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组织创新探讨论文(共12篇)
知识管理组织创新探讨论文 篇1
一、认识创新
“创新”的概念最早出现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正式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 并强调创新是“历史上不可逆转的变动”。实现创新有五种途径, 即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 以及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熊彼得提出, 创新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创新催生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供应来源以及新组织形式, 带来的不是价格竞争, 而是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供需模式。在这个破坏性过程中, 旧模式土崩瓦解, 新模式应运而生。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而应该经过一段平稳的过渡时期。
同时, 创新也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笔者认为, 创新的直接诱因有两点, 可将其划分为需求型创新和供给型创新。需求型创新是指, 创新建立在消费者对新的产品的需求上。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从最初的语音通话到后来的影音功能, 再到现在的智能上网, 手机的附加功能日新月异, 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核心功能。需求型创新通过重组生产要素和生产手段开辟新的市场。与之不同的是, 供给型创新不是受消费者启发, 而是主动地引导消费者。这类创新极大程度上依赖个人才能以及长期研发。电话、蒸汽机的发明就属于供给型创新。供给型创新不是通过重组原有的生产要素进行的, 而是通过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来实现。它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 从而引发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无论是需求型创新还是供给型创新, 创新都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创新向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过去。即便创新的过程引发了新的问题 (如塑料饭盒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 人们也会采用新的创新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不是选择倒退到创新之前的状态。
二、创新的诱因
需求型创新和供给型创新在很多时候都难以严格的区分。已有的研究将创新的诱因细分为五个方面。
1. 技术推动。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早期以Timmers、Amit和Zott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1~2]。其后又有学者区分了普遍适用性技术和特定应用性技术, 提出了为了使普遍适用性技术市场化, 必须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一观点。对于研发企业, 新的技术市场固然要依托新的商业模式, 但新的商业模式要以技术创新为前提。
2. 需求带动。
并不是所有创新都始于技术创新。实证研究表明, 仅仅依靠重组生产要素或调整经营模式也能为企业开辟一片蓝海。当绝大部分航空公司正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时, 美国西南航空做出了惊人之举———停止供应午餐, 并削减了机乘人员。通过重组要素, 美国西南航空在廉价短途旅行业务上获得了空前成功。
3. 竞争压力。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新的竞争者、新的政策、新的行业规则出现后, 原有盈利空间被挤占甚至完全消失。没有特定商业模式能应用于一切环境。Venkatraman和Henderson (2008) 发现, 当技术和经营方式变革带给企业的压力达到某一临界点时, 企业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
4. 创新文化。
企业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协同形成了以全员创新为中心的创新型企业文化[3]。作为非技术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文化是推行全面创新管理的重要保障。约翰·奇曼认为:“技术不会与其内涵的文化真正分离。”[4]创新课题的文化特征表现在创新产品所蕴涵的主体文化信息以及创新产品的社会使用所传递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5]。此外, Jasswalla和Shane等的研究也表明, 创新型企业文化能够不断激发员工创新性, 使员工达到对组织创新的最大认同。
5. 系统、开放的环境。
随着专业化分工、市场细分以及商业环境改善,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 单一企业难以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行业。现代企业抛弃了零和博弈的传统思想, 倾向于建立战略联盟。Amit和Zott (2009) 认为, 商业模式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若干活动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越过企业边界, 使企业和他的商业伙伴都能创造价值。这一切都得益于系统开放的环境。系统性体现在任何企业, 无论行业、规模、性质, 都处于同一经济环境下 (即同一系统中) , 构成社会发展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开放性体现在企业愿意用自己的技术、市场或自愿去交换对方占优的生产要素, 并且有相应的法律、文化、奥德等因素来保护这一交换的顺利进行。
三、管理创新分类
根据Daft提出的双核心模型, 企业创新主要分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组织结构、流程、文化、管理制度、控制系统以及协同机制等非技术方面的创新[6]。
1. 以创新主体为依据, 管理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
自主创新是企业首创的某种管理模式或管理方法, 是绝对意义上的创新。由于这种创新内生于企业, 通过企业日常经营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总结而来, 因此更加具备企业文化的兼容性, 易于被全体员工接受, 实施阻力小。模仿创新在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进行调整, 或通过学习、模仿别人的创新行为, 吸收已有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 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方法, 是相对意义上的创新。模仿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式。较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更易于取得, 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少。但这样的“拿来主义”也带来了企业文化冲突等弊端。所以, 管理方法的模仿具有高风险、磨合期长等特点。合作创新充分利用了不同企业的相对优势, 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前提, 以相互信任、共同参与为基础, 以互利共赢、分担风险为核心是大型企业最常采用的创新方式。
2. 以创新客体为依据, 管理创新可分为管理集成创新和管理非集成创新。
管理非集成创新是单项创新模式, 不具备集成的特色 (主体行为性、整体优化性、功效非线性、内容相容性、功能互补性) [7]。管理集成创新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集于一体, 按集成范围可分为管理内集成创新和管理外集成创新。 (1) 管理内集成创新是管理单元与管理单元之间的创新。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的准时生产方式 (JIT) 。 (2) 管理外集成创新是指管理单元与生产技术单元等的集成创新。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
四、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分析
商业模式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Henry C和Richard S.R探讨了商业模式对新技术获取市场价值的支撑作用, 认为商业模式作为一种转换机制, 是将新技术转化为价值创造和获取利益的必经过程。
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四种效应。 (1) 吸引效应。新的商业模式必须要引起消费者和投资者注意, 尤其是消费者的兴趣, 以至可以创造新的顾客。吸引效应使企业获得短时利益。 (2) 认同效应。吸引效应只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业绩, 认同效应则保证了企业持续获利。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也完美地解决了顾客的问题, 得到了包括潜在投资者的认同。 (3) 壁垒效应。如果新的商业模式在利益相关者关系构建、顾客方案解决、定价方式选择等方面相互照应, 形成了稳固的有机整体, 就会产生阻碍竞争者进入的壁垒, 进一步确保了企业持续获利。 (4) 适配效应。适配理论认为, 系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系统内外部各要素之间达成了相互适配的状态。壁垒效应已经将竞争者阻挡在市场之外, 最后一步就是商业模式和战略决策的适配。
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业务发展相互交织, 互为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开辟了新市场, 带来了新业务;而新的业务又在原有商业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个过程循环往复, 无始无终, 每一过程都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每一阶段都始于顾客价值主张 (Customer) , 经过问题解决 (Solution) 和盈利模式设计 (Planning) , 最后到达战略匹配 (Match) , 即C-S-P-M-…-…
在C阶段, 独具慧眼的企业家发现隐性商机,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面向新机遇的顾客价值主张 (CVP) 。这一阶段进行的是小规模经营活动, 特点是吸引效应带来的消费者的高期望与经营流程规范的纰漏引发的低效率并存。
在S阶段, 企业得到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同, 经营活动达到量产水平, 商业模式效能较C阶段有所提升。效能由期望和效率决定。在S阶段, 由于消费者逐渐熟悉新的商业模式, 以及竞争者模仿等因素, 期望可能略有下降。但由于新资金注入使经营规模扩大, 商业模式整体优势开始显现, 带来效率的提升。所以这一阶段的商业模式效能总体上升。
在P阶段, 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市场范围也更加广泛。业务运营过程将牵涉更多行为主体, 包括新的顾客、新的合作者以及新的利益相关者, 需要设计新的盈利模式。新盈利模式的构建、尤其是关键规则的构建, 导致效率显著提升。
在M阶段, 企业在为此已有的经营规模下, 将焦点放在商业模式与战略决策匹配上, 以实现战略差异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效应。在商业模式效能方面, 由于P阶段的壁垒效应, 竞争性模仿导致的期望下降程度减弱。而各环节系统整合的优化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企业战略的价值创造能力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Timmers, 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 1998, (2) :3-81.
[2]Amit.R, and Zott.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6-7) :493-520.
[3]许庆瑞, 朱凌, 王方瑞.海尔的创新型“文化场”——全面创新管理研究系列文章[J].科研管理, 2005, (2) :17-22.
[4]约翰.奇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周广发,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77-141.
[5]林慧岳, 郭素芳, 陈万求.技术创新的文化考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2) :59-63.
[6]Daft R L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 :193-210.
[7]海峰, 李必强, 向佐春.管理集成论[J].中国软件学, 1999, (5) .
知识管理组织创新探讨论文 篇2
二、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意义
第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受财政经济影响。其一,高校教育并非义务性质。社会形势的发展使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逐渐被人们接受,高校财政资源有所提升,另外,高校所获得的相关服务费用也有一定增加,因此高校财务方面变化加大,管理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推行,为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对相关单位部门管理进行合理配置与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满足高校后勤社会化需求。随着社会进步与改革,高校的后勤部分逐渐走出原有的高校行政机制,具有了自主经营性质。这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也是一种考验,表面上的分离导致实质中财政与权力混淆不清。后勤部门的独立用人、资金调用等对高校财政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满足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部有关领导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对高校管理有效加强,并将其财务管理放在首要地位。包括对经费流通的监督、投入所带来的收益等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改善,研究分析学校自身存在状况,并加以解决,以推动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财务环境的改革发展下,想要更好地适应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从全方位进行了综合性改革,但在目前一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改革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管理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由于高校接受国家投资,但却执行独立的资源人力管理,并没有承担有关的责任制度,因此对财务资源的管理与监督还不到位,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改革造成一定困扰,减弱了相关的创新性。[1]第二,管理体制科学性需要增强。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执行的制度对学校财务部门的财权责任分担造成一定的矛盾性,财务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模糊不清,使财务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合理的进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第三,缺少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系统是对财务资源利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可以对学校各项财产的去向与使用进行合理考察,并且及时采取对策进行优化改善。但目前一些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学校自身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3]第四,管理人员素养还有待提高。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对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是一些高校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办学国模的扩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导致的,从而营销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相关对策
第一,构建合理的监督制度。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机制创新中,首先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制度,其中包括对财务制度、监管体系的完善、相关机构执行力的提升等等。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有效机制的实施与控制,建立与当地政府、社会大环境三者之间的监督与互动,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性,同时也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提高财务管理科学性。以财务管理的观点分析,对于资金的流动管理比盈亏状况更要关注。例如将信贷资金规范到财务预算的管理当中去,建立全新资金平衡的财务关系,在预算制度中注意科学合理性,提升其真实性,将预算与高校的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高校资金的稳定与安全。另外,对高校原有会计机制进行改革,可在原有基础上增设科目,来巩固高校财务资金稳定性,同时提高其核算的科学性。第三,完备财务评价体系。高校财务的管理机制离不开整体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按层次满足动态需求,将绩效与风险评价摆在基础,全方位角度进行高校预算以及资金最终使用效益评价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最终评价目标,用以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全面改革发展。包括:高校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分析、最终运营绩效指标的评价分析、高校财务未来发展潜在能力的评价分析、加强高校各部门资金分配与效率的评价分析、财务部门对外投资的收益评价分析以及社会效益的相关评价分析等等。第四,高校财务管理团队的能力提升。对于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督促其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与加强,提高个人思想政治意识与观念。将维护财政纪律放在首要位置,服从相关法律法规,将诚实守信、恪守原则作为工作基本,担负起财务服务的工作职责;其次,对其业务能力的培养与加强。通过学习增强其科学管理财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部门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最后,要实行相应的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定期对其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与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作用于意义的简述,深入讨论了如何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探讨 篇3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创新教育管理 教育质量
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促进教师走教学科研、创新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发展潜力。
一、创新教育管理的内涵
创新教育管理是在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实现科教兴国的目的,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管理。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除了系统地安排政治理论课程外,还必须系统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对固定的思想教育实验基地,努力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一体化、层次化和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政治理论和道德修养知识,又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在专业文化素质方面,要更新教材,选用的教材要尽量个性化和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当超前,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能力培养上,应重点抓好学生生存能力、自主的学习能力、群体协作及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新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制度上,目前高校教育管理都设有专门机构,建有各项管理制度。但由于受旧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对学生的管理制度方面,集中体现在《学生守则》上,即对学生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作了明确规定,学生一进学校首先就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无疑是必要的,但这样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制约因素过多、教育疏导过少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在对教师的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未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机制。
在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上,主要是政治理论课安排的多,社会实践活动少;对学生的考核,以书面测试的多,对知识能力考核不足;重视学习成绩过多,对综合素质考虑过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使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又增强了社会实践知识。
三、教育管理创新的几点意见
(一)教育观点、教育评价的创新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教育评价是学校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评价既是对工作的检查,也是激活大学生命的有效手段,评价结果不仅可以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而且可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评价中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要引入现代化管理科学理念和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 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高校教育管理, 建立起高校教育管理平台, 使高校能够及时发布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规定, 被管理对象能够及时与高校沟通, 发表对现行高校教育管理政策的看法及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建议, 从而能够加强教育管理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方便高校进行教育管理, 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健全制度,采取措施,严格管理。既要采取诸如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等措施,引进人才,稳住人才,培养人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也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并通过制度化考核,综合评价,采取分流、交流等方式,来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度、可靠度,打造一支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规军”。
其次,放眼社会,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想,把优化师资队伍的着眼点投向社会。聘请各行业的精英人物,如德高望重的政府官员、优秀企业家、知名作家、资深记者等,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因为他们不仅有本行业过硬的业务技术和理论知识,更有切身体验和深刻的理性思考,他们一旦走上讲坛,将会把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融合,用切身体验来诠释深奥的理论,印证科学的概括。这要比从书本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更有效。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带来更多社会信息和行业信息,增加课堂讲授的信息量,缩短高校和社会的距离。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尽快开展工作作好铺垫。
总之,高校教育管理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体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这项工作不仅领导要重视,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关心和支持,才能使教育管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卢晓中.试论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需要[J].高等教育.2001,(8):16~18.
[2]葛道凯,李志宏.适应形式发展,推进教学管理创新[J].高等教育,2002,(8).
[3]张中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
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探讨 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知识治理,集群知识
知识经济和经济区域化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知识已经替代资本、土地等传统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创新集群则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区经济的兴衰;有关知识治理和创新集群二者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知识网络被认为是创新集群网络的子网, 是创新集群的一种具体化, 其顺利运行是创新集群形成的标志, 是创新集群的本质所在 (1) ;知识在创新集群中扮演起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创新集群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研究创新集群中的知识问题, 研究创新集群中的知识治理问题是自然而然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 从知识治理和创新集群二者本质内涵的契合程度来看, 研究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是恰当的, 从现有的关于知识治理、企业知识活动和创新集群知识活动的研究进展出发, 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治理是可能的 (2) 。然而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检索来看, 对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研究非常之少, 处于刚起步阶段, 正是基于弥补研究不足的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界定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概念、内涵, 以期为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研究和创新集群实践提供启示。
一、创新集群的内涵
自1999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提出“创新集群”思想及后来对发达国家“创新集群”进行实证研究以来, 创新集群的研究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随着学术研究地不断展开, 创新集群概念的内涵从传统的强调“创新”的“集群式创新”不断演变到当代, 创新集群这一概念的重心已经向“集群”倾斜, “创新”用来修饰“集群”, 即“创新的集群”。由此可见, “创新”是“创新集群”的核心特征, 天然地与知识、技术、合作等概念密不可分。钟书华研究了创新集群思想的萌芽和演变过程, 认为创新集群是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的, 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 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 (3) 。宋琦等在综述国内外创新集群理论的基础上, 界定创新集群为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知识要素聚集、具有较强创造力、由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网络系统 (4) 。
综合上述可得, 创新集群的概念具有如下内涵: (1) 创新集群在外部整体经济形态上表现为产业集群的一种较高级形态, 具有集聚经济的特性; (2) 在组织内部结构上, 创新集群是一个由职能互异互补的多元主体通过联盟或合作形成的网络系统, 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构成集群企业联盟或合作的纽带; (3) 在组织的经济性质上, 创新集群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知识的烙印, 技术和知识是创新集群经济生活中最主要、最核心的要素; (4) 知识要素集聚且有大量知识溢出、组织由创新驱动且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是创新集群形成的标志特征。
二、知识治理的内涵
知识治理问题的提出一方面缘于主流企业理论对现实解释的局限性和学术界对企业本质和企业组织等基本问题重新认识的动机;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揭示知识与组织之间内在联系的目的, 并试图以此来分析企业内以及企业间知识活动的治理问题 (5) 。意大利组织理论学家Grandori首先明确提出知识治理的概念, 把知识治理作为一般的企业理论, 认为知识治理是对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地交换、转移和共享的治理 (6) 。Foss等把知识治理描述为选择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结构和机制以最优化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过程 (7) ;张爱丽认为现有研究没有对非正式组织、心理契约、信任、组织文化等“软性”的治理方式给予足够重视, 而这些“软性”的治理方式由于现代组织中高素质员工的不断增加却往往能对知识管理活动产生更为深入广泛的影响。基于此, 其把知识治理定义为组织通过选择或影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机制与激励方式, 以实现知识产生和获取、知识交换和转移、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活动的最优化 (8) 。
从以上知识治理的起源和概念来看, 知识治理的思想是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补充甚至替代, 不仅如此, 其视野更是超越了企业的层次, 可适用于对更大范围组织的理解;知识治理的研究层面既着眼于企业内部, 也涵盖企业之间;其研究对象是知识的组织过程, 因而知识治理的思想原则上可适用于一切存在知识组织过程的客体;知识治理机制的本质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机制;而知识治理的核心活动则是选择合适的知识治理机制;其目的在于最优化知识的组织过程, 以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三、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二者结合的探讨
根据以上对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内涵的剖析, 可以对二者结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做出以下探讨:首先, 创新集群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大量出现, 技术和知识是创新集群经济生活中的最主要、最核心的要素, 韩言虎等更是提到知识网络是创新集群网络的子网, 是创新集群的一种具体化, 其顺利运行是创新集群形成的标志, 是创新集群的本质所在, 因而创新集群具有明显的知识属性。其次, 知识治理是一种从知识角度来理解组织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其研究的范围涵盖但超越了企业的层次,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的创新集群理应可以从这个视角来理解和研究, 虽不必所有涉及知识过程的组织都用知识治理的思想来研究, 但创新集群中的知识过程涉及的主体多、范围广、情况复杂, 而这正是知识过程需要治理的原因所在。第三, 创新集群是通过联盟或合作形成的网络系统, 这种联盟和合作不仅建立在各主体相互间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联系的基础上, 还与当地的文化、信任、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关系等构成的非正式契约和社会资本密不可分, 范硕等总结认为一系列的组织和机构通过机构间、个人间或者偶然的关系和网络进行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互动是创新集群的基本特点 (9) , 而知识治理机制的本质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机制, Stenen也认为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生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创新网络正是适应新知识生产模式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10) ,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集群本身不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知识治理的一种组织结构或治理机制。
虽然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二者都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 但这并不妨碍应用“知识治理”这样一种方法去考察“创新集群”这样一种组织的努力, 二者是考察方法或考察视角和考察对象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 完备的知识治理研究是包括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研究的。此外, 丁魁礼等 (2013) 不仅从知识治理和创新集群二者本质内涵的契合程度考察了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恰当性, 还从现有的关于知识治理、企业知识活动和创新集群知识活动的研究进展出发, 详细考察了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治理的可能性, 为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 研究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二者的内涵是契合的, 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治理是合理的, 也是必要的。
接下来考察创新集群知识治理的内涵就顺理成章。根据上述创新集群和知识治理的内涵, 可定义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为选择或影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机制, 以最优化集群内各组织机构间的知识创造、转移和共享过程。值得强调的是, 这一概念专门针对集群内各组织机构间的知识治理, 而不涉及各组织机构内部的知识问题;企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及政府等都看作是“黑匣子”相互独立但却密切联系、合作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如此定义, 一方面区别于从微观视角研究的作为企业理论的知识治理, 另一方面便于缩小范围, 明确研究目标。
注释
11韩言虎, 罗福周, 方永恒.创新集群知识网络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13 (11) :51-55.
22丁魁礼, 钟书华.从知识问题到创新集群知识治理:一项新的研究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5) :62-67.
33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 2008 (1) .
44宋琦, 韩伯棠, 李燕.创新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8) :157-160.
55王健友.知识治理的起源与理论脉络梳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6) .
66Anna Grandori.Neither Hierarchy nor Identity:Knowledge-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2001, 5:381-399.
77Foss, N J, Husted, K, Michailova, S, and Pedersen, T.Governing knowledge processes: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R].CKG Working Paper, No.1/2003, Center for Knowledg-e Governance,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2003.
88张爱丽.国内外知识治理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12) :122-127.
99范硕, 李俊江.西方创新集群研究最新进展评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 .
辖区警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探讨 篇5
一、树立危机意识、构建警务综合效能
(一)基于人民群众的危机感受,树立治安防范的危机意识
城市治安问题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系统问题。因此,不论是公安机关还是人民群众在治安问题的认识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机感受。从社会管理的最直接角度看,不同的治安管理区域这种感受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城市治安系统具有不同的治安结构问题。比如,如果从社会犯罪所衍生的危机感受程度来看,犯罪案件会从财产性犯罪演变为暴力性犯罪,再趋于一致;如果从犯罪聚集的角度来看,居住在不同区域的市民对犯罪类型所造成的冲击感受,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治安结构。犯罪类型属性与治安危机等级结构间,不是单纯的因人口密度、土地面积和城市化程度而有所差异,而是每一个行政区域有属于自己的犯罪类型属性和治安结构。因此,公安机关在治安策略的制定上应以行政区域的治安结构特点为基础。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方法是,采用多准则分析法对大连市各个行政区域治安危机感受、犯罪类型属性和治安结构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提出面向不同区域的治安防范策略。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对大连市按照经济、人口密度、城市化度划分为中心区、次中心区、普通区、结合区和偏远区五种类型。同时,将大连市治安结构分成高危机区域、较高危机区域、一般危机区域、较低危机区域和低危机区域。危机认识方面,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危机意识,例如,对于偏远区来说大都属农业区县,民风纯朴,且犯罪率低,但容易直接或间接地受近期内重大治安事件的发生或媒体大肆报导的影响,故当犯罪案件发生时,对一般市民将造成强大震撼,故而具有较高的危机意识、威胁程度。而越靠近中心区,市民与警察的危机意识、构成威胁程度反而相对较低。
对于中心区而言,警察对于犯罪案件的处理优先级是基于治安威胁度和现有警力状况来确定的,群众则是以案件发生时所引起的危机感受来确定的,并不考虑案件的威胁性。次中心区的群众对于犯罪类型在三个因变项上的认知,是高于警察的。显见公安机关在治安策略和犯罪预防的拟订方面,以及现阶段警务目标与群众的感受上具有较大差异,应该作为警务改革方面的内容,消除这种差异。城乡结合区警察对于犯罪类型的处理优先级,并不因群众的危机感受及构成威胁度而有所改变。
整体观察,发现大连市各个行政区域在犯罪类型对于危机意识、构成威胁度及案件处理优先级上,并未因城市化程度的高低而变化,每一个行政区域虽有各自的犯罪特性及危机感受程度,但是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犯罪预防模式。因此,在警务工作改革中,要针对行政区域特点,通过对治安结构的比较分析,研拟出一套符合当地群众感受,符合本地区犯罪类型的有效预防策略。
本研究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对群众、警察的危机感受及冲击程度两方面,经实证分析发现,大连市在犯罪类型对于危机意识、构成威胁和案件处理优先级三个要素上,并未因城市化程度的高低而变化。而每一个地区有自己的犯罪特性和危机感受程度,因而每个地区应有属于自己的犯罪预防模式,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因而不应采用统一的警务模式,必须经过比较分析,方能研拟出一套符合当地人民群众感受,并且针对特定犯罪类型执行暨有效预防的策略。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犯罪案件所衍生的危机感受程度,会从财产性犯罪演变为暴力性犯罪,再趋于一致。本研究所使用的跨层次分析的概念,可以避免犯罪防治研究议题上有关区域跨层级的问题,犯罪防治知识的累积不会受到层次谬误的干扰,确保理论思维与实证策略的一致。并以多准则分析定位出各地区治安结构及犯罪类型的属性,有助于公安机关在治安策略拟订时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从犯罪聚集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区域群众对犯罪类型所造成的危机感受知觉,显示出各区域间的治安结构是截然不同的。犯罪类型属性与治安结构间,不因人口密度、土地面积及都市化程度而有所差异,每一地区有属于自己的犯罪类型属性,且犯罪类型属性对治安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应以区域为单位分别探讨及拟订治安防范策略。
(二)警务综合效能与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
什么是警务效能?它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善于协作的能力,是一种基于目标行动的能力。四者有机的结合就是公安机关的警务综合效能。警务工作的目标是辖区治安防范与控制,防范与控制的基本内容是:对辖区人口行为特征的获取与分析,对辖区治安结构的认知,对辖区群众危机感受的掌握,对辖区犯罪案件的空间感知、时间感知和状态感知。
在对治安辖区影响犯罪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警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是完全取决于警力数量,也不是完全依靠监控设施。我们认同向科技要警力这一战略思想,但是,单一的科技水平以及信息化手段是一种固定化的、被动式的防控模式。目前,在行为分析和不确定空间研究上,警用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还必须依靠人的理解和协同。因此,提升警察职业的人、域、态感知能力是警务管理创新的前提。我们基于传统的犯罪空间理论[3],提出了“人-域-境”感知协同空间理论,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
1.所谓“人”的感知空间是指有关人的行为
活动感知空间,称为第一感知空间。这种感知空间是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人与事的行为感知,包括常态与异态两种特征,由于人的行为正常与异常没有确定的概念界定,所以行为感知是模糊感知,因此所表达的空间是一个模糊空间。在辖区警务管理中提高人的行为感知模糊识别能力,是警察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二是人与事的活动感知,包括两方面的特征,即在某类事物中的熟练活动与生疏活动,临时性活动和重复性活动。如图1所示:
图1 人的治安感知空间人的治安感知理论若结合在犯罪分析上,可以清楚地发现防范策略。例如,人的模糊感知空间强调日常生活的惯性特征,与犯罪被害理论强调人们日常生活的特性相联系,会使得某些重复同样生活模式的人,具备较高的被害性。同时还能够发现哪些人以及行为是异常的,以及是否具有犯罪的可能性。
2.所谓“域”的感知空间是指犯罪案件的可
能性空间。这里所说的“域”反映了地理区位和时间范围,即可称为“时空域”。我们知道,时间地理学强调犯罪事件发生顺序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而由于事件的发生具备一定的时空条件,事件的结果因而受到其地域化的影响。这一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连结到有关犯罪者理性选择的分析,若应用在犯罪学理论分析上,可以清楚地发现防范策略。时空径路是人类为了特定目的所作的计划结果,与犯罪区位学理论强调认同某些行为模式并归纳出一套系统性防制措施的概念相符合。另外,“时空域”是观察人类的实际行为所绘制而成,与犯罪社会学强调由人类群体活动的实际经验去观察犯罪的特定模式这一观点,可以相呼应。简单地说,“时空域”的概念,尤其是我们所提出的“时空态图”的应用,可帮助人们在进行犯罪调查时,从对犯罪人或被害人活动时程的观察,推导出有助犯罪预防的策略。
3.环境空间(或境空间)是指所有犯罪发生的环境空间。所谓犯罪发生的环境理论研究是近年来犯罪学的热点问题,许多结论在实际应用当中还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不论是警方还是犯罪人都应该注意到,把握环境机会就是问题解决的一半。实际上,犯罪防控系统的最前沿问题的研究是警方与犯罪者在“人-域-境”空间上的博弈过程。
二、创新警务运行机制、优化警务模式
(一)基于人口与犯罪特征的警务管理机制
警务工作的综合效能决定了一个城市治安管理的水平。调查表明,大连市警务管理的运行机制还依附于传统管理的模式,并且,许多警察虽然具有现代信息与管理的意识,但由于缺少一种自发的职业精神,没有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有效地继承传统警务工作的经验,合理地认识当前信息化社会人口与犯罪的关系,合理地认识城市化发展对警务工作的需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大连市社会治安需要的警务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必须来源于对人口与犯罪特征的系统分析。
社会治安的状态决定于人口与犯罪的相互动态关系,警务管理模式来源于人口与犯罪的动态演化关系,同时,治安防范水平决定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接受程度(治安危机感受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就能明确警务管理运行机制。
(二)社会治安系统是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
文献[3]分析表明,大连市人口与犯罪的特征和规模属于正常态势并且是平稳增长的(较大的政策与经济波动期除外),本地区自然人口增长周期犯罪率的变化验证了这一点。近十年来,随着大连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入数量连续多年在大连市人口增长规模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从而使得城市治安系统打破了完全地区性的平衡态,演变成具有人口与犯罪动态特征的非平衡开放系统。
根据大连市20年来人口与犯罪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大连市的社会治安系统是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这种非平衡开放和演化特征,向传统的、行政干预的、经验与习惯式的警务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挑战。如何认识非平衡开放系统的特征呢?根据系统科学、人口学和犯罪学的相关理论,一个稳定的、封闭的人口社会系统,其犯罪人的规模、犯罪行为类型是可观察的、可预测的和可控的,具有这种特征的社会治安系统是一个平衡系统,面对这种特征的警务管理机制是一个平衡的管理机制。相反,一个不稳定的、开放的人口社会系统,其犯罪人的规模、犯罪行为类型是不可观察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可控的,具有图2 社会治安系统耗散结构这种特征的社会治安系统是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可以看出,面对这种特征的警务管理机制是一个非平衡开放管理机制。因此,根据非平衡开放系统的优化原则,要实现非平衡治安系统的优化,就必须促使警务管理机制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自学习功能,从而使社会治安系统形成一种耗散结构,才能达到对社会犯罪防范与控制的目的。如图2所示。
(三)警务管理与治安系统之间的不相容问题
由于人口与犯罪特征的复杂性演化,体现出治安系统的非平衡状态,从而使警务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与治安系统之间不断产生不相容问题(矛盾问题),可以总结如下几方面:
1.人口与犯罪的增长与警察数量之间的不相
容问题对实际人口与犯罪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本地自然人口犯罪数量变化平稳,并且增长率与自然人口增长率相适应,迁入人口犯罪数量波动较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不同时期迁入人口质量的反差,因此造成了警务管理模式与现实中人口与犯罪特征的不相容现象。当犯罪案件不断增长,治安形势恶化时,总是有人抱怨警力不足。
实际上,传统的警力配置是基于人口的相对比例,同时依据地区治安等级进行数量方面的调整。但是在非平衡的治安环境下就不是这种管理原则了,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警务管理中的不相容问题。
2.人口的流动性与人口管理模式之间的不相
容问题城市规模与格局的改变会出现两种人口的流动性。例如,城市的经济规模产生了流动人口的数量增加,其居住的地点、时间以及活动规律具有不规则性,由于各种条件的形成会发生突变的犯罪案件;再如,城市居住格局和区域模式的变化造成了本市人口流动的不规则性,使得人口管理信息不完备、不可靠,特别是对重点人口的管理存在着信息滞后和被动性,出现了犯罪防控方面的漏洞,从而使犯罪态势与警务管理预期出现不相容性。
3.信息化犯罪特征与警务工作模式间的不相
容问题信息化社会最主要的冲击不仅仅是提升了人类信息获取与交流的质量和效率,更为突出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意识、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方式,形成了多元的人口社会行为特征。这种现象体现了新的生活方式、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多层次的经济活动的出现,从而出现了各种引发犯罪动机的行为,会产生多种不确定的犯罪案件,因此,造成了警务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与人口与犯罪特征的不相容现象。另外,在警务管理与治安系统之间存在着许多不相容问题,例如,警力资源配置与人口犯罪动态特征之间的不相容问题,警务工作考核指标与实际群众需要之间的不相容问题,等等,在此就不详细论述了。
三、建立可拓犯罪防控模式,促进警
务管理优化大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向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大连市警务管理与治安系统之间存在着不相容性,只有将这些不相容问题转化为相容,才能提高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满意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不相容问题与可拓思维
所谓不相容性乃事物的矛盾性,它存在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每时每刻。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其行业特征是通过警务工作的过程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由于警务工作面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具有多属性、多目标的系统特征,如果警务系统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提高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能力,就会产生各个方面的不相容问题,就不能有效发挥警务工作的效能。在一个存在不相容属性的系统中,如果系统具有将不相容转换为相容的功能,则称系统具有可拓性。由于大连市的警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相容属性,并且治安防范系统也是一个不相容的系统,要实现系统有序和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引入可拓性的警务管理机制。
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可拓性的警务管理机制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得到启发:“香港的汽车靠左行驶,内地的汽车靠右行驶”,如果简单地把这两个不同运行规则的交通系统连接成一个大系统,则必然会撞车。因此,在深圳的皇岗建了这样一座桥,靠左行驶的香港来车经过它,自动变成为靠右行驶进入内地;靠右行驶的内地来车经过它,自动变成为靠左行驶进入香港。我们把这种处理不相容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桥方法。
对古今中外和各个领域的实例分析和研究表明:解决不相容为相容问题必须设置转换桥[4]。
(二)建立警务转换桥运行机制
警务转换桥是一种解决治安防范系统中不相容问题的系统管理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在警务管理中导入有效的思想、方法和过程,使得系统的不相容转变为相容。在实际警务管理中,要达到社会治安防范系统的有序性,就必须做到人口日常社会活动与行为的可观察性、可测性、可预防性和可控性。但是,在当前城市人口特征多元性、人口生活与社会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状况下,形式化、机械式的警务模式与实际治安状况存在着不相容性。要提高警务效率就必须实现警务效用,而实现警务效用的前提是警务工作模式与实际治安状况的相容。为此在警务工作中,导入符合本辖区实际人口特征并且能够解决不相容问题的警务思想、警务方法和警务过程,即称为可拓警务思想、可拓警务方法和可拓警务过程。通过这些思想、方法和过程来实现真正的警务效用,综合三方面所构成的模式称为警务转换桥模式。警务转换桥就是要构建警务模式与治安状态相容的一座桥梁。以下从警务工作的角度来分析警务转换桥。
1.可拓警务信息思想
在对城市治安危机感受的调查中,群众与民警对本辖区的治安危机感受有所差异,存在着治安状态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说,群众是从自身和对环境安全的角度来认识治安危机程度的,而警察是从自身岗位工作的角度认识治安危机程度。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警务工作的被动性、盲目性和无效性,并且无法实现既定的警务目标,因此,要解决警务管理中的不相容性,缩小群众与警察对治安危机感受与认识上的偏差,必须消除信息不对称。可以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桥梁,通过治安状态信息的互补,达到治安危机感受上的相容,这种警务模式称为可拓警务信息。实践方法:在实际警务工作中,社区居民的走访是一种信息沟通的方式,是实现可拓信息的转换桥。必须强调,这项警务工作不是单纯的人口信息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群众对治安现状的认识。因此,要设计走访信息交流的内容,能够正确判断在信息认识上的差别,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这就是有效的可拓警务管理模式之一。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治安系统的警务转换桥
2.可拓警务方法
在平衡警务管理的环境下,辖区人口的动态特征是可观察的,但是在非平衡辖区治安系统的情形下,人口流动的不规则性,产生犯罪条件的不确定性,造成警务工作的被动性。因此,警务工作不能是机械的,每个警察必须明确他每天做什么,他应该如何去做,这样就会出现警务工作的内容与结果的不相容。为了解决这种被动警务模式问题,建议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建立动态犯罪图,可以用犯罪图标记犯罪,协助警察分析潜在的犯罪行为。动态犯罪图并不是终点,它是帮助人们了解犯罪者的真正动机和适当机会,以及预防犯罪于发生之前的最初方法。例如,辨明特定地区内的犯罪根源,提出问题导向的警务策略,以有效降低犯罪。根据上述原理,本研究建议发展简式社区联防。所谓“简式”社区联防,重点在于运用最少人力达到最实际的犯罪防制效果。
实际上,这种方法解决了警力资源不足的不相容问题,称为可拓警务方法。在实践中,主动式警务体现在警务工作的可实现性,例如就大连市而言,从“管理易犯罪区域”、“强化标的物防盗功能”、“加强累犯监控与销赃管道的防堵”三方面着手,就是主动式警务管理。在管理易犯罪区域部分,依据情境犯罪预防观点,加强大量停放汽、机车的犯罪产生地、标的物的保护,减少犯罪吸引地的吸引力以阻止潜在犯罪者入侵;在强化标的物的防盗功能部分,对于监控力弱的犯罪促进地强化防卫、监督或地区管理;在加强累犯监控方面,针对汽、机车盗窃累犯进行电子监控或加强查察以降低其犯罪动因,并且累犯多具熟悉的销赃渠道,因此藉由对累犯的控管与查察控制销赃渠道,防堵销赃。
3.可拓警务过程
所谓可拓警务过程是指在警务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警务目标、警务工作方式,以利于解决出现的矛盾。例如,强调高质量服务的协同式治安管理模式,将事前的防范和优质的服务作为警务工作的基本原则。以人、事、时、地、物为基准,分析存在着何种状态或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警务工作,研究警察在执行前、执行中与执行后的情境与心境变化,所产生的治安效果与其间的关联性,将这些作为警务工作评价的内容。下面以警务巡逻模式为例来分析可拓警务过程的实现。目前大连市警务巡逻模式基本上实行的是传统的“随意预防巡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预防与控制犯罪的要求,因此应该采用“指导制止的巡逻方式”,即通过正确的指导,增加“巡逻警察的辨识能力”。巡逻不仅仅是形式化的震慑,最重要的是观察辖区治安状态,获取空间与时间信息。为了解决警务巡逻中的不相容问题,建立巡逻过程转换桥以达到应有的警务巡逻效果。
探讨怎样创新高校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高校 ; 管理制度 ; 重要性 ;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23-01
引言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接班人的社会使命,是千千万万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要发展,要提高其教学水平,要提高其培养人才的能力,就需要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在高校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中各个环节的运行都是有管理制度来决定的,因此,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核心基础。
1.管理制度创新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大增的同时对人才的质量也有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必须对其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只有如此,高校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型卓越人才,为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1.1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高校应对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高校内部,其管理制度决定了教学理念、管理理念以及发展方向,新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新要求,只有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做到。目前社会需要的是高技能、综合性强的新型人才,要培养这种新型人才,需要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新型的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学校教学理念、管理策略的革新,也才能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实施新型管理方法,从而促进人才培养。
1.2制度管理创新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高校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从内部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对社会的贡献是为社会经济和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也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手段。传统单一管理制度下的教学理念、人才引进机制、考核制度以及竞争机制等都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是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2.高校管理制度的现状
虽然管理制度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中的管理制度大多是与学校的发展不协调的,有的滞后于高校的发展,更有甚者,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其具体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校的管理制度受到内外环境的制约
目前,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受到内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不能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也不例外。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能日益扩大,其对高校的影响日益增加,最终导致高校管理制度单一,而且在管理过程中高校内部的行政部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与教学部门联系较少,一般制定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为了管理而管理。这就导致了高校的管理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不能促进高校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健康发展。
2.2高校管理制度片面追求规模,不符合自身实际
这一点可以说是由上述现状导致的,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干涉过多,导致部分高校领导为了邀功而盲目扩大其制度管理,但与自身的现实又不相符合。同时,高校一味追求管理的规模,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特色发展,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办学没有特色,其自身管理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能彰显。
2.3高校管理制度与教学环节脱节
不管管理制度在教学中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但开展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人才仍然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及最终目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制度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时候,或者是为了应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只是单纯地为校内行政部门服务,最终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与教学活动关系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师资引进、考核制度、竞争机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都不能得到解决。
3.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建议
前面初步讨论了管理制度创新对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管理制度将发挥不了其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本文将为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3.1在高校内部建立管理制衡体系
高校内部的管理权力一般都集中于行政部门手中,行政部门的决定严重影响着高校内部其他部门的活动,这就造成了高校内部管理权力失衡,很多部门或者下属院系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发展计划。
3.2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增加学术人才
高校是学术产生和发展的摇篮,同时高校也是学术人才的聚集地,高校中的管理制度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同时也是为学术和学术人才服务的。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中,缺乏专业学术水平的大有人在,因此,淡化高校管理中的“官本位”倾向,适当地增加行政管理者中的学术人才,不仅可以强化学术权力,而且可以真正地體现把学术作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样在管理中加大专家和教师的决策力度,使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为学术服务,同时还使高校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使高校的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4.小结
总之,高校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也是人才形成和成长的地方,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主要活动,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本着一切为学校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服务的原则,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在创新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又能促进教学活动展开的新型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高校的地位,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负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探析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以人为本”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0(01).
[2] 胡叔宝.契约视角下的大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10(10).
采伐管理改革创新的探讨 篇7
1.1 采伐管理使供需平衡, 确保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林木资源采伐管理改革, 是党中央及国家国务院提出的重要决策之一。同时, 国家国务院早在“十一五”规划中, 就明确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相关规定, 强调完善集体林木资源采伐管理, 并在改革《意见》中进一步指出了限额采伐管理。即主要指通过科学的森林保护机制与林木资源采伐, 实现持续发展及良性循环的采伐管理机制, 进一步使林农造林和采伐得到相应回报, 让更多林木经营者从中获利的同时, 形成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确保“越采越多”与“青山常在”, 达到供需持续平衡的目的。
1.2 放活经营权和保障收益权的关键
强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形势需求及需要, 特别是在贸易准入市场制度下, 科学落实集体林木采伐管理, 则是实现“放活经营权”与“保障收益权”的关键一环。只有集体林权制度在传统林木采伐管理机制上作出改进与优化, 才能发挥林木采伐管理的创新改革机制作用, 进一步改善广大林农经营主体和市场合作交易关系, 为保障林木合法经营提供有力的实施基础。在集体林木得到有效保护与采伐良性循环的前提下, 进一步实现林农生产力的大解放。
1.3 激活现代林业的多元化市场效应
集体林木采伐属于森林保护与建设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管理内容。应用限额采伐管理改革机制, 来缓解林木资源市场供需平衡与生产经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 只有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改革林木采伐管理体系制度, 才能充分将限额采伐这种约束效力发挥出来, 实现森林经营的持续化发展。指导林业实现分类、科学、多元化经营, 在林木生产、加工、销路环节中发挥作用, 推动现代林业走向多元化与可持续化发展之路。
2 推进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创新改革的主要途径
2.1 抓好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试点应发挥出可靠的创新及带头指引作用。各地方要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及林木产业切实需求, 在深入推进试点改革进程中强调分类指导, 突显地方特色, 实行创新管理机制。因此, 各地区要在林木采伐标准、手续审核、编制林木经营方案以及优化限额采伐工作等方面下苦功, 以靠发挥出充分引导作用及带动效应, 在试点改革实践中不断摸索成熟运作经验, 使林木经营群体满意, 并满足林木采伐的持续化发展需求。
2.2 深入推进集体林木资源调查监督
为保障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入推进, 地方行政责任单位应加强林木资源的调查监督工作, 并设立专项机构与专业人才, 做好必要的集体林木森林资源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 在归拢并分类原有林木资源数据的基础上, 对造林、采伐林木信息等予以及时更新。同时, 也需要加强重点监测区的监督辐射范畴, 确保监测成果精细化与数字化, 便于后续监测信息资料的修订工作开展, 为林业采伐管理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2.3 健全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规范
林木采伐管理改革需要地方政府及林木责任主管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因此, 凡是在林木产业下, 法律依据不明或与现行法规相违背的管理文件应立刻废除。同样, 但凡和林木资源建设性工作及集体林权制度相矛盾的规章机制, 也应切合实际在短期内加以健全和完善, 为林业资源保护建设及经营提供可靠政策运营环境。
2.4 加强木材运输监督
过去, 木材运输监督体制相对保守, 因此, 在木材运输环节, 加强监管要强调创新, 首先要结合实际切实解决监督与检查工作执行的经费落实问题。其次, 要积极将木材运输相关的木材检查工作内容纳入编制计划工作中来。再次, 所有检查监督人员要持证上岗, 严格依法执法。最后, 要统一所有木材运输证件, 并通过媒体平台、网站、报刊等设立公告, 用以规范木材运输工作的执行开展。
2.5 加大资金扶持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集体林木的资金扶持与指导建设性工作推进, 做好必要的林木资源调查工作。同时, 地方林业责任管理单位要强化各类数据、报表的整理及修订工作, 在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同时, 加强采伐管理电子系统的更新与升级。同时, 积极向上级单位申报或争取林木经营方案编制所需的建设资金拨款, 促进林木资源调查及木材运输检查工作得到有力开展。
3 结语
集体林木资源是国家森林系统中的重要木材资源, 在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 林木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市场供需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强调落实采伐管理制度改革, 另一方面强调改革机制的创新应用及落实, 以此才能对无证运输、非法加工经营主体予以深刻严厉打击, 促进林业规范与健康发展, 实现林木资源采伐创新管理制度下的高度社会效益。
摘要:为促进林木森林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提高现代集体林木资源管理, 分析了5个推进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创新改革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采伐管理,林木,资源,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宁.浅谈森林采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14)
会计管理职能创新探讨 篇8
1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的市场价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成为任何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 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
会计机构是企业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 但是它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企业会计在职能上偏重于财务核算, 管理在其日常工作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在新时期, 传统会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对其职能进行创新, 主要偏重于管理, 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极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等内容, 其具体职能主要有会计预测、会计决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控制等几个方面。
2 会计工作管理的创新
2.1 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渗入进行和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 各个企业都开始对会计的管理职能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对其进行必要的创新成为现阶段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会计管理体制,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能够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应的优势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原有的会计体制的弊端开始逐渐的显现,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企业会计的财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针对这些不足, 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进行创新就十分有必要了。
2.2 创新的内容
2.2.1 会计管理的模式
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 分散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国内的企业中使用比较广泛, 为了让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向方便的进行掌握, 往往将会计人员放在第一线从事核算工作, 这就为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第二, 交叉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相比,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将人放在管理的核心地位, 更多的关注人, 然后再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人和对事的管理往往出现交点, 造成管理的混乱。第三, 统一型管理模式。这种会计管理模式能够使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2.2.2 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社会上各种形式、不同成分的经济组织将会越来越多, 而会计作为需求比较广泛的职业, 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都离不开。在这种情况下, 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十分的紧迫了。当前的会计管理模式应该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国情, 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最终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2.2.3 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围绕现代企业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共出现了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查特派员制三种创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第一,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管理职能,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 (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及主管会计、其他会计人员) 进行统一委派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它主要有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和双重管理三种管理形式。
第二, 财务总监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由所有者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 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第三, 稽查特派员制是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 对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业绩实施监督稽查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2.2.4 会计监管模式的创新
对现代企业有效的进行会计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须从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 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实施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为杜绝发生会计造假现象。
会计应重视内部监管程序, 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应注重内部管理, 从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系统来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 包括开展会计预测、财务计划、会计检查、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 以便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清理和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要赋予企业理财自主权, 包括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资产处置、折售选择、技术开发费提取、留用资金支配等权力;科学设置财务会计机构,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企业内部监督机构, 建立内审制度;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 对计划、协调、控制、考核等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业务环节加强管理, 公司根据相关的财务制度, 强化了资金控制、费用控制、物资控制及内审制度。通过内审工作的不断深入, 及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有序进行。
3 结论
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等, 来对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 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在现代企业的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中, 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经济要求, 建立并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统一管理模式,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好的方向。通过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成果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可以真实地集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通过管理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以及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 会计监督的力度相对地得到加强, 为企业的总体目标发挥积极促进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企业逐步与世界接轨, 开始走向国际化, 这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各种挑战也随之而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不断的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在企业中会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会计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最新的财务信息以及经营状况, 因而能够对企业产品的收入和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文章就新时期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创新开展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棣华.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4) :7~12.[1]王棣华.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4) :7~12.
[2]王慧慧.基于企业管理计划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7) .[2]王慧慧.基于企业管理计划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7) .
知识管理组织创新探讨论文 篇9
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企业可以较容易地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然而, 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仅是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知识管理的长期性、稳定性、复杂性和员工的抵触消极情绪等都会阻碍知识管理的实施。因此, 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管理组织保障体系并健全知识管理运行及考核激励机制, 才能保障知识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
一、知识管理组织保障体系的构建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各种知识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 本文提出一种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如图所示。
由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覆盖面大, 而且知识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和核心竞争力, 哪些知识应沉淀、怎样沉淀, 哪些知识可以共享、共享的范围及程度等问题必须由企业高层来做决策。因此,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应该是一把手工程, 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担任知识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成员可由各分管领导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在知识管理过程中,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总体方针政策;监督审查知识管理的实施情况;鼓励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营造知识学习型、共享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知识主管由主管技术或信息的分管领导人员担任, 主要负责领导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 如制定知识管理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 组建知识管理团队;协调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融合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指导监督各部门知识管理工作;制定知识管理运行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 考核知识管理成果并实施奖励等。
知识管理办公室是虚拟组织, 可不设办公地点, 人员可以由人力资源和信息化部部门的人员组成, 办公室主任由知识主管或上述两部门的主管担任。主要负责企业知识管理的日常事务, 制作各种知识文档的模板;提供知识管理及信息的技术支持服务, 维护知识管理系统并协助知识主管负责一些管理工作。
部门知识主管由各部门的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担任, 负责本部门的知识管理的实施, 如:组建部门知识管理团队;制定部门内部的知识管理条例及培训计划;审核员工提交的各种知识文档;考核员工的知识管理绩效;作为部门代表协调与其他部门知识管理工作关系;向知识主管汇报本部门知识管理实施状况等。
部门知识管理员一般由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管理技能的人员担任, 主要负责部门内部各种知识交流、共享工作的组织安排, 调动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承担知识管理系统中本部门版块的维护工作, 并协助部门知识主管处理有关事宜。
总之, 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应以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为框架, 赋予有关管理人员知识管理的新任务。为更好地实施知识管理, 在实施前应对员工进行一些知识管理基本技能的培训工作, 深化员工知识管理意识, 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
二、知识管理运行制度
1. 知识沉淀制度。
知识沉淀是指员工把工作中积累的知识沉淀到企业知识库中, 增加企业知识资产, 为知识创新提供源泉。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 需要沉淀的知识硬性要求员工以工作总结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管理规章等形式沉淀到企业知识库中。为避免不合格的知识存储在知识库中影响知识管理系统的效率, 在录入前须经部门知识主管的审核。同时, 为保证知识沉淀的连续性, 根据文件的性质应规定不同的提交期限, 防止员工的“偷懒”行为。
2. 知识分类制度。
为使企业的知识更好地共享和应用, 企业应将知识按岗位、专业、属性等不同的维度进行科学的分类, 以方便知识的查询和学习。知识的分类标准由知识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动, 避免知识库中知识的重复存储和知识搜索效率的降低。
3. 知识更新及清理制度。
知识更新及清理, 就是要求知识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必须重新审视已经存档的文件是否有过时的内容、失效的内容、繁杂的内容或互相冲突的内容, 将无用、重复或者过期的知识文档清理出来, 确保存档文件的有效性、精炼性和一致性。由于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量比较大, 在更新及清理时要对知识进行甄别,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有很高的专业技能, 应由部门知识主管或资深知识管理员负责知识更新及清理工作。知识主管可以按照季、年组织各部门知识管理人员更新及清理知识库中的知识, 日常工作中部门知识主管或知识管理员也需经常检查知识, 保证知识库中知识的正确性。
4. 知识交流制度。
知识交流是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 没有有效的交流, 知识共享就是空谈。知识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的融合与升华的过程, 企业成员通过讨论交流, 原来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 思路受到启示, 不同专业的知识可以相互借鉴, 交流的过程也是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高的过程。企业要为员工的交流提供平台, 如: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供员工交流的虚拟社区;定期组织各种主题的知识交流会;部门内部组织各种临时知识交流小组等。
5. 知识培训制度。
知识培训是企业员工从传统型员工转变为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手段, 对员工的知识鉴别能力、吸收利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员工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企业知识的沉淀;同时各种知识培训活动加深了员工对知识管理的了解, 对知识学习型、共享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企业应定期邀请知识管理专家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管理基本技能和专项知识培训, 引导员工知识管理观念的转变, 提高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 为员工进行知识创新提供源泉。
6. 知识创新制度。
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发展的过程, 不但可以实现企业知识资产的增加, 而且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识创新的难度和风险会降低员工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督促、激励员工创新。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知识创新计划, 对可行的计划提供场地、资金、设施等支持;不可行的计划虽然不予以支持, 但要对员工在精神上进行鼓励以维持员工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同时, 要组织有关专家及时评价员工的创新成果并按照有关条例实施奖励, 此外, 企业还应建立一套知识创新宽容机制, 对所批准的知识创新活动所产生的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 以提高员工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三、知识管理考核激励制度
1. 知识管理考核制度。
知识管理的考核是对员工的知识管理贡献和成果进行审查和评鉴, 以确定其业绩和效果, 其重点在于考核知识贡献度。知识贡献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日常工作中的知识贡献, 比如制作项目策划报告, 要求提交的各类文件等;另一部分是非工作任务的知识贡献, 比如在社区里发表一些文章, 参加各种形式的知识交流小组, 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等。前者属于份内的事, 是职责所赋予的责任, 而后者则是自愿主动的知识贡献。员工日常工作中的知识贡献可以从提交文件的质量和提交时间等方面来考核。非工作任务的知识贡献度可以从员工知识管理态度、知识创新成果及所在部门的业绩等方面来考核。
2. 知识管理激励制度。
知识管理的激励是通过一套规章制度来刺激和提高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知识管理考核结束后, 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落实被考核者的奖惩事项, 保证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奖励机制包括奖金支付制度、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知识晋升制度、知识署名制度和知识培训制度等, 惩罚机制包括知识老化型员工淘汰制度、奖金罚没制度等。知识管理的激励制度应该将重点放在精神激励上面来, 而物质激励作为辅助措施, 让员工真正地从思想上认同知识管理, 支持知识管理, 而绝非是仅仅因为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这应是每个企业在建立知识管理激励机制时都应认识到的。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局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的实践, 提出了一套保障知识管理顺利实施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 期望对拟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有所裨益。但由于企业存在差异性, 因此在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管理人员的引导能力等因素,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组织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邓虹袁锦虎:浅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J].情报科学, 2004, 22 (5) :616~620
[2]张晓翊:企业知识管理制度化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482) :81~82
[3]张晓翊:论制度化知识管理[J].情报杂志, 2006, (8) :86~88
[4]唐晓波樊锐兰: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 2006, (3) :82~84
政府组织营销与绩效管理探讨 篇10
我国关于政府营销最早进行研究是徐小佶《试论政府营销》, 他把政府营销定义为政府营销是指通过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的运用, 对社会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的宏观调节和控制, 推进政府目标、观念或计划的实现, 以保证全社会协调健康的发展, 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管理过程。随后肖文旺、李德荣、董丛文、闫志刚等众多学者从诸多方面对政府营销进行了研究。有的认为政府营销是一种理念上的指导, 是运用企业市场营销的原理来指导政府组织日常工作的开展, 树立营销的思维;有的认为政府营销是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通过运用营销各种手段, 达成公众满意或超值满意的全过程;有的认为政府营销是指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以及在政府部门的自身运行中利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进行动作, 推广政府政策, 树立政府形象, 建立与公众的良好关系, 并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终实现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无论定义如何, 其着眼点都聚焦在了政府作为主体、公众是营销的对象、需求满足过程、交换等营销的基本点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政府组织营销定义为政府组织创造并同社会公众交换制度产品及公共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其营销行为具有服务群体的广泛性、营销行为的强制性、社会监督的复杂性、过程的非赢利性的四个特征。
2 关于政府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论, 其根本目的是不断促进员工发展和组织绩效改善, 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20世纪7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Aubrey Daniels提出“绩效管理”这一概念后, 人们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采取了两种取向:其一是组织取向, 即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一种体系 (Williams, 1998) , 旨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保持竞争优势;其二是个体取向, 认为绩效管理是指导和支持员工有效工作的一套方法 (Armstrong, 1994) , 旨在开发个体潜能, 实现工作目标。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侧重于个体取向, 但这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对于组织进行划分, 可分为企业、政府、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 不同类型绩效管理方式各有差别。本文对政府绩效管理进行简单阐述。
企业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理论提出后, 国内外很多学者就政府绩效管理做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应将绩效管理引入公共部门, 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关于政府绩效管理有很多定义。有的认为政府绩效管理就是项目管理, 有的认为是成果导向型的管理。政府绩效管理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GPM) 或称为目标-效果导向管理, 是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总称, 是指政府根据财政效率原则及其方法论, 以绩效目标的建立、实施、评价反馈为基本环节的公共资金管理制度。政府绩效管理是一项制度, 它的主体是政府, 对象是公共支出。
综上分析企业绩效管理侧重于经济收益分析, 而传统的政府绩效管理局限于公共支出或成本管理, 忽略了公众在政府绩效考核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组织营销绩效管理将综合两种不同组织的考核方法, 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公众满意度为重要考核指标, 同时结合成本-收益考核的新型政府绩效管理方法。
3 政府组织营销中的绩效管理构想
绩效管理有助于评估营销活动开展的效果, 同时也能对营销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样将营销绩效管理运用于政府营销有助于提高政府营销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首先我们需明白政府营销所涉及的要素, 以下是政府营销的简单交易市场模型。
我们可以看出政府营销可以分为主体 (政府组织) 、客体 (公共产品与制度) 、对象 (公众) 。政府营销绩效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主体和客体两部分, 其流程如下:
(1) 明确政府营销绩效管理考核对象。政府组织营销指
政府部门利用公共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以为公众提供和创造价值的需求管理过程。因此政府营销绩效管理考核的对象为政府组织和由其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其中政府组织绩效考核应将部门考核和公务员个人考核相结合起来。我国政府营销绩效管理对象不明确, 导致了营销活动中缺位、错位、失位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明确营销绩效管理考核对象, 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提高政府营销活动的效率。
(2) 绩效界定和设定绩效指标体系。政府营销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以为公众创造价值为导向, 其所涉及的活动多种多样。针对政府营销活动的所有产出, 具体说明绩效的哪些方面对政府组织来说是重要的, 即政府营销中的关键绩效。结合服务型政府构建理念, 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公共产品提供的及时性、经济性和其营销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性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SMART原则, 由此我们来构建政府营销管理绩效指标体系:
(3) 政府营销人员绩效评估。政府机构公务员是政府营销活动的执行主体, 他们的绩效影响着政府营销活动的效果。对于政府营销人员的评价主要在于执行力、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创新能力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行政观念的影响, 我们的政府人员缺乏为公众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而政府营销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需要政府人员树立公众为导向的哲学, 同时也加强这些方面的考核。
(4) 公共产品提供的及时性与便利性评估。企业营销就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的将产品或服务传递到目标顾客手中, 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中效率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我们许多政府只注重公共品的供给, 而忽略了公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公共品, 所以导致了公共品供给的滞后性和公众使用公共产品的不便性。政府营销活动应先对调研公共需求, 提高公共产品的针对性。
(5) 成本绩效考核。政府营销活动虽然不能以经济性为主要评价标准, 但由于传统政府经营不注重成本控制, 导致财政赤字经常过高, 所以导致了建立企业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营销活动经费的来源是税收, 注重成本控制事实就是在为公众创造价值, 符合公众的需求。如果某些公共品能由私营部门提供更具有经济性时, 就应该将其外包出去以节省成本。因此政府营销要做好预算管理, 注意成本考核。
(6) 公众满意度考核。政府营销活动一切以公众需求为中心, 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价值。政府营销开展的各种活动如地区形象宣传、招商引资、旅游推广, 都是为了发展地区经济, 为公众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公众是否满意是评价政府营销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
(7) 绩效反馈和控制。在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后, 要将考核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与原计划不相符的环节, 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与提出解决措施。传统政府组织工作一般都是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汇报, 活动过程中缺乏指导控制措施, 导致问题产生后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绩效反馈和控制是伴随政府营销活动全过程, 有利于政府营销活动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
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一、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相对比较落后
在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对企业政工进行管理,思想理念和觉悟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形成了限制。更主要的是,在当前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该问题的出现,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使有部分企业在政工管理工作中,提出了“新时期,新创新”的创新理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对企业政工进行管理,根本就没有主动去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认识和觉悟,更没有对企业政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政治思想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单调,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政工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政治思想管理工作只是一种辅助工作,其本身并无实质管理作用,导致企业政工管理人员不重视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大多认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只是企业领导层,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外加上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本身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没有切实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进一步导致企业员工不重视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也不会积极的配合工作的进行,致使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导致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企业自身对政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大力支持政工管理工作的进行,没有主动去制定相应的管理工作制度。第二,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工作环境并不是很好,企业政工师得不到重视和重用,自身工作热情不高,外加上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较差,导致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中敷衍了事,无法有效推动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进而限制了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也限制了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企业政工管理的创新
(一)积极创新企业政工管理理念
新时期企业的经营及管理理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及发展政工管理理念,这样才可以使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和企业经营理念相适应,才可以大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笔者认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一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围绕着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这样才能了解到企业员工思想上、生活上存在的难题,进而能够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来解决。同时,企业应该树立“全员参与”的政工管理理念,尽可能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中,能够为提高企业政工管理水平出谋划策,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政工管理水平。
(二)创新政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不断加大精力及财力投入,千方百计壮大企业的政工管理人才队伍,既要在数量上发展政工管理人才队伍,又要在质量上提升政工管理水平。要建立及完善培训上岗及考核机制,对于政工管理人员要在上岗之前给予系统性的培训,待业务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如果岗前培训不合格的人员,则要继续给予教育,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查找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方式,进而提升政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改革企业政工管理方法
在企业中政工管理人员可以说是领导层和下级员工的联系纽带,一方面要接受领导层的管理旨意,另一方面要和企业员工加强沟通,全面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各种需求。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千方百计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深化改革的方向,注意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以便于更好地研究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最佳方式。其实,企业要突破现状,大力发展,就要加大政工管理工作的力度,而在这改革过程中,政工管理人员肩负着极其重要的重任。应该鼓励政工管理人员大胆创新,在工作创新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企业政工管理工作。
(四)实现企业党建管理的信息化
加强党建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创新政工管理的主要方式。信息化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企业党建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笔者的体会是,企业应该适应网络发展的趋势,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实施网络政工工作。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均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企业实施网络政工工作是一种新型的政工管理方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多种政工宣传的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企业网站上的电子宣传栏给予加大力度宣传企业政工工作,也可以开设网络政工论坛,引导员工学习及下载各种政工管理信息,进而帮助企业政工管理队伍了解企业员工的动态思想动态。
(五)完善企业政工管理机制
新时期要大力创新企业的政工管理方式,就要大力完善企业政工管理机制。企业如果满足于现有的政工管理机制,原地踏步,则难以提升政工管理工作水平。企业应该牢牢把握好形势,大力完善政工管理机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员工奋发图强,努力成为一名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强的合格员工,进而推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强化企业政工工作的管理创新,对于企业积极朝前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巨大裨益,因此企业需要重视政工建设的重要性,积极的组织创新,订立适合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执行方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企业能够以和谐而蓬勃的姿态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海.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 (中旬刊),2015,6.
创新理论与港口管理改革探讨 篇12
1 港口管理创新理论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 对于港口的管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负责, 所以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机制不够完善, 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 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所以急需对港口管理进行改革。我国加入WTO后, 市场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于港口来讲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状, 所以港口企业应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 进行体制改革。创新理论就是将新的生产元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系统中, 创造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以此提高港口管理水平。目前影响我国港口管理的主要原因就是港口的管理体制落后, 以及内部的分配制度不完善, 导致港口经营水平不高,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强, 致使整个港口缺乏核心竞争力, 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面对这种现象, 急需对港口的管理体制以及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 然后结合港口自身的经营管理现状, 制定出一套适合港口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 以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2 我国港口管理中的不足
我国的港口单位由于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 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原有的港口都是由政府都其管理, 但是并没有设立独立的港口行政部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部分港口进行了体制改革, 实行企业化管理, 但是港口的性质还国家所有, 所以在对港口的实际管理过程中, 出现了政企不分的现象, 在管理体制方面不够完善, 影响到港口建设的整体发展。部分港口实行了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体制, 成立自己的港务公司,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并且受到陆运交通的竞争, 对港务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经营状况不佳。有些港口由于职能归属不够明确, 所以交通部门和海事部门都希望由自己管辖, 造成了职责的混乱。港口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枢纽, 所以要改变港口管理的现状, 要对港口日常经营的业务类型以及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 对城市建设的规模以及未来走向进行研究, 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动态进行预测, 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港口的业务水平, 促进港口的长远发展。
3 我国港口管理改革新思路
我国的港口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港口管理改革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实行。
3.1 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 世界各国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周边港口都在不断改善其经营管理以提高竞争力, 我国只有加强管理, 改革港口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提高港口效率, 提高港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2 政企分开, 建立现代港口企业制度
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政企分开的策略, 实质上是减少国家在港口经营管理中的直接参与。我国政府早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曾提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构想, 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港口企业的二级法人制;目前绝大多数港口企业采用后一制度, 但至今政企分开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国家对港口经营活动的干预仍在一定范围存在。但可喜的是也有一些地区政企分开的改革取得了成效。某港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起来的新型港口, 几年来, 港务局与港口企业管理逐步理顺, 呈现港口管理有序、企业健康发展的局面, 其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开放口岸中最具活力的港口。实践证明,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是我国港口改革的方向。
3.3 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以及港口的民营化
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该模式能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 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效力同时发挥。
3.4 政府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港口管理市场化, 不是完全不要政府参与, 而是减少政府在港口经营管理中的直接参与, 实行政企分开, 经营性业务市场化, 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可结合具体国情酌情选定。
3.5 中央和地方管理港口权利的合理划分
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划分问题一直是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散管理使地方政府对所在地港口有更大管理权限, 同时将负起更完全的责任。但地方政府管理港口并不意味着中央对港口管理的约束没有了, 中央政府致力于全国的发展规划,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政企分开、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港口管理权利下放等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我国的港口管理改革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束语
港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 要从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对其进行管理, 根据港口的业务功能需求以及城市的经济建设,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港口的发展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最佳的优势。在港口管理中, 要善于利用优势资源, 在管理方式方面不断创新, 才能够促进港口的长远发展。
摘要:港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窗口, 不仅关系到国内的水运交通运输, 而且还承担着对外经济贸易的重担, 只有加强港口管理, 提高港口管理水平, 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港口经营管理的多元化, 所以需要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不断的创新。在港口管理中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形势, 善于引进新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文章对于创新理论以及港口管理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对于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理论,港口管理,分配
参考文献
[1]吴国忠.港口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中国港口, 2000, 10, 10.
[2]赵瑛.港口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7, 2, 28.
【知识管理组织创新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探讨论文11-15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探讨09-02
知识产权保护探讨论文09-08
林业专项资金管理探讨论文07-21
知识创新管理07-24
知识组织系统论文05-19
知识组织层次论文01-02
管理会计提升银行价值管理能力探讨论文11-03
钻井现场安全管理探讨论文06-10
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探讨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