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共8篇)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 篇1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3.我国的五大林区指东北、内蒙古林区、东南低山丘陵林区、西南高山林区、西北高山林区和4.有林地面积超过省(区)。
5.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破坏森林资源阶段,二是保护森林资源阶段,三是6.加强森林资源的7.我国森林覆盖率为8.中国的森林蓄积量居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刚果(民)之后第六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之一。(8页)
9.森林资源调查的具体任务是采用科学方法、先进技术手段,查清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以及消长变化状况,客观掌握森林资源变化规律。10.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调查三类。
11.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行的。
12.一类清查的目的是为掌握全国和省动态,宏观分析森林资源变化与发展趋势,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和调整各种林业规划、计划,开展森林资源监测,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8页)
13.经营规划调查又称林场、森林公园、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林业区划、规划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14.经营规划调查成果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依据。15.作业设计调查简称如为满足造林设计、森林抚育设计、森林主伐伐区工艺设计等进行的调查。热带林区。
1000公顷的有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四川和西藏5个发展森林资源阶段。
“三防”工作指森林防火、防森林病虫害、防乱砍滥伐。18.21%,低于世界26%的水平。(8页)
9.4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64.63立方米的七分
经营规划调查、作业设计一类清查,是以省、自治区、协调为单位进(区、市)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变化二类调查,是以森林经营单位,即国有林业局、各类(29页)
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现森林(29页)
三类调查,是为林业基层单位安排具体生产作业需要,(29页)16.作业设计调查范围一般是森林小班或具体某一山头地块或作业地段。(29页)
17.有林地是指附着森林植被、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43页)
18.在乔木林、疏林地中,优势树种一般按蓄积量组成比确定,蓄积量占总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为小班(样地)优势树种。(54页)
19.在林业生产中,主伐利用、造林更新、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经营活动通常需要20.用材林主伐方式视林分现状确定,一般采用式。(63页)21.皆伐。(6322.毛竹林应实行定龄择伐,根据毛竹度数,通常按“的歌诀进行,伐后每公顷保留健壮母竹不得少于23.以上。(6624.用材林抚育采伐强度按照采伐量占伐前林分总株数、总蓄积量的百分比,通常分为弱度、中度、强度和25.用材林抚育采伐的方法以采伐下层木为主,下层抚育采伐与综合抚育相结合,做到“号树采伐、砍劣留优、页)
26.防护林林带间伐后,其疏透度应保留在体结构。(27.林地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理的核心是林地28.林地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评价,地籍档案建立和管理等。29.征占用林地是指林业土地变为30.征占用林地分为两类,一是林地。(10831.林权,全称森林、林木、林地权属,指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32.根据我国《宪法》 作业设计调查。(57
页)
权属问题。(92页)
页)、《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森林、林木、皆伐、择伐和渐伐三种方5公顷,坡度350以上的森林不得进行采四留三不留七”2000株。(64页)
0.9以上,中龄林郁闭度在0.8极强度四种。(67页)
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照顾均匀”。(670.4以上,并保留原林带的总林地。林地地籍管
地籍调查,林地登记,林地统计,林93页)
非林业土地的利用方式。(107页)国家征、占用林地,二是乡(镇)、村占用所有权和2
页)皆伐面积依次连片一般不得超过页)人工林抚育间伐条件是幼龄林郁闭度在页)68页)(118林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三种形式。(120页)
3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对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含义的界定,林权内容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121页)
34.坚持自留山归农民无偿使用,使用权长期不变,并允许继承、转让,实行多种形式治理和经营政策。(128页)
35.合资、合作造林的林地权属不变,林木权属共有。(129页)36.土地改革后营造的林木,按照“谁造林、谁管护、权属归谁所有”的原则,确定其权属。37.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林权争议的方法称林权争议的38.人民法院依法解决林权争议的方法称林权争议的讼解决。(147页)3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确立以森林采伐管理制度。40.森林法规定各级实行管理和监督。(41.轮伐期伐利用为止所需要的时间。42.恣意违反国家木材生产计划管理规定,无计划采伐,超计划采伐,就是滥伐。(179页)43.低产林改造采伐的方式有皆伐改造和44. 迹地更新的方式有人工更新、页)
45.人工更新的质量标准要求当年造林成活率不低于不低于80%。(19746.天然更新的质量标准是每公顷采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树种的幼树不少于3000株或幼苗不少于47.生态公益林划为48.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不得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49.我国地域辽阔,多种,仅木本植物就达50.森林动物资源指生活在森林环境中所有括兽类、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51.猎捕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行为有猎捕、捕捉、页)
行政解决。(146司法解决或者行政诉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页)
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页)。
(165页)
择伐改造两种。(189页)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三种。85%,三年后保存率6000株,分布均匀度不低于60%。(197页)国家生态公益林和地方生态公益林两大类。(223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批准,(228页)
生境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野生植物约有8000多种。(231页)。
陆栖动物资源类群的总和,包(243页)
捕杀三种。(2443
页)(196页)30000页)(144
(151150是一种生产经营周期,表示林木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到达到采
页)
52.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44页)
53.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251页)
54.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指在森林经营中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的林业。(295页)
55.森林认证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中一个重要环节,内容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和森林产品的认证。(316页)56.采伐作业管理监督的内容指伐区设计、伐区拔交、采伐作业、理、迹地更新、质量检查验收等全过程。
二、选择题
1.连续森林资源清查的方法一般分为A、①全部固定样地清查方法B、①全部固定样地清查方法C、①分层抽样 ②回归估测2.下列地类中,不属于有林地的是(A、乔木林 B、灌木林 C3.以经营灌木为主要目的或专为防护用途的灌木林地,是(A)(45页)
A、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B、覆盖度在28%以上,且分布均匀C、覆盖在25%~28%,且分布均匀4.在降水量为400毫米以上的北方地区实施封山育林,是(B)(45页)
A、6~8年 B、4~6年 C5.流程在500千米以上的江河发源地汇水区以及主流与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可划为水源涵养林,这里的支流是指(B)(50页)
A、一级支流 B、一级、二级支流6.“水库与湖泊周围山地自然地形”按规定划为水源涵养林的,这里的山地自然地形是指(A)(50页)
A、第一层山脊以内
(183页)2种,请选择(A)(42 ②回归估测 B)(43页)D、竹林
其中一项技术要求
灌木成林年限要求3~4年
C、二级支流
伐区清
页)
②配合临时样地清查方法、红树林、B、第一层、第二层山脊以内
7.按技术规定,坡度在250以上森林应划为水土保持林,严禁采伐,这个规定适用地区为(A)(50页)
A、东北地区 B、华南、中南地区 C、华东地区 8.在下列森林中,不属于农田牧场防护林的是(D)(51页)A、农田、牧场、地界100米范围内的森林 B、与沙质地区接壤250~500米范围内的森林 C、农田、牧场、坡地上的林带、林网、片林 D、乡村四旁绿化树木
9.在南方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封山育林,灌木成林年限要求是(A)(45页)
A、3~6年 B、6~9年 C、3~5年
10.下面林分中,哪3种用材林适于采用小面积皆伐方式(A、B、C)(63页)
A、成、过熟林林分中的单层林,如人工纯林 B、中、小径木少的异龄林 C、需要更换树种的林分 D、需要改造的低产林分
11.下面林分中,哪3种林分适于采用择伐方法(A、B、C)(63页)A、成过熟林中的中、小径木较多,天然更新好的复层异龄林 B、间有珍稀树种的林分
C、伐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沼泽化、沙化等自然灾害的森林 D、成、过熟人工林
12.用材林抚育采伐强度按采伐量占伐前林分总株的百分比衡量,等级为弱度的百分比是(B)(67页)
A、10-15% B、15~25% C、26~35% 13.对不符合经营目的的低产劣质林分,需要进行改造采伐。这种低产劣质林分指(B)(68页)
A、郁闭度在0.2以下、生长量低下的稀疏林地 B、郁闭度在0.3以下、生长量低下的稀疏林地 C、郁闭度在0.2~0.3、生长量低下的稀疏林地
14.山区林区培殖香菇、木耳、药材等培殖业用材,乡村农田水利用材,属以下哪一类性质用材(B)(82页)
A、地方性商品材
B、林权单位和农民自用材
15.林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哪2种经营形式为适宜(A、B)(107页)A、林地的使用者或经营者同其他单位个人合资、合作 B、或以其他方式联合开发 C、一次性拍卖
16.下列哪2种征、占用林地情况,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A、B)(109页)
A、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
B、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建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
C、占用其他林种面积低于70公顷的
17.林地指林业专用地,具体指下列哪3种用地(A、B、C)(90页)A、郁闭度在0.2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 B、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地 C、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D、城市绿地
18.一项工程使用林地,在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时(A)(113页)A、应一次性提出用地申请 B、可以分几次提出用地申请 C、只限分二次提出申请
19.征占用防护林或特用林面积10公顷以上,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其他林种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哪一级机关审核批准(A)(109页)
A、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
B、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 C、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
20.根据《森林法》,我国林地所有权形式有2种,请在下列形式中选择(A、B)(见森林法)
A、国家所有权 B、集体所有权 C、个人所有权
21.林权初始登记发证的禁止原则,指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暂停办理。请选择其中4条(A、B、C、E)(129页)
A、权属界线不清的
B、所有权或使用权有争议的 C、对申请办理登记者的权属有异议的 D、上年度林木采伐超砍的 E、擅自占用和其他违法占用的
22.林地所有权与森林、林木所有权分离的,应如何进行申请(A)林权登记发证(130页)
A、林地所有者和森林、林木所有者分别不同权利提出申请 B、由林地所有者提出申请 C、由林木所有者提出申请
23.林权证记载的四至清楚的,以四至为准,四至不清的,应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下列哪一条符合林权争议具体问题的处理规定(A)(144页)
A、由当事人共同的人民政府确定其权属 B、划为生态公益林,双方均不得采伐
24.当事人对同一起林权争议都能出具合法权属凭证、证明材料的,应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按下列处理规定哪一项执行(A)(144页)
A、由当事人共同的人民政府按双方各半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权属 B、经人民法院裁定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权发证
25.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分级下达到地级市,再下达到编制单位,各市、县在下达木材生产计划中,应作何种处置(B)(178页)
A、要留有余地、为森林灾害提前预留 B、不得截留
26.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的发证机关指(B)(181页)
A、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 B、有关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绿化办公室
27.农户对自留地以及房前屋后自有的林木进行采伐时,是否需要实行凭证采伐(A)(181页)
A、不需要 B、需要
C、视不同情况而定
28.对违反采伐证规定进行采伐作业的,发放采伐许可证的部门应采取何种措施(B)(194页)
A、应当进行劝阻、并按操作规程办事
B、有权收缴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纠正为止
29.征占用林地采伐、乔木型经济林采伐、薪炭林采伐等这些采伐,属哪一种类型采伐,请在下列采伐方式中选择一种(C)(183页)
A、抚育采伐 B、卫生采伐 C、其他采伐
30.更新采伐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提高森林的生态公益效能,其更新采伐对象指哪一种(A)(185页)
A、防护林、特用林的林分、林带 B、处于中、幼龄各阶段的各林分 C、禁伐林
31.用材林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①郁闭度在0.9以上的人工幼龄林,②郁闭度在0.8以上天然幼龄林。请问应选择何种间伐方式(A)(187页)
A、透光线 B、生长伐; C、择伐
32.森林的多种资源管理,包括3个部分的资源。请在下列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一组(A)(214页)
A、①公益林 ②植物资源 ③动物资源 B、①木本粮食资源 ②木本油料资源 ③药用植物资源 C、①木本粮油资源 ②化工原料资源 ③药用植物资源
33.森林资源效益要数倍大于森林的经济效益。1999年北京市用替代法对全市森林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当年森林的生态价值为2119.88亿人民币。森林生态价值是森林经济价值的若干倍。请在下列数据中选择一组(B)(216页)
A、12.33倍 B、13.3倍 C、11.33倍
34.森林的卫生保健效能包括许多方面,请在下列材料中选择5项(B、C、D、E、F)(221页)
A、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B、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C、森林的吸尘作用
D、树林吸收有害毒气 E、树木的杀菌作用
F、树木和森林减少噪音的作用
35.商品林产生的产品(如木材等)属物质产品;生态公益林产生的产品(如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伏美的环境等)属生态产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性,请在下列材料中选择3项(A、B、C)(216页)
A、不具有实物性,无法通过直接交换关系实现其价值 B、消费过程无法界定,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其效益 C、公共性,能被社会公众免费享用 D、因环境恶化产生的短缺性
36.乡镇林业工作站对地方生态公益林的3项主要职责是(B、C、D)(229页)
A、积极参与申报地方生态公益林
B、根据生态公益林分布、特点、等级划定管护责任区 C、采取承包、招标等形式配备护林员 D、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
37.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世界药用植物宝库”之称,已知的(A)(235页)
A、药用植物有5000种,常用的有400~500种 B、药用植物有3000种,常用的有200~300种
38.野生植物在国际合作、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野生植物条例》规定(B)(239页)
A、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采集或者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B、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采集或者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9.《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出售和收购的规定是(A)(238页)
A、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禁止出售、收购
B、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出售、收购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授权的机构批准
40.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绿化需要,经营绿化大苗已成为一大产业,大量野生绿化树种被移入苗圃或运往城市。对这种野生植物资源的管理(A)(240页)
A、将绿化大苗的采挖纳入限额采伐和运输管理
B、作为一种绿色产业,应当促进发展
41.林产品是社会经济中理想的绿色材料,具有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应当合理加以利用,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有3条,请在下列中选择(B、C、D)(242页)
A、合理有序开发的原则 B、长期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 C、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 D、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原则
42.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应当坚持的方针是(A)(243页)A、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 B、加强保护,引种繁育,项目带动,开发利用 C、加强保护,引种繁育,合理利用,促进发展
43.野外借助狩猎工具和方法,例如枪击、网捕、弓夹等,达到获取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行为,应确定为(A)(244页)
A、猎捕 B、捕捉 C、捕杀
44.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必须持有的证件指(B)(246)A、特许猎捕证 B、狩猎证
45.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必须向省、自治区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核准,应持的证件指(A)(244页)
A、特许猎捕证书 B、狩猎证
46.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需具备的3项条件指(A、B、D)(252页)A、有适宜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必需的设备
B、具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资金、人员和技术 C、驯养繁殖地点选择要远离市区 D、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饲养来源有保证
47.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功能最为完善,被称为(B)(301页)A、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粮食库、材料库、油料库、果品库和蔬菜库 B、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碳储库和能源库 48.森林认证的目的主要是(A)(316页)
A、提高森林的经营水平,以实现可持续性,保证、再次保证并保持市场准 10 入
B、获得森林认证的合格标记
49.标签是森林认证合格的标记,标签指的是(A)(317页)A、标签是“绿色标签”、“环境标签”或“生态标签”的简称 B、标签是原木和木材产品市场准入的标志
三、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
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要建立两大体系,请在下列两大体系中做出判断:(19页)
A、①林业生态体系 ②林业产业体系()B、①资源管理体系 ②资源监测体系(√)
2.森林具有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请判断下列两种生态类型中,哪种被誉为“地球之肾”(21页)
A、湿地(√)B、红树林()
3.下列4项管理中,哪一项不属于加强森林资源的4项管理(19页)A、采伐限额管理,()B、林地林权管理()C、资源动态管理(√)D、木材流通管理()
4.县(区、旗)为单位,各类林场、国有林业局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林业区划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属哪一类调查(29页)
A、全国森林资源清查()B、经营规划调查(√)
5.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生产作业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应属于哪一类调查(29页)
A、森林资源二类调查()B、森林资源三类调查(√)
6、下列两组树种中,哪一组树种属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45页)A、油橄榄、油桐、棕榈、蒲葵等()B、油茶、茶叶、柑桔、猕猴桃等(√)
7.请判断:滩涂、沼泽地、坑塘、苇地等地类属于哪一类生态系统(47页)
A、湿地生态(√)B、淡水生态()
8.森林按主导功能分为两大类,请判断其中的一组(48页)A、①天然林 ②人工林()B、①生态公益林 ②商品林(√)
9.树木园、采穗圃、种质资源、基因保存林、子代测定林、种子园等,这些应划为哪个亚林种(52页)
A、母树林(√)B、实验林()
10.城市公园、乡村公园、森林公园、度假区、滑雪区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等,这些应划分为哪个亚林种(52页)
A、自然保护林()B、风景林(√)
11.以生产树脂、橡胶、木栓、单宁等为主要目的林木,应属下列哪个亚林种(53页)
A、其他经济林()B、林化工业原料林(√)
12、速生丰产林的主要目的涵义指(53页)
A、森林生长指标达到相应树种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乔木林地(√)B、采用集约经营措施进行定向培育的乔木林地()
13、风景林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供欣赏和审美,游客要支付门票费用。请判断风景林属哪一个林种(49页)
A、特种用途林(√)B、经济林()
14、森林灾害造成损失的木材,通过采伐进入流通渠道,是否需要计算森林资源消耗(82页)
A、计算()B、不需要计算(√)
15、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处分权有两种,如行使采伐权,将林木采伐,这是一种处分。那么,当承包人把林木转让,请问这属何种性质的处分权(121页)
A、事实上()B、法律上(√)
16、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采用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依法获得使用国家或集体林地的权利,请问这种权利属(121页)
A、拥有林地的使用权(√)
B、拥有林地的所有权()
17、使用国家所有的跨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其林权登记发证的机关是(130页)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18、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其林权登记发证机关是(130页)
A、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9、下列两组林权登记发证的程序,请判断哪一组属正确程序(131页)A、①提出申请 ②审核登记 ③颁发证书 ④验收建档(√)B、①提出申请 ②颁发证书 ③张榜公布 ④验收建档()
20.已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耕地,已经退耕还林的,是否应当发放林权证(127页)
A、应发放林权证(√)B、不发放林权证
21、集体所有林地上的林木,作价有偿转让给个人时,是否应当明确林地使用年限(129页)
A、必须明确林地使用年限(√)
B、林地属集体所有,不必规定使用年限()
22、对于已承包的山林,按中办发(1997)16号文件精神执行。凡承包者履行合同义务的,不得收回合同。以拍卖、转让等形式获得林地使用权的,按合同规定年限,予以确权、登记、发证。这些规定符合确权发证的哪一条原则?请在下列4条中选一条(128页)
A、坚持稳定山林权属的原则()B、坚持自留山政策不变的原则()C、坚持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原则(√)D、坚持自愿申请和公开、公平的原则()
23.林权变更登记,亦称经常林权登记。林权变动登记和调查核实,能否委托给乡镇林业工作站进行(第132页)
A、可以委托(√)B、不可以委托()
24.林权争议,或称山林权纠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请问林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争议,属何种意义上的争议(141页)
A、广义(√)B、狭义()
25.林权争议(山林权纠纷),无论跨县或跨省,争议双方都是基层单位争议。当事人之间多数山水相依,相互为邻。因此,解决争议的着眼点应放在基层;由当事人自己协商解决,尽可能不要把矛盾上交,这样做,既有利争议及时解决,又可以促进当事人的团结。请问这种作法,符合调处林权争议的哪一条原则(142页)
A、促进安定团结的原则()B、兼顾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原则()C、把争议解决在基层的原则(√)D、互谅互让的原则()
26.下列证据中,哪一个证据应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主要依据(143页)A、土地改革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证()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林权证(√)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处理林权争议的决定()D、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决()
27.下列两组调处林权争议程序和方法,请判断哪一组为正确的程序和方法(145页)
A、①当事人之间进行协商或实地调查 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提出解决林权争议的建议 ③签订协议
④县以上人民政府办理权属登记手续,确认林权()B、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提出解决林权争议的建议 ②当事人之间进行协商或实地调查 ③签订协议
④县以上人民政府办理权属登记手续,确认林权(√)
28.在森林经营中,轮伐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实现森林永续作业的时间基础。确定轮伐期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森林成熟年龄。请判别用材林的轮伐时期确定主要依据是(167页)
A、工艺成熟龄(√)B、数量成熟龄()
29.森林成熟包括数量成熟、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经济成熟等。当“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请判别这种表述属哪一种森 14 林成熟(161页)
A、数量成熟()B、工艺成熟(√)
30.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木材生产计划下达给乡镇林业工作站木材生产计划,这种计划属何种性质计划(179页)
A、指导性计划()B、束约性计划(√)
31.国家木材生产计划,是通过政令形式下达的具体执行指标,具有约束力。执行中需要做调整的,调整权集中在(179页)
A、中央和省两级,由国家和省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调整(√)B、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调整()
32.编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应包括各种规格材、规格材的原材、制成品、半成品和商品柴炭。但编制的基本前提是(178页)
A、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突破年度林木生长量()B、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突破年度森林采伐限额(√)
33.国家对森林实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这是我国林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带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构想。公益林和商品林各自遵循各自的导向和规律,被划作公益林的哪一部分森林以国家生态安全为主要导向,请问这种导向主要遵循什么规律(214页)
A、价值规律()B、生态规律(√)
34.江河周围森林是国家公益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判别下列两组江河中,哪一组属于界江、界河(225页)
A、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B、绥芬河、澜沧江、伊犁河()
35.保护江河沿岸森林,对于维护国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两组江河中,有一组是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请作出判别(224页)
A、钱塘江、湘江、赣江、沅江()B、辽河、海河、子牙河、珠江(√)
36.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排第八位。请问生物多样性指(220页)
A、①物种多样性 ②种群多样性 ③群落多样性()B、①生态系统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 ③遗传基因多样性(√)37.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区的山口、路口、15 海岸、河流交叉点等应设立标志,立牌公示,请问这种标志属(229页)
A、永久性标志(√)B、临时性标志()
38.森林植物资源管理的两个方面指(232页)A、①合理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
②有效地保护现有植物资源(√)B、①扩大种植业,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②培养新品种,培育后备森林植物资源()
39.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为此,成立了许多国际组织,请问英文缩写(MAB)属哪一个国际组织(233页)
A、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B、人与生物圈计划组织(√)
40.我国同联合国下属机构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请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英文缩写是(233页)
A、(UNEP)()B、(FAO)(√)
41.植物保护条例规定,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自然危害威胁时,应当采取3个重要拯救措施(234页)
A、①行政措施 ②资金措施 ③技术措施(√)B、①及时报告 ②组织抢救 ③物资保证()
42.近年来,森林野生植物资源获得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如竹柏、黑沙草、油瓜、文冠果、蝴蝶果、峡木、破布木、五角木槭、水冬瓜等,请判别这些植物开发利用中属下列哪一种(236页)
A、天然饮料()B、新油源植物(√)
43.我国对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已有一定规模,形成采收、种植、加工、制药的全套技术方法。如从萝芙木制成的“特效降压灵”,从紫杉中提取的紫杉醇抗癌新药,从地不容和千金藤中提取制成的“颅通定”等,请判断这些药物属何种系列(235页)
A、西药系列()B、中成药系列(√)
44.设计和使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要从决定系统出发的两个因素考虑,其实现的形式指(264页)
A、①人为因素 ②计算机因素()
B、①要求资源档案信息格式化与标准化,以及各种相关信息的集成化 ②方便基层管理人员使用(√)
45.森林是一种公共和露天资源,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变化很大,森林资源数据需要及时更新,需要考虑下列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变化(265页)
A、①林地资源数据变化 ②林木资源数据变化(√)B、①采伐更新数据变化 ②人为破坏数据变化()
46.森林资源计算计管理系统采用的CS版,指下列哪一种服务器(264页)A、客户端——服务器(√)B、浏览器——服务器()
47.3S系统是GIS、RS、GPS的简称。请判别GIS指下列中的哪一个系统(278页)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48.森林资源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组成是(275页)A、①计算计硬件 ②软件 ③技术人员(√)B、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遥感 ③全球定位系统()
49.计算机是信息存贮及传输的主要载体,这里的信息指(275页)A、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等(√)B、消息、也指信件、新闻、报告等()50.现代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指(274页)
A、数字化、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B、图像化、集约化、综合化、微型化、边缘化()
51.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于它覆盖全世界,所以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其英文简写是(286页)
A、Internet(√)B、Intranet()52.通过计算网络同其他用户进行快速、简便、高效、廉价的现代通信手段指(287页)
A、电子邮件服务(√)B、文件传输服务()
53.将各类专题图件分图层数字化,然后与地理数据库中属性数据建立联系,可以通过叠加、复合、裁减等操作,进行林业各类专题制图,请问这种技术主要依赖哪个技术系统(284页)
A、GIS(√)B、RS()
54.除海洋外,提供人类食物和材料的主要三大系统指(294页)A、①森林 ②农田 ③草场(√)B、①农田 ②草场 ③淡水()
55.森林能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请问科研、教育、宗教、自然遗产、陆地景观以美学价值等,这些产品和服务属哪一种功能(294页)
A、生态功能()B、社会功能(√)
56.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能力和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请判别这一定义出自(295页)
A、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B、2001年出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导论》(√)
57.建立森林资源可交易的市场体系,其产品有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例如林地,森林资源以及环境等,请问环境属哪一类产品(302页)
A、有形产品()B、无形产品(√)
58.为解决森林的持续经营问题,各国根据各自国情提出不同的政策策略,请问森林“分类经营”发展战略,由哪一国提出(303页)
A、中国(√)B、印度尼西亚()
59.“森林是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切的经营活动必须以维持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增加森林的复杂性为前提。”这一经营理念属(307页)
A、传统森林经营()B、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四、简答题
1.“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当一种文化达到成熟或过熟时,它必须返回森林来使自己返老还童,如果一种文化错误地冒犯了森林,生物的衰败就不可避免。” 这是一位生态学家的话。请说出生态学家的姓名和国籍。(16页)
答案提示:格兰杰,英国
2.请简述作业设计调查的目的,范围和方法。(29页)
答案提示: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造林设计,伐区工艺设计和抚育设计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调查范围是小班或某一山头地块、作业地段。
调查方法:全林每木捡尺法、额定标准地法等。
3.林业用地分为8个二级地类,请列举出8个二级地类的名称。(44页)答案提示:①有林地,②疏林地,③灌木林地,④未成林地,⑤苗圃地,⑥无立木林地,⑦宜林地,⑧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4.生态公益林分为防护林和特种用材林,请列出特种用途林的7个亚林种。(49页)
答案提示:
①国防林 ②实验林
③母树林 ④环境保护林 ⑤风景林 ⑥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⑦自然保护林
5.请简述《林权争议处理申请书》中申请的四点基本内容。(148页)答案提示
①当事人的姓名、地址以及法定代表的姓名、职务,②争议的面积、林木蓄积、争议地所在的行政区域位置,四至和附图,③争议的理由、发生争议的时间、原因,④当事人的协商意见。
6.近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森林采伐管理与监督的法律制度,请你回答,这法律制度设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53页)
答案提示:我国的森林采伐管理法律制度设计由以5个部分组成: ①森林限额采伐制度,②森林采伐许可证制度,③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制度,④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制度,⑤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核查制度。
7.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几种,请简述之。(29页)答案提示:①以数理统计为基础,航空像片为主要工具的抽样调查,②以抽样调查控制调查总体,运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小班区划,并通过林木标准地、角规测树,样地平均数或目测等方法落实小班林木资源现状,③采用航空象片判读技术与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方法,将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
8.请简述伐区作业调查临时标准地设置的数量和基本要求。(61页)答案提示:①标准地数量。依据小班部位、坡向、林龄和林分长势等情况确定。原则上每个小班都应设标准地,面积不得小于小班面积的2%,②标准地设置必须设置在全小班最有代表性的地块,不得选在林缘和道路 19 旁。同一小班,不同长势的林分,应分别设置标准地,③标准地的形状可以用正方形、圆形、或带状、但每块标准地的面积一般不得少于一亩。
9.请简述伐区作业调查临时标准地调查的内容,按调查顺序叙述。(62页)答案提示:①标准地境界测量,②标准地每木调查,③平均高、平均冠径、平均技下高的测定,④郁闭度测定,⑤立地条件调查记载,⑥林种出材量调查。
10.根据林地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性,位置的固定性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和建设用途,林地区划一般分为若干功能区,请简述其名称。(103页)答案提示:①生态公益林功能区,②商品林功能区,③城镇、工旷建设与农业开发规划衔接区,④退耕还林与恢复林地衔接区。
11.请简述申请征、占用林地需要提供的文件。(110页)答案提示:①征、占用林地单位的法人证明,②建设项目批件,③相关证明材料,④林地权属证明,⑤补偿协议,⑥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报告,⑦征、占用林地申请表。
12.下列一段话:“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基础,是研究一切林业问题的核心,也是各项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请问这段话是谁说的?时任什么领导职务(151页)
答案提示:高德占 时任林业部部长
13.确定一个森林经营单位的轮伐期需要对轮伐期进行计算,在一般情况下,纯林轮伐期的计算公式为U=a±v,请回答式中的英文符号各代表什么?(167页)
答案提示:U——轮伐期 a—采伐年龄或成熟龄
v—更新期;
14.某一农村经济组织需要申请采伐自营林木,办理采伐许可证,你应告知对方提供哪些材料。(180页)
答案提示:申请采伐自营林木,应提供的材料有; ①具有法律效力的林木所有权或经营权证书,②采伐计划范围内的林木采伐申请报告,③采伐目的、地点、树种、林况、面积、蓄积、出材量、采伐方法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
15.请简述森林采伐的五种基本类型(183页)答案提示:森林采伐的五种类型是:
①主伐 ②更新采伐 ③抚育采伐 ④低产(效)林改造采伐 ⑤卫生采伐
16.主伐是用材林主要采伐方式,请简述主伐的定义和对象并说出主伐的三种方式。(183页)
答案提示:主伐指以生产木质产品为重要目的的用材林,达到数量(自然)或工艺成熟时进行的采伐。
主伐对象:一般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主伐分为择伐、渐伐和皆伐三种方式。
17.简述卫生择伐的林木对象,即哪些林木属于卫生择伐对象。(191页)答案提示:①枯立林、风折雪压木,②病虫害危害较严重和受寄生植物侵害的林木,③传播危险寄生物的乔、灌木,④被破坏将自然枯死而频临死亡的林木。
18.请简述在伐区作业追踪检查中,哪些违章采伐行为,必须及时予以制止(194页)
答案提示:①采伐地点不对,不按批准采伐地点采伐的,②采伐面积不对,采伐许可证范围外或扩大采伐面积的,③采伐方式不对,不按设计方案和采伐方案采伐的,④采伐强度过大,超过设计的采伐强度,或在抚育采伐中砍大留小,砍优留劣,开“天窗”的,⑤采伐树种不对,不按设计方案,多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或应保护的树种。
19.请简述伐区检查验收中采伐木材材种数量验收和伐区作业质量验收的内容。(194页)
答案提示:①伐区内木材生产量与采伐证核定数量相符,树种一致,误差 21 在5%以内,②伐区内每公顷应采漏林木蓄积小于0.5立方米,③伐根高度不超过10厘米的伐根所占比率大于85%,④伐区中每公顷丢弃材小于0.1立方米,⑤采伐迹地做到随采随清,清理合格率达90%以上,⑥易引起水土流失的集材道采取了防护措施,⑦按照批准的采伐方式、采伐面积等组织生产的,并达到了设计要求。20.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说出我国四大沙地名称。(226页)
答案提示:①呼伦贝尔沙地 ②科尔沁沙地 ③浑善达克沙地 ④毛乌素沙地
21.湿地是支撑地球生命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重要湿地被列入国家公益林划定范围,请说出我国五个或五个以上重要湿地名称(225页)
答案提示:①向海②白洋淀③松花湖④太湖⑤巢湖
22.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实施条例,请列举禁止使用的狩猎工具和装置。(247页)
答案提示:军用武器、气枪、毒药、炸药、地枪、排统、以及火攻、烟熏、歼灭性围猎、夜间照明行猎,非人为直接操作的危害人畜安全的狩猎装置等。
23简述我国驯养繁殖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的单位,并叙述其驯养目的。(251页)
答案提示:①非经营的公益事业单位,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国有动物园,野生动物研究所等,其目的是为拯救和保护濒危动物,或通过收容、救护,或通过人工繁殖研究,扩大其种群,以防该物种灭绝;
②动物园、公园、游乐园、驯养表演团等,以展览和表演为形式,对野生动物的驯养;
③以经营和盈利为目的某些野生动物养殖场,如养熊场、养鹿场、养猕猴场等。
24.不同类型计算机按网络规模划分的局域网,区域网,广域网,其英文缩写是什么?(285页)
答案提示:局域网为:(LAN)区域网为:(MAN)广域网为:(WAN)
五、综合题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合同承包等方式,获得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为什么说按合同约定只拥有森林、林木的所有权,而不拥有对林地的所有权?(121页)
答案提示:山林权包括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是一个总的概念。山林所有权具体的展开形式为对山林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山林的所有者应当拥有对山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由于山林所有者并非直接的经营者,这样,所有者对山林的权利便通过合同承包的形式,由非所有者即合同承包者行使或执行,使合同承包者具有了对森林、林木的所有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森林和林地不可分割,但合同承包者按合同约定经营对象只是林地上的森林和林木,且有一定年限,故合同承包者在实际上只拥有森林、林木的的所有权,而不拥有对林地的所有权。合同承包者只能对森林和林木进行处置,而不能对林地进行处置。
2.山林的合同承包者依法获得国家或集体的山林占有、使用、收益和对林木的处分权利,即行使采伐权,但国家同时又有限额采伐的规定,这种规定是否同山林权属关系相矛盾?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121页)
答案提示:山林所有者或通过合同关系依法获得对山林的经营权,他们都有对山林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对林木处置的权利,这是肯定的,没有疑问的。但另一方面。森林又是一种特殊资源,肩负提供林产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责任。因此,对森林的采伐必需有计划进行,这就是限额采伐管理的出现。其次,林业生产周期长,为了实现森林的永续作业,必需正确确定轮伐期,科学经营,合理并永续利用森林,这就是讲,林业生产本身要求对森林采伐进行限制。其三,木材生产只是森林价值的一方面的体现,森林还有生态、多种经营、审美、旅游、历史、科学等多重价值,限额采伐将为发挥林业的多功能效益提供条件。因此,要正确引导林农和山林承包者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承当应承担的权利和责任,转换经营思路,转变生产方式,不再以木材生产为主,而是转入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以实现林业生产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既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也符合林农的个体利益。
3.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而生态公益林是不允许进行商业性采伐的,这就意味着一旦森林被划为公益林,将丧失其经济效益。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矛盾,请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223页)
答案提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木材生产作为林业的重点,木材生产又是森林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因此,一旦被划为公益林,停止采伐,经济效益不 23 能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一意义上,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以放弃经济效益为前提的。但是,在另一方面,要清醒看到人类的需求不单是林产品的物质性需求,而森林作陆地生态主体,在维系人类生存环境方面,能起到其他生态系统不能替代的作用。划出一定数量的林地作为公益林,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其次,正是这种分类和限制,促使林木经营者在有限的林地上,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林产品数量,实现林业的高效和集约经营。其三,能促进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等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开拓森林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只要我们认真执行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凸现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主题,在生态优先原则下,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一定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林业的路子来。
4.森林是荒漠化的克星,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请你至少从3个方面,叙述一下森林防风固沙作用,并举例说明。(218页)
答案提示:①森林是风的强大障碍,能把大风分散成小股气流,并改变它的方向。
②森林能降低风速。一条10米高的林带,在其背风面的150米范围内,风力平均降低50%以上,250米范围内,降低30%以上,这样,就减少风对土壤剥蚀和对农作物的危害。
③风速降低还减少冷空气的对流和输送,调节气温。据黑龙江西部农用防护林调查,日平均温度增0.6C,秋季3个月平均增温0.9C。
④森林还阻截和固定沙丘,控制沙流,防止风沙灾害,保障农业增产。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冰川研究所调查,小麦千粒重提高10.7——11.5克,每公顷增产498.75—— 912千克。
5.计算机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增加档案内容,且统计快速,使用方便。请简述计算机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功用。(271页)
答案提示:①能够快速检索到林业生产、管理中所需要的数据资料;②为基层管理机构提供便捷的规划、设计途径;③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统计;④为各类专业活动的监督和灾害监控提供基础数据;⑤为各级林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奠定基础。
6.简述3S空间信息处理的三个技术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279页)答案提示:在3S系统中,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当中枢神经,RS(遥感)相当传感器,GPS(全球定位系统)相当定位器。它们的工作原理是:RS发现森林资源变化信息,GRS确定变化的区位,GIS汇总并分析森林资源信息,三者的共同作用准确反映森林资源信息,以保障对森林资源数据以及动态变化的有效监督。
0
0 24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 篇2
课前我先让学生按要求画出平面图形面积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 (要求:请你尝试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 你能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吗?把你的发现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吧!)
一、迅速再现, 做好重建准备
【课堂实录】
师:我们这节课一起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图形的面积?
生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生2:S长方形=长×宽。
生3:S正方形=边长×边长。
……
生7:S圆=πr2。
师:还有补充吗?
生8: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 也可以先求出圆的半径, 再求出圆的面积。
师:关键要知道圆的半径。
让学生迅速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相关概念, 不仅照顾到了全体学生, 还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但这种简单的识记性知识的回顾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沟通与发展才是复习课的主旨。
二、充分商议, 搭建基础框架
师:我们刚刚回顾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请根据你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平面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小组讨论 (10分钟) 。
每个学生心中对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通过充分的交流、碰撞, 甚至辩驳, 学生的思维可以越辩越明, 知识框架越发清晰。
师:接下来请准备好的小组上台与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小组1: (1) S长方形=长×宽, 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剪拼后,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 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推出:S平行四边形=底×高。 (2)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它的长和宽相等, 所以S正方形=边长×边长。 (3)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此时,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S三角形=底×高÷2。 (4)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上底+下底) ,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我们可以推出S梯形= (上底+下底) ×高÷2。 (5) 把圆沿着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 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可以推导出S圆=πr2。
从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再推导出其他图形面积公式, 这条路径与我们在新课学习时是相同的。所以, 这个推导过程也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的, 也是这节课中学生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张扬个性, 突显不同风格
在“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中,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本身对于学生来说都属于旧知。那么各图形之间的转化、推导方向就不一定是那么单一了, 每一个图形都可能成为思维的起点。
师:刚才这一组同学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起点, 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不仅与我们分享了各图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 还理清了图形内部各知识点的联系。掌声送给他们!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小组2:我们是从平行四边形开始的, S平行四边形=ah。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所以S长方形=ab。同样的道理, S正方形=a·a。
小组3:我们组觉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可以当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 三角形就是上底为0的梯形。根据S梯形= (a+a) ×h÷2, 可以推出:S平行四边形= (a+a) ×h÷2=ah;S长方形= (a+a) ×b÷2=ab;S正方形= (a+a) ×a÷2=a2;S三角形= (0+a) ×h÷2=ah÷2。
师:这一组同学竟然用假设的眼光把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当成“从梯形”, 从而根据梯形推导出面积公式。
利用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归结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三小组更把这种思维推向极致, 把长方形、三角形等都纳入到梯形的范围。既沟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又节约了“记忆的成本”。
小组4:我们小组发现了三角形与圆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把圆沿半径平均切成若干份, 每份切得越小, 就越接近三角形, 把这些三角形摆在一起, 就成了许多等高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的和就相当于圆的周长, 三角形的高就相当于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之和:2πr·r÷2=πr2。
师:你的发现真了不起!如果沿半径分成很多份, 但不平均分, 还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吗?大家可以在课后再研究一下, 相信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在学生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 “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 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分的份数越多, 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学生正是受到它的启发, 也尝试着用极限的思想进行大胆尝试。虽然只有少数学生能做到, 但这也足以让老师和同学们为之赞叹与兴奋。
四、分享感悟, 渗透数学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分享, 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1: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面积之间都相互联系。
生2:假如我们忘记了某一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可以根据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
师:是啊, 同学们通过思考, 发现从一个图形推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 这其中都蕴含着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在图形转化的过程中, 抓住了“变”与“不变”两个关键。你发现了吗?
生3:图形的形状变了, 而面积不变。
师:抓住面积不变的本质, 我们可以把陌生图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从而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在课后试着也像今天这样整理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再与大家进行分享。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 篇3
关键词:森林资源 监督管理 可持续经营
一、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结果
森林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林木的数量和质量,林地面积、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总称。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森林面积增加1596.83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加了1.66个百分点,继续出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
但从清查结果看,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繁荣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期内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全国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369.69万公顷,年均达73.94万公顷。五是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量达7554.21万立方米。
二、透析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
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呈出现总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从总体上说,我国生态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对峙更加激烈、拉锯更加显著、任务更加艰巨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认清森林资源面临的形势,透析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将具有重大意义。
1、在森林资源管理上,我们不可回避执行不坚决、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好象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更多是以木材生产经营管理为主的服务性参与。纵观我国五十多年的林业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年代的无度采伐、“文革”期间的超产、现实中所形成的木材售价竞疮新高现象等都是管理体制“惹的祸”在实际工作中、森林的采伐利用經营管理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管理与监督,在某国有森工企业内部属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前者是木材生产上的经营性管理,是有形的,追求的是即得利益。好材卖好价,多采多赚钱。而后者则不同,追求的是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和生态效益上的最佳化,是无形的。把两个不同理念的矛盾交叉行为人为的硬性捏在一起,让一个人去管和执行或照办,决不是用“觉悟”能实现的。需要的是分管和制约,否则,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将永远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2、森林资源的管理机构和部门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应有作用。当前,还有一些森林资源处、林政处、质检处、调查设计队和森林保护部门等,被作为一种上行下效的部门而设置在企业内部,隶属于企业中的科部室,“吃的是一锅饭,睡的是一铺炕,喊着相同的口号,干着彼此不分的工作”。不利于发挥作用,执法也难于到位,随着企业的缩编、瘦身,从事资源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已愈加显得势单力薄。
3、伐区管理的检查验收还存在许多无奈。伐区管理的检查验收不同于其他行业以终端产品为对象。其他行业终端产品不合格可以不出厂,质量差可以返工重来。在实际工作中,伐区作业质量的好坏,在其采伐、集采过程中就已形成,而检查验收所体现的结果只是一种无奈的认可。通报、批评、下不为例也只是检查验收中的一种公事。不该采的采了就无法挽回的(这类木材恰是市场最为赚钱的),而能够进行返工的项目无非是应伐木未伐而再伐、清理不净而在清,导致的是二次破坏所造成的剩余物增加、幼树幼苗的损伤。
4、从事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机构还无法肩负起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更高层次的监督工作。上级派驻各森工企业局的专员办事处以及各森工局派驻基层林场的资源监督站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一机构的工资仍由企业局支付,人员的调配仍由企业掌管,福利仍在“讨要”之中,遇有大事仍需沟通、协调、甚至于请示,但欲禁不忍的工作局面始终束缚着工作的正常开展。
5、森林资源管理上的规程、规定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执行。如《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等,经五十多年实践,这些规定已达到了日臻完善的程度,只是在其运作当中,有时还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执行,而且,一旦涉及到国家的任务、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时,有时还有措不施、有措难施。
三、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工作的基本措施
事实上,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解决森林资源的管理问题,关系到森林可持续、关系到长久的“吃饭”、关系到其他任何一项林业改革工作的成败。新形势下,做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林权管理为核心、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监督执法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突破重点,狠抓落实
1、大力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制定《编制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纲要》,启动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试点工作,逐步把林木采伐指标管理转移到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和监督实施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各地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打牢基础。进一步抓好农田保护林、森林可持续经营实验示范等改革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成果,出台《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范不同林种、不同区域的经营方式。
2、依法严格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制定出台《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分解和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措施,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林木凭证采伐和伐区设计、拨交、验收制度。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和木材经营加工审批制度,制定出台《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办法》和《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的意见》。
3、强化林地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征用占用林地管理,实行征占用林地年度总量控制,推进建立林地用途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和林业部门预审制度;积极推行占用林地公示制,提高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率。开展打击毁林开荒等破坏林地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
4、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按照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和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整合现有监测资源,不断提高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5、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出台《森林资源监督办法》,进一步严格规范监督行为,把监督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理顺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监督机构的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重点省区逐级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逐步健全森林资源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体系网络,积极推进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6、扎实抓好年度各项核查、检查。开展重点公益林管护核查,完成天保区新增人工林的核定,客观评价各地重点公益林管护状况;认真组织森林采伐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督促采伐限额制度落实到实处;组织全国征占用林地检查,突出检查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情况等。各项核查检查要加强工作质量和廉政纪律的监督管理,确保核查工作廉洁、高效、高质的完成。
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森林经营方案 篇4
第1节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
一、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及其作用
由于林业生产的长期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对象的复杂性,经营单位要合理组织生产,只能通过长期的规划逐步去实现。因此,需要有一个规划设计性质的方案,即森林经营方案作为依据和法定文件,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生产。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50年代时,在我国曾称为森林施业案,60年代初称为森林经营利用设计方案,70年代称为森林经营方案,一直沿用至今。森林经营方案主要是指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事业单位的规范设计而言,它是在一定的林业生产条件和对森林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林业方针政策,为一个林业局或林场拟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具体经营措施,森林经营既有长期的打算,也有短期的安排,如森林作业法、林种规划及树种选择、轮伐期、林区基建等的确定都是从长远来考虑的;对短期安排如年伐量、造林等,森林经营方案每10年(一个经理期)编制一次,而后,每10年进行一次森林经理复查,根据需要亦可提前进行森林经理复查,修订森林经营方案。
根据国家林业局制订的《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定》,“森林经营方案是指导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保护、发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总体现划设计文件;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组织森林经营,确定采伐限额,安排营林生产和投资的依据;是制定考核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依据”。森林经营方案是科技兴林的基础工作,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森林经营方案是林业生产单位编制各种林业计划和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
2、通过森林经营方案的合理年伐量计算,核定采伐限额,使森林经营逐步纳入永续利用轨道。
3、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是依法治林的重要方面,《森林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长期计划,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自然保护区,应当根据长远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4、由于森林经营方案是分别林种及经营类型进行设计的,生产单位可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经营和管理,这为合理组织经营提供了方便。
5、森林经营方案是检查和评定生产成果的标准。
二、规划设计的程序及依据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是一种规划设计,有其相应的程序和依据。
(一)规划设计程序
没有勘察设计就不能施工,已成为基本建设必须遵循的程序,在勘察设计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程序,从计划开始,到完成设计和审批为止,否则就会造成浪费或出现问题。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也是如此。首先主管上级下达计划任务书,列入国家计划,然后编制人员根据计划任务书要求,充分准备,收集资料及做好必要的补充调查,经过充分论证分析,提出初步原则方案,在局、场编案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议通过后,遵照有关规程编制 1 森林经营方案,正式完成规划设计后,应履行审批手续,最后交付施工单位执行,甚至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回访,定期修改规划设计,才能不断指导实践,尽管规划设计工作可能采取不同形式:例如专业队伍承担;由本单位组织;专业队与本单位有关人员相结合等形式。不管哪种形式,都应走群众路线,按照一定的设计程序办事,从计划任务书、原则性设计方案、正式设计方案等都应遵循一定的审批手续,经过有关领导部门和职工群众的反复研究,以便逐步改善和提高设计质量,这是多年来实践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各项经济建设、特别是基本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计划任务书的编制,要按有关规定执行,其深度应能满足开展设计的要求”。关于设计文件的审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审批的原则”。例如大型建设顷目,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或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审批,报建设部批准。特大、特殊项目,由建设部报请国务院批准,中型项目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或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自行审批。小型项目由主管部门或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自行规定。森林经营方案应根据这个编制。
规划设计工作要保证设计质量,设计单位应积极参加计划任务书的编制以及其他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实践证明,准备工作做得越好,对规划设计越有利。同时,没有批准的计划任务书,不应轻易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二)、规划设计的依据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时应根据林业局、场和股份制公司等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事业单位的森林资源状况和生产实际,并结合上级有关指示进行,主要依据有如下几方面。
1、按《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进行的编制方案前1-2年完成的二类调查成果;
2、按《关于建立和管好森林档案的规定》进行验收批准的当年森林资源档案材料;
3、按《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进行的专业调查成果;
4、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计划、任务;
5、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计划(设计)任务书;
6、当地的林业区划和林业长远规划;
7、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如《森林法》、《采伐更新规程》、《森林经理规程》、《总体设计规范》等;
8、有关大中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9、过去经营活动分析资料;
10、林业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和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
三、规划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规划设计的深度
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编制到什么样的详细程度亦即深度问题,要根据对象的复杂程度、设计种类和施工要求而定。这可以从设计的阶段性去理解。根据国内外经验,有以下3种方式。1、三阶段设计
是指到达施工时的设计,共分3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初步设计,对主要设计项目进行初测,提出远景规划,设备及投资只是概算性质,其深度应满足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定;主要设备材料的定货和土地征用;基建投资的控制;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
第二阶段:技术设计,对设计项目进行定测,它比初步设计要求高,这是在经上级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定测的结果而编制的。这样,设计质量会显著改善,技术设计的深度应满足确定设计方案中重大技术问题和有关试验、设备制造等方面的要求,无论技术设计或初步设计,都属总体的、规划性质的设计。第三阶段:施工图设计,一般为单项设计,它是根据已批准的技术设计为基础,再进行更细致的施工设计(或称作业设计)。施工图的深度,应能满足设备材料的安装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施工预算(投资不是概算而是预算)的编制;施工要求等。
三阶段设计,在设计对象技术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技术力量跟不上,或设计对象资料缺少下才适用。由于设计过程长(要经过2-3年以上时间)、费用大,一般只在个别复杂的工程项目,经主管部门同意方可采用。2、两阶段设计
共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 这里所指扩大初步设计,比初步设计要求更高,对设计项目在勘测上要用仪器实测,在概算上分别各单项计算;而简化初步设计可以用扩大指标。扩大初步设计的任务,以林业局为例,要对企业位置(局场址)和境界范围,从技术上及经济上进行论证;对运输类型及衔接点的确定;开展顺序及动力、水源、基建等问题的论证,在投资概算上,应能准确反映设计内容。设计深度应能满足控制投资,安排年度计划及其基建拨款的要求等,新的规定已不提扩大初步设计。
第二阶段;施工图或称施工设计在林业上称之为作业设计,如造林作业设计、抚育采伐作业设计、伐区工艺设计等。初步设计批准后,即可进行施工图设计,在设计深度上,应满足施工的要求,提出施工的技术方法,所需的原材料、机械设备、工具的种类、型号和数量、劳动力和经费预算、施工图纸等。
两阶段设计,适于比较复杂的设计对象,要有较高的技术条件,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设计任务。3、一阶段设计
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合并在一起进行。时间短,但需要技术条件高,一般适用于情况简单的小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的个别车间或林场,短期内完成全部设计任务时采用。
究竟采取几阶段设计好,这要视设计对象的复杂程度及技术条件而定。我国目前规定,一般建设项目按两阶段进行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只有个别项目可采取三阶段设计。根据《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定》的规定,我国现行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的设计深度,一般要求森林经营、森林采伐设计达到初步设计,基本上属于两阶段的第一阶段设计要求,而不是施工图设计,以作为单项设计、施工设计或作业设计的依据;而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林区基本建设和附属工程做到规划深度。
实践证明,森林经营方案设计深度应根据林业局、场的生产现状和生产特点及需要确定,也就是说,当前急需的,可以搞得深一些、细一些;一般项目可以粗一些;可有可无或根本不需要的项目,可以不搞或只说明情况。总之,编制深度要结合林业局(场)当前生产与经济的实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以确保方案的实施。特别要指出的是营林生产当前是各林业局、场生产的薄弱环节,设计时应突出这个重点,做得细一些,以适应集约经营工作的需要。
森林经营方案中,除经营水平特别高的一些生产单位外,一般不包括作业设计。如要求经营方案中包括今后各年度的施工设计,往往难以预估今后长期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容易发生脱离实际的弊病,所以,在编制方案时,必须坚持设计程序,分别轻重缓急,不要混淆设计的阶段性。
(二)、规划设计的广度
规划设计的广度和结构因规划设计的种类及任务而异,以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为例,林业局及林场是目前我国林业的基层单位,也是实现永续利用的基本单位。因此,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是森林经理核心内容之一,它所涉及的内容(即广度)因林业局(场)是采伐利用为主,还是营林为主,是新建还是改扩建,或修订等不同类型、不同 3 情况而异。
一般而言,它应解决下列几方面问题。
1、经营方针 经营方针或经营方向、经营目标,是林业局(场)规划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它具有战略性或总体性,影响全局。不仅新建局(场)要首先解决,既便是老局(场)改造或复查修订,仍然要放在首要地位,实践证明,经营多年的老局(场),经营方针仍需研究。一方面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要有一个过程,另一面,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新开发林区的规划设计更需要下工夫明确这个问题。当然,一个林业局或林场的经营方针,在上一级的规划设计中也会涉及,但反复几次并无害处,而且还有一个具体化的问题。林业局(场)的经营方针,应根据全国性的方针,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如何具体化,如何贯彻经营方针,它主要指经营范围内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作用。例如主要是用材林,再是防护林,或经济林等林种规划,甚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确定。用材中还应明确发展什么材种,以明确经营目标,以便实行专业化生产。此外,针对森林特点,在长期经营和实现永续利用过程中需要突出抓的问题也应提出,以便从开始就作为今后经营目标,通过规划设计逐步去组织实现。这个问题往往和森林区划、经营单位、林种规划、作业法、轮伐期等结合考虑。
2、经营规模 这与企业类型密切相关。在以生产木材为主的局(场)里,按其原木年产量或其他林产品产量,经营规模有大、中、小型,所以在各类型的局(场)里,规划设计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确定最合理的采用量,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逐步永续利用,同时又要确定其他方面相适应的经营规模,例如:木材综合利用及多种经营的规模,造林、种苗、抚育、保护的规模以及林道或基建规模等。
3、生产布局 合理布局是林业局(场)或更大范围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能否合理,充分而又永续利用现有资源、挖掘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全局性问题,因此,应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生产力的关系,以及林业生产的内部比例关系,建立起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空间秩序和时间秩序。为此,要通盘考虑森林采伐与森林更新及防护效益如何协调,木材生产与综合加工及多种经营如何协调等以及与这些相适应的局场址衔接点、采伐点、加工网点、机修网点、森林保护网点和联结这些生产、生活、山上、山下各网点的运输路线等,都有一个合理的布局问题,尤其是加工点的设立与原料提供相适应。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看,林业局及林场都是一个系统,它又包括许多子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由大大小小许多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内部都是互相制约着,从局部来看是合理的,最优的,但从整体来看不一定是合理和最优的。因此,编制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要有全局观点,做好了布局就是控制了全局,等于搭好了架子。它与经营区划、局场址选择、伐区配置,加工网点等有密切关系。
4、生产顺序 生产顺序实际上就是生产的时间秩序。方案编制的间隔期限一般为10年,但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规划设计要从林业生产全过程出发考虑各项问题,特别是新建项目。为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建设,根据轻重缓急分远期、近期,甚至在有条件地区对近期再按年度次序列出,对将来执行是有利的。生产顺序如开发顺序、伐区配置、林分改造顺序、造林顺序等也应加以论证,确定合理的轮伐期是安排生产顺序的基础。
5、经营措施 再理想的经营方针、目标和经营规模及其他规划设计内容,如没有措施保证,也是一句空话,制定合理而必要的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经营措施)、组织机构及人员、资金和设备、林道、房屋及附属工程规划等,本身也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与其他规划设计内容互相协调、密切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个森林经营方案。
上述主要内容规划设计之后,再分析投资效益及展望实现规划设计方案之后可能达到的远景。例如,可能达到的森林覆盖率,可能达到的永续利用的程度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等。不仅可以进一步分析论证规划设计的合理程度,还为贯彻规划设计方案创造有利条件。4 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定量预测,例如,按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类型利用数学模型预估生产力等。
以上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简单介绍了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无论在分法上、内容上都是相对的。编制方案的章节内容可根据对象情况及有关规定加以适当伸缩,而且也应有所侧重。
规划设计方案的成果或文件组成,一般由设计说明书、图纸、概算及附件四部分组成。说明书如果是以林业局为对象时还应分别林场编写,如有单项设计也应单独编制;图纸包括林相图、森林分布图、有关设计图纸;概算包括总概算及分项概算;附件包括计划任务书,协议、纪要、森林资源统计材料,采用的定额及技术经济指标、专业调查报告及方案比较或论证资料等。
四、森林经营方案与总体设计、作业设计的关系
(一)、林业局(场)总体设计与森林经营方案
林业局(场)的总体设计与林业局(场)的森林经营方案大同小异,它主要偏重森工基建部分。除国营林业企业外,南方集体林区具备开发或一定木材生产能力的重点林区县(全县森林蓄积量在300万m3以上,年产量在10万m3 以上)还应以县为单位进行总体设计。县内如包括国营林场,但近期不进行开发时,只进行规划而不进行设计。以县为单位进行总体设计时应遵照流域规划,否则木材流向,外部运输等布局问题不易解决。
林业局(场)的总体设计和林业局(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的关系是对象一致、目标一致、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总体设计偏重林区开发利用、基本建设,多半是一次性的设计,而森林经营设计基本相同。因此,在新开发林区、新建局、场往往要通过总体设计进行林区建设。总体设计也可以说是森林经理的特殊形式。从长远来看,林业局(场)都应定期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
(二)、作业设计与森林经营方案
作业设计是在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基础上再进行更细致的施工设计,也称单项设计,如伐区设计、抚育改造设计、造林设计等。而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的执行(实施)通常还要经过作业设计(施工设计)列人年度计划后执行。例如,林业局(场)在执行批准了的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时,在主伐开始前的一年应进行伐区调查及伐区工艺设计。根据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规定的年伐量布置并划定伐区、现地做好标志,铺设通往伐区的集材道路。设置临时装车场、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及机械设备造型等。这些具体设汁要符合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中所确定的主伐方式、集材方式、开发顺序及主量等设计要求。这种作业设计用图表表示并加以简短说明呈报上级审批后即可来年动工。其他如抚育伐设计、更新造林设计、道路设计等等,都属于单项作业(工程)设计性质。这样,会使资金的运用更加保险。
第2节 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的要点
编制林业局(场)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的具体内容,在有关规程和规定中均有规定,在此不一一介绍,下面仅就几个重点内容的一般情况,介绍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要点。
一、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因经营单位的类型不同,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不会千篇一律,应当根据林业局(场)森林经营现状、自然经济条件、森林资源特点、发展要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安 排。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的质量好坏,是否合理可行,关系至林业局(场)的全面生产建设,直接影响森林未来经营的成败。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大,收效慢,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经济上一旦造成损失就难以弥补,这就要求经营方案应立足于区位地理优势,克服劣势,分析人口、劳动力、区域经济特征,掌握气象、水文等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及资源现状、目前经营利用水平等。为编案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林业局(场)的经营方针应符合《森林法》及有关林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以营林为基础、永续利用的要求。因此,林业局(场)的经营方针应是林业有关方针、政策的具体化,应结合林业局(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森林资源特点和发展要求加以落实。经营方针是定性的,它规定了方向和道路,是各方面都要贯彻的红线。经营目标是林业局(场)在本经理期内应达到的目的要求,是领导任期责任制的考核依据。经营目标是定量的,是要体现贯彻经营方针后的数量化指标体系。它包括森林资源增长、林业经济增长指标以及生产任务指标等。经营目标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容易记住,便于贯彻落实。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除了反映在林业局(场)范围内的林种之外,还应对森林覆盖率以及生产发展方向、经营、建设重点提出要求。同时对各种经营类型的更新方针、保护方针、产品方向及调整重点等提出意见。
三、木材生产(森林采伐)
在木材生产设计时,应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和森林的具体情况,从当前需要和长期利用、培育森林与采伐利用及森林各种有益特性等相结合出发,全面综合考虑,分析论证,编出切合实际的木材生产设计方案。
木材生产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年伐量及伐区配置、主伐年龄或轮伐期、采伐方式及更新方式等问题。
1. 计算和确定合理年伐量
木材产量是由用材林的成熟林采伐(还可分为基本主伐、补充主伐)、间伐(抚育伐及卫生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等数条渠道组成。在少林地区甚至还可以包括更新采伐防护林、四旁树木的林木蓄积,以经营类型为单位,根据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合的公式进行计算,最后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森林采伐量、消耗量,作为确定采伐限额的依据。
2. 确定主伐年龄或轮伐期
根据《森林采伐更新条例》结合森林生长及其他资源的经营利用情况,论证并确定各经营类型的主伐年龄、轮伐期和择伐周期。3. 确定采伐方式
采伐方式常与更新方式相关联。采伐方式一般分为皆伐、渐伐、择伐3大类,实际上是皆伐和择伐两大类及其变形。采伐量的计算也基本上按这2类分别计算。各种采伐方式的适用条件在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程中都有具体规定,只要准确调查现有林木状况(年龄结构、径级结构、卫生状况、更新能力等)、自然环境条件(生态条件、水土流失、采集作业机械化要求、更新特点)及林种等,是不难达到因地、因林制宜确定采伐方式的原则的。为了与计算采伐量相一致,并与更新方式、更新面积相协调,采伐方法的选择和确定应与计算采伐量的经营单位一致,通常与经营类型即作业级相一 致。
四、更新造林
更新造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有:①更新方式及其比重;②树种选择;③更新造林主要技术措施;④速生丰产林设计;⑤种苗问题;⑥更新期及顺序。
最后提出包括更新造林年限、平均年度工作量、母树林或种子园及苗圃。速生丰产林设计,这些要涉及和运用种苗、造林及遗传育种等专业知识,单靠森林经理学本身知识是不够的。
(-)森林更新方式
一般区分为3种:即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及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是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天然下种或萌芽、根蘖等来完成更新过程。它是最经济的方式,但是只有在林木的生物学特性及自然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人工更新或称人工造林,通常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造林时则称为人工更新,在宜林荒山荒地上植树,则称为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可以按照既定要求,选择目的树种,合理密度或或合理混交等以加速更新过程。
促进天然更新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产特性,再加上人工促进措施,为天然更新过程创 造有利条件,以便顺利完成更新的一种方式。所谓人工促进措施就是用人工办法消除天然更新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为林木的下种及种子的发芽,幼苗、幼树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3种更新方式各有它的特点及其相应条件,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经营水平等加以确定。
(二)主要树种的选择
主要树种就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下最符合经营目的的树种,因此又叫目的树种,它和优势树种往往不完全一致,优势树种是树种组成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而目的树种蓄积量不一定最大,但符合经营目的。有时当地甚至没有的树种,但如引种成功,有可能成为主要树种。
选择造林树种时要坚持适地适树、速生优质的原则.优先发展当地的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避免有什么苗木栽什么树。并通过试验引进外来优良树种,要人力营造混交林。
(三)更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更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按不同更新方式,设计的内容如下:
当采取人工造林方式时,要解决:
1.造林树种及其比重或混交方式;
2.整地方式;
3.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4.造林方法;
5.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6.计算经理期内更新造林总任务量、用工量和所需种苗量、安排年度更新造林任务量,对经理期的前5年更新造林任务量分别年度进行安排,并落实到小班。
当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时:
1.确定人工促进措施的方法,如清理伐区、松土、除草、割灌、补植或补播等;
2.抚育管理措施;
3.种苗量和工作量。
当采取天然更新方式时:考虑如何保证天然下种或萌芽措施,如结合采伐方式选留母树,清理伐区以及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等。
(四)速生丰产林设计
速生丰产林是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重点,林业局(场)应因地制宜地选I、II类立地条件的宜林地和适宜的速生丰产树种,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
速生丰产林的设计内容和要求,按部颁的《速生丰产用树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工作方法》执行。
(五)种苗问题
更新造林的工作量确定以后,要进一步进行种苗设计。根据更新造林的年度工作量,计算出每年种苗的需要是和提出质量标准,为苗圃、母树林、种子园设计提供依据。
(六)关于更新期及顺序
在确定轮伐期时就应该考虑更新期的问题,更新期根据确定的更新方式和选定的主要树种来确定。本来更新期适用于渐伐作业,从预备伐开始到后伐终了为止所需的天然更新期间,后来扩大到所有伐区式作业。更新期即从采伐开始到完成更新的期间。更新期长短与树种特性、作业法和经营水平有关。一般实行天然更新情况下,耐荫树种由于劝树生长缓慢,更新过程逐渐进行,因此耐荫树种比喜光树种长,采取渐伐作业时,在日本喜2光树种要10-15年,而耐荫树种多采取20一30年,在德国有40-60年更新的渐伐作业法。当采取荫芽更新时更新期等于零。在我国南方杉木林区经营水平高的地方,采伐后当年整地,第二年即可造林,更新期也等于零。所以采伐后及时更新,不但有利于采伐迹地顺利完成造林任务和提高成活率,而且还可以缩短轮伐期。
因此,安排更新造林顺序时,首先把新采伐迹地放在前面,以便及时更新,否则困难会增大。另外,根据先易后难的精神,首先在交通方便处优先安排.为了按计划造林,种苗应先行安排.要因地制宜,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和适宜的树种,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
五、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是对未成熟林分或林木进行的采伐,指幼林形成起到森林成熟进行主伐前,每隔一定时期对一部分林木进行系统的以采伐为主的森林抚育。其目的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抚育间伐须贯彻“以抚育为主,抚育和采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不得片面追求产材量和短期效益,在选择砍伐木时应坚持“砍小留大、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的原则,严禁“拔大毛”或为取得木材而过伐,防止单纯取材的思想。在我国用材林区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间伐,提高间伐木材的比重具有重要意义。
六、林分改造
林分改造和抚育采伐一样,也是提高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凡是经营对象中慢生低产、经济价值不大、疏密度小、生长率很低、没有培养前途的林分,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代之以适合立地条件的更好树种,以提高林地生产率。
七、森林保护
森林保护设计主要包括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内容分述如下。
(一)护林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合理布局,在控制范围大的适宜地点设置瞭望台,并安装仪器设备; 2.架设通讯线路,联络瞭望台及防火指挥系统;
3.在森林和草原毗邻地带,居民点周围、铁路两侧和省、县交界地区以及国境线内则等火灾危险地段开设防火线或隔离带;
4.建立护林防火机构,配置护林人员,划分地段建立巡逻制度;
5.配置必要的防火灭火工具、器械、灭火剂和交通工具;
6.建立火险预报制度和措施;
7.建立必要的宣传设施等等。
为了合理地设计防火措施,应根据各林班的树种、土壤温度、火源的距离等划分火险等级,并分别大险区设计防火措施,编制护林防火计划.最后应绘制火险等级和防火设施图。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设计的主要内容
1对现有的森林病虫害,提出防治方法和防治措施;
2确定防治任务和期限,编制防治病虫害的种类、地点和主要措施表;
3建立和健全预测预报制度,提出预报、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和改进木材生产、造林、育苗等项生产工艺、改善林内卫生状况、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的措施;
调查主要害虫的天敌种类,保护和繁殖措施,提出生物防治方法;
5建立防治病虫害的机构、人员配备,提出必要的药械设备和设施,以便经常从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此外,提出用飞机撒药防治的可能,并估算经费。
设计时,首先研究过去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为害程度;现有的主要病虫害发源地和病虫害繁殖周期工将来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根据森林资源的清查材料,拟定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在病虫害防治措施中,除化学防治外,应尽量设计生物防治、遗传防治或综合防治措施。
如果调查地区未曾进行过病虫害的调查研究,而目前森林病虫害危害比较严重,在森林经理外业调查时,应组织专业调查小组,调查病虫害的发源地及其种类,并提出防治措施。在拟定防治措施时,要提出所需工作量、劳动力、设备和资金等技术经济指标。
八、多种经营、林产工业
林区开展多种经营和林产工业,务必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立体开发,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多种经营、林产工业作为搞活林区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力求实现以林养林,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同时,对于各种副产品资源,也应按照长期经营、永续利用的要求,妥善地组织生产。要防止盲目经营和竭泽而渔的现象出现。
林区多种经营项目很多。例如,可以种植粮、油、菜、果树、养蜂、放牧、饲养家畜、养殖、采松脂、种采药材、发展紫胶和白蜡等;此外还可发展加工、建材、采矿、狩猎、旅游、服务业等。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林、副产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林区内组织有害鸟兽的猎取、药材和泥炭、矿产、岩石的利用,有利于林况的改善和促进森林以及林木的生长发育。合理利用林区资源,广开生产门路,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种植、养植、采集、采矿、建材、旅游、加工、服务等行业,并使自给性生产逐步转化为商品生产,变林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九、伐区基本建设与附属工程
林区基本建设规划是森林经营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满足森林经营、木材生产、多种经营、林产工业和林区生产、生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林区基本建设与附属工程规划内容包括:林区运输(陆运、水运);贮木场、转运场的新建或扩建;林业局、林场址的新建或改扩建;机修、供电、给水、排水、通讯、广播等工程项目。
(一)林道规划
林道是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现代化,提高经营水平以及实现永续利用的重要条件,在木材生产过程中,木材运输作业量占很大比重,运输投资约占林业局(场)全部投资的30%-40%,运输成本也占木材生产成本的30%-50%以上。林道不仅与木材生产,而且与营林、护林、多种经营、林产工业及当地农村副业生产、居民交通,甚至还与旅游有密切关系,因此,林道建设对林业生产及繁荣整个林区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林道的规划始终是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道及其他基本建设上不去,永续利用及其他规划设计也将落空。
(二)贮木场规划
贮木场是林业企业内部运输网与外部运输干线相联结的地点,贮木场选择是否合理,影响到运输成本、木材吸引范围的大小和基建工程的造价,所以必须认真地分析论证。贮木场的新建和改扩建应全面考虑木材生产、杯产工业及附属工程、生产设施的总体布局,统一考虑生产工艺、设备选型、场地区划及总平面布置,通过多方案全面比较确定,并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追加经济效益。
(三)局、场址规划
局、场址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及原则,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地址。对已建局、场址一般不予变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若有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本着缺啥补啥精神,填平补齐。如确需另选场址,应做出详细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规划没计。
(四)附属工程规划
附属工程包括机修、供电、供水、排水、通讯、广播、科技教育等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也应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加以规划.在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项目、规模、主要设备型号、数量以及投资概算。这些都有专业规程可供参考。
十、组织机构、人员及投资概算
为了完成规划设计各项任务,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保证和人力、财力的保证,由于政策性强,机构设置应从生产和管理需要出发,本着精兵简政,提高效能,服务生产的原则,合理确定管理层次和职能机构。
人员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主管部门的编制标准执行,尽量压缩人员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生产人员。
规划内容:确定管理层次和局、场各部门职能机构。确定管理部门、直接生产、辅助生产、后勤服务人员的定员,季节性临时工使用量。编制和汇总局、场职工人数。
十一、本经理期综合效益评价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中对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林业局(场)应按设计要求,在经理期末对全部经营措施实施以后进行经济评价、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评价、社会评价和技术评价。各项评价内容如下:
(-)经济评价
林业局(场)全面建成后按产品或生产阶段分析计算提出下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产 值、年均总产值、总成本与产品单位成本;利润与税收;劳动生产率(实物、货币)。
(二)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评价
林业局(场)在一个经理期内,分别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及环境生态变化进行预测。
1.有林地面积、蓄积的增长量与增长率;
2.森林覆盖率;
3.森林资源消耗量;
4.用材林面积按龄级(组)结构变化;
5.木材综合利用率;
6.林区生态环境和森林防护效益的变化,以及对农牧业等方面影响的评价。
(三)社会评价
林业局(场)在一个经理期内林区社会建设的展望评述,主要内容:人口密度、林区交通通讯事业、居住条件、文教卫生与社会福利、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及其他社会受益等。
(四)技术评价
在一个经理期内,对森林经营、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以及各附属企(事)业采用或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预期效果的预测,必须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来进行,要实事求是,反对不切合实际的空想。
上述林业局(场)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因林业局(场)的特点、类型不同,其内容和重点也不会完全一致,例如,新建局(场)可能基本建设内容要多一些,而改建、扩建或经营历史较久的一些局(场),则主要是调整生产布局、全面铺开,必要时进行技术改造(如运输类型改变、生产工艺或设备有重大改革等)以适应永续利用的要求,以营林、造林为主的局(场),规划设计主要是造林、抚育及林道建设。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内容及侧重,应与资源特点及生产任务而有适当伸缩,不应有一成不变的规定。
第3节
集体林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特点
我国除国有林外,还有大面积的集体所有林。在我国南方主要林区,集体所有的森林占很大比重,南方集体林区不仅是我国的重要用材林基地,而且也是我国林化及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如松香产是占全国的97%,栲胶占全国的49%,油茶籽产量占98.4%,油桐籽占全国的50.3%,乌柏籽占全国的78.6%。
集体林区具有与其他林区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经营管理好现有集体林,从集体林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对整个林区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编制经营方案的指导方针与原则
集体林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就是依据集体林区的特点,在运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现实森林进行永续不断作业,挖掘林地、林木的生产潜力,逐步提高现有林地的生产力,加快林木生长,调整并改善现有森林结构,在扩大森林面积和堤高现有林单位面积产量基础上,保证木材再生产不断扩大及森林特殊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多效益的永续利用。
在编制经营方案时,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搞“千家万户”,又要注意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到联合采伐,联合造林,走联合经营的道路,要注意到今后林业生产将向专业化、协作化的规模经济发展。此外,方案的编制一定要简单、明了、易行,-切从实际出发,要以能实用作为检验方案编制好坏的标准。
在经营方针上,乡、村林场要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针。要坚持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以育为主,综合开发,多种经营,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开放搞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要推广以林为主,林牧、林农、林茶、林果、林药等结合的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打破传统的单一砍伐式或单一造林式的林业体制,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一些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林副产品和多种经营产品,以提高林业的自养功能和经营活动的能力。
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单位
编制经营方案的单位也就是森林经理的对象,这是任何地方在编案时必须首先遇到的问题。根据森林经理的理论,经理对象应该是独立的林业企事业单位,也就是直接组织森林经营和管理活动的经营实体,有经营的具体对象、资金和人力、技术和管理,像国营林场那样在国有林区,编案单位已经明确,但是,集体林区特别复杂,县、乡(镇)、集体林扬、林业重点户、林业专业户、联合体等形式多种多样,经营对象又很多,集体林的编案以什么单位为好?至今认识不一,做法各异。在确定各地编案单位时,要分别对待,不要搞一刀切,应考虑以下条件:①经营单位是一个经济实体,是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②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资源,经营方向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③对编案及其方案的实施具有行政管理能力;⑤有一定的编案、进行实施的技术力量。据了解,目前我国集体林区编案单位,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以县为单位编制
县虽非经营实体,不应当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单位,但是在我国条件下,集体林区的县林业局具有全权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全过程的职能,虽不能直接组织森林经营活动,然而能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对经营方案的实施发挥调控作用。同时,许多地方二类调查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的,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和年采伐限额等都是以县为单位确定的,集休林区大部分县又搞过县级林业区划与县级林业发展规划,一个县的技术力量也较强。这样,以县为单位编制经营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林业区划和林业发展规划资料,直接使用二类调查的成果,最后根据方案确定采伐限额也比较方便。此外,县级行政区别比较稳定,不会因为境界变动而影响方案的实施,以县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可以实现永续利用。因此,集体林区编案单位目前大部分倾向以县(或乡)为单位编制.考虑到编案技术力量有限,在县级编案中应以林区重点县为主编案,其他县则搞森林经营简明方案,以适应当的林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个县的区域范围有时很大,各方面情况差异悬殊,所以、以县为单位编制方案有时实施起来可能不大方便。
(二)以县为单位编制,分乡加以落实
一个县内各林区乡除采伐、造林、抚育任务量不同外,也大同小异。所以有的地区采取以县为单位,全县编制一个完整的经营方案,然后把主要林业活动等规划设计指标按年度分解或落实到乡(镇),如采伐限额、造林更新、抚育等。一般项目县方案中提出,乡参考,经营技术在县方案中规定,乡村加以实施,前提是要有各乡详细的情况,并且各项措施落实到立地类型,提出典型设计供全县各乡、村实施时选用。河北兴隆、广西融水等县。
经营方案就是这样做的,在控制和指导全县各乡集体林的经营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受生产单位的欢迎。
这种做法与上述以县为总体做法有质的区别,不能等同看待。这样编出的方案,其内容落实到乡时显得粗略一些,却能做到各乡的林业生产活动都得到具体的指导与控制,实际上是全县统筹安排下,同时为各乡编制出的简明经营方案。
(三)以乡为单位编制
在集体林区,不论重点林业县还是一般林业县都有一部分以林为主的重点林区乡,这些 乡是县的主要林业生产基地,在乡级林业机构(林业工作站)健全、森林资源和经营档案齐备,其他森林经营条件也具备时,可以乡为单位编案,以实现永续利用。乡作为基层的行政区划单位,区域范围不算很大,林业生产活动内容也还不算过分繁杂,对组织实施也没有太多的困难。乡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机构,虽不是经营实体,但对全乡林业生产具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对方案的执行,既有指导监督的作用,也有行政指令的职能。同时,一个山区乡往往是一个小水系,在自然和经济条件方面具有统一性,如以乡为单位编案,便于小流域治理和山区林业建设的统一规划;森林采伐限额一般由县分配到乡,由乡再分解到村。乡政府虽非森林经营实体,但在我国实际条件下,它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集体林区编案单位许多地区是以乡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例如湖南双牌县是以乡为单位编制的。当然,以乡为单位编案,也存在基层力量不足等问题。
(四)以村为单位编案
有的乡森林资源较多,经营管理水平也较高,如福建省南平市五台乡溪后村,可以村为单位编制经营方案。这种方式能够对最基层的林业生产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而且因为村处在最基层,范围小、共同点多、内聚力较大、有利于保证经营方案的实施。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唯一难办的是由于每个县都有成百上千个村,基层没有这么多技术力量,-般难以做到。此外,由于乡范围小,难以做到永续利用。
(五)有条件的村办、乡办集体林场或其它形式的联合体(股份公司等)可以单独编案
我国现有集体林场作为我国后备资源基地,是最基层的集体经营实体,也是实行永续作业的轮伐单位。要不要编制乡(村)办林场经营方案?从理论上讲都应编案,但从实际情况看,要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从一些省的经验来看,要编案的林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一定经营规模,面积3000苗以上;②有一定活动资金,起码能维持当年再生产;③有较强的场组织领导;④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场干部和人员;⑤有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林业部门的支持功扶助。这样的编案有可能执行。对于不够编案条件的乡村林场可以通过典型设计指导,搞好年度作业设计来解决科学经营管理问题。这种做法的优点是,除所有制不同外,这些集体林场和国营林场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点,编制与实施方案也部比较容易。而且能直接具体指导基层林业生产。问题是目前基层技术力量普遍缺乏,而这类林场数量很大,无法为它们一一单独编案。
三、集体林经营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集体林区的情况特殊,类型复杂,层次较多,编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该有各自的差异,应分别不同类型的编案单位的客观实际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而定。
对于森林资源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技术力量也较强的集体林区,例如以县为单位,编案深度可达到初步设计的要求,县级经营方案应满足制定年度计划和作业设计的需要,以作为单项设计、施工设计和作业的依据。经营目标和各项生产任务应分解到乡一级。应投用定向培育的要求设计森林经营类型,并为每个经营类型确定经营目标、经营周期和作业法体系。作业法体系中的造林、抚育、改造、主伐等营林技术措施规划设计应作为重点,深度应达到典型设计,以满足年度生产计划编制要求,其他方面的内容,可根据经济状况、生产需要做出规划,以满足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需要,乡级经营方案的指标成分解到村及集体林场,近5年内的采伐、更新、造林任务应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集体林场的经营方案是在县级经营方案的基础上,把典型设计落实到山头地块,重点是合理采伐和造林更新。经营方案的成果可简化为一卡(小班档案卡)、一图(林业现状图)、三表(各类土地面积表、森林面积蓄积统计表、大龄级表)、一份简要说明书(附规划设计表)。对于森林资源少,其他条件也较差的地区,可采取河南省西峡县提出的调查-区划-规划-施工一条龙的经验。
经营方案的深度,应有粗有细,粗细结合,县级方案宜粗不宜细,全县指标分解落实到乡;乡级方案指标到村,有条件的到林班、小班更好。乡村林场方案宜细不宜粗,规划设计落实到山头地块。各县制定的年度计划,各乡要做作业设计调查,具体落实到山头地块。时间深度,经理期的年度安排,主要内容前5年细,可分年度落实到地块,后5年可一笔帐。一般内容则可在总工作量下,计算年均工作量。这样,方案的总深度就是有规划、有设计、规划和设计相结合的体系。
所谓广度是指经营方案所涉及的范围,考虑到全国统计汇总的要求,应该对编案有一个共同的规模要求。一些林区生产任务不大,技术力量不足的地方可以先编简易经营方案,但必须满足造林、采伐、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森林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各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要根据经济条件、资源情况和经营水平等,因地因林制宜地加以确定,切忌小而全、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地发展反映各地特点,体现各地特色,既要发扬传统资源优势——名、优、特产,又要在商品经济促进下,开发新资源,寻找新门路。但是,作为森林经营方案,要立足以营林、经营为主,至于木材加工、综合利用、森工基建、厂(场)、站建设和伐区设计等项则视各单位具体条件和可能而定。需要什么补什么,不要面面俱到,强求一律。
四、集体林经营方案内容及其要点
正如以上所指出的,集体林经营方案编制单位从理论上讲应以经营实体为单位,但是,在我国目前不仅大部分集体林经营实体(如乡、村林场)还不完善,没有单独编制和实施经营方案的条件,不少乡、镇还没有专业机构(如林业站)来保证方案的实施。因此,除少部分县以乡(镇)为单位编制外,大部分县拟以县为单位编制。不论以县或乡为单位编制时,都要注意下列问题。
1.经营方案不论什么内容都只是中、长期规划,它不能代替作业设计;
2.经营方案内容虽因需而定,但主要内容必须有更新造林、抚育间伐、采伐利用、多种经营等;
3.从理论上讲,经营方案以经营实体为单位时,设计内容应落实到年度和小班,而以县为单位时,自然做不到这一点,但一些重要内容可以分解到乡,还能落实到小班;
4.一个县方案由于可变因素较多,为增加方案应变能力和可选性,一些内容可设计2一3个方案和可供选择的内容。
(一)森林资源分析和评价
1.森林资源现状 全县土地资源,如林业用地及各种地类资源面积、林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无林地结构等。评价林地生产力高低。
2.森林面积蓄积 各类森林面积,各种活立木蓄积,各林种面积蓄积及比重,各树种各龄级(组)面积蓄积及比重,竹林、经济林面积、产量,分析和评价各乡的资源特点。
3.森林资源历史比较 为了解县、乡森林资源历史变化,分析原因,提供经验,还可把本县历次可比的调查资料列表,分析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用材林面积蓄积、单位面积蓄积、主要树种变化及其规律性。
4.森林资源消耗全县和重点乡的森林资源消耗量及其结构的比重,并和生长量对比,得出消耗与生长的关系,提出结果。
(二)编制方案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方针是经营管理单位在相当长期间内,对比较稳定的生产发展方向做出定性的高度概括,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的。它规定了森林经营的方向和道路,是一条各 方面都要贯彻的红线,确定经营方针一定要根据本地森林资源历史、现状和发展,从本县集体林特点出发,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条件和需要,贯彻有关方针政策综合确定,这也是编制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
经营目标与方针不同,方针是定性、目标是定量的,它要体现出贯彻方针的数量比指标,经营目标的指标很多:如土地利用状况指标、森林资源消长指标、森林资源结构指标、森林生产量指标,以及最能说明森林经营效果的森林资源增长指标(包括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和林业经济增长指标(包括总产值、纯收入、多种经营收入率、经费自给率)等。确定经营目标时,要在评价过去经营成效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力所能及的经过计算和综合平衡的目标增长水平,切忌高指标,追求速度脱离社会总体控制和实际水平。
(三)集体林区划体系与组织经营类型
我国由于森林所有制不同,森林经理对象范围内的森林区划体系亦不同。
南方集体林区进行森林调查区划时实行4级区划:即县一乡(林场)-村(林场)一小班。如森林经理工作在以县为对象时,则在县内应再逐级区划为乡(林场)、村(林班和小班)。各级区划界线应与原有森林调查区划相一致。只有当森林调查区划中部分区别线与定权发证的林权界线不符时,才需要作补充修正区划.林班和小班的面积大小则依据当地资源、经营水平、所有制的体制层次而定,目的是便于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便于分别进行各种技术经济计算、组织实施各项经营措施和开展经营利用活动,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合理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科学地按经营类型进行设计经营:要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在森林资源调查前应当根据县、乡(林场)现有的经营条件、资源结构、当地国民经济对当地林业生产的要求,对现有林应组织经营类型,按经营类型建立经营技术体系。
(四)森林采伐
森林采伐设计在集体林区主要包括:用材林的主伐,疏林地、散生木的补充采伐和薪炭林采伐,防护林的更新采伐,成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
(五)造林更新
1.造林更新设计之前必须编制全县林地(包括宜林地)立地类型表,并根据立地质量好坏划分林地生产力等级及各立地类型的面积及其比重。林地生产力等级应根据当地主要树种生产力水平划分,划分指标可用年平均树高生长,蓄积生长双因子控制。
2.在立地类型基础上,选定乡土速生丰产、经济效益高、生态作用大、群众有经营经验的树种为主,编制造林类型表。
3.根据全县地貌类型,森林分布,生态需要确定林种、树种比例。并编制全县各乡(场)各林种、树种规划的面积表,为各乡造林更新提供依据。
4.根据各类宜林地的分布和面积发展林种,确定造林更新方式,还应列出全县各乡(场)不同更新方式的工作量(面积)表,重点地区还应落实到年度、小班和树种。
5.造林更新设计时要单独把丰产林基地建设进行设计,根据一类生产力的立地类型面积,确定本期内可能营造的速生丰产林总面积小班、树种等,并尽可能分乡(场)落实到年度和小班。其他基地设计,如竹林、经济林基地建设和设计也应同时进行。
(六)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是一种经营措施,要根据现实林分状况,经济效益和林区交通运输条件等,确定抚育间伐的技术指标和规模,根据不同小班确定间伐次数、每次强度、最后保留株数和间伐技术要求。还要编制全县各乡需要抚育间伐的面积、强度和各次出材量表,必要时主要的乡还可落实到年度和小班。并编制抚育间伐的分年度投资概算表。
最后,集体林经营方案同样还包括多种经营、林分改造、森林保护、综合利用、投资概算和经济效益评估等内容,它们与国有林区的经营方案中相关部分类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于政中主编.森林经理学(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林业部.林业局总体设计规范,1986 林业部.国有林经理规程,1958 井上由扶著,陆兆苏等译.森林经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Davis.K.P.Forest Management regulation and valuation, 2nd edition on McGraw--Hill Book co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 篇5
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
罗胜强
内容摘要:森林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是一种毁灭性自然灾害。因此,保护森林资源首先必须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关键在基层,关键在乡镇、村两级。为此,本文着眼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从基层实际出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落实“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防火理念,着力构建防火网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达到最大程度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关键词:森林
防火体系
保护森林资源
海丰县地处粤东山区,林业用地面积97170.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78510.8公顷,疏林地面积173.8公顷,灌木林地面积5380.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617.3公顷,无林地面积6461.8公顷。林业用地绿化率86.4%,森林覆盖率52.8%,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近年来,海丰县森林防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及上级党政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上级党政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是,着眼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必须着力构建全县森林防火网络体系。
一、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意义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
二、森林火灾的种类及起火原因分析
㈠森林火灾的种类。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1.地表火 2.树冠火 3.地下火。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㈡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⒈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⑴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⑵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炊烟,做饭,烧纸,取暖等;⑶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⒉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三、当前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探究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其客观因素,但主观认识不足、防火责任制度不够落实等仍是主要问题。
㈠客观因素方面。⒈气候条件不利,特别是今年秋冬以来,我县气温比常年偏高,降雨偏少,呈干燥少雨的季节特征,形成了风高物燥的防火不利因素。⒉林内可燃物多,森林火险等级增高。⒊林分结构以针叶松林的单一林分为主,抗御火灾能力差。⒋许多林地林木与村庄相连、与墓地交错或与耕作田地相连等,增加了森林火灾隐患,加大了山火发生的频率。㈡主观因素方面。
⒈防火责任制不落实。近年来,县政府与各乡镇都按期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然而有个别乡镇将责任书制度流于形式,《责任书》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在落实防火预防措施时,强调防火资金有限,削弱对防火工作的领导和执行力度,重扑救轻预防的现象时有出现。⒉宣传教育存在死角。森林防火工作是社会性、群众性较强的工作,防火工作务必做到家喻户晓。目前森林防火宣传形式还仅局限在电视、广播、宣传车、宣传牌等主要宣传形式,宣传覆盖面较窄,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导致广大村民缺乏防火用火意识,误判违法用火和造成火灾的严重后果。
⒊野外火源管理存在漏洞。从近年来发生山火的原因看,大部分山火是因拜祭祖坟引发的。这些都充分暴露出野外火源管理不到位是森林防火工作的薄弱环节。
⒋科学扑火,安全扑火观念淡薄。目前,消防队伍在扑救山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消防队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统一调度指挥的状况,对如何扑救山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对一些安全措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与此,森林防火资金不足。虽有出台了在县直机关单位中筹措防火资金的办法,但所筹措到位的资金年仅10万元左右,仅能应付扑火队员上山扑火时的微薄补贴。
四、构建森林防火网络体系措施与对策 海丰县是林地面积较多的山区县,也是粤东高火险区的县份之一,森林防火任务历来十分繁重。对此,必须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讲究科学方法,利用各种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构建森林防火网络体系,着力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实行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抓好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县森林防火领导机构要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各镇场要切实负起行政领导责任,迅速落实防火措施,把护林防火工作落实到村委、村民小组干部身上;落实到每个管护人员身上;落实到林地林木所有权者、经营者身上,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责权利相统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⒈县、镇、村委会各级都必须建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各级指挥长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对本级森林防火、山火处置和火烧迹地更新等主要工作负总责。指挥部下设森林防火办公室,要配备1~2名干部主管日常工作。
⒉县、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以及直接担负林地林木管护任务的具体管护责任人,要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按照责任书的规定,明确责任范围。⒊镇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每年要制定出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合理部署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并将《方案》于每年8月底前上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⒋村委会一级的责任山务必详细划分到村民小组,再由村民小组分解到具体管护责任人身上,并将管护人员名册及其管护范围于每年8月底前上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备案。⒌责任与权益挂钩。对当年出现火烧迹地的,由所在镇场牵头,责令起火单位及时更新造林。起火单位无法更新造林的,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由所在镇场安排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更新造林。火烧迹地两年内未落实更新造林的,追究镇场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在生态公益林区出现森林火灾的,将监督责任单位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直接用于火烧迹地更新造林,直至该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合格为止。⒍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要加大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森林防火全面负责,严格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五条标准”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组织严密,科学高效。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因行政领导负责制不落实,甚至是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㈡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火意识。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火宣传教育活动。
⒈宣传教育的目的:不断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感,使森林防火工作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⒉宣传教育的内容:①森林火灾的危害性。②介绍预防和扑灭林火的基本知识。③森林防火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党和国家关于森林防火的方针、政策、法律和省、市、县有关森林防火的法规等。④森林防火的先进典型和火灾肇事的典型案例。
⒊宣传教育的形式:①坚持凡会必讲森林防火,山村林区有演戏、放电影等活动的,要坚持戏前、影前必讲森林防火,使森林防火工作深入民心。②主要干道,山村路口,重点地段,镇场、村委会、村民小组办公所在地,镇场影剧院门口以及村民经常聚集活动场所等处,要设立固定和永久性的防火宣传牌、栏,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并要适时更换宣传内容。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必须在进山路口悬挂森林火险等级旗和防火警示旗,加大宣传力度。③进入防火期,每晚黄金时段县、镇两级广播、电台必须播放森林防火知识内容;县、镇两级报纸刊物必须刊载森林防火有关知识。④进入防火期,县、镇、村委各级要出动宣传车,深入山村开展宣传活动。⑤在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国庆等重要节日,以及进入防火期内遇上4~5级高火险天气时段,要以县政府名义发布戒严令,划定戒严区,落实戒严措施,严禁带火种进山和一切野外用火。⑥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森林防火知识讲座,增强孩子们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
㈢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森林防火工作要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各镇场要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野外火源的控制力度,坚决执行野外火源管理规定。
⒈严禁乱修新造坟墓,严禁祭祖焚烧纸钱炮竹。造坟祭祖是引发山火的主要因素,对此,必须做到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坚决刹住乱修坟墓的歪风,彻底清理“三道两区”的山坟。县、镇两级要建立队伍,强化林地巡查工作,彻底杜绝因修坟祭祖造成引发山火的现象。
⒉林区或林缘油站、气库、餐厅、工厂等工矿企业、生产作业场所、村庄、民居、垃圾场、神宫神庙、坟墓集中的山地、果园、耕地等,应当在其靠近林缘地带开设20米宽以上的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宽50米以上的生物防火林带。⒊加强对公路沿线的游散求乞者、精神病患者和痴呆者的管理,对没有监护人或者监护人难以确定的,镇场要及时转移收容遣送。
⒋进入森林防火期,各镇场主要进山路口,要设立防火检查岗亭,配备岗哨,严格检查进山人员,收缴其随身携带的火种,严格控制野外火源。
⒌发挥基层林业站和护林员的作用,加大护林巡逻的力度,发现林边烧荒,上山局蛇鼠、烧黄蜂,或上山祭祖用火等行为,及时给予制止和惩处。防火期内,未经批准禁止一切炼山作业,对出现违规用火行为的,按山火论处,一律给予严惩。
⒍对管护范围广、责任地段边远的护林员,当地政府应适当提高其工资待遇,配套通讯工具和摩托车辆等,加强对林地林木的巡逻,提高工作效率。对林地面积大,护林员偏少的镇场,应增加护林人数,增强管护力量,确保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㈣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培训和指挥调度。目前,森林消防队伍是扑救山火的主要力量,要教育消防队员牢固树立“科学扑救、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要继续加强消防队伍的培训工作,增加培训次数,提高其山火扑救的技能和应变能力,使他们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技术过硬的山火扑救力量。
⒈县继续调整和充实现有四支森林消防队伍,配齐配好山火扑救装备。进入防火期,县要给予四支120名森林消防队员每人月不低于400元的固定工资津贴,参加山火扑救任务时,再根据实际适当增加补助。
⒉镇场要设立一支30人左右的半专业扑火队伍。半专业扑火队伍,由镇场负责管理。半专
业扑火队员要求是年龄在20~45岁、年富力强、动作敏捷、认真负责的男性劳动力。同时要确保扑火工具、服装、鞋帽等装备齐全,其工资福利待遇根据镇场实际确定。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根据上级防火工作部署,依照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统一加强对全县所有森林消防队伍的教育培训。培训班要贯彻“以人为本,科学扑火”的理念,深入教授消防队员预防与扑救山火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⒋强化对森林消防队伍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扑救山火时,现场应成立火场前线临时指挥部,起火所在地镇政府(场)领导担任临时指挥长,由临时指挥长统一部署山火扑救方案,下达扑救任务,统一调度进山扑火人员,确保扑救行动有效和扑火人员安全。⒌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确保防火经费落实到位。县财政要把森林防火经费列入预算,为防火工作提供经济保障。要落实生物防火林带配套资金,完成省下达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任务。要完善通讯指挥系统建设,确保前线指挥畅通。各镇场要增加配套基地台、对讲机等。
㈤加强森林防火值班和部门配合作用。进入森林防火期,各级森林防火办公室要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做好通讯联络和后勤工作,保障上下一致,同心协力,遏制山火事故的发生,把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㈥强化森林火灾案件的侦破力度。提高火案侦破率是遏制山火发生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坚持依法治火,依据法律手段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加大对火灾案件查处力度。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山火扑救,一手抓起火肇事者。公安森林分局要第一时间到达山火现场,实施勘查取证,调查起火原因,要发动群众举报举证,切实提高侦破率和查处率。对火灾肇事者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真正做到查处一案,震动一方,教育一片。
作者通信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云岭路海丰县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 邮编:516400 性别:男
职称:林业工程师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教案 篇6
第一章 森林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森林的概念、结构和特征
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林木为主体,具有一定的空间和密度,在林木之间、林木与各种生物(植物和动物)之间,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并能影响周围环境的森林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森林的结构:森林中生长着多种植物,因长期适应森林环境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形态与习性方面都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林木、下木、幼苗幼树、地被物、层外之物。
1)、林木:生长在林内的乔木树种的总称,林木是森林经营的主要对象。在混交林中占比重大的,数量多的成为优势树种;经济价值高的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树种,称为目的树种;相反的称为非目的树种。在林中由于自然枯死或感染病虫害而枯死的林木,称为枯立木。
2)、下木:生长在林内的灌木和一些在当地条件下始终不能达到主林层的小乔木。下木虽然不是经营主要对象,但是,在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价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
3)幼苗幼树:是指在林内或采伐迹地上更新起来的,将来能成长大树的乔木树种,一般规定:针叶树高30厘米以上,阔叶高1米以上,胸径不足8厘米的为幼树,达到木质化的苗木为幼苗。
4)、地被物:分活地被物和死地被物。活地被物是生长在林内最下层覆盖在地表上的草本植物,苔藓、地衣,以及一些匍匐状或丛生小灌木的总称。死地被物是指地上的枯枝落叶层,是森林土壤腐殖质和肥力的来源。
5)层外之物:在林内没有固定层次,生长在各层中的植物。藤本植物、寄生性植物、附生性植物。
3、森林特征
1)林层:即林相。是指林木在林内垂直分布所构成的层次。可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单层林:绝大部分林木树冠离地面的高度近于相等,形成一层分布的叫单层林;复层林: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分布的,叫复层林或多层林。划分林层的标准:主林层与次林层的平均树高相差15%以上或20%以上。
2)林木组成:是指森林中的林木有哪些树种组成的。根据林内树种组成情况可分为纯林和混交林。有一种树木组成的森林为纯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木组成的森林成为混交林。一般按10分法计算。如4红3白2胡1曲。
第二节 林龄、龄组、起源和森林覆被率
1、林龄:林分的平均年龄,是指森林发育的时间指标。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龄级用罗马数字Ⅰ、Ⅱ、Ⅲ„„.来表示。不同的树种龄级期限的划分不同,主要决定于林木的生长速度。一般慢生树种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或中生的树种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的或萌生阔叶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树种组划分为:5个组分别为:慢生针叶树种组、中生针叶树种组、慢生阔叶树种组、中生阔叶树种组、速生阔叶树种组。
2、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
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近熟林:接近成熟的林分。介于中龄林和成熟林之间。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3、森林起源:是指森林是怎样发生的,即形成方式,一般是指森林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有种子发芽形成的森林,为实生林或乔木林,无性繁殖的林分,是由插条、伐根萌芽、萌蘖、压条形成的森林。
1)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2)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4、森林覆被率:有林地面积加国家级灌木林之和,与总面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大石头局总经营面积257527.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38691.41公顷,国家级灌木林面积12公顷,森林覆被率为92.7%。
第三节 地类
1、林业用地,包括:
有林地(人工、天然)、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2、非林地
2、森林类型
森林分为: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1)、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3)、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 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林木。
4)、薪炭林:是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采伐。
第四节 林业法律法规
1、《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85年1月1日起施行。
《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国务院令第二百七十八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林权----林权证。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
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
林权证的作用: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林地流转的重要法律依据。
只有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等林种及其林地可以依法转包、转让、互换、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2)、森林经营。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发生争议的解决。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发生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额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林地的权属有哪几种形式?一是国家所有,二是集体所有。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有哪几种形式?林木所有权分为国有、集体、团体、个人四种。
3)、占用林地分为三类。一是永久占地,二是临时占地,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三是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修筑其他工程设施,需要将林地转为非林业建设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前款所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是指:
(一)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
(二)贮存种子、苗木、木材的设施;
(三)集材道、运材道;
(四)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的设施;
(六)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基础设施。
第二章 林业发展方向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2015年4月1日起,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建设东北生态屏障、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以此为标志,林业由采伐森林向保护培育森林转型,我局结束了长达63年的森林采伐历史。
第五节、林业定位
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和需要出发,确定了林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坐标。
1、维护生态安全,构建功能优化的生态格局。我省地处国家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等生态功能区基本架构的关 键节点,承担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职责,在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修复和荒漠化治理,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进程中,林业承载着主力军的重大使命。
2、管好生态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基础。林业负责的“保护、修复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陆地生态系统覆盖了我省近2/3的国土面积,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基础。保护好存量资源,努力扩大资源增量,夯实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基础,充分发挥林业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的职能作用,既是林业履行职能、守土有责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建设美丽吉林的必然要求。
3、修复自然生态,提升发展承载能力。我省生态系统类型属于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湿地更是地球之“肾”,林业承担着保护、修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职责,对于全面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现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生态区位、特殊的生态需求,实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使自然系统整体功能得到尽快恢复和增长。
4、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林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产业,潜力巨大的低碳产业,特别是林业绿色资源富集,是孕育特色种植养殖、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产业的母体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推动绿色、循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经济调整优化、实现整体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壮大林业产业规模、提升林业产业素质、增加绿色经济总量,为推动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提供环境资源支撑,林业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吸纳就业、增收富民能力。
5、繁荣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是提升软实力、增强综合力的重要基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是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文化的内 核是森林文化,具有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先天基因,林业是传承弘扬特色生态文化的主体力量,承担着建设人文林业重要职责,必须在培育繁荣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文明核心价值体系进程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第六节、为什么停伐
简言之,两个原因。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二是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演进过程------过去和未来。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进入工业文明后,伴随着社会的巨大进步,出现了生活过度消费、资源过度消耗、污染过度排放的现象。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全球环境污染危机、全球能源资源危机、极端异常气候变化带来的人类发展倒退、全球生态危机等多重困境。人类未来的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50年中,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一时期的同一时段,其结果导致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要逆转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趋势,又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就必须在政策、机构和实践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
中国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已经付出了较高的生态代价。当前,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生态方面。生态差距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最大的差距,生态资本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本,生态危机是中国最突出的危机,生态问题依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在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的“挑战”之下,痛定思痛,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经济、轻生态,重近利、轻远谋等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在学习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中国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设计过程中,生态文明从“无位”到“有位”,从“副位”到“主位”。从无目标到有目标,从一般目标到核心目标,最终成为贯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的核心支柱。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林业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是历史的必然。
第七节、停伐后,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和任务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统筹发展的新征程。吉林省是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省十次党代会把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吉林发展升级版的重大举措摆上突出位置,赋予了林业新的使命、新的任务。
1).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坚持保护天然林、营造人工林、更新改造防护林、发展壮大经济林的生态布局,以天保工程区为基本平台,加强公益林建设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
2).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全面加强对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和监管保护,对退化或面临威胁的重要湿地进行生态补水、污染治理、限养限用、保育结合等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各级湿地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鸟类迁飞网络和跨流域、跨地区湿地,使全省60%的自然湿地和9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3).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大力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 保护区建设,保护和改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救护、驯养繁殖(培植)、基因保护体系,加强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管理,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第八节 我局具体实施办法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主体功能,以保护修复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突出林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满足社会生态产品需求、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的战略支撑作用。
我局处于长白山核心区域,森林覆被率达92.7%,森林、湿地和生物资源丰富。结合区域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区划为三个区:
一是北部 “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沙河属于松花江水系,为牡丹江的一级支流,是沙河中下游的水源涵养区。沙河湿地是大石头地区的储水器,是水鸟的栖息繁殖地。湿地泥炭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湿地结构复杂,动植物微生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沙河湿地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沙河河谷湿地为核心,辐射周边,主要功能为保护湿地资源,发挥湿地蓄积洪水、补给地下水、保持水土、保留养分、缓解气候变化、降解污物和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改善水鸟生境,为湿地水鸟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保护泥炭资源,增加储碳固碳功能。保护濒危物种红豆杉和东北虎,东石河、沙河源林场经营区北部为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界山,是东北虎由汪清至黄泥河的廊道。该区域包括:东明、沟口、东石河和沙河源4个林场。
二是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区。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距大石头镇仅12公里,是大石头镇的水源地,是本区域气候调节器和生态屏障。加强对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森林及植被的保护,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沼,对湖区上游进行生态移民,保障地方饮用水安全。在保护的同时,对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开发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开展生态休闲旅游,以此引领绿色转型发展。该区域为大石头镇以南、建设岭以北。
三是南部古洞河流域的木材储备基地区。古洞河流域10个林场森林资源丰富,以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龄组结构稳定,具有密度大、分布均匀、树种多得特点。在培育木材资源的同时,为安图县万宝镇、新合乡粮食产区提供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安全。
2、保护管理好生态资源,为生态建设提供自然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好存量资源,扩大资源增量,是建设美丽吉林、富裕延边、生态林业的基础。
按照“远山设卡、近山管护”的原则,投入资金,在林区腹地各道口设立管护站,封山禁牧,严加管护。各林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护队伍,负责日常管护,落实责任制,加强巡护。
林业局组建管护大队(林政稽查大队),负责全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盗伐林木、毁林开垦以及破坏林地行为。
在重点区域的万宝、西北、大石头三个林场已经建立管护中队的基础上,加大管护力度,增强管护力量,增设12个管护中队,即在15个林场都建立管护中队,实施分工、分区管理。
万宝、西北、和平、刘生店、鱼亮子、黎明、新合、大荒沟、小荒沟、青林10个林场管护中队负责“古洞河流域的木材储备基地区”管护;大石头管护中队负责“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区”管护;东明、沟口、东石河、沙河源4个林场管护中队负责“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护。
3、修复自然生态体系,提升发展承载能力
修复森林。对采伐迹地、楞场、废弃道路、场区进行植树造林。清收林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被率。开展冠下造林,调整林分结构,增加针阔混交林的比重。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改善目的树种生长环境。修复湿地。大石头林业局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沙河河谷地带。沙河湿地是吉林省重要湿地,已列入到吉林省湿地名录,2012年列入《吉林省湿地保护规划》。由于受认识局限的影响,6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在沙河湿地进行大面积营造落叶松林,因土壤、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落叶松林大面积倒伏,湿地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根据生态需求,遵循自然规律,“十三五”期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伐除人工落叶松林,恢复自然系统整体功能。
第九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
大石头林业局作为东北、内蒙古国有重点林区,地处长吉图开发节点,是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承载区,是吉林省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体制建设
1、建立适应现代林业体制的新要求
新时期,林业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发挥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和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为导向,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停伐后林业工作重心转移,现有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管理需要。为适应林业发展建设的新要求,需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完整的森林资源产权体系。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制度、森林保护制度、森林经营制度、湿地保护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等。
2、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职能
一是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持和发挥森林资源优势,通过森林抚育、冠下引进珍贵树种和自然修养生息,恢复长白山地带性森林植被,促进天然林向顶级群落演进,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同时,依法打击盗伐、盗运林木非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二是开展好林地清收退耕还林工作。确保林地清收退耕还林工作取得实效,依法清收,应收尽收,实施退耕还林,以此提高森林覆被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三是加强项目占用林地监管。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认真执行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落实《林地保护规划》,对林地实施分级管理。十三五期间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控制在200公顷以内。建立健全林地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对项目占用林地进行监管,防止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尾矿泄露污染林区环境事件的发生。
四是抓好创业项目使用林地的管理。种植业、养殖业使用林地,要在近山区进行,划定范围区域,每木检查,建立台账,并进行并监管。
五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林地和森林红线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破坏森林资源责任追究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可持续的生态屏障功能、资源储备功能、固碳释氧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环境的服务价值对于维护修复陆地、大气系统生态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保障作用。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2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健康状况进一步好转,林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盼,我国森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创新,以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更加规范的管理手段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小资料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的过程 及机制。据专家估计,林木蓄积量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可以吸收固定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因而森林被誉为最经济的“吸碳器”。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以4.35美元/吨的价格购买。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 篇7
1.1 自然概况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 曲靖市南部。地处北纬24°44′~25°18′, 东经103°23′~104°02′之间。东与罗平县、师宗县相邻, 南与泸西县相连, 西与宜良县、石林县毗邻, 北与麒麟区、马龙县接壤。东西宽65.6km, 南北长62.8km, 全县国土总面积1989.59km2。境内三面环山, 东有龙海山, 西有牛头山, 北有竹子山, 最高海拔在龙海山2687.6m。山脉中部是平坦开阔的陆良坝区, 略呈三角形, 自东北向西南伸展, 面积达772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38.8%, 是云南省第一大坝子。整个地势呈北高南低走势, 最低点是大莫古镇的回辉哨村, 海拔1640m[1]。南盘江从中迂回过境, 形成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相间的地貌, 是滇东北较典型的岩溶地貌之一。境内河流属南盘江水系, 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主流, 发源于沾益县马雄山, 流经沾益、麒麟区, 经响水坝流入陆良县, 于发峨哨村委会的小跌水村出境流入宜良县。
1.2 气候特征
陆良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冬干夏湿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春暖干旱, 秋凉湿润, 降水集中, 干湿分明。据陆良县气象站多年观测数据, 年平均气温14.8℃, ≥10℃的年活动积温4458℃;多年降水量为850~1200mm, 年平均降水量941.9mm, 降水特点为雨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旱季降水不足;年平均蒸发量为2244.3mm;太阳辐射年总量坝区为125.2kcal/cm2, 日照时数2049.7h;相对湿度为74.0%, 春季相对湿度只有62.0%, 低于全年平均值, 易出现春旱。无霜期为246d。
1.3 社会经济概况
陆良县辖7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华侨管理区, 144个村 (居) 委会, 625个自然村, 1366个村小组。据2013年统计, 全县总户数229378户, 户籍总人口676088人, 少数民族人口13074人。其中农村人口575218人, 占86.6%;农村劳动力338236人, 占农村人口的58.8%。201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20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48亿元, 第二产业32亿元, 第三产业40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27∶33。工农业产值比为51∶49,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为45%。农民人均纯收入8116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22562元[2]。
2 陆良县森林资源概况
2.1 森林植被
陆良县属滇中高原北亚热带植被区, 该区属泛北极区,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 该区的植物区系有以下特点:组成植被优势的区系成分与华东、华中一带的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相比, 有一系列的地理替代现象。许多地中海分布式的植物出现于该区的山原和河谷各地。该区富含中国-喜马拉雅的特有种, 如云南松、滇油杉等。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在该区内出现奇妙的混合, 交错汇合, 相互渗透[3]。
根据《云南植被》分类系统, 陆良县森林植被分为6个植被类型, 4个植被亚型, 16个群系。陆良县森林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灌丛;人工植被。
2.2 林业用地与森林资源
据《陆良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2008年, 陆良县国土总面积198959.0hm2。林业用地面积89657.0hm2,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5.06%, 其中:有林地面积61103.7hm2,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8.15%;疏林地面积1106.6hm2;灌木林地面积19748.7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581.7hm2, 苗圃地面积132.0hm2;无立木林地面积2429.2hm2, 宜林地面积3555.1hm2。森林覆盖率33.44%, 其中有林地覆盖率30.71%,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覆盖率2.73%。森林总蓄积1986400m3, 包括有林地1861170m3, 疏林地8230m3, 散生木12490m3, 四旁树104510m3[4]。
3 陆良县森林资源经营特点分析
3.1 森林分布特点
全县林地资源紧缺, 人均占有林业用地仅0.14hm2, 森林面积、蓄积总量小, 林业用地、可用木材人均占有量较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森林面积蓄积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的活水乡、龙海乡、召夸镇、小百户镇和芳华镇, 中部坝区及延伸地带森林分布较少。
3.2 林业分类经营
陆良县根据林业生产地域分布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综合分析陆良林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将全县分成4个林区6个亚区。2005年区划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49186.7hm2, 占林业用地的54.9%, 商品林40388.3hm2, 占林业用地的45.1%。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比例为54.9%︰45.1%, 其中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占60.02%, 用材林、薪炭林及经济林占39.98%。陆良县生态公益林属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 由县级统筹安排资金按地域和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商品林的发展利用市场经济的调动作用和林业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结合林业工程项目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核桃经济林。
3.3 人工林快速发展
陆良县林业中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0.5m3, 大大低于全省每公顷103.2m3的平均水平。全县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2098.4hm2, 蓄积140230m3, 其中可利用面积1849.4hm2, 蓄积118250m3, 林龄组结构不合理, 近期可采伐森林资源极少。陆良县多年依托县域周边煤碳工业, 发展煤矿工业用桉树林13333.3hm2, 栽培7~9年1个轮伐期, 可采伐木材近3000000m3, 较大程度地缓解了木材供应问题;从2008年以来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机遇, 相续发展云新早核桃14667hm2, 该品种核桃栽植1~2年开始挂果, 5~6年进入盛产期, 已有部分开始挂果和进入盛产期。
3.4 林业经营初具规模
陆良县是滇中地区的缺材少林县, 所需木材多靠外地调入解决。在2000年, 该县仅有木材经营加工户7户, 通过多年林政的宣传、引导、请省厅专家到该县培训授课和积极向上级林业行政部门申报等, 在省市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目前该县有林业企业238户, 其中木材加工企业50户, 木材经营企业133户, 野生动物驯养与经营企业15户, 林木园林种苗生产经营企业40户, 林业产品交易市场基本形成, 解决社会就业近1500人/年, 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4 陆良县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4.1 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陆良县森林资源管理的执法部门有:县森林公安局、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管理服务部门有:林政法制科、资源管理站、林权服务中心、防火科、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林业有害生物检验检疫局;乡镇管理机构有:各乡镇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组及其加挂的林业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和野生动物保护站。全县从事森林资源管理120人, 占全县从事林业工作人员的52.2%, 其中县林业局及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员42人, 乡镇基层工作人员78人。
4.2 林地林权登记管理
陆良县在2007年7月开展试点工作, 2008年4月全面启动, 2011年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全县确权面积8万hm2, 占全县应确权面积8.28万hm2的96.7%;发证本数15678本, 发证面积7.7万hm2, 发证率93.2%;群众满意率92.6%;宗地勘测合格率96.7%;档案合格率92%。通过林权的确权登记, 明确了森林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 推进了基层组织和个体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设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常设机构, 负责全县林地林权管理、林地林权交易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服务和其他林业服务。
4.3 林地保护利用现状
林地是森林法规定的森林、林木的附着地、苗圃地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专属培育森林资源的土地[5]。陆良县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了全县在2009年的89657hm2基础上, 到2020年林地面积不少于90598hm2;森林面积由2010年的46063.09hm2增加到2020年不少于60265.85hm2, 10年净增森林面积不少于14202.76hm2;陆良县林地保护等级划分为Ⅱ级、Ⅲ级、Ⅳ级3个保护等级, 按陆良县现有林地89657.0hm2计算, 各类保护等级的林地面积为:Ⅱ级53200.0hm2、Ⅲ级21941.0hm2、Ⅳ级7009.0hm2。县林业局林地管理办公室 (林政科) 运用林地“一张图”数据管理林地, 林地生产率明显提高。
4.4 森林资源行政管理
依法审核征占用林地用地报批手续, 审核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行政许可事项, 木材运输证发放管理工作。审核办理野生动物驯繁、经营利用行政许可有关事项, 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保护好陆良野生动植物资源。
坚持持续经营、采育结合的原则;坚持森林采伐分区施策、分类管理的原则;坚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分项管理的原则。全县年采伐量为64200m3, 其中主伐8000m3, 抚育采伐53200m3, 其它采伐3000m3。
建立市场管控机制, 提升森林资源市场管控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木材经营、加工、运输, 野生动物驯养、经营、加工、植物检疫、林木种子、种苗、林地占用等领域的监督管理机制, 依法规范行业经营活动, 有效保护合法经营活动, 打击违法违章经营活动, 有效服务全县林业产业健康发展。防范和打击涉林犯罪, 涉林刑事案件破案、森林火灾案件破案, 加大林区毒品原植物禁种铲除工作力度, 切实开展林区禁毒宣传, 无规模性种植毒品原植物目标。切实保护生态安全, 维护林区治安稳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 陆良县森林资源管理中面临的困难
5.1 制度上的问题
1999年基层林业站由县林业局划归所在乡镇管理, 2011年12月全县乡镇机构改革, 林业站并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乡镇林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要多、难、杂, 由于人事权限管理上的原因, 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变动频繁,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林业基层作用的发挥。
5.2 政策上带来的问题
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乡、农民进城”及云南省低丘缓坡利用要求的发展, 以及陆良县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城镇和工业用地需求量进一步扩大。陆良县西部及山区一些地势较为平坦的林地, 保护管理较为困难。
5.3 发展带来的问题
随着陆良县经济的发展, 外界企业大量进入, 林地保护与城镇化、工业化及基础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形成尖锐矛盾, 为兼顾粮食安全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全县林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 这使林地保护利用面临更大挑战。在森林保护方面, 非法占用林地采沙、乱砍滥伐林木、非法运输木材、加工经营木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 森林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5.4 森林采伐存在的问题
陆良县编制上报《“十二五”森林采伐限编制》时, 由于桉树生长预测基数不足, 对桉树短周期原料经营管理工作预测不足, 致使桉树短周期原料林的数据偏差较大, 编限与实际采伐存在问题, 在2008年森林资源二调时的幼林已长成成熟林进入砍伐期, 年砍伐量近3万m3, 但实际中主伐指标仅8000m3, 其余采伐及抚育有余, 主伐与其它采伐不能互转利用。如果算上近年需采伐的桉树, 矛盾更大。
6 对策与建议
6.1 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改革
公益林建设以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保安为经营目的, 主要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 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6]。陆良县生态公益林全部属国家级生态公益林, 根据生态区位划分设定了保护等级, 应严格依据保护等级进行保护。加强公益林管护队伍建设和管护人员培训, 选用具生态意识、责任性强、身体健康的村民组建管护队伍。探索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组织与管护绩效考核。加强对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宣传, 让社会认识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 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中来。加强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 设立专账专户、专款专用, 探索基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建立有效的检查验收和监督制度。依法处理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破坏的人员和行为。加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建设,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真正把管护主体、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确保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6.2 坚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森林采伐限额的实施, 实现越采越多, 越采越好, 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的森林经营目的。在实际采伐过程中, 应严格调查设计、审批和监督检查, 坚决制止不批就砍, 少批多砍和偷砍盗伐, 严禁批甲地砍乙地, 严格监督采伐证的时效性。严格执行采伐更新制度, 做好更新造林和补植补造工作, 确保林地面积用途不改变, 林地面积不减小, 保持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属于更新改造地块, 在申请采伐时提出明确的更新时间、树种、更新方式、更新措施。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森林采伐限额, 严禁超限额采伐。
陆良县非公林业发展迅猛, 桉树速生丰产林作为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 采伐年龄由经营者确定, 势必会造成某年度采伐指标紧缺, 应探索建立适宜短周期人工林采伐的管理审批制度。
6.3 构建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始终坚守“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这两条基本准则, 全力推进平安林区创建工作, 构建森林资源安全防范体系, 县、乡、村、组四级防范体系, 涉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防范体系, 森林火灾预防、扑救防范体系,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防范体系, 涉林重点行业安全防范体系, 重点林区、重点要害部位防范七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规征占用林地、盗伐偷运、偷捕盗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6.4 强化资源林政管理
充分利用上级政府提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县政府实施《陆良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契机, 与国土资源、住建、环保、水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从制度及管理等源头上安排布局好林地利用定额, 对水利、交通等民生工程引导利用好林地, 对经济建设发展因势利导尽量少占或不占林地, 禁止占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I级保护林地, 林木采伐中的主伐尽量安排在速生林和人工林上。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林政资源管理, 严格林政资源限额审批, 从根本上保护好森林资源。坚决守住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使用定额红线, 维持和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切实加强林政资源管理, 加大林政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保证森林采伐的有序进行。
6.5 从思想上重视
认真理解林地在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根本上重视林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生态调解作用是靠林地上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挥作用进行调解。林地是森林赖以生存和林业发展的基础, 是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 是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和保存的基础。林业的科研部门、教学单位、行政管理单位和从业人员要从根本上认识林地及林地保护的重要性。森林的生长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必须依赖林地, 社会经济发展要统筹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保护的关系, 要从我们每一个人所生存的空间都是地球村的部分来认识林地的保护和利用。
6.6 设置相应的机构
陆良县湿地保护刚起步, 保护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有待探索。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 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 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被誉为“地球之肾”[7]。根据陆良县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区位, 湿地具体为: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和季节性 (间歇性) 河流两种湿地型;湖泊湿地类为永久性淡水湖;沼泽湿地中的草本沼泽湿地型;人工湿地类主要是以库塘、运河、输水河湿地型三种。全县面状湿地面积4226.62hm2, 其中河流湿地1021.24hm2, 湖泊湿地484.97hm2, 沼泽湿地212.5hm2, 人工湿地2507.90 hm2。全县线状湿地面积395.95hm2。
目前, 陆良湿地尚没有纳入专门的保护范围, 管理体系不完善, 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广大干群对湿地保护意识还非常淡薄, 人与湿地资源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存在人为破坏湿地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造成湿地退化的现象。应积极探索陆良县湿地的机构、监测、监控、宣传、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控制非法侵占湿地行为的发生, 切实保护陆良县湿地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摘要:依据自然社会概况、森林资源概况分析了陆良县森林资源特点、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及森林资源管理中面临的困难, 对今后一段时期森林资源管理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对林地和湿地专项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思索如何更好地保护森林及森林生态资源。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经营,森林生态,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云南省陆良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陆良县志 (1978-2005) [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0.
[2]陆良县统计局.陆良县二〇一三年统计公报[R].陆良:陆良县统计局, 2014.
[3]陈利红, 吴红全, 陈培荣.陆良县现代林业建设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1) :43~45.
[4]云南省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院.陆良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昆明:云南省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院, 2008.
[5]王维家, 董小梅.论我国林地保护制度[J].林业资源管理, 2003 (4) :8~10.
[6]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10.
简论森林资源管理 篇8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19-01
一、现阶段基层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工作。虽然近几年人民的法律意识、生态意识有所增强,但一段时间以来存在只有“长大树的地方才是林地,不长树的地方就不是林地”的不正确认识,群众意识有待增强。
2、森林资源权属管理工作有待强化。由于历史遗留和其他种种原因,个别地方还存在林地、森林、林木存在权属不清现象,不能及时确权、登记发证,使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极大地挫伤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3、森林林木采伐限额管理过于严谨。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实施,虽然有效控制了森林资源的年消耗量,对森林资源有序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对人工商品林经营者、栽植“四旁”树的林农以及承包管理天然林的集体或个人的造林积极性起到了负面影响,“年年经营不见利”极大地挫伤了他们投资的积极性。
4、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由于缺少经费、缺少有经验与技术的调查人员,以及现代化设备,使用监测队伍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不能及时开展森林资源的调查工作,建立和更新森林资源档案、森林资源数据库,致使对现有森林资源底数不清,不能为林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森林资源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还很薄弱。随着国家政策对林业投入的倾斜,森林资源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虽然已有一定规模,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费不足,交通工具缺少已成为当前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
1、依法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把加强林地管理做为当前森林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把林地管理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上,严加保护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做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按照分类保护、分区管理的原则,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等级,制定分区域的林地主导用途和利用方向,实施林地用途管制。严格依法审核审批各项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加强工程建设征用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与服务,对征用占用林地选址情况、用地规模实行预先论证,确保工程建设不占或少占林地;加强征用、占用林地实际使用情况的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未批就占、未批就建、少批多占、超范围或异地使用林地;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行为,杜绝林地的非法流失,加大对违法使用林地的查处力度,对于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进行查处,限期恢复植被,补办征占用林地手续,绝不姑息迁就。
2、加强林权管理。为切实保护好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给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对权属明确无争议的及时核发林权证,保护广大林权所有者的利益。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要及时进行调查、调解,尽快确定其权属予以发证,保护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抓好林权交易流转工作,特别要做好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发生流转的档案管理,同时要制定有效措施,掌握流转动态,监管服务到位,确保林权登记手续完备,发证程序合法。
3、进一步调整林业政策。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要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在管理中不断探索新的有利用于林业大发展的成功的林业政策改革。对于不同类型的林分要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和模式。对公益林要认真落实公益林管护补偿政策,完善公益林管护管理法规,严格管护,科学经营,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对商品林要依法放活,集约经营,特别是人工商品林要依法放活,在管理采伐方面要给予充分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为林农提供优惠政策,使其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效益。要积极推进承包、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4、做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工作。要采取切实有利措施,积极争取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增加监测经费,引进人才,更新设备,加快高新技术应用步伐,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森林资源监测队伍。要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地一步摸清森林资源家底,实现对森林资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为本地区林业如何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5、把林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加强管理,强调生态建设,不意味着全部管死,强调森林资源利用,也决不意味着随意利用。在采伐管理上我们要坚待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动摇,把住源头消耗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上级下达的年度采伐限额,结合本地实际,对生态脆弱、区位重要和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地区、乡镇,要加强采伐限制,确保森林资源休养生息。在运输中要坚持凭证运输制度,严禁来源不合法木材进入市场流通。同时严把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发放关,依法加强对各经营加工企业的管理,把森林资源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