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软件册

2024-10-28

人事管理软件册(精选8篇)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1

《酒店管理软件实训》

实验报告册-20 学年 第 学期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授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学时: 实验组号:

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2012年5月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饭店软件实训报告

一、实验时间及地点:

1.时间:第十三周周二、周四晚上和周五的下午和晚上。2.地点:四教六楼机房。3.指导老师:

二、实验目的:

通过饭店软件的实训,让我们对餐饮管理软件进行深入、全面、详细的了解。了解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功能、界面,以及前台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后台人员对于一些单据的审核等。

通过实训,再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对饭店的软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由于大多数饭店采用的是这个软件,这样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提前训练的机会。同时,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的加以巩固和提高,让自己得到进步和提高。

三、实验内容:

(一)前台操作:

当客人有预定或者到店订餐时,需要把必要的订餐信息录入到本系统中,以便以后的操作与管理以及酒店的对客服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登录到本系统中,选择“前台营业”——“前台系统”,然后选择“登录”,输入登陆的账号和密码,即可进入前台系统。

—第2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2.“开台”:选择台号之后,点击“开台”,输入客人预定的必要信息之后,即开台成功。

3.“点菜”:开台成功之后,系统自动进入“点菜”界面,根据客人的需要,适当的推荐,帮助客人完成点菜操作。点完菜之后,立即下单。此时主界面即显示“已开单”。

—第3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4.更改价格:有些菜品的价格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一些变动,这就需要我们对菜品的价格进行修改处理。在前台系统的主界面选择“营业管理”——“出品设置”,记住需要修改的菜品的编码,进入修改界面之后,通过编码找到对应的菜品,选择允许改价即可。

5.知会厨部:当客人的菜点完之后,需要下单到厨房,并且知会厨部。选择需要知会的台号,根据客人的需要,以及必要时都应该为客人提供相应的知会服务。

—第4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6.地喱传菜:当客人需要起菜时,就开始为客人传菜。传菜完毕之后,选择全部传完即可,传菜主界面对应的台号的颜色也从“粉色”变为“灰色”,前台主界面对应的台号的颜色也从“绿色”变为“灰色”,即此台传菜完毕——“已上齐”。

—第5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7.结账:当客人就餐完毕之后,对客人进行收银,结账。在主界面点击“结账”,选择需要结账的台号,登录进入结账界面。分别进行“打折”、“付款”、“免项”、“收款”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二)后台操作:

首先登陆:打开系统,选择相应的帐套,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登录后台系统。

—第6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1)申购单:

1.先选择“编辑”申购单,选择“增加”,制作一张申购单。

2.填写相关信息,然后“选择物品”。

3.选择“新增物品”。填写好相关物品信息后,选择“新增类别”,还有就是要选中“需要申购”,最后保存。如图:

4.选中“优质牛肉”,点“确定”,即增加了“优质牛肉”。填写好数量和申购价,保存。

—第7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5.对刚才填写的申购单进行审核。选中刚才的申购单,选择“审核”,然后一直点“确定”,最后就审核完成。在“已审核”列表中,就有刚才审核的单据。到此,“申购单”就做完了。

2)采购订单:

1.新增采购单,选择“增加”,填好相关信息,“选择物品”,选择“优质铅笔”,输入数量,单击保存。“优质铅笔”的采购单便添加完成。

—第8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2.选择刚才新增的采购单,进行“审核”。一直点击确定,即审核完毕。最后在审核列表中查看刚才审核的单据。

—第9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3)采购收货单:

1.新增采购收货单,选择“增加”,填好相关信息,“选择物品”,选择“水蛇”,输入实收金额,单击保存。“水蛇”的采购收货单便添加完成。

—第10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2.选择刚才新增的采购收货单,进行“审核”。一直点击确定,即审核完毕。最后在审核列表中查看刚才审核的单据。

3.其中,由于系统原因,时间应该统一改为“2006-12-31”,这样单据才能审核。

—第11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4)编制退货单:

1.新增退货单,选择“增加”,填好相关信息,“选择物品”,选择“猪肚”,输入实退金额,单击保存。“猪肚”的退货单便添加完成。其中,由于系统原因,时间应该统一改为“2006-12-31”,这样单据才能审核。

2.选择刚才新增的采购收货单,进行“审核”。一直点击确定,即审核完毕。最后在审核列表中查看刚才审核的单据。

—第12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四、实验小结:

这次的饭店软件实训内容大致就是这些,由于时间短,内容方面不是太多,很多的内容是我们自己加以了解,然后进行相关的操作,不懂的地方,我们就相互询问和请教。

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做了指导工作。特别是对大家都不明白的地方,进行集体的指导和操作演示,这样我们更容易操作。

实验中,由于系统的故障,有些操作无法进行。比如:前台收银结账的时候,还有就是后台在单据的审核问题上,我们要把日期改为2006-12-31,这样才能顺利通过审核。

五、心得体会:

这次的饭店软件实训实验,让我学会了很多。

首先,这次实验让我了解了饭店的经营运作过程,认识到了饭店软件系统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饭店软件的实训,让我对餐饮管理软件有了深入、全面、详细的了解。了解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功能、界面等,特别是前台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以及运营流程,后台人员对于一些单据的申请与审核等。

其次,同学们在实训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使得这次实训圆满完成,这一点值得发扬光大。

最后,这次实训,让我对饭店的软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饭店管理理论和实际软件的操作,让我了解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会在今后学习中,不断的加以学习和巩固,让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多。

总之,这些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一次实训,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是我很开心,也都很受益。

—第13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考试内容

我的考试内容为:

第36题:请制作一张物品退货单并使其通过审核。(物品名称:铅笔;物品代码:0098)(一)分析说明:

1.由于铅笔在系统中已经存在,且之前在操作的过程中,添加过代号为0098的物品,故更名为:优质铅笔,代号为0099。

2.优质铅笔在系统中库存为零,因此,想要成功的制作退货单并且审核成功,先要采货,再验货,最后才能退货。即按照“申购单——采货定单——收货单——退货单”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单据——申购单

1.先选择“编辑”申购单,选择“增加”,制作一张申购单。

—第14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2.填写相关信息,然后“选择物品”。

3.由于没有优质铅笔,所以选择“新增物品”。填写好相关物品信息后,选择“新增类别”,还有就是要选中“需要申购”,最后保存。如图:

—第15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4.选中“优质铅笔”,点“确定”,即增加了“优质铅笔”。填写好数量和申购价,保存。

5.对刚才填写的申购单进行审核。选中刚才的申购单,选择“审核”,然后一直点“确定”,最后就审核完成。在“已审核”列表中,就有刚才审核的单据。到此,“申购单”就做完了。

第二步:单据——采购单 1.新增采购单,选择“增加”,填好相关信息,“选择物品”,选择“优质铅

—第16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笔”,输入数量,单击保存。“优质铅笔”的采购单便添加完成。

2.选择刚才新增的采购单,进行“审核”。一直点击确定,即审核完毕。最后在审核列表中查看刚才审核的单据。

—第17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第三步:单据——采购收货单 1.新增采购收货单,选择“增加”,填好相关信息,“选择物品”,选择“优质铅笔”,输入实收金额,单击保存。“优质铅笔”的采购收货单便添加完成。其中,由于系统原因,时间应该统一改为“2006-12-31”,这样单据才能审核。

—第18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2.选择刚才新增的采购收货单,进行“审核”。一直点击确定,即审核完毕。最后在审核列表中查看刚才审核的单据。

第四步:单据——退货单: 1.新增退货单,选择“增加”,填好相关信息,“选择物品”,选择“优质铅笔”,输入实退金额,单击保存。“优质铅笔”的退货单便添加完成。其中,由于系统原因,时间应该统一改为“2006-12-31”,这样单据才能审核。

—第19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第20页—

旅游管理教研室

实验报告册

2.选择刚才新增的采购收货单,进行“审核”。一直点击确定,即审核完毕。最后在审核列表中查看刚才审核的单据。

以上便是这次考试的具体操作过程。

—第21页—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2

1 传统人事档案的突出弊端

1.1 人事档案是员工身份的证明, 由员工所在单位保管, 被迫依附于单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事档案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 还是政府部门都是员工的身份证明, 它根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个人在国家社会、组织单位的地位和权利都由这一身份证明所决定。但是它都是暂时由单位保管, 常常会造成员工被迫依附于单位

1.2 人事档案的所有权普遍认为归属于个人, 管理要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

我国传统的社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往往要向相对人收取管理费用, 而且2005年出版的《中国人才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 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常常带来巨大收益。实质上, 按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人事档案应该归国家所有, 是不应该收取保管费的。

1.3 人事档案相对人的权利不能合理的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 几乎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都清一色地规定:不允许本人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这种规定已经使许多人深受其害。

1.4 人事档案的管理权的比较混乱, 且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多头管理和都不管, 常常是为了方便流转, 仅仅履行档案的收发手续, 缺乏实质性的动态管理机制, 内容陈旧, 不能反映相对人的实际情况。

2 现代人事档案改革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人事档案之外其他合适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制约了员工的合理流动和科学考核。现代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人事档案之外的科学、合理、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 不单纯依赖于人事档案, 这样才可以提高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政府应正确界定人事档案的所有权, 实行无偿性的管理服务

我国法规规定, 以往形成的人事档案 (包括干部档案、学生档案、企业员工档案、士兵档案等) 都应属于国家所有。这样来说, 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没有什么理由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 政府以及所设立的人才流动中心应该提供无偿性的管理。

2.3 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修改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 删除以往的不合理规定, 明确规定人事档案的相对人可以通过授权方式, 查看和合理修改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 确保公民的信息知情权得到应有的体现。

2.4 改革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 建立公共部门与非公单位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

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所有社会组织都具有建立和保管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公共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的管理体制;对于非公单位, 实行统一指导, 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政府系统的档案馆应当成立专门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的文件信息服务中心。通过让更多的组织和单位都享有管理人事档案的权利,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改善人事档案内容结构状况, 增强人事档案的社会功能, 使之真正成为组织识别人才、任用人才, 了解有关人员工作业绩、能力和水平及其诚信情况的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英玮.周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 2007 (1) .

[2]王英玮, 张秋燕.关于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J].档案学通讯, 2009 (4) .

[3]刘琴.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J].档案学通讯, 2005 (5) .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3

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价值缺失;价值重建;现代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分为干部人事管理与劳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即脑力工作者管理与体力劳动者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计划体制下的组织形式。传统人事管理以泰罗经典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兼容并蓄,将其思维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果。从组织效率来看,无论是干部人事管理还是劳动管理亦或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与理论相对应就必须将提高组织效率作为管理最终目标。

一、传统人事管理价值缺失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该体制之下的人事管理均存在以物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重控制而轻追求是所有人事管理存在的通病,其具体表现为轻视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重视控制人的具体行为过程,着眼于监控人事之间关系,管理特征具体表现为重细节、重执行,效率导向作用被完全忽视,从而导致传统人事管理出现诸多弊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传统计划经济机制,知识与能力逐渐成为组织能力与组织效率的核心因素,传统物质因素影响力越来越小,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确立后,社会也由物质本位朝向知识与能力本位方向而稳步发展。

(一)人的物化

人事管理理念与原则并未随着社会走向而产生根本性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一个称谓。从根源本质来讲,人力资源开发并没有解决人事管理价值缺失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将人力视作一种资源,将“人”与“物”直接划上等号,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在实践内容与思维定式上,存在一定偏差。人事管理基本内容基于本体论意义来说,即为对组织中人与职位、职位与职位、员工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这些因素全部归结起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事关系。

人事关系管理内容中必须要有“人”的存在,但是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人”由有机完整富有个性的个体被物化为抽象符号化的人力资源,因此人事关系管理内容中,“人”的要素已经不复存在,核心要素的缺失,导致了人力资源开发失去了系统性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演变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实践过程为与其相适应,在员工认识方面更加体现出了视“人”为“人力资本”的逻辑,进一步导致人事管理价值的缺失。所以,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产生了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意义的人事管理,但究其本质,依旧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无太大区别。

(二)管理非人性化

将传统人事管理至于面上理性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其价值缺失根源在于“人”被物化,传统人事管理一味追求组织效率,而忽视对员工利益诉求的考量,现代人事管理则有着明显不同。现代人事管理所追求的是价值,组织管理者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先明确自身价值追求,并以此为基础,规范人事管理具体实践活动。传统人事管理在组织实践过程中,无法有效平衡组织效率和员工发展之间的关系,两种价值观经常出现冲突,而这种矛盾正是管理非人性化的源头。

绝大部分组织在招募初级工作员工时要求工作经验,并以此为堂皇借口,逃避培养年轻员工责任,直接导致大批刚出校门的学子无法找到理想工作;除此之外,组织内部明显缺乏培养员工方面的投入,大部分员工在组织内无法得到能力提升;人事考核极度片面,只关注现实绩效,并依据绩效对员工进行奖惩,使员工养成只重视短期绩效和表面成绩的习惯;人事奖励普遍运用物质奖励,忽视精神激励,员工缺乏一定内在动力;人事管理采用刚性制度,忽视员工情感管理,组织内部员工之间关系普遍冷漠且庸俗。

二、人事管理价值重建

(一)人事管理思维转变

现代人事管理思维特征在于追求一般规律,忽视差异。这一思维以泰罗经典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极大体现了效率对经济管理正面作用,而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思维,应运而生。虽然该思维代表了人事管理发展规律,但在当前时代,忽视员工个性化追求依旧有着庞大生存空间。随着知识与能力逐渐取代物质成为实践核心力量,优秀人才逐渐在组织发展中体现出决定性作用。因此,现代化人事管理首先需要满足个性化员工对组织价值的诉求,才能充分调动员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组织才能发展壮大。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员工价值实现才得以确立。具体而言,现代人事管理思维应体现物质与精神有机统一、组织与员工有机统一以及现实与未来有机统一。

(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经典科学背景之下的人与物都是被管理对象,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符号化、抽象化,并成为一个被动的客观存在体,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多见。人事管理者要将人塑造为一颗“螺丝钉”,即一个有用的物品。而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社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成为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促进人民自由与全面发展。社会目标的转变要求组织改变传统人事管理理念,改变人在组织中被管理的地位,赋予员工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因此,现代化人事管理要将组织生涯与员工生涯契合在一起,在保证组织忠诚度的同时,提高员工忠诚度,协调组织与员工之间生涯设计与开发关系,达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目标,真正实现人事管理所承载的价值。又由于组织存在一定“公器”性,其性质决定了人事管理需要将组织效率提升作为基本目标,完成价值追求。但效率提升永无止境,其代表的是外部对于组织价值的诉求,并非内部员工的价值诉求。所以,现代人事管理务必重视组织内部员工对于组织价值的诉求,平衡组织效率提升与员工对组织价值诉求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人事管理工作中心转变

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转变必须解决中心转变问题,即从以事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传统人事管理要求从职位出发,对从事者素质进行要求,并从中挑选适合人选,并采用效率指标对员工进行能力衡量,一旦员工无助于组织效率提升,或有其他人选时,原有员工将会被替换。传统人事管理无视员工合理的价值诉求,组织内部在客观上自然缺乏凝聚力,员工更不会对组织产生忠诚感。

相比之下,现代人事管理以平衡组织需求与员工价值需求为主体,确立以人为中心地位,组织人事管理过程中除满足组织效率需求外,尽可能满足了员工对组织基本价值的需求,实现了现代人事管理的本体性质。从组织角度而言,现代人事管理不仅满足了员工需求,同时还提升了员工忠诚度,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促进了人事激励制度可持续性发展。

(四)人事管理基本原则转变

传统人事管理建立在效率取向基础之上,其管理原则是因事择人;现代人事管理所奉行原则是适材适所,即因事择人与为人择事二者的有机统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事管理基本原则不同点在于:前者出发点有单一性,而后者出发点具有双向性。传统人事管理基本原则无论在人力资源开发还是人力资源投资等问题上,均立足于从事要求;现代人事管理基本原则同时满足人对事的期待、事对人的要求,平衡二者关系,并从中找出合适的人员进行人事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满足职位对员工要求,实现员工自我发展价值。

三、结束语

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知识与能力等非物质要素作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需要得到所有组织管理者的重视。只有将人的基本价值诉求作为组织管理根本,才能摆脱传统人事管理所带来的弊端。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的进步要求组织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员工生存、发展、福利、待遇、竞争环境等才是现代人事管理需要履行的基本职责。

参考文献:

[1]张秋芳,赵中学,武永红等.关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5):130-130.

[2]张冰英.论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J].赤子,2014(12):252-252.

[3]孟庆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3(8):52-52.

[4]胡巧婷.论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变[J].赤子,2013(5):189.

[5]李佳宇.关于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J].科学与财富,2015(3):267-267.

[6]边莹.传统人事管理的价值缺失与重建[J].华章,2013(27):67-67.

[7]涂吉胜,颜士钦.传统人事管理的价值缺失与重建[J].管理观察,2013(21):73-73,74.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4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5、决策:一般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或手段)的过程。

6、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

7、决策民主化:指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8、管理价值:是客观对象或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或改善管理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9、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自觉引导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10、“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比郊区的高。

1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12、城市化:指一种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

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况 3.经验管理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7.要成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1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1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1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1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1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同一性

16.管理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 的完美统一,这是实现管理价值目标的最高境界

17.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

18.”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正是对管理在企业运作中的地位的生动概况

19.所谓”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节

20.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

地说,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 22.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23.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顿悟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24.管理活动是由管理的认识活动、管理的实践活动和管理的评价活动等3方面组成

25.管理主体的特征包括多元性、层次性、复杂性、主动性、目的性和创新性 26.管理客体的属性是管理客体的客观性、管理客体的能动性、管理客体的系统性和不确定性

办公室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5

序号 国内一般性 国外一般性 国内企业(含外企)

2 [文书制作] 复印资料。 打印文稿及表格

3 [文书处理] 在权限内按自己的意思发出信函。 信函和邮件的处理。

4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5 [会议组织] 安排会议事务,并做会议记录或纲要。 记录上司指令及会谈、会议内容。

6 [调查研究] 协助上司准备书面的财务报告、研究报告。

7 [信息资料] 准备好公司要公开的资料; 收集及整理各种信息

8 [信访工作] 替上司接洽外界人士。例如记者、工会职员等。接待宾客和员工的来访。

9 [接待工作] 接待来访宾客; 接待宾客和员工的来访。

10 [协调工作] 以电话往来维持和外界的良好公共关系。

11 [督查工作] 督导一般职员或速记员。

12 [日程安排] 替上司定约会并做好记录;

13 [日常事务"] 阅读并分类信件 通讯事务、电话;

14 [办公室管理] 办公室环境的布置和整理,保管办公室设备及用品

15 [其他临时 以速记记下上司交待的事项; 执行上司交办事项办的事项-]

16 替上司申报交纳所得税及办理退税。

17 外出办事,如银行、邮局等。

2、公用易耗品主要包括哪些? 办公用易耗品主要有: (1)信封、纸张; (2)软盘、光盘等; (3)铅笔; (4)圆珠笔; (5)签字笔或钢笔; (6)修正液或修正带; (7)印盒;

(8)各种小型机器,如订书机(包括订书针)、打孔机、装订机(包括装订线)、日期 号码机、切纸机、计算机、拆信器、碎纸机等; (9)小刀; (10)日历等;

(11)其他,如标签纸、直尺、三角尺、透明胶带、粘胶带、绳带、图钉、橡皮筋、大 头针、纸夹等。

3、简要阐述文员工作的三个步骤,相互关系如何? 文员工作分为三个步骤:计划、实施和检查。

(1)计划的步骤,要充分了解即将开始的工作内容,并思考以什么方法进行效率会最 佳。

(2)实施的步骤,要注意:同时检查是否按照当初所拟定的顺序进行;上司所指示的 工作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正确地实施;配合上司预期的期限。

(3)检查的步骤,要分析计划和实绩的差异,并把以前进行过的工作或别人做过的工 作和目前自己所从事相同性质的工作加以比较分析。 其次,说明三个步骤之间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为:

先作计划,付诸实施,然后检查结果,围绕“计划――实施――检查”这样一个滚动的 过程开展。三者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循环。

文员首先要仔细制定计划,然后根据这个计划去实施,并严格检查其结果,使得这个结 果对下一次的计划有所帮助和启示。

4、按照“优先顺序”处理工作原则,虚拟一份半天或一天工作(或家务)计划书。 本题的例子请同学们见教材第28页。同学们可以参照教材上的例子,自己制定一份计 划书,不要抄袭。

5、从下列文员工作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或两种,谈谈你的工作体会或对此工作方 法的认识。

1.请示方法和报告方法;

2.计划方法和总结方法;

3.受意方法;

4.传达方法;

5.进言方法;

6.变通方法和挡驾方法;

7.分工方法与合作方法。

受意就是文员接受和领会上司的意图。可以分为直接受意(即领会上司在会议讲话、文 件批示、工作部署或与文员谈话时,直接就某一问题或某项工作所发表的意见和想法等,易 于文员判断和领会)和间接受意(即上司在平时随便交谈的情况下,或与其他人员谈话种就 某一问题、某项工作发表的意见和看法等)。

受意方法要注意:

(1)善于领会上司意图,不要曲解上司意图;

(2)备好记录本,记录下指示要点;

(3)注意倾听,用心判断指示的用意;

(4)必要时可以提问,直至明了意图为止,但不要打断谈话;

(5)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公开提出,但要言之成理,并要注意方式、态度;

(6)接受指示后,要不失时机地贯彻实施。 结合实际谈体会。

我曾经经历过一件事情,使我充分认识到,在受意时,充分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才开始工作时,我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文员。有一天,总经理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写一 份公司的简介,内容要包括四个部分――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现状、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配备、公司取得的成绩。当时,我没有经验,没有带上记录本,记录下指示的要点;事后,又怕显 得自己没有能力,而没有去请示总经理。只好凭自己大脑中的记忆写,结果写出来的简介根 本就不行。后来,我再次向总经理询问,并备好了记录本做好了记录,根据总经理的授意, 才写出了各方满意的公司简介。

从这个事情中,我体会到了在受意时,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6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档案管理,管理方法

一、前言

人事档案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人才管理、人才信息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事档案中可以了解到个人经历、学历、工作单位、技术职称、奖惩情况等个人相关信息。做好人力档案管理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满足各岗位的人员需求。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后, 给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带了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同时也为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中, 人事档案管理暴露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 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在长期的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 有些人认为这项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 并不能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 只要保存好, 不丢失, 不泄密, 能够满足日常的查档、外调工作就可以了。所以, 人事档案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往往被忽略, 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 使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 收集工作力度欠缺

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力度欠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收集归档工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日常的档案收集工作中, 发现有些数据不准确, 分类混乱, 给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2.收集档案的材料不规范、不齐全, 随意性大。比如:有的纸张大小不一, 规格不同;有的内容不规范, 字迹不清晰, 比如鉴定或者自我评价等, 大多是前篇一律, 多是套话、空话, 不能反映出本人的特点和专长;有的材料不真实, 有待进一步确认考察。人事档案中的这些问题, 对其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妨碍了人事档案利用的有效性。

(三) 信息化、科技化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虽然也在探索中加以应用, 但是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仍没有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中去, 随着计算机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 还有更大的档案管理技术有待挖掘和发挥。例如, 有的单位和企业只是把简单的个人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而资料检索、调档查询、档案阅读等依然沿用旧的工作方式, 倡导的无纸化阅读也基本没有实施运用。

(四)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多存在于企、事业单位, 一方面由于年龄问题, 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 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方面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是由本单位中的其他人员兼职, 业务不熟悉, 对档案要求、材料收集、整理、归档、装订步骤缺乏了解, 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

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 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正确领导

要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的工作流程当中, 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正确领导,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专岗专人专职。在人员配备上, 保证专人专职, 使档案管理人员安心工作, 尽职尽责。2.经费支持。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 应保证经费的投入, 对于正常工作需要的经费, 都应该给予支持, 并且保证硬件设施达到基本要求。3.定时核查。单位领导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一段时间内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如发现问题, 应该及时指出并帮助其解决, 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定化、科学化。

(二) 注重人事档案的收集工作, 提高认识档案质量

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 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一些单位不能及时把收集好的材料送交归档, 影响用人沟通渠道。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掌握信息,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材料归档,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三) 加强信息化管理,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要想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信息库, 就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人事管理手段作为保障, 以达到合理配备人员和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效率。应逐步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 实施动态管理。将人事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像等技术输入到计算机中, 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双备份 (纸质和计算机) 。在档案的归档、查阅、借阅、统计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微机操作化, 保证人事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 提高政治素质, 坚持原则, 遵守规章制度, 严守纪律, 做好保密工作, 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误差。另一方面,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 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 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社会、单位和团体提供所需的人才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兆学.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经验和关注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0 (07) :214.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7

【关键词】人事制度;档案管理;改革;影响;策略

引言

人事档案,是个人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是一个成长档案,更是社会经历档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事档案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个体的身份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事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其影响。

一、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1.人事档案的作用逐渐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人事制度改革在企业、事业单位等企业单位内全面落实,人事档案的作用正是日益弱化。

首先,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可以实现无档案生存。人事制度改革的落实,以及国家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法》的普及,让国有企业职工的铁饭碗工作模式被打破。国有企业的员工在下岗或者失业之后,其对于原单位的依附关系正在逐渐减弱。要实现个人生存目标,下岗与失业职工需要再次寻找工作,人事档案有无对于其再次就业不会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其次,非国有企业的职工可以实现无档案择业。在经济不断繁荣的过程中,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更向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让全新的用人机制得以普及。非国有企业在招聘职工时,更加重视职工的个人能力,并非传统观念中人事档案中的记载信息。非国有企业会利用合同或者协议选择职工,不依据人事档案。

2.人事制度改革事后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首先,人事制度改革落后影响了员工的合理流动。许多单位聚焦了许多专业性与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岗位。但受到学习需求以及发展前景的影响,这些人才的流动性很大。合理流动对于人才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有较大益处,但人事改革制度的落后,使得许多单位为了保证单位的稳定发展,用档案限制人才流动。

其次,人事制度改革落后造成弃档现象频出。社会竞争的加剧,让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吸引八方人才。但一些高端人才原企业不放弃人事档案,使得这些高端人才在新单位无法正常办理入职手续。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些单位开始执行不要人事档案,不要调出手续,不要迁移户口的政策,给人才引进工作提出的许多方便。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的具体策略

在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得到多方支持。在笔者看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人事制度改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国家各个领域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就会造成许多不良问题的产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使得事业单位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缓冲带,许多改革中产生的流动人员都进入了事业单位,这也成为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目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还没有定论,事业单位的堡垒也没有得以攻破。在人事制度改革已成定局的今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中的多种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响应人事制度改革的号如,全面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思想,用全新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优化档案管理工作。

2.弱化人事档案的约束功能。人员聘用制度的执行,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人员聘用制度完全推行之后,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依附关系或者铁饭碗关系,而是聘用者与被聘用者的关系。聘用合同成为人才市场内唯一的用人规范形式,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会成为人才分配的重要影响要素。人事制度的改革,让人事档案对于人才配置的终身性减弱,也逐渐消除了干部与工人之间的隔阂。在人事制度改革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岗位管理工作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许多创新思想,也面临着档案管理工作方法改革的挑战。作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在思想与制度上进行创新与完善,突破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桎梏,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淑仙.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分析[J].知识文库,2015,20:77

[2]文婉弟.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194.

[3]陈柏茹.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5,16:81-82.

[4]庄华萍.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5,17:94

人事管理软件册 篇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次作业

1、郭某被辞退的真正原因是跟科室关系处理不协调.外科主任动员全科室医生使用某种抗生素药,每用一支推销员给8元钱。郭某因涉及数万元金额,他担心这样做会出事,并认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甚至滥用药。因此,他向医院党委作了汇报。郭某认为最终导致他失业的直接原因是院内的一次医疗纠纷引起的。一位入院时还能喊叫的女青年,在经治疗后却成了植物人.因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反映主刀医师不明,术后没有向家属及时通报病情,且科主任涉及离岗、索要高额会诊费、让家属买来棒冰作物理降温等问题,家属因此大吵大闹并与保安发生冲突,导致院领导被打,脑外科一个月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科主任指责是他向家属透露病历资料致使家属吵闹的。

2、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非常的糟。医疗纠纷不断、医生不敢开刀、前来就诊的病人少、科内团结差等。在C医院工作期间,郭某与美国罗玛琳达大学Robert Iacono博士、日本九州大学Fumio Shima博士合作的课题“立体定向多靶点复合胎脑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开国际之先河,系列论文在国内外多家刊物发表。其课题“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造影、化疗技术”也系国内外首创。另一项“脑星形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7名国内著名专家好评,获1997—1998A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1998年,他发表了7篇论文。这样的人才C医院不要,还要与其解除合同。在科室中受到排挤,凭不上副教授,可见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非常的糟。

3、完善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的措施。各级部门都在讲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更要创造让他们发挥才华、心情舒畅的环境。

(1)、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人力资源总量与社会各方面对它的巨大需求相比,显得尤为稀缺和宝贵。但是,人才流动必然带来竞争,竞争可以导致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盲目的竞争却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浪费,可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出正确的引导,避免无谓的竞争所导致的不合理的人力流动。

(2)、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区别就是一般劳动者与人才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由每个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决定的,从一般作用上讲人力资源都是普通的劳动力。但是,一旦具备了某种技能,就有了很大的区别。通常我们把素质较高的,具备某种技能和创造力的劳动者叫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比一般劳动者的贡献更大得多。

(3)、应该确立大的人才战略。应该认识到人才是国家人力资源的精华部分,人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人才管理战略的基础。我们要争取较高的人才占有率,要保持人才拥有量大于培养量,还要保持较高的人才合理使用率。其次,要树立宏观的人才使用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核心是正确地使用人才。

(4)优化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引进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这些年来,各地在优化引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有关引人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优化引人环境,办法应该更多一些,落实应该到位一些。

(5)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人才流失。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和长远安全出发,纷纷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安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当事主体不仅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开发的各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但是,同国外人力资源安全机制相比,中国人力资源安全机制还处在初步建构的过程中。在人才流失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需要制定政策法规,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规范重要人才流动。需要建立国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第二次作业

围绕“以人为本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主题,自行选择论述角度,撰写一篇不低于1500字的论文。

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确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指导原则,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执行,具体而言要从“更新观念”、“建立机制”、“落实方法”三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发展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提出: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耕地、空间、能源所决定的,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的智慧所决定的。所以人力资本理论当中渗透着人文关怀,深刻思考和乐观的情绪,与人力资本的现实与未来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再将专家、学者、青年中的睿智者等同于机器设备,认为仅仅给予物质的刺激和鼓励便可以趋之如牛。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实现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给人才的成长和才能发挥开路,给予专家、学者以更多的信任,委以重任,给青年中的人才以更多施展才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之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拥有归宿。这不仅是使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的有效手段,更是我们在硝烟四起的国际人才争夺战中唯一可以与对手抗衡的武器

不错,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以高工资、高报酬、优越的工作条件等诱人的物质条件来挖我们的人才时,我们的确捉襟见肘。如果想通过颁布几条政策,给人才的离去多设置几道关卡,这只能是堵了门,却堵不住窗的自欺欺人之术。既然,我们不想像印度那样成为软件发达国家的“后方加工厂”,就必须改变原来被动的留人之道,而改为“一稳定,二发展,三招募”的积极型战略。加入WTO后人才为世界所共有。一方面我们的人才外流严重,另一方面我们也拥有留在海外的“人才银行”。因此,如何改变观念,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留才之道,是加入WTO后首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有众多优秀的高等院校,有许多待开发的课题,更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完全可以靠事业留人,靠环境留人,靠体制留人,而这一切方法的关键是人的感情因素,给予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权力,更大的施展空间,就能在感情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首先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重点是培育决策人才和创新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制定出一套培养、造就管理家、前沿领域的科学家和高科技工业领域专家的制度。同时还应制定出既符合国情又具有运作活力的包括知识产权、劳动合同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保证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人才价值的最大体现

其次,对于出国留学人员以及已在海外定居的华人学者,政府也应认真研究出一套能吸引他们回国服务的政策,并且应建立一套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指导思想的用人制度,对于已从海外回国的人员不要因为“不放心”就只任命为副校长、副经理、副主任,只要他能把业务搞上去,就放权,让他在技术上说了算。同时还应该允许他们继续与国外保持联系,允许他们再次出国深造,消除他们回国服务的后顾之忧。再次,还应加快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工业的紧密结合。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有80%以上都在高校、科技院所和事业单位工作,让他们放弃较稳定的收入待遇和安逸的生活条件去企业工作显然不现实。政府应建立一套以科技投资或风险性期权报酬为引导的灵活多样的奖励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快知识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为科技成果与企业构建一个通畅的交流渠道,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

**,也为科技创新增添活力。

最后,加大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科研的投资。教育也是一种产业,而且是投资收益率很高的产业,经济学家经测算后认为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在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为9%、10%和13%,而个人投资的收益率则分别为12%、17%和24%,均远远高于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可以认为教育投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投资决策。只是教育投资的投资期限较长,而收益的又是无形资产,因此,政府更应起协调、带动作用,减少个人投资风险,调动个人和企业扩大对教育的投资,从而促进社会人才资源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国力,来应对国际竞争。国家的兴旺发达,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3、科学的落实手段。面对发达国家几近疯狂的人才“掠夺”和国内发展所需优秀人才奇缺的现实,政府应坚决落实一套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政策,以保证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保证我们能够与国外的猎头公司和用人公司进行有实力的争夺。

第一,确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清除旧体制的障碍,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真正使人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第二,真正建立一套按贡献大小支付报酬的分配制度,而且要使报酬多少的差距真正体现出贡献大小的差距来,使报酬真正成为衡量人才价值的一把标尺,而且应综合运用高工资,风险期权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分配手段,使分配真正成为有效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基础手段。第三,为科技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建立一个通畅的与企业沟通和科技创新商业化、产业化的转化渠道。如鼓励首创精神的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创新成果的价格确定政策等。

第四,制定鼓励个人、企业扩大教育投资的政策,可给予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待遇,以及税收、费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这些均可起到不错的效果。

第五,宣传新的用人观念,为人才的“柔性流动”提供服务和帮助。

第三次作业

结合中西方用人的理论与经验,联系实际,采取课堂小组的形式,讨论公共部门如何更好的用人。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1.个人讨论提纲

(1)、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

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是用人之道的核心。用其所长,就是使用人才要扬长避短,兼收并蓄。把人才放在最能充分显示其才能的位置上,让其尽展其才;用其所愿,就是根据使用对象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意愿来使用人才。因为兴趣和热情是人们对一定事物的积极态度,是推动人们积极认识事物,从事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用其所愿,有利于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公共部门管理目标相统一;用当其时,就是使用人才要抓住最佳的时机。人的才能和人自身一样,从萌发到鼎盛再到衰退,其发展轨迹犹如一个抛物线,都有其发展的顶端。因此,要充分珍惜人才才华的绩优期和其工作的最佳年龄,打破论资排辈、求全、平衡、照顾的束缚,适时“起用”。

(2)、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人尽其才。

用人的目的是“激活”人,而非“管住”“管死”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必须鼓励竞争,优胜劣汰。公共部门用人如果缺乏甚至拒绝竞争,不仅会造成用人的高额成本,而且工作只会死水一潭,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因而鼓励竞争,不仅能促进公共部门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的形成,而且在存优汰劣、升优汰劣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平庸者的成长与发展,在这种压力下,他们会努力向优秀靠拢,转化

2.小组讨论提纲

(1)、以人为本、以能为本

新经济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卢卡斯也认为,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合所形成的资本积累(即人才资源)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因此在公共部门管理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将人作为工具、手段的管理模式,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坚持德才兼备,就是在选拔使用人才时,既要考察人才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品质,又要考察人才的文化水平和领导才能。首先,在选拔人才时,应将德与才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不可偏废。其次,德和才相比较,德是第一位的。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的事业服务。因此,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应注重对德的考察。

(5)、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公共部门掌握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同时,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共权力是由众多员工在不同的岗位分担掌握的,其员工配合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其为民众服务的质量。因此,在公共部门人力使用上,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优化资源、合理配置,重要的是要做到人岗匹配

第四次作业

一、选择填空

1、价值

2、教育

3、能岗匹配

4、工作分析

5、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

1、ABD2、ACD

3、ABC

4、ABD5、AD

三、判断题

1、T

2、F

3、T

4、F5、T

6、F

7、T

8、T

9、T

10、F

四、名词解释

1、职位分类指的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和,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因条件和首要前提,它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3、绩效评估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公务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指为了促进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组织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发展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所实施的培养和训练。

五、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有哪些不同?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不充分性。

2、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

(1)工作分析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2)工作分析为公共部门人员甄选与录用提供了客观标准。

(3)工作分析对公共部门的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工作分析为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5)工作分析有助于薪酬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6)工作分析有利于公共部门员工的动态调配与安置。

(7)工作分析有助于劳动安全。

(8)工作分析有助于公共部门的工作设计工作。

3、如何深化公务员福利制度的改革

(1)简化各项补贴项目,实现福利的货币化,显现化。

(2)建立驻地财务中心制度,加大预算外资金监管力度。

(3)福利费的增减应与国民收入相协调,按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上下浮动。

(4)通过全国统一平衡和协调,逐步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六、论述题

1、试论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专家治理以及政府管理职业化。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随着政府管理复杂性的增加,随着政府管理对大量信息的需求,随着政府管理日趋技术化和专门化,政府管理对专门性的需要更加强烈,这一切均导致了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发达国家为例,据估计,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公共组织还是私营组织的工作,将有90%为专家系统或人工智能所扩张或替代,所谓扩张,系指专家系统与专门技术人员兼顾工作,使工作的效率效能提高;所谓替代,系指未来相当比例的工作,由机器代替人力去做。与此同时,知识和信息工作者,在政府公务领域内将占主导地位。在未来的公共组织中,知识和专家的权威将会日益显现。

(2)、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这种管理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等。传统的以控制为导向的管理不免使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僵化、缺乏活力。而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积极性。所谓积极性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乃是要在已有的公共部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公务员潜能发挥的良好环境,促使公务人员具有使命感,从而更好地促使组织目标的达成和效能的实现。与传统的控制导向不同,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授能”,即授权赋能,主要特征表现在:开放参与决策机会;提供行政人员发展自主性的机会;发展组织共同愿景;发展并维持组织成员之间的依赖、开放式沟通等。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视和强调。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面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即通过持续的学习以改变公务员和公共管理者的态度、行为和技能——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今天公共组织管理者和公务员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过去被动式的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新的学习能力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学者马库德称之为“新学习”,所谓新学习它具有以下特征:学习目标是欲达成组织绩效;学习的重点在“学习如何学习”的过程;灵活适用具有弹性的组织结构,使学习多样化;学习时要发挥运用创造力,培养非直线式、直觉式的思考;学习可使人们更有意愿及能力,发挥更有效率而迈向成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及投入各项组织的活动;组织应具有开放性的特性,对于不同的学习方式都能够讨论及包含;学习是一连串的规划、执行与反馈过程;强调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将学习融入工作之中,同时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 j)^3 z7 U1 A6 N3 n

(4)、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型组织的整合。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金字塔形的组织机构

正在让位于更合乎新信息社会需要的组织结构。为了因应环境的变化,提高效率、符合创新的要求,发挥公共部门人力的专业才能、有效运用科学技术,组织的弹性化、灵活化、临时性扩大授权已成为必然趋势。对未来的组织结构,人们有许多描述,如网络组织、无缝隙组织、后官僚组织等等,不管叫什么名称,可以肯定,新型的组织结构将具有如下特色:对环境具有开放性,组织结构的弹性化;组织更趋扁平化,中层管理的削减;强调通过对话建立权威,权力的均等化;信息的共享和决策的开放;权力结构从集中、等级式的,转化为分散网络式的;从自上而下的控制转为相互作用和组织成员自我控制;组织的价值观从效率、安全、回避风险转向效能、敏感性、适应性和勇于创新。总之,新型组织结构强调一种更能发挥公务员能力和潜能,而不是抑制创新与活力的组织。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公务员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可以增加效率,节约成本;有利于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制定;有利于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有利于实现参与管理。未来主要的发展包括:电子人事政策法规和电子人力资源资料库;电子招聘;电子福利支付;电子动态管理等。

6、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政府组织规模的庞大,乃是过去时代各国政府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功能的扩张、社会的发达、政务的增繁以及政府自身的内在扩张。而政府之扩张反过来导致赤字、绩效低下、成本扩张。所以,从1990年以后,各国之文官改革,莫不把人力精简和紧缩管理作为主要措施。美国在1999年会计精简全职公务人员27.29万人;加拿大亦在总数22.5万名公务员中精简5.5万名。中国中央政府亦精简了30%的公务员。随着“小政府”观念的深入人心,人力精简继续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7、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随着公共组织目的取向色彩日益浓厚,绩效将深入种种目标当中,成为最受关注的课题。事实上,组织的成功与否,应视人力资源有效运用的有效程度而定。如今,无论公、私组织,绩效管理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绩效管理意味着组织管理者为公务员规划责任及目标,以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最大的发挥;并通过绩效考评,以此作为公务员奖惩的依据。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对每一项任务及价值作清楚的陈述;规划一套用以建立个人行为表现契约的程序;建立一套流程,作为公务人员能力改善计划的基础;订立绩效指标;建立绩效评鉴机制。全国大学

8、公务伦理责任的强调和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如腐败)导致了政府威信的下降,导致了公民对政府官员产生“信任赤字”,严重影响到了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强调公务员的伦理责任而重振政府的威信,就成为未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和趋势。在美国,1978年制定“政府伦理法”,对公务员的伦理作为法律规定,同时成立“政府伦理局”,具体负责公务人员的伦理管理问题。美国公共行政学会1985年发表公务员伦理法典,1994年又予以修正,要求公务员为公共利益服务,尊重宪法及法律,展现个人正直,追求专业卓越表现。OECD国家也致力于公务道德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许多国家亦有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关于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法规,维持公务员的职业伦理还主要停留在靠党规党纪和说服教育的层面,但随着“以德治国”观念的逐步深入,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总是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可以肯定,如何维系公务员伦理行为,是今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上一篇:英文求职信;秘书下一篇:信工研“我们约会吧”第五期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