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事管理

2024-10-14

铁路人事管理(共12篇)

铁路人事管理 篇1

作者: 中国铁路总公司书号: 978 - 7 - 113 - 18870 - 2出版时间: 2014 /7 /20

版次: B1定价: 27. 0元印次: Y1装帧: 胶订开本: 国32页数: 240

本书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07年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而成,适用于200 km / h及以上的高速铁路部分。全书分为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共3篇25章,附图2种,附件3个。内容包括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铁路信息系统、车站枢纽、机车车辆、供电给水、房建用地,编组列车、调度列车、列车运行、限速管理、调车工作、施工维修、灾害天气行车、设备故障行车、非正常行车组织、救援,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及手信号、信号表示器及标志、听觉信号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铁路人事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统计管理,科学、有效地组织总公司统计工作,保障总公司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总公司统计工作在服务铁路改革发展、推进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机关、总公司直属机构、总公司所属单位(以下简称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组织实施的铁路统计活动。

总公司采信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控股和受托管理运输的非控股合资铁路公司的相关统计资料。总公司及所属企业要切实履行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职责,通过法定程序促使并保障控股和受托管理运输的非控股合资铁路公司参照本办法组织实施相关统计活动。

第三条 总公司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投资建设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 总公司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五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按照总公司对统计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保障统计工作所需的机构、人员、经费、设备和其他条件。

第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总公司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第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各单位的负责人应当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严肃性,不得自行修改按规定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有关人员伪造、篡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其他统计资料,不得打击报复依照本办法履行职责的统计人员。

第八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及有关人员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干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九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严格按规定予以保护。

第十条 总公司加强铁路统计科学研究,建立科学、全面的铁路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规范设置统计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统计职能,理顺管理关系,建立统一管理、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协调高效的统计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第十二条 总公司设立统计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全公司统计工作,实施全公司统计调查和质量评估。

总公司所属运输企业(以下简称总公司运输企业)设立统计主管机构,管理、组织、协调、指导并监督本单位统计工作。各统计专业均应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总公司运输企业所属运输站段的统计工作必须由职能机构承担,其机构名称应体现统计管理职能。统计工作量较大的运输站段应当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其他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根据统计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内设机构中设置统计管理岗位。

第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必须指定组织、管理和监督本单位统计工作的行政分管负责人。

第十四条 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总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并组织、监督实施。

(二)负责总公司运输、设备、物流、劳动、节能、环保、物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专业统计,并负责向有关部门报送或提供数据。

(三)负责组织总公司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业务培训,各级统计人员及各专业统计监察人员的上岗培训,并统一核发上岗证、监察证。

(四)拟定总公司统计工作质量检查管理办法和数据质量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总公司统计质量检查,协助相关部门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违规行为。

(五)负责组织实施国家和总公司部署的普查、调查任务和专项调查工作,汇总、公布调查结果,提出调查分析报告。

(六)编制总公司统计资料汇编、统计手册,组织开展统计分析,发布统计资料,提出统计咨询建议。

(七)提出总公司统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第十五条 总公司运输企业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依据总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并组织、监督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各专业统计工作,并向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提供数据。

(三)负责组织本单位各级统计人员的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工作。

(四)拟定本单位统计工作质量检查办法和数据质量考核办法,组织开展统计质量检查,纠正统计违纪违规行为。

(五)负责组织完成总公司部署的普查、调查任务和专项调查工作,汇总、报送调查结果,提出调查分析报告。

(六)负责管理、发布本单位统计资料,组织开展统计分析,提出统计咨询建议。

(七)按照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织本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第十六条 其他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总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完成上级统计主管部门部署的相关专业统计工作和普查、调查任务,并向上级统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提供数据。

(三)负责本单位专、兼职统计人员及统计工作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四)拟定本单位统计工作质量检查办法和数据质量考核办法,开展经常性的统计质量检查,纠正统计违纪违规行为。

(五)负责管理本单位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提出统计咨询建议。

(六)组织本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第十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设置足够的统计岗位,配齐具有相应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兼职统计人员。

统计人员按照国家和总公司规定的条件,参加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八条 总公司建立统计岗位资格管理及继续教育制度。统计人员必须取得统计岗位资格,并接受统计继续教育。

第十九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组织并支持统计人员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其创造学习条件。

第二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国家统计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不受侵犯: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台账和报表。

(二)统计报告权:整理、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及时准确地向上级统计机构和本单位负责人提出统计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扣压。

(三)统计监督权:对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投资建设等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参加本单位、本部门的有关会议,提供统计咨询。

有关部门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研究并妥善解决。

第二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履行职责,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上报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办法及统计制度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统计工作交接制度。统计人员调离统计岗位时,应当办清交接手续,先补后调;对不称职、不合格的统计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二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保证统计工作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协调性。

第二十四条 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是指总公司运输生产、经营管理、投资建设方面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归口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十五条 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及其制度,由总公司确定。

统计调查制度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方面的规定。

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按照其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或者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会同总公司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总公司运输企业及其他直属单位可以制定补充性调查项目、规定和实施办法,但不得与总公司的规定相抵触,不得与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重复、矛盾,不得影响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的实施,并应报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总公司各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含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制发专业性统计调查表,应当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对其科学性、一致性进行审查,对调查表进行登记、统一编号。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各业务部门向本单位制发的统计调查表,必须经同级统计机构审查、批准并报上级统计机构备案。

第二十七条 经总公司批准实施的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文号、统一编号等标志。

对未经总公司批准实施的统计调查表,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权拒绝填报。

第二十八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必须执行总公司统一制定的统计调查计划、统计调查制度,保证总公司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的完整和统一。

第四章 统计资料管理

第二十九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及台账的规范与管理制度、统计数据的管理与发布制度,防止数出多门、口径不一。

第三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根据总公司各专业统计制度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并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纸介质和其他介质统计资料的保存、交接、保密、调用和归档等管理制度,按各专业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保存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及电子数据信息等统计资料。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确认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必须由本单位统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单位统计负责人确认后上报;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由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根据专业统计制度或规则提供,并须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提供给本单位统计机构。

统计资料的审核确认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确认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本单位统计机构提供统计所需的业务资料、财务资料及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 总公司统计数据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定期公布主要指标数据。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机构负责审定、公布本单位统计数据。

第三十五条 总公司各部门使用统计数据时,必须以公布的为准,未公布的必须商统计主管部门核定,以规范口径,保证正确使用。

信息技术等部门、单位代为存储的统计数据,不得向任何单位、个人提供或对外发布。

第三十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及所属部门使用统计资料时,必须以本单位统计机构公布或核定的为准。

第三十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义务向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提供所需要的统计资料。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和总公司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的规定。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九条 总公司建立统计监察制度、统计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以及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监察工作考评制度。

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对各级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执行本办法及统计制度的情况实施监督和检查,对统计数据质量及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监察工作进行考核。

第四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依据总公司规定,建立健全统计监察制度、统计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以及统计报表、统计分析工作考评制度。

第四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设置统计监察人员。

总公司运输企业应当设置专职统计监察人员。

第四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机构及统计监察人员实施统计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受检单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文电、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报表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信息,索取相关证据资料的复印件。

(二)进入受检单位的工作场所和与统计原始信息、数据相关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三)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四)填发统计监察查询书,向受检单位查询有关事项。

(五)根据检查结果填发统计监察记录,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六)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奖惩建议。

第四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质量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工种、各岗位统计工作职责和统计质量责任,并报上级统计机构备案。

第四十四条 总公司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制度,对统计工作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对涉及运输生产组织、经营业绩考核、财务清算及总公司机关考核等重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数据准确。

第四十五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对本单位内部的统计违纪违规行为,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及提出处分建议。责任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期限,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措施报上级统计主管机构。

第四十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发生统计违纪违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对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及有关人员利用虚假统计资料的不当得利,按总公司有关规定予以追究和处理。

第四十七条 对在统计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章 统计信息化建设

第四十八条 总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

总公司统计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统一协调实施。

第四十九条 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检查总公司运输企业及其他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按照总公司统计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

第五十条 总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统计标准,整合系统资源,强化数据集成,逐步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集中化、系统应用网络化、统计产品多样化,推进统计信息资源共享,保障铁路统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第五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协调相关专业部门开发应用计算机程序并提供数据接口,逐步实现原始信息的自动采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上级统计机构备案。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计划统计部负责解释。

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 篇3

一、加强物资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是指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由专门的物资部门负责,实行集中批量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作为基层物资部门,要落实好物资归口管理, 要从全局利益出发。维护局内物资市场占有率,充发挥物贷部门的优势。

基层站段是物资归口管理的重要一环,要加大物资归口管理的宣传力度 从全段运输生产成本来看每年由物资部门组织采购和供应的物资价值,占段总成本支出比例的近四分之一,材科成本是全段节约节支的主渠道之一。因此,管好成本支出,必须强化物资归口管理。同时,要尽量控制、约束分散采购,才能确保物资供应质量,杜绝和减少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

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做到领导重视。段物资主管部门在认真执行和落实好上级各项规定的同时,要加强横向归口管理。对没有执行归口管理的要调查原因,并亲自把关,对不符合进料规定的,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加控制,不准入库列 支,财务部门要从资金结算上严格把关。同时,物资主管人员要积极协调、汇报,听取不同的意见,开展调查分析,定期总结物资归口管理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二、加强物资采购预算管理

物资采购预算是物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物资采购及保证供应的重要依据,也是正确控制成本的好帮手,物资采供过程就是预算的实现过程,计划的准确性也是保证主渠道进料占有率的一项基础工作。

物资采购预算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月度预算。其中这些又分为总预算和原始预算。总预算由段物资主管部门的计划员,严格参照各生产部门所提报的原始用料计划,及各类物资的消耗定额标准进行编制,并要求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季节,搞好预测,要认真组织核查汇总,分类别及时申请和上报。原始采购预算由各生产部门的材料员,按照实际生产维修需要进行编制,计划必须写明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地点、使用原因、生产厂家和特殊要求等,必须由部门主管审核同意后再报至段物资主管部门。

基层站段点多线长,为提高工作效率,要及时调整预算分类和职责管辖范围,同时,根据不同的供应单位和管辖范围,设立相应的计划人员,并利用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所提供的便利条件,按管辖范围、原始预算、库存、材料成本及其他实际情况作出一份合理的总预算,总预算必须通过定额人员、物资部门主管和主管段长的逐级审核审批,最后报局物资供应段实施采购。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计划管辖范围的实施和调整,细化了预算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及时了解和掌握 现场生产运输情况和变化情况,利于预算的现场核实,并可以做到不无理由截流预算,不超越采购范围,同时加强横向联系,积极与财务部门配合,严格按成本预算编制,从而减少计划外发生率,在保证供应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支出。

三、强化物资使用过程管理

物资使用过程管理是基层物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物资消耗定额是企业编制物资采购预算和计算物资需要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定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定额,二是管理定额,两者相比,后者有一定的困难。要经常深入现场,要随着设备的不断改造、新技术的应用,作业环境、作业程序的改变,不断创立和修订新定额, 不断发现新的消耗规律,扩大定额考核的品种范围,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与物资消耗定额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职工索质,加强各级管理者“ 算计着用” 的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讲清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职工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使物资管理渗透到车间、班组、个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当家的管理意识和风气。

定期组织对定额管理的第一执行者---车间、班组的核算员进行培训,加强日常指导,使定额消耗信息的反馈能够及时准确。建立和加强车间、班组核算制度,对现场行车用料的品种、数量按照供应价格,执行总金额控制,并参照分解后的材料成本预算,执行节奖超罚。

四、保证物资供应质量

物资质量是保证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条件。物资质量与运输安全息息相关,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要求,牢牢把住进料源头,净化进料渠道,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确保产品质量。严把进料关,有关责任人员须坚持标准,严格审核,,进料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要将核查后的各项技术证件、证明妥善保管。同时,做好出库前对有保管期限和质量要求物资的检查,把问题力争解决在物资管理部门内部,杜绝不合格物资进入生产现场。

确保服务质量。根据点多线长,管辖内各车间、班组条件有限的特点,为保证生产一线物资的及时使用,对消耗量大、规模性强的物资,利用现有人员和运输设备,定期按照计划数量,实行送料到现场服务,从而保证运输生产物资的按时供应,解决现场的后顾之忧。

五、加强物资仓储管理

物资在库时间越短越好,库存资金占用越少越好,这样既降低了仓储成本,也增加了企业效益。

优化储备结构。对库存物资的储备进行优化,做到能不储的则不储,能少储的不多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储备资金的占用。因地制宜,可采取和推行ABC分类管理,A累包括品种少、运输周期较长、占用资金多、库存时间长的物资;B类包括运输周期较短的关键料及品种、价值量占用不多的一般性物资,做出适当储备和保险储备;C类包括品种多、占用量大、时间性、季节性强的劳保、防洪、防寒物资,在非季节或非规定时限内,适当做保险储备,逐步推行另库存管理。ABC分类管理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趋于合理最佳才能显现效益。⑵在坚持定期清理多余积压物资的同时,认真执行上级要求,因地制宜设立储备分库,并利用地域优势,对能够随用随进的物资,实行零库存或小批量进货或直接发到车间、班组,从而减少运输周期,降低了运输、储备成本。

六、加强班组物资管理

班组的材料管理是基层物资管理一项最基本的管理,材料最终要发到班组,消耗在班组。这就要求各车间、班组按照段物资管理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班组材料管理制度和办法。

班组材料管理要服从于生产一线,要设立材料库房,配备料架,标识做到齐全清楚,物品要“五五码放”,还要建立消耗台帐、工具和劳保卡片。

针对现场实际,制定出班组物资管理考核验收标准,将班组物资管理工作纳入段安全运输生产月考核验收范围,考核结果与被考核部门的工资奖金挂钩,增强了班组材料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

坚持抓“典型”,以点带面,将各车间、班组物资管理工作开展好的、水平高的、具有代表性的树为典型,对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学习和推广,同时,积极深入现场帮助有困难的车间,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班组物资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有效地控制和节约了物资消耗成本。

总之,要大力开展物资节约,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和特点,在积极开展修旧利废的同时对消耗量大、占用资金的物资,狠抓了计划的现场核实,并对消耗和使用实行追踪管理,更通过以上的合理管理来进一步完善物资供应和质量保障机制,全面的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铁路企业人事管理探究 篇4

1 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人事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 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对人事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没有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当人事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时缺乏科学的依据, 甚至影响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同时, 由于铁路企业管理者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方面, 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 甚至部分铁路部门将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同, 导致人事管理工作难以发挥作用, 甚至造成人事管理混乱。另外, 由于长期以来铁路企业一直都担负着为国家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 导致铁路企业职工出现大量冗余, 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考核、竞争、淘汰机制, 就造成了人事管理困难, 规范性和科学性难以提升。

1.2 人事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如前文所述, 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以及现有人员结构冗余、混乱, 再加上缺乏科学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造成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混乱。同时, 铁路企业目前还没有对人事管理工作制定详细全面和规范的制度, 缺乏与企业实际的联系, 一旦某些环节和过程出现问题, 就很难依靠科学的制度进行解决。此外, 目前铁路企业在人事管理工作方面还缺乏必要的人员考核和激励制度, 使得很多员工都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直接影响了铁路企业的整体工作质量。由此可见, 加强铁路企业人事管理至关重要。

2 加强铁路企业人事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

针对目前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需要铁路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更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 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原则, 加强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事管理工作要注重结合职工的具体发展需求来开展, 着重于激发职工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将职工的自我发展和企业的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 丰富人事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进而达到提升人事管理效率的目的。

2.2 加强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针对目前铁路企业人事管理混乱的现状, 铁路企业必须要加强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尤其要加快推进基层人事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建设, 强化制度的针对性和长效性。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的详细规划,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做好基层调研工作以及与职工的交流沟通, 保证制度能够被高效的实施。

2.3 优化企业人事管理结构

面对复杂的人事管理现状, 需要铁路企业优化和完善人事管理组织结构, 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明权限, 尤其要提高人事管理干部人员的责任意识, 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铁路企业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内勤部门等要加强配合, 做好各部门职工结构和人员树立的调整,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2.4 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要想切实提高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企业有必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因此, 铁路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首先根据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职工的具体需求, 定期组织企业职工参加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并对职工进行定期考核, 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其次, 铁路企业要在现有人员结构的基础上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 并选拔一些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从而加强铁路企业的内部建设, 便于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5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人事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 铁路企业有必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 针对不同部门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流程,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要有选择的进行淘汰, 对于表现优异的职工要进行奖励或鼓励, 进而激励职工积极工作, 提高竞争意识。其次, 铁路企业还要完善激励制度, 各级领导要充分发扬精神, 关心基层职工, 为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优秀的职工要加大激励力度, 从而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进而为铁路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同时, 铁路企业还要完善晋升制度, 主要是内部晋升。企业要注重对职工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考核, 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同时也有助于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3 总结

针对目前铁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需要企业加大力度进行人事管理改革。铁路企业要想改善人事管理混乱的现状, 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 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 优化企业内部业人事管理结构, 同时还要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完善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 从而促进铁路企业人事管理规范性的提升, 也使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萍.实现铁路人事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09:177.

[2]刘欣.铁路人事管理的建设创新[J].赤子 (上中旬) , 2015, 01:147.

铁路人事管理 篇5

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铁道出版社

2007.北京

铁道部文件

铁运[1999]103号

关于发布《铁路电力管理规则》和《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通知 各铁路局:

为了贯彻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搞好电力及安全工作,提高电力设备质量、供电质量管理水平,特修订发布《铁路电力管理规则》和《铁路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规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83)铁机字1000号文发布的两项规程同时废止。各铁路局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切实贯彻落实。执行中要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报部。

规程另发单行本。

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总则

电力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能源。它与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有着密切关系。自动闭塞电线路,电力贯通线路及铁路变、配电所,电源线路等设施构成的供电网络是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铁路电力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供电质量的可靠性,满足铁路运输生产需要。电力部门全体干部和职工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政策、法规,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精通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技术业务水平,更好地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

电力管理必须贯彻安全、质量和效益第一的方针,试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靠广大电力职工做好专业管理工;设备检修要检查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不断提高设备和供电质量;要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根据铁路发展和负荷增长,有计划地增强供电能力,改善供电条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科技成果,逐步实现现代化、自动化、以适应铁路运输不断发展的需要。

《铁路电力管理规则》是广大电力职工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保证安全供电的基本规则。各有关单位和全体电力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则适用于运营铁路电力业务的管理。

第一章 管理

第一条铁路电力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铁道部:对全路电力工作统一规划,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铁路相关的规章、制度;调查研究、检查督导、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电力设备技术管理水平。负责组织电力试验所的计量认证,负责组织各局确定局分界处自动闭塞电线路、电力贯通线线路供电方案,指挥、协调事故(故障)处理。

铁路人事管理 篇6

关键词:铁路;铁路职工教育;企业安全

铁路作为国民生活中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铁路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为员工提供铁路职工教育,因为职工教育关系到铁路企业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质量的重大问题。

1 铁路职工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安全是铁路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安全运输是保障铁路企业的生产效益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顺利运行。铁路运输担当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铁路所承载的旅客、货物以及各种设备完好无损,实现任务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协调运作最终目的就是安全的运送旅客和货物。由此可见,将安全放在铁路运输工作的第一位是由铁路运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铁路的安全运输就得以安全教育作为支撑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1 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了铁路运输,职工有安全教育就伴随着出现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说明,即便是新的发展阶段下出现的各种高科技运输设备,使用者没有按照安全条例进行使用也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更不用说产生生产效益。反之,即便是在运输设备稍落后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做好,使得设备能得到及时的维护,那么设备的正常和高效的运行就可以避免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运输的安全。职工的安全教育如此重要,再高科技和高智能的设备都需要人进行控制和维护,所以加强职工的安全运输意识,增强铁路运输工作的责任感,抓好劳动纪律,规范运输工作的技术作业标准等等都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新经济形势下对于运输安全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那么随之就会对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铁路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保障,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效益的前提。

1.2 安全教育就是保证职工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安全意识是一种人的本能反应,而职工的安全教育则是让这种本能的反应升华到一种主观认识,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去认识铁路运输的客观规律,做好安全工作,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也就是说安全教育要从职工的思想意识上入手,让员工能够主观认识到:如果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错误的,安全生产的规律是可以被人所认知的也是可以被人所掌控的;发生事故只是偶然现象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事故是可以被提前认识和避免的。职工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职工安全教育正是将这种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程度,由此才能确保员工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做好人和物的管理及时的处理好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1.3 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建立在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的,铁路运输工作队伍要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客观性,然后主观能动的进行安全生产工作,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仅是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而且是保证职工自身安全,保护职工的生存权的重要措施。所以,安全教育对于维护职工工作和利益来说十分重要。

2 铁路职工教育改革发展对策

2.1 做好铁路职工的思想工作

铁路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铁路职工的教育要从思想工作入手,加强员工的教育理念的培训,让员工的思想意识及时的跟进日新月异的铁路技术发展新形势。反之,没有跟进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那么职工的思维就会固化,工作不能和现实的需要相结合。所以铁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务必得到重视。

2.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铁路职工培训制度

新形势下,员工处于一个学习型的生存环境之中,作为技术型较强的铁路行业,职工要意识到自身的职业对于学习的需求,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才能得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铁路企业也要为职工提供相应的学习深造的环境,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自己的培训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培训管理机制,让员工在竞争中不断的提高,由此为铁路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 教育层次高端化,知识结构宽泛化

铁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就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城市在铁路运输行业都在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而这些技术和设备又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和掌控。所以企业的职工教育层次也在高端化,企业所进行的职工教育必须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因为新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冲击到各个岗位的人员变动,岗位的合并重组需要大量知识结构宽泛的人员。

2.4 职工教育整合

在计划经济体制,铁路工人后备人员的培养和职工在职培训分别属于普通和成人教育两套重复设置的学校,这种现象会分散培训教育的经费和师资力量,所以学校和培训中心的合理整合将有利于高效办学,大力发挥有限的资源进行职工教育。

3 结束语

铁路职工教育的科学安全观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还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铁路职工安全教育中,要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经验教育、事故案例教育等教育内容,渗透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安全观。

参考文献:

[1]贾志刚.浅析铁路职工教育在铁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

[2]钟红阳.以时代发展为导向的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3]崔萌.强化职工责任意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J].经营管理者,2012(01).

[4]袁毅.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2012(08).

铁路人事管理 篇7

关键词:国际铁路,新建项目,铁路标准化,管理,应用

1 工程概况

新建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五标位于肯尼亚境内, 呈东南至西北走向, 经过马查科斯、内罗毕特区, 是连接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标轨铁路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目前在境外修建的最大铁路项目。本标段 (DK377+000~DK461+000) 全长84公里, 路基长74.973km, 占总长度91%, 铁路桥16座, 累计长度7.4km, 占正线总长的9%, 涵洞总计109道, 设置车站6个。

2 人员配备以及用工管理

我项目部承诺本项目中方管理人员的比例将不超过员工总数的10%。为了确保承诺的顺利实施, 本项目属地化管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首先要遵循“公平、诚信、共赢、合作”的发展理念, 与肯尼亚政府及其他们的人民建立和谐的共事关系。作为在海外施工的中方企业, 必须受所在国对企业的法律约束, 并履行起为当地解决就业的义务和责任。

(2) 其次海外项目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也造成了当地雇用员工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尊重当地的习惯和文化, 加快中外员工之间的文化融合成了重中之重。当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许多中外员工同时相聚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发展时得做到:人格上的相互尊重, 文化上的互相包容。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 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也很重要, 提高中外员工对企业核心内容和价值观的认同度, 从而加快中外员工之间的文化融合。

(3) 第三要提高外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就要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尊严的认可, 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关怀, 是一种文明文化的诉求, 更是价值目标和思想态度。心理疏导则是帮助人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让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使心理上得到一些调适。对于外籍员工的管理, 要提倡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切实关心、关怀外籍员工的生活, 充分考虑外籍员工的内在需求, 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 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4) 第四要完善外籍员工的管理体系得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企业发展实际, 将外籍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其薪酬、待遇、升迁等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能干事, 想干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实现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对“不干事”或“干不了事”的人员给予相应惩罚。

(5) 第五, 肯尼亚的经济较不发达, 很难招募到合适的技术工人, 因为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各国文化差异导致了各国劳动力水平差异很大。所以, 要加强培训工作, 建立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 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强化内部员工培训工作, 根据企业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提高外籍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

(6) 第六要强化“属地”意识, 用“本地人”管好“本地人”。实现企业的本地化管理是国际化公司的管理目标, 就是用本地人来管理本地人。由此, 企业应积极研究探索本地人管理本地人的有效方式。

3 现场施工管理

3.1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进场后先核实、确定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影响因素, 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首先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该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其次,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生活区和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规划。主要包括: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开挖的边坡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垃圾以及卫生设施的治理措施;施工活动中的粉尘、噪声、废水、废气和废油的治理措施。

3.2 项目将现场管理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管理的核心

主要有八项:第一, 要按照国家规范设置现场警示、标志和安全的防护设施, 配备安全的防护用具, 确保现场的火工品使用的安全和用电安全。第二, 要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整齐划一、用地节约的四个原则和《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做好施工现场布置工作。第三, 环境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 废弃的垃圾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在取弃土场地上要合理设置, 积极整治道路污染。第四, 原始记录和现场各种质量数据要保证真实完整, 定期分析项目的质量状况, 然后研究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位。第五,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配置, 规范机械设备管理, 加强日常使用保养,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第六,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工程测量工作就要加强技术管理, 组织做好施工图现场核对。第七, 要加强物资材料管理, 规范物资材料保管工作, 严把物资材料进场质量关。第八, 为了规范试验程序, 保证试验数据准确真实要按照《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和施工需要来建立工地试验室。

3.3 技术管理

按照项目管理分级, 要对应管理阶层进行分级交底。先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对所属项目分部技术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一级技术交底, 项目分部技术管理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二级技术交底, 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技术交底。由于是海外工程, 在三级交底时, 要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技术交底资料进行交底。

在交底工作完成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培训来宣贯作业标准、施工工艺、作业纪律等, 目的是强化一线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意识、技能和习惯。

3.4 质量和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管理, 严格控制质量、安全、文明等要点。

4 标准化、信息化生产管理

对混凝土、沟槽盖板、钢筋混凝土构件全部实行工厂化集中生产。对路基填料的级配碎石实行工厂化生产。设置钢筋加工厂, 统一下料, 统一制作。

我标段根据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 在拟投入本工程人员构成表中设置专人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配备相应的终端硬件设备, 纳入统一接口, 并接受的统一管理;接受监理单位对信息系统的总体协调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中纳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预留信息系统接入条件, 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承担运用主体责任,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 使之作为现场管理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手段和支撑。

5 结束语

通过不断深化对标准化管理的理解, 逐渐向海外工程推进标准化管理, 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铁路市场中的影响力。目前在本项目标准化管理实践过程中, 证明了铁路标准化管理在国际铁路新建项目的应用是可行的。在融和国外当地元素的前提下, 同时结合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可以更好的让中国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在国际市场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卢春房《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年.北京.

[2]《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中国铁道版社2009年.北京.

[3]《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中国计划部出版社2009北京.

[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41-2003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北京.

铁路人事管理 篇8

关键词:铁路运输,运输票据,核收结算

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铁路运输收入是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客货业务中, 使用铁路客货运输票据并按规定向旅客、托运人或收货人等核收的票款、运费和其他与客货运输有关的收费。它是铁路运输企业的投入回报, 是铁路基础建设重要资金来源, 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增加铁路运输收入, 实现其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铁路运输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铁路运输收入的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之间有着相得益彰的关系, 健全完善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能够促进铁路经济效益的提高, 反之, 则会迟滞铁路经济效益的增长步幅。二者之间的具体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铁路运输票据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

铁路客运、货运票据是国家批准的专业发票, 是铁路运输收入的原始凭证。对客货运票据的管理, 包括票据类型、样式、印刷、定印等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此举既保证了国家财税收入的稳定安全, 同时也是铁路运输规范化运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规范的运输票据管理有利于防止铁路运输收入的流失, 增加铁路运输收入, 进而提高铁路经济效益, 实现铁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反之, 混乱的运输票据管理状况不仅造成国家财税收入的流失, 同时也造成铁路运输收入的消耗, 降低铁路运输效益。

2 运输费用的核收结算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时, 铁路运输企业应严格遵循国家铁路总局 (原国家铁道部) 制定的铁路运输客货票据核收运输费用。这对于统筹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实现铁路经济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运输费用上按现付、到付、后付、预付四种方式进行核收, 加之, 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的两种结算方式。拓宽了核收结算的渠道, 增加了铁路运营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迎合了当前日新月异的金融工具的更新发展, 是铁路运营模式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另外, 对军事运输费用、邮运运费、预付款的结算管理, 拓宽了铁路运输业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辐射面, 更好的发挥铁路运输的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效益。

3 运输收入进款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严格的运输收入进款管理制度是保障运输收入资金及时到位以及资金安全的前提条件。运输收入进款的保管、存汇以及账表编报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 明确清晰的责任制和运输收入款的安保制度为运输收入的规范、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运输收入进款动支范围的界定, 既保障了铁路运输收入资金的规范动支, 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实现了铁路运输收入资金的价值, 如对垫付旅客和路外人员意外伤亡、急救或埋葬费用;垫付托运人责任的途中货车整理换装费和包装修补费;铁路运输企业批准垫付自然灾害急救款等动支例外的规定, 体现了铁路运输业以人为本, 服务大局的企业理念, 这对于其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口碑和赞誉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增加了铁路运输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效益。

4 国际联运收入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铁路运输的国际化态势也日渐显现, 铁路运输业面临着国际化管理的挑战油然而生。国际联运收入管理正是面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 它以国家铁路总局国际联运清算中心为支点开展国家联运业务。拓宽了铁路运输业务范围, 增加了铁路运输收入, 同时糅合我国的“走出去”战略, 推动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从近几年来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各国的开工建设可见一斑。国际化联运收入管理顺应这一新形势, 积极探索管理手段的改革创新, 并结合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 进一步打开了国际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新局面。有力的保障了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现, 拓宽了铁路经济效益增长的国际视野。

5 铁路运输收入的监督检查制度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收入的正确核收与完整上缴, 而建立以会计核算、内部审核以及实地稽查为支撑的监督检查制度, 保障了对运输收入资金运作以及运输收入实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完备的监督检查制度是任何机制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如果离开了监督检查则会造成铁路收入资金的流失以及贪污腐败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杜绝此类行为唯有加强监督检查之力度, 明确责任主体, 从根源上消除违法乱纪行为, 保持铁路运输业的清风正气。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铁路经济效益的稳定, 防止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进而打造一个铁路运输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健康态势。

6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企业制改革同样渗透到了铁路部门,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意味着铁路运输与市场经济的并轨。在这种新的格局下,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立足于铁路运输收入的具体管理制度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处理好以下五方面的关系, 分别为:铁路运输票据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运输费用的核收结算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运输收入进款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国际联运收入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和铁路运输收入的监督检查制度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这五方面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铁路运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J].财经界, 2011 (12) .

[2]刘文杰.浅谈如何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效率[J].金融经济, 2011 (10) .

铁路运输管理分析 篇9

关键词:铁路,运输,形式,管理,分析

1铁路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根据托运人托运货物的数量、体积、形状等条件, 结合铁路的车辆和设备等情况, 铁路货物运输的形式可分为三种:整车、零担和集装箱。整车运输系指货物的重量、体积或形状需要以一辆或一辆以上的货车装运时;零担运输是指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或形状不够整车运输条件时按零担托运的货物还需具备另两个条件:一是单件货物的体积最小不得小于0.02立方米 (单件货物重量在10公斤以上的除外) , 二是每批货物的件数不得超过300件。集装箱运输是指不会损坏箱体, 能装入箱内的货物。符合集装箱运输条件的货都可按集装箱运输办理。

根据运送条件不同, 铁路运送的货物可分为哪几类?

铁路运送的货物, 可分为普通货物、按特殊条件运送的货物两类。

普通货物系指在铁路运送过程中, 按一般条件办理的货物, 如煤、粮食、木材、钢材、矿建材料等。

按特殊条件办理的货物系指由于货物的性质、体积、状态等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别的车辆装运或需要采取特殊运输条件和措施, 才能保证货物完整和行车安全的货物, 如超长、集重、超限、危险和鲜活易腐等货物。

2铁路货物运输订单的填写

铁路货物运单是铁路与发货人之间具有运输契约性质的一种运送单据。它明确规定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发货人托运货物, 应向车站按批提出货物运单一份。整车分卸货物, 除提出基本货物运单一份外, 每一分卸站应另增加分卸货物运单两份 (分卸站、收货人各一份) 。

车站接到发货人提出的货物运单应认真审查 (整车货物应有货物运输计划) , 确认可以承运后, 车站在货物运单上签证货物搬入日期或装车日期即为受理。

车站接收货物后, 就开始负责保管。

对整车货物装车后, 发货人需向货运室交付运杂费, 换取领货凭证及承运证。 (即货票丙联) 。对零担货物, 接收货物后, 发货人持货物运单向货运室交付运杂费, 换取领货凭证及承运证。

发货人交付运输费用后, 货运室在货物运单和货票上加盖承运日期戳之时起就算承运。

3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

完善集装箱车站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现有的TMIS集装箱追踪系统和集装箱车站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信息枢纽,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集装箱车站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是确保管理好铁路集装箱的信息基础。

在集装箱运输日常工作中, 信息管理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直接为客户服务, 对集装箱运输进行全程追踪;另一方面又可以对铁路箱进行全程管理, 监控每一个铁路箱的运行轨迹。各集装箱办理站必须认真做好集装箱装卸车清单的规范填记和及时入库, 为中铁集装箱信息中心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目前集装箱装、卸车清单入库率只有60%左右, 这对掌握集装箱运用轨迹不利, 对铁路箱的管理也不利。

针对这一情况, 建议将现有的集装箱设备管理系统与集装箱追踪系统进行整合, 建立铁路集装箱箱管系统, 详细记录每个集装箱的状态与位置信息、作业时间信息、相关的单据与费用信息, 实现铁路集装箱从制造、运用、修理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运输组织、设备管理、客户服务提供详实的信息保障。同时用“一口价”装卸费用清算与装卸车清单相匹配的方法 (即发送货票与装车清单匹配, 到达货票与卸车清单匹配) , 来促使各办理站对集装箱装卸车清单的规范填记和及时入库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切实做好集装箱追踪和铁路箱管理工作。

建立铁路箱堆场。铁路集装箱直属站、中心站是以经营铁路集装箱运输及配套服务为主的物流中心。

在直属站、中心站划出一定的场地设立铁路箱专用堆场, 配备铁路箱管理员对铁路箱进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各集装箱分公司可以派遣专员驻场对铁路箱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控制站内、站外铁路箱数量, 强化铁路箱使用、修理工作, 提高周转率。

铁路箱堆场的建立, 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集装箱管理的先进经验, 建立健全运用和维护管理机制, 并继续与各船公司、船董签订集装箱互换协议, 扩大铁路箱与海运箱的互用运输, 使中国铁路集装箱真正走出国门, 实现集装箱海铁国际联运的重大突破, 让铁路箱的运用进入市场化体系。让铁路箱不能离开铁路系统, 无法完成国际运输, 必须在港口和中转站进行拆装箱作业, 无法满足货主要求的现状成为历史。

对所有的铁路箱实行有偿使用 (费用可低于国际箱) 和实施凭《铁路集装箱设备交接单》交接的制度及用箱实施收取抵押金制度, 促使客户在用箱过程中确保铁路箱的箱体完好和整洁, 真正管好, 用好铁路箱。

配备专职铁路箱管理员、验箱师。在各个铁路箱堆场, 配备专职铁路箱管理员, 负责铁路箱日常管理及租赁工作。利用现有TMIS集装箱追踪管理系统和集装箱车站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全路联网的优势进行铁路箱管理。

在铁路箱堆场建立出入箱登记台帐和集装箱日报、月报的登记台帐;设立专人负责清扫集装箱和及时关闭空箱箱门制度;制订堆场与汽车运输部门集装箱交接制度。每个铁路箱进出场站必须严格执行交接制度, 由承运人、提箱人与场站办理交接并签署《铁路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做到每个铁路箱来有影去有踪, 确保铁路箱设备完善。

铁路箱堆场在进行铁路箱修理、清洗业务时必须与集装箱分公司签订铁路箱修理、清洗协议, 合理妥善使用铁路箱修理费用, 同时集装箱分公司可将原铁路箱修理厂的验箱师充实配备到各铁路箱堆场中去。在铁路箱交接过程中, 发现污损需修理、清洗前, 场站应由验箱师提出估价单, 经客户或分公司确认后方可修理和清洗。修理、清洗过的铁路箱必须经过质量检验, 并由验箱师验收认可。这样保证长期修理经费的来源及箱体的完好, 满足用户的需求。

空箱回送有序化。从铁路箱的分布和货物流量看, 目前内地箱源偏紧, 而沿海较宽裕, 形成了不平衡的局面, 这就产生了要求空箱调配问题。

铁路空箱回送主要是为了提高内地铁路集装箱发送箱数, 但我们不能不计成本, 必须在保证铁路总体效益不亏损的情况下才可以做, 否则正如中铁集装箱总公司郭书记指出的那样, “这种为任务而任务的短期行为, 必然把我们拖入忽视基础、疲于奔命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必须强调全面的协调的科学发展, 充分研究市场需求, 引导和改善集装箱运输的货源结构、流量、流向、产品结构, 努力做到铁路集装箱回送有序化。

铁路土地管理的思考 篇10

1 铁路沿线土地管理现状分析

1.1 土地归属权和资产问题

由于中国土地面积较大, 这就意味着铁路网线错综复杂, 站点更是数不胜数, 并且时间跨度较大, 有关数据统计国内铁路线总长达十万千米, 时间跨度从十九世纪七十年达中叶一直到当下。并且这里面还分为普速和高速铁路。这些就直接导致了某些铁路沿线土地归属权复杂, 总土地资产模糊不清等。近年来伴随着铁路网的不断更新扩大, 铁路部门也相继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铁路沿线土地资源进行接收、征用和转让等处理, 聚集了一大批铁路土地资源。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也不忘对这些铁路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整改, 但是都没能摸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这些土地资源的合理办法。甚至相关铁路部门都某些土地归属问题都没能处理适当, 致使现在这些土地资源分配紊乱, 有些直接由铁道部管辖, 有的又归属地方铁路局管理, 还有的在基层运输站段。这些混乱的分配方式就直接导致了沿线闲置的土地资源不能及时的得到合适的利用来为铁路行业谋取经济效益。

1.2 闲置土地综合开发效益低下

铁路闲置土地产生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 第一点就是铁路自身留用, 第二考虑到城市规划问题。铁路自身留用地的用处包括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铁路沿线的绿化和稳固地基等, 但是这些在土地管理办法中是不属于闲置地的, 但是这部分土地只在需要的时候用到, 平时基本是空置的, 这就在另一个层面说明了这部分土地确实是被闲置的。并且这些空出来的土地经常会被违法占用, 作为铁路部门的资产却不能为自身谋取经济效益, 这是一个问题。另一部分闲置的土地被考虑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现在的社会变迁十分迅速, 城市规划调整更是日新月异, 再加上铁路内部的整改因素直接导致包括城区车站、工厂等在内的一大片土地被空置。而且一般这些位置土地价位较高, 面积较大, 具有明显的开发价值。

1.3 清理违规占用铁路用地难度大

国家原铁道部早期就颁布过一系列的法令来保护铁路用地, 但是伴随着近些年来土地的增值和利用效益大幅增加, 就大量出现了铁路沿线闲置土地被个人或者企业单位违法占用的现象。根据调查显示, 非法占用铁路用地的不仅有个人和某些单位, 甚至有地方党政机关。这类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屡禁不止。但是作为地方性基层土地管理人员也并不具备执法功能, 主要是以对这些违法现象给予劝退为主。以上分析就不难看出铁路用地被非法占用的局面是不太好处理的。

1.4 账目上不能全面体现铁路土地资产

铁路用地在被相关投资者以某种方式折价入股修建铁路之前是通过国家征用或者划拨的形式取得的公益性用地, 相关铁路企业在统计资产时候, 把单独入账、估价完成的土地直接作为企业固定资产, 且入账的方式是根据历史成本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土地的价位一直在不断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土地大幅度增值, 这就在历史账目价位的基础上形成了差异,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再者在铁路建设征地工程中, 对于相关建筑物的补偿费用是不计入账目的, 这就致使难以真正体现在土地上的资产。

2 铁路用地的开发利用措施

2.1 盘活土地资产

一般国内对于土地的认知比较浅显, 仅仅停留在土地的自然属性上, 大大的忽视了土地在当下社会应有的经济属性, 对土地资产意识力不够, 对铁路闲置地不会合理地开发。党中央近年颁布的有关铁路用地整改的意见明确的说出了, 合理开发利用铁路用地, 盘活相关资源是取得铁路部门实质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关铁路部门应当借着这股风, 在深度认知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的基础上, 加强对铁路用地的管理分配, 深层次挖掘该部分土地的价值, 盘活资源, 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铁路部门发展铺垫。

2.2 盘查清理违规占地现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 铁路用地资源的浪费有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铁路部门自身的问题, 没有彻底清理盘查铁路部门的土地资产的数量才让资源被闲置浪费, 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由此看来, 相关铁路部门要想在铁路用地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必须从根本上抓起, 即彻彻底底、自上而下的仔细对国内铁路用地进行清理入账, 分类存档。从基层铁路站开始清理登记, 对于模糊不清的地方直接上报给上级铁路局, 有铁路局出面进行交涉调查土地归属问题。这样一级一级的来清理存档, 就能够很好的将国内的实际铁路闲置土地的总量统计出来, 以便后期进行集体化整改分配。

2.3 合作规划铁路用地

要想处理好铁路闲置地的利用问题还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策划。由于这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所以关于铁路闲置地的规划就牵连到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等, 也就是说需要很多相关部门合力来进行该土地的整改才能在法律条文内做到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地铁路闲置地的使用性能、公共配套设施和道路情况等作出全面分析进而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相关机构在法律限定范围内, 结合科学的管理办法和不同企业用地的不同特性来制定长远的土地管理使用方法, 以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够达到该部分闲置土地资源的效益最优, 充分发挥出土地的经济功能。对于土地的权属问题也不必太过死板, 适当的打破这个法则, 从整体利益出发, 实施统一开发更有利于铁路资产的不断增值。

结束语

对于当下社会, 铁路部门想要持续有力的发展, 就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对铁路闲置地进行合理规划清理,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而在此之前, 首先要做好国内铁路用地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清理这些问题, 将铁路用地总资产统计好并且进行预留存档, 再来整体规划才能真正做得到将铁路闲置地利用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城市铁路沿线土地再开发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1006-2106 (2008) 12-0099-04.

铁路工务施工及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铁路;运输;工务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0 引言

在铁路运输中,铁道线路是一个基础工程,线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的运输,铁路工务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和提高线路的质量,铁路线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因此保证铁路工务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才能保障铁路运输的畅通,才能为铁路运输打好坚实的基础。

1 铁路工务施工的特点

在铁路工务施工作业涉及面较广,工作量大,并且具有很强的重复性,由于铁路线路是运输的关键因素,所以施工时段、施工时间受到限制,这就对施工组织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施工及施工安全管理就尤其重要,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很大的事故或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铁路工务施工中有几项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其一,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所谓的安全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行车运输的安全,施工应尽量减少对运输的影响;其二,是兼顾对车站各项基本工作做到维持,大致包括车站列车调度、编组以及各专线的使用等;其三,是在施工进度方面要尽量缩短施工期限,减少封锁,避免对行车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四,同一段线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下尽量使用并行作业的方式,减少对行车的影响,减少封锁线路的次数;其五,对不影响行车的如新增道岔及股道部分提前铺设到位,不能铺设到位的道岔在合理位置进行预铺。具体的施工方案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和现场情况进行科学的制定。

2 铁路工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1 预防为主 对于一个施工作业项目来说,安全的保障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预防,及时消除安全风险从而保障施工作业过程的安全,在铁路工务施工作业中,安全风险项点很多,这就需要对安全风险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判,真正的看到安全风险项点,从而有效的消除隐患。针对这些风险项点,制定一系列安全管控措施,并且要做好监督实施工作,保证这些安全管理的管控措施都有效的实施到施工过程当中,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

2.2 完善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工作中体制的建立健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这就需要安全管理体系随着工务施工的不断发展持续进行完善,在工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尤其是一些细节工作,必须制定出详细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按照相关要求逐级负责、逐级监管,形成健全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个保障。

2.3 增强责任感 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对安全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将安全渗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各级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要时刻保持对安全的警惕性;第二步是要将安全管理工作分级落实,做到每一层面施工都有安全管理的负责人,负责人要对自己所辖范围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要责任到人,促进各级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做好各级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应对风险的敏感性,提高事故的防范能力,从而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

2.4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根据多次的铁路工务施工现场事故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施工现场的多数工作都与安全管理不可分割,其中现场一线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联系更加密切,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必要的就是抓好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工作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风险点,其一,是做好实际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制定不同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案,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必须重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其二,对各级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制定奖罚制度,做到奖罚分明,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安全氛围,从而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做到有效把控;其三,在施工人员的招聘筛选工作中要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前期的培训,对于一些一線施工作业人员,总体来说专业技术素质较低,这就需要做好培训工作,在施工前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本培训工作,从而从人员上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随时检查指导,这样才能从人员这个能动因素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最后,安全管理不是一个口号,是需要真正去实施的,然而真正的实施就需要一定的投入,这就需要作为施工单位领导,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重视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避免因其他原因忽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包括对设备的投入和对人员的投入,不断的改善施工人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引进先进设备,从而更好的消除安全隐患,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最终保障铁路工务施工安全、顺利的实施。

2.5 施工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和全程监测 在铁路工务施工过程中,现场的定期检查和全程监测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对于安全保障工作来说尤为关键,第一,是设备上的检查,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在施工现场中设备要及时维修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第二,要对事故高发阶段或者地段进行监测,例如隧道等地区,合理制定监测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安全进行。

2.6 采用新型生产技术 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施工单位要适当引进新型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从而不断的促进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变化,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消除工务施工过程中的隐患因素,从而从施工技术上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效率和安全。

3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在我国的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工务施工也在不断的扩大,安全管理对于铁路工务施工的事故预防就尤显重要,这就需要对铁路工务施工进行分析和研究,完善工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铁路工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从而保障铁路运输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文艳,安红建,缑志勇,等.《铁路工务施工作业安全分析预测系统》的研发及应用[C].//2008年全国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08:174-178.

[2]郭红卫.铁路集中修车务安全管理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32(8):51-53.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篇12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及在铁路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要了解铁路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内容, 首先需要对全面预算的特征以及在铁路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对铁路行业的特殊性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随着当今交通业的飞速发展, 铁路运输重要性的与日俱增, 其巨大的人流与物流吞吐量使得铁路企业成为了我国继续进行预算管理的一类企业, 其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相比于其他的普通企业显得更为重要。

1.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进行预算, 来控制企业的投资方向以及运营方法。通常,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资金、成本、收入等方面的预算, 让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更加合理。总体来说, 在企业中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具有战略性、开放性以及动态性等多重特点, 并且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 还具有不同的适用性。首先,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一套较为可靠的规划依据, 让企业的发展更加具有战略目标性;其次, 全面预算管理的开放性体现在与国际上先进企业预算管理方式上的交流, 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成本交流等方面, 让我国的企业发展具有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最后, 由于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很高的动态性, 需要对市场成本、消费者需求喜好、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动态变化有及时的了解, 才能够完成对企业预算的管理控制。另外, 全面预算管理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行业的不同这一方面, 比如说本文所提到的铁路企业, 就是一类较为特殊的行业, 需要从售票、发车、运行、维护、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全面预算管理。

2. 铁路企业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 铁路运输就是我国交通行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每年的货运量以及客运量非常大, 是当今完成大规模物流工作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 铁路运输的运营方式正在从政府生产计划型向市场经营效益型转变, 对企业的效益要求更加突出。因此, 需要采取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 来进行铁路企业运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 尽量避免出现因预算管理问题而产生的效益不佳情况。对于目前我国的铁路企业来说, 普遍存在着资金缺口大, 资源过于分散, 利用率偏低等问题, 在一些铁路企业中甚至还存在着成本超支的问题, 绝大多数都是由预算管理的不当造成的。而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我国铁路企业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 实现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 协调铁路运输中企业之间的配合关系, 让铁路企业真正实现效益化的转变, 从而提高铁路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

二、我国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 我国的铁路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制约了铁路企业的正常发展。只有针对目前我国铁路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才能够让全面预算管理真正指导铁路企业的经营, 让铁路企业的效益最大化。经过对一些铁路企业的调查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市场环境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别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1.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不成熟

我国的铁路企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型向市场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 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发展时间相比于国外许多先进企业来说相当短, 应用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铁路企业中, 受到我国的交通运营环境的影响, 将全面预算管理单纯地看作是计划经济影响下的管理模式, 将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唯一操作部门, 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认识偏差。对于这种情况, 应该从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培训做起, 让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所具有的作用与性质, 使企业内上到领导, 下到基层员工, 都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让人人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中, 得到各部门各级负责人的支持,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铁路企业运营的预算, 实现全面的成本预算与控制。

2. 预算工作常停留于形式

近年来, 我国的铁路运输企业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 预算管理的跨度逐渐增加, 使更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以铁路路段的施工为例,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无预算或者超预算的情况, 或者在施工后、验收后才进行补预算, 让全面预算管理完全停留于形式, 没有起到预算工作应有的作用。另外, 许多铁路企业较为重视对资金使用的预算, 却忽视了对资产使用的预算。要解决这种情况, 可以成立专项的预算管理部门, 依据管理条例进行预算的计划、考核与实施等步骤。

3.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不科学

对于铁路企业来说, 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进行安全生产, 却忽略了对业务预算、决策预算等方面的重视, 造成了生产与运营, 投入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的情况。并且, 在铁路企业中进行预算管理时, 常常较为重视静态预算, 却忽视了动态的调整, 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另外, 在目前的许多铁路企业中, 并没有非常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 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普遍较低。对于这类问题, 可以对铁路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 强化部门职能, 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更加合理。

三、结束语

铁路运输行业在当今的各项产业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让铁路企业更好地发展, 实现铁路交通运营水平的飞速提升,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不得不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铁路运输质量要求的逐渐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所能起到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羿秀辉.浅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1, (12) :150-151.

上一篇:快乐告诉你下一篇:集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