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精神观后感

2024-10-05

上海工匠精神观后感(共13篇)

上海工匠精神观后感 篇1

心甘情愿做名“工匠”——《工匠精神》读后感

——李新

最近公司党委给每名党员和管理人员发了本亚力克.福奇著,陈劲编译的书《工匠精神》,近日有幸拜读,读罢掩卷,心中感触良多,我被书中精彩纷呈的创业传奇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阐述震撼着,现将感想列出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相信大家对自己人生都有过美好的憧憬,特别是在少年时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都有过很高的理想,但理想和现实总有那么多不如意,我们现在做了一名普通工人,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具有 “匠心”的工人呢?

首先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时候是否会想:反正都是发那么多工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更舒适惬意吗?工作能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改变命运吗?等等……此书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告诉我们,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机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获得,拥有工匠精神无论对自己还是和对企业,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工匠”这个词在中国直到最近还带有轻微贬义,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技术的手艺人,而在美国它是指“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史蒂夫.乔布斯、托马斯.爱迪生以及迪恩.卡门等等;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和职称,但他们十分聪明和专注,能够注重哪些平时在我

们身边容易被忽略的“小玩意儿”利用已有的产品和技术对它们进行再创造,他们成功了,成为世界名人。

在当前的中国,从手机及各类电子产品到汽车、飞机、导弹等尖端技术,西方国家总爱说中国偷了他们的技术,是他们的“山寨”版,通过对《工匠精神》学习,我认为所有这些“成就”是中国工匠辛勤努力的结果,是一种创新和创造,也显示了中国工匠精神的伟大。

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我们公司的乳化生产线刚刚验收,许多新工艺需要我们掌握并改进,许多新设备需要我们了解其性能,发现其不足并加以创新,使我们的生产工艺更加先进、生产设备更加高效,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钻研业务,人人都能成为行业的“工匠”。

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和从事工作的执着,乔布斯曾说:“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企业将会怎样?作为公司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今天我以公司为荣,明天公司以我为荣”,“我是公司中的一员,我应该对公司负责”。如果不作奉献的话,整个公司最终将会失去赢利的机会,受损失的不仅是公司,还有公司的成员,当然也包括自己。所以,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弃那种“混日子”的想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

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也是你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业业圆满完成当前的工作,人生美好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才会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2015.8.26 3

上海工匠精神观后感 篇2

这不仅使人联想到2015年央视新闻播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这个节目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依靠自己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都是从平凡普通的劳动者慢慢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的, 虽然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对精湛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各自的“中国梦”而努力, 凭借的正是传承与钻研、专注与磨砺。

冈隆也恰恰体现了这样的“大国工匠”精神, 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在产品品质上苛求完美, 在售后服务上细致入微。这是在对上海冈隆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然进行专访时, 记者一直能够感受到的。

技术的“拿来主义”

我们知道, 目前国内的自动化物流技术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核心技术并没有被我们掌握。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和发展理念尚处于起步阶段, 用户对于在物流装备的投入上还存在很大的误区, 且资金实力不足, 以至于我国的物流装备制造行业陷入日益加剧的恶性竞争。这又反过来使得物流装备制造企业无心于物流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创新, 而将更多的心思花费在怎样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更多订单以生存下去。这最终引发的恶果是双方的两败俱伤:设备制造商以粗制滥造的低价产品草草交差, 使得售后服务环节遗患无穷;而用户因为买到低劣的设备和服务, 为企业发展制造了绊脚石。

对于这样的现象, 刘总表示令人扼腕。生产一线的多年工作经历使他将工艺看做重中之重, 而技术的不断创新在他看来更是企业发展下去的关键命脉。刘总坦率地说, 只要能研发出新的物流核心技术和产品, 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多年来, 冈隆也正是通过与世界500强日本多家一流尖端物流界企业采取这样的合作方式而不断将日本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的。刘总说, 欧美产品出于对坚固耐用性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比之下, 日系技术追求的则是灵活、实用和近乎严苛的精益求精, 日系企业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和严谨认真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 冈隆乐于在技术上实行“拿来主义”。

当然, 对于受制于技术壁垒多年的中国来说, 技术的“拿来”不可能轻而易举, 也并非和鲁迅先生所批判的“拿来主义”有相同的含义。刘总表示, 进口设备的成本之高让国内用户望而却步, 因此, 不少外资集成商都以采购中国设备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本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战略合作伙伴日本企业, 刘总非常感佩于其为引进日本先进技术而做出的不断努力。因此, 冈隆在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也是倾其全部精力, 不负日本企业的信任。刘总说, 最初冈隆参与的项目中全部使用进口设备, 但是目前已经有大部分来自中国制造、冈隆制造, 这是令人非常骄傲和欣喜的事。冈隆的产品丰富多样, 包括链条式和钢丝绳式堆垛机、输送机、单工位和双工位穿梭车、水平旋转货架以及最新下线的液晶屏输送系统等。这些产品在下线后都要接受日本专家全面和严格的评估, 在最繁重的工况下进行反复的长达10万个小时的连续测试, 最终才能应用到项目中。

日本企业的谨慎严苛和对于信誉的看重是世界闻名的, 他们对于冈隆产品的认可也恰恰说明了冈隆在技术水平上的过人之处。这些都得益于冈隆丰富的经验、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对于世界先进技术的执着追求。刘总表示, 只有拥有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和技术, 才能在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用户的需求时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才能不辱中国“制造大国”之称。冈隆未来仍会倾全部热情以追逐技术进步, 通过自身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 “拿来”国际先进技术, 依靠自主研发将其变为适宜中国土壤的本土化产品,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以助力中国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良性发展。

以服务搏市场

冈隆以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承担起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售后服务环节以来, 也创造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这源于冈隆对企业诚信的看重和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刘总说,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必须把售后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不仅为了寻求与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 更是对自身声誉与口碑的负责。在产品制造环节要讲究诚信, 严格把控质量, 注重工艺细节, 为客户提供有保障的产品;在售后服务环节同样要讲究诚信, 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 把服务做到位, 决不能做卖出产品就完事大吉的“一锤子买卖”。而且, 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都是从卖产品逐渐过渡到卖服务, 服务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搏市场的重要筹码。

刘总告诉记者, 冈隆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在交付客户使用后不出现故障, 更是客户的满意度如何, 是否拥有最好的使用体验。如果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甚至严苛到客户的满意度没有达到95%, 那么冈隆就会做深刻的反思, 思考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如何进行改进。

在售后服务形式和流程上, 冈隆也更加灵活、及时、到位。刘总表示, 虽然在方案设计上依托了日本的世界先进理念, 但是和产品技术一样, 我们在服务环节也更多采取本土化的灵活方式, 及时为客户解决设备维护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以保障客户的生产效率为第一准则, 这也正是冈隆在服务上胜于外资企业之处。

首批“上海工匠”诞生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及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人社局和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攻坚克难、创新超越,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6年起,上海市总工会计划于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首批上海工匠选树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此次在群团改革试点背景下开启的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市总工会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把活动的工作重心和資源更多地放在最普通的职工群众身上,把改革“红利”最大程度地转换成一线职工的“福利”。

在选树过程中,市总工会不拘一格降人才,活动重点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职工群体。参选人群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首次尝试职工自荐的方式,在申工社App上开设了职工个人申报渠道。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有583名职工参与到“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中,其中自荐人数达到142名。

除首次尝试开通个人自荐申报渠道外,市总工会还鼓励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推荐各自行业或所辖领域中的优秀人才,首次变工会系统内部申报选树为向社会组织开放,邀请40个行业协(学)会参与活动。

《工匠精神》读后感 篇4

翻开《工匠精神》这本书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第一段话就在我心中荡起波澜,引发了我久久的沉思。“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这也是我心里的疑惑,我如饥似渴的阅读这本书,渴望在书中寻找到答案。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超过55年都在握寿司,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在日本地位崇高。你看,就是最简简单单的握寿司,只要你专注,全身心投入,并且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你就能获得成功,获得人们的敬重。这就是成功的秘诀,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正的呈现!工作无论大小,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就埋头坚持不懈的专注,把任何事做精了,你就成功了!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孩子们的成长!常常看电视选秀节目,那些深入人心的演出,常常被评委赞扬为“用生命唱歌的歌者”、“用生命舞蹈的舞者”。就像付守永先生,也常被学员称为“用生命演讲的人”。我恍然发现,那些对一件事热爱到生命里的人,常常容易获得成功。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帮助我树立对待生命力的态度,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工作观”。

工作中,一个人把自己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自己做的事上,才会有人把你当回事,对于大部分人想获得的认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事情的质量上,如果你认为别人不认可你而抱怨的话,不如提高自己做事的质量,这样工作上对你的认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人会嘲笑你的梦想,人们嘲笑的是你的能力。“明确目标,把梦想当作信仰。”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梦想,这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而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明确目标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方法来实现它。不要害怕梦想路上的艰难险阻,不要担心没有人为你喝彩,就埋头朝着心头的方向向前冲,终有一天会到达。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之处也在于它并不是反复的向我们传授高深的道理,而是利用了丰富的有趣的论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传达给我们笔者的精神。在丰富的故事中,我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这本书。

每个人也许有很多很多的梦想和野心,为自己的未来设想了很多种可能,为实现梦想制订了许许多多的计划。可是实施起来的时候,难免会东做一下,西做一下,最后一事无成,什么都没做好。书中的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棒:砍掉多余的野心,专心地做一件事,要胜过马马虎虎地做一堆事。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我想我的最大的野心也就是希望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人成才,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工匠精神讨论后感 篇5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古代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近代有苏绣、景德镇陶瓷;现代有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名扬海内外,都少不了“工匠精神”。正是成千上万个工匠的呕心沥血,才使这些品牌享誉全球,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伟大事业。然而,我们的 “工匠精神”还不够多、不够强,只有努力缩小这个差距,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讲利益的人越来越多,讲责任的人越来越少;讲权利的人越来越多,讲成长的人越来越少;讲关系的人越来越多,讲原则的人越来越少!当人们去寻找一份工作时,考虑更多的是这份工作能带给我多少薪水,能带给我多少物质报酬!而不是我能从这份工作中学到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经验?我能学会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的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了解工匠精神,有助于我们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优秀。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机会都来之不易,如果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会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很强,也只能是一个配角而已。我们每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匠;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员工。

我不经在问自己,自己真的很迷茫,我们为什么工作,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未来又在哪里。然而当我正真了解工匠精神后,我才慢慢发现,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与执着。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一份执着、一份品质。这种精神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人有时候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欢自由,喜欢家,因为在家觉得轻松自在不受束缚,于是我们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越是觉得这简直就是再受罪。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对工作不认真,然而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是及其不付责任的体现。只有员工将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才可以把公司造就的充满生机,更具活力。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你才能成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选择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你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你生活的质量。我深刻领会到,使自己由浮躁变为脚踏实地,由随波逐流,循规蹈矩变为积极主动工作,真正把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全心全意履行岗位职责落在实处。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这也是敬业精神的直接表现。不论你的工资是高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披荆斩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讽热嘲,使自己变的强大。用心做事,是一种人生原则,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说实话,在职场中,我也曾有抱怨、有迷茫。然而,当我明白日复一日的抱怨只会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只能使自己处于焦躁、忧郁、惶恐之中,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殊不知“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从今往后,我要改变自己,明确目标、少些抱怨,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在自己岗位上勤劳、敬业、投入全身心奉献的普通工匠!

作为一个销售员,首先,我应该对自己所卖的东西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卖的什么,何谈销售?其次,我要让自己慢慢爱上这份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我更愿意把工作比喻成我的恋人,每天的工作就像是跟自己的恋人谈恋爱一般让人心动、让人倾心,面对每一个顾客,我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正确友好的态度。最后,我要了解顾客的需要,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方面,我要了解顾客的偏好、经济承受范围,顾客的担忧和顾虑是什么、如何解除顾客的顾虑;精神需要方面,我要给予顾客足够的尊重与谅解,不能伤害顾客的自尊心,不能说些带有讽刺、嘲笑意味的言辞,不能做带有鄙视意味的动作。

工匠精神读后感 篇6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报告内容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亚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该书介绍了美国历史上知名的工匠们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以及他们是如何影响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并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作者介绍了美国工匠的杰出代表,及他们通过发明创造改变世界的故事。工匠们往往依靠着对工作的向往和热情,借助着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不断专研,精益求精,最终通过创造的产品影响了整个国家和社会。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每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说真的,总会让人厌烦,觉得没有一点挑战性,慢慢会感觉到累,然后开始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这工作不归我管……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会屡屡发生。可是发生之后,会有更多的麻烦事情等着你来了……作为一个在风驰工作了十几年的我,首先上述情况亲身体会过:认为这不过就是一份工作,无论我是否认真对待,只要不出问题就好,直到昨晚参加了潘总裁的企业的战略文化课程,在日本150年以上企业,竟有3343家,5以上的也有41家,而我们中国百年以上的企业才6家,为什么他们的企业能够生存这么久,而我们却不行,潘总说,日本人非常重视本业,他们职场上用的最多词是本分,视诚信为生命,在技艺上追求极致的完美,他们视不量品质为莫大的耻辱,我想归根结底,他们有种骨子里的匠人精神,通过这本书和昨晚的课程感觉受益匪浅,真的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因为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才能保持自己心态年轻,心情愉悦;把设备运行管理做好了,才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导自己向价值型员工升华,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我认为“工匠精神”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也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人的内心简单了就会快乐,专一了就会强大。每个员工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才能让我们的公司更上一层楼,让风驰公司成为百年企业不再是一个梦想。

切莫坐论“工匠精神” 篇7

在年轻人那里, 还有一个更富有时代感的词语———“极客”。“极客”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崇尚科技、自由和创造力, 以创新、技术和时尚为生命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也是一群“工匠”。何为“工匠精神”, 有人说, 就是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高到99.99%, 其利虽微, 却长久造福于世。

当“工匠精神”从纪录片、媒体报道里走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不只是一个曾被遗忘词语的“命运”转折, 更像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一年多来, 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和时代意义都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工匠精神”背后是精致的产品、匠人平和的心境以及追求极致的时代气质。

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要看到这种转身是艰难的、需要时间的。无论我们用何种气势磅礴的语气坐而论道, 都不会让社会一夜之间凭空出现许多“大国工匠”。一切对“工匠精神”做过于乐观评估的人都该理性起来。缺乏这种理性, 我们无法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尤其是成为年轻人的行动路标。

一项对1794名15至36岁年轻人进行的调查显示, 95%的受访青年表示钦佩能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但佩服归佩服, 行动起来就难多了。调查同样显示, 大约超过70%的人会以现实为重, 把“工匠精神”当作一种“云中”的理想。时代有浮躁的一面, 在热衷寻找风口、做“网红”的背景下, 这种浮躁本能地推动年轻人寻找现实的安全感, 房子、车子、票子成了很多人内心的“稳定器”。

因此, 尽管“工匠精神”理应是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气质的重要元素, 但绝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内在追求。毫无疑问, 不激活年轻人追求极致的内心, “工匠精神”将可能只是浪漫的传说。

要点燃这种专注力, 教育是最好的助燃剂。教育者要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工匠精神”不仅是工匠所追寻的精神高度, 同样是教育者追求的育人力量。有个看似贬义的词———“教书匠”, 说的就是教师和“工匠精神”的天然联系。教育者的“工匠精神”意味着热爱与专注。这种精神不是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去雕琢, 而是倡导专注于教育的静气, 在育人的实践中实现对“技”的超越。技近乎道, 大道无形。唯有如此, 育人才能获得更圆融的效果。同时, 追求极致的“教书匠”本身是一种气场, 无形中具有示范意义, 传递着行胜于言的力量。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工匠精神”听起来浪漫, 那些在媒体里闪烁的故事更是以一种“惊艳”的姿态打动我们。如何传播这些故事是媒体的事情, 要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代风气, 就不是那么浪漫了。大家其实明白, 无论是故宫修补文物的匠人还是制作宣纸的手艺人, 靠的都是个人的自觉, 才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而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德国或者日本的“工匠精神”, 显然是一种群体性的选择。这种选择有个体的因素, 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风气的认可和制度的保障。因此, 教育要参与培育新的社会风气, 建设新的制度。为从坐论“工匠精神”到自觉践行“工匠精神”的转身准备制度养料, 进而使其发酵成如同空气一般自然存在的国民素质、民族精神。

当然, 我们还必须直面一个问题: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回馈是什么?无疑有荣耀, 有认同, 也有清贫与寂寞。有报道说, 航空“手艺人”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 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但这种手艺在过去并没有让他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这无疑让人遗憾。但教育要传递新的信念, 社会也要有力地回应这种信念, 要让年轻人清楚, 这种遗憾正慢慢地成为历史。时代正在艰难转身, 风向已经改变, 是时候俯下身子, 做一个专注的“工匠”或“极客”, 发现和创造美好, 服务他人, 推动社会创新和进步了。

传承工匠精神读后感 篇8

刚读这本书也没觉得写的有多好,却有一种让人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的的魔力。直到读完之后,我立刻明悟了许多,也许它并不深奥,中间的故事却直入主题。

何为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理念。它是一种执着,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忽然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工作?用什么态度工作?结果如何?原来我们只是为了每个月的工资工作,一直在敷衍,最后导致抱怨。我们一直碌碌无为。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这种工匠精神是我们一直缺少的。这是一种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

只有我们员工将企业当做我们自己的事业来做,当自己的家,才能造就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企业。

《工匠精神》读后感心得 篇9

《工匠精神》这本书的前半 篇章阐述的观点和理念我比较认同,同样的一件工作有不同的人去干,创造的价值就会截然不同。工匠精神我个人认为就是把责任、执着、信念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有过这么一句话:“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是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我目前在汽车市场部担任收费员一职,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岗位,干的都是一些比较繁琐,细小的工作。虽然我们工作的目的说的委婉一点是为维持生活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及愿景,直白一点儿说就是挣钱。我想说的是从入职工作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态就没有摆到正确的位置,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做了金钱的奴隶,每天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平淡淡的工作唯一结果就是被淘汰。

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动力。我们要明白商业的本质就是结果交换,薪资也是在为你工作的结果,为你的岗位职责、为你所创造的价值付薪,所以我们只要扎扎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端正我们的心态,不要以一个外人、一个打工人的心态工作,积极进取,总会有达成目标,成功的那一天。

结合此次334项目在公司开始新的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以结果求生存,靠结果求发展,334项目在老师的辅导下已经在我们工作中落地扎根,现在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融会贯通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

用“工匠精神”擦亮“中国品牌” 篇10

2015年春节期间, 国人到国外爆买马桶盖事件, 深深刺痛了中国制造业的神经。不少人心存疑问:小小一个马桶盖, 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算什么, 至于众人跑到国外去买吗?

究其原因大概复杂得很, 但有一条毋庸置疑:中国品牌还不够响亮, 消费者缺乏更多了解和信心。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国制造业提出的新期望。

对此,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工匠精神”在如今大工业的时代, 是要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的理念。“在生产到成品的过程中, 你的产品和生产过程都应该有那种工匠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如果没有工匠精神, 马桶盖事件不可以杜绝。只有具有了工匠精神, 我觉得马桶盖的事件才可能不会发生”。

小小一个马桶盖, 折射出的是中国制造的品牌现状。

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在“量”上, 如今强调的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 让中国制造也拥有响当当的品牌形象。

转型升级的良机

据统计, 近四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以上, 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达到1.2万亿人民币, 2015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168亿美元, 全年中国人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

但对于13亿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品牌的地位很不相称, 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公布的2015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中国仅有31个品牌入选, 排在第五位, 与排在第一位、228个品牌入选的美国相距甚远。

品牌发展不足很大成程度上催生了我国产品市场的怪圈, 即企业供给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形成了“品牌质量差→低质低价形象→中高端需求转移→供给质量提升动力不足→品牌质量差”的非良性循环。

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赵萍看来,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体量上的大国, 但是低层次的产品不能撑起一个制造强国。实际上, 我国过剩的产能既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到国外竞争力也不强。只有转型升级, 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建设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 生产成本增加、产业利润降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等因素, 始终冲击着各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事实证明, 只有品牌化经营与战略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者减少外部因素对于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在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光明食品 (集团) 有限公司副总裁葛俊杰看来, 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信誉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是实现和创造企业价值的核心能力。

他指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品牌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企业品牌建设已成为抢占国际市场、配置全球资源、带动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时刻, 将品牌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无疑是对建设者们最好的鼓舞。对于中国制造来说, 只有坚持不懈做好细节, 提升工作品质, 创新生产能力, 才能与世界同步!

中国品牌的挑战

然而,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浮躁, 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 主要依赖硬投资 (投项目、投设备、投硬件) 拉动经济增长, 造成资金盲目投入、重复建设, 导致产能过剩。大量低端的、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 恶性低价竞争。而对企业品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建设的关注不够、投入不足, 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大大削弱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风险。

如果企业品牌经营能力不强, 品牌保护意识薄弱, 那么, 品牌资源的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

部分企业缺乏正确的品牌战略理念, 品牌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据葛俊杰介绍,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 在长期发展中培育了许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和“中华老字号”品牌, 但由于不善于品牌经营, 渐渐被市场所遗忘。

同时, 一些企业在受到假冒仿冒产品不法侵害时, 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 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育起来的品牌优势丧失。还有一些企业海外商标注册不及时, 知名商标被他人抢注的情况屡屡发生。

在国家层面, 国家和政府对企业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企业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目前在立法、执法、司法环节上还不到位, 加上部分企业品牌保护意识不强, 尤其是海外品牌保护形势严峻, 我国知名品牌在海外被侵权、被冒用的事件屡有发生。同时, 由于在司法程序上主张原告举证, 导致原告维权成本过高, 久拖不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给企业和国家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 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此外, 葛俊杰指出, 制约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影响了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长期投入。

据他介绍, 目前, 对国有企业的评价机制仍然沿用了以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为核心的传统指标体系, 而品牌建设投入和成效难以用传统和即期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衡量, 造成国有企业对品牌建设的动力不足。

中国制造的未来

“当前, 中国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服务甚至是业态都有升级的要求。为此, 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商业模式的转型, 一方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 借用全球化的产业平台, 利用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进行全球制造和全球销售”, 葛俊杰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对于品牌建设, 他指出, 纵观中外大国崛起的历史, 普遍遵循着先产业崛起, 接着金融崛起, 然后品牌文化崛起的过程。品牌和文化竞争是国家竞争的终极形态。正如我们通过苹果、可口可乐了解美国, 通过宝马、奔驰了解德国, 通过丰田、索尼了解日本。未来中国要从世界经济大国转化为世界经济强国, 从全球贸易大国转化为全球贸易强国, 需要有一批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支撑。

为此, 他建议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 将加强中国品牌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尽快制定、出台中国品牌建设战略纲要和指导意见。

对此,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则特别指出, 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 应把培育中国品牌、扩大中国品牌知名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支持和引导更多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 输出优势产能, 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

同时, 切实转变品牌理念, 营造有利于品牌建设的生态环境。国家和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 转变以往片面重视硬件投入, 忽视软实力培育的发展理念, 真正将品牌建设作为企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不断增强品牌建设意识和品牌建设能力。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将品牌建设相关行业及企业,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建设支持品牌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品牌创意机构、品牌中介机构、品牌服务机构、品牌培育机构, 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品牌建设机构, 凝聚社会各方力量, 共同营造有利于品牌建设的生态环境。

在知识产权、品牌法治环境方面, 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健全品牌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切实保护企业品牌等知识产权, 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品牌商标、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加大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力度, 为品牌产品和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保护品牌, 尤其是开展品牌国际保护的指导和帮助。

葛俊杰指出, 品牌建设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 培育一个基业长青的品牌, 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持续投入, 需要企业家的坚持、坚守、专注、专一, 需要工匠精神。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这一过程更为不易。

他也希望, 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制订科学、系统、全面的国有企业评价体系, 将品牌投入纳入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将品牌建设列入对国有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评价指标, 鼓励企业长期投入、持之以恒。

研究出台鼓励政策, 支持企业建设自有品牌, 特别对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品牌建设, 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开展品牌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学习工匠精神读后感 篇11

每个行业,都有一种灵魂,叫“工匠精神”,那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那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12年前,一个充满阳光和刚毅的男孩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与憧憬自荐到和平二校工作。他说:“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一定会将所有的爱献给我的学生,就一定要全身心的将自己扑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如工匠般,精心培养每一名学生。”他将一颗炙热的爱心献给孩子,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忱浇灌着教坛,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的耕耘,他就是青年党员王智。

通过十余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及各方面工作的出色表现,他现已走上学校中层领导岗位,但依然坚持一线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保持着固有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和平二校为沈阳市英语教研基地校,承担了辽宁省农村教师跟岗培训工作,沈阳市郊区青年教师提升培训等工作。同时和平二校也肩负着全市英语教学科研与实践等多项任务。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和平区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大练兵团队,在沈阳市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作为全国英语名师的他,更没有忘记要扩大自己的能力辐射面。他积极参与省市区各级各类的送教下乡活动。他参加了和平区教育局举办了“走进沈北、新民手拉手郊区老师,创建城乡联合体”活动。本学年,他走进抚顺和辽中,分别作为沈阳市及和平区的国优课教师进行送教引领工作。他深知自己作为党员,一定事事走在前面,自己在好的环境里受到党的培养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也一定要将自己这些年来总结下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特别是在这方面还较落后的郊区学校的教师。在送教过程中,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老师及学生们的欢迎。当看他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对新的教学方法兴奋的笑容时,他的心中为之一震。送教活动,只是一堂课,如何将让孩子们今后都能得到更高效的教学,只能在教师的身上下功夫。在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他细心为在场教师讲解该课的教学思路与设计方法,并与一同前往的教研员共同回答了困惑在场教师的问题。

短短几年间,他的送教足迹遍布了沈阳周边的郊区县,为那里的学生送上优质的英语课程,同时也为当地的教师送去实效性强的专业培训,他还经常受邀到外省市作教学交流,在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感悟与省内外同行进行切磋中,提高自己的职教水平。

在专业领域,他没有一刻停止过脚步。与时俱进是他工作中的一个信条,时代在改变,知识在更新,而不变的,是他对教育教学更严苛的追求。在全国倡导“工匠精神”的今天,他愿静下以来,在教室里,作一名兢兢业业的“工匠”。有了这样的追求,在工作中,他先后获得了CCTV英语风采大赛二等奖;国家、省、市级英语一等优秀课;沈阳市小学英语创新课大赛特等奖,省、市、区小学英语基本功大赛冠军等荣誉。

作为青年党员教师的他,凡事都走在前面。在每次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他坚持做到不走过场,不做表面工作,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做自学笔记,在和平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中,他主动报名参加。由于平时的积累,加之与团队的密切配合,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期在党员与特困户结对子的活动中,他再次毫不犹豫地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千余元给他的帮扶户。当我们知道王老师的做法时,对他的为人更加钦佩了。面对大家的表扬,王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他的确应该照顾。”短短的一句话,却折射出王智老师,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学生面前享有很高的威信,他们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德、修养、学识等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尤其把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可以说,教师的工作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动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王老师不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对每个孩子的人格的尊重上。他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欣赏他们,倾听他们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成功的机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潜能的人。在教学中,王老师努力建立一种合作的、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他抓紧一切时间为各班学生补上落下的课。还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为那些感冒休假的同学开小灶,让他们能跟得上大家的学习进度。一段时间来,经常可以看到有学生不停的往来于英语组,有的老师劝他说,已经可以了,你已经够累了,你还年轻,不要不爱惜身体,以后可以慢慢补。可他却说,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人民”就是学生,只有看到学生们满意的笑脸,我才感到安心和欣慰。

“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只有全身心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爱之愈深,教育效果也愈好。王老师始终坚持“关注关爱每个孩子,让他们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的教育现念,把爱作为打开儿童心灵,理解教育奥秘的钥匙,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给点阳光就会灿烂”。王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他总是满怀热情地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孩子,欣赏优秀的学生,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关爱后进的学生,使每一个孩子都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只要稍作留心,在教室里、办公室里或是校园操场一角,常能看到王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无偿给孩子补课、辅导的身影。他所教年组里有两位同学,因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上面临很大的困难,王老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俩无偿进行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的进步让其家长展开了紧锁的眉头,直夸:“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真是难得呀!”

他时刻督促自己,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身体力行的在工作中渗透着这个光荣的称号。面对着学校的部分特困学生,他深入到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家庭和学习情况,为他们捐钱捐物。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他主动为这些孩子购买学习用品,让他们也能和其它孩子一样有一个快乐的节日,并作为代表,向全校特困生致词,鼓励和鞭策他们虽然现在面临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困难,但老师们都相信只要他们努力,他们都能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精彩的天空。他还了解到有几名学生由于家里困难,家长要打很多份力工,经常要很晚才能接,为了让这些学生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他经常在放学的时候为孩子们准备好方便面,让他们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吃一边询问他们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当天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夜幕笼罩下的教学楼里,四楼英语组的灯常是亮着的。不论是自己学科的知识,就连数学语文孩子们也喜欢向他请教,因为他总给他们亲人的感觉。在他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三年上学期考试中,这些学生的成绩都名列班组前茅。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都要把王老师请到班级,当面感谢。他们孩子的英语成绩和那些在校外补习的孩子一样甚至更好。有些家长会后希望王老师能在假期帮自己的孩子补习,但都补他一一回绝了,因为他感觉通过这一段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他深刻的认识到要让每一个人受惠于社会的发展与成果,不能只让少数人被孤立在外。每一名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他所做的只是一个教育者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每一个教育应有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工匠精神读后感800字 篇12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女教师的辞职信点燃了许多青年职工探索世界的激情。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干事,我常常在想为什么青年职工离职率那么高。细细想来,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精彩有几分与我们相干?多少人是盲目跟随着去看世界?

许多年轻职工总感觉烦躁、不安,其实是因为我们缺少一颗沉淀的心。何为沉淀?从工作表现来看,就是一种不论何时何地,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表现。这种表现或许不能让你立刻成才,但可以保证你会先有一份美好的工作,同时拥有快乐的心情,这样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先做人后做事,先专注后专业,先增值后回报,先沉淀后成才,先有为后有位。”这是工匠精神的五大正念。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所以沉淀的心态对年轻人来说就更难能可贵。那么,如何用沉淀的心态来修炼自身呢?

首先,我们得够自信。信任自己,信任工作。相信只要把工作做好,不论是技能、职称或是职务,就会有好的发展,真正把工作的过程当作是人生经验的积累。

其次,我们得够重视。重视自己,重视工作。经常可以听到许多职工抱怨公司或领导不重视自己的才华,没有给自己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也许我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操作工,但我们应该时刻想到如果我将来要成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或厂长时,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我能做到多少?3#高炉的高级技师许家辉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记得刚进厂时许家辉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炉前工,通过对自己要求严格,许家辉不断的沉淀、成才为全国劳模。

最后,我们得有求知的心态。没有人能随随便成功,越大的成功需要越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并不仅仅是熟悉公司的操作、流程,还需要主动了解更多。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时候,一些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常识,其实就是我们“升级”的契机。

浅议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篇13

那么李克强总理为何要在这样的大会上慎重地提出“工匠精神”?《每日经济新闻》中有一篇题为《不是总理说出来, 我还不知道中国竟然连圆珠笔的头都生产不了!》的报道中写到:“今年1月4日, 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 他举例说, 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 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什么?中国竟然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 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 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如果不是总理李克强说出来, 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据悉, 圆珠笔上的“圆珠”需要高超的技术, 中国有近9成的“圆珠”都是进口的。可想而知中国企业跟国外企业的差距。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距的呢?据资料统计, 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 日本最多, 有3146家, 德国837家, 荷兰222家, 法国196家。为何长寿的百年老店都出现在日本、德国等国家?那是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更为严谨的精神——“工匠精神”!而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往往缺乏这种精神, 不然为何国人对德货、日货赞不绝口、情有独钟?所以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慎重提出并提倡“工匠精神”。

那么何谓“工匠精神”呢?百度百科上对“工匠精神”的词条解释是: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样的解释是有点狭隘的, 我们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不单是体现在产品的打造上, 更应该体现在企业管理和个人工作的方方面面, 概括起来应该是这三个字:“专、精、新”。

“专”, 即专业、专长、专注、专一。对企业而言, 我们在管理上, 特别是产品打造上应该是专业的, 有专长的, 是独树一帜、行业一流的;对个人而言, 我们在工作上应该是专注的、专一的, 是心无旁骛、坚持不懈的。

“精”, 即精心、精细、精致、精品。我们在产品的打造上应该要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 通过精心、精细打造来达到精致, 使之成为精品;我们在企业管理上应该要通过精细化管理, 使企业发展更加卓越。

“新”, 即创新。用创新的手段来提升自我, 形成差异化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

那么, 作为建筑装饰企业中的一员, 我们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呢?

一、思想上要重视。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 其实我公司在很多年前提出的企业管理方针“以人为本, 拓展装饰艺术空间;服务社会, 建造绿色精品工程”以及公司“饰海为家、品诚致远”的“家文化”和中建总公司《中建信条》的核心价值观“品质保障、价值创造”, 与其都是不谋而合的。这次总理慎重提出了, 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上至领导、下至员工, 都应该把企业管理方针、“家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牢记心中, 在全司范围营造认真践行“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二、行动上要践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今年3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 弘扬工匠精神, 勇攀质量高峰, 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 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那么, 从公司层面来说,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我公司为例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我公司在今年的“三会”上, 陈鹏董事长在讲话中强调, 我们今年的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稳”就是苦练内功、夯实基础, 确保企业平稳运营;“进”就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实现企业效益和品质上的新突破。张军国总经理也在行政工作报告中指出, 今年的运营思路:“坚持‘稳增长、调结构、重创新、防风险’的工作导向, 深入推进‘固本强基、稳速增长、提质增效’的工作部署, 以创新为驱动, 继续探索营销模式的新突破;以品质为追求, 持续提升生产履约管理能力;以现代化为目标, 坚定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以需求为导向, 着力提升企业资源品质;以转型为动力, 扎实增强新兴业务发展后劲, 为打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攻坚战而努力奋斗。”既然今年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已经敲定, 在践行“工匠精神”上, 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做专”, 使公司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去过上海太平洋大饭店的人应该对饭店大堂的两根柱子会有印象。这是1988年公司与日方指定的装饰公司通过日本特有的“比武”方式, 各自负责大饭店南休息厅的一根香槟红大理石柱面的施工任务, 谁用时最短、铺贴质量最好、外观效果最佳, 谁就赢得该项目的装饰施工权。最终公司获胜并通过该项目的施工一举成为了国内五星级酒店装饰业务的先行者。随后公司拿下了拉萨瑞吉、杭州西溪悦榕庄、三亚海棠湾凯宾斯基、天津滨海喜来登、青岛涵碧楼、广州西塔四季酒店、珠海长隆横琴湾、上海天御万怡、北京京广中心瑰丽酒店、北京W酒店、成都华尔道夫、武汉世茂希尔顿、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等知名酒店品牌的施工任务。虽然公司施工了很多五星级及以上酒店, 也做了很多“高大新尖特”的高端公建、幕墙、基础设施、高档住宅等类型的地标建筑, 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工程荣誉, 同时在装饰百强和幕墙百强的排名近几年均在前十强行列, 但距离金螳螂等行业标杆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为此公司今年提出了要聚焦装饰主业, “做集团典范, 创行业先锋”, 公司将在做“专”之路上砥砺前行。

二是做“精”, 使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公司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行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去年公司各业务系统已经出台了《标准化管理手册》, 今年仍将会把手册的宣贯和执行纳入各系统的目标责任状中, 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使手册在全司范围的执行全面落地。同时要通过信息化来助推标准化, 加快“两化”融合的进程。但在做“精”上, 我们更应该重视“现场促市场”, 更要加强对品质的坚守, 坚定通过项目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良好的过程履约、优质的服务、优秀的工程质量等来促进我们的市场营销的理念, 为公司赢得更好的口碑和更多的客户。当然, 我们在质量管理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公司今年也制定了“要加强质量管理, 抓样板引路和质量通病整治, 建立质量专家库”等举措来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相信我们将会向社会呈现更多的“绿色精品工程”。

三是做“新”, 使客户获得“水平更高、质量更优”的产品服务。要打造差异化优势。公司报告中已经明确了公司的设计研究院即将进行独立核算运营, 同时要逐步做大创意设计, 提升深化设计创效能力, 加大BIM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实现BIM技术与深化设计联通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即将举办的“互联网+”青年论坛上, 我们也将围绕公司的BIM技术进行主题发言。照明和软装是公司的新兴业务, 在整个装饰集团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应该在做强装饰主业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提升公司照明品牌的影响力, 探索软装“互联网+”经营模式。公司“走出去”的步伐相较而言起步较晚, 但要时刻做好“借船出海”的准备, 稳步开拓海外市场, 使海外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加强科技创新创效。公司要借主编两大行业技术标准之契机, 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放线机器人等多项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我们更要加大对科技创效人员的宣传和奖励, 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典型带动一批人来创新创效。

上一篇:(选用性)大学生自我鉴定参考文下一篇: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