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2024-08-13

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精选12篇)

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1

语言是人文与工具统一的直接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以及日常写作都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好语文的标准已经不再单纯的是学会组词造句,更重要的是会读、会写、会思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再有咬着笔头思考怎样写作的稚嫩的小脸;不再有陷入思索终于寻找到答案的舒展的眉头,代替这些的是教师不厌其烦的说教与讲解,让很多小学生处于一种“机械学习”的状态,对于自己学过的篇章字词,会看不会读,会背不会写。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 , 结合“读 、写、思”来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进行了研究思考。

一、让小学生爱“读”

如果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比喻为电脑编程,读即信息的输入,写即信息的输出,思则是编程的过程。在三个步骤中,读最为关键,没有信息的输入,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小学生爱读和会读。诚然,在当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习惯用设计导语等很多形式来吸引小学生注意,但无论导语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开展,都要为小学生的语文课堂预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朗读,对课文中各类语言信息进行感知、读通、读懂。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鼓励他们阅读。可以让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去自由朗读,只要大声朗读就可以,朗读快的学生尽量多读;也可以让小学生有选择性地读,在某一点上着力,让他们在课文中选出其中某一段自己认为精彩的、喜欢的甚至是自己感觉读得最棒的进行全班朗读,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也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选择和怎样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点面结合的接段朗读。受 课堂时间 与空间限 制 ,“朗读表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让他们进行接段朗读,即某一学生先读第一段,然后另外一个同学接着读第二段,以此类推,到课文即将结束时,提醒还没有读过的学生抓紧机会,这样一般较长的课文学生们都有机会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灵活有趣,非常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们爱上朗读。

二、让小学生会“写”

“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思想,激发情感,累积文字和语言,最后运用这些文字和语言去“说”和“写”。因此,“读”是为渗透“写”而做的铺垫,“写”则是“读”的直接体现。相对于“说”而言,“写”更是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量。怎样让学生会写,写好?一是可以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如在《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说桂花开到茂盛之时,“不说香飘十里……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的句子,这里出现了一个双重否定句式“不说……没有不……”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并不多见,而且双重否定句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他们在写作中很少用到,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双重否定所起到的强调肯定的作用,让他们进行仿写很有必要。有的学生就仿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海上霞光美极了,不说光芒万丈,周围的岩石、沙滩、茅屋,没有不笼罩在它美丽光辉之下的。”除了仿写训练,还可以以课文内容为参照让学生续写或者是改写。就好像在学习古诗词时,由于古诗词有着深刻内涵,旨远言近,如果引导小学生将古诗词以现代记叙文的形式进行改写,不啻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一个最佳途径。如柳宗元的《江雪》,就可以让小学生在对诗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理解之后,让他们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丰富联想将其进行改写。另外,一些课文是选自某名著的某个章节,虽然课文结束了但情节还在继续,这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作为课文内容的一个延伸。

三、让小学生勤“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特别指出,要让小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怎样将读、写、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思考”贯穿读写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来激活小学生思维。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在让学生略读完课文之后,提出问题:“在天鹅的故事背后体现出了一种勇敢与团结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让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们再次进行精读,从而探究和发现蕴含于文字中的思想,当小学生们再次诵读课文时,一种崇高的情感在读书声中缓缓流淌。而只有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知识时,这种知识才会更加深刻,在之后他们的写作之中才会运用得更加得当与娴熟。

“读、写、思”可谓小学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永恒话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2

唐代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中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意思是说,要善于治学,就要“多读”、“深思”、“虚心”、“躬行”,作者把这四点称为治学之“四美”,其中“多读”为于首。所以在语文教育中,要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的文字美,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使学生想学、乐学、能学,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彻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

所谓阅读,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是一种将符号转换成意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结合新的信息进入既有的认知与情感的架构中,是熏陶感染、建构精神世界的方法,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在语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中国汉字一方面难学,另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例如课文《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直接点明题旨,揭示描写对象,重点突出“伟观”两字。“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慢慢涌现银线一丝,伴随着轰鸣声触入眼帘。“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如万马奔腾,由远写骤然跳成近写、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要欣赏这些文字背后的优美意境,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只能“望梅止渴”。又如唐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首以谐音双关与象征手法来写的爱情诗,寓指主人公对爱情坚贞,至死方休。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学生,根本不明白诗歌里面的“丝方尽,泪始干,青鸟”所指的意思,也就无法理解诗歌所表达的那一种爱情绝唱。而现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句,它不再是指爱情了,而是用以赞扬革命者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自己的知识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所读文章,能理解文章背后的意思及其内在的深厚含义。

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第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我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根据个人的感受、理解展开联想,并将其意境表达在图画上。结果交来的图片各具特色,令人感叹。又叫学生讨论作者写文章时的意愿时,更是百花齐放,各抒己见。有说作者想与亲人团聚,有说作者渴望光明,有说作者希望人人安居乐业……而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不但思想上被老斑羚为了羸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精神所感动,还深深被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及文段的描写所感动,加深了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作为教师要学会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对其作出正确的指导、评价,而不应妄加指责、批评、否定。

第二,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就可以指导学生从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阅读,皇帝为什么受骗呢?骗子又是抓住了其他人的什么心理而欺骗成功呢?大臣为什么不揭穿骗子的行为呢?街上的其他人为什么也一起受骗呢?最后为什么安排小孩来揭穿这个骗局呢?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思维领域,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我除了指导学生从资本主义拜金主义、金钱关系来思考之外,还设置思考转换结局,“如果于勒是一个有钱人,将会有什么结局?”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讨论、思考、想象,并在这样的练习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三,要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韩愈所说的“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要求博览群书。亦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同样是要多读书,要读懂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熏陶感染,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除此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涵泳工夫兴味长”。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能轻轻松松地背诵300首以上的唐诗宋词,100篇以上的散文名篇名段,那么,他的语文素养相信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了。对于一些著名的、精湛的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我们知道,记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很强,让他们背诵一些优秀篇章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并且是非常有益的。记忆力长期搁置就会衰退,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促使一个人早衰。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3

一、让小学生爱“读”

如果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比喻为电脑编程,读即信息的输入,写即信息的输出,思则是编程的过程。在三个步骤中,读最为关键,没有信息的输入,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小学生爱读和会读。诚然,在当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习惯用设计导语等很多形式来吸引小学生注意,但无论导语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开展,都要为小学生的语文课堂预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朗读,对课文中各类语言信息进行感知、读通、读懂。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鼓励他们阅读。可以让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去自由朗读,只要大声朗读就可以,朗读快的学生尽量多读;也可以让小学生有选择性地读,在某一点上着力,让他们在课文中选出其中某一段自己认为精彩的、喜欢的甚至是自己感觉读得最棒的进行全班朗读,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也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选择和怎样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点面结合的接段朗读。受课堂时间与空间限制,“朗读表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让他们进行接段朗读,即某一学生先读第一段,然后另外一个同学接着读第二段,以此类推,到课文即将结束时,提醒还没有读过的学生抓紧机会,这样一般较长的课文学生们都有机会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灵活有趣,非常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们爱上朗读。

二、让小学生会“写”

“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思想,激发情感,累积文字和语言,最后运用这些文字和语言去“说”和“写”。因此,“读”是为渗透“写”而做的铺垫,“写”则是“读”的直接体现。相对于“说”而言,“写”更是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量。怎样让学生会写,写好?一是可以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如在《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说桂花开到茂盛之时,“不说香飘十里……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的句子,这里出现了一个双重否定句式“不说……没有不……”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并不多见,而且双重否定句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他们在写作中很少用到,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双重否定所起到的强调肯定的作用,让他们进行仿写很有必要。有的学生就仿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海上霞光美极了,不说光芒万丈,周围的岩石、沙滩、茅屋,没有不笼罩在它美丽光辉之下的。”除了仿写训练,还可以以课文内容为参照让学生续写或者是改写。就好像在学习古诗词时,由于古诗词有着深刻内涵,旨远言近,如果引导小学生将古诗词以现代记叙文的形式进行改写,不啻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一个最佳途径。如柳宗元的《江雪》,就可以让小学生在对诗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理解之后,让他们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丰富联想将其进行改写。另外,一些课文是选自某名著的某个章节,虽然课文结束了但情节还在继续,这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作为课文内容的一个延伸。

三、让小学生勤“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特别指出,要让小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怎样将读、写、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思考”贯穿读写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来激活小学生思维。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在让学生略读完课文之后,提出问题:“在天鹅的故事背后体现出了一种勇敢与团结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让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们再次进行精读,从而探究和发现蕴含于文字中的思想,当小学生们再次诵读课文时,一种崇高的情感在读书声中缓缓流淌。而只有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知识时,这种知识才会更加深刻,在之后他们的写作之中才会运用得更加得当与娴熟。

“读、写、思”可谓小学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永恒话题。

情感——语文教学的灵魂 篇4

一、目标确立——重情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月光启蒙》是诗人孙友田的一篇散文, 文质兼美, 研读文本之后, 我的教学目标设立不仅落实了“知识和能力”, 关注了“过程和方法”, 更突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中我确定的情感目标是:

1.品味民歌民谣, 感受其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 让学生受到民间文学熏陶, 培养热爱它的感情。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 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 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二、情境创设——入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以画面再现情境。

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 强调了“形真”, 就是把课文所写的景物、人物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月光启蒙》一课作者描绘儿时在月夜聆听母亲唱民歌民谣、讲谜语故事的情形, 课文插图也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因此教学时, 把插图投影在屏幕上, 再加上教师的描述, 音乐的渲染, 学生如身临其境, 仿佛已经走进了那月光下的篱笆小院, 听见了那富有韵律的歌声, 这为理解文本、体会感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以音乐渲染情境。

本课教学中, 我积极整合了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音乐的渲染作用。我选择了三段音乐:《月光狂想曲》, 以优美舒缓的音乐引领同学们走进月夜, 感受童年的美妙, 并在学生朗读课文时, 起到了渲染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提升了阅读品位;《茉莉花》, 这首家喻户晓的江苏民歌在教室里响起, 同学们立即随声附和, 动听的歌谣让同学们走进了民间文学的天地, 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民歌, 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 去体验民间文学的魅力, 自然是水到渠成;《母亲》, 阎维文演唱的这首歌充满激情, 唱出了全天下人的心声:“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咱的妈!”在阅读理解全文之后, 用这荡气回肠的歌声, 既升华了课文主题, 又激起了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思绪飞翔, 自然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许多同学听着歌声已是潸然泪下。

3.以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艺术感染力, 从而为学生体会课文设置情境氛围。因此, 在教学中, 无论是导语, 还是过渡语, 我都力求饱含感情、生动形象。例如, 初读课文时, 我设计这样的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月光下的篱笆小院, 依偎在母亲的身旁, 聆听母亲的吟唱。”再如, 体会作者感情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作者多么想把这些感激的话对母亲说呀。然而, 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 我个子高了, 母亲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 母亲却满头白发……如今再唱起那些曾经令我快乐无比的歌谣, 又有多少的心酸, 多少的怀念之情呀!”老师用情感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 这时再读课文,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语言感悟——动情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 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不是浅白直露的, 而是蕴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孤零零地进行情感体验。《月光启蒙》一课教学, 不适宜逐段感悟, 逐段分析, 因为那么做浓浓的深情会被瓦解;优美的文字会变得支离破碎。于是, 我对课文进行了重组:抓住“启蒙之美”, “浓浓亲情”两条线索, 分设了课时目标, 分别让学生从“品读歌谣, 感受美”、“研读文字, 体会爱”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母爱, 也体会作者那无比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感情朗读——抒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要“读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想象情境, 体会感情”。因此,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身临其境之意, 抒深切真挚之情。

1.读的时间要充裕。

读书不能蜻蜓点水, 流于形式。要想让学生有深切体验, 就必须给他们充裕的读书时间, 让他们能真正与文本对话。

2.读的方式要多样。

在《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配乐读、打节拍读感受歌谣韵律之美, 抒发喜爱之情;通过研读语言文字, 感受母爱之浓, 抒发感激之情;通过品读、评读, 取长补短, 提高诵读质量;通过小组读, 师生对读等方式消除疲劳, 感受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3.读的要求要渐进。

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5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朗读,语文教学的灵魂 篇6

【关键词】朗读;精华;情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滋润着成千上万的孩子们的心田,启迪了许许多老师的智慧,生本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不变的是朗读课文这种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必须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代讲,以读促写,已成为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彰显学生主体,那么怎样读,才使生本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高效呢?我从三方面谈谈。

一、细为文本,把握感情基调

细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离开了读,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学。而生本导学教学模式它始终让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们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品词析句后读、小组读展示读、小组pk读,尤其是不认识的字词,难读的长句要放声多读。我原以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忽略了细读这一环节。其次,总认为朗读课文太费时,课堂任务完不成,结果一学期下来,学生在课堂中朗读仍然是唱读,念读。特别是齐读,声音高低不一,更无标点一气呵成的朗读之势,一个情感饱满的语文片段,让我的学生一读平淡无奇,毫无美感可言。

把朗读课文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自主深入的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把好文本的朗读“脉搏”。为了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了整个课堂。当遇到重点的词语、句段,教师相机指导读,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课堂中,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再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提出要求,特别是学生自由读文时,我让学生全体起立站着读,谁先读完谁先坐,做到全班同学都读,读好,严格把好细读这个关,切不可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感情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试着仔细自主放声读,个性化的读,学生评价后再读,当读不好时教师再次指导读、泛读,再让学生练读、品读,读出味道,读出感觉,读出情趣。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美得让人沉醉。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个性化的读,抓重点的词语:“小铃铛、醒来了、舞动、轻柔、一千朵、一万个、沉醉、掬一捧、品一口……”细细品读,个性化的读,读出词语表达的情感,再抓住重点的语句以饱满的激情,歌颂、赞美的语气反复的读。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有利于培养语感,把握课文感情基调,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情境朗读,再现语言魅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情境教育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它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学生细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让书面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创设情境朗读助推语文课堂的高潮,呈现语文课堂的亮点。在生本导学教学模式中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该模式的理念是“先学后教,先生后师”,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是自主的学习。学生自主的学习之后,已有了个性化的朗读基础,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深入的朗读文本,才能深入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如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我让学生理解“大眼睛”的“明亮、专注、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这一特点是我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朗读:“即在大别山地区有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大眼睛,你看,生接着读这双大眼睛是那样的明亮……;在大别山地区有一群十分坚强的孩子,不刮风下雨,总是按时到校的大眼睛,你看,生接着读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当教师再次创设情境的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悟,形成了一浪胜似一浪的效果,语文味在教室里芳香四溢。其实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一种更高的学习境界和精神领域,学生深入地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力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使学生真正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获得一定言语表达能力。又如《欲速则不达》一文教学中我曾两次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朗读,引领学生理解、积累、感悟。当学生细读品味,真正理解句子“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否则恐怕难以见上最后一面了。”我立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次感悟,我是这样引导的:“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齐景公,晚到一分钟,就会失去最要好的朋友,所以驿使飞马赶回都城向景公报告说,生接着读丞相晏婴病重……;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齐景公,晚到一分钟,就会失去最忠诚的相国,所以驿使飞马赶回都城向景公报告说,生接着读丞相晏婴病重……;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齐景公,晚到一分钟,就会失去半壁江山,所以驿使飞马赶回都城向景公报告说,生接着读丞相晏婴病重……。”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既激发了学生的形象力和学习兴趣,又使是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当我们再次揣摩齐景公的心理活动时,又一次创设情境朗读:“因为景公急,就不能冷静思考,所以,生接着读景公听了……;因为景公急,就容易失去理智,所以,生接着读景公十分焦急…..;因为急,他恨不得一切自己去干,所以,生接着读驺子驾车跑了大约了几百步……;因为急他索性自己去干,所以,生接着读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

三、整体朗诵,陶冶学生情操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如《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赞美春天美景的古诗,诵读全诗。我引导学生带着对春天的憧憬男女生对读,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师生读,带着对春天江畔花草的留恋齐读,就这样在层次性的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爱春的情感。此时学生感受到了春之美,春之可爱!学生对春的喜爱、憧憬、赞美等情感油然而生。返璞归真的诵读,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

让美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7

一、挖掘文本资源, 让学生欣赏美

语文课文中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 教学时应注意挖掘, 让学生在细细的品味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语音美、语意美、文字美熔铸于一个个貌似平常的方块字中。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美的资源,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汉字的美展示给学生,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优美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形象的释义, 往往能激发学生对美的遐想。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组描写夏天的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虽然只是简单的十二个词语, 但由于编者独具匠心地编排, 就把学生带入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夏天的晚上, 祖孙三人坐在竹椅上乘凉, 爷爷一边摇着蒲扇, 一边给小丁丁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小丁丁听得入神了, 思绪飞上了遥远的天空。而本组词串中一、三、四排最后一个词语中的字都押“ing”韵, 学生在朗读时就能充分感受到语音、语意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读出韵味和美感。

人性美、亲情美、自然美、意境美……无不熔铸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之中: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 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绮丽, 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有《沉香救母》中的母子情深, 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洒脱, 有《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的“生死考验”的悲壮……在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音乐渲染、再现情境等途径让学生欣赏美。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边听《化蝶》的音乐, 边欣赏蝴蝶谷美丽的景色。当学生看到金光灿灿的黄蝶谷时, 都不约而同地瞪大了圆圆的眼睛。接着欣赏到五颜六色的彩蝶谷时, 都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太美了”的赞叹声, 这就是自然美的魅力。

二、强化诵读感悟, 让学生品味美

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笑声朗朗。教师要做的, 首要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他们亲近文本的愿望。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诵读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有时候老师的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对学生的影响比讲多少知识都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中, 深情地记述了他在上中学时的一段经历:国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田汉的诗《南归》, 深深打动了他, 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于老师说自己热爱语文, 并从事语文教育事业与这一课有极大的关系, 这是美的魅力, 我们的语文课堂绝不应该将其忽视。

语文课上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多与文本直接对话,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情感, 在阅读中感悟人生。诵读既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也可促进学生品味蕴涵于文字之外的内在生机与活力的美。特级教师于永正就十分注重诵读感悟。他在执教《番茄太阳》这一课时, 从头至尾都在让学生读书。读书的层次非常清楚, 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 让学生边读边理解三次“番茄太阳”的含义, 再通过朗读读出不同的含义。读中体会盲童“明明”纯真、美好的心灵, 在读中感悟“明明”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在读中融真情, 在读中悟出人性间的美。

三、开放语文课堂, 让学生创造美

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 鲜活的社会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不绝的源泉。现实中的一切语言材料也都可以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如:在学习了《欢乐的泼水节》后, 我要求学生查找图片和资料, 模仿课文内容, 写其他少数民族的一个节日。第二天, 学生交来的作业不仅有图片的感观享受, 更有许多美文的阅读享受。与其说教师在检查作业, 还不如说教师和学生一同在欣赏少数民族的风情。这样课内外结合, 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并用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美感,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再有, 那些富有地方乡土色彩的美景、美文, 无不应该 (而且可能) 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多引导学生去发现, 去体验, 去表达。

此外, 还应寓和谐美于语文课堂。师生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 否则师生的心理距离会增大, 心灵无法沟通。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 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 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 谈认识, 品语音, 赏美文;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 同“悲欢”, 共“离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 师生一起学习, 一起发现和探索, 一起创造。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 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课堂。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8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课堂上的朗读, 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 没有朗朗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 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形成怎样的课堂, 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就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我谈谈怎样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舞台。

一、借用插图, 图文结合

语文课文中, 大多数都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 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再现画面, 让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 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如教学《鲸》一课时, 为了使枯燥的说明文能够更轻松、愉快地被学生掌握, 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 再现画面, 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鲸鱼进行介绍, 为复述课文作好铺垫。而教学《荷花》一课时, 可针对课文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特点, 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几组动画, 让学生进行角色配音。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争先恐后要求为画面中的角色配音, 许多学生还一遍遍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力求绘声绘色地读出角色的思想感情。

二、借助音乐, 熏陶神悟

音乐, 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学语文类型不一, 倘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同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月光曲》这一文中, 可先让学生听贝多芬所弹奏的《月光曲》, 让其感受这首《月光曲》是由平缓柔和发展到高昂激情, 然后又回到平缓柔和的这一过程, 进而体会贝多芬的情感波动, 然后让学生在此音乐中对课文第九自然段进行朗读。学生一个个沉浸在大海起伏变化之中, 声中融情, 情随声出, 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也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角色朗读, 情感体验

教学生读一篇课文, 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 描绘景物, 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有两个角色:小红军和陈赓, 在知道阅读时, 可分两步:首先是分角色前的铺垫, 即让学生归纳出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然后抓住关键词, 如:满不在乎、微笑、倔强、命令、无可奈何等进行指导, 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的脑海中印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品质的烙印, 揣摩出两个人物的语气和语调;最后便进行分行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对不同角色品质的理解, 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四、启发诱导, 入情入境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情感, 可以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 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 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庐山的云雾》这一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漫步山道, 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句话时, 可先让学生回想《西游记》里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是什么样子的, 从而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 趁热打铁问:“想想看, 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临其境一样呢? (要读得轻一点儿, 慢一点儿, 柔和一点儿) ”如此, 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 读得有声有色, 有情有景。

五、扮演角色, 化境为动

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 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 诱导他们进入角色, 表演一下课文的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 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三个儿子》中可用合作的形式扮演三个妈妈和三个孩子;《骆驼和羊》中的骆驼和羊, 可让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边演边说, 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 同时在表演中又渗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参与, 既提高了朗读水平, 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9

大学语文不单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延续, 她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 不仅能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性, 还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化和文学的兴趣, 让学生能品味语言之美、人文之美, 培养他们对母语文化的亲近感, 提高文化素养, 增强审美情趣, 提升人文精神,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要实现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情感教育切不可忽视!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根据布鲁姆教育整体目标理念, 我国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逐步形成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的动力, 积极的情感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情感教育?多年来, 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对情感的实质提出许多观点, 但由于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重点和方法等的不同, 对情感、情感教育的认识有较大差异。目前, 对情感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厌恶、爱慕等。

情感教育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理想及信念等, 主要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 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它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如何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走向新高度得到提升和完善, 并由此焕发出内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创造欲求。

二、大学语文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语文课堂的主心骨, 融入了情感的大学语文课堂, 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

市场经济社会, 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已渗透各行各业, 社会和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拥有“证书”的多寡和职业技能的高低, 这造成在校大学生淡漠人文教育, 认为其不实用。殊不知, 缺乏人文素养, 失落人文精神, 必然会制约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当前, 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行为上表现出孤独、冷漠、无情, 对同窗、集体、社会乃至亲人缺乏基本的关爱, 表现出自私、狭隘和偏激, 因漠视人文教育导致情感缺失发生的悲剧日益增多。钱理群教授说:“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 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 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在大学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是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德化人, 教会他们明辨是非, 增强对自我情感的调控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特征。

2、塑造健全人格, 提升人性境界

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的心灵、健全的人格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学生获得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更要让学生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 广博文学知识的熏陶, 达到健全人格塑造, 提升人性境界的目的。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 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大学语文选用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高尚情感的结晶, 这些作品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学作品范畴, 而深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丰富的情感、厚重的人文、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 使读者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 潜移默化的走向自我完善, 这是其他任何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课程无法企及的。

三、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作品的情感是需要体验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肢解文本,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转以人文精神为主线, 运用视频、音频、声频、多媒体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情景, 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 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构建起人文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1、感悟作品语言, 体味作者情感, 升华思辨能力

钱理群先生曾提出过“感性的阅读”即“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 交流、撞击,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 真实的欢乐与痛苦”。文学大师的语言, 是有生命灵性的, 她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和质感, 值得读者细细体味、沉吟和把玩。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先生的散文作品。该文以“灯光”为标题, 又以“灯光”为线索, 通过抒写作者重回阔别十八年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 控述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青生命、年青心灵的摧残。

“长宜子孙”是封建家庭为儿孙们设定的人生道路, 即适宜子子孙孙能久长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它是封建家长对家庭的一种要求与期许, 希望自己建立的家业, 包括封建家庭的伦理、礼仪及财富能被后辈们继承、享用, 并使儿孙们在自己创立的厚实基业中安享富足、舒适的生活。古往今来, 做长辈的几乎都为此惨淡经营。然而, 究竟怎样做才算“长宜子孙”呢?

现如今, 社会上某些“官二代”、“富二代”们, 倚仗着父辈们创下的基业、财富和人脉, 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我爸是李刚”、“李天一”案等让世人震惊的同时也带给大家许多思考, 正如巴金在文中所言:“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 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文本解读过程中, 引导学生感悟作品语言, 体味作者情感, 联系当今社会现实, 通过情感教育达到升华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有利于大学生们加深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 促进其早日融入社会。

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鼓励深情朗诵, 激发学生情感

大学语文课堂上的朗诵包括教师范读、音频听读和学生朗读。文本均是有情物, 教师激情饱满的朗读, 可以深情感染每个学生, 调动其情感体验, 打开学生平时可能封闭起来的情感之门, 让学生在感情共鸣的审美愉悦中, 再现作品艺术形象, 洞悉文字下的感情脉络, 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受到感染与教育。

尤其在诗歌教学单元, 一定要朗读, 苏轼曾说“三分诗, 七分读”。若没有深情地反复诵读, 李白《将进酒》中如黄河之水奔腾激荡的情感、借酒浇愁怀才不遇的苦闷怎能体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意境空明, 缠绵悱恻, 寄寓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怎能理解;在讲授《诗经·蒹葭》时, 我配以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 凄婉、抒情的歌声, 叩动心弦, 流淌着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 引发学生无限遐想, 真切感受朦胧意境。

3、强化写作教学, 鼓励学生大胆抒写自我情感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作文反映的是学生对世界的认识, 对生活的感受, 对人生的理解, 对生命的感悟。写作过程中, 或吟咏情怀, 或剖析哲理, 或描绘人生百态……这些无不传递着丰富且绚烂的生命信息, 而其中最活跃的当属情感。写作中, 只有情思弥漫, 文章内容才是有灵魂、血肉饱满、内容丰富的。

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 帮助他们打开内心惧怕写作文或写作文就胡编乱造的心理枷锁。“我手写我心”, 作文就是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感受自然, 感受生活, 启迪他们从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发现美, 找到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 让他们心灵随之一颤的题材;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让他们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让情感照亮文字贯穿写作过程始终, 鼓励学生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 写作就会成为学生情感抒写和自我生命塑造和完善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用形象的话来说, 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 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章的真、善、美和作者浓浓的情, 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尽享语文科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永康, 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 人民出版社, 2007.

[2]钱理群, 语文教育门外谈〔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丽,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4]苏轼, 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5]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篇10

一、将语文知识放归生活,展现原始状态。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个学校和别的学堂不同,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西南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学校的围墙能围着学生,但不能割断学生与社会万物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阻挡实际生活知识对学生的巨大引力。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正是世间万物千变万化的提取,而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过程,既展现了语文知识的原始状态,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在现实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同时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教完《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后,我组织学生走进生活,用无字词典理解一些词语:大雨滂沱、烈日炎炎、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等,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很容易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如此轻松的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二、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在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筛选后作为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投身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学习为现实生活服务。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手、口、脑并用,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知识。

《我的成长册》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项综合性学习,也是小学教材中最后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时我让学生展开搜集、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等活动,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再如:三八妇女节到了,首先我向学生分发了“个人意见”调查表,按三八节到了“我想说……”、“我想做……”、“我想了解……”三栏来了解学生的活动意向;而后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并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实施阶段,学生按自己的活动计划各自进行;实施后,发反馈单给家长请家长,及时作出评价,最后学生完成活动报告。

三、在生活情景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感受语文知识的精彩,充实学生的社会知识。

生活是多彩灿烂的,学生是鲜活的主体,充满朝气。生活就是丰富的教科书,我们应坚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大力发展社会资源。

上学期我在班级组织了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学生为了做好,想方设法,翻遍了所有需要的资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地汲取知识,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知识。另外,通过此次手抄报活动,还带动了全体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充分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综合潜力,展示自己的特长,发挥智慧和潜能。我们又先后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在选择中获得成功,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自主训练、自主设计和自主活动,带来了雏鹰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

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夜星辰,是浩瀚南海中的碧涛银河;语文是大自然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印痕;语文是锁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语文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语文是体坛赛场上矫健的身姿……面对如此生动丰富的语文情景,我们怎能不欣喜若狂呢?因此,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抓住生活这块实践活动的沃土,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教育功能,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接轨,让学生多实践、多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篇11

情感教育的本质意义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生命意义的双重眷顾。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想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之“豁人耳目”;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教师要做一个情感丰富的教育者,有一双多情的眼睛,更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他的目光不会游离课本,他的心灵与学生心灵紧密沟通。在学生和文本的双轨上,时时尊重学生的情感状态,刻刻关注学生的生命感悟,以情感目标为教学境界的最高追求,和学生一起通过课堂教学共同创造彼此情感与生命的意义。

一、入情——有表情地朗读,引导学生领悟情感美

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是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

二、入境——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

教师应先“情动于己”,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三、入理——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受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代圣贤、英雄、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的材料,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按所讲作品的内容,因势利导,将其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以文品人,使学生从作品中品出作者的人格魅力,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如《涉江》中的屈原,坚持自己的爱国之心,即使被流放也决不变心从俗;《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关怀民生的高尚情怀,都是古代中国人高尚人格的典范。现代文学作品中《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为中国的独立、追求真理被杀害的左联五烈士;《琐忆》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情感,都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人格榜样。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远大目标,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生动活泼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篇12

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是学生学习活动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愉快地学习。在语文课堂教育实践中, 根据文体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 可以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一) 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好一篇课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 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极为重要。一定的情境, 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 学者方能动容。如教学《故宫博物院》时, 绝大多数同学未到过故宫博物院。课文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 自然而然地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随着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故宫博物院导游篇的画面的展开, 加上旁白娓娓动听的介绍, 学生仿佛步入了故宫, 看到了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学生由境生情, 十分激动, 在多媒体课件营造的氛围中, 学得认真, 读得情深, 效果好。

(二) 实地考察与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例如, 教《中国石拱桥》时, 抓住教学重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方法的运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乡的桥, 注意家乡桥的特征。把学生4—6人分为一小组, 每小组设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 并做好记录, 实地考察家乡的桥梁时, 注意安全。开展实地考察活动的目的:1.观察家乡的桥, 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知识。2.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查找资料的习惯, 掌握做知识卡片和小档案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写好观察报告, 并附上活动的照片。

上课时, 先让学生汇报交流各自小组的观察报告, 展示活动照片, 然后引导学生与课文相对照, 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又动心, 参与心理得到满足, 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 课本剧表演。

在教学《皇帝的新衣》时,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小孩分角色表演, 要求表演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全身心投入、表演后, 学生兴致很高, 很快就归纳出了这篇寓言故事的讽刺寓意。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发挥了主体作用, 比“满堂灌”效果好得多。

二、幽默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幽默能营造良好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消化知识, 巩固知识, 使学生由变苦学为乐学。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 其中不乏幽默之作。教学中可挖掘片断, 即兴发挥。

鲁迅的文章向来以幽默讽刺见长。《藤野先生》一文即是如此。文中对异国风光下“清国留学生”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丑态, 以樱花之美来反衬。文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宛如小姑娘发髻”的夸张增添了幽默诙谐的情调。“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的细节描写更描绘出这群人以丑为美、令人作呕的丑态和麻木不仁的灵魂。在幽默之中凸显了鲁迅的失望、辛酸之情。

又如教学《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课时, 老师从教室门口走入, 学生一愣:老师的屁股后面怎么拖了一条长长的尾巴?然后爆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 授课教师利用道具, 生动地展示了“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时的状态, 从而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利用道具, 让学生在忍俊不禁、哄然大笑中体味到尾巴的意义, 此乃幽默的力量之所在, 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三、放手学生, 积极参与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怎么上呢?往往是大家各唱各的调, 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照搬照抄, 这就给广大第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平时上这一类型的活动课时, 往往是老师讲得多, 学生被动接受, 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在《爱莲说》之后安排了这节主题为“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课堂上, 我首先把握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即: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 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含义, 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自主搜集、整理各种莲的知识, 合作探究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含义。课堂上教学步骤如下:美图欣赏,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莲花美图, 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课堂所安排的内容紧紧围绕“莲”进行, 比较精炼。

课堂围绕图片欣赏、介绍莲与佛教的关系、古人描写莲的诗句、古人吟诵莲的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留得残荷听雨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读诗、吟诵 (《采莲曲》《西洲曲》) 、学习莲花的意义象征、问题探究、指导写作学习等方面展开。

在合作探究环节, 师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午时莲是福建福安白云山的特色景观之一, 是水生草本睡莲科。向午开, 浮水面, 傍晚花合, 沉入水中, 花蕊复瓣白色, 花芯金黄色, 白里衬黄, 且小巧玲珑。每年的谷雨至立冬前每一天的巳午未三个时辰就露出水面开放着皑皑白花, 夜间含苞躲进水中, 第二天再次伸出水面怒放, 表现出专一与自爱的坚贞风格。

师:同学们知道吗?福安的廉村, 是开闽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故乡, 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时宰相李林甫弄权, 东宫官受冷遇, 薛令之愤懑不平, 告老还乡;唐肃宗即位后, 感念昔日师生之谊, 旨召薛令之入朝, 是时薛今之已去世。为嘉许他的廉洁清正, 肃宗敕封他所在村为“廉村”, 水为“廉水”, 岭为“廉岭”。莲, 廉谐音;如今, 廉村已成为福建省廉政建设德育基地;我们漫步在廉村那用鹅卵石铺就的幽长的古道上, 去寻觅那千年前薛令之时代历史的足迹……

由于课前学生预习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 准备充分, 部分小组学生去福建福安白云山观赏午时莲, 在课堂上展示拍摄的午时莲照片, 也有部分小组学生去廉村参观过, 纷纷站起来谈廉村之行的感想, 在合作探究环节, 师生互动, 学生发言踊跃, 气氛活跃。

本课教学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 以语言的学习与品味为本课重点。这节课虽有图片的赏析、莲文化知识的介绍, 有学生的开心答题, 但一切还是围绕语文教学进行的。其中占较大分量的是莲文化知识的介绍。这就确立了这节课的性质是一节语文课, 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己任, 以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如对莲花的意义象征, 就是对学生进行熏陶与培养, 就是进行为人处世态度的教育。欣赏美图通过配乐欣赏的形式进行, 其实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使他们积极投入其中。在背诵诗词的过程中安排抢答比赛环节, 学生兴趣极高。在师生互动时, 学生非常投入, 笑声不断, 能够感悟莲文化所传达出的内涵。

这堂课注重学习的综合性, 符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对各科知识的整合,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能把抓好这种课型的核心要素, 切实从语文学科出发, 注重学习的综合性。从学习目标看: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从学习内容看, 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 (绘画、建筑、雕塑等) 的综合;从学习方式看, 既有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又有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的结合, 有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 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点拨下, 强调学生的探索和研究过程, 体现了语文实践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能努力搭建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人际沟通和合作的良好平台, 使学生既发挥自主性, 又注重合作, 从而学会了合作, 学会了分享。

四、注意学生心境的培养

从现代心理学研究来看, 人类信息的接收与传递与心境关系重大。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活跃, 产生兴奋点, 从而形成人的良好心境, 使人的大脑皮层活跃。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乐于参与创造, 形成创造性思维, 充分发掘心理潜力;反之, 心境不好, 人的大脑皮层形成郁结, 从而抑制人的创造性思维, 甚至低于平常的思维水准。因此, 教学时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心境。

鼓励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鼓励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 进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鼓励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句赞赏的话, 一个微笑, 一个亲切的手势, 一道关注的目光等, 都会使学生感觉比喝了蜂蜜还甜, 特别是学困生, 他们的内心会为之震动, 这就成了他 (她) 走向成功的转折点。

摘要:生动活泼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文章就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展开论述, 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幽默教学;放手发动学生;学生积极参与, 注意心境的培养。

上一篇:老年人失眠原因分析下一篇:分解练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