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基本功论文(共12篇)
语言文字基本功论文 篇1
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方案
庞佐综合学校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普通话水平和三笔字,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功训练考核的内容、要求:
1.说普通话: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上岗要求,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以上,非语文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学校将按照普通话测试纲要进行严格考核测试。另外要求教师将普通话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和教学语言,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也将作为考核内容。
2.写规范字。规范用字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练好规范、美观的“三笔字”,为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基本功训练途径
为了真正搞好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将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促使教师素质的提高。
1.制定个人基本功训练计划。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计划,把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其中,做到训练有计划、有目标、有成果。
2.师德演讲比赛。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学校将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演讲比赛,普通话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通过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普通话的平台。
3.优质课评比。训练普通话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为了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师的工作语言,在实践中锻炼普通话,学校每学期将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优质课评比,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将作为评定优质课的重要指标。
4.“三笔字”展示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完成练功任务,并开展每周一展活动,轮流把自己的三笔字展示出来,相互交流、指正。
三、考核
为了保证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水平,学校每学期都进行基本功测试考核。考核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教导主任、学校普通话测试员具体实施。考核的形式有:
1、普通话测试。按照普通话测试纲要的形式和要求,学校每学期都对教师进行测试考核。按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对测试不合格的教师将限期补测,并将测试结果记入教师业绩评估。对连续三次出现不合格的教师,将调离工作岗位。
2、三笔字展评。每学期末,学校将进行三笔字展评活动,根据教师的作品对教师三笔字水平进行评定。
2013.3
语言文字基本功论文 篇2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一个语言文字基本功好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能正确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其准确的发音,恰当的用词,生动的阐释,传神的表情达意,奇异美妙的联想,这些光芒四射的语言艺术魅力,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教学中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上一定是丰满的,在人格上一定是健全的,是将来可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样的老师历史上不乏其人。例如,中西文化的架桥人李赋宁在讲课时给学生带来的那种来自情感的冲击:当他讲到德伯家的苔丝紧紧抓住订婚戒指,生怕被未婚夫遗弃时;当他讲到奥德修斯漂泊十年回到家乡时容颜大改,只有他的老狗认出他时……李赋宁常会声泪俱下。学生在他如此生动的授课中,一点一点地体会着另一种语言的神韵和魅力。这不正说明了,教师不仅是要能把事理讲明,更重要的是要讲好,要用典雅的语言讲出。而这种典雅的语言并非想说就能说出口的,因此,作为老师,就应该有喜欢练笔的兴趣,应该好练笔。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更加典雅的话说出事理,从而感染学生。
反之,一个语言文字基本功差的英语老师,他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果也自然是事倍功半的。
要把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字互译,尤其是文字翻译,应依据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信、达、雅。信是第一要义,译文不能离原文太远。光信不达,译文没有读懂也不行。至于雅那就全看译者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了。例如《水浒传》,在西欧国家最早翻译这部名著的是法国汉学家马赞,他用的题目是《水浒传摘译》,当时发表在巴黎1850年第57期《亚洲杂志》上。由于巴赞是有名的汉学家,对汉语言文字掌握得相当好,译文做到了“信、达、雅”,所以这部书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同样是这部书,1927年在德国柏林出版的西方最早的70回全本译本,名叫《强盗与士兵》。这是由一位语言文字功底差的中国留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另一位根本不懂汉语的人“创作”的,不但不忠实于原著,而且还对原著有很大程度上的曲解。像这样的译著,何谈“信、达、雅”。
漫谈英语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篇3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一个语言文字基本功好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能正确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其准确的发音,恰当的用词,生动的阐释,传神的表情达意,奇异美妙的联想,这些光芒四射的语言艺术魅力,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教学中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上一定是丰满的,在人格上一定是健全的,是将来可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样的老师历史上不乏其人。例如,中西文化的架桥人李赋宁在讲课时给学生带来的那种来自情感的冲击:当他讲到德伯家的苔丝紧紧抓住订婚戒指,生怕被未婚夫遗弃时;当他讲到奥德修斯漂泊十年回到家乡时容颜大改,只有他的老狗认出他时……李赋宁常会声泪俱下。学生在他如此生动的授课中,一点一点地体会着另一种语言的神韵和魅力。这不正说明了,教师不仅是要能把事理讲明,更重要的是要讲好,要用典雅的语言讲出。而这种典雅的语言并非想说就能说出口的,因此,作为老师,就应该有喜欢练笔的兴趣,应该好练笔。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更加典雅的话说出事理,从而感染学生。
反之,一个语言文字基本功差的英语老师,他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果也自然是事倍功半的。
要把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字互译,尤其是文字翻译,应依据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信、达、雅。信是第一要义,译文不能离原文太远。光信不达,译文没有读懂也不行。至于雅那就全看译者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了。例如《水浒传》,在西欧国家最早翻译这部名著的是法国汉学家马赞,他用的题目是《水浒传摘译》,当时发表在巴黎1850年第57期《亚洲杂志》上。由于巴赞是有名的汉学家,对汉语言文字掌握得相当好,译文做到了“信、达、雅”,所以这部书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同样是这部书,1927年在德国柏林出版的西方最早的70回全本译本,名叫《强盗与士兵》。这是由一位语言文字功底差的中国留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另一位根本不懂汉语的人“创作”的,不但不忠实于原著,而且还对原著有很大程度上的曲解。像这样的译著,何谈“信、达、雅”。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授译文时要做到“信、达、雅”,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否则将无从谈起。纵观中外翻译大家,如果他们不具备语言文字基本功,乃至更深一层,何谈各国经典、名著的互译,就更谈不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了。由此可见,对一个教师来说,语言文字基本功比什么都重要。基本功不好,教不好英语,尤其是高年级英语。更不可能培养出高端英语人才。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为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榜样,确立自己的威信。基本功不扎实的教师是很难得到学生的尊重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鸡西市第一中学
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 篇4
(一)党政机关
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或公共场合的正式活动中,必须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应当带头使用普通话。36~50岁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35岁及以下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对普通话不达标的公务员要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训。2009年起,党政机关新录用的公务员普通话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党政机关公文、会议、社会活动、标牌、证书等公务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二)学校
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教师普通话水平均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汉语语音教师达到一级乙等水平。对在职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逐步使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并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将普通话达标列入业务考核内容和录用教师资格要求。校园环境用字、教材(含讲义、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公务用字应符合国家通用文字标准。进一步开展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活动,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纳入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一项内容。
(三)新闻媒体
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讲解员等以普通话为职业语言的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并做到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电视台从事电视制作、编辑、影视中文字幕操作人员等从业人员熟悉有关汉字的规范标准并正确使用,做到持证上岗。汉语出版物的用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逐步实行编辑、记者、校对人员、广告人员和影视中文字幕操作人员持汉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上岗制度。
(四)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
语言文字基本功论文 篇5
在校园内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成绩如何,不仅代表着我校师生的风貌,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了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提出并试行以下基本要求:
1.工作时间进入校园的每位教职工和学生都应该讲普通话;
2.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规范汉字;
3.在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汉语时坚持讲普通话;
4.为了落实以上具体措施,学校专门成立康杰中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5.学校教职工对工作组人员用语用字情况有监督的权利。6.在实施过程中未尽事宜或争议,由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组成员集体议定。
7.本办法与学校文件精神不一致时,按照学校文件精神办理。
二00四年九月 康杰中学师生用语用字情况的阶段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据《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考评标准》,结合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在师生规范用语用字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认真求实的落实,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我校历来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一致认为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此,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中,将普及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的要求,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并认真组织各项活动,使之落实到位。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康杰中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直接负责创建工作,副校长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由教研处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有关语言文字全面工作,教辅处主任、语文组长、政教处副主任为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由学校各处室成员组成,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整个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做到了有组织,有方案,有规划,有措施。
2、为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推广、使用工作,我校先后在校园内设置了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营造了在学校内“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
3、定目标,提要求,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实际,做了以下几点:
(1)、普通话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均要使用普通话,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考核指标。
(2)、普通话成为我校的工作语言,学校集体活动、会议、公务、接待等均使用普通话。
(3)、普通话成为我校的生活语言,在校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来均使用普通话。
(4)、学校所有教师必须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从事语文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他非教学人员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5)、学校校报、橱窗、墙报、校训、班训、标语牌匾、以及校园主页、校内通知、布告栏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6)、学校公文、教师教案、课件、板书、试卷、批语、评语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学生作业必须用规范汉字。
(7)、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与教职工的业务考核也结合了起来。
(8)、把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程度作为学生个人评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作为班级评“校园文明号”、“红旗团支部”的重要条件。
二、全面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为了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⑴、在校园内设置了永久性提示标牌,淡雅的色彩,温馨的提示,让老师同学沐浴在浓浓的文明规范氛围中。
⑵、利用板报、墙报、橱窗、专栏、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介,大力开展了宣传工作,促使广大师生讲普通话,说文明语,写规范字
2、强化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水平是创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普及普通话的关键。学校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精神,教研处把教师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教学能力的培训纳入了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3、开展系列活动,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⑴、我校常年坚持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手抄报、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增强师生使用普通话的意识,提升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如每年元旦,我们都要组织师生举办书法展览,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手抄报比赛;每年都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每月至少举办1次辩论赛;不定期开展教师说课、讲课比赛等,学校升旗仪式和大会小会都要求师生讲普通话,并做了相关的专题要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用字管理,促进语言文字在校园内规范使用
母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学校用字规范化,也是学校本身的门面,关系到学校形象和教育形象,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学校用字的管理,特别要求做到:
1、凡是悬挂、张贴或以其它形式展示的标语、指示语、警示语、启示、通知等一律使用正楷体或行书体,做到字体规范,无错别字、异体字、繁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
2、教师的教案、考试的试卷、学校办的报刊、教师讲课的板书、作业批语、学生的作业、练习等必须做到字体规范,书写正确。
3、组织学生注意通过社会调查、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分辨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学校宣传栏和班级黑板报每学期开辟一期“语言文字”专栏,对常见错别字,不规范的用字集中曝光。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竞赛,如开展的学生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写一手漂亮钢笔字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即增强了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又提高了鉴别、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
目前,我校已做到将普通话作为教学、会议、各类活动、对外接待和联系工作、校园广播、师生交流、交际的语言,学校形成了文明、健康、优良的用语环境,基本实现了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用语”、“生活用语”的目标。
由于老师的表率作用,再加上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学生的普通话意识也大有增强,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大声说普通话,就连在办公室、操场,或者校外见到老师、同学时都能主动用普通话进行打招呼和交流。更多的学生将这种良好的意识带到社会、家庭,在社会和家庭中坚持说普通话,在社会上、家庭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00六年十一月
康杰中学关于社会规范使用汉字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耳朵听,还是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而现 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学校开展了社会使用汉语言文字情况的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别字、繁体字、同音字等等。现归类如下:
(1)写别字。这占的比例最多。我曾经在看电视时,听到里面的人把“高楼大厦”错读成“高楼大夏”,真让人哭笑不得。再有,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本身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有不少害处。一家裁缝店招牌上醒目的写着“李氏载缝”四个红色大字。“载”和“裁”店主怎么分不清呢?这真是一个大笑话,哎!
(2)写繁体字。“赵国”写成了繁体字“趙国”;街道边的“石頭记、玲瓏广告部”等一系列的公司、商店名都用上繁体字。
一家小饭馆便把“酒”写成“氿”,给他人带来了许多不便,还把“带鱼”写成 “代鱼”,只是为了探讨方便就索性写成别字。(3)写同音字。我们在写作和默写时经常会犯“音同字不同”的错误。有人竟把年年都讲的“欢度国庆”写成“欢渡国庆”。我倒是真想问问他国庆是条河吗?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在写作时把“的”、“地”、“得”,混淆过,原因就是它们的发音是一样的。还有“近”和“进”。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一个词或字呢?
四、调查后记
汉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热爱汉字。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语言汉字都无法正确使用,我们如何学习其他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文字环境,正确使用汉字,更要杜绝公共场所的错别字。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加大宣传,提倡全社会都来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语言文字。在现实生活中,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企业取“洋名”和“洋字号”、网络语言满天飞┅┅出版物、广告、包装、商店招牌、公共设施甚至一些影视剧中,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些随意,时有错误出现,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了混乱。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利用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对街头巷尾一些不正确使用汉字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活动,人们明白了汉字规范使用的重要性,从而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一些包装、商店招牌、公共设施等上面的错字、别字都进行了修改。增强了我们更应当把自己的母语发扬光大,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
幼儿语言教案的基本格式 篇6
一、教学目标(活动目标)
(一般从发音、字词、朗诵、常识或知识、德育、拓展活动等方面确定)
二、教学重点:以幼儿语言发展为主
三、教学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指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环节)
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演示法等)
五、教学准备
(一般包括与教材内容配套的课件、实物、图片、音乐、视频材料、奖品及各种活动用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般包括:
1、导入部分(一般通过提问、谈话、出示课件或实物图片、场景等方式,要灵活运用,出奇制胜。)
2、完整朗诵或讲述部分(教师要声情并茂、速度缓慢地朗诵,如果教师自身水平有限,也可以采用录音)
3、讲解诗歌(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幼儿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此部分要注意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4、教幼儿朗诵或讲述,注意完成教学重点。
5、采用各种练习方式让幼儿朗诵(或讲述)并记熟儿歌(故事)。
6、(建议:带领幼儿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游戏、表演、手工制作或其他拓展活动。)
七、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教学效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2、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进行德育教育。
3、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或自由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篇7
我认为, 一个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1. 严谨。
是指教学语言从整体上看要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数学教学中, 个别教师不经意间常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 漏了一个“以”字, 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 有人认为自然数既然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那么“奇数或偶数的个数当然都比自然数的个数少”, “奇数和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一半”。其实, 这两句话都违反了科学性, 因而都是错误的。再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说“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缺少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一重要的前提, 就违反了逻辑规则中的“充足理由律”。数学语言的严谨不仅是指少量的词句、个别的片断、局部的亮点, 而且还表现出一种整体的严谨美感。特别要指出, 这种风格, 注重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驾驭、调控语言, 井然有序, 环环相扣, 前后呼应, 巧妙衔接, 构成有机的整体。这一种风格对教学语境的适应比较严格, 往往达到高度切合的境界, 各语言环节的衔接紧密而自然, 浑然一体。
2. 舒展。
是指教学语言整体上具有舒缓、柔和、开放的美感特征。这种风格, 就像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又像潺潺小溪, 曲折延伸向远方;还像一幅逐渐展开的山水画卷, 无限风光尽在过程中。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 特别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调动他们的智力、情感并积极参与。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一般都能高度重视语言的严谨, 但往往由于忽视或语言表达功力不够, 导致课堂语言呆板、生硬。
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新课的精彩导入: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话一点不假!这次钱老师到桂林来, 亲眼目睹了桂林的山、水, 我看比文人描写得还美!看, 我一到桂林就迫不及待地在象鼻山照了张相。 (出示自己前天在象鼻山的照片)
师: (在大屏幕上播放六幅桂林山水图片, 边播边有感情地描述) 看, 桂林的山加上桂林的水, 再加上水中那静静的倒影, 简直就是大自然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学生欣赏的同时被老师有感情地描述所吸引, 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师:桂林的美景激发了钱老师的创作欲望, 老师创作了3幅画。 (出示第一幅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画) 你们看老师画得怎样?
生 (异口同声) :很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夸奖!既然今天是数学课, 老师就提个数学问题。你们大胆估计一下, 这幅图的面积可能是多少?
生:……
师:到底是多少平方分米呢? (教师把这幅画的背面展示给学生, 画的背面有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方格) 你们数一数, 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
生:6平方分米。
(教师接着出示面积是12和20平方分米的画, 让学生估计面积。教学过程同上)
师:同学们看, 刚才3幅画的面积, 有的大有的小, 凭经验, 你大胆猜测一下, 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生:……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舒展的语言要求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委婉;句式长短参差, 节奏轻松、自由;语言富有启发性, 疑问句成串, 构成问题链索, 形成思考台阶, 诱发丰富想象。钱老师的语言举重若轻, 热情鼓励, 委婉相商, 给人一种舒展的美感, 孩子们在情不自禁中一步步走向教师教学情境之中。
3. 灵动。
是指教学语言表现出灵活、机智、能动的美感。教学语境是错综复杂的, 对语言表达有严格的限制。课堂上的突发、偶发事件是很多的, 常常出乎教师意料。在这些场合下, 优秀教师能够审时度势, 随机应变, 巧妙疏导, 这些场合中的语言特别能够表现出灵动之美。这种风格, 用词造句不一定特别奇, 讲究的是语言的合“人”性、合“情”性、合“境”性, 由此展现出独特的、新颖的思路, 显示出教师的机智聪慧, 能动的驾驭能力, 精湛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教学语境完美融合。来看一个例子:
如在一节《平均分》的教学中, 教师不告诉分的份数, 要求学生讨论如何平均分。在学生提出可以平均分成10份、5份、2份后, 突然一位一年级学生提出了10颗糖果可以平均分成3份, 这是老师始料不及的。教师若以课后讨论之类的话打发了事, 显然是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位教师先是一怔, 然后不慌不忙地说:“好大的口气!把练习纸拿上来, 说说你的想法。”先是让这位同学上前阐述自己的想法, 然后又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激烈争论时, 教师有意装糊涂, 顺势引导, 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最后, 教师适当总结点播:“你们不简单, 不但能把10颗糖果平均分成10份、2份、5份, 而且创造性的平均分成3份, 不过最后一颗分的时候要这样分 (师做示范) , 即等分。至于结果是3颗多多少, 它是一个分数, 有待我们今后去探究。”
4. 含蓄。
教学中的幽默艺术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 是庄与谐、教与乐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教学幽默艺术所激发的笑里, 有诗意的酿造, 有哲理的思考, 如一枚味道醇厚的橄榄, 启发人们咀嚼、回味个中的滋味和魅力。其表达的“曲径通幽”和意境的“别有洞天”, 都使教学幽默艺术带有蕴藉隽永的含蓄美。
一个数学教师如何做到上述方面语言要求呢?
首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水平正确定位, 明确属于哪一个层次, 找出薄弱环节, 认清努力方向。其次, 要认真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 如阅读积累、掌握语法修辞知识等等。但对教师来说, 尤为重要的是学习活的语言, 向优秀教师学习, 多听示范课, 多看教学实例, 不但欣赏他们怎样表达, 而且更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这样表达。说具体一点, 就是要结合语言表达的相关教学语境来理解, 从中摸索出普遍的规律, 作为借鉴, 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理论的学习不能代替实践的努力, 教学语言应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获得。
提高英语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基本功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言表达 基本功
一、语用学有关知识
1.语用学的概念。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是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它研究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运用和理解,并找出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原则和方法。这里,“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是指说话人针对不同的语境把自己的意图选用恰当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是指听话人依据说话人已经说出来的话语的字面意义和特定语境推导出说话人话语的真实意义。言语交际是双向的,语用学强调听话人的准确理解,因为只有听话人理解了说话人所说话语的准确意义,才可能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2.语用学含义及应用。语用学对意义的研究不同于语义学对意义的研究。语义学研究的意义是句子和词语本身的意义,不受语境环境的影响。而语用学研究言语使用上的话语意义,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确定话语的准确意义,因而语用学非常强调语境。语境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它作为一个综合、整体的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的,语言交际离不开进行这一活动的主体——人,离不开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目的、场合等情景因素,也离不开具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言语交际中,要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所传递的信息,仅靠言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据当时的语境推导出言语形式的“言外之意”。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对人们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理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一句话“Is this your pencil?”, 它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如果把这句话放入具体的语境,它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了。
语境(1)如果是在课堂上,老师指着掉在地上的铅笔说:“Is this your pencil?”,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把它丢弃”。
语境(2)如果是在家里,妈妈指着掉在地上的铅笔对孩子说:“Is this your pencil?”,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捡起来”。
语境(3)如果是在火车上,一个人对坐在对面另一个陌生人说:“Is this your pencil?”,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可以使用一下你的铅笔吗?”。
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就要听懂说话人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要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到底是在直言不讳还是话中有话。所有这些,都是在语境中语言具体运用的结果。
二、英语教学中语用学知识的应用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为什么老师的话,学生不受听;父母的话,儿女常反抗?我觉得我们还是缺乏语用学知识,说话不讲究方式,缺乏艺术性,尤其是我们教师从事的是语言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它不但要求我们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我们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言可承领,我们说话的动机,是要让学生乐意接纳领受。如果我们缺乏语用学知识,讲话不讲究说话方式,即使我们的说话内容多么正确,我们的思想多么高尚,学生也不会领情,甚至很可能产生敌对情绪,达不到我们与学生的交流目的,更不用说提高教学质量了。
如何才能让别人乐于接受我们的言论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语用学知识,讲话时要讲究方法策略,提高我们说话的艺术性,既要适时适地,简洁透彻而明白清楚,又要让学生心生欢喜,心甘情愿地接受,让学生在幸福快乐中学习知识,不用说,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会大大提高。所以,如果我们把一些语用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去,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看看这个例子,Tom 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但是他的书法不太好,Smith 是他的老师,语用学知识掌握的很好,说话很讲究方式。一天,在课堂上Tom问Smith:
“This is my handwriting. How do you like it?” ( 这是我的书法,你觉得怎么样?)
Smith回答说:“ Sorry Tom, I dont have an eye for beauty, Im afraid. However you can have beautiful handwriting if you work harder”(对不起,汤姆,我怕我没有审美眼光。不过,如果你再努力一点的话,你就会写一手漂亮的字。)
因此,语用学知识是我们提高语言技巧基本功的理论依据,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一下。
三、结语
语用学知识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作为老师,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我们有必要学习点语用学知识,提高我们的语言修养,提高我们的说话艺术,增强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2007.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2001.
如何有效学习html基本语言 篇9
如今的web应用程序和浏览器都可以通过一些扩展软件来丰富自己的功能。 由于一些现有的软件,例如Firefox、WordPress越来越受到开发人员的关注,插件的开发也日益流行,人们都在说“But if only it could do THIS…”
只要你掌握了HTML,JavaScript和CSS,你就可以在任何的浏览器里开发你想要的很多东西。 Bookmarklets,Greasemonkeyuser scripts, 和Stylishuser styles这些软件都是用的更普通页面一样的语言写成的, 这几个东西都值得你去研究一些。
更高级的浏览器扩展程序,例如Firefox的扩展,它们可以帮助你很多。 开发Firefox的扩展.
举个例子,需要你精通JavaScript和XML(一种标记语言,类似HTML,但具有更严格的格式)。 早在我就写下来how to build a Firefox extension, 这是我在笨手笨脚的研究网上的一些学习资料后获得的成果。
幼儿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标准 篇10
幼儿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标准教师语言作为一种职业语言,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规范,符合一定的标准。对幼儿教师来说,其语言既要符合对所有教师的一般语言要求,又要有反映幼儿教育特殊规律的特殊语言要求。
一、教师语言的一般标准
对所有教师来说,规范性、逻辑性、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激励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是最基本的语言行为规范。
1.规范性和逻辑性
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符合国家的要求,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语言的规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要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在语音方面,教师要使用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使用方言,不念错字。避免出现将‚快进教室(shi)来‛念成‚快进教寺(si)来‛,将‚你要香蕉吗?‛说成‚阿要香蕉啊‛(南京方言)。在词汇方面,不使用方言词,不生造词汇,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稳定的‚新词‛,如不说‚这个地掌儿‛(这个地方)‚看清亮‛(看清楚)等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尽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等新词。在语法方面,力求避免搭配不当、语句不通等不规范现象。在修辞方面,避免用词不当、前后矛盾的话。总之,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当能够顺畅、准确地使用普通话。教师经常读错字音、说话语病较多、口头禅泛滥,天长日久,就会对幼儿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谓语言的逻辑性,指的是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虽然幼儿的逻辑思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他们理解和掌握的许多概念基本上是一种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逻辑和事物的科学规律。相反,教师在使用语言时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表述的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一次小班的活动中,教师发现一个小朋友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纸棒放到嘴边说话,便对其他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金一冰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现在我想请你们每一个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幼儿玩了一会儿后,教师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幼儿纷纷抢着回答……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来,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传声筒。‛
教师在这里给‚传声筒‛下的定义虽然不是一个特别严密的科学定义,但显然符合幼儿的生活逻辑,是可以为幼儿所接受的,教师使用的‚传声筒‛是一个日常概念。对传声筒日常概念的使用和解释,为幼儿以后学习其科学概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指的是,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习材料或学习环境、不同水平或年龄的儿童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应当因材施教。教师在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特点的幼儿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师的语言有的放矢,取得实效。例如:子路和冉有向孔子提出了同一问题:‚闻斯行诸?‛(听到了觉得应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对这两个学生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回答,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有遇事常常退缩不前,所以激励他;子路好胜心强,所以阻止他。)这是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性格特点运用语言的范例。
幼儿教师的语言需要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因时间变化而异等,这是针对性标准所要求的。
教师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能够诱发儿童思考并让他有所领悟。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是调动幼儿学习和思考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是‚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幼儿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支架式教学‛,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和其他指导行为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启发儿童的‚学‛,支持儿童不断建构自己的心灵世界。请看下面的例子。
几个男孩在搭建高速公路。教师开着车停下来问:‚我的车在哪里交费?‛‚对不起,还没建好呢,请过一会儿再来!……
教师注意到他们只搭了两条同向通行的车道,于是又问:‚回来时我从哪里走?‛孩子们一看不对劲儿。‚哎呀!对面来的车要是也从这儿过,不是要撞上了吗!赶快在旁边搭条反向的车道吧!‛可是,建筑区已经没有地方了。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教师在旁边出了一个主意:‚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一查啊!‛一句话提醒了他们。一位小朋友从一幅公路图片上受到启发:‚我们可以像搭立交桥似的,搭一个立体双层公路收费站!‛在上例中,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就通过提出‚我的车在哪里交费?‛‚回来时我从哪里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冲突的任务,引导幼儿意识到问题之所在;再通过提醒和点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有效地启发幼儿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搭一个立体双层公路收费站。
有针对性的提问、机智的点拨和诱发幼儿联想的讲述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启发和诱导幼儿积极主动、大胆地探索外部世界,建构自己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方式。3.情感性和激励性
情感性就是教师的语言应当充满情感的色彩。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递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与幼儿之间的接触,交流情感,使幼儿通过与教师、环境中的其他对象之间的互动,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教师富有情感性的语言能够拨动幼儿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语言的情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语言将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这些情感,从而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满足。例如:教师在讲故事时,优秀的教师能够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完全融人自己饱含深情的讲述之中,将其中的情节和情感的变化传达给幼儿,使他们随着故事的主人公一起,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闷闷不乐,一会儿放声大笑,一会儿嚎啕大哭……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幼儿交流中,语言中直接体现出情感的色彩,以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爱等态度。教师对幼儿正确的回答、富于创造性的举动,用热情洋溢的话语加以肯定和赞赏,将会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激情。
教师语言中传情达意的手段是极其丰富的,语音的轻重、语调的升降、语气的强弱等变化都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音量和速度、不同的重音和停顿、不同的语调和语气说出来,都会表达不同的含义,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实际运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教育目的。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激励性指的是,通过肯定、赞许、表扬和鼓动等方式激发、鼓励儿童不断进取的特性。幼儿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大,教师应当注意了解幼儿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发现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并以语言加以肯定和赞扬,激发和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幼儿的自信心就是在不断激励、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语言的激励作用,在幼儿遇到困难或信心不足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帮助幼儿,使他们增强学习的决心和信心。4.形象性和趣味性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教育影响,特别是对观念的感知和理解,更需要借助于形象。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观形象,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各种抽象事物、词语、概念等。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能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师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优秀的教师非常重视语言的趣味性。他们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或借助谜语、儿歌、故事、游戏,或变异的语言形式和手段,或利用教具、动作、表情等辅助手段,使活动充满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语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面部表情丰富,能以眼神吸引幼儿,以手势助说话,使活动像蜜一样‚黏‛住幼儿的心。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让中班的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微笑》,给他们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幼儿很兴奋,随着音乐,扮演起了各种小动物。一会儿,有些幼儿就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好像是在游戏活动中一样,其中一个扮演小蚂蚁的小朋友在一旁玩起了其他的东西。教师看到了,她大声地对其他小朋友说:‚小伙伴们,小蚂蚁迷路了,哪个小动物愿意做好事帮他找回自己的同伴们,把微笑留给他?‛其他小朋友听了,都纷纷过去帮他找到自己的同伴,并使他重新进入了角色中。
二、幼儿教师语言的特殊要求
教师语言针对性的一个要求是针对不同年龄的教育对象应当使用不同的语言。由于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尚不成熟,特别是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幼儿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除了需要符合以上一般要求外,还应当满足以下标准。1.生活化和文学化
语言的生活化,是指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当较多使用常用的非概念化的日常生活交际语言。语言的生活化是由幼儿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所决定的。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既包括认识周围世界和发展心智的认知经验和方法,也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态度和能力,这些内容都与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与人交往、在生活中学会做人,脱离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和幼儿生活实际的抽象概念和语言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虽然幼儿教师可以偶尔使用一些书面语形式的词语和专门化的科技语言,但这些语言也必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例如:教师要求幼儿给桌上的不同形状的插塑分类时,使用‚下面请小朋友送三角形的插塑回家(画有三角形的小篮子),送正方形的插塑回家‛远比使用‚下面请小朋友按形状给这些插塑分类‛效果好。‚送……回家‛是幼儿经常可以听到的生活语言,而‚形状‛‚分类‛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且日常交际中,幼儿很少接触到,所以幼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恰当使用文学语言是对幼儿教师的另一要求。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教师语言的文学化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当注意恰当利用故事、儿歌等,以调节幼儿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融洽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例如:大班教师组织幼儿《认识萤火虫》活动是这样开始的: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小白兔去采蘑菇,在回来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来。
几只萤火虫飞过来了,对小白兔说:‚别着急,我们来帮助你。‛ 说着,他们把身后的小灯点得更亮了,很快地帮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想一想,萤火虫身后那个发光的东西,真的是灯吗?它为什么会发光呢?好,今天啊,我们一起来认识萤火虫。
教师运用这个故事作为开场白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身后有小亮点‛的萤火虫身上,也愿意积极思考,想弄清楚‚那个发光的东西‛是不是‚灯‛。
幼儿教师语言的文学化要求还表现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当合理地运用幼儿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角色语言,使幼儿置身于他们熟悉的文学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充满想象的气氛中生活和学习。例如:幼儿学过故事《一只鸟和三个孩子》后,教师有时可以使用‚红花,红花,多美呀!红花,红花,送给谁?/红花,红花,送给回答问题最多的人……‛。再例如:教师让幼儿戴上动物头饰,使用‚现在‘小狗’已经找到了好朋友‘骨头’,其他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要比‚请小朋友找出动物和他们吃的食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更具有童趣,更能为幼儿所接受。2.结构简化和情境性
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等是幼儿教师使用语言时必须遵循的另一个标准。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其语言中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应当有所调整:句子不宜过长,复合句和并列句不宜过多,较多地使用一些功能词,语法和语义关系也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结构简化并不意味着越简短越好,必要时,教师通过话语重复,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想要表达的意思、让儿童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让双方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交谈,以达到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等目的。例如:‚金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玄武湖公园去划船。想不想去呀?(幼儿:想)我们来到湖边,你们看有这么多小船。请每一个小朋友找一只小船,坐在小船上。我们坐在小船上。金老师最喜欢划小船了。每次划船的时候啊,我还会坐在小船上唱歌呢。听听我唱的是什么?‛金老师在这段话中,多次重复使用了‚小船‛,看似有点罗嗦,但小班幼儿理解起来不会感到困难,同时也使幼儿明白,这个活动是围绕‚小船‛来进行的。
幼儿教师语言的情境性强调,教师的话语内容应当与当时的活动或者事件相联,与交谈的情景匹配,遵循随时随地的原则,也需要一定的体态语的辅助。教师在说话时运用微笑、点头、挥手、凝视等面部表情等视觉交流有利于表达赞许、欣赏、肯定、责备、暗示、批评等情感。例如:教师在解释游戏规则的同时,进行动作示范,远比只进行言语阐述的效果好。
语言文字基本功论文 篇11
一、“两种能力”看计算教学
1.训练口算能力是基础。在低年级时,熟背表内乘除法、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在中年级时,熟记得数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常见或易错的乘法,如45×2、24×5、25×4、125×8等;在高年级时,熟记常见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如=0.375=37.5%等。口算能力的提高,会为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算理表达能力是关键。不仅在新授计算时要让学生清晰表达算理,而且在计算出错时更要让学生“说”。例如,六年级的一道口算题×4÷×4,有的同学的结果为1(正确结果为16)。这时老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得数为1的情况,学生自然就会“说”出错误根源:运算顺序搞错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在计算算理方面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二、“三个指导”看概念教学
准确、精炼、严谨是数学概念的特点。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指导,时刻规范学生的数学概念语言。
1.表达准确性指导。准确是数学语言的首要特点。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概念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在多位数的读写时,有学生将“9320.0045”读成“九千三百二十点零四五”时,教者应严肃指出小数部分的“0”不能进行“省读”。
2.表达简洁性指导。数学语言的简练与语文生动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教者应告诉学生,大部分时候数学概念加上与去掉修饰语,不会影响蕴含的数学信息。
3.表达严谨性指导。“逻辑性强”是数学的学科特点,数学概念的语言表达也应体现严谨的特点。例如,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有学生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教者就要适时加以分析,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梯形属于四边形,如果两组对边平行了,就会变成平行四边形。坚持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概念语言的严谨性。
三、“三个途径”抓策略教学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教学中,小组讨论是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式。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听言”的机会。但是,小组讨论要避免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表演秀,此时,学困生沦为局外人,更容易造成口头表达能力的两极分化。因此,教者要精心搭配小组成员,让那些“羞于开口”的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2.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存在着人数多发言机会少的弊端,所以还得多采用另一种让学生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同桌交流。这种方式适用于新授课,学困生与优生面对面叙述,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激活思维,可以发展语言,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3.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后,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全班性的集体交流,增加学生说话、听话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完善。在全班交流时,可由某个小组先发言,其它组倾听、评价、辨析、补充,最后师生形成共识。这样的形式会促进学生的非正式书面语向科学的书面语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外在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着学生内心的思维过程,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的话语,创设学生表达的机会,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的目的。
C语言基本概念教学方法探讨 篇12
C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利用概念和术语等基础知识, 使学生掌握利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 对于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初学者来说, 理解C语言中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目前, 通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课堂练习、小测试等手段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的基本概念[1,2,3]。但此方法由于习题的批改需要花费时间, 使得批改的结果不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随着结果反馈时间拖延,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随之下降, 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习题的对错失去兴趣[4,5]。
为解决此类问题, 本课题组提出了利用C语言概念学习系统使学生掌握C语言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本学习系统能够自动评分, 实时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且此系统具备自动出题的功能, 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授课进度提取出适应实际情况的题目, 加深对C语言概念的理解。
本文介绍了C语言概念学习系统的开发原理, 同时, 将此系统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教学成果的调查, 验证了基于学习系统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2 基本概念学习系统
2.1 系统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 教师在本系统中可以手动输入样本程序, 也可以通过加载已有样本程序, 完成系统样本加载工作。系统分析已加载的样本程序, 提取程序中的基本概念, 将其作为选择项, 提供给教师选择测试考点。学生则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习系统分析学生提交的试卷, 实时将自动评判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 本系统可将学生的试卷保存至数据库, 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测试情况。
2.2教师使用界面
本系统的教师使用界面如图2所示, 在教师使用界面中, 教师可以通过点击打开按键打开已有的样本C语言源文件, 也可以通过将文件拖防止教师使用界面打开源文件。学习系统通过解析打开的源文件, 在源文件中出现的C语言基本概念提取出来, 并在教师使用界面中显示出来供教师选择测试考点。
2.3学生答题界面
学生通过输入学号和密码登录到学生的答题界面, 如图3所示, 在学生界面底部有可供选择的基本概念, 学生可将底部的基本概念拖放到源代码中的相应位置上, 从而完成答题。此时, 学生只能将教师所选的基本概念拖放到源代码位置, 其他教师未选择的概念, 不会对学生的拖放动作产生响应。学生将概念拖放后, 点击提交即可将答题结果存储于服务器, 同时测试的结果实时的返回给学生, 可使学生立刻了解自己的概念掌握情况。
3 概念学习系统的导入
为评价概念学习系统的有效性, 本课题组于2014年第二学期将此学习系统导入到教学课程中。此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 教师首先准备程序样本并利用概念学习系统给学生出题。学生则按照提示的网络链接地址访问学习系统, 并按照提示进行答题。如图2所示, 教师提交了图中所示的源程序, 并选择了变量、数据类型、形式参数、表达式、函数定义及子函数作为测试的考点让学生解答。测试的结果如表1所示, 学生对变量的理解相对深刻, 答题正确率为82%。相反对形式参数的理解最差, 正确率为61%。
4 结论
本文阐述了面向编程初学者的概念学习系统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 本系统可以对学生提交的试卷进行实时评分, 并将评分结果反馈给学生。为评价本学习系统的有效性, 课题组将此系统引入了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该系统使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情况, 学生也可以实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根据课后对学生的调查, 学生普遍反映该系统易用性强, 便于对C语言中基本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晓光.C语言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解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29:6583-6584+6586.
[2]雍全明.C语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新余高专学报, 2005, 02:96-98.
[3]陈亮.C语言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5, 03:101-102.
[4]刘志宏, 刘舟荷, 张雯晖, 段需勤, 孔丽.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0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