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工匠精神

2024-10-18

中国需要工匠精神(通用9篇)

中国需要工匠精神 篇1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提到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词——“品质革命”。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当前要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

“品质革命”一词的提出,意味着一场提升商品质量,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大幕已经拉开。

把消费者留在国内

前不久,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游客2015年在国外的消费金额达2150亿美元,消费额为全球最高。同时,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822亿人民币。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88亿人民币。

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也显示,2010年至今,赴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增长超过1倍至1.2亿人次,这意味着每10名国际游客中便有1名中国人。

中国人出境旅游人数的猛增,让世界各国惊叹和欣喜。许多国家像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纷纷打出针对中国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连国外机场的海关人员见到中国游客都熟练的用汉语亲切地打招呼。

我们知道,中国人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就是“疯狂购物”。物品包括小到指甲刀大到箱包,从普通的日用品到高档化装品等。据《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透露,购物在中国海外旅游中,尤其是在自由行旅游中占比最大,超过5成的花费都用在“疯狂购物”上,比例达55.8%,其次是餐饮,占比10.5%,交通和住宿消费分别占13.1%和9.7%。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在中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包括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和出口大国,但国内游客却千里迢迢到海外购物,却不愿意在本国消费,有的商品明明知道是中国制造,也愿意在境外购买,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商品质量,二是商品差价,三是商品品牌。

首先,商品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如几年前笔者在北京购买了一款当时最优质的日本尼康数码相机。之后,买了同型号的锂电池两块,一块是日本原产的,一块是中国深圳产的,经过几年的使用后,深圳产的电池如今已充不上电,影响了相机的使用,而日本产的锂电池依旧没有问题。

其次,国内外产品存在的较高差价,也是国人选择境外购物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税率比较高,特别是指定奢侈品的消费税高;二是国内流通成本高,各种各样的环节过多。而游客去国外购买同类商品就便宜。

第三,国外品牌知名度高。因为国外的品牌产品,历史久远影响力广,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中国自己的品牌少,在世界上也没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即使国外品牌商品价格贵也要购买。

所以,综合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国内内需不振,根源在中国本土销售的商品质量、价格和品牌,与消费者的需求有差距。而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正经历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从有形产品需求向服务消费需求、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性化需求的方向转变。因此,百姓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在海外得到了满足和释放。

那么,如何提升国内商品质量,让消费者在国内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把消费者留在国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

2016年3月,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指对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有人说,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比如,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州桥;现存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木塔;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苏州的古典园林等。这一系列古建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是古人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精湛艺术的完美体现。

进入新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时侯,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匠、瓦匠和铁匠汇集在北京,他们在缺少机械设备和图纸的情况下,不计报酬、不讲索取、加班加点,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建立起了北京的十大建筑,其中包括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这些巧妙的设计、精巧的结构和精湛的建筑艺术,给新中国的北京增添了时代的风采,也充分展示了那代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不愧是新中国的能工巧匠。

当时间进入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那时铁路部门最先进的国产机车,就是在湖南株洲生产的韶山一型电力机车,因机车牵引功率小,故障率高,尤其是在大山深处的崇山峻岭中奔跑时,就是双机牵引列车也经常是走走停停,无法完成繁重的铁路运输。因此,国家不得不花有限的外汇去进口欧洲的电力机车。那时,在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线上奔跑的货运专列,就是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和瑞士联合研制的8K电力机车来担当运输。

之后,经过30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终于迈进了“高铁时代”。高速铁路建设和对原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使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据统计,2015年高铁行驶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今年则有望突破1.8万公里,并已成为高铁里程的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高铁的建设,可以说是凭着脚踏实地、执着专一地“大国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来的优质精品工程。

另外,“工匠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种热爱工作的专注精神,这种精神不分国界和地域。它不仅在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提倡和传承“工匠精神”。

如景色宜人的瑞士,以钟表质量和准确闻名于世,世界上10块手表中有7块是他们制造的。瑞士制作手表有严格的选材标准、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在手表外观、手表灵敏度、走动时的声音等6项指标达标后,还必须至少是80%的制造价值在瑞士完成,才能注上“瑞士制造”。而且,瑞士手表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还为个人定制手表,在2—3周时间即可完成,手表销售到客户手里后,还负责所有在生产上造成的任何暇庛。所以,数个世纪以来,瑞士钟表师以追求完美及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表的精心打磨,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瑞士钟表业。

由此,通过以上这些实例也可以说,工匠精神就是热爱你所做的工作和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培育“工匠精神”,推动“品质革命”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国内庞大的市场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因此,发扬“工匠精神”进行技术创新,踏实务实打好“品质革命”这场攻坚战,是解决高端产品核心技术问题,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的有效途径。

如成立于1995年12月的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是在沈阳原有三大机床厂基础上重组建成。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靠着一股担当、责任和韧劲,靠着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的拼劲,他们研制的轨道梁加工生产线等数控机床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成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

前几年,沈阳机床还开发出了全新的智能、互联产品的数控系统——“I5”数控系统,该系统的技术能力,甚至走在了德国工业4.0的前面。

今年第1季度,I5智能数控机床出货近3000台,同时新增订单1.2万台。这是世界上第1个智能、互联数控系统,是中国产业升级宏大背景下,具有时代启示意义的创新型事件。

另外,推进“品质革命”,需要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产品,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精益求精。只有每个人都发扬“工匠精神”,抓住每个细节,抓住每次机会,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

如许多中青年创业家,几年前在广东佛山创办自己的工厂,制造廉价电风扇等电器产品。随着企业的逐渐壮大,也开始涉足制造业,为家电品牌生产零部件。后来,由于看到了不断扩大的机器人市场,他们在这几年投身于新兴的机器人世界。如今,他们从供应商瑞典跨国集团ABB进口机械臂,然后销售给中国制造企业,并帮助把机械臂集成至客户的生产线。而集成安装生产线就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业务。

又比如,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看准市场摸清客户需求,其生产的鲜艳绿色涂装机器人比瑞典ABB、德国库卡和日本川崎重工等跨国公司的产品便宜20%—30%,而且,质量毫不逊色,受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专家的认可。

由此,从这些实例看出,要推动“品质革命”,一要靠改革;二要靠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要靠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四要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五要靠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六要靠强化监管,严打假冒伪劣商品。

总之,“工匠精神”是“品质革命”的坚实基础和发展要求,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动力源泉。只有每个人都坚持“工匠精神”,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才能使中国工业的产品迈入中高端,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需要工匠精神 篇2

扶贫攻坚需要有股“工匠精神”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职业,各类手工匠人用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涂抹色彩,“工匠精神”由此而生。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在当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扶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的扶贫干部也需要有股工匠精神,力求做到“求精、严谨、敬业”,使扶贫更加精准,工作更加严谨,干劲更加充足。扶贫攻坚,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天下大事,莫作于细”,扶贫亦是如此。在过去扶贫中存在许多粗放问题,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大水“漫灌”现象严重,制约了扶贫成果的进一步扩大,精准扶贫,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要牢牢把握“精准”这个尺度,深耕细作,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要在准确摸清贫困人口底数,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对各种扶贫措施、项目和资金落实、落细。对条件较差、基础较弱的贫困户更要有啃“硬骨头”的决心,加大帮扶力度,多用切实可行的好思路、好办法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致富脱贫的能力。扶贫攻坚,需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当前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工作杂,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扶贫“工匠”们一丝不苟,追求细节,真正深入群众,深入扶贫一线,走访调研,摸透村情,了解民意,听取真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最终以工匠“绣花”的真功夫,绣出“档卡清晰完善、收入逐年提高、群众笑脸洋溢”的美丽脱贫画卷。扶贫攻坚,需要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现如今,距离的脱贫目标还有不到4年的时间,扶贫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一个扶贫干部卯足破釜沉舟的干劲,拿出铁杵成针的耐性,挥洒汗水,甩开膀子,放手一搏,不能遇见事情就躲,碰到困难就逃。要绞尽脑汁想办法、搞谋划、出点子,发展产业,落实政策,开展培训,改善环境,没啥想啥,缺啥干啥,让扶贫件件有落实,让扶贫个个有回音,让实打实的扶贫举措落地、生根、成长、开花,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扶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每一位扶贫干部发扬“工匠精神”,坚持“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用心匠造,认真打磨出从“扶贫”到“脱贫”最优质、最“精准”的作品。(李文钊)

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 篇3

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内心执着而笃定,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产品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这种对工作的痴迷以及精益求精应该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不仅企业需要“工匠精神”,教师同样需要坚守、践行这种精神。

践行“工匠精神”要在工作推进上专注于专业。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是个高中学历的农民工,23年来,他一心扑在铁路接触网领域,创新施工方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其著作成为职工职业技能教育教材和实用型工具书。成就事业需要一份专注,专注于岗位,专注于工作,专注于职责。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高效。教师具备了像巨晓林那样的“工匠精神”,就会心中时刻装着岗位与工作,清醒地认识到岗位就是责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而是抓质量,提效率,重品质。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庾南,58年躬耕三尺讲台,坚持开展教学科研,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在她指导下成立的“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李庾南实验学校”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教师和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付出的是心血,产出的是精品。

践行“工匠精神”要在工作落实上持之以恒。铸造导弹舱体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9年以来,他只做了一件事——为导弹铸造“外衣”。一生只干一件事,干好一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坚持、坚韧是成事之基。教师具备“工匠精神”,就会在岗位上默默坚守,耐住寂寞、稳住心神、经住诱惑,“咬定青山不放松”。山东省“美德人物”特等奖获得者王绍山、贾翠珍夫妇,一对夫妻,两个山头,各自撑起一所学校。面对大城市的就业机会,他们选择了深山;面对刚满月的女儿,他们选择了学生;面对渴望知识的山里娃,他们约定在此坚守一生。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从晨曦到晚霞,从青丝到白发,不离不弃,无悔坚守,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融入时代大潮。

践行“工匠精神”要在工作标准上追求极致。木雕大师高应美雕琢不足十平方米的六扇格子门,用了17年时间。其作品工艺高超、构图精美,被誉为稀世珍品。追求极致,是一种对完美境界的孜孜以求,表现为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教师具备了“工匠精神”,就会调整对工作的看法,把教育当作事业去追求,全心全意地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60年呕心沥血,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奉献给基础教育事业。她桃李满天下,其课堂堂堂都是“示范课”,节节都是“精品课”,却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样的感慨,体现了一位大师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昭示着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

和普通工匠、教师不同的是,大师级工匠、教师有匠心而无匠气,他们立坚韧不拔之志,执着而不固执,在专业上融会贯通,在技术上追求极致,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是灵魂的雕刻师,一位大师级教师不会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而是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发扬“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教师既要有“登高”“行远”的目标,又要抓住根本,打好基础,注意层次,循序渐进。

我们亦需要工匠精神 篇4

季节的春天已经来临,工程机械行业亦将从这个春天再次扬帆起航。

当原本火热的市场遭受多年的寒冬,当一切营销模式都不能改变市场现状,当一些微小型企业在持续多年的艰难中选择离开,我们不尽要问,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工程机械行业又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和文化?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后,首提“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使人耳目一新,成为两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除了“工匠精神”新提法受热议外,该词汇还充满传统色彩,富含开创性意象。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事实上,在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后,“工匠精神”一直被制造企业奉为臬圭。众所周知,在过去几年里,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整体遭受了多年寒冬,直面未来,工程机械市场依然充满荆棘。在未来市场容量相对减小,竞争更为残酷的趋势下,工程机械行业同仁已经清醒认识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市场和用户认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常青树,必须得有过硬的产品,不仅要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还得要秉持工匠精神。惟有如此,方能保证生产的每一环节不出差错,造就产品的高品质,并追求更高水平的生产标准。

中国需要工匠精神 篇5

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已然不是前科学时代“作坊式”的个体攻关,而是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工人等共同参与的一项“工程”。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小科学、大科学”演讲,揭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不同的主体参与,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工程特征。这种“工程式”的大科学研究,从我们熟悉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到今天的航天科技,需要参与主体都把自己当作工程活动中的一个“工匠”,在自己负责的节点上精益求精,对工作疏漏保持“零容忍”。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会经过预研、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环节后取得成功。

在长征五号发射工程中,号称火箭“心脏”(发动机)焊接人的高凤林,用一连串数字,完美地呈现了科技创新中的“工匠精神”——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不光是这些数字体现出来的精确,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要经过缜密思考。

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工匠精神” 篇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32-0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的提出,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也指明了培养方向。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看似地位卑微的木匠、建筑工、焊工、车床工等社会职业,如果真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样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贡献。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曾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弘扬“工匠精神”,这是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的基础保障。

什么是“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表现为一种“笨”精神、一种“轴”精神、一种“苦”精神。其内涵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专业敬业、一丝不苟,即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

由此笔者联想到当前技能取向的技术教育范式,一度被奉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圭臬,这种“技能至上”的职教思想已经成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羁绊。“技能至上”让职业教育及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被“物化”和“工具化”。单纯的技能训练掩盖了人的其他一切可贵的才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好像只是为了解决学生眼前的就业和首岗适应性问题,导致学生生命个性缺失,自我发展和创新的后劲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变动的需要,学生精神个体也无以通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能力而提升人生境界。

职业教育在兼顾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目标的教育,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追求。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所说:“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

随着技术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技能已愈来愈走出其狭小的劳动和生产过程,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各个专业背后都隐藏着共通的精髓——工匠的技术精神。它是技术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技术行为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求真精神、务实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实证精神、独立精神、源理精神、求效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等。而这些技术精神的养成既在从事职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更在从事工作实践前的职业教育教学中。

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操守

“职业是可以选择和转变的,但一定要‘做什么像什么。”职业操守是员工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职校生在智力上相差并不大,在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工作效率和业绩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工匠其实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是,工匠其实有着更深远的意蕴,代表着工作职业操守表现出的一种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职业操守在工作上的表现就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品质。这些操守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始终坚持职业操守、以诚信的方式为人处事,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所在。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这种职业操守培养贯穿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也覆盖了全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三、“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

职业教育要引导学生不仅仅是把未来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的工具,也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对待职场工作有四个层次的境界:一是把工作看作领导对职业角色的规范,二是把工作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要求,三是把工作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工作看作幸福快乐的体验。毫无疑问,第四层次是一种职业态度,是职场工作的最高境界。这种态度的表现形式就是职业化。职业化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信念信仰,也是职业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真正的职场职业化,不在于干什么,而在于怎么干。职业学校学生要以此为生,以此为业,养成自觉的职业化意识,良好的职业化素养,高尚的职业化精神,专业的职业化能力,规范的职业化行为。

四、“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契约

职业契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尊重规则的意识,是以团队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念,这从许多优秀企业的管理案例中都可以看到。比如当今企业中盛行的8S现场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学习(Study))管理方式,为企业创设了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职业教育的管理需要引进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把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培养上,把契约精神融入学校管理中,以“寝位”打造个性人,以“餐位”打造文明人,以“学位”打造文化人,以“工位”打造技能人,以“岗位”打造职业人,促使学生养成讲究秩序、尊重规则的行为规范和互信、守诺、奉献、宽容的契约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

《南方周末》评论员文章《深植根基,方有工匠精神》,就“工匠精神”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就像日本与德国一样,告别粗鄙时代,要经历管理与教育的双重革新。

二战后,日本企业界在美国质量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的全心协助下,迅速提高了日本制造的质量,取得经济奇迹。这种管理变革不会凭空诞生,源自人的意愿、视野与学习能力,教育显然更为根本。

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不职业,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状况,广泛存在。为了争抢经费,各种中专和大专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学科设置,以提高学校行政等级。为了分数,除了极少数可以兼顾的学生,家长不得不让孩子逐渐放弃手工与兴趣,放弃生活教育与人格磨砺,进入刷题式学习。

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粗鄙状态。树大者根必深。只有改变这样的现状,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报业转型需要重拾“工匠精神” 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核心竞争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新媒体对报业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内容制作的唯一性和传播的垄断渠道被瓦解,这给报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生产的新闻看的人少了。大量的受众群体涌入不收费的社交媒体、新媒体,并成为其中的内容制作者和传播者。现实摆在面前,纸媒纷纷提出转型,却在报业寒意陡升之时,效果不彰。原因何在?恰恰是因为各类转型看似如火如荼,实则是因为根本上放弃了新闻的“工匠精神”。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工匠精神”一词,让人耳目一新。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也是时代的呼唤,时代需要各行各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个专有名词,德国和日本是最具“工匠精神”的两个国家,前者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着标准、精准、专注以及实用的工匠精神内核;而后者在几百年的发展中,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职人文化,经过几百年几代人的传承,催生了现有的“完美和极致”的管理模型。而中国,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出现了“工”的社会分工,其匠籍制度,保证了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是首屈一指的手工业制造大国。从《庄子》的庖丁解牛,到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以及出土的丝绸瓷器等,中国工匠精神可见一斑。

中国的报业从诞生之初就以对新闻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承载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专业,敬业,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新闻作品为目标,这样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中国报业最初的辉煌。

中国报业走过了大繁荣大发展,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规模的扩大,但这种大繁荣与大发展,也带来了报业的“先天不足”,长时间社会定位、专业定位、产业定位不够清晰,并逐渐有了浮躁之风,与精益求精的新闻“工匠精神”渐行渐远。因此,在新媒体的压力下,传统媒体更应该找回“工匠精神”,对新闻“工匠精神”的坚守反映了中国报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现实需求。

二、“工匠精神“能为纸媒转型带来什么?

(一)重拾核心竞争力

从“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到“信息服务为王”、“平台为王”等等,纸媒在转型过程中,从内容的独家生产者,变成了互联网新媒体的追随者,甚至是跟风恶炒者。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女江西逃饭”、“霸气媳妇掀翻饭桌”等网贴突然成为热门话题。不少纸媒为了“拼速度、抢关注”,做了转载和评论。但现实打脸,这些消息最后都被证实是假新闻,然而一些纸媒仍然热衷这种屡屡触及媒体底线的信息追逐。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有32%的假新闻首发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新媒体,在假新闻榜单上仅次于微博。

毫无疑问,新媒体已经依托技术和渠道成为新闻“首因效应”[1]的第一载体,这更加速了纸媒的焦躁,从而被互联网新媒体逆袭。然而,根据媒体分析集团所做的调查,2015年德国总共有4230万人阅读报纸,占14岁以上总人口的61.1%,平均每个德国人阅读8份不同的报纸与杂志。在同样讲究工匠精神的日本,其情况类似。[2]

为什么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德国和日本?是他们的互联网不行吗?以上调查告诉我们,他们尊重的“工匠精神“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本分是制造,他们知道人类永远需要制造,他们也知道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他们只是把信息化融入进自己本来的优势上,以创造出自己符合时代与个性的进一步优势。

而制造和生产内容本来就是纸媒原有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和国家赋予报业做权威新闻信息的专业收集者、传播者和有影响力的舆论引导者。但越来越多的纸媒却忽略了这个核心和基础,走入误区,进入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经营模式简单的行业,将之前积累的媒体社会资源和特有公信力“贱买贱卖“了。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企业制胜的关键在于寻求自己最擅长的。同理,报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应该回归报媒组织所开展的最基本、最具职业特点的业务,也是报业组织完全掌控的核心业务,包括传统的新闻采编等。

(二)学会做减法,学会专注

“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耐心,专注,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因此,报业在转型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原因、目的、路径“,其根本原因应该是为了做出更为专业的新闻产品,其目的应该是做出更为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探索时代需要的最佳路径,并依托自身的一些传统优势。如,优秀的传媒团队和人才,既有的传播渠道,精益求精的内容制作等,做聚焦,做减法,不急于求成,不投机取巧。

即使在传媒数字变革大潮之下,只要读者需要喜欢,报业就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只是以前胡吃海喝一箩筐,变成了蛋糕要先切开分着吃。所以,放弃泛受众的思路,盯准某一领域吃透就能获得发展先机,这一点,用3年时间突破百万发行,成为全国第五的报纸《快乐老人报》,其聚焦于老年市场、聚焦于老年群体,开展个性化定制的思路值得借鉴。

如前所述,日本报业其健康的肌体,也得益于重视用户体验,打造特色性大报,为用户提供了各种类型的专一领域报纸。反观中国媒体,“跟风跑“是最典型的现象,《跑男》火了,电视节目齐刷刷地都开始”跑“了,《爸爸去哪儿》火了,电视节目齐刷刷地都”去哪儿“了。都市报好办的时候,全国上下都是都市报,新媒体火了,报业齐刷刷干上了新媒体。媒体在”跟风跑“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意识到,纸媒不会消亡,曼海姆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彼得(Peter Vorderer),曾经在国际传播学会(ICA)成立64周年时来到上海,他在学术对谈时认为,他不认为印刷媒体会消亡,印刷媒体服务的对象将会更加细分。

细分给予了媒体人更多发挥“工匠精神”的空间,势必在每一个领域、每一类人群中推动报业的新发展,让纸媒人真正学会做减法,学会专注。

(三)真正做到用户导向型的柔性生产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不浮躁,有跟随时代发展的能力,能做时代所需的产品。

在如今的时代潮流之下,简单的模仿俨然已不适用于中国报业,我们不仅要吸取德国、日本报业的工匠精神,也要随着时代需求而存续、发展。

佛山传媒集团创办的《珠江时报》,自2009年10月28日推出第一份社区报《桂城社区周刊》之后,在短短4年时间里,相继创办推出了9份社区报。其与街道社区合作、扎根社区的模式,以及“媒体性服务业”[3]的报业理念,聚焦于服务、聚焦于使用,开展柔性化生产[4]模式,这种专注于服务“社区”,为适应市场需求多变和市场竞争激烈,而产生的市场用户导向型的按需生产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当前报业独特的发展模式。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畅销书《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有句名言:只要有1000个绝对忠诚的粉丝支持,就能维持体面的生活。一句话道出了用户的重要性,道出了需求的重要性,然而怎样才能获得用户的绝对忠诚和支持呢?

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报业是一个极大缺失。长久以来纸媒与读者之间的联接失效,使得媒体无法掌握用户数据,导致没有真正用户,进而导致报业的发展无目的性,无法做到按市场导向型进行按需生产。社群的运营乏力,带来的是生产和服务的无导向型。

日本将工匠精神延续到报业,在专注聚焦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为用户考虑,为用户的需求考虑。其最典型的就是长期坚持下来的为用户服务。基本每家全国性大报都成立了报友俱乐部,为用户提供各种优惠服务,也与用户进行要沟通交流,增加用户对该报的品牌忠诚度,开展各种报友之间的文化社会活动,加强报友之间感情。并在服务活动中,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按需生产。

三、结语

中国有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抓住了“宗”,才不至于在转型过程中失了根本,本末倒置。在报业寒意不断的当下,如何自我救赎,与其盲目追逐”新“,不如认真审视自己,回归自我。也就是说要做到心中有读者,不仅要坚持做好产品,还要能俯下身来做好服务。报业要始终把握自身特点和优势,精心制作内容,用“工匠精神”持续提高用户体验。

注释

1[1]首因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会有“先入为主”的效果。

2[2]赵准.融合发展的核心是传播力建设——从报业转型的缺失看融合的路径选择[J].新闻记者,2016(4).

3[3]范东升.用户联结:拯救纸媒的“诺亚方舟”[J].新闻记者,2015(9).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工匠”精神 篇8

正所谓“玉不琢, 不成器”, 谈及“工匠”精神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和有形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是, 有形的产品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而无形的企业管理更需要“工匠精神”, 比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追溯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文化治企历程, 不难发现“锡电工匠”们的“精雕细琢”。

一、传承“技艺”, 把握精髓

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犹如工匠传承的“技艺”。

1. 上级公司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确立了“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 全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着力塑造“国家电网”品牌, 先后明确了公司基本价值观、发展战略行为规范以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制度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 也为无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 地域文化提供了丰富滋养

地域文化是深厚的历史积淀, 是一方百姓的精神血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哺育, 企业文化不能没有地域特色。从泰伯南奔吴地播散文明、开发江南, 到荣氏家族实业救国、造福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开创“苏南模式”, 到当前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必胜信念, 都生动诠释着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无锡人有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有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胆识魄力, 这些是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制胜法宝, 也是无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 为无锡公司企业文化增添了思想资源、文化启迪和精神动力。

3. 企业自身悟出了技艺真谛

无锡公司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能够促进组织发展, 但也必须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为此, 公司坚持“上不脱离国网公司、省公司已有文化体系, 下不脱离地方、无锡公司文化积淀和员工文化需求”的基本原则, 提出要传承发扬“务实、精益、创新、进取”的文化特质,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将公司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员工奉行的行为准则, 使公司的目标成为员工的追求, 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制造“工具”, 探求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无锡公司充分认识到, 企业文化不是宣传, 而是一项管理实践, 需要开发和应用“工具”。

1. 工具一:《工作信条》

无锡公司制定出台《工作信条》, 并将其作为国网公司价值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深化。《工作信条》就是用自己的语言, 落实上级文化理念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比如提出了工作观“业务+改进=工作”、持续改进就是对国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诠释。《工作信条》如同一本通俗易懂的辞典, 使核心价值理念自然“内化”到员工心中。

2. 工具二:三项标准动作

公司提出做好工作、改进提升的三项标准动作, 即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PDCA自律循环、最佳实践共有化。“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倡导的是透明开放的管理环境, 例如公司在内网设置问题管理平台, 实现了问题的闭环管理。“PDCA自律循环”, 倡导的是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 不断提高运营质量, 例如深入开展同业对标管理。“最佳实践共有化”倡导的是共享学习的氛围, 搭建提升业务水平的平台, 例如常态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

3. 工具三:开展文化评价

无锡公司深知优秀的企业文化落地难, 考核更难, 自始就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考核评价的攻关。按照起点公平、过程公开、结果科学以及能反映主观努力成果的原则, 研究制定企业文化评价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型,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标准, 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管理,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明察暗访等多种手段和途径, 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 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同时, 建立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激励机制, 制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培育方案, 努力培养实践企业价值观、代表企业形象、有典型示范价值的领军人物, 激发干部员工加快建设统一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独运“匠心”, 慢工细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曲折的系统工程, 正如同工匠的“慢工出细活”。

十年奋斗历程走出文化治企漫漫路。从无锡公司在2006年确立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的管理思路, 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 无锡公司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 紧随国网公司、省公司前进步伐,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员工基本诉求, 全面建设适应企业生产体系的优秀企业文化, 引导干部员工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 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 向文化力要生产力, 始终保持省公司系统同业对标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为实现公司的目标愿景提供持续、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企业文化发展丰富文化治企新内涵。企业文化是在变化发展的, 工作观的改进就印证了这一点。近些年, 无锡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在开展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 (业务+改进) Re=工作∪价值”社会责任工作观。社会责任工作观是原有工作观的改进, 是全体干部员工坚持不懈挖掘、诠释、践行的结果, 充分彰显了供电企业的责任担当。

创新实践试点开启文化治企新篇章。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点点滴滴的长久积累,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期, 无锡公司在修编企业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提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实践试点工作, 拟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 开启文化治企的新篇章。

面向“十三五”, 无锡公司提出实施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电网”、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企业”、高质量对接地方发展规划三项工程。我们相信, 无锡公司将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传承发扬“工匠”精神, 将这三项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吴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J].建筑, 2016, (7) :117.

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篇9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画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不得不说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要呼唤中国古代工匠那种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以此为企业铸魂。企业更要为冲锋陷阵者、为敢于亮剑者、为勇于改革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让人人敢担当、个个能出彩,使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大国。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精神,定能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上一篇:糖尿病性便秘下一篇:电子产品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