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2024-10-22

【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精选10篇)

【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1

【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在《人民的名义》。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有想法看一看,能作为一个渔家女吸引高育良出轨的“致命”一书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在书店正好遇到了它,就顺手直接带回来拜读了。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作家黄仁宇的著作之一,融会了黄仁宇先生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并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而在很多明史学家的眼中,明朝开始衰亡,就是从万历中后期开始的。所以《万历十五年》虽然看似挑选了一个无关紧要、平平淡淡的年分,但其实万历十五年,还是发生了一些表面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对今后的明朝历史产生的巨大的波澜。

《万历十五年》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六位万历年间的代表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明朝的文官体制下做的一系列事情。

通读之后,《万历十五年》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明朝各个职业的失败典型大总结,皇帝失败—万历,首辅失败—张居正、申时行,官员失败—海瑞,将军失败—戚继光,哲学家失败—李贽。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阴阳说”的失败。《万历十五年》书中在第二章申时行提及了“阴阳说”。这里的“阴阳说”不是周易里的阴阳,而是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之为阳,而把人们不可告知的私欲称之为“阴”。怎么做到阴阳调和,这是个大学问,而书中的几个人,其实都没有很好的做到阴阳调和。

万历皇帝,从一开始的励精图治,到后期的懒政怠工,是阴阳失调;张居正,从大权在握力图改革,到最后的倒台被群臣清算,是阴阳失调;申时行,作为一个明朝首辅,却只能做一个老好人,充当皇帝和文官集团中间的润滑剂,看似中庸,其实也是阴阳失调;海瑞,作为一个文官集团中特立独行的道德典型,但却无力改变明朝的现状问题,也是阴阳失调;戚继光,一代名将,最终也是落得在明朝的军队制度下,和文官集团各方周旋,最终也是被阴阳失调而清算;李贽,一方面拒绝传统,一方面又难以和心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决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最终也在阴阳调和中郁郁而终。

通篇读完之后,我仿佛有点理解了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要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来敲开了高育良的心了。正是那高育良身处高位的私欲和明面上正直理想,直指高育良内心的阴和阳啊。周梅森果然是高手,果然很精彩,果然很《万历》。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要如何处理好《万历十五年》中的阴阳,确实是个人生大难,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它,也希望我能在而立之年,懂得《万历》阴阳的真谛,更好的调和平衡它,加油,共勉之。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2

纵览本书,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春寒料峭的1587年里发生的林林总总,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已为大明王朝的衰颓埋下了伏线。怠政罢工的万历皇帝、厉行却悲剧收场的张居正、尽心帷幄的首辅申时行、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贽……某一年,某一人,这种切入笔法细微得很,但牵动全文的是一条张驰自如的线:牵出这高拱、郑贵妃、邹元标,牵出耕织伍旅、财贷制度、民德风俗,牵出官场的阴与阳,皇尊的欲和权。合上书后我鲜明地感受到这里边里承外合、互文相应的妙处。

此外,这本书最让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是没想到历史书竟然可以这样写,作者取一个特定的年份,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人传记式的描述,串联展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维中,总觉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第一把手说了算。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你了另外一种规则:一个组织一旦形成,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独有的惯性。这种惯性力量很大,个人有时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从一个组织的惯性就可以窥探一个组织的生死存亡。

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而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3

皇帝在世之日预筑陵墓,在明朝有洪武,永乐,嘉靖,万历也是其中一位。但不同的是,万历帝的陵墓开始修建的时候,他还不足二十岁。“万历所巡视的为自己预筑的陵墓动土于1584年的夏天。这一项巨大的工程微妙地体现了把皇帝不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把它当做一种机构的看法。万历皇帝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但并不缺乏清醒和机灵的头脑,然而他竟欣然接受了这种精神上的活埋。”这才是他真正可悲之处。“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人称为神显宗皇帝,而几百年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而他的两任首辅兼老师俨然是两个极端,张居正锋利,申时行圆滑。无论是锋利还是圆滑的处事风格,目的都是为了万历朝堂的稳固。可惜,历史悠久的文官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以道德代替法律,终究让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张居正死后被他一手培养的皇帝批判,后人也颠沛流离。申时行也不得善终,无法功德圆满。抛去他们首辅的身份而言,精通儒学的他们,将忠君做到了极致。万般皆下流,惟有读书高。如果我是张居正,如果我在1584年还活着,我一定泪流满面。身为读书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他所有读书人的高傲,和自己向往的君子之风,在万历皇帝的猜疑中,灰飞烟灭。可是人间再无张居正,人间再无申时行。

这一切的源头,是当年暗流不断的朝堂,更是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官制度。海瑞就是这一制度下最具代表的人物。他是个清官,毋庸置疑。但清官不是万能的。他清廉、节俭、不畏权贵、不屑与官场的腐败之风为伍,这是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的结果。他将道德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甚至在判案过程中依旧秉承着道德原则。“他不是依靠强有力的机构而只凭个人的判断去裁决为数众多、头绪纷繁的争执,其是否能一一做到合情合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疑问。”他会失败,毋庸置疑。这并非是他个人之错,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而遏制法治的成长发育,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是极为危险的一种方式。海瑞以一己之力想对抗整个文官集团,甚至在他被免官之时说“举朝之中,皆妇人也。”只会削减他同僚对他的同情。他算是整个文官之中的一股清流,但消失太快。想想三百年后的中国,其实三百年后的中国所承受的苦难,从这里都可以看见。

书中的李贽,是个不拘于世俗的思想家。他的《焚书》《藏书》惊世骇俗,他本人也同样让人后人褒贬不一。他入了佛门,却不守僧规戒律。仿佛这时间没有一条世俗的看法可以阻止他思索人生的真谛。可他本人又是极悲观的一个人。他关于中央集权的想法十分先进,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这一个小小的观点来看,当时明朝与英国还是可以比上一比的。但是仅存一点点的思想也在官府的压制下消亡了。李贽的行为让我心生厌恶,也不愿在他身上多费笔墨。

【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篇4

万历十五年,亦是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面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时代的症结。

其中一个关键的事件就是:海瑞死了,一个人民的偶像,中华民族的门神走了,虽然海瑞不是一个会办事能办事的官员,但我认为他的存在是一种象征,象征吏治的清廉,象征百姓的福音,然而他去了,直到大明王朝衰败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高级官员。

海瑞生于1514年(正德九年),在他出生4年后,父亲便早逝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田,勉强维持生活。母亲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海瑞少年的贫寒以及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能体恤民情,体察民间疾苦的人,也让他从小就树立了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志向。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相当

于县长)。淳安县的案件很多,海瑞明断疑难案件,深得民心,被誉为“海青天”。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两件趣事:其

一、海瑞生活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相当于省长)曾以传播小道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竟然买了二斤肉啊!”其

二、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作福作威,对驿站的款待百般挑剔,并且凌辱驿丞。海瑞立即命令衙役逮捕了这位公子押解至总督衙门,并且没收了其携带的大量金银财物,海瑞在呈报总督的公文内声称:“这个胡公子必系假冒,因为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金银财物”还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弄的胡宗宪哭笑不得。

通过这两件趣事可以看出海瑞是一个生活节俭,清廉憨直,不畏权贵的人,换做今日海瑞就是一个厉行节俭,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典范。

1565年,海瑞表现了他直言的胆略。当时他已任户部主事(相当于国家财政部的一个司长),而当时的嘉靖皇帝主要兴趣在于向神仙祈祷和觅取道家的秘方以期望长生不老,对于国家大事经常独断专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瑞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奏疏中指出,嘉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然而奏疏中最刺激性的一句话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这样的奏疏直斥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做的一切,真是古今罕有!嘉靖皇帝读罢奏疏,极其震怒,传说他把奏折一摔,嘴里喊道:“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旁边的一个宦官不慌不忙的跪奏:“万岁不必动怒,他在递上奏本以前就买好一口棺材,这个人是不会跑路的” 这个时候,明代第一官僚徐阶出场了,一句话就挽救了海主事。“皇上如果杀了海瑞那就上了海瑞的当了,此人只求激怒皇帝,然后以死求名而已”。嘉靖作为明代最自负的皇帝,当然不能上一个小小六品主事的当,因此海瑞只是被抓入狱。在监狱里几个月后,嘉靖皇帝由于长年服用长生不老药(主要含量:铅,汞,金,银)终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海瑞也度过了人生一个劫难,出狱了。

海瑞置个人生死以度外,直谏君王的行为,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是一股敢讲真话的清风,是一篇弘扬社会正气的华彩乐章,可惜嘉靖皇帝无法体会海瑞的良苦用心,因为他没有唐太宗的胸怀,唐太宗在魏徵去世后曾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而本该是嘉靖皇帝的明镜海瑞却被治罪下狱,险些丢掉性命,这真是讽刺。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的海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系国家与百姓,结果失败了;还有明朝第一权臣张居正,算计深远、布置精巧、聪明过人、不择手段,最后也失败了。按圣贤教导办事的倒了,不按圣贤教导办事的也倒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特例还是通则?

书中作者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无论是海瑞还是张居正,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海瑞严格按照正式规定办事,禁止各种名目的乱收费,自己带头拒收“陋规”和“常例”,也停止向上级供奉陋规和常例。放在当下的法制中国就是一个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廉结好官员,而处在明朝,海瑞就成了“特例”和“异端”,因此处在那个时代的海瑞是不幸的。但海瑞廉洁自律、铮铮铁骨、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又需要一个浑浊的时代来映衬,因此海瑞又是幸运的,正如狄更斯《双城记》写到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当代中国,如何继承海瑞的廉政风骨?如何把海瑞的精神发扬光大?我想一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逐步增加权力的透明度,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执法风险,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反腐,即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例如引入社会审计制度,尤其是引入那些具有良好声誉的审计机构来参与反腐败,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审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感悟 篇5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1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终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很多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能够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

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细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一样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了《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比较: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当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我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我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仅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一样,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可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景,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我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理解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可是这一次,经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我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所以,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梦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能够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知。史书要细细慢慢的读,启迪智慧,借古看今,通古晓今,博古论今。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2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经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当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我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经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终,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此刻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期望经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3

最近看完了《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杯具收场。甚至万历自我,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能够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自杀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我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落后,不是从满清后期开始,而是始于明朝。其实我很厌恶宋朝、明朝两个汉族朝代,尤其是明朝。宋朝也积弱不振,但至少商业、航海、科技发达;明朝则陷入了皇帝官员无能、体制松散、陈腐惯性而团体抵制改革的怪圈。假使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发生在明朝,也许早就亡了。

还是异族统治好!进而论之,被英国殖民,也许今日会更好。越看中国历史,就越厌恶中国,越厌恶儒教。其实我是一个反中医、反孔教的人。

下部书准备看看《彩色欧洲史》。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4

以铜为鉴能够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

——李世民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史学界地位颇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样诉说着单一历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现代口吻调侃过去,它经过万历十五年这一看似平淡历史年份为支撑点,从各色人物杯具结局,梳理当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会没落的制度、体制原因。以往平面的历史人物,经过阅读此书之后变得立体而丰满:阅读之前,我以为万历可是是个懒惰至极的昏君,但纵观全书后,我懂得万历消极怠工的背后有他皇权与礼教抗争的无奈;阅读之前,张居正被视为雄心满怀励精图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阔斧的改革背后,也有着与整个文官集团不合时宜的矛盾;阅读之前,我以为首辅申时行可是是个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过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权衡;阅读之前,我以为海瑞是位模范的“青天大老爷”,但剥去个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愤青般的悲哀……

中华五千年礼貌,儒家孔孟,道家庄老,为何到沦落至今却成为余秋雨口中的“无信仰、无道德、无感恩”国人素质?也许,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拨开历史迷雾给了我们一个解释,历朝历代,经过庞大的文官集团,来统治全国。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能够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能够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我的私欲,仿佛海瑞,成为了文官集团的标签,每个人仰望着他,可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理解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着纸笔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杯具。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很多史籍的中国人能够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读史以明志,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不走礼与法的脱节,体制与道德相脱离的老路,值得探究与考量。从微观说,确立“法”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摆脱人情因素或许是公务员工作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5

读罢黄仁宇的《万历十万年》,不得不对本书作一个高度的评价。短短四个篇章,从万历及两位首辅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国在长期“不事朝政”的万历手下正常运转的奥秘;后三篇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剖析了万历这个时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在笔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质过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官僚。但如果给他们打分的话,两者我都不会给满分,因为两个聪明一世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了不一样的错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一不一样的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历史

在分析、比较这两位首辅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不一样的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历史。同样一段《明实录》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对事件背后的故事不会有详尽交代(甚至是为了政治利益能够篡改历史),不一样的人会从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例如在谈到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被黜一事时,黄仁宇认为是高拱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论体现了其谋逆之心,从而得出张居正与冯保联合罢黜高拱是维护了大明江山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一结论多少有些荒谬。第一,从政治意图来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动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贴合“赢利远大于风险”这必须律。“高拱谋反”的获利无非是继续做首辅或者自我登基,而付出的却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况且太平盛世谋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从史料看来,并无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高拱谋反”(史料中并无高拱收买内侍、准备兵丁武器等行动)。若将黄仁宇先生的“谋反”理解为“摄政”,那么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任何人成为首辅必然都会“摄政专制”。第三,从结果来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谋反,他的下场会是罢黜这么简单吗?第四,就张居正、冯保和高拱的关系来看,他们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张居正并非高拱的亲信,高拱对权力的独揽已经引起了诸多大学士的不满,自然也危及张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对冯保的升迁也屡次阻拦,足以引起他的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他们将高拱原话中的“孩童”改为“天子”,这句话便有了十足的杀伤力。这么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获得的回报便是张居正的首辅地位和冯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能够说除了获利之外,张居正能够自保,冯保能够复仇。

除了对“高拱罢黜”一事笔者与黄仁宇先生观点不一样外,“徐阶是强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郑贵妃是聪明的女政治家”的观点笔者也不是完全认同。此外还需指出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个小错误,即宫女“许配”给太监后并非成为“答应”。“答应”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较低的宫女,而这种被称为“对食”的现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以上是笔者阐述的一个基本观点:不一样的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历史。

二“官僚”和“政治家”的名词解释

下头笔者将对“官僚”和“政治家”连个名词进行简单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政治家相对于官僚,对政事更加负责,出发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礼仪;而官僚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那里不妨列举几位名人。徐阶(嘉靖年间首辅)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并且他在这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在嘉靖年间的首辅之争中不但政绩上有所建树,最终也得以保全自身;严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应对蒙古骑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区的行为作出的“不抵抗”的决定至今令人唾弃;海瑞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实际上他是懂得官场之道的,可是却绝不践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

笔者说张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说他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他升迁太过刚愎自用,不知韬光养晦,才在死后遭挖坟鞭尸抄家(这和多尔衮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官僚;说申时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时他也是一名较为合格的政治家,毕竟治理黄河和封贡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杀的功劳,但因为他在“争国本”事件中太过圆滑,首鼠两端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坚守的道德礼仪,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两人做比较的话,张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时行是官僚的代表。

三张居正和申时行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是一种博弈平衡的关系。可是在明代,作为君权外围的宦权也加入了这种博弈。君权的外围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种,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压(为了防止靖难之役重演),外戚势力弱小,宦权得以提高(尤其是东厂出现之后)。就相权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宰相后跌入低谷,但之后出现的内阁又极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学是手中有权力,而言官御史们有战斗力,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大部分是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礼仪,所以文官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权时而联合相权对抗宦权,时而联合宦权对抗相权,但都是为了寻找权力的平衡点。若宦权与相权联合,那儿皇权便岌岌可危(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及阉党造成的**就是一例)。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而言,前者维护的是相权(是自身的相权而非整个文官集团的权力),后者维护的是君权。

这种情景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一样。张居正当政时,万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把握政局,所以张居正扮演了臣子、导师和严父三种主角。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习经史,并适当调整科目以使万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万历沉迷书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他联合宦官冯保、外戚李太后稳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动荡。同时在前期,他肃清吏治,任用贤人,使得大明帝国能够正常运转。但作为一名“严父”来说,他的行为太极端,在万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暂且不说,他当政后期任人唯亲、扶植私党、排除异己都在与他有利益冲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导火索。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张居正和其亲信势力过于庞大,影响到了皇权,所以张居正死后的悲惨结局也可想而知。张居正确实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但太过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场。此外,还需张居正一个并非高瞻远瞩的决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时确实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流民现象。所以张居正当政前期的表现令人叹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却又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张居正的亲信和万历的教师,申时行成为首辅的时候,万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的政治风格更倾向于温和稳重。例如张居正刚去世时,言官大臣纷纷上述弹劾,申时行既不参与弹劾自我的教师(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机),也不维护自我的教师(不与众矢之的统一战线以维护自身安全),但暗中他还是极其照顾张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动。由此可见,申时行处事确实圆滑。而却他上任之后立刻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对蒙古采取封贡互市政策,这都是他不可磨灭的攻击。但作为一名官僚而言,他对君权的态度在“争国本”事件上与文官集团的道德立场完全相悖,导致辞官回家的惨淡收场。

在对待君权的态度上,张居正的极左做法触怒了君权,申时行的极右做法触犯了相权,所以他们在权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点,结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可是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千百年来哪有完美的结局呢!

四这本书带给我们的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他们代表了不一样阶层不一样环境的人,但同样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当年明月曾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张居正读懂了,海瑞没有读懂。”我想戚继光和李贽也都读懂了,仅有海瑞一个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条主义世界中。

应对同样的现实,戚继光顺从了,人们在他的杀敌保固与为官的左右逢源中却读不出他的无奈与孤独;李贽选择了出价,却始终无法割舍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同样更不会有人读懂他孤傲的悲凉。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大明帝国这台生锈的机器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只是依靠文官集团和几个强有力的君主在维持着齿轮的正常运转。张居正的折腾(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无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终,崇祯皇帝,这个有勇气、有骨气、有决心可是缺乏知人和远见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驿站制度,社会矛盾加剧,加之四方战火和天灾人祸,导致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灭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国,类似的体制、类似的经济模式也预示着历史的大失败会继续上演。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封建专制体制并不见得比资本主义落后,只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败的铁锈出现后,自然落后于一杆新制的枪炮。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篇6

万历十五年,表面看去,四海升平,不过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黄仁宇先生锋利的剖析下,各种陈旧腐烂的病因毕呈。正如先生所说:“表面的安宁永远是虚幻的。”我不知道,在现今这个我们自称着繁荣稳定、歌颂着太平盛世、表面上生机勃勃的社会,用黄先生锋利的刀一划,是不是也会发现皮下种.种腐烂的肌肤和筋络?

1587年,欧洲文明正摆脱着中世纪阴影而焕发出勃勃生机;1587年,中华帝国却在歌舞升平中走向死亡。中国不是在有清三百年才衰落下来的,但是中国同样不是在1587年才开始衰落。一种制度,在形态完全展开的一瞬已走向腐朽。而其后的表面摇曳,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腐朽的制度束缚了经济,大帝国渐渐衰弱老去,气息奄奄,日薄西山。僵化的体制使社会发展已至山穷水尽地步,没有全面改革和全社会参与,任何个人行为都属无济于事的小小敲打。

作文:读《十五年等待候鸟》有感 篇7

感觉这个小说里的男女主角是目前看过的小说中写的最丰满动人的两个,很真实,好象两个人就是身边的一样:看得见。虽然本人并不觉得真实是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相反,我一向不喜欢太写实的小说,觉得现实的东西太让人无奈,不能轻易改变,不能按着自己的意志让其发生发展。可是这就好象有些矛盾了,毕竟这个小说也非常吸引我。想了想,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喜欢极其不现实的东西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对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才是认同到了骨子里头,只是有时候意识不到而已。所以当看到这淡淡的白描一样的文字,把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执著,痴情刻画得如此真实,仿佛要叫醒沉睡在记忆中的那个自己,来重新体味一点过往的青涩记忆。

暗恋每个人都有过,但是我从没有看到如此的持久战,用十五年的时间去试图忘却一个已经爱上了的人是多么的艰辛,所有的快乐源于他,所有的痛苦也源于他,且要在他身边扮明月清风心不动的槛外人的姿态,真是可怜可恨又可爱。看着黎璃的样子就是这样的五味陈杂,希望她得到却也更希望她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抛开裴尚轩的新生活。每一个新年抛出的日记本钥匙从没有做过平抛运动,而是做了个圆周运动,周期是人间的一年——一年后又回到黎璃的手上,依靠黎璃供给一个助力,获得足够的动能,进入下一个周期,抑或是下一个轮回。(这也是整本书中最让我动容的地方:15年,每年的日记中只有同样的一句话:今年我不要再喜欢裴尚轩)有时候看着看着会生黎璃的气,固执的.不可理喻。在她内心早就建了一个结界,上书:“除裴尚轩的闲杂人等勿入”兼“主人在思念请勿打扰”。十五年的光阴流转,她对裴尚轩的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了那个男人对她的一切,无论是温暖还是绝望。而自己留在原地不愿捅开那层微妙的纱纸,因为她以为当她把自己的心告诉裴尚轩的时候就会是他们友情终结的时候,所以她总是在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守候着裴尚轩的幸福,压抑着自己的真心。感情本身就是让人很琢磨不透的,可以因为一件小事,一件小东西或者是其他的东东就动了情的,黎璃敏感青涩的初恋就是14岁生日时,他的同桌,青春飞扬的十四岁少年裴尚轩在外滩的防汛墙前为她过了一个让她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温暖的幸福的简单生日,只有一块马蹄形的蛋糕和插在蛋糕上的四根火柴,却温暖了她以后的十五年,让她对自己所爱的人不离不弃。她的爱隐忍而宽容,她应着他的要求喜欢着他喜欢的女生,她痛苦地看着他身边换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生,却要装着若无其事,内心只祈求他只要待在她身边就好。他一次次落难,她不遗余力伸手拉他。她要他一定长命百岁,活得比她长,她把他看成了比亲人还重要的人,她不忍失去他。这样的女子傻得让人心疼。

其实在内心深处,黎璃和裴尚轩都是自卑的人。裴尚轩的自卑来自少年时代所喜欢的女生给他留下的阴影以及自己的学历;而黎璃的自卑则是贯穿了整个剧情发展的始终。从最初生活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相貌的缺陷开始到后来被柳千仁强暴后留下的心理障碍,黎璃无时无刻不在自卑的阴影下生活着,或许在不同时期自卑感的强度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一直都存在着。黎璃的这种自卑感为日后她和裴尚轩的交往中她的不坦白埋下了导火索。这是他们性格中的缺陷,也是他们总不能真正敞开心扉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展示给对方的原因。这样的两个人,在时光的隧道中一次次错失了相爱的机会。其实在裴尚轩的内心深处,黎璃一直是他这辈子最不能放开的女人。他可以对别的女人挥金如土,却只会在黎璃一人面前展示脆弱。这样的他或许在很早以前就爱上了黎璃,只是内心深处固执地把黎璃定义为“死党”,只是为了年少时的一句“我不喜欢丑八怪。”男人始终是虚荣的,尤其在女伴方面。

文中能与裴尚轩平分秋色的要算柳千仁了,好吧,我承认我是倾向柳千仁的,这个长相俊美的阴鸷的男人,在16岁的时候见到了继母的女儿14岁的黎璃后,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他爱他的倔强和坚强,爱她的隐忍和执著,爱得那么让人心痛。他用伤害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意,却将最深的爱隐藏。他撕毁了黎璃心爱的刻纸,是因为他心里嫉妒是黎璃最爱的男生送的。可是却又将自己亲手做的刻纸夹在每本参考书里,以示歉意;他会记住黎璃的生日,将自己生日祝福写在书页中。他的爱是如此的孤独无助,又是如此的让人心旌神摇。他强暴了黎璃,却让人恨不起来。

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 篇8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戴爷

——2011.11.29

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但我对历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对这方面的著作也颇为关注。最初听说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应该是在高二,是从一篇推荐好书的文章里面看到的,那时候学习慢慢紧张起来了,加上高中的图书馆资源匮乏,因此也没有去刻意找来阅读。此后多次在推荐书单里面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兴趣愈发浓厚,终于在某个周末,我从珠海校区图书馆那长长的书架上找到了它。在这之前,我对明朝的历史也有过较多的接触,不过大多是从一些文章里面窥得一斑。真正系统的了解明朝,则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一系列书开始的,有些人会认为这本书以白话的形式来描述历史,作者幽默的文笔使得其历史的庄重性大为降低,不值得推荐。而我却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作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读物,我认为它是很成功的。如果说《明朝那些事儿》以其生动的叙述使我认识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明朝,那么《万历十五年》则是从专业的角度加深了我对明朝的认识,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大历史观”。

黄仁宇先生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抗战爆发后参加国民党军队,戎马十年,后赴美求学,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是著名的明史学家。《万历十五年》写于1976年,是黄先生用英文写的。这本

书的英文名字是《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翻译成中文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之所以在这里不厌繁琐的把英文书名列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英文书名才是比较贴切的概括了书的内容,而中文版用《万历十五年》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向读者交代一个历史背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通过对万历一朝六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所经历的事情作为切入面,将明代的传统社会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通过一些问题的分析引出作者的一些观点并加以佐证。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要通过单个人物以及围绕该人物发生的事情来剖析明朝的社会风俗、法律制度以及权力斗争等等。比如第一章写的是万历皇帝,从一开始写他处于张居正的阴影之下,到张居正去世后的一段时间清算张居正,这表现的是权力的斗争以及万历皇帝个人的成长历程。万历皇帝在之后的消极怠工——数十年不上朝,这个体现他与群臣的斗争。接下来的立储之争,既是权力纷争又是嫡长子制度下的伦理道德之争。而关于申时行的篇章,主要叙述他作为首辅大臣的不作为,或者说作为一个大臣与皇帝之间纷争的和事佬,可以体现万历一朝中君臣关系的微妙之处。关于张居正的篇章,黄仁宇先生在此提到了正德皇帝,这个明朝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同时也是最具个性的皇帝。对于正德皇帝那次和蒙古小王子的交战,官方的记载是: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武宗亲手杀敌一人。黄仁宇先生也提出了质疑。关于正德皇帝,个人认为他骨子里有着先祖朱元璋和朱棣的尚武热血。本人能力也相当不错,只是他的所作所

为,为官僚阶级所不待见,才会导致他在史书上的那种形象。至于张居正其人,黄仁宇认为他遭到万历清算的原因是他严于律人宽于律己造成的,因为他对万历的生活起居以及花销得控制得非常苛刻,而自己却荣华富贵,不尽奢华。这让知道真相后的万历皇帝恼羞成怒,加上一群官僚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张居正群起而攻之,则将万历对张居正的仇恨加深了许多。

如果说以张居正和申时行作为内阁首辅的代表,那么海瑞作为官僚的一个特例,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黄仁宇先生认为,海瑞虽然为官清廉正直,但是不懂得与同僚相处,对于某些事情也不懂得适可而止,比如他在处分内阁首辅徐阶的家属占用大量耕田的事情时,不是杀一儆百,而是一一追查,最后终于得罪了上司。海瑞扣押并且惩处顶头上司胡宗宪的儿子,骂嘉靖皇帝等系列惊世骇俗的举动,在黄仁宇先生那里的总结是:“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我认为对海瑞的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他作为一个偶像式的存在,他的行事风格却不适合实际。在非常推崇道德的明代社会,他只是统治阶级用来树立道德标杆的。而偶像总是高高在上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偶像所做的事情,那么就不会有偶像的存在了。所以,海瑞的所作所为,之所以会受到道德层面上的肯定,是统治阶级出于以德治国这个口号的需要。

在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将的地位慢慢变得低于文官,《万历十五年》里写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生平,其实关于戚继光,在之前我只知道他的抗倭事迹,以及他的戚家军的威名。但是这本书让我队他和他的戚家军有了很深的认识,至于看到戚继光用戚家军在北方士兵面前训练,来自南方的士兵在倾盆大雨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丝毫没受影响。就明白了为何戚家军能够做到面对倭寇百战不殆。戚继光虽然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却落得晚景凄凉。而究其原因,黄仁宇先生给的答案是明朝后期重文轻武的结果。当然,戚继光与张居正过于密切的关系也是他结局悲怆的原因之一。

其实整本书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因该是最后关于李贽的那一章。小标题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关于李贽,印象来自高中语文选读课本上的一篇文章《童心说》,只记得那篇文章中有提到反对儒家。而《万历十五年》中,李贽则被完整的摆在了我面前。一个官场沉沦的书生,一个经济拮据的士人,一个失败的丈夫、失败的父亲。但这些丝毫都不影响他伟大的思想,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思想,那些敢于想传统伪道学挑战的勇气。即便他最后自刎与牢狱之中,即便他的死一点也不壮烈。但是他死得有尊严:七十老翁何所求!

整本书看过来,与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以及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的视角均有所不一样,《万历十五年》倾向于从人物和事件作为切入点,去发现历史的侧面,去探究造成后来事情的一些原因。当然,在关于这本书的分章问题上,我觉得有些不是很妥当,几个人物分别独立的章节,而其中却又有很多交叉的事情,在一路看下

去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重复的繁琐。当然,一点点瑕疵不会掩盖玉的魅力。在《万历十五年》问世之前,很多观点都会倾向于: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则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败,主张从制度层面解释这个问题。另外,将道德标准代替法律标准,也是明朝制度僵化的一个原因。

这本书让我更加完整的认识了明朝,权力斗争,制度僵化,过于集权。它也让我认识到为何会有人说明朝之亡,始于万历。当这个帝国的主人在自我沉沦的过程中迷失时,整个帝国也在慢慢地走向灭亡之路。

参考书目:

1、《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三联书店1997年

2、《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4月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9

正如本书的原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皇帝所在位的第,也就是1587年,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年份,全书也讲述的是关于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些似有似无的小事。但在读完全书之后,我才模模糊糊的明白,作者想要给我们传递的是他心中大历史观的意义所在本书的重要人物明神宗,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九岁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荒诞无度。事实上,在他的老师张居正的辅佐和母亲严厉的教导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在最初的十几年,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对一个皇帝来说,这是极值得称赞,也是最能够体现他励精图治,一心为国的本质。只是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师张居正的去世,母亲的松于干涉,让他的性格从优柔寡断变得强硬乖张,国本之争之后便倦于朝政,深居内宫。于是在他的从政历史之中,让人惊艳的并不是他所一度开创的太平盛世,反倒是那将近30年未入朝的举动成为他的标识。而本书的其他人物,就如同作者在书中所说:“最后的结果都是无风上颚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初读时,我便感到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十分悲剧的,但这种悲剧却并不令人出乎意料。也许是在一些小事上面体现的,我认为万历皇帝性格的演变,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大明王朝自此之后的发展,都是有因可循的。而在读过两则附录和《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后,我似乎又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就如之前所说,万历皇帝性格的变化,是因为他遇见了精神上的爱人—郑氏。而少年时期的勤于政事,在老师张居正离开后,也变化成为了成年时期的反叛惰政。而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大明王朝刻板的政治制度,不懂得变通创新,看似皇权高度集中的背后,实则是文官集团对皇帝无尽的质押。万人之上的明神宗,在内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对外扩张了本国的领土,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却没有能力,将自己喜爱的儿子立为太子。无论是命令还是央求,最终都抵不过文官集团的反对。即便是以28年不上朝作为无声的反抗,也没能改变文官集团最终的决定。一朝皇帝如此,百官平民更是如此。无论是清正廉洁的张居正,还是孤独的将领戚继光,都没有理想中完美的结局。然而在当时,经济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提高。谁也没有想到这无关紧要的一切,竟然会加速大明王朝的衰亡。将眼界放的更远,放到历史之中,就会发现这平平无奇的一年,实则暗藏了许多玄机,并且为明朝之后的发展,下了不可扭转的一棋,直接决定了明王朝的必然灭亡。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至此,作者想要表达的大历史观,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他说,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作以将来的警戒。也许很多事,就如在中华上下50之中的万历15年一般,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这年间发生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导致一个王朝灭亡的巨大危机。而这巨大的危机也正是那些,在当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小事,一个个所堆积形成。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0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一个王朝的政治能够适应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创建辉煌时代,反之则逐步走向没落。比如唐朝出现过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征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讲的就是王朝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的问题,魏征说的是两个极端。在百姓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物产丰富劳动量大的时候,劳动被积累起来,形成国力。而百姓不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尖锐的时候,也就会出现种种问题,直到统治阶级被推翻。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政治,军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现的现象。不同的历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阶层的矛盾。在具体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决,则说明统治阶级是被认可的,进而可以得出结论王朝的统治是适应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可是书中讲的矛盾中,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矛盾了。对于当时的历史走向,可能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时候了,体制不能改变了,改变就会出现自杀的悲剧,同时这个体制能保护既得利益者,但是这个体制是要触礁的。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历史趋势了。可能王朝的统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马上就要触礁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而对于道德的亵渎就更加证明了历史的发展已经不能再容忍了。

上一篇:水尾村人口素质现状调研报告下一篇:院学生会文娱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