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研究

2024-10-06

语言文字研究(精选12篇)

语言文字研究 篇1

语言文字阅读策略是以明确自觉为教育目的的特殊的语文活动。其体现在:学生和老师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双重的突破, 学生得到本身的成长, 即精神上的;老师也能在授课中提高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上, 教师在尊重学生本身个性的基础上, 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同时, 语文教师也要依据教育新理念, 给学生以课外系统的指导, 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吸取尽可能丰富的言语材料, 尽最大努力开拓学生的精神自由空间。具体而言, 高中语言文字阅读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语言文字自主阅读策略——游刃有余

语言文字自主阅读策略是指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带着课下收集的资料以及课堂外所遇到的没有解决的疑虑”在课堂上寻找解决的情境, 带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 定能提高语文素养。这种策略大胆地改革了传统中的阅读教学过程, 因此也向现代阅读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主要传授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语言文字自主积累策略——水涨船高

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积累就是不断收集, 积累零琼碎玉, 一天一天, 一月一月, 一年一年, 然后为我所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强调语言文字自主积累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积累日常知识的积极性, 养成汇集知识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多读良书, 积累语言、文学、思想等素材, 加强自主分析理解能力, 可以从奇闻趣事、典故寓言、生活谚语等方面积累, 生活中的所想所感所思也可以记录下来。一部电影, 一篇小说,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都是资源, 要随时积累, 日久天长, 学生的知识面会逐渐得到拓展, 写作水平也能逐渐提高。

语言文字自主积累策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积极自主摘抄学习资料、预习课本、记下课前疑问迷惑的良好习惯。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详细认真地记录老师讲解的知识、方法, 整理成有用的笔记, 等课后细细咀嚼, 体悟理解, 逐步提高。同时, 对有些易错的知识点也可收集辨正, 集成一本“易错集”, 课余时看、读、记、思, “活血化淤”。这样持之以恒地不断积淀, 学生的知识仓库逐渐充实, 语文素质及能力便能随着积累而“水涨船高”。

三、语言文字自主质疑策略——疑出真知

俗话说“尽信书, 不如无书”, 即便是名家大作, 也并不见得是天衣无缝、字字珠玑, 文中也难免会出现些瑕疵。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以往的结论和观点在当前的背景下不一定都适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疑点能力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个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所学教材, 善于发现问题, 找出疑点, 培养学生发现疑点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也就是说, 在写作中要多思考, 多寻找新的方法和出路。

语言文字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是不是”“对不对”的思考, 帮助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 不断创新, 从一个问题多个解法、多个问题一种解法、逆向求答案等思维方式去培养, 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这句名言, 虽有一定道理, 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近墨者”不但“不黑”, 反而影响“墨者”, 促使其改变“颜色”的事实。因此, 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总之, 自主质疑策略的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创性的思想能力和“不唯书”的精神, 有利于学生获得真知灼见。

四、语言文字自主写作策略——学以致用

巴金说:“书读多了, 读熟了, 也就能慢慢体会出它们的好处, 也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 熟能生巧。为了活跃学生思维, 作为教师, 应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 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引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此外,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要求撰写课本剧, 展开联想, 写出独到的见解, 或者独辟蹊径给教材课文续写“尾巴”。如学习《项链》一文后, 适时让学生续写或改写课文结局, 如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 玛蒂尔德会有什么表现?假如项链没有丢掉, 或者丢掉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 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再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 让学生比较、概括烛之武、触龙、邹忌的“说的艺术”……总之,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让读和写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并且能学以致用, 倾诉自己的真实心声,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 只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坚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自主学习能力出发, 尽量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充分运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即自主阅读策略、自主积累策略、自主质疑策略、自主写作策略) , 把学习的权利尽可能地还给学生, 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提高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主动参与学习, 积极思考, 大胆创新, 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言文字研究 篇2

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期刊之一,是反映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语言文字应用>891篇样本的统计分析,来说明我国应用语言学自学科独立以来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

作 者:刘艳春 LIU Yanchun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刊 名:语言文字应用 PKU CSSCI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年,卷(期):“”(2)分类号:H08关键词:统计分析 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法

语言文字研究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与学生日后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养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小学教师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没有被置于正确位置。

语言是指汉语,文字是指汉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时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以及语文实践能力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其次,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有其独立于语文素养之外的部分,比如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多体现在实践中,而语文素养则侧重于学生的人格、学识、情趣等方面;最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是最易混淆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习得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在课堂上形成的学得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实践活动是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实践能力要依靠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因此,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是相互影响的。

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由识别和获取能力、感知和理解能力、记忆和加工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组成的,具有能力要素使用的不完全性、能力要素使用的非顺序性、能力要素使用的继时性和能力要素由低到高的层级性四大特点。

二、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的听、读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建立在听和读的基础之上的,再通过学生的说、写能力进行实践,进而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最开始是需要听老师读课文、读诗的,接着跟着老师读课文,说和写的能力是建立在听、读基础之上的。所以,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先让学生学会听,初步了解梗概,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体会其中的意境,再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头脑中形成语言文字的表象和图式,这样就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课堂的实践活动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习得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在课堂中学会的学得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以说,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其中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山”这个汉字就可以和实物的山联系在一起讲解,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课文或者谈谈自己的理解。

3.贯穿词语,培养能力

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组织专门的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还要将识字、写字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词语,还可以将词语和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别获取能力、感知理解能力、记忆加工能力

首先,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速读的能力,不仅包括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包括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阅读之前给学生设定问题及阅读时间,以此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别和获取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和理解文章是阅读的重点,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归纳主题、剖析词句等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语言文字之美,带领学生理解、赏析文本,以此加强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只有感知理解了语言文字之后,学生才能更好、更精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最后,记忆和加工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坚强后盾,虽说识别和获取能力、感知和理解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但是只有学生记忆和加工语言文字,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习中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日后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程度。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最易形成学习习惯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阶段,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就显得格外重要。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从听、说、读、写四个基础方面入手,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别获取能力、感知理解能力和记忆加工能力。

参考文献:

胡海蓉.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四个关键词[J].青海教育,2013(Z1).

语言文字研究 篇4

人类在社会的生产活动当中对各种地理实体的称谓叫做地名, 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人类通过社会文明的发展, 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交流增加, 用以区分不同地域的手段。在早期, 人们只能运用图画和图形来标记识别不同的地区, 后来语言文字的出现, 使地名的命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名的使用更加方便、传播更为广泛和迅速。

北京不仅是繁荣的现代化都市, 还拥有灿烂的历史文明, 它的地名称谓也经历了多次的变迁。早在三千年前, 这里就已经建立起一座城市了。在秦汉时期, 由于其地理位置对于中国北方非常重要, 其名称发生了很多的更替, 先后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等等;汉朝末年, 更名为广阳郡;西晋时期, 又被改为燕国;十六国后赵时期, 变为燕郡, 到了金朝, 改名称为中都;元世祖先后改为大兴府、大都路;明初, 朱元璋改为北平府, 后朱棣又改北平为北京, 也称为“行在”, 于是历史上北京被第一次正式称为“北京”。到了近代, 国家饱经战乱, 北京在风雨动荡中经历了“北京”到“北平”再到“北京”的更改, 于1949年重新更名为“北京”,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二、从语言文字研究的角度看实现地名标准化

(一) 用字方面

1. 遵循汉字的发展, 简化用字。

汉字, 不同于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 由于被大范围和长期使用, 是中国法定的通用文字, 具有涵义深邃、形状美观、简单易懂的特色, 而且发音规则、清晰, 实为非常实用的一种文字。但是另一方面, 汉字也具有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等特点, 使用起来非常复杂和精细。例如古代评价祖龙一统天下的业绩有一条标准就是“书同文、车同轨”, 汉字使用的繁杂, 由此可见一斑。随着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和现代的改革开放, 社会各界在很多学者的大力倡导、示范下, 推行简化字、废止异体字、规范字形, 促进了地名标准化工作的日益深入。

2. 生僻字的处理。

地名中的生僻字, 存在范围虽然往往仅存在于某地区若干个地名甚至唯一的地名, 但是影响了各界对这个地名的使用。它们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早已融入当地人民世代传承的血脉, 传承至今。从文化意义上来讲, 它们已经是当地非常珍贵的人文“化石”, 也被广泛视作中华民族的“无形”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例如湖北省宜昌市的猇亭中的“猇”这个字, 在现代汉语当中, 基本很少会用到。类似于这样的汉字, 我们要做的不是想方设法找相近的简单的汉字来替代, 而是努力使它们的使用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 争取一个被广泛接纳的地位。可以把类似于“藁”、“隰”、“鄞”、“歙”、“黟”、“渑”收录到《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新华字典》或者计算机字库当中。

3. 读音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 仅语言就有八十多种, 还有数不胜数的方言, 真可谓“一省一县甚至十里语不同音”。然而在世界交通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早已突破地区乃至国家的界限, 地名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地名的读音标准化成为当务之急, 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地区命名当中, 汉语占大部分, 读音的基本规范是根据称谓的涵义来决定读音。这种方式所引起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四个方面:首先是多音字的读音问题, 如:“重”, 有zhòng、chóng两种读法, 地名“重庆”就应取“chóng”的读音。其次是不同地名相同读音的问题, 如:浙江有个“武‘义’县”, 同时河北有个“武‘邑’县”, 与浙江的同音,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岳‘恒’山”与“南岳‘衡’山”。再次是方言发音引起的问题, 如“堡”这个字在不同的方言当中可以读作bǎo、bǔ、pù, 陕北就发音为bǔ。最后是古今异读的问题, 如山西的“洪洞县”中的“洞”, 现在读dòng, 意为洞穴, 古代念作tóng, 意为水流, 考虑到其文化底蕴, 当地申请读作tóng。

(二) 组词方面

解决地名组词问题, 其难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看似简单的文字, 背后却隐含着很多单凭技术手段难以攻克的壁垒。中国地名的结构, 一般是专名加通名组成的一个个词组。其中专名和通名拆开来看, 一般都是“单词”。如:湖—南、江—西;也有两者皆为词组的地名组合,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 南京—中山陵, 等等。

地名词语的组合也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早期的地名, 常常以单字为主, 如《周礼·夏官·职方氏》中记载:“东南曰扬州”, “正南曰荆州”, “河南曰豫州”, “正东曰青州”, “河东曰兖州”, “正西曰雍州”, “东北曰幽州”, “河内曰冀州”, “正北曰并州”。到了三国时期, 曹操的“魏”、刘备的“蜀”和孙权的“吴”, 都完整清晰地表示了相对应地域所在。后来在很多县级的地名当中, 单字地名还很常见。例如:安徽的寿县、黟县、歙县, 河北的蔚县、赵县、邱县, 等等。现代随着白话文的大力推广和使用, 很多的地区都用词组来命名, 带有鲜明的时代发展印记。例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连云港市、张家港市、马鞍山市, 一·二八纪念路、共和新路等。

(三) 地名的翻译

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多, 各国地名翻译也越来越重要, 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是为了交流和沟通, 本国的语言文字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本国人民的使用, 所以各个国家的地名规范具有浓郁的历史积淀和地方特色。我们在翻译国外的地名的时候, 一定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1979年国家开始执行《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标准, 近年来, 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阿拉伯和葡萄牙语七种语言译音表的基础上, 以“国家标准”发布了《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对外语中地名的翻译成汉字或者翻译成外语, 其基本要求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翻译规范, 让各个翻译部门都遵循这个规则来进行翻译工作;然后要注意译音准确、充分结合当地的习惯风俗和国内的思维方式、使用习惯等。例如:中国长城普遍被简化为“The Grate Wall”, 但规范的译法为“Great Wall, China”———中国长城。

三、实现地名标准化指日可待

语言文字研究 篇5

1.增强母语认同感,唤醒母语使用意识

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所在,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就是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以及语言文字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中国有十三亿人在使用汉语,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的上升,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慢慢的提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语,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汉语运用意识,要处理好汉语与英语的关系,了解我国的文化和祖国的文明,不断增强对汉语的学习与运用。增强汉语在国人心目中的尊严。

2.提升高校教师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网络语言的语言学价值研究 篇6

关键词:语言学 网络语言 语言环境 语文

引言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正悄然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语文生活。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或特别用语,如鼠标、硬件、软件、宽带、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等等。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们在网络交流这种新兴文化中所使用的新的语言,即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本文所要描述的正是后者。作为一种正初露峥嵘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的文字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同时却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不管是让人欢喜还是让人忧,它都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姿态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言工作者的思考。

一、 网络语言是网络传播特殊语境里语言的变异

变异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社会活动领域也是多方面的。由于不同交际环境交际表达的特殊需要,常常会改变通常的说法或具体的词语,就形成语言的功能变体。互联网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电脑空间,担负着联结、传递上亿人的信息和情感的重任。电脑网络搭建的信息世界已经成为人类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从语用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不同于现实语言,它是网络这个特殊语境所导致的语言符号的功能变异。

语境,又称语言环境,指言语交际的现实情境。从广义上讲,语境包括与交际活动有关的一切因素,具体说来,它除了上下文之外,还包括交际对象、交际背景、交际场景、语体风格等等方面的因素。网络语言产生的语境——网络,是迄今为止所有交流方式中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人们可以随时发送和获取信息,表现在语言上则呈现出开放性和随意性。在网络的交流中,语言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虽然语言符号借助媒介实现了对传播距离的超越,但姿势、表情、声音等交际手段的缺失,使人们无法根据这些去猜测对方,使语言呈现出盲目性。并且交际的情境语境——交际对象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一般都没有真实的档案,交际背景也不同于现实交际的条件,使网络语言使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比如,唐突地介入,随意地选择谈话对象。虽然交际中采用的是类似书写的方式,但因急于表达谈话主题,常常会直接切入,少铺垫和描述上网族年龄的低幼化、自我化,又使网络语言充满朝气,幽默,活泼,富于创新,出现许多新的表达方式。

二、网络语言的语言学价值分析

所谓语言价值,就是为作为交际系统的语言提供特定的语言成分,形成特定的结构关系,实现特定的功能。功能的实现是以成分及其关系为前提的。在说明网络语言的价值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能否适应网络表达的需要和能否进入日常语言交际是两个问题,两者都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只不过处于不同层次的交际系统之中。也就是说,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实际上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为网络交际提供了什么,为日常语言交际提供了什么。可是,有不少批评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区别,常常将两者混同了,甚至以为后者应该是网络语言的主要价值,这是不妥当的。网络语言首先要满足网络交际的需要,至于是否向日常语言交际扩散,是否适应日常语言交际,这是第二性的问题。

网络语言变异有其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语言学家Wardhaugh在总结一系列的语言变化研究之后,指出了语言变化的社会动机:语言使用者总想跻身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集团;想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有别于其他集团;想要获得交往者的认同;迫于语言市场的压力。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新科技和现代性的事物,因此是一种有声望的交际形式,自然会吸引许多想要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参与者。此外,网络的参与者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其他参与者具有同一性,或得到他人的认可,也会使用这种变化了的语言。另外,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群体的语言,在网民结构中以青年人为主,即所谓的新一代。“年轻人通常是大多数语言变化的先锋。”因为一般说来年轻人的语言是有活力、生动,而又富于创新,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很快接受这些独特而又新颖的语言符号。这样一群在年龄、学历、收入上均是社会主力的群体在网络交流过程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来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在由众多年轻人参与的网络交流中,自然会产生语言变异。

“版主”被称为“斑竹”,“886”替代了“再见了”……在新造的词中,夹杂着英文、数字或俚语等,这就是在网络空间中大行其道、外人却感到莫名其妙的“网络语言”。当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另类的语言也就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甚至影响到了校园,冲击了语文教学。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语言,能够满足网民交际的需要,它是语言中的活跃部分,是语言多样化的表现。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语法相对稳定,语汇的变化发展较快。可以说,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语汇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社会变革越迅猛,新的事物、现象、观念越多,语汇变化越明显,语汇对文化的反映最直接、最迅速、最广泛。网络是一种文化,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因此网络文化必定在语汇中得到反映,网络语言的存在自有它的合理性,它是社会时代前进发展和语言自身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结语

语言不是静止的,语言在运用中不断产生变化。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存在即有其合理性,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如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会渐渐进入基本词汇,成为语言核心部分中的一员。据有关部门保守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新词语。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时,增收新词条5000多个。有人统计出近20年来最流行的50个词语,诸如托福、跳槽、年薪,它们先前是闻所未闻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没有人文,就没有语文这个工具;舍弃人文,人们就无法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因此,引导学生使用纯洁、健康、规范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网络产业的蓬勃兴起,网络语言成了标新一族。这些目前人们看来还是“非规范的用法”从某种程度说就是语言运用中的变异或创新。变异或创新一经传播开,被公众接受,成为公众语感,就会成为新的规范;公众不接受,没有传播开,自然会逐渐被淘汰。网络语言正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日益真切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以乐观的态度密切关注它的发展,吸收有益的成分,淘汰不良因素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对此应有信心。语

参考文献

[1]陈黎明,林化君.汉语应用语言学[M].北京: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2]汪磊.网络流行语的“非网络化”浅议[J].语文建设,2007(03).

语言文字研究 篇7

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此后《语言文字应用》很快成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期刊之一,记录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的起步与发展,成为见证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如今《语言文字应用》已走过20个年头,对其20年来所发表的文章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基本概貌和发展轨迹,对刊物本身也有积极意义。

《语言文字应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语言文字应用学术刊物,国家级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杂志刊登语言规划、语言文字规范、推广普通话、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还追踪报道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学术报告、书评、笔谈、资料等。本文以20年(1992年第1期~2011年第4期)《语言文字应用》所发表的1413篇文章①为统计样本,从内容分布、作者人数、篇章性质、文章种类、所用方法、资料来源和学术规范七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文以先提供数据再进行分析的方式对相关内容作全景式纵览,这样也许能把20年来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及刊物的发展轨迹看得更加清晰。

二 数据与简要说明

(一)内容分布

自1994年第1期起,《语言文字应用》根据内容将所刊文章进行分栏,形成若干研究板块,本文统计以此为基础,对部分类别做适当调整。如1999年第1期《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原刊归为网页追踪,本文归入语言教学。统计结果见表1。

《语言文字应用》从1992年第1期到2011年第4期,共有文章1413篇,内容涉及30多个领域。尽管所涉领域繁多,但并非平均分配。20年来,计算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话推广、词汇研究、语用研究、汉字研究、语言规范和语言规划等,始终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板块,合计比例高达80%左右,其余20多个研究领域作为临时板块约占20%。这一统计结果与刘艳春(2005、2010)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

(二)作者人数

作者人数包括独著、二人合作、三人或以上和课题组,其中课题组一项包括委员会。本文在统计中以实际参研人数为准。如1992年第1期《“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研制与实践》一文,署名“孙修章”,但文中所述内容是包括作者在内的整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统计中将其归入课题组。有的文章在题目下标注了某某课题组,同时也署上了执笔人姓名,如2011年第1期《关于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调查报告》,署名“普通话审音工作宣传与意见征集研究课题组”,执笔人为“王敏 姚喜双 魏晖”,本文也归入“课题组”。有的文章是一个大课题中的子课题,也以课题组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显示,《语言文字应用》中独著占74.88%,集体合作占25.12%。其中,前十年独著占80.79%,集体合作占19.21%,后十年独著占68.94%,集体合作占31.06%。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正在由“单兵作战”的研究局面向集体攻关研究格局推进。

(三)篇章性质

篇章性质包括偏重理论建构与探讨和偏重解决实际问题两类,前者如《再论汉语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后者如《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统计结果见表3。

《语言文字应用》所刊文章中偏重理论建构与探讨的文章一直占主体,平均比例为68.22%,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仅占31.78%,且有逐渐下滑趋势,前十年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占36.30%,后十年已下滑至27.23%,下滑了约9个百分点。

(四)文章种类

文章种类包括介绍性文章、建设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其中介绍性文章指着重介绍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的进展等。建设性文章指提出自己的发现、观点、理论、方法或如何解决某些问题等。评论性文章指就某些著作、理论、观点或方法等的讨论、评介或商榷等。统计结果见表4。

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建设性文章为主,在1413篇文章中,建设性文章有1149篇,占81.32%。介绍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分别占8.84%和9.84%。从历时发展来看,评论性文章在前后十年中的所占比例比较恒定,而前十年的介绍性文章明显多于后十年。

(五)所用方法

在1413篇文章中包括介绍性文章、书评和研究性论文(包括书评之外的其他争鸣文章),本文所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研究性论文。研究性论文主要有三大类型:经验总结型、理论分析型和实证型。统计结果见表5。

(1)经验总结型。

语言文字应用强调的是应用,实践性很强,将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语言文字应用》中这类文章402篇,占32.68%。

(2)理论分析型。

指作者带有明显的理论意识、理论追求,不满足于具体做法的描述。具体又分为两类:A.理论构建类,如李明洁的《流行语的符号本质及其意指结构》(2011年第4期);B.理论借鉴(或理论应用)类,如张日培的《治理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规划》(2009年第3期)。《语言文字应用》中这两类文章共计420篇,占34.15%。

(3)实证型。

指用调查、实验、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的类型,依靠数据说话是其主要特点,因此一般认为科学性更强。《语言文字应用》中这类文章有408篇,占33.17%。

总体来看,三类文章比例较为均衡,基本各占三分之一,但发展趋势各异:经验总结型呈下降趋势,理论分析型走势恒定,实证型逐年上升。见表5和图1。

在实证型研究中,有的是定量研究,有的是实验研究,有的是个案研究。在1230篇研究性论文中个案研究数量极少,且在20年中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没有将其放入列表。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在数量上有非常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见表6和图2。

(六)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中的实地调查包括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问卷、抽样和测试等,“其他”一项则包括文献报刊资料、网络资料、举例等。统计结果见表7。

《语言文字应用》中来自实地调查的资料占18.94%,来自语料库的占8.70%,其他占72.36%。从历时发展来看,前后十年的变化比较明显,后十年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语料库,其比例相比前十年都几乎翻了一番。

(七)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如有无参考文献、引文是否注明出处等。孙德金认为“学术规范已经成为判定论文有无学术性或学术性强弱的一个尺度”②,因此我们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统计。对文献的参考在文章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显示:(1)在参考文献中列出;(2)在附注中列出;(3)在附注中列一部分,其余列在参考文献中;(4)在夹注或脚注中列出。统计时把握的标准是,只要是上面4种的任何一种都算有参考文献。统计结果见表8。

前十年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有参考文献的占60%,后十年有参考文献的比例已升至94%,参考文献数量也从前十年的平均每篇5条升至后十年的平均每篇11条。这些数字说明,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推进,研究者的参考文献意识逐渐增强,学术研究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 分析与思考

(一)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内容广泛,主攻方向明确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正在努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内容分布上,它通过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有效配合,既突出了重点,又顾及了全面,在反映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主攻方向的同时,也起到了配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调整语言文字研究方向等作用。

一个学科、一个方面的研究的发展,需要两个相互推动的条件:(1)社会发展的需要,(2)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重要平台。比如,面对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人对现状不满,中学语文教师也希望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如语言习得规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特点、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教材的科学化、考试的规律等,《语言文字应用》共发表了该方面文章142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实际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成果。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涉及30多个领域。从1994年起,《语言文字应用》以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形式,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基本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杂志编者对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本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显示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话推广、语言规划与规范等作为基本板块,共发表相关文章700多篇,充分显示了该时期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和研究的主体内容与主攻方向。临时板块,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宣传、报道国家重要的语言文字政策或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大事件,比如1998年第1期“祝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的系列笔谈、2001年第2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系列笔谈等。第二,及时调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方向,指引研究道路,比如1995年第1期的笔谈《寄厚望于应用语言学》(许嘉璐)、1996年第3期的《关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与学风的思考》(吴继光)等。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还具有及时反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点、追踪报道国内外语言文字研究热点的作用,这一特点无论在基本板块还是临时板块都有所体现。前者如自1997年以来我国进入语言文字工作的第三个阶段(陈章太、谢俊英,2009),“对语言进行监测和研究,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把语言视为重要资源”“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等,成为这一阶段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李宇明的《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陈章太的《论语言资源》(《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1期)、张先亮、谢枝文的《生态观视野中的汉语言和谐》(《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等文章都非常及时地反映了上述内容。后者如1999年第1期的《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汉语教学现状综述》(徐娟等)、2011年第4期的《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戴曼纯)等,都及时地对国内外语言应用研究热点和焦点进行了报道和追踪。

(二)研究者跨学科合作与集体攻关的研究形式日趋凸显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且有逐年上升态势,这既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应用性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又与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正在转变观念、跨出围墙直接相关。

金武刚(1999)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C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样本,对语言学研究进行了统计。在语言学的117篇文章中,独著107篇,占91.45%,课题组方式为0。2005年刘艳春对《语言文字应用》11年中发表的852篇文章做了统计,其中独著689篇,占80.9%,课题组方式45篇,占5.3%。本文对20年《语言文字应用》中1413篇文章进行统计,独著1058篇,占74.88%,课题组方式86篇,占6.09%,加上二人合作、三人或三人以上合作的,集体攻关的比例合计达到25.12%,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且有逐年上升态势。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往往需要综合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难以用单一方法来完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客观上更需要团队合作与集体攻关。许嘉璐曾经感慨地说:“要提倡合作的精神、团队的精神。‘单兵作战’,这是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和需要。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关键性课题往往需要跨学科、多单位合作、多人参加。但是现在不但学校的围墙跨不出去,连系或教研室的界限也难以打破,其甚者门派森严,同一研究室中也彼此封锁。”③前十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集体攻关合计比例不足五分之一(19.21%),而后十年,通过集体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接近三分之一(31.06%),可见,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正在打破枷锁、跨出围墙,逐步实现跨学科的通力合作与集体攻关。

(三)理论建构与探讨的研究居多,问题解决导向需增强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在内容上包括两头:一头是理论,一头是应用。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高举的虽是“应用”的大旗,但却十分重视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语言文字应用》应该注意二者结合中的“解决问题”导向。

从《语言文字应用》20年来所刊发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其对理论的重视。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分别从语言学习与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语言文字规范、语言规划、辞典编纂、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各自的规律、方法和原则。如佟乐泉的《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讨》(1996年第1期)从心理学角度比较了“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的利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把识字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常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要顾两头。一头是解决语言文字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一头是发展学术。近20年来我们“偏重理论建构和探讨”的文章始终占主体,“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也许是学科发展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特有现象。但是我们觉得,接下来《语言文字应用》要注意两者结合的导向,因为对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而言,解决实际问题是更基本的,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四)评论性文章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介绍性文章前后十年的比例变化,与我国应用语言学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直接相关,建设性文章一直是研究的主体,则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学科整体尚处于初期阶段的必然。《语言文字应用》一直比较重视学术讨论与争鸣,但这方面文章的质、量双向提升,仍是今后应该努力加强的方面。

我国应用语言学以1999年为界,之前处于学科的起步阶段,之后处于学科的发展阶段。在一个学科的起步阶段,对其主要内容(如学科性质、定位、理论、方法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说明和介绍会相对多一些,进入到发展阶段,介绍性文章会相对减少,建设性文章会相应增加。《语言文字应用》介绍性文章和建设性文章在前后十年中的比例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特点。建设性文章始终占据《语言文字应用》的主体版面(80%左右),这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总体而言尚处于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所决定的。

《语言文字应用》一直很重视学术讨论与争鸣,龚千炎曾在创刊号中提出:“将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学术上不搞‘一言堂’。不同观点的文章,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都可以在本刊发表。”④创刊至今,这一思想得到了相应体现,比如关于语言是否属于生产力范畴,1993~1994年刊登了好几篇针锋相对的文章。然而,该类文章的质、量双向提升,仍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比如,从总体数量上看,20年《语言文字应用》共发表文章1413篇,评论性文章仅有139篇(书评58篇,其他争鸣文章81篇),还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从质量水平上看,赞扬的多,批评分析的少,似乎成了我国书评的通例,而其他争鸣文章有的也需要在学术态度和分析层次上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五)越来越重视数据、定量和实验,个案研究有待增强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始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数据,越来越重视定量和实验方法。个案研究一直很少,这可能是今后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理论意识和理论追求,这一点不仅在前面的篇章性质中有所体现,也体现在20年来理论分析型文章始终占三分之一强。这一特点与《语言文字应用》杂志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理论研究的编辑思想直接相关。应用最忌讳的是凭一时经验或只重个别事例而不注重理论规律的“实用主义”。在应用领域,研究者遇到的对象千变万化,如果没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极容易导致“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又产生了一堆新问题”的情况,因而需要理论的彻底性。《语言文字应用》不仅在收文上重视有理论深度的文章,还专设“语言文字应用理论”板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研究者的理论意识,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一开始就具有相当浓烈的理论色彩。

在研究类型中,经验总结型文章由前十年的46.46%下降到后十年的19.81%,与此同时,“实证型”研究由18.69%上升到46.70%,其中定量研究和实验方法分别由前十年的17.17%和3.87%上升到后十年的45.12%和11.32%,主要分布在语言规划、普通话推广与测试、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和儿童语言研究等领域。个案研究一直很少,需要加强。

(六)来自实地调查和语料库的材料性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语言文字应用面向社会的学科性质决定其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而对语料库的建设和利用也成了信息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实地调查和语料库前后十年的比例与规模变化,说明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调查和语料库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研究中努力践行。

20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中使用实地调查资料(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问卷、抽样和测试等)的研究文章比例已经由前十年的12.63%升至后十年的24.84%,而且深入实地调查的力度和样本规模也越来越大。以2011年第1期的两篇文章为例:向音、李峰的《军事领域言语社区研究》,资料来源是作者的1099份有效问卷;柴省三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听力测验构想效度研究》,资料来源是全国7828名考生的实测数据。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对现代科技的利用,对语料库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前十年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的占5.56%,后十年已升至11.64%,比例翻了一倍多。语料容量也在不断扩大,以亿为单位的语料容量陆续出现在有关的研究中。比如杨玉玲的《“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2007年第4期)利用的是拥有1.645亿字的清华大学语料库;侯敏的《2010年度新词语解读》(2011年第4期)利用的是拥有10亿字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

(七)规范意识增强,学术研究正朝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伴随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应用》的学术规范意识日益增强,学术研究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比如,从参考文献来看,前十年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有参考文献的占60%,后十年已升至94%,参考文献数量也由前十年的平均每篇5条升至后十年的平均每篇11条。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也由前期的不够规范逐渐走向规范和统一。比如,前期的很多参考文献标注序号不统一,如1994年第4期的连续3篇文章,参考文献序号有的标注为①②③(如第96页),有的标注为1.2.3.(如第100页),有的干脆不标序号(如第108页)。1997年起《语言文字应用》对参考文献标注序号加以规范,统一为[1][2][3]……。前期也有一些附注或参考文献的内容不完整。如1996年第3期第93页的“附注”:“本文所引用的广告语,来自以下书刊:1.《现代广告全书》(杨荣刚等主编)。2.《广告语典》(费立群、温玉洁主编)。3.《企业实用广告写作指南》(李学勤主编)。…… 9.《应用写作》1992年第2期。”上述参考著作只给出了作者和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都没有,而所列的期刊,只给出了期刊名称和出版年期,至于参考的是该刊中的哪篇文章、作者是谁、所在页码多少等等都没有交代。

从文章的其他部分来看,也逐渐由前期的不够规范向更加规范发展。比如,前期有些研究性论文有摘要、关键词,有的没有。从1999年开始《语言文字应用》统一了封面,也开始有中英文提要和英文标题,但不是每篇文章都如此,如1999年第2期,有的文章有中英文提要和英文标题,有的文章就没有。1999年第4期的第一篇和第三篇文章都有中英文标题和提要,第二篇文章英文标题没有,中英文提要也没有。直到2002年,《语言文字应用》的文章格式开始全面规范,趋于统一。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附注、参考文献等等,在2002年第1期“封三”的“来稿注意事项”中逐一做了规定与说明,从此《语言文字应用》的每篇研究性论文都有了比较统一的格式与规范标准。

当然,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语言文字应用》在规范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各板块的名称设置从历年来看就不够统一。如有关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的文章,有的年期将其分别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板块,如2005年第1期、2008年第4期;有的年期则将其设置为一个板块,如2007年第2期、2009年第2期。再如,有关法律语言的文章,板块名称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如1996年第4期、2007年第2期;有的设置为“语言与法律”,如2002年第4期;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研究”,如2005年第3期;有的设置为“法律语言学”,如2006年第4期、2008年第4期等。

四 结 语

自《语言文字应用》创刊以来,于根元、王宁、卫志强、朱峰、萧国政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过回顾与述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见解。在杂志创刊20周年,笔者从上述七个方面,通过对其刊发文章的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试图为同仁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资料。有的只是提供一个数据以供参考,不一定某些数量上升就好,下降就不好,数据的升降与否,有时是学科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定表现,有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从前面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在过去的20年里,《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其自身也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而愈加成熟。相信在下个20年,会有更多高质量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在这块沃土上问世。

摘要:《语言文字应用》作为展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已风雨兼程20年,对此间其所发表的1000多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对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作全景式纵览。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内容广泛,主攻方向明确;研究者以学术建设为主,集体攻关日趋凸显;对实地调查和语料库的重视与利用,加速了实验、定量等研究的发展;从经验向实证推进过程中,研究者的理论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学术规范也日渐加强。个案研究、“问题解决”导向和学术评论的质量双向提升,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今后需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范围,研究形式,研究方法,学术规范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谢俊英.语言文字工作稳步发展的60年[J].语言文字应用,2009,(4).

[2]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9.

[3]金武刚.定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一项来自3199篇论文的内容分析[J].社会科学总论,2003,(1).

[4]刘艳春.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刘艳春.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6]王宁.语言文字应用的广阔天地[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7]卫志强,何元建.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8]萧国政,李向农,汪国胜.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开拓与进取[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9]于根元.《语言文字应用》五年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1996,(4).

[10]禹永平.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广阔天地[J].语言文字应用,1994,(1).

语言文字研究 篇8

一、统计数据与分析

(一) 研究领域

《语言文字应用》根据发表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栏, 对文章的研究领域有了基本的分类。本文以此为基础, 对316篇文章的研究领域进行分类, 但有一些分类为了突出国家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直接以科研项目为名, 单列出一个研究板块, 而本文对这些文章研究领域的分类稍作改动, 予以归类。统计结果见表1。

《语言文字应用》近五年文章的研究领域涉及30个, 所涉领域广泛, 但仍非平均分配。所占比例在3%以上的为主要领域, 共计12个, 合计比例78.41%, 其余18个研究领域约占21.59%。这与刘艳春 (2012) 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但是, 近五年, 关于媒体语言以及语言产业的研究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成为热门研究方向, 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国家指引的结果。《语言文字应用》在研究板块上, 一直是基本板块和临时板块的有机组合。基本板块是对语言文字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持续研究, 是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而临时板块是对国家语言文字研究的重大事件和重大课题的展示, 以及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调整。

《语言文字应用》所涉领域愈来愈广。人们对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 挖掘根源, 寻找本质。而《语言文字应用》采用基本板块与临时板块相结合, 既突出了研究主要方向, 又兼顾了全面。

(二) 作者人数

“作者人数包括独著、二人合作、三人或三人以上合作以及课题组, 其中课题组一项包括委员会。”本文以实际参研人数为准。有的文章是包括作者在内的整个课题组的共同研究成果, 也有的是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部分成果, 还有的是一个大课题下的子课题, 在统计时统统将其归为课题组。详细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显示, 近五年来, 《语言文字应用》的文章独著占了29.75%, 合作完成占了70.25%, 而刘艳春 (2012) 年的统计数据为独著占74.88%, 集体合作完成占了25.12%。可见,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集体攻关研究格局已经成为主流, 单枪匹马作战的格局已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1]研究范围是开放的, 因此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综合知识, 多种方法来完成。所以, 从学科属性上来看,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更需要集体攻关合作。如今,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已经超过三分之二 (70.25%) , 可见, 我国语言文字应用合作研究已成为主流。

(三) 篇章性质

篇章性质包括理论建树探讨和实际问题解决。划分标准为:文章内容未提出问题解决办法的都属于偏理论建树探讨这一类型;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建议等属于实际问题解决这一类型。详细统计见表3。

《语言文字应用》文章仍以理论建树探讨为主, 占总量69.62%, 偏实际问题解决的占30.38%。这与刘艳春 (2012) 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语言文字应用应有两方面:理论和应用。语言本身就具有工具性, 因此, 对应用的研究的重视程度要提高上来。研究者普遍重视探讨各个研究领域的规律特点, 基本原则, 宏观思路, 等等, 而发现现实中问题, 解决问题的研究却不到三分之一。对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来说, 解决实际问题是最终的归宿。

(四) 研究类型

研究类型包括介绍性文章、建设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详细统计结果见表4。

自建刊以来, 《语言文字应用》始终以建设性文章为主。近五年来, 建设性文占92.09%, 介绍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共占7.91%。这凸显了我国语言文字研究很重视学术讨论, 发表独见。对于评论性文章, 本文认为, 在数量上应该加以提升。在以理性角度来批判和评论别人的研究成果时, 是对自己研究的提升, 也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进展有所贡献。

(五) 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法、调查法和计量法, 主要方法论为实证论。定性研究是研究“是什么”, 是一种综合定性;定量研究是研究“有多少”, 是一种分析。调查法和计量法是定量研究的手段。所以, 本文以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以及实验研究为变量, 对316篇文章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5。

表5表明, 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量研究为辅, 实验研究仅占7.6%。与刘艳春 (2005) 统计结果比较, 定量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比例有所上升。定量研究是从逻辑实证主义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而定性是从作者本人的角度来探讨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强调应用,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 最后应用回实践中去, 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一种良好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重视数据, 重视定量研究和实验方法, 以客观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定量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定性方法研究。应用语言学的实证论一般体现在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中。在这五年的语言文字应用文章中, 定量研究、实验研究在数量上逐渐上升。在未来, 定量定性、实验调查等方法会被研究者合理使用, 从而达到对语言文字应用的深度研究。

(六)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分为:实地调查、语料库及其他。“实地调查”包括深入实地观察、录音、访谈、统计、抽样、调查问卷等;“语料库”包括国家已有的语料库和为了研究而新建的语料库;“其他”包括文献、报刊、网络资料、举例、已有数据等。统计结果见表6。

《语言文字应用》中, 来自实地调查的资料占31.33%, 来自语料库占9.81%, 来自其他占58.86%。与刘艳春 (2012) 年的调查结果相比, 来自实地调查的资料又翻一番, 语料库还保持不变。调查法是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方法, 语言文字应用的社会性也决定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近五年来, 来自实地调查的一手资料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说明研究者越来越把研究方向深入语言生活。当然, 资料来源与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社会语言学来说, 定量研究法比较多, 资料来源大多来自于实地调查。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 语料库的建设和使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科技的利用和实地调查的方式, 这使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更科技化, 更实际化。

(七) 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者研究态度的体现, 也是研究成果是否严谨、有据、具有学术性的标志。近五年, 《语言文字应用》的文章都有参考文献, 无一例外。并且, 文章的格式基本趋于统一, 这标志着研究者的论文学术规范意识已经变成为一个研究者的基本素养, 学术研究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快速前进。此外, 《语言文字应用》在学术规范方面还可以有所提高。刘艳春 (2012) 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文章的定量分析》中提到的各板块名称设置不统一这一问题, 在近五年也有所改进。如: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已经完全分离成两个单独板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研究词汇的文章, 板块名称设置为“词汇研究” (2014年第4期) 和“词汇应用研究” (2012年第4期) ;辞书的研究, 板块名称设置为“词汇和辞书研究” (2013年第3期) 、“词典学研究” (2012年第3期) 和“辞书研究” (2012年第4期) 等, 较为混乱。

三、结语

本文从上述七个方面对《语言文字应用》近五年发表的文章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分类和整理分析。无论数据的变化如何, 只能代表一个阶段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发展。所有的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成果都是可敬的, 都满足了社会和人们的需要, 都为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力量。随着研究者对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 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会愈来愈成熟, 愈来愈规范, 愈来愈深广。

摘要:《语言文字应用》是全国性的语言文字应用方面核心期刊之一, 自1992年创刊至今, 风雨历程24年, 记录了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一步步发展。本文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 对近五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发表的文章进行量化分析, 并与之前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 纵观近期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领域,研究类型,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23.

[2]刘艳春.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文章的定量分析——以《语言文字应用》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 2012 (11) .

[2]刘艳春.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 2005 (5) .

语言文字研究 篇9

一、加强语言服务研究

语言服务是近些年来学界与业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从研究这个层面看, 我们关于语言服务所要研究的对象、范围以及研究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学术框架和门类体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术目的, 都还缺少明确的认识。如果说此前的语言服务研究因为语言本身的工具性特征而得到过不同角度的审视与思考的话, 那这种审视和思考所呈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散装”分布, 现在有必要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语言服务这个新的框架中对既往的各种审视与思考进行“集装”整合。这个研究体系的建立至少应该符合三个学术建设上的标准。

第一, 它具有一种回应性。

也就是说, 语言服务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门类, 其产生和形成是回应了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 这种需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全球化发展语境对语言服务的范围与质量标准提出了更多更迫切的要求, 二是信息化虚拟世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全方位介入及社会发展的全方位推动对语言服务的门类与技术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三是和谐社会要求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在语言服务的对象、领域、层次等方面表现出更加复杂的特性, 需要更加精细的语言服务研究以提供具体实践的指引。

第二, 它具有一种生发性。

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形成通常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具有完全创新特征的, 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路径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表现, 另一种是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延展生发, 具有一定的创新特征, 语言服务研究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语言服务研究要从既往我们关于语言及语言应用研究的相关成果充分吸取学术营养, 然后根据语言服务研究的任务进行“重新分析”, 使其成为语言应用研究或者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分支。

第三,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

由于语言应用领域本身的广延性以及语言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 语言服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不可能在这个研究门类创立之初就能一网打尽。一门学科发展之所以具有生命力, 就在于它能不断地给研究者提出新的问题, 语言服务研究同样也要面对这个方面的检验。当然,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门类, 其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也应该初具规模才行。根据我们的初步论证, 语言服务研究的内容框架大体上可以从资源系统、业态系统、领域系统、层次系统、效能评价系统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构拟与建设。这里面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具有开放性, 尤其是其中的领域系统, 其研究任务具有非常强的开放特征。

二、注重语言服务实践

从语言服务的角度看, 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及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在语言服务实践这个层面要有所作为, 这种作为要在科学正确的语言文字方针以及比较坚实的语言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来进行。就目前我国语言服务的情况来看, 上述语言服务研究要回应全球化语境、信息化推进及和谐社会语言生活的建设来进行, 这里不拟全部展开来谈论, 想就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如何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来谈几点个人的意见。

众所周知,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模式的一种不可阻止的趋势, 随着各个国家发展速度的不同, 城市化进程与速率彼此不相同。对于中国而言, 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可以说是进入了建国之后的又一次大的跃升。有人估计, 这一次城市化的时间长度大约不会低于50年, 照此推算, 这次城市化进程大约要延展到本世纪中叶, 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在这个进程中, 如何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各民族语言文字如何能够得到科学的保护, 我们应该提供一些什么样的语言服务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 新入城人口的语言服务问题。有预测表明, 未来30年中国社会格局将成为典型的“三元社会”, 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各占5亿。很明显, 这流动人口的5个亿不会是在农村之间流动的, 他们实际上是汇入了城市化进程之中,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随着这个庞大的人群离开乡土进入城市, 尤其是跨省际流动进入城市, 应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语言服务, 如何处理好他们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其本土的民族语言文字 (包括方言) 之间的关系?二是这些人口流入城市之后所产生的流动儿童, 他们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问题。一方面, 城市化进程中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这些流动儿童是否能顺利有效接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另一方面, 他们跟随父母离开乡土, 对于故乡的语言包括方言, 他们是否能有机会或者条件学习并掌握, 我们能否进行相应的语言规划服务, 包括引导家庭进行语言规划, 通过语言服务帮助他们做好与“故乡”语言文字方面的续接。

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创作研究 篇10

广播电视节目创作自始至终均需要文字语言的创作。文字语言的创作有很多形式, 最后放映到作品上, 归结为看和听这两类, 所以, 应从受众的角度思考文字语言的创作, 使广播电视文字语言做到好看、好听、好懂、好记。

广播电视节目中文字语言创作的终极目标是制作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受众能够看得明白, 听得清楚, 深刻得领悟, 轻松得享受。创作出来的广播电视文字语言, 读时朗朗上口, 品则回味悠长, 融深刻性、新鲜性、可听性为一体, 纵观整篇“文章”语言优美达到与画面镜头美感的良好融合。

2 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通俗化

广播文字语言的通俗化主要指的是简化、口语化。随着大众对信息传播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要求接受信息的快速性, 因此, 进行广播电视节目语言文字创作时应尽量简化, 提高信息的可传播性, 做到“言简意赅, 辞约意丰”, 这一要求较为符合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大容量、快捷以及高密度要求, 而且避免了混乱现象的发生。

口语化是对广播电视文字语言最为基础的要求, 这一特点是区别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明显标志, 原因在于受众看新闻、收听广播时, 可以从镜头画面中获取信息, 但大部分还是听。因声音稍纵即逝, 则需要广播电视文字语言通俗易懂, 尽量口语化。

但凡事要求有个度, 若在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创作中, 单纯追求口语化, 则有可能将通俗发展到粗俗的程度, 违背广播电视文字语言口语化的原意。因此广播电视的记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编辑时, 主要运用一些立足于口语化应用频率较高的书面语, 而且语言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3 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艺术性

作为一种文化的广播电视, 不单单是提供服务、传递信息, 而且要创造美, 传播美, 这需要创作者在创作文字语言时, 勿忘其艺术追求, 尽可能地创造出文字语言的艺术意境, 使文字语言的审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即做到具有旋律感优美、生活感清新、形象感鲜活等。新闻贵在真实, 如缺少了真实的成分, 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艺术性将大打折扣。除对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真实性加以特殊关注外, 也应该讲究其艺术性。广播电视文字语言需要真实的用一种更富于美感、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编辑记者在处理文字语言时, 首先要关注的是角度, 广播电视要从政府、官方的角度着手, 还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切入, 这些从广播电视文字语言表述便可窥见一斑。老百姓则较为希望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从老百姓的视角报道相关事件时, 老百姓会感觉到广播电视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着想, 时间久了, 对该媒体的信任感、好感便会油然而生。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法治中国》节目, 基本上都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报道事件, 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 渐渐地, 大众对中央电视台的法制节目越来越信任。除了从角度上讲究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艺术性, 还可以从叙述方式、语言组织上进行考究。广播电视作品的目的在于对今日世界的呈现, 并能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题材别具一格。广播电视作品表现内容较为广泛, 这一特征使得文字语言的表现形式以及写作不拘一格。

4 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风格化

不同的广播电视节目自身定位存在一定的差异, 自己的语言风格、广播电视文字语言应适应其定位。这样以来, 当人们听广播电视解说, 即使不观看画面、台标, 也能清晰的辨别出是哪个台的什么节目, 加深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印象。比如河南卫视《新闻联播》的文字语言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语言风格就很不一样。山东卫视《晚间新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也独具特色。尤其叙述方式具有平民化、戏剧化以及故事化特点, 而且主持人风格独特, 深受人们的喜爱。

广播电视节目以哪种风格呈现给受众, 主要受受众以及节目题材决定。一般情况下, 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风格应四平八稳、一本正经, 以满足大多数受众的需要。而针对个别都市化、思维较为跳跃的受众而言, 节目可适当轻松、诙谐以及幽默一些。不过用一种调侃的语言讲一本正经的政治类新闻是不合适的。当广播电视节目在综合分析受众特点以及自身题材的基础上确定节目风格后, 该套广播电视节目记者、编辑等工作人员应主动的适应这一风格, 以强化该套广播电视节目风格, 打造出特色。

对广播电视节目而言, 其语言风格的形成与节目主持人不无关系。一般情况下, 主持人的文字语言风格以及应用的串词, 不仅需要符合整个节目风格, 而且还应充分考虑自身表达习惯。一般将记者及编辑提供的文字语言加以转化, 使适合自身身份特征以及口语表达习惯, 从而在主持节目过程中能够使口语语言以及形体和节目之间达到良好的融合, 做到与节目的良好呼应, 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 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5 电视文字语言的共同表达性

电视创作的整个过程都会涉及到文字语言的创作, 创作内容包含了串联词、解说词、采访及拍摄提纲以及电视节目策划书等一些形式。不同的电视文稿进行创作时, 应熟悉创作要求, 并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不过从视听艺术的特点出发, 电视文稿创作尽管形式不同, 却存在一些共性特征, 即追求可操作性、具体性以及场面化。

场面化特征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文字语言划分段落上, 段落是广播电视作品中较为完整的叙事层次。通常一部作品被划分成若干段落, 不同段落通过某种层次展开, 哪些部分应为作品的高潮, 以及如何将高潮段安排在合适位置等, 这些均需要文字语言创作者进行合理构思, 并进行恰当的安排。

电视属于视听艺术, 视觉艺术却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连续画面的剪辑实现对生活的描写, 其艺术形象在于对事物运动形态的直观反映, 画面中的内容可给受众带来直观的感受, 这一特征要求电视文稿叙述内容能将视觉形象加以充分体现, 塑造具体、实在的视象性, 更好的转变成银幕形象。通常情况下, 电视文稿创作时应介绍清楚气氛、动作、人物、环境、时间以及地点等元素, 使电视文稿创作的具体性加以充分体现。

创作电视节目文章语言时应注重可操作性。文字语言的创作通常与形象写作同步, 当创作人员创作一部片子时, 不仅需要构思脚本内容, 充分考虑结构、节奏、主题、线索等内容, 而且还应慎重考虑镜头组接、配音配乐、声画关系等一些实际操作的内容。另外, 创作人员创作文字时, 需注重画面拼接, 光、影、声的流动等。因此, 创作电视文字语言时, 应注重服装、道具、音效、场景等一些可操作性内容方面的慎重考虑。

6 不同文稿种类的专用文体性

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字语言创作有多种种类, 因此, 创作文字语言时, 除准确把握创作要求以及共同表达特征外, 还应切实掌握不同文稿的文体特征。类似科教、电视剧以及动画等, 应将人物分析、艺术手法、分场提示、对不同部门的要求、主题分析以及风格样式等作为主要内容加以把握。而创作电视专题、文艺、记录等拍摄提纲时, 应明确现场拍摄思路以及自由扩展的新空间, 一些编辑台本与分镜头解说应保证现场编辑的准确性, 以及安排的合理性。另外, 作品类型不同, 进行文字语言创造的过程存在一些差别, 需要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加以准确、切实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郑德梅.浅谈广播电视文字语言的创作[J].文学长廊, 2009, 2:110.

[2]刘子琦.论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J].语言文字应用, 2012, 5:72-76.

语言文字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1-01

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日后在语言文字鉴赏能力上少走很多的弯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会有很多的好处,免去日后在不必要的场合闹出笑话来,如此,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便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内容的关键点所在,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的首要前提,便是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教学上的质量。

一、引导学生对文字的积累

虽然明面上说的是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但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学生只有先认识了字,才能够在接下来在段落上鉴赏透析,而小学生认识的字词总归是有限的,有些时候甚至连写作业的时候都会用拼音来注释。这就需要教师来督促,让每个小组都拥有一本字典,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每个人都拥有一本字典,不光是了解字词的读音与写法,主要是让学生多读多背,同时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引导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都非常听教师的话,同时也非常好学的,这样可以通过以一些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对文字鉴赏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足,最终培养成为一种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样子,他们才会愿意学,想积累,培养了他们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有所兴趣,在拥有兴趣之后,学生才会有所动力去学习,而这便是推动学生获取新知的动力源,才会在求知的这条道路上达到一个新的彼岸。在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脉搏”,要让他们感兴趣,同时又不能够太过偏科,在学习导向上下功夫,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阅读,把“逼迫阅读”转化为“渴望阅读”[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我看来,要把握好阅读前、阅读时和阅读后这三个关键点。当学生在阅读前时,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以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有所疑问,这篇文章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加深他们对兴趣的激发。当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围绕课文的中心目标,提出相对的疑问,刺激学生不断产生阅读的渴望。当阅读过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加强他们对语言文字鉴赏的能力,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冲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主的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鉴赏能力,指的无非就是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和美丑进行鉴别与欣赏的能力,相对而言,这已经属于一种相对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了。并不是说它是一种相对较高的层次,教师就不去讲解与引导,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师都会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等到学生上了初中,初中的语文老师就会讲解,现在只需要懂一些肤浅的知识就可以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大错特错,无论是什么,都要从小开始学习,或多或少的接触,让学生提早开始培养这种能力,同时在这样的影响下,也能够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等非常重要的品性。

四、引导学生对理解能力的认识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学生所感知的书面语言符合经过大脑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活动,主要的便是学生能理解的词语、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一般要经历由语言到思维、形式到内容、外表到内部、部分到整体,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循环。这一步在整个阅读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以说是阅读链中的瓶颈,直接制约下一步阅读能力的形成[2]。由此可见,阅读理解能力,在语言鉴赏能力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而学生由于理解的词语、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等能力上的欠缺,导致这他们在阅读上的困扰,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因为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而打败,凸显问题的时间越长久,学生们便越会对阅读开始产生厌倦甚至厌恶,这一点,既不是教师们愿意看到的,也同样不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

因此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就变得更加的重要起来,教师们要防止怕麻烦,虽然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是固定的,但是对语言的结构,词语的意思却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们要抓住这个关键点,让学生们对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引起兴趣,比如根据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某一句子,像“孔乙己”那样,将这些段落、这些句子给全部吃透,让他们在感受到汉字文化所带来的震撼的同时,还能够学到东西,真正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们对语言文字鉴赏的能力。

五、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前要搜集大量的与作品有关的音像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字词的含义,先读通、读熟、再领悟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尝试进入作者的内心去感悟作者、感悟作品。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要循序渐进,不断的深入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轻松而且欢乐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同时,教师们也要懂得适当的“放权”,让课堂拥有学生们的“话语权”,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宕军.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42-243

语言文字研究 篇12

互联网是目前最为便捷的信息载体,它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语言接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虚拟世界中,语言文字的相关舆论热点不断在网络上涌现,语言生活空前活跃,语言冲突时有出现,网络语言生活、社会语言生活、语言文字政策三者在更深层次上开始互动。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当前语言学界对社会语言生活及语言政策方面关注较多,而语言文字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对当前社会语言生活和语言文字政策的一个重要映射,却是一个未受关注的研究盲点。

语言舆情与语言政策规划如何相互作用?网络媒介中语言文字舆情如何产生和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中语言文字舆情的传播有哪些新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力图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语言文字舆情监测与分析,透过语言舆情了解语言生活,透过语言生活思考语言政策,以期掌握规律,甄别民意,服务决策。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互联网作为第三交际媒介,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的语言生态。首先,随着网络硬件设施快速提升,无线移动网络迅速普及,互联网应用已逐步延伸到语言文字领域。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1),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半年内新增4334万人,增幅为18.6%,达到2.77亿人;中国网络媒体用户早已达到2.66亿,网络媒体用户黏性增长,使用行为日趋多元化[1];互联网的普及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影响,David Crystal甚至认为互联网发展趋势将给语言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网络媒介的出现深刻影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为了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满足网络时代的语言文字需求,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管理逐渐成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制定与研究机构的一项新任务。其次,互联网的作用模式正在转变,网民不仅仅是舆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舆论信息的使用者与创造者,“参与互动”成为互联网的发展主流。互联网由以往的简单信息发布提供转变为服务交流平台提供,微博(例如Twitter)、SNS网络等个人信息发布平台及移动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正在迅速发展普及,个人参与评价语言文字政策将更为方便和迅捷。自2009年开始,我国网络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例如“CCTV台标规范”(2009年2月)(2)、“简繁之争”(2009年3月)、“规范取名用字”(2009年4月)、“马英九与识正书简”(2009年6月)、“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2009年8月)、“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2010年1月)、“汉字歧视女性”(2010年1月)、“二代身份证语病”(2010年2月)、“屏蔽网络词语”(2010年3月)、“屏蔽外语缩略语”(2010年4月)、“广东普粤之争”(2010年7月)等都引起社会各层面极大关注,海量网络舆情信息对语言规划和政府决策提出了挑战。此外,网络时代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多元化,网络语言生活呈现出“后现代”与“去权威化”的趋势,使得许多语言原则规律变得模糊了,而且,面对语言文字热点的交锋,互联网具有制造悲观情绪并使其广泛传播开来的巨大能力,如果引导不力,无意识的盲从或情绪宣泄容易成为网络的主流。

综上可见,通过强化网络语言舆情的监测与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语言生活舆情动态,是进行语言文字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它对于推进政府语言政策决策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文字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考虑到语言文字网络舆情热点多样离散的特点,本研究开发了语言舆情聚合系统对互联网语言舆情信息进行自动监测。(3)根据热点持续和民众关注度,本文从语言文字舆情数据库中重点选取“简繁之争”“规范取名用字”“马英九与识正书简”“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屏蔽外语缩略语”等五个舆情事件进行论述,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据分析,在语言舆情传播模式多样性、舆情事件与语言政策规划、语言舆情与词媒体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语言文字舆情传播模式

五个重要舆情事件中信息原创始发媒介的数据分布如图1所示。总体上看,平面媒体、博客、门户、论坛与其他媒介信息量分别占48%、21%、21%、6%和4%。主流平面媒体的作用依旧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统计的“平媒”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呈现的,例如:《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环球时报》《新民晚报》《联合早报》等分别通过对应的人民网、中青网、金羊网、环球网、新民网、联合早报网等进行发布,一系列重大语言舆情热点事件的发布都与传统主流平媒所对应的网络媒体的表现密切相关,可以说,通过互联网形式呈现的传统平媒仍然是语言舆情传播中影响力巨大的信息策源地。

博客在舆情热点传播中异军突起,网络媒体的社会化属性使得传播由“教堂式”演变为“集市式”,每个用户都可以利用博客作为自己的“喉舌”。从传播的角度看,对于远离人们生活自身的新闻事件(例如国际新闻),网民主要关注新闻本身;而对于生活密切相关且可能对自身利益产生影响的新闻事件,网民就会自发探究新闻背后的评论,语言文字几乎与各层次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评论参与和关注度极高。在五个舆情事件的传播历程中,意见领袖的博客在语言文字舆情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简化字是“山寨版”汉字》(王干,2009)(4)、《汉字要美更要实用》(王立群,2009)(5)、《汉语保卫战之一:英语蚂蚁在汉语长堤打洞》(傅振国,2010)(6)在各自事件中推波助澜,被反复引用并产生新的话题表达,影响力极大。此外,从信息量上看,各类博客信息量已经与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等商业门户网站信息量基本相当(分别占据21%),不同于传统简单的垂直传播,舆情扩散开始依赖博客这种基于相互作用的“冷媒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博客中意见领袖不一定是语言学家,往往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居多,因此,建议语言学界更多地通过博客(微博)途径进行语言政策解读和国民语文能力教育,进而扩大受众范围、影响语言舆情传播。

论坛原创信息在整个舆情数据库中信息占有量较少,因为一个理性和建设性的意见需要依托一定的论述,需要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时间进行写作,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国内网络论坛(除了天涯、强国论坛等少数论坛)中,关于语言文字舆情信息主要以转载为主,跟帖大多是简短评论,即便如此,论坛依旧是普通公众参与讨论和信息反馈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数以兆计未加修饰的观点,虽然内容零碎,但是极具情感动员力。

综合可见,语言舆情的传播已经形成了媒介、博客(意见领袖)、普通公众的三级组合传播模式。从横向上看,传统媒介、博客、论坛社区、各类门户网站在网络世界里面互相链接、引用和借力;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互相渗透;从纵向上看,媒体、意见领袖和普通公众等多角色同时置身其中,每个人既是舆情的制造者又是消费者,形成某个语言文字争议点后,争议点又会传导产生更新的争议点,使得语言争议点不断放大、裂变和扩散。最终,语言文字热点通过网络这个放大器释放出几何级的传播能量,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语言生活和语言政策决策。

(二)舆情与语言政策规划

由于网络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一种传播,它使得信息扁平化,人与信息的距离大幅缩短,因此,语言文字舆情能对民意产生迅速即时的影响,舆情甚至成为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进而可以影响到语言政策规划的转化器。我国是多方言和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在语言领域内,汉语同外语、汉语同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同方言、简体字同繁体字、各方言之间的关系如何规范和处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语言规范在本质上又同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容易产生矛盾,而网络为这种矛盾的呈现提供了平台。本文以“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事件为例,以通过官方正式公开渠道(7)征求意见的数量作为民众关注度的量化指标,可以探究语言舆情对民众的直接影响。从意见数据量累计图(图2)中可以发现,8月17~27日之间曲线斜率增大:17日斜率的拐点出现,源于新华社播发了《汉字“整形”需慎行》(8),新闻媒体开始对汉字字形调整进行密集报道,舆情开始迅速关注到44个汉字字形调整;21~22日斜率达到最大,源于新华网邀请专家并直播了《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何对44个汉字进行字形调整?》(9),由于随后某些媒体的片面解读和渲染,导致字形规范调整与民众理解产生差异进而引发热点。可见,舆情事件会在第一时间内对民众产生巨大影响且民意反馈迅速,一方面网络舆情对语言文字宣传工作提出了考验,另一方面舆情反映了语言政策执行的效果和民众诉求,这些民众关注点的背后也蕴含着语言政策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政策制定,当前语言规划与政策制定过程不得不考虑到语言文字舆情因素的影响力,语言文字热点事件产生的背后也揭示了语言规划研究中需要直面的问题,舆情热点为语言政策规划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着力点。

从另一个方向,即语言政策对语言舆情的影响来看,舆情的扩散乃至某些因政策误读导致的舆情爆发与语言政策的普及宣传力度不无关系。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发布语言文字方面的法规、规范和标准约110项,其中1984年以后发布的就有85项,其中尚不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性法规中涉及语言文字问题的条款。这些法规标准中,最具影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普通使用者关系密切的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3]。但是,规范标准内容的发布多以印刷品出版物为载体,查阅和检索不方便,由于专业性强等因素,其受众范围小,这些法规标准大多停留在专家或学界层面,其研制思想或适用范围很多不为公众所熟悉。例如,对于繁体字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已经明确规定:在文物古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和教学研究等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4]。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一规定并不为公众所熟悉,在“简繁之争”事件中,大量评论认为繁体字在法律层面已被完全“封杀”,网上转载论述人云亦云,导致了一些情绪化误读。所以,一方面需要结合语言舆情分析来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观和语言标准观,保持规范标准制定指导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对舆情事件背后的语言规范问题进行理论攻关,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和回应。另一方面需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对语言规范的“规范对象”和“发布方式”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更多地对“机器”进行规范,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体(如网络数据库)方式进行语言规范发布,更多地利用新媒体途径对规范的作用范围和层次进行解读和普及,消除大众误解。最终在国家的层面上科学制定语言文字政策,达到各语言共赢互补,在保留语言生态多样性的前提下,促进信息交流沟通,促进社会和谐。

(三)舆情与“词媒体”

语言文字舆情另一个新的重要特点是“词媒体”的介入。“词媒体”是指以词作为核心传播内容的全新媒体形态,“词”具有对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超浓缩的特性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快媒体信息的传播和记忆速度[5]。例如“山寨汉字”“汉字整形”“屏蔽XXX”“赵C”“被赞成”等热词分别在各自舆情事件中频繁出现,为舆情传播推波助澜。这些“热词”不需要权威语言文字机构创造和认证,它对舆情事件具有强烈的特征指代作用,在媒介和公众的互动中得到大家认可而逐渐沉淀下来。这些热词新锐活泼,具有强烈的舆情历史现场感,表明中国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了较高的公众参与性和交互性。它可为语言舆情热点事件监测提供辅助线索,也为研究语言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视角。网络端到端的特性使得公众可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创造和传播他们的新词语,如何利用这些热词研究语言舆情传播规律值得深入探讨,“词媒体”作为一个新概念,从多种角度去定义和发现它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语言文字舆情发生因素

语言文字舆情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博弈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增强群体认同感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员流动的频繁,语言不断发生相互接触和变异。语言被不同群体或阶层赋予传承本群体文化的重托,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融合的问题通过“语言文字”这个介质体现出来。从近两年来的语言文字舆情事件来看,这些事件背后往往体现出不同族群对本地域文化生态与传统的维持和捍卫,从国内来看,简繁之争、韩国王宫牌匾汉字引发争议[6]、广东粤方言普通话之争等都能看到这种“维持和捍卫”的影子;从国际来看,不少大国都在用各种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并制定《杜邦法》对法语使用进行管理,其中第十四款明确规定,含有外文标识的品牌如果法语有同义的表达则禁止使用外文[7];西班牙在宪法第三条中规定,西班牙语是西班牙的官方语言,所有西班牙人都有义务掌握西班牙语,同时有权利使用西班牙语[8]。理论上各种语言应该一律平等和谐相处,但由于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市场一体化、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语言背后的文化交融、竞争和冲突在所难免。在公共领域和个体领域实施不同层次的语言政策,保障和传承不同区域文化,使各种语言现象都能各司其位且各展其长,是减少语言文字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二)网络公民社会

网络公民社会是公民社会的一部分,是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网络改变了公众的表达方式,专家与普通公众有了同等的发言权和表达空间,网络的这种优势更易催生公民社会。国内网民已逐渐形成一个“新意见阶层”及“虚拟的压力集团”[9],对社会公共政策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全球市场信息组织(TNS)的调查表明,中国网民上网时间的70%以上用来寻找和阅读新闻,这些新闻有的是网民自己提供,官方媒体上很难看到[10];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11]。由于语言文字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语言文字相关争论点分布离散,准入门槛相对偏低,因此,网络社会更有利于形成和“放大”语言文字议题。当然,网络公民社会也不完全是异议的工具,它还蕴含着创造性的力量,网络将习惯于封闭运作的权力呈现到了公共讨论空间,强调人都是独特存在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鼓励人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挑战已有话语体系,寻求新的价值观,从反对限制取名用字、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反对屏蔽网络词语等事件都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因而,当语言方针政策作为国家意志推行或者作为政协提案建议的时候,在网络上人们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无条件接受,不同语言使用阶层和语言社区的利益诉求在互联网上纷纷呈现,不同观点和思想正面碰撞。可以预见,语言文字网络舆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一直存在并持续下去。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舆情”并不等同于“民意”,网络公民社会同样有其局限性。第一,网民分布与现实社会存在较大差距:网民主要以年轻人为主,40岁以上人群仅占18.2%(10),而且,网民职业结构单一化比重高,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11)。第二,网民同样拥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不同于其他政治或社会性问题,语言问题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网民在语言问题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在“屏蔽网络词语”事件中网民对网络语言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可见一斑,此外,网络“意见领袖”的现实社会身份不一,其发表的言论并不都是客观公正的,这也导致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存在一定偏差。第三,网络舆情典型的民间性特点带来很多非理性的表达,网络水军、公关炒作、人肉搜索等各种手段极易煽动网民情绪。当前网民学历结构呈现出向低端化变动趋势,在网民中,思考和甄别的声音往往缺少呼应,反而负面意见、未经核实的信息或者误读更易快速传播,例如,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过程中“汉字整形”话题被渲染后,大量对所谓“汉字整形”的情绪式攻击取代了理性的建议和思考。因此,对语言文字网络舆情还必须进行分析研判和合理引导,吸收其有价值的一面。

(三)社会“权利焦虑”心态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权利意识与滞后的社会机制存在矛盾,对公民权利的过高期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民的权利焦虑,而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又常常受到公权力压制,这就使得有些公众对官方话语存在一种天然的排斥心态。从“屏蔽网络词语”“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规范取名用字”到“普粤之争”,只要存在官方观点或者言论,网民普遍对其不信任,甚至是对官方态度盲目抵制,人为地制造对立情绪。这种心态让网民将网络言论空间视为监督公权力的重要阵地,并以此作为参与社会权利的途径,网络的开放程度和互动方式让普通网民开始作为“推动者”关注各类热点事件的细节过程,力图掌控和改变事件发展方向,而不仅仅是作为“跟从者”去被动接受事件结果。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一般认为远离政治,因而语言话题(有些话题其实本身是伪命题)常“被热炒”,并一定意义上成为“社会情绪”的一种释放渠道,“普粤之争”中甚至发生了“撑粤语”的街头活动。可见,舆情事件背后映射出普通网民对公权力的不信任的心态,也包含了网民们对更多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的渴望。因此,语言文字舆情研究还需要把握整个社会这种心态的发展状况,逐步从“观察语言舆情”走向“引导语言舆情”。

四结语

面对不断发生的网络语言舆情事件,政府语言管理部门、语言科研机构和普通公众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推进当下中国语言规划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互联网语言舆情的视角,以近两年的具体语言舆情事件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语言舆情的监测、产生和传播机制展开论述,发掘出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为语言规划决策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语言舆情监测与分析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点,随着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积累,将在社会语言学、新闻传播学、计算语言学等多领域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认知途径。

[附注]

①⑩⑪数据源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括号内表示语言文字舆情热点事件发生的时间,下同。

③语言舆情信息聚合系统对外访问地址为www.china-language.gov.cn/cms/mediaview/newslist.jsp。

④见王干新浪博客《简化字是“山寨版”汉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58e650100c3zt.html。

⑤见王立群新浪博客《汉字要美更要实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1db900100epmz.html。

⑥见傅振国新浪博客《汉语保卫战之一:英语蚂蚁在汉语长堤打洞》,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12 b3 c0100 h1 i2.html。

⑦见教育部《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中注明的三种公开征求意见渠道。

⑧见新华网《汉字“整形”需慎行》,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16/content_11891774.htm。

⑨见新华网《“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何对44个汉字进行字形调整》,http://www.xinhuanet.com/xhft/20090821 a/。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社会大事件与网络媒体影响力研究[R].http://research.cnnic.cn/img/h000/h11/attach200912231659420.pdf,2009.

[2]David Crystal.The Language Revolution[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4.

[3]郭熙.近20年来中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J].修辞学习,2005,(2):14~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Z].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00-10-31.

[5]互动百科.词媒体[Z].http://www.hudong.com/wiki/词媒体.

[6]韩皇宫牌匾用汉字引争议有团体称侮辱韩文[N].环球时报,2010-08-04.

[7]刘卓.法国:保卫语言代表的价值[N].参考消息,2010-04-08.

[8]李宇明.语言生活需要用法调节[J].语言文字应用,2010,(3):5~7.

[9]周勇,钟布.数字时代的媒介信任[J].国际新闻界,2009,(7):81~85.

[10]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中国社会蓝皮书2009[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上一篇:预防试验下一篇:图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