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工作亮点

2024-11-06

政治工作亮点(精选9篇)

政治工作亮点 篇1

xx大队政治工作亮点

2011年,xx大队政治工作在支队政治处、大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廉洁勤政”作为班子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服务保障作用,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11年上半年政治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显著。

一、打造建党90周年宣传攻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周年,XX大队以此做契机,全面贯彻支队的要求,XX大队党委研究部署,积极推进部队党务公开工作,依照支队规定标准斥资1万余元聘请专业广告公司制作党务公开栏等宣传图板16幅,对部队党务工作进行固定、即时和随时公开,提高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新阶段历史使命提供有力保证。图片主要取材于中队官兵的组织生活等主项工作,历年来各级领导对XX大队的关心、火场战斗、抢险救援,以及中队官兵训练、生活中的点滴,以强烈的艺术性和纪实性,记录了XX大队的辉煌历程和广大官兵为人民群众赴汤蹈火的精神风貌,既美化、活跃了警营文化生活,又进一步凝聚了警心、激励了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建党90周年工作的开展。

二、抓好党建工作

为筹备建党90周年工作,XX大队不断规范党务工作。按照《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公安消防部队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定期对党员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情况进行检查讲评。通过表扬先进、批评后进,不断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引导党员严格、规范、保质保量的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自觉性。结合剖析整改活动,组织党员官兵剖析个人思想作风和党组织生活存在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查摆出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并从中提炼好的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剖析整改活动的任务和目标要求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从提高党员的参与意识入手,发挥党员在组织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带动基层党支部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勇于揭露问题,敢于面对不足,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在坚持原则性基础上,营造了互评、互帮、互教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落实《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强化政治教员队伍,重视教育中的信息含量。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形式仍是局限于念文件、读报刊、办板报等方式,由于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从而使有效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达不到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大队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政工网上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来开展政治教育,从而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官兵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队紧密联系官兵实际,在日常政治教育中注重发挥英模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是全国消防部队涌现的众多英模,为官兵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通过学习英模的先进事迹,牢牢把握他们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教育引导官兵以他们为榜样,潜心钻研,勤学苦练,勇攀高峰,不断提高各项素质,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形成“学英雄、见行动、找差距、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使其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争创佳绩,努力为消防事业多做贡献。

政治工作亮点 篇2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在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上尝试了“智造”课堂亮点,以激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成长状态,促使他们俯视高考,愉快学习,有效发展。

一、化识成智———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提升

有教师认为,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应主要以纠正错误、温习知识为目的。但笔者认为,这种只关注知识目标而忽视能力目标的做法会使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显得单调乏味、效果不佳。

如有教师在讲评有关股票知识的试题时,罗列了有关股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答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这样讲评虽能让学生明确考点要求,但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得以提升,因为这一讲评仍拘泥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忽视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化识成智的过程和能力,不符合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一致的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要在复习过程中实现化识成智,就要紧紧抓住符合学生认知水准的生活热点,使理论寓于鲜活的生活之中,用兴趣促成化识成智。例如,2007年江苏政治高考试卷的第28题就是一道以实际股票价格的变动图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能力立意型的试题。

下图反映了某一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A.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决定股票价格的波动B.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C.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特点D.股票价格的波动取决于股民的心理预期

在对此题的评讲中,笔者结合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股价走势的相关因素,由此笔者的做法充实和演绎了抽象的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搭建起理论联接实际的思维路径,并沿着此路径在不断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温习知识,有效地化识成智、提升能力,形成试卷讲评课的一个亮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重组整合———在变通中练习思维体操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很负责的教师会在讲评中采用一张试卷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这样做确有讲评完整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耗时多、效率低的缺陷,显然不能成为寸时寸金的高三复习课最有效的方法。笔者以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足全卷、重点突破,围绕大多数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重组、整合,引导学生练习“思维体操”,培养由一道题探究一类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其中引导学生练习联想式和追问式的“思维体操”,有益于改善、优化学生的思维方法。

所谓联想式“思维体操”,是指从试题中的材料和设问出发,引导学生联想、搜索和归纳出与设问相关的课本知识,并把相关的课本知识点整合为一个知识群的思维变通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一段2010年的甘肃省舟曲抗洪救灾的材料,设问“党和政府重视甘肃舟曲抗洪救灾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可引申到国家、党、政府、科学发展观、抗洪救灾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点重组为一个关于党和政府重视救灾的理论依据知识群,力图通过此类思维体操的活动,在学生的脑中形成联想式的思维体操路径图,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变通能力。这种联想式的思维体操路径图可以概括为:由具体的问题—联想,重组成相关的知识群—再联想到类似的具体问题。显然,这类联想式的思维体操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灵动性和有效性。

而追问式的“思维体操”,则是围绕某一具体的材料,通过演变不同设问的方式,用一系列的追问,去训练学生引申和变通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党和政府重视甘肃舟曲抗洪救灾的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救灾精神,并以救灾精神为核心进行发散和追问:救灾精神来源于哪里?救灾精神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如何?救灾精神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弘扬救灾精神有何意义?等等,形成一个设问体系,不断进行知识的重组、整合,使学生不仅盘活、用活知识,而且在思维体操的演变中学会了宽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立体式地认识周围的生活现象,从而形成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堂的第二个亮点。这一亮点可以提高试卷讲评课堂的广度、深度、高度和效度,可促进学生当下的和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由点到面———在建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笔者在高三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类型的题目如图表题,属基础题,较易得分,但有些学生在实际答卷中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少把所学知识从点上升到面的能力,无法对这类试题进行建模。

每类题目的解题都有其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试卷讲评时,必须引导学生从试卷的具体题目入手,对同类题目的解题方法的共性进行探究,由点到面,分析、归纳出同类题的解题方法的规律性,建立同类题型的解题模型,从而描述某类题型的规律性的审题和解题步骤、要领和方法,帮助学生科学审题、规范解题、有效答题。一旦学生把握了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型,好比插上了自信的翅膀,脱离慌张的阴影,能以平稳的考试情绪和良好的考试心境从容解答。

例如,对于图表题的解题方法、策略的建模,图表题的解题可以遵循“四步走”策略进行建模。

第一步:描述。即描述图表中的现象。在看完表头、表眉和表注后,先照抄表题,接着按照表眉或列项的顺序,一项一项地描述每项数据的变化。有标注的要描述“注”的内容,紧接着描述项与项之间的差异。第二步:升华。在上面描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归纳, 透过现象看本质,升华成课本理论。第三步:建议。对图表题“采取什么措施”等设问,一定要对图表反映的问题“靠船下篙”,一一对照后提出建议,切忌主观随意性。第四步:联系。即在建议时,一定要注意结合隐含在材料中的时事背景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试卷讲评课上进行解题建模,能形成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堂的第三个亮点,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解题的全面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收获“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喜悦和自信。

德庆老龄工作亮点纷呈 篇3

开展助老工程,为老服务水平不断强化

德庆县大力实施“星光计划”,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在各个城乡社区建立“星光老年之家”,建立老年活动中心169个,老干部活动中心1个,老年大学1所,老年学校193个,多渠道、多形式为老年人健身、娱乐、学习等活动搭建平台。

该县还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完善老年人生活基础设施,今年把“推进养老助困”列入县委、县政府50项重点工作,计划投入2500万元兴建德庆县敬老服务中心。同时,该县还不断提升老年人优待水平,县内各车站、医院、旅游景区都设有老年人优待服务窗口,公交车、计程车设有老年人优惠优先标志,县医院对老年人实行优先挂号、优先诊疗、优先配药等服务。各社区内都成立了为老服务“爱心小组”,多方筹集帮扶资金,帮助特困老人渡过难关。

完善六大制度,老年人生活保障网不断筑牢

该县把全县符合低保条件的450名困难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每月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切实保障了困难老人的基本生活。建立老复员军人医疗保障制度,为全县260名老复员军人购买了合作医疗。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制度,从2012年12月起,为6600多名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津贴。建立走访慰问制度,重大节日县四套班子领导上门对高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发放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建立特困老人丧葬补贴制度,2012年共发放355名特困老人丧葬补贴35万元。建立城乡特困老人医疗救助制度,为城乡低保老人、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等特困人员提供适当比例的门诊和住院医疗救助,2012年共为22名特困人员兑现医疗救助金18万元。

突出自身特色,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德庆县有着浓厚的老年文体活动氛围,各行各业都拥有自己的老年人门球队、老年舞蹈团、老年木兰剑表演队以及曲艺团等文体组织。在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这些老年文体组织纷纷登台亮相,形成了独具德庆特色的老年文化。

老年人大学、老年人曲艺团还经常开展送戏进社区活动,深受社区群众欢迎。县老年诗书画协会大力组织会员进行文艺创作,其中,8件作品在全国性的学术评奖中获奖,会员谈湛梧完成了45万字的20集电视连续剧本《悦城龙母传奇》,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县体育局、老干局在每年的10月份,联合举办全县老年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有门球、乒乓球、中国象棋、钓鱼、猜谜等,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体育生活,陶冶了情操,促进了身心健康。

老年人还充分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维护社会治安、关心下一代等活动。如县关工委的老同志退休不褪色,不遗余力地为社区内的中小学校学生举办书画比赛、“我爱祖国”征文比赛等活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德庆县老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德城街道城南社区被国家老龄办评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有3个社团(企业)被市评为敬老模范单位、有4人先后被省市评为敬老模范个人。

2013年度工作亮点工作 篇4

2013年,xx工商业联合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工商联“整合资源、抱团取暖、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认真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履行各项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当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现将全年重点工作简述如下:

一、出台了xx《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0年以来,我联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近年,省、市也围绕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我联按照国家、省、市、区委的工作安排部署要求,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实践、探索、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完成了天水市xx《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于2013年11月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下发全区。

二、招商引资工作

2013年区工商联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借助“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的东风,深挖广储、科学筛选、优势推荐,运用市场手段,采取以商招商、亲缘招商、技术入股、资金参

通过微信、QQ群、短信、打电话等方式积极募集资金。区工商联会员高曙光撇下投资上千万的企业冒着生命的危险踏入第一救援现场,与区、镇干部一起奔赴在最危险的灾害点,救出 5位因被困群众,找回8位遇难灾民的遗体。抢险救灾,组织募捐,做后方最坚强的后盾。积极组织开展“xx工商联广大会员、会员企业暨情系灾区募捐”活动,发出了1000多份抗洪救灾捐赠倡议书。7月12日上午,持续不到两小时的捐赠活动,共募集到来自天水华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水成纪药业有限公司、天水诚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及个人捐赠物资价值约80000多元。自“6•19”暴雨洪灾之后,区工商联一直带领全体干部、部分会员及非公经济人士,深入灾区,广泛动员并组织社会力量投入抗洪抢险救灾队伍中,并直接参与运送救灾物资多达十余次。拒不完全统计,自倡议书发出后,区工商联会员企业及辖区内非公经济人士共计捐助资金及物资达1196178元。

三、“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 工作

不断创新“双联”工作新思路,探索“双联”工作新途径。我们在完成工商联机关“双联”帮扶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优势,把“双联”工作引向深入。一是组织会员、会员企业、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及人士在学好、学通、学懂、用好、用活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双联”工作。二是在会员、会员企业、辖区内

积极参加伏羲文化旅游节、兰洽会及兰洽会期间与全国民营企业家赴兰参会后的项目洽谈对接及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对外招商引资活动。四是加强沟通衔接,及时与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沟通衔接,为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和服务市场、服务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五是靠实责任,强化督查,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各部门的目标责任书,建立了考核督查制度。截止目前,我区共有规划产业项目116个,总投资274.91亿元,占市上下达规划产业项目资金160亿元的171.8%,实际引进到位资金47.76亿元,占引进资金80亿元的59.7%。其中我联会员、会员企业、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及人士共计投资项目20多项,总投资已超过2.3亿元。

六、金融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我联加强与相关金融部门的交流与沟通,立足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拓展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组织会员、会员企业及辖区内非公经济人士全面了解、掌握、学通、用活国家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系列文件,结合项目工作,争取中央、省、市配套政策及政策性配套资金支持。2013年,我联会员企业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天水天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天水现代人才培训基地等会员企业争取到政策性项目配套资金支持。二是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搭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平台。xx工商联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水分行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在签约现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水分行现场向5家企业发

业慰问皂郊镇田家山村“三老”人员及特困户,并送去慰问金、食物、衣服等。三是经济组织开展 “四大双百行动”工作。组织14名区工商联及统战部干部到15家非公企业参与指导企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15家会员骨干企业联系杨家寺大庄村、关子镇松树村等15个贫困村进行帮扶。四是安置大学生就业80余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五是开展好“关爱农民工子女3+1”、“圆梦捐资助学”等系列工作。

工作亮点 篇5

舒兰十六中徐艳娟

要谈本学期的工作,谈不上亮点,只是实实在在地做了点实际工作,感觉到有一定的收效,现汇报如下:

学生到了初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攻人要以攻心为上”,在抓学生学习的同时,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面对青春期,学生容易出现早恋现象,另外,十五六岁正是火气旺的年龄,他们经常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而且会越闹越凶,面对这个特殊的时期,我平日重点做了以下两项工作:1 抓早恋现象 2 抓打架现象因为这两种情况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是最大的,只要是出现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在课堂上,他们只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出工不出力”,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 告诉学生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危害性,并且告诉他们应当如何预防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2 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把问题消失在萌芽之中。3 对出现问题的同学经常找他们谈心,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真心帮助他们,并借助学校和家长的力量来共同教育孩子。4 对出现问题的孩子若说服教育效果不佳,便给予了适当的处分(按照事先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协商好的班规严格执行)

实践证明,通过学校、家长和我的密切配合,在这两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4对出现早恋的同学都以很友好地分手了,又重新与书本交上了朋友,他们有的是主动向我吐露实情;有的是在我的启发诱导下痛哭流涕;有的是在家长的严格教育和监控下不在相互接触了;有的好战分子,像8 班分来的庞华、彭冲同学以及从七中转来的刘逸飞同学,还有从三年下来的孙明阳、应士文同学,他们的思想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基本上打架现象已杜绝,通过开家长会以及对他们不只一次地谈心教育,他们对打架都有了更深刻认识,都在逐渐地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来,无论是思想还是学习都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知道按照学校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会通过自己百倍的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成功。

教育工作亮点总结 篇6

——教育工作亮点频出,特色突显,成效显著

2014年,梧州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科教兴市”战略,围绕“打造梧州教育升级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着力推进梧州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各类教育在科学统筹中协调发展,教育结构布局有了进一步优化

一是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深化我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自治区级实验区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七大工程。2014年全市农村幼儿园改建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完成改建幼儿园项目135个,获自治区下达新建幼儿园项目7个。全市共13个学前教育集团获确认为广西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单位,占全区总数11%。42所幼儿园被评为自治区一星级多元普惠幼儿园,实现多元普惠幼儿园的区域全覆盖。

二是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万秀区被确定为全区首批9个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市十四中顺利搬迁到新校址办学。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河西片区初中学生到河东片区学校就读,有效缓解河西片区初中“大班额”的压力。督促指导万秀区、岑溪市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于2015年申报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的评估验收。

三是深化改革,大力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多元发展。积极推进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引导高中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之路。支持市一中、七中、八中以及藤县一中、岑溪三中等普通高中走体、艺特色发展道路,高考上线人数有了新提高。2014年全市体育艺术高考术科上线2318人,比2013年增加397人,增幅为20.7%。指导藤县中学、蒙山中学顺利通过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组织梧州高中、市一中等示范性高中开展课改开放周活动。

四是提升能力,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统筹中、高职升学连通和职普融通工作,打造“初-中-高”相互贯通人才“立交桥”。重点推进了苍梧县和藤县职业教育中心与市内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市一职校的“民族艺术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等4个专业及实训基地获得自治区立项建设扶持资金2000万元。指导和督促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专业整合重点打造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疗卫生、商贸旅游、文化艺术、学前教育和土木水利等8个专业群。

五是提高普及,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跨越创新发展。梧州市特教学校一幢七层的多功能综合性教学楼和岑溪市、藤县特殊教育学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苍梧县特殊教育学校基建工作已完成,为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奠定基础。加强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管理和指导,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积极探索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六是优化专业,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加速特色发展。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模式初见雏形。高校专业不断优化调整,2014年梧州职业学院新增旅游管理、护理、药学等三个高职专业,高职招生专业达到23个。梧州学院在已建成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经济学2个广西重点学科基础上,全力打造了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特色专业,旅游管理、艺术设计(首饰设计方向)、软件工程3个广西特色专业。还建成了宝石设计与检测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软件开发中心、信号处理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以及建成了西江研究院、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梧大战略研究院、可行性研究中心等。

(二)办学条件在加大投入中提档升级,教育现代化步伐有了进一步加快。

2014年列入市层面统筹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共7个,实际完成投资额2.12亿元,占计划投资111.7%,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2014年我市教育专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489万元。引入微软IT学院项目,政府一期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由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两所高校承载,同时支撑市职教中心10余所学校。

(三)教师队伍建设在德能并重中全面加强,专业化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组织开展 “家访百分百”等主题教育以及师德建设“谈、赞、学、评、议”系列活动。完善师德考核奖惩等制度,对个别违反师德规范的现象进行了严肃查处。大力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2014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39980人次,在我市组织参加的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的项目中,我市培训各项指标成绩在各地市中均名列第一。全面启动新一轮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完成4192人的培训任务。万秀区、龙圩区、苍梧县、岑溪市4个县区和12所中小学分别被确定为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验县区和示范校。有642人获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18人获 “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称号,6人获“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称号,4人获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 “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四)素质教育在改革创新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攀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展好“洒扫应对”、“认星争优”、“日行一善”、“五个一活动”、家庭教育“半月谈”等经常性活动,全面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重点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测评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创建、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成效显著。在2014年高考中,一本上线人数为1575人,比去年增加65人,增幅为4.3%。二本以上上线人数突破9000人大关,达到9036人,比2013年增加639人,增幅为7.61%,上线率达到48.6%,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上线率列广西第一名。

(五)教育管理在从严治教中规范高效,教育和谐稳定有了进一步推进

加大监察力度,创新工作亮点 篇7

开展专项检查

众所周知, 工资收入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 拖欠工资将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继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 福建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厅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林慧处长介绍,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人社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 2012年5月14日,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会同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联合下发文件, 在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机制的框架下建立了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沟通协作机制, 并将检察院纳入了联席会议, 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及协作事项;9月29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等六部门联合发文, 要求于2013年春节之前, 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执法检查;10月9日, 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厅际联席会议召开会议进行形势分析和工作部署;11月30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召开人社系统保障企业工资支付专题会议, 部署全省保障工资支付工作。

早在2012年两节期间,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处便组织全省劳动监察部门继续开展企业工资支付专项大检查。为确保劳动者工资不被拖欠, 还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及时受理投诉举报, 快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解决行业欠薪, 督办领导批示案件和重大案件, 组织全省督查, 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解决欠薪的进展情况。

林慧处长介绍:“在2012年2月、5月, 我们还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部署了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劳动用工两项专项检查, 查处违反职业介绍管理规定的违法案件、追回求职者费用、督促补签劳动合同、督促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追回被骗取的社会保险基金等;8月, 组织全省对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10月, 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全省工资拖欠支付专项大检查。这些专项行动, 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自开展专项检查以来, 福建省解决欠薪工作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截止到2012年12月上旬, 全省已检查用人单位19906户, 为11193名劳动者解决欠薪4218万元。全省人社部门总共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5起, 其中人民法院已宣判4起。“这些案件的移送、侦办和宣判, 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行为。”

加强日常监察执法

2012年, 福建省各地不断加强日常监察执法工作。林慧处长说, 龙岩市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工作, 主动开展上门服务, 在巡查中以政策宣传和指导服务为主, 及时掌握企业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预防和纠正企业劳动违法行为。宁德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加强日常巡查工作, 对全市企业分片、分行业进行主动检查, 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及时进行整改, 拒不整改的实施行政处罚, 处罚金额18.4万元。据数据统计, 2012年上半年, 宁德支队受理投诉仅7起, 2012年两节期间建筑施工企业在该市支队和蕉城区大队更是呈“零投诉”。“就全省来说, 2012年接受投诉举报案件也比2011年同时期有所下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督促企业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福建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厅际联席会议、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检查领导协调小组联合决定, 于2012年12月15日, 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专题宣传活动,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 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有效预防化解劳资纠纷, 切实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 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同时, 还要求各地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等, 认真做好现场接待咨询, 调查核实投诉举报的欠薪问题, 并力争在2013年春节前办结, 让广大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林慧处长指出:“关于加强日常执法这方面,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其中尤为重要的, 就是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一是加大主动监察的工作力度。扩大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覆盖面, 大力推动通过网格开展主动监察, 突出对劳动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 提高动态监管能力, 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二是应对不同时期法律法规实施的重点问题和劳动者维权的突出问题, 继续组织三大专项活动,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对非法职业中介、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社会保险、拖欠劳动者工资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三是加强投诉举报案件的处理。强化服务意识, 积极引导劳动者理性表达诉求, 防止矛盾激化。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服务窗口建设, 发挥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服务窗口作用, 把矛盾纠纷处理在基层;四是及时查处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大对重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组织领导, 强化督查督办职能, 进一步提高查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推进“两网化”工作

2012年, 劳动监察处会同福建省监察总队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 健全制度, 发挥网格作用, 同时对全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不仅如此, 还积极推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省级开发, 配合信息中心做好项目需求的制定、方案修改等工作, 同时推动信息中心帮助全省市级监察支队对软件开展试用工作。

林慧处长说:“我们根据2011年研究制定的‘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计划和《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的要求, 组织4个检查小组于2012年6月底7月初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验收;8月至9月对未走过的县市进行调研和督促。同时, 我们还积极做好各市级监察机构试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工作, 随时跟踪、搜集汇总各地使用情况, ”

通过积极建立网格、采集用人单位信息、配备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法律监督员, 福建省初步实现了市、县 (区) 、街道 (乡镇) 劳动保障监察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全方位动态监管。同时, 各网格充分发挥“就近、熟悉、方便”等优势, 在解决劳动纠纷、协助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处理案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0年以来, 全省各网格调解纠纷近9000起, 有效地提升了监察效果。

林慧处长介绍道, “2013年, 我们将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一是通过调研推广先进典型, 同时加强对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后地区的督促;二是在2012年设区市级监察机构试行应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2013年在省级层面对软件进行本地化修改, 与信息中心配合积极在全省推广使用该软件, 按照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的‘十二五’规划, 要在50%的县和乡镇 (街道) 运用该软件。通过运用该软件, 加强用人单位书面审查、掌握用人单位用工基本信息和用工情况, 达到执法重心下沉、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的目的。”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为推动监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012年, 福建省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建设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并按照该标准对各市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检查评价, 同时将检查评价结果通报全省。

2012年, 福建省各地开展了设立监察中队的试点工作。除了三明市的三元区、梅列区、尤溪县等在乡镇 (街道) 设立37个监察中队外, 宁德市已在福鼎市、蕉城区、霞浦县、古田县等地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中队10个;福州市在原有闽侯县监察大队成立青口监察中队的基础上, 在仓山区的金山镇、盖山镇、城门镇又成立了三个中队;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在监察大队内部分别设立了3个和2个中队;漳州市的角美经济开发区经编办批准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截至目前, 全省已以各种形式建立监察中队71个。

林慧处长说, 2013年, 将继续按照省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 (区)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推动在经济发达、劳动纠纷案件多的街道、乡镇一级逐步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派出机构, 充实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同时, 还会指导监察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加强监察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专兼职监察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国家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的加快,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任务日益加重, 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特别是基层监察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由于基层劳动监察工作量大、难度大, 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于这个问题, 林慧处长解释道:“基层劳动监察人员短缺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普遍。不仅如此, 基层劳动监察还存在经费不足、设备不全、监察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都很值得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利用信息技术实行有效监管, 同时在人员队伍、经费、装备等方面逐步完善。”

强化综合治理机制

对于近期的工作, 林慧处长说:“我们将组织开展全省工资支付专项检查, 指导督促各地做好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召开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厅际联席会议, 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 负责解决行业内的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在全省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重点对交通、铁路、房建等重大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督办。”

林慧处长也特别指出, “我们还要强化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机制:一是健全行政司法联动机制, 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协作, 促进行政司法联动, 认真落实刑法修正案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及劳动保障监察涉嫌犯罪移送制度, 抓典型经验进行推广;二是强化欠薪综合治理机制。继续发挥解决企业工作拖欠问题联系会议制度作用,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通过召开会议部署、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检查、督查督办等形式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 形成多部门联合治理欠薪行为的良好格局。”

据悉, 2013年, 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源头预防、综合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自身的要求, 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主线, 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 加大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登记、劳动合同等方面的监察执法力度,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 不断增强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的能力, 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发展。

而针对目前劳动监察存在的问题, 林慧处长说:“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宣传,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 推动企业诚信守法。同时, 我们还要完善长效机制, 加强违法源头治理。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要进一步贯彻十八大精神,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优质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使我们的劳动监察工作更主动、更到位、更有效, 为整个福建省的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

政治工作亮点 篇8

张自英(中共广西南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为人才创新搭建舞台,让智慧源泉充分涌流

2011年,南宁市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大力营造重才、聚才、用才、育才、爱才的良好环境,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用政策引才。颁布出台了《南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宁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南宁市特聘专家制度暂行办法》、《南宁市杰出人才贡献奖评选暂行办法》等7个人才工作配套政策文件,为大力营造重才、聚才、用才、育才、爱才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载体聚才。以重点产业为引领聚人才,如由国家“863”信息技术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美国加州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等20多名国际顶尖软件研发人才联袂开展课题攻关,吸引了600多位软件研发人才落户南宁软件园;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聚人才,先后与中外500强企业、著名科研院所等20多家人才強势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与知名高校合作交流聚人才,先后与北京大学等3家知名高校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浙江大学等8家知名高校建立了市校合作共建长效机制。

搭舞台用才。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技攻关上的助推作用,如横县的“茉莉花专家大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的带领下,推动了茶叶种植、病虫防治、花茶加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挥国外专家在重点产业的智力助推作用,全年重点完成引智项目实施12项,引进国(境)外专家28人;发挥引智示范基地的推广创新作用,如横县科技情报所建立了700余亩茉莉花白绢病防治示范基地,培训了技术骨干和乡土人才700多人次。

抓素质育才。重视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教育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人才交流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南宁英才”培养工程,加强对党政人才培养力度,发展与东盟人才的交流活动。

以环境留才。强化城市综合建设,增强人才归属感;大力开展表彰奖励,激发人才荣誉感;完善优质高效服务,提升人才幸福感。

崔宏(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创新监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管理

柳州市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迈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有力促进了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服务模式,严把入口关。一是实行“五险”一票征缴。依托“金保工程”,建立全市社保统一数据库和运行管理平台,构建了延伸至市辖各县、乡镇社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银行等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实现了对外统一征缴、统一支付、统一稽核、统一基金管理,对内分账核算的社保基金管理新模式。二是统一规范征缴流程。重新制定一票征缴的规范流程,业务申报向“柜员制”、“网上申报”方式转变,在全市统一标准执行。设立专门机构为用工千人以上的150余家大型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三是延伸服务窗口到银行网点。与7家银行签订代收协议,230多个网点覆盖市区。

完善规章制度,严把运行关。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双审规定和待遇支付手续,严格执行财务总监联签制度;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对基金的“收、管、发、补”四个关键环节分别制定了内控实施细则和业务经办流程,建立业务经办初审、复核的岗位制约机制、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等28项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市级统筹管理机制,建立基金统一核算管理制度,基金全部纳入市级基金专户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严把支付关。建立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机制,发放养老保险联名卡,收集全市领取待遇人员的基本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实行医保费用预算制度,建立付费谈判机制,结算中心定额预算每年定点医疗机构统筹资金,下达统筹支出控制指标,采取“按月预付、年终结算”费用结算方式;在原有“约定项目”付费方式的基础上,以临床路径为基础,以前三年的消费数据为依据,建立单病种谈判机制,新增了骨病、骨伤治疗、精神疾病等近30种单病种付费项目。

采取联动方式,严把监督关。实行“五险并审”,统一稽核;稽核、监察形成合力,加大清欠力度;加大检查力度,保持监管的高压态势;强化廉政教育,增强各级各类人员“高压线”意识。

李安平(中共广西桂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坚持“四个围绕”,大力推进促进就业工作

2011年,桂林市紧紧围绕“助企业、稳岗位、促就业”的主题,大力推进促进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围绕就业主线,认真落实就业政策。以政策落实为重点,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工作,2011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4843个,扶持灵活就业人员近5000人就业;以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为目标,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2011年启动全民创业工程,并在全市组织首届“创业明星”评选活动;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唱响政策促就业主题歌,2011年底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已通过银行审核9702户。

围绕人才服务主阵地,拓展人才服务新思路。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强化人才服务的主阵地作用,先后组织了首届“招聘会进校园”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厅长校园行活动”,面向大学生开展了15期创业培训;以大型活动为载体,主动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2011年成功组织两届大型人才交流大会暨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66场人才集市、10场专场招聘会、2次网络招聘会;以特色人才服务为突破,逐步探索人才服务的专业化道路,举办了“首届中高级人才预约式洽谈会”,近百名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围绕公共就业服务主渠道,主动实施便民服务。以专项活动为支撑,促进各类人群充分就业;以市场建设为目标,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以网络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展公共就业服务新渠道。

围绕职业能力建设,突出提高职业技能帮扶就业。以政策培训为重点,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以提升在岗职工技能培训为着力点,到企业抓贯彻落实;以劳动预备制培训为亮点,有效提高新生代劳动力就业能力;以技校管理整合为契机,加快技工院校发展;以干部培训为抓手,抓好继续教育工作;以技能鉴定为基础,促进技能就业。

苏云(中共广西钦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全面推进实体化建设,着力构建调解新机制,努力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2011年,钦州市强力推进全市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努力构建基层调解新机制,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实现新跨越。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实现全覆盖。至2011年12月中旬,钦州市本级和县区均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新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日益健全。选择部分企业在该市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推动企业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基层调解组织大调解工作;积极组织示范单位调解员参加培训,提高调解业务能力;制定《钦州市企业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和工作细则》及相关调解文书,进一步规范调解组织各项工作。

nlc202309010649

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发展。抓人员培训、抓政务公开、抓制度规范、抓办案质量,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规范办案程序,强化“阳光仲裁”和便民措施,落实办案规则,实现了“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目标和要求;同时,在案前、案中做好争议双方的调解工作,2011年通过调解结案占结案数的65.17%。

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不断完善。注重加强与法院、工会、司法、企业家联合会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合力搭建化解争议纠纷的指导平台;不断健全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统一裁判标准,形成了“仲裁途径”、“诉讼途径”相补充、相衔接、相配合的争议纠纷解决渠道和科学、系统、完整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黄实(贺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创新发展思路,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2011年,贺州市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以人才创业工程项目为载体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依托自治区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贺州市桂粤湘人才创业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形式,招商引资开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大大改善贺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基础条件,提升贺州市就业、社保工作服务平台,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吸纳4000人以上就业,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规划完善贺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已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完善了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制度,已安装2台室外全彩LED大屏幕显示屏,在各县区(管理区)和重点乡镇建立网络信息采集点10个。

坚持民生为本,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场活动,组织518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3.85万个就业岗位;整合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平台服务功能,优化招聘大厅的服务设施,不间断地依托红豆网及时滚动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并坚持每月10日、25日定期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两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双向共赢的服务平台;利用各类媒介进行就业政策和信息宣传,发放宣传资料9.1万份、横幅广告126条、手机信息30万条。

拓宽成才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加快技能人才发展;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2011年共引进电子、矿产、水电、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78人,本科以上紧缺专业人才45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通过四项基层服务项目安排182人就业;公益性岗位安排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130人。

杨江锋(来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着眼大局,锐意创新,稳步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来宾市通过创新形式、典型示范等渠道,切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拓宽招聘方式,在丰富考试形式上下功夫。除了“双向选择”、“公开考试”、“直接考核”等招聘方式外,还结合实际,尝试了“定向招聘”和“遴选”等招聘方式。通过“定向招聘”,解决了“代课教师”、“村官”等特殊群体的遗留问题;通过“遴选”,有效促进了不同经费来源单位之间特定岗位人才的合理流动。另外,针对特殊行业采取特殊的考试办法。如适当降低歌舞剧团招聘演员工作中文化成绩所占的比重,重点考察应考者的专业基础和表演技能。在面试工作中,也根据岗位不同有所侧重。

加强示范引导,在加强以点带面上做文章。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工作中,首先在市群众艺术馆、市农机推广站、市技工学校、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和兴宾区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等5个单位推行试点。通过试点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宽思路,规范行为,有效带动全市事改工作的全面开展。

深化考評方式,在保证工作落实上有作为。一方面,把事改工作纳入各单位、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年终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开展。另一方面,切实做好督查工作。市县各级事改领导小组成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全面督查,及时解决事改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加强制度创新,在健全事改工作机制上求实效。建立信息通报制度,以简报形式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全力实施事改工作。深化工作联审、会审制度,把事改工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其他事务挂钩,要求各事业单位在办理人事调动、职称评审、工资晋升、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等手续时,均须提供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建立完善事改政策体系,科学推进聘用制度、公开招聘、岗位设置等单项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事改工作。

陆帮长(崇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实施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打造兴边富民培训就业品牌

2009年上半年,崇左市委、市政府举行了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启动仪式,拉开了崇左市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的序幕。2009-2011年,崇左市边境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共有39001人参加,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8001人,取得其他证书6134人,实现转移就业29191人。

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做到“六个清”。即家庭底数清、技能文化状况清、培训需求清、就业创业意向清、企业需求情况清、援助措施清。

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实施“五个一”工程。一是开辟一个以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为重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栏。在崇左电视台和《左江日报》开辟“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专栏”,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边境地区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边境劳动力权益维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召开一次服务工业园区企业座谈会,为边境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企业用工提供服务。三是开展一次大篷车宣传活动,将有关优惠政策送到边境乡镇、企业、社区、村屯。四是制作一个边境就业与创业专题。在崇左电视台制作就业与创业专题,进一步树立和扩大龙州电焊工、凭祥越南语培训、大新装卸工等边境就业创业劳务品牌。五是组成一支文艺宣传队,将边境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山歌、小品等,进行宣传演出。

创新培训就业援助方式,做到“四结合”。一是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与边境各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相结合。2011年,共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656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5420人;实施贫困地区“雨露计划”,开展指天椒栽培技术、剑麻种植技术以及珍珠鸭特种养殖“农家课堂”培训2580人。二是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与失地农民培训相结合。如凭祥市已举办12期边境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参训2530人。三是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与富民兴边战略相结合。如大新县堪圩乡依托明仕田园景区,与名仕旅游公司建立了“站点+公司+农户”模式,目前该公司已聘用名仕村受训农民420名。四是边境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各边境县(市)紧紧围绕“三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依托项目建设抓边境劳动力培训。

科室工作亮点 篇9

年初以来,医院各级党政领导一直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工作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针对患者反映的病房环境有待改善的问题,把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作为近期重点工作之一,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和清新舒适的康复环境。

针对病房卫生管理相对薄弱问题,院领导结合病区工作实际,经过广泛调研,确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对病区卫生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制定病区卫生员工作职责;三是制定病房卫生工作标准;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为了将措施落到实处,医院专门召开会议,着重强调要加强对病区卫生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同时把卫生管理工作纳入等项制度中。针对个别病区卫生员组织纪律性差、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医院制定了病区《卫生员管理制度》、《病区卫生员工作职责》、《病区卫生员工作标准》等管理规定,加强对卫生员的约束和管理,使其责任明确,工作规范。针对卫生员的工作性质及病房需要,增强了科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了工作行为,医院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科室主任的精心管理和我们的积极努力,病区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改观。病房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空气清新,走廊地面洁净光亮,无垃圾、碎屑,地面干净无积水、空气清新无异味……一位在我院多次住院的患者深有感触的说:“人们都说医院一年一个新面貌,我看咱医院是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一个新台阶,医疗技术越来越高,护理服务越来越好,病区环境越来越美,在医院住院不仅能得到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还享受宾馆式的康复环境,这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分!”

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需要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医院各病区要继续抓好环境卫生工作,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希望全院职工能够以医院为家,人人参与,共同努力,不断改善我院整体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洁净、温馨、舒适的诊疗和康复环境,我们的院区更加整洁明亮,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舒畅!

上一篇:我选择坚强优秀作文下一篇:园林绿化处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