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绍兴总监经验交流会议

2024-12-10

报道绍兴总监经验交流会议(共3篇)

报道绍兴总监经验交流会议 篇1

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统一思想,提升形象

公司十一月份总监例会暨总监经验交流会在绍兴召开

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公司十一月份总监例会暨总监经验交流会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新府山饭店三楼会议室召开,公司全体总监、总工办成员和高级专监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监理部经理主持,董事长**出席了会议,总经理***到会并讲话。

上午首先进行总监例会内容,各位总监汇报了工地“三控制”、“三管理”和“一协调”有关情况。监理部对各监理项目部的工作进行了讲评,并布置了工作。总工办对一个月来的巡查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就有关事项提出了要求。*总强调了监理部下月工作重点是要严格按照《监理工作指导手册》有关要求严格抓好落实。

下午1:30,进行总监经验交流会内容。在经验交流之前,*总首先讲话,谈了五个方面的转型问题。一是观念上转型,要看清形势,充分认识到客观现实的高要求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与同行们的差距,不断改进工作。二是管理上的转型,要从“以身作则型”转型到“现代管理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必须要研究如何打造管理型团队,如何调动监理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工作上转型,从“勤快型”向“效果型”转型,讲究实际效果,强调监理工作的事前控制。四是形象上转型,要树立专业队伍的形象、安全文明的形象、作风干练的形象、树立坚强团队的形象、善于沟通的形象和人员在位的形象。五是收入上转型,要改变靠证书吃饭的观念,树立靠能力和敬业进步的新观念,要积极创造个人价值,从而提高个人收入。

接着,沈**同志和唐**同志分别就“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和“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艺术”两个课题进行了中心发言,然后与会人员进行了自由发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体会,并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交流了沟通、协调和管理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鲁迅故居等著名景点,为期两天的会程圆满结束。

报道绍兴总监经验交流会议 篇2

5月25日, 广州市番禺区政府会议中心, “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正在这里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 并作了题为《提高认识, 抢抓机遇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发展我国数字家庭产业》的讲话。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云贤和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骥出席了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主持会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 广东、浙江、福建、山东、辽宁、上海、厦门、深圳、大连、杭州、济南等部分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内部分数字家庭骨干企业代表、部分部属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加了会议。

杨学山副部长在会上指出, 数字家庭对于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加速推进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国家级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对加快推动数字家庭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报告充分肯定了广东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在协同推进资源整合、发挥地方积极性、推动融合发展以及创新应用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指出广东基地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基地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意义。

杨学山强调, 目前我国数字家庭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还存在体制机制、运营模式、产业集聚、标准体系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放在促进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协同性、加强政策引导以及探索合作模式等方面。

最后, 杨学山呼吁社会各界和企业积极参与, 围绕市场需求和特征来探索商业模式, 研究制定相应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 建立产业联盟,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培育出世界一流的大企业, 发展出大产业, 使信息惠民落到实处。

此次会议由主题论坛和“数字家庭基地建设思路和政策建议座谈会”、“数字家庭骨干企业座谈会”两个分论坛构成。会议总结交流了广东基地发展三周年的成果及经验, 探讨了数字家庭产业创新发展思路, 会议代表围绕如何更好地发展数字家庭产业以及建设示范产业基地, 畅所欲言, 在标准体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产业聚合等核心问题上取得了多项共识和成果, 对于我国数字家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推进我国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部省共建, 示范推广

近年来, 广东省和广州市创造出的“岭南模式”为其他省区地方的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广东省人民政府陈云贤副省长在致辞时表示, 自2009年获得工信部“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授牌以来, 广东省把数字家庭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坚持走“部省市校共建、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 推动机制创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 不断引进高端项目和吸引高层次人才, 逐步形成了从芯片、软件、整机到内容服务的数字家庭完整产业链。如今, 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作为部省联动的成功应用范例,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广州市番禺区楼旭逵区长作了题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三周年发展总结》的报告, 将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经验作了进一步阐述。基地建设有两个特点:部省市校共建, 打造数字家庭产业;产学研用结合,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在基地建设发展思路上, 坚持发展“以数字电视为中心, 以互动服务为导向, 四网融合在家庭”的岭南模式, 逐步明确了“高清互动、数字电视”, “四网整合、网络家庭”, “普适应用、智慧家庭”三个发展阶段, 确定了“四网整合, 建设综合业务家庭网;多屏互动, 发展信息文化云服务”的技术路线。下一步将围绕标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加快基地的建设。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邓国强副主任与与会人员分享了浙江省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与设想。浙江在数字家庭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中, 将采取部省共建方式,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 逐步构建完善数字家庭融合的应用体系, 创建数字家庭融合业务运营模式, 并最终建成产品创新开发、产业链条完善、运营模式成熟、应用特色鲜明、持续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领先的数字家庭产业与应用示范区。在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工作中提到, 浙江将逐步形成以杭州为核心, 宁波、嘉兴、绍兴、金华等地为重点, 集聚企业配套协同发展、构建涵盖产品制造、网络运营、应用提供、内容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廉凯副主任也交流了山东数字家庭产业发展设想, 山东将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源向数字家庭产业倾斜, 努力打造包括数字家庭产品制造、网络、数字内容、服务等在内的数字家庭产业体系, 建成国内重要的数字家庭产业基地, 努力提升信息技术惠民水平。工作思路有:加强协会联盟建设, 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加强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实施数字家庭产品产业化专项,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三网融合,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技术融合, 模式创新

家庭是“三网融合”业务的最终入口, 是多种技术的汇聚焦点与服务终端, 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与新概念都在与数字家庭进行着有机结合, 目前以互动娱乐、智能家居、信息服务、电子支付为代表的融合技术与融合业务不断推陈出新。

“数字家庭是用数字技术装备人类的基本活动空间。”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五十四所首席专家、广州广联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玉院士为“数字家庭”给出的一个诠释。孙院士介绍了基地电视机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的研发进展, 特别提到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 (DCAS) 的标准可能为电视机形式带来两种有前途的路线, 即机顶盒功能纳入一体机使得电视机智能化与机顶盒功能纳入家庭网关使得电视机简单化。在电信网络平台研发进展方面, 基地研制成功了标准型家庭网络, 目前正在研制三网融合的小区和家庭网络, 包括基于EPON实现小区接入链路“三链融合”, 基于PLC实现家庭网络“三网融合”, 基于无线传输实现房间无线微型物联网接入, 基于互联网、小区网络、家庭网络和房间物联网, 实现“三网融合”的广域物联网等。在物联网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面向数字城市的应用系统以及面向智能电网的应用系统等方面, 基地同样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孙院士就南方电网在其研制规划中提到的智能抄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指出数字家庭网络均可提供支持。

企业是数字家庭技术创新的主体, 会上不少骨干企业的代表发表了自己对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方面的看法与意见, 而数字家庭商业模式则成为众多企业代表的讨论重点。

海信集团郭庆存副总裁认为, 数字家庭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 也不仅仅是一个体验馆, 数字家庭已经完全可以成为走入千家万户的产品, 而其产品形态则是千差万别。就数字家庭的商业模式, 他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1) 商业模式不清晰, 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做。商业模式不清晰对于企业来说反而有机会, 商业模式是在数字家庭产品不断推出不断实践中逐渐清晰的。2) 商业模式多种多样, 不可能唯一。这些模式或以数字多媒体信息服务为主, 或以智能控制为主, 或以增值服务为主, 各有不同, 决定于各自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条件。3) 商业模式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商业模式的开始可能就是不赚钱的, 但“不赚钱也要做”并不见得不是一个正确方案, 甚至可能会转化为优势。

浪潮集团崔卫副总裁介绍了浪潮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家庭服务与应用。据他分析, 浪潮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数字家庭融合多业务系统使得大量数字家庭业务应用整合在云中, 依托云平台服务和丰富的终端业务, 可以降低终端技术的依赖性, 降低单户用户成本, 其云-管-端模式可实现平台业务安全可控。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副总裁赵志峰博士作为运营商代表也谈了对数字家庭的看法。他认为, 网络运营商当前面临着三大危机:一是管道化危机, 以苹果为首的智能终端商, 打破了运营商对用户的垄断;二是OTT危机, 以YouTube为首的视频网站, 打破了运营商对电视业务的垄断;三是微信等社交网络带来生存危机。因此, 运营商要有更开放的思维去应对。他还分析了终端制造商、本地第三方服务商、互联网第三方服务商在数字家庭运营上的优势与劣势, 并表示, 华数集团通过其云家庭开放平台, 可以实现数字家庭服务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阳丹副总工认为, 数字家庭要呈现简单、便捷生活, 更多强调其智能化和学习性, 通过学习能呈现基于人的个人云方式:1) 商业模式上的“柔性”, 以云为中心来构建或以某家庭智能产品为中心来构建数字家庭的模式, 相信都会呈现出来;2) 产品形态上的“柔性”, 体现在模块化和功能化的设计;3) 在体验上, 重点在于复杂技术的简单呈现。

上海国茂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仲登祥副总经理认为, 一定要找到数字家庭杀手锏一样的应用, 然后才能带动整个数字家庭业务市场的发展。在音视频应用方面, 上海国茂在AVS核心编解码标准上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拥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并且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凭借上海国茂的技术优势, 在数字家庭方面也做好了自己的准备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朝歌数码蒋文总裁认为, 数字家庭是三网融合的一个落脚点, 数字家庭可以为产业带来更多持续发展的机遇。当前市场在变化, 客户在变化, 合作伙伴也在变化, 作为技术企业, 企业要凭借自己的速度去跟上变化。关于客户体验很多企业已经形成共识, 真正的客户体验, 来自人性中最基本的一些需求, 如对速度、品质、自由、分享、简单的追求。朝歌数码在人机交互体验上, 从键盘鼠标, 到体感、声音、表情等,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朝歌数码会以“用户体验至上”来主导产品创新, 在自己的技术产品领域中会继续保持专注, 并愿意与业内同仁取长补短, 共同打造一个更好的产业生态链。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葛志群副总工表示认同工信部在数字家庭上的组织方式与工作方法, 并认为:做数字家庭要以人为本、分析需求;数字家庭的定义不能封闭在企业自己的产品里, 要有一个广义的可多方接入的平台概念;而且数字家庭要做到安全、稳定、可靠。

应用深化, 标准发力

在商业模式多样、产品应用深化、各种技术于数字家庭领域大显身手同时, 也带来了产品标准不统一、用户认知受困扰等问题。

楼旭逵区长认为, 数字家庭是重组社会形态的过程, 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组织合作。现阶段仍存在标准体系不统一的瓶颈, 标准建设脉络复杂, 底层互联互通差。希望国标委能够牵头, 联合相关的部门, 建设全国数字家庭标准化领导小组, 设立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 在此基础上做好标准的规划、分工、合作与评审工作。下一步将按照“部门联手、部省互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工作思路, 筹建全国数字家庭标准化领导小组和数字家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实现对标准化工作的系统管理、整体提升、重点突破, 支持我国数字家庭产业技术快速发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戴红主任在其报告中指出, 今后将从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1) 加强统筹规划, 完善标准体系, 探索综合标准化,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突出其先进性、前导性和战略性, 要加强顶层设计, 做好宏观规划,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引领作用, 促进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数字家庭是信息通信技术、音视频编解码与设备制作、数字电视等众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优化整合, 加强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围绕广东省提出的数字家庭标准化需求, 国标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专家研究完善体系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推动数字家庭领域各项自主技术标准的快速出台, 解决新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应用迟缓、各类新业态无序发展的问题, 要充分利用综合标准化的思路, 在数字家庭这一领域探索综合标准化的新模式, 发挥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 以及成套成体系的支撑作用, 以达到满足数字家庭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需要。2) 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标准化大局, 继续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 深入研究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划, 利用我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在承担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应尽义务的同时, 维护我国利益, 为我国民族产业发展赢得空间。在数字家庭领域, 我国已经具备良好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如来自广东省的DRA标准经工信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其应用接口已经成为IEC的国际标准, 这对于我国自主主导技术纳入国际标准、确保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通信领域, 如4G、数字电视上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都是数字家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良好的基础和新的出发点。要以此为契机, 将我国国际标准突破转化为我国自主产业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鼓励企业走出去,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推动相应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3) 推进政策和机制的创新, 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建议广东在取得良好产业化示范效应同时, 进一步发挥标准化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进一步推进数字家庭与相关标准化工作, 形成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的正向反馈, 既能促进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又能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 研究探索数字家庭标准化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既可以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又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满足家庭生活的便捷和文化娱乐的各方需求。

海信集团郭庆存副总裁也就标准问题谈了个人看法, 他认为, 数字家庭不同于蜂窝通信, 家电厂商把数字家庭作为家庭消费产品的集成创新的形态去推广, 应该允许千差万别。他把数字家庭标准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要统一, 不统一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用户使用, 例如基础连接标准、互联互通协议应该有标准, 要公开, 要尽快趋于统一;二是应用层面的标准, 应用层面的标准应该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各家各有长项, 各显其能;三是数字家庭中的中间件等过渡性标准, 这类标准可以在发展过程中由公众、市场去选择, 最后形成事实标准。他认为过早确定全部标准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李莉总经理介绍了海尔数字家庭相关的产品与推广经验, 也谈到海尔在数字家庭相关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制定上的贡献。海尔主导提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家庭多媒体网关》已经成为IEC国际标准, 这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数字家庭标准制定方面具有足够的水平和能力。

绿色智能, 惠民利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曹小奇所长作了《打造融合发展平台, 探讨数字家庭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的报告, 他指出, 要“跳出自身看发展”, 即跳出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 看数字家庭建设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曹小奇所长从文化认同、绿色发展、社会融合几个方面提出了对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建议。据曹所长介绍,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绿色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路径, 也是变压力为动力的重大机遇;数字家庭建设在城市绿色发展、转变居住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方面有着巨大发展潜力;数字家庭建设要与低碳经济发展、“低碳交易试点”结合起来, 使之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 调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数字家庭的建设要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接轨。据他介绍, 当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40%, 由此可见, 节能建筑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与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相结合, 是数字家庭的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建设中, 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深度参与。中山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笑南老师曾介绍过中山大学推出的番禺数字家庭体验屋项目。此次会上, 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文翰商务总监进一步阐述了数字家庭体验屋的示范推广价值, 其中也提到该项目的节能效果, 在他给出的对比实例中, 每天可节约电能15%~30%。他还重点介绍了番禺数字家庭体验屋的惠民服务, 说明了数字家庭在居家养老、数字医疗、数字教育、安防监控、便民服务、结算支付等方面提供的惠民利民服务。

新加坡新电子系统集团的李林教授认为国内数字家庭终端产品对于“智能化”只是点到为止, 远没有达到“智能终端”的实时要求;国外的智能产品在国内水土不服, 国内住宅是住宅小区为主, 可以不做家庭网关, 而做“云网关” (或“软网关”) ,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降低用户门槛;另外, 可以运用物联网来建立数字家庭中的网络连接。

注:本报道部分内容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部分内容根据录音编辑整理。

报道绍兴总监经验交流会议 篇3

会议开幕式由此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机械科学研究總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乔培新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由获得连任的第9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晓红研究员致开幕词,他代表专委会热烈欢迎所有参会代表,并将第9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委会换届情况、此次会议的筹备情况以及会议的日程安排向大家做了介绍,最后,他预祝大家在这次技术交流年会中有所收获。

接下来进行了第19届全国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交流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的颁奖仪式。该奖项颁发给投稿论文质量高且到场参加此次钎焊年会的35岁以下青年。经专委会认真评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君(导师钱乙余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崔冰(导师黄继华教授)、清华大学张颖川(导师邹贵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陶博浩(导师李红博士)4人获奖。专委会主任、副主任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优秀青年论文奖颁奖

大会安排了5个特邀报告,由专委会主任李晓红主持。5个特邀报告依次是:“第二代无铅钎料发展趋势”(深圳亿铖达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鑫博士);“国内外钎焊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郑州机械研究所总工程师龙伟民研究员);“Cf/SiC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评述”(北京科技大学黄继华教授);“纳米金属颗粒膏合成及其低温烧结连接的电子封装应用研究进展”(清华大学邹贵生教授);“新型陶瓷材料的钎焊连接”(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卓然副教授)。会议代表与报告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专委会主任李晓红为特邀报告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对此次会议的支持。

专委会分别在湘潭大学逸夫楼311和312报告厅开设了硬钎焊、扩散焊技术分会场和软钎焊、特种连接技术分会场进行论文报告交流。每个分会场报告分上、下半场。其中硬钎焊、扩散焊技术分会场有12篇论文进行报告交流,上半场由专委会副主任乔培新研究员和专委会钎焊工艺及设备分专委会主任毛建英研究员主持,下半场由专委会副主任熊华平研究员和钎焊材料分专委会主任龙伟民研究员主持。软钎焊、特种连接技术分会场有10篇论文报告进行了交流,分别由专委会副主任马鑫博士和专委会副主任何鹏教授主持上、下半场。会场学术气氛浓厚,提问积极踊跃,讨论热烈深入,在听众之间以及主持人与听众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到讨论结束时间大家仍意犹未尽,达到了很好的技术交流效果。

会议期间也正值第17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同时召开,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是参加主办此次全国焊接年会的6个专委会之一。专委会推荐的郑州机械研究所沈元勋的论文“Cu-Si钎料活性钎焊C/C复合材料与铜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研究”获得焊接年会优秀论文奖。专委会主任李晓红研究员应焊接学会的邀请做了题为“凝心聚力 主动作为 推动发展——钎焊及特种连接专委会工作情况介绍”的大会报告,介绍了钎焊及特种连接专委会工作情况,包括专委会发展历程、工作规划、技术现状及展望。与会代表对专委会的工作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报告中的技术发展介绍也引起了代表的关注,报告内容获得大家的好评。

李晓红主任主持召开了第9届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2012年全体委员会议。首先由专委会秘书叶雷汇报了第9届专委会工作规划、第19届全国钎焊年会的筹备情况、2013年工作计划以及2014年组织国际会议议题。经委员们热烈讨论,会议通过了以上工作规划和议题, 初步确定了2013年专委会工作安排。随后,李晓红主任为新聘任的第9届专委会3位分专委会主任颁发了聘书,他们分别是钎焊材料分专委会主任龙伟民研究员、钎焊工艺及设备分专委会主任毛建英研究员、特种连接分专委会主任闫久春教授;还为专委会委员颁发了委员单位铜牌。会后专委会全体委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上一篇:那一次,我真后悔_初中写事作文600字_初中作文下一篇:家庭农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