的管理审核、生产内容以及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创新,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通过对经济管理的创新,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1 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为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 对企业的各项工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效规则的过程, 就是企业管理。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挖掘自己的发展潜力, 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 更好更有效的进行工作, 提高工作的效率, 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利益。在我们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企业必须制定恰当的企业管理办法, 合理配置资源, 最大效率地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 努力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的经济管理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企业必须在管理方法上作出相应的改革创新,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投入, 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 制定有序的决策系统,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不断革新自己的管理思路,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不断加强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适应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 推动企业的全面进步。

2 企业经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落后

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 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 改革管理策略, 才能在经济发展的趋势中站稳脚跟, 及时化解经济危机, 并且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只作为口号, 要把创新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当中, 看看这样的理念是否符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于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改正和思考, 只有实施合理的改革制度, 企业才能焕发活力, 充满生机。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传统的企业管制制度很多形同虚设, 企业只关注到了产品的经济效益, 而对于经济管理制度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有关的经济管理制度, 但是并没有真正应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来, 部分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只是一纸空文, 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在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 多数企业的制度实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 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 导致很多企业经常出现资源浪费、对市场的适应性不高等问题, 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2.3 员工的创新意识薄弱

由于受传统企业管理体制的影响, 很多员工都只知道埋头工作, 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就算万事大吉了, 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员工创新意识差、缺乏较强的思维能力等特点, 企业要想搞好经济管理, 就必须努力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 督促员工不断的学习进步, 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对员工的教育培训, 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至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鼓励员工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观念,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 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成为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力团队, 不断促进企业的更快发展。

3 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3.1 改革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企业的框架构成,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对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 只有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优化企业内部的有效资源, 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体制, 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改革, 不仅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还能强化产品的生产活力, 及时推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创新产品,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资本效益。

3.2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伴随着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监督机制, 将经济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好长久性的科学规划, 控制协调企业内部各机构的合理配置, 提高经济管理对各个机构的管理约束能力, 加大经济管理的力度, 拓宽经济管理的工作范畴, 推进全方位经济管理制度运行的新局面。

实施柔性经济管理政策。针对传统的刚性经济管理整理, 研究者提出了柔性经济管理政策的概念, 柔性经济管理政策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主张在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政策, 根据企业树立的基本价值方向制定合理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刚性经济管理意在束缚员工的行为, 对员工的各项工作给予条条框框的束缚, 强调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而柔性经济管理政策以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 鼓励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在心理上使员工感受到被信任的温暖, 因此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柔性经济管理政策强调尊重员工的个人意志, 每位员工在企业中都是平等的和有价值的, 鼓励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不断地创新和创造, 实现自己的价值意义。

3.3 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

陈旧的管理理念势必阻碍企业的发展,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就必须要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 制定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理念, 首先必须要提高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提高管理者对创新理念的认识, 使管理者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一个重视的心态和思想, 积极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另外, 要不断改革企业的管理技术,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技术水准, 不断增强自己的技术储备, 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创新理念, 不断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技术的进步, 促使企业在核心竞争中不断发展前进。

4 结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思路, 正确认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工作者的素质, 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 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宁.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1, (4) .

[2]董婧.对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 (22) .

[3]刘霞.浅谈如何强化创新企业经济管理[J].现代商业, 2010, (9) .

[4]胡远征.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 2011, (13) .

[5]李玉庆.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外资, 2011, (08) .

[6]廖锦章.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6) .

[7]张慧.试析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12) .

[8]叶正权.试论中小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3) .

[9]夏云.试论如何全面构建企业经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4) .

[10]郝国强.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1) .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篇2

王志广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南山区

邮编:037016

内容摘要: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于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摘自《十七大报告》

关键词:

基层民主 民主权利 基层公共事务 公益事业 民主监督 途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管理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于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论述,它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也为今后企事业单位在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上指出了方向。长期以来,企业民主管理一直是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在企业基层单位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制度,并且在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和员工群众能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如何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笔者认为就是要结合当前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等因素,不断加大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力度,从而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原动力。

一、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

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科学创举,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占主体地位,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仍是主要形式,在宏观调控上,国家仍然掌握着主要的权力,也就是说,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改变,职工作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翁的地位不会变,“企业民主管理相对企业专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发展[1]”,企业民主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广大员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这是与资本主

义社会管理制度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按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办企业”的方针,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坚决摒弃计划经济时期陈旧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要建立和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民主管理模式,加大企业决策制度、管理制度和操作制度的创新及落实力度,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对企业管理者权力的监督机制,要坚持执行企务公开制度,“将企业事务向职工群众及时公开,以便让广大员工知晓企业实情,参与企业经营,监督规章施行,调动、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结合企业工作实践,加大推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力度,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参与民主管理工作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通过保障广大员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员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等综合素质来加强巩固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优越性,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能够真正实现最广泛的员工群众参与,企业的管理能够实现阳光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和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下,企业民主管理的深化和创新是一项长期不懈、与时俱进的长远工程,它要随时根据本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通过民主决策,做出恰当的调整,进而使企业始终在能够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现企业与员工群众同管理、同进步、同发展。

二、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结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也应该成为衡量民主管理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标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企业充满活力地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市场机制对企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企业内部因素来实现,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内部诸多因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

参与和努力,无疑,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中,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便成为加快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民主管理要紧紧围绕发展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员工劳动和生活条件开展工作,因此它的深化和创新一定要始终以企业的生存、振兴和发展为着眼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国家、企业、员工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企业决策和经营的风险,从过去由政府和社会承担变为由企业及其全体员工承担,劳动关系也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员工群众更加关心企业的兴衰存亡,也更加迫切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民主管理参与机制,利用多种方式组织职工对重大问题的讨论,及时向职工通报发展动态和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各方面真实意见。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为开展民主监督创造条件。企业重大问题在制定、实施和完成的各个阶段,都要听取和尊重职工群众意见,接受监督,改进工作,杜绝独断专行。要建立职工民主管理信息反馈机制,保证职工的真实意见反馈到领导决策层,并把有关意见处理等情况再反馈给职工,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向互动。“要组织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积极组织搭建职工技术培训平台,搞好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引导职工爱岗敬业、提高素质,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智慧 [3] ,”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群众在经营方针、产品开发、提高质量、改进技术、节约资金、安全生产、员工培训等方面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动,引导和组织员工群众全力投入到企业的改革中,通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觉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只有民主管理工作在企业经济效益取得显著成绩的过程中得到深化和创新,广大员工群众亲身体会到了企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整个企业才会形成一个人心思上、团结协作、合力无穷的良好格局,企业的发展才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使企业的改革步伐加快,最终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和企业氛围。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当前,“和谐”二字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在煤矿企业,人们把建设和谐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民主管理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只有把人的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能够把职工中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才能够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使企业真正成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做到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理解企业,实现企业和职工利益发展的共赢。所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就体现为企业的民主管理[4]。”那么,如何才能使企业全体成员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巨大的合力,这成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为企业民主管理的深化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施展空间。企业要实现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在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时应当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毫不犹豫地坚持“以人为本”这个原则,使民主管理工作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进程中通过不断地深化和创新而长久地体现出人本思想,并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建设和谐企业的加速引擎。企业在加强民主管理基础建设,切实发挥职代会的作用的同时,应不断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进行深化和创新,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原则提出深化和创新的内容和举措,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积极抓好职工代表素质的培养,使这项工作转入经常化、制度化,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地对职工代表进行有关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另外,还应以点带面地开展好普通员工群众对和谐内涵的理解和认识,用正确的、科学的管理理念来疏导、沟通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矛盾,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纵横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企业在以发展经济为第一任务的基础上,要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积极推动企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必须切实防止打着深化和创新的旗号,却背离科学

发展,走极左或极右的道路,或者对深化和创新的理解认识不充分、不深刻,走入片面追求表面效应的误区,结果导致深化和创新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还要坚决杜绝把个别领导人员或小集体的个人意愿掺杂进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来,克服以个人意志代替集体意志的不正常现象,从而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企业民主管理在建设和谐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建设和谐企业的客观需求,并且如果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地深化和创新,那么构建和谐企业的步伐一定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运》电子杂志2010年第11期《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融合》作者:原永海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GY201011020.htm)

[2] 《中国工运》电子杂志2010年第11期《加大推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力度》作者:史红军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GY201011022.htm)

[3] 《中国工运》电子杂志2010年第06期《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 工会组织应该发挥好四个作用》作者:吴志远(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GY201006020.htm)

谈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一、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不仅总体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企业管理也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也被陆续引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但也应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从事竞争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市场拓展上,相对疏于内部管理,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高度重视管理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只有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 企业管理创新要点

1.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其创新和发展必然要求作为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管理为自己提供最有效的发展形式。无论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设施建设,还是培育企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要通过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由于管理科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制度前提和人性假设与我国的国情、社情不相符合,如果完全照抄照搬,必然导致“水土不服”。同时,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没有提供相对落后国家如何有效推进技术创新、快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之路。

2. 企业管理创新重视战略管理。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世界“超级队”——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顾客价值是指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效用多少。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避开变化了的过客价值;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而有突破性。

三、 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创新很明显是对企业生存环境发生新变化的反应。

1. 思维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的CIS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等等。

2. 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3. 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場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4. 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调整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5. 市场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靠市场创新。(1)产品策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定要树立产品的整体概念。要设计开发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并提供恰当服务的适当产品,要遵循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则去开发与设计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构想一代”。同时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任何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管理能出效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现今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许多不懂管理力一面的知识。(2)价格策略。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大中型定价的策略中,艺术的成分较科学的成分比重大些。单纯靠降价做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其实,我国企业在定价时完全可以采用多种定价策略,只是在选择定价策略时要遵循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要参照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心理价值来综合定价。(3)渠道策略。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我国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以传统的营销渠道为主,分销渠道众多,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造成费用较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实力来选择渠道策略。要重视运用促销理念来开发管理市场。要做好经销商选择、经销商市场运作管理、经销商贷款管理等工作。企业尽可能选择代理、配送和连锁经营的销售力一式。这里很重要的点是,要促进代理制向规范化发展,代理要逐步向佣金制过渡。同时,也要采用协销的力一式,加强与零售商及客户的紧密联系。(4)促销策略。在促销策略的选择上,重点是切记不要迷信广告。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想通过广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其广告的定位却存在着只注重扩大知名度,而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偏爱度并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缺陷。

企业管理创新应是一项包括管理思维变革、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管理思维变革是前提,管理行为改造是主体,管理效果追求是标志。这三项内容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紧密联系,形成有机体系共同作用于整个管理创新过程。管理创新的灵魂是管理思维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创造和拥有新思想、新概念,企业管理才能常变常新,创造辉煌。因为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以,管理行为的改造是管理创新的主体。企业管理行为的改造应着眼于组织行为的改造、经营行为的改造、财务行为的改造、管理方法的改造。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管理效果是管理创新的标志。管理创新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最终的落脚点都要放在这一点上。

参考文献:

1.黄人杰.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法.现代管理科学,2007,(1):79-81.

2.殷耀如.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当代经济,2006,(4):63-64.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谈爱国,中国石化江苏油田试采二厂黄珏采油作业区党总支书记。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篇4

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的策略,要求企业要科学有效的实行财务管理,以管理促创新,以管理谋发展,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相匹配,促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向转变。从此,财务管理渐渐被大众所熟知,并受到广泛关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企业若想持续发展,势必要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这也是我国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是在国家允许并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通常以盈利为目的。在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竞争时,企业若想谋求持续发展,必须以获取可观利润为前提,而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也是围绕这个中心点展开的,但最后的成果却要依靠财务管理来反映。换而言之,如果企业对财务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那么产品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会受到阻碍。所以,企业的经营者若想让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能够持续经营和发展,必须要深入贯彻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运营体制。

二、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财务管理的必然性

1. 财务管理问题频出弊端较多。

以往的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过分地看重企业的收益和规模,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没有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且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缺乏专业技能。致使财务管理问题频出,企业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改革创新。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时必须要摒弃过去错误的、杂乱的、分散的管理状态,做到集中化、专业化相统一,改善财务管理的不足,促进企业发展创新。

2. 财务管理模式单一效率低下。

企业发展模式若是长期静止不变,没有创新机制,无法实现动态管理,财务活动将单一的局限于某个部门。这样不仅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也会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趋向形式化,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长此以往,财务管理只是形式化、程序化的产物,不能起到振奋人心、激人奋进的作用。

3. 财务管理缺乏完善监控体制。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和统一的控制标准,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现代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财务管理必须具备的性质有:第一,高效高质集中管理;第二,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内在潜力;第三,要有与权力相配套的监控手段,防止财务管理职能使用不当。这与传统混乱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优势显而易见。从而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改进现行模式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构建满足现代企业市场化需求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创新途径

1.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集中程度。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采用的是集中管理。这样做是希望企业的资金可以借助有效的财务管理得到高效利用。从而能够使企业投资收获高额的回报利润,有效的节约成本的支出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当然这里所指的集中并不是单纯的集中,而是要充分利用好资金,使资金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和投资收益的回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投资的预算阶段要加强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准确、全面获悉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健全企业内控机制体系。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若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系统管理机制,对各部分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有明确的定义,从而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能够严格履行决策。另外,财务管理制度要不断更新,根据法律法规不断修葺和完善,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在以往的企业经营中只重视企业的收益情况,对财务管理的投入力度不足,财务管理仅限于资金层面上的管理,应该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向目标式管理迈进。在不影响企业现在发展的情况下,制定阶段性目标,逐一实现。对目前的财务管理现状向多元化的方向创新,要使财务管理确实能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情况预测企业经营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断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发掘更多的融资渠道,使企业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企业财务资金的正常运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满足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改善传统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结合企业自己的发展经营状况,对原有机制进行合理改革,制定科学规范的创新机制,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

摘要:深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企业财务发展模式,是现代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详尽分析了当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对两者创新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魏振凤.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之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05,(02):141~143.

[2]方啸云.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1,(2):9~11.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篇5

对于“企业文化”与“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认识,也不可以用分割的方法来处理这2个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上或者是用分割的方法来处理,那我们将很难找到在当前社会下两者的联系。

企业的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管理学之父”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是将人当作机器一样看待,要求人—机的最佳匹配,最终使人成为机器流水线的一部分。20世纪20年代以后,管理的中心由物转向人。70年代,企业管理理论进入三论管理(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管理的重点放在人—机系统的协调控制上。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强调“企业即人”,认为企业中人、财、物的管理应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企业文化更强调企业精神、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因而称其为柔性管理。

在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企业文化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而今企业文化提倡的是人本管理,这里我们试着提个问题:“为什么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首先我们来分析当前的时代背景,21世纪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很多种的提法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又是“网络经济时代”又是一个“消费文化”的时代。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这个时代赋予了强烈的创新精神。现代企业提倡的人本管理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作为个体的人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没有文化的人是一个愚蠢的人,而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是一台失控的狂乱飞转的机器。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她是企业的大动脉和神经网络,她给企业带来的巨大财富是无法评估的。根据资料显示: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为13年,中国企业只有5-8年。中国民营企业的1亿元门槛成为民营企业不可逾越的死亡线。70年代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现已销声匿迹,而百年老企业美国通用电汽公司为什么依然保持着25岁的旺盛活力,以人为本的摩托罗拉公司为什么让那么多的人才向往?我们来看看摩托罗拉公司的企业价值观:尊重每一个员工作为个人的人格尊严,开诚布公,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对话,使他们有机会与公司同心同德,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能;让每位员工都有受培训和获得发展的机会,确保公司拥有最能干、最讲究工作效率的劳动力;尊重资深员工的劳动;以工资、福利、物质鼓励对员工的劳动做出相应的回报;以能力为依据;贯彻普遍公认的——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政策。摩托罗拉的这种公司价值观为每一个员工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人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从这份资料里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是有生命的,而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企业的文化。通常我们在评介一个企业的时候喜欢用“成长性”这个词汇,但我们是否仔细地想过是什么赋予了企业的成长性?现在可以肯定地回答: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文化。而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可以赋予企业成长性呢?应该说这种企业文化必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而发展就注定企业文化必须以动态的形态存在。支持企业以动态的形态存在的只可能是创新。

通常我们对创新在企业中起的作用有个误区,那就是我们总认为创新是针对企业中某种具体的技术的变革或完善。例如:某个科研项目的完成,某个具体工序的完善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其实,企业文化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过程。而且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是企业中其它具体技术创新的基础。现在我们试述一下:为什么要给企业文化赋予创新精神,首先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创新精神,这个企业无疑将被淘汰。第二点我们前面说过创新就是不断地发现和挖掘的过程。问题承载了创新,而人无疑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在讲创新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的思考方式和取向。因为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取向将决定是否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发展的深度。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需要追溯到从前,比较一下欧洲人与中国人在思考方式和取向上的不同。我们拿古希腊人与古代中国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处的不同环境来阐明。古希腊的科学研究者通常是在独立、自由的状态中进行科学研究的。他们一般没有政府的支持,所有的资金来源是靠平时的教学或其它工作来获取。在这样的情况下的研究通常有很强的张力和延伸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由于资金的无法保证。为了得到更多的科研资金他们往往需要通过演讲来游说更多的支持者。他们在演讲中往往会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心态必然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他们性格中张扬的本性。而古代中国的科学研究者一般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科学研究的。通常他们都有一定的官衔,比如进行医学方面研究的就可能是御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研究就有了一定的约束性,那就是必须满足于统治者的需要,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的是谨慎的向统治者阐明他们的观点来得到支持,研究也就有了固定的模式。这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当研究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将不会考虑后面的问题。这也是阻碍创新继续进行的一大弊病。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了解来进行分析,找到些欧洲人与中国人的差异或不同。在我们很多人眼里仅仅知道的也许就是他的《蒙娜利莎》和《最后的晚餐》,而把他定位在一个画家的位置上。我想如果大家仔细地了解过,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画家而且还是一位天文学家、一位航空学家、一位建筑学家、一位医学家等。从全能天才达。芬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欧洲人的思想取向:那就是求新求异的思想。他们将人的生命定位在极限上,而中国人的求全责备思想也是通过古老传统沿袭来的,这样就局限了人的张力和思想的扩展性,但也有了古老传统沿袭下来的对问题的谨慎态度。

还是让我们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齐的认识来说明些问题。我们大多少人为什么只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首先我要表明的就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的全面性,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者说企业理念的执行者应该具备发现性和挖掘性,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具备了解员工的能力,又怎么可能谈的上发现和挖掘?又怎么可能让企业文化有生命力?那就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第二点举这个例子我要谈的就是:时代的背景。为什么达。芬齐可以成为一位举世注目的全能天才?那离不开欧洲文艺复兴那个时代背景下宽松的环境,一种可以让个性张扬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表现性。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现在要回到“文艺复兴”那个时代,我要表达的是作为“企业文化”的执行者——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考虑的就是时代的背景和借鉴前时代所留下的光彩。我们现在的时代是跨世纪的时代,时代被赋予的是创新和超越的主题。我们的企业需要发展就必需给它赋予时代精神“创新和超越”适应发展的需要。当企业被赋予“创新和超越”的精神,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在实现企业文化的过程控制中的具体方法,而方法的可靠性和可实施性检验的最好方式就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第三点我要谈的是:达。芬奇个人所具备的“理性和感性的极度完美和平衡和我们企业管理者所要借鉴的地方。21世纪的企业管理提倡的是”人本管理“而不是上世纪提倡的”人与机器同等的最大化利用“,而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人“。作为每个个体的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中很好地把握”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简单具体说,应该是用理性的头脑制定实施企业文化的具体步骤,用条款明晰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具体的表现,但对员工的培养和交流要多一些感性的认同和融入,应该让员工对企业有家的感觉。第四点我要谈谈达。芬奇的超时代个人魅力,达。芬奇之所以在550年后的今天仍然让我们对他有着深深的敬仰,这源于他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强烈好奇心和他科学的思考方式。他细致入微的对未知世界的观察和大量的实践成就了他的伟大。他为了研究鸟类飞行数清了老鹰翅膀的羽毛,准确地画出了麻雀翅膀羽毛的排列。这些都表明了他在创新过程中的激情和细致,在他1.6万页手稿的记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我们从对达@芬奇逐步了解中,应该找到创造性的思维应该具备的条件,那就是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和科学的思考和实践。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更好地营造让员工发挥想像力的空间和对创新有更多具体的认识。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篇6

十余年来,龙阳伟业始终坚持并专注于建筑地下防水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获得国家相关标准的认同,并依靠持续的自主创新与工程实践,实现了技术体系、产品品类、企业类别和商业模式的四项创新,为根治建筑地下防水渗漏“痼疾”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公司董事长王伟也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赞誉为“建筑地下防水变革实践者”。2012年5月,在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中国建设报社联合主办、龙阳伟业承办的2012“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上,王伟董事长发表了题为《向“管理型企业转型”是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的关键》的主题演讲,由此,龙阳伟业将十余年实践创新成果正式回馈给行业及社会。2013年7月,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王伟董事长撰写的论文《向“管理型企业”转型是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的关键》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并且全文入编《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中国管理科学十年成果荟萃》。

在相关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广大媒体,以及龙阳伟业等企业的共同倡导下,“建筑地下防水关乎建筑安全”、“建筑地下防水应回归根本——结构主体防水”、“建筑地下防水应与建筑寿命相同”、“建筑地下防水是大系统工程”、以及“建筑地下防水应‘主动防水’”等科学的防水认知,逐渐成为防水行业乃至社会的共识。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于1987年6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是我国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现为国际管理学者协会联盟(IFSAM)的理事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重要的研究所之一,是从事企业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的专门机构,致力于研究企业管理创新,传承管理思想,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活动。

航运企业船舶管理模式创新和发展 篇7

1 创新航运企业船舶管理模式的措施

1.1 建立高效的陆岸管理制度

船舶管理是航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包括船舶管理, 也包括岸上基地管理,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有所区别。作为陆岸管理而言, 通过先进的交通技术, 来对船舶进行远程技术支持和管理, 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 能够根据船舶现场的状况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 高效安全的控制船舶运行。这就要求陆岸管理体制要责任明确, 精简机构, 改革传统的“大一统”的管理格局, 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实现船舶经营人、所有人和管理人权责分离、互相监督的管理格局, 由企划部、技术部代表船主进行相应的管理活动, 由航运部、船工部代表经营人行驶管理职能, 这样明确了各部分之间的管理层次关系, 船工部成为相对独立的部门, 有利益船舶经营效率的提高。

1.2 改革分配激励机制

传统的船舶企业沿袭国有企业的考核和激励体制, 对人员的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主观成分多、定性评价少, 缺少科学、公正的考核制度, 导致对员工的考核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 在船舶行业大发展的今天, 企业要摒弃传统的以资历和级别进行分配的做法, 明确以部门、船岸、科室和个人为主的考核主体, 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 建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要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利用, 员工的奖金津贴等要与考核结果相挂钩, 与部门的经济责任完成程度相挂钩。船员是船舶企业最主要的人才队伍, 对船员的奖金等先发放到船工部, 由船工部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分配,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 对船长的考核要由船工部来进行, 根据经济责任指标完成程度发放劳务费、奖金等。

1.3 加强船员的培训工作

船员资源是船舶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船舶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 对现代船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具有积极和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管理能力、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 才是一名合格的船员。因此, 船舶企业要加强船员队伍建设, 把好人才招聘关, 杜绝各种人情关系, 选拔高素质、责任性强的船员。并加强对船员的培训工作, 摒弃传统的重形式的培训方式, 管理部门要根据船舶企业发展的特点和岗位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船员的培训, 使船员对各种规则、公约和文件有相当程度的熟悉, 还要注意对船员进行心理学、管理学、医学、能力训练等多方面的培养, 培训过程中还要认真了解船员的实际想法和需要,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 船员只有具备合格的知识、技术、能力、健康的体魄和性格才能上岗。另外, 船舶企业还应该在每个套派期内与船员签订合同, 给予船员以工作任务的考核,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1.4 充分推行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现代船舶管理的效率, 促进了船舶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工作进程的再造。传统的船舶管理运行效率不高, 信息传输成本居高不下, 市场反应迟钝, 对船舶的正常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船舶企业的竞争力大大下降。为此, 现代船舶企业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 保证各种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船舶上, 建立船岸互通、信息共享的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 以船舶信息化管理为基础, 加强在客户管理、国际公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力度。同时, 船舶企业要建立航运报告系统、海上信息综合显示子系统、船舶保养维护系统等, 使船舶经营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化和规范化, 例如航运报告系统是将通信技术与海图技术结合而成的系统, 利用该系统, 管理人员可以在总部自动获得船舶航行中的各种参数, 并将其航行轨迹在电子海图上显示出来, 方便总部对船舶进行调动和指挥。

1.5 形成系统的闭环管理

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形成闭环, 才能高效管理。先进的船舶管理公司如中英公司实施的机务总管制, 每10艘船为一个船队, 每5艘船配一名总管。虽然有其他职员协助总管, 但总管必须对船舶管理负全部责任, 必须清楚了解船舶的所有情况, 从甲板到机舱, 并对船舶所有状况进行管理和监控。可见, 每一艘船舶的管理在船员跟总管之间形成了完全闭环, 责任明确、流程科学、管理到位。此外, 还有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及监督员, 不干预但帮助总管加强管理工作, 在世界范围内组成了对船舶的监督网络。

2 结语

总之, 面对日益激烈的航运市场竞争, 船舶企业要对原有的船舶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创新管理模式, 再造管理流程, 从而提高船舶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促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贸易交流更加频繁, 船舶企业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 国际先进的航运企业开始进入我国的航运市场, 对国内航运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船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新形势下, 我国的船舶企业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其中重点是加强船舶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来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鉴于此, 该文对航运企业船舶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船舶管理,航运,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万鹤.船舶管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2:45-47.

[2]纪华民.国际货运代理实务[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3:89-92.

[3]郑琴琴.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J].上海管理科学, 2001 (1) :56-59.

加强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篇8

新形势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个行业之间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就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在企业管理中, 经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不仅能够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言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因此, 应该对现行的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 改变传统陈旧且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不相符合的经济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 从而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意识比较缺乏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对于企业内部的销售业绩过分的强调, 但是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却比较忽视, 缺乏管理意识, 仅仅重视经济利益的提高却没有制定企业长期发展的经营策略,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方面缺乏正确合理的规划, 且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而使得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盲目发展的问题, 进而对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而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 虽然有一部分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制定, 但是, 却没有以经济管理模式为依据来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立与健全, 如此一来, 就会使经济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某些企业中的经济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难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满足, 因而会使得企业在对经济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 进而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产生阻碍。

2. 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企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与相关管理人员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但是, 从目前大多数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方面来看, 对于具备相应管理经验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其组织能力参差不齐, 相应的专业管理技巧也并不具备, 对于管理策略以及危机管理意识也更加的缺乏。并且, 在新形势下, 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并不完善, 从而对企业经济管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二, 在管理人员的创新策略方面, 形式性比较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在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方面, 策略的可操性低, 因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很难将其落到实处。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财务审计的手段来进行, 而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 因此其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是很难得到具体落实的。

3.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而不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制约。从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上来看, 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经济管理制度, 但是, 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是一种错误的制度。另外, 企业在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建立的过程中, 虽然是将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 但是却没有将制定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由此导致经济管理制度只是一纸空文, 并未得到真正有效地落实,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而言产生一定的阻碍。

三、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加强与创新的策略

1. 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进行提高

企业管理人员是介于企业管理与管理体制中间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场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在发生改变, 因此, 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具备发展的眼光, 与时俱进及敢于尝试的精神。在此发展状态下, 为了能够使企业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相满足, 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就需要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加强与创新, 因而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其能够树立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意识, 从而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对内部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

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对内部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能够控制企业内部全局。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 应该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构建, 从而在企业未来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对其所产生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不断的规划、控制与协调, 对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进行不断地加强, 从而使企业员工能够具备财务管理的意识。另外, 还应该加强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 通过对企业监督管理体制的不断强化, 以此使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3. 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前提, 同时, 在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对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基础性的条件。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需要从经济管理制度的革新入手。在对企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建立的过程中, 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例如, 对薪资福利制度进行优化, 对绩效考核体制进行不断地完善, 对升职机制进行细化, 对奖惩制度进行健全等, 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人员能够更加重视企业员工的发展, 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不断地提高, 进而使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得以有效地提升。

4. 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 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于企业社会效益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反, 如果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模式, 将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因此, 企业要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建立与健全并保证其科学合理性, 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加强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第一, 对传统具有单一性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摒弃, 取消经济管理体制的强制性, 使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二, 对企业经济管理信息的输出进行不断地强化, 对信息的反馈情况进行及时地收集, 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简化, 使企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得以不断地提升。第三, 在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加强与创新的过程中, 为了使无形的管理体制成为现实, 应该对信息与数据的整合管理进行创新。除此之外, 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虚拟化, 企业还可以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地利用, 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加强并将其落到实处, 从而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强, 各个行业之间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企业来说,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需要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加强和创新。在此过程中, 企业需要对现阶段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 从而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的同时, 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 这既是机遇也同样是一种挑战。在企业管理中, 经济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从目前企业经济管理方面来看, 其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因此,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对其创新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吴晓萌, 王静, 李健.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解析[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 2014, (11) :210.

试析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 篇9

1 加强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1.1 管理创新的含义

管理创新是指在掌握和创造新的管理知识基础上, 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提高组织整体的技能, 有效的配置、整合和利用有限的资源, 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它是生产要素在质和量上发生新变化和新组合的过程。

1.2 加强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加深了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给管理创新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党的十四大之后,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主体逐渐形成, 市场体系得到确立, 政府职能的转变, 都有了开创性的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市场体制给我国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经济环境, 产供销、人财物的运作, 同以往的计划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 企业必须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经营体制,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给企业的管理创新打下制度基础。

1.2.2卖方市场淘汰, 买方市场确立, 给管理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上世纪九十年代, 我国的经济就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这时的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生产的能力过剩、产品过剩、有些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市场没有热点。当时许多专家呼吁, 只有创新品牌、打造品牌才是企业的核心, 企业必须要转变固有的观念, 目光要转到品牌竞争上来。这就表明对资源和劳动能力的占有不再是竞争的关键, 主要是在价格、品质、品牌、服务等诸多方面。实质上, 竞争主要表现在生产、科术和市场营销等几个方面。那些仍然依靠稀缺市场, 从而导致盲目开发的企业, 是适应不了这种环境的。而那些最先进行管理创新, 特别是科术创新、观念创新、业务创新的企业, 都得到了新生。买方市场的形成, 加速企业间的优胜劣汰, 因此只有在管理上进行创新, 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生存下去。

1.2.3自我国加入WTO后, 已进入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之中, 竞争的对象已不仅仅是和自己一同发展的企业, 而是拥有高技术、高质素、高管理水平的国际性大企业, 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加入世贸后, 我国企业的市场会扩大, 但是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因为国外的大型企业, 比我们发展的时间长, 看待问题的眼光更加独到, 处理问题的手法更成熟。如果我们不加强自身的发展,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只能坐失良机。另一方面, 如果我们去开拓国外市场, 我们也会遇到国内少遇的习俗、文化、政治、宗教等障碍。因此,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国的企业, 必须要进行一场具有国际化标准的管理制度的创新。

1.2.4知识经济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创新。知识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使用、分配基础上的经济。信息技术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 知识经济无时无刻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对公司来说, 它已经成为公司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被灵活的信息服务所取代。所以企业只有更加深入探究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高度重视信息化电子化问题的改造, 才能懂得管理创新的方向。

2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的员工创新意识不强。

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过程中, 员工普遍对创新产生抵触情绪, 而终其原因, 在于人的懒惰心理, 即在思维和行为上存在着对固有的形式的依赖。管理创新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现行或是沿用多年的管理模式的超越, 因此员工有抵触心理就不足为奇。然而不是所有人对创新抵制态度都是一样的, 有些人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克制这种抵触情绪, 用积极、正面的眼光来对待变革;而另一些人则固步自封, 将改革的坏处放大, 形成了消极情绪, 通常情形下, 如果不处理这些抵触情绪将会增加企业管理创新的难度。

2.2 利益失调。

只有员工的根本利益得到了满足, 才能让企业管理的创新性能继续下去。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 管理创新所营造的新利益格局将会改变固有的利益分配关系, 这样的变革, 存在着机会也存在着威胁, 有些员工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 比如地位、权利, 便会对改革产生巨大的抵触情绪。同时改革也有可能增加个别员工的工作强度, 一旦员工的自由度减小或对他们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对管理创新的反对程度就会大大加强。

2.3 企业文化不能跟随着创新而更新。

企业文化对个人的精神支配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 企业文化有着约束、导向、凝聚和激励的基本功能。优秀的企业基本都拥有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此创新, 就必须要考虑企业文化对他的影响。如果变革与企业文化产生激烈的冲突, 那这次变革就会难以成功。任何一次管理创新必须依据管理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改变, 而且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 先进的管理观念必须与员工的发展理念形成共鸣, 才能够顺利的展开。否则就难以得到预想的效果。有些企业借鉴了西方的管理方法, 却忽视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背景, 最终让这次变革半途而废, 而我国的多数企业没有完成改革, 很大程度与此相关。

3 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3.1 在管理组织方面的创新。

组织是企业日常运转的平台。企业要依据市场需求, 目标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 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高效率的组织结构。通过管理组织的创新, 来完善企业在制度方面的创新, 以适应集权和侵权、全新的代理关系的需求;建造一个能够适应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通过管理组织的创新, 提高组织内容的运行效率。

3.2 在管理理念方面的创新。

其实各种制度、组织和管理行为都是管理者思想的表达。管理创新必须要先改变思维方式, 从多方面想办法, 带动经营理念的转换, 打开经营者的思路, 广泛汲取先进管理方式的经验, 提高经营者自身的素质, 树立能够在市场经济中长远发展的经营理念, 培养管理创新的思想基础。在遇到员工对创新理念不理解, 而抵触的时候, 管理者就需要最大限度的转化负面情绪。首先可以用动员大会的形式, 让全体员工看到现行制度给企业带来的弊端, 让他们产生危机意识, 从而能够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其次要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 让员工得到理解和认同, 还可以创造一些机会, 倾听员工对当前公司现状的看法, 以及希望在哪些方面进行变革, 充分发挥职工在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他们的参与感。最后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 让员工切实的感受这种变革所带来的利益。

3.3 在激励机制方面的创新。

公司在进行管理创新时, 必须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 同时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有利于推动管理创新的激励制度。企业的主要管理者, 从某一方面讲影响着企业运行的轨迹, 这就必须高度重视管理者在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鼓励管理者勇于创新。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 充分发挥员工在管理创新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推动着企业的创新。

3.4 在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 竞争优势和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要求经营者必须能对市场产生快速的反应。要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 唯有运用先进的管理制度, 尤其是使用现代的科技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科学技术推动着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 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统计技术推动着品质管理的发展;现代通讯技术缩短了沟通的时间与空间;而信息科技让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科学对管理的创新更为直接, 因为管理就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 在管理科学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 它需要不断的吸收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学和其它的社会科学, 特别是行为科学和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这两个学科的每一个突破都推动着管理创新的进展。管理的过程, 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现代的生产方式已将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融为一体, 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能实现企业跨越内部资源, 而对整个程序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3.5 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创新。

文化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公司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加强的条件下, 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 所以必须加快企业文化的创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公司文化, 它对内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对外能够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6 在企业流程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创新。

流程之所以要不断的创新, 是因为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其它科学技术的进步, 让原有的流程赖以存在的环境,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企业生产建设, 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和无、多与少的问题, 抓的是企业运动系统——工作流;七八十年代抓的则是现场和质量, 是解决快与慢、好与坏的问题, 抓的是企业消化系统——物流;九十年代抓的是财务、成本, 解决的是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 抓的是企业循环系统——资金流;那么我们今天就是要狠抓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抓的是企业的神经系统——信息流, 所要解决的是及时发现市场需求, 有效的配置资源, 通过管理的信息化, 实现管理的创新, 适时改造企业流程, 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7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

企业得以维持生命的六大资源是:人力、自然、技术、资本、管理、信息等资源。其中居第一位就是人力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许多生产要素如:专利、技术、资金都可以转让, 但人力资源不能转让的, 因为在未来社会中人力资本会取代金融资本, 而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 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已成为一个公司能否持续创新的关键。因此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力量。劳动问题的本质是劳动者问题, 其实就是人的问题。相同的条件下, 劳动者所投入的劳动量越高, 其产品的质量越高, 效益也就会越好。在增加创造性的劳动量投入的情况下, 也是如此。所以说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多少, 同企业拥有创造性的劳动者的多少, 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 人才能将信息进行梳理, 通过综合和创新变成决策和知识, 能够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人才去研发, 先进的管理方法需要人才来运用。所以人才是创造价值最主要的因素, 企业必须创造出一种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适应人才的需要, 适合人才的自我激励。人才才能在适合其生存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

4 总结

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过程。企业创新是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管理创新则是整个企业创新的重要环节。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代管理科学也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毋庸置疑, 现代的管理科学正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人类正面对着管理创新发展的挑战。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完善, 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最终促进管理的创新, 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董谛.论管理创新[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6) .

[2]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8.

[3]许小燕.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M].经营与管理, 2003 (7) .

企业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思路和方法 篇10

一、企业内部管理中绩效管理的现实情况

在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绩效管理中, 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他们对绩效管理的了解不是很深。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都只是给每个工作人员发一张考察问卷, 让他们自己填写评价内容, 并让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做出总体评价, 最后将结果统一交给人力资源部门。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不符, 绩效管理的目标是管理人员根据各个部门的性质来制定的, 而与企业的整体目标没有什么管理。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文化息息相关, 但是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没有联系企业文化, 无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且大多数企业的绩效指标太多, 涵盖了许多方面, 但是却难以进行。企业绩效管理各个级别参与者在职能和责任方面的分工不是很明确, 而且忽视了工作人员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绩效管理缺乏创新性, 从而导致管理工作止步不前, 无法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企业内部管理中绩效管理缺乏创新性的原因

在目前许多企业的内部管理绩效管理中, 缺乏创新性, 主要是因为企业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双向性, 没有让高层管理者、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加入到绩效管理工作中。虽然制定了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 但是却在落实的时候没有用到制度, 而是主要是根据个人的主观看法来决定绩效考核的结果。管理人员在进行考核时, 他们对工作人员的喜好程度, 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都会极大地影响考核内容。同事之间互相评价的时候, 也会因为不想得罪其他人而都写良好评价, 无法形成真实、准确的考核结果, 更无法促进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进步。

三、企业内部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思路

在企业内部管理的绩效管理中, 需要一条创新性的思路, 确定清晰的绩效目标, 使得绩效管理至始自终都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分成各个子目标, 并通过一个个子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企业的战略目的。规范内部管理的程序, 使得管理手段更加科学, 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并加强工作人员对个人绩效的管理, 提高其绩效管理的水平, 从而分担管理人员的管理任务, 使其有精力去处理更多其他的工作。绩效管理不是单向沟通的, 关系到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两个方面。管理人员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 树立工作人员在绩效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 并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其绩效效果, 从而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

管理人员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利用科学方法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考察, 发现工作人员在绩效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不断促进工作人员的发展。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思路之一是让工作人员将绩效管理当做个人事务, 而不只是管理人员的工作。高层管理者支撑整个绩效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制定绩效管理的计划, 梳理绩效管理的流程, 提供绩效管理的工具, 并给与必要的帮助, 普通管理人员是绩效管理方案的实现者, 直接与工作人员进行绩效方面的沟通和管理。在这里, 管理人员是实施方案的重要角色, 他们是实现绩效管理方案和增强工作人员绩效的直接负责人。因此, 他们需要转变传统的绩效管理观念, 做好绩效管理的沟通、辅助、评定工作。

四、企业内部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方法

在企业内部管理绩效管理中, 需要寻求创新性的方法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首先, 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 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观念。管理人员要认识到绩效管理并不只是考核那么简单, 而考核也不单单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察和评价。绩效管理含有绩效方案、考核评价、沟通咨询、辅助改进等环节, 绩效管理工作并不能只重视结果, 而要重视中间环节。如何评价工作人员的绩效, 如何反馈给工作人员并促进他们改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此, 可以加强绩效管理的培训, 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可以学会如何更科学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可以树立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 并主动参加绩效管理。绩效管理需要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 并结合企业的文化。营造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气氛, 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种促进自身进步和提升的有效方式, 而不是督促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做更多工作、更好地工作的工具。管理人员要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更加客观, 不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五、结语

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 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 是企业能够走向繁荣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绩效管理体系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 但是许多企业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许多问题。大多数企业在内部管理的绩效管理中, 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 把绩效管理看成简单的考核工作, 而且在考核工作人员的绩效时, 也不太合理。因此, 企业需要从创新性的思路出发, 寻求创新性方法, 解决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邓鸿伟, 刘博.集团企业中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探讨[J].经济管理者, 2012, (3) :124.

[2]吴明月, 刘文通.交通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1, (8) :81-82.

[3]薄玲梅.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 23 (12) :50-51.

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 篇11

摘要:本文以江苏TY公司咨询实施案例聚焦探讨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实践创新中的难点和对策,具体从现有销售人员、新销售人员、规范管理、量化考核和员工忠诚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纯佣金制度 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实践创新

1 纯佣金制度与江苏TY公司实施背景

纯佣金制指的是按销售额(毛利、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提成,作为销售报酬,除此之外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固定工资,收入是完全变动式的薪酬制度。这一制度是按销售人员的销售量或利润的大小给予固定或滑动比率的报酬。销售人员在执行推销工作中所开支的费用,公司可能给予或不给予补助。纯佣金制在某些行业尤其盛行,如保险推销、投资债券、家具办公设备、小型办公机器、衣服、纺织和制鞋行业,以及药品和五金批发行业等。纯佣金制的销售报酬制度在美国有20%的企业采用,国内企业运用得也较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既有等同于大企业的一面,又有许多不等同于大企业的方面。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大企业的管理方法套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上。在具体实施纯佣金等制度时需要坚持原则,灵活运用。

江苏TY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热(冷)量表、供热计量控制装置、IC卡水表等智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自然人投资的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加工,主要产品由于计量准确度高,功耗低,密封性好,抗干扰性强,在国内部分地区和客户中拥有一定知名度。TY公司成立于2007年,截止2011年末,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080.00万元,在岗员工近100人(其中研发部门人员约20人),厂房面积约15000.00平方米,年产值约2000万元,各类产品年产量约10万只,公司税后净利润约为600万元。由于产品特殊性和公司前期市场重点开拓的结果,目前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市场,主要客户群体为水暖建材管道阀门经销商、房地产公司、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

由于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与该公司产品相关行业持续低迷以及本行业产品品牌竞争空前激烈等因素的出现,公司管理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经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认真思考并比较、借鉴了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后,公司初步提出该公司2012-2015年中期发展规划,其基本目标是实现销售量在2012年10万只的基础上达到20万只,经测算保持年均销售量增长不低于30%的速度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目前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已经实现扩大,具备达到支撑销售增长目标的设计能力;但公司销售部门和团队根据现有营销管理的实际状况难以顺利完成上述销售任务,未来将面临实现销售目标的考验和压力。如何完成2012-2015中期发展规划、如何设计具体方案并落地实施就成为摆在公司总经理面前一道棘手难题。鉴于公司自身不具备完成上述课题的实际情况,于是总经理经过考察、谈判,决定从外部聘请管理咨询公司,专门就上述规划中该公司营销管理提升进行专项咨询。

根据诊断确认结果,咨询顾问详细制定了TY公司营销管理提升方案。作为TY公司营销管理提升方案管理实践创新点,在营销系列薪酬管理设计方面,为最大限度激励营销人员完成销售目标,经过反复权衡后,确定营销系列外勤人员施行纯佣金制度。该制度下的起算点和佣金分成比例统一经过测算以本公司产品定价管理为基础,具体各年度产品定价情况按公司每年测定执行。在该项制度实施过程中,确实达到了制度设计的预期结果。据初步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TY公司主要产品累计销售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0%,销售人员激励示范效应明显,实现全年预期30%的增长目标不成问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扰管理层的问题,针对难点,咨询顾问提出了相应对策。

2 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实践中的难点

2.1 从底薪+提成的销售薪酬制度转变为实施无底薪的纯佣金制度,现有销售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适应过程。尽管在前期大量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已经取得基本共识,但是TY公司正式于2013年初实施这一制度以来,由于薪酬制度的转变使得现有销售人员只有实现销售才能获得收益,因此销售压力剧增,业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明显,优胜劣汰的局面初现,销售人员思想意识上急需快速适应制度转变。

2.2 由于工业品营销的特殊性,实施纯佣金制度对新销售人员的招聘有一定冲击。自2013年初以来,根据营销管理提升实施方案的要求,TY公司为组建区域销售团队一直在人才市场招聘新销售人员,但是应聘面试者多,录用上岗者少。主要原因出在新销售人员对公司产品销售心里没有底,产品获得市场和客户也需要一定时间;同时对实施纯佣金制度认识上也有顾虑。

2.3 中小企业管理上的不规范给实施纯佣金制度带来困难。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随意性很强,盲目性也很大;组织机构职能不明确,家族管理普遍,当企业发展起来后,家族管理的缺点,就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不够,管理随意性强。TY公司不同类型的薪酬制度的并存运行以及绩效管理的不完善等等,都给推行纯佣金制度带来挑战。

2.4 纯佣金制度在不同企业的量化设计和配套考核,需要因企而异,不能一刀切。理论上纯佣金制度的原则和方法适合于各类企业,但是实施纯佣金制度的量化标准和相应的考核细则却需要紧密联系不同企业的实际,制定符合特定企业特点的差异化方案。TY公司属自然人投资的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投资人意识比较超前,家族管理特征明显,因此该公司在纯佣金制度的设计和考核上更倾向于加大激励惩戒效果,突出目标保底和超额奖励;相比较稳健型的中小企业在推行相关制度时可能会选择中性或温和的制度安排。

2.5 实施纯佣金制度可能对中小企业的销售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带来影响。在中小企业实施底薪+提成的薪酬制度时,由于有底薪保底,作为一种保健性因素,虽然销售人员不会增加满意度,但是对于维持销售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具有明显作用;推行纯佣金制度后,由于无底薪,销售人员实际上是接受雇佣完全独立依靠自身的业绩获得生存和发展,保健因素消失了,无疑会削弱中小企业的销售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TY公司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endprint

3 纯佣金制度在中小企业营销实践中的对策

3.1 经过事前的充分调研、沟通和宣贯、培训,获得共识,完成现有销售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在前期取得的共识的基础上,针对TY公司的现有销售人员加大了宣贯和培训力度,引导现有销售人员加快意识转换、促进观念更新,通过销售支持、优化配置,紧紧围绕销售目标开展工作,强化优秀销售业绩示范效应,促进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为了推动公司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鼓励销售人员创新思路,积极开拓;反对销售人员因循守旧,坐以待毙。坚持上不封顶,下不封底,不重资历,只认业绩,树立“不进则退、不进则亡”的生存意识,强化“业绩赶超、业绩为王”的发展理念,建立销售人员能者上、中者留、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最终建立销售人员按业绩大小分配资源、获得荣誉、实现报酬和变动职务的良性动态格局。

3.2 对新销售人员的招聘,采取过渡期的方法,给予6个月的试用期,期间采用底薪+提成+奖金的销售薪酬制度,过渡期结束实施纯佣金制度。TY公司规定:处于见习期(最长为6个月)的销售人员的薪酬组成为:岗位工资(其中25%部分参与考核)+工龄津贴+学历、职称津贴+业务津贴+业务提成+五险+福利+奖金,相关费用管理制度按公司原有规定执行,见习期转正上岗后实施纯佣金制度。具体讲,营销系列外勤人员薪酬构成=佣金收入*80%+佣金收入*10%*X+佣金收入*10%+五险+福利+奖金(佣金收入*10%*X的部分为营销系列外勤人员的目标责任风险金,X为风险金考核系数,考核后对应取值1.5、1、0.8、0.6和0;佣金收入*10%的部分为营销系列外勤人员的坏账准备金,货款全部收回后返还)。针对TY公司施行纯佣金制度的人员规定:①完成计划年度核心销售目标人员,目标奖金=目标计划数量*0.8元/只;②超额完成计划年度核心销售目标人员,超额奖金=(实际完成数量-目标计划数量)*1.2元/只。

3.3 规范管理,强化执行,目标滚动,量化考核。对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统一协调、对接,确保公正、公平,着力提升管理效率。TY公司对各区域按年度实施目标管理,于每年年初确定目标任务,并签订目标责任状;公司目标管理的指标构成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部分构成。根据公司现状和实际工作需要,各区域绩效考核方法现阶段确认为目标管理法,具体实施工具可选择绩效合同的形式(也可用目标责任状替代)。根据目标管理(MBO)完成的计划目标程度,确认为各区域的实际工作绩效,据此做出奖励或惩罚决定。营销系列(外勤)施行纯佣金制度人员,为按月预考核,按季公布,按年兑现。营销系列未施行纯佣金制度人员,为按月考核,次月兑现。绩效考评结果作为本公司确定相关部门和员工的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唯一依据。公司根据各区域目标完成程度,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实施绩效面谈制度。通过绩效反馈和沟通,听取被考评者申诉,共同为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

3.4 TY公司为简化考核便于管理,规定纯佣金制度下的起算点和佣金分成比例经过统一测算以该公司产品定价管理为基础,佣金起算点自第一笔交易算起,以核定的出厂价格作为销售的最低价格,佣金分成比例经过产品成本、合理费用和必要利润的统一测算后间接以产品价格体现。纯佣金制的计算方法在佣金计算基础、佣金率和佣金起算点方面理论上有多种选择。可供选择的佣金计算基础,可以是总销售量,可以是扣除退货后的净销售额,也可以是毛利润或净利润。佣金率可以是所有销售量全照一个统一标准计算,也可因顾客或产品的不同而有差异;也可不论销售量大小保持固定,或随销售量的增减而递增或递减。佣金起算点可自第一笔交易算起或从达到最低定额销售量后算起。为了便于管理,大多数公司都以销售量作为计算销售佣金的基础,但这种方法不能把推销努力与产品利润联系起来。以毛利计算支付佣金可以刺激销售代表改进其产品和顾客组合,因而公司便可提高利润。

3.5 建立长效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提升员工个体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为建立符合TY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升公司营销人员长期激励效果,以共同创业、共同合作、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为经营理念,建立命运共同体,在未来条件成熟时逐步考虑实施营销人员长期激励计划。计划内容可包括:营销经理年薪制、营销员工持股计划、期股、股票期权、合作伙伴制等,大力提升营销人员个体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持续增强营销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同时,针对年度销售目标,TY公司也规定:

①实现当年新客户开发指标或达到同期销售指标以上(含)的营销经理及其业务人员,除按绩效考核办法正常实施奖励兑现外,其奖励形式还包括:评优评先、辖区范围扩大、职务提升、高额福利奖励、组建独立销售公司和成为公司合伙人等。

②未实现当年新客户开发指标或未达到同期销售指标的营销经理及其业务人员,除按绩效考核办法正常实施惩罚兑现外,其惩罚形式还包括:训诫谈话、检查报告、辖区范围缩小、职务降低、区域换岗、退出销售系列等。

对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思考 篇12

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意义

1.1 经济全球化是我国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水平上的比重不断增加, 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前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不断有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到中国来投资办厂, 消化我国的劳动力“红利”, 目前世界五百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在中国也有其分支机构。而如今, 我国企业也开始走出去, 不但在国外投资办厂, 开发矿业, 而且也积极参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建设。如我国的建筑业是在海外从事生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而“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标签, 更为世人所熟知。因此, 基于经济全球化来考虑新的经济管理模式, 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各项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都离不开我国企业的积极参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间不同企业通过合作, 战略伙伴间优势得到互补或加强, 劣势得到弥补以创造组合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如联想、海尔、小天鹅等一批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成功企业已经开始构筑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联盟体系。同时, 我国企业也不断参与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以政府牵头, 相关职能企业积极参与世界标准的制定。我国财政部、我国与金属产业相关的各个协会, 也积极扮演着世界经济规则制定者的重要角色。

1.3 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使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有了更多启迪

西方企业管理往往是通过“泰罗制”与科学管理原理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管理中, 虽然也有不少传统的理念, 比如强调“以人为本”“、与人为善”, 企业也有做“百年老店”的良好愿望, 但由于东方文化的固有缺陷性, 往往导致灵活有余, 原则不足。因此, 在当前的情况下, 中国企业应立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充分吸收科学管理原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来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 强化人本管理, 重在降本增效, 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2 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战略思维钝化, 观念有待提升

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综合指导思想, 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根本出发点。优秀的管理理念往往来自于企业家, 来自于长期严格的教育与历史文化传承, 能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使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而管理理念落后是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争的事实。譬如片面强调领导者的集权, 导致权力过分集中于某些人, 不利于科学决策, 也存在腐败等潜在诱因。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科学理念, 导致因人设岗的现象普遍存在, 又如分配机制不公平、不合理, 使得企业“大锅饭”现象严重, 使企业缺乏了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 还有部分企业认为人不可能永远踏上时代的节拍, 就算踏空一时也不会万劫不复, 但肯定是会失败的。比如手机, 原来全球的霸主是摩托罗拉, 后来变成诺基亚, 现在变成了苹果。这充分证明了, 紧跟时代的步伐, 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2 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各自为政

企业总是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资源的情况下进行运营的。因此, 企业要稳健运营, 必须充分考虑内因和外因两个要素, 处理好内外矛盾, 才能真正应对市场的挑战。但在实际企业活动中, 内部的各项管理纠纷层出不穷, 不少决策失误、经营出错都是因为内控工作不足, 暴露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层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 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畅执行的有力保障, 若不摆正内部控制的位置, 不重视其工作, 将会造成企业内部发展失调的现象, 大幅增加企业风险, 会对企业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2.3 企业执行力薄弱

我国市场经济是从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才真正得到蓬勃发展的。而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也是在此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真正算起来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这与西方经典企业动辄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历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要么受传统的管理体制、思维束缚, 要么在管理方面往往相对随意, 或者过于自信, 导致企业管理方面出现漏洞, 而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在企业管理方面, 企业管理者也没能做到真正信任员工, 导致管理层与执行者的脱节, 使企业的执行力存在很大问题。如很多重要事项领导不愿意安排不信任的员工, 或者亲历亲为。或者大小事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 缺乏起码的职业授权, 综合种种因素叠加, 导致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执行力存在很大问题。

3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强化策略

3.1 树立时代创新的观念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 才能使企业获得超额价值, 才能推进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当前, 成功的观念已经转变为时代的观念, 那就是创新。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根本没有成功这回事, 所有的成功只不过是我们用以自鉴的镜像, 如果你认为自己成功了, 只不过是自鉴的影像, 就像照镜子一样, 自我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这个能力就是适应用户需求的能力, 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就像海尔、格力等企业的成功, 他们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 把握时代的脉搏, 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积极转变发展理念, 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优化结构、科学管理、品牌建设和队伍素质上来, 并不断颠覆自我, 从而取得了如今的傲人成绩。因此, 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应具备大局观念与前瞻眼光, 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的便捷, 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不仅是对企业领导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也是对每一名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企业员工提出的要求。这也要求企业在重大决策前后, 必须对自己的决策、行为、结果进行审慎的分析与研判, 通过科学的审视发现存在的缺陷, 不断改正, 以此来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统筹强化内部管理创新模式

3.2.1 做好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形成合力

企业要通过信息系统如CRM、ERP、OA等系统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 使信息得到及时传递,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相关流程审批。当前的科技条件下, 还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等实现移动在线审批, 这样既提升了即时性, 也强化了责任人的岗位责任。设置了相关的系统, 明确了合理的岗位, 那么, 对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业务、经济资源, 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转换为数据, 并可以迅速地传达到各个责任人手中。因此,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必须对各项数据进行整合, 统筹分析各种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趋利避险, 使企业稳步发展。

3.2.2 完善企业产业链

企业总是处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企业的角度而言, 可以纵向考虑也可以横向考虑, 这就是产业链的概念。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就是上下游产业链。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孤军作战是不现实的, 必须考虑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赢。在企业内部, 也可以细分为若干产业链与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能被忽视的, 否则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业务的流失。譬如, 一个良好的预算系统, 一定是从销售部门开始, 结合企业财务部门的资金预算编制完成的。因此, 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 必须破除各自为政的小团队管理模式, 建立环环相扣、互通有无的产业系统链。

3.3 强化企业执行力

3.3.1 强化基础管理

管理人员要对经济相关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定量化地管理, 应该有效避免管理漏洞的存在。企业产业系统链的建立必须以各项基础管理为基石“。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源泉。”基础管理若夯实牢固, 则能极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引导企业的工作水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面对繁琐的各项基础工作, 我们必须讲究工作方法, 即流程梳理在前、信息共享在中、检查确认在后。企业通过对一项工作流程从始至终的若干节点要求的确认和打通, 使每个人都能清楚明白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 之后再将各种信息源进行收纳汇总逐一甄别, 然后以此为据进行工作秩序的排列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后进行落实。

3.3.2 以培养专业化、国际化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提高企业执行力, 必须培养一支“执行”意识较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 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因此, 公司必须坚持把“人才强企”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努力化解战略转型和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瓶颈。企业良好的管理结果不仅仅是整体的企业业绩, 也是员工个人业绩的组成, 建立预算考核机制, 同时, 奖罚分明的考核需要适时的激励机制的配合。

4 结语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加之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突飞猛进, 企业的管理迈向了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新的发展方向。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之后, 我国的全面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已经较为完善, 促进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为社会和企业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 由于全面预算开展的时间较短, 加之战略管理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 企业的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企业的发展不再仅仅立足于国内, 而是面向全球, 参与世界竞争, 企业在获取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 不得不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 为适应国际经营环境, 符合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的需求, 现代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经济管理的意义, 通过树立时代的观念, 建立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强化企业执行力等措施, 以提高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 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龚奕臣.论企业管理的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 2015 (12) .

[2]石凯.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6 (05) .

[3]姜清琳.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互动性”探析[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15 (23) .

上一篇:舒适护理效果下一篇: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