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2024-07-12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通用8篇)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1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处理中存在的死者家属闹、赔偿不到位、时间拖得长、责任企业和法人没有受到刑事追责等问题。按照依法治安和分工负责的思路,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明确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成员职责,严肃事故调查纪律,提高事故调查处理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对发生事故的相关企业和人员,采取停业整顿、限制人身自由等强有力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确保事故依法处理,及时有效。特制定本办法。

一、事故调查组组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结合事故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监察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事故所在地片区管委会(街道)组成,并邀请区人民法院、检察院派人参加。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担任组长,由安委办负责组织协调,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二、事故调查组职责

事故调查组应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2

1 空管信息处理系统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各种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得到了繁荣与发展。空运事业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空管按加权作为保证和提高空运事业的关键所在, 已成为目前相关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 更是整个交通事业中的核心重点。这主要是由于在空运体系中, 其运输效率高、速度快, 因此成为人们的重点话题。其在研究中, 管制员对于空中的航空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管制, 对于指挥手段和标准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处理, 所以在工作中对于空管信息的处理十分关键, 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保证空中运输事业安全。

空管信息处理系统一共有五个子系统, 分别是:信源、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对信源的操作主要是采集完整、准确、及时的空管信息。目前管制信息存在一些格式规范、存储效率比较低的缺陷, 这样可能会导致进程单填写出现错误, 带来其他不良的影响。现在的信息加工是一项有相当困难的空管工作, 空管信息的处理标准化程度略有不足, 自动化水平也并不高。各个地区的空管局使用的信息设备并不相同, 导致个别空管信息必须要使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加工和传递。空管信息是显示管制员是否能正确“感知“信息的关键所在, 常见的方式是文字记录、电子动态显示以及雷达识别标志等等。在人工为主的空管系统中, 信息格式没有一个标准规范, 凭大脑去记忆的的抽象信息比例较大, 容易导致信息被遗忘、缺失, 这也是近年来空管事故时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空管信息处理与空管安全

2.1 信息处理中的主要差错和原因

在我国, 民用航空公司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 开始采用并参照国际民航的组织标准, 放弃了以前所使用的落后的空管信息处理系统, 以及苏联民航的运行、发展模式。在现在的航空法规体系中、设备标准、运行规章等方面, 我们国家都没有建立系统性的标准体系。这导致了目前各个地区单位所施行的标准没有统一, 运行的方式没有统一, 使用的设备没有统一。目前航班班次飞速增长, 与之相密切对应的航班信息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一个每天对着几百次航班提供空中飞行服务的运行单位, 每天结束后进行汇总的空管信息量可以达到数十万条之多。由于我国目前的空管现状无法采用电子化处理的高效方式, 容易导致空管员对于空管信息的监管出错, 并且还有增多的趋势。这是我国空管信息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 急需要研发出一套高性能、电子化的空管系统, 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航空班次, 预防和杜绝出现差错, 真正实现科学化、技术化的管理模式, 向先进的国际标志看齐。

2.2 空管信息处理与空管安全的关系

在空运事业中, 空中交通安全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的话题, 其在管理中极容易受到许许多多的因素制约和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进程会造成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干扰与影响, 使得我们的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影响要求。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就需要我们综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深入的总结和研究, 并且使得其中的各方面问题都能够得到我们的认可和关注。就目前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研究中, 飞机的航班飞行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 同时对于交通信息的传递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深入实际, 根据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全面统计和处理, 使得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得到有效的完善和总结。

空管工作人员需要有几方面的能力, 包括:管制员能承受高强度工作负荷的能力、听说能力、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首先, 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状态不稳定, 管制人员工作所负荷的强度不但与空管任务的性质、内容、以及飞机的数量、陆空通话量以外, 还与之工作经验、深厚的知识储备、全面的认知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工作处于正常负荷范围内的时候, 管制员处于一个相对适宜的工作状态, 思维敏捷、反应敏捷并且清楚稳定, 管制员必须要能非常好的分析当前的空管信息, 还需要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这才能使空管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更高。

国际的民航组织 (ICAO) 和我国的民航主管部门为了防止在空管信息交流中出现人为的差错, 规定了空管人员必须使用标准的陆空通话用语。最后, 空管人员在对空管信息处理的的能力表现认知、记忆、决策、执行等方面, 这是对空管技术处理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及处理的全过程。由于人的注意有着选择性、集中性、有限性的特点, 管制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下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决策和疏忽。现目前, 我们国内的空中流量不断增大, 管制员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的工作也随之加大, 长时间下, 管制员的记忆力很可能会降低, 从而影响着做出正确的决策。上述环节中的问题和管制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发生情景意识水平的降低, 所以需要提高以下几点自身素质:

(1) 快速反应能力。做为空管人员必须要有着快速的反应能力, 能及时的处理收到的信息和指令, 并且不能出错, 这是作为空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能力。如果空中管制员发音不准, 语言表达有误, 导致信息的传达不准确, 必然对高空飞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空管人员因为所处的环节特殊, 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影响正常的空管工作, 稍微一点的影响都可能对某一个飞行航班造成巨大的影响, 空管人员的情绪必须要稳定, 不能有过大的起伏, 所以, 空管人员要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

3 空管信息处理改进研究

对于空管中人的因素, 我们在分析过去发生的空管责任事故症候时, 得到一项结论, 空管信息的处理失误大多是在专职人员负责且信源可靠时发生的。管制员在得到飞行动态后没有及时、准确更新空管信息, 并且缺少信息处理自检、互检措施。

结束语

锅炉安全阀故障及维护处理办法 篇3

【关键字】安全阀、锅炉、故障、阀门

【中图分类号】TK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40-02

一、概述

安全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用阀门,广泛地用在各种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上,当受压系统中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它能自动打开,把过剩的介质排放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当系统内压力回降到工作压力或略低于工作压力时又能自动关闭。安全阀工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所以必须给予重视。

二、安全阀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阀门漏泄

2、阀体结合面渗漏

阀体结合面渗漏指上下阀体间结合面处的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冲量安全阀动作后主安全阀不动作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主安全阀的拒动。主安全阀拒动对运行中的锅炉来说危害是非常大的,是重大的设备隐患,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一旦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管路中的介质压力超过额定值时,主安全阀不动作,使设备超压运行极易造成设备损坏及重大事故。主安全阀拒动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1)阀门运动部件有卡阻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装配不当,脏物及杂质混入或零件腐蚀;活塞室表面光洁度差,表面损伤,有沟痕硬点等缺陷造成的。(2)主安全阀活塞室漏气量大。造成活塞室漏气量大的主要原因与阀门本身的气密性和活塞环不符合尺寸要求或活塞环磨损过大达不到密封要求有关系。消除这种缺陷的方法是:对活塞室内表面进行处理,更换合格的活塞及活塞环,在有节流阀的冲量安全装置系统中关小节流阀开度,增大进入主安全门活塞室的进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冲量安全阀的行程来增加进入主安全门活塞室内的进汽量方法推动主安全阀动作。(3)主安全阀与冲量安全阀的匹配不当,冲量安全阀的蒸汽流量太小。冲量安全阀的公称通径太小,致使流入主安全阀活塞室的蒸汽量不足,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的作用力f1不够,致使主安全阀阀芯不动。这种现象多发生于主安全阀式冲量安全阀有一个更换时,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

4、冲量安全阀回座后主安全阀延迟回座时间过长

发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主安全阀活塞室的漏汽量大小,虽然冲量安全阀回座了,但存在管路中与活塞室中的蒸汽的压力仍很高,推动活塞向下的力仍很大,所以造成主安全阀回座迟缓。消除这种故障的方法主要通过开大节流阀的开度和加大节流孔径加以解决,节流阀的开度开大与节流孔径的增加都使留在脉冲管内的蒸汽迅速排放掉,从而降低了活塞内的压力,使其作用在活塞上向下运动的推力迅速减小,阀芯在集汽联箱内蒸汽介质向上的推力和主安全阀自身弹簧向上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回座。(2)主安全阀的运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磨擦力过大也会造成主安全阀回座迟缓,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将主安全阀运动部件与固定部件的配合间隙控制台标准范围内。

5、安全阀的回座压力低

安全阀回座压力低对锅炉的经济运行有很大危害,回座压力过低将造成大量的介质超时排放,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1)弹簧脉冲安全阀上蒸汽的排泄量大,这种形式的冲量安全阀在开启后,介质不断排出,推动主安全阀动作。(2)阀芯与导向套的配合间隙不适当,配合间隙偏小,在冲量安全阀启座后,在此部位瞬间节流形成较高的动能压力区,将阀芯抬高,延迟回座时间,当容器内降到较低时,动能压力区的压力减小,冲量阀回座。消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认真检查阀芯及导向套各部分尺寸,配合间隙过小时,减小阀瓣密封面直往式阀瓣阻汽帽直径或增加阀瓣与导向套之间径向间隙,来增加该部位的通流面积,使蒸汽流经时不至于过分节流,而使局部压力升高形成很高的动能压力区。(3)各运动零件磨擦力大,有些部位有卡涩,解决方法就是认真检查各运动部件,严格按检修标准对各部件进行检修,将各部件的配合间隙调整至标准范围内,消除卡涩的可能性。

6、安全阀的频跳

发生频跳现象对安全阀的密封极为不利,极易造成密封面的泄漏。造成安全阀频跳的主要原因:(1)蒸汽系统压力在通过阀门与系统之间的连接管时压力下降超过3%(2)安全阀的调整圈位置设置不当。(3)安全阀的额定排量远远大于所需排量。(4)运行方式不正确,导致容器或者管道内压力变化。

可以通过开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予以消除,节流阀开大后,通往主安全阀活塞室内的汽源减少,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的力较小,主安全阀动作的机率较小,从而避免了主安全阀连续启动。

7、安全阀的颤振

颤振现象的发生极易造成金属的疲劳,使安全阀的机械性能下降,造成严重的设备隐患,发生颤振的主要原因:(1)阀门的使用不当,选用阀门的排放能力太大,消除的方法是应当使选用阀门的额定排量尽可能接近设备的必需排放量。(2)由于进口管道的口径太小,小于阀门的进口通径,或进口管阻力太大,消除的方法是在阀门安装时,使进口管内径不小于阀门进口通径或者减少进口管道的阻力。排放管道阻力过大,可以通过降低排放管道的阻力加以解决。

结束语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以及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国防科研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事业部及其它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于军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第三条根据安全生产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发生急性职业病50 人以上或者死亡5 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 人以上,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发生急性职业病10 人以上50 人以下或者死亡5 人以下,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 5 人以下,或者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或者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 1~2 人死亡,或者 1~9 人重伤,或者发生急性职业病10 人以下,或者100 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 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者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 小时以上,或者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事故。

(五)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仅发生轻伤的事故。

(六)较大涉险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涉险10 人以上的,或者造成3 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或者紧急疏散人员500 人以上的,或者因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员密集场所、生活水源、河流等)的,或者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电站、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的事故等。

(七)轻微伤事故,构不成轻伤的伤害。(指造成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的功能障碍。)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第六条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公司安全环保部举报。公司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举报制度》进行处理。

第七条公司工会组织依法参加事故调查,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第八条公司坚持依法依规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则。

第九条按照主营业务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人数,公司将考核单位分为三类,分别进行考核。公司分类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各考核单位主营业务和安全生产风险程度、人数的变化情况,按进行调整

第二章事故的报告

第十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单位负责人应于半小时内将事故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公司安全环保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第十一条公司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应于1 小时内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级部门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军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伤及以上事故应于1 小时内向省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报告。属于发生死亡的一般事故、较大涉险事故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 小时内向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报告。

第十二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该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应当进行拍照或者摄像。第十六条公司安全部接到单位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及时了解事故现场的有关情况,指导事故处理。

第二章 事故调查

第十七条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在由政府部门组织调查。军工产品生产的事故按《国防科研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规定组织调查;一次3 人以上伤害事故、工亡事故和较大以上事故,由总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委员会委派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同时,公司按下述要求进行调查:一次造成1~2 人的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十八条公司事故调查组由:安全部、工会、人力资源部、审计监察部(纪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第十九条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二十一条事故调查中需要做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第二十二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中应当恪尽职守、诚信公正,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第二十三条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一)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设计者负主要责任。

(二)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的确定者负主要责任。

(三)因设备设施的制造、施工、安装、检修方面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分别由施工、制造、安装、检修者负主要责任。

(四)因违章指挥或组织安排不当造成的事故,由指挥者负主要责任。

(五)因未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隐患而引发的事故,由有关管理者负主要责任。

(六)因未严格落实安全措施而发生事故的,由执行者、组织者和现场安全监护人共同负主要责任。

(七)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复性事故,由有关领导负主要责任。

(八)因违反规定或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负主要责任。

(九)因提供的设备设施、零件、材料、劳保用品不合格而造成的事故,由采购者负主要责任。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首先追究管理责任:

(一)由于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规程不健全、员工无章可循而发生的事故。

(二)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规作业而造成的事故。

(三)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考试合格即分配上岗操作而发生的事故。

(四)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设备失修或超负荷运行而造成的事故。

(五)劳动组织不合理,员工因过度疲劳而造成的事。

(六)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或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事故扩大、伤害程度加剧或重复发生的事故。

(七)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或者含有技术更新内容的大修项目,未认真执行“三同时”规定,或不及时整改隐患,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造成的事故。

(八)在高空、危化品、受限空间、电力等各种危险生产及检维修作业中,没有制定安全措施而发生伤亡的事故。

(九)不能及时供应合格劳动防护用品而发生伤亡的事故。

第二十五条轻微伤事故,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5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重伤或一次造成1-2 人的轻伤事故,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0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事故调查结束后,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第二十七条安全部要将轻伤及以上事故调查报告(复印件)在事故调查结束后10 个工作日内报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司组织的事故调查工作结束后,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第三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八条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和总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委员会事故调查报告,对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企业负责人,由上级进行处理;其它人员由公司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造成事故的有关企业负责人,公司工会可以请求有关部门依法做出处理。

第二十九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三十条公司安委会负责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一般以上事故的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报上级部门备案。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上一年年收入数额扣减本年相应年收入,当年扣减不足的,按顺延;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扣减80%。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扣减50%。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扣减70%。

第三十二条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一年年收入数额扣减本年相应年收入,当年扣减不足的,按顺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迟报事故一个月以上的,扣减30%。

(二)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扣减80%。

(三)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扣减90%。

(四)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扣减90%。

(五)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扣减90%。

(六)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扣减90%。

(七)事故发生后逃匿的,扣减100%。第三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执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事故发生单位,公司按下列规定对事故单位、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及分管范围的副职进行经济处罚、行政处理:

(一)发生轻微伤事故,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2000 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1600 元的经济处罚。二类单位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 2000 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 1600 元的经济处罚。机关部室,发生一起,扣发单位一万元。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2000 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1600 元的经济处罚。

(二)发生轻伤事故,扣发单位3 万元;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4000 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3200 元的经济处罚。

(三)重伤事故,扣发单位10 万元/人.次;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1 万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5000 元的经济处罚。单位正职要向公司做出书面检查。

(四)死亡事故,扣发单位10-20 万元/人.次;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报告,对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一般未遂险肇事故(可能造成人员受伤,但不致死亡),扣发单位1 万元;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3000 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2000 元的经济处罚。

(六)重大未遂险肇事故(可能造成一人以上死亡的事故),扣发单位3 万元;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4000元的经济处罚;对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3200元的经济处罚。

(七)发生重复性事故,扣发单位1 万元,对单位正职给予不少于4000 元的经济处罚;

对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副职给予不少于3200 元的经济处罚。

(八)发生死亡事故单位,否决当月安全绩效考核分,全年不得参加任何评先;单位正职和负安全领导责任的副职全年取消任何评先资格。

(九)发生重伤事故单位,当月安全绩效考核扣30 分,全年不得参加任何评先;单位正职和负安全领导责任的副职全年取消任何评先资格。

(十)发生轻伤单位,当月安全绩效考核扣20 分。不得参加安全评先。单位正职和负安全领导责任的副职取消安全评先资格。

(十一)发生轻微伤事故单位,扣当月安全绩效考核15 分/起。

(十二)一般未遂险肇事故,当月安全绩效考核扣10 分。

(十三)重大未遂险肇事故,当月安全绩效考核扣15 分。

第三十五条因违反《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公司参照中铝公司的规定,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处罚:

(一)发生一次1~2 人的轻伤事故、重伤事故,负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脱岗学习1 个月,扣发1~2 个月绩效工资,经考核合格后竞争上岗。

(二)发生一次 1~2 人工亡事故或者一次 3~9 人轻(重)伤事故,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车间负责人或者分厂(或项目、专业部门)负责人,按照总部员工违规违纪处理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公司分管负责人要向总部做出书面检查;对直接责任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三)发生一次3 人以上工亡事故或者一次10 人以上轻(重)伤事故,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车间负责人、分厂(或项目、专业部门)负责人责令辞职;对负有管理责任的公司有关负责人,按照总部员工违规违纪处理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对直接责任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四)12 个月内连续发生 2 起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或者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负有责任的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责令辞职。

(五)当年累计发生因工死亡 3 人及以上的企业,各企业总经理(厂长、经理、院长)要向公司做出书面检查。

(六)其他有关责任人员,按照总部员工违纪违规处理的有关规定,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问责处理、纪律处分等处罚。

第三十六条公司按照下列规定,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人员事故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处罚:

(一)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解聘职务。

(二)职工严重违章作业但未造成伤亡事故的,一经发现,立即脱岗学习,时间不少于 1 周,扣发1~2 个月绩效工资,经考核合格后竞争上岗。

(三)未遂事故、未发生人员伤亡的一般生产事故、设备事故、工程事故,负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按照违章指挥、严重违章作业进行绩效考核。

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的,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 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公司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责令辞职或者解聘的,自责令辞职或者解聘之日起,1 年内不得担任同等职位的领导职务。

第三十八条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公司员工违纪违规处理的有关规定,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问责处理、纪律处分等处罚。

(一)对事故调查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包庇、袒护负有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公司职工有权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监督。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公司安全部负责解释。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效率,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辖区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三条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至29人死亡,或者50人至99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至9人死亡,或者10人至49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1人至2人死亡,或者1人至9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四条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

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第五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本办法,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发生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配合上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严格履行职责,积极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效率。

第二章 事故调查

第六条

重大事故和造成一次死亡6人至9人或者重伤30人至49人或者涉嫌谎报、瞒报的较大事故,由省政府授权省安全监管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造成一次死亡3人至5人或者重伤10人至29人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较大事故和造成一次死亡2人或者重伤5人至9人或者涉嫌谎报、瞒报的一般事故,由市(地)政府(行署)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市(地)安全监管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造成一次死亡1人或者重伤1人至4人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由县(市、区)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县(市、区)安全监管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市、区)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及时报当地政府。

上级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第七条

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管辖区域内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政府应当派人参加事故调查。

中央驻省和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较大和重大事故由省安全监管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发生的一般事故由市(地)政府(行署)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市(地)安全监管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八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由有关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邀请检察院派人参加。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协助事故调查。

第九条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政府指定,或由政府授权的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担任。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工作。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组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调查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信息。

第十条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情况。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类别和责任。

(三)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五)指导相关政府和部门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臵工作。

(六)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七)责成有关部门对涉嫌犯罪的有关人员和相关单位财产依法采取相关措施。

(八)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应设管理组、技术组和综合组。管理组主要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和主要原因,查清事故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向事故调查组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初步处理建议,形成事故责任调查报告。

技术组主要负责查清事故直接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和类别,提交事故技术鉴定报告,配合管理组查清事故责任。

综合组主要负责收集和管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起草事故调查报告,整理报送事故信息,协调事故调查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故相关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讨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成员要认真负责的发表意见。

对事故调查报告有不同意见不能取得一致的,应当提交书面材料与事故调查报告一并报送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政府。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名称、经济类型、生产规模等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政府报送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0日。

第三章

事故处理

第十六条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对事故调查报告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对事故调查报告审查批复后,由安全监管部门按照批复意见对事故进行结案。事故结案通知下达给有关政府,同时抄送同级政府办公部门和事故调查组成员单位。参加事故调查的监察机关将处理意见下达给有关监察机关履行处分程序和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政府批复意见和事故结案通知要求,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事故结案通知要求,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处分情况,应当及时报送监察机关备案。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将事故结案通知执行情况报下达事故结案通知的安全监管部门。

第十八条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安全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会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建立事故调查处理督办制度。市(地)政府(行署)负责调查处理的事故由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进行督办,县

(市、区)政府负责调查处理的事故由市(地)政府(行署)安全生产委员会进行督办。

第二十条

事故处理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政府或其授权的安全监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四章 附

第二十一条

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的事故调查处理适用本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生的事故调查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事故调查处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6

一、适用

本计划为按照程序文件 ISMS-2002《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 要求各部门对本部门不可接受风险做出处理计划,由行政部负责汇总,提交信息安全管理 委员会评审以获得管理层批准实施。

二、目的根据表 ISMS-4024《重要信息资产风险评估表》中风险等级≥4 以上的资产采取控制措施,保证降低其风险等级至可接受风险等级。

三、职责

针对某项不可接受风险的资产责任人即为此计划的编制人和负责人。

四、详细处理计划

对于上述不可接受风险的资产,处理准则为,对面临同样风险的资产采取一类管理方法,举例对技术部公积金扫描验印系统、票据防伪系统、电子 验印系统、票据影像系统、光盘缩微系统、一票一密系统、上门收款原代码的管理方式应考虑通用的控制措施。

处理计划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a)针对不可接受风险资产的范围。

b)风险计划实施部门,编制人,批准人、实施人,编制时间,生效时间。c)对资产的脆弱性和威胁做详细分析和描述。d)权衡成本和收益提出处理策略。对于计划处理效果显著,可以转变为公司的统一管理制度。此次风险评估的处理计划如下:

部集编JC编刘健 制2009-1-1 门 成部 号-001 制人 表时间

风资产名称:交换机、UPS 电源、技术部路由器

险描资产风险:

1、交换机:本公司的机房环境差,没有温湿度控制,没有除尘设施,机房布线混乱,交换机没有定期检测。

2、UPS:UPS 使用的时间接近报废时间,若出现 UPS 失效,而不

及时更换,电力供应中断后服务器数据丢失,不可恢复。

3、技术部路由器:技术部每天产生的项目代码需要通过路由器传到

备份服务器,对技术部的路由器的维护措施没有,有 中断业务的风险 目

1、降低交换机发生故障的概率。的

2、保障服务器的电力供应。

3、确保技术部的持续工作。

适江苏万佳技术部项目组

用范

风置详细策略

险处 交换机:

(1)交换机等放到机房,机房有独立的物理空间。

(2)在机房中配备温湿度计,安装空调,对机房用门隔离,门上贴

警示标识,将机房规定为敏感区域,墙上贴有机房进 去登记表,编制机房管理规定。

(3)定期对交换机功能检查,周期为一周一次。UPS:

(1)向行政部申请购买 2 台全新 UPS,以防止此 UPS 失效。技

术部路由器:

(1)将此路由器放置有保护的装置中,将技术部的合理区域划为设备存放地,贴一标识以防设备被无意损坏。

(2)定期对路由器检查,周期为一周一次。

惩(1)对违反机房管理规定者,首次予以警告,第二次违规罚款 20 罚 元,通报批评教育。

(2)对损坏公司网络硬件设备者,提交行政部视情节予以处理。引

用标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7

经过近几年国网公司严格管理, 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发展趋势喜人, 事故越来越少, 性质越来越轻, 影响越来越小, 损失越来越少。但这一切并不能说明电网建设的管理者们能够掉以轻心, 否则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就会集中暴露, 事故就会悄然而至, 这是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

1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建设管理单位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处罚力度较轻

建设管理单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网有关规定力度不够, 个别单位甚至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制订的管理制度过多过杂, 标准不高, 只注重文字的多少, 忽略内容和实效, 既不清晰又不便于执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模式也不标准, 没有按照国网基建标准化建设开展工作。过多注重快速发展, 忽略科学发展, 没有做到又好又快, 加上压缩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 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

1.2 监理认识模糊, 履职不认真

有的监理单位没有严格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 认为监理单位安全风险小, 安全事故主体责任是施工单位, 还停留在过去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 只重视质量, 不重视安全, 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 且年龄结构老化严重, 也不加强培训, 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 形同虚设。

1.3 目标不明确, 责任不到位

电网建设的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还很薄弱, 安全生产责任制也不健全, 目标管理不到位, 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 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1.4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素质不高

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 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 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 自我保护能力差, 加之高度流动, 培训工作既不系统也不持续, 基本靠自学, 即使接受到一些教育, 也是非常零散、间断和十分跳跃跨越的, 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非常突出。

1.5 缺乏制约机制, 市场行为不规范

个别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不规范, 签订阴阳合同, 层层转包、挂靠, 违法或越级发包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级企业中标, 二级企业进场, 三级企业管理, 包工头施工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 混乱的市场导致安全费用投人不足, 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 很容易带来高的事故率。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施工项目部

部分参建单位对国网公司及省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要求理解不透彻、学习不深入、执行力不强;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都不同程度地满足不了当前安全管理要求, 安全意识淡薄产生的侥幸心理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火电施工企业由于经营风险凸显, “安全第一”的理念受到考验, 安全设施投入、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安全文明施工主动性不强;老旧机械、外租和分包施工机械管理仍然存在漏洞等;部分到岗到位要求落实不够, 少数疏于分包施工现场管理甚至作甩手掌柜, 部分分包教育培训要求落实不到位。

许多较远的施工现场任然存在安全帽佩带不规范、工地内流动吸烟、不穿电焊服施工、起吊范围内站人、施工用电不规范等一系列习惯性违章行为。现场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不完善、不按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安全监督与考核力度不够、应急预案缺少针对性、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还存在不同的电压等级间、变电和线路工程间的差距;部分项目存在施工合同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不明确、监理单位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审查确认不严格现象安全隐患始终在困扰安全体系的管理。

2.2 监理项目部

安全监理工程师等安全监理人员难以完全配备到位, 有的工程现场未配备专职安全监理人员, 有的安全监理人员分管几个工程项目, 部分外聘人员安全管理素质和能力与当前管理要求差距较大, 现场监理人员对在建工程安全控制点不清。监理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安全旁站监理、巡视检查、重点工序和设施安全监理检查签证不到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和作业指导书审查把关不严的现象仍有发生。许多旁站监理工作和签证都是补签或者是漏签, 没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监督。

2.3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六化”要求离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现场违章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 安全投入难以保证, 尤其是农网工程;分包工程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在部分项目中依然存在, 现场分包队伍和人员的安全技术、现场控制素质难以满足当前安全管理的需要;部分工程安全技术管理、施工方案管理不到位, 存在无方案施工、未审批施工、未交底施工等现象;部分近电作业、跨越施工危险点分析和管控不到位;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到岗到位要求落实不够, 火电施工现场交叉作业多、大型施工机械多、施工技术工艺复杂, 电源施工依然是最大的风险。

2.4 工程分包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分包队伍、多经施工队伍、劳务分包队伍和大量民技工, 这些队伍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都不同程度地满足不了安全管理要求, 安全技术管理相对薄弱。有部分工程在施工方案、策划、指导书管理方面存在无方案施工、方案编审批程序不严格、方案执行不严格、方案报审滞后、方案交底流于形式等严重问题, 这给基建施工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5 设计单位所能够承受的任务已严重超过, 无法保证按工程进度要求提供施工图纸, 致使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无法正常开展。

而且, 由于前期工作不够仔细、对现场查勘不够、图纸审查把关不严, 发生工程量遗漏和变更、设计图纸出错等问题。

3 改进建议或措施

3.1 建立闭环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杜邦安全经验, 目前电网建设从业人员还未真正进人到团队和互助安全管理的阶段, 尚停留在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决定了还需要建设、监理、施工各单位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 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 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对人、机、环境及安全管理本质安全化进行量化评估, 全面查找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 对查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 不断提高机具的健康水平, 改善施工作业环境,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3.2 强化预防工作, 落实应急反应

安全不能全面可控、在控和能控, 事故就不能得到根本杜绝。除组织措施执行不到位外, 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各级管理人员应超前做好预防工作, 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 消除隐患, 避免事故发生。

3.3 关注管理重心, 夯实基础工作

电网建设需要一点一滴的真抓实干, 来不得半点虚假。施工现场和基层班组是安全工作的重点, 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工作方法要随着基层班组的构成和施工现场的变化而调整, 以达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工作有效。

3.4 齐抓共管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每项工程都必须设定工程项目管理负责人, 代表工程管理部门行使工程管理职责, 跟进工程全过程施工, 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制度和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 现场施工必须配备质量、安全监督员, 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负责与建设单位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等问题。

摘要:本文从电网建设事故原因的阐述, 具体分析电网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工作界面、监督力度、明确职责等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安全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087-02

在火电厂的日常生产运行中,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与全厂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对于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严格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障设备的健康运行,从而避免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 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作用

1.1 社会各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电力能源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电力安全运行得不到可靠保障,不但对火电企业自身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对社会上电力用户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因此,做好火电厂的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火电厂的正常运行,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是社会各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有着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是保障各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1.2 提高火电厂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电力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火电厂的单机装机容量越来越大,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电气主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轻则影响部分电量送出,严重的则迫使整台机组停运,极端情况下有可能造成全厂所有机组被迫停运,不但影响火电厂自身的经济效益,还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一定的威胁。所有说,保证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不仅能够提高火电厂自身经济效益,还能间接地提高社会效益。

2 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的管理方法

目前,我公司现有2台330 MW发电机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来谈一谈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常规应采取方法。

2.1 认真做好运行监视与现场巡回检查工作

我公司两台330 MW发电机组均为哈尔滨电机厂的产品,发电机定子引出线经分相封闭母线与主变压器相连接,发电机的励磁采用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即定子绕组(包括定子线圈、定子引线、定子出线)采用水内冷,转子绕组采用氢内冷,定子铁芯及结构件采用氢气表面冷却。对于发电机内部的氢气采用双流环式油密封,通过轴颈与密封瓦之间的油膜阻止氢气外逸。在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中,必须加强DCS上数据监视,同时加强现场的巡查,确保主设备各项运行参数在正常值之内。如发现偏差,要立即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使之恢复正常。要严格控制发电机的漏氢量,并加强密封油压及油水分离器的监视,当密封油压不正常时,可能导致发电机漏氢量增大或发电机进油,而油脂对绝缘材料有很大损伤。一旦发现油水分离器内有油,必须及时放出,并查明原因加以消除。对于辅助电气设备的监视与巡查,重点就是电动机。在DCS上正常可以监视电动机的电流,大容量电动机还可以监视到电动机轴承的振动、温度以及线圈温度。但是有很多项目必须依赖现场的巡查,例如轴承油位、电机运行中的声音、无远程监控的电动机的振动情况等。只有辅助设备运行正常了,才能确保主设备正常运行。在运行监视与现场巡查中,还必须辅以抄录设备运行参数表,有时通过表上的连续的数据变化,可以及时分析出不正常的运行状态。

2.2 做好电气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工作

对于电气设备来说,做好电气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工作也很重要,这一工作主要是针对备用设备的。主要工作有测量电气备用设备绝缘、试运或切换至备用设备运行,以保证备用设备始终处于健康备用状态,随时随地可以启动运行,确保关键时刻能顶上去,从而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2.3 加强绝缘在线监测

绝缘在线监测主要针对发电机。我公司发电机安装了型号为FRJ-ⅡA的发电机绝缘过热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线监测发电机内部绝缘过热事故隐患,是早期诊断发电机绝缘过热故障的一种装置。通过故障采样,经过质谱分析,能够区分发电机定子线棒、铁芯和转子绕组等不同部位的绝缘过热故障。当装置发生报警时,运行人员应观察发电机运行参数变化,特别注意湿度检测、风温变化及发电机本体有无异常情况,检查绝缘有无过热异常,检查装置本身有无缺陷,注意报警频次的发展,分析故障曲线变化规律,必要时进行取样分析工作。

3 火电厂电气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在火电厂发电机组运行中,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是很常见的现象,但要保证整个机组能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下面就火电厂常见的一些电气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3.1 发电机发生振荡及处理

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受到外界的强烈扰动引起的。发生时的现象主要有:定子电流显示值迅速变化,有超过正常值的情形;发电机的电压表显示值迅速变化,经常是电压降低;转子电流显示值在正常值附近变化;发电机发生轰鸣音,其节奏与上列各项表计的摆动合拍。

常规处理方法是:应立即降低发电机的有功负荷,增加发电机励磁电流,以便将发动机拉入同步;若发电机励磁强励动作,则不得随意干涉,20 s后强励仍不返回,应手动解除强励,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恢复正常时,应将发电机解列灭磁。

3.2 发电机YH电压回路断线及处理

发电机YH回路断线,在我公司机组运行中也多次发生,基本都是高压熔丝熔断引起的。下面就我公司的机组配置,来简单分析一下。发电机出口一般设有三组YH,主要供给测量、保护及励磁调节使用。发电机YH电压回路断线时,正常情况下都是熔丝爆断引起的,以一次侧高压熔丝爆断居多。

发生此情况时,必须根据相关报警信号,准确判断是哪一组YH发生断线,在停用YH准备更换熔丝时,如涉及到保护,必须将相关保护解除,更换正常后,待YH投入运行时再投入相关保护。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生判断失误,则有可能造成停机事故。

3.3 发电机集电环、碳刷发热、冒火严重及处理

当发电机集电环、滑环碳刷发热、冒火严重时,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进一步造成滑环环火,造成励磁系统短路或集电环烧毁,使机组被迫停运。

对此可采取以下的预防检查与处理方法:每天定时测量碳刷的温度、电流、振动,对振动、温度过高过低、电流过高过低的碳刷进行重点调整和检查,通过提拉碳刷,使其接触良好;更换过短、摇摆、卡涩的碳刷,如弹簧压力不均,则联系检修人员更换弹簧;如电流不高,温度却很高,可能摩擦阻力大,可先取下或重新研磨。如发热严重或有火花,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可以用毛刷沾少许凡士林,对集电环、碳刷进行降温,如集电环表面不清洁,可用白布擦试,如无效可沾微量工业酒精擦净油垢,但要注意防止白布卷入转动大轴内,或外接轴流风扇降温;另外,要快速降低励磁电流,使火花减少,如打火严重已形成环火,应立即停机处理,以防严重烧伤集电环。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行的集电环上工作,应穿绝缘鞋,并站在绝缘橡胶皮垫上,当励磁回路有一点接地时,禁止同时两手碰触不同极的带电部分或一手碰地,以防触电。

3.4 电动机故障及处理

电动机故障是火电厂电气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故障发生率高,因此故障发生后,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范围扩大。对于高压电动机,最常见的就是绝缘低、轴承温度高及振动大。

电机绝缘不合格,就不能启动,必须进行处理,主要的方法就是烘烤法,在电动机的内部空间内加电加热装置进行烘烤,如长时间烘烤仍然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脱开电机接线盒内电源电缆接头,向电动机定子绕组内通入低压交流电,利用电动机线圈自身发热来驱逐湿气,恢复绝缘。

在日常运行中,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当高压电动机停运后,应及时投入保温装置,并确保保温装置运行正常。电动机轴承温度高,往往是轴承缺油或者受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应定期对电机轴承进行加油维护。在环境温度高且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以用外接压缩空气对电机轴承进行吹风冷却,也有不错的效果。对于电动机振动大,首先要排除是否所带的机械负载振动引起的,如不是,应检查固定电动机的底脚螺丝是否松动,并进一步检查电动机转子有没有窜轴现象。

3.5 其他故障及处理

低压电动机的故障,除了上述的高压电动机经常出现故障也会出现在低压电动机上,还有下列一些常见故障或常见因素容易导致电动机故障。

①绕组短路或开路。短路分为相间短路和匝间短路。绕组出现短路后,在短路线匝内产生很大的环流,使绕组产生高热以致绝缘变色焦脆、冒烟直至烧毁,发出焦味。处理方法就是对损坏的绕组进行更换。绕组开路多发生在各绕组连接线的焊接头,由于焊接工艺不良或者绕组短路接地而引起绕组导线烧断。一相绕组开路就不能启动,如果正在运转时有一相开路时,电机可能继续运转,但电流增大,并发出嗡嗡声,如果负载较大,可在几分钟内将尚未开路的两相绕组烧坏,处理方法就是更换绕组。

②电源电压不稳定导致电动机烧坏。当电压比额定值低10%时,电磁转矩就会大大降低,在负载转矩一定的情况下,转子转速就会降低,这时转差率增大,势必造成电动机温升增高,严重时往往因过热时间长而烧坏绕组。当电压过高时,激磁电流增大,电动机会过分发热,危及电动机绕组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调整厂用电母线电压,使电源电压不超过额定值±5%,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

③电动机缺相运行导致损坏。在我公司,根据以往的统计,造成电动机缺相运行的主要原因有:刀闸或起动设备的触头烧伤、松动、接触不良,造成一相不通电;熔断器的熔体接触不良、熔体电流选择过小或安装时受到机械损伤,虽然当时未断开,但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受电流的电动力作用而熔断,造成电动机缺相运行;电动机长期使用使绕组的内部接头或引线松脱或局部过热使接头脱焊。针对上述原因,可以在电动机发生断相故障时,检查熔断器的熔体是否熔断、起动器的触头是否接触良好、三相绕组中各相有无断路现象,如能做到,则可大大减少低压电动机烧毁的台数。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火电厂发电机组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必须要加强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加强监视与巡查,要及时发现电气设备隐患,快速查出故障原因,有效地处理。

参考文献:

[1] 孙海明.关于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

上一篇:良知与职业下一篇:职场女性心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