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650字

2025-02-0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650字(通用1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1

子女们从来到人世间起就背上了这份高利贷,父母之爱到最后变成了最为痛苦的回忆。说“父母皆是祸害”的人里多多少少都有这方面的痛苦经历,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安排着他们的一切。从吃饭穿衣到升学工作,再到结婚生子。父母不死,痛苦不止。而反过来说,父母对自己所作的一切早就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他们端起“爱”的AK47对准自己的孩子疯狂的扫射,打掉孩子身上任何一点儿离经叛道的因子,直到把孩子变成自己的翻版。汉武帝在废掉太子时想到的唯一的理由就是“子不类父”,他不像他老爸,难道他就该死吗?这种令人战栗的逻辑实际上弥漫于整个东方文化圈,直至今天。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观念骨子里就是反自由,反独立的,凡是标新立异的一切事物和思想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都不招待见,混得最惨的就会遭到封杀或者扼杀。方达即使腰缠万贯也不能违拗母亲的意志,最大的理由就是“我的命是她给的”,欠的债就得还嘛。

独立自主是任何一个个体的梦想。哲学家也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的话,这句真理般的语言一旦加到普通人身上就成了罪恶的代名词。我们在集体主义教育的阴影下生活的太久了,而那是一种非正常的生存状态。难道在平时我们闭口不谈集体主义就会丧失人性吗?看看汶川大地震,80后的表现令国家领导人为之动容,事实证明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但垮掉的一代大有人在,比如富二代,高富帅,黑木耳等等,更有00后。

在预制板下面,姐弟生死关头,母亲选择了弟弟而没有选姐姐,这个选择改变了方凳和母亲一身。束缚了两人整整32年,即便是方凳在怀孕后,就算退学也要把孩子生下来,她也许是在对她母亲说,一个母亲无权剥夺哪怕是自己带到这个世上的生命,连带着有一丝复仇的色彩。

32年后,汶川地震,在地震的救援现场,方凳目睹了一位母亲的艰难选择:是眼睁睁看着救灾战士们为了拯救女儿而遭遇危险,还是截掉女儿的双腿尽快完成救援。母亲最终忍痛选择了割掉女儿的双腿。面对这个选择,面对疯狂地喊着要回女儿的腿、近乎崩溃的母亲,方凳内心或许已经明白了许多。其实,在很多选择面前,被放弃的那个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不重要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做出选择的人是残忍和无情的,因为,做出选择所要经历的绝望和痛苦,并不比被放弃的绝望和痛苦更轻浅。或许,最适合用来描述选择者的,应该是“无奈”。所以,我相信,当方凳从背后死死地抱住近于疯狂的母亲时,她的脑海里,一定浮现着自己母亲在面临选择时那绝望的脸庞和撕心裂肺的呼唤。

值得庆幸的是,最后在墓园里面,方凳崩溃大哭,这是对母亲当年所作所为真正的宽恕,也是对自己最终的救赎。捆绑了二人32年的枷锁顺势土崩瓦解了。

32年,始于唐山终于汶川,一个地震的轮回,一个故事的终结。一家人最终和解,天灾造成的裂痕缓缓弥合。

记的在家的时候,有天晚上和爸妈一块聊天,我爸就问我,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我说我想想,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就反过来问我,我和我爸掉进河里,你救谁啊?我妈好不利索的说,救你,你爸爸都活了半辈子了,你还年轻。我现在想说,谢谢妈妈。还有就是,年亲真好。

亲人就是亲人,没有了,才知道是没有了。

话说得有些长了。在这个混沌糜烂傻逼的时代,说这么多实在有点那矫情和做作了。我会一如既往地爱着我的父母,正如同他们爱着我一样,实际上他们也从来未曾逼过我做什么我实在不想做的事。这是目前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了,完美的境界不曾考虑,那是不存在的。希望这份“契约”能一直保持和谐与默契。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1000字 篇2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冯小刚这个好导演,也有徐帆这个演技娴熟的演员,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关于情感的宏大叙述,让观众在老天爷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亲人”!困难和灾难并不可怕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晚上,爸爸决定带我去电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因为我早就想看这本灾难片了。

来到电影院,那里人山人海,看来人们看电影的热情远胜于炎热的天气。电影开始了,首先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唐山一个普通家庭温馨和平静的生活,可没想到晚上却发生了大地震。令人震撼的23秒大地震的场景啊!山崩地裂、哀鸿遍野,摧枯拉朽般地摧毁一切的力量,残垣断壁、遍野横尸,绝望母亲的呐喊,小女孩无助地张望……一个个片断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对龙凤胎姐弟因唐山大地震而改变的命运。它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废墟之下,时光之上,亲人永远是亲人”的主题。自然灾难是残酷的,人们在它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但自然灾难却阻隔不了人们的亲情!在汶川大地震中,姐弟俩作为志愿者在汶川碰见,终于,一家团圆了。心中所有的纠结打开了,亲情得以重建!

回家后,我的心情仍然万分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新一代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征服自然灾难做出贡献!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悲剧不要再出现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50字 篇4

地震就好似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发生,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就好像是一把冰冷的匕首插入人心。这怎会是一个“痛”字所能表达的情感呢?《唐山大地震》中,讲述了一个家庭。这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了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生死关头的冒死,母亲对亲生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忠贞,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解放军叔叔的爱更使我感动。

在众多台词中,我对于“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话体会到了,正当你真正体会到它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她。与其生活在那种暗无天日的过去,倒不如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才是最珍贵的。

这部影片,他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也不能预知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好好珍惜现在。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也更加明白了一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篇5

1976年的某一个晚上,整个唐山都进入了梦乡。突然,大地颤动起来,房屋开始倒塌。山崩地裂。人们在惊恐中被吓醒,然后在落下的墙砖,崩裂地面的街道上逃窜,哭声、喊声、尖叫声汇成一片。人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只能哭喊着盲目地奔逃,也不知前面是生路还是死路。幸运的人逃了出来,而不幸的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世界。女主角是幸运的,克对于她来说也是不幸的。她的丈夫被空中掉下的断墙给砸死了,她的儿女也被压在了同一块房板下。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但却只能就一个孩子,女主角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两个都要救!”救援人员告诉她,如果再犹豫不决,她的两个孩子都会离开。万般无奈下,她选择了还能发出微弱声音存活率较高的弟弟,可她不知道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几十年后,唐山的废墟上盖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大楼,而那对分离的命运多桀的母女也在重逢。

我一边观看影片,泪水一边在眼眶中打转。女主角为失去丈夫和女儿而时时悲痛欲绝,但她为了幸存的儿子,没有工作过的她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坚强的挺了过来。她的儿子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可他身残

志坚成为企业老板。她的女儿更是经受了重重打击,被母亲“遗弃”,失恋,独自生下小孩抚养,可她也以坚强的意志扛住了一切的磨难。主人翁这一家其实就是灾难中幸存下来唐山人的缩影。现在繁华热闹的唐山就是唐山人涅盘后的重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 篇6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卡车司机方大强和他的妻子李元妮,他们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儿女,方凳和方达。那是1976年7月的一个燥热的夏天的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紫色的光,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突然大地震动,所有房屋都在一瞬间倒塌,方大强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中。而后,在搜救过程中,救援队发现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头,如果要救一个孩子,就必须要放弃另一个孩子,母亲痛哭着,喊着两个孩子都要救,但是救援队说只能救一个,再不决定,两个都要没了。母亲无奈地哭着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男孩方达,女孩方凳默默地留下了眼泪。看到这里,我不禁泪目,要作出这样的选择该是多么的痛苦,这简直是在割一个母亲的心。

或许是上天眷顾小女孩,觉得她的时光还有很多,不能够就这样结束她的一生,她醒了过来,最后被一个解放军家庭收养了。方凳总是在做一个梦,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载着弟弟方达从她面前经过,她怎么叫,都没人回应她,她总是被这样的梦惊醒。或许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一直觉得母亲不想要她才选择了弟弟,所以即使她很想念自己的家,她也没有去找寻。直到她和弟弟方达在汶川大地震中相遇,她才去看自己的母亲。母亲看到她,为了当年的决定给她道歉,甚至下跪,看到这里,着实被感动,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弟弟告诉方凳,母亲一直没有忘记她,从小到大,买的书籍和用品都会给她买好放在一起。方凳听了以后大哭,她终于释怀了,当初并不是不想要她,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呀,她怨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母亲。看到这里,又不禁泪目,是的,哪有母亲会舍得放弃自己的孩子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00字 篇7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们生活挺宽裕的。有一儿一女,聪明可爱,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轰隆隆”一声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宁静,天空毫无征兆的紫了下来。这时,正在卡车后备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强吓了一跳,地面开始摇晃。“是地震!”他们死里逃生,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被埋在石头底下。

最后,就连她丈夫也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处都是血,触目惊心。李元妮到这最后一点希望,在乱石堆里寻找自己的儿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他们。

接着是李元妮的咆哮声,小登猜想是母亲在刨土。

“大姐,没用的,这孩子是压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家伙撬,刨是刨不开的。”

又是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有人说家伙来了,大姐你让开。几声叮当之后,又停了下来。有一个声音结结巴巴的说,这块水泥板,撬了这头,就、就往那头倒。

随着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样的沉寂。一块水泥板,两个孩子,一个是压在这头的女儿小登;一个是压在那头的儿子小达。

“大姐,你再不说,两个都没了。”

在似乎无限延长的沉默之后,李元妮开口道“救弟弟。”

小登绝望了,只觉得有人在她脑壳上砸了一锤。醒来时,只见旁边躺了无数尸体,血流成河。

这重男轻女的想法让我很是气愤,“为什么我们女性在数年前的地位会如此低下?”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去问了爷爷,爷爷告诉我:“在那个年代的女人不过是一件男人的附属品,为人类传宗接代的工具。”爷爷还说:“在古代,妇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妾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不过呢,现在的社会制度没以前那么封建了,万事都是“女士优先”。

这句话在现实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现。有一次,我在车站等公交车。车一来,我们就按顺序上车。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妇。上了车,我才发现车上根本没座位,售票员对大家说:“请大家给孕妇让座,谢谢。”许多人多站起来主动让位,让我明白了现代人的美德。

几年后。

小达长成了帅小伙,但他的一只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没考上大学的他,无所事事,决定离开唐山,去外面闯一番。小登被一对军方夫妇收养,她依照自己的志愿,报考了医校。

眨眼间,又是很多年后。

由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方达和方登都去救援,两个见面并相认了。这时方登才明白了,她的亲生母亲也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0字 篇8

来到电影院,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便进了一号厅。

今天我们看的是《唐山大地震》,等我们坐好,影片很快就开始了,一个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大货车里,车外有许许多多的蜻蜓急急忙忙的飞上飞下,大街上好多人没见过那么多的蜻蜓,两个孩子问爸爸:“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蜻蜓?”爸爸回答说:“这是又要憋着一场大雨啊!”夜里地震了,许多房子瞬间倒塌,哭喊声一片,那个爸爸为了救他们的孩子再也没有醒过来……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9

这部电影讲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横跨33年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时,一位母亲面临救儿子还是女儿的艰难选择,经过矛盾与痛苦的思想斗争,最终她选择了儿子。但她内心一直怀着对女儿的欠疚之情,33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女儿。而她女儿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因为母亲当时的无奈选择伤害了她,她心里一直恨着她妈妈,恨了整整33年。直到33年后,母女相见的一刹那,埋在彼此心中的爱与恨倾刻爆发、融化。

电影刻画了一位母亲对丈夫、对女儿的的愧疚,也让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孤身一人把儿子抚养成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对女儿、丈夫的牵挂更让人感动至深。由此可见母亲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艰难与痛苦。

7.6级地震的特效还原,给我触动更多的是对20“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记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生命转眼被无情吞噬,真情在那一刻得以诠释。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600字 篇10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故事。一个完整的四口之家在地震的顷刻只剩下母子二人,而从死人堆中苏醒过来的女儿由于对母亲当时的选择无法理解,怨恨伴随她的成长持续了32年。直到亲历汶川大地震,遭遇同样取舍两难的母亲,为了不让救援人员涉险,依然决定把女儿的脚据掉,随后就是撕心裂肺的喊着女儿女儿。就是这样一段经历,她才领悟到自己母亲当年抉择时的无奈和无助,使我们的主人公方登将多年的情感得以释怀,从而回归了亲情。

影片使我们意识到一个真理: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再次在眼中打转,我硬是强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

上一篇:公司一周年庆主持稿下一篇:商品供应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