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2024-08-08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精选8篇)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篇1

汽修专业

“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为了响应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按照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本专业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现对两年来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作出以下总结:

一、明确目标

培养目表要明确,把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向。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型”,对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要求明确,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2.掌握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3.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

4.能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并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对教师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同时,提高了本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教师面貌,教师素质。

二、与企业共同培养

本专业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本专业积极联部门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两年以来,本专业先后与三环瑞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一些技能名师和本专业教师进行结对子,派遣本专业3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本专业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三、完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奖惩机制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部门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以上是本专业两年以来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的一些总结,在工作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过程中也有许多遗憾。今后,本专业将一如既往的在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这一方向的指引下,根据环境不断调整培养方式方法,逐渐修正和完善培养中的不足,弥补遗憾,让本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篇2

1.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特点

(1) 以职后培养为主。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来源主要有:文化课教师转型、职校毕业生留校任教、高等院校毕业生来校任教以及从企业引进的技术人员。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最主要的师资来源, 从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以下简称“我校”) 来看, 这一比例占到了50%以上。这样的师资情况决定了我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多数属于职后培养。

(2) 属于“内部式”和“补偿式”培养。“双师型”教师职后培养是最主要的途径, 它的培养方式有:第一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 积累行业经验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第二是学校从企业引进各种专门人才, 从事专业技能教学工作;第三是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后, 得到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还有就是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合格后取得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职后培养方式的特点是:培养主体主要是中职学校及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师, 培养类型的选择都是针对学校的具体需要以及社会需求, 这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来决定。有学者称之为“补偿培养”, 即对现有教师进行培养。

2. 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建议

(1) 发挥高校师资培养功能, 加强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我国的中职教师师资 (以下简称“职教师资”) 培养基地有教育部重点支持的52所高等技术师范院校, 此外, 还有各省市几百所高职院校。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高校的职教师资培养功能, 利用其优势, 在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发挥积极作用。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从最根本的职教师范本科生的培养做起, 把培养计划贯穿于职教师资的整个职业生涯。高校应该加强与中职学校的联系, 结成伙伴关系, 在课程设计、培养模式、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根据需要重新设计和整合;探求“职前”和“职后”一体化培养的策略和制度, 使高校职教师资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中职学校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2)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和引进机制。中职学校要紧紧依托职教师资培训培养基地,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 对在职教师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 使在职教师的培训常态化和理性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突出重点, 重点对接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侧重中职学校高布点率专业, 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满足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 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要。我校与江苏省高校及一些当地大中型企业联手, 建立了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 实现专业化发展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平台。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课程改革的方向, 使“双师型”教师培训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在从企业引进“双师型”兼职教师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好人才质量关, 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教学工作能力和熟练的操作能力。为了使从企业引进的“双师型”兼职教师能够安心职教工作, 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兼职教师的保障机制, 为其提供保障。

(3)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 坚持生产实习制度。专业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在校内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专业教师“双师型”培养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 促进“双师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指导能力的提高。我校就是始终坚持要求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学校实训基地参加生产锻炼, 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 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实习规划, 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将“双师型”实习教师安排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车间岗位, 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这不但确保了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够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而且扎实地推动了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和成长。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篇3

【关键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双师型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53-02

“双师型”教师是指拥有讲师以上的教师资格证书和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老师。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中职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不是特别感兴趣,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务必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这就需要老师也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不但懂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懂得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任何一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多寡,会直接影响此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直接影响此专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壮大的关键。

下面就学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以下简称电子专业),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总结如下:

一、师徒结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遵循师德为先,学生为本,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能够挖掘学生潜质,发挥学生特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很多青年教师刚进职业学校时,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还不够了解。为了发扬以老带新的優良传统,提高青年教师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业务水平。电子专业从2012年开始,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迅速成长的平台,师徒结对,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双师型”骨干教师或教学名师的指导带动下快速成长。电子专业对每年引进来的青年教师,都会安排教学名师或“双师型”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制定师徒结对职责,并且给导师颁发聘书。

规定青年教师的职责: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每月向导师汇报教育教学反思一次。每月至少随堂听导师的课4节以上。每学期在导师指导下,上1节电子专业的公开课。每学期撰写1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文章。自觉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三年内考取1本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三年内到企业实习三个月以上。三年内能独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等。

规定师傅的职责:对青年教师进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学观的培训和指导,增强青年教师爱校、爱教、爱生的情感,促进青年教师成为德、才、能兼备的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引导青年教师向先进的党组织靠拢。每月对青年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PPT、学生学案等教学基本功进行指导。每月至少听青年教师随堂课2节。每月检查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教育教学反思笔记一次。热情解答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业务竞赛、论文撰写、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等进行指导。

师徒结对时间周期为三年,通过三年的师徒结对。青年教师能够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因材施教。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再把总结升华的经验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来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学能力。逐步成长为一名善于担当有作为的职业教师。

二、校本培训,让青年教师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职业教育务必以学生的能力为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想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青年教师务必要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校本培训,让青年教师考取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电子专业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分三步走:

第一步,师徒结对。

青年教师一进学校,我们电子部就安排相关的教学名师或“双师型”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间里,一有空就可以到师傅的教学班级里和师傅的学生一起学习。因为师傅经常带考证班或带学生参加全校、全市、全区的技能大赛的培训。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电子专业技能。

第二步,派出去。

很多青年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就到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因此,缺乏行业背景,缺乏企业实践的一些经验。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根源。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正因为如此,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安排青年教师到电子产业园区的企业挂职锻炼。让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第三步,请进来。

青年教师的成长,还要结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邀请企业专家或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集中培训,建立一个人人学习的空间,给青年教师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让青年教师懂得我们的专业教学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要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对电子专业的发展将会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通过校本培训以后,还要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等级中级以上技能的考核。

三、构建名师工作室,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青年教师会碰到很多教学难题,比如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意志薄弱,有畏难情绪。如何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电子专业有一个好的机构来引导青年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懂得用科学的态度去反思、去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部构建了马昌媚、罗虹冰两个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既是一个开放的教研工作组织,同时也是一种面向教学、实训、科研一体,校本教材开发的工作模式。工作室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工作室。主要引领职业教育的教师认真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人才培养的模式、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校企合作双方联动的途径。承担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及时对职业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的分析与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中职名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引领示范、辐射指导作用,进而带动北海市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感染师生,做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马昌媚、罗虹冰名师工作室精神:阳光、分享、丰富、惠益。

两位名师分别对电子部全体教师和全校教师,进行了“乐观向上 爱岗敬业”等师德师风和教师礼仪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培训。通过两位名师与老师们分享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激励了很多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热情。通过这样历练后的青年教师才能够“站得稳讲台,找得准市场,做得了项目”。

总之,电子专业对青年教师的“双师型”培养是通过师徒结对、校本培训和名师引领三个途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青年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从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基本功开始学习提高。通过校本集中培训,让青年教师考取电子专业相应的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通过名师引领,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等综合能力,从而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并且成为电子专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

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篇4

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的为了加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提高数控技术部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性教学能力,改善现有专业师资的知识结构,通过两年的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门类相对齐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特制定本方案。

二、进修的内容和目标

1.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及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2.专业技能: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与方法,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数控加工设备操作、维护、调试及维修能力,培养教师的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3.教学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技能,实施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实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学与创业、学业与就业的衔接一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项目教学。

三、进修的对象

从事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积极鼓励基础理论课教师参加相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教辅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

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定期安排数控技术应用部专业理论及实训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在相应专业技术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培训方式:(1)脱产:根据学科需要,自我报名,由学校研究确定;(2)业余时间到企业投师学习,自我进修、考证:1年。

五、培训项目

1.数控加工中心

CAD/CAM(MasterCAM或Cimitron或PRO/E)数控编程、加工中心操作培训。掌握加工中心的加工技术,并具备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考取高级工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2.数控铣加工培训

掌握计算机辅助编程及各种表面和配合件的加工。考取高级工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3.PLC技术及应用培训

了解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功能,掌握PLC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设计梯形图,应用PLC技术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及装接、调试。考取高级工或以上证书。

4.数控机床维修技术(系统不限)培训

(以西门子系统为例)S7-300可编辑控制器和STEP7软件、840D/810D数控系统结构、调整和维修菜单、系统备份、系统配置、系统调整、报警文本制作、故障排除。

5.其他

普通车工、普通车床维修、电焊工(压力容器)、服装设计、服装CAD、电子电工等学校所开中、高职相关专业工种。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能对学生进行相应工种中级工以上技能培训。

六、推进措施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进修人员的推荐安排、验收考核和奖励的认定。

2.进修人员的确定,实行自愿报名和小组审定相结合。

3.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选定培训项目。校级中层、数控部分管教学工作主任、学科教研组长要带头参加一个项目的培训。

4.教学、学生管理一条线要为进修人员提供方便,尤其对业余时间进修的更要予以扶持。

5.经费补助。学校指定参培的,学校报销交通费和培训费,住勤伙补每天15元,其余自理;业余自学进修的,对学成者分专业补助:数控维修、数控模具,学成一个补助300元,其余的补100元。

七、进修成果的验收和奖励

1.数控专业部聘请校内外专家成立考核验收小组。一验证书;二考查技能;三听教学反映。验收过关,即按“双师型”教师或教学能手待遇兑现经济和政治待遇。

2.对学成人员视教学和工作实绩破格推荐晋级或低职高聘。

4.对于不参加进修或进修效果未达标的人员,一年内,实行黄牌警告,职称低聘一级;两年内不参加培训的,停发补助和职称工资;三年内仍不参加学习的实施待岗,进修,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辞退。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篇5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立足我校实际,全面贯彻“修身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我系积极落实“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扎实、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我系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1. 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从高职院校来看,对这一概念就有着很多的表述。综合这些概念,我认为机电系的“双师”必须是既能掌握专业技能(技能要与社会接轨,时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和实用的技术,同时需具有良好品德,能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后面一条更为重要。

这一目标有这样两种含义:第一,机电系的“双师”是“认人不认证”,即对教师有多少专业资格证书并不看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检验是否真正具备了“双师”的能力。第二,让机电系教师都持有这种观念,一方面促使教师不要为了证书而学,而是为了丰富自身而学,杜绝伪“双师”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激励青年教师,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环境。撇开证书和职称的束缚,尽最大可能体现出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用人机制。

2.引进校外兼职教师

应该说聘请兼职教师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我系专业多、学生多、专任教师少,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我系选择从校外引进兼职人员。兼职人员一般都是外校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理论上说他们都有着较高的素质。可实际上很多兼职教师都抱着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甚至有的及其不负责任。增大了学校教学成本,但收获却不是很理想,这一方面是我系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如何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我系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我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确保兼职教师也是“真双师”:

(1)兼职教师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认真备课、授课和批改作业,并且系部要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两周)。

(2)系部要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的督导、检查与评估,要经常走进教师听兼职教师授课。

(3)开辟学生评兼职教师专业通道,同时要大规模向学生发放兼职教师调查表(每月最低一次),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

(4)系部要建立兼职教师业务档案。

(5)每学期系部要对兼职教师进行两次教学测评,对教学效果差,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予以解聘。3.与企业联合培养

我系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我系积极联系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一年多时间来,我系先后与江苏容天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常州特斯克精密注塑有限公司、万邦名都4S店、常州凯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一些师傅和我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我系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厂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4.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奖惩机制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在学校给予奖励的基础上,系部根据实际对教师也要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系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3)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推荐。

(4)鼓励教师自学,获取职业技能资格。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获得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对这部分教师要加大奖励幅度。

(5)对于一些只有相应资格证书而没有真正能力的“伪双师”,一经发现,在其未达到要求时,不再安排其课程并且不再享有系部任何福利。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篇6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用人机制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企业需要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师,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才能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现在旅游行业发展非常好,需要很多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因此高校教师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力保障。

我国地方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人才不足,己成为制约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阻碍。高校所需的旅游专业教学人才不单是理论知识丰富的,在实践经验、实际操作中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实际上,许多高校在编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上缺乏。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培养一批合格的“双师型”旅游管理教师,促进旅游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双师型”教师基本内涵有二点:一是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认为教师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简言之,“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一、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能力分析

在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教师是否符合“双师型”教师一般通过旅游科研能力、旅游实践指导能力以及旅游教学能力三部分判定。以教师所具有的“双师型”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进行划分,可将“双师型”教师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一)旅游管理专业初级“双师型”教师能力

初级“双师型”教师,首先,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旅游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获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且获得了助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胜任一门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能力。其次,具有自主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方面取得了初级导游证或以上的技术职称。最后,参与过旅游实践活动、实训技能训练,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实训指导能力,并指导过一轮旅游实训活动或者参加与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级“双师型”教师能力

中级“双师型”教师,首先,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旅游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讲师以上职称、具有胜任两门以上专业或基础课教学的能力。其次,具有自主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参与过教学改革,公开发表过关于旅游科学研究且一定水准的研究报告、

学术论文

相关信息

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等。最后,获得中级导游证书,具有两年在企业一线旅游专业的土作经验,或者参与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旅游实践技能训练并获得了合格证书,能够自主设计旅游模拟实训计划、编写旅游实训实习教材的能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高级“双师型”教师能力

高级“双师型”教师,首先,具有系统化、坚实的旅游理论和专业知识,相当丰富的旅游教学经验、实践经验。获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了系统化的教学两门以上专业或基础课教学的能力。其次,可及时一吸收到最新的旅游知识成果并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曾参与过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相关信息

学制视角下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发展再加强高校思政课大班化教学实效性的思考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设计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试论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运用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与设计中学信息课教学方法初探

的研究或出版过关于旅游学且水准较高的.著作。最后,获得高级导游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有两年以上在企业一线旅游专业的土作经验,曾参与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旅游实践技能训练并获得了合格证书。具有高校指导、组织旅游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旅游技能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进行实践创新,指导或编写过旅游学教材,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教学效果显著。

二、旅游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并及时总结反馈学习成果和经验

安排年轻教师每年寒假及暑假到各旅游景点或旅游企业实习。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技术、产品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旅游行业的新趋势、新信息;同时带着旅游专业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工作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要求教师在实习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仔细记录。

(二)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旅游实习基地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充分利用旅游专业实验室,加大多媒体课和模拟实验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所学技能。

(三)到教育部批准的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

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系部应聘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我系年轻教师的教学力一法,教学思路进行指导。

(四)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

应用型本科产学研结合与研究型高校不同,主要是侧重将教学、生产与新利一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上。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提高教师利一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旅游专业应在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力一而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课程中加大学生的综合实训比例过教师的不范和带动,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旅游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应积极引进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利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同时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促进旅游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系通过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结构,适应了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制定激励措施,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首先,学院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院教师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新入职教师以提高教学技能为主,同时通过寒暑假到旅游企业的一线参加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认知能力。

其次,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激励是“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管理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调动教师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篇7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要求,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一职多能,专、兼结合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1]。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更多地偏重于实践性教学,职业院校教师不论是年轻还是年长,都应具有“双师”素质和能力。[2]

1“双师型”教师结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足于市场,结合地方的支柱产业或经济特色,面向生产一线,以强调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理论教学服从于实践教学的模式,将知识教育、能力训练、素质修养等方面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岗位的需要。这正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师提出了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熟练地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双师型”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双师型”队伍建设严峻现实及原因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与内涵中》明确指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合格的比例是50%,而优秀的比例则为70%[3]。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特别是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初见雏形,但在其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来源结构问题、培养培训问题、职务资格问题、兼职教师问题以及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问题等方面,已成为制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3“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与模式

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探讨寻求切实有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乃当务之急。要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强化转变观念、教师培训、建立创业机制、技能大赛、产学研、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加以努力。

3.1 主要培养途径与模式

针对各校不同情况,“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也有所区别,但总体上主要由以下途径:(1)对现有教师加强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2)学校自主进行和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师资培训,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3)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4)安排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5)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高校、国外进修培训;(6)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教师结构;(7)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4]。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多样化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以下八个方面:校本培训模式;自我生成模式;校企嫁接模式;高校培养模式;院校合作模式;区域合作模式;国际交流模式;综合培训模式[5]。

3.2 校企合作培养途径与模式探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解决最有效的途径:采用“走下去”和“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育在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中的主要优势是:通过合作,专业建设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采用有以下途径:(1)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在合作企业担任实训指导教师;(2)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3)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4)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5)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量实例表明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在企业环境中得到了锻炼,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得到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说明在校企合作教育环境中采取措施加快“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4.2 建议

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注意:(1)需要选择行业技术和管理领先的合作企业,使教师处于先进的培养环境,以便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2)教师队伍要实现动态的管理;(3)要建立健全激发教师知识拓展、获取“双师”资格的奖励机制。校企合作是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一条捷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对于其他有效的途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edu.cn.

[2]http://www.tech.net.cn.

[3]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夏昌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试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造就 篇8

概括而言。优秀“双师型”教师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具有持久而稳定的职业动力。职业动力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动机等。优秀“双师型”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育人价值、社会发展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就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热爱教师职业,以振兴职业教育为己任。同时。优秀“双师型”教师具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力图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并且具有积极的职业动机,热爱工作,关心学生,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2.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秀“双师型”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他们熟知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技术,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相关知识转化、渗透、融合,能够通过企业需求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优秀“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他们熟悉专业技术的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能熟练运用职业岗位的主要工具,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和维修能力。优秀“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开发能力,能运用理论研究开发新的工艺。攻克技术难关,努力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秀“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好的素质结构,他们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

3.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能力。优秀“双师型”教师十分重视自我修养,并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他们在教中学、做中学、研究中学。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他们能够与其他教师、师傅一道切磋教学,研究技术,不断汲取他人的长处。优秀“双师型”教师重视自己的专业成长。具有阶段性自我追求目标。他们目标专一,研究深入,能够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寻找到对自己发展的支持。此外优秀“双师型”教师还能够适时调节自己的意志、情感和兴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二、优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1.目标性策略。专业教师成长目标的制定是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的首要任务。成长目标主要包括成长期望和成长规划。专业教师的成长期望包括他们的教学期望、课程期望、技能培训期望、学生就业期望以及教学成果期望等。不仅一般专业教师要制定自己的成长目标,优秀“双师型”教师更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引导教师向技能型转变,成长为“动手型”、“实践型”的“双师型”教师。

2.主动性策略。教师的成长要靠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专业教师应当确定自己对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价值体系,逐步使自己从盲目走向自觉,从偶然走向必然。学校要为专业教师树立学习模仿的榜样,通过“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优秀师徒结对等引领教师进行学习。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自我建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学校要大力搭建专题论坛,组织教师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各抒己见,让教师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弥补自己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不足。

3.培训性策略。学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出国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四新”培训,努力使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现代教育手段、方法得到拓展和提升。要狠抓校企合作,适时安排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努力让专业教师接触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要大力开展诊断性培训,围绕实际问题进行个案诊断培训、同行会诊培训和专家诊断培训,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以技能大赛为载体,要求教师围绕大赛项目,亲身体验,亲自操作,既当教练员,又当陪练员,努力通过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要围绕产学研,有意安排专业教师参与项目建设、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让教师承担产品设计和工艺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促进专业教师尽快向优秀“双师型”教师转变。围绕校本开发。让专业教师系统梳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围绕企业需求,创造性地编写教材、开发课程。

上一篇:学校征文范文800字下一篇:关于文艺个性说说签名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