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共11篇)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1
巧思妙构 突破难点-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一般表现于超出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突破这些难点,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造成教学上难以弥补的`损失.要突破教学难点,应该先了解难点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化难为易.
作 者:宋明新 作者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沈阳,110032刊 名:中小学教学研究英文刊名:TEACHING RESEARCH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2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动、爱唱、好奇的心理特点, 从一个故事中获得了启迪———一枝粉笔在黑板上轻轻画一个圈, 这个小圈在幼儿的眼里, 就是太阳、气球、眼睛……是孩子心中五彩的梦。一个单调得不能再单调的圈, 在孩子眼里之所以能变得五彩缤纷, 这就是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何不利用想象力这把金钥匙, 来打开拼音教学这扇枯燥的大门, 让学生快乐学习, 满载而归?
一、给字母画像
学生的内心是个童话的世界, 在他们眼中, 字母都是有生命的, 是可以尽情描绘的。一千个学生, 就有一千张美好的画像。拼音教学最头痛的是这节课刚学过, 下节课早忘了;单个认识, 放在一起就分不清了;按顺序会读, 打乱顺序就不认识了。如何能让学生学得扎实且有兴致呢?我想了许多办法, 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首先应属“给字母画像”了。“老师有一个办法, 可以帮小朋友们留下这些字母娃娃,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这个办法就是帮字母娃娃打扮一下, 给它画张最美的像。”“耶———”这下学生可来了精神, 彩笔一挥, 小小的字母马上就变了样, 不仅穿上了绚丽多彩的时装, 而且长着鼻子、眼睛、嘴, 还做着不同的动作, 流露出不同的神态呢!瞧, 映着将军肚的b昂首挺胸地往马路上一站, 小旗一挥, 多威风呀!还有ɑ小姐, 扎着一个羊角小辫, 在花丛中笑得多灿烂!不过, 一会儿的功夫, 千姿百态的画像就贴满了教室, 大家争着看啊、比啊、认啊, 欢声笑语在教室中飘荡。从这天起, 给字母画像成了学生的爱好, 不用反反复复训练, 便可轻轻松松掌握。
可见,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给字母画像, 不但能帮助学生突破拼音识记上的难点, 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书写上的难点, 真是一举两得。
二、编顺口溜
我在教学汉语拼音ɑoe时,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就编一些顺口溜让学生背诵, 如圆圆的脸蛋扎小辫, 张大嘴巴ɑɑɑ;太阳出来红通通, 公鸡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鹅, 水中倒影eee。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顺口溜时, 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教学中, 我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学生们对这种提议积极性很高, 还能够自已编出一些顺口溜帮助记忆, 如认识zh ch sh y w时, 学生编道:z加椅子zh zh zh;c加椅子ch ch ch;s加椅子sh sh sh;像个树杈y y y;尖顶小屋w w w。认识字母ai ei ui时, 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编出顺口溜:姐姐弟弟背挨着背ai ai ai;小男孩砍树ei ei ei;小姑娘围围巾ui ui ui。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而且因为是靠自己想象力编的, 记忆也犹为深刻。
实践证明,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编顺口溜学习拼音, 不仅能让枯燥的拼音课堂变得有趣味性, 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编童话故事
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起初的几节拼音课上, 我将新授的拼音编进童话故事中, 学生可感兴趣了。教学中, 先让他们看每一幅图说一两句话, 用上旁边的字母或音节, 然后, 试着用这一组图来编一个小故事, 结果往往是简单的几幅图却引发出无穷的精彩故事。如《ai ei ui》这一课中,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讲的:有一天, 小明到姐姐家做客, 姐姐看到小明就跟小明比高矮, 因为以前小明老说姐姐矮, 这一年没见, 想不到姐姐长高了, 小明比姐姐矮了整整一个头。小明不服气, 他对姐姐说:“我虽然比你矮, 但我的力气肯定比你大, 不信, 你瞧!”只见小明随手拿起门边的一把斧头, 朝院中的一段木材“嗨嗨”几声, 这段木材就被小明砍得只剩下树干了。姐姐看得直拍手叫好, 就给小明表演了一个舞蹈。只见姐姐围上围巾, 跳起了漂亮的舞蹈。三幅本来毫不相干的图片, 经过孩子们充满智慧的想象, 组合成了一个个闪烁着童真、童趣的小世界。孩子们快乐地想象, 快乐地讲, 快乐地欣赏, 一个单调的字母不知要被学生说上多少遍, 听上多少遍, 感悟多少遍, 他能不掌握吗?
基于突破难点的教学改变 篇3
上过五年级“小数乘法”一课的教师,都有一种很深的体会:在列竖式笔算时,学生关于数位的对位问题总是一知半解。列3.5×3的竖式,多有图1、图2两种样子,谁也无法说服谁。还有的学生实在搞不清楚,就想出了如图3的列式。其实不难想象,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受到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要求数位对齐的负迁移。尽管教师多次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要末位对齐,但当学生坚持说图1也没错时,教师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了。很明显,图4~图6也说明,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摆脱小数的束缚,带来的后果是,要么算错,要么算不下去。
我们知道,整数乘法的竖式与它的横式思考方式是一样的,都是运用乘法分配律。例如32×14就是4个32与10个32的和,列竖式也正是这样的过程体现。但是到小数就有点不一样了。其实3.2×14也完全可以想成4个3.2与10个3.2的和(从算理上讲,列竖式这样去想也是对的,如图5),但是真正在列竖式时我们却把它们当作整数乘法去推算的,中间过程并不会出现小数。如果认可了图5的正确,那么像图4这样的错误率就更高了。
教师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算(图7),也一起分析了算理,但学生的视觉“告诉”他,这样做“很不和谐”:小数相乘中间过程却是整数,到最后又是小数。所以“小数乘法”教学的真正难点是帮助学生越过这个坎。教师对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充分感受、正面强化”,笔者以往也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但是学生升到六年级之后再去问他们,为什么图7竖式中间过程没有小数?他们多是含糊其辞,最后总是以“以前老师是这样教的”来结束问答。于是笔者大胆设想,不妨把小数乘法直接改成整数乘法(在列竖式之前),用列整数乘法竖式进行推算(如图8),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二、设计过程及前后比对
【设计第一稿】
在正式决定上这节课之前,笔者对本课教材进行了分析,也进行了多版本教材间的比对,发现了一些共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具体情境中引出小数乘法算式,用多种方法思考答案(如转化成加法算、转化单位算、数形结合算等),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算理分析,最后是熟练巩固。遵循这样的思路,笔者设计了教学的第一稿。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图9,请学生快速口答。
2.说算法:说说速算的办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3.环节过渡:3.5×3是否也与小数点位置移动有关?
(二)新授展开
1.给算式3.5×3赋予一定的现实情境(市场里买东西,西红柿3.5元/千克)。
重温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讨论交流,用学过的方法求出3.5×3的答案。(强调:已学过)学生中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转换算法,用加法做——点拨小数乘法的意义。
(2)转换单位,化元为角——化成整数算。
(3)分解小数,分步计算——运用乘法分配律。
3.尝试用竖式计算,使过程更简洁。一般学生中会出现两种情况(见图10)。
4.找出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将3与3、5分别相乘。引导发现与之相关的整数乘法算式(见图11)。从运算角度进行算理分析。
5.及时巩固,强调照样子写出思考过程(图12:6.4×4,6.32×3)。
6.重点讨论:左右两个竖式“保留哪一个”,明白用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小数乘法计算的道理。
7.即时练习两道题,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5.4×5,5.4×42)。
(三)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口算6道题,强化算法。
2.实践应用:出1道关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关注小数末尾去零的问题。
3.拓展提升:同一个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计算的思考分析。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经过两次课堂试教以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在新授展开的第一步,请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求出3.5×3的答案,学生似乎并不领会,计算这个答案似乎仅凭经验或直觉就可以得到(学生有太多的购物经验了),不需要什么方法。在笔者的一再要求下,转换方法、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分配律算等方式总算都呈现出来了,但总体感觉是算法多样化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少课堂兴奋。
问题二:在新授展开的第四步,要求学生从运算的角度进行算理分析时,课堂也比较沉闷。因为前面已经知道10.5这个答案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复杂地分析来分析去。学生大多对此表示不理解。
问题三:在新授展开的第六步,笔者意在通过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接受用整数乘法可以推算小数乘法,因此在列竖式时直接列成整数乘法竖式就行。但笔者的良苦用心学生并没有领情。到最后笔者只能强调,右边整数乘法这个竖式其实就是我们很重要的思考过程,在计算时只要保留这一个过程即可,随即把左边的竖式隐去。
问题四:在新授展开的第七步出现了课堂生成,既是问题也是契机。学生在列5.4×42的竖式时,出现了两种竖式,这说明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接受前面的知识。列图13的学生很快算出了答案,列图14的学生一直在嘀咕——怎么算呀,我哪写错了。于是笔者进行了干预:“像图14的算法,如果没有列成整数乘法的竖式,大家看看,是不是出现问题了,这位同学算不下去了。请下面哪位同学来帮一下,稍加改动,他就会明白了。”于是有学生上来将竖式21.6中出现的小数点擦去,也算出了226.8,笔者真的很无奈。
良好的设计意图并没有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是需要反思的。回到教材,对比教材中的示例(例1:3.5×3与例2:0.72×5)。例1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下理解不同的算法(有单位支撑),例2是脱离了具体情境,运用转化整数的方法,从积的变化规律的角度去进行分析的,并且这两个例题所出示的具体算式是不一样的。而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试图将例1与例2通过同一个材料3.5×3给以集中体现,学生显得有些思维疲倦。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还要进行不断的思考分析,让学生提不起精神。反思整个设计,总的来说学习材料缺少吸引性,思考力度缺少挑战性,教师给予的多,学生体验的少。笔者想重点体现的“用整数乘法(竖式)推算小数乘法结果”这一核心思想并没有出自学生主动的发现与积极的感悟,多的是“被发现”与“被灌输”。为破解问题,笔者进行了重新设计。endprint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来,为书写简便,整数乘法的横式与板书中的扩大缩小的书写都可以省略不写。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来,因为根据整数除法的学习经验,一个整十,整百…数除以10,100…在心算过程中,它们末尾的0早已被自动抵消掉了。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312033)endprint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来,为书写简便,整数乘法的横式与板书中的扩大缩小的书写都可以省略不写。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来,因为根据整数除法的学习经验,一个整十,整百…数除以10,100…在心算过程中,它们末尾的0早已被自动抵消掉了。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312033)endprint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来,为书写简便,整数乘法的横式与板书中的扩大缩小的书写都可以省略不写。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来,因为根据整数除法的学习经验,一个整十,整百…数除以10,100…在心算过程中,它们末尾的0早已被自动抵消掉了。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英语重难点教学的突破方略 篇4
重难点是教师一节课讲授的主要目的与内容。如何突出重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若处理不好,一节课收效甚微。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抽象、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问题,通常让许多老师感到棘手。而多媒体课件由于其形象直观特点,能使抽象东西形象化,既突出重点,又能使难点化难为易,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得牢,兴趣盎然,增加美感。
在语法教学上,多媒体课件也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满堂灌”、“一言谈”,但由于语法的抽象性、枯燥性等特点,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学生也记得精疲力尽,效果也不见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生动画面来呈现语法知识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再结合语言结构进行交际,使学生在大量操练中不知不觉地熟悉,进而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而轻轻松松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效果。
如在教授现在进行被动态时,则可设计一系列动态画面①教室里一片狼藉,黑板未擦,地板未扫……教师加以配上画外音“Oh,Whatamass?Whoisondutytoday?”②一群学生拿着工具走了进来,画外音“Whataretheydoing?”③学生们分头干活了。这时请学生们分别说出他们在干什么,并出现提示性语言“Tomiscleaningtheblackboard”、“MaryandJenyaresweepingthefloor”等等,使同学们在一定的情境中逐渐熟悉了这个语法点,教师简单讲解之后,让学生们做填空,句型转换等练习,这样在情景和大量操练中呈现学习语法,学生既能保持较大的热情,效果也很明显。
语文教学难点突破六法 篇5
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
苏发元
745305
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既有词语、句子理解方面的,也有篇章结构梳理方面的,还有艺术特点掌握及写作意图把握方面的。对于这些难点,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突破:
一、举例法。课文中有些语句概括性、哲理性都比较强,举例说明便可化难为易。如《<物种起源>导言》一文结尾关于物种起源的一个主要观点是“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笔者在教学中举了如下例子:虎、狮、豹是同属的种,但说它们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某一共同的种所传下来的后代,便不能准确清楚地说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新疆虎的祖先原本是同一物种的一个种群,后来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辽阔地带的隔离,它们彼此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经过长期的隔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后它们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从而成为虎的各项变种,但这些变种都是虎的后代。
又如《记忆》一文语言哲理性强,那么,对哲理性语言的理解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如在理解“记忆没有重量,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一句时,我启发学生回忆我们祖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学生心里就感到格外愤闷、压抑;而学生一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申奥成功、神舟5号发射成功等,又不禁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用例子去印证原句,学生很快便领会了原句的意蕴。
二、转换法。外国作家的作品因为语言习惯、表达方式不同于我们的汉语,因此,译介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在语句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语句转换为符合我们现代汉语习惯的说法,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如托马斯·刘易斯《这个世界的音乐》中有一段文字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这段文字可转换为如下平实的说明性文字: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鲸鱼之歌是简单的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也不能证明是为了传递寻常的信息。因而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音乐。
另外,文学作品用形象表意,部分学生不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对一些用形象达意的句子的理解也成了难点。为此,有必要将形象语句转换为直观通俗的语句。如《沁园春·长沙》词上片末尾设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片末尾形象作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语句)词人和战友们到湘江中流游泳激起的波浪,连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说明词人和他的战友们才是中国的中流砥柱,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反动统治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直观通俗语句)
三、图示法。课文中有些关系比较复杂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如《神奇的极光》在讲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 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这段文字中牵扯到好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如果画图显示,极光形成的原理便一目了然。图示如右:
四、增删法。有些文章在写法上跳跃性大,为了理解上的连贯,需要增添个别内容以搭桥,而另一些文章在写法上则随兴之所至,顺手插说个别内容,为了理清眉目,则需要先删去这些内容。比如在划分《拿来主义》一文的结构层次时,学生有几种意见,很难统一,我经过分析,发现原来是第二、六自然段的论述影响了学生的视线,图示如下:
第1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第2段:拿来主义 第3段:送去主义
第4段:送来主义
第5段:拿来主义
第6段:送来主义
第7—10段:拿来主义
删去第二、六自然段后,文脉就清晰多了。于是,我让学生删去第二、六自然段后再划分层次,结果学生很快将课文划分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三大部分(“送来”乃“送去”之危害,归入“送去”部分)。
五、比较法。某些问题直接理解起来有困难,可采用比较的办法来进行。如《读<伊索寓言>》一文,作者说:“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那么,作者纠正的目的何在呢?这就需要把文中每一则寓言的“初始意义”与作者在文中赋予的“临时意义”加以比较把握。以蝙蝠的故事来说,“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寓言的“初始意义”是讽劝人们要诚实做人,不要墙上芦苇随风倒,最后弄得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但钱先生又加以引申,接着说:“人比蝙蝠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意思是现实中一些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总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傲视别人,自高自大。把寓言故事“原始意义”和作者引申的“临时意义”加以比较,就会明确,作者表面说是纠正伊索寓言故事所产生的偏见,其实是借纠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对现代社会丑陋的世相百态和人性中的缺陷弱点进行批判讽刺。这样,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这个难点便突破了。
文学作品语言鉴赏这个难点也可采用词语添删或替换比较的方法予以突破。例如《荷花淀》诗化语言细腻地反映了人物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如何突破学生对诗化语言的咀嚼鉴赏这个难点呢?可以用删减个别词语和原句比较的办法进行。如“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一句删去“低着头”和“总是”以后,表意变成了一种讽刺挖苦,水生女人也成了自私、落后的形象,而原句“总是”和“低着头”相衬,传达出的却是水生女人的一丝责备,还有些赞许与自豪,反映出了她虽是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但已受过进步思想的洗礼,有了觉悟。这样,学生便理解了本文语言质朴、简明但内涵丰富的特点。替换比较的办法可参照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的举例进行。
六、体验法。此法适宜于内容与学生心理距离较大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课文,如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单看文本,没有什么难度,学生不会有什么读不懂的。难在哪里?就难在作者作为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对世界的感受,学生是难以体验到的。有老师就采用让学生蒙着眼睛做走、摸、猜的游戏,然后谈自己的感受的办法突破了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写的感情这个难点。
又如古典诗歌内容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要让学生把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用语言具体表达出来,还真有一定难度,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充分感受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那么,如何让学生身临意境,目视耳听,骋心驰怀呢?想象。比如学习《山居秋暝》,让学生在《高山流水》或《鱼舟唱晚》古筝曲的伴奏下闭上眼睛边吟诵边想象,学生就会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从而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的诗作特点,并体会到作者对清幽、空静、闲适生活的神往及自得之情。这就比那种从结构、立意、语句、词语、情感、主旨一一
讲
到
底的传
统
作
法
要
好
得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6
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落实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这是本节课的关键。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二)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原子间是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正值,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一般既有负值又有正值;
3、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4、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数目及离子的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共用电子对的偏向、偏离的对数在数值上相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1、比较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既对立又统一,在反应中化合价上升和下降总数相等,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3、特征(或判断依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4、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为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
联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剂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
(五)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2、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判断
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有: Cl2、O2、S、Fe3+、Cu2+、MnO2、HNO3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 K、Na、Mg、Fe、Fe2+、Cl-、S2-、C、H2、SO2等。
(七)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2、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如 HCl,既有氧化性(由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氯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强弱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4、转化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难易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先发生反应;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先发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突破难点的策略
(一)概念图策略 在科学研究领域,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文字定义,而是包含了能够反映物质各方面属性的一个关系总和,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成立概念学习的关键所在,而概念图则是一种通过运用图示的方法来理想地展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有很多概念,而且很难记,十分容易混淆,运用概念图策略,按照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帮助
(二)合作交流策略
科学知识的发现不是某一个人的贡献,它是共同合作的结果,合作意思和合作精神是科学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合作交流策略要求学生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探究,相互交流各自的进展,并对观点进行讨论。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课堂,要通过分组谈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各自的看法与观点,并在课前布置给学生预习的作业,查阅相关的资料,分工合作,用这种方式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
(三)练习——反馈策略
练习——反馈策略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意义的基础上,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的一种动作,使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练习的效果不在于练习的次数,而在于练习后一定要达到正确性、协调性和自动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是很难辨析的,在不少的习题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尤其是被氧化、被还原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最容易混,这时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有个条件反射,一看到是被氧化,那么自身就是做还原剂,这都需要练习来达到这个效果,通过反馈作用来实现。
(四)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策略
“化学平衡”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7
在教材中, 通过“
为此, 对于化学平衡的建立, 可以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 把在800℃、1 L的密闭容器中的0.01 mol CO和0.01 mol H2O (g) 的反应改为1 mol N2和3 mol H2的反应, 反应情况为:
起始量: 1 mol 3 mol 0
一段时间后:0.5 mol 1.5 mol 1 mol
解释:这个反应的过程可以用时间—反应速率图象表示如下:
因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 L, 所以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在数值上等于各自的物质的量。反应开始时, N2和H2的浓度最大, 因而它们反应生成NH3的正反应速率最大;而NH3的起始浓度为零, 因而分解生成N2和H2的逆反应速率为零。之后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N2和H2的浓度逐渐减小, 正反应速率就逐渐减小;生成物NH3的浓度逐渐增大, 逆反应速率就逐渐增大, 最后二者相等。
假设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为1 min, 不难算出, v (N2) =0.5 mol/ (L·min ) , v (H2) =1.5 mol/ (L·min ) , v (NH3) =1 mol/ (L·min ) , 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并不相等, 所以,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是指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如:①当在生成n mol NH3时, 同时消耗n mol NH3;②当H2的分解速率等于H2的生成速率时, 都可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当用不同的物质的反应速率来表示时, 应根据同一反应中, 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来判断, 如:①当生成2n mol NH3, 同时生成n mol N2时;②当同一时间内消耗3n mol H2, 同时消耗2n mol NH3时;③当N2的分解速率和H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3时, 都能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 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那么, 同样是这一反应, 如果不是从N2和H2开始反应, 而是取2 mol的NH3, 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反应, 生成N2和H2, 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反应混合物里的N2为0.5 mol、H2为1.5 mol、NH3为1 mol, 其组成与前者完全相同。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难点;学法
初中学生刚学物理时,由于新鲜、好奇,多数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随着知识的加深,爱学物理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物理难学是一个共性问题,主要原因是:物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学生直接接触的不多,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有些衔接不上。在认识上会出现障碍,对学生来说物理存在着难点,这样便会产生难学的感觉。为了突破物理知识的难点,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寻找好的途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要学好物理,首先要知道物理知识难点的形成原因,本人归纳了以下几点:
1 物理知识难点的形成原因
1.1 知识准备不足
学习新知识时要有许多基础知识的,可是有些基础知识学生从来没有学过,例如:初二学生在学习电压时,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很难理解,很多学生会提出到底什么是电压的问题,在学生中会形成难学的印象,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
1.2 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在物理规律的研究和运用中,有时要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想象等思维活动。在运用物理规律解决某些问题时,要想取得正确而全面的解答学生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品质。然而,中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正处于思维发展转折期,由经验型的具体形象思维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且人体之间存在不少差异。他们往往用事物的现象代替本质,用外部联系代替内在联系,在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就事论事,不习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逻辑分析说理和表述。
1.3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思维过程复杂,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难点
物理中有些概念和规律,学生往往缺乏“亲身体验”和“亲眼所见”而持怀疑态度,这样就会形成知识难点。如在讲电磁学时,对于磁场的存在,讲电学时电流的存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更没有感觉过,学生对其存在持怀疑态度。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许多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理解物理规律特别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基础。没有足够的,能够把有关的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鲜明地展示出来的实验或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为基础,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由于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对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建立,物理情景的想象等都有一定的困难,构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诸多难点。
2 解决对策
2.1 讲究方法
注重实用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2.2 精心设计实验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体会了所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理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运用实验手段再现某种物理现象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建立和总结起来的。
2.3 认识要全面,分析要细致
对学生来说,由于总结、归纳能力差,对知识点认识不全、分析不细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4 创造教学艺术,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幽默。例如,把“超声”和“次声”可比喻为:短跑后人的呼吸是急促的,即每秒呼吸次数增多,像“超声”;走动的大象,虽然运动速度很慢,但力量强大,极具破坏力,像“次声”。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5 选题要有针对性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
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每个重点、难点。
2.6 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有如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运用日常器具做小实脸,激发学习兴趣,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相信作为一个老师能努力做到这些,学生在学习物理是会感到轻松、愉快的,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难点了!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9
重力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力之一,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学生在学习重力时,往往不能正确理解“竖直向下”的含义,不少学生将“竖直”与“垂直”相混淆。原因是学生在接触“竖直方向”之前,已从几何中学习过“垂直”,当物理中“竖直”出现时,误以为就是“垂直”,造成了正确理解“竖直向下”的困难。
可用以下方法突破这个难点。1.让“竖直向下”先人为主
演示(1):将手中小球自由释放,学生观察小球向下落去。
老师指出:小球下落是由于小球受到重力作用,小球下落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称之为“竖直向下”。
2.使学生看到“竖直方向”
演示(2):将重垂线挂在铁架台上,如图1所示。
老师分析:重锤受重力要向地面降落,将线拉直,当重锤静止时,线的方向即为竖直方向,可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通过“线”将重力方向“显示”出来,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3.区别“竖直”与“垂直”
将挂有重垂线的铁架台置于桌面上,如图1所示,请学生观察:线与桌面垂直。演示(3):将桌面左端缓慢抬起,如图2所示,学生观察到:①重垂线方向不变,即竖直方向不受桌面影响;②重垂线与桌面不再垂直。
老师总结:竖直方向是一个确定不变的方向,它与桌面、地面或其它支撑面的形状无关。而垂直是两线之间或线与面之间互成90°角时的一种特殊的制约关系。竖直不同于垂直,只有桌面或地面等支撑面水平时,重力的方向才与它垂直。
4.通过事例巩固“竖直向下”
(l)画出如图3中各物体受重力的方向。
(2)如图4(a)中物块沿斜面下滑,重力方向画得正确的是()
(3)欲在如图4(b)所示地面上盖楼房,墙壁应该竖直还是垂直于地面?用什么方法来检查?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10
化学,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接受起来难免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和学习化学用语时,学习酸碱盐相互转化和溶液相关的知识时,容易出现学习水平上的分化.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一、基础知识要打牢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是最容易出现分化的地方,也是开始出现分化的地方.化学是九年级学生才接触到的学科.正是因为在之前几年的学习教育中,学生没有接触过化学,所以对化学中的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研究发现,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时发生分化的原因是,因为课本中对于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的安排过于密集,使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知识.比如,常见的化学用语,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还有基本的原子团:碳酸根CO3,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硫酸根SO4、锰酸根K2MnO4、高锰酸根KMnO4、磷酸根PO4、铵根NH4、氢氧根OH等.这些都是初中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分化呢?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反复练习,频繁检测,避免错误.其次要高度重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重视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等.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一定要搞好这方面的教学.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教学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因为初中化学是以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为重要理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所以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教师要设计好课堂结构,考虑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逐步进行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实验计算要引导
初中化学课本中涉及一部分与溶液相关的知识.即使是学习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有关溶液知识时也会感到棘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结晶、溶液稀释时溶液的体积和溶液质量的换算、结合化学方程式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都是学生比较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在这些方面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计算起来没有明确清晰的思路.溶液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如果?]有思路很难进行溶液的相关计算.另外,在学习溶液知识时,学生往往没有真实感受,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学习起来难免费劲.在比较容易出现分化状况的溶液学习方面,教师应做一些什么样的功课防止分化呢?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在实验过程中建立基本思路,学习基本概念.在这里建议分组进行实验,建立“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过滤、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而且在实验后设置一些练习,温习实验中所学知识,尤其注意以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为载体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这类题涉及很多概念,加大力度进行训练,能够巩固溶液部分的相关概念.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实验有: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铁钉腐蚀条件的测试、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每一个实验都需要细致地进行操作,并在实验后做好笔记,认真感悟每一次实验的收获.三、化学反应要理清
地理教学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 篇11
【关键词】地理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方法突破难点。
一、借助经验,新知不“新”
经验是人生的财富,更是学习进程中的加油站,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是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和接纳新知识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
例如:在学习“空气受热时,作上升运动,教师先让学生回想在家是烧水,当水开了,我们一揭锅盖,会看到什么情况。学生不加思索地说,热气腾腾,直向上冒。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受热一般作什么运动?学生已经理解,作上升运动。在“空气遇冷,作下沉运动”时,教师可让学生回想房间内的窗式空调,思考:为什么窗式空调要挂得那么高,这说明冷空气作什么运动?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空气遇冷作下沉运动。
二、巧妙比喻,妙语生“花”
如何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作比喻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恰当比喻,就是利用学生熟悉而形象的事物在日常生活和陌生而抽象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一来,学生理解地理事物或者现象也就容易得多了。
如:在学习经线时,教师把能够组成一个大圆的相对的两条经线比喻成“夫妻经线”,因为它们的方向相反,恰似男女性别,而它们互补的度数双恰似夫妻双方的性格。在学习纬线时,把赤道比喻成“纬线王子”,让学生去寻找它与其他纬线的区别。学生通过努力发现赤道有四个其他纬线所没有的特征:度数最小、长度最长、处于地球仪的最中间和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纬线王子”当之无愧。
三、手脑并用,双管齐下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叶圣陶的这首诗指出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手脑并用不但可以提高动手能力,更可以促进和完善大脑的发育。
例如:在学习经线和纬线时,虽然学生在比较经线和纬线在形状、长度和方向这三方面特征的过程中动足了脑筋,但到了具体辨别两者的时候,仍然举棋不定,一筹莫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是缺少动手的环节。于是教师让学生立即从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辨别经线和纬线。
首先让他们在“北京市地图”标出经线和纬线,学生觉得很容易,因为在这张地图上经线和纬线横平竖直。然后在世界行政区图上辨别经线和纬线,最后再在偏极地地图上辨别两者。这一系列地图,从易到难,学生在完成这三幅地图后,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的经线和纬线的具体表现也有了了解。
四、图表配合,简洁明了
地理教学中,图表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语言简洁而富有表达力。有时候,一大堆话都说不清的一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图表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例如,学习我国夏季季风的形成时,我首先设计了下面的表格,比较夏季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和气压的差异,然后根据气流从高压中心流向低压中心画出气流运动示意图,通过图表配合,学生逐步理解了夏季风的形成这一地理教学难点,冬季的图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加深对这一难点的理解。
五、教具演示,直观形象
教具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如图片、模型、玩具、自制教具、录音,光盘等,其中实物是最能让学生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学生通过真实物品的看、摸等,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课堂气氛,定能使他们记忆深刻,对所学内容吸收得更加迅速和牢固。
如:讲经线和纬线时,教师将地球仪上的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用不同颜色的彩带贴起来,这样一来,学习对于经线和纬线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他们的形状、方向和长短也就非常直观的体现出来了。
在学习“地形图的绘制”时,我们用透明的韧性很好的幻灯片,做一个圆锥形的山峰模型,在山腰的不同部位描出相应的等高线,课堂上先向学生展示山峰的模型,然后在打开的幻灯投影仪上一放,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也就出现在屏幕上了。学生立刻明白了等高线地形图与山峰模型的关系。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也就一目了然了。
六、就地取材,当场模拟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形成时,学生对“风成学”不太理解,特别是风在搬运物体时,体积小的物体被搬运的远,体积大的物体被搬运得近,这种地理现象比较抽象,也难怪学生理解困难。看到黑板的下框内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粉笔头和灰尘,我们确定就地取材,当场模拟风搬运物体。教师轻轻一吹,灰尘飞扬起来,大小粉笔头也滚动了起来,请学生仔细观察,大小粉笔头在滚动的距离上什么差别。学生一下子就对“风成说”这一抽象的理论明白了。
七、播放视频,生动有趣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在学习季风的形成,有一段与此相关的FLASH的动画视频,视觉效果非常好,生动形象。学生看了之后,印象深刻,比教师的千言万语都管用。类似的网络资源很多,我们平时上网时,就要留心观察,不断积累。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推荐阅读:
用演示实验突破物理习题课难点06-04
拼音教学难点的突破09-16
突破电功率教学的难点05-13
生物教学中难点的突破10-06
轴对称的教学难点突破11-01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07-08
英语重难点教学的突破方略07-09
突破科学课教学难点06-21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