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2024-07-08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通用10篇)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是每个语文老师每节课都必然会碰到也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那么该如何去突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呢?

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首先取决于教学难点的定位。而教学难点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源特征来确定,因生制宜而不能人云亦云。生源素质不同的两类学生,教学同一个内容,难点定位绝不能一致。对生源素质高的学生,难点定位低了,他可能觉得没意思,课堂没收获;对生源素质低的学生,难点定位高了,他会一头雾水如同鸭子听雷,课堂一样没有收获。比如,在诗歌教学方面,当然诗歌意境的领悟是重难点,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这该是读诗的最高境界。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深厚,一首诗拿来,二类生源的同学还读不太懂其中的意思,更谈不上入境入情入理了。如果教师一味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根本没有效果。就以《春江花月夜》这首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千古绝唱为例,整首诗中景、情、理依次展现: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讲解第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可能还能理解,互动就比较好。可讲到第二、第三部分的时候,纵然老师诗情洋溢侃侃而谈,可学生却鸦雀无声,没有一点反应。如果依据教参,将难点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上,对生源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显然是高了。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在讲到李白感情变化:悲――欢――愤――狂的时候,课堂也就一下子静下来,学生一下子懵了,没有任何反应。这种情况,学生理解不来,那课堂教学的难点还能突破吗?不能突破,教学还会有收获吗?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将难点一步步分解,然后一步步突破,时间可能会多花点,但效果绝对会更好,学生也才能学有所得。因此,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必须因生制宜恰如其分,这也就是备课为什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的原因所在。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结合教材设置的各项重难点来确立每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方能有成效。

确定了每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突破它,如何突破呢?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巧用熟悉的生活现象来突破。比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氓》和《采薇》的时候,为突破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笔者就用多媒体让学生听生活中常听过的通俗歌曲《敖包相会》,并且用投影仪把歌词“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投影出来,然后分析歌词的内容,要表达的是“神圣的敖包前,一个小伙子在等待着他思慕已久的姑娘,渴望姑娘早点来到他的身边”,可歌词一开始不直接表达,却用“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里用的是“兴”的手法。“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这滋润着海棠花的雨水,正是小伙子急于得到爱情的渴望,以此物比彼物,这里有“比”的用。此时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经》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笔者再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找找类似用法的文句,这下他们对“比”、“兴”手法就了解了,课堂教学的这个难点也就很快突破了,再让学生自己找几个类似的例子时,很多学生就能信手拈来诸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歌词。《说木叶》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以木叶为例来阐明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教学时,笔者就从生活中情人节送花、求婚等为什么用玫瑰花而不用康乃馨或菊花的习俗说起,指出每一种花都有其所暗示的文化含义与生活含义,进而指出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为什么古人爱用“木叶”这个意象。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一些习俗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已深入其心;课堂上,在适当的时候,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迁移到生活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破。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快速、形象、容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和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功能。它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图、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语文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缩短认识进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释有所不同、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等作用,这对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会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古诗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突破文本的局限,给学生以形象、鲜活的感官刺激,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

三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体悟文意。现在的很多学生,大都比较烦躁,看不进书,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日本漫画、电视、网络等比较直观、感性的方式,对于比较大篇幅的文本阅读,根本静不下心来,也没有耐心。这一点在平时的练习、考试做现代文阅读中,就可见一斑。因为读不进去,就不可能仔细地从文中寻找到答题的信息,因此答非所问,得分极低。为此,笔者以为,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前提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读”主要是指教师讲解之前的学生自读,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排除进一步阅读的障碍。因为语文课不可能只是听,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点,尤其是阅读欣赏,是不能脱离文本只讲题目与答案的,脱离文本光讲公式的教学不能是好的语文教学,它会让人觉得抽象,艰涩难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只要适合你的学生,适合你的教学,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2

关键词:提问,语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世界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对自己卓越的创造才能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我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 我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腾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1]国内有的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 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课堂提问的艺术。”[2]可谓无问不成课。语文教学中, 教师巧妙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思维, 丰富情感, 促进创新, 也可以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些教学效果, 须讲究提问的策略与方法。

(一) 周密组建问题链

所谓“问题链”, 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 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3]运用问题链教学, 或“大题小作”, 或阶梯式提问, 使师生在设疑、释疑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进行探索、思考、分析, 从而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

所谓“大题小作”, 就是把一个比较大的难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依次弄懂这些小问题, 从而使大问题迎刃而解。这是问题链的第一种形式。比如《变色龙》的教学难点是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虽然经过分析探讨, 学生基本了解了其基本性格, 但要突破这一难点有较大难度, 教师就可通过设计几个小问题来引导解决。特级教师宁鸿彬这样设计的: (1) 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怎样的? (2) 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 (3) 奥“善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宗是什么? (4) 是什么原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 (5)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逐个解决各个小问题, 最终解决这个大问题。

实际上, 上述五个问题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存在一种递进关系, 也属于问题链的第二种形式――递进式提问。特级教师钱梦龙这样解释它的含义及作用:“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 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通过这一系列“阶梯式”提问方式, 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而且也使学生抓住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如《劝学》, 围绕“学不可以已”, 设计如下层级式问题展开教学: (1) 文章通过几个比喻来论证“学不可以已”的? (2) 这五个比喻论证给人什么启示? (3) 为什么要不断学习? (4) 通观全文, 作者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种有梯度的提问, 由浅入深, 逐层深入, 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文本的文字表面逐渐深入到文本的内核, 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

(二) 精心设计核心问题

如果说问题链是通过设计多个问题, 以量取胜, 那么核心问题则以“少而精”取胜。核心问题也叫主问题或关键问题, 指语文课文中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激发他们思考、理解、讨论、赏析,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 也是文章的命脉, 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解决的似乎只是一个问题, 但学生思维的触角却伸向了课文中每一个关键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此所谓四两拨千斤。特级教师余映潮这样评价主问题的功效:“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 由于一般性提问‘量’的大大减少, 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 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 ‘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的引进课文, 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 从而有效的开展课堂活动。”[5]实践证明, 通过设计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极易使学生抓住课文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核心问题可从文章的关键词入手来设计, 如《愚公移山》: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 找出一个能牵动全篇课文内容的“词”, 然后抓住这个词分析课文的层次、情节、人物;又如《香菱学诗》中核心问题的设计:课文中作者抓住“笑”来描写香菱、黛玉、宝玉、宝钗、探春、李纨、众人的形象, 分别有几处?揭示了他 (她) 们怎样的性格特征?通过这样恰当而巧妙地设计核心问题, 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旨、课文重点的能力。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入手来设计, 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作者抓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细节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具体描绘, 有什么目的作用?本文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此核心问题的分析理解, 使学生抓住本文的重点、难点:文章刻划了鲁提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赞扬了鲁提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举, 揭示了当时社会恶霸横行, 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可从文章题目入手来设计, 如《智取生辰纲》教学中,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题目关键词是哪一个?“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 通过阅读圈点文章, 真正走进文本, 将晁盖、吴用等人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等很好地挖掘出来。

(三) 巧妙制造矛盾情景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满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 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填补“空缺”使之完满的趋向, 从而倾向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完形整体。这个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和知觉的兴奋, 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驱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非完形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追求的实现会让人达到内心的平衡和一种身心的愉悦感受。[6]语文老师有意利用或制造矛盾, 即有意让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出现不一致状态, 容易驱使学生在填补、完善中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可利用课文中现存的矛盾。教学《孔乙己》, 抓住分析文末一句看似矛盾的话, 设置问题:“文章末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和‘的确’放在一起是否矛盾?为什么?”充满矛盾的问题,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通过学生深入思索, 最终明白这两个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词语, 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从而使本课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也可有意设计矛盾。如讲授小说《变色龙》一文, 在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 可设计问题:赫留金被狗咬伤, 应该得到周围人们的同情, 可是人们却嘲笑他;变来变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本该受人耻笑, 却没有人嘲笑他,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 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从而把握本课重点。

(四) 适当创设悬念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对学习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的心理状态, 它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教学中运用悬念完全符合现代心理学原理。现代心理学认为, 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 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 否则人的心理就会精疲力竭, 穷于应付, 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在教学中, 适时地创设“悬念”, 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丰富想象力, 集中注意力, 开拓思维力,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发现知识的姿态学习新知识。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心理和急于要解决的强烈期待,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如教学《背影》, 在讲析“望父买橘”时, 教师适时启发:“一般作品描绘人物时, 写的最多的部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脸, 眼睛……) 《背影》却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不合情理的悬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去探索、发掘, 从而把握本课重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 依据教材内容, 巧妙设计问题, 以问生疑, 以问激趣, 以问启思, 使语文课堂散发出无穷魅力, 从而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行为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3:186.

[2]洪松舟, 卢正芝.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社会学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1) .

[3]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及教学功能[J].教育科学研究, 2010, (5) :50-54.

[4]宁鸿彬.变色龙教学实录IJ]中学语文教学1998 (18) :22-28.

[5]黄明.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合理性[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3

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首先取决于教学难点的定位。而教学难点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源特征来确定,因生制宜而不能人云亦云。生源素质不同的两类学生,教学同一个内容,难点定位绝不能一致。对生源素质高的学生,难点定位低了,他可能觉得没意思,课堂没收获;对生源素质低的学生,难点定位高了,他会一头雾水如同鸭子听雷,课堂一样没有收获。比如,在诗歌教学方面,当然诗歌意境的领悟是重难点,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这该是读诗的最高境界。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深厚,一首诗拿来,二类生源的同学还读不太懂其中的意思,更谈不上入境入情入理了。如果教师一味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根本没有效果。就以《春江花月夜》这首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千古绝唱为例,整首诗中景、情、理依次展现: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讲解第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可能还能理解,互动就比较好。可讲到第二、第三部分的时候,纵然老师诗情洋溢侃侃而谈,可学生却鸦雀无声,没有一点反应。如果依据教参,将难点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上,对生源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显然是高了。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在讲到李白感情变化:悲——欢——愤——狂的时候,课堂也就一下子静下来,学生一下子懵了,没有任何反应。这种情况,学生理解不来,那课堂教学的难点还能突破吗?不能突破,教学还会有收获吗?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将难点一步步分解,然后一步步突破,时间可能会多花点,但效果绝对会更好,学生也才能学有所得。因此,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必须因生制宜恰如其分,这也就是备课为什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的原因所在。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结合教材设置的各项重难点来确立每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方能有成效。

确定了每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突破它,如何突破呢?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巧用熟悉的生活现象来突破。比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氓》和《采薇》的时候,为突破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笔者就用多媒体让学生听生活中常听过的通俗歌曲《敖包相会》,并且用投影仪把歌词“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投影出来,然后分析歌词的内容,要表达的是“神圣的敖包前,一个小伙子在等待着他思慕已久的姑娘,渴望姑娘早点来到他的身边”,可歌词一开始不直接表达,却用“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里用的是“兴”的手法。“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这滋润着海棠花的雨水,正是小伙子急于得到爱情的渴望,以此物比彼物,这里有“比”的用。此时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经》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笔者再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找找类似用法的文句,这下他们对“比”、“兴”手法就了解了,课堂教学的这个难点也就很快突破了,再让学生自己找几个类似的例子时,很多学生就能信手拈来诸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歌词。《说木叶》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以木叶为例来阐明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教学时,笔者就从生活中情人节送花、求婚等为什么用玫瑰花而不用康乃馨或菊花的习俗说起,指出每一种花都有其所暗示的文化含义与生活含义,进而指出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为什么古人爱用“木叶”这个意象。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一些习俗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已深入其心;课堂上,在适当的时候,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迁移到生活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破。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快速、形象、容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和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功能。它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图、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语文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缩短认识进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释有所不同、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等作用,这对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会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古诗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突破文本的局限,给学生以形象、鲜活的感官刺激,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

三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体悟文意。现在的很多学生,大都比较烦躁,看不进书,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日本漫画、电视、网络等比较直观、感性的方式,对于比较大篇幅的文本阅读,根本静不下心来,也没有耐心。这一点在平时的练习、考试做现代文阅读中,就可见一斑。因为读不进去,就不可能仔细地从文中寻找到答题的信息,因此答非所问,得分极低。为此,笔者以为,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前提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读”主要是指教师讲解之前的学生自读,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排除进一步阅读的障碍。因为语文课不可能只是听,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点,尤其是阅读欣赏,是不能脱离文本只讲题目与答案的,脱离文本光讲公式的教学不能是好的语文教学,它会让人觉得抽象,艰涩难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只要适合你的学生,适合你的教学,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4

我是一名来自延边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工作已整十年,但从事班主任工作却只有一年的时间。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既繁琐又辛苦,特别是语文教学这一块。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能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则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率的关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曾经出过的一节公开课《一面五星红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来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写法,在教学中我适时进行教师示范,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1、以生为本、朗读感悟,为突破重、难点而铺路。

采用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勾画出作者“爱红旗”的句子自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让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这样不但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能为突破重、难点而铺路。

2、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重、难点,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去”等词语和短语。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些动作实际上更有力地表现了“我”的爱国热情。又如“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和“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抓住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自读,特别注意读好“犹豫”“展开”“凝视”这些重点词,让学生评议,找出重点词句。这一环节教学实施时我直奔重点,研读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然后顺藤摸瓜,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用动作和表情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简洁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重点,找出面包店老板表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的老板从‘平等交易’到‘费用我付’,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的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文章重点、难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篇5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中《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描写首都北京夜晚美丽景色的文章,课文中有很多描写灯光夜景的词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非常抽象,所以我在做这课的课件中,找了很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什么样子是华灯高照、银河从天而降、焕然一新等等,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记忆深刻。

再如:在教学《梅花魂》这节公开课时,我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了三段录像,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梅花品格的句子,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然后,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最后,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再如课文《葡萄沟》,课文仅用了几句话叙述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和形成原因,这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单靠教师采用传受、口述等一般媒体设境进行这一段语言文字教学,是难以掌握课文内容的,还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而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动画的动态演示,形象生动、逼真,趣味性强,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同学们观看葡萄干过程的动画,通过看、读、议、想,顺利地理解在制作过程中关于“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等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葡萄干的形成原因和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目标。

小学语文重难点突破方法 篇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多媒体技术可将一个个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形象化,提高识字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识字教学。如在一次教学中,我出示“巴”、“见”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写出另一字。

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又写出“爸、爬、把、吧”等字,“见”写出“现、观、视、舰、”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在识字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形近字,让部分学生分辨不清。而多媒体的使用却能让这一难点迎刃而解。例:在区分“青、清、蜻”时,我投影显示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旁边写着:草地青又青。这时飞来一只蜻蜓,旁边写着:蜻蜓飞呀飞。

虫字旁用红色,并闪烁。蜻蜓飞到小河边,旁边写着:河水清又清。同样显示闪烁的三点水。生动有趣的画面,琅琅上口的儿歌,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而突出汉字部件及其部位,则让学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在这种语言环境中,这种动态的演示,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轻松地突破了识字教学中的重难点,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而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可以把比较抽象的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范写时,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控制“描红”的速度,对于难写的笔画可以重复显现或者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让学生看了动画,加深留在记忆里的印象。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中《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描写首都北京夜晚美丽景色的文章,课文中有很多描写灯光夜景的词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非常抽象,所以我在做这课的课件中,找了很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什么样子是华灯高照、银河从天而降、焕然一新等等,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记忆深刻。

再如:在教学《梅花魂》这节公开课时,我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了三段录像,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

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

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梅花品格的句子,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然后,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

接着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最后,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再如课文《葡萄沟》,课文仅用了几句话叙述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和形成原因,这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单靠教师采用传受、口述等一般媒体设境进行这一段语言文字教学,是难以掌握课文内容的,还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

而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动画的动态演示,形象生动、逼真,趣味性强,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同学们观看葡萄干过程的动画,通过看、读、议、想,顺利地理解在制作过程中关于”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等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葡萄干的形成原因和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目标。

由此可见,计算机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协同运用,确实能促进课堂状态的和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不仅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习作教学中的重难点

我在习作教学时也多次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形象逼真的习作练笔资料,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思维。如在教学“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及远程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资源。

如:“小狗、小猫、鸽子,鹅……”的图片和文字简介,用摄像机拍下的家庭小动物生活片段及录下一些小动物生活习性的镜头,汇集制成多媒体作文素材课件。

高效语文课堂难点突破艺术例谈 篇7

一、 阅读教学中借助小故事攻破难点

如执教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对其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理解上, 学生出现了疑惑, 此处“断肠”何意? “断肠人”到底何人? 我只是笼统地解释为“断肠”比喻极度悲伤, “断肠人”即极度悲伤之人。却不料有学生质疑:“肠断了, 主要感觉是痛, 为什么不说极度疼痛呢? 能不能用断手或断脚来形容极度悲伤呢? ”鉴于此, 我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东晋桓温, 率军入川, 经过三峡时, 部队中有人捕获一只小猿并带到船上, 母猿在岸上一边追着行船一边哀号着, 如此追了一百多里。在船离岸较近时, 那只母猿趁机跳上了船, 但一到船上就死了。士兵剖开母猿的肚子一看, 里面的肠子因极度悲伤而断成一寸一寸的了。”故事中的母猿, 因小猿被捉悲伤痛苦, 哀号致肠断。“断肠”是悲伤所造成的, 这就反映了“断肠”和“悲伤”之间的联系, 很容易理解。理解了“断肠”一词, 就能进一步理解曲中写景的作用和作品的主题。

二、 写作教学中借助小故事攻破难点

写作课上, 指导学生作文要认真审题, 构思要巧妙, 但泛泛而谈, 学生不易理解, 我便讲了古代画家画“深山藏古寺”的故事:从前, 有个先生请四位画家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依次作画。赵画家先来, 不假思索在纸上先画了深山, 又画了古寺, 出题先生说:“这幅画是‘深山和古寺’, 不对题。”该钱画家画了, 他在纸上画了深山, 没画古寺。出题先生说:“这是‘深山无古寺’, 也不对题。”孙画家又开始画了, 他仿佛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急忙在纸上画了深山, 并在深山中画了古寺的一角。出题先生说:“这是‘深山漏古寺’, 仍不对题。”最后该李画家画了, 他冥思苦想, 认真审题, 终于作出了一幅符合题意的画:画面上有深山, 山脚下有一条蜿蜒的小溪, 小溪边有一个挑水的和尚, 一条石阶小路由溪边直通向深山之中……审题之准, 构思之巧, 堪称绝妙。文画同理, 作文首先要认真思考, 审清题意,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切题。构思上要独特、巧妙, 文章才能有新意, 有创意。通过古人作画的故事, 学生对作文审题、构思的要诀有了较深刻的领悟, 反复操练, 佳文迭出。再比如, 给学生讲“观察”时, 我以唐代画家戴嵩画牛的故事, 告诉学生, 观察必须仔细认真, 必须抓住事物特征, 尤其要关注细节。在讲作文要“真实”时, 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的两种极端表现:要么原原本本实录所见所闻, 毫无提炼, 概不加工, 实则画虎类犬;要么凭空虚构, 胡编乱造, 实则以假乱真。我便讲了“为国王画像的故事”:有一个左眼瞎、右腿短面目也丑陋的国王, 要画师为其画像。甲画家将其画得英俊潇洒, 被其斩首, 乙画家原貌画出, 也被斩首, 只有丙画家为其画像, 却得赏赐千金。原来, 他根据国王生理特点, 进行了艺术加工:画面上国王瘸腿跪着, 瞎眼紧闭, 另一只眼睁开, 双手握箭在林中正瞄准前方一只猎物。这就掩盖了国王的缺点, 又显得真实而不露痕迹。学生从中得到了作文启示: 材料或细节既要来自生活, 体现生活真实, 又要对其进行提炼和加工, 使其高于生活。只有这样, 读者才会觉得真实、生动、感人。学生对作文中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这个难于理解的问题有了较深刻感悟。

三、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随时穿插小故事解决难点

故事解难法不但适用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在高效语文课堂中, 亦可以随时穿插、灵活运用。比如在利用汉字知识纠正错别字时, 我讲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戒赌诗。古时候, 有位父亲, 得知唯一的儿子染上了赌博, 便写了这样一首诗:“贝者是人不是人, 只因今贝起祸心。有朝一日分贝了, 到头成为贝戎人。”嗜赌成性的儿子看了, 百思不解其意, 为父便一一点破劝诫:“贝者”为赌, “今贝”为贪, “分贝”为贫, “贝戎”为贼, 这赌、贪、贫、贼四个字, 便是每个赌徒的必由之路。儿子理解后, 幡然醒悟, 从此弃赌从良。接着我再强调, “赌、贪、贫、贼”四个字都有一个表意的偏旁“贝”, 都与金钱有关, 因为古时候曾用贝壳做过货币。所以掌握汉字的意义, 一定要注意这个表意的偏旁, 这样也可以区别好多形近字。通过此故事, 既让学生掌握了汉字的有关知识, 又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可谓收“一石二鸟”之功。

基于突破难点的教学改变 篇8

上过五年级“小数乘法”一课的教师,都有一种很深的体会:在列竖式笔算时,学生关于数位的对位问题总是一知半解。列3.5×3的竖式,多有图1、图2两种样子,谁也无法说服谁。还有的学生实在搞不清楚,就想出了如图3的列式。其实不难想象,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受到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要求数位对齐的负迁移。尽管教师多次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要末位对齐,但当学生坚持说图1也没错时,教师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了。很明显,图4~图6也说明,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摆脱小数的束缚,带来的后果是,要么算错,要么算不下去。

我们知道,整数乘法的竖式与它的横式思考方式是一样的,都是运用乘法分配律。例如32×14就是4个32与10个32的和,列竖式也正是这样的过程体现。但是到小数就有点不一样了。其实3.2×14也完全可以想成4个3.2与10个3.2的和(从算理上讲,列竖式这样去想也是对的,如图5),但是真正在列竖式时我们却把它们当作整数乘法去推算的,中间过程并不会出现小数。如果认可了图5的正确,那么像图4这样的错误率就更高了。

教师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算(图7),也一起分析了算理,但学生的视觉“告诉”他,这样做“很不和谐”:小数相乘中间过程却是整数,到最后又是小数。所以“小数乘法”教学的真正难点是帮助学生越过这个坎。教师对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充分感受、正面强化”,笔者以往也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但是学生升到六年级之后再去问他们,为什么图7竖式中间过程没有小数?他们多是含糊其辞,最后总是以“以前老师是这样教的”来结束问答。于是笔者大胆设想,不妨把小数乘法直接改成整数乘法(在列竖式之前),用列整数乘法竖式进行推算(如图8),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二、设计过程及前后比对

【设计第一稿】

在正式决定上这节课之前,笔者对本课教材进行了分析,也进行了多版本教材间的比对,发现了一些共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具体情境中引出小数乘法算式,用多种方法思考答案(如转化成加法算、转化单位算、数形结合算等),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算理分析,最后是熟练巩固。遵循这样的思路,笔者设计了教学的第一稿。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图9,请学生快速口答。

2.说算法:说说速算的办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3.环节过渡:3.5×3是否也与小数点位置移动有关?

(二)新授展开

1.给算式3.5×3赋予一定的现实情境(市场里买东西,西红柿3.5元/千克)。

重温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讨论交流,用学过的方法求出3.5×3的答案。(强调:已学过)学生中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转换算法,用加法做——点拨小数乘法的意义。

(2)转换单位,化元为角——化成整数算。

(3)分解小数,分步计算——运用乘法分配律。

3.尝试用竖式计算,使过程更简洁。一般学生中会出现两种情况(见图10)。

4.找出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将3与3、5分别相乘。引导发现与之相关的整数乘法算式(见图11)。从运算角度进行算理分析。

5.及时巩固,强调照样子写出思考过程(图12:6.4×4,6.32×3)。

6.重点讨论:左右两个竖式“保留哪一个”,明白用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小数乘法计算的道理。

7.即时练习两道题,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5.4×5,5.4×42)。

(三)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口算6道题,强化算法。

2.实践应用:出1道关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关注小数末尾去零的问题。

3.拓展提升:同一个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计算的思考分析。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经过两次课堂试教以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在新授展开的第一步,请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求出3.5×3的答案,学生似乎并不领会,计算这个答案似乎仅凭经验或直觉就可以得到(学生有太多的购物经验了),不需要什么方法。在笔者的一再要求下,转换方法、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分配律算等方式总算都呈现出来了,但总体感觉是算法多样化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少课堂兴奋。

问题二:在新授展开的第四步,要求学生从运算的角度进行算理分析时,课堂也比较沉闷。因为前面已经知道10.5这个答案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复杂地分析来分析去。学生大多对此表示不理解。

问题三:在新授展开的第六步,笔者意在通过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接受用整数乘法可以推算小数乘法,因此在列竖式时直接列成整数乘法竖式就行。但笔者的良苦用心学生并没有领情。到最后笔者只能强调,右边整数乘法这个竖式其实就是我们很重要的思考过程,在计算时只要保留这一个过程即可,随即把左边的竖式隐去。

问题四:在新授展开的第七步出现了课堂生成,既是问题也是契机。学生在列5.4×42的竖式时,出现了两种竖式,这说明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接受前面的知识。列图13的学生很快算出了答案,列图14的学生一直在嘀咕——怎么算呀,我哪写错了。于是笔者进行了干预:“像图14的算法,如果没有列成整数乘法的竖式,大家看看,是不是出现问题了,这位同学算不下去了。请下面哪位同学来帮一下,稍加改动,他就会明白了。”于是有学生上来将竖式21.6中出现的小数点擦去,也算出了226.8,笔者真的很无奈。

良好的设计意图并没有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是需要反思的。回到教材,对比教材中的示例(例1:3.5×3与例2:0.72×5)。例1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下理解不同的算法(有单位支撑),例2是脱离了具体情境,运用转化整数的方法,从积的变化规律的角度去进行分析的,并且这两个例题所出示的具体算式是不一样的。而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试图将例1与例2通过同一个材料3.5×3给以集中体现,学生显得有些思维疲倦。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还要进行不断的思考分析,让学生提不起精神。反思整个设计,总的来说学习材料缺少吸引性,思考力度缺少挑战性,教师给予的多,学生体验的少。笔者想重点体现的“用整数乘法(竖式)推算小数乘法结果”这一核心思想并没有出自学生主动的发现与积极的感悟,多的是“被发现”与“被灌输”。为破解问题,笔者进行了重新设计。endprint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来,为书写简便,整数乘法的横式与板书中的扩大缩小的书写都可以省略不写。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来,因为根据整数除法的学习经验,一个整十,整百…数除以10,100…在心算过程中,它们末尾的0早已被自动抵消掉了。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312033)endprint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来,为书写简便,整数乘法的横式与板书中的扩大缩小的书写都可以省略不写。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来,因为根据整数除法的学习经验,一个整十,整百…数除以10,100…在心算过程中,它们末尾的0早已被自动抵消掉了。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312033)endprint

【设计第二稿】

(一)复习铺垫

口算

(设计意图:三组题逐一先后出现,图15因为数据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算答案,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6迫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算,图17更抽象,在54还没给出之前是算不出来的,给出54以后,有学生会去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填空计算,有的学生会沿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这样的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又伴随着不断地“发现”,他们会体验这种“发现”的乐趣,这是用数学本身去吸引学生。)

(二)新授展开

1.口算。

6组题逐一先后出现,特别在图18、图21、图22、图23处作重点展开讨论。

(1)讨论图18:学生受到前面复习的迁移能很快算出3.5×3的答案10.5,教师反问: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理由吗?由此学生将主动寻找各种算理来说明问题。方法主要也是前面第一稿中讲到的“转换为加法”“借用或转换单位”“分解小数用乘法分配律”等方法,但是这种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因为他们想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是为自己找理由。这里教师重点写出35—3.5、105—10.5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讨论图21:这里有一个数未知,你竟然也算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将学生的地位抬高了,他们的解释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耐”。

(3)讨论图22:这题上下要反着出。先出3.15×14=,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再给出315×14=4410,学生很快就推算出答案,并主动给出推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写出315—3.15,4410—44.1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讨论图23:继续图22的方式,上下两题反着出,先出6.42×13=,然后提问,你想知道哪个整数乘法算式?学生提要求,但教师只给出642×13=,并不像图22那样直接告知整数乘法的答案,由此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将合一指向642×13的竖式解答, 他们会快速算出答案8346,进而推算出小数乘法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小结提炼。

(1)呈现板书并交流。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通过整数竖式推算出来,此时已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无须强调,教师只需追问一下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将扩大、缩小的倍数关系补充完整,让思维外显出来。然后重点强调,以后这样的小数乘法计算我们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竖式将它推算出来,为书写简便,整数乘法的横式与板书中的扩大缩小的书写都可以省略不写。整数乘法这个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小数乘法这一新知识,随后与下一环节中的巩固练习相衔接。)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注意写竖式过程与书写格式。

2.算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整数乘法竖式可以解决许多小数乘法问题。

重新设计的“小数乘法”一课,经过课堂检验,顺利地解决了第一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时而紧张、时而愉悦、时而兴奋,专注力很高。教材中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一般要舍去小数末尾的0,这作为一个知识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讲了多次,还是会有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搞错了先后顺序,先去掉了末尾的0,再添小数点。而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没有任何提及,学生很自觉地省略了,这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仔细想来,因为根据整数除法的学习经验,一个整十,整百…数除以10,100…在心算过程中,它们末尾的0早已被自动抵消掉了。

三、写在最后

在文中,有一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以前整数乘法里我们在运用积的变化规律,难道小数乘法也适合用积的变化规律?笔者以为,这种规律的迁移是否合理虽然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讨论,就像整数加法交换律、小数加法交换律、分数加法交换律,虽然难度很小,但教材都安排了新课,因为在学生看来,整数与小数毕竟长得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体学生并非一下子都能想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推算”的最重要的原因。

多少年下来了,我们都是那样教、那样学的,难道“传统”不对?改变教学方法,笔者无意“挑战”传统,只为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那个谜团,为他们寻求“更适合学”的有效途径。期待同行讨论。

浅谈拼音教学中难点的突破 篇9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教师的教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有讲究的。我在拼音教学中主要以情景图、语境歌和游戏为主,把字母和音节变成故事里的人物,让学生学起来不乏味。注意读音相同的字母

在拼音教学中,读音相同的字母是声母y、w与韵母i、u,有些学生常将“yī”直接写成“ī”将“wū”写成“ū”,产生错误的原因是“y”与“i”,“w”与“u”读音相同,忽视了“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关系很重要。我在这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情境导入“单韵母六兄弟中有一个叫小i的。(出示情景卡片i)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妈妈是谁?(出示卡片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们叫它声母y。”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很顺利地认识了声母y,同时又使“y”与“i”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就是“母与子”的关系。这是一种“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位学生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因势利导,根据书中的图意编儿歌记忆:“大树大树y、y、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小i不分离,yī yí yǐ yì,我们永远在一起。”儿歌的辅助学习让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声母w和整体认读音节wu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情景图)有一个小弟弟单韵母u,一天,他和爸爸出去玩,不知道怎么的,爸爸不见了,他就伤心地呜呜哭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他找回他的爸爸吗?(出示声母w)这是小u的爸爸,他就是声母w,你想对小u的爸爸说什么?生:“小u的爸爸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弄丢了……”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编儿歌:“大w爸爸要记牢,别把小u弄丢了!”“小u小u别淘气,大w爸爸在等你。”随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编儿歌:“屋顶屋顶w、w、w,小u的爸爸是大w,wū wú wǔ wù,大家一起来跳舞。”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发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会并掌握了这些看似难、可又有趣的拼音字母,强化了对“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不可替代关系的理解,同时,又受到较浓厚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染 正确区分字形相似的字母

2.1 编儿歌记忆。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画编儿歌,我们还自编儿歌:“广播广播认真听,大家一起爬山坡,大马跑步ddd,气球气球五彩的。”从读音上有一个形象的记忆过程,还能帮助正确区分这四个声母的读音。

2.2 书写记忆。b、d、p、q这四个声母都是由竖与半圆组成的字母,由于竖与半圆组成方式不同,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弄混,这时分析字形便显得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区分,帮助记忆。教师一定把写字的指导落在实处。如:b与d的区别,b的第一笔是“|”占上中格,第二笔“c”占中格,d的第一笔是“c”占中格,第二笔“|”占上格,这两个字母可以从起笔和半圆的位置来区分,帮助记忆b、d、p与q、b与p、b与q的区别也可以从写法上进行比较区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深化记忆的效果。

2.3 做手指操记忆。让学生运用手指记忆字母――做手指字母操,左手握拳伸大拇指是b,大拇指朝下是p,右手握拳大拇指朝上是d,大拇指朝下q,编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手势,通过手与脑的协调、合作,帮助学生准确记住每个字母的字形,这是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这是一种游戏式的象形记忆,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这也是我经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学生用这种方法记的最牢。区分读音相似的字母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受方言发音的影响,对部分字母的发音存在语音缺陷,如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要想改变的确很难,我在教学中,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善于纠正学生已经形成的特定的发音、吐字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一定要讲清每个字母的发音位置及其特点,如教s、sh时,我告诉学生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发“sh”时,舌头翘起,在硬腭与软腭之间,形成阻碍发音,声带不振动。也进行“s、sh”的比较发音,教师要多示范读音、配合手势为指导。发“s”时,手掌平伸,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发“sh”时,手指向上翘起,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然后可以用“顺风耳”游戏训练学生,教师发“s、sh”两个拼音,让学生根据唇形的变化猜出是哪一个音。多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读,加深对字母发音的记忆。通过儿歌和绕口令纠正读音

如何突破口语交际教学的重难点 篇10

一、研读课标,真正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特点

口语交际是一种技能,就是为了交流思想和看法,人们才需要说话和倾听,否则,说与听就没有意义。口语交际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的,因此它的教学就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有很强的生活性。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交际,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既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又能够表达得体,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

既然我们在生活中是为了彼此交流才进行口语交际,那么在课堂这个特殊环境里让学生“模拟操作”而进行的口语交际,就具有了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一)它是双方的,既有说,也有听;

(二)它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说你听;

(三)它是“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的“练”,是为了“战”,因此它离不开生活;

(四)它是口语化的,是使用纯粹的口头语言进行交往。

二、研究学生心理,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从我所观察到的学生表现来看,口语交际的能力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在很多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静听,即使发言积极的时候,在表达方面也出现诸多障碍,而且很多学生没有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我觉得老师们一味埋怨学生能力差,这是不太公平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愿意倾听、愿意互动。

(一)加强情境营造

这种情境类似于生活,相当于把生活搬进课堂,当学生真正进入情境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有表达的欲望。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曾经担心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明显属于虚构的情境将会难以打动学生的心,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却发现,尽管高年级学生比较成熟,但只要老师设置的情境也随之调整变化,学生仍然会入情入境。

另外,营造情境的手段固然很重要,课件、图片、实物等等都可以尽快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但是,我认为老师的语言感染力最重要,包括老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神态,无一不对情境起到催生效果。

(二)加强阅读、观察

阅读是一种积累,它积累的是语言,观察也是一种积累,它积累的是生活。厚积薄发既指书面表达与阅读的关系,当然同样也适用于口头表达。因此,阅读与观察都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考的深度就决定着表达是否有内涵。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表达质量。

(三)加强任务驱动

老师们自己或许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每次参与讨论活动,总是只顾思考自己的发言,一般难以关注别人的发言内容。但是一旦有选拔甄别等任务时,情况就大为改观。尤其是现场就必须决出胜负高低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关注别人的表现,因为进行选拔甄别都需要多方的信息,单向交流不足以得出我们需要的结论。

其实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任务,如果只是要求其表达自己的想法,乐说善说即可,那学生就会进行单向交流,因为学生觉得没有注意别人的必要,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倾听,更不会沟通。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现场要完成某项任务,而讨论沟通是完成任务的必由之路,现场就要拿出结果、说出理由,学生被任务“逼迫”,一般就会饶有兴趣的参与到交流中去,甚至会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有讨论、有互动、有争执、有批驳,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与传统教材中说话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上一篇:木竹工艺品开发项目建议书下一篇:惠济区国土资源局督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