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系统(精选12篇)
知识创新系统 篇1
按照创新系统理论[1],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各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与研究开发中的投入同样重要,而且各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创新投入转换为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系统的顺利运作有赖于知识流动,这些流动发生在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本文从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创新主体知识流动的状况和演化规律,找出知识流动的瓶颈,并提出建议。
1 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指标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中各机构间知识流动的前提是建立合理的指标来对这些知识流动进行测度,指标必须满足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而且必须同国际主流研究相接轨。
1.1 指标选取原则
首先,由于研究对象为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因此测度知识流动的指标应当覆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其次,指标只涉及区域创新系统中各机构间知识流动,不涉及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流动。最后,统计指标要由国家权威机构发布,以便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1.2 科技论文合著作为知识流动指标
科技期刊直接参与构成知识基础设施,是一个将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知识机构与广大劳动者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社会知识网络的一部分,科技期刊传播是创新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开发、扩散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科技期刊是知识流动的重要途径,不同机构的论文合著是不同机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合作的指标[3]。中国科学院文献计量中心从1989年开始建立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对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论文合著的数据覆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在科技论文合著过程中,不但有显性知识的流动,合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同时进行大量隐性知识的传递,这种隐性知识的传递是企业从公共研究机构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科技论文合著不但满足知识流动指标选取的原则,又是OECD推荐测度知识流动的指标之一[1]。本文将科技论文合著数量作为衡量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指标。从CSCD中选取2000到2010年,不包括同一机构论文合著的278 210条论文合著数据记录进行处理,计算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间论文合著的数量。
1.3 其他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指标的局限
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接受企业的研究经费为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这时企业利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和设备资源,将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所生产的知识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知识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流向企业[4]。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支付给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开发资金代表了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流向企业的知识的价值,因此可以利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接受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作为知识流动的一种形式。《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报告》指出:来自企业的经费越多,显示科研的市场化程度越高,知识向商业化方向流动得越快[5]。但是,我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有关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不但包括本地区的企业,同时也包括地区外的企业,因此该数据不能反映区域中知识流动的实际状况。其它指标如技术成果转让等与资金流动有着相同的缺点,不适合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
其它测度地区间知识流动的指标如地区间技术成果转让、地区间人才流动、地区间专利引用、购买其他地区高技术产品等虽然能够反映出知识流动的方向,但是由于现在没有国家正式公布的并且覆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所以无法用来研究地区间的知识流动。
2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整体状况
以2010年我国各地区论文合著数据为例,分析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同机构间论文合著篇数总体状况。2010年全国同一地区内高等学校之间的论文合著总数为3 664篇,而研究机构之间的论文合著总数为1 165篇。考虑到全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总量基本相同(2010年分别为342 375人和328 991人),显示我国同一地区高等学校之间知识流动状况要远远好于研究机构之间知识流动状况。全国同一地区企业间的论文合著总数为116篇,显示企业之间知识流动不足。全国同一地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论文合著篇数最多,达到3 697篇,显示我国同一地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间知识流动比高等学校之间知识流动状况更好,同一地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间的互动关系相对较好。
2010年,全国同一地区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论文合著总数为1 902篇,而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论文合著总数为755篇,显示我国高等学校的知识和技术更容易为本地企业利用。大学和研究机构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相互联系的增加表现为大学和研究机构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的增多[6]。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来看,全国高等学校来自企业的经费为5 375 626万元,而研究机构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为3 971 619万元,同样显示高等学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要好于研究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这也显示利用论文合著数量表示知识流动是合理的。
为了消除科技人员人数对论文合著数量的影响,分别用各地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科技人员数量修正其与企业合著论文数量。具体修正方法如下:利用企业与高等学校论文合著数量除以高等学校科技人员数量,然后减去企业与研究机构论文合著数量除以研究机构人员数量所得数值,该数值为负表示研究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相对较大,为正表示高等学校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相对较大。结果如表1所示。
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只有贵州、河北、江西、宁夏和云南五个地区的研究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状况好于高等学校对企业的支持,显示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高等学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要普遍好于研究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研究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演化研究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本文按照创新能力的高低,对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类。根据各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16年(1995—2010年)的累计总和,使用欧氏距离,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7]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①进行聚类,将结果分成四类,如表2所示。由于北京自成一类,为了研究方便,将北京归入到最临近的类别。这样,我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按照创新能力高低可以分为三类,如表3所示。
按照上述对各地区创新能力的划分,本文对我国各类地区中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著论文数量从2000年到2010年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演化主要表现为下述规律:
(1)高等学校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
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年),以各地区企业和高等学校每年论文合著数量为纵坐标(单位为篇),绘制各个地区企业和高等学校论文合著数量历年变化图。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中各企业与高等学校论文合著数量的历年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在创新能力较高的所有地区,高等学校和企业论文合著数量都表现出平稳增长趋势,显示这些地区高等学校和企业知识流动状况逐年好转,区域创新系统中高等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关系稳步加强。
如图2所示,在中等创新能力地区,黑龙江高校和其企业间知识流动状况很好。从2006年起,黑龙江高校和其企业间的论文合著迅速增加,2007年到2009年甚至超过所有高创新能力地区,虽然在2010年黑龙江高等学校和其企业间论文合著数量有所下降,但是在同类创新能力地区中仍遥遥领先,显示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中高等学校和本地区企业的互动关系状况在国内是最好的。其它创新能力中等地区中的企业和其高等学校间论文合著数量少于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的企业和其高等学校间论文合著数量,显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的高等学校和其企业的整合能力比高创新能力地区差。
如图3所示,低创新能力地区高等学校和企业论文合著数量从2006年起迅速增加,但在2010年又都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显示低创新能力地区企业和其高等学校技术创新整合能力不太稳定。从图1、图2和图3的比较可以发现,低创新能力地区的高等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关系不如创新能力较高和中等的地区。
(2)研究机构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
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年),以各地区企业和研究机构每年论文合著数量为纵坐标(单位为篇),绘制各个地区企业和研究机构论文合著数量历年变化图。图4、图5和图6分别表示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企业与研究机构论文合著数量的历年变化情况。
如图4所示,在创新能力较高地区,研究机构和其企业论文合著情况在所有地区都表现出平稳增长趋势,显示这些地区的研究机构对其企业的知识流动状况逐年好转,区域创新系统中研究机构和其企业的互动关系稳步加强。
如图5所示,在创新能力中等地区,黑龙江研究机构和其企业间知识流动状况很好,从2006年起黑龙江研究机构和其企业间论文合著迅速增加,2007年到2010年甚至超过有些高创新能力地区,在同类创新能力地区中遥遥领先,显示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中研究机构和其企业的互动关系状况比较好。其它中等创新能力地区企业和其研究机构间论文合著数量少于高创新能力地区企业和其研究机构间论文合著数量,显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研究机构和其企业的整合能力较高创新能力地区差。从中等创新能力地区论文合著数量变化曲线来看,虽然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增长较不稳定,显示创新系统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机制不稳定,区域创新系统还不完善。
如图6所示,低创新能力地区企业和其研究机构间论文合著数量少于高创新能力和中等创新能力地区论文合著数量,显示低创新能力地区研究机构和其企业的整合能力最差。从低创新能力地区论文合著数量变化曲线来看,虽然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增长极为不稳定,显示创新系统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机制很不稳定,区域创新系统还很不完善。
(3)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研究。
本文从CSCD中选取2000到2010年,不包括同一机构论文合著的278 210条论文合著数据记录进行处理,计算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各地区中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间论文合著的数量总和,同时绘制历年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论文合著数量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在总体趋势上,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状况逐年增加。同时,近10年来高等学校对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都远远高于研究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2010年各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每百人同企业合著论文数量如图8所示。
从图8看出,我国高校同企业人均合著论文数普遍高于研究机构同企业人均合著论文数,高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状况远远好于研究机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
从图1到图6发现,在各类创新能力地区中,从论文合著数量变化曲线来看,虽然数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研究机构和企业论文合著数量增长相对高等学校和企业合著论文数量增长表现为较不稳定,显示创新系统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机制不健全,区域创新系统应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互动关系。
4 结论和建议
从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来看,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与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相差不多,但是从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来看,我国各地区研究机构发挥的作用远远落后于高等学校所发挥的作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无论从数量和增长速度都好于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状况。由于这些研究机构中还包含企业本身的研究开发机构(CSCD将企业本身的研究机构在统计中作为独立研究机构),这进一步显示高等学校对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远远好于研究机构对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虽然我国积极鼓励研究机构与企业联合,但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状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研究机构和大学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要了解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能力及特点,由于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背景不同,双方需要付出沟通成本[8]。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对高等学校,特别是母校较为熟悉,在企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往往借助高等学校来解决其困难;而研究机构相对高等学校来说,为企业培养的人才较少,这造成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沟通成本较高。
(2)目前我国大量研究机构已经主动或被动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中求生存、求发展,而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面临压力较小[9]。在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过程中,与高等学校相比,研究机构较多考虑成本和费用等问题,因为技术交易中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8],这样就造成同样技术水平下企业更愿意和高等学校进行技术合作。
(3)研究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条块分割造成研究机构更愿意与属于相同部门的企业合作,阻碍了研究机构与其部门外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高等学校虽然也存在部门所属的现象,但是部门所属的高等学校所占比例较小,相对研究机构来讲,没有造成和企业技术合作的障碍。
因此,研究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较弱不是由于其技术水平不足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其与企业合作的社会网络和支持环境的问题造成。各地制定科技政策时,在考虑研究机构企业化改革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研究机构对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建立有利于研究机构与企业互动的社会网络。
在我国中等和低技术创新能力地区中,企业和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的知识流动状况不但较差,而且也不稳定。这些地区在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应注意创新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保持创新系统稳定发展。
虽然我国高等学校相对研究机构来讲和企业的互动状况较好,但是从总体来讲,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企业和大学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及知识流动仍显不足。在着重解决企业之间及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知识流动不畅问题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对本地区中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社会网络和环境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从体制上改革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弊端,也应当重视有利于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的社会网络的建设,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各机构的整合互动,使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轨道的方针落到实处。
摘要:区域创新系统中各机构之间知识流动有助于区域创新系统顺利运作,这些流动发生在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从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机构知识流动的状况和演化规律,找出知识流动的瓶颈,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演化
参考文献
[1]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Paris:OECD Publications, 1997
[2]李若溪.科技期刊传播系统及其创新[J].编辑学报,2001,13 (4):187-189
[3]PATEL P.Indicators for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system interaction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and inter - active learning[R].IDEA report, 1998
[4]ROGERS M,TAKEGAMIS,YIN J.Lessons learned about technology transfer[J].Technovation,2001(21):253-261
[5]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0-210
[6]HENDERSON R,JAFFE B,TRAJTENBERG M.Universities as a source of commercial technology:A detailed analysis of university patenting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13 ): 119-127
[7]MACQUEEN J.Some method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observations[C].Proceedings of 5th Berkeley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281-297
[8]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1999(5):67-71
[9]潘谷平,章滢.高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01(5):60-6_4
知识创新系统 篇2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对方辩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讨论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只有对辩题全面理性的剖析,才有精彩深刻的讨论。那么首先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今天的辩题。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而知识积累是对知识进行学习储备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对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既包括个人知识由少到多的纵向积累,也包括知识在多方之间传播的横向积累,知识积累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扬弃。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创新不完全等同于改变,如果把任何一丁点改变都归结于创新的话,我们今天的辩题变失去了它的意义。而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哪个更重要,在于看谁对于知识的传承运用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
就今天的辩题而言,我方认为,知识积累比知识创新更重要。下面,我将从一个中心,一个标准来证明我方观点。
第一,一个中心,即今天我们要讨论是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哪个更重要,所谓重要即哲学中所说的主要矛盾。首先我方承认,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对知识积累充分的消化吸收达到一定的量从而衍生出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最终都必将汇入人类知识积累的海洋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因此在人类知识的发展长河中,知识积累是源泉是主流,是不可替代的必然过程,知识创新则是为了本阶段的需要而出现、最终成为下阶段积累的知识。智商积累稳妥可靠,而知识创新具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一旦这个创新不符合本阶段发展规律,其结果只能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资源的浪费。
第二,一个标准,即判断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哪个更重要,在于看谁对于知识的传承运用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首先,不管是对知识的传承还是运用,其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四大名著、四大发明等等这些知识瑰宝,这本身就是知识积累的功劳。其次,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来说,知识积累是以已知知识为基础,将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使知识的雪球越滚越大,发挥知识的更大价值,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知识资本,最终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创新系统 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本质
知识产权法是保证知识产权所有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保障,同时对于规范知识经济市场,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一、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
(一)知识产权秩序的宪法基础
知识产权秩序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精神产品与知识发展方面的,法律承认了知识财产的私有性,只有在法律层面上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有了明确的定义,那么才能确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秩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知识产权秩序的构建兴起了无数的政治运动,如在上个世纪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中对于安娜法令,即著作权法的颁布起到的积极促进的作用,在同时期的美国,宪法中关于知识产权以及创作者权益的保护也有具体的说明,根据历史经验以及發展规律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将知识产权法得到宪法的支持,才能保障其制度的有效构建。另外,政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创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法制度的创新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创新。
(二)知识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
科技与知识的创新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关系。科技创新为知识创新提供方向,而知识创新也为科技创新完善具体的内容,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创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回顾西方经济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轮船、飞机的生产和使用,农业产量的提升,甚至手机、电脑的不断更新其本质都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清晰。而根据劳动价值论的相关内容,知识劳动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产品的生产过程不仅要包含实物,同样也针对于无形的商品,如知识、技术等。这样使得知识、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地位同样也受到肯定,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知识产权法制度的创新是以科技的创新为基础的创新。
(三)知识商品化的市场基础
在对于知识、技术等无形的商品价值肯定的基础上,形成了知识经济市场,用于对知识、技术等商品的流通与使用。制度与经济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法律与市场的关系,知识、技术等无形商品要想实现流通的价值就必须通过市场的作用,实现无形商品利益最大化,而知识经济市场要想有序的发展下去,就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保障,法律不仅规范了知识经济市场中的交易活动,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市场内的风险,使市场充满活力且稳定发展。知识产权法就是基于知识经济市场的需要,不仅能够有效的刺激知识商品的生产,同时也能进一步规范知识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其本质是以知识商品化市场为基础的创新。
(四)知识生产主体诉求的产权基础
知识产权法保证了知识产权私有化,这意味着由知识产权所带来的财富收益也归个人所有,这实际上为个人获得财富提供了新的方式。回顾我国企业的发展史,现代企业的标志是知识产权制度与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知识产权法规定了权利的主体可以为个人和创新投资的企业本身,这样的制度有效的促进了个体创造向集体创造的发展进程,个人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变的进程,使得知识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知识生产也能为权利所有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及社会地位,知识产权法为知识生产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知识的传播和收益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法的创新实际上是以知识生产主体诉求的产权为基础的创新。
二、知识创新目标
(一)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
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助于解决目前在我国的知识经济市场中存在法律关系复杂的问题,目前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还是单行法的体系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法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如果不能尽快的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秩序以及经济的发展,只有从立法角度确定了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才能有助于知识创新,才能更好的规范知识经济市场,才能将知识创新与国家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
(二)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知识创新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着眼于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现状,我们可以知道,尽管知识产权法本身逐渐得到完善,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使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监督工作难以展开,同样也使得我国的知识产权法难以有效的落实。因此,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同时也能更好的规范知识经济市场,积极促进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
(三)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公众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只有让社会群众了解知识产权法,才能有效的进行知识产权法制度的创新,才能为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发展目标,提高公众的法制观念,不仅可以有效的落实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扩大了知识产权的监督力量,保障了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了知识产权法制度的创新本质,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知识产权法在知识经济市场的作用,才能有效的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才能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海怡,钱锦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选择——对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02):74-79.
[2]王政贵,徐珍,张可鹏.促进科技创新目标下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及其法律问题[J].行政与法,2010,01(08):102-105.
组织的知识创新系统构建研究 篇4
一个完整的知识创新系统是知识创新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保证。知识创新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构成要素:
1. 知识库
就是一个告诉寻求知识的人知识是什么、位于何处以及怎样获取这种知识的系统。知识库是知识创新系统的基础, 知识库的建立以易于检索为最高原则, 知识库要及时的定期更新整理。最佳实践案例应该成为知识库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个成员的各个方面的详细资料也是知识库的重要又一项内容, 为其他成员在合适的时候与之联系。在建立知识库的过程中,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分类问题。分类的标准可以是专业、部门、地域、全局还是局部、组织内部还是外部、时间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一个合理的知识库应该同时采取多个标准进行归类建构, 以便于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快速检索。
2. 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
组织制度是就是所有成员都必需遵守的规章制度,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制执行的文化。什么是组织文化?简单地说, 组织文化就是一组被组织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以及同这些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行为。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全体成员的行为。这里所说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制度, 主要是指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制度。营造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是知识创新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核心难题。知识共享的文化即是实施知识创新管理的前提, 也是知识创新管理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知识共享不是无偿共享, 想让人们乐意共享自己的知识, 必须使人们认识到, 知识共享能够给他们带来益处。只有营造了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才能够顺利地建立作为知识共享平台的知识库。
3. 塑造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组织。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知识的积累, 通过学习积累的知识是进一步知识创新的基础。
首要问题是解决你需要学习什么的问题, 然后才是怎么学习的问题。所以, 要根据你最需要哪些知识确定你学习的内容。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既包括显性知识的学习也包括隐性知识的学习, 其中关键的是隐性知识的学习。
学习是在外部信息的刺激下利用过去的知识来创造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了加工、整理和创造, 产生了自己的新知识。关键是要把学习得到的知识变为思想、化为行动, 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 也就是利用学到的知识最终能够创造价值。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 使学习具有针对性, 增强学习的效率。学习要结合自己组织本身的特定环境进行, 千万不可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 不断增强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存量。反过来, 个人和组织知识存量的增加又使得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世界知识创新管理之父斯威比博士 (Karl Erik Sveiby)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了组织的知识资本是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隐性知识是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要素。同时, 他还进一步强调, 组织的核心能力不是组织中个别的专家知识, 也不是个别的领袖知识, 它来源于组织对市场、客户及技术方向的集体共识, 是区别于个人知识的组织知识。学习型组织正是通过共同学习而创造这种组织知识, 因而塑造学习型组织成了一个组织的知识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人类创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突破自身的认知能力的局限, 使行动更接近目的。为了克服个人知识、精力等等方面的认知能力的局限, 人们需要沟通与交流, 试图借助他人的智慧来扩大自己的思维空间。通过有组织的集体创新, 在思想的互补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有创意的思维火花, 也降低了个人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于是, 个人虽然能够独立创新一些知识, 但如果在学习型组织内, 借鉴他人的思想与经验, 将会使创新的速率和效率大大提高。
学习型组织首先是学习知识, 而后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熟练能力。熟练能力具备后, 然后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培训计划
这里的培训包括各方面的内容, 可以专业技术方面的, 也可以管理哲学、组织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培训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开设培训班, 可以是参加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等举办的培训班, 可以是到相关组织参观学习或进行实践锻炼, 也可以是到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进行直接学习。
无论是上面的学习型组织内的学习还是这里的培训学习, 最后都要总结学习内容、学习的经验及教训等, 不然这种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5. 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系统不能必然带来知识的共享创造, 但是没有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持作用也不行, 因为催生知识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的主要还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组织中良好的信息技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储存、传输和检索等功能, 是高效快速创新的环境条件之一。组织中的信息技术系统作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需要随时为知识工作者开放,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研究室或者办公室内, 为知识工作者随时随地的知识创新提供尽可能便利的信息技术服务。
6. 设立知识咨询机构
知识咨询机构的目的是, 当需要从知识库中寻找特定不易找到的知识时, 由这些机构提供相应的检索帮助;或者当使用者不熟悉知识库时可以向他们请教使用方法, 知识咨询机构的设立有利于提高知识库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快速进行。
7、知识资本审计
知识资本审计告诉我们已经有什么知识、哪些知识存量不够、哪些知识需要改进等, 它既是实施知识创新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也是衡量知识创新管理成效的手段。在知识创新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对知识资本进行审计, 保障知识创新工作始终沿着知识创新的总体目标前进。
8. 激励机制和宽容机制
(1) 激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的激励方法并不仅仅限于工资激励, 因为不是所有成员都对工资激励敏感, 薪水有时并不是刺激成员积极性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是给成员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当然工资激励还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形式。让成员的工资即与他自己的工作业绩有关, 又与组织的整体业绩有关。通过这种利益相关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使成员把知识共享的理念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工资制度中, 可以采用“浮动工资制”取代“固定工资制”, 使工资总量等于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之和。
(2) 在开展知识创新的过程中, 不但要有鼓励创新成功的激励机制, 还要有允许创新失败的宽容机制。创新总是有风险的, 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创新成功了有奖励甚至重奖, 那么失败了如何对待呢?是不闻不问, 还是加以惩罚?目前, 大多数组织对创新失败并没有一个较好的处理机制。要改变这一状况, 就应该对各个岗位和职位予以定级, 根据不同的级别定出可以失败的次数、项目数、时间和经费规模。在上述范围内允许失败, 超出范围的失败是不受支持的甚至要受到惩罚。这样, 由于在一定范围内的失败可以被宽容, 组织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涨, 创新意识就会非常强烈, 当然创新的成果也会随之增多。除了限定宽容的范围之外, 创新失败的宽容机制还要求失败者将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整理成相应材料以供他人参考, 这样一是为了防止将来再有类似的失败, 二是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9. 组织结构的变革
使组织结构向着柔性化、扁平化方向发展, 减少知识传递的中间环节, 以便有利于知识创新的顺利进行。这里, 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
“计划”在开始时是计划, 然后变成假设, 假设没有形状, 所以计划也就没有内容。因此工人们的脸色阴沉下来。
他们冲着工头说:“这个狗屎计划, 它臭气熏天。”
工头到经理们那儿, 对他们说:“这计划是个马桶, 臭味很大。在这儿的人也许受不了。”
经理们到董事那儿, 对他说:“这个计划是个肥料桶, 没有人受得了它的强烈气味。”
董事到执行董事那儿, 说到:“这计划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东西, 并且气味很浓。”
执行董事到副总裁那儿, 对他说:“这计划促进发展并且非常有效。”
副总裁到总裁那儿, 对他说:“这有效的计划会积极地促进该部门, 特别是该领域的发展和效率。”
总裁看看这计划, 认为不错。这样, 这计划就成为了政策。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组织结构的冗杂不仅导致了传输过程繁多、速率缓慢, 同时也导致了知识内容的失真。
1 0. 设立知识创新管理部和知识主管职位
知识创新管理部是一个负责整个组织的知识创新的机构, 是实施知识创新的组织保证。知识创新管理部中的知识主管是组织内负责知识创新工作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知识主管的指责是了解本组织的知识需求、制定知识政策、为组织的知识共享创造有利的环境, 把组织的全体成员引导到知识创新的活动中来, 最终实现作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的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益。
1 1. 培养知识创新管理人才
知识创新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以及未来知识创新管理本科专业的设立的必要性, 这些都必需认真加以考虑, 那些认为知识创新能够自动进行的想法是天真幼稚的。笔者认为, 从学科建设上来看, 知识创新管理可以先作为某些相关研究生专业的研究方向, 而后再考虑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对于知识创新管理的学科界定问题暂时还没有定论;笔者认为, 在一个新兴领域刚刚产生时就加以全面定位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 可以把它作为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象。
1 2. 预留专门用于集体知识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除了上面的组织文化、组织制度、信息技术等条件之外, 还要提供一定的专门用于知识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就是说, 把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作为组织成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组织成员预留一定的专门用于相互交流的时间, 建立专门的用于组织成员相互交流的场所。知识创新强调的是全员的参与性。虽然科研院所中的专家、学者在实现知识创新的过程中的作用很大, 但是知识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专家、学者的事情;任何组织成员都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 要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成员们平时在业务工作时当然也有相互接触的时间, 但是那时他们的精力是怎样把业务工作做好, 组织成员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 根本不可能有系统的相互交流的机会, 进而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所以,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知识创新是不可能持续高效地进行的。
总而言之, 一个完整的知识创新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软件, 软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化理念层, 就是认同并实践知识学习、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组织文化;二是组织制度层, 有利于知识创新顺利开展的制度。第二个方面是硬件, 也就是物质层。指用于实施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包括信息技术设备、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创新的场馆以及知识主管的设立和知识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篇5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空间。这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识空间越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的无知。
扩充知识空间的过程叫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知识空间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就应该更大一点。北邮与其说是扩充了你们的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你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西班牙作家这样说过。
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神。成千上万人的知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在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
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研究生?研究生必须拥有一小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江泽民主席的一句名言。接受过民族许多关爱,享受了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对于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
北邮的研究生,寻找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难,今天在座的314名硕士、17名博士都已经签了年薪5万、8万、10万甚至更高的从业合同。但是,不能忘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你们的同龄人,他们拥有5亿、8亿、10亿甚至更多的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新投入的浪潮中,北邮的研究生,为了民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
一个月以前,贝尔实验室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在庆典上,院长李大维博士亲口对我说,他组织并参加今年在中国的招聘面试工作,在考核优秀的名单中,绝大多数来自北邮,他还告诉我,贝尔(中国)的一项近期活动是举办系列科技前沿讲座,四个举办地分别选在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和北邮。北邮之所以能培养高质量毕业研究生,之所以能赢得国际科技界的尊重,原因有三点:第一,高素质生源;第二,良好的师资条件和校园环境;第三,优良的校风,特别是创新的精神。
最近出版的50万字的《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一本书中,有一段很长的科技精英介绍,其中写道:“周建会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并在该校获硕士学位,他1998年发明‘ware star dls 400g’系统使光网络系统传送信息容量扩大5倍”。我在这里还要告诉毕业研究生,周建会99年 月离开了贝尔,投身硅谷,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事业。
你们另一位学长,北邮78级也就是第一批硕士黄章勇,92年辞去公职,带领几个青年人从四川到深圳,创办飞通光电子有限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到国际,1999年,公司规模超过三百人,产值2亿,产品远销欧、美、亚10个国家,当美国著名ortel公司收购飞通38%股份时,唯一条件是股东各方必须同意,给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黄章勇奖励个人股权。
北邮的研究生校友中不乏科技创新的榜样,北邮的校园内更有充满创新精神的教授:叶培大、周炯 先生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探索数十年,陈俊亮、杨放春教授的智能网已经为中国电信网所用,并正在走向东南亚。还有雷振明教授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孟洛明、朱其亮、宋俊德教授的网管软件,林中教授的光缆测试设备,孙景鳌、蔡安妮教授的指纹识别软件都已占领市场,并且一步步走向国际,今天北邮的校园里,拥有自己知识产权超过了百万的教授,已经不止是一个两个。
作为北邮的研究生,我相信,你们年轻的血管里已经注入北邮创新的血液,你们心中激动着的是创新欲望,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再见了,年轻有为的北邮毕业研究生。祝你们前途无量谢谢大家!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篇一: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学习与创新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112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 朱孟晖
新欲望
好:
药工程学院应用化学112班的朱孟晖。(鞠躬)
是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我想,这绝对不是一
绝不是离我们的学习生活很遥远,相反,我们需
对于我们的人生的意义。我们先来谈谈学习。
说一说知识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
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
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
间的过程就叫做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知识
了大学我们的知识面就该再扩大一点。大学与其
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我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
作家曾经说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
.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
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
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
知识空间与创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我是来自化学与制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个形式化的题目,也要了解学习和创新谈到学习,我们先来自己的知识空间,这识空间越大,与未知的无知。扩充知识空空间在不断扩大,到说是扩充了我们的面积。有一个西班牙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神。成千上万人的知个信息时代,信息在 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我想,对于这点,大家也是认可的。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必须拥有一小
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
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个人的
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有人说:很多东西一
旦形成书本就已经陈旧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
时代,新的东西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出现、扩充,因此,在这样
的大环境中,仅仅是一个会学习的人已经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了,我们不仅要成为会学习的人,还要成为会创新的人。那么,我们再来
谈谈创新。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江泽民主
席的一句名言。接受了许多关爱,正在享受高学历教育的我们,对于
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然而,我们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确实是很淡薄,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的观念就是:就业至上而国家一直倡导的却是创
新。当然,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正确的创新意识
的引导。随着我们国家自然资源慢慢消耗,创新成为我们唯一的进一
步发展路径。其实,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
高的追求,是在时时创造生活,时时开拓生活。”这句至理名言,经久
不衰地为人们传颂着,实践着,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正确的、永传
于世的道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开拓的推动下完成的。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
生命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我们不能死抱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
天,预测明天。在优胜劣汰的今天,抱残守缺就意味着失败。不创新,不突破,就意味着停滞、溃烂、堕落,甚至倒退。这是一个知识经济
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那些国家,他们拥有很
多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
新投入的浪潮中,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民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我真心的
希望我们心中激动着的不是那稳定的工作和薪水,而是创新欲望和崇
高的理想,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
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是的,开拓创新精神是社
会变革的一种动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是青年人的本质。没有篇二: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空间。这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识空间越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的无知。
扩充知识空间的过程叫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知识空间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就应该更大一点。北邮与其说是扩充了你们的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你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西班牙作家这样说过。
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神。成千上万人的知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在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
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研究生?研究生必须拥有一小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xx主席的一句名言。接受过民族许多关爱,享受了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对于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
北邮的研究生,寻找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难,今天在座的314名硕士、17名博士都已经签了年薪5万、8万、10万甚至更高的从业合同。但是,不能忘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你们的同龄人,他们拥有5亿、8亿、10亿甚至更多的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新投入的浪潮中,北邮的研究
生,为了民[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
一个月以前,贝尔实验室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在庆典上,院长李大维博士亲口对我说,他组织并参加今年在中国的招聘面试工作,在考核优秀的名单中,绝大多数来自北邮,他还告诉我,贝尔(中国)的一项近期活动是举办系列科技前沿讲座,四个举办地分别选在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和北邮。北邮之所以能培养高质量毕业研究生,之所以能赢得国际科技界的尊重,原因有三点:
作为北邮的研究生,我相信,你们年轻的血管里已经注入北邮创新的血液,你们心中激动着的是创新欲望,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再见了,年轻有为的北邮毕业研究生。
祝你们前途无量
知识创新系统 篇6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吸收,提高信息质量,高校图书馆就要加强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加强对学生开展基于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知识服务体系的组成内容以及实现知识创新服务的途径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关键词:知识创新;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10-2
0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于知识信息需求的增长,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完善自身的知识服务系统,更好地实现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的功能。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目前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呈现出主要的三个特点,分别是用户需求的知识化、用户需求的专业化和综合化、用户需求的网络化和电子化。结合学生用户对于知识的需求特点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本文提出四个关于加强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策略,分别是图书馆要开放学生获取信息的服务、图书馆要开展摄像头在线直播的知识服务、图书馆要开展3D虚拟资源的服务以及实现外文资源中文化的知识服务,通过实现以上所说的四个服务,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用户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满意度,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全民的阅读意识。
1 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特点分析
1.1 用户需求的知识化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多种多样,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缺乏一定的有序性,给用户信息的获取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分散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然后构成具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化的知识信息。通过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搜索所需的信息,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1.2 用户需求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随着用户对于知识研究的深入,其所需求的信息的专业性也越来越高,因此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于知识需求也逐渐呈现出专业化。然而由于我国所设置的专业众多,其中许多专业都会出现交集的现象,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地呈现综合化。
1.3 用户需求的网络化和电子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部分用户都拥有个人的计算机,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也逐渐向网络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要想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图书馆就要实现知识信息的网络化和电子化,通过开放性的互联网系统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的搜索、阅读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各种信息。
2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分析
2.1 知识的组织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系统包含的内容有很多,首先是图书馆知识的组织,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组织的财富,图书馆组织通过知识的累积从而形成具有极大价值的知识链,如进行知识的储存和积累、进行知识的采集和加工、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分享、进行知识的使用和创新。因此,知识的组织可以说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础内容,也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
2.2 知识的挖掘
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中,图书馆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对各种隐形知识进行挖掘,例如对各大数据库的期刊或者引文进行挖掘,通过挖掘专业的期刊和引文可以对专业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次,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类聚或者链接,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具体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比如,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的时候需要进行文献的参考,则可以通过在相应的数据库上进行文献和期刊的搜索,这就是用户对于知识的挖掘。
2.3 知识的导航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也是图书馆的服务目的之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中还应该包括知识的导航,通过构建相应的导航系统,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图书系统中开展检索,而图书馆的管理者则兼备了网络导航员的职能。
2.4 知识的评价
虽然网上的知识信息数量众多,但是知识信息的质量是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的,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要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质量更高的信息,图书馆就要实现对知识的评价,通过评价来对知识信息进行筛选。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进行数据信息的评价要做好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工具的使用,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使用Yahoo来实现对数字信息的评价。
2.5 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构建知识服务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将知识的应用纳入到服务系统当中。通过实现对知识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知识信息的功能和效益。故此高校图书馆在构建知识服务体系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知识信息的获取和组织,还要注重对知识的应用。
3 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分析
3.1 图书馆开放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服务
图书馆的经营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程度来提高学生的知识丰富度,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知识服务,为了有效地减低图书馆的服务成本,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来实现获取信息资源的服务。在基于知识创新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免费知识信息资源的获取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简便性。为了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数量,图书馆应该快速增加电子信息资源的数量和类型,形成更加全面、类型更加丰富、格式更加多样、获取更加方便的信息获取体系。
3.2 图书馆开放摄像头在线直播资源的服务
图书馆开放在线直播的服务具有良好的优势,因为通过在线直播,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及时和直接地感受各地正在发生的视频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吸收程度。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结合传统的摄像头和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实现在线直播的服务,实现在线直播服务后,学生则可以通过图书馆来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进而更好地通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3 图书馆开放3D虚拟资源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D虚拟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利用,所谓的3D虚拟显示技术是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从而将现实中的三维物品进行三维的展示。由于利用3D虚拟技术可以让所呈现物品的视觉和音效都实现立体化,可以让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故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知识创新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就要加强开展3D虚拟资源的服务内容。比如虚拟校园,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虚拟校园来实现图书馆的3D虚拟化服务,通过虚拟校园,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来游览校园,在平台上,学生既可以对学校的校园场景进行规划,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来建立三维的虚拟大学。除了虚拟校园,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3D虚拟资源服务还有河北省的虚拟图书馆、珠穆朗玛峰的虚拟登山等。
3.4 图书馆的外文信息资源实现中文利用的服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也逐渐在实现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文信息涌入到我国,据统计,在全世界中的网络信息资源中,我国的中文信息资源仅仅占到总资源数量的百分之二,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图书馆就要实现外文信息资源为中文利用的服务。外文信息资源具有众多的优点,例如服务形式多样、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资源所获取的方式比较简便等。然而由于我国大部分人民的外语水平有限,无法直接阅读外文信息资源,故此为了提高对外文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图书馆应该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来为我国人民提供便捷的自动翻译服务,让我国人民可以更加直接地阅读外文信息资源。
目前,实现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要想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图书馆就应该更新自身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构建完善的创新的知识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侯家麟.知识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绩效及价值评估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 周瑛,刘天娇.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评价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02:55-59.
[3] 王海霞.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3.
[4] 张蓓蓓.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思考[J].现代情报,2010,04:165-168+174.
知识创新系统 篇7
1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系统中企业获取、消化、整合和应用外部知识的动态能力。参照Zahra和George[4]的吸收能力的维度划分,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主要受到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种能力的影响。潜在吸收能力确保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现实吸收能力表明了区域创新系统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运用和创新知识。由于知识吸收能力是隐含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内在过程中的能力,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测量,但是能力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因而,可以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作为能力的替代来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区域系统内的先验知识和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先验知识决定了区域系统内的知识存量,有助于各个地区从外部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好地消化和应用知识。政府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创新的环境,而且提供资金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现实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区域系统内的知识交流能力、应用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肯定的,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更新。应用能力反映了区域系统通过创新过程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其中,先验知识的衡量指标为研发投入(x2)、技术合同成交额(x2)、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x3)、研发人员全时当量(x4),反映了各个地区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的衡量指标为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x5),反映了政府对于科技支持的重要程度;知识交流能力的衡量指标为上网人数(x6)、本地电信业务总量(x7),反映了各个地区知识交流的程度;应用能力的衡量指标为国内专利授权量(x8)、出口贸易额(x9)和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x10),反映了各个地区知识应用的成效。
依据分析目的,选取全国各省份和直辖市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由于西藏和青海有些指标的数据偏小,所以在本文中省略了这两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实际选取的样本数为29个,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2005中国统计年鉴》和《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
2.1 原始指标的标准化
由于所选用的原始指标量纲不完全一致,因而需要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指标具有可比性。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授权量、出口贸易额和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用各个地区的企业数来标准化;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上网人数、电信业务总量用各个地区人口数来标准化。
2.2 因子分析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KMO为0.784,Bartlett值为592.491,P<0.001,从而表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可以运用因子分析。10个变量的共同度分别为0.989、0.925、0.974、0.963、0.850、0.941、0.920、0.799、0.984、0.990。这些变量的共同度都接近1,由此可见,这些变量对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通过对各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入特征值分别为7.08和2.257的两个公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0.799和22.570,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3.369,从而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包含了所有信息的93.369%,其后的特征值从0.346开始,急剧减少。见表1。但是这两个公因子的含义不清楚,因而运用最大方差旋转,选入特征值分别为5.198和4.139的两个公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1.979和41.390,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3.369。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情况如下,两个公因子的含义比较清楚。第一个公因子称为潜在吸收能力因子(PAC),主要与平均研发投入、平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平均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平均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有关,载荷分别是0.970、0.857、0.979、0.974、0.971,均大于0.8。
第二个公因子称为现实吸收能力因子(RAC),主要与平均上网人数、平均电信业务总量、平均各地国内授权量、平均出口贸易额和平均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有关,载荷分别是0.822、0.842、0.839、0.959、0.891,均大于0.8。
为了比较各个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大小,把公因子表示为诸变量的线性组合:
PAC = 0.97x2+0.857x2+ 0.979x2+0.974x4+ 0.971x5 + 0.537x6+0.376x7+0.486x8+ 0.01x9 + 0.076x10;
RAC=0.218x2+0.436x2+0.162x2+0.159x4+0.021 8x5+0.822x6+0.842x7+0.839x8+0.959x9+0.891x10
为了表示方便,这里线性组合中的所有变量值为标准值,仍用x表示。
将标准化的原始数据代以该线性组合函数,得到各个地区的两个公因子的得分,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个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的综合得分AC,即AC=(51.979 PAC+41.39 RAC) / 93.369
从表2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因子PAC上,北京、上海、陕西得分最高,分别为4.616 9、1.009 5和0.870 4,其平均研发投入和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以及平均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标值较高。陕西落后于北京3.746 5。贵州、海南、宁夏、新疆和福建得分最低,分别为-0.631 9、-0.716 0、-0.795 6、-0.549 6和-0.495 8,原因在于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以及平均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标值较低。
在第二个因子RAC上,北京、上海、江苏得分最高,分别为4.735 0、1.460 1、0.496 0,其中北京远远高于江苏4.239。山西、海南、贵州、宁夏得分最低,分别为-0.472 3、-0.540 0、-0.544 4、-0.558 1,其平均国内授权量较低。
综合考虑两个公因子,我们发现陕西、四川和山西都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分别排位在第3、4和13位,但是现实吸收能力排位却相对落后些,位于第12、11和26位。而广东、浙江、重庆和福建潜在吸收能力不高,位于第10、17、22和25,但是现实吸收能力的排位却相对靠前些,位于第6、7、8和18。从而可以看出,广东、浙江、重庆和福建与陕西、四川和山西相比较,能够更好地转化和应用新知识,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从各个地区的AC上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是前三位,其次是陕西、四川、辽宁。位于后五位的地区为江西、新疆、贵州、海南、宁夏。由此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吸收能力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然而,对于落后地区,其人力、财力和信息沟通渠道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创新系统外部的新知识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这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一致。
3 结语
区域创新系统中,一个地区无论其知识量如何,不可能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都领先,都需要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是潜在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上网人数、电信业务总量、授权量、出口贸易额和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是现实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因而,制定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能力的创新政策时,应该从这些关键因素上来考虑,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和健康的发展。针对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能力来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对于贵州、海南、宁夏、新疆这些落后地区,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基础薄弱,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应当重点分析知识的流动和应用,注重现实吸收能力的提高。②对于陕西、四川和山西以及广东、浙江、重庆和福建这些地区,前三个地区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后四个地区具有较高的现实吸收能力,因而,制定创新决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前三个地区来说,应该提供建立知识流动的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促进知识流动的畅通渠道。对于后四个地区来说,应该为了经济发展进行政策倾斜,加大研发和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知识的积累,增加知识存量。③区域创新系统中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应该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从而能针对变化的环境做出灵活的反应,而且能够通过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OHEN W,LEVINTHAL D.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2]COHENW,LEVINTHAL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3]KELLER W.Absorptive capacity:on the cre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1):199-227.
知识创新系统 篇8
关键词: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创新系统建设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途径不可能完全雷同。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点, 准确定位,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 分析该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实际情况, 提出发展对策。
一、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
沈阳拥有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在沈阳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这一特点在全国独一无二。沈阳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占沈阳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0%以上。沈阳装备制造行业门类齐全, 全国装备产品共216种, 沈阳能生产172种, 占70%以上。并且, 与装备工业产业关联度较大的轻工、石化、冶金、汽车等其他工业部门在沈阳也较为发达。
一般来说, 用当地份额LQ (Local Q uotient) 这个简单的就业率的比重表示产业的简单集聚度, LQ表示某区域产业的就业率占国家 (或地区) 产业i的就业率的比重。当LQ为1表明该区域经济产业的就业状况与全国 (或地区) 总体的就业状况相同。当LQ超过1.5, 通常被看成某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初始证据。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占工业的比重约20%以上。沈阳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就业额比率为45.3%, 全国的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就业额比率为23.53%, 因此,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简单集聚度为:LQ=45.3/23.53=1.93>1.5。由此可见,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基本形成。
二、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一)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
1. 参与者要素。
(1) 企业。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作为参与者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大。从行业分布看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机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共有企业446户,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从企业规模看, 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是骨干企业;从登记注册类型看, 内资企业是主体。 (2) 大学和科研机构。沈阳市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 现共有高等院校22所, 占全省总数的1/3还多, 其中包括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211工程”的重点院校;市级以上独立的科研机构132家, 占全省总数的40%,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601所等中央属研究院所。 (3) 政府。沈阳市政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2. 资源要素。
(1) 纯技术资源。在纯技术资源上,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基础雄厚, 高水平的实验室、研发中心数量众多。其中拥有国家重点实验9个, 博士后科研活动站26个,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个;建有东软为龙头的全国软件产业化基地、新材料国家知识创新基地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国家自动化工程中心等8个国家级先进技术研究和工程化中心等。此外,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通讯信息网络健全, 两座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共有藏书520万册。 (2) 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上, 截至2004年, 沈阳拥有装备制造业人才45万人, 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数量的33%。从学历上看, 硕士学历以上人才5000人左右, 大学本科14万人, 大专3万人, 中专9万人;从类别上看, 高素质的科研类人才数量众多, 截至2004年,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47个地方属以上的研发机构中共有科技活动人员7044人, 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4155人。
3. 活动要素。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各自从事生产和研发的活动。2004年, 装备制造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为1200余家, 科技经费筹集总额180763.3万元, 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57765.6万元, 科技活动人员25418人, 科技开发项目2380项, 拥有发明专利80余项, 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机构71家, 科技投入与产出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截至2004年, 在全市3.5万台生产设备中, 15%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沈阳生产的77种主要装备产品中, 44种在技术水平方面居国内首位, 有29种产品列亚洲前5位, 18种产品列国际前10位;我国能生产的24类210种重点成套技术装备中, 沈阳可生产1/3。例如,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而且先后解决了机器人操作机优化设计技术、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技术、机器人作业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 取得了几十项专利, 开发出了一系列机器人及周边设备产品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 其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沈阳市政府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 制定《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 推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试点方案》;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科技三项经费、封闭贷款、贴息贷款、科技贷款等方面的支持等。
(二)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结构分析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一层次中, 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强, 基础科学型技术知识储备雄厚。例如东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校, 有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 博士后流动站10个, 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首批进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研究所之一, 自1970年以来, 共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0多项, 确立了包括在语音技术、中文信息处理与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理解、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生产过程与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优势领域等等。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二层次中, 产业共性技术知识较缺乏。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布局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 没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明确的区域分工和功能定位, 同一区位的企业没有建立起密切的技术、生产、销售和其他方面的功能关联, 由于对优势主导产业起支撑作用的关联配套产业的发展被忽视, 使沈阳装备业集群缺乏整个产业链意识。例如, 在整机生产、成套能力较强的行业, 相关零部件、元器件制造业往往不发达 (如机床制造业) ;零配件制造业较发达的行业, 沈阳在整机生产上又不具有优势 (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因此,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缺乏可在产业内共享并对产业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的共性技术知识, 这不仅使优势企业自身优势难以维系、提升, 而且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难以形成。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三层次中, 核心企业的生产能力较高, 企业的生产工艺类技术知识发展水平较高。例如,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的4年内, 使其所研制和生产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从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发展到目前的六大门类22种产品;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建厂50年来, 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经历了从仿制仿型、改进改型到自行研制的发展过程,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专长, 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等。在该系统中, 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类技术知识的研发, 企业的自主生产研发能力较强。但是该系统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缺乏, 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较缺乏。这样的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没有完全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行业群中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优化不充分, 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较慢。在产品研发、整机制造、零配件加工、协作配套及大型集体项目的招标筹划、项目分析、设计、管理、咨询、施工、运行等方面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配套协作体系。综上分析,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处于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二个演化阶段, 即双层次阶段。但是,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是大型企业集群, 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 双层次阶段所不同的是,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内的技术知识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系统的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 而经济代理之间的合作非常少, 缺少对产业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关键技术知识的合作创新。
三、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可知, 该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目前处于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的第二阶段——“弱互动创新系统”阶段。由于该阶段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基础雄厚, 企业内创新数量较多, 而企业间互动合作较少, 因此, 结合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目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该系统向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第三阶段演化、完善的若干对策。
(一) 增强系统内参与者要素的合作意识
第一, 培育经济代理之间的合作竞争意识, 实现成员企业的双赢发展。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要在观念上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竞争导向,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 存在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及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创新风险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第二, 促进集群学习团队的建立和形成集群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要鼓励集群成员参与团队的建立, 使团队成员能够建立创新导向的共同兴趣, 让每个成员的技术知识能够成为整个产业集群“俱乐部知识”的一部分, 促进企业间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集成, 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 建立完善的合作渠道和沟通网络。合作渠道包括合作创新、合作市场开发、生产过程合作等;沟通网络包括正式沟通网络, 如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制度, 正式组织形式的沟通网络和非正式组织形式的人际沟通网络等。
第四, 创造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环境, 提供共性技术知识开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设施, 并通过多种途经促进参与组织的经济主体积极自愿的合作, 减少合作的交易费用。
(二)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关键性技术知识的研发
第一,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甚至同行业企业之间都应该加强沟通协作, 比如可以通过联合技术开发等形式来解决一些共性技术知识难题, 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 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 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
第二, 共性技术知识是研究开发过程中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技术知识, 政府应选择共性技术的组织模式, 使得组织的科学研究成果完全共享, 技术成果部分共享, 形成技术联合体、R&D合作/技术联盟等形式。
第三, 重点扶持一批大企业在本企业内或依托研究机构建立基础性研发机构, 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力量建立技术中心, 研究开发共性技术知识、关键技术知识, 培育创新能力。鼓励这些重点扶持的大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合作, 提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 联合攻关。鼓励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或转化为高科技企业, 分行业制定并实施对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计划。
第四, 定期发布对各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定期公布必须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以更好地推动和支持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强, 王缉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 2008
[2].中国科技部.动态信息.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4
[3].郭胜伟.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4
[4].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气势如虹.中国经济网—宏观经济, 2005
[5].韦伯.工业区位论 (1990, 中译本) [M].商务印书馆, 1997
知识创新系统 篇9
关键词:创新,知识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一、对创新导向型员工绩效管理系统认识上的误区
创新导向型知识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和控制导向型的传统员工绩效管理系统有着极大差异, 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 企业往往会简单沿用自己所习惯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创新。对创新导向型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认识容易走入以下的误区:
“创新可以被周密计划”。通常, 绩效管理是依据主管与员工之间达成的协议来实施的一个动态沟通过程。其中绩效计划是传统员工绩效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预先制定的满足SMART (即具体、可以度量、能够实现、可以观察、完成期限确定) 标准的绩效计划可以发挥引导员工的行为以达成职责目标的作用, 但对于发散性强、不确定性高、工作职责模糊的创新活动, 计划制定越周密, 其偏离实际创新进程的程度可能越大, 其对知识员工行为的影响力就会越弱。
“创新绩效评估针对员工个人”。创新常常是组织内外多人合作努力的结晶, 它对创新者知识、经验、能力、洞察力等的要求是员工个体无法单独胜任的。如果创新绩效评估仅局限于对员工个人的评估, 而忽略和歧视其余创新团队成员的实际贡献, 将会给组织的创新氛围带来毁灭性影响。
“主管评判员工的创新绩效”。在绩效管理中, 收集与被评估者绩效标准有关的数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只由主管进行收集和评判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并且数据的可靠性及评级的公正性常常会引发争议。对于知识员工而言, 主管并非在专业技能上全面超越下属, 下属的创新工作又具有难以观察与度量的特性, 因此把对他们的绩效评估完全交与主管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创新绩效的评价看最终成果”。由于创新无法在事前进行周密计划及精确量化, 并且创新面临极大的失败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涉及多个员工及不同部门, 如果以是否创新成功作为绩效评估的唯一依据, 不仅在事前无法激励创新参与者, 一旦创新失败也容易诱发创新团队内部及参与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和指责。
“没有压力就没有创新”。绩效评估的结果如果不能与奖惩系统实现对接, 将被视为绩效管理系统的缺失甚至失效。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公司在年末实行强制分布式的绩效评估, 基于对员工前一阶段绩效的比较, 被排在等级最低组的员工有可能被“末位淘汰”掉。这种充满压力的机制看似优胜劣汰, 但会从根本上危及企业中的创新活动。创新成败不仅不能等同于绩效优劣, 更致命的是处罚失败者会使员工回避风险, 因循守旧。正因为如此, 就连使用末位淘汰制的标杆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也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对创新员工的强制分布式绩效评估。
以上误区警示人们, 缺乏鼓励创新内核的控制型员工绩效管理系统要么在创新性组织中沦为徒有其表的空壳, 要么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乃至扼杀组织中创新的成长。
二、影响知识员工创造力发挥的组织环境因素
创新是用以发明或改进一项产品、工艺或服务的新想法或新思路。组织的创新能力是员工之间创造力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产物。舍此之外, 组织的创新能力既无所依附, 也变得无法理解。
Amabile等人利用创新气氛评估量表对影响知识员工创造力发挥的组织环境因素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组织员工创造力的发挥除了受人格等个人因素影响外, 还受到组织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他们指出组织内部环境中既有促进员工创造力发挥的因素, 也有阻碍创造力发挥的因素。我们在Amabile的组织环境影响因素框架基础上, 把两类因素、因素所含变量以及变量的涵义进行了整理和修改 (见表1) 。
促进员工创造力发挥的组织环境因素有:组织对创新活动从组织文化、经营战略到保证机制、实现途径的大力支持;参与创新的员工在时间、资金、材料、设备、信息上有充足的保障;主管和员工建立起高质量的互动关系, 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 在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各种所需的帮助, 对承担高挑战性任务的下属展现信心;所在团队的团队效能大于成员能力总和的协同效应表现明显, 成员之间的沟通平等开放, 大家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承担自己的责任, 同时承担对团队及对伙伴的责任;工作任务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挑战性, 这些工作给知识员工带来极高的内在激励。
阻碍员工创造力发挥的组织环境因素有:完成创新任务的时限过紧, 组织对创新取得成功的期待过高, 员工对创新失败遭致处罚心存焦虑;组织文化安于现状、回避风险, 或是拉帮结派、争斗不断, 都将是阻碍员工发挥创造力的大敌。
三、创新导向型知识员工绩效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为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而实施的管理过程。综合前人的研究观点,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从流程角度看, 主要是由绩效规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以及绩效激励四个子系统所构成。创新导向型知识员工绩效管理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绩效管理系统, 基于以上对影响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因素的分析, 本文提出这一新型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见图1) 。
(一) 绩效规划子系统
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绩效计划必须清楚地说明期望员工达到的结果以及为达到该结果所期望员工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技能。创新绩效规划需要企业高层领导与知识员工就组织经营战略及发展目标通过双向沟通取得共识, 共同分析预测环境中诸如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发展趋势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对于公司需要通过创新以获得突破的领域形成一致意见, 从而制定创新绩效规划。当然, 这里的规划只是表明经过领导层与创新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后对于未来创新方向的大体判断, 这在一方面为公司今后在哪些领域投入创新所需的充足资源进行决策, 另一方面也为知识员工在计划规定的方向内自主创新预留了一定空间。
美国3M公司以市场需求来确定研发的方向。研发项目启动前要经过从技术、生产、经济、法规四个方面进行的可行性论证。公司的创新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每年, 3M公司都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3M公司的创新秘诀之一就是努力创造一个有助于创新的内部环境, 在研发投入上公司通常要投资年销售额的约7%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 这相当于其他公司的2倍。
(二) 绩效辅导子系统
创新绩效辅导是主管和知识员工共同开展创新活动, 为创新团队主动消除创新障碍的过程。它是连接规划和评估的中间环节。主管在其中应发挥好教练作用, 运用自己在职位、人脉上的优势帮助下属清除创新过程中在组织文化方面遇到的各种阻力, 为优化创新团队的外在环境提供各种帮助;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化解合作创新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各种误解和冲突;对于创新过程中发现之前的创新绩效规划确实落后于创新进展的情况, 主管人员一方面适度包容下属的某些“离经叛道”行为, 另一方面可以为制定新的更具前瞻性的绩效规划做好准备。
(三) 绩效评估子系统
绩效评估是指评估主体根据关键绩效指标, 对员工及团队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周期性测定与评价, 并且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创新绩效评估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首先, 它注重对员工创新过程的评估胜于对结果的评估。由于大多数创新项目无法成功, 因此应注重对知识员工在创新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动力、努力程度、专业技能等“个人特征”进行评价, 同时还要对他们的知识分享行为、自主学习、积极协作等“行为特点”进行评价, 最后才是对创新项目进展情况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 即使创新未能成功, 也要对创新人员在项目原理探索、试错经验发现上的收获进行客观评估。
其次, 它注重质的评估胜于量的评估。对创新人员进行评估的关键绩效指标多为思维开放性、建设性质疑能力、冒险性、坚韧性、学习力、责任感、积极沟通、团队合作等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较少。
第三, 它注重员工自己及同事的评估意见胜于主管的评估意见。创新绩效在评估主体和客体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 知识员工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 了解本人的创新进度, 应积极发挥创新者在创新绩效评估中的主体作用。为避免不客观自我评价的风险, 应加大团队其他成员评估意见所占权重。例如, 谷歌公司从期刊编辑部评价来稿质量的同行评议制度获得启发, 在创新项目立项及创新成果评定阶段, 广泛采信同事评价意见。
第四, 它注重对创新团队绩效的评估胜于对员工个人的评估。创新绩效多是创新团队集合不同成员的知识、经验、专长而协作攻关的结果, 因而对创新绩效的评估应注重对团队学习、团队协作、团队职责及团队产出等作出评价。
最后, 它注重中长期评估胜于短期评估。创新是困难复杂的, 也是无法完全预期的。即使创新成果得以产生, 然而商业运作是否成功, 多长时间成功同样难以预料。因此短期评估无法准确地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 绩效激励子系统
绩效激励是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员工实施激励的过程。由于创新绩效评估所具有的以上特点, 创新绩效激励也带有注重团队激励、重奖创新成果的同时也奖励创新试错, 宽容失败、终期激励与阶段激励相结合的鲜明特色。激励方式包括薪酬奖励、职位晋升、培训奖励、
岗位调动等多种类型。对于那些在创新绩效评估中获得好评的员工, 公司将赋予其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精神激励对于知识员工往往能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苹果公司曾经这样奖励为公司研发出麦金塔 (Mac) 某型电脑的员工, 郑重其事地请他们逐一签下大名, 并且把他们的签名全部铭刻到该型电脑的内部。值得指出的是, 企业虽然需要利用绩效激励来对员工的贡献进行实事求是地公平认可, 但绝不能将员工的每一步进展都与金钱奖励挂钩, 那样做只会在创新过程中阻碍知识员工进行风险性的尝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创新导向型知识员工绩效管理系统需要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 才会取得最佳效果。这种运行环境简单来说就是确保高创造力者源源不断进入企业的招聘系统;创意无障碍流动的全通道信息沟通平台;健全可靠的知识管理系统;弹性灵活的组织结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Robbins, Stephen P., Judge, Timothy A.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2007.
[2]Amabile, T.M., Conti, R.Lazenby, J., &Herron, M.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5) :1154-1184.
[3]Hackman, J.R.&Oldham, G.R.Motivation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Test of a theor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6 (16) :250-279.
[4]杨晶照, 杨东涛, 曹亚东.创新导向的绩效管理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3.
[5]Greenberg&Baron,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7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2000.
知识创新系统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铁路,劳资关系,管理创新
1 知识经济条件下铁路系统劳资关系的创新
1.1 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增多急需要改善劳资关系
随着技术进步, 铁路系统更是快速发展, 为适应铁路多元化经营发展的战略需要, 铁路系统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多, 这些人才拥有先进的理念, 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能够为铁路事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是推动铁路系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类人才的激励有两个特征:
首先, 这些人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他们一般都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 能够以更少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工作, 同时, 他们可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创造性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而有利于促进铁路系统的发展。
其次, 这些人才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对于知识型技术型人才来说,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带有一定的研究性创新性, 这就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不能只顾单位当前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而忽视他们的待遇和激励机制, 一个企业或单位要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定要有长远的激励政策, 留住人才, 使人才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1.2 高级管理人才的增多需要改善劳资关系
高级管理人才是铁路系统推动铁路系统大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铁路系统改革的深入推进, 铁路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激励体系来进行激励。一方面, 面对全面提升的工资水平, 以及日渐稀缺的高级管理人才, 铁路系统必须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 才能在供小于求的高级管理人才中获取足够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 对于高级管理人才而言, 同样必须保持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 必须紧跟国际潮流, 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这就需要激励体系能有效地对这类人才进行激励, 从而在推动铁路系统大发展的同时, 实现高级管理人才人力资本的增值。
1.3 其他人才的变化需要改善劳资关系
首先, 要进一步关注职工个人价值与单位价值的实现。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下, 职工更多的是服从于岗位工作的需要, 缺乏对职工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的关注。
其次, 绩效激励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对于大多数职工而言, 其基本工资相差不大, 工资结构没有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有效的反应, 而职务晋升跟工作绩效的关联度也有待提升, 特别是对于普通技术人才, 其职务晋升难度更大。这表明当前的劳资管理体系还需细化。
2 知识经济条件下铁路劳资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既定的劳资管理模式影响劳资管理改革
对于铁路部门而言, 当前劳资关系改革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要打破既定的劳资管理体系。首先, 既定的劳资管理体系已经运行很多年并形成了既定的利益群体, 推动劳资管理体系创新, 很难实现帕累托式的改进。其次, 铁路系统的国有身份妨碍了劳资管理关系的深入推进。在我国, 铁路部门的员工大多属于“国有”, “铁饭碗”的思想根深蒂固, 劳资关系相对稳定, 大多数职工也已经习惯这种工资水平相差不大, 干多干少所得报酬差别不大的状况, 要推动这种改革, 更多的是增加某些利益群体的利益, 而不能轻易消减或者解聘某些利益群体的利益, 这就决定了整个部门的运营成本会不断的上升, 不利于劳资关系的梳理。
2.2 行业的特殊性影响劳资关系改革
铁路行业非一般的竞争性行业, 有着自身的特征, 这影响了劳资关系的改革。一方面, 铁路部门属于国家的战略性部门, 其工作时间跨度较长, 并且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种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要求政治上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思想上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而技术上的优秀性则次之。这使现有的劳资关系改革不能简单的以绩效来进行评价。另一方面, 铁路部门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也影响了劳资关系的创新。当前, 随着铁路大提速和铁路网的拓宽, 部分经济发展落后, 气候条件较差的区域需要大量的员工, 这类员工的工作条件使得其工作绩效会受到影响, 从而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2.3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现状影响了劳资关系的改善
在铁路部门, 由于其工资、福利、奖金相对较为优厚, 因而劳动力供需关系一直是供大于求, 在这种条件下, 职工工资、福利以及奖金的确定更多的是管理层根据现实情况, 适度调整而来, 缺乏劳资双方的协商, 这种劳资关系的长期存在一方面影响了管理人员的观念, 使得其对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变得不那么重视, 而职工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他们缺乏有效的渠道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这就使得劳资关系的改革也很可能变成管理层的战略举措, 缺乏劳资双方的沟通互动。
3 完善铁路系统劳资关系的思考
3.1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改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铁路系统的现状, 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种指标要具有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要求, 要根据德、能、勤、绩、廉、健等方面来设计。
其次, 要科学的选取绩效考核的计算方法与权重的确定方法。对于绩效考核的方法, 目前采用的主要有层差法、减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说明法五种。根据铁路部门的实际情况, 以及具体操作过程的复杂性, 可以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而对于权重的确定, 由于部分指标缺乏再次, 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当前, 部分铁路系统单位更加注重考核过程, 但是对于考核结果的运用则相对弱化。可以通过将考核的结果与员工薪水、福利、工资、晋升, 以及职业培训相结合, 使得绩效考核的短期作用和长期作用尽可能的得到发挥, 从而推动劳资关系的改善。
3.2 建立完善的劳资协商制度
建立完善的劳资协商制度,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要从制度上对职工待遇确定的方式进行修改。要改变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确定薪酬数额和结构的方式, 更多地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单位、工会、职工三方薪酬协商制度;其次, 要建立职工利益诉求制度。通过电话问询、网络平台、职工信箱、基层领导定期同职工谈心等多种方式, 建立完善的职工利益诉求制度。特别是对于基层工作人员和刚参加工作的员工, 要更加注重其利益的表达:再次, 要建立完善的职工信用管理体系。当前, 劳资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职工离职的便利性, 这就使得组织对职工进行长期激励面临困惑。通过建立完善的职工信用体系, 将激励体系与个人信用结合起来, 以此改善劳资关系。
4 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 社会生产将以知识生产为主, 而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主体的时代, 未来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掌握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 铁路系统应制定、实施科学有效的劳资管理方案, 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一支跨世纪的学习型的一流职工队伍, 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加强对人才理论研究、学习, 弄清传统人事管理与劳资管理的区别, 转变观念.明晰思路, 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技术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胜涛.浅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9期.[1]张胜涛.浅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9期.
运营知识资本创新网络价值 篇11
新经济的竞争是对知识和知识工作者的竞争,是对知识资本的竞争。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经营者的核心内容。现代经济领域的风云变幻,涌现出了大量的资本家,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资本运营的壮丽篇章,为我们总结知识资本运营的经验和研究知识资本运营的规律提供了客观的知识财富。
北京福来得学校校长王振光先生通过多年对知识资本运营的实践和研究,创造性地把知识资本运营归纳为具体的运作内容,即学习组织、知识管理、创新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管理和网络化建设。他强调指出其中培训管理是知识资本运营的常规手段,网络化充当知识资本运营的环境建设,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运作规范。
知识创新系统 篇12
国家创新系统应由知识生产和应用两个子系统组成
综观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历史, 可以看出, 人类的创新活动分为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应用两大类。其中知识生产以知识的不断扩展丰富为目标, 前沿是“没有边界”的, 因此, 具有生发特质。而知识的应用则是以知识向着某些应用目的集成为特点, 是以“人类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为导向, 具有收敛的特质。
尽管通过知识的应用活动也能够增加知识的积累, 如技术科学。而知识的生产活动也需要应用条件的支撑并可能形成新的应用, 如科学仪器。但科技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这两类创新活动, 由于其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目标, 因此, 分别属于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并共同构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影响该系统运转的内在动力是人类的求知欲望和各类发展需求, 而外界因素则是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与资源条件和基础。
知识生产与应用两个子系统相根互动、交替发展
在人类进步发展的历程中, 知识生产和应用两个子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整个创新活动的基本发展特点, 即新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新的应用, 而应用创新也会为知识的生产提出新的问题, 推动知识的进一步更新。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的过程是一个在外界条件约束下, 循序渐进,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是螺旋上升, 交替在创新系统的演变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过程。而外部资源的引入, 则需要与内部资源相协调匹配, 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 我国在创新的路上既没有捷径可走, 也难以跨越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 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的主要作用是开阔视野, 吸取经验, 加快发展速度, 但自身发展所需经历的阶段却是无法跨越的, 是无法通过引进和照搬所代替的。知识从生产向应用的演进, 是在已有基础上,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条件的限制下, 结合自身需求, 通过自主思考向前发展的过程。这也应是自主创新的精神内涵所在, 同时, 增强知识的学习和扩展能力, 也是提高应用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
知识生产和应用系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对于创新系统的影响作用交替渐变的特点还可以看出, 知识的生产和应用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过程, 任何一种应用的形成, 都是通过对众多知识的集成、积累而产生的;而在经历了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过程后, 随着需求的提升, 现有应用又会渐渐被新一代的应用所取代, 同时也会触发新的知识生产活动的开展。
如果在知识的生产阶段就一味追求应用目的, 则会由于过于功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此, 如果没有知识应用系统的主动和努力, 仅对知识生产系统的研究成果追求产业化率, 一定是件令人失望的事情。而对于以产品原型为研发目标的应用研究成果, 如果难以获得应用或产业化, 那么不是因为在立项初期对需求的分析不够, 或是核心技术还不成熟, 或是这个项目本来就不该立, 问题一定发生在项目的开端, 而不是后尾。
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 应以明确的目标用户和成熟的技术为基础。没有明确目标用户的产品原型的应用或产业化, 难以通过研发后期的成果管理而奏效。所以, 成果管理的主要任务应是促进新知识的扩散, 提高其在知识应用系统创新活动中被选择应用的可能性, 而不仅是为成果找企业谋求产业化。真正具有产业前景的产品原型研发动意的提出与产业化, 都应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主动性的环节, 需要外部的配合, 或许是研发过程、资金投入, 或政策条件, 而不应是其他。
一个正常有效的创新系统应该是内容协调、结构平衡的系统。两个子系统既不能偏废, 也不能相互代替, 否则, 就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轻则运行不畅, 重则停滞不前。因此, 创新活动的组织, 既要注重知识的生产, 也要重视知识的应用。如果要求一切创新活动以应用为目标, 必然会限制知识的扩展;如果只求知识的新奇, 而对应用需求毫不顾及, 也会使知识的生产失去意义, 降低社会的整体创新效率。
创新系统运转的动力及各主体的作用
我国保持国家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是需要人的控制, 还是系统会自发地寻求稳态、趋于平衡?或者是社会、市场会做什么, 政府又该做什么?这是需要我国进一步研究和深思的问题。
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企业的社会角色是为人类生产、生活需求提供各类产品, 是知识应用的推动者;科研院所、高校的社会职责应是主动探求知识的增长, 为应用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也通过培养人才, 作为知识的载体, 将知识扩散和应用到各类创新活动中去, 是知识生产活动的推动者。而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在于推动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普遍意义, 特别是符合本国自身发展逻辑和整体需求的公共技术与知识的生产, 体现战略性;另一方面则应通过适宜的政策、环境建设, 为两类创新活动的开展, 为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 创造更好的支撑环境和条件平台。
一个有效的国家创新系统, 应该可以使科研院所、高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和国情特点认识的同时, 为应用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手段, 并培育出具有探求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人才;而企业则能够在有效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在国家整体发展条件和要求规范下, 不断提出技术应用需求, 触发知识的集成和应用创新, 升级产业技术, 开发新产品。因此, 国家创新系统具有以自组织形态演变发展的特点。而产学研结合, 则应是体现在整个创新系统中的宏观互动与结合方面, 也是具体创新项目的合作。
另外, 政府主导下的创新活动对于创新系统的运转, 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主导的创新, 通常是通过专项或计划形式组织开展的, 有可能需要知识生产和应用两类创新资源共同参与, 以促进对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或应用意义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形成, 促进对国家未来发展和安全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发展的国家创新行为。在这类创新活动中, 政府实际上是作为创新主体之一出现的, 而不仅是一个政策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