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

2024-05-10

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通用7篇)

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铁路基础设备也有了明显改进和加强, 进一步强化了铁路安全系数。但由于铁路行车密度大、客运货运量居高不下, 在铁路运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同时, 铁路安全管理被提上新日程。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是铁路安全管理的基础, 对铁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铁路基层站段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管理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1 当前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 缺乏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意识

由于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 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也会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在铁路基层站段发生的各类突发状况, 都会引起铁路基层站段的不安全事故, 由于铁路基层站段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很多时候在发现事故隐患也并未及时采取排查措施, 或者是将安全隐患草草了事, 不加深入了解, 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给铁路的安全运输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铁路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对铁路员工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很多时候由于员工的个人实践能力缺乏, 在发现基层站段不安全隐患时, 一时找不到合理的解决路径, 影响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 还有就是基层站段的值班人员不能严格值班规范, 在值班过程中未能按照员工守则进行工作, 这种不负责任的值班行为也会带来铁路基层站段的不安全事故。

1.3 安全管理实施缺乏时效性

之所以会出现员工值班过程中的失误,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够严格,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工作人员素质交叉, 都说明当前基层站段的管理队伍存在问题, 纵容了很多人的不良行为, 对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不加重视, 都影响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给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带来些许不利影响。

2 强化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措施探析

2.1 树立安全责任观念, 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第一”是安全与生产或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相比较的结果。因为安全是运输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有了安全, 运输生产才能有序进行, 才会带来效率和效益。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按照“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专业负责制和以逐级考核制为前提的逐级负责制”是建立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首先, 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严格各部门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责任, 确保权责统一。其次, 落实安全负责制, 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专业技能优势, 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最后, 建立主机负责制, 明确规定什么岗位的人负责什么安全管理问题, 并落实岗位问责制, 对员工以及管理阶层的行为和工作内容进行规范。

2.2 提高员工素质, 保障安全管理实行

安全工作贯穿于运输生产全过程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人员, 保障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将员工的技术等级与所担任的安全管理职责相挂钩, 同时, 推行员工上岗考试制度, 把员工素质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促进铁路员工业务、技术的发展。同时, 提高员工应对基层站段紧急事故的解决能力, 让员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特别是针对新技术的应用, 做好新设备应用的相关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集中培训, 在培训之前, 应当与培训的组织部门、与学员的送培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 充分了解学员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所在的岗位、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等情况, 加强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增长, 保障铁路工作人员的团队素质提升。

2.3 强化安全管理过程控制

安全在于管理, 管理在于干部, 干部在于作风。所以,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刻不容缓。首先, 强化教育,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干部头脑, 扎实抓好党的宗旨教育和敬业爱岗教育。其次, 建立然后, 实施“不干不行, 干不好也不行”的竞争机制。实行过程考核;要落实干部工作写实制度, 考核从严, 对作风飘浮、工作不负责任的干部进行调整, 直到免职。最后, 营造“立言与立行”相统一的良好风气。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 工作人员上下一致, 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2.4 加强现场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每一个铁路基层站段都应该建立适合自己站点的《安全检查表》, 确保每次工作检查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 实行管理重心向站段、车间、班组下移, 严格落实班组安全自控互控机制, 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现场安全控制中的作用, 各岗位、各工种、各作业人员做到自控互控、你错我防, 确保现场作业有序可控。强化安全工作的落实到位, 把握好铁路基站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 为整个铁路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 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不但与每个站段安全基础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 还与参与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每个人都有着直接的关联, 所以, 只有做好树立安全责任观念、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安全管理过程控制、加强现场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等措施的执行, 切实的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强化安全管理, 相信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找准方向的前提下,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意识, 并在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中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做好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工作, 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有序、可持续发展。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其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做好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管理保证运输安全对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加强基层站段安全管理提出相关管理策略。

关键词:铁路,基层站段,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勇军.浅谈铁路基层站段物资采购管理的优化[J].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5, 11:60-61.

[2]谷会娟.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基层站段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时代金融, 2015, 29:235-236.

[3]鲁婷婷.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J].商, 2015, 48:217.

[4]薛晓飞.站段合同闭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6, 05:38-39.

浅谈铁路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 篇2

关键词:铁路,基层站段,成本管理,问题,措施

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就是要不断增强铁路企业经营能力, 适应日益激烈的运输市场,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取得更大的发展, 达到预定的盈利目标。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几次调整, 路局直管站段后, 管理跨度加大, 管理层面减少, 如何加强铁路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成本管理控制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当前站段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思想淡薄, 管理缺乏整体一致性

铁路运输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 目前我国铁路实行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政企合一、大而全的生产型管理体制, 会计制度自成体系, 财务管理高度集中, 全路一本账, 统收统分统负盈亏, 经营管理通过每年下达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计划实行严格控制。产权关系虚置, 抑制了站段自主经营的活力, 使站段淡化了成本管理意识, 造成站段的市场经济观念淡薄, 使之难以从成本经营的角度去研究思考问题并自觉强化成本管理。由于各站段经营管理整体上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 管理方式还比较粗放, 手段比较单一, 等、靠、要和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思想扎根于脑海中。另外, 基层站段常常是成本管理与直接业务管理部门相脱节, 只有财务部门管理成本, 生产、技术、物资以及其他后勤部门都不关心成本管理工作, 这种管理上的脱节, 无疑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而且在各项管理上目标也很难统一, 缺乏整体上的一致性。

1.2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确立失误

长期以来, 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 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站段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 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 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 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 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 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 感受不到市场压力, 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浪费现象严重, 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1.3 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肩负着检查、指导单位成本管理的责任, 对政策的掌握程度, 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目前, 可控成本空间非常狭小, 既要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必须投入, 又要走低成本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之路, 保证有权支出目标的完成, 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业务精湛, 综合能力强的财务队伍。但从现有财务人员管理能力看, 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 学历虽然提高了, 但是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比较单一, 再加上劳动强度相对饱和, 财务人员仅能满足于算账、报账, 侧重于财产的安全、完整, 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从而限制了财务部门综合管理水平的发挥, 使管理职能被弱化;从现有的财务人员的思想动态看, 知识相对老化, 创新意识不足, 多数是那种静态的事后的封闭的传统理财观念。在成本管理中, 不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而是听命于领导意识, 容易造成成本控制的弱化, 造成成本浪费。

1.4 目标考核不严, 缺乏约束激励机制

运输企业的计划成本目标虽然纳入了经济责任制考核, 但由于主、客观增支因素交织在一起, 难以真正实现刚性考核, 造成成本考核流于形式, 不论完成好坏都让大家过得去, 形成年年都说日子不好过, 可年年日子过得都不错的局面, 也使运输企业的成本自主控制意识减弱, 管理力度不到位。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触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 人为调节成本情况严重, 这个科目超了再从别的科目调, 而没有具体地分析超的原因。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 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 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缺乏激励机制, 去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 基层站段加强成本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2.1 转变观念, 强化成本管理的思想

强化成本管理, 重要的是要取得各级领导的重视, 而领导重视的前提是管理意识的更新。在决策程序上, 要树立科学决策观, 不能有长官意志, 要遵守决策程序, 尊重专家意见, 只有这样, 成本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在管理观念上, 要树立成本效益管理、成本系统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科技领先管理、人文管理等新观念, 扩大视野, 努力把成本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成本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 实行全方位、全人员的管理, 不能认为是某几个人或某几个部门的事, 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执行, 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充分重视成本管理, 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将理论探讨与实践需求相结合,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在战略层面综合考虑成本管理问题,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确定成本管理战略, 树立系统的成本控制意识, 强化成本控制, 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等, 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2 以人为本, 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

基层站段是成本、费用管理与控制的主体, 因此各基层站段应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 由财务及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由全体职工积极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以成本、费用控制为核心的经济核算体系和相应的站段、车间、班组经济责任制;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办法, 提高定额管理水平, 将成本预算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科目负责人, 监督、检查、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加强基础工作管理, 健全各种原始记录;按月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分析成本费用结超的原因, 加强控制, 提出并落实改进经营管理的个性措施。只有在成本管理全过程中从上到下, 各个部门协同配合, 全员参与, 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分工明确, 横向指标分解到底, 经过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充分发挥控制和监督职能

领导带头, 全员参与, 层层把关, 树立投入产出观念, 讲求经济效益, 反对铺张浪费行为,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计划、预算、审计部门要深入到基层调查了解, 掌握第一手资料, 认真核实各项支出, 杜绝“盲目批钱”“敞口花钱”的做法;财务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严把报销关, 杜绝无计划, 无款源, 乱挤乱列, 乱摊成本;原料采购部门应净化采购渠道, 减少采购层次,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节能部门应按能源消耗与产出比等量化耗能指标, 严格按耗能定额进行考核, 积极改造能耗超标的设备, 堵塞浪费漏洞。

2.4 建立并落实激励机制

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对支出过程必须进行认真的考核与监督, 对目标成本的考核应贯彻严格、认真的原则, 按规定进行考核, 为保证全年目标成本的实现, 财务科对车间实行按季进行考核, 车间对班组和职工按月进行考核。年初将预算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和每个职工, 并签订承包协议, 确定成本责任人, 落实成本责任, 并派专人考核, 把车间、班组和个人的责、权、利与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直接挂钩, 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凡成本指标完不成的, 即使其他指标完成得再好, 也一律扣发相关人员的当月奖金, 连续三个月完不成的, 将受到离岗、降级或延缓单位内部升级, 对完成目标成本好的单位和个人奖提高奖金数额, 充分发挥机制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2.5 提高财务人员成本管理的技能

目前, 财务部门管理职能发挥, 监管力度还相对薄弱, 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 要配齐、配强能够驾驭各个层面的综合性管理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 更新意识、转变观念、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积极提出超前性的成本管理对策和建议。财务人员还要把成本控制作为全面性、关联性、经常性的工作去对待, 在成本费用发生之前, 超前谋划, 纠正偏差;在成本费用发生之时, 跟踪管理, 堵塞漏洞;在成本费用发生之后, 加强分析, 积累资料, 总结成本管理经验。通过经常深入基层, 广泛调研, 参与管理, 健全完善管理办法, 核定费用定额, 不断强化成本管理。

铁路基层站段网络的信息安全 篇3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 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虽然计算机网络具有很多优点, 但是计算机在应用的过程中, 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提供信息发布和检索信息的同时, 也面临着很多隐患。在这样的条件下, 一旦信息泄露, 就会给信息项目带来严重的打击。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强各方面的管理, 特别是网络安全, 从而更好的防止信息外漏, 避免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 还有可能出现修改和非法窃取的现象, 这也是我们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对于我们及时掌握和控制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是非常重要的。

二、铁路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2.1概念

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整个铁路网络信息的安全。其中信息数据的完整性, 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信息数据不发生任何损坏或者丢失, 这样才能确保铁路网络信息完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铁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能够防止有人故意冒充、窃取和损坏系统中的数据, 导致事故的出现。

2.2意义

根据信息安全自身的特点以及信息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得出, 铁路网络信息安全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以铁路信息安全技术做支撑, 在这个过程中, 还需要在流程、审查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协同, 从而构建一个全面协同的机制, 最终形成一个适合信息管理的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为了更好的支持信息项目的发展, 需要始终不断坚持自身的改进能力, 这样非常有利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

三、铁路网络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

3.1铁路网络管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科技不断进步, 从而迎来了网络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 网络信息化, 具有覆盖面广、使用人员多的特点, 很多涉密资料、信息系统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 这些都是因为很多工作人员缺乏保密意识, 长而久之, 就会造成数据信息资料、工作文档等在网络上不安全、不正确、让信息不能够实时的进行传输和管理。

3.2外部威胁

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也面临着遭遇各种攻击的风险。病毒在网络的传播中的危害不可小觑, 病毒通过网络传播, 致使网络性能下降。在现在这个网络信息这么发达的背景下, 很多黑客经常利用网路攻击服务器, 从而去破坏、窃取一些重要的信息, 这样就会给网络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失。

四、铁路网络信息安全的控制策略

4.1建立完善的铁路网络信息管理体系

(1) 在维护铁路网络信息的安全过程中,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必须坚持以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为基础, 这也是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准则。

(2) 在网络信息安全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需要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组织, 从而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提供组织保障。为了能够让网络信息能够发展的更好,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系, 就不能够保证信息安全按计划推进。

(3) 在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工作中, 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信息的保密审查工作, 落实网络信息的保密审查责任制, 坚持“谁公开、谁负责、谁审查”的原则, 从而规范保密审查制度, 管理好各个科室、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而完善保密审查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工作要求。

4.2开展充分的铁路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如果想要保证信息安全实施能够有较好的成效, 我们还需要对干部职工进行充分的教育, 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对于一个信息单位来说, 想要成功的实施信息安全体系, 是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分不开的, 在一定的过程中, 还起着决定性因素。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具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是对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安全教育, 从而充分利用起单位内部的舆论宣传手段, 比如:观看警示教育片、保密知识培训、签订保密承若书、保密专项检查等, 通过这些工作的发展, 对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加强宣传之外, 还需要有一些强制的措施, 其中可以将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教育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内, 确保信息安全能够准确实施。

4.3选择合适的铁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技术

在信息安全的管理中, 安全管理技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整个安全体系中, 技术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 为了保证信息免遭窃取、泄露、破坏和修改, 我们基本上都采取的时候设置密码来进行保护。其中我们采取较多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数据备份、访问控制、存取控制、用户识别、数据加密等。

(2) 在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中, 其中包括设置防火墙。这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按照实际的工作经验, 这种产品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强化安全策略, 从而限制暴露用户点。防火墙的设置是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的屏障, 从而防止网络上的病毒、资源盗用等传播到网络内部, 从而达到阻止外界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 防止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

(3) 在计算机的病毒防范工作中, 其中病毒防范和堵住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 就是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和病毒传播。在这样的过程中, 我们还必须坚持使用有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的计算病毒防止产品。不管是任何操作系统, 都存在着安全漏洞的问题, 只要计算机接人网络, 它就有可能受到被攻击的威胁, 因此, 我们必须完成一个给系统“打补丁”的工作, 修补程序中的漏洞, 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防止病毒的攻击。

(4) 使用入侵检测技术系统能够主动检查网络的易受攻击点和安全漏洞。在一般情况下, 我们能够比人工更先探测到危险行为, 对防范网络恶意攻击及误操作能够提供主动的实时保护, 经过实践经验得知, 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动态安全检测防护技术。

4.4加强涉密网络和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是由多个层面组成的,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也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在外网上处理、存储、传输涉及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 严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内外网上交叉使用, 严格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审批制度, 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定点维修制度。

五、结束语

如何做好铁路基层站段社保工作 篇4

一、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一) 争取上级社保经办机构的支持

基层经办机构要很好地服从和配合上级经办机构的工作, 及时为其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信息资料, 及时将基层的社保工作开展情况向上级汇报;而上级经办机构也应从工作需要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着手, 给予下级经办机构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基层经办机构也要加强和同级经办机构的交流学习, 学习同级经办机构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

(二) 争取基层领导的重视

每当新的领导上任后, 作为社保工作人员首先坚持在第一时间内主动向新领导汇报全段社保工作, 平时也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汇报社保工作进展情况, 使领导心目中时刻装着社保工作, 把社保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 并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奖惩。

(三) 争取基层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要坚持经常性的与站段财务、段办、党办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协商社保工作。各种社会保险费用的到帐和及时支付需要财务部门的积极支持, 段办主管和掌握着所有退休职工的状况, 在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事项中, 退休职工占全段职工的90%以上, 社保政策的宣传需要党办部门的积极参与, 加强和这些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 遇到难题及时与他们联系以求得到支持和理解, 能大大提高社保经办工作的办事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学习, 提高社保经办人员综合素质。

(一) 社会保险工作要求社保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社保工作人员是代表政府和上级社保部门行使社会保险这项职权的, 是党和国家政策责无旁贷的义务宣传员, 站段社保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的是站段基层的职工群众, 只有先将党和国家的社保方针和政策学深、学透, 才能向职工解释, 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地展开。

(二) 社保工作人员应具有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社会保险工作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 若想做好社保工作, 必须要学习政治、经济、法律、金融、保险、财会、统计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 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 熟练掌握社会保险业务知识和技能,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积累经验, 及时发现并解决好问题, 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地有所更新和创造,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做到社会保险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先进化。

(三) 社保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服务基层职工时要做到爱心献职工, 热心讲策略, 关心在细处, 服务有诚心, 忠心献社保, 恒心留自己。在具体工作中, 我们常常遇到咨询有关退休待遇、工伤待遇支付以及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用户, 有的是行动不便、口齿不清, 有的是一知半解、表达不清, 有的是态度蛮横、说啥不懂。可是无论面对怎样的用户, 我们都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从自身找问题, 以爱心包容来社保办业务的每一位职工;社保经办人员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 诚恳的工作态度, 更要有灵活的工作方法, 要做到热心服务, 体现出社保人员的热情大方, 要不卑不亢;社保人员要从细微之处来体谅和理解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人的心态, 通过观其言, 察其行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社保人员对待职工要尽心去做, 以诚相待, 也许人家不能马上理解你, 但最终总会被你的诚心所打动而配合工作;社保人员要拥有忠心, 凡事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心一意从大局出发, 着眼长远, 才能真正把对职工生活的关心贯彻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社保人员要持之以恒, 一如既往地坚持为职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才能真正为社会保障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经办机构整体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机构管理服务水平。

(一) 加强社保机构作风建设

社会保险工作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困难群体, 社保经办机构要以踏实的工作作风, 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做工作, 把职工要办的每一件事当做大事来办, 要对站段经营发展与社会保险形势, 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应进行细致研究, 对各险种业务工作进行深入剖析, 查找存在的问题, 并逐一列明具体措施, 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人、负责人、责任部门, 做到分工合理, 职责清晰, 保障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二) 全方位构建计算机网络, 完善服务管理办法

社会保险工作的开放性和政策性都比较强, 社保经办机构要积极探索推进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逐步规范和完善服务管理办法, 加强各险种的内务台帐和社保档案资料管理。加快基层局域网建设, 逐步实现站段社会保险数据中心与上级社保经办机构的网络连接, 建立政策咨询和个人账户查询的网络服务, 着力构建“盖边沉底”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 使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优质的社会保险服务。

(三)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内部管理

建立一套较科学, 适合站段社保部门操作的管理机制, 使社保业务开展有章可循。要通过抓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形成工作合力, 使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再上新台阶。要配合上级社保部门对各险种的业务建立常年性的交叉检查制度, 对本部门各项业务办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要组成专门人员, 认真梳理细化各险种业务办事程序, 并印制规范的格式文本, 严格执行, 要建立社保经办工作人员综合考评机制, 将各项业务检查成绩与年终考核挂钩, 通过优化工作人员个人素质, 提升队伍整体形象。

四、发挥主动创新精神, 加强基层社保政策的宣传工作

铁路行业管辖里程长, 跨越省份众多, 仅成都铁路局就跨越渝、贵、黔、云三省一市, 管辖几十个站段单位, 站段又管辖几十个班组, 班组之间跨度大, 分散不集中, 班组大都处在环境、生活条件差的偏远小站上, 站段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无法覆盖到沿线偏远班组, 因些, 基层的政策宣传经常存在宣传不到的死角。另外, 社会保障在我国是一项新的工作, 理论研究和政策宣传还不够, 职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一些错误思想认识, 如社会保险与已无关的思想, 退休后继续由企业发放工资简单又省事的思想, 养儿养女防老, 不需社会供养的传统旧思想等。在这种条件下, 如何做好社保政策的全员宣传, 使职工树立搞好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观念, 树立社会保险全社会承担的新观念, 树立人人依靠社会, 一保无险的养老观念, 熟悉社保政策, 能利用社保政策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减少由于不了解政策而与社保经办人员的摩擦、矛盾, 就必须在政策宣传上花大力气, 下大功夫, 就必须发挥社保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多思索, 多摸索, 采用各种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式和办法。

在宣传形式上,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党和国家及上级部门对社会保险的有关方针政策;印发各种宣传手册下发到各班组和车间职工手中;聘请上级社保部门或基层社保经办人员到基层站段、到沿线车间、班组特别是偏僻小站组织职工座谈和进行宣传讲座, 向他们及时宣传上级社保部门的最新政策和精神;经常与现场职工互动交流, 及时听取班组职工的意见和心声, 以修正和指导社保经办人员的社保工作;经常利用教育部门集中办班的优势和时间, 对新入职工和生产骨干培训社保政策, 从职工源头把好社保政策教育关;针对退休职工居住地分散不便联系的特点, 与退管部门一起采取邮寄宣传资料到退休职工家中, 利用退休职工支部座谈会宣传社保政策。在宣传内容上, 不只是把上级社保部门的文件简单地在网络上和手册上进行转发, 而应将上级文件精神尤其是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梳理转换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易于职工理解的语言、图像及时宣传到职工中, 使职工乐于学习, 主动接受。

总之基层社保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把党、国家和上级社保部门关于社会保障的方针和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所有职工中, 确保所有职工群众的社会保险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确保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基层站段社保经办机构要根据站段实际情况努力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新规律, 使社会保障工作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更适应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紧紧围绕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下沉到班组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努力做到思想感情更加贴近职工, 工作方法更加方便职工, 发挥基层平台作用, 把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创建成职工满意工程。

摘要:铁路基层站段社保工作是铁路行业社保工作体系的基石, 是铁路行业各项社保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站段社保经办人员若想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赢得主动, 充分发挥基层站段社保平台作用, 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加强学习, 提高社保经办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经办机构整体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发挥主动创新精神。

关键词:站段,社保,制度

参考文献

[1]成都铁路局社会保险文件汇编[J].成都铁路局社会保险管理处, 2008 (2) .

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 篇5

铁路运输企业多年来对于基层站段员工采用的是固定的岗位责任制管理模式, 所谓岗位责任制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在定岗、定编的前提下, 对于每个岗位在运输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以及质量的完成工作的程序、标准、时限、应有的权利和应负的责任等条目进行明确规定的一种工作管理制度。绝大部分的员工从入路开始到整个职业生涯的结束都被严格的“捆绑”在一个岗位上。由此产生的“工作内容的单调”、“工作缺乏挑战性”、“不能获得晋升”等职业倦怠情绪、影响到了工作状态和工作绩效, 并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到基层站段的运输生产安全。那么, 铁路运输企业基层站段如何通过实现人才的流动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利用工作因素来提高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铁路各级管理者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也是真正实现铁路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2 流动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作用

Price将流动定义为“个体作为组织成员状态的改变”。那么依照此定义, 员工的流入、流出、晋升、降级以及转岗都属于这个概念的范畴。企业员工流动既包括内部流动又包括外部流动, 而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员工在企业内部的流动体系。

首先, 从横向维度来分析, 企业员工流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轮岗, 即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横向流动, 在薪资和职位等级基本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变换工种或者岗位。这种流动形式, 有利于拓展员工的工作技能、增加员工的工作经验, 同时也使员工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其次, 从纵向维度来说, 流动的基本形式则主要是晋升, 即员工由于工作业绩出色或者组织工作的需要根据等级的划分, 有比较低的等级上升至较高的等级。而这种流动性形式, 主要能给员工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 使员工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3 铁路基层站段如何让人才流动起来——以广铁集团公司ZZ车站为例

3.1 人力资源概况

ZZ车站的员工主要分为技能类、技术类和管理类员工。技能类员工占整体员工人数的80%且主要集中在客运、运转两大车间, 其中中高级占75%、技术类员工占10.58%, 其中中高级职称只占19.35%。其余均为机关里的管理类员工。总体而言, 技能类员工是ZZ车站的主要员工类型, 技术类员工一般从事车间管理人员或者职能科室管理岗位, 总体偏少且技术职称偏低。

3.2 建立技能类员工的“横向”岗位轮换制度

⑴车站技能类员工的具体分类。车站的技能类员工主要集中在运转与客运两大车间。其中运转车间的工种主要包括:车号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调车区长、调车长、连接员。客运车间的工种主要包括:售票员、给水员、客运员、计划员、广播员、客运值班员、给水值班员、售票值班员。⑵建立车间内部的岗位轮换制度。按照车站工作性质的不同, 两大车间中运转车间主要是行车类岗位, 而行车类岗位中又划分为接发列车类岗位与调车类岗位。建立车间内部岗位轮换制度, 能够使接发列车作业员工熟悉调车作业的相关内容、作业环境、作业条件, 而调车类作业人员能够进一步掌握接发列车的作业规定、作业标准等等。有利于两类员工的内部沟通与协调, 同时也利于车站培养职业多面手, 增强员工对于工作的挑战性和多样性所产生兴趣。⑶建立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岗位轮换制度。两大车间针对行车类岗位和客运服务类岗位可以进一步培养跨专业、跨领域、跨部门的工作精英, 使员工在进行个人能力与岗位匹配上能够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对于车站而言, 车间之间的岗位轮换, 可以更好的加强部门间的联劳协作。比如:运转车间的行车类岗位员工如果有了从事客运服务工作的经历后, 就能了解候车室、售票厅、站台对于旅客乘降的规章制度、车票发售规定、客流组织的程序、时间标准, 就不至于在发生旅客列车延误的情况下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

3.3 建立技能类和技术类员工的“纵向”双通道晋升制度

长期以来, 由于受铁路局定岗、定编的限制, 基层站段的技能类岗位与技术类岗位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而运输类岗位又没有高级技师这样的等级。导致很多年轻、有抱负的员工只能一辈子从事基层的技能类岗位, 路局也很少将技能类岗位员工提拔到技术类岗位上来 (除非获得铁道部级别的技术比武获得靠前的名次, 基层站段才有可能破格提拔到技术岗位) 。而技术类员工通常在技术职称考评到达中级后就无法继续获得提升, 这在“职级”决定薪酬的体系下, 这无疑成为技术类员工发展的瓶颈, 甚至成为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因此, 探索打开技能型员工向高级技能型、专业技术型发展的双通道以及专业技术类员工向高级技术类员工、管理类员工的双通道晋升路径, 将有助于打破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 促使广大基层站段员工注重个人学习, 不断拓展职业技能, 创造出更积极向上的空间。

4 应该注意的问题

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 篇6

关键词:铁路基层站段,工资业务,内部控制,措施

1 加强工资业务内部控制基本内容

工资发放涉及每个职工的直接利益, 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弊端的环节。为此, 应切实加强工资业务内部控制, 完善制度建设, 架构制衡机制, 使之出现良性循环。工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应包含:

1.1 工资核算岗位设置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 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第十九条规定,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工资核算中的不相容职务有:工资预算编制和审批;工资变动审批和工资核算的执行;工资数据的录入和核对;工资转账和转账审核等。财务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 设置相应岗位。

1.2 工资核算岗位职责

一般地, 工资预算编制和工资变动审批由单位的人事和财务部门人员担任;工资预算审批由人事部门执行;工资的录入、核对与发放, 工资转账与审核应分别由财务部门的专门人员担任。不能由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的岗位和办理整个工资业务的全过程, 以达到内部牵制的目的。规定了人员岗位后, 财务人事部门应具体细分每个位置的职权, 使工作有制度、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

2 基层站段工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 通过上级财务部门的加强领导, 基层站段的会计基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相对财务其他基础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工资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这使得工资业务方面建设显得有些滞后。针对目前基层站段会计核算中工资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同程度折射出其他基层站段同样所面临相类似存在的问题, 笔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影响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2.1 内部控制不到位

内部控制从书面文件到工作落实, 需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采取科学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但是, 不少基层单位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有的内控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就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例如基层单位各部门工资的预算是由劳资负责人分配到各个车间技工员, 然后技工员二次分配后交由财务部门会计负责核算, 由于劳资负责人在编制完预算后只对车间一级负责审核, 而对于工资核算完后财务人事部门应该互相核对监督这一程序执行不到位, 因此往往容易形成很大的漏洞。一些工作人员因此就可以抓住这一漏洞来进行非法的操作。前段时间南宁铁路局某基层单位的负责劳资的工作人员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 对自己的工资分配数额随意增加, 并且长时间没有人发现他的这一犯罪行动, 因此酿成了恶果。就是这一个监管程序不到位, 往往容易造成很大的隐患。

2.2 监管不到位

众所周知, 在负责工资业务的会计做完工资核算后, 应该由另外一个会计进行审核监督,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很多会计人员就将这一监管程序流于形式, 在接到复核的任务后, 并不能很好的认真执行, 做到查漏补缺的监管义务, 在没有经过仔细的审核, 草草的盖上自己的印章完事。完全将一个严格的监管程序建立在对一个负责工资业务核算的“人”的信任上。在南宁铁路局基层单位的工资核算业务中, 因为对这一程序执行不到位的, 也产生过很多不良的影响。例如某单位负责工资核算的会计人员由于不小心把同一张银行代发表中的某一位职工的账号往下移了一行, 而审核人员没有及时纠正错误, 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类似弄错金额的而又没有复核出来的错误在其他基层单位中也层出不穷。

因此, 这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其实, 会计监管除了通行的财经纪律大检查、大整改, 更要在平时工作中从点点滴滴抓起。“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对平时的小漏洞就要补缺补漏, 对内部控制和监管工作的一时纵容或麻痹, 都会造成无穷无尽的财务隐患。

3 加强工资业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工资核算业务都由各业务部门及车间班组上报而来, 并不直接接触各部门的具体情况, 客观上给工资业务的管理带来难度。对此财务人员在不断提高财务业务水平的同时, 应积极深入一线班组, 了解生产, 弄清各项考核奖励的具体内容, 指导检查工长、车间主任的工资分配工作。再从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等几方面着手, 加强工资业务的日常管理:

3.1 加强工资业务核算合法性和真实性的管理

路内各单位工资规定政策性很强, 具有刚性。各个级别的工资金额及如何晋升都有明确规定。工资核算人员应主动熟悉各项劳资文件, 依据人事部门的批准来操作。对一些非基本的工资项目的支出, 如特殊岗位津贴、某些部门的超时津贴, 也要有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才可发放, 严禁擅自搞高工资标准。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是在会计法律主体保持不变的原则下进行的, 所以原单位及其负责人仍应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而财务部门在资料获取上的间接性, 给真实性的审查带来困难。对各部门工资发放人员的真实性应到人事部门进行核实。财务部门一方面应和业务部门、各个车间多加联系, 以及时取得人员调动、新招、死亡等增减资料。另一方面要积极深入一线车间班组, 了解实际生产情况, 检查车间班组各类工资奖金分配情况。一旦发现错误, 及时纠正。

3.2 加强工资业务核算准确性的管理

工资关系每个职工的根本利益, 如产生错误, 往往会引起较大反应。财务部门应将工资准确地发放到每个员工手中。工资核算人员应认真、仔细录入每笔数据, 录入后应由复核员进行检查;如工资数据变动较大, 会计人员录完后应打印一份交原部门校对。财务部门在考核制度中应规定与发生错误笔数和金额相关的奖罚措施, 以促使有关人员做好业务。

3.3 加强工资业务核算完整性的管理

基层单位经费由路局保障, 所以基本上能够做到工资应发尽发。工资表中不仅列出了各个应发项目, 还包括了个人的扣款项目。对于由单位垫付的个人支出, 如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保金等, 应在工资中全部收回, 而不能长期挂在单位往来账上或由单位开支。特别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 应将平时不在工资中发放的内容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不能随意少计, 同时要加强对职工个人所得税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3.4 加强工资业务核算及时性的管理

工资发放应遵循及时性原则, 每月的工资发放日应全部到达个人账。工资的及时发放, 不仅有利于职工们安排好个人收支, 同时也能确立他们对财务部门的信任。由于单位发放的工资人数多、金额大, 银行在票据交换、数据导入上都有个时间过程, 财务部门在工资发放时要计算好时间提前量;做到工资准时到达员工个人账户。工资发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工资转账处理。财务部门的考核制度中应规定延迟支付工资的惩罚措施。

以上论述了基层站段财务部门工资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和日常管理的各项措施。工资核算在实践中应注重制度的落实, 因为好的制度会由于执行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财务部门应组织人员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并对实行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认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修正控制措施, 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 (8) :43-44.

[2]耿红丽.企业工资管理系统[J].山西电子技术, 2009, (3) :43-44.

[3]池国华, 樊子君.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李晓慧, 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2.

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 篇7

安全要生产, 教育是关键, 培训不能丢, 这是铁路运输企业长期发展的不争事实, 安全是职工第一需要, 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对于新职人员来说, 安全就是“生命线”, 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输的畅通, 就没有企业的效益, 就没有职工的安全。而安全生产的一切都来自于新职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 只要从源头上把安全教育培训抓好, 才能使新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大大增强, 他们在运输生产中才能懂得安全生产的技术要求、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 知道安全生产对企业和自身的重要程度。

西安西站是集客、货、运转、调车、机车等多工种于一体的综合性特等站段, 作业工种跨度大、要求严、标准高, 加之目前进入我站的新职人员多数为退伍复员军人和高职院校毕业生, 其理论水平不高, 现场经验匮乏、业务素质偏低, 尤其是对现场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了解少之又少。而且具有熟练技术, 并且能够紧跟铁路高速发展的老职工又不能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日常指导和帮助, 这就造成了新职人员业务能力受限不能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现象的产生。因此, 通过对新职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领导重视对搞好新职人员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 铁路普遍存在培训形式不够完善, 适应性培训较少, 办学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完善, 新职人员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 主要表现为现场办学设施不配套, 专兼职培训教师缺乏,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站段层次的办学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针对新工培训, 基层站段要高度重视, 站段领导要亲自对新工动员讲课, 重点就人身安全、珍惜拥有、学会感恩、静心学习、安心工作等方面和新职人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每年新职人员培训, 要专门安排新工集体住宿、集中就餐, 抽调职教和职能部门干部组成班主任对新职人员进行全程服务和管理。组织机关各科室协同安排好授课老师, 办公室全力以赴做好授课人员接送等后勤保障工作, 确保新职人员岗前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做好新职人员岗前培训要把握好十个要点

1. 安心学习要“导”。

“心安之处是吾家”, 让新职人员感到安心, 他们才能正常地学习和工作。对新职人员岗前培训应从以下方面致力于新员工与站段间心理契约的构建。第一, 加强沟通了解互动。注重培训过程的互动性。新职人员往往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有较高的期望, 但不一定合理。站段有必要对新工进行积极的引导、修正新工给予的心理契约, 降低今后心理契约破坏的可能性;第二, 重视心理契约维系。随着新职人员对基层站段了解的深入, 与理想中的不同这一差距就会逐步显现出来。我站在新职人员岗前培训过程中, 由职教、安全、劳资、党群、综治等部门共同参与, 跟踪管理, 及时掌握新职人员思想和心理变化, 消除不良因素, 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状态。

2. 培训计划要“细”。

培训计划只有做到细致、具体, 并落实到人, 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在新职人员岗前培训前, 职教部门专门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从铁路职业道德教育转变为站情、局情、路情教育, 人身和电气化安全、劳动和道路交通安全、青工心理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规范了新工培训程序、内容, 提出了具体要求及考核标准, 为每一名新工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 做到一人一案。每门课程均有详细的培训时间、授课老师、学时及具体要求, 并提前通知到部门负责人和授课人, 让其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时间, 保证按时授课。

3. 课程内容要“实”。

现阶段, 企业的新职人员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化, 对他们培训所讲内容要实实在在, 不能光讲大道理, 并要让其觉得“有用”, 他们才会认真听讲。因此, 我们在培训之前, 要求每名授课教师要认真备课, 结合现场实际进行讲解, 教案要统一上交到职教部门提前审查, 修改完善。对教案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所讲内容要充实丰富, 既有规章条文又有典型案例分析, 让学员听起来不枯燥、不乏味, 引人入胜的同时又确实是与新职人员密切相关的内容。

4. 课程设置要“活”。

新职人员刚步入站段, 对站段的要求、劳动关系、工资考核待遇等知之甚少, 而这些又是他们急于了解的东西。所以在对新职人员培训中, 我们除进行安全业务、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等培训外, 还加上了劳资管理、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知识, 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单位为他们提供的福利待遇, 自己享有的权利、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等, 从而更好地遵章守纪、履行职责, 明白付出与回报, 珍惜自己的岗位, 踏实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5. 授课标准要“高”。

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授课艺术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所以针对授课内容精挑细选那些业务精、现场熟、有经验而口才好的人员担当授课教师很有必要。有些人业务很好, 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满肚子的“蝴蝶”飞不出来也不行。

6. 纪律要求要“严”。

新职人员岗位培训要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组织纪律, 彻底打消混天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不良思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做到课堂有要求, 作息有时间, 业余有活动, 脱产班主任坚持早点名、夜巡视, 不得请假外出等制度, 严格培训制度和纪律。通过培训, 让新员工能够按照单位的要求规范工作和自身行为, 立即感受到铁路半军事化的管理要求和铁的纪律性, 做好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心理准备。防止由于不了解相关规定, 在后续的工作中出现错误, 从而影响新职人员的工作信心。

7. 师生关系要“亲”。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对新职人员有亲和力, 课堂上严格要求是师生关系, 下课后互相交流是朋友关系。培训过程要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 让其愿意与老师沟通, 减少抱怨和焦虑, 最重要的是让其融入铁路企业文化氛围之中, 迅速地适应环境, 掌握工作技能和技巧, 迅速消除焦虑的心情, 树立干好工作及与单位师傅搞好关系的信心。

8. 带徒师傅要“强”。

新职人员进行一系列安全理论学习后, 更多的时间是到现场跟随师傅进行实作技能的学习。师傅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处事风格都会对学员产生较大影响, 为此在选择现场师傅时要选择那些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技能水平较高、较少生活工作抱怨和牢骚的技师或党员骨干担任带徒任务, 尤其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劳模和先进典型更是优先选择的对象。

9. 业余活动要“多”。

新职人员思维活跃, 精力充沛, 有些又远离家人, 一方面耐不住寂寞, 另一方面又容易孤独, 所以要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点工余时间多组织一些诸如球类、棋牌类、唱歌等兴趣小组, 举办一些由他们自编自导的联欢娱乐活动, 让学员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艺, 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加强对铁路企业文化的感受和认知, 增强学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增进了解增强友谊, 为迅速融入到工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1 0. 质量评估要“真”。

新职人员岗位脱产培训过程中, 班主任要经常了解老师授课情况, 学生听课情况等。结束后, 负责人要组织教员和学员针对培训情况从培训工作、班级管理、培训情况、学员情况、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估, 尽可能做到真实有效, 从中好不断完善培训机制, 改进教学工作, 提高培训效果。学员到现场学习后, 职教部门与机关各科室一起组成综合检查组, 从新工到站间、班组的安全培训考试, 到跟班师徒合同签定, 再到按照培训计划每周培训学习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对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考核, 确保了培训学习质量。

四、做好新职人员岗前培训的几点启示

1. 坚持理念更新, 准确把握培训进“度”。

新职人员大多数是来自部队和院校, 对“安全”的理解比较模糊。因此, 加大新职人员人身安全、电气化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寒过冬等教育, 特别是运用各种事故案例进行真实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在对新职人员进行劳动安全教育时, 要注意把握“度”, 要循序渐进把初期培训重点放在发生事故的过程及原因分析上, 让他们从别人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然后再将讲解重点放在造成血淋淋事故的后果上, 避免使新职人员未到现场先产生恐惧心理, 甚至有不敢到行车岗位或想离开铁路的想法, 这样就不会适得其反。

2. 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提升核“心”价值。

“以人为本”是企业立身之根本。新职人员准确产生自身价值, 才能在车站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因此, 开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建立新职人员管理、培养工作机制势在必行。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从他们中间发掘有潜力的技术工人并加以重点培养, 在业务技术上对其加强指导, 在各类练功比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 大力宣传并重奖他们所取得的成果, 营造一种学习新技术的氛围。只有新职人员思想上先转变观念, 才能带来设备、技术、管理、形象上的创新, 才能提高铁路的整体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文明素质, 才能增强铁路实力和发展潜力。

3. 坚持科学创新, 主动顺应教育“变”革。

随着铁路发展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入铁路攻坚岗位, 但是这些新职人员对铁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现场知识的匮乏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 科学建立一套多层次、多规格、灵活多样、相互衔接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势在必行。要采用微博、QQ群、论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 构建不分等级、不分岗位、不限年龄的交流平台, 结合当前各项培训教育内容开展研讨培训、解疑答惑、技术攻坚等主题讨论活动, 组织新职人员与职教人员相互交流, 打开他们的多角度学习窗口。

五、结束语

上一篇:广告产业园区下一篇:泌尿外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