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2024-09-09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共9篇)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篇1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09级动检一班

姓名:吴兴利

学号:20090328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姓名:吴兴利学号:20090328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专业:动物检疫班级:09级一班

关键词:创新定义特点种类方法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有人将创新比喻成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什么是创新

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按照管理大师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内容:(1)引进一种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的市场(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其实,还应包括观念和思维的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中央党校有位教授在总结深圳特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归功于制度的创新。如果没有特区拓荒者的观念创新,就不可能有制度的创新,更谈不上深圳的惊人成就。

创新的特点

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具有价值。

1、新颖性。新颖性包括三个层次:(1)世界新颖性或绝对新颖性(2)局部新颖性(3)主观新颖性,即只是对创造者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2、具有价值。这个特点与新颖性密切相关,世界新颖性的价值层次最高,局部新颖性次之,主观新颖性更次之。

创新的分类

提起创新,人们往往联想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实创新的种类远不止这些。创新主要有七种:(1)思维创新,(2)产品(服务)创新,(3)技术创新,(4)组织与制度创新,(5)管理创新,(6)营销创新,(7)文化创新。下面逐一介绍。

思维创新

这是一切创新的前提。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维。西方有人召开头脑风暴会,就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注意),定的目标是1小时内想出100个。原来以为至多能想出50个,结果却是103个。

若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提出,不换脑

筋就换人。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公司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创新。国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思维空间站,其目的就是进行思维创新训练。97年麦肯锡帮助平安进行改革时震动很大。当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思维方面的。下面的案例对我们颇有启发。

谁接董事长的班?

董事长年事已高,想找人接班,可又拿不定是让位给大儿子还是二儿子。董事长突然有了主意,他告诉两个儿子:前边有两匹马,黑的是大儿子的,白的是二儿子的,谁的马最后到达终点,就由谁来接班。大儿子听后在考虑如何比慢,而二儿子却飞身跨上黑马,迅速赶往终点。结果是二儿子最终接了班。产品(服务)创新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于金融服务而言,主要服务创新。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从模拟机→数字机→可视数字机→可以上网的手机。手机的更新演变生动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创新是多么迅速而高级。

技术创新

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我们在此很想介绍一下世界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Wal-mart)的技术创新。沃尔玛1985年启用Hughes Network Systems 六频道人造卫星。老板Sam Walton通过录像带可以同时对所有员工讲话作培训,每一家分店都与阿肯色Bentonville总部相连,分店的温度、销售业绩、顾客的停留时间、购买行为模式等信息统统汇集到总部。沃尔玛还是世界上第一家试用条形码即通用产品码(UPC)技术的折扣零售商。1980年试用,结果收银员效率提高50,故所有Wal-mart分店改用条形码系统。

组织与制度创新

组织变革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情景理论和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组织是一个开放、有机和动态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技术系统、管理和行政系统、文化系统。其特点是相互联系,一处改变,其他会跟着改变。典型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是通过员工态度、价值观和信息交流,使他们认识和实现组织的变革与创新。情景理论--在企业中没有一个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管理理论和方法。行为理论--企业中人的行为是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企业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改变人的行为风格、价值观念、熟练程度,同时能改变管理人员的认识方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三种:

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如重新划分或合并部门,流程改造,改变岗位及岗位职责。调整管理幅度。

2.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即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乃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

3.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任务重新组合分配,更新设备、技术创新,达到组织创新的目的。

管理创新

前面提到,世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环境情境作为自变量,管理作为因变量。Intel总裁葛洛夫(Andrew Grove)的管理创新:(1)产出导向管理--产出不限于工程师和工厂工人,也适用于行政人员及管理人员;

(2)在Intel,工作人员不只对上司负责,也对同事负责:打破障碍,培养主

管与员工的亲密关系。有人把管理创新划入组织与制度创新之中。

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指营销策略、渠道、方法、广告促销策划等方面的创新。马总的报告《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完善平安企业文化》中提到的彼得·沃首创保险电话直销。上海寿险提出营销文化的概念。重庆产、寿、证联袂进行交叉销售,并创办客户学校,为客户和准客户提供综合服务。通过文化促销,重庆产险获承保一家美资电厂。Avon的直销和Amway的传销皆是营销创新。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的创新。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就是创新。

如何创新

首先,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前面介绍的七种创新,缺一不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不可偏废。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平安将创新作为企业价值观之一,平安团队价值观--团结、学习、活力、创新;平安经营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新、人新我恒。

其次,企业具备鼓励创新的开放系统,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营造集思广益的氛围,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鼓励并善于采纳下属意见,员工普遍习惯于采纳同事的意见。许多跨国公司都建立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

第三,公司在资源配置上要倾斜。创造本身需要投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更需要大投入,国外公司的产品研发费用每年动辄数亿,数十亿美金。为了开发unit-link,平安专门成立了项目小组,先后花巨资聘请国外精算师和咨询公司参与。巨人集团的脑黄金生物制品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投入不足。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也需要投入。比如为训练员工创造力所花的费用。

最后,加强创新方面的训练,提升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重要创新工具和方法

1、头脑风暴会系列(A·奥斯本所创)

规则:5-10人,其中一人为主持人,1-2名记录员(最好不是正式参加会议的人员),人人参与;会议时间为1小时之间,地点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奔放,严禁批判(延迟评价原则),求数量,善于利用别人的想法开拓自己的思路。试验:在1000多公里外的电话线被雾淞所损害,无法进行远距离通讯联络,怎样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参与者为飞行员,他们想到第36个主意才是使用直升机。

2、头脑风暴会的几种变异形式:

A、默写式头脑风暴法(鲁尔巴赫所创)6(人)3(个主意)5(分钟)法(用卡片)

B、卡片式头脑风暴法

(1)CBS法(日本人创)--最初10分钟,各人在卡片上写设想,接下去30分钟,轮流发表设想,余下20分钟,与会者相互交流探讨,以诱发新设想。(2)NBD法--5-8人参加,每人提5个以上设想,一张卡片上写着一个设想。会议开始后,各人出示自己卡片,并说明。若有新设想立即写下来。将所有卡片集中分类,并加标题,然后再讨论。分项检查法

3、多路思维方法,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想问题,Why→Where→Who→Whom→What→How,二战中,美军使用这种方法改善了许多兵工厂的工作。有无其他用途,加减,综合(组合)。例如,改变光线波长,发明了紫外线灯、红外线加热灯、灭菌灯。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篇2

1. 系统性

该特性源于企业的系统性, 它是指在寻找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以及评价管理创新的成果时要依据企业的系统性来进行。众所周知, 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 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系统内某个或某些要素处于不良状态时, 必有其它要素受到影响, 同时, 企业系统从整体上看也会处于不良状态。进一步地看企业系统是由人来运行的, 也是为人服务的。当企业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时, 必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讲, 如果没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 企业系统就处于良性状态。企业的系统性为管理创新寻找着力点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标准。

2. 全员性

企业管理创新的程度有大有小, 创新程度不高的管理创新只是对现有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的改进, 或者是对成熟管理技术的引进其复杂程度不高。因此, 可以认为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依靠员工来解决问题已被认为是改变现代管理面貌的十二种创新之一。从根本上看, 企业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对管理系统是如何影响他本人以及从他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改进都是最有发言权的, 因此, 企业中每一个都能够且应该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

3. 变革性

该特性是指管理创新一般会涉及到企业内权益关系的调整, 因此, 许多管理创新, 尤其是程度大的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管理史上较为着名的管理创新来看, 它们都具有变革性。比如,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需要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 协调利益关系;梅奥人群关系论的应用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 尊重员工。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利益聚合体, 或者是一个政治实体因此, 不触及现有权益关系、皆大欢喜的管理创新是不存在的。

二、企业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1. 发现及确认不满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不满; (2) 企业普通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用人制度的不满; (3) 企业所在社区对企业行为的不满, 如环境污染等; (4)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满; (5) 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不满; (6) 企业面临危机、挑战及运行上的问题时, 会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对现状感到不满。以上六种不满中, 前两种是最主要的。以上六种不满一般来说都是容易发现的。但企业高层管理者有可能漠视它们的存在, 尤其是对消费者的不满以及企业普通员工的不满。当企业在市场处于强势地位时, 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创新的开展。

2. 寻找技术对策

为消除上述不满, 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由于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导, 因此, 也可以认为消除上述不满的根本措施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在技术上一般有三种选择, 一是改革企业管理制度, 例如改革薪酬制度、用人制度等;二是引入成熟的管理技术, 如流程再造、平衡记分卡等;三是企业自行进行创新, 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技术。在前两个方面, 有着大量的成功范例可以借鉴。一般来说, 企业管理创新在技术上也是以前两种为主。后一种是少数领先企业的行为, 它的成功或者是偶然的, 或者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 因而不是多数企业努力的方向。这也即是说, 企业管理创新一般无需另辟蹊径, 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成熟的管理制度及技术。当然, 这并不表示管理创新从技术上来看是容易的。它需要对企业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 需要对引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具体情况, 并与之很好地结合起来。

3. 分析权益关系

先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在多数企业中得到很快应用, 主要是受企业内部权益关系的限制。法约尔曾言, 企业中总是有一部分人想把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 这是人类持久的斗争。这表明企业内权益管理关系的调整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 管理创新因此也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可以这样认为, 企业管理创新难不在于技术, 而在于权益关系的调整。管理创新者在选择先消除或减轻何种不满, 从以及相应地引入何种管理制度及技术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权益关系。

三、结束语

良好的战略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影响的分析, 不断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技术因素方面紧抓商业中各种因素的变化, 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那在整个商业竞争中都能够不断创新。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系统性、全员性、变革性等特点;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包括发现及确认不满、寻找技术对策、分析权益关系、实施及评价等四个阶段;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定期调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推行内部竞争、改革管理人员的考评方式以及有效进行管理人员的技能开发活动。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企业在改革和调整体制关系过程中,始终抓住管理这个主题不放,从严治理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站稳脚跟。还涌现出一批颇具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但也应看到,有些国有企业忘记了企业发展的主题,以改代管,使管理水平下降,以致企业连年亏损,甚至破产。这些事实表明,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很难取得满意效果的。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促使人们不仅要抓住管理这个主题,还要抓好这个主题。就国内形势看,卖方市场已被买方市场所代替,市场选择性愈来愈强,消费者愈来愈挑剔,这自然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际情况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在加快,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有企业不仅面临着非国有企业强有力的挑战,也面临着国际知名企业在同一国民待遇下竞争的挑战。对此,每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尽快使企业的管理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随时都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解决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国有大企业整体上不具备现代大企业的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有大巾型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创新,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制约,主要是政府职能没有彻底转变,宏观调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的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健康的法制作保障,导致国有企业管理创新难以实施。目前,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的变革正处于向诸如超事业部制、矩阵结构、系统结构等多种多样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变革过渡的非成熟阶段;国有企业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如现代质量管理办法、网络计划技术、市场分析方法、目标管理方法、统计运筹优选法等的采纳滞后,且不具备持续执行的保证;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导致学习难度加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配置对象不断深化和扩大,甚至变废为宝,使现代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复杂化;大规模营销活动也是现代企业资源配置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企业产出的产品与服务被社会、消费者先认识、后接受的过程,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创新空间。

针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我国政府首先应利用舆论导向和培训机制,在企业中建立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创新氛围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加国家投资,体现国家创新的意志,创建企业管理创新的国家环境,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具有企业创新观念和能力的现代企业家阶层。这些具有管理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远见卓识、健全的心理、优秀的品质。在我国企业中完善和强化有利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管理条件,如岗位职责标准、会计核算制度、技术档案系统、工作规范、奖惩条例等,同时强化管理创新主体的转化能力,增强审时度势的应变能力,坚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起上的方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地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我国企业管理监督机制,强化我国稽察特派员制度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在完善和发挥我国市场机制的同时,把国有企业进一步推向市场,利用市场公平竞争,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在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继续深化企业组织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正确引导企业转变观念,确立企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措施,加强企业法规建设,确保企业管理创新的法律保证,制定涉及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同国外有关企业管理创新成功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外部力量,加快国内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

综上所述,可见管理是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企业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潜力得到最大发挥,在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和繁荣。

浅谈企业的管理创新 篇4

当前,针对企业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强调企业管理要创新。因为企业改革就其微观来讲,转变机制,三项改革等都有一个加强管理,创新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按照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调整,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实现最佳管理。

大家都知道,企业是生产力要素的载体,尤其是企业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国民经济提供大部分的现代化装备,它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因此,企业的管理如何,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现有的企业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延续了几十年,传统管理模式很难一下子解决。企业管理还没能按市场经济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各个环节,管理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那么管理创新究竟涉及哪些范畴呢?根据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新的趋势和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方向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因为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型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从单一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

产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再次,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前不久,在美国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采取九项指标,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中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我们要进一步地拓宽思维,超前发展。最后,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的创新。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国际上原来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合作浪潮。例如:电子产品领域中美国的IBN与日本东芝的联盟;汽车行业中美国的福特与日本丰田公司的联盟;电器设备制造业中美国通用电器与欧洲西门子联盟。当今世界出现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现象,不是个别企业的经营战术,而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所具有的竞争观念创新的表现。我国近年来一个突出现象,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特别是以价格为主的竞争几乎在所有市场上展开,这种局面很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特别是不利于要迎接与来自世界跨国公司的竞争。所以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今天的国内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决策管理的创新。决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是不同了。面对

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三、战略管理的创新。战备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从橄榄型向亚铃型管理模式转变。

四、组织结构的创新。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大型企业是拢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

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五、人本管理的创新。过去,我们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做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篇5

郑本祥

2013-2-25 11:13:29来源:《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11期

摘要: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通过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为企业带来崭新的管理视角和发展思路,推动了企业管理创新进程,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但也应看到,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从事竞争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市场拓展上,相对疏于内部管理,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高度重视管理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只有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企业 管理创新 途径

一、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1.缺少良好的创新制度

我国企业目前存在产权制度模糊、产权主体不到位的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

明显;对于私营企业,家族色彩浓厚,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些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

2.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成本高等多方面原因,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制约,尤其是在市场化水平较差的地区和行业。创新力的不足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仍只占少数席位,并且位居其中的多数还是一些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其中仍不乏只是以规模而不是以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核心技术取胜的企业。

3.缺乏创造性的管理战略

一些企业的战略目标常常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发生偏离,往往把其他主体对企业的要求作为奋斗目标,最常见的是对规模最大化的盲目追求。中国是一个具有较长计划经济历史的国家,企业的产品数量以及企业的产值往往是企业地位的象征,企业的规模越大,产品数量以及产值就会越高,这往往成为企业家获取政治资本的依据。还有就业的压力,政府往往希望企业雇佣较多的员工、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以消化改革内在的矛盾。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1.战略创新

实行全球化战略,不仅要有利用国际资源、占有国际市场的战略意识和雄心壮志,更重要的是有全局的逐步的发展战略和策略。首先,要面向全球开发与配置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利税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根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来组织技术开发;根据不同地区文化水平和企业需要来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其次,建立一套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生产体制。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了以国内生产为主,海外生产为辅的传统经营方式,力求建立各种形式的海外生产基地。

2.技术创新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进行创新的能力。

3.组织创新

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钩,精

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随着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管理效率。

4.决策创新

决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多是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则不同。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从而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5.理念创新

企业在学习和创新中应该具有一个务实的态度,未必只有搞出高科技产品才算创新,也未必只有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才值得学习。企业应该把学习和创新看作是不断提高企业能力的手段,看作是不断满足市场需要和适应社会变化的手段。最后,企业的学习和创新不仅仅是企业成员的个体行为,更应该是企业的整体行为。例如,为了提高企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配合的能力,就需要让企业成员具有一定的共同知识,因为共同知识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而这些共同知识的构建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学习的重要目的。再例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中个别成员提出的新想法能否被其他人所重视,能否转变成企业的决策,并且被企业成员积极地执行。这些都需要企业成员具有愿意接

受新物、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更新自己的创新理念。

三、结论

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正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加以吸收应用的过程。管理创新的灵魂是管理思维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创造和拥有新思想、新概念,企业管理才能常变常新,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篇6

【摘要】5S在企业中运用广泛,是各类工业和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改进质量的基础和根本方法,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对于企业整体面貌的改变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对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本文在对5S管理方法内涵的探讨基础上,从企业5S管理的现状出发,当前我国企业实施5S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如何推行5S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5S管理;创新;现场管理

5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5S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系数,获得客户的认可。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5S管理的重要性,在逐步推行5S管理。但不容乐观的是,一些企业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比如制定一大堆制度,但实际上却很难付诸行动,甚至根本无法实施,或把它仅仅理解为打扫卫生等等,下面就企业如何有效推行5S管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5S管理的基本概念

整理,是指通过对办公用品、设备、文件资料、生产装备、材料等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区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整顿,是指通过对必需品进行标准化布置、摆放,使之使用方便、尽然有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清扫是将岗位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清洁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素养是让大家养成并保持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其实质是通过持续有效的改善活动,规范现场物品,营造整洁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节俭、务实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企业实施5S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企业中,可以从以下几个不良现象对公司的管理加以剖析检视:

1、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齐的员工。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气氛;影响公司形象;看起来懒散,影响工作士气。

2、机器设备摆放不当。造成作业流程不流畅;增加搬运距离;耗时多。

3、机器设备保养不良。使用寿命及机器精度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及品质无法提升;故障多,增加维修成本。

4、工具器乱摆放。增加找寻时间,造成效率损失;人员走动,造成工作场所秩序混乱。

5、通道不畅。导致工作场所不流畅;增加搬运时间;易生危险。

6、原料、半成品、成品、报废品随意摆放。要花时间去找有用的东西,造成效率问题;易造成堆积,造成浪费场所与资金;容易混料,造成品质问题。

以上种种不良现象,综合起来都可以通过实施5S管理来把它做好。因此,5S实施得当后,能给企业带来如下效能:一是提升企业的形象;二是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三是减少浪费;四是安全有保障;五是效率的提升;六是品质的有保障。

三、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首先,完善5S日常管理的组织模式。任何一项需要大面积开展的工作,都需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推行5S也不例外。事先就要进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建立完善的组织模式。企业成立推行组织机构,根据组织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等。明确各人员职责,如设定5S的方针和目标,制定5S活动的推行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配合工作计划制定5S管理的文件体系等。

其次,制定适合本企业的5S指导性文件,积极宣传5S管理的实质。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要让每个员工彻底理解“5S”管理工作的精神实质。宣传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管理意识。通过宣传教育,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说明推进“5S”管理工作的精神要点,让每个员工都毫无疑问的去执行,并在实行过程中,让大家参与,参观学习效果显著的“5S”管理工作的样板场所,大家相互观摩或给予指导。

接着,全面执行5S,推行5S管理的标准化。从办公室到车间,从厂长到普通员工,都要投入到5S中来。5S管理推进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进入标准化阶段,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然后,培养5S管理的良好环境。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人都不会放弃在一个好环境中生存,但面对压抑、杂乱的生产环境必定造成压力增加。5S管理要从环境入手,加强“硬件建设”,促进员工对环境认同、企业认同、制度认同、团队认同及增效。从而培养出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惯性思维,能够自觉自律达到标准。

最后,持续进行5S管理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目的是通过监督,使企业的“5S”执行文件最终形成员工个人做事的习惯;从提升基本要求,达到素养及管理的良性提高。在监督检查中,企业可通过请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有效地推进现场管理工作的改进。还可成立5S检查小组,在5S推行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检查督导,保证5S管理推行达到要求和按时完成。

总之,实施5S管理制度是一项长远的实施活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必将会带来深层次的改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任何制度的实施和完善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5S管理”,能有效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企业品质的飞跃。【参考文献】

浅谈林业企业管理创新 篇7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 而管理则是创新的基础, 是企业创新的根本保证, 管理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林业企业大多是集木材采运、木材加工、营林生产、多种经营、基本建设、生活服务、文教卫生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 第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产业分布过于分散, 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起步较晚, 还没有形成规模。林业企业不同的生产内容和经营项目在生产工具和经营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别, 既有现代化、集中化的大生产, 又有简单原始和分散的手工操作, 存在着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林业要持续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和企业创新, 也就是要在发展原有林业产业基础上, 发展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 进行企业创新。

1 目前林业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将林业企业从计划经济下政府的怀抱中解脱出来, 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海洋, 林业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显现。尽管企业管理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国外管理模式,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 在“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进程中, 林业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过度期色彩, 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 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1 林业企业管理体制问题

大部分国有林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只在表面层次上做文章, 没有深入下去, 残留着太多传统经济下的管理体制, 已无法适当经济社会对企业发展的需求, 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冲突, 严重阻碍了林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2 林业企业管理机制问题

国有林业企业受传统经济思想影响较大, 企业在机制的改革上还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多数管理机制还只是形式主义, 只是走过场讲空话而已, 在管理机制上缺乏灵活性, 企业之间及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 严重制约了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1.3 林业企业管理观念问题

在目前林业企业中, 特别是大型的国有林业企业中, 部门员工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 还存着“等、靠、要”的思想, 还在以为是吃“大锅饭”的时代, 在观念上对现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 企业改革的步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无法承受, 安于现状, 缺乏创新意识, 所以要加强对员工观念的引导, 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忧患意识, 把自己真正当成企业的一员。

2 管理创新在林业企业的作用

2.1 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可以说, 管理创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业发展, 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2.2 管理的创新的发展会在最大程度之上带动新技术的发展创新

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力量之源。技术创新往往会收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 而管理的创新恰恰在这一方面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所需的土壤。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以实现对企业技术的突破。

3 林业企业创新管理的途径

创新经济管理是林区经济的主体管理创新的现实表现形式有多种, 但是, 对林业企业创新来讲, 最重要的有三种形式:

3.1 林业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

林业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 是改进管理方法的过程, 是提高生产率的过程, 因为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新经济领域创新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创新的方法其实蕴涵管理过程中, 其实就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不断地提高生产率, 不断地改进, 就达到了创新的目的。林业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严谨细致, 企业发展是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完美配合, 企业要创新, 就必须抓好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新技术、新产品等环节更要做大力度的改进。这也是使管理向合理、科学化发展的要求。

3.2 管理理念的创新

根据目前的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的部分企业因受传统经济思想影响较深, 在企业管理中还秉承着一贯的作风, 在制度、营销方法。经营管理上都缺乏创新意识, 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未来的企业, 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所以在林业企业中, 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及时转变管理观念, 加大教育力度, 开阔自己的视野, 引起优秀的管理人才, 使管理创新上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3.3 企业营销模式的网络化创新思想

营销在一个林业企业运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想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就需有一套先进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信息代市场的需求, 在信息化广泛普通的今天, 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应建立起网络化, 网络化的营销模式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信息传递慢, 反馈不及时的缺点, 不仅能使企业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 还在无形中减少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 有利于林业企业木材及其它产品的快速销售, 能近距离的和顾客沟通, 提供适合消费者特点的个性化商品, 为林业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所以林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平台, 做好林业企业的网络营销, 加快林业企业的管理创新。

3.4 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宏观基础, 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微观运行

林业企业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完善产权制度, 进行产权创新。林业企业肩负营林、提供林产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 根据具体任务, 运用现代化企业制度, 对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组, 经济成份上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转化。这完全是和人才的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创造思维的引进是同步进行和同步实施的。

3.5 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 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

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要能体现企业独特的个性, 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要求, 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体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我们林业企业的文化, 就是要在企业做大、做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 使企业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的历程。林业企业要实现长足发展, 必须制定可行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实行流程管理, 理顺内部管理程序, 以薪酬管理实现有效激励, 以制度实现有效制约,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4 结束语

总之, 以创新经济管理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适合林区的接续产业,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全面提升林业企业生存活力, 是实现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良好和谐统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雪梅.浅析林业企业创新管理[J].中国林业.2001年第2期.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 管理 创新

一、前言

随着科技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各个层面都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在高速发展地同时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一样,迎来了迫切需要更新换代的时代,如何正确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能力,是众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突破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特点,以及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做几点建议。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几个特点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财务管理更新换代的重要措施,它的渐变和发展,是企业财务管理继承和创新的必须步骤,是企业资本结构整体深化和改进的关键。因此,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参考。当然,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有很多,笔者仅仅是根据经验描述几个特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财务管理投入大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体现,它包含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管理、经济效应管理、企业项目用费管理等,是一项综合性特别高的价值管理方法,因此它的管理投入是巨大的,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人力投入。因此它和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也此,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模式创新便从这里出发。

(二)管理内容广泛

企业财务管理的广泛面体现在其经营活动丰富,需要企业各方配合。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与财务管理有关联,比如企业成本集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营运方案、企业收益管理等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与股东的利益分配、以及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者的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往往还涉及到企业与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财务问题。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几个问题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大数目资金流动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解决财务问题的必要措施,一旦财务管理创新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创新意识不高

我们都知道,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是依靠众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一致努力才能完成的。因此,财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动力之一。从目前我国财务管理来说,存在着部分企业管理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够高的问题,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带来消极的影响,并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资料不系统

曾有人说:“在完善系统的工作条件下,更易于创新意识的挖掘”,可见资料系统对于后者发展的影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出现了管理资料不完善、不系统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形成,也是管理有效性的阻碍之一。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系统

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的“监护人”,也是他们的保护者。从当前来说,我国企业出现了较多枚的内部财务问题,比如管理者为了方便自己亲属或者朋友而利用企业财务资源做假账等,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与人才流失;有一些财务处理相对隐蔽,逃脱企业的相关审查,也导致了企业财务的损失等。这些问题是由于企业内部监管不严所致,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是稳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根据我国常见的财务管理问题,给予以下几点简单的建议。

(一)增加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吸纳和培养新型的财务管理工作者

一个积极的工作意识是财务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给予员工的不同理念能够促使其产生不一样的工作效应。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企业高层应当主动引导员工培养积极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培养企业文化,增加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比如多多组织户外活动)。当然,在企业财务纳新时也应当把创新意识作为是否纳入新员工的重要参考之一。

(二)完善企业财务资料

企业财务资料完整是财务管理创新的依据,很多创新管理方面的工作受阻都是因为企业财务管理资料不完善所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保证财务资料的系统性,应当使用计算机和纸质资料一同保存的模式,不能单独选择一方,否则管理工作效率和资料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员工的工作,并有效地避免了企业资金的流失,是创新管理的保证。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奖罚机制,如果出现财务管理优秀的员工,应当酌情给予奖励和宣传;如果监督到由于私利而导致企业资金的损失,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受阻,一定给予严厉的处罚,保证管理员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创新意识,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建立一个安全的“保护箱”。

五、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好企业财务的管理创新,是每一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作为新时期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己的管理创新能力,努力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财务管理意识,深化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培养高速发展经济时代下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给企业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立下良好基础,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常新悦.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之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23-26.

[2]颜陆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析[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05):123-127.

[3]马孟夏.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90-94.

[4]周玲.简议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157-161.

浅谈企业创新管理 篇9

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推动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现阶段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和法规。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其次,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就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

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国有企业还要坚持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的作业方式,把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提高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国有企业必须大力引入人本管理理念,这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过去,我们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作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人本管理的实质在于“把人当人看”,企业对员工表示出极大的尊重。我想任何工作在这种环境中的人都会得到很高程度的心理满足,而当别人给予他尊重与信任,他通常会努力证明自己是值得尊重、值得信任的。

有这样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一位硕士毕业生小张到某中型国有企业担任业务人员,一次因公出差,本应周五晚回北京,但小张直到周日才回京,原因是小张和爱人在当地汇合后又玩了两天。回来报销时,与正常情况唯一不同的是他回程的火车票日期晚了两天。因觉得并没有占公司便宜,小张把这件事很随意地告诉了部门经理。本以为不是问题,结果是领导谈话、扣工资接踵而来。一提起这件事,小张总是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不久后小张离开了这家公司。类似的情况在另一家公司也发生过。原来与小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同事小李,他的女友是一家外资跨国公司的员工。由于女友工作非常忙,当两个人准备结婚时,却找不到休婚假的时间。最后两人商定女方单位送她出国培训时,小李一起自费出国。当女方单位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提出由公司负担男方的往返机票费。这一对新婚夫妇的感觉是可想而知的,不久后小李主动跳槽来到了女朋友所在的外资公司。

人才成才之时,就是跳槽之日,这是困惑着我们很多国有企业的问题。吸引合适的人才不容易,留住这些致关重要的人才则更不容易。不知我们的企业家是否真正认真地反思过这个问题,难道只是员工对企业不忠诚的结果吗?不要说人心难测,领导者首先要有一颗热诚的心。不难看出,后一个事例中的女员工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企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我相信这样的企业会受到全体员工的拥戴,不管是否有诱人的高薪,企业都将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强大磁石。

目前,虽说利益启动很重要,但对多数知识分子来说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更重要的追求,就是要体现人的自身价值,重视人格尊严,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环境。如果得不到后者,人才将随时有可能离开企业另找环境。所以人本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过多地强调管制、控制员工的方法,也不可能用片面的物质刺激,而必须研究如何尊重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如何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在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这方面要不断地探索出好的管理模式。

上一篇:ppt课件如何转化成电子白板课件下一篇:关于在分局窗口服务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