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病人的护理问题

2024-08-09

康复科病人的护理问题(精选10篇)

康复科病人的护理问题 篇1

神经康复科病人出院指导以及注意事项脑血管病神经康复科主要病种之一。有些病人出院后症状反复,功能减退,甚至病情加重、复发,与没有良好的出院指导及对自身疾病治疗注意事项了解不周有关系,建议此类病人注意以下几点:

(一)、饮食指导:适当的饮食护理是出院后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节,高血压患者要给予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烟酒嗜好者要劝其戒酒戒烟;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限制食物中的糖及脂肪的含量,增加食物中植物油及蛋白质比例,并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痛风病人易低嘌呤饮食,少食海鲜、豆制品等;

(二)、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由于脑功能受损,使肢体运动及言语功能明显障碍,家庭生活适应性差,多不能自理,患者对疾病的突然打击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尤其是当想起病前身体健康,生活自如而现在却大小便遗床的患者,生活离不开他人照顾时,强烈的对比驱使心理上的失衡和扭曲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厌世。有些患者则易激惹,因此,要指导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病理性心理状态,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并给予鼓励,多做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良好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功能脑血管病神经康复科主要病种之一。有些病人出院后症状反复,功能减退,甚至病情加重、复发,与没有良好的出院指导及对自身疾病治疗注意事项了解不周有关系,建议此类病人注意以下几点:

(四)、用药指导:由于脑卒中恢复是一个慢过程,出院时嘱病人继续服用扩血管、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坚持口服降压、降糖、降脂药,服药要按医嘱,不可乱服或不服,有系统的有规律的服用,做到医患间密切配合。

(五)、定期检查: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不但影响脑卒中的恢复,而且还是促使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定期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测血压、查血糖、血脂,发现异常,及时治疗。由于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仍遗留一些肢体运动及言语功能障碍,因此,要促使患者多进行瘫痪肢体的锻炼。对于瘫痪

较重的病人要鼓励家属多给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肢体废用性关节和肌肉退行性变。对于肢体瘫痪较轻的患者,要鼓励患者多进行自主运动,有意锻炼伤残肢体的功能,向患者讲明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克服懒惰、厌倦心理,战胜困难,争取早日康复。对于失语患者,家属要不厌其烦地诱导,训练患者发音,进行言语表达,以促进言语功能恢复。

康复科病人的护理问题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院诊治的康复科老年病人146例, 男103例, 女43例;年龄60岁~70岁76例, 71岁~80岁43例, 80岁以上27例。

1.2 方法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采用自制心理状态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病人在入院1周后及出院前1周随机对38例进行了心理观察, 对79例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29例进行访谈, 发现90%以上的病人有心理问题。根据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采取针对性个性化护理。

2 结果

146例康复科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害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143例, 害怕死亡139例, 害怕久病无亲人97例, 害怕生活困难79例, 害怕孤独38例。

3 个性化护理

3.1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注重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感, 病区内设专职心理咨询师1名, 要求具有较好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和值班护士一块共同担任个性化护理实施细则[1], 在每例老年病人资料上标记病人的特殊情况, 如害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死亡、孤独等;咨询师和每位护士在进行护理时都要详细了解并记录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 帮助其找出原因, 实施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老年病人年龄大, 易得病, 再加上经济条件差, 担心病治不好。这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病人, 使其掌握必需的健康知识, 耐心倾听病人主诉, 消除其心理压力。

3.2 认识疾病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病人面对病情恶化或死亡, 会产生畏惧、焦虑、回避的态度。护理人员应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技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并教会病人应付这些压力的认识, 教会他们面对死亡情境不畏惧、不焦虑、不回避、积极应对, 合理解决, 适时给予安慰鼓励, 并向病人讲解疾病病因、发病机理、演变的过程及治疗方法, 解除病人疑虑, 增加其正确面对生存的信心。

3.3 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建立平等护患关系

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知识, 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 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老年病人特别怕不被人关注,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对病人的心理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护士在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给病人一个恰当的称呼, 满足老年病人自尊心, 利用自己闲暇时间帮助排忧解难, 主动巡视病房, 善于沟通, 对经济条件差的病人护士和护工提供全面优质的生活护理, 对危重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 采取免除病人部分护理费用, 也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改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提供具体服务, 使病人身心处于检查、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3.4 调整老年病人的特殊心理, 必要时进行心理个别辅导

老年病人因患慢性病, 受疾病折磨, 需要长期服药及经常住院, 担心家人抛弃自己, 易产生悲观、消极、抑郁情绪。护理人员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耐心解答病人提问, 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多与病人交流, 耐心倾听别人述说,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解答并提供有益的信息, 调节情绪, 使病人感到亲情的重要, 并劝其子女多探视和陪伴老人, 尽量满足老年病人的合理要求和期望, 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使其感到自我价值, 激发其珍惜生命, 使他们尽早康复, 安度晚年。

3.5 建立阳光微笑服务

入院后有的老年病人年龄大, 加上环境改变, 易出现失眠、紧张、恐惧甚至悲观、绝望。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 热情耐心, 服务周到, 消除病人的陌生感, 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主动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住院环境、住院须知, 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病人及医院的规章制度。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 多与之交谈, 建立信任关系, 全方位地加强护理, 并鼓励病人主动战胜疾病, 树立信心, 调动积极性, 增强独立性。

3.6 营造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

病室陈设保持整洁, 通风良好, 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 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用具及地面各1次, 病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1次, 保持病室安静, 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病人应注意休息。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要组织同病房的病人互相介绍, 使病人彼此熟悉融洽, 美化环境, 给老年病人提供舒适、安静适宜的治疗环境, 温馨的环境能减轻或消除老年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焦虑心情, 也能拉近护患距离, 增进病人家属之间的融洽气氛。

3.7 个性化护理指导与监督

由病区护士长完成, 每日晨交接班之前护士长带领咨询师及护士进入病房, 亲自收集病人资料, 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 对发现的问题, 查找薄弱环节, 做出正确评估,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要求医务人员积极改进, 及时发现, 及时解决,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拿出自己的整改方案,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帮助其调整情绪及心理问题, 制订心理护理实施细则[3]。通过大家共同探讨和分析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帮助护士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明确护理专业的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

3.8 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关怀

老年病人特有的心理问题是害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久病无亲人、孤独、生活困难等心理, 甚至死亡, 这在患病老年病人尤为突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疾病本身, 更应理解病人的体验、感受、意愿、顾虑等, 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善于和老年病人交谈与交流, 尊重与倾听, 耐心与接受, 坦诚与肯定, 又要有忠告与引导, 以清晰、关爱与耐心照顾老年病人, 使其释然, 信任、合作与充满信心[4]。

3讨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更高境界的护理模式。所谓个性化护理, 就是把病人作为一个有病求医, 同时具有自我性格和家庭社会特征的完整个体来看待, 针对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种、家庭社会关系多方面的不同, 实施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5]。自我科开展个性化护理以来, 帮助老年病人改善不良的心理问题和生活方式, 老年病人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改善, 使老年病人感到生存的意义, 保障了老年病人的健康, 从而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杭亚秀.人文关怀在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275.

[2]刘梅, 万炜, 闫娟.肝癌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7) :549.

[3]管莉倩, 吴永娟.医院环境对住院患者的心理影响的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226-1227.

[4]朱兰, 孙智晶.关注老年女性身心健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11 (23) :817-818.

康复科护理中护理创新的运用 篇3

【关键词】 康复科;研究分析;护理创新;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69-01

引言

护理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其中护理创新对于切实的提升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的关键点,护理过程中需要很好的对患者进行引导,另外还应当提升工作环境的水准,为广大患者的有效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点是当前医疗事业不断向前發展的关键点,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创新的本质,就是从患者自身的角度着手,全面的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对护理工作的技巧、护理的方式以及流程等进行全面的控制改进,同时配合治疗工作,以更好的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本院康复科创新护理的工作水准,还应当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研究,加强对成效的分析,多多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更好的提升工作水准。

1.棉棒的使用

此外,患者在输液治疗结束之后还应当在留有留置针的肢体之上套上薄棉袜,这样可以使得留置针与患者衣物很好分离开。我科以脑卒中后遗症、椎间盘突出症等病人为多见,此类病人大多存在偏瘫或一侧肢体麻木疼痛,再加之使用通经活络的药物;在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一般选择患者的健侧上肢,那么,输液后穿刺点的按压便成为了一大问题。

采用从棉签裸露部位折断后的医用棉棒,沿血管走行力向置于穿刺点的上力,再用医用胶布环形缠绕进行穿刺点按压5-10分钟的力法。大大减少了穿刺点出血、皮卜淤血的现象。又节省了护理人员为患者按压穿刺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2.管理区管理模式的改进

针对管理区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相当关键。将病区之内的护理管理区域进行全面的划分,氛围治疗室、储存室以及注射室等等,同时还应当指派专门的责任管理人员和组长,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在整个工作流程之中应当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真正意义上实施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为长期的、稳定的保证病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以此为条件打造出一种合理的长效机制。通过上述工作,不仅可以使得护士的行为得到全面的规范,同时还可以使得整个工作环境得到全面的优化和改进,不断的强化了区域性的管理质量,降低了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使得人员可以更好的珍惜其中的劳动成果,为广大患者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温馨的治疗环境。由于康复科患者的疾病恢复时间往往较长,所以在实践的护理过程之中还应当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调节,避免其出现抵触的心理情况,另外,还应当不断的降低临床工作之中的风险,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联系,加强针对患者的心理咨询,开展相关疾病的会诊工作,对于一些心理护理效果较差的患者,也应当主动的进行心理干预,保证其最佳的治疗效果。

所以,总的来讲,加强管理区的管理,不断的实现管理模式的改进,可谓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通过心理干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负而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率。实践证明,护理创新在我科护理工作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应当制定出完善的专科护理登记本和工作信息登记本,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广大护士操作的规范和管理,同时还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护士工作量的大小,进而减少了出现错误收费等情况的出现,为广大患者核查提供了全面的、稳定的、可靠的依据。表格的制作应当充分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制定,同时注重其中的内容安排,避免出现错误和缺陷,最后,还应当及时的对表格和登记本之中的信息进行归纳,以更好的实现对工作的调研,更好的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准。

3.改进临床护理带教模式

针对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改进,应当首先将实习生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分组,由于临床带教是广大护士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所以还应当对带教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护士生应当由相关带教组长进行统一的入院制度和规范讲解,并且向其传授一些相关的专科操作方式、安全细则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实习生进行分组管理,由两位不同的责任组长进行管理。工作之中应当注重临床带教工作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的宗旨,保证患者及其家属达到最佳的满意程度,并且促进临床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而实习生则始终进行跟班实践练习,在组长的指导之下,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带教组长 还应当及时的对实习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和缺陷部位进行解答,参与至本组实习生护理查房以及各种类型学习工作之中,更好的、更加高效的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康复科护理工作之中创新护理的综合运用对策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旨在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的改革,更好的促进政策和理念的革新。总的来讲加强康复科综合护理水准意义重大,所以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的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艳芳,梁霞英,陆少环,黄春梅,王夏恋,陈亚燕. 高校-社区合作开展乳腺癌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13(03)

[2] 周光霞.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01)

[3] 吴时新,金水忠,裘灵洁,陆耀忠,杨丽琴,王春英,李妹芳,陈冬芳,李秀芳.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舒适度现况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上海护理. 2010(05)

[4] 童淑萍,张妍,胡菊芬,程敏.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13)

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论文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分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护士长分配管理下,对康复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排班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并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的护理管理,采用8h在班与24h负责制。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所管患者的入院接诊、入院介绍、病情的管理及按部就班的实施康复计划、出院指导以及随访等。而观察组患者则是为跌倒风险分级管理。首先,对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应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的跌倒危险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将跌倒进行分级,分为:低度、中度与高度危险[3]。1.2.2跌到风险分级护理的具体实施对评估为低度危险的患者,在其病床头处放置标有跌倒危险的警示牌,且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家属普及跌倒防范意识及相关知识的教育,保证康复科病房的环境舒适安逸,干净卫生、地面干燥无水等[4]。对评估为中度危险的患者,在其床头也需设置跌倒危险的警示牌,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药物知道管理及对其家属宣传教育防范知识,对病房要求确保室内的光线充足、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有专人陪同患者洗浴。对评估为高度危险的患者,除在其床头位置放置警示标志以及对家属的知识普及与教育外,还应在病房内设置扶手、床栏等方便患者的行动。有专人陪同患者进卫生间或是洗浴。另外,患者在服用有增加跌倒危险的药物后,嘱患者不宜立即活动,需在1~2h休息后方可。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观察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了解患者在出院后对防范跌倒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②评定标准[5]。跌倒危险性评估: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预估,1~6分为低度跌倒危险;7~13分为中度跌倒危险;13分以上为重度跌倒危险。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部自拟预防跌倒知识调查评估表,内容包括:防止跌倒的运用、药品、环境以及自身预防跌倒等的.有关知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评分,包括内容有: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娴熟度、护患关系的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评价。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跌倒次数及危险性的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跌倒风险护理管理后,高度跌倒危险的例数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并观察组患者中的跌倒的人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对有关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x±s),分]2.3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比较观察组中,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康复科室最为新兴的临床科室,其集合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及保健的特点于一体[6]。伴随着我国医疗条件与环境的进步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的需求与要求也随之提高。有关研究报道总结: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压疮等不良事件,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不娴熟、护理工作人员经验缺乏等,尤其是跌倒事件的发生,构成医院不良事件的主要成分[7-8]。为更好避免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在护理管理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该文主要研究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实践性,结果显示,应用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跌倒相关预防知识了解情况也有所提高。

康复科护理登记本及职责 篇5

一、每天照射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并做好记录。

二、每周六用9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并做好记录。

三、紫外线灯管使用时限为1000小时,每季监测1次。灯管监测:先开灯5分钟,将监测纸置于离灯管100W处照射1分钟(低于70W不合格),对照监测纸和色版的颜色。

质控护士:

处置室浸泡液更换及监测登记本:

一、每天早上更换浸泡液,将清水配速灭净并搞溶(乙型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人污染的物品用10克速灭净加水600毫升,有效氯浓度达2000mg/L,浸泡为60分钟;玻璃器皿、注射器等用10克速灭净加水1200毫升,有效氯浓度达1000mg/L,浸泡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二、每周监测两次处置室浸泡液的有效氯浓度,做好登记工作,有效氯浓度1000ppm以上,并每周监测一次。

质控护士:

借物本:

科室人员将外借物品及借物科室、借物名称及归还情况做好登记工作,以备查找,并由科室负责人追讨各科欠物。

负责人:

器械液更换登记本:

每周一、周四更换器械液并打包(包括更换持物钳、梅花针盒、消毒盅、体温计)。

责任人:

无菌物品点数本:

一、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日期,清点无菌物品数量,并与供应室对换。

二、每周一用清水擦拭无菌柜。

责任人:

各种仪器检查登记本:

每周检查各种仪器的功能以及数量,并做好登记,如有损坏的及时送修或报废。

责任人:

贵重物品检查本:

每天检查贵重物品,包括物品的数量,完整情况以及有效日期(红花油、精油、体温计、艾条、艾灸盒、神灯、电针仪等)。

责任人:

抢救车物品检查本:

每天检查抢救车上药品和一次性物品的有效期、数量和包装完整性,器械的性能是否正常(包括听诊器,开口器,手电筒),如发现过期、缺少或是故障的,及时补充完整或更换。

责任人:

工作量统计本:

每天统计当天的工作量,以已缴费的治疗单为准,把各项治疗项目的类型分类并统计次数;根据每天统计的次数,每个月进行一次大类总。

责任人:

护理缺陷登记:

一、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发生缺陷、事故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三、发生缺陷,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和科主任,由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四、认真填写护理缺陷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缺陷的认识。科护士长应对缺陷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处理意见,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五、对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护理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六、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按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七、发生护理缺陷、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责任人:

上班时间:周一至五08:00—12:00,14:30—17:00;

周六08:00—12:00

一、每天着装整齐,保持良好形象。

二、每天早上清点物品数量,包括贵重物品、抢救车和无菌物品;

更换浸泡液,并做好登记工作。

三、每天早上检查各室间物品,摆放整齐,及时补充物品基数;调

节空调温度,保持相对舒适的温度。

四、每周监测两次处置室浸泡液的有效氯浓度,做好登记工作。

五、每周一用清水擦拭无菌柜。每周一、周四更换器械液并打包。

六、每天照射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并做好记录。每周六用95%酒

精擦拭灯管一次,并做好记录。

七、每周检查各种仪器的功能以及数量,并做好登记。

八、经常巡察各个室间,观察病人情况,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协助医生的治疗;病人离开后及时清理室间,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九、物品短缺,及时到总务仓库、中西药库领物。

十、每天统计当天的工作量,如发现有差异,及时找出原因。

十一、下班前检查各室的电源,关好窗锁好门,并巡察是否有病

人还停留在治疗室,若有病人仍在治疗中,待其治疗结束后再下班。

上班时间:周一至五08:00—12:00,14:30—17:00;

周六08:00—12:00

一、每天着装整齐,保持良好形象。

二、每天早上检查各室间物品,摆放整齐,及时补充物品基数;调

节空调温度,保持相对舒适的温度。

三、保持良好容貌迎接病人,带病人安全到达治疗间,并协助病人

把贵重物品锁好,钥匙由病人自己保管好。

四、经常巡察各个室间,观察病人情况,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

五、病人离开后及时清理室间,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六、下班前检查各室的电源,关好窗锁好门,并巡察是否有病人还

截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篇6

为患者创造一个好的治疗环境, 入院时护士应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其家属, 详细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病室环境, 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感。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 特别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 避免家属在患者面前流露不安、忧虑的情绪, 争取家属配合, 多与他们交谈, 为他们讲解该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 鼓励、尊重患者的隐私;注意患者意志的培养, 树立其战胜伤残的信心, 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并发症的防治

2.1 预防肺炎和肺不张

经常变换体位,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分泌物多时有窒息的危险, 应及早作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 每日定时雾化吸入, 稀释痰液帮助痰液排出, 上肢能活动者应鼓励患者做上肢及扩胸运动。

2.2 预防尿路感染及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

脊髓损伤后, 因损伤的部位、范围和不同时期, 膀胱功能可出现不同的变化, 护理上应根据不同时期对保留尿管进行护理, 在脊髓休克期, 持续开放尿管放尿, 以免膀胱过度膨胀而损伤, 脊髓休克期后或骶髓、马尾神经完全损伤时, 留置尿管应定时开放, 开始1~2h放尿1次, 以后逐渐延长到4~6h开放1次, 并在每次开放尿管时用双手按摩膀胱, 尽量把尿液排空, 使膀胱壁逐渐地、有规律地承受一定的压力, 训练膀胱肌的收缩力。

每日膀胱冲洗及更换无菌尿袋一次,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如有感染改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 并增加冲洗次数, 每次冲洗要达到流出的液体清亮无沉渣为止。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日饮水3000mL以上, 维持正常尿量。每周更换尿管一次, 在拔管前要尽量将尿排尽, 拔除导尿管后应让尿道休息数小时, 训练病人的排尿功能教会病人自己作膀胱区按摩, 充盈性膀胱排尿时, 适当压迫膀胱, 使尿液尽量排尽, 减少残余尿量, 但不能用力过大, 以防膀胱破裂, 如反射性排尿形成残余尿量 (排尽后立即导尿的尿量) 在100mL以下, 可不再插尿管。

每次插导尿管、放尿、冲洗膀胱等操作时要求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尿路感染。

定期送尿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2.3 褥疮预防

卧气垫床或海绵垫, 高位截瘫头部垫软枕, 踝部垫小棉圈。每2h翻身一次, 必要时每30min翻身一次, 建立床头翻身定卡, 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中心位, 抬起背、臀部、上身下身一起翻, 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侧卧位要用枕垫将病人胸腰部垫好, 防止脊柱扭曲, 两膝间垫软枕, 并按摩受压部位,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 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 伤口若有分泌物, 要及时更换敷料。

2.4 腹胀与便秘的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 伤后由于腹后壁血肿刺激以及过伸位等原因, 常有腹胀, 对腹胀严重者用胃肠减压器或肛管排气。便秘早期可用灌肠法, 注意灌肠液的温度以39℃为宜。防止烫伤, 每周可灌肠2次。

2.5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畸形

每日早晚作肌肉按摩和活动关节, 以防肌肉萎缩和发生关节固定畸形, 足部用软枕支垫使踝关节保持90°位置, 以防足下垂畸形。

2.6预防烫伤

截瘫病人因感觉丧失, 可发生烫伤或冻伤, 告知家属慎用热水袋, 擦澡、洗脚等水温应低于正常人, 一般不应用热敷, 如病情需要时一定测量温度, 以50°为宜。

3饮食营养

给予营养饮食, 伤后早期, 多数病人有腹胀, 可暂禁食, 待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先给予流质饮食, 患者无不适感再根据病情给半流或普食。高位截瘫病人特别是并发大褥疮者, 由于创面大, 丢失血浆蛋白较多, 必要时可多次少量输血并给予高蛋白饮食。恢复期多食含纤维量较多的食物, 刺激肠蠕动, 促进排便。

4功能锻炼

采用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的方法, 防止瘫痪的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防止关节挛缩及肢体畸形的出现, 保持各关节处于功能位。锻炼方法: (1) 被动活动:由护士或家属给患者活动、按摩关节; (2) 主动活动:每天定时帮助和督促病人锻炼, 如呼吸、腹肌锻炼、上肌各关节活动锻炼。活动量有小到大, 以不疲劳为度; (3) 病人足部放置护架, 防止足下垂, 同时应鼓励患者采用斜床站立训练, 以促进截瘫肢体的血管神经舒缩功能恢复。

浅析中风病人的家庭康复护理 篇7

【关键词】 中风病人 家庭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115-01

中风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多发人群一般是中老年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初次发病的治疗较为简单,但中风极容易反复发作,随着反复次数的增多,死亡率和致残率也逐步增加,再加上其病程时间长、后遗症多的特点,成为当今国际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风病人的治疗分为医院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两部分,医院治疗是前期治疗,也叫急救治疗,家庭康复护理则是后期治疗,一般都是长期的、漫长的。急性期后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因此对中风后遗症的护理研究应为康复医学的首要任务(牛瑞林,2012)。后期的家庭康复护理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它直接影响到了中风病人的康复程度和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在家庭康复护理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饮食护理和营养补充,注重食疗

中风病人在病情基本穩定出院后,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饮食问题。在家庭康复护理中要求注重病人的饮食护理和营养的补充,充分运用“食疗”疗法补充治疗。“食疗”疗法虽然见效慢、工序复杂,但是没有丝毫的副作用,能够补充病人所需要的营养,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是家庭康复护理必不可少的一个护理环节。

加强饮食护理的前提是要合理饮食。中风病因以内伤机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饮食不节。所以家庭康复护理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多清淡、少油腻,忌烟忌酒,多吃如玉米、高粱等粗粮和豆类食品,能够补充人体的所需物质,易吸收易消化,以防病情的加重和反复。对于中风病情较严重的、影响到了正常身体机能的病人,在进食时,应当让病人斜躺在靠背上,身体微微竖直,这样的姿势方便食物在体内的运动。在家庭康复治疗的初期,应当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且每次都只喂少量的食物,这样有利于促进病人的肠道运动,促进病人的食物消化和新陈代谢。

2 注重病人的心理疏导,提高病人的配合度

中风一般都伴随着肢体不协调甚至部分瘫痪以及口吃不流利乃至失语症等并发症的出现,当前期的在院治疗结束后,在家庭康复护理中,病人开始逐渐的意识到自己的不正常的身体现状,多会出现焦急、烦躁、不耐烦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心理情绪,病人的心理情绪的好坏对于病人自身病情的康复快慢是有着直接关系的。病人消极情绪的出现,一定要及时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

护理人员要配合家庭成员充分的理解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并针对每一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说服病人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顽强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家庭康复护理(宋春蕾,2002)。

3 注重病人的皮肤按摩和护理,防止感染其他疾病

中风病人一般都会有多种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引发不仅仅是中风的内部原因,更有着其外部原因。不论是在前期的在院治疗护理中还是后期的家庭康复护理中,对于病人的护理的不到位都会引发并发症,一般多为皮肤性疾病和传染病等。由于中风病人一般都伴随着偏瘫、肢体不协调、说话不流利等并发症,使得中风病人的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往往需要别人的帮助。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给中风病人擦拭、清洗身体。另外,由于中风患者的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缺血,长期下去极易使得局部组织坏死,后果严重,这些都是应当注意的皮肤护理问题,要求护理人员注重病人的皮肤按摩和护理,防止感染其他疾病。

4 注重病人的正常生活能力训练,加强复健

中风病人的肢体协调能力的康复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康复都是需要时间的,都是在家庭康复护理中逐步恢复的。正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主要分为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和动作协调性训练,包括正常行走、说话、写字、自己大小便等等,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都需要护理人员在旁边的悉心指导才能完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整个家庭康复护理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个过程。

5 定时服药,定期复查

家庭的康复护理并不代表这可以完全脱离医院,中风病人仍要定时服药,定期接受医院的复查,并按照医生的嘱咐和意见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和护理。

“中风”起病急,变化快,症状复杂,致残率很高,然而,只要中风患者的家属能坚持康复护理,就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病人的残疾(田玲玲,傅承桦,2004)。所以,要求我们更要注重家庭康复护理,努力使中风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牛瑞林.浅谈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6).

[2]宋春蕾.中风病人的家庭康复护理[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7-11.

[3]张蝶,王芳,赵丹,等.浅谈中风病人的家庭康复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2,(11).

[4]田玲玲,傅承桦.中风患者恢复期的家庭护理[J].河北医学,2004,(3).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康复及护理 篇8

关键词:恶性肿瘤康复护理心理治疗疼痛控制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2-02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成功和广泛临床应用,使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效率不断提高,不少过去认为不可治的恶性肿瘤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如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以及应用各种生物治疗手段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肿瘤的5年存活率不断提高。尽管如此,由于总的肿瘤发病率上升、治愈率不高,肿瘤治疗进步带来的患者带瘤生存期延长,对于疾病已处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如何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并解决病人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肿瘤康复和护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肿瘤康复与护理的目的

肿瘤康复与护理主要针对那些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早期认识和准确地评估,预防和缓解这些痛,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其目标包括使患者的功能达到或基本达到疾病前水平;去除或减轻晚期患者的并发症,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庭得到最大安慰,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2心理治疗在肿瘤康复与护理中的作用

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种医疗干预,需要长期、反复住院治疗,患者对包括躯体、情感、社会和认知功能4个方面存在着负面理解,而且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是肿瘤进展的催化剂,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1,因而支持性心理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种,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心理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和要求,帮助和指导病人分析他所面临的问题,与其讨论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以达到一种宣泄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和病人的接触,如衣着、眼神、姿势、手势和表情等,传递正面信息,逐渐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忧虑情绪,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治疗中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培养其良好的情绪状态,通过主动与患者之间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烦恼、忧伤、痛苦,充分理解患者;同时让患者了解目前正在进行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治疗是具有针对性的,而且是积极有效的。通过支持、解释、说明、理解和同情来改变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达到减轻痛苦、缓解负面情绪的目的,以利于肿瘤的康复。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鼓励患者主动地与人沟通,派遣烦恼,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自然地融入社会,并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重新找到生命的价值,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

3肿瘤康复与护理中得疼痛控制

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失眠、全身情況恶化或严重干扰肿瘤治疗的实施2。因此,解决疼痛问题是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护士要认真评估并准确肌力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发展规律、可缓解药物和方法,指导患者放松。如:疼痛加剧时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烦躁、忧虑,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心理痛苦。同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规范化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症专家委员会任务通过比较简单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法即可解除80%肿瘤病人的疼痛。通过规则地应用阿片类药物,同时配合辅助用药,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精神兴奋剂和糖皮质激素,已证明能很好的控制癌痛。应用止痛药物时,应把握好用药时间、剂量和给药方式,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症状,要认真关注、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4肿瘤康复与护理过程中的护患关系问题

护士在肿瘤康复与护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作为护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加强护患沟通:①护士是维护和谐关系的主体,改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较好地将沟通技巧运用到交流当中,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关键。 ②突出个性化护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突出患者的个性化,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自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努力做到因人施护,对症施护,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促进。③创新护理服务项目: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定期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卡、出院注意事项表,内容有爱心嘱咐语,相关疾病的饮食要求,休息原则,主要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的方法等。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动态变化和护理要求,及时讲解、示范,避免患者或家属遗忘,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密切护患关系。④坚持科学管理:以规范服务为手段,以沟通为载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摒弃“肿瘤是绝症”的陈旧观念,共同战胜疾病。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合理和疼痛控制以及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以及进一步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同时,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现更多更好的能够提高患者康复及护理效果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周玉婷.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09,7(4A):893

康复科病人的护理问题 篇9

1 家庭随访

调查显示, 大约80%的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由家人完成家庭康复及护理活动[3]。而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追踪治疗, 出院后给予及时的随访非常重要[4]。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1名全科医生和1名全科护士对不能到我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实行家庭访视和督促管理, 第1个月每周1次, 第2个月每2周1次, 以后每月1次。对病人及其照顾者进行疾病知识、康复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知识的宣教, 教会他们具体的护理措施。通过访视了解病人在遵医行为控制疾病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便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帮助。随访完成后及时将随访内容记录在病人的随访档案中, 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对于发现的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在下次随访时对上次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反馈总结。同时, 对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阶段性比较,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起重要作用[5]。

2 健康宣教

首先对不同阶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心理社会状况、日常生活方式、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康复环境改造情况进行评价。再根据病人及其照顾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康复训练等知识。访视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家庭访视全过程, 并给予家庭技术指导。与病人保持电话联系, 经常提醒和监督病人的遵医行为, 病人也可以随时来电话咨询等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3 心理护理

脑卒中病人早期给予康复训练和有效心理护理, 可明显促进病人功能恢复[6]。脑卒中因发病迅速、致残率高、恢复期长, 病人极易产生特殊的心理压力, 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紊乱、食欲降低、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发怒、猜疑、悲观、抑郁和社会隔离感等, 因此, 对病人不能只偏重于瘫痪肢体的药物治疗, 还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早期心理干预[7]。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有效减少和预防脑卒中病人抑郁症的发生, 充分运用希望与失望学说及相应的护理技巧做好心理护理, 调动病人内在主宰生活的力量[8], 使病人在治疗和康复训练中积极配合, 提高治疗效果。如帮助病人通过学会控制情绪反应的模式改变脑的功能, 其效果不亚于药物治疗。我中心医护人员经常与病人谈心, 了解病人的心理障碍, 克服各种负性情绪。在谈心过程中医护人员态度诚恳亲切、有耐心, 同时做好家属工作, 为病人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加之良好的医德和优质的技术, 使病人在心理上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 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个人生活照顾、家庭和社会活动, 提高其生活乐趣, 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9], 消除影响病人恢复的不良心理状态, 让病人正确对待问题,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功能训练及运动疗法过程中危险因素的管理

4.1 肢体功能训练

进行康复训练之前对病人进行客观、全面地评定工作, 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方案。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和实施康复计划, 并在康复训练后再次对病人进行评定, 以对比分析其疗效, 以便拟订下一次的康复计划。对于肢体有不同程度活动障碍和瘫痪的病人, 按脑卒中康复程序进行训练。

4.1.1 针灸、按摩

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进行针灸治疗, 有助于阻止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使偏瘫侧肢体的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提高[10]。瘫痪越重、卧床时间越长, 远端血流速度下降, 静脉血流滞缓, 易造成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因此, 在采取防范措施的同时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利于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发生。在活动前进行按摩, 包括按、摩、捏、揉, 每天2次或3次, 每次15min~30min。按摩时从肢体近端到远端, 由轻到重, 由浅到深, 由慢到快, 反复按摩[11]。经常检查患侧肢体远端脉搏搏动有无改变, 每3d测量患侧肢体周径有无增大。取坐位时双脚平放在台子上, 促进静脉血回流。经常检查患侧肢体有无压痛、水肿等情况, 并与对侧进行比较。

4.1.2 被动运动

在全关节范围内活动上下肢关节, 从大关节到小关节, 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进行, 每天2次或3次。被动运动特别注意患侧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 防止肩关节挛缩疼痛[12]。给予被动运动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 如发现病人皱眉、表情痛苦, 说明被动活动幅度过大, 应避免关节牵拉过度, 以免关节脱位。

4.1.3 主动运动

当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开展床上主动运动, 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 着重训练瘫痪肢体。为防止脑出血复发, 在早期治疗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注意观察病人对治疗的反应, 注意动作轻柔和缓, 不宜让病人过度用力;密切监测血压, 观察血压波动情况, 嘱病人及家属切勿让病人剧烈运动、用力排便、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 以免增高血压。在训练前做好病人的心理辅导, 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并给病人说明注意事项, 取得病人的配合, 尽可能避免长期卧床, 早期开始床旁训练, 从坐位到站立位训练,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逐步增加坐起和站起的角度。在进行斜床站立训练前先在床上进行双下肢的主动、被动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胸部保护带不要系得太紧, 以免影响呼吸而导致不适。在站立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 如意识、面色、血压、脉搏的变化;询问病人自觉症状, 如有无头晕、恶心、疲劳感, 一旦出现, 立即降低站立角度, 情况严重者立即停止训练, 把病人置于平卧或头低脚高位。如发现下列症状:上身不适 (包括胸、臂、颈或下颌, 表现为酸痛、烧灼感、紧缩感或胀痛) 、无力、气短、骨关节不适 (关节痛或背痛) 等[13], 应停止治疗。严格掌握运动的适应证并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制订运动方案, 可减少危险性[14]。运动强度以心率为依据, 一般要求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10/min~115/min, 或增高不超过静息时心率10/min~20/min为宜。特别在第2天清晨心率尚未恢复者, 即使体征并无加重, 仍表明运动强度过大, 应减量[15]。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在较长时间平卧准备离床时, 或训练从卧位坐起时最少在床上坐1min以上, 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下地后至少站立30s后再行走, 防止跌倒, 并在容易跌倒的地方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加强保护指导。每次训练要以病人能耐受, 不感到劳累为宜[16]。也可采用减重训练装置和电动活动平板训练进行早期训练[17], 改善病人的步行能力。

4.2 语言功能训练

对语言障碍者可采用示教、模仿等进行发音器官的训练[18]。从简单发音开始, 单字、单词、短语到日常用语、简单对话或给病人听喜欢的音乐、广播, 逐步训练。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 要遵循“字、词、句”原则[19]。在正常的康复锻炼之外病人多进行沟通, 让其进行自我的语言训练, 多说话、多沟通, 让其对说话产生兴趣, 逐渐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 需要病人、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努力, 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病人经1个疗程精心护理治疗后要对其的表现给予评定, 鼓励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5 饮食护理与服药指导

社区护士向病人及家属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 注意不要干吞药片、药丸也不能用茶水或饮料送服, 应用温开水送服。根据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不同的情况, 遵医嘱给饮食。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鱼鳞的鱼、瘦肉、豆制品等, 少食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 忌暴饮暴食, 避免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 适当饮茶增加血管的韧性。对于有轻度吞咽困难者可以软食、半流质饮食为主, 取坐位或头高健侧卧位, 缓慢进食。重度吞咽困难者应予鼻饲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嘱病人多饮水, 以促进肠蠕动。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使病人有良好的食欲。

6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6.1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同时吞咽功能的锻炼也是一大重点, 可通过基础训练, 吸吮训练、喉抬高训练、舌肌、咀嚼肌按摩运动[20], 使用冰冻的棉棒刺激前腭弓、后腭弓、软腭、咽后壁及舌后部, 各处分别缓慢刺激10s, 反复进行, 然后做空吞咽动作、摄食训练、通过吞咽治疗仪的电刺激[21]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与吞咽有关的神经, 缓解麻痹, 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 缓解肌肉失用性萎缩, 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

6.2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也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部分病人甚至直接死于该并发症[22]。有资料显示急性脑卒中后合并肺部感染率为31.09%[23]。护理时应注意: (1) 脑卒中病人由于脑水肿常可出现呕吐, 应让病人取侧位或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翻身、叩背;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经常开窗通风, 室温20℃~22℃, 湿度60%~70%。

6.3 压疮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不能供给皮肤及皮下组织所需营养, 局部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24]。实践证明, 在压疮预防上最好的方法是避免一定部位长期受压而进行体位交换, 所以需要每隔2h变换1次体位[25], 病情稳定者可增加翻身次数。对骶尾部及髋部同时并发压疮的使用气圈, 足跟、踝部的小疮面使用自制小棉圈垫起, 以减轻局部压力[26,27]。社区护士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 正确评估已形成的压疮, 局部出现红肿的, 减轻受压, 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创面的给予抗感染, 预防感染治疗;局部有坏死的, 消除坏死组织, 配合预防治疗以促进新的肉芽组织和表皮增生, 同时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勤换洗, 对于长期受压的部位加强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6.4 便秘

告知家属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的必要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嘱病人多运动, 加强腹部按摩、保持排便规律对于3d以上未解大便者及时给予通便指导。指导家属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如皮肤护理、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等,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其痛苦。

7 小结

脑卒中病人常伴有肢体和语言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 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对康复失去信心, 不积极配合治疗, 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而影响了预后效果, 同时也增加了此类病人的复发率。对脑卒中病人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 充分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把握时机, 采取正确的社区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康复管理, 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自我照顾和社会适应能力。

摘要:对近年来脑卒中病人社区康复护理过程中影响其康复效果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 通过家庭随访、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功能训练及运动疗法过程中危险因素的管理、饮食护理与服药指导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综述, 认为根据脑卒中病人的实际情况, 把握时机、采取正确的社区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 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

喉癌病人术后康复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治喉癌病人13例, 全部为男性;年龄43岁~72岁, 平均61岁;小学10例, 中学2例, 中专1例;其中行部分喉切术12例, 全喉切除术1例;随访1年~3年, 均存活。

2 术后护理

2.1 全身麻醉手术后护理

全身麻醉未清醒前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应绝对平卧6 h, 头偏向一侧, 每30 min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1次, 每6 h监测体温1次,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反应, 观察病人清醒后的精神状态。清醒后, 指导病人取头高位或半坐卧位, 以利于血液回流, 防止术后肿胀、淤血。

2.2 体位护理

全喉手术的病人要在全身麻醉清醒后, 采取头部提高30°, 以减轻颈部切口张力。1周内保持头固定位, 如颈部切口活动过度, 牵拉颈部切口影响愈合, 手术后第3天协助病人下床活动, 减少并发症。病人手术后带有多条引流管, 如鼻饲管、导尿管、颈部引流管, 不利于翻身, 要协助病人变换适当的卧位。

2.3 吸痰护理

应严格执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吸痰时应观察病人的非语言行为, 如面部表情、四肢的动作所表现的痛苦程度。吸痰时病人出现憋气、缺氧表现时立即停止吸痰, 可给病人适当吸氧, 减少吸痰次数, 1 h~2 h深吸痰1次, 插入深度10 cm~14 cm。为减少吸痰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可给氧气管套内滴沐舒坦化痰水, 定时做氧气射流雾化吸入, 使病人痰液便于吸出。病房的温度保持在20 ℃~22 ℃, 相对湿度70%~90%, 每次吸痰后给气管套管口置双层潮湿纱布。

2.4 饮食护理

喉癌手术病人饮食方式发生改变, 通过鼻饲管进食。术前为了增加病人适应性, 饮食中添加牛奶。严防鼻饲管脱出, 在鼻饲前应彻底吸痰, 在鼻饲后1 h内尽量不吸痰, 吸痰时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以免导致呛咳和呕吐。鼻饲时取头部抬高30°~45 °时可有效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鼻饲应从少量100 mL开始, 逐渐增到最大量250 mL, 间隔2 h以上;鼻饲期间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不适、腹胀, 如病人有不适反应, 按常规减量进行鼻饲。鼻饲饮食之间, 可给予开水1次或2次, 加果汁、蔬菜汁等, 手术后拔鼻饲管前, 先让病人饮用少量水, 如无咽痛, 可让病人带胃管经口进食, 最好先吃香蕉、粽子等黏性、容易形成食团的食物, 防止喉功能不良而引起的呛咳, 待病人无明显的呛咳, 可拔出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

2.5 局部手术切口护理

观察局部手术切口有无出血、肿胀, 如颈部有负压引流, 应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 并保持负压状态, 记录负压引流的量及引流的颜色, 如有新鲜血液并且量较多, 应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 必要时重新探查止血, 当负压引流24 h量不超过20 mL时, 可拔除负压引流管。

2.6 心理护理

影响喉癌病人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有治疗效果、经济条件、家庭等, 护士应善于观察喉癌病人的心理变化, 指导病人积极应对, 减少负性情绪, 多与病人沟通, 了解病人的不适, 经常给予关心, 鼓励和支持。应选择适宜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尽可能节约开支, 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使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3 出院指导

3.1 心理指导

带管出院者由于自我形象的改变, 会产生自卑心理, 情绪消沉, 给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所以, 应指导家属了解病人的心理, 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3.2 饮食生活指导

注意保暖、防寒;饮食结构均衡, 保证充足营养, 多食蔬菜、水果并多饮水, 少食油炸及辛辣的食物。全喉切除者出院后不可游泳, 以防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带管出院者出院前应教会病人及家属套管护理方法。

3.3 语言功能训练指导

指导病人用手指轻堵气管套管口, 从发单音节字开始练习发音, 进而发重叠音, 如“一一、二二”等, 逐渐增加到双音节字、词、短语, 词语选择上以日常用语为主, 如吃饭、喝水、大小便, 反复练习, 以增加病人的学习兴趣, 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 为病人提供锻炼的机会, 增强与他人交流的信心。对发音效果不佳者, 指导其通过手语、写字板或交流板等方式参与社交活动, 表达自己的情感。

3.4 运动锻炼

上一篇:碎片化时代的阅读作文900字下一篇:禁烟总结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