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论文

2024-09-20

论犯罪与刑罚论文(共8篇)

论犯罪与刑罚论文 篇1

犯罪与刑罚的功利与宽厚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读罢《论犯罪与刑罚》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所拥有的卓越的解构、建构能力以及突破传统的胆量。在书中,贝卡利亚痛陈了旧的刑罚制度及其弊端,揭示了其蒙昧主义的本质。他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刑法的三大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均衡原则,以及刑罚的人道主义原则。直至今天这三大原则仍然有其深远影响。

然而,本书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贝卡利亚对待刑罚的宽和态度,明确反对死刑的立场提出的批判。作者的观点于当今社会仍存在着重要意义。作者在阐述他刑罚宽和及废除死刑的观点时,并未仅仅从人道主义、保护犯人的角度进行说理,而是首先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给予犯罪人必要的惩罚从而对其他欲犯罪者给予威慑的角度层层展开、步步推理,得出刑罚应与其所犯罪相当的结论。

对于刑罚的目的,作者明确提出了自己进步性的观点:“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而它的目的仅仅是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刑罚首先要充分考虑社会成员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规模应该同本国的状况相适应。在刚刚摆脱野蛮状态的国家里,刑罚给予那些僵硬心灵的印象应该比较强烈。为了打倒一头狂暴的扑向枪弹的狮子,必须使用闪击。但是,随着人的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其次,刑罚在方式上要精心选择,在数量上精心计算,做到宽严相宜、分寸恰当。刑罚在强度与施刑方式上与犯罪相称。“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它在阻止人们进行较轻犯罪的同时,更使他们不可能去进行重大的犯罪。所以,刑罚不但应该从强度上与犯罪相对称,也应从实施刑罚的方式上与犯罪相对称”。并且,贝卡利亚强调刑罚的人道主义。他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刑罚的诸多弊端。在施行过程中,不应该施行最严峻的刑罚,严酷的刑罚还会造成同预防犯罪的宗旨相违背的有害结果。不容易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保持实质性的对应关系,加之严酷的刑罚会造成施行者行为的变异。作者还体现在他对刑讯的深恶痛绝之中。贝卡利亚强调,在法官还未对个人进行判决之前,他就不能被称为罪犯。只要还没有判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便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此外,贝卡利亚还深刻地指出了刑讯的“恶果”“:我们意志的一切活动永远是同作为意志源泉的感受印象的强度相对称的,而且每个人的感觉都是有限的。因而,痛苦的影响可以增加到这种地步:它占据了人的整个感觉,给受折磨者留下的惟一自由只是选择眼前摆脱惩罚最短的捷径,这时候,犯人的这种回答是必然的,就像在火与水的考验中所出现的情况一样。有感性的无辜者以为认了罪就可以不再受折磨,因而称自己为罪犯。罪犯与无辜者间的任何差别,都被意图查明差别的同一方式所消灭了。”“刑讯必然造成这样的一种奇怪的后果:无辜者处于比罪犯更坏的境地。尽管二者都受到折磨,前者却是进退维谷;他或者承认犯罪,接受惩罚,或者在屈受刑讯后,被宣布无罪。但罪犯的情况则对自己有利,当他强忍痛苦而最终被无罪释放时,他就把较重的刑罪改变成较轻的刑罚。所以,无辜者只有倒霉,论犯罪与刑罚 1

罪犯则能占便宜。”

死刑并未让人改恶从善,所以与刑罚目的相违背。再者,死刑会引起人们对受刑者的怜悯。贝卡利亚强烈指责了关于死刑的不公正、不人道、不必要,他另外还认为死刑所造成的司法错误是难以弥补的。但是,贝卡利亚在论述废除死刑时,最主要的是从预防犯罪这样的功利角度去考虑的,意在说明死刑的不必要性。他认为对罪犯判处死刑所产生的威慑效果, 不如长期劳役, 因为死刑的执行是瞬间的, 不久会被人遗忘, 不如徒刑的执行留给社会一种长久的鉴戒。他说:“ 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 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的, 执行死刑在大部分人眼里已成了一种表演, 这种表演不会唤起民意对法律的健康的威惧感,只会给人提供人性凶残的榜样。”“一种正确的刑罚, 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这句话集中地反映了贝卡里亚的最小的刑罚量取得最大刑罚效果的功利主义刑罚观。

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2

论犯罪与刑罚论文 篇2

然而, 本书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贝卡利亚对待刑罚的宽和态度, 明确反对死刑的立场提出的批判。作者的观点于当今社会仍存在着重要意义。作者在阐述他刑罚宽和及废除死刑的观点时, 并未仅仅从人道主义、保护犯人的角度进行说理, 而是首先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 给予犯罪人必要的惩罚从而对其他欲犯罪者给予威慑的角度层层展开、步步推理, 得出刑罚应与其所犯罪相当的结论。

对于刑罚的目的, 作者明确提出了自己进步性的观点:“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 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 而它的目的仅仅是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 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 刑罚首先要充分考虑社会成员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 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规模应该同本国的状况相适应。在刚刚摆脱野蛮状态的国家里, 刑罚给予那些僵硬心灵的印象应该比较强烈和易感。为了打倒一头狂暴的扑向枪弹的狮子, 必须使用闪击。但是, 随着人的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 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 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其次, 刑罚在方式上要精心选择, 在数量上精心计算, 做到宽严相宜、分寸恰当。刑罚在强度与施刑方式上与犯罪相称。“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 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 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它在阻止人们进行较轻犯罪的同时, 更使他们不可能去进行重大的犯罪。所以, 刑罚不但应该从强度上与犯罪相对称, 也应从实施刑罚的方式上与犯罪相对称”。并且, 贝卡利亚强调刑罚的人道主义。他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刑罚的诸多弊端。在施行过程中, 不应该施行最严峻的刑罚, 严酷的刑罚还会造成同预防犯罪的宗旨相违背的有害结果。不容易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保持实质性的对应关系, 加之严酷的刑罚会造成施行者行为的变异。作者还体现在他对刑讯的深恶痛绝之中。贝卡利亚强调, 在法官还未对个人进行判决之前, 他就不能被称为罪犯。只要还没有判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公共保护的契约, 社会便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此外, 贝卡利亚还深刻地指出了刑讯的“恶果”:“我们意志的一切活动永远是同作为意志源泉的感受印象的强度相对称的, 而且每个人的感觉都是有限的。因而, 痛苦的影响可以增加到这种地步:它占据了人的整个感觉, 给受折磨者留下的惟一自由只是选择眼前摆脱惩罚最短的捷径, 这时候, 犯人的这种回答是必然的, 就像在火与水的考验中所出现的情况一样。有感性的无辜者以为认了罪就可以不再受折磨, 因而称自己为罪犯。罪犯与无辜者间的任何差别, 都被意图查明差别的同一方式所消灭了。”“刑讯必然造成这样的一种奇怪的后果:无辜者处于比罪犯更坏的境地。尽管二者都受到折磨, 前者却是进退维谷;他或者承认犯罪, 接受惩罚, 或者在屈受刑讯后, 被宣布无罪。但罪犯的情况则对自己有利, 当他强忍痛苦而最终被无罪释放时, 他就把较重的刑罪改变成较轻的刑罚。所以, 无辜者只有倒霉, 罪犯则能占便宜。”

死刑并未让人改恶从善, 所以与刑罚目的相违背。再者, 死刑会引起人们对受刑者的怜悯。贝卡利亚强烈指责了关于死刑的不公正、不人道、不必要, 他另外还认为死刑所造成的司法错误是难以弥补的。但是, 贝卡利亚在论述废除死刑时, 最主要的是从预防犯罪这样的功利角度去考虑的, 意在说明死刑的不必要性。他认为对罪犯判处死刑所产生的威慑效果, 不如长期劳役, 因为死刑的执行是瞬间的, 不久会被人遗忘, 不如徒刑的执行留给社会一种长久的鉴戒。他说:“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 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的, 执行死刑在大部分人眼里已成了一种表演, 这种表演不会唤起民意对法律的健康的威惧感, 只会给人提供人性凶残的榜样。”“一种正确的刑罚, 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这句话集中地反映了贝卡里亚的最小的刑罚量取得最大刑罚效果的功利主义刑罚观。

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废除死刑的思想、理论主张。在书中, 他第一次认为将来会废除死刑, 他推动了废除死刑的立法。但是, 这个过程是缓慢而艰巨的, 直至今日, 世界上仍旧有59个国家保留着死刑。但是, 我们同时应看到, 世界上已有138个国家废除了死刑或者说事实上废除了死刑。

浅析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篇3

关键词:废除死刑;预防犯罪;罪刑相适应;犯罪与刑法

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68-01

贝卡利亚,全名切萨雷·贝卡利亚(Beccaria, Marchese di )1738-1794年),被国际标榜为近代资产阶级刑法学鼻祖。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法理学家和刑法改革者。首次提出应当保障囚犯应有的人权、改革法律以及改善监狱条件。并且在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第一个提出废除死刑的观念。1767年,他完成了举世著作——《论犯罪与刑罚》。这篇论文影响了当时整个欧洲,给美国的建国先驱者造成巨大的思想冲击。世人给他的评价是:开辟了人类法律史一个全新的时代。

《论犯罪与刑法》可以说是贝卡利亚对犯罪学研究的精髓,他不仅对刑罚的概念进行全新的论述,而且明确了刑罚的起源、目的,更是提出刑罚的具体运用。因此,通过研究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贝卡利亚的犯罪学思想最好的认识,他在文章中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自己独有的刑罚思想:

一、关于刑罚及刑罚权的产生

刑罚,“各部分自由的合法受托者和管理者”感性地仅让犯法的人失去某些自由,从而换取绝大多数组成社会的人们的大部分自由而产生;刑罚权的产生则是由于人们出于这种必要,通过“割让”自身的少部分自由,交给“公共托管机构”。

正因如此,贝卡利亚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只有法律才能规定惩治犯罪的刑罚,而且颁布法律的权力只颈项有属于立法者——根据社会契约形成的整个社会的代表。任何法官——他只是社会的一个成员——都不可能既为社会的其他成员规定刑罚而又不違背公正的精神”。这便是今天,罪行法定原则的早期内涵。

刑罚及刑法权正是这样相互产生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刑罚的标准

贝卡利亚并没有直接在文中提出量刑的具体规范,而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表达如何使刑罚变得更加公正。因此,关于如何使得执行刑罚更加标准,他在文中主要从四个大方面进行论述:

从法律的制定角度看,他认为法的解释应当是一个规范性的准则,并且不是根据主权者或者法官的单方面认识。法律本身的含混不清是影响刑罚是否能够达到其应有的目的最大弊病。因此他提出法律应当以最广泛应用的文字以及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撰写,从而是法律获得最广泛的认知度和公信度。以免在执行刑罚时产生不同的分歧以至于影响公正的的执法。

从执行刑罚的角度看,法官作为这一权利的生命代表者,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字句以最大的减少产生刑罚的弊害,而不是一味遵循法律的精神。那是因为,法律的精神在社会事实中并不客观,它往往因当事人的意志而转移。正如文中所说,“法律的精神就会取决于法官的逻辑性的强弱,取决于他的消化的好坏,取决于他的精力是否充沛,取决于他的弱点,取决于他同被害人的关系,取决于能改变人们容易变化的头脑中的每个事物形象的各种极微小的原因”。

从刑罚的判定角度看,贝卡利亚认为,“刑罚本身就产生犯罪”,以犯罪人的意图来衡量犯罪标准时错误的。因为,人的意图受环境及意志而转移,在不同的情形会产生不同的意图。而有些人是由于良好的意图而使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他提出,“人和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只有欲望的冲突和利益的对立才产生了公共利益的观念——人类正义的基础”,“使民族遭受到的危害是衡量犯罪的唯一真正的标准”。

从罪的分类角度看,《犯罪与刑罚》文中提到,各种犯罪之间及其刑罚的区别会因为时间而转移。因而贝卡利亚从一般的规律出发,谦虚的指出,自己只是解释最基本的原则,从而指出最有害和最普遍的错误的观点。他认为,犯罪根据所侵害的目标、产生的危害及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有些犯罪行为是直接破坏或者使它的代表者死亡的,而另一睦犯罪行业是侵犯公民的个人安全、生命、财产和荣誉的;第三种罪行是同法律为了社会的福利而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当作或不应当作的事情相抵触的行为。”

在贝卡利亚认为,无聊那种犯罪都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产生危害,同样也无论是客观上或精神上。因此,犯罪行为无法具体细分,只能根据一定的形式来加以区分。

三、预防犯罪及刑罚人道

贝卡利亚认为,“惩罚犯罪不如预防犯罪”。因为罪刑一直在变化而且无法用现有的法律明确确定,而预防犯罪是能够做到的,制定刑罚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预防犯罪。

在他认为刑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戒犯罪者,而是为了给社会予以应有的警示。并且认为对犯罪者采取同犯罪行为均衡的刑罚能够给社会产生的积极效应最好,并且最久。

从文中提到的具体罪行以及法律行为上看:

第十六部分关于严刑拷打,文中明确指出——任何人在没有判决之前都不能称之为罪犯。同时,对不能确定是否犯罪的人进行严刑拷打是多余的。因为,当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能够予以确定时,则不需要进行严刑拷打,并且其它的供述因为无法确定而多余。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对于严刑拷打主要的三种理由,诸如:政治恐吓,目的是为了避免犯罪,其结果是导致更多的无辜人受害;嫌疑人的无罪辩护以及多个相关嫌疑人之间公诉不一致。他认为至今还发生这样的情形是“古代的野蛮立法”——古罗马立法,应当予以禁止。

第二十八部分关于死刑,其首次提出了废除死刑的观点。认为是不人道,用今天的话说,即侵犯人权,以及不能产生积极的法律目的。

在贝卡利亚认为刑罚制度应当有必要的限度,而这个限度以能够对社会产生最优积极效应为目标,超出这一限度的刑罚即是暴政。他认为,刑事审判的效力来自刑罚的确定性,而不是残酷性。他认为由国家来夺去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公正的。而这个限度因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文明程度而决定,也不是一概而论。

例如,对于野蛮的较为落后的社会群体应当要以强烈的印象来刺激,以此产生最佳的效果;而对于比较温和的较为文明群体则应当减少刑罚的力量,以保持事物和感觉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文章结尾提出了一个一般定理——“要使刑罚不成为一个人或许多人对个别公民的暴力行为;刑罚必须是公开的、即时的、必要的、在该种情况下可能判处的刑罚中最轻的、同所犯的罪相均衡的、在法律中有明文规定的。”

他在《论犯罪与刑法》一文中虽然没有直接阐述犯罪的原因,但通读全文可发现,在他认为人们犯罪是由于某种心理需求或客观原因。即,人们或因各种生活的困境不得已而做出的损坏他人或大部分人利益从而使自身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需求的行为。这一观点引起当时的人们从一定程度上以另一个的角度去认识犯罪行为。贝卡利亚的犯罪学思想,突破了封建刑罚的阴暗,为今天的法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新刑罚的光明,深深影响之后几个世纪以来的法律观。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篇4

一口气读完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感触颇深。但是总感觉欲言又止。总想全面的体系的解读一下这本书,却总是无处着手,但是每每读到某一细节,确实醍醐灌顶。贝卡里亚对犯罪的本质,刑罚的起源,各类犯罪,诉讼法上的重大问题,实体法上的重大问题等进行了批判性或者提示性的论述,有些不仅在当时,在现在也具有重要意义。书中确立了许多现在刑法的重要原则: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犯罪本质的社会危害说……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永远也不过时。读经典的目的也就在于从先人那获取知识来反思现实现状,找寻解决途径。贝卡里亚接受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的观点,认为君主惩罚犯罪的真正权利的基点是君主所享有的人们为了平安无忧的享受大部分自由而牺牲的一部分自由的全部总和,他只是合法的保存者和管理者。人们要形成群体来生存,就必须付出这部分自由,这也就是公权力惩罚犯罪的正当性。普遍的说,只要有群体存在,利益的驱动那么犯罪就不可能消亡,因为他们想夺回交出的那部分自由。但是这伤害了集体存在的利益。需要有些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个人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回到过去的混乱。这就需要刑罚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的雄辩,说教或者是卓越的真理来说服罪犯。犯罪与刑罚的不可消灭性才使我们对犯罪与刑罚的讨论有意义。

关于死刑,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当前我国刑罚的重大问题,诸如废除死刑的呼声此起彼伏。书中的观点基调是刑罚应该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从刑罚的产生发展来看,死刑确是一个悖论。滥用极刑也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即使我们为君主的刑罚权找到了其合法性,也不能说是死刑就是一种权利。而且有谁会把自己的生命权去让渡出去?也就是说死刑不仅从合法性还是功能上都是一个畸形。

贝卡里亚在结论一章中曾提到严酷刑罚不应存在的理由:一,直接与公共福利及预防犯罪的宗旨相对抗的严酷刑罚当然违法,没有存在的必要。二,即使是确是没有直接对抗,它也是一方面违背了开明理性所萌发的善良美德;另一方面,违背了公正和社会契约的本质。那么对于社会组织体来说,当然也就没有存在的现实意义。但是书中还提到是徒劳无功的,我理解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推动上是徒劳无功的,但是对于当时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震慑臣民,显然短期内是极其有用的。死刑作为剥夺人生命的极刑,当然属于酷刑,无论他的手段是多么人道(由于前提是剥夺生命,所以手段温柔与否不关定性问题),也就是没有必要的。

曾经有一个关于小偷处死的悖论2:在万恶的小偷被处死的时候,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1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 《刑罚的故事》 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著,郭建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版 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2

而他们不知道,有更多的小偷在他们之中一边欣赏绞刑一边继续的偷盗。有时,死刑成了一种表演,他的威慑力或许是远远不够的。往往延续性比强烈性更能有效地影响人类的心灵,更有力的惩罚犯罪。“我们的精神往往更能抵御暴力和极端的但短暂的痛苦,却经受不住时间的消磨,忍耐不住缠绵的烦恼,因为,他可以暂时的自我收缩以抗拒暴力和短暂的痛苦。然而这种强烈的伸缩性却不足以抗拒时间与烦恼的长期和反复的影响。”而且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证明这是不变的真理,诸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往往此意已决的好汉或者歹徒从来不会拿着死亡当一回事。人的精神可以暂时的自我收缩来承受短暂的暴力。在网上看到杨佳被注射执行死刑,一条生命就这样默默的消失,我想也许给杨佳最痛苦的也许不是死去的那一刹那,而是在从杀人到执行的一系列时间的消磨和缠绵烦恼的侵袭。也许正是如此是他冷静的考虑了很多,才会有所谓教育的功能的体现。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得到了什么所谓的刑法的特殊预防。关于杨佳袭警的大讨论?还是关于袭警就会严惩不待的结论,甚至是死刑。那么仍会有人所谓的受了委屈豁出去了,大不了一死的去重复杨佳的故事。正如贝卡里亚推出的悖论:每次死刑为国家树立警告都需要一次犯罪,如果说法律的力量或者威慑力要时常向人们显示来发挥刑法的功能,死刑的适用就不应该间隔很长时间。那么似乎就要求犯罪经常发生。“这样,为了变得有用,死刑就必然要改变本来应该给予人们的那种印象。这就意味着他想要是有用的,就应当同时是无用的。”而酷刑场面的给与人们的常常是一付铁石心肠,而不是教人悔过。从这方面来说,苦役要有效地多。苦役可以使旁观者比受刑者更感到畏惧。

那么既然死刑无论从合法性上,还是存在必要性上或是其真正体现的功用上,似乎都没有什么理由再存在。但是对于重大的极恶的犯罪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是不是延长苦役时间,正如美国所做的有几百年的监禁刑。这样似乎也是不合适的,单纯浪费的社会资源也是不可限量的。那么看看我们国家关于死刑的具体情况:死刑废除论从多方面对死刑制度进行抨击,诸如人权保障,国家暴力等等。从上面的分析也看来死刑的确是罪大恶极,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法律的生长是在它赖以存在土壤中才能健康。那些单单讨论死刑好坏或者是从西方文化层面或者从伦理道德来说,那么就会变成意识形态的碰撞。曾经听过陈瑞华教授的讲座,讲到中国死刑问题,从制度设计的问题上来说,仅仅是简单废除那似乎太荒唐了点。因为无论刑罚由轻到重的设计:有期徒刑最重到20年,然后就是无期死刑、还是死刑审核的程序设计需要循序渐进的改进,而不是简单的废存之争。

笔者只是试图从本土资源的角度探寻死刑在本土的生长和生命力。从一开始复仇理念的成长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中国人素有杀人偿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格言。那么有杀人就必有偿命,从最初单独复仇到血亲复仇以致到部落复仇,甚至是战争。那么公权力的出现无非规制了这种混乱3。而传统的东方哲学与西方的差异,又造成了现在人权的差异,死3朱苏力:复仇——永久的潜伏

刑制度的讨论。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在教义下人们开始宽容,开始允许复仇的弱化。但是在东方本土资源的影响下,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么并没有放弃复仇的意思。而且千年的仇要报,万年的冤要伸,当然也并非我们不能宽容,相逢一笑泯恩仇也很普遍。只是对此的宽容是不符合我们的传统道德的约束。面对丑恶我们就嫉恶如仇。我们会有人民和敌人来把犯罪分子区分开来。而且现在司法的奇怪现象是法官判不判死刑,全靠民来断。民意究竟有多大作用,民愤究竟有多大合理性。这就是中国的传统„„那么如果说让杀人犯,恶劣的抢劫犯都逃于一死,那么广大义愤填膺的人民是不会拍手赞同的。

笔者认为对于死刑的理论上存在的合理性的探讨,并不是没有意义。但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绝对不是废存这么简单。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而我们更多的是以此讨论作为死刑改革的契机,逐渐的减少甚至消灭死刑,当然这也涉及到意识形态的改变,法治观念的深入。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统治,中国人习惯了会有一个凌驾与众人之上的公权力来行使死刑的权利,那么我们再从社会契约论出发质疑死刑的合法性似乎就没有意义了。一个庞大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和改变似乎不是人的意志在一代两代就能完成的。

那么,从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上说那是肯定的,而且很有必要就如何继续存在做一下探讨,刑罚要适度,刑法不能滥用,要保证刑罚的尊严,因此,我认为大部分人都能够被刑罚所威慑,没必要经常性的适用刑罚。所以严酷的刑罚少用,或者尽量不用。并非说不经常性的使用,它就是无用的。如果刑罚的威慑力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威慑力将会长期存在,除非有更大的利益或者威胁驱动。那么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减少死刑的适用,近几年我们可喜的看到我们国家官方对于死刑数字官方透明度的增加和死刑数量的减少。尽管数字和透明度仍存在很大的疑问,但进步是肯定的。但是减少死刑是不是就是多判死缓呢,恐怕笔者不能苟同。大量的死缓判决也似乎是无奈之举。我认为这与我国的刑罚体系有极大的关联。有期徒刑并罚不超过20年,然后是无期,死刑。那么这之间有多大的跳跃,给了法官多大的裁量权呢?假设人的平均寿命是60,那么有40年的时间在法官的一念之间就决定了。在法官质量不是很高的今天,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那么限制死刑的数量了,法官只好多判无期,死缓。况且刑罚体制的设计也直接影响道罪名法定刑设计。在罪刑法定之下的制约下,没有一套完备刑罚制度设计,简直是公民的噩梦,与暴政有何异?比任意施刑更加可怕,任意施刑尚且有良心发现之时,而这样却冠冕堂皇的置以严刑。因此,在死刑改革之中相应的刑罚体制应该更加合理化,在保证法官必要的刑罚裁量权的同时让整个体系每阶层合理化,不至于整天三级跳。

死刑在我国的功用上目前也是很突出的,尽管还是有民不畏死的情况,但是法律是给大多数人制定的,不能说因为有个别人说是因为有什么利益驱动或者什么冤情无视刑罚,我们就说刑罚无用。这个和平年代与贝卡里亚的时代不同,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惧怕死亡,没有普遍暴政的年代,那么对于绝大多数惜命公民来说,死刑即使空置其威慑力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我国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家。如果真的在某一方面去除死刑的设计,而其他的制度

又无法跟上,那么将会是非常荒谬。纵观这几年的经济性犯罪,我们可以隐约看出死刑正在渐渐退出这一领域,有人问起,要贪污或者受贿多少才会判死刑,500万,一千万,还是上亿。没人能回答的了,因为有的几百万判了死刑,有的却上千万却仍然不判。经济型犯罪的非死刑设计恐怕早就引来了众人的非议。官员贪污这么多充其量一个无期,那么平民百姓盗窃十几万就要无期。典型的质疑就是许霆案。纵观历史,其实历史上国家的大多数法典都是为官吏设计的,诸如西周的五过,明朝的重典治吏,唐朝的六赃4。那么关于经济型犯罪的处理是不是成了法律不公平的设计。甚至贪官污吏东窗事发之后都会有很多门路规避法律逃往国外。这似乎是后续的制度跟不上导致,我并不是强烈反对在这一方面去除死刑,但是似乎其首当其冲是不合适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法网却首先对其网开一面,似乎真的是自找不自在。这样设计,贪官有恃无恐,民众咬牙切齿!对于刑法的权威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死刑问题并非简单是理论上或者是意识形态,抑或是人权层次的问题,这与现实存在的本土资源和传统有关。笔者认为,如今的制度设计肯定要变革,以理论上对死刑的探讨为契机,结合本土资源逐渐的合理的使刑罚尽量公开,公正,宽和。正如贝卡里亚所言:总而言之,刑罚的规模应该同本国的状况相适应……但是,随着认得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应当降低刑罚的强度。

关于法律的含混性和法律解释的问题的论述,贝卡里亚似乎只是质疑,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说法。首先在对法律的解释一章中,他极力论述解释的缺点,反对解释,然而他又承认法律的含混性。那么究竟该怎么解决这对矛盾。

关于法律的含混性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用确定的条文去完全包罗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问题,这几乎是天方夜谈。但是“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人类传统的可靠性和确定性。随着逐渐远离其起源而削弱。如果不建立一座社会契约的坚固石碑,法律怎么能抵抗得住时间和欲望的必然侵袭呢?”因此我们为了刑法的确定性,稳定性,明确性又不得不以明确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需要法律语言的高度概括性。然而对于高度概括的法律条文不同人又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一对矛盾:为了确定而确定,因为概括又变的不确定。这必然需要法律解释来统一不同的看法。另外法律一经确定就已经落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可能制备出能够完备的适用于现在和将来的刑法。那么面对新的情况,解决方法无非就是修改或者解释。刑法必需稳定,确定,明确。经常修改显然不合适。那么必然进行合理的法律解释,在现代罪行法定限制下的法律解释。

“刑事法官根本就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贝卡里亚主张严格罪刑法定,他认为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不能与解释法律所造成的混乱相提并论。法官的自由解释是擅断和徇私的源泉。可见,他所反对的是法官对法律的解释,而不是一概反对所有解释。他认4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促使立法者对引起疑惑的词句作必要的修改,力求准确。其实修改文字做到没有疑惑,准确是不容易的,而且随着时代变迁,没有多少稳定的词汇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笔者在反对滥用自由解释的同时还是赞同法律解释的。只不过此解释与贝卡里亚所论述的不完全一意。

我国的刑法解释的有权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但是其存在合理性之外有有诸多缺点。立法解释少的可怜,司法解释多如牛毛,在一定程度上,司法解释承担着立法的角色,而且司法解释常常是用处不到,到处不用。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法律的修改和立法解释(对词汇文意内涵的解释或者认为是修改)完全符合贝卡里亚所说立法者对引起疑惑的词句作必要的修改,力求准确。那么严谨的司法解释也并非是作者完全反对的。我认为,贝卡里亚关于法律解释的观点对我国刑法解释体制的改进仍具指导意义

首先含混性既然不能避免,那么就要求用语尽量做到准确没有歧义。那么立法体制就需要完善,我国传统的做法出现一种反智现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民意,却又太多的不专业性。最起码在法律的起草上应该专职化。而现在的普遍做法是立哪个部门法就找哪个部门法的专家,那么立法专家何在。关于立法的规则,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必然就不够。只有健全立法体制,增进立法质量。笨法才会接近法治所需要的良法。其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不够,而大部分解释交给两高来办,这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仅立法法规定的情况很少发生,而且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但当立法的角度甚至公然违背刑罚总则:例如交通肇事罪所提到共犯,如果这样类推,过失犯也能构成共犯,公然挑战着总则中共犯的理论。笔者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该严格按照立法法履行自己的法律解释的任务,及时合理认定应该解释的情形。那么再来说说司法解释,这是应当必需严谨的解释。必需严格在现代罪刑法定限制下的解释。那么必需提高司法解释的质量,限制司法解释的范围。当然,吸纳更多的专职化人员也是必需的,这一方面,学者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不严格的限制司法解释,提高质量,摆正位置,那么就变成贝卡里亚所称的自由解释,那么将是十分危险的。

贝卡里亚认为法律使用一种人民所不了解的语言写成的,这就使人民处于对少数法律解释者的依赖地位,而无从掌握自己的自由,或处置自己的命运。笔者认为应该修改一下,法律应该是用一种大多数人都能基本了解的语言写成,这就需要人们在依靠自己理解的同时也依靠解释者的解释来了解和掌握神圣的法典。掌握自己的命运或处置自己的命运。法典不是私家书,而是公共典籍。

诸多有提示性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个被控犯了罪的人,经监禁而获释之后,不应背上什么耻辱的名声。”这就涉及道刑罚后遗效果的问题,那么究竟该不该有,怎么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到处是这种例子,某人即使上了法庭被判无罪有时也会背上犯罪的臭名。这似乎涉及到了道德层面的意识形态问题。有时给予犯罪人的几乎是终身煎熬„„

还有对刑讯的精彩论述:“想让痛苦成为真相的熔炼炉,似乎不幸者的筋骨和皮肉中蕴藏着检验真相的尺度”“强壮者能够抵御痛苦,即使是罪犯也有可能被释放;软弱者不能抵御痛苦,那么很快就认罪伏诛”对于刑讯逼供造成的冤假错案在我国被揪出来的似乎也不少,有的真是震撼。我国刑事诉讼法禁止刑讯,但是公安的手段却层出不穷,是不是体制出了重大问题,这似乎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和调查的„„

“人的心灵就像液体一样,总是顺应着他周围的事物,随着刑场变得日益残酷,这些心灵也变得麻木不仁”似乎这样就像昆虫的抗药性,那么我们不应该仅仅依靠刑罚,否则只能是恶性循环,当然刑罚也应该适当。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考虑刑法的教育功能,提升全民对法律的了解,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刑罚越公正,君主为臣民所保留的安全就越神圣不可侵犯,留给臣民的自由就却多”。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做一切不违法的事情„„

犯罪与刑罚 教案 篇5

件犯罪与刑罚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识记犯罪的三个特征,我国法律责任的种类。了解刑法、犯罪及应受到怎样的惩罚。

能力目标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主刑和附加刑,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学习犯罪问题的有关知识,知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投影一)

某市出租汽车公司司机姚某因对车队领导不满,于某年1月10日上午11时许,驾驶华沙牌小轿车从天安门广场纪念碑西侧,向北高速冲过密集的人群,撞在金水桥上,致使无辜群众5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金水桥汉白玉栏杆撞毁一段,轿车被撞毁。姚某的上述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触犯了我国刑法第14条和第115条。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判处姚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提问:

姚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为什么?

人民法院判处姚某死刑的依据是什么?

姚某所造成的损失是出于故意所为,这说明什么?

(设计些问题的目的:(1)在温故中引发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思考;(2)使学生从对案例的讨论中把握本课时的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姚某实施的上述行为,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所以不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姚某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是出于泄私愤的故意所为,说明姚某手段恶劣,违法情节严重。人民法院判处姚某死刑的法律依据是刑法。

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犯罪、刑法、刑罚的关系问题。

讲授新课

二、犯罪与刑罚(板书)

1、什么是犯罪(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板书)

(2)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板书)

(投影二)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提问:投影一和投影二这两组材料说明犯罪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上述材料说明:

(3)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板书)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板书)

首先,犯罪是指人的行为,而不是指人的思想。因为人的思想活动是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的。其次,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社会的实际危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类犯罪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其二,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例如,犯罪的预备行为和某些犯罪的未遂等,这种情况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上述分析说明: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要看他是否实施了某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没有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能认为是犯罪。也就是犯罪特征都是由这个最本质的特征决定的,都是由这个最本质的特征派生出来的。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板书)

请同学们思考“想一想”中的问题:怎样衡量一种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触犯刑法是衡量一种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尺度,它也是确定这种行为是否犯罪的法律依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违反刑法的前提;违反刑法又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必须以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否达到触犯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和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板书)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这是区别违法与犯罪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投影三)

青工胡某,利用工作之便,分三次将七台电冰箱运出厂外,出手后,获赃款5000元左右,严打中,经过激烈思想斗争,胡某到执法机关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出了全部赃款。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胡某免予起诉的决定。有人认为:“免予起诉”就是没有犯罪,这种看法对吗?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胡某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前两个基本特征,造成了严重危害性并触犯了刑法第264条,理应受到刑罚处罚。但胡某主动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说明胡某虽然没有受到刑事处罚,但他还是有罪的人。上述分析说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板书)

(投影四)

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有期徒刑5年;归还手表;赔礼道歉;赔偿诉讼费;强行拆除;赔偿医疗费;无期徒刑并罚金。

提问:上述是本课案例中对违法行为的部分处罚名称,请指出哪些是刑罚?刑罚的实施强制的机关;适用的对象强制性的严厉程度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刑罚同人民法院判决,刑罚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板书)

提问:请同学阅读第99页小知识,谈谈对“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犯罪分子”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上述看法是错误的。我国实施刑罚的目的,第一使犯罪分子改恶从善,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新人;第二,还可以对社会上不稳定分子起到儆戒和抑制作用。

投影片四中刑罚的名称不同,说明刑罚有不同种类。

(2)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板书)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其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小结

今天搞清了一个关系:犯罪、刑法、刑罚、是有内在联系的,犯罪是某种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刑罚处罚的特有的法律现象;刑法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法律依据;刑罚是某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触犯刑法的必然的法律结果。

解决了一个认识问题:青少年要自觉守法、护法。

巩固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因为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对因实施犯罪行为被抓获的小偷猛揍一顿,再送交执法机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论犯罪与刑罚论文 篇6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案 12月6日

科 目

初二

年级

政治

班级

课 题

犯罪与刑罚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刑法、犯罪的含义,了解犯罪应该受到刑罚处罚以及刑罚的种类;培养学生能结合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要受到怎样的处罚的能力;通过学习犯罪的有关知识,知道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而增强法制观念,放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教材分析

1.重点

犯罪的含义以及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

2.难点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板 书 设 计

二.犯罪与刑罚

(一)我国刑罚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二)什么是犯罪

(三)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

时序

导入新课:什么是违法?违法的类别是怎样的?

从违法的类别里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有一类是犯罪。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什么是犯罪?犯罪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犯罪与刑罚”。

讲授新课:二。犯罪与刑罚

(一) 我国刑罚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首先我们要了解刑法的概念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1. 什么是刑法

① 刑罚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

② 刑法规定各种犯罪应受的刑罚处罚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2. 我国刑法的任务

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才是目的。这也是制定刑法的最终目的。

(二)什么是犯罪

1.犯罪的概念

为了更好的了解犯罪的概念,我们必须要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首要特征,也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注意“严重”二字,这是区别犯罪与一般违法和不道德行为的关键点。

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阅读案例,做“想一想“,更好的`了解这一特征。

③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必然法律后果。刑罚是对犯罪分子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一种评价。

问:刑罚中的说明什么?刑罚轻的说明什么?(社会危害性较大,社会危害性较小)

三个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三)犯罪分析应受到刑罚处罚

1.什么叫刑罚

阅读小字的案例,形象地了解刑罚的种类。

请同学们阅读刑罚的概念,回答:刑罚与其他制裁措施比较有那些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②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③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并由特定的机构执行。

问:那实行刑罚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小知识”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①惩罚与改造犯罪分子,预防他们重新犯罪

②教育和警戒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和可能走向犯罪的分子,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2.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①主刑

问:主刑的定义、种类和特点是什么?

A. 定义

B. 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我国刑罚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

C. 特点: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阅读小字,了解具体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③ 附加刑

问:附加刑的定义、种类、特点是什么?

A. 定义

B. 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C. 特点: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使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阅读小字,了解具体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呢?犯罪的含义和三个基本特征,以及犯罪要受到的刑罚处罚及刑罚的种类。

作业:什么是刑法、犯罪、刑罚?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教 学 后 记

浅谈渎职犯罪轻刑罚性 篇7

在古代社会, 官员犯罪可以用官品来折抵刑罚, 称为“官当”。在现代社会, 特权将破坏着法治社会的基本秩序。倘若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刑法适用不公正, 将会降低法律的公信力, 破坏社会基本的法治信仰, 不利于社会长期的和谐稳定。

《刑法》第264条规定, 个人盗窃一千元以上构成犯罪, 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当前, 贪污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为5000元。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满, 认为是官民不对等的体现。而渎职犯罪行为只有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 才构成犯罪, 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不平等性。即使如此, 据《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情况报告》显示, 在已做出的刑事判决中, 95.6%的渎职侵权犯罪都被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二、渎职犯罪刑罚现状

当前, 我国渎职犯罪频发、多发, 且渎职犯罪绝大多数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带来的破坏性也极大。最高检曾把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做了一个比较, 把所有的涉案金额除以案件数量, 得出的结论是:渎职侵权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贪污贿赂犯罪的17倍。我国目前广为诟病的食品、药品、建筑物质量、环境污染问题、土地、矿产、林业、水利等资源遭破坏问题无不隐藏着渎职犯罪这一重要推手。渎职犯罪这种隐形腐败现象正日益破坏着社会安定团结、激化民怨, 但较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对其处罚往往较轻。

以笔者所在的检察机关曾查办的一起玩忽职守案为例。某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刘某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放任假农药的销售, 致使4000多亩小麦颗粒无收, 千余农户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经过缜密侦查, 收集了大量刘某玩忽职守的证据, 而最终刘某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相比较贪污受贿10万元量刑起点10年以上的规定, 该处罚是非常的轻微。这个案件并非特例, 更多的渎职罪犯是被判处缓刑、免于刑事处罚, 甚至作不起诉处理。

三、渎职犯罪轻刑化原因

(一) 立法规定的量刑起点偏轻

我国立法关于渎职犯罪的量刑普遍较轻,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即便如此, 当量刑幅度遇到法定减轻量刑情节时, 按有关刑罚裁量的规定, 可以在法定量刑幅度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这样就使大多数的渎职犯罪行为具有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性, 从而具备了适用宣告缓刑的前提条件。

(二) 司法量刑情节的混乱裁量

法院判决缓刑、免于刑罚的理由, 无非是“被告人确有悔罪表现”、“能够主动坦白交代犯罪事实”、 “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等等。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 职务犯罪的被告人几乎都能够做到以上条件, 他们只要在法庭上痛哭流涕一把, 或者写下几十页悔罪书等, 就可以免受牢狱之苦, 甚至还能保留工作。如此看来, 不能不说是法律对他们的“宽容”。

(三) 社会对渎职犯罪的整体认识不高

与渎职犯罪巨大的社会危害性相比, 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惩处渎职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程度不高。一是相当多的渎职犯罪被认为是“工作失误”、“干出来的错误”, 或者以“维护大局”和“经济发展”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对“好心办坏事”的渎职官员予以谅解, 即使被起诉到法院, 出于维护大局等地方利益的要求, 也往往不被判处实刑。二是群众对渎职犯罪的危害认识不够, 倘涉及贪贿腐败, 往往民愤极大, 而某些渎职行为, 却容易得到一些人的宽容。部分民众认为渎职犯罪的是“倒霉”官员, 往往带有一种同情心理。

四、加大渎职犯罪打击力度措施

(一) 加大惩处渎职犯罪的宣传力度

一是广泛宣传渎职犯罪的危害性, 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渎职犯罪的严重后果, 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街设点宣传、网络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 广泛向群众讲解渎职侵权法律知识, 扩大宣传辐射面, 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 把渎职犯罪暴露在群众面前。二是增强群众举报渎职犯罪的积极性, 对检举揭发者在保守秘密、保护其人身安全的同时, 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扩大渎职犯罪案件线索的来源渠道。三是对发案单位和相关部门上好法制课, 向他们讲清渎职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和工作失误的区别, 减轻渎职案件的办案阻力。

(二) 加大对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

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始终保持对渎职犯罪的高压态势, 形成合力, 尤其是要加大对涉农惠农、危害民生民利领域渎职犯罪的查办力度。要广辟案源, 不断扩提高案件质量。办案中, 在重点查办一些重大渎职犯罪案件的同时, 更要注重案件的数量, 保持一定的办案规模。同时, 对一些不构成犯罪的渎职行为应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其所在单位的纪检部门处理, 实行对渎职的“零容忍”, 保持对渎职犯罪的震慑力。

(三) 制定相关司法解释, 加大处罚力度

鉴于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领域重大事故屡禁不止以及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灾难性, 笔者建议, 在现行《刑法》没有修改的前提下, 利用司法解释严格对“情节严重”的界定, 进而使多数渎职犯罪排除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刑罚。其次要运用否定式列举的形式明确规定不得适用“宣告缓刑”的情形, 运用列举方式明确“具有悔罪表现, 适用缓刑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情形, 从而将多数渎职犯罪排除在“宣告缓刑”的情形外。

(四) 及时修改《刑法》典, 提高量刑起点、增加财产刑

在司法解释适用成熟后, 应及时制订刑法修正案, 提高渎职犯罪的量刑起点, 加大对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 并可增加渎职犯罪的财产刑, 如“处最低工资100倍至200倍的罚款”, 增加渎职犯罪成本, 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罪责刑不相适应的状况, 有效地预防渎职犯罪发生, 充分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摘要:黑砖窑、毒牛奶、瘦肉精等系列重大恶性事件无不考验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承受底线, 其背后也无一不隐藏着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相比较贪贿犯罪, 渎职犯罪的危害性常常是巨大的。相反, 渎职案件不适用实刑比例却高达95.6%, 不能不说是对和谐社会建设和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的严重挑战。本文从渎职案件危害、处罚现状出发, 提出了加大渎职犯罪处罚力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渎职,轻刑罚,罪责刑,打击

参考文献

[1]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09.

[2]刘宪权主编.刑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2.

论犯罪与刑罚论文 篇8

关键词:环境犯罪;非刑罚处置措施;监督;立法完善

中国进入环境污染危害爆发期,刑法在处理环境犯罪方面暴露出种种不足,如何完善刑法以应对环境犯罪成为一个严峻而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环境刑事立法尚不完善,如环境犯罪的罪名设置存在缺漏,非刑罚处置措施单一,以及在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处置措施执行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刑法规定不明确导致执行难,非刑罚处置措施执行监督不力等都影响了我国对环境犯罪的打击。传统的刑罚处置方式作用效果较差,构建新型的环境犯罪刑罚处置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下面将对如何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罚的非刑罚处置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环境犯罪问题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立法上完善相关制度

1.建立环境保护保证金

环境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往往难以恢复,很难通过人力使其在短期内恢复原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无论是对犯罪者实施我国现有刑法中的哪种刑罚都无济于事。要从刑事立法上遏制环境犯罪,必须改变目前“重惩罚、轻预防”的责任机制,采用一种惩罚预防并重的刑事责任追究方式。建立环境保证金制度是指在环境犯罪中,对于将来有再犯危险性的犯罪行为人,在对其进行刑罚处罚时,责令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将来的活动中遵守环境刑法的规定,不再对环境造成危害。

在建立环境保证金制度后,除了环境保证金制度的适用对象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保证金的数额问题。对于环境高危险性企业,特别是已有环境犯罪前科的企业,不仅要对犯罪行为人征收保证金,且犯罪行为人所缴纳的保证金的数额必须规定在一个比较高的限度上,通过保证金制度的建立,对具有再犯可能性的犯罪行为人进行犯罪预防。要让企业知晓一旦犯罪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其环境犯罪所得收益,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之下,企业自然就会放弃犯罪行为。[1]

2.增设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由法庭判决犯罪人到社区中进行一定时间无偿劳动的非监禁刑措施。社区服务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使用,而且国际社会也非常重视社区服务,目前我国大陆刑事立法中尚无社区服务令,但我国在实践中确有此做法,并且效果良好。社区服务体现了刑罚宽缓化的国际趋势,传统的刑罚是一种消极的剥夺,无论监禁、罚金都是剥夺,而社区服务不仅是一种消极的剥夺,而且是一种积极的补偿,可以缓和犯罪人与受害人、国家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可以引进社区服务令制度,把它纳入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体系中,应用到环境犯罪的处置中。[2]

3.撤销执照勒令停业

环境犯罪的主体一般是法人和单位,环境犯罪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犯罪主体的业务行为的另一个方面,即犯罪的法人和单位在从事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包含了违反环境犯罪的要件。环境犯罪发生后,法院通过审判认为犯罪的法人和单位在当前情况下不在适宜继续从事原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剥夺环境犯罪的法人主体从事工、商、服务等行业的权利,勒令停业或直接撤销其从事相关活动的营业执照。

4.责令责任人公开悔过

对于初次实施且情节轻微的环境犯罪人,法院可以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公告对其的判决,并责令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向社会承认和检讨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保证不在实施此类犯罪行为。对于这种承认和检讨行为,可以令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持续性的重复该行为,形成一种反向的广告效应,使这种效应如影随形地长期伴随其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种长期的反向广告效应的伴随下,实施过环境犯罪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必须在相应的环境保护领域内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争取到与同行业其他参与者同等的认可程度。对于单位犯罪人来说,在企业声誉直接决定其经济利益甚至决定其生存的现代社会,公布其有罪判决并责令其公开悔过,尤其对那些享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具有有效的威慑力和预防作用。[3]

二、司法上加强执行监督

1.明确执行监督主体

对于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处置措施的规定在我国刑法中并不完善,在执行中往往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最终得不到落实。因此,必去加强对非刑罚处置措施实施情况的执行监督。首先,要通过立法,明确对环境犯罪非刑罚处置措施的执行主体,做到权责明确。一般来讲,环境犯罪是由法院最终判决裁定,非刑罚措施也由法院或其他专门机关予以执行。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法院和其他专门机关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法院委托相关的单位、行业自律协会、社区组织代予执行非刑罚措施。其次,除了明确执行机关外,对于犯罪人自觉执行的非刑罚处置措施,还应该明确相关的监督机关,对于监督也可以由法院委托给其他组织实行。

2.完善执行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非刑罚处罚方法存在程序操作上的困难。如公开悔过的犯罪人是否再犯罪并不以他的保证为必要,衡量被告人是否真心悔过的标准难以掌握。对此,必须明确非刑罚处罚方法司法适用法律文书的效力。对于非刑罚处置措施应当以决定书的形式宣布,并应将非刑罚处置措施的具体执行情况记入笔录归档,以备查询和监督,同时法律应规定将决定书作为犯罪人再犯罪时的量刑情节来考虑。只有在法律上规定决定书的效力,才能避免非刑罚处罚方法流于形式。此外,必须从立法和司法上完善对非刑罚处置措施执行监督的程序。因为非刑罚处置措施是依附于刑事责任的具有民事性质的处罚方法,其具体程序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监督事项,还要规定违反非刑罚处置措施的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姗.谈我国环境刑法的现状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1(12)

[2]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法学院,2009

作者简介:

李龙(1988~)男,黑龙江省五常市人,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上一篇:部队班长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文化中国拟20亿港元收购中国娱乐 腾讯战略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