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精选8篇)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1
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复习讲座(粤教版高三必修)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中学 谢邦友撰稿
语言运用表达题,大致可以分以下5个专题多个题型来复习。
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纵观近高考,这一题型出现频率较高,题型多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一考点常见题型有以下几种:
1、应用文体式〔常针对一些应用文体的格式及语言运用是否得体来考查。如:92年的第3大题的第20小题(广播稿)、95年的第5大题第30小题(便条)、的第5大题的31小题(招生广告)、的第5大题第31小题(黑板报)〕
附:
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3分)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 时,另行磋商。
周华
5月18日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写入下表,有几个写几个。
答案:不得体的词及改正:① 光临 到(去)② 决定 不得不(只好、只能)③ 磋商 商量(商议、商定)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2分)【 】【 】【 】【 】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答案:efhi四处。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留意一些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用语的特定要求,包括通知、请假条、便条等。
2、文段增删式(常给出一段文字,要求在文段中增加句子或删除句子来达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如93年、、、)
附:(00年)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①在 ②一次 ③期末 ④考试 ⑤中 ⑥在 ⑦考完 ⑧了 ⑨语文 ⑩后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02年)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2分)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 加上
*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要从语言的简明连贯上下功夫,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句子的主干和枝叶,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发现并删除句子多余的词语
(2)把握文段的主旨,游离这段文字的中心或话题之外的语句,应是删除之句
(3)在增加句子时,应保持话题的统一
(4)分析句子间的关系,使增加的句子与文段在时空、逻辑顺序上保持一致,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等顺序。
(5)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包括色调的冷暖、情感的悲喜等。
3、图表式(最近几年没出现,但在一些信息题里已见到,这类题主要是让考生根据图表所给的调查数据来概括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例:
下图显示的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部分数据,请将此图表转换为不超过25字的叙述性文字,要求反映用户的主要特征。(4分)
(略)
*学生在做这类题时要注意观察,一般来讲,我们应从比例或数目多(或少)的一方去下结论,陈述其主要特征或显著倾向即可。
4、排序式
*(这类题目主要是把一些句子的语序打乱或者从文段中抽出来几个句子让考生复位。如的第6大题第23小题)
解题方法可参考题型二的3、4、5
二、扩展语句
这一题型是在00年的第五大题的第27小题出现的,最近几年都没考。扩展语句常见题型有以下两种:
1、连缀式(它是把几个词或词组放在一起,然后要求以某个词或词组为重点,扩写一段话)
附:27.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2、联想式(它是给出词或词组,要求我们通过想像来完成扩写)
例:发挥想像,扩展下面的语句,使其内容丰富起来,并突出“我”的心理活动。
空中飘着雨丝 柳枝在风中摆动 我 在路上(不少于60字)
*考生做这类题要明确这种题的特征:既有创造性又有约束性的题。就是戴着镣铐去跳舞。做此类题目注意以下几点:
(1)在扩的时候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份的.方法(加定状补)起到修饰限制补充的作用,句子要扩展,要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一、梅花开放了(要求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
我们就可以说“(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的)开放了
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块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纷凋谢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兼顾要求,描写渲染(附加成分不足时)
例: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什么样的琴声怎么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
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停下了脚步,听得如醉如痴。
(3)讲求方法,突出重点
以一个词为重点,很多学生把握不住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该词为主语或作为陈述中心即可。
(4)要扩写成功,还离不开多种手法的运用。在内容上要异中求新、新中求优,或发挥想像,合理创造;或进行联想,发散思维;或设身处地,感悟情境。
三、压缩语段(这类题目主要是通过给考生一段文字,让考生用极简约的文字准确的概括出文段的主要内容)
常见题型:
1、整合概念式(这种题它一般是给出几个句子,然后让考生整合句子内容,给某一事物下定义。如:03年第6大题第24小题给“遗传”下定义)
2、条件压缩式(这类题目是给出文段后,限定考生就文段的某一方面进行压缩。如:给一段世贸大厦倒塌的报道,让你就其倒塌的经过进行压缩,限定30字以内;或者给一段蟋蟀出洞的文字,让你就其出洞的方法进行压缩,限25字;或者就本文段的特殊数据、新观点等加以压缩)
*考生做这类题可用方法:
(1)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因素;
(2)抓住主干,删繁就简
(3)抓住带有总结性、规律性的句子。
(4)弄清限定条件,严格控制字数。
(5)辨明文体。
压缩记叙性语段,注意记叙6要素,特别是其中的起因、结果,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压缩议论性语段,把握论点和论据,弄清二者的关系,恰当使用关联词和过渡将二者串联。
压缩说明性语段,把握说明事物的要点,即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等,其次,要注意说明方法的使用。
压缩新闻性语段,要了解新闻的文体知识,导语:简明扼要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主体:具体写事件的始未;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结尾:小结全文或对事件发展作出预示。
四、仿写句式(这是近几年考的极热的题目,它符合降低难度,体现能力的要求,因此,仍可能是热点)
常见题型:
1、仿修辞(给出一个使用了修辞的例句,让我们再写出一个使用该修辞的句子来。近的如98年的仿写比喻、的仿写排比、02年的仿写比喻)
2、仿句式或语气。A、填空式(即给出一段话,要根据前后文,将这段话的空白补充完整。如99、)B、仿例造句(即按照例子的修辞、句式,根据规定的话题造句。如94、98、00、02、03年)
附:(00年)26.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4分)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01年)26.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6分)
①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
②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02年)2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03年)25、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别留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考生在做此题时,要根据修辞格的特点,把握其相关要求:
比喻句要求要有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要比喻贴切、通俗、形象;
排比句要求成串,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且内容要相关,语气要一致;
对偶句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句意相连;
夸张要求以生活作基础,作根据,不可浮夸,也不能和生活距离太近。
仿写语气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否则会闹出笑话。
例如:在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等专座,但现实生活中这些座位经常被人抢坐,请你拟两条宣传语,要求温馨、友善,尽显人文关怀。
好句:1、让文明和关爱传递每一站,2、与人方便,与已方便,3、不争不抢,尽让尽美4、文明关爱,站直了,别趴下!5、心灵美 好,行动上表现,高尚品德,座位上表现6、“老弱病残孕”专座期待真正的主人。
不好:1、要是您精神,请您站着2、站着吧,为车上的人做一个活模特!3、让座会让你一路平安4、如您身体强壮,站着可锻炼身体5、好人好报6、不让座,危险!
五、运用变换句式
常见的变换有:
1、长短句的互变
2、主被动句的变换
3、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4、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5、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例:
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沉思,这就是诗啊!
参考答案: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沉思,这难道不就是诗吗?
2、把下面这句话变换为“被动句”并使语气加强。
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滋味,咸酸苦辣,我们是样样都尝过的。
参考答案:一百多年来,被帝国主义侵略的滋味,咸酸苦辣,我们哪一样没尝过。
*解题注意:
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改换句式打下基础;
3、改后注意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歪曲了原句的意思,是否规范。
(高考备考复习资料)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2
一、命题的趋势
1. 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对语言表达的总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定”, 是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说明, 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操作能力。所谓语言表达技能, 就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技能, 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 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 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及为人处世密切相关, 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 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请看下面一道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 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连贯完整。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 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 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加上%%%%%%%%。
这道题在高考语言表达题中是比较容易的一道题, 得分率在68%左右, 这里姑且不去说它。就语言材料而言, 它来自学校, 来自学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 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就这段材料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来说, 也是中学生在表达中经常出现的。这类毛病出现的原因, 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 写作者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信息, 其间缺少必要的填充性词语, 形成了跳跃, 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前后脱节”。用这样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基本表达技能, 当然属于实用的表达技能的考查。
2. 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
考点呈综合性, 应该从下列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 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这是所谓综合性的一个方面的含意。
另一方面, 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 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试题相当少见。
请看下面一道题: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 前一句直接表达, 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 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 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 锈吃铁, 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
这道题, 是一道仿写题, 但从表达形式上说, 它包含着仿写、类比和修辞的排比 (“连续类比”) 这三者;从内容上说, 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这三者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 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考点呈综合性是很显然的。
3. 试题呈开放性, 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说来, 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 或者提供一种情境, 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式, 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 引发联想和想象, 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换言之,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 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来。如下面一道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 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这里姑且不说, 单说它的开放性。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描写自然景物, 也可以写自己社会生活的体验, 还可以从亲情感受上写“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 甚至可以从建筑物方面来写“窗是屋子的一双眼睛”, 等等。不过, 如果缺少生活的积累, 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做这样的试题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隐含着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因素, 因而语言表达的特点更明显。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在解答语言表达题时总会在内容、形式两方面出现失误, 近期我们做的高考模拟试卷中有一道语言表达应用题:
20.古往今来, 不少诗中嵌入“春夏秋冬”, 显得别有情趣。东晋画家顾恺之写了首五言诗, 题为“春夏秋冬”, 把四季分嵌于句首。诗曰:春水满泗阳, 夏云多奇峰。 (1) , (2) 。请依据自己的阅历, 写出后两句, 要有诗的意趣。
题目给的语境通过四个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 而学生所答的题就存在不少问题。
生1:秋思寄鸿雁, 冬意托积雪。 (“思”“意”以抽象情思对语境的具体意象“水”“云”, 内容不合语境)
生2:秋风多爽朗, 冬雪更寒人。 (内容不合语境, 缺少诗的意趣, 格调不高雅)
生3:秋叶终归根, 冬雪覆大地。 (语言浅白, 思想欠深, 意蕴欠丰)
生4:秋叶堆树身, 冬雪压枝头。 (“堆”字显得语言贫乏, 缺少诗味)
从历次考试语言运用题答题情况看, 学生常出现以下几种失误:
1. 内容偏离题旨, 重点没有突出;
2. 句式脱离约束, 字数超过限定;
3. 修辞运用欠佳, 格调不够高雅;
4. 思想苍白肤浅, 语言贫乏累赘。
三、应对的基本方法
根据《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江苏卷) 》的细微变化, 结合历年考题的发展情况, 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
1. 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
“生活处处是语文, 时时可以学语文”。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往往贴近生活, 选材具有趋时性, 多强调对现实的关注。如自然、环保、科技、文化、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往往是命题人的首选材料, 因此考生必须关注社会生活, 重视语文实践, 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 在生活中和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另外, 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运用语言是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是中学生必备的素养, 而且它的科学训练与评价符合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能够对中小学语言教学起到良好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引导广大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树立大语文观, 处处留心语文, 在广阔的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学语文, 用语文。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考既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 又要对其思维品质、审美能力进行考查, 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最能体现人文性特点的语言运用题必然会要求知识涵盖面越来越广, 涉及能力点越来越多, 考查的综合性越来越强。
语文试题如何调动考生的人文素养、生活积累、阅读积累, 充分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注, 在这方面,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写作, 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高考语言表达类试题, 人文意识更是明显增强。如全国卷 (甲) 要求拟写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等。要求考生能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 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该类题目不仅在宣传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意识, 而且在语言表达方面彰显了一定的思维力度。
另外, 对对联、写诗歌等形式也出现在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上, 一方面是这种试题带有很强的综合性, 有利于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另一方面这种试题也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味, 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语文试题的人文意识。
从本质上来讲, 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倡素质教育, 使学生在文学、生活、个人素质, 能力多方面提高, 才是高考创新题考查的初衷与提高解题能力的“正道”。然而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只在语文课堂上是不能完成的, 需要从中学教育的多方面入手。
3. 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语文意识是语文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意识, 语文能力的提高, 绝非一日之功, 但形成语文意识, 却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 培养话题意识。这里所说的“话题”指谈话的中心。压缩、扩写、改写、仿写等, 都要围绕话题进行。抓住中心, 抓住主要, 强调话题, 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 强调主要信息。
(2) 培养语境意识。语言表达题的解答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离不开题目及原材料提供的语境, 语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答题。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有语境意识。
(3) 培养答题意识。要掌握基本技巧, 例如:扩写题要添枝加叶, 突出重点;压缩题要提纲挈领, 注意陈述角度;仿写题要解读例句的内容、结构、修辞、语气等方面的特点;改写题要不变原意, 无论是长改短还是短改长, 或者是扩散“重组”, 都不能变更原意。另外, 解答语言表达题, 首先要力求答案正确, 而不是求精彩。所谓正确, 就是满足试题的各项要求, 包括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
(4) 培养思维意识。要掌握恰当思维方法, 比如相似思维、因果思维、对比思维、相关思维等, 知道一些起码的思维方法, 至少可以给答题提供一个恰当的角度。同时, 也要掌握具体的思维方向。比如展开联想时, 可将联想的方向分为植物类、动物类、风光类, 掌握了一些思维方向, 再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 有助于文思泉涌。
在语言表达题方面, 应加强探究题研究, 既要进入文本, 揭示深刻意蕴, 又要走出文本, 结合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 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同时, 对于新老高考内容变化不大的知识点, 要继续重视, 正确处理好稳定和创新的关系。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三地理;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策略
地理高考的考查和其它学科不同,地理学科的考测多以能力考测和思维力的考查作为重点,考查的核心是地理的思维能力,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字表达能力是中学生的一个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提高综合题的基本素质,也是高中能力测试的基本内容,因此,提高用地理文字表达能力是地理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江苏高考对文字表述能力要求提高
1.地理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1)表达方式的要求。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文字考察方式有表述、陈述、阐述、说明、论证等。
(2)表达内容的要求。高考地理要表达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面也很广,诸如地理条件、地理现象以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等。如“说明燕京在地理位置方面的重要性”,这道题足以看出不仅考查地理位置问题、更重在语言的高度概括和综合运用,更要求学生在说明时要条理清楚、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除了注意条理性、艺术性,还应注意科学性。
2.近三年文字表达题研究
研究发现,近几年江苏高考地理对文字表达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主观题设问方式,特别是综合题中的必做题在设问方式上由以往的填空形式设问为主向问答式设问转变,且不少问题的分值较大,试题设计更具有开放性。
二、文字表述类题目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随着文字表述类题目能力要求的提高,文字表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在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的综合分析,这类问题一直是学生的软肋。其中突出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能领会题意,不能抓住并深入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答题时表现出对不能据题目要求作答,把书本相关知识未经思考和总结,直接照搬等,出现了答题的方向性的错误,如“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河PQ段的航运条件”,多数学生忽视了“自然条件”这一根本前提,没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却把回答问题的重点放在了“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导致了答非所问,“跑题”的现象。
2.知识储备不足,理解偏颇。由于学生的相关知识点不熟悉或理解不透彻,答题时表现出不能准备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去解决问题,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例如2014年江苏卷第28题第(1)问:“人口密度大”很多同学只能表达出“人口多”或者“面积小”等意思,表达完整,第29题第(1)问: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很多同学把“产业结构优化”写成“产业结构上升”或“工业结构优化”。
三、提高学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策略
1.加强对学生文字表达类题目的审题指导
提高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关键要让学生认真审题、读图、阅读材料。首先教师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图表和文字素材供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掌握从各类图表和文字材料中依据程序、结合问题来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审视,探明问题的指向,然后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和判断。在表达过程中要不断思考表述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
2.提高学生对信息提取、加工和据此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知识的学习要防止肤浅机械的记忆,教师要促进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善于从各类统计图、模型、地图等素材中提取和加工信息,寻找到信息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不断地梳理与判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要用明晰、规范和科学方式进行表达。
3.充分发挥教材、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示范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的规范标准不能忽视,教师的标准答案的提供、规范答题的技巧,如说明地理问题时,正确使用相关的地理术语,多借鉴课本上的表达方式,对学生是示范作用,帮助学生答题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学习策略
1.认识提高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只有自己真正认识到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性,才能在主观上主动去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首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不断尝试着去表达,这样既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简明、准确地表达地理概念和规律,并最终完整、系统地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答题的思路分析,语言科学、规范
首先,答题思路要有逻辑性、有层次性,因果关系要明确。如回答原因时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思考;其次,用规范的地理专业术语来表达,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能表述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不同”,最后,回答的内容要做到简洁与完整,语言要科学、规范。
3.加强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地理问题的表达离不开地理基本概念,如不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就难以形成地理知识的结构,学生就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对地理基本概念,不仅要学生记忆积累,更要理解其内在含义,以便准确地应用于地理表述中。例如:“季风”和“信风”;“洪水”和“洪灾”;“赤潮”和“咸潮”,“寒潮”和“寒流”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发现、探究、分析问题,并加强训练分析、组织、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毓军.把握窍门,技能拔尖——高中地理解题技巧培养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4年70期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4
2013年川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抢分复习旅程
大概是三月份,我打算报考川大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从小我就接触许多中国古代书籍,因此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深深着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虽然很多人觉得枯燥,但这正是我的兴趣所在。
川大的专业课两大法宝:课本和真题。一切题目几乎都是课本上的,真题出过的再出的可能性极大,知识点几乎都是真题出过的。
现代汉语:90%重点放在现代汉语通论上,剩下的10%以黄本为补充。分歧地方以通论为主,其他就不多赘言。
首先,是教材的问题,我那届很多研友反应,川大初试的参考书目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上,每个都给了两套参考书,现汉是邵敬敏和黄伯荣、廖序东,古汉是郭锡良和王力,每两套书中有些重复的地方,还有一些表述不一致的地方,所以搞不清楚应该看哪本。我后来咨询了考上的师兄师姐和至善川大考研网上的老师,基本上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邵本和王力是重点,那两本辅助,不一样的地方也以这两本为主。同时,也没必要纠结版本的问题,差别不是很大,只不过新版上面改动的内容反而更容易会考。如果担心同时翻看两套书籍会思维混乱的话,推荐大家买一套那边的《考研复习精编》,里面是对几本教材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川大汉语言文字学的核心考点,并且做了星级划分,对于我们这种要涉猎不同人写的同一领域教材的考生来说,复习起来相对轻松一些。
语言理论和新版语言学纲要都很重要,但是出的内容大部分是语言理论的,但是语言理论有很多都是非重点,比如速记法,书法,之类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语言学纲要上面全部都是重点多以才这么薄,但是还是那句话,出题主要还是从语言理论处,含义是:从语言学纲要找重点,再看该知识点语言理论是怎么表述的,把语言理论上面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背了,OK了。当然拉,很多不懂的问题可以到2014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考研企鹅群:20二一7一九70上面的学长,那边的学长都好热心,很多难题都是问他们的。
关于复试的问题。如果复试没考好,初试考得高也很危险。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复试的笔试说是考语言学纲要,但是实际上也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综合面试有可能问一点专业知识,也有可能只是聊天(问你哪毕业的,上过什么课,准备选什么方向),外语口试不用紧张,比较容易。另外,文学院的方向是在9月份开学后才选的,所以先考进来再说,不用担心某一方向报的人太多而撞车的问题。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5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据《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近80%的老年人表示,在网络上阅读新闻可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生活常识、拓展兴趣爱好。
B.与会专家指出,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
C.从短期看,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部分项目实施PPP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融资成本,提高建设运营效率。
D.古代典籍《尚书·洪范》认为,幸福就是享有“五福”,包括长寿、健康安宁、敬修德性、老而善终等方面,把幸福指向了各方面都好的生活。【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屈原这样置个人成败利钝于不顾,执着一念,勇往直前的志士仁人。
B.“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时代的召唤前,青葱少年当志存千里,自强不息,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发展之基。
C.“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才能真正拥抱一份随缘自适、泰然自得的洒脱与从容。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俗世红尘中的我们与其喟叹年华匆匆,不如珍惜现有的光阴,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答案】C 【解析】“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是欧阳修《戏答元珍》中的语句,尾联是诗人的自作宽解之语,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前途充满乐观的信念。但细心体味它又含蓄地传达出了诗人心中身处贬谪困顿无奈中的一种凄凉之感。因此该诗句与“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等语境不相符。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② ③
【答案】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该题中考核“这样可以”“只要”“就能”这些用词。推断时应在用词准确、合乎情理的情况下进行,如“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只要表限定,后面接的内容限定这一种,那么就能有“就„„”的结果。一般用来叙述比较确定的事,“避免环境污染”是不能确定的事。5.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5分)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答案】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6.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给“解剖学”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5分)
解剖学是关于解剖的一门学问。解剖即剖开生物体的躯体,以研究各器官的组织构造。解剖学系统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长规律。只有掌握了人体的正常结构,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异常,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展过程,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答案】解剖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长规律,用以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学问。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答题时首先从语段的第一句,即可得出“解剖学”的邻近属概念是“一门学问”。然后筛选关键信息,“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长规律”,“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解剖学区别于其他学问的本质特征。最后整合成单句,用一个单句的形式叙述出来即可,注意陈述语序。
7.阅读下面这段题为“秋韵”的文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每空不超过15个字)(5分)
春华秋实,四季轮回。经历了春的繁花似锦,迎来新一年硕果累累的秋天: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 ;青青的草地、雪白的牛羊„„这一切,构筑了秋的喜悦,秋的妙曼。
【答案】①夏的枝繁叶茂 ②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穗
【解析】仿写时注重分析空格前后表述的内容和句式特征等,比如第一个空格,从前后文语境看,应该写夏天的内容,从“繁花似锦”的角度分析,这句填写的内容也要用到成语;第二个空格,从前后文的“湛蓝”“碧绿”“青青”“雪白”等分析,所填写的内容的修饰限制语也要是表示颜色的词语,而后面的中心词要体现秋天的“硕果累累”的景色等。
8.下面是一幅漫画的主体图形,请写出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5分)
【答案】画面内容:地下躺着一个6(或“9”)字,站在其左边的一人指着它说这是个“6”字,站在右边的一人指着它说这是个“9”字。
寓意:看待事物需要多个角度,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或“认识一个事物,需要换位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方式,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
在直播过程中,较之于微博、微信的信息随时发布,现场实时发布应运而生。由于操作便利,各阶层的人们都能通过发布按钮把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新鲜事情搬到网络上并实时与观众互动。实时发布在空间上让发布主体同观众之间的距离缩减到最小,促使观众关注程度增加,对直播的各个环节都有新鲜感和身临其境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大众传播中,传播模式基本上是单向的,具有延迟性、间接性等特点,网络直播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一对多”的实时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直播更加突出传播个体的个性,释放公众表达的欲望,个性十足的人们迅速成为不同话题的“意见领袖”,带着自己的跟随者不断地设置新的“议题”,强化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之所以是强化了,是因为早先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公众的个性,使人们有渠道更自由地表达。但随着新生代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升级以及互联网娱乐习惯形成,网络直播带来了更直接、更有效果的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十足的表现需要和观看需求。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在对受众进行研究时强调,受众会受到来自“媒介的压力”,如报纸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准,电视需要相应的接收条件。在网络直播过程中,这份“压力”被减到了最少,直播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类,其内容浅显易懂、贴近生活。进行直播和收看直播所需要的工具也越来越简单,只要有意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切换身份,成为“主播”,发出自己的声音,呈现自己的意见,释放自己的个性。
传播层次越少,可信度也就越高,“多级传播”必然造成“信息损耗”,直播的直接性传播优势体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无需转述,减少了“信息损耗”,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对网络直播平台而言,当直播行为开始,云端会同步抓取同步存储、同步传递,延迟不会超过2秒,平台也无法把握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经过加工、剪辑、审核之后再公之于众,唯独直播,它可以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有着最真实最直接的用户体验。它打破了网络隐匿性特点,相较于文字、图片等形式,直播视频的修饰难度增强,公开性大幅提高,也更加真实。
不过,也正是因为直播平台实时连接突出真实性特征,导致此领域“把关人”的缺失,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为了得到高关注度,网络直播领域乱象较多,有的主播为了获得受众眼球,得到“礼物”,举止失范,也使得网络直播这种传播方式饱受诟病。但网络直播的乱象,将随着监管的加强以及平台自律逐步得到解决,直播形式也将受到越来越多人和企业的青睐,未来的直播平台将在搭建明星与粉丝交互新渠道、在企业营销以及新闻报道领域,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摘编自《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网络直播兴起的时间不长,是一种高互动性的视频娱乐方式。观众可以通过弹幕或者借用虚拟道具打赏的方式与主播进行互动。
B.网络直播的内容大多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带有娱乐性,直播和收看的工具也比较简单,这使得网络直播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C.与网络直播的实时发布相比,传统的传播方式在信息发布的时间上相对滞后,发布主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互动不算及时。
D.网络直播让普通的单向传播模式发生变化,“一对多”的实时互动成为可能,观众更愿意关注和参与直播环节与“现场感”密不可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这使得网络直播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说法于文无据。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分)
A.网络直播中传播主体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主播选择个人特征明显的内容进行主播,观众也可以选择更符合自己需求和喜爱的内容进行观看。
B.微博、微信一定程度上已经提供了自由个性的表达渠道,但在新生代精神文化需求升级和互联网娱乐习惯形成的背景下,网络直播则更直接有效。
C.网络直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来自“媒介的压力”。所以强化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公众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现自己的个性。
D.网络直播给每个人提供了随时切换身份的可能,只要有意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播”,个性十足的人会引领他们的跟随者设置新的议题。
【答案】C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信息转述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变形越严重,可信度越差。信息在直播过程中无需转述,损耗少,可信度强体现了网络直播的直接性传播优势。B.网络直播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它打破了网络隐匿性特点。直播视频的修饰难度较文字、图片大,这可以提高公开性与真实性。
C.网络直播方式饱受诟病,监管难度高。这与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实时性有关,也与主播为了追求高度关注和经济效益而举止失范有关。
D.网络直播较其他传播方式有独特优势,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将在明星粉丝互动、企业营销、新闻传播等许多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6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言文学在沟通国内外关系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已经严重干扰到正常的教学过程,如何在此大背景下进行优化教学以及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是汉语言教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
1.教学知识脱离现实生活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已经不被学生认可或者说学生的接受能力所承受。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仍然以理论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而且汉语言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实践性并不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例如如今的阅读习惯逐渐朝着碎片化、图表式的浅阅读发展而取代了传统的纸质阅读和深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同时汉语言的教學知识、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形成了全面的认知习惯、认知思维[1]。
2.网络流行语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基于其自身的交互性而在某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的使用对象多为广大网民,在社交过程中,为了提高交流效率,同时准确、快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汉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编。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网民数量激增的同时被人们广泛使用和接受。一方面,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汉语言的一种创新,将赋予了部分汉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并且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反映生活中、社会上的部分现象与问题,使得人们对于汉语言的学习热情高涨。同时网络流行语也表现出其跨越时空、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被逐渐放大[2]。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出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不利因素。一是由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在形成过程中不遵守汉语的语法构成习惯和规范,不符合汉语言语法结构、造词规律,容易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误导。二是对于正处于学习和储备知识阶段的青少年而言,网络语言的流行会影响对于他们正确使用汉语言造成影响和妨碍。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优化分析
1.汉语言文学教学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
一是运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网络资源多样化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授课,对于学生而言互联网上的诱惑过多。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汉语言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正确思维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3]。
二是汉语言教师要善于利用、搜集、整合有利于教学的各种网络资源,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网络视频、图片、数据等多种方式的利用,可以全面展现汉语言文学所涉及到的各种人物特点、故事背景等,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网络中比较热点的问题,从汉语言文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甚至学生可以组成多个小组进行辩论,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评析,在丰富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4]。
三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可塑性,不同于传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通过利用网络的教学资源,将一定的结构顺序打破重新进行整合,将互联网平台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数据库进行使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于名家名言警句的集锦的练习实现加强自身语文功底的作用,将互联网上存在的互联网资源整合成自身的资源库和知识库,并在日常的教学、练习过程中进行解读。
2.规范汉语言教学方式
除了对于学生日常的汉语言学习课程之外,各高校也应该大力开展各种讲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媒体时代,人们身处于互联网、网络流行语的包围之中,如何面对正确看待、认识网络流行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应当规范教学方式,纠正并引导如今普遍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由于网络流行语普遍不符合汉语言规范,语言质量良莠不齐,即使其能够鲜明生动的反映社会现象,也是对汉语言的发展与创新,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认可。学生可以借鉴与络流行语来丰富日常用语,但对于那些不文明、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应当坚决的杜绝,加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5]。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于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时代背景,想要提升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我们必须做好与网络平台接轨的工作。只有现在紧密依靠网络平台、打造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才能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稳健发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活力。纵观国内外文学的发展模式和教学模式可知,文学大多都是一步步从小众走向大众,而文学的教学模式的变化也就是这一种最直接的反映。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需要提高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通过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丰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来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的建立,这是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建立目标和根本,不能本末倒置[6]。
4.建立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不高,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都不高,这对于汉语言文学这样一门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已经开始有学校尝试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将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或者以小组合作、多人合作、舞台剧等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实现建立起一个多元化、多样化、开放化的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7
一、分析试卷, 明确题型
新课标卷大致分阅读与表达两个板块, 这与我们高中必修课本中设置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板块相契合。试卷中, 阅读题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两个必考题以及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个选考题, 共计70分。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作文两个部分, 共计80分。其中, 作文与大纲卷的分值保持一致, 为60分;语言文字应用部分为20分。
具体来说, 语言文字应用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部分设置了三个题目, 且题型固定, 每题三分, 分别为第十三题成语、第十四题病句、第十五题连贯, 这均属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且与大纲卷保持一致。主观题的第十六题无论是新课标卷的前身———宁夏卷、海南卷, 还是现如今的新课标卷, 近五年来考题的形式并不固定;第十七题与前面的客观题一样保持稳定, 五年来均是对仿写这一题目的考查。
二、稳抓基础, 讲练结合
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客观题———成语、病句、连贯, 均属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所以在复习时教师应把它们安排在前, 逐一击破, 做到讲练结合, 以求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轻松得到高考试卷中的这几分。
首先, 在复习成语部分时, 教师应先让学生有一定量的积累, 然后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讲解高考成语设错的八大类型, 即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重复赘余、不分轻重、不当搭配、自相矛盾。此外, 教师还要配以相关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从而使学生不会出现明知词义却选错选项的问题。
其次, 在复习病句部分时, 教师应先为学生讲解病句的六大语病, 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但仅仅这些, 还不足以提高此题的正答率。因此, 教师应带领学生总结规律, 抓准标志词来辨析病句。具体来说, 标志词分别为:并列词、数量词、介词、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赘余词、判断词“是 (成为) ”。总结出来后, 学生在做题时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再次, 在复习连贯部分时, 教师应为学生归纳做题的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说, 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致性原则。即指主语一致, 前后语句相连, 句式一致, 分类一致, 观点与材料统一, 音节一致, 意境一致。
2. 顺序。即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 其他要素。这主要包括语境、重要词语 (指代词、关联词、重复词) 和标点符号。
三、剪掉枝叶, 突出要点
针对新课标卷中的第十六题, 我们教师在备考中要做大量的工作, 这是因为近五年来这一题一直处于变化中。例如2008年考查的是虚词填写, 2009年考查的是简明, 2010年考查的是语意连贯, 2011年考查的是长句变短句, 2012年考查的是语意连贯。所以, 我们的复习重点就落在了常见, 但还未考查过的题目之中。
通过师生的共同筛选, 我们最终确立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压缩语段 (重点放在热点新闻的训练上) 、句式变换 (重点放在句子的重组上) 、图文转换 (重点放在漫画类试题上, 兼顾图表类试题)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方法上要与前面的内容保持一致, 即以方法讲解和专项训练相结合, 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来帮助学生突破本题。
四、拓展延伸, 锦上添花
对于仿写题, 在我看来, 是整张试卷中最容易得分的地方。这就会有人问, 最容易还用单提出来系统复习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不但要细致入微地探究仿写题, 还要让学生背诵仿写中的优美语句。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让那些词汇量少, 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拿到一个可观的分数;二是为了让这成组出现的仿写构成排比性段落, 在保持主旨一致的情况下应用到我们的作文中。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应如何来做呢?我们应先为学生讲明仿写的要求, 即要做到貌似神似, 也就是所说的形神兼备。具体来讲, 就是结构上要与原句保持一致性, 原句是动宾结构的地方, 仿句也应是动宾结构;内容上要相关或相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原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在仿句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最后, 我们再让学生通过对优秀题目的积累、背诵, 提升仿写的分数。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 篇8
在《纲要》的指导下,课题组引领全体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研究活动,探索语言表达的策略与途径,积累语言运用的经验,形成适宜自身特色的表达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还积极地互相听课,记录教师语言,分析教师语言对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及适宜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师幼互动现状的观察分析,探索师幼互动的特点和制约师幼互动的条件,归纳不同的互动类型,从中探索教师多样的语言运用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多角度归纳教学言语类别,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
教师和孩子朝夕相处,随时随地都会与幼儿产生语言上的互动与交流。俗话说:100个行业就有100种语言。那么,教师的语言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在哪里,教师又要如何发挥语言的魅力才能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大方、勇敢等个性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呢?针对这点,课题组着重对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口头语言进行跟踪研究,并围绕其功能不同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进行归类,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语言特点,学会科学运用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一)以语言功能不同区分
1.介绍性语言:教师为了向幼儿传授知识或者技能,帮助幼儿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的语言,包括讲述、提问、应答等。
2.评价性语言:教师对幼儿行为作出好坏、对错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等。
3.情感性语言: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安慰、鼓励、讽刺、质问等。
4.要求性语言:维持、实施班级常规管理而使用的,为了强化幼儿某种习惯的语言,如命令、警告等。
结合以上不同类别的教师语言,我们对集中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述进行跟踪记录,并分析其不同类型语言的百分比,以了解本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科学合理,进而进行调整提升。
通过我们的分析,在不同年龄段中老师所采用的语言类型各有侧重,但也让我们看出小班的要求性语言偏多。所以,我们建议小班的老师将常规指导工作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多采用情感性语言,鼓励和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以表达方式不同区分
1.童真童趣叙述式:富有童趣,生动、夸张的语言能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科学严谨提问式:提问语言特别要清晰明了,并且要科学严谨。
3.循循善诱引导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语言,逐步将孩子带入学习、游戏的乐园。
4.抛砖引玉启发式:启发性的语言,能促进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经常运用启发式语言,能调动幼儿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真诚希望鼓励式: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鼓励。
我们以大班一日活动为背景,统计在游戏、生活、学习的互动中教师不同语言类型的出现次数,以研究不同状态下的师幼互动中教师语言的作用与效果。
如上所示,老师还是比较善于运用正面性的鼓励语言,灵活多样的采用各种表达方式,但幽默言语的使用还比较缺乏,有待加强。通过统计对比,我们及时引导老师开展专题研讨“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轻松、幽默些”,通过查找资料,视频分析等学习交流,帮助老师丰富自己的语言体系。
二、多领域对比教学言语特点,寻找适宜的语言策略
不同领域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语言领域侧重强调教师语言要吐字清晰,语调丰富;科学活动更强调准确、科学的语言,切勿含糊其辞;而艺术活动则需要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领域的教学观摩研讨中,我们总结了几点不同领域教学的语言特点。
(一)亲切自然的语言是开展社会性活动的基本条件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所以,教师更应注意自己日常的口语,无论是生活活动,还是教学活动,语言表达都应做到亲切自然、富有情感,为孩子树立榜样。
(二)趣味简练的语言是开展科学活动的支柱
语言要精炼,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还不能为了追求简练而失去了童趣。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科学概念。其次,要用精心锤炼的描述性语言,把幼儿带入美的意境。在严谨的科学活动中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三)夸张的语言是开展音乐活动的添加剂
音乐是实践艺术、听觉艺术、抒情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夸张的语言和丰富的态势语,诸如眼神、表情、体态动作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中班歌曲《两个胖子先生》中,我们教师把自己装扮成可爱的小丑,通过笨拙有趣的动作,夸张地表现胖子点头、问好等情节,把歌曲内容表演得淋漓尽致,并引导孩子用故事的形式把歌曲内容复述出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歌词、学会演唱。
三、多思路表现教学环节语言,优化师幼的互动效果
(一)引入环节语言——简明扼要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环节的教学语言必须简明扼要且具有启发性,既要做到激活幼儿已有的经验,又能激发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本环节的教学语言不能占用过长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两分钟。否则,就会主次不分,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活动效果。
nlc202309031655
(二)讲解示范语言——生动形象
活动中出现需要教师讲解示范时,教师必须运用形象、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幼儿,并非一味地使用“安静”、“坐好”、“认真听”等命令式的语言来要求孩子。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用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思维指导教学语言,不能信口开河。良好的语言习惯、与时俱进的语言积累、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可以使教师将教学内容讲精、讲深、讲透、讲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三)启发提问语言——巧妙适时
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教师高质量的提问有着重大的关系,所谓“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所以,在语言课堂上巧妙的提问对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创编故事《乌鸦喝水》,除了原故事中用扔石子喝到水这样的答案之外,这时教师提问“如果你是那只乌鸦,你会用什么不一样的好办法”提出具有想象力的问题,并且不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进行迁移,大胆想象,提高幼儿创造思维的能力。
(四)小结提升语言——精炼准确
每一环节的小结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精炼准确,而且要起到提炼本环节重点的作用,帮助幼儿理解梳理经验,并对下一个环节、下一次活动产生期待的愿望。
四、多形式巧用语言表达方式,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要善于使用正面语言,因人而异地使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亲密。
(一)科学运用平等性语言,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平等性的语言环境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一种支持的力量,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平等性的语言,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应有的体现。比如:在提要求时,教师应把“要……”“不能……”“必须……”等指令性语言转换成“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这样可以吗?”“你认为……”“能不能……”等平等性的语言。
(二)灵活运用鼓励性语言,浸润幼儿的心理感受
鼓励性语言有显性和隐性之别。教师经常连续性地运用显性的鼓励性语言如“好”、“棒”、“能干”等会给人一种表扬“太多”的感觉,可能产生“过滥”的负面影响;教师有时运用一些自然性的鼓励,运用一些隐性的鼓励性语言,如“这是我们值得借用的好办法!”“这一点我没想到,你却想到了!”等,能够使鼓励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三)善于运用幽默性语言,点燃幼儿的学习乐趣
对于3至6岁的幼儿来说,什么是幽默,他们还不能深入了解,但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事例或者表演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教师要善于运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来调动活动氛围,使幼儿在开怀大笑中受到启迪,留下较深的印象。特别是帮助那些性情孤僻、内向的幼儿跟着大家的笑声而展露欢颜,从此变得兴奋、活跃起来,愉快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
(四)正确运用回应性语言,支持幼儿的经验建构
在师幼互动中,有时幼儿表达的语言内容不太正确,有时是表达方式不正确,有时是表达不完整。但是,教师不能因此而对幼儿漠视或忽视,而应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顺应幼儿的思路,完善和提高幼儿的语言。由于幼儿个性特征、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于同样一件事的表达可能不同。如同样表达一幅小猫钓鱼的画面,幼儿有的说小猫在一心一意地钓鱼,有的说小猫边钓鱼边在想:“我钓到了鱼一定要送给好朋友吃”,有的说:“小猫钓着钓着睡着了……”但不管幼儿怎样回答,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回应,以支持每个幼儿的语言发展。
总之,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直接影响到师幼互动的质量,它是教师与幼儿沟通情感、启迪智慧的桥梁。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研讨精神,把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的每一环节,让幼儿和教师同时得以成长。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策略】推荐阅读: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用句式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17112911008-27
语言文字阅读策略05-28
单位语言文字应用情况07-27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对策08-03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二十)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名篇名句07-24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11
语言文字08-02
语言文字环境07-08