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教学论文(精选11篇)
国际音标教学论文 篇1
附件1:
七年级衔接阶段英语国际音标教学要点及建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音标的教学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和科学记忆单词的方法,培养按音节记忆单词的习惯,建立起单词“音”、“形”间的对应关系。
2.能借助英汉词典,进行课前单词预习和拼读,减轻课堂词汇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促进听力口语的提高。
二、教学原则:
相对集中、分散巩固;字母、音标、单词“三结合”。
三、具体措施:
1.时间保证:利用好早读时间大声朗读音标和例词;课后跟读录音磁带10分钟,家长督促并签字。每节课5分钟时间让学生拼读教材词汇表单词,集中纠正错误的发音,逐个过关,人人达标。
2.配备一本英汉词典,做好课前单词预习,给生词注音标并试读。3.课堂拼读游戏和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4.成立帮扶互助小组,共同提高。
5.利用我市网络平台学习音标,http://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48个国际音标的认读
教学中利用卡片和教学课件要求学生认读48个语音音素,不要求学生书写。认读要求:准确、快速、大声。
(1)采用新音标字体进行教学,与牛津英语教材保持一致;(2)区分元音和元音字母,辅音和辅音字母;
(3)注意纠正口型不准发音不到位的情况及本地区发音缺陷。如易混音素:/n/和/l/,/aɪ/和/e/,/θ/和/s/,/ð/和/z/,/w/和/v/,/e/和/eɪ/等。
2.识记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
为减少记忆负担只需让学生识记哪些是元音、清辅音(共11个)和浊辅音(共17个),目的是便于今后学习名词复数,动词单三形式、动词过去式词尾的读音变化。
3.26个字母读音归类和26个字母的音标拼读(见附录II、III)
音标与字母教学相结合,字母读音归类帮助学生纠正部分字母发音错误,如 字母Cc/si:/会误读为/seɪ/等;学习字母音标拼读有助于解决小学阶段难以表述的不定冠词的选用问题。如哪些字母前应用an,让学生知道用an关键不是看元音字母而是取决于第一个音素是否为元音。
b.一个元音字母+一个辅音字母(r除外)+一个不发音字母e构成的重读音节。例如:name,these,bike,home,ex·cuse,„
(4)闭音节:以一个元音字母+一个或多个辅音字母(r,w,y 除外)结尾的重读音节。例如:bag,egg,fish,not,cup,„
(5)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对比:
练习设计:
(1)找出下列单词哪些是开音节和闭音节
Coke, hi, catch, book, sky, ride,„(book不属于)(2)根据音标写出单词
/sɪk/, /slaɪd/, /blɒk/, /∫ʌt/,„
6.常见字母组合及辅音连缀的读音(参见预备课程附录)
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开音节和闭音节词和字母组合的混淆,整理常见字母组
合的常见发音,让学生举例词并拼读,逐步建立起单词的“音”,“形”对应关系。如:元音字母组合ee,ea,ere,ear,er,ey,air,ar, ai, are, aw, al, ai, au, ay,ir,oa,ou,our, ow,ur,„辅音字母组合 ch, th, sh, tr, dr, tch,„辅音连缀qu,tw, sw,cl,„
7.掌握/l/的两种读音
舌侧音/l/的两种读音,一是清晰音,常位于音节的开头部分;二是模糊音,常位于音节的结尾部分,多构成非重读音节。如下所示:
(1)清晰音:let, like, te·le·phone, „(2)模糊音:ap·ple, pen·cil, lit·tle, „ 8.学会划分音节,按音节拼读和识记单词
正确拼读两个以上音节单词就应知道音节的构成,怎样划分音节。(1)音节的构成:
a.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b.由辅音和成节音/m/,/n/,/l/构成的音节
(2)音节的划分:元音是构成音节的主体,辅音是音节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
a.两辅音字母之间不管有多少个元音字母,一般都是一个音节。如:seat,beau·ty。
b.在两个音节的相邻处有两个辅音时,一个辅音字母属于前面的音节,一个属于后面的音节。例如:let·ter, mem·ber, chil·dren, daugh·ter;
c.在两个音节之间有一个辅音字母时,一般辅音字母归后一音节。例如:stu·dent 9.掌握单词重音(次重音)和浊化 很多学生在掌握音标拼读后仍会读错,原因是忽视了单词重音和浊化,教学中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重音: be’gin, for’get, ’pineapple, „
(2)浊化:[sp] speak, [sk] school, [str] street, [st] story, „
国际音标教学论文 篇2
一、国际音标的各种教学方法
(一)分析法。就是从普通话音节结构中分离出某个音素的方法。由一个音素构成的音节,念这个音节的本身就是在发这个音素。如果把音节拖长,则更为明显。例如:
[A:][i:][u:][y:]①
由两个以上的音素构成的音节,自然地拖长整个音节,就分离出最后一个音素了,因为这主要是拖长最后一个音素。例如:
从听感上能分辨出最后一个音素之后,再进一步去掉它前面的音。
在由两个以上音素构成的音节里,如果某个音素不是处在音节的末尾,但该音素是可以延长的音(如元音、辅音中的擦音、鼻音、边音等),分离的办法是在拖长音节各部分的同时,尽量拖长并突出这个音素,然后去掉别的音素。
(二)综合法。有的音单独发或从音节里分离都有困难,可以把它和与之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上有一定联系的音组合起来,把这个音带出来再进一步分离。[b][d][g]的教学就可以采用综合法。先发[](“妈”),尽量把[m]拉长,注意先作发[]的准备(这时候软腭上升,鼻腔就关上了),再把嘴唇打开,就得到[],以后再把[m]缩短,把[m]取消。同样的办法也适用于[d][g]。
(三)参照法。就是参照相关的音素发出某个音的方法。例如:学会八个标准元音之后,就可以参照它们练习其余元音了。保持发[u]的舌位,把唇向两旁伸展,就是[]。再如,塞音和闪音不能采用分析法,但它们的发音方法是容易掌握的。塞音是发音部位完全闭合,堵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闪音是发音器官有弹性的部分轻快一闪,如同很软滑的塞音。所以,可以用同部位的擦音带塞音和闪音。办法是在发擦音的基础上,使发音部位形成闭塞,按发塞音和闪音的方法分别发出这两种音。一般先带送气的清塞音,学会之后再比照送气的清塞音学习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浊塞音。以擦音带闪音时能参照颤音会更好一些。
(四)实验法。主要是借助简易的物质条件发准某个音或区分一类音素与另一类音素在音色某个方面差别的方法。我们知道,口音和鼻音的差别是软腭升降问题,这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仰着头对着镜子,发[A]时,能看到软腭上升;发[]时,软腭下降。交替发[A]和[],软腭的升降则非常明显。
(五)援引法。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发出的音素是很多的,而且有些非常形象、具体,把这些现象和国际音标联系起来,一些难学的音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初学者往往觉得吸气音不好理解。而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难见到:咂嘴的声音是吸气的[ts],哭泣时用嘴抽气的声音是吸气的[h],天冷时人们发出的“咝咝”声是吸气的[l],等等。恰当地援引这些现象,国际音标就学活了。
(六)解要法。有些音只要注意某一方面的发音要领,几乎马上就能学会。像半元音,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在元音基础上略带摩擦又没有达到辅音的程度。弄清这个要点,就可以在元音和辅音的基础上学好半元音。如双唇舌根半元音[w],在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的基础上略带摩擦即可。
(七)联想法。在发某一个音时积极地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个音,往往容易奏效。举例来说,初学者不容易分辨前元音[a]和后元音[]。练习这两个音时,除了在发[ai]和[]时体会舌头的前伸和后缩,分辨开头音的音色外,在单独发[a]时想着[i],发[]时想着[]就容易多了。因为[a]和[]在普通话里属于同一个音位,是由于后面音的影响而产生的条件变体。
(八)体验法。元音(这里指舌面元音)的发音决定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圆与不圆三个条件,辅音的发音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所有这些都可以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元音和辅音后进行比较体验。例如,交替地发[i]和[y]就能体会到唇形的圆展变化。
(九)夸张法。对于不熟悉或难掌握的发音要领采用“过正”的方法就是夸张法。例如,[]和[u]都是舌面后高元音,区别是前者不圆唇后者圆唇。学生一般对舌面后高元音的不圆唇不习惯,所以在保持[u]的舌位的同时,应强调双唇用力向两旁伸展,才能逐渐学会[]。等到能自然地发音之后,双唇就不必那么用力了。
以上九种方法②,适用的范围不尽相同,有交叉,也有区别,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常见元音的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舌面元音的性质决定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圆展。唇形的圆展是最容易觉察出来的。它既可以感觉到,也容易看到。交替发[i]和[y],就能体会到唇形的变化,对照镜子就能观察到它的变化。舌位的高低和口腔的开合正好相反,通过口腔的开合程度可以控制舌位的高低。例如,由[i]到[a],开口度从最小到最大,舌位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在元音的三个发音条件里,分辨舌位的前后是最困难的。舌尖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时,舌位在前;舌尖离开下齿背,舌面后部隆起时,舌位在后。交替发[y]和[u],就能感觉到舌头的前伸和后缩,即舌位的前后。进而缓慢地移动舌头,就能体会到舌位在中央的状态,这时舌尖是微离下齿的。
[i]前高不圆唇元音在普通话中能自成音节,可以直接读出。例如“衣”的读音。
[e]前半高不圆唇元音从[ei]中分离。
[ε]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在普通话中能自成音节,可直接读出。表示招呼的叹词“诶”就读这个音。顽皮的小孩对着别人的脸学人说话时也用这个音。
[a]前低不圆唇元音从[ai]中分离。在未形成习惯之前,单独发[a]时想着[i]。
[u]后高圆唇元音在普通话中能自成音节,可直接读出。例如“乌”的读音。
[o]后半高圆唇元音在普通话中能自成音节,可直接读出。如表示了解的叹词“喔”就读这个音。
[]后半低圆唇元音保持儿化韵[](“刀儿”的韵母)的唇形和开口度,再去掉卷舌。或在发[o]的基础上,使开口度达到[]的程度。
[a]后低不圆唇元音从[]中分离。在未形成习惯之前,单独发[]时想着[]。
三、常见辅音的教学方法
辅音的性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清浊和送气不送气。发几个部位不同的辅音,就能感觉到发音部位的差异。如果交替发[s]和[s],可以明显体会到舌尖的移动。所谓清浊,就是带音不带音。不会吹箫的人,有时吹不响,发出的就相当于清音,吹响时发出的相当浊音。交替发[]和[],就能体会到清浊的变化。把手放在喉结上,发浊音时能感觉到声带颤动,清音不颤动。所谓送气不送气,是指气流的强弱。对着嘴巴竖放一张纸,发送气音时纸震动明显,不送气音不明显。
双唇清塞音[p]、浊塞音[b]、鼻音[m]、清擦音[]、浊擦音[]、清半元音[]、浊半元音[w](舌根)、[](舌面后腭)。[m]可以从[](“妈”)中分离。吹气的声音是,声带颤动是[]。在元音[u]的基础上略带摩擦就是[w],如果声带不颤动则成了[]。在元音[y]的基础上略带摩擦就是[]。用[]带送气清塞音[ph]后,气流明显减弱就是[p],发[p]时声带颤动就是[b]。[b]也可以用综合法(见第一部分)。
唇齿鼻音[]、清擦音[f]、浊擦音[v]、半元音[v]。下唇接触上齿,发[m]实际就成了[]。[f]可以从[touf](“豆腐”)中分离。进而颤动声带,可以发出[v]。在[v]的基础上明显地减少摩擦成分就是[v]。
齿间清擦音[]、浊擦音[]。把舌尖放在上下齿中间(俗称“咬舌子”),发出清擦音[],浊擦音[]。
舌叶前腭清擦音、浊擦音[]。发时,舌的两边向里略卷,象轰小鸡的声音。如果声带颤动,就发出[]了。
舌面中腭清塞音、浊塞音[]、鼻音[]、清擦音[]、浊擦音[]。用[tia]、[dia]、[nia]、[sia]、[zia]带读,因为舌尖齿龈音紧连着[i],就会把舌尖音带向后些。当体验到这个位置后,舌面略向后移动些就能正确地发出[]类音。[]还可以从[](“西”)中分离,发[]时声带颤动则为[]。
舌根清塞音[k]、浊塞音[g]、鼻音[]、边音[L]、清擦音[x]、浊擦音[]。[x]可以从[](“哈”)中分离。发[x]时声带颤动是[]。从[x]带送气音[kh]后,气流明显减弱就是[k]。发[k]时声带颤动则为[g]。[]能从[]中分离。发[]时,保持[k]的成阻状态,把舌的两边突然打开。[g]也可以采用综合法(见第一部分)。
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以上的元音和辅音可以互相比较,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会逐步加深,能进一步发准、发好这些音。至于所谓教学方法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还可能因人而异。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应该说明的是,本文是以普通话较为规范的中文系学生为对象的,如果能结合他们学习外语的实际,那么可资凭借的感性材料就更丰富了,教授国际音标的路子就更宽了,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马国凡1976《现代汉语语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罗常培、王均1981《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
岑麒祥1985《国际音标》,湖北教育出版社。
周殿福1985《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
董少文1988《语音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语国际音标教学有新法 篇3
一、国际音标汉语化
英语国际音标共48个,如果一个个都按照发音要领,包括口形图、舌位图等专业教学,学生可能会口型正确、舌位标准,教学效果也未必好,相反,学生会感到毫无兴趣可言,听起来昏昏欲睡。
面对枯燥无味的语音知识、多且繁琐的国际音标,突发奇想:学生对汉语拼音熟悉,且多数的音标的发音和汉语拼音的读音相同或相似,何必不巧借汉语拼音教英语国际音标呢?于是,进行大刀阔斧的音标教学改革——国际音标汉语化。
1.辅音和汉语声母牵手。在48个国际音标中,辅音音素是28个,有一部分的发音和汉语声母完全相同,如/b/、/p/、/d/、/t/、/g/、/k/等,告訴学生,这些因素的发音就按汉语拼音法,而对于三个鼻辅音、一个边音、六个辅音连缀重点点拨,对于辅音字母的在音标中的发音规则就是从简,直接说,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直接按汉语拼音发音即可。如book中字母b和k在单词中就发汉语拼音b、k的音,因此,音标为/buk/。这样,学生感到音标简单易学,对这些音标兴趣有加,为音标教学有效教学增加了兴奋剂。
2.特殊辅音特别点拨。对于个别的单独指出,如S在单词中有时发/s/,如student、glass、stop、success等,有时发/z/,如beds、birds等;单词中的c在国际音标中找不到它与汉语声母发音相同、相似的身影,而发/k/音,如picnic、physics、camp、cat等。
二、音节教学简单化
英语音标教学中,音节的概念和划分也相当繁琐,仅仅音节的分类就有开音节、闭音节、自成音节和r(re)音节,开音节又有相对开音节和绝对开音节。再加上单词音节的划分如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等,如果对这些知识讲深、讲透,学生定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避重就轻,会出现不一样的精彩。
如对于学习字母a的发音时,对于cat、bag、an、hand、and等,通过读出这些单词,反复发出单词的音,总结出这几个单词的发音都是/?/,因为这几个单词都是“一个元因字母+一个或几个辅音字母结尾”,这样的音节成为闭音节,闭音节中的元音字母发相对短元音,a的相对短音是/?/。同样方法,归纳a在开音节中发字母音等的规律。
这样,从学过的简单的例词开始,通过反复读这些例词,体会单词的发音特点和单词的构词特点,而领会音节的概念,以及元音字母在开音节、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则,融拼读规则于音节教学中,在介绍音节时,借助于已学会的单词,使音节的教学简单化,走出理论性音节教学,利于学生接受。
三、拼读规则条理化
48个国际音标,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下区分开元音20个、辅音28个,再进一步区分单元音、双元音,清辅音、浊辅音,单元音分为长元音、短元音,辅音按发音特点、发音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摩擦音、爆破音、破擦音等,如果过于集中学习,如此多的音标的分类令学生对音标的学习望而却步,再讲拼读规则,哪些字母、字母组合发某个音,更使学生对音标的学习、对拼读规则的学习望而生畏。为此,音标教学、拼读规则的渗透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相对分散再集中原则,凸显音标教学的条理性,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1.循序渐进原则。所谓音标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音标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注意层递性、渐进性。音标教学,可以先从字母的发音开始,将26个字母按其发音归类,如B、C、D、E、G、P、T等都含有/i:/音,A、H、K、J等的发音都含有/ei/音等,先让学生体会音标的概念。再结合教材出现的对于单词特点相同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出拼读规则,如bed、pen、hello等为什么字母e不发长元音/i:/而发/e/,再渗透开音节、闭音节,学生会感到行如流水,没有险滩急流,没有暗礁,学生学起来会一帆风顺。
2.分散、集中原则。对于拼读规则,有的教师习惯于见一个“解决掉”一个,把它彻底讲完、讲清,结果学生只会一头雾水,不知西东。如学习/i:/时,有的教师习惯把字母e在开音节中的发音讲出来,也是情在理中,而把所有可能发/i:/这个音的字母、字母组合都“揪出来”,如字母组合ee、ea、ie、ei等也都发这个音,并举出大量的单词,如sheep、sleep、bee、deep、deed、need、knee等,看似教师的词汇量丰富,不费吹灰之力想出一串含字母组合ee的单词,且ee发/i:/。再同样的方法罗列出字母组合ea、ie、ei等也发这个音/i:/的所有单词。这样的语音课学生不睡着都难。反之,逆其道而行之,或许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风景。
总之,走出音标教学的误区,实现音标的有效教学,让音标助学生学英语一臂之力,让学生从零学音标,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分散再集中、音标教学汉语化、音标教学简单化等,定会收到音标教学的理想效果。
国际金融实务教学大纲国际物流 篇4
《International Finance》
课程类型: 专业限选课 课程代码: 0640025 课程学时:36 学分: 2
开课时间: 三 年级 一 学期 开课单位: 管理系
大纲执笔人: 莫海燕 大纲审定人: 谷雯 适用专业: 国际物流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金融实务》是金融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机构和工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交易的内容日新月异,金融风险的形式复杂多变,金融体系的结构不断调整。如何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如何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本运营,提高竞争力,并有效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已成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适应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全新环境,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是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了解各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发展动态、掌握国际间有关金融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对于培养适应开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
1、外汇与汇率
1.1 外汇与国际收支
掌握
2学时 1.2汇率及汇率决定
掌握
2学时 1.3主要汇率理论评析
熟悉
2学时 1.4国际货币体系
了解
1学时 1.5汇率制度
熟悉
1学时
2、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2.1外汇市场
了解
1学时 2.2即期外汇交易 熟悉 1学时 2.3远期外汇交易 掌握 4学时 2.4外汇掉期交易 熟悉 2学时 2.5套汇、套利和进出口报价 掌握 4学时
3、期货
3.1期货市场概述
了解
2学时 3.2期货交易机制
掌握
2学时 3.3期货合约的价值分析
了解
2学时 3.4期货的交易策略
掌握
2学时
4、期权
4.1期权市场概述
4.2期权的交易机制
4.3期权的价值分析
4.4基本期权交易策略
5、主要期货、期权产品
5.1外汇期货和期权
5.2利率期货与期权
6、国际信贷融资
6.1国际信贷市场短期业务
6.2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6.3贸易融资
6.4国际租赁融资
6.5项目融资
7、国际债券市场融资
7.1国际债券市场
7.2国际债券的种类
7.3国际债券发行
8、国际股票市场融资
8.1国际股票市场
8.2国际股票发行
8.3存托凭证的发行与流通
9、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9.1国际金融环境
9.2国际金融风险
9.3国际金融风险的类型
9.4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含义与动因
9.5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过程
10、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10.1金融机构风险概述
10.2信用风险管理
了解
了解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悉
1学时 1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0.3流动性风险管理
熟悉
1学时 10.4利率风险管理
掌握
2学时 10.5汇率风险管理
掌握
2学时
11、工商企业风险管理
11.1工商企业风险概述
了解
1学时 11.2对汇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掌握
2学时 11.3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掌握
2学时 11.4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
熟悉
2学时 全书总结、习题课 4学时 国家假期、机动: 2学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远期外汇交易 ;套汇、套利和进出口报价;期货的交易策略
;基本期权交易策略;外汇期货和期权 ;利率期货与期权;利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
2、难点:套汇、套利和进出口报价;期货的交易策略
;基本期权交易策略;外汇期货和期权 ;利率期货与期权;利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
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PPT课件、板书、课程练习题
2)作业: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 3)考试
3.1考试方法:(考试;考查;闭卷;开卷;其它方法)
闭卷/开卷考试 3.2各章考题权重
第一章 15% 第二章 20% 第三章 15% 第四章 15% 第五章 8% 第六章.5% 第七章 5% 第八章 2% 第九章 5% 第十章 5% 第十一章 5%
(闭卷考试)题型与比例 3.3 考试题型与比例
名词解释题:20%;单选:20% ;简答题:30%; 计算题、分析:30%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后修课程:期货交易实务、投资学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刘园主编:《国际金融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参考书:
(1)《金融概论》,贺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国际金融》(第三版),刘舒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3)《国际金融》(第二版),孙连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国际金融 理论 实务 案例》,王雅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新编国际金融大辞典》,赵海宽,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
(7)《国际金融学经典教材习题详解》,陈胜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8)《国际金融教授与学习指导》,邓立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6年
(9)叶蜀君:《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10)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刘思跃:《国际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音标教学反思 篇5
《新目标英语》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那么,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学音标?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
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教学反思《音标教学教学反思
初一怎样教学音标 篇6
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这几种方法:
一、图片或实物呈现法。
这个方法是在我使用课件上课了之后,我才发现的。我上七年级下册时,有一个模块是介绍英国景点的,为了能让学生把这些景点记住,当时我上网搜了很多关于Big Ben、Bucking Palace 等图片,在上完课之后,没想到在其他地方出现这个景点或单词时,我的学生还能记住,而且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能读出来。后来,在新单词教授时,我总是把比较难记的单词通过实物或图片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方法就比较直观,学生又能通俗易懂。
二、音标拼读的方法。
在学习英语之前,我们学习音标的作用,实际上跟我们汉语入门时学习拼音的作用是一样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语音发音开始的。所以在学生熟读音标后,我会每天都利用早晚读的时间,教学生用音标来拼读单词,还要求他们把元音及发音划出来,让他们养成用音标的拼读的习惯,不要依赖老师去教读单词。音标的拼读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中自觉地发现发音规律和拼读规则。平时的听写单词时,我也会给出单词的音标,让学生通过自己拼读,然后写出英语单词。这样,我不仅能让学生巩固了单词,也能让学生很好地过渡语音这一关,还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发音拼读的好习惯。
三、表情呈现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形容词比较多。在教授这种词汇时,很多情况下我会根据教材的需要,自己或让学生安排一定的情境下,根据语言描述,用自己面部的表情或是情绪把词的意思表示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一起说中文,并给他们单词及音标,让他们拼读出来。我觉得这种方法也很好,学生还可以用这些词来修饰人或物。不过,能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情绪的同学也要很配合,而县要比较大胆才行。
四、单词构词法。
这种方法,我认为应该是很多老师都会用的。英语里常用的构词法一般有: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结合法这六种形式。构词法可以丢弃一些旧的词,也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英语中有很多词是符合这些构词法规则。我就经常利用单词的构词特点来听写单词。如:v.+ er→ n.work→worker, teach→teacher;n.+ y → adj.wind→windy, rain→rainy;un表示否定 happy → unhappy, healthy → unhealthy;tion表示名词 invite → invitation;invent → invention等。但是,这种方法的养成及积累,都得让我们的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默写单词法
国际音标教学论文 篇7
一、提高学生认识, 意识到音标学习的重要性
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 再让小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以巩固英语知识。这种方法导致一些小学生一旦离开课堂, 就收获不到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小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练习, 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因此, 只有小学生意识到音标学习的重要性, 对音标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学好音标, 首先能够很容易地记忆单词, 即便再复杂, 也能够根据音标慢慢地拼读出来, 从而方便学会单词的发音并加深记忆。其次, 能够促进小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 独立地进行单词的预习, 久而久之, 很自然地形成习惯, 同时也减轻了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压力。再者, 还能帮助小学生正确地朗读单词, 无需再用汉语加以注释, 逐渐掌握单词的发音技巧和规则, 灵活地进行单词记忆。所以, 音标学习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分析学生特点, 优化音标教学的策略
1. 合理分类
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 常见的或简单的单词都很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但是一旦遇到陌生单词, 小学生的学习就会被阻碍。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指导小学生。以单词分类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将一些发音相似或相同的单词归成一类来进行记忆, 如two和too、pig和big、foot和food等等。在分类对比的学习过程中, 小学生的记忆印象相对来说比较深刻。再如, 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单词进行拆分, 来增强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以classroom (教室) 为例, 它包括了desk (桌子) 、chair (椅子) 和blackboard (黑板) ;以family (家庭) 为例, 它包括了mother (妈妈) 、father (爸爸) 和I (我) 。这种分类学习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创设情境
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音标教学, 需要小学生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掌握的效果也只有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体现。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音标学习的特点,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来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有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他们才能获取放松的学习心态, 不至于过度紧张。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调节课堂气氛, 引导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小学生的每一次回答, 教师都要给予诚恳的鼓励和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小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培养对英语口语训练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加深小学生在情景交流中的印象, 逐渐增强小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分析辨读
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当中, 听力是体现小学生读音正确与否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小游戏来进行教学, 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听音标举卡片为例, 由教师或者是发音比较规范的小学生来读, 让其他小学生举出自己手里相应的音标卡片, 这样不仅使小学生的听力得到了锻炼, 更能帮助他们有效地掌握正确的读音。教师要教授小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够让他们掌握记忆单词的规律。例如, 字母i在单词like中发/a I/的音, 在单词sit中发/I/的音。小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的认读规律后, 音标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再如, 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做音标接龙的游戏:教师举出一个音标例子/i:/, 引导小学生举例, 找出发这个音的单词, 看看哪位小学生找得最多。小学生的好胜心很强, 这样可以调动起小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 既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学习音标,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加强学生记忆, 坚持音标教学的持久性
在小学生学习了音标的认读和拼读之后,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按照读音规则, 把一些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记忆。教师在教学单词的时候, 应当在要求小学生正确发音, 正确拼读的基础上, 再结合一些归类性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根据单词发音的特点进行归类的能力, 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有效记忆单词。同时, 教师还需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严格要求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受益终身。
国际音标教学论文 篇8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国际音标
自然拼读法
自然拼读法( Phonics )是根据语言发音的自然规则归纳而成的一种发音学习方法。自然拼读法不仅适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也同样适用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者。字母本身就代表发音,通过自然拼读法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学习者可以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关系,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达到学习英语单词的目的。我国于2000年引进该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入大规模普及推广阶段,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热捧。
自然拼读法具有以下四个优点。第一,简单易学:国际音标(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简称IPA)共有48个音标,其中包括20个元音及28个辅音。音标使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的变形或倒置及新制字母,而自然拼读法只要求学生正确拼读26个英文字母。国际音标对学生来说就记忆困难,发音也较为复杂。第二,母语中拼音正迁移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自然拼读法。汉语拼音是一种用罗马字母记写汉字读音的方法系统,通过声母、韵母和语调的不同组合学习汉字发音。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有很多音发音相同,比如/g/、/b/。利用学生对汉语拼音的理解,便于学生掌握字母发音及字母组合。第三,便于学生记忆单词。对学生而言,正确的学习策略便于学生记忆单词。根据统计数据在50万英文单词中,属于音形不一致的只占2.6%,而音形一致的则占97.4%。例如英语单词bee,音标为/bi:/, 学生通过拼读该单词即可拼读出正确读音,也可以默写出该单词。通过自然拼读法,学生记忆单词时不必死记硬背,只需通过发音按序拼写即可。大量的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提升学生对记忆单词的兴趣。第四,自然拼读法有利于学生朗读和理解整篇文章。在自然拼读法下,学生可以根据单词字母的组合规律猜测不熟悉的单词的发音,阅读过程中也会降低出现停顿、反复的机率。相反,在音标教学法下,学生如果遇到陌生单词则会出现停顿、反复现象。学生对文章的注意力也会集中于那几个陌生单词,这会降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水平。
但是自然拼读法也有它自身的不足。第一,自然拼读法并不适合中国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在英国、美国及加拿大,自然拼读法是小学学生学习内容,也是儿童学习语言时较为简单的方法。这就意味着自然拼读法仅适用于英语入门学习者,而该方法目前在中国也被教授于初高中生乃至大学学生。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的教育制度,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即接受英语教育,初高中学生则接受英语教育达数年之久,他们已经没必要再接受自然拼读学习方法。
第二,自然拼读法有碍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中国英语学习者普遍英语成绩较高,但是口语表达能力较低。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英语学习初期,发音的基本功没有练习扎实。进入初高中后面课业压力增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练习更加松懈,进而导致学生学习了“哑巴英语”。学生在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模式下,会根据单词的字母组合发音,但当出现较长的单词或者音型不一致的单词时,学生往往会发音错误。如单词environment,面对着较长单词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错将environment中的ro发成/r?/,而其正确读音为/r? /。
国际音标
英语音标是独立于单词之外的一套完整符号,由48个音素组成。学习者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来正确拼读出单词。音标是标注发音的系统,类似于汉语中的拼音,借助它可以将学习者不熟悉的英语单词准确地读出来。
国际音标教学法具有自然拼读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音标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掌握了音标的基础上拼读单词,而不是根据音形关系来拼读单词。如单词honest,第一个辅音字母h发元音?的音。学生在不查阅音标的时候很容易发为辅/h/的音。所以学生在接受国际音标教学下更能发出标准的
音。第二,英语教师更加具有教授学生国际音标的资质。现任的英语教师大多都是接受过专业的国际音标教学的学习和培训,掌握该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但是自然拼读法在中国兴起时间较短,英语教师自身对该领域的了解并不很深入,可能不能正确的教授学生该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际音标和自然拼读法
教师应该结合国际音标教学法和自然拼读法教学法,其中一者不能被另一者取代。音标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发音的准确性,自然拼读法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流畅性,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加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单词。音标及自然拼读法的融合性应用是拓宽词汇间接习得渠道和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的有效途径,单一学习音标只能作用于语音纠正方面,在视听环境中无法提高单词辨别的敏感度,也无法捕捉陌生单词。第一,自然拼读法和国际音标的最佳教学时间: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应学习国际音标,自然拼读法融入教学的最佳时间点是学完英语音标之后。在学生学习音标并掌握了单词的正确读法后,可以再教授学生自然拼读法,以辅助学生学习英语。第二,培训教师,加强教师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技能。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来自于老师。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桦,张益芳.中国儿童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J].外语学刊,2001,(4):100-106.
小课题---音标教学 篇9
小课题初级阶段计划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英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时代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打好基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英语只要认识而不需要记和拼读,初中英语需要学生对所学的英语进行识记,他们认为记英语单词既费时又费力,不但要记音还要记形,记忆速度慢,单词语音问题百出,整个英语教学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而如何使学生轻松掌握英语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初中一年级英语是否首先进行音标教学已成为我们不可避免的话题。本论文提出在初中一年级起始阶段进行英语音标集中置前教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并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一、新目标英语教学编排存在的缺陷使英语教学进入误区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学编排中存在的语音教学的不足,特别是音标教学并无提及到,可以说音标教学在初一英语的起始阶段就是一个盲点,这样使学生学英语及识记英语单词得不到规范有序的语音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因此,使学生在英语单词识记上就遭遇一股强冷的漩涡,他们认为记英语单词既费时又费力,不但要记音还要记形,记忆速度慢,单词语音问题百出,注别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学英语难度相当的大。同时随着词汇量的增多和发音难度的增大,英语厌学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学生学英语难,教师教英语难;学生难学英语,教师难教学英语;英语教师往往是一个学校最勤劳最苦的人,早上、中午和下午,每个时间段都是围绕着学生转,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但最后却事倍功半,时间与成效并不成正比,学生的成绩还是出不来。整个英语教学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例如在初一第一学期英语试卷中,有5题是根据音标辨认单词,而且都是有读音规则的单词,在我们对这5题的统计中,30位全校最好的学生的得分率不到50%,可以说最基本、最基础的题目成了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题目;在第6题的语音语调判断上,学生更是错得离谱。那么在能力培养题中如阅读理解C篇中,学生的英语辨别能力也不容乐观。如果我们按新目标常规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按顺序教学,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是打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练程度而非学习英语规律的训练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纵观整个新目标7A英语教学过程,过分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比较严重。同时,从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从这次县初一英语期末考试中看出),特别是语音教学令我们感到相当的担忧。因此,我们应打破常规教学,重视语音教学,集中音标置前教学。
二、狠抓基础,实现字母—音标同步一体化教学
1.千锤百炼——26个字母
26个字母非常简单,小学学过英语的学生每个人都会读,也读得非常标准。但在最初的1~2节课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26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规范,不容马虎。教师也可以用图片、卡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当然,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沉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日常对话、英语趣味小游戏及活泼可爱的英语儿童歌曲,让学生在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何乐而不为呢?
2.亲密无间——字音结合
虽然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学生对26个字母运行自如,但26个字母的音标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念的,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可能根本就不认识音标。我们老师在学生非常熟练英语字母后,必须强化音标。如:自制字母卡片,正面写字母,反面写其相应的音标,让学生从学会字母后的第一节英语课时就接触音标,强化音标,教师结合字母的音进行音素教学。让学生边看字母边拼读音标。
3.分合合分——元辅音集散教学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首先,我们先把48个音标归纳分类,当然,分类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在这里暂且把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进行教学。
(1)辅音
音标教学先从辅音开始,由辅音开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6个辅音音标/p/ /m/ /f/ /d/ /t/ /n/ /l/ /g/ /k/ /h/ /r/ /s/ /z/ /v/ /w/,汉语拼音的形状和音标的形状基本相同,读音也很相近,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就可以学会。48个音标一下子就学会了16个,学生感觉音标很容易就可以学好。
(2)元音
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先进行单元音教学,而后进行双元音教学,把12个单元音分作6对,一长一短交叉教;两个单元音一组合就成双元音,8个双元音学生就非常轻松地理解并熟记了。在元音的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记好其中的音素,穿插一些动作和实物,就更轻松自在了。
其次,我们在分类教学后,把各类音标进行集中组合教学,我们可以用卡片或图片等形式进行。如:/big/,/bed/,/neim/等等。
4.反反复复——强化音标识记
严格检查每位学生的音标读写能力,每天早读让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领读(如果条件允许,应由英语教师自己进行),教师严格监督和检查。为了更容易识记音标,我们可以在上课时使用音标情趣教学。如游戏化、口诀化、歌曲化及卡片等有趣的教学方法和讲解结合起来,以保持学生的热情,提高教学成果。
三、情系音素,突破拼读,学英语好易通
音素是字母和音标的桥梁。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住这一脉搏,进行字母、音素和单词三位一体教学。
1.拼读能力训练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与用教字母时的情形相同:一张卡片,一面写单词,另一面写音标,让学生拼读,也可以让学生把单词与音标进行对比练习,运用单词与音标进行比较示范,查找其发音相似或形相同的一些特征。教师可以其他方式进行拼读训练,单词可以先课内简单的,而后才是课外中等难度的单词。在能力训练的同时,我们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拼读规则,让学生做到事半功倍。
2.识记单词能力训练
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有了音标,可尽快地把单词牢记,并能通过发音的规律,联想记住一系列的单词。
3.强化拼读能力训练
加强学生利用拼读规则记忆单词能力的训练。结合词汇教学,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熟记该音素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同时注重单词的听写检查。每一单元的单词都必须作听写检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去记忆单词。学生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会主动去寻找拼读规律。当然,教师也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未学过而又拼读规则的单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根据拼音记单词中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音标置前教学,教会学生三会能力(查字典、预习及自学能力)1.查字典能力
在学生初步掌握拼读能力后,要时刻巩固教学成效,要引导学生勤查字典。教会学生查字典,一方面练习了拼读;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查字典的乐趣,也增加了词汇量,也为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预习能力
学生掌握了拼读规则后,就可以让学生预习生词,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对课文的重、难点有了极好的把握。对于不符合语音规则的单词,学生如果通过音标预习生词就会容易得多,学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学生也会乐于开口,不至于学成“哑巴英语”。
3.自学能力
由于学生有了预习生词的能力,教师已不再占用课时进行单词教学,而只对预习效果作一些必要的检查。学生基本已不再靠机械重复记忆单词,提高了自学能力,学生普遍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因而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同时加强课外阅读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英语语感,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正是在关键期重视了音标教学,狠抓了拼读规则教学的结果。
音标班教学计划 篇10
李蔓 第一次课:学习单元音音标及要求学生买字典
第二次课:学习双元音音标
第三次课:学习辅音音标(部分)
第四次课:学完剩余辅音音标及对辅音音标进行总结
第五次课:学习L2,L3及了解L6
第六次课:学习L4,L5,L7及了解L13
第七次课:学习L8,L9,第八次课:学习L9,L10
第九次课:学习L11,第十次课:学习L12
第十一次课:学习L16
第十二次课:学习L18
第十三次课:复习总结归纳音标 第十四次课:复习及家长会
第十五次课:宣传报新班,续班
国际音标教学论文 篇11
关键词: 教学模式设计 国际商务硕士 国际金融课程
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型的高级商务专门人才。而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应当首先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并能熟练进行经贸实务操作,擅长国际商务交往。根据全国国际商务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界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导向是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特点,所以其课程教学和学习应采用相对本科或学术硕士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其中现代教学方法又大致包括:启发教学法或暗示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或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播放教学法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支架式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而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性和自主性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这三种方式。从上述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看,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及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国际商务硕士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可能应用得更为广泛。
具体到国际金融课程,要想更好地应用上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就该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设计而言,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可能有利于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性人才的目标。所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传统 “以教为主”模式和建构主义“以学为主”模式的综合。以“以教为主”的模式注重教师教法,以教师“教”为中心,易忽视学生的“学”。而“以学为主”模式正好相反,十分强调学生的“学”,在当前教学情况下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则可以根据国际金融课程实际教学内容和国际专业硕士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而,以下基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探讨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步:(1)教学设计的公共基础步骤,包括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起点确定和教学内容分析;(2)根据第一步的分析结果,灵活选择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模式,并决定其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3)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教学评价。
一、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概述
根据全国国际商务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介绍中的相关内容,国际金融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所培养的是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中就职的高级商务人员,主要从事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营销、国际投资和国际商务谈判等管理活动。因而,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相关概念、工具、程序、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到国际商务管理中。
而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对象特点看,学生的专业背景较为复杂,包括应届毕业生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并且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过国际金融相关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专业跨度较大,未曾接受过基础知识的系统教育。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事先应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有一定了解,实现预估教学对象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在课前或第一次课对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访谈,了解其学习国际金融的动机、需求和学习基础。
至于国际金融教材的选择,也应与应用型、国际化专门人才的目标相匹配,可以考虑优先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的英文教材,并尽可能采用双语教学。当然,在国际金融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语言能力,而是增强学生在国际金融业务中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自信心,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二、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选择
鉴于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是国际商务高级管理人才,与学术硕士和本科生有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国际金融的教学可以立足跨国公司,主要掌握管理一家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国际金融知识。依据这一视角,其主要教学内容大致包括:(1)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国际金融环境,比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及国际金融市场;(2)国际金融的基本金融工具的投资及其风险管理,包括外汇和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和管理;(3)全球化融资及国际贸易融资特殊方式和途径等。
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适当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国际货币体系环境的教学,可以教师为中心,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多媒体的播放演示,穿插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当然其中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比如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内容——汇率制度及其选择的理解。再比如对于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管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负责提供案例和辅助资源、设定相关外汇风险情境及进行指导。这里的案例可以来自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也可以考虑邀请校外实际从业人员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分享案例。而学生则以教师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自主进行分组协作学习,成立不同的虚拟跨国公司,分析特定情境下其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经营风险及转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然后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和交流。同时教师对所涉及知识点进行点评,并总结归纳学生的表现。以教为主的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模式可以融合贯穿于整个国际金融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
三、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评价
从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评价看,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从评价方式上看,主要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具体而言,在课前对学生专业背景进行调查即为教师进行的诊断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国际金融学习准备情况并因材施教。而在整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指导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比如教学过程中穿插的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案例讨论、学生小组作业的展示交流等。通过上述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的兴趣点和兴趣度及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微调。在进行诊断性评价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的方式,而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则可以设计相关的学生和教师形成性评价用表。比如在对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价时,除了教师点评之外,还可以让其他小组学生对改组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可以设计评价表让学生就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内容、风险管理技术及语言表达进行评分。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等设计综合考评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作为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国际金融课程,其教学模式设计应体现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实践性和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在国际金融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既能较为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吴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M].第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70-185.
[2]迈克尔·莫菲特,阿瑟·斯通西尔,大卫·艾特曼.国际金融精要版[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0.
【国际音标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国际音标手语操教学07-21
48个国际音标教学教案12-02
幼儿英语选自然拼读还是国际音标07-04
[小学英语]小学英语不宜用国际音标12-02
音标集中教学08-24
音标教学发音05-25
音标教学课件08-26
英语趣味音标教学12-15
英语音标教学策略07-12
音标教学法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