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2024-09-26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共9篇)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篇1

附件9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初级中学工作汇报

××初级中学校长 ×××

××初级中学位于×××,县城东大街23号,始建于1974年。我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走“课题引领,特色发展”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先进单位、省级校本教研基地、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一)学生、班级情况。全校30个教学班,学生1332名,其中女生600名;七、八、九年级各10个班,学生分别为437名、468名、427名;住宿生469名。最大班额52人,平均班额44人,没有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留守儿童98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18名,占46%。

(二)教师情况。有教职工96人,专任教师91名,县级以上先进教师18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15人、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5人、市县级名师12人。本科学历64人,研究生学历2人。学校开展教职工全员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和国培、省培等继续教育,每个月每位教师撰写1篇教学反思。公用经费的5.26%用于教师培训。

(三)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普通教室使用面积达到67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每个使用面积达到96平方米;微机室(语音室)3个,每个使用面积达到96平方米;图书室2个使用面积达到420平方米,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2.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田径运动场地和足球场地1个,设置200米

万元,全部按时拨付到位。学校做到预算管理规范使用,主要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仪器、图书资料购置等,保证了教育教学需求。

(五)安全管理。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学校配备了安保干部2名、专职保安3名,专职校医一名。安装了监控器和报警专用电话,安装了防护栏,学校购买了警用器械,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用电等符合安全规定,并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日进行安全巡查。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集和各类安全预案,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师生安全。

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师办公电脑实现一人一台;各班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建成了校园电视台和录播教室。在教学楼建成直饮水间2个,新建6个洗衣间,新建男女学生澡堂4间。2016年计划新建教学楼2层545平方米,造价138万元,预计7月中旬开工。

(二)高效课堂全面实施。全校30个班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推行比例100%。全面落实校本研修制度,深入推行“342”校本研修模式,研发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345”课堂教学模式及各学科模式。我校共申报各级课题74个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占教职工总数的54.8%。2014年创建成××市高效课堂课改四星级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94%以上。

(三)立德树人根本全面落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德育行动计划。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坚持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和教师“三联系”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我让父母放心”和“百善孝为先,礼仪在行动”主题教育,开展了“最美教师”“道德模范”“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推行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综合素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镇××小学工作汇报

××镇××小学校长 ×××

××镇××小学距县城××公里,位于××镇。学校始建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955年,校名改为××县第四完小,1970年,小学并入初中,1980年,初中部迁出,学校更名为××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77平方米。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一)学生、班级情况。设一至六年级,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961人(其中女生456人),住宿学生246人(其中女生124人),留守儿童12人(女生6人),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家庭困难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率100%。

(二)教师情况。教师69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5人,中级以上专业职务教师25人,占38%;专任教师中省级教学能手5人,占100%;骨干教师15人,占23%;教师队伍年轻化,学科专业基本配齐。

(三)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1.教学用房:普通教室面积2719平方米,生均2.8平方米,科学实验室面积258平方米,图书室面积221平方米,微机室面积172平方米,语音室面积172平方米,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2.体育运动场地:新建操场3300平方米,塑胶软化、环形跑道200米,直跑道100米,达到省定评估标准。

3.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常规通用设备、学科专用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满足教学基本需要,达到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对教学设备配备的要求。

参与课题研究教师35人,其中省级规划课题1个、省级微型课题2个、市级微型课题1个、县级微型课题7个均已顺利结题。2013-2014学年参与课题研究教师46人,其中市级微型课题4个、县级微型课题11个、校本课题31个均已顺利结题。2014-2015学年参与课题研究教师54人,其中申报国家级课题1个、市级微型课题4个、校本课题41个。课题研究成果已汇编成了《学生作品荟萃》、《教学札记》。

2.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校作为××小学联片教研三组中心校,先后在本片区实践“33321”(三讲 三观 三议 两改 一总结)磨课模式、“211”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参与人数360人次以上,研修成果在县交流推广。

3.塑胶操场新建工程启动实施。2014年后季,操场新建立项,拆迁县镇投资160万元,扩展操场面积2700平方米,塑胶操场新建投资300万元,面积3300平方米,建成后师生运动场地需求将得到解决。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一是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对口教师缺乏。现有教学班18个,音乐教师2人,美术、科学、信息、心理等学科无专业教师。二是师生活动场地不足,操场改扩建困难重重、进度缓慢。

努力方向:我校将多层次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4.配备了数字教育资源接受和播放设备。两个教室均配备有触控一体式电子白板和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各一套,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学科教学仪器配备齐全、达标,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体音美教学设备充足,淘汰陈旧图书1230册,新增学生图书409册,大大提升了书籍的可读性。

5.配备座机电话1个,电话号码。6.两名教师,每人1台办公电脑,均衡上网。

7.现有教室2个,建有少先队广播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儿童关爱心语室(为充分发挥部室的作用,心语室配置5台学生用计算机和1台教师机,满足三年级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留守儿童、女童、特殊儿童亲情活动与家长视频通话聊天,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8.学校饮水机4台,教师每人1台,每个教室各1台,均能保证学生饮用开水。

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八项评估标准”。

二、学校管理工作特色和亮点

1.以改造薄弱学校为契机,2014年以来,投入19万元,改善了师生住房环境、购买仪器设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2.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促进师资均衡。2014年秋季,学校实际报名注册9人,按照人事编制比例,应配1名专任教师,为了确保教育质量,保证学科配套,配备2名教师,其中一级教师1名、二级教师1名。

3.以规范办学为切入点,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注重学生各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篇2

一、初中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衔接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1.衔接研究的背景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的颁布, 全国各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大面积开设;另一方面由原来的“计算机课”转变为“信息技术课”, 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伴随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使得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衔接上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 就必须应对教学思想、教学形式和教学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体现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实现小学与初中阶段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江苏省信息技术新教材已于2007年正式开始使用, 由于各个学校硬件及师资情况存在差异, 目前不是所有的小学都使用统一的新教材, 所以解决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衔接问题, 已经成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当务之急。

2.衔接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一直以零起点开始, 自从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以后, 对初中课程的开设产生了很大冲击, 具体表现在:

(1) 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进度的不同, 造成初中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差异较大, 使得初中教师很难把握教学进度。

(2) 小学已经学过了Windows、画图、Word、PowerPoint和因特网等模块的内容, 《指导纲要》初中部分仍有对这些模块的要求, 这些重复的模块怎样处理?对于诸如这些重复的模块, 初中教师处于讲与不讲的两难境况。

(3) 是否需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功能的补充, 应该如何进行?是否需要增加个别新软件的教学以填充空余的课时?

(4) 初中学生仍旧喜欢学习操作性的内容, 对一些理论性强的技术内容学习相对比较排斥。初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个人的信息技术素养显得更为重要。

(5) 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课采用让学生上网玩游戏的方式进行, 进入初中之后, 学生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玩游戏, 因此初中教师要正确、健康地引导, 纠正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二、衔接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当学生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时, 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手段获取相关资料, 并能够判断资料的利用价值和正确性。

2.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根据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用作品体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自己需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能够发布作品以展示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信息意识、能力和素养需要在学校中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出来。

三、衔接研究的内容

1.注意教材内容的衔接。调查学生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使用的教材版本是否统一、小学高年级是否停上信息技术课, 收集结果后统筹安排教学内容。

2.注意教法的衔接。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吸取其中的优点,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 改进教学方法, 反对填鸭式教学, 倡导任务型、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3.注重学法的衔接。在学习策略方面, 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学生在进入初中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注重评价的衔接。纠正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着玩玩的思想认识,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5.注重情感的衔接。小学教师上课应特别注重语气、语调上的变化, 给学生在听觉上一种美的享受, 初中教师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四、衔接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

1.依托衔接研究, 搭建双赢平台, 协同促进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就拿滨江学校为例, 学校是一所创办不久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有着良好的研究条件。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也是开足上好。从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出发, 我们进行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教材、教法、学法、评价和情感方面衔接问题的研究。一方面, 为促进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一体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 有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少走弯路, 避免分化过早过快;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和“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2.衔接研究的内容。在衔接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课题研究、小报制作比赛、Flash动画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等。

浅析初中小学语文教学 篇3

1、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过去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统天下,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硬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感到厌倦。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上课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怎样学习比较好?”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解;有的说,分成故事片段:受命造箭、准备工作、借箭成功几个片段来学习;还有的说,从周瑜最后说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中受到启发,从课文中找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内容,再把课文融会贯通地理解”。学生们的纷纷见解,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体现。

2、强化语言训练,在运用中形成技能。语言文字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它的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例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几句话:“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攻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①用上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看谁能说出来;②用第三人称转述,把这段话变换称谓表述出来。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注重情感的发展,为育人打下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发展,就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吸收教学材料的思想内涵,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1、在培养情感的过程中渗透做人的道理。俗话说:“要想做学问,首先要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育人呢?教师要通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来完成这个任务。每一篇课文都有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其共同特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应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而影响人、教育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精读、揣摩、体会,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和掌握做人的原则。

2、抓关键促情感。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导火索。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也”“有情动而辞发”。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部分或感人片段,进行深入引导。例如:“《我们也要当红军》一课,让学生体会一下两个贫穷农民儿子要当红军的急切心情。为了增加语气,语序做了颠倒,让学生试着用别的方式来要求毛主席也同意你们当红军。在学习《丰碑》一课时,随着情感的推进,同学们都对军需处长肃然起敬,再让学生体会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就很好理解了。”

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要以课文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效果。

三、以思维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它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入手:

首先思维要顺畅。所谓的思维顺畅,就是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敏捷、思想要活跃。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充满童趣,从而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来完成思维顺畅的培养。

其次,要有独创的思维。独创的思维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产生的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者是利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去解决问题时所发现的事物间的联系等。例如,《司马光》一课中,到水中救人,不如让水流出来救人;《詹天佑》一课,采取中部凿井法能不能提高工期?《曹冲称象》中没有大秤,更没有人提得起这么重的大象,而采用求异思维的方法,这都是独创思维的表现。思维的独创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勇于发现事物中的奥秘,进而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

第三,思维要灵活。灵活的思维就是要推翻学生墨守成规的学习态度,大力提倡学习利用新方法、新思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这样的文章,例如,《田忌赛马》以弱胜强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完《美丽的公鸡》一课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公鸡改正自己错误以后啄木鸟、蜜蜂、青蛙会怎样对待它?会以什么样的态度跟它说话?”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挥洒的写作平台,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写出来。写作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写作顺序。其次,想象作文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多安排一些想象作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埋下基石。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篇4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包钢九中于福义

提要:

由于种种原因,初中与小学的语文教学总有衔接脱节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了课程目标,克服了小学和初中的割裂,使二者成为一体,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本文从笔者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出发,以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视角,从教学目标的衔接,中小教法的衔接,师生情感的衔接,学法指导的衔接这几个方面,谈了初中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

初中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篇5

结果

小学组

一等奖

语猜猜哪句话吸引了老师 文 纠正错位的“纽扣” 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 未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上跟着学生一起“放飞” 一份意外的收获 感悟生活

绽放生活

数方便的“尺子”

学 让学生主动成为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创造性地教

探索性地学 《交换律》教学案例 由“一题多解”想到的…… 在现实里学数学

英语 当学生反驳我时 思在反思中“成长”

品 让思品课在生活中鲜活起来 发现家庭的美,培养美的情感 科一颗久未出土的黄豆芽 学 让猜想点燃智慧

音拔动音乐的琴弦,让生命快乐地飞扬 乐 品味“音乐餐” 体育 让缺萼的花朵同样绽放 美在美术学习中健全人格 术 美的遗憾

二等奖

语一石击起千层浪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校 灵芝镇中心小学 稽山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三川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三星小学 灵芝完小 鹤池苑小学 灵芝镇潞家庄小学

鹤池苑小学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斗门镇柯灵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中心校 斗门镇袍谷分校 稽山小学 鹤池苑小学 稽山小学 热诚学校

稽山小学

孙敏霞 虞婷娟 王

萍 沈林强 骆海燕 王雅芳 田鲁萍 许慧芳 倪志娣 周美英 张华春 夏建梅 金亚琴 赵

骐 应爱忠 水

萍 董英英 虞婷娟 金国琴 盛红霞 宋晓楠 陈卡佳 许建国 徐文英

俞金爱 文 多一些生命的触动

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新型语文课堂 一年级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潜力 及时质疑

精彩生成 拨起孩子心灵的诗弦 让师生珍惜鲜活的课程资源 个性张扬

精彩无限 课堂,如何体现教师的价值 课堂因学生的互动而精彩

数让新理念在老教材中体现 学 课堂,师生个性张扬的天空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求知欲就这样点燃

课堂,师生个性飞扬的天空 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自探中感悟

在应用中提高 让数学走向生活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案例

英对一堂课中几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反思 语 延伸课外

创新实践

激发兴趣 “空白作业本”

思活动性

开放性

社会性

生活性 品

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遵循学生身心

重视实践体验 “我也是这样的人”

科你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 学 蜗牛:多角度亲密接触

“让学生会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音谈发现式学习的魅力 乐 让旧内容焕发出新活力 快乐的小青娃

体老师,他们为什么在升旗时流泪 育 愉快的一堂课

运用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美教学机智的闪光 术 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美术活动课后的感想

灵芝镇曲屯小学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中心校 斗门镇辨志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校 灵芝镇潞家庄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马山镇豆姜分校 昌安实验学校 稽山小学 灵芝镇中心校 稽山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稽山小学 秀水小学 灵芝镇嘉会小学 稽山小学

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马山镇来有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三川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安城分校 柯灵小学 东浦镇三川小学 秀水小学 昌安学校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东浦镇校 灵芝镇校

蔡凌燕 金建芳 钱燕群 吴淼峰 何小芬 阮

源 周晓英 葛龙玲 金红娣 林华美 章

盈 刘云娟 赵晓军 李招娣 安

华 屠芝娟 杨文娣 朱

瑛 王继人 丁美娟 吴菲娜 王建英 章玲萍 陈爱玉 陈

英 许芳芳 许慧芳 阮华英 金彩婷 张

娟 许慧芳 许珍斐 陶家鑫 钱检成 池

芳 赵红莲 朱芬娟

三等奖

语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

文 放开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英雄雨来》教学案例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朗读,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桥梁 想说就说 尽情赞美吧!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荷花》教学案例 让课堂的生成充满活力 激发热情

体验感悟 “互动”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随机采访趣化课堂

生命活力得以释放 情境促体验

朗读促感悟

火花来自学生的口误

体验唤起满堂的精彩老歌新唱

数在生活中体验,在开放中拓展 学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鼓励学生发表“创见”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在体验探究中成长 主动参与

探究学习激趣

探索

运用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经历学习过程

成为学习主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平面图形的特征与计算复习》教学案例 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设计情境教学

需防牵强附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让课堂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英学中激趣,悟中求理 语 英语学习乐趣多

Book4 Unit5 A Let’talk 让孩子带着“兴趣”飞翔

马山镇安城分校 斗门镇里谷社小学 灵芝小学 南洋中锐学校 稽山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热诚学校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鲁东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马山镇储墅小学 马山镇三星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灵芝镇嘉会小学 灵芝镇央茶湖小学 南洋中锐学校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灵芝镇央茶湖小学 东浦镇三川小学 东浦镇后社完小 马山镇中心小学 灵芝镇校 斗门镇辨志小学 秀水小学 斗门镇敬敷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灵芝镇蛟里小学 稽山小学 东浦镇热诚学校 斗门镇柯灵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金彩婷 顾惠娥 叶永华 孙德玲 王建英 郭飞驹 许芳芳 徐亚芳 田爱利 董燕萍 朱

洪 张

剑 傅仁英 陶云娥 韩红娟 金国泉 王新林

王云云 高玲娣 俞国娟 徐剑锋

于良奕 胡江卫 胡小华 金白莉 朱莉萍 冯海良 吴慧明

杨秀娟 童

章慧铭 罗海明 王广平张丹红 朱菊根 许

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品 让学生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孝敬父母》教学案例 走进学生的生活

“提倡孝道从小做起”的探究活动 他们需要帮助

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 新科学是探究过程的简约复现 ——争做一个优秀的儿童探究激发者 家庭支出问题的探究 自主探究

勇于创新

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平台

音自主感受体验,合作创编表现 乐

“巧巧手”教学实践与反思

“趣·活·情”音乐课堂教学的新元素 流行歌曲进入课堂

设置情景

自主学习

强化审美

体体育游戏《钻山洞》 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性 插上兴趣的翅膀,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得更主动

“快乐体育”----从体育课准备活动游戏化开始

美旧衣改装

术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变废为宝

一堂邮票设计课引发的思考

初中组

一等奖

语文 追寻真实的阅读

让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灵感,在震撼中涌动 这就是我

昌安实验学校 马山镇豆姜分校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鉴湖分校

灵芝镇嘉会小学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灵芝镇犭央犭茶 湖小学

马山镇东安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秀水小学 东浦镇校 马山镇校 马山镇校 灵芝镇校 灵芝镇校 秀水小学 昌安学校 斗门镇校 马山镇校

文澜中学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王玉娟 徐爱玉 章兰花 金伟娟 王国锋 林美娟 高卢燕 金白莉 谢勇敢 诸永兴 金

强 章建红 徐宝佳 宋

青 周柏莉 王

缀 葛香娣 严尧江 张

敏 陈建民 王国根 朱正元 马圣红 黄国泉 王松劲 陈小刚

赵卓青 陈

安 朱

红 项

磊 “栽花”与“开花” 文理学院附中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钟珺红 余

江 滕建娥 周洁 高首慧 数学 三张纸片引出一堂课

对地板铺设的教学设计 “三十二”与“一十三”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文澜中学 “数学实验”,初中数学新课堂上的灵韵之笔 绍兴三中

英语 让学生愉悦在活动交流中

学生是一张白纸吗?

《Unit26 peaple and work

Ls104》案例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张文琴 徐凤娟 张开雅 顾碧俊 钱旦阳 陈藕仙 思想政治 由一则案例说起

教师----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历史与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的选择》教学片段及反思

一次有趣的“对抗” 扮演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

科学 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让学生充分的地体验

凸显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有效支持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案例

音乐 音乐课中的另类声音 美术 让学习·生活与艺术同在

二等奖语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

摘记与心灵驿站

如何进行教学中的“二度设计” 浅入深出

体验,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戏曲大舞台

一字之局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数学 “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情景片断与评析

合理设计问题平台,探究问题本质 三角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合作学习,创设课堂亮点 给学生一个空间

英语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

英语新课堂标准下一个老教材新教法的教学案例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 打破学生讲英语的“心理围墙” 你一定行!

思想政治 一次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教学尝试

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用心灵呼唤诚信

教师,你常与学生对话吗?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实验学校 树人中学 建功中学 绍兴三中 元培中学 一中初中部 锡麟中学

灵芝中学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南洋中锐学校 绍兴三中 建功中学 袍江中学 元培中学 建功中学 灵芝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文澜中学 昌安实验中学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文澜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许志伟 张剑虹 金华新 钱永茂 张秋生 宋华强 林国星 祝国梁 沈慧涛

杨月萍 康顺虹 叶莉敏 黄湘茵 姜佳忠 陈

萍 李

江 王文海 王一杰 葛延锋 陈桂君 俞菊妃 陈

珏 何

娟 赵

琴 方

璐 俞莉莉 黄

芳 王

芳 祝兆根 任晓红 钱

盟 高

历史与社会新课改下不一样的师生 当现代挑战传统时 太湖美与绍兴的水 《学习改变命运》案例

科学 点燃探究过程中的星星之火

聚集新课程

走进凸透镜成像的世界

《植物的一生》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让探究走进科学课堂

与孩子们一起探究光的颜色之谜 观察太空

生气——只因一错再错

劳技 开拓课程实践

提高创新能力 体育 我的一堂篮球课

体验—挑战—创新 跳蝇的妙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

音乐 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

自主探索

立足创新

美术 我为校园添风采

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语文 《皇帝的新装》案例

珍视课堂中的“错误” 让音乐回响语文课上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一堂作文评改课 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马的世界”综合活动案例 语文小课堂这样链接天下大事情 《两小儿辩

》教学案例 我强,我说,我写;我颂,我忧 作业成了标准答案之后 真情相拥,从容为文

数学 “镶边与剪纸”案例片段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树人中学 文澜中学 灵芝中学 绍兴三中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文澜中学 中锐学校 文理学院附中 文理学院附中 一中初中部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绍兴三中 锡麟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理学院附中 昌安实验中学 一中初中部 袍江中学 文澜中学

三等奖

建功中学 长城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马山镇中 建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中学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王彩琴 谢玲芳 余雄关 屠

燕 罗志定 龚

亮 唐亚平姚国明 刘生艳 孙淑萍 王珺华 杨

毅 陈建英 胡庆云 丁明超 冯

浩 刘建云 刘青云 丁刚琴 王

澜 沈安伟 黄柏芳 赵蕴靖

周精炼 张王芳 陈肖蕾 高兴娟 康伟央 钟国娟 陈丽萍 铁春燕 骆

红 郑黎盐 朱秋华 孟国焕 孔荣海 孙

绝对值

动起来——《生活的轴对称》教学案例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学案例 统计鱼塘中几条鱼的教学案例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 还学生“自主权”

图形的镶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课堂实录

英语 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

感受快乐 把学生当人

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A Research on KFC Junior Book I Lesson 117 一分钟竞赛

Junior BookⅡ Lesson 78 加强语言意识,巧妙运用教材

思想政治 以小见大,注重道德细节

在提问中发现问题

《消费者权益》教学案例及反思

寻觅绍兴先贤足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旧教材与新理念之我见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活泼的空气流畅在社会课堂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尝试——《来自家乡的报告》案例

正确处理好个体和集体合作的关系 寻找鉴湖流城的水上人家 沟通与理解 让合作学习融入课堂 我是社会小主人

科学 新课程的课堂是生成的

一堂沸腾的课

在概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学生的一次实验设计 学生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 探究性教学案例《平面镜成像》 科学探究

科学设计实验

提高探究效率 科学探究引发的探究活动

南洋学校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学校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文澜中学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绍兴三中 锡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灵芝中学 长城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澜中学 绍兴三中 建功中学 绍兴三中 文澜中学 文澜中学 建功中学 马山镇中 绍兴三中 长城中学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袍江中学 元培中学 袍江中学 长城中学 树人中学 马山镇中 灵芝中学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文澜中学

潘素珍 陈洁敏 詹永宝 夏

香 潘耀强 朱景华 田明华 冯

梅 水青翚 李艳华 俞

萍 俞红霞 蒋志勤 吴桂芳 甘吉星 阮海燕 舒乐飞 萧华琴 季

力 朱

刚 杨正康 张国鈺 宋

锦 李

瓯 倪

锐 王尧娟 骆望强 杨宝珍 马天乐 钟伟金 屠秀强 胡兴娥 陈利娟 徐燕炜 张南方 俞长亮 严小利 曹海娟 郭巧巧

历史与社会

劳技 问题终于出现了

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

音乐 我让流行歌曲进课堂

激趣----课堂的活力剂 春的旋律

体育 谁来领操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

耐久跑后的最佳放松方法----慢走 一堂失败的耐久跑测试课

美术 激发兴趣发展想象

卡通画 都市畅想

文澜中学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马山镇中 袍江中学 树人中学 锡麟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澜中学 昌安学校 文理学院附中绍兴三中 杨艳颜 徐志军 蒋秋凤 李芳娟 张

静 董水军 陈淑英 孟观荣 周兆水 陈莉萍 范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篇6

日本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教育内容与要求体现在中学和小学的教育指导要领中。日本中、小学教育指导要领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教育法令,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遵循的法规。这里我们仅 从日本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指导要领中的道德教育大纲与教材方面,介绍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一、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大纲有很大的一致性。

首先,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大纲,在文章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都由目标、内容和计划要求三部分构成。其次,小学和中学道德大纲在内容分类及制定计划的要求方面,都是一致的,所不同部分只是道德课的目标 及内容项目。从中、小学大纲上可反映出,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紧密衔接。

(2).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都注重行为指导。

(3).小学与中学的道德教育内容既有统一的范围又有明确的不同层次。

(4).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都强调联系学生、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使得具有权威性的大纲既有相对的统 一性,又有很强的灵活性。

(一)道德教育目标、要求与内容的贯通一致,使小学与中学的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衔接性。日本中学和小学道德教育大纲的目标部分,都分宏观的道德教育目标和具体道德课的目标两部分来论述。大纲在道德教育的宏观目标的论述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提出:以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 神为基础,培养适应于日本社会发展的道德。在论述具体道德课的目标上,中学的目标在小学大纲提出的“通 过丰富道德情感、通过提高道德判断力和提高道德实践的愿望,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自觉 认识人生”,以表示出对中学生提高了教育水准和要求。在教育要求方面,中学和小学的道德教育大纲都强调道德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要联系各学科教学、特别 活动及学生、学校、社区实际。例如:中、小学大纲都提出:“学科及特别活动与道德教育密切结合,有计划 地、发展地,给予补充、深化,综合地丰富儿童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力”。由此可见,各学科教学和特别 活动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日本学校的特别活动,是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个性。特别活动的内容包括:年级活动 ;儿童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教育活动(如仪式、学习展览活动,健康、安全、体育活动,远足、集体住 宿活动,劳动、做贡献活动等)。

又如:中、小学道德大纲在制定教育计划要求部分,都同样地指出:对学校制定的整体性的道德计划和道 德课的计划,都不能认为是固定的,应当具有弹性。这就强调了计划要与实际相结合。并同样地具体规定:整 体性的道德计划,要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考虑学生、学校、地区实际状况,设立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目 标。与此同时,必须表现出道德教育内容与各学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和考虑与家庭、地区、社会相适应的方 法;道德课的年计划,要以整体性的道德计划为基础。同时,课的计划要体现出与各学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安排各学年的指导内容时,还要考虑各年级之间的衔接。

内容部分,中、小学大纲也是在相同类别基础上,依据中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内容项目。

注重德育的衔接,使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一个有较稳定的、明确的目标;并有明确范围的、有序 的教育内容;以及要求比较一致的教育过程。这种有较稳定目标的,有统一计划要求的,能循序渐进地对学生 进行的道德教育与指导,必然有利于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信念,有利于培养学 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道德教育注重行为指导,使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日本对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注重行为指导,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分类和教育内容的项目上。现行的日 本小学、中学道德大纲内容部分按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关系上的行为方式分类如下:(1)与自己自身的关系;(2)与他人的关系;

(4)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为道德品质,也称品德。品德具有外在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道德教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 想品德。道德规范主要是一定社会关系的道德行为的准则。它是通过受教育者形成内心信念的基础上,对人与 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态度和行为的限制。人们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中,必然要与之发生各种关系,并会表 现在受思想支配的行为上。人与人之间的品德差异,首先反映在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关系上。日本 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抓住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行为方面给予考虑,按道德规范中的关 系分类,使其内容范畴既合理又简明,并易于理解和检查。我们认为,道德概念对学生来说,尤其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从以上四种关系上的表现来划 分,易使学生将较抽象的概念,从较具体的行为方式去认识和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道德概念,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晓之于理,去见之于行。另外,品德差异也常以行为方式在以上四种关系上表现 出来。由于行为是可观察的,那么,就可依一定的标准,对可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判。行为的可显性,易使评价 比较客观,并容易被评价者所接受,进而使被评价者的认识更为自觉。这种良性引导与循环,无疑,也有助于 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

总之,对中小学生注重行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受益终生,从个体行 为对社会的影响来看,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中学和小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性。

品德的发展是依不同的心理发展、教育、环境等因素而呈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等级。从教育的角度讲,对不同年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与要求层次化、序列化,是道德教育科学化的体现。日本中小学生道德大纲也 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具体表现在:中小学道德大纲的内容方面,既在类别上相同,以表现出中小学生道德 教育的统一性;同时,又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要求的内容项目,并注意各年龄段的衔接,以表 现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衔接性。

例如:在与自己自身的关系这类教育内容中,对中、小学生都要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努力、追求 上进、诚实、勇敢等基本品质。但大纲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具体内容项目及要求则不同。一、二年级有四个方面。即:

1.注意健康、安全,爱护物品和钱,整理身边周围的东西,不任性,生活有规律。2.对自己的学习和应该做的事,要认真去做。3.认为是好的事情,就做下去。

4.不说谎话,不胡闹,直爽、轻松、愉快地生活。三、四年级有五个方面。即: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适度地生活。

2.做事前,很好地思考,有了错误,承认并改正。3.自己决心要做的事,坚持做到底。4.认为正确的事,勇敢地去做。

用心

爱心

专心

5.正直、开朗、精神饱满地生活。五、六年级有六个方面。即:

1.总结自己的生活,考虑节制地、适度地生活。

2.确立更高目标,有理想、有勇气,遇到困难不沮丧,努力奋斗。3.珍惜自由,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动。4.诚实、开朗地,愉快地生活。

5.不断地追求新事物,使生活更好。6.知道自己的特点,改正不足,发挥长处。对初中学生提出以下五个方面。即:

1.形成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适度,能身心健康地生活。2.有更高目标、有理想、有勇气,有踏实地干到底的意志。3.重视自律精神,独立思考,具有责任感。

4.爱真理,求真实,期望实现理想,展开自己的人生。5.总结回顾自己进步的同时,发展个性,以求充实人生。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小学和中学的道德教育内容是整体化和序列化的,他们既有较强的统一性,又有明 显的层次性。

二、日本道德教育教材既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注 重以情感人。

日本的教材由文部省审定后,学校自由选用。为使教材得以通过和广为使用,编写教科书时,在认真执行 大纲各项要求的同时,在选用资料和编写方面还十分注重学生特点。以《日本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教材 为例,就有如下特点:

1.文章简明易懂。有些还是选自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教材选择的内容关联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教材形式有论说文、故事、诗 歌、寓言故事等。3.内容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许多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见得到的,甚至于学生自己也经常处于这些事情 之中。

4.教材不仅有教育性,还注意了趣味性。文章语言、插图等方面具有儿童特点,使教材可读性高,令学生 喜爱,并易于接受。

5.文章注重以情感人、育人,寓理于情感之中。

例如:六年级道德课本中,以爱家庭为目的的教材《母亲的化妆》一文,是一篇小学生的优秀作文。作者 是一位农家子弟,作者从见到给病故母亲送葬前的整容化妆,联想到母亲生前因家庭生活所至从未化过妆(在 日本化妆是女性十分喜欢并经常做的事)。作者在回顾母亲在生之年,是怎样地不考虑个人享受,每日为家庭 生活不辞劳苦,勤俭地操持家务,将全部的心血与精力给予孩子和家庭时,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感激之情。文 章感情真挚,十分动人。另外,从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指导书上还会看到,教育指导上也是抓住文章动情之处给予引导。例如,指 导书上针对作者对母亲日常生活的回忆与描写,父亲的话语,作者的感想等地方,指导要点上提出:母亲的伟 大表现在什么地方?父亲说的话又是何意?作者的感受之处在哪?等,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情或语言,理解父 母之情;激发热爱父母、感激父母之心;体会家庭的温暖。此外,指导书还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如,提出 :你认为有这样的父母是否幸福?何时有的这种感觉?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做的;想一想自己为家庭能做 些什么?等等。最后,指导书上还对学生提出实践要求。即: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在感谢家长的同时,也要为 家庭的幸福出力。

通过以上对大纲与教材的分析,使我们感到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比较注重通过与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活紧密相联 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并且在行为指导的过程中,注重以情入手。通过感化学生心 灵,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健康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实现道德行为。

用心

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之思考 篇7

一、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意义

小学语文的难易程度与初中语文相差甚远, 小学语文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而到了初中,语文学科的内容变得深奥复杂起来。这就使小学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显得十分突兀,学生也会觉得语文知识晦涩难懂。所以为了不影响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解决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由此可见,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是从小学语文学习过渡到初中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也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状态。

二、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现状

(一 )小学教师缺少衔接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学生的班主任, 除了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还要管理学生的生活,就像学生的亲人,对学生有启蒙作用。但是很少有语文教师能够想到小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只是教授学生一到六年级的知识,学习模式也是小学时期的, 很多语文教师并不知道初中语文学习模式,小学到初中的教学衔接就这样被忽略了。要想解决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 就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在小学六年级时切实实行初中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时能逐渐习惯初中语文学习模式, 那么当学生升入初中时,学习语文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升入初中的学生年龄大概是十二岁到十四岁, 初中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进入青少年时期, 不用每天耳提面命地管理了。其实不然,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不再像小学那样受拘束,一时不习惯,如果此时教师不了解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都比较叛逆, 普遍不爱学习, 教师的不关注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刚升入初中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到这种差异,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三、小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 )语文学科知识的衔接

小学到初中的语文知识有一部分体现在了教材上,所以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材的衔接在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一年级教材的部分内容应该适当与小学 六年级的教材内容相连接, 这样初中语文的内容就会显得不那么突兀,学生就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

除此之外,语文学科的知识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的经验和积累上。语文主要学习的是中文,这个范畴很大。我国的语言世界博大精深,是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不断探索淘沥出来的,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的知识十分多元化。小学到初中所学到的知识还只是冰山一角,就令人叹为观止了。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这样才能使处于小学与初中过渡时期的学生真正学习好语文学科。

(二 )正确教学观念的衔接

与初中相比,小学要学习的知识相对较少,学习氛围也比较轻松, 所以小学的学习方式从总体上来说是轻松愉快的。可是当学生进入高中就渐渐不会这么轻松了,学习的知识内容会不断增加,难度也会随之增加,还要面对中考压力, 学习方式就会在繁多的课业中逐渐改变。此时学生会处于迷茫阶段,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用正确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灌输自主学习观念,让学生能够明确了解到如何从小学学习生活过渡到初中学习生活。

(三 )学生学习模式的衔接

小学的学习模式就是教师讲课、学生记录初级学习方 式,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监督引导。在升入初中之后, 学生已经从儿童迈入青少年的行列, 需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的学习模式是独立的学习模式, 所以在刚刚升入初中时,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小学升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衔接 篇8

为何会出现此现象?分析原因有:(一)初一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而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游戏性和激励性比之小学有所下降,以致一些学生觉得听课乏味而走神。(二)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致使某些学生为应付而抄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三)初中课堂教学任务比小学要重,而课外落实的时间又减少。一般小学时每篇课文都要求背诵,而初中更多的是每天上一篇课文,很少要求背诵,所以很多学生觉得课文上了还是很陌生。(四)分析初中语文试卷,阅读、理解的比例较多,难度增大。

应如何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当重视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即小升初衔接教育,要解决如何铺垫搭桥,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

作为语文教师,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前提。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小学现行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进入初中的大门,他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任务,等待他们的也许是一座座的“高山”,一道道的“沟壑”,此时帮助他们树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尤为重要。人教版语文义务教材的第一单元编排的就是有关于“人生”的话题,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教材“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让他们认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困难的过程;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还可以让他们写写自我体验、个性特点、奋斗目标,以便教师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注重学法培养是发展性教育,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这习惯的培养应立足课堂,带动课外。体现在: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就是为了收获。这收获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种修辞的运用,一种情感的体验等等。2、培養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积极思考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哪些是自己预习时没想到的,哪些是自己预习时没解决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在讨论中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勤记笔记,善于把握文本重点,捕捉老师或同学发言中的要点和思想火花,勤记笔记便于课后整理,优化知识。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社会实践作业,都应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完成,甚至能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优化测验方法是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根本所在。如果学生一进入初中,就遭到迎头泼来几盆“冷水”,那么一蹶不振、颓废丧志的学生也就接踵而来,畏学、厌学、弃学者逐渐增多。须研究测验方法,不能把传统的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法宝。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记录语文成长“足迹”,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参考测验成绩,全方位的考评学生。方法有:

背诵量化:相对于小学,学生花在读语文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在学生朗读时,教师首先明确背诵内容,让学生精读;再次采取激励方法,调动学生读背的积极性。对其背诵的速度、熟练程度、认真程度进行量化。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促进学生读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发言量化:不少教师慨叹,初一有几个会举手,初二没几个会举手,初三没人会举手。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进入青春期产生了害羞心理及从众心理;另一方面也因为发言并未给自己带来“实际”好处。为此对课堂发言进行量化,如:发一次言加一分,发言特别出色再多加分,并予以表扬奖励。提高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更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听课、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作业态度量化:精选作业,最大程度地减轻作业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端正作业态度。教师做到有布置必批改,且每次批改均打出等级。作业优秀者给予表扬、加分,促使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以逐步端正作业态度。

优化试卷提高成绩:面对初一新生,教师拟卷首先把握好课内和课外的比重。可以以课内为主逐步转化为以课外为主,以识记知识为主逐步转化为以能力训练为主。其次拟卷时尽量做到基础知识抓重点,字音、字形,词语,常识及名句填空均可以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或是常见的内容。这样虽然初中的识字教学不再进行,也可让学生易得分,并养成自学课内基础知识的习惯。再次拟阅读分析题重感悟体验,适当增加开放性的题目,尽量做到只要学生读懂了文章就有话可写,有言可说,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最后注重在题目中增加生活气息,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感而发。甚而课内语段阅读的拟题可侧重于上课讨论过的,大部分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组织起一段顺利流畅的语言。总之,拟题时把握的原则是既体现知识重点,又让学生易得分,还和中考题型相衔接。尽可能使每次测验都是本阶段学习和生活情况的最佳反馈。

小学初中教学研究论文 篇9

【分类号】G633.3

远程教育资源的启动,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资源的共享,了解到本学科教学的发展及自己的不足,极大的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远程教育资源的配合使用,想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涵盖了小学、中学除体育以外的所有课程,分版块归类教学资源,有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探究学习、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版块。每个版块都有丰富的内容。我在地理教学中主要运用到的版块有课程资源、探究学习、教师发展这三个版块。课程资源版块中有每节课的详细的教学设计,还配有一些视频链接,这些视频可以下载供教学使用。根据需要还可以下载完整的教学课件、视频素材,学习评价(练习题),我在上课之前会好好的研究教材,看看本节课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如果内容很简单,不需要使用多媒体或是相关的视频资料,我不会使用远教资源,如果内容比较抽象、有很强的空间逻辑思维,用语言学生很难听懂,需要借助多媒体,我就会好好有研究远教资源的内容,看看那些需要使用,哪些不需要使用,不能完全照搬,不然会造成教师的思维无法连贯,受到远教资源的影响;或者就是无法完成本节课内容。只有经过筛选,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实需要借助多媒体才能把问题说清楚,那在上课前一定要好好选择。

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教学是千变万化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听懂并受到启发从而产生兴趣。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好好分析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课内容包括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需要两课时,先分析教材: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

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4.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想

就这些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内容十分抽象,空洞,需要学生要有空间想象力,这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难了些,为了上好本节课,就需要远教资源(其他资源也可)的帮助,需要多媒体的演示教学。这时我们再好好分析资源的有效性,看看哪些对我们有帮助,比如地球的自转运动公转运动及昼夜变化视频相当有用,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个我做过两个班的对比试验,就“地球公转运动中白昼的变化”这一问题做过评价,使用过和未使用过多媒体远教资源的掌握同一问题的比例是60%和40%,这使我们的教学非常有效。

二、探究学习模块的运用

课程结束后,通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远教资源中有学习评价,里面有本节课的练习题,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挑选部分作为课堂练习,实现查漏补缺。处理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这方面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环。

我在每学期会选择一次或两次带学生到室外进行探究学习,七年级上册在学到《地球的运动》完后,我选择了《测量当地的经度》,带学生在学校操场上通过观察竖立的竹竿影子的变化,当影子最短时,便是当地12点,再看北京时间是几点,通过时差计算当地的经度。八年级上册在学习完《中国的自然环境》我根据远教探究《家乡的地形和气候》,我选择了《考察瓦尔山的自然环境》,因为到了八年级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地理知识了,可以选择综合性的问题分析了,瓦尔山就在我校背后,很近,两节课就能完成,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认识不同的地形,了解当地气候,了解气候与河流的发育,植被的分布等等。

通过课外观察再回到教室分析,最后形成结果,这样的探究学习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求知欲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发展版块的运用

教学相长,教师学习是终身的,学科知识在发展,教师的知识也应该不断增加,远教中“教师发展”版块内容较多,涉及到教学理论、课堂实录、问题探讨。我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后,很喜欢看看该模块是否有类似的研究,讲到相同章节时,看看课堂实录,学习好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差距,或是怎样取长补短,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教学中,学生理解十分困难,我就采取多媒体教学,参考课堂实录,学习其他老师的处理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远教资源运用的困惑

1、远教资源更新缓慢,资源不配套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近,2012年教材改革后,远教资源没有更新,和现行人教版不符,导致在教学中难以利用,致使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成了空话。

2、课件的困扰

学生通过多媒体授课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多了,但是,这也要取决于课件的优劣,很多远教上的课件下载下来后,还需要修改,比如地图的选取,动画的增加,这些都会加大课件的制作,特别是缺乏素材。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困扰

目前衡量学生主要看考试成绩,要想成绩好,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就很难进行,很多很好的远教资源难以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被忽视,创新型人才难以培养,素质教育成为口头上的教育,说说而已。

上一篇:2023贺州公务员面试:高分亮点下一篇:关于田园风光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