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2024-09-10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共12篇)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1

语文教学的实践常以课堂为载体, 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教学过程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 又是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既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 也不能成为课堂的附属。语文教学常常围绕“教什么”“怎样教”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大多数老师都将目光放在了“怎样教”这个问题上, 往往忽视了“教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结果很多老师走入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中。

一、注重教学方法, 忽视教学内容

教什么, 即教学内容。怎样教, 则是教学方法和过程。很多教师都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便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可激发兴趣并不是几句简单的表扬, 或是机械重复的游戏就能做到的, 这一点大家都有很清楚的认识。于是在教法上不断创新、求突破。动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声光电的结合, 的确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目光;要不就是情境表演, 或是热热闹闹的讨论, 课堂上热闹非凡, 学生热情高涨。一时间我们都走入了一种误区:重教学方式, 轻教学内容。都认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讨论是必要的教学环节。甚至一些高规格的教学竞赛都硬性规定课堂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国上下都追求高科技、高品位的课堂教学, 而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堂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我们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教学内容。

重形式, 轻内容, 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谓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就强调了语文教师的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感情, 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 语文课堂教学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很多教师却曲解了这一观点, 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 甚至有部分老师认为, 教学内容就是为考试服务, 教学生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考试的内容。所以常常听到老师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学生真的懒惰, 要背的课文都不主动背, 考试怎么办?”“这么简单的题目做了这么多遍, 考试时还有人会做错!”老师们的用心良苦, 固然可以理解。但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也产生了误解, 他们心目中的语文学科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学生抱着这种被动的学习目的, 学习兴趣又从何谈起?激励更无从下手。当学生带着这种意识学习, 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语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开始, 提高学生的语言会话的综合能力, 积累和开拓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从重视教学内容开始, 搭建“怎样教”的必要桥梁。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通往语文学习的成功之路。

二、注重教学形式, 忽视课程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围绕语文学科的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短时间内大家都以快乐学习、贴近生活作为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都在高喊“快乐语文”“生活语文”等口号。课改追求的是摆脱旧教材中的难、繁、偏、重,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中心, 导致很多教师走入“重形式、轻理念”的误区。课堂上大家纷纷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根本宗旨。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 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 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多样的教学形式, 不拘一格的教学风格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否真的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还值得商榷。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但要慎用。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这样评价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个很好的教学工具, 但要慎用, 必须得用的就要用, 可用可不用的就不用, 不需要用的坚决不用。”这是贾老师在2009年湖南省优质教学课堂教学活动讲座中明确指出的。贾老师的话虽然平实却字字珠玑, 引人深思。观摩他的课更加深了认识。他执教的《卖鱼的人》一课,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课时的教学, 除了精心设计的板书, 没有任何其他的教具, 更别说多媒体。一堂再朴实不过的课, 却博得了全场师生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这不禁让我想到平时观摩的各种优质课, 无一例外地运用多媒体, 各种制作精美的课件, 让人眼花缭乱, 让学生赞叹不已。教学过程中老师绞尽脑汁, 设计教学环节:学生上台表演、音乐影片轮番上演。语文课变成了艺术欣赏, 变成了表演。学生们的兴趣高涨, 意犹未尽。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恐怕只有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对比贾老师的教学, 可谓相距甚远。贾老师恰到好处的指导, 恰如其分的评价, 让学生不仅领会了课文内容, 还体味出“诚信”的深刻含义。贾老师的这堂语文课不正是印证了“语文课堂教学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一基本课程理念吗?他的课堂不用多媒体, 不用任何教具, 有的只是老师自己深厚的教学功底、扎实的语文素养和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却让人对课堂的每个细节印象深刻。细细品味,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语文的深刻内涵。

语文课堂一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能力, 不是单靠几句口号就能落到实处, 而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成为高效课堂, 让课堂的四十分钟成为学生培养语文基本素养的“主阵地”, 也让“高效课堂”不再只是专家讲座中几个高频率词汇, 不再只是教学研究中的美好期待。所以, 语文教学要重课程理念, 轻教学形式。

三、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学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我们常说教学要面向全体, 以学生为主体。说来容易, 但很多老师却产生错误的认知。“由知到行”, 自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不自觉地便以教师自我为中心, 学生反而成了陪衬。学生的一举一动是在老师的牵引下, 一步一步进行的。学生仿佛成了老师手中的扯线玩偶, 没有自己的自主发挥的权利, 兴趣从何谈起?

说到这, 让我想起最近观摩的一堂阅读课《白鹅》。教学过程中, 老师生动亲切的话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段朗读也是绘声绘色。学生被老师深厚的朗读功底所折服, 白鹅那高傲的气质被老师形象地读出。我发现学生都十分用心, 可唯一不足的是学生的表现机会不多, 就算有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 学生的主动性不知从何谈起。

想到这让我不由自主地与贾老师执教的《卖鱼的人》进行对比。当时我正疑惑自己从来没有教学过这篇文章, 后来贾老师在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时提到《卖鱼的人》并不是语文教材中的篇目, 而是在一本儿童文学杂志中精选出来的。真不愧是特级教师, 贾志敏老师的这一举措正好印证了“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句话。贾老师用精彩的教学课例解释了新课标中“语文又是母语教学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的真正内涵。他能将生活中的各种有价值的事物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可见他在语文教学中的独具匠心。

教学中, 贾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 挖掘学生的阅读才能, 及时的点拨、中肯的评价, 让学生由“不敢读”到“尝试读”再到“渴望读”,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总结部分, 贾老师让全班学生起立来说话, 并及时地评价。他自己只范读一个小节, 课后他如是说:“老师的范读只有在关键时才读。”回过头来看那位老师执教的《白鹅》一课, 如果把朗读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学生, 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千万不能让语文课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 不能让老师成为课堂的导演, 学生成为老师操纵的演员。学生渴望自由发挥, 教师的眼中有的只能是学生, 而不是自己“表演”的效果。语文教学要看重学生, 忽略老师。

四、重视课堂的精巧设计, 忽视课堂的常态与高效

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强调:“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与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贾志敏老师也指出:语文课堂要做到“三实”, 即“真实、朴实、扎实”。只有做到这“三实”, 才是真正的课堂。

很多老师习惯将“常态课”和“竞赛展示课”区分开来。在常态课上能够做到“三实”, 但却误认为这样的课难登大雅之堂。相反的很多竞赛课、教研课却精彩绝伦, 环环相扣。老师笑容可掬, 学生对答如流。反差如此之大。同样的老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究其原因, 是因为教师都走入了另一误区:重做课、轻常态。贾老师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 就印证了这一点:实例一:一次课上, 老师表现得天衣无缝, 学生更是落落大方。师生配合相得益彰。快下课时, 突然一个学生高高举手, 久久不愿放下。老师无奈, 只好请学生回答, 结果学生语出惊人:“老师, 昨天你要我回答的问题你怎么要他回答了?”全场愕然, 老师更是尴尬不已。实例二:一位老师笑容可掬, 教态亲切, 请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却退避三舍, 启而不发。课后问其原因, 学生纷纷表示:“我怕, 老师平时不是这么上课的。”“今天老师笑得很可怕, 她笑得越厉害, 我越害怕。”这两个实例让人发笑, 但笑过之后却让我深思, 为什么常态课就一定是平庸之课?我们为什么拒绝“三实”的课堂, 缺了多媒体就无法上课了?那平常不用多媒体就真的上不了台面, 见不了人了吗?语文课要敞开大门, 跨越“常态”与“非常态”的界线。让常态课发挥真正的作用, 平实不等于平庸;朴实不等于普通;扎实不等于啰唆。语文课要重常态与高效。

只有走出这些教学误区, 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回归本真, 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呼唤真实、朴实和扎实。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2

长期以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不准.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关键在于要注重优化语文的教学.那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首先,要主渠道的作用;其次,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此外,要追求课堂美好境界;另外,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给予动态评价.

作 者:王元 作者单位: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江苏,连云港,22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427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课堂氛围 美好境界 创新意识 动态评价

 

语文课堂的教学机智 篇3

一、将错就错,巧施策略

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意外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如果课堂上出现失误,教师必须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对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必忙于改错,而应该巧妙地从错误中引出一点教训,深化大家对该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位老师在公开课上,由于紧张,将《清塘荷韵》一文的作者误写为朱自清。当听课教师为其紧握一把汗时,一同学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写错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而不是朱自清。”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但他却面带微笑不缓不急地说:“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正确,以往老师在考查这篇课文的作者时,有不少同学疏忽大意,张冠李戴,闹出笑话。”接着老师又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把季羡林误写为朱自清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因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都是以“荷花”为物象,并且题目也有点相同。老师趁机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不能再犯这个错误噢。”事后这位老师得意地说,对这个内容的考查中,再也没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妙语补失,以诚相救

课堂中有些失误是不能“瞒天过海”的,面对已经产生的失误,教师既不能掩盖,也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强词夺理,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机智,通过坦率纠错,自我解嘲等多种方式巧妙加以补救,从而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一位教师在讲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用潇洒的板书写出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可惜板书中漏掉了一个“话”字,听课的老师们感到有些惋惜。然而,这位老师略思片刻,便坦然自若地在诗句后面用小字补了“酒后失话”四字。这一独具匠心的补救措施,既说明诗中“酒字后面少个‘话’字”,又表明歉意,酒后失误,敬请师生原谅。这种随机应变、妙语补失的技巧,不但显示了这位教师的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无形中树立了这位教师谦虚谨慎的良好形象。

三、循循善诱、化解尴尬

开放性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特别是那些爱出风头,喜欢恶作劇的学生,更是胆大口直,常常会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与教学内容不符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循循善诱,充分发掘学生见解中的“合理”因素,肯定其长处,改正其过失。例如我在上《内蒙访古》一文讲到“在大青山下”一节时,提问:为什么在内蒙古会有那么多昭君墓?一学生怪腔怪调地说:“因为王昭君是美女,内蒙古人不爱英雄爱美人。”顿时引来一阵哄堂大笑。我压住了心中的火气,调整了一下情绪,微笑着说:“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知道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是,有一点却说错了,王昭君出塞为民族和平做了很大贡献,在内蒙古人民心中,昭君墓就是民族和平的象征,所以都想王昭君葬在自己的家乡,而不仅仅因为她是美女。”诚恳的表扬和善意的批评使这个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时老师也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教学内容。

四、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显,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于本节课内容或偏离教学重点时,应予以回避,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或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之,教师要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我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提出这样两个问题:“①本文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②课文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由于事先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加之学生本来生活在荔枝盛产的地方,对荔枝的生态和生产情况非常熟悉。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就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了。我马上意识到所提问题过于简单,继续下去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于是便因势利导提问到:①作者没有直接以“荔枝”为题,而借用明朝诗人陈晖的诗句命题为“南州六月荔枝丹”,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②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介绍我国荔枝种植的历史?问题难度的增加,不但马上调整了原来“满堂青蛙呱呱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冷静思考,而且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叶圣陶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4

一、以疑激趣, 唤起创新意识

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

例如我在一次期中测试中, 关于“句式转换”一题, 有很多同学,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讲评时, 他们对自己的做法又都持有不同的见解, 纷纷提出各自的理由,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于是,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针对其中错误率最高的两道习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习题要求:1.西湖的美景真让我流连忘返。2.你是我班最帅气的男生。 (将这两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事实上, 这类题型, 以前也接触过很多次, 而且还进行过系统的训练, 可是很多学生就是掌握不好答题技巧,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类习题的印象, 我特意安排每个学习小组, 列举出几个类似的句子, 进行改写, 结果还是有对有错, 效果不尽人意, 正当我要进行总结性讲解时, 我班的“小博士”站起来说:“我有个好方法既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又能便于记忆。”他的发言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我赶紧鼓励他:“好啊, 请把你的高见说给大家听一听。”于是, 他便很自信地说:“句子无‘是’中间加‘怎能不’, 句尾加‘呢’加‘?’。”听到他把这种句式的答题方法改成了顺口溜, 同学们也很兴奋, 纷纷要求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式练习, 结果充分验证了“小博士”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受到启发的同学主动发言:“老师, 我能把第二个类型的句式改法也编成顺口溜。‘是’前加‘不’, 句首加‘难道’, 句尾加‘吗’加‘?’。”教室又一次沸腾了……

面对孩子们带有个性的理解和激烈的辩论, 我真的很欣慰。学生的这种大胆质疑、突破自我不正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吗?实践证明, 质疑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巧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式课堂,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迸射出具有创造性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汉字家园课后题“跟我一起读, 你发现了什么”一题时, 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我特别安排了当堂背诵内容: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前思后想、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拼西凑、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当我指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背诵这些词语的时候, 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就是背下来三到四组, 而且顺序总是颠倒。开始我以为是给他们的时间较短, 就又给了他们几分钟背诵时间, 结果能完全背下来的同学还是寥寥无几。正当我揣摩下一步做法的时候, 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找出一个办法, 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呢?这样就不至于混淆了。”听了他的话, 我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呀!要能试着将这些词进行分组归类, 每组三个词, 并串联说一句话, 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学生的创意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 我先讲解了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词语进行分组, 接下来就是连词成句。就这样, 在背诵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启迪, 创造出许多个性化极强的句子, 这种结合语境加强识记的方法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效果极佳。

事实上,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不难发现,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思维种子”只要我们适时为他们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想象空间, 并且略加点拨, 这些“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并且就此展开创新,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师生互动, 鲜活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实施教学时,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 要“收放自如”, 先“扶”着学生去寻找探求知识的方法, 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并且点拨在关键之处。同时, 对学生要进行积极评价, 鼓励他们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鲜活, 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如, 我在教学《有趣的十二》这篇诗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加速记忆, 我采用了“快板式”拍手法进行朗读, 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朗读的速度与拍手的节奏协调统一, 读至第三遍时, 学生已经不用看书就能把诗歌背诵下来了。看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我便顺势引导他们根据课文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 让学生针对数字进行仿写。同学们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构思, 一位同学首先发言:“考试第一心欢喜, 一份努力一分甜。”同学们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便是你一言、他一语地进行仿说。虽然有的不够押韵, 但也都是发自心底的创作, 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 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是难能可贵。于是, 我趁热打铁, 抓住这个十分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 对学生们刚才的表现大加赞赏之后, 鼓励他们结合教室内的素材进行分组再创作, 最后综合集体的智慧, 整理出了一首新编诗歌。当同学们齐声朗读由自己创作的新诗歌时, 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创新, 就要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也正是这样的活动, 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开放, 使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的生命才会在充满创新的氛围里变得更加精彩。

摘要: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新课改实施以来,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选择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和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仍然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鲜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M].重庆:时代印刷出版社, 1944.

[2]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 2002, (3) .

语文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5

激发兴趣的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呢?我认为是语文教师的兴趣教学。“兴趣是语文课的酵母”。古人云:“乐此不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人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热忱中产生。”这些无疑都是“兴趣第一”的注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放在教学首位。目前,由于市场经济冲击,许多高、初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加上中学,尤其是初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复习考试及评价做法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在语文课堂无精打采,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似乎很难,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失为医治“厌学症”的一剂良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愈有成效。有兴趣,内心活动包括情感和智慧是统一的、积极的、满意的;反之,内心是强求的、被动的、行动上是服从的但内心是厌恶的。长此以往,心理健康也必受影响。所以要把激发兴趣作为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振奋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这已是也应该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表述要准确,语言要生动,形式要活泼,重点要突出,思维要激活,教法要多样。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生动活泼。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91-01

现在很多老师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多是强调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上,学生依然是教师的配角,知识的奴隶。这种学生主体仍摆脱不了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根据自己从教十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

一、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对学生的尊重很重要,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要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更要看到学生的优点,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要善于赏识和激励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语言来肯定学生。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沟通,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不执偏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环境和氛围。教师还应相信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不仅能促进教学相长,而且能够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创设和谐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否定的目光或一句消极的话,都对学生有极大的“摧毁力”;相反教师一个赞赏的目光或一句积极的话语,又有着使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的魅力。因此,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意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理解学生的“幼稚”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和情理的问题和做出的“怪异”回答,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生硬的否定,而是通过延迟评价,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2、善于倾听。学会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表现,是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提高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会说、正确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听每个人的讲话,不但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并且提倡在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久而久之,在倾听中思考综合的习惯和能力就会逐渐形成。3、激发、鼓励。在教学中,教学应注意激发、鼓励学生。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应用目光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对于学生不正确或片面的认识,应鼓励其它同学就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质疑,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辩论中明白错误所在,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情感状态。

三、分组学习,促使主动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人人为生,个个为师。激励学生除虚心向他人学习外,还明白人人有为师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积极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地角色。如四人小组分别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要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机会;“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理解学习内容。由于四人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由于是组内交流,没有心理障碍,各种答案随口而出。这种教学设计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历的学生,都能自主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提问,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应用综合、分析、比较、联想等各种方法,既能把握教材,又可以联系实际,既能对宏观体系了如指掌,又能对微观的知识点无遗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如能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问题到回答学生问题,由教师教学生学到学生教自己学。就可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形成已经具备了有利的外因。

五、参与教学评价,凸现主体地位

教学中要给学生以选择、发展、发挥的权利和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积极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促学生,让学生共同提高。小组间参与补充,争辩。以小组为单位,“让一部分学生先优秀起来”,“让一部分小组先优秀起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自己加个问题使其知识更全面更系统。学生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班上的后进生平时课上应付,而在交流、讨论、争辩的参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积极互评和自评,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充分地凸现出来。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7

一、 语文课堂观察概念图式

《辞海 》 将 “观察” 解释为:“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观察现象的方法, 是对某个对象或事物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常与积极的思维结合”。《现代汉语词典》 将其解释为“仔细察看 (事物或现象) ”。“观” 即看, 了解;“察” 即分析, 思考。 由上可知, 观察的第一要素是要有目的、 有

考查传统的观课以及听评课, 其也是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研究, 其也有一定的程序和相应的步骤, 但却缺少科学系统的技术工具和操作方法, 更多地是依靠观察者本人的主观教学经验和过于随意性的诊断和评裁, 从而容易造成 “无合作、 无证据、 无研究” 的 “三无” 现象。 那么作为一种科学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其过程究竟该怎样? 有学者总结任何一种课堂观察皆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何时、何地进行观察? 怎样进入观察现场? 关注课堂的那些特征?用什么方法来收集资料? 怎样分析资料? 谁来使用这些研究结果?” 也就是教师进入课堂的时间与站位 (即观察位置) 、 课堂观察的任务、 观察的工具或手段 (即记录方式) 以及课堂观察后诊断与反思, 等等。 课堂观察是一种基于程序结构的行为系统, “它由明确观察目的、 选择观察对象、 确定观察行为、 记录观察情况、 处理观察数据、 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基于此, 我们大体可以将课堂观察总结为观察前的准备、 观察中的实施、 观察后的资料整理、 诊断与反思。 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三个流程的具体解析, 以期有所收获。

首先, 课堂前的准备, 主要涉及观察的主题、 观察对象的选择 (任科教师的情况) 、 本堂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观察者对其了解与理解如何? 语文课程标准对该类内容主题有何具体要求? (需要学习到什么程度, 需要侧重考量哪方面等) 该文本在该版语文教材中的设置如何? 学生对该文本或本堂课学习主题的了解与理解情况 (即学情) ? 作为观察对象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 如总体学业成绩如何? 座位设置、 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在班级中的分布, 等等。 还有班级中的硬件设备、 文化环境, 等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入观察现场前, 研究者还应掌握一些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的 “诀窍”, 要抱着谨慎、 诚实、互动、 虚心的学习态度。” 基于此再进行设计或变式出具体的课堂观察工具, 是采用全息观察 (即堂课全记录) 还是采用聚焦观察 (即选取某一特定观察视角) , 是需要观察者独立追踪观察还是需要合作观察以求诊断更科学、 论据更充分, 等等。 这不仅是语文课堂观察在观察准备中需要考量, 也是一般的课堂观察需要预先思考与准备的。

其次, 课堂中的实施, 即课堂现场的具体观察, 其也是整个观察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除了需要注意进入观察现场的时间, 一般是提前三到五分钟进入课堂; 还有就是观察过程中的具体站位, 一般比较固定, 切莫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还有就是观察者的穿着、 表情、 观察行为表现等切勿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 等等。 在观察行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记录, 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方式, 都应力争做到准确、 客观与严格, 避免偏差最小化。 就语文课而言, 如若观察视角确定为 “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广度如何?” 为了阐述方便, 以陈原老师执教的 《故都的秋》教学为例,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情分析陈老师将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三个活动环节, 对应下图学习活动设计栏中的一、 二、 三。 基于此, 可将观察量表设置如表1:

最后, 观察结束后, 任教者要进行课后反思, 即自我评价与总结。 而对观察者来说主要是整理资料信息, 并依此来进行观察报告。 如有可能在此之前还可进行学生访谈, 就自己的课堂观察点来提问学生, 从而以学习主角的视野进入课堂研究与反思。 而后再依据自己的课堂记录有针对性地评判先前选择的观察视角, 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如何, 等等。 最后针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提几点意见。 这一过程需明确指出的是课堂观察的目的不在于去评定或评判教师的教学质量或教学能力, 而在于给予依据更好地分析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 进而调控课堂, 以助于改进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或水平。

四、 语文课堂观察的价值诉求

课堂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最基本场所, 因此进行基于课堂现场观察的教研活动, 对教师的成长、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课堂的有效与高效以及学校办学理念与举措的完善等,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学生的发展与课堂的高效更是直接有赖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故而将课堂的观察、 诊断与反思的研究价值与教育意蕴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1. 基于证据的课堂诊断, 促进语文课堂学习的改善

“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 课程资源的利用, 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 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 用语文界一代大师叶圣陶先生的话说 “‘教’ 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 ‘教’”。 一切的教学研究行为或行动, 其究根到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未来的学校是基于 “学习共同体” 的学校, 基础教育领域当下最大的挑战已不完全是教学技术的挑战, 更多的是来自为了学生学习的挑战。 正如有论者指出课堂 “不可能是为被称为 ‘教师’ 的那一类人有事做才有课堂, 学生的学才是课堂之所以能够出现、存在的唯一原因。 就此而言, 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核心。”因此, 基于课堂现场观察的诊断与反思, 无疑更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现状的改进与完善, 从而为实现学生学习的真正变革添砖加瓦、 建言献策。

2. 反思日常的语文教学行为, 推进教师团体的专业成长

课堂观察是一种描述与改进教与学的行为, 通过反复式或聚焦式观察方式去搜集教师课堂教学资料信息, 依据此去诊断其课堂教学行为, 从而为合作团体教师改进日常课堂中出现的各种常发问题, 达到完善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的效果。 并且课堂观察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 还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有效范式。 对于由观察者组成的观察合作团体来说, 这不仅是一次本实的课堂教学观察, 还是同事之间的一种真实的多向交流与互动。 而对于施教者即被观察者而言, 其可以 “借助课堂观察共同体, 探究、 应对具体的课程、 教学、 学习、 管理上的问题, 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 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 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 促进课程与教学质量变革, 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的办学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 学生的发展主要受课堂教学水平的影响。 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主要依靠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实现, 关键是学校要形成促使学校教学水平良性发展的机制。 学校开展教学研究, 最根本的途径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的主渠道在于 ‘听课、 评课’ 等日常活动。” 因此, 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研究范式———课堂观察, 其对语文课堂教学乃至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都有着强大的助推生命力。

五、 语文课堂观察问题余论

虽然课堂观察可以 “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信息, 进而为洞察课堂教学状态、 改进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但课堂观察只能观察那些可视、 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 并不能涵盖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所有因子 (如学生课堂阅读中的内心感受变化等) 。 而且在理论层面仍有很多亟需厘清的问题, 如课堂观察究竟在哪些方面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是如何一步步促进的? 通过参与课堂观察后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 其改善的因素在哪? 基于团体合作的课堂观察到底需要哪些人员的支持与辅助? 等等。然后在技术层面, 如何才能有所针对性地、 更优化地设计观察工具? 如何才能将课堂观察的目的性、 计划性、 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有机地融汇与实现? 等等。 最后在实践层面, 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课堂观察理念付诸于具体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中, 实现课堂观察的体系化和程序化, 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和价值。 总之课堂观察还有待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 尤其是各地区、 各学校的学科专家的加入, 努力实现课堂观察的常态化、 系列化、 学科化以及特色化。计划地并且是仔细地看, 第二是看的结果能使观察者本人获得较深刻的本质认识, 而不是一知半解。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基于现场观察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其着眼点与落脚点都在 “课堂” 二字, “观察” 只是途径或手段。 为此有学者指出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 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还有从教师教学行为视角去解释的, 认为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偶然地或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及自身的特点、 人格和行为方式的活动, 是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职业直觉活动。” 不难看出这是任科教师的自我课堂观察, 也就是教师常常带着研究与反思的态度去演化自己的课堂, 在进程中寻求观察、改进与完善。 而 “语文课堂观察” 是一种基于并且深于语文学科特有属性和特点的课堂观察, 是一种不同于别科的观察。 它不仅有一般课堂观察的共性, 还具有语文科课堂观察的独特性在里面。 因此 “语文课堂观察” 理应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及其独有的运行方式和评价体系来进行独一的、 有针对性的观察设计。 最后, 结合已有的定义阐释我们认为, 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基于语文科属性和特点来设定) , 凭借可用的辅助工具, 如特制或者修订的观察量表、 录音录像、 课堂记述等, 直接或间接地从语文课堂现场中收集有关先前确定的观察视角或观察点的资料信息, 并依此作出相应的分析、诊断, 进而去评价、 指导与改善被观察者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 语文课堂观察视角解析

众所周知, 基础教育是复杂的,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是永远没有最好而只能追求更好的行为领域和系统工程。那么作为教师施教、 学生学习主阵地的课堂自然也是错综复杂并且变化多端的。 因此若想一次性观察到课堂现场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可以说有效的课堂观察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我们都听过 ‘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诗句, 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 我们看到的结果通常是以我们的经验、 价值以及信仰为基础的。 因此, 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若想有效就必须客观; 若想客观, 观察就需要有结构, 必须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计划、 目标或导向。你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观察的是什么, 这样即使有其他事情分心, 也不会失去观察的对象。” 为此我们在进行一堂特定的语文课堂观察时, 必须首先明确观察的主题或目的, 也就是选择合适的观察点或观察视角或观察内容焦点的问题。 这是第一性的。 然后才能去考虑观察对象、 方法以及进程安排, 等等。

在国内创造性开辟课堂观察这一研究领域的崔允漷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在 《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一书中总结认为, 课堂观察点或课堂观察视角可涵盖于四个维度中: 学生学习 (包括准备、 倾听、 互动、 自主、 达成五个视角) 、 教师教学 (包括环节、 呈示、 对话、 指导、 机智五个视角) 、 课程性质 (包括目标、 内容、 实施、 评价、 资源五个视角) 和课堂文化 (包括思考、 民主、 创新、 关爱、特质五个视角) 。 可以说这四大维度及其具体视角划分已几乎涵盖了中小学校各科教育需要考虑与重视的研究点。

那么语文课堂观察视角可囊括为哪几个方面? 从宏观来看可涉及语文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其类型、 课堂设备、 座位设置、 优等生与待优生分布、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等等。 从微观来看, 可能会涉及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与表述及其达成情况、 教师教学导入、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环节的安排、 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师的反馈与引导 (教学评价) 、 教学提问的次数和人数、 教学时间的规划与安排以及课堂管理, 等等; 还有如学生的听讲状态、 自主与合作学习或探究情况以及师生互动交流情况, 等等。课堂观察视角错综复杂, 研究与反思一个成熟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乃至艺术绝不可奢望在一堂课中将其全部 “拿下”, 我们只能争取在有把握的限度下选取一点较易观察、较易记录、 较易解释的视角来透析其课堂教学的技术与艺术。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 课堂观察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艺术中的一部分问题, 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的分析与诊断, 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 综合的、 宏观的把握”。 换句话说, 我们进行的课堂观察目标或主题一定是基于现有手段或工具能够观察到的, 从而根据这些可观察、 可记录、 可推论的信息或资料进行判定与诊断教学中的有效与高效行为, 反之以为更好改善那些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 基于上述, 我们认为语文课堂观察的视角一定要基于 “课堂现场、 紧扣语文课标、 抓住核心视点、 可观察、 可操作、 可记录、 可推论、 可解释” 的原则来进行选取与确定, 由此才有机会和有可能达到课堂观察真正的实效。

三、 语文课堂观察方法与程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我们大体可以将课堂观察分为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集中观察与分散观察、 开放式观察和聚焦性观察、 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自我观察与他人观察、 合作观察与独立观察等诸多不同的组合。 在这些分类中有些是有所重叠的, 并且在真实的课堂观察中也不会单独使用某一种观察方法, 往往是综合使用。 如若结合语文课程的语言应用性、 人文性、 工具性、 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等属性和特点的话, 语文课堂观察更多地采用自然观察 (记录描述或录音录像) 、 参与观察 (直接观察) 、 合作观察。

摘要:课堂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其中孕育着诸多教育影响因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 进而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课堂现场观察的语文教学研究范式, 通过对课堂现场的有效观察、参与、评价与反思, 更深入地读懂和领悟课堂, 进而更有效地完善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观察,语文教学,研究范式,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3]沈毅, 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4]张国伟.论课堂观察[J].教育探索, 2005 (2) :69-70.

[5]阿瑟J.s.里德, 韦尔娜E.贝格曼.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M].伍新春, 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6]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M].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0, (3) .

[7]张孔义.语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21.

[8]桑国元, 于开莲.基于人种志视角的课堂观察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5) .

[9]陈原.《故都的秋》课例鉴赏[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7-8) :9-11.

[10]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1.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8

一、用情感的火花点燃职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职高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属于差生, 他们行为习惯差, 学习基础差, 在以追求升学率为指导思想的初中学习过程中他们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被老师彻底放弃了, 上课提问没他们的份, 表扬没他们的份, 于是他们也就破罐子破摔, 不学了。时间久了落下的功课多了, 数学、英语自然也就听不懂了。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 即使基础不好, 只要有学习的热情都能学好, 关键是如何去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笔者认为教师要用自己情感的火花去融化凝结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层厌学的坚冰, 在语文课堂上给予职高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爱, 就能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具体地说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做到:

(1) 努力构建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 教师要体现国家对学生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 即包含着社会对个体的指令般的制约。但是, 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上来看, 教师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 并发扬教学民主, 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 理解学生, 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 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 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 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他们一道学习, 共同进步, 同时课堂上要做到因材施教, 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于其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美, 教师要真诚欣赏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支持、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发展。比如我在课堂上, 凭我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 我鼓励不太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 然后加以表扬;请比较内向的学生回答讨论的题目, 并加以肯定性的评价;专门为成绩差的同学设计一些难度低的问题, 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肯定,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增强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的动力。

(3) 以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教师精神美是对教师更高一层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精神品位和文化含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教师在精神上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优美的情操, 文化上应该具备广博的视野和专深的科学智慧, 生活上必须具有优雅的趣味和高尚的爱好, 并不断地丰富自己各方面的文化储备, 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努力升华“道之所存”的心灵之美, 以此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由喜欢老师进而到喜欢有老师的课堂。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优化职高语文课堂教学

职高语文新教材中, 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占相当比例。这些课文除了丰富的知识因素外, 几乎篇篇包含着浓烈的情感因素。有描绘大自然的美表达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有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包括至爱亲情的, 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有表现生命之美的等等。艺术就是情感, 可以说职高语文教材中的各类题材体裁的作品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 为语文情感教育提供了优化的空间。这些课文内容涵盖天文地理, 上下五千年, 可谓包罗万象, 能使学生从中领略各种人文现象。仅从人物形象来说就让人感到异彩纷呈, 如坚持正道、为理想而献身的夏瑜, 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爱财如命、狡诈自私的葛朗台, 爱慕虚荣的路瓦栽夫人, 愚昧冥顽、自欺欺人的阿Q, 充满复杂人性的周朴园等等, 是一个展示人生百态的舞台。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课文, 在完成字词等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 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美好情操、科学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教学中, 利用设境激情的教学法, 给学生一个环境, 一个场合, 一种气氛, 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所述意境之中, 同作者和书中主人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学习曹禺的戏剧《雷雨》时, 我便请了几位同学将课文节选的两场戏编成课本剧课外排练, 课堂上自己来演, 让扮演者和观看者自己进入角色, 去把握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情感。在教授鲁迅的小说《药》时我指导学生分角色 (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康大叔) 朗读, 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我还让学生分别扮演老栓和康大叔,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透视文章的内涵, 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 主动去感悟作者的情感, 把握作品人物的情感, 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好”“乐”正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 如无情感, “好”“乐”无从谈起。在学习生活中, 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职高语文教师, 只有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 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 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 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 才能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 采集到丰硕的果实。

摘要: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师生之间不仅有认识方面的信息的传递, 也有情感上的相互交流。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需要用情感的纽带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 篇9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营造情境的气氛

创设一种情境, 就要从开始营造一种氛围, 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课开始, 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 调动学生, 创设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 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 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 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 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有的老师在讲《长亭送别》一文时, 一开始就充满激情的问:“一提到送别, 我们就会想到江淹的‘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还有诗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那么, 对于送别, 你们还想到了哪些呢?”老师通过诗词创设了一种离别的意境, 让学生联想起许多离别的意象, 这就能很快把学生引入情景交融的想象境地, 学生怎能不进入角色!如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 有教师的导语是这样的:“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 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 乡愁也满。’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 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 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 苍翠欲滴的小树林, 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 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这样, 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 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里, 教师正是借助情境的衔接, 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 以情感促动兴趣, 以兴趣再来调动情感, 导入新的学习, 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和美的享受中进入了一种情境。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创设情境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 仅仅像以往, 靠老师的一根粉笔, 一张嘴, 一本课本, 就能打动学生, 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 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根本是学生, 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 创设一种表演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 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鲁迅的《药》中茶客谈药这个场面, 十分适合分角色表演, 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叔、华大妈、20多岁人的这幅众生图, 对革命者的冷漠无情、对刽子手的必恭必敬, 对革命宣传者的气愤, 这些都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让学生当场模拟表现, 不仅能体会语感, 更能深刻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 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想象和联想。比如, 在阅读感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两句诗, 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的差异, 就要让他们展开想象, 这样, 就会有人感受到一种悲凉、悲壮的情韵, 有人感触到大自然生命的律动, 有人审视到大自然雄浑静穆的美。用此方法, 更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再如, 在学习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 就要试着让学生联想到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赏析能够传递情感的意象, 可以联想起老舍的《江南的冬景》, 来赏析共同的质朴的语言, 还可以联想到柯灵的《乡土情结》, 从中体会共同的对故土的思念, 进而深化到对故国的思念, 对中华文化的根的认同。这就是通过相关联想让学生更快的进入情境。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 只有更好的更快的搏动学生内心的那根弦, 也就是让学生心有灵犀, 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进入情境, 更好的融入作品的氛围中去。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设计情境的结尾

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篇10

一.讲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为语文教学灌注“活水”

语文是有生命的, 语文的生命源于生活。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1、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孕含的“生活”内容, 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人教社新教材不仅包含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还增加了不少天文地理常识, 更有利于学生认识立体化的语文, 丰富生活常识。“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 “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 新掌握的生活常识让学生有收获成就。

2、尽力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 帮助学生知古鉴今, 拓展思维, 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证明,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 让枯燥的书本因为有了生命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3、适时适度导入乡土历史, 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把课本上的知识与乡土历史相联系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 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课本知识, 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 以更好地理解现在, 更坚定地走向未来。语文教学中, 适时适度补充乡土历史, 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求教学过程的趣味化, 为语文教学增添“情”“趣”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1、导入趣味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新颖有趣的导入, 可以像磁铁一样, 紧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奋之门, 对于新课的讲授很有帮助。

2、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语文教学应以问题教学为中心, 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掌握、理解和判断, 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思维的快乐。这种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一般而言, 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积极反应, 本身就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 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使其循序渐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这样学生不仅享受到思维的快乐, 教学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3、结语巧设疑点, 诱发学生无限想象。在结语时, 除了点明重点, 点破难点之外, 为了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制造悬念、突显疑点也是我们的惯用手法。疑点的设置, 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 使学生产生渴望, 产生期盼, 其内心深处埋下了一根无形的线, 时刻牵动他的心, 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而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探究学习”的心境。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为语文教学增添“异彩”

1、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断将语文知识重现, 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官刺激, 提高兴趣, 促进对语文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

2、适时适度地插入故事。有人把语文课的趣味化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语言文字教学”, 以为上语文课就应当大量地讲语文知识。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适时适度地插入一些历史故事, 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还是有帮助的。

3、要注重学科渗透。在讲课过程中, 如果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不仅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 而且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语文课堂要展现语文教学的灵魂 篇11

[关键词]灵魂;载体;文本;内涵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少年了,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语文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教学。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该篇文章的的重点、难点,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分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而教师只需提出自己的建议引导学生,于是课堂在一片热闹中完成。

但在这热闹的背后,引起了教师的深思。学生讨论是否都参与进来,对文本的解读是否透彻?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分小组完成,而问题的设置是代表个人的思维,他能否代替共性的思考?正如读《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思维是不同的,如果千篇一律,那就像陶瓷厂打下的模具般,几乎没有变化,这样的课堂还是课堂吗?长此以往,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还在吗?这不得不让教师深思,语文到底怎么教,语文教学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一、正确对待导学案这种教学载体,将硬性的资料转化为学生活的灵魂

导学案是教师课堂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载体。在繁杂的导学案中,很多同事越来越反感,对导学案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排斥(浪费人力物力),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妥善运用,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如笔者在《小狗包弟》的导学案中是这样设置探究的环节的:问题探究1.从探究“引子”的作用入手,本文的中心话题是“包弟”,但作者开篇却写了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能否删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问题探究2.从探究内容和写作手法着手,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为什么一定要送上解剖台?不可以有别的结局吗?这是怎样的一种写作手法?问题探究3.从探究感情基调和主题角度,小狗的命运谁应该负责任?你如何看待巴金为求自保而放弃小狗的行为?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问题由文本的引子入手,引发学生兴趣,围绕小狗的命运,逐层深入,直到升华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增加了文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学生在逐层思考的过程中,提升了对文本的阅读的兴趣,也提升了阅读文本的技巧,还感受到人应该经常地反省自我,检讨自我,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获得双丰收。学生通过导学案的提示,能更快、更好地深入到文本当中,让一篇与自我有时代隔阂的文章进行对话交流,领会特定的时代下的灵魂,从而也让自我的灵魂得到了洗礼,这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自主质疑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而有价值的问题生成的过程正是灵魂得以释放的过程。导学案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当然,就如前面所说,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妥善运用,对已有的导学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导学案仅仅是教学的载体,或者说是教学的手段、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前提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进行个性化思维教学,而不是被硬性的资料束缚,失去自我的方向。不管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自己可以灵活处理,让硬性的资料转变为学生活的灵魂,体现着语文教师的驾驭能力,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灵魂所在。

二、文本有其内在的魅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文本的魅力

一篇文章,从最开始的酝酿到最后形成,都是作者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在内容、形式或写作等方面都有着它的魅力。因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让文本的魅力能更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与学生产生共鸣。

记得听过一堂《再别康桥》的公开课,在那堂课上,教师在一旁静静地聆听,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诵着徐志摩的这首诗,课堂景象一片繁荣,那声音,真的像徐志摩在康桥边上与康桥做着最后的告别,依依不舍。但过后再去让学生回忆,他们的回答会让你很伤心。“那堂课,上得开心吗?”“开心!可那好像只有朗诵……”也就是说,那堂课并没有多少东西沉淀于学生心中。当然,放任学生自由是有理由的。如果是我,我也会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这篇文章本来就好读,既然好读,就让他去读呗,干嘛还要去“干扰”。二是我一直记得两句话:一句是吕叔湘说的“学生自己读,感动得流泪;教师一分析,眼泪全没了”;一句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曾想,不是所有的文章“学生自个儿读”就能读懂的。虽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但也是平等中的首席。具体到上面的课堂就是学生的阅读没有了教师的参与,永远都只是阅读而不是阅读教学。而这样的阅读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作品的魅力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如新月诗派的“三美”的体现,可以进行朗读:通过初读进行整体感知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通过找出文章中的意象,如金柳、青荇等,以及将这些意象本体与喻体之间关系,进行再次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画面美;而诗歌的结构的回环,通过朗读,读出结构的美。在朗读过程中层层深入,直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文本的内在美,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而这也正是一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三、语文教师展现自我的魅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对于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每一个教师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如个人的文化积淀、幽默程度等都不同,在这个舞台上,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的特色,也是语文教学灵魂的一种体现。

就像我周围的教师,有着细腻型的,也有开阔型的;有幽默型的,也有不拘小节型,他们在课堂上挥洒着他们的智慧,给学生很大的影响。记得一次选修课,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的新词新语,有个班级就以他们的语文教师为原型写了很多,听着他们骄傲地念着自己老师的格言,可以想象教師对他们的影响;而幽默的陈老师在上古文时又大过“皇帝瘾”,一天,他阔步进教室,“上课,老师好!”的声音顿起。“赐座!”陈老师大手一挥。“谢主隆恩!”学生高呼。之后“陛下驾到”一时成为美谈。

而教师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的历练也会成为学生的一笔财富。记得《项脊轩志》中有句这样的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当年笔者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但是同办公室的几个年龄稍大点的教师却颇有感慨,想起自己的祖父,想起自己父母,那种物是人非的情感溢于言表。而这种情感是当时涉世不深的笔者所不能体会到的,因而在课堂的收尾部分也就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讲得让自己流泪、让学生流泪,不能将这种情感感染学生。

可见,教师本身的魅力,不拘泥形式的个性张扬,让文章的魅力再现,让学生与文章达到了更好的沟通,这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呢?

四、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给教师形成的最早的印象,从狭义的语文到现在所提倡的大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都让教师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教师每一天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体现着语文本身的魅力所在。所以,好好地抓好听、说、读、写,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学生走向社会铺路。不要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学生的不支持就垂头丧气,作为语文教师,教师应该守住教师的阵地,坚信教师的力量,在教学与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自身的魅力,这也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特色。

语文课堂——人文的教学 篇12

一、学会合作, 体验团队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使学生懂得与他人合作, 在合作中提升自我, 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和喜悦。

《故都的秋》是一篇讲读课文, 学习目标是了解有关“故都”的秋的特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在具体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我开展了关于北方秋天和南方秋天的特点的总结比赛。先设立若干小组, 小组成员讨论后作好总结, 然后由一名中心发言人发言。答题的原则是一人发言, 小组成员补充, 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样既发挥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又突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开始比赛时, 学生们兴趣盎然, 小组成员对组内发言人都给予了很大支持, 有同学说:“你一定行, 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有的说:“我们组必胜!”一人发言掌声一片, 从他们的掌声中我听到了鼓励和赞许。这不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了知识, 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在无形中也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团队精神。

二、大胆想象, 享受审美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

在教读《山居秋暝》一诗时, 我意识到此诗的图画美是一大亮点, 如果学生体会不到这一点将是教学的一大缺憾。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想象, 再现画面, 让学生用笔将各自体会到的美丽的山居图画下来。学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杰作分组交流、欣赏, 并推选了组内最出色的几幅。作品虽然简单稚嫩, 但傍晚时分山居主要景物的特点、神韵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画中。在交流分享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个学生对此诗的意境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每一位学生的审美都有独到的一面……从对诗的理解到意境的感悟再到绘画和赏析, 学生利用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然后还原、加工, 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直接和诗人进行对话, 从而体会到了诗人眼中的“美”, 也获得了情感的愉悦, 以及审美的享受。

三、突出情感, 体现人文关怀

学习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赏析上片写景的诗句, 学习下片时再引入一个问题:词人塑造的周瑜形象和词人自我形象有什么内在联系?再拓展延伸, 将学生引入对词人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中。最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想法。

师:对词人情感的抒发, 有不同看法的吗?

生1:老师, 我觉得要准确地理解词人的感情, 最后两句才是关键。据我查资料得知“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解释, 一种理解是当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 自我安慰, 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当时的苏轼有些消沉, 愤懑无法排解, 只好寄情山水。

师: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还带两种解释呢, 同学们的看法如何?

生2:我同意第二种。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2:我是从整首词的格调来理解的。因为全词的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所以我认为第二种比较符合词意。

生3:我也同意。苏轼虽然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 思想比较复杂, 但总的来看他还是比较乐观的, 这从他的仕途便可看出。

生4:我个人觉得, 两方面都得顾及才好, 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大家想一想, 苏轼此时已经年近半百, 被贬黄州的他, 看到赤壁美景, 面对如画的江山, 心中涌动的是落寞和失望。对比周瑜, 在青春年少之时, 就已经名垂青史, 已经立下赫赫战功, 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 落寞和失望之情是难免的。但作为大词人的苏轼, 他有着超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此时苏轼可能在想, 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而被荡涤了, 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 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所以他特别洒脱, 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上一篇:铝电解质论文下一篇:出路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