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

2024-10-29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共5篇)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 篇1

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 需要面向低碳经济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开发一批具有低碳型产业、低碳型技术的低碳技术创新系统, 为国家宏观及区域中观政府的低碳政策制定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但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先要进行低碳技术发展中的知识创新, 并在产业技术链演进的过程中通过低碳技术的知识贡献、转移、扩散带动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的演进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通过产、学、研三方知识共同体的知识创新互动形成知识创新的低碳技术成果。

一、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及其结构要素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是由与低碳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它是由高校、科研机构 (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 、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推动低碳知识创新的网络体系。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的结构要素, 它的结构要素包括以下部分。

(一) 创新主体。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是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 居于核心地位。政府与其他中介机构是知识创新的辅助主体, 其协同运作保障了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流动与共享。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发新的具有较强共享性质的低碳技术知识资源, 为企业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知识供给和科研成果, 低碳知识资源是低碳创新的源泉, 也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是知识创新工程系统中研究开发的核心部分。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应用的主体, 由于科研成果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即潜在的生产力,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进入生产过程, 并与生产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主要负责战略制定、政策安排、实施保证和资源配置, 以及内、外部环境协调等。其他服务性机构有的提供相应的咨询性帮助, 提供知识共享平台, 使创新主体更好地了解创新环境, 获取外部知识资本, 寻找合作伙伴与发展机会, 调整创新行为等;有的则作为经营技术的专业机构或组织, 提供产业应用技术, 进行技术转化、转移和扩散。

(二) 创新资源。

包括低碳知识数据库、低碳创新信息网络、低碳科技图书馆、大型低碳科研设施等基础设施等硬性资源和人才资源、知识、专利、信息资源和资金在内的各种软性资源创新资源等。

(三) 创新环境。

包括政府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投入与相关政策、资源的配置与基础设施状况、现有的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各主体间的沟通状况、国际环境等。这些都是客观的、不以主体希望而转移的存在。但同时其变化与发展却是主体积极介入的结果。

(四) 系统机制。

系统机制属于一种知识自组织机制, 其存在使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是各主体以一定的规约制度为行为准则, 在政府及其他服务机构的帮助、引导下, 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它保障知识的创造、传播与应用, 以高效的实现其商业价值。一个合格的系统运营机制能够使系统各行为主体协调有序, 并能够有效地与外界交换知识信息。并且, 它还能够激发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竞争, 以不断提升各自的知识、经验与技能, 进而产生创新的强大需求与动力。

二、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

(一) 为各创新主体明确宏观发展战略, 以确保各创新主体的行动与根本目的的相互协调与一致性。

创新主体通过对这两者的把握来拟定其具体的知识发展远景。知识发展远景的决策正确依赖于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形势的正确预判, 及其对国家发展低碳科技策略的合理安排。同时, 知识发展远景的合理性也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 作为市场主体, 其最直接的目的在于经济, 市场对低碳消费的需求与变化是其制定知识创新阶段性目标的主要依据。此外, 创新主体对国家低碳战略与市场需求的了解是其主观认识的结果, 为避免现实与认知的差异, 剔除决策过程中的噪音干扰, 需要系统提供开放的信息传播空间, 并配以相应的辅助机构提供咨询和导向服务。

(二) 形成并保持系统的发展动力。

对于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处于知识创新基础性地位的主体来说, 其价值实现在于其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现实力量。目前, 低碳经济发展迫在眉睫, 科技落后是其最大的现实阻碍, 决定了科研主体知识创新的主观意愿。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合理供给与配置创新资源, 给予相应的激励政策, 搭建知识共享与交换的服务平台等。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当前的许多企业来说具有双重性作用, 一方面, 低碳化与信息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利润点。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对“高碳”企业有很大的依赖性, 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经济转型的准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低碳发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矛盾与冲突。这就要求系统对企业能够施加压力与动力的双重作用, 通过低碳知识创新政策与制度建设、资金投入, 满足其对创新型人力资源的需求等, 鼓励其低碳知识创新行为

(三)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还体现在对系统运行的保障作用。

这包括合理的配置体系的组织结构;建立畅通、友好、开放的知识流通渠道;通过制度与法律保障知识流动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协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修正和完善低碳经济的知识创新系统等。

摘要: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是由与低碳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源, 是知识传播的主体;企业是创新主体;政府在创新体系中起着资源调配、引导和扶持作用;中介机构是知识桥梁。

关键词: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小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

[2]赵涛, 艾宏图.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4 (1) .

[3]孙福全.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国家创新体系[J].发明与创新, 2008 (12) .

[4]陆小成, 刘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构架分析与实现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6) .

创新体系缺位下的低碳谜题 篇2

然而,就在低碳概念迅速走红的同时,社会频现“伪低碳”现象:有的产品炒作概念,营销贴金;有的企业附庸风雅,净做表面文章:有的地方政府搞起新型“形象工程”“应付工程”……2010年4月号封面文章《清算伪低碳》甫一推出,即在业界引起强烈共鸣。

对于我们所揭示出的眼下种种低碳乱象,经济学家无疑有着基于各自视角的不同解释。其中,长期参与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素有研究的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见解颇为深刻。

5月11日傍晚,在国家科技部的办公室里,石定寰教授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朱敏总编,围绕“低碳”与“创新”的主题倾心而谈,试图解开低碳经济的发展迷局,透视中国创新经济的坎坷前路。

低碳经济不能一蹴而就

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低碳,可以避免损失将来每年GDP的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朱敏:现下舆论爆炒而又莫衷一是的“低碳经济”。您认为应做何种定义?

石定寰:实际上,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定义。“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D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是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低碳,可以避免损失将来每年GDP的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而从现在直观的含义来看,低碳经济是建立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基础之上,

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由此,我个人认为,这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找到一条新经济发展的道路,所作出的积极探索。

朱敏:就中国而言。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时期。也是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亦难遏止,“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从而,中国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既确保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不重复西方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

石定寰:我们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现在看来很难实现,因为一旦在经济发展中积累下严重的污染问题,再回头治理是很困难的。比如滇池的污染,目前国家已经投资上百亿,至今没有见到大的好转。一个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要想恢复起来,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这就迫使人们探索一条真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斯特恩归结为低碳经济。所以,未来的经济发展也肯定会建立在低碳的基础之上。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既不以牺牲经济的发展为代价,也不以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两者应有机统一起来。

朱敏:“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相对于高碳的低成本和垄断地位,低碳的新能源在替代过程中有什么竞争优势?

石定寰: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而且在国民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炭依然是主要部分。而煤炭的使用还属于比较落后的方式,大多是直接燃烧,大量的工业锅炉,取暖等等,这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国家的情况表明,目前还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能源的结构问题,以现在来看恐怕中国在未来若干年,甚至到本世纪中期,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还很难改变。

但是,不管是出于世界减排的义务,还是自身可持续的发展,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必然的选择。同时,中国和发达国家也不是处在同~水平线上,它们的经济技术水平已经可以控制碳排放的总量,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承诺,因为,我们的经济还要发展,我们的城市化还没实现,因此能源总的消耗量还是要增加,即使再节约和提高利用效率,但是排放的总量还是会增加。

因此,我们只能减少碳排放的强度,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减少碳排放的强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实现低碳的发展。我们要认真地避免一些舆论上的炒作,现实分析中国现状,低碳经济模式是我们几代人努力的目标,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

朱敏:的确,现实当中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名词。诸如新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环保经济、绿色经济。相比之下。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向性更强。

石定寰:当前人类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的核心原因是人类大量的工业活动,大量地使用化石能源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低碳概念的出现,在能源使用上有更加明确的界定,目标性更明确,而且可以计算,而之前的绿色、环保等概念太笼统。

朱敏:“低碳”易于量化。比如,每个人日常的“碳足迹”是可测的。

石定寰:是这样的。尽管现在尚不能迅速改变能源模式,但低碳经济无疑是社会的一个终极目标。我们要从初级到高级,逐步完善,尽可能在能够实现的领域推行。

比如建筑,建筑消耗是能源消费的大户,现在国外推行零消耗建筑,综合利用各种清洁能源,来改变居住环境。比如汽车,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动汽车、电力燃料的发展,逐步建立一个没有碳排放的交通系统。将来生产环节也要实现低排放,工业来源靠电力作为主要动力,而电力主要是火电,那么只能大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少用就少排放嘛。

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玄机

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大量的投入,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搞不好又要错失这次历史大机遇

朱敏: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最近表示。“十二五”期间征收碳税有望实现。在宏观经济刚刚恢复元气的中国,以环保的名义增加赋税,会不会因而增加社会和企业负担。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权衡这一矛盾,煞费思量。

石定寰:碳税是政府调节税收的一种方式,但是具体中国什么时候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认为是肯定要实施的,毕竟是一种经济杠杆,斯坦恩报告也提到:拿出国民收入的1%~5%用于低碳经济的投入,包括技术的研发、财政的支持,牺牲一点GDP的速度,换取经济长远的发展。

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已经和往前不一样了,虽然经济还不够发达,但

一定要深谋远虑,否则没有可持续而言。近代以来,中国饱受磨难,那么多困难我们都挺过来了,今天日子好过了,更应该看得更远一些,为子孙后代留下些环境遗产。

当然,对于暂时还贫困的地区和个人要适当地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经济发达地区,碳税就要更高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予以照顾。美国各州的政策也不一样,加州是最严格地执行新能源政策的;欧盟虽然统一了货币,但是各项政策上还是有所区别。我认为碳税在中国也要采用差别政策。

朱敏:无可否认,国民赋税已经很严重了。

石定寰:这就需要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比如企业所得税应当适当降低一些,可以让企业拿出更多的钱搞研发投入。总体上不要增加税赋的负担,有调整,才有正确的导向。另外,可以在发达的一些省份搞试点。中国这么大,没必要这么一下子实施。

朱敏:现实当中,也有些只是在生产系统的某一部分实现了低碳,而在其它环节则有违背低碳原则的现象。以太阳能电池为例。实际上在多晶硅的生产环节是高碳的。但因为它属于新能源产品。就冠以低碳之名,避重就轻、错位引导。对此应当怎样看待?

石定寰:您说的这个过程,应该用“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来看,比如晶硅电池大量使用硅能源,硅石、硅砂、硅矿石经过一定的冶炼以后变成了工业用品,进而变成多晶硅材料,然后可以拉制成单晶硅,切片、镀膜、做成电池,电池组件安装到屋顶和太阳能电站。原则上是20~25年的寿命,实际上并不止20年。

当然,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消耗~定的能量,而且多是常规能量,含碳的能源生产了清洁的能源,但是要看它的投入和产出的比重。现在随着能量的进步,能量的回收期已经在逐渐缩短,且可使用流化床法、冶金法,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这样,晶硅电池可以降低到两年的回收期,20年周期投入占产出的比重是10%左右。

之前一些工艺落后的小型太阳能企业比较多,能源消耗确实很大,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升级,大量引进先进技术,生产规模大多达到于吨级。赛维太阳能公司已经达到5000吨的生产线,规模化以后就逐渐把能耗大幅降低了。另外,薄膜电池做得比较好的美国,大概至少需要10个月的回收期,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更少,没有大量材料冶炼的过程。

虽然太阳能电站到了20年之后,它的功能可能会降低一些,但是仍然可以继续发电。中山大学有研究表明,曾经运行了20年的电池片,总体发电降低了10%左右,寿命还可以延长,当然需要新的补充啦。

朱敏:这样看来,太阳能电池总体上还是一个低碳、环保的产品。

石定寰:现在中国的多晶硅电池,生产规模大概到达2万吨的水平,占到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目前还是需要进口。

朱敏:尽管进口有其现实之需,然而,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在于自主创新。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成为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

石定寰:目前的确是引进的技术,主要是改良西门子法。而近年来,针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质量要求,我们自主研发起来一种新工艺——合金法。冶金法制备多晶硅以廉价的工业硅为原料,采用合金技术提纯而成,工艺路线短,能耗仅为改良西门子法的20%左右,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生产价格低廉的制造太阳能级多晶硅新技术。

为推广和不断完善冶金法生产多晶硅工艺,合金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9月底在宁夏银川成立。而且建立了2000吨的生产线,使用合金硅的材料已达到相关质量认证,硼和磷的杂质含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了太阳能电池,建立了太阳能电站,运行一年来效果比较稳定。

以前是改良西门子法一法独大,但现在的产业发展情况是,硅烷法和冶金法以及改良西门子法已经是三足鼎立,各自占据一部分市场。

朱敏: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口号是。一定要抓住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制高点。

石定寰:应该说给了中国这样一个机遇,能否抓住就要看我们的政策、投入和发展的情况了。因为新能源的利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不同于常规能源,落后人家100年。

朱敏:如今主要取决于技术因素,还是其它?

石定寰:中国最近产业规模发展起来了,但是研发水平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美国此次危机救市资金8000多亿美元,其中1100多亿专门用于基础性的战略研究开发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投入到能源领域。作为美国政府已经组织了几十所大学的前期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和企业界的联合作用,加强了能源的国家队的投入,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中国的“4万亿”基本投入到了基础设施上,尽管“十一五”规划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工作有所进步,但是资金投入的力度和美国相差甚远。

阻碍创新的机制性根源

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是严重脱节的。过去也一直在推动机制的结合,但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

朱敏:以最近的观察来看。美国的大学以及一些小公司。在美国政府和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发展势头正劲。美国的风险投资乐于前期投资。而我们国家的风投偏好保险、安全。且在快出效益时机投入,而前期投资全靠政府。效率是有限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更不敢于往民营企业身上投入。

石定寰:的确,美国大量投入民企身上,大批企业得到了政府支持,而且都是上千亿美元,并且给予3~5年研发期。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是在2004年才开始生产产品,在此之前6年都是在沃尔玛基金的投资下生存,本来预期3~4年出成果,但是延长到第6年才开始成果转化,一直到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公司,公司产能已超过1千兆瓦峰值(GWD)。

与此同时,First SoJar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模块制造商。与传统的晶硅技术相比,使用碲化镉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发电量更大,并拥有更低廉的生产成本。First So-Jar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每瓦成本低于一美元(85美分),并于2009年6月宣布:到2014年,公司会将每瓦的制造成本降至52~63美分。类似的成功案例在美国相当多,特别是在硅谷。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设想,美国未来几年肯定会出现大量创新的成果。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大量的投入,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搞不好又要错失这次历史大机遇。

朱敏:作为长期参与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济专家,在您看来,阻

碍创新的机制性根源到底在哪里?

石定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科技体制等等方面。一直以来,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是严重脱节的,过去也一直在推动机制的结合,但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一些研究机构和小公司产生的成果,很难及时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人们对科技创新的期待,更看重马上获利的项目,长期回报的谁都不愿意参与,政府、银行、风险投资历来如此;而真正的创新项目却大多来自中小企业,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它有强劲的动力搞开发。但是,这类的小公司,第一很难被发现,第二发现之后很难被支持,没有资金是肯定上不去的。实际上,我们中国并不是没有人才,也并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缺乏正向的激励。

朱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石定寰:第一,过去的问题是缺钱,现在的现状是不差钱,资金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但恰恰是能办事的人得不到钱,给了钱的单位未必好好珍惜,激励机制没有。比如大学更看重的是论文,关注论文得了什么奖,而市场应用的成果并不太关注。考核机制有问题。

第二,中国的研究队伍人才结构有缺陷。一些科学院人才辈出,但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居多,缺少工程实践的人才。

第三,中国的工业系统,尤其是装备制造,支持研发成果转化的能力很弱。国外实验室研究成果,提出工艺设计要求以后,工业界的一些设备制造公司很快就会根据要求开发生产套生产系统,使之迅速形成产业化。因为没有装备,一切白搭,比如电动汽车的电池,我们起步绝对不晚,应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节能成果也是超前的,但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缺乏装备能力强的企业,来支持研究成果的转化。

朱敏:高新产业的产业化方面要求颇为严苛,技术出现以后又必须快速产业化。有些技术起点不低。却在产业化上出现困难。造成“站在技术的领跑线上。却输在产业化的起点上”的局面。这在您刚才举例的电动汽车上最为典型。

石定寰:从许多国企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创新的动力是不足的,没有创新的机制,纯粹依靠垄断地位占用着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市场,重复生产自己的产品,依靠落后的技术和廉价的劳动力,一样可以占领市场,所以没有创新的动力。而且,国企都是任期责任制,谁也不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冒风险,只求平安度过,所谓“保值增值”是其最大原则。因为国资委考核国企的标准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没有考核其持续竞争力和创新水平。

比如,石油前期勘探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就需要提高探井、测井的有效性,测井的仪器就需要智能化,美国的测井仪可以探测到地下十几个参数,通过数据的传输、快速计算分析来确定井口的位置。而中国真正开发这一技术的是民营企业,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内,其隔壁就是国有的中石油测井研究院。因为,民营企业只有靠技术进步才能有生存之地,没有资源,没有垄断的市场,迫使它只能在这方面下功夫,这就是机制的不同。

新经济的生命在于市场

创新本来就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而非指令)下,依赖市场竞争,才打磨出的新型产业

朱敏:在固有机制下。当前中国政府高调提出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又何以培育?

石定寰:第一,现在一些部门又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手段,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有的确实不太合理,甚至要求具体到生产的规模和型号。比如风也是2.5兆瓦的适合,还是1兆瓦的更适合?这是要根据不同的风力条件,以及不同的风场来决定的,而不是政府命令。再比如,如果强制门槛,现在的比亚迪、吉利、奇瑞就不会出现,依然会维持“三大三小”的格局,中国汽车的竞争优势就会全部埋没。可见,民营汽车的自主研发力量代表了中国汽车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传统的几大汽车公司早已经中外合资了,谈何创新?

第二,所谓战略新型产业,突出的是“新”字,而技术创新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是固定在某一个格式上。技术进步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准入门槛还处在旧技术模式的标准,那创新的产品何来?须知,创新本来就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更多地依赖竞争,才能打造磨炼出来新型产业,而不是人们人为地想当然,想培育谁就培育谁。

朱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石定寰:是啊。比如最近风力发电要出一个市场准入的政策,征求意见出台以后,很多企业很难理解,都问这个文件是出在2010年,还是1980年?

朱敏:让人们顿生时空错乱之感,实在无可奈何。您从1980年到国家科技部工作至今已整整三十年,难怪感触这么深刻。

石定襄在这里,不妨提一下我参与设计管理的“火炬计划”。

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国家科委(科技部前身)提出,以促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为基本宗旨,推出一个“火炬计划”。它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其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计划,推动产权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火炬计划强调创造环境为主,而不是政府为主,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辟资金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包括建立高新区、孵化器,当时重点发展领域是电子与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

朱敏:今天回过头来看。其成效究竟如何?

石定寰:由于大力培育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企业家人才,结果涌现出柳传志、任正非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以及中兴、华为等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

当时,起步资金国家只给了400万的财政拨款、2000万的贷款指标。我当时是第一任火炬办主任,至今20多年,全国已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兴、华为并不在当时国家电子部的计划范围之内,因为以前的电子元器件只能匹配给国有企业。最终,我们向中央建议支持一下民营企业,但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提供政策环境,就是著名的“四自”原则,即“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有力促进了新型产业的发展。

朱敏:对今天加快培养战略新兴产业而言。这些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深思的。

石定寰: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该归纳20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进一步吸收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赋予时代新的方法和理念。当年火炬计划也曾希望吸收风险投资,但国家那时并不具备这个环境,因此搁浅下来。近年来国内才兴起股权投资热潮。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 篇3

1 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衡阳是农业大市, 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 倡导低碳经济生产方式, 形成有利于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 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规模性调整和升级, 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两型产业”, 这种发展模式是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结合, 而目前的金融扶持明显不足, 这就需要降低分散风险的金融创新。

1.1 促进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不足

考察历年来金融业在工业、商业、农业、建筑业四个行业的信贷支出规律可得出金融业信贷支农明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 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主体, 它在农业投资领域的地位也因此逐渐弱化, 金融机构对农业投资的地位明显增加, 从2000年的4792.4亿元到2007年的15428亿元, (1) 但从下图的趋势线可看出, 虽农业贷款曲线一直是往上延伸的, 农业支出占金融业信贷的比重、农业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 都出现大幅度下降。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之后, 金融业对农业的贷款从2003年开始逐步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和比例远不及金融业对工业的贷款。

衡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等开发性资金缺口巨大。据估计, 衡阳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急需10个亿, 农业产业化建设资金需求31.5个亿。而近3年来, 全市财政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每年分别只有1.89亿元、1.87亿元、2.58亿元, 分别占财政总支出的6.54%、5.57%、6.69%。 (1) 这部分资金绝大多数是相关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 真正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因而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2008年年末, 衡阳市各项贷款余额276亿元, 其中7县1区各项贷款余额132亿元, 而农业贷款只有44亿元, 不到全部贷款的16%, 不到县区贷款的33%, 且大部分集中在县城, 造成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1.2 促进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不足深层原因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加之国家有利的宏观金融政策的缺乏,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金融空洞化现象凸显, 从而造成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

(1) 农信社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商业化改革,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城市化”特征非常明显, 直接表现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设置的城镇化、资金流向的城市化和从业人员的城镇居民化。农信社的贷款实际上只覆盖了20%左右的农户, 大量资金没有用于农村, 而是被抽调到城市用于城市建设、投资购买各类债券和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等。

(2) 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缺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初是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国家政策性专业银行。但是, 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成本较高, 业务单一, 服务农村经济的政策性功能缺陷明显, 难以承担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衡阳近4年农业政策性贷款累计下降约1.5亿元。

(3) 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 服务网点减少。在“商业化”转化过程中, 国有商业银行注重集约化经营, 不少县域内的分支机构大量撤销, 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和放款权, 截至2007年, 共撤销了33000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同时, 各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源配置上, 将内部的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等不断向城市转移;管理机制上, 经营重心城市化, 核算单位上移, 基层营业机构及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和财务权上收;业务对象上, 将重点放在开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 很少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4) 农村邮政储蓄成为资金漏斗。邮政储蓄利用中央银行的高存款转存利率的优惠政策和网点优势, 存款近年来超常增长, 截至2006年3月, 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 占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9.7%, 联网网点超过3.5万个。由于邮政储蓄奉行“只存不贷”的行业定位, 邮政储蓄70%以上的存款来源于县及县以下地区与之相对的是的资金用于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 几乎全部流出农村。

(5) 非正规金融的体外运行化。由于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户和企业融资的需要, 使得民间金融活动在县、乡 (镇) 农村地区十分活跃。据中央财经大学李建军的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地下信贷的规模大概介于7405亿~8164亿元, 地下融资规模占融资规模的比重为28.07%。但长期以来, 由于民间金融一直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制之外, 没有合法地位, 处于一种半公开或完全地下的状态, 缺乏政策及法律的规范支持和监督, 因此, 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潜伏的风险也较大, 处理不当的话, 很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2 促进衡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创新

2.1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 2010年的金融创新由前几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转为健全金融体系。衡阳要解决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金融总量不足, 还要面对农村金融资源外流这一现实, 就应该对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并加强政府引导, 创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形成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合理分工、适当交叉的体系。

(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先, 建立农信社的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划分各级联社、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理事长、主任、监事长的职责, 完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治理形式和组织制度。要把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法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把完善内控制度和转换经营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其次, 农信社必须加快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和电子化网络平台建设, 使所有农信社都能接入人民银行的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汇划、汇兑困难问题。并开展代发工资、代收话费、代办保险等业务服务。最后, 创新信贷产品, 增强支农扶农功能。农信社要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对象, 拓展小额贷款用途。要将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贷款产品捆绑在一起, 支持农民专业化、企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发展。

(2)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借鉴国外经验, 立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统筹考虑, 农业发展银行要从制度和业务发展两方面来创新。首先, 资金筹措方面, 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显著特征是成本费用低、量大集中、相对稳定和可用期长。所以它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 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 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其次, 治理结构方面, 可以考虑成立由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农业部等部门负责人和若干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日常经营活动实行董事会下的行长负责制, 成立监事会, 履行监督职能。最后, 要把业务向生产领域延伸, 积极扶持具有较好收入现金流、能够还本付息的农业产业化领域, 成长性强、带动面广、信用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技术和市场成熟、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农科技项目以及为大中型龙头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上下游农业小企业。

(3) 引导农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经营业务分离, 拥有城乡两个市场、实现城乡联动发展是农业银行的独特优势, 农业银行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提高涉农资金供给和创新信贷投放机制, 在做精、做大、做强城市业务的基础上, 稳步做细、做广农村业务, 实现城乡的联动, 为农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介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4) 创新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邮政金融的资金漏斗一直为人垢病, 要积极开辟新的资金运用渠道, 鼓励和支持邮储将一定比例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邮政银行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人民银行调度使用, 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或者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 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 使资金回流农村。

(5) 规范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分散的、多元化的, 因此要根据机构多样化的原则来创新,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要本着“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允许国有资本、私有资本、外资和国际慈善组织共同参股, 新设社区银行、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和小额信贷组织等多种农村金融机构。但在允许民间金融准入的同时, 也必须设计好其市场退出机制。允许运转不灵、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严格按市场机制办事, 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要给民间金融以应有的保护。政府要通过法律保证各项合同、协议的实施, 对不履行合同的组织以严厉的处罚, 使市场能够健康运行, 确保民营金融的稳固基础。政府还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监管网络和监管资源, 密切跟踪其风险情况, 督促其完善法人治理, 健全内控制度, 严格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

2.2 加强政府引导

农业产业的天然弱质性导致了其比较收益低、回收周期长、自然及市场风险高等特性, 对于以赢利为唯一目标的商业金融机构来说, 自然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回报率更高、风险较低的工商行业。因此, 在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 唯有政府加强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引导功能, 才能确保足够的金融支持。此外, 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性, 也需要政府介入以消除金融运作中的失灵现象

(1) 国家应尽快采取对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例如, 对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给予税收优惠, 免收营业税, 减收所得税;允许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比率, 使之与农村地区贷款的高风险相匹配;对存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存款免征利息税, 增加金融机构支农资金来源。

(2) 成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农业以及一些涉农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贷款抵押担保, 在银行申请贷款时必然受到歧视。因此, 各级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 应当逐步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成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其担保对象主要包括难以通过正规渠道在商业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农户、农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等。

(3) 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直接目的是, 在农业遭受各种灾害后依靠农民自己在丰年的保险积累, 提供适当的补助, 以利于农民顺利渡过难关。通过农业保险和再保险, 不仅可以稳定农民收入、降低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龙头企业的经营风险, 而且还能相应降低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今后政府和保险公司应根据农民增强抗御农业风险能力的客观需求,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扩大农业险种, 有效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 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通过加强政府引导, 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 对参加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同时给农业保险公司一定的政策优惠, 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等方式, 促进农村保险业特别是农业保险的发展, 推动农村保险代理、“保险+信贷”等新型金融业务的开展, 实现农村信贷服务与保险服务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发展

摘要:作为传统老工业重镇和农业发展落后的衡阳, 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农村金融空洞的凸显所致资金供给缺乏, 因此, 有必要针对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 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 引导农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创新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和规范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金融体系创新, 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尽快采取对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 成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 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乡一体化,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凌云.衡阳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 2005 (11) .

[2]张孝鹏.衡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J].衡阳通讯, 2009 (1) .

[3]陈龙.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3 (5) .

[4]刘菊芹.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村信用、信托体系重建[J].特区经济, 2006 (6) .

[5]张素华.浅谈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J].中国商界, 2009 (8) .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 篇4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61-04

当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的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长,而且到了难以承受和不可持续的程度,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由于在地理上毗邻,京津冀的生态环境唇齿相依,在环保领域的跨地区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加剧的“雾霾一体化”,使得京津冀地区在联防联治的治霾行动中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虽然京津冀联动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实现这一协同并非易事。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三地环保标准难统一、地方经济上短期难得利,都成为实现协同发展的绊脚石。本研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需要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导向,并在同一框架下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实证研究,旨在找出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路径。

1 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现状和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条件约束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曲线)描述的,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与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环境质量和经济水平可以出现“双赢”的局面。京津冀地区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经济发展活力凸显,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测算京津冀地区2005—2012年的碳排放总量,了解其低碳发展现状,以期进一步分析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测算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

用于计算碳排放总量的Kaya公式包含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总量、人均GDP、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即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出于数据的搜集和计算的简便性, 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变形转换为:

C=∑ci=∑Ei×δi 。

式中:C为碳排放总量;c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单位折算为标准煤);δi 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影响我国碳排放量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原油和天然气,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这3类能源的数据;碳排放系数采用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美国能源信息署、IPCC指南、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的平均值,即煤炭 0.732 9、石油0.557 4、天然气0.422 6。

对于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的测算采用的碳排放关系式是:

C=0.732 9×E煤炭+0.557 4×E原油=0.422 6×E天然气。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整理出2005—2012年的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能源消费数据,进一步测算得出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详见表1。

1.2 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明确了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的现状,下面以京津冀地区2005—2012年的碳排放量和地区人均GDP为数据基础研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图1可知,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仍处于倒“U”形曲线缓慢上升阶段,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碳排放量由低到高,环境污染趋于严重。

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仍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为此,京津冀地区应该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导向,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 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是指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提高等手段提高碳减排能力、减少碳排放压力,进而促进产出效率提高的一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结合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本研究将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两大类。直接因素指可以直接影响某地区碳排放总量的因素,进而从宏观总量方面影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间接因素主要是指间接影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技术影响因素。

2.1 直接影响因素

直接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水平,可以直接衡量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1)经济发展水平包括GDP总量、GDP增长率、居民消费能力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强调碳减排能力,也注重经济能力的提高,即生产率的提高。一般用GDP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GDP增长率=(本年度末的GDP总值-上一年度末的GDP总值)/上一年度末的GDP总值,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消费能力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组成,常用来衡量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对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直接反映。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表明经济效益越高。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表明经济结构优化程度越高,越具有强有力的低碳经济竞争力优势。(2)碳排放水平包含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的总和。根据Kaya公式原理,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诸多,主要包括人口数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各类能源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是碳排放指标的最主要影响指标,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量/GDP。一个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则表示该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單位产值碳排放量越多。

nlc202309010034

2.2 间接影响因素

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有碳汇基础、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低碳经济的支持2个方面,两者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进而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碳汇基础因素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建成区覆盖率、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碳汇基础反映了地区的低碳资源禀赋以及资源利用状况。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存储库,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覆盖率越高,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碳汇基础越牢固。城镇建成区覆盖率主要是衡量城市建成区的绿化水平、城市碳汇基础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绿化环境状况还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自然保护区所占比例。地区碳汇基础越好,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2)碳减排能力。低碳技术主要包括生活低碳技术、工业低碳技术2个方面。日常生活方面的低碳技术涉及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新型动力汽车相关技术投入等方面;工业低碳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碳技术研发经费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等方面来体现[5]。低碳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经济实力作后盾,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能力支撑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从而降低碳排放量,低碳经济水平才会随之提高。

3 京津冀地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3.1 筛选评价指标

基于上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拟构建1套科学、客观、能够全面准确反映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高低的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二级指标由经济环境、碳汇基础、碳减排能力、碳排放水平4个子系统构成;三级指标由二级指标的影响因素或评价指标组成,三级指标最终构成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终极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框架见表2。

3.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遴选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对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而科学合理的权重是正确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采用的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是对所选取的各项指标中的内容加以计算从而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1]。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就意味着该指标越难以实现,也就表示该指标更能反映出被评价的个体之间的差距[2]。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本研究为了消除各项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Vi=σixi。

式中:Vi为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σi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xi为第i项指标的平均数。各项指标的权重为:

Wi=Vi∑ni=1Vi

计算过程如下:(1)先以河北地区的指标数据为例,分别计算这些地区每个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根据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即:河北省的GDP總量(X1)、GDP实际增长率(X2)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Vi=σixi=558 843.531 747 743.88=0.319 8;

Vi=σixi=1.4711.60=0.126 3。

依此类推。

(3)将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加:

0.319 8+0.126 3+0.258 7+…+0.125 5+0.180 9=3.428 3。

(4)计算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这17个指标的权重。地区GDP总量的权重:

Wi=Vi∑ni=1Vi=0.319 83.428 3=0.093 3;

GDP实际增长率的的权重:

Wi=Vi∑ni=1Vi=0.126 33.428 3=0.036 8。

其他指标的权重都以此类推。最后,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均可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出,结果见表3。

3.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的产生方法不同,量纲不同,并且有正向、负向指标之分,直接运算就会使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必须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评价的角度看,通常将评价指标划分为3类:第一类指标值越大越好,这类指标就是正向作用型指标;第二类指标值越小越好,这类指标就是负向作用型指标;第三类指标则是为中位作用型指标[3-4]。为了便于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中通常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目的是让经过转换后的指标数据有统一量纲。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越大,表明指标对该区域低碳化水平影响越大。

3.4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本研究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即用13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借助SPSS软件算出)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然后加总,得出总的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经过计算,京津冀地区各年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如表4所示。

根据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可知,2005—2012年期间,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水平明显提高,分别从0.086 0、-0.194 9、-358 0提高到0.745 8、0.584 7、0.785 9,特别是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分别于2010年、2008年、2009年突破0值,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可以看出,3个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但最终趋于统一,也为京津冀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4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实证数据以及各指标对总评价指标的影响权重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京津冀地区要进一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在下列环节加大建设力度。(1)加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尤其是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成为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的重点,河北省和天津市也是该领域碳减排的主要对象。要坚决淘汰京津冀地区高耗能行业和升级改造中的落后产能,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尽快疏解不符合北京市首都功能要求的产能,与此同时津冀两地应做好积极承接工作[5]。(2)大力发展低碳产业[6-8],特别是包括旅游业、金融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评价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是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应该是:北京市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而天津市、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此外,北京市应进一步扶持符合首都功能要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市、河北省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新能源服务业、养老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绿色信贷业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等。(3)京津冀低碳化发展统一规划。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一体化进程,保证跨行政区合作协议的有效实施,京津冀地区应该在高层次的经济和环境合作方面建立高层次的常设机构,建立京津冀地区定期政府会晤机制,制定统一协调的政策。对于三地的低碳经济发展,各省(市)政府应该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自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低碳产业集群,对三地的区域整体规划要衔接一致,建立统一、有效的交流平台。由三地共同出资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和研发中心,并将研发成果应用到整个区域,从而有力地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吕学都,王艳萍,黄 超,等.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27-33.

[2]孔 凯.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3]杨洪艳. 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策研究[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4]王相东.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D]. 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9.

[5]王彦超,许艳玲,蒋春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3):107-111.

[6]汪 翔,陆五一,周 力.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低碳养殖认知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189-194.

[7]蒋艳萍,吕建秋,杨 征,等. 广东省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4-6.

[8]刘战伟. 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393-395.秦 静. 科技促进天津农村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565-568.

低碳经济知识创新体系 篇5

1、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新型的经济形态, 又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其发展动力的经济模式, 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场所, 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体的高校, 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 已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由高校产生的。既然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科技创新在知识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变革性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高校科技新体系。

2、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所、中介机构等, 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 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 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高校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 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的源头。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思想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 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独特优势。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和主要场所,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 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 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它主要由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

1、核心体系。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 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 新的学科不断产生。构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学科结构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2、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人才支撑体系、创新基地支撑体系和科研任务支撑体系。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 没有人才, 科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没有一流的基地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科研任务包括国家下达的任务、社会委托的任务和学校安排的任务, 既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又是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是国家目标、社会目标在学校层面上的体现。

3、保障体系。

一是政策保障体系, 其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 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 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二是后勤保障体系, 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 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 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 一心一意投身科技创新之中。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实践表明, 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 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 都与某一学科的创新或学科间的融合密切相关, 高校的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围绕着学科的发展而展开。为此, 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 集中优势、突出特色, 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尽快形成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2、实施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支撑。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支精干的科技开发队伍。具体从两方面来抓:一方面是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以便更好地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科技管理创新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科技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其次,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懂得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 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新兴学科知识, 这样才能对本校的科研选题、立项、科研发展方向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为科技人员提出有益的建议, 为主管领导的科技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动为全校科技活动服务。

3、推进创新基地建设

创新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条件, 是承接和完成项目、发展学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依托。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 已经成为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首先,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的投入, 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方向, 同时更应该新建一批国家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实验室。其次, 要大力加强基础性、公用性的科学实验基地建设, 为开展原始性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再次, 要积极推动学科交叉, 通过成立大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措施, 促进学科交叉, 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后, 要充分发挥学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 开展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 促进创新基地科技资源共享, 提高基地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

4、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优化创新环境

制度直接决定着自主创新的绩效。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

4.1 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保障体系

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当前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人才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知识经济要求在政策和制度上充分体现知识劳动的价值。高校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措施时, 要充分衡量人才劳动的价值, 提供与其贡献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分配制度。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编制、考核评估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充分体现知识与人才应有的价值, 形成创新的良好环境。此外要大力加强创新文化环境建设,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营造允许失败、包容失败和鼓励不怕失败的机制和文化氛围, 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4.2 创新科技运行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 除基础研究的经费由国家继续支持外,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经费将主要由企业来投入。因此, 高校必须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 及时调整科研计划和方向, 使科研与市场变化趋势相适应。特别是在目前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多支科研大军共同参与竞争。谁能把握住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脉搏, 并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开发成果, 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 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运行机制对于高校科技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3 完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学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对有效解决高校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至关重要, 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完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不能仅依靠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科技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投融资机制, 产学研相结合, 努力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 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高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高校科技投入格局, 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4.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规范, 造成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对高校科技发展极为不利。高校要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尤其对于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更要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 科技成果的评价、登记、奖励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开展, 目的就是把科技成果真正落实和应用到生产和经济活动中, 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 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奖励工作机制, 充分调动科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银宏.浅谈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7; (1) :98-100

[3]刘一飞.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07; (14) :146-147

[4]宋彧,田雪莲.高?萍脊芾碇行枰?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7; (6) :244-245

[5]张林, 曾昭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战略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5 (1) :19-21

上一篇:公文筐测验下一篇:贝叶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