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24-05-10

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共14篇)

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篇1

4月5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云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了于永正、薛法根、贾志敏、吉春亚四位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他们的课无不闪现着思想的光辉,人性的光辉,中华民族语言的光辉,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辉,师生共同成长的光辉。

他们的课是那么的实在。返朴归真的原生态语文教学又回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他们都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透彻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因此,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课还有一点也是尤为重要,那就是背诵,学语文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背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持之以恒这样去做,学生会受益的。这四位大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体现了如何朗读和背诵。

下面我就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综观薛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训练的“实在”和“精妙”。薛老师从词语的听写入手,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不管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情景,或是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用好词来练写句子,都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实在。教师教得实在,学生自然得益匪浅。

一、真正的大自然课堂

辅助手段简单。薛老师没有让事物投影、电脑、多媒体、各种精美的音乐动画占领讲台和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所能的,是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是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感悟。教学程序简单。薛老师突出文本,注重阅读,整堂课就是在阅读中体验、交流、感悟,最后加以提升,让学生学习作家独有的语言方式来模仿写作。真正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我以前也听过语文课,觉得很多老师是把文字和图片呈现给学生来理解课文,而薛老师却是把文字和图片融进了学生的脑海和记忆中。

二、轻松幽默的自由课堂

课前,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对话,他向同学们问好,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他的名字。刚开始,同学们不怎么敢说,在薛老师的微笑鼓励下,同学们开始大胆发言,有的甚至直呼其名,薛老师听了还对其进行表扬,说明他认真听老师的自我介绍。整节课,我们大家都被幽默诙谐的语言,灿烂的笑容,教学的艺术深深感染,似乎满屋子的学生、老师和作者一起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园子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鸟语花香、鸟栖虫居;

和祖父一起下种、栽花,一起拔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尽享祖父的宽容、疼爱、慈祥;

和作者一起畅想、怀念、憧憬……薛老师,带给了大家轻松与自由,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听了薛老师的课,我深刻地领悟到真正能吸引住学生的是老师的魅力,这要靠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和探索。

三、令人向往的实效课堂课始薛老师让学生听写三组词语,然后给词语分类。之后说出听写词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上课时要用心听、用心记。接下来让学生朗读课文,先让学生找到“园子里有什么,”再说说“我在园子里怎么样,”最后提出疑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从而明确了本课的中心:因为祖父的爱和宽容,让儿时的我享受到快乐。教者独具匠心,让学生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词语概括园子的美、概括“我”在园子里的感受,体会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心境。玉米可以长,也可以不长,长与不长,就看它愿不愿意,有随心所欲的感觉,完全没有约束,看过蝴蝶飞么?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忽快忽慢……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让学生体会到一份无法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以朗读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地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学生的每次阅读,薛老师都注意点评和引导,有时也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把自己读的和老师读的进行比较,并告诉学生,读时要有节奏,有变化,重音要读出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主人公融为一体,和她一样调皮,一样自由,一样可爱。

这样入情入境,感情自然流露,对课文也就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同时,让学生尝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昆虫、庄稼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叫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幸福感。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阅读、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系列有序、有目的的引导不露痕迹,看似平淡,却是功夫深啊。

灵活运用的诗意课堂,在学完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后,薛老师没有放弃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来,引导学生用笔来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愿意……就……”来写句子,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写出了不同的句子。薛老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读自己写的句子。薛老师也范读学生写的句子,并强调:三分文章七分读,给学生带来积极、愉快的情感。从孩子们交流的语句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心情也沉浸在作者祖父的园子里,自由地放飞。

一节课下来,薛老师在努力让学生接触诗意的语言、回归诗意的朗读、创造诗意的语言,真正扎实有效地引领学生展开阅读,理解课文的深意。

以上的这些,都是我要在今后学习的,也是我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有效,更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还要关注课堂中的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我校选手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团体与个人均为第一的优异成绩, 现将我校参加本次比赛的心得总结如下。

1 培训前准备

1.1 充分认识比赛的意义

在接到本次比赛的文件后,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 把这次比赛看作是检验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提升我校知名度的机会, 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参赛工作, 成立组织机构, 明确比赛目标, 所有训练所需物品全部给予解决, 保证了训练的落实。

1.2 制订培训方案

根据竞赛内容和我校实际情况, 教务处组织护理专业教师制订出相应的培训方案。方案包括集训方式、选手的选拔、指导教师的确定、集训的内容等。

1.2.1 集训方式在二年级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中选出30名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 根据比赛内容集中授课。

1.2.2 选手的选拔

对二年级护理、助产专业期中考试成绩进入前60名的学生进行了人文关怀和操作技能考核, 为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 操作技能考核聘请了各医院的护士长担任评委, 最后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选出30名学生组成了集训班。

1.2.3 指导教师的确定

所有护理专业教师都可以申请参加辅导, 限期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 教务处根据申请教师所带班级在“5·12”全校职业技能比赛中的成绩确定辅导教师。

1.2.4 集训内容

集训内容完全按照比赛要求从理论知识、人文关怀、操作技能、护理礼仪等方面制订了教学计划。

2 培训过程

2.1 理论知识方面

严格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式, 采用知识点讲授和习题强化相结合的方式, 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学习进度编写出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参加比赛前我校学生已做过3 000多道练习题, 比赛中我校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平均分为94分, 高于大赛平均成绩 (88分) 。

2.2 人文关怀方面

人文关怀是这次比赛中新增加的内容, 没有先例可供参考, 没有固定的模式, 缺乏相应的参考资料。为此, 辅导教师认真钻研, 反复推敲, 写出10个病案的人文关怀内容, 并在学生实际练习中不断完善。我校选手的人文关怀成绩平均分为83.5分, 高于大赛平均成绩 (81分) 。

2.3 操作技能方面

操作技能在这次比赛中所占比例最大, 安排2名教师进行指导, 指导教师从用物的摆放到无菌观念的养成, 从操作中护士的站姿、走姿、推治疗车、端治疗盘及操作中的形体变化到护患沟通的语言、表情, 都进行了详细指导。为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专门请了一些省内外的护理专家对我们的操作进行指导, 通过指导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及时纠正。比赛中我校选手的操作技能成绩为89.06分, 高于大赛平均成绩 (86分) 。

2.4 心理素质方面

为了加强对参赛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集训实行淘汰制, 最终只有10名学生参加比赛。训练期间我们共组织了3次模拟考试, 每次都组织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及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模拟比赛, 评委由学校教师和部分医院的护士长担任, 以训练学生在比赛时克服胆怯、紧张的心理, 使其逐步适应竞赛场合的环境。

3 比赛的收获与启示

3.1 收获

(1) 本次竞赛活动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 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人文关怀作为一项内容单独进行考核是这次竞赛的一大特色, 反映出护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技能考核时, 学生要根据抽取的病例自己准备所有用物, 要考虑如何与病人沟通, 自己设计评估内容, 这重在考核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近年来, 由于我校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专业师资匮乏, 大多数教师都在超负荷工作, 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通过本次技能竞赛, 教师开阔了眼界, 增加了交流的机会, 发现了在学生培训中的不足, 也找到了教学中的误区和盲点,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帮助, 为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加新知识和新内容提供了依据, 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

(3) 通过本次培训, 参赛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与病人沟通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为其毕业后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就业奠定了基础。2008年我校参加第一届护理大赛的学生全都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且全部被县级以上医院聘用。

(4) 通过对操作比赛项目的研究与参赛选手的培训, 我们深感竞赛取得的成绩除与平时的理论学习与实训密切相关外, 赛前的集训也非常重要, 集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 使她们的护理操作由不规范到规范、由不熟练到熟练。

(5) 我们的选手是经过数次淘汰后产生的, 每次淘汰都模拟比赛情景严格按比赛程序进行, 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正式比赛时不怯场。尽管如此, 我们的学生碰到较大的比赛场面,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众多的评委时, 仍然有发挥失常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 口述时表情呆板, 与病人沟通时显得机械, 缺乏亲和力;操作时动作有些变形, 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不足;行动不够快捷美观;对细节的处理还有些欠缺。如密闭式静脉输液时皮肤消毒角度的把握, 检查液体时瓶子标签的朝向等。

3.2 启示

3.2.1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从一言一行做起

护生的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是仅靠护理专业教师就能够提高的, 这需要班主任和各位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 平时应严格要求学生的仪表、穿着和走姿, 要求学生使用礼貌用语, 平时交流多用普通话;利用班会时间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作为任课教师, 也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 课堂上回答问题要用普通话, 表述要流利, 声音要响亮。另外,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书籍和期刊, 通过阅读加强学生的内在修养。

3.2.2 统一标准, 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

参加语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篇3

教寿县众兴镇中心小学 张昱

师要想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离不开教育教学研究的。我们学校就特别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先后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活动等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教研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收获很多。

一、教师读书活动的收获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老师曾这么说过,从他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读书的重要,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要让自己的学生爱上你的课,要让学生从心底中佩服你,那就必须多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现在是科技创新的年代,信息年代,教师如果不学习是很难胜任教师一职的。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新型的学习型的教师,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学习新课程收获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教师磨课活动收获

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磨课活动,虽然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比较辛苦,但我们也得到不少收获。

1、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教师自身的问题设计也非常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2、抓教学过程细节。

往往老师备课时,只抓大环节以及大环节中的主要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小环节。殊不知一堂课的每个大环节都是由小环节组成的,如果忽略了小环节的设计,又怎能很好的完成大环节呢。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3、努力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给孩子们足够自主学习时间,并且鼓励他们合作、探究,从而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化“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重要的参与者,老师和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容易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4、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如果注重了朗读、板书、学习的方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就会从中学到老师身上的优点。所以,我觉得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让学生更多的从中获益。

四、教师听课课活动收获(1)、教师讲课的优点主要有: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确实在备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然不会取得如此精彩的课堂效果。

2、教学过程精致

从老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在读课文中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通过读和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读通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通过听课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教师一定要注意三环节教学的设计

三环节教学是我县推行的教学教学改革,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他推动老师们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限时性作业的设计,下面我主要谈一谈在设计限时性作业方面的看法。

限时性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如何设计限时性作业:

一、完善设计。限时性作业既要以基础性为主,促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适当进行拓展,要设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性作业内容每次不应少于20%。

语文限时作业以字词句的训练为重点,可安排些看拼音写字词、组词、听写、造句、连线等。中高年级可安排些以理解感悟为主的内容。如学习体会、小练笔等。

二、规范作业时间。每节课10分钟左右,一般安排于课的最后环节。

三、加强作业批改。限时性作业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阅,而且要做好作业批阅记录,及时记录和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矫正或补救措施。批阅的方法有同学互批、组长批阅、教师抽查、教师普查等。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严格按三环节教学的模式去做,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相信一定会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

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中兴学校:杨爱桃

炎炎暑假,累也快乐,真心感谢为我们搭建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的领导,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对待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要求自己。几天的培训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让我零距离领略了专家讲课的风采,体会到了教学的真谛,让我们不虚此行,收获颇丰。下面谈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体会:

能参加骨干教师培训,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因此我格外珍惜短短几天的学习时间。我在几天培训过程中始终遵守纪律,早早地等候在教室,并且认真聆听授课名师的讲解,做好听课笔记。这几天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几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几天。本次培训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培训虽然紧张,天气也很是炎热,但每天的感觉都是充实而幸福的!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效性强,既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传统文化与教育;既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又强。刑益宝校长生动有趣的讲座,让我懂得了兴趣是学习的加油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得到提升,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与文本轻松对话。我们懂得我们的使命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培养人、塑造人。同时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有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适时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开拓崭新的教育新局面。

课堂授课内容突出精致,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的精心讲解另我们拓宽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宋祖荣老师的《小学课堂有效性的观察与思考》的讲座,让我们明白了“生活是语文,语文是生活。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张林老师的《小语习作教学的症结与策略》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习作教学的症结与策略,让我们受益非浅。他们把我们急需的既新颖又实用的教学内容安排进了课程,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又让我们兴趣盎然,学有所得。

通过学习培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义,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战,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特别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内容,力求使自己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参加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对两校的考察,我认为这两校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多元化的功能室配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xx小学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区各小学都无法比拟的。

这次到xx区考察,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学到了想学到的经验,看到了想看到的校园环境。考察结束了,我理清思路,窃以为教育是一项慢功夫,来不得半点急躁和浮躁。从比较角度来看,xx区的教育有他的特色、有他的成绩、有他的辉煌,是值得骄傲的。xx区教育缺的不是钱,而是缺人才,是缺那些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沉得下气来做管理的人才。要想追上和赶上xx区的教育步伐,就得克服急躁和浮躁的情结。我们毕竟退休了,退休就要休,休得胡言,休得指手画脚,休得无礼。

参加教学比武的体会和思考 篇6

我校参加了今年的教学比武, 笔者作为生物化学技术专业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受益匪浅,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 教学比武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1.1 通过教学比武, 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的理论素养

为了准备这次教学比武, 学校组织参赛教师进一步学习研读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等文件。笔者自己也查阅了很多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有关专业建设的资料。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从未有过像现在这般强烈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感觉。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重大的变革时期, 国家和地方制订了一系列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学校、地方及全国性的教学比武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导向作用, 引导教师不断学习研究高职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得到提高, 课程改革意识得到增强。

1.2 通过教学比武, 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高职教育的目标:打造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职业性。为此, 我们围绕区域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多次进入一些校企合作企业的研发、生产部门进行培训, 并与其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研讨。分析高职学生在生物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中的主要岗位群及技能需求;分析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及职业技能素养养成的规律, 确立了以岗位需求、学生职业发展为基准的课程目标, 以“职业活动导向、能力素质本位、项目任务载体”为原则构建了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并将其整合、设计成课程内容。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技能得到大大提高, 使原来一直在教室和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对生产岗位有了较深的认识, 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学科型教学体系带进课堂的现象。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小, 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在一线进行生产研发的经历, 缺少专业实践经验, 仍然沿袭高校学科型的教学模式, 甚至有些学生顶岗实习的带教教师也不重视企业里的工作任务与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教学比武是高效的催化剂, 它促使专业教师走进企业, 丰富了教师的企业经历, 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 为其最终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了基础。

1.3 通过教学比武, 提升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教学比武项目要求教师在10~15分钟内解说一门课程的性质, 教学理念、设计、方法, 教学实施及教学特色等, 然后由同行、专家评价。为了在短时间内将说课内容表述清楚, 我们不断审视教学目标, 反复梳理教学内容, 整个准备过程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以说课为载体全面推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 教学比武有助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推进

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课说得精彩、说得科学, 教师需要的是厚积薄发的功底, 需要的是课外的功夫。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会说的教师也必须要有真正打动评委的“香米”, 而这“香米”就是课程改革的成果。为此, 我们必须沉下心来, 专心于我们的课程改革。以生物化学技术专业为例, 目前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局面基本是本科的压缩版, 对各类生命物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生化技术基本原理等理论内容介绍偏多, 且许多理论知识的介绍在高职、本科教材中区别不大;实验的安排也彼此独立, 以特色产品为载体的综合操作项目则更少。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构建了生命物质生产的单元操作和综合操作两大模块。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进行了统筹递进式安排, 由单一到综合, 由简单到复杂。单元操作中, 将工作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转化为六大学习情景。在这六大学习情景中, 既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操作, 又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 并将生物化学技术按实际生产流程连贯介绍, 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工作训练过程, 实现了能力的递进。综合操作中, 整合主要的生物医药产品, 以特定产品为载体构建四大综合操作, 并安排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见习。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生化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而且为学校培养订单式人才奠定了基础。例如血液制品分离提纯检测 (生化技术的综合运用) ———免疫球蛋白分离提纯与鉴定。

(1) 为何教?

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是重要的生物制品, 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及较多生物医药公司的重要产品。通过实训, 可使学生学会血液制品的制作方法, 为将来的顶岗实习做准备。

(2) 教什么?

强化血液制品的生产制备、分离纯化等操作技能以及对自身安全负责、对产品质量负责的工作态度。

(3) 怎么教?

(1) 实训准备:以任务引领及自主学习为主。课前发放任务书, 即免疫球蛋白分离提纯与鉴定实验方案的设计、PPT制作及实训所需材料试剂的准备。

(2) 实训操作:以做、学一体为特色, 对学生的成绩评判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

PPT展示及操作方案确定→具体操作→详实记录→结果分析→成绩评价。

(3) 课程见习: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起, 我校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开展“订单式培养”) 进行见习。

整个实训涵盖了生化的沉淀、离心、层析、分光光度和电泳法五大技术。突破了单纯验证理论和简单孤立地学习一种实验方法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综合性生化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的一致性、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综合实训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 提高了教学效果, 还使学生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重大改革的基础上, 特色教材建设、实训课题开发、课程资源库和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等整体课程改革均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落实[2]。通过教学比武, 使教师进一步深化了对项目课程的内涵及课程开发模式的认识和思考, 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 教学比武是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 教学比武带给我们的思考

3.1 如何防范教学比武的“纸上谈兵”

教学比武的根本目的是优化教学, 不仅仅要求“说”得好, 更重要的是能“做”得好, 把教学设计变为教学活动。说课的每一项内容都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如果仅仅是为“说”而说, 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 那就使说课只是流于形式了。比如, 国家在高职教育中有很大的投入, 各类院校纷纷加大实训室建设, 可往往会出现漂亮的实训室常常关门或仅用于参观的现象。参赛的学校都强调校企合作, 但现实中校企合作的层次浅, 大部分只是企业提供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严重阻碍了职教的发展。2011年7月, 国家教育督导团发布了关于职业教育的督导报告:“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 据抽样调查, 仅有17.5%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参与校企合作, 就需要企业协同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材开发、课程设置、日常教学、基地建设等项目。为了防范职教改革只停留在“说”, 上海市教委将实施“说”、“做”、“评”联动的一体化机制, 加强对专业建设规划落实的考核和评估, 研究制订与教学比武相配套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将评估检查结果与后续的政策、经费支持挂钩。

3.2 如何切实促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充当学习的主角, 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承认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 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深入这一教育理念, 除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新的考核方法之外, 也不能忽视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对整个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首先,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向学生传授知识, 重传授、轻参与, 重理论、轻操作。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就必须大力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特别是专业技能型课程的教学, 大量实践操作环境的创设在整个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在学校的大部分实验中, 基本都由教师做好实验准备,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学生希望参与实验的准备过程。其实, 作为专业教师也有此想法, 但生物化学技术实验准备工作涉及试剂配制及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准备工作有一定的时效性要求, 且面对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学生, 涉及的仪器设备及课时安排都需要学校教学保障体系的跟进。小班化教学固然有助于改变这样的局面, 但目前的师资力量较难达到, 且学校教学人员的管理体制也较难保障。

其次, 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普遍养成了一种依赖教师的心理, 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做练习的方式。我国长期的精英教育模式使职业教育理念不被社会广泛接纳, 大部分高职生都是通过较后批次录入高职院校的, 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自控能力较差, 有些学生还是中专毕业后考入的, 他们的教育背景不同, 基础技能及心理有差异。面对这样的高职生, 如何更加耐心、积极主动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 不同教学过程正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过程, 如何利用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工作) 等, 都将成为教师终身努力与探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秘书处.首届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大比武[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2-01-13.

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篇7

11月7日,我校语文教师积极参加了中心、东滩、鲍店联片教研活动。收获很大,感受很深。

安排的两节示范课都非常精彩,值得学习。孙艳娟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完美结合。识字策略灵活多样,效果明显;阅读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新课标精神。杨丽丽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创新的课堂,教学内容集中,不面面俱到;突出重点,目标集中,对方法的指导到位。

魏老师的《今天该如何教阅读》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明白了我们在以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并解读了新课标的内容,明确了我们应把握的三种观念:课程观念、生本观念、实践观念。再次明确了语文高效课堂的五个要素和四个环节。

总之,这次学习给我校老师解决了疑难,指明了方向。我校老师决心认真学习,更新观念,创新教学,让课堂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真正高效起来。

后南宫小学语文教研组

参加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8

2014年6月,在**银行的安排下,我有增参加了到某监狱“警示教育”这个非常有意义的培训。

这次培训主要是参观某监狱,了解监狱内的服刑人员生活的环境和如何教育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弟子规教育方法。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感触良多,服刑人员真实的案例让我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一定要提升自己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站在监狱的大门外,面对高墙电网,心情感到压抑了许多。随后狱警带着我们在监狱参观了服刑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在这扇大门内的服刑人员他们曾经有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经济收入、幸福的家庭,曾经做出过突出的工作成绩、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而被委以重任,却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

通过狱警的讲解了解到太原某监狱通过《弟子规》与服刑人员交流后从道德线、欲望线、价值体系上分析服刑人员为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欲望突破了道德底线,这个人的行为就会犯罪,必须使服刑人员的道德线和价值体系接轨,重新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他们的行为才会回归道德体系。《弟子规》从头到尾就是教一个孝字,这个孝是根基,而一个人懂得孝了,他的德就开展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转变了;德是根本,有德的人自然就有财,无德的人如果有财了反而很快就变得家破人亡、倾家荡产。服刑

人员通过读、背、听、写、践行等积极的学习,配合改造实际,把弟子规的深刻内涵结合行为规范寻找自己新的人生准则,接受圣贤的教诲,在改造中在廉耻、懂荣辱、敬亲人、感恩德。

最后我们聆听了经济型罪犯的现身说法,他们在改造中反省和感悟。伴随着他们沉重而真切的叙述,了解到他们都曾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都有辉煌的过去,曾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绩,都曾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或多或少掌握一定的权力。最终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家人痛心,自己悔恨。

参加新课改培训的几点体会 篇9

1. 注重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的提高。基础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础。

2.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

3. 注重学生创新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

二、知道并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

1.完善自身人格。

(1)端正人生价值观,献身教育事业。“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份不相称的思想意识。有的教师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在生活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

(2)塑造良好性格,做到为人师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却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良好的性格特征,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学会鼓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公正、学会激励、学会赏识、学会呵护;应保持乐观、开朗、热情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你能行!”、“你可以的!”、“你很优秀!”这样看似简单的话,往往可以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2. 富有创新精神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体制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再循规蹈矩,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去寻找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在模仿、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思考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优势,加以创造性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兴趣爱好,以便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启发。

三、体验教师的职业乐趣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有乐趣相伴,这样他的工作、职业生涯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应有自己的工作乐趣。因此,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人:对待工作不积极,没有热情,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学生关系淡薄,排斥学生,不和学生接触,为必须和学生交往而烦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师职业自豪感,没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象是不断变换的。那么,教师就应迅速适应教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促使教学的高效循环。只有适应教育对象、环境,我们工作起来才能顺心顺手,才能安心,并从中体味到工作的乐趣。

其次,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常问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爱心、学识渊博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

参加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简单的表达

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有感

福林学校:王敏

2011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重庆“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聆听了六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亲身体验了专家的课堂。虽然两天的听课,听讲座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劳累,时光却如在指缝间悄悄溜走,回头看来,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留给我最大的感触可用两句话概括“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

特别是窦桂梅老师的课,在她的课堂上,你听不到华丽的词藻,丰富的语言,但却会让学生,让听课者不得不潸然泪下。这次她给我们上的观摩课时六年级上册教材《我的爸爸叫焦尼》,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她上这节课了,不但没有厌倦之感,反而更让我感动,我好像也沉浸在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里,也把我带进了书本中。看似简单的教学(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环节,却蕴含了十分深厚的内容。把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机的串联起来,糅合在一起。利用了文中的六幅插图和两句话“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贯穿全课,简约、实在、思路清晰,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窦老师的讲座也非常精彩——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听了他的讲座,真的,我不由得不想:在我的教学中,我到底在“教什么,怎么教”。直到她提出了既全面又简单、明确的“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和“一篇好文章”。

“一手好字”包括识好字和写好字,具体体现在“正确、规范、美观”。

“一副好口才”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又是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具体表现在“倾听、表达、应对”三个方面。

“一篇好文章”包括“读懂一篇好文章”和“能写一篇好文章”。“读懂一篇好文章”体现在“理解、统整、评鉴”信息的目标水平中,这三个关键词既代表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又代表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写一篇好文章”指引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得文,从“积累、观察、运用”这三个方面努力。强调“作文既生活,作文既做人”作文就是生命记录的过程。窦桂梅老师讲得实在是太贴切了,平时我好像也在做这些事,但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整合起来。此时,我好像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一丝希望,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于是,我决定效仿窦老师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我想它可能会给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带来意外的惊喜。

“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同时也表现在王振会老师的身上,她的课时那么简约、实在,但让人快乐,真正体现了“乐学乐教”。听了她的课后,我反思了很久,我觉得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我对学生的指导书写做的还不够;在口语交际方面,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读书、背书、写字、识字等习惯都不好,应及时纠正。除了窦桂梅老师和王振会老师,同时授课名师还有:孙双金老师、陈金龙老师、陈琴老师、韩军老师。他们各有千秋,把更多的精彩留给了我们,同时也有很多让我思考与学习的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自我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在今后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在不断实践。

所有的作课者与所有的报告者,他们都是在不断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总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完善体系,成为名家。

参加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11

2014年5月20日上午,我参加了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的“警社共建”警示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中,我参观了绵阳市看守所监舍、陈列室等,并现场听取了在押犯人现身说法。在教育片中和看守所现场,讲者一片痛悔,听者神情严肃。他们本该在社会上过着自由体面的生活,本该有着辉煌的前程,本该在工作岗位上为党为人民作贡献,却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既令人痛恨,又令人痛心。他们的忏悔,真实“侥幸得意一时,必定后悔一生”。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对自己触动很大,心灵上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学习,谈谈我对这次警示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大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回来后,通过深刻剖析职务犯罪典型案件,使我从这些反面典型中吸取了深刻经验教训: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牢固构筑思想防线,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今天,只有把讲学习摆在第一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根基,才能构筑起牢固的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长堤,永葆基层社客户经理的革命本色。而雍远尚等党的基层干部之流正是由于放松了学习,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败下阵来,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从而导致他们在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

二、必须扎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维护党的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党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法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经常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打扫思想上的垃圾,就能有效抵制思想微生物和政治微生物的侵蚀,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就能避免犯错误。反之,自恃位高权重,独断专行,听不得批评意见,不做自我批评,使缺点和错误不能及时得以纠正,问题一天天积累起来,就会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直至掉进深渊。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腐化堕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只有经常剖析自己、经常批评自己和接受他人的批评,查找一下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才不会听不得批评,才不会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朴,才不会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提高领导水平,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更是基层工作者正确的工作态度。勤俭是我们党立身、创业、建国之本,奢侈是败身、丧业、亡国之源。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是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任何时候也不能丢,否则,就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好大喜功,脱离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过简朴生活,走勤俭持家的路子,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成功,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人民的爱戴。

从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如何对待权力、地位、利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作为一名党基层社的客户经理,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利益的保护神,而决不能是特权利益的拥有者,要始终以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以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为动力,坚守道德的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修身立德,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和道德修炼,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保得住名声。

青义分社:王 莉

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会 篇12

这是怎样一种思想呢?请看作者的论述:“在课堂里教语文, 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 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 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 一边教, 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这一思想其实强调了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然过程, 这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思想, 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一条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 是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那么,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或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是什么呢?

一、要强调预习,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文章的重要步骤, 是养成读书习惯、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首先应该指导好学生的“预习”, 因为预习的若干项目都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如“通读全文”要逐字逐句从头至尾念一遍;“认识生字生语”, 要翻工具书, 查生字难句, 写笔记;“解答教师所示的问题”要动脑筋, 查参考书。除此之外, 还要“领悟文章之内容体裁作法及其背景”“作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所有这些, 无不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这样, 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 训练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预习, 可使施教有的放矢,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效果良好。凡指导预习有方的教师, 在这些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如果丢掉了预习这一环节, “临到上课, 才翻开课本或选文中的某一篇来, 待教师开口讲了, 才竖起耳朵来听”, 长此以往, 就会使学生养成上课才翻书、不上课不翻书的坏习惯, 这与训练学生“自求了解”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教学应采取“讨论”的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 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 不再是一味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预习之后, 可以发表预习的内容, 可以提出质疑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见解都阐发出来, 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经过这样的切磋琢磨, 学生会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而不是马虎地读书的习惯, 养成善动脑筋分析问题的习惯, 养成在众人之中口头表达的习惯。总之,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会收到很多实益, 教师的指导作用将得到发挥。课前, 要排列讨论程序;课上, 要提出问题, 订补意见, 纠正错误, 补充缺漏, 阐发要点, 归纳讨论结果等。显然, 这样的课堂, 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 而是加重了。可以说,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继预习之后的自学的继续和深入。

三、练习

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讨论”完毕, 并未完结, 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如“吟诵”“多读相关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等, 这些都是“练习”。

“吟诵”是讨论之后, 学生在对课文已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书, 进行体味、品尝。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吟诵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能更进一步理解, 对所学东西默默消化、吸收, 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读相关文章”, 这是在课堂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扩大课外阅读的练习, 它与精读构成紧密相关的阅读程序。从精读到略读的过程, 是学生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精读, 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的方法, 做出如何读书的样子, 举出如何读书的例子。从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能否掌握与运用, 还要靠练习, 也就是把阅读范围推广开, 博览, 由学生自己去读, 这就是略读。精读是“举一”, 略读就是“反三”。精读一篇带读许多篇, 为的就是“举一反三”的练习。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在这个精读到略读的过程中培植起来的。这是一个培养具有广博与精深学问的途径。“多读相关文章”是略读中的一个方面。在学过某一体裁文章后, 用同类文章进行比勘、印证, 以“领会某一些文章的各方面”, 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应对教师的考问”, 在教师, 是对教学情况的了解;在学生, 是对学过知识、技能的练习与巩固。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等, 但原则只有一个:“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这里也渗透着这样的意思, 即不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无用的知识, 不要叫学生不动脑筋就对问题做简单回答, 要引导学生动脑筋, 考查他的“能力”。

从课前的“预习”, 到课堂的“讨论”, 直至课后的“练习”,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过程, 突破了课堂的范围,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的每一个大的环节或小的步骤都清楚地贯穿着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它的鲜明特点是:第一, 充分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所处的正确地位。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贯穿始终, 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自学活动贯穿始终。师生两个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的双边过程得到充分体现。第二, 简单明确地表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 或曰培养语文能力的具体途径。“预习———讨论———练习”的过程, 既是教师由“教”到“不教”的过程, 又是学生由教师“扶”到“不扶”的历练过程, 也就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语文能力就提高一步;这一过程循环往复,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步步提高。这正如扶着小孩走路, 每“扶”一把都是为了“不扶”, 但为了“不扶”, 就会有若干“扶———不扶”的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有新的长进, 直到走上路, 不跌跤, 便可不扶了。而关于语文教学, 只要学生入了门, 上了路, 能阅读, 能写作, 教师便可不教了。

参加特殊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化德县第三小学 李俊

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资科组织的到东胜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学习和在乌兰察布举办特殊教师培训学习。这两次参观培训学习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种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想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对于首次参加此类培训的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是思想上的认识更深刻。我来自普通学校,参加此类的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本次的培训使我思想上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赤峰市方教授给我们提到:作为特殊教育我们要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是光荣的,要进一步体会到了做为一名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所担负的责任的重大与神圣。正如他所说我们从事的特殊教育工作是特殊的行业更是大爱的行业,绝对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它不但为家庭解困,更为社会分忧。我们做为一名特教教师就应该立足本岗位,关心爱护学生,最大限度地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自立于社会的人。

其次是梁教授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精彩纷呈。特别方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幽默大方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特殊教育教学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他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他以自身的所见所闻,详细解读了他们学校特殊教育立法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通过对特殊教育立法,来展现赤峰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引发在场的每一位特殊教育者对我们特殊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深思。梁洪志教授用极其浅显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讲解了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很多方法,特别是如何做好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方教授将要讲解的知识点与方法揉碎了,然后再将这些知识点结合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给我们有条不紊地细细分解与阐述,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我觉得这样的讲座对我们大多数教师而言,是最乐于接受的,我们期待这样的讲座。我认为现阶段根据我校的实际,必须完善现时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融合教育中的协调者作用来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实现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与普通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通过培训,我个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知道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知道了怎样才能当好一名特教资源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以及要具备的各种专业素养,研究方向。

2、了解了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特殊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启示,为今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了解了三残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以及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会用到很多心理学知识,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总结提高,容易走弯路,当方法运用不当时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4、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给随班就读的老师、家长提供各种专业指导和服务,使随班就读工作不再停留于形式,而是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开展。

5、知道了随班就读的理念,以及如何开展随班就读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个案管理等等。

虽然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但是还有很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需要去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尽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一名称职的特教教师。

我没有过从事特教工作,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还不具备,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班内有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孩子,上课时偶尔赶上他们情绪不对或者有自虐倾向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如何尽快适应特殊教育的工作,如何了解特殊孩子的特点就成了我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所以,今后我会利用一切可以利 3 用的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特教专业知识,特教理论知识,虚心向同行请教,力争最快的时间做一名称职的特教教师。

2、积极和家长沟通,齐心协力,促使孩子的进步。

因为我深知,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一样倒塌下来。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孩子有什么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3、以真挚的爱,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励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就能使教师的教育向油一样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师生间能产生心与心相契,情与情的交融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

短短几天的培训转瞬即逝,然而这培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今后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特教理论,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将本次培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常的教学中

总之,每一次的学习培训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认识的升华,观念的转变、境界的提升。非常感谢市教育局师资科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但愿通过专家们的引领,能把他们和名师的成功经验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丰硕人生。

参加网络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一是“恒”,即网络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没有一颗恒心,是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网络学习是在职学习,既要搞好本职工作,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加之我在医院服务单位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三班倒,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学习与家务的矛盾,都随之出现,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就必须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再加上我所选的护理专业,枯燥、单调的课程内容更是对我的严峻考验,那些繁复的护理知识很容易让人产生半途而废的念头,此时若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学习是不会持久的,正是我有了一个恒心,所以,三年来我能够认真地学习教材,按时参加面授,完成规定作业等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

二是“挤”,除按固定时间学习外,主要是需要挤时间学习。病人较多,日常工作很忙,还有孩子、家务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不严格要求自己,很难有学习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想我必须像挤海绵中的水一样去挤时间学习,见缝插针。除了在医院充分利用闲余时间看书学习外,回到家里,更是想办法不让孩子影响我的学习,这就需要恰当安排时间,这样的话,时间就必须从休息中抠出来,也就是从睡眠时间中往外挤精力,把教材经常放在床头,临睡前,看一会儿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睡前学习的习惯。这样既不耽误学习又能照顾到家庭,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我更珍惜星期日的“富足”时间,舍不得把时间都用在家务和应酬上,往往是抱着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的态度,抽空就学,时间长了,这样的生活虽然紧张和疲劳,但却愉快而有意义。

三是“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勤学善记才能有所收获,特别是护理专业更是需要如此。那些枯燥无味,而且容易混淆的护理操作知识,往往是看了几遍一合书本又忘记了,我就想办法与遗忘作斗争,除了要认真领会其中的含义以外,更主要的就是需要勤学勤记,读懂想通,想的多了,理解也就加深了,记忆也更牢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有回报,我的成绩不就是这样的证明吗?

四是“用”,即学以致用。在自学过程中,我一边学习护理的基础知识,一边注意它在工作中的运用。我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耐心细致地进行护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我的工作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酒店礼貌礼节培训资料下一篇:为爱情,奋不顾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